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

第1篇: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关键词: 城市 农村 家长参与 学校管理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对孩子从学前到高中毕业期间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学习能力的增强、生存技能的发展、动机的激发、潜能的开发等是家长参与学习管理的重要结果。另外,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对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开发教育资源、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等都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某市的五所城市中小学和五所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家长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城市与农村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认识方面的比较

1.文化程度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城市家长相较于农村家长往往文化程度较高,他们重视子女教育,在参与学校管理中更加自信,也更加积极。然而对农村家长而言,他们对参与学校管理缺乏积极性。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任务。农村家长文化程度低,他们自身有着自卑感,认为学校更乐意让文化程度高、文化素质强、知识储备多的家长参与到管理中,所以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并不高。在实际过程中,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他们往往抱着畏惧的态度,认为自身没有能力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去,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绝大多数的农村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困惑,迫切需要学校、教师的帮助。但是由于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偏低,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缺乏自信,对学生只能管食宿和生活环境等生活范畴,对于思想教育和学习辅导力不从心。他们对此没有信心,自然也就影响到对学校管理的参与。

2.家庭结构的差异上对认识的影响。城市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收入稳定,一般都能为子女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来越高,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入也较多,更乐意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但是,由于城市家庭对子女过于重视,对子女过于溺爱,使孩子难以管教,受挫能力较差。在农村家庭中,家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并不少见,这样的家庭一般会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农村依旧存在重男轻女的观念。由于农村的经济水平较低,家庭负担较重,义务教育时期还可以承担孩子的学习费用,高中后开始有些困难,大学后便承受不起,因此依旧有一些农村家长认为女孩上学是浪费时间,女孩中学毕业后去打工,可以帮助家里挣钱,提高家庭总收入。对子女尤其是女孩教育的不重视,使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去。

二、教师与家长沟通方面的比较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应该是教师与家长在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过程,即双方需要多交流、多沟通,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家长参与。通过调查,城市家长与农村家长在与教师的沟通方面有差异性。

1.联系方式有差异。农村家长与教师之间联系方式单一,通常是电话联系,很少采用网络、家校联系卡等方式进行联系。而城市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系相对多元,电话、qq、飞信等都是家长与教师之间联系的方式。

2.联系的原因有差异。农村家长与教师联系的首要原因是学习成绩下降,其次是学生违规违纪。城市家长虽然与农村家长同样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他们更注重子女思想品德的培养,多数城市家长在子女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给予同样的关注。

3.联系的主动性有差异。农村家长多处于被动状态,他们往往是在老师通知他们来学校,或者是开家长会时才会与老师联系,缺乏主动性。而城市家长参与子女的教育更加主动,他们平时会经常与教师电话联系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家长会后也经常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谈。

三、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方式的比较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方式有很多,本文选取了家访、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几种常见的参与方式进行比较。

1.家访。家访可以增进教师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和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的了解,增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由于城市交通比农村便利,城市教师的家访频率高于农村教师的家访。城市教师家访的原因除了学生违规违纪,学习退步之外,主要是对学生的教育进行沟通交流,加强配合。而农村教师家访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违规违纪和学习退步,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有时请不到家长,教师只好去学生家里向家长反映情况。但是城市和农村教师家访也有共同点,那就是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学生家里家访,阻碍了与家长的进一步交流。

2.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无论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绝大多数的学校都设置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缺少具体的措施,缺少规章制度,甚至有些学校只是形同虚设,想起来或是为应付上级检查才去做,或者仅固定在一个学期的开头或结束时,致使活动在时间上断断续续,在活动的内容上缺乏前呼后应,没有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家长甚至不知道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存在,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尤其是农村学校认为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家长委员会的代表往往由学校指定,不愿意让普通家长过多地参与到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中来,认为这样会扰乱学校教学秩序。

3.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教师对家长大都只有单向交流,采用比较简单的灌输方法,由教师讲如何去做,家长只需要听。家长会的模式一般是,校长先讲话,然后年级主任开始讲,最后班主任将学生的情况反映给家长,且并不涉及每一位学生。城市家长参与家长会比农村家长更主动,他们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有不少家长在家长会后会找班主任单独谈谈。农村家长在家长会中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只是被动地听,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校是教育孩子的地方,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园地,他们对孩子各方面的教育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二者通力配合,才能让孩子全面发展。研究表明,城市家长比农村家长对参与学校管理的认识更全面,与教师沟通更密切,参与方式更多样化。但是,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国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还有亟待完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相关制度越来越完善,家长将会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学校和家长之间将会开展更为良好的合作。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陈如平.美国教育管理思想史[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

[3]董朝宗.浅谈家长参与高校学生管理[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124-125.

第2篇: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1.基本理念:蹲下看人,站高看事

蹲下看人,要求管理者要用欣赏的眼光看人的长处,用诚意的眼光指出人的缺点,用期待的眼光等待人的进步。站高看事,要求管理者看问题看事情要从全局来考虑,力求站高一点、看远一点、看深一点、看透一点。蹲下看人,要求管理者不仅需要有一双慧眼,更要有博大的胸怀;站高看事,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有独特的视角。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班子一方面要强化业务学习,树立大教育观,养成站在教育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观察教育问题、思考教育改革的习惯,另一方面要加强律己修身,学会蹲下来看老师和学生,多挖掘师生身上潜在的长处,多用真心实意去帮助师生扬长避短。同时,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价值观,学会从多角度去看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育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常怀宽容之心、关爱之情、帮助之意。

2.基本渠道:广开言路,善纳民意

学校管理如何才能汇聚集体智慧,贯彻集体领导、集体决策的原则,夯实学校决策的群众基础,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开着门”办公,敞开心办事,广开言路,广听民意,并善纳民意,才能汇聚集体的智慧做重要决策,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措施的可行性,落实的有效性。多年来,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坚持经常深入办公室、深入年级、深入班级、深入学生家庭,走访师生员工和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就学校一些重要决策,广泛听取意见,搜集相关信息,为学校的决策工作进行初期的反复论证。如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绩效奖励方案、高考奖励方案、教职工综合评价方案等关乎学校发展的大事,关乎师生利益的大事,都经过反复听取意见,形成决策思路,生成决策草案,再提交教代会,经反复讨论修订并通过后才予以实施。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师生员工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我校每学期都通过校长信箱、电子邮箱、召开师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开展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民主评议、开展“为学校进计献策”活动等途径获取大量的面对面难以获得的信息,为完善学校管理提供了大量的事实依据。

3.基本要求:阳光下作业

学校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校务公开。校务公开是确保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维护教职工切身利益,发挥教职工的聪明才智,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校务公开具有化解内部矛盾,凝聚人心、汇聚人力和智慧,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等多方面的显著作用。推行校务公开,把校务置于“阳光”之下,是铲除学校腐败行为滋生土壤的有力之举,不仅能有效地推动学校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步伐,对抑制腐败思想、腐败行为的滋生也起着关键的监控作用。

为做到“阳光下作业”,我校以“加强领导,推行公开;健全制度,规范公开;突出重点,及时公开;拓宽途径,全面公开”作为校务公开的原则,校务公开突出“一个重点”:把学校改革发展的难点、教职工关注的热点、学校廉政建设的关键点作为校务公开的重点;坚持“四个凡是”:坚持凡是依靠教职工民主参与的事,凡是需要教职工民主管理的事,凡是需要教职工民主监督的事,凡是与教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事,都及时按程序通过教代会和其他形式予以公开。

“阳光下作业”,应当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使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等各个阶段均置于“阳光之下”,才能让师生员工知校情、议校政、管校事、解校难,才能强化教职工的责任感。

4.基本保障:建章立制,有效制衡

学校民主管理必须以制度作保障,否则,学校民主管理就会落空。因此,必须重视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以确保学校民主管理全面深入推进。构建和完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可从确保师生员工及家长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如制定民主评议学校领导制度、学校领导述职述廉制度、校长接待日制度等。

学校民主管理制度中四个方面的“维权”制度往往看似相互独立,其实是相互渗透并构成统一的整体,如民主评议学校领导制度,表面上维护的是教职工的监督权,实际上民主评议学校领导的过程也是教职工熟悉校务、表达意见、参与管理的一个过程,也就是维护了教职工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

第3篇: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作为一个校长,毫无疑问应该学习和研究管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校长的主要工作和职责就是学校管理,工作搞得好不好与懂不懂管理有很大关系。不是吗,假如当你觉得自己绞尽了脑汁,工作却收效甚微,你难道不感到失望?假如当你觉得政令不通,教师人心涣散,你难道不感到痛苦?假如当你看到学校安全事故频发,职工钩心斗角,你难道不感到愤怒?假如当你得知学校花了一千元买了一件乐器,而它的市场价只要几百元,你难道不感到痛心和忧虑……所有这些都是由于低劣的管理所导致的问题。所以,如果你不懂管理,工作就难以顺利展开。那么作为校长怎样才能使一个学校政通人和、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民主治校是学校管理最重要的法宝。

俗话说:“集思广益。”提倡民主政治,就是要求校长在管理中一定要摆正校长与教师的关系,注意发挥民主作风,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这样既有助于学校决策质量的提高,同时又能增加教师的凝聚力以及对学校的认同感,从而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学校处处充满生气和活力。

为了强化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笔者认为可以狠抓三项工作,即“开好微博”“诚恳谈话”和“民主议政”。

“开好微博”,就是在校园网内设立校长微博。此举可以促进校长与教师的沟通,加深校长与教师的了解,从而广开言路,民主决策。很多教师有看法、有意见,但由于与校长没有适当的谈话机会和时间,再加上有些意见教师也不愿意与校长当面说,造成了教师与校长之间的沟通不畅。设立“校长微博”后,校长应在教师大会上向教师表明:“设立校长微博就是为了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大家反映问题可以署名,也可以不署名。对署名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将视其质量高低,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校长每天打开微博,针对教师反映的问题,即在下周召开的领导班子会议上认真分析、讨论,逐一处理,对好的建议及时采纳,并给予奖励!

“诚恳谈话”,就是校长专门安排时间接待家长和教师,彼此交心谈心,消除误会,达成共识,从而共商育人大计。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笔者认为,首先每个月可设立一个“日”,重点接待学生家长的来访,回答他们对学校办学提出的问题。这是一种开门听呼声的民主之举,它有利于形成“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有利于提高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水平。其次是每个月设立一个“交心日”,主要面对本校教师。在这一天,每位教师都有与校长直接面谈的机会。教师可以找校长,校长也可以找教师,相互间坦诚相见,推心置腹。总之,诚恳的交谈,可以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解决矛盾,和谐校园,共谋发展。

“民主议政”,就是通过召开“评议会”“职代会”等会议让全体教职工更好地参政议政。“评议会”在每周结束时召开,由教师代表就学校领导班子及其个人的工作态度、业绩以无记名方式作出客观评议,以强化监督机制和干部的进取意识,加强干部团结,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职代会”也就是教代会,但每次召开教代会前必须开好以行政班子为主要成员的预备会。做到统一认识,拟定出方案,确定好议题,以使教代会开得有重点,有实效,不流于形式。通过教代会,代表们可针对学校工作提出各种意见、建议和提案。对此,校长要进行分析归类,并当面给予明确答复。其中合理又可以办的立刻办,合理而需缓办的则作出解释,保证做到对代表们的意见及时反馈,不推不拖,使代表们受到尊重,意见得到重视,从而调动教职工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学校民主管理的水平。

第4篇: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关键词] 人本管理;以人为本;和谐校园;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6-0061-03

学校管理无非是对人、财、物的管理,而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对人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学校人本化管理,是激发和调动教职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一流学校、一流业绩”目标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它能为广大教师提供舒适、宽松的办公和学习环境。

一、对人本管理内涵的理解

所谓人本管理,本质上是以促进个体自身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而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核心内容是个体心理目标结构的发展与个性的完善。实践告诉我们,与传统的制度管理相比,人本管理在管理的中心、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它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因此也可以说,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以全面发展为核心,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的共同目标为引导的管理方式。在学校管理中,这种对人的管理体现在三个层面,即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家长为本。因此,学校管理要促进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平等、和谐和自主发展,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要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家长以学校为荣的管理机制。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本管理的本质和要求,努力提升对人本管理的认识,理性决策,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努力构建文明、平等、和谐的校园。

二、学校人本管理的几点误区

笔者研究发现,由于对人本管理本质认识偏颇、学校管理者的思想观念陈旧等诸多原因,目前不少学校在人本管理上存在误区。

1.制度建设注重处罚惩戒,忽视赏识引导

加强制度建设与实施人本管理相辅相成,制度的人性化是实现人本管理的必要条件。加强制度建设有利于学校的规范管理,但时常带有一种重管理、重处罚惩戒轻疏导的倾向。由于过多强调了制度的约束和惩戒功能,忽视了制度本身应具有的教育、引导和评价功能,缺乏人文气息,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

2.师生评价注重教学成绩,忽视态度情感价值观

建立科学的师生评价体系,是促使新课改进一步深入的必要保障。不少学校改革师生评价方式,积累了一些经验,师生评价趋于综合和多元,但具体的操作方法还需进一步考虑;教学成绩在教师综合评价中所占比例仍然过高;学生评价“以分定人”的现象依然存在;视考试为目的而非手段的思想仍然在部分教师心目中根深蒂固,在评判学生优劣上仍多以成绩为主,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重视不够;在评价的呈现形式上注重了更多的花样,但有不少不切实际,或收效甚微。

3.教师培训注重形式,忽视实际效果

教师继续教育是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教师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如各种业务达标考试以及学历培训大多注重的是考试成绩,忽视了教师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实效;以外出学习为主的技能培训,重目标任务的完成而轻学习心得和实践体验的融会贯通;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校本培训,也通常重理论学习轻课堂实践。

三、学校人本管理实施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我校近年来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校在加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人本管理,营造了一个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

1.优化管理机制,拓宽学校管理层面,突出管理的民主性

人本管理可以改变以往“重物轻人”的传统观念,注重“人”的发展,因此,管理者不应局限于学校层面,还要发挥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以及学校人文环境的作用。要通过人文性的管理制度达到人本管理目标,不断发挥师生的实践与创造能力,突显其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师生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就会不断提高,就会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制约监督的人性化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我校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促进师生发展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实现管理的人本化。近年来完善、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取消了其中具有惩罚性、有损于师生自尊的规定等。管理以尊重人为前提,注重情感沟通,变管理为疏导,体现人文特性,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

实际操作中,我校广开言路,设立了意见箱、校园网站留言栏,公开了校长电子邮箱,并通过发放征询意见卡、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询学校管理意见,让广大教师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鼓励和支持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拓宽了管理层面,使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通过依托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师生自发和自主地建设校园,对在管理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建设性建议及日常评定结果进行及时公布,起到了促进和鼓舞作用;通过依靠少先队,成立学生管理组织,强化了学生自律等。

2.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关注师生的发展性评价

构建客观、恰当的师生评价尤其是发展性评价体系是学校人本管理的创新之举。笔者认为,师生的发展性评价是面向师生未来发展的期望性评价,要以促进师生发展为主,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促进学校需求、教师需求和学生需求的融合。

构建师生发展性评价体系,要坚持激励性、主体性、开放性、层次性、民主性、过程性等原则;既要突出教师的师德,又不能淡化了教师教育教学素养和技能,既要突出学生的智力因素,也不能忽视情感、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要实行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校领导评价等多种形式,确保评价的多元性和公正性。

为了给广大师生营造一个更适合发展的环境,我校近年对师生评价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逐步建立了一套开放的、动态性的师生评价体系,从而促进了师生自主发展。2007年4月,我校成功承办了全县小学低年级师生评价改革现场会,把评价改革取得的成果向全县中小学进行了展示,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师生员工凝聚力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外在体现。校园文化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办学宗旨和价值取向的确立,能够增强学校师生员工的目标意识,增强凝聚力,引领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学校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可以决定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向和行为方式,可以使学校永葆青春。这要求学校必须有超前的发展意识和先进的教育、办学理念。

学校要创出品牌,办出特色,需靠先进文化的引领。我校一直重视以环境促进育人工作,以优化、和谐育人环境为突破口,积极搭建校园文化教育平台。根据学校自身条件,走廊文化、墙壁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功能室文化等都各具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通过建设校园文化,使楼道有画语,校园有歌声,努力丰富师生文化生活,营造了一个健康、文明、高雅、和谐、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校园文化的引领,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学校文化传递给全体师生,并使其融入到师生的心灵中去,让主流价值观真正植根于他们的心里,并成为广大师生教育教学及学习的自觉行为,以此推动学校的进步与发展。

4.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人本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对人的自尊与受人尊重的情感的激励。实践证明,成功的管理者一定会重视情感激励,注重与管理对象的情感沟通,彼此交流,互相了解,相互信任,愉快协作。新的课改理念倡导师生平等,在管理中更要倡导领导与教师平等,既要尊重教师又要为教师服务。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广大教职工会逐步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和睦相处,使学校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竞争奋进的优秀团队。

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事业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我校根据实际,不断加强、完善激励机制,一是把教职工的师德状况与评优挂钩,并作为教职工聘任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了定期评比表彰制度,每学期评选优秀办公室2个,评选20%的教师为学校师德标兵,评选25%的教师为学校骨干教师;三是开展“寻找身边榜样,剖析自身不足”的师德教育活动,使师德建设在教师心中具体化、形象化,使他们学有榜样,干有目标,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四是每学期末以“校长寄语”的形式对每位教师的工作给予客观评价,不仅肯定其成绩,也寄予了希望,提高了教师的工作主动性。由于措施得当,我校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效果明显。

5.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制约机制的作用

有民主就要有监督和制约,它是实施人本管理、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也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了监督和制约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我校通过定期开展“树形象”工程,切实加强了社会对学校建设的日常监督。聘请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代表作为学校师德、师风监督员,向他们公开了监督电话。设校长信箱,定期召开家长、学生及各界代表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大家对师德建设、学校建设发展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学期向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从多方面对教师进行无记名评价,使教师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现在我校把每月的1日、11日、21日定为校长接待日和课堂开放日,届时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均可来校参观,并推门听课,向学校反馈学校管理、教学情况。校长接待日和课堂开放日已成为我校加强家校联系,接受社会监督,改进教风师风,加强学校管理的一个窗口,对我校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从制度管理到人本管理,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学校管理不可回避的课题。实践证明,人本管理更符合学校内部管理规律,也合乎师生群体特点,它对于建立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具有不可替代的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通贤.试述人本管理的内涵及其渊源[J].中外教学研究,2006(9).

[2]杨喜波等.试析学校管理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J].教育探索,2006(10).

[3]张孟周.论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J].基础教育参考,2007(3).

[4]郑志湖.如何实施教师发展性多元评价[N].中国教育报,2006-11-29(12).

第5篇: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一、指导思想

通过加强家委会自身建设,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沟通、服务、监督、参与、管理”五个作用,开展多种活动,扎扎实实地工作,讲究实效,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为北庄完小的美好明天献计献策。

二、工作目标

1、以转变家长家教观念,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智慧为出发点,倡导合理、多层、多元、多样、多角度、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

2、发挥家委会的指导、管理、互动作用,挖掘家教有效资源。

3、征选家长志愿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口联系活动、指导活动,为构建和谐家庭服务。

4、为学校管理教育工作献计献策。

三、具体工作

1、通过恳谈、例会以及组织“成功父母成长讲堂”等活动,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切实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商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时反馈家庭教育的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

2、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构建一支具有先进理念的家长志愿者

队伍;开展家长志愿者上讲台活动,根据各自特长,拓展学校教育领域,开阔学生视野。

3、借助学校家校通平台,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为培育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5、配合学校组织“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提高家长参与学校建设的热情。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制定计划

三月份

1、召开家委会会议。

2、组建家长志愿者活动。

四月份

1、启动“成功父母成长讲堂”系列活动。

2、开展家长学校“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

五月份

致家长的一封信

六月份

参加庆“六一”活动

第6篇: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大面积普及,学校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学校管理者要中,更新自身教育管理理念,试着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校管理中去,探索一种高效的学校管理模式。因此,本文结合对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的运用研究,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运用信息技术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节奏的一致性,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家庭教育不合格,学校的教育即使再好,也会像失去屋梁的房子经不起风吹雨打。过去,因为沟通工具和手段的缺陷,家校联系在教育教学中得不到重视,家校沟通机制的建设一直存在着种种困难。当前,学校管理中管理者要巧妙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拓宽家校联系的渠道,帮助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

1.建设好校讯通

校讯通是比较流行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平台,依托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实现家校良好沟通,还可以实现教育行业内经验交流、资源共享,为学校与家长双方都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首先,相比于以往的家校联系模式,校讯通增加了家长与教师接触的机会,有利于增进家校的情感沟通。现在的家长多数因为工作太忙,家长会等方法已经满足家校之间的交流,有时会导致双方产生误会和隔阂。校讯通改善了以往存在的问题,起到了剂的作用。其次,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尤其是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成绩,校讯通可以保护学生的学习隐私,实现家长和老师的“一对一”交流。利用校讯通,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发到各自家长的手机上,既方便了我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有助于家长了解了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且极大保护了其他人的隐私。再者,校讯通及时一些学校通知,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安排和学生的在校情况。“校讯通”在教师与家长沟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在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教育合力,提升班级的教学效果。

2.加强班级网站的运用

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体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建立已经离不开网络平台的支持。单独的班级网站信息平台,利用信息的快速传递性,能将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生活情况及时反映给家长,促进家校之间的及时沟通,实现资源共享。例如,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班级简讯或公告的形式,让家长掌握更多的信息,避免了学生遗忘或传递信息时的错误,减少了学校和家长之间不必要的误会。还可以通过成绩管理系统,使家长可以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家长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当然,家长也要和老师多交流,可以通过论坛或电子邮箱留言,及时给予老师反馈意见,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解决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取得教育的共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增强德育实效

学校是若干个班级组织成的,而班会又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形式,所以开好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学生养成A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班会课模式呆板,教育内容枯燥,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渐让学生失去兴趣。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班会课的教学中,增加了学生对班会课的兴趣,必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增强班级凝聚力

学校要不怕麻烦,组织一部分分管领导深入学生,了解并收集资料,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材料,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在“班级主人翁”的主题班会中,有的班级把学生们参加活动的照片组织起来,再配上恰当的文字,在班会活动中播放。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内心的团队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2.增强教育感染力

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教育中容易忽视的地方,内容比较抽象,也是教学难点。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例如,“安全在我心”的主题班会活动中,管理者整理一些由于安全防范措施不当引起的事故,各种“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发的车祸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安全隐患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教育感染力,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班级常规管理

1.加强常规信息管理

以往学校分管领导和班主任都是通过书面记录的形式去管理学生的学籍、成绩,管理学校教职工的考勤,考核,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对重要资料很容易丢失。信息化的学校管理系统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师管理、班级管理方案,如:学困生教育档案、学生成长档案、学校工作计划等,既使对学生的管理更规范,有据可循,又节省了人力物力。

2.记录学生成长历程

第7篇: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 不足 应对之道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学校管理形势将变得更加严峻。因而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学校管理,针对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促进小学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出以下几点仅供同行参考与交流的浅见。

一、当前我县小学学校管理存在不足的探讨

当前我县小学学校管理存在诸多不足,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二是只加强学生的管理而忽视对教师的管理;三是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软实力跟不上;四是采取强制性的管控而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一)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就小学学校管理目的来看,很多学校的管理重点倾向于知识的传授,而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的力度却严重缺乏,其表现主要就是对一些主课的教学安排明显比音体美等副课的注重程度要高得多,导致学校管理重心与素质教育背景下发展核心严重偏离。

(二)只加强学生的管理而忽视对教师的管理

就学校管理对象来分析,学生作为主要的管理对象,而对教师的管理却被忽视,因而在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时主要是针对学生,而在教师的管理方面只是依靠教师的自律和教研组的管束,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落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软实力跟不上

很多学校将管理重点放在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而对学校的软实力的提升却极度缺乏,尤其是在学校文化建设和良好的师生精神方面的管理则严重不足。甚至当前很多学校的管理就只注重硬件、教学以及行政三方面的管理,这对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采取强制性的管控而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就管理方式而言,强制性的管控模式仍在一些学校中盛行,而对如何提高师生民主意识却忽视,在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之间形成障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产生了极大的障碍。

二、分析小学学校管理存在不足的应对之道

(一)始终坚持人本原则开展小学学校管理工作

新时期的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必须着力改善传统的管理理念,始终坚持人本原则,以服务广大师生为宗旨开展学校管理工作。首先,为广大教师服务,努力搜集和听取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与意见,以便于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改进,给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是为广大学生服务,加强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社会、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最后是着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结合当代小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和价值观,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校园环境,使其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并对各项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二)坚持素质教育为根本

首先作为管理者应转变自身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教师的物质保障必须充足,确保其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其次是着力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再次引进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广纳建议,开展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将小学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促进我县素质教育的改革和不断深入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三)讲民主、做表率、重廉洁

一是讲民主。做到小事勤沟通,大事多商量,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二是做表率。领导班子全体人员树立起学校发展和服务至上的思想,做到以自身的实际工作感动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教师;以自身的言行感化教师。三是重廉洁。坚持做到把好名誉关,树立良好工作形象;把好权力关,树立服务形象。学校管理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工作上成了密切配合的同事,在生活上成了互相关心的挚友,从而有力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讨我县小学学校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应对之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小学学校管理人员,应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素质的培养,加强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始终坚持人本原则开展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坚持素质教育为根本,讲民主、做表率、重廉洁,与广大师生一道共同努力来着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8篇: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当前。党的十旗帜鲜明地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说到底就是不断提高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作为基层学校,我们应该朝着哪个方面努力,如何才能办好学校呢?除了抓管理、提质量、抓改革、提效益,抓安全、促和谐这些常规工作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工作,促使它们互助互动、互通互惠。

一、搭建开放办学的“立交桥”

我们一贯倡导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但回归到现实里,办学的软肋恰恰正是三者之间的沟通。受校园安全问题的影响,学校被迫选择“封闭式”办学模式,自觉不自觉地筑起了自我阻隔之墙。诚然,封闭管理非常必要,但必须把握好一定的度。以便让家长及社会各界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近师生,感受到学校的发展变化,了解其改革的本质,体验一下教学常态,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一是社会各界走进学校。无论是“优先发展教育”,还是“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都必须让社会看到教育的发展成果,了解到学校的困难所在,从而凝聚起多元办学的“正能量”。我们可以开设办学开放日,或以学雷锋月、儿童节、教师节、老人节等节日活动为载体,引领社会各界走进校园。特别是那些实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有了这样的沟通,自然就会赢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二是家长走进课堂。现在不少家长对规范办学、作息时间,抑或是作业量心存质疑:多了嫌负担重,少了怕孩子成绩跟不上。如果让家长进课堂,真实体验一下自主、高效的课堂氛围。家长的那份担忧与气愤也就不攻自破了。三是家长走近师生。可以设立家校联系卡,把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对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促使师生与家长定期交流。家长及社会各界如果能够感受到教育的责任与温暖,办学合力也就指日可待了。比如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QQ群、班级博客圈,随时向家长工作安排,让师生、亲子在博客、QQ群中对话,在博客中交流。学生可以讨论班级中的现象、问题;可以向老师敞开心扉诉说当面说不出口的话题。家长可以通过读博客了解孩子的心理及其在学校的表现,也可以通过写博客交流家教经验,共商教育大计。

二、构筑民主管理的“聚义厅”

社会各界及家长时常对收费、校服、学生饮食、图书资料等存有异议,不是今天打热线,就是明日提意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学校的“满意度”。随着家委会制度的出台,这些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中。我想,必须充分发挥家委会的有效作用,促使家长亲身参与到学校、班级管理中,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化家校的干戈为彼此理解的玉帛。比如书香校园工程的建议,就先取得了家委会成员的理解,让他们了解读书的好处,然后再设身处地为家长们做宣传,这样既解决了无书可读的问题,也能培养亲子共读写的兴趣与习惯。同时,学校要根据家委会的职责与要求,将家校问题的研讨与论证常态化,促使家长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决策者和受益者。

在成立家委会的基础上。我校定期开展家校互动共建活动,让学生担任活动的主持人、记录人,把家校活动的内容、主题、实效及总结反思通过班级博客圈及时传达给每位家长、每名师生。同时,我们要改变家长会的组织形式,把权力下放给班级,在方式上可以分批分层组织,由学校领导或年级组组长包班参加,改革以往校长主讲、教师主讲的做法,让家长成为主角,让他们对学校、班级的做法提意见、谈建议,用对话共商的方式让家长懂学校、懂教育,同时理解教师的工作,使其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班级建设的“同盟军”。

三、设立多元监督的“防护墙”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需要及时把办学的管理机制公开公示,表示与家长和社会沟通的诚意。可以通过设立收费公示栏,下发收费通知、教辅征订单,把敏感的收费内容告知家长,以便让家长心知肚明、心悦诚服。另外,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橱窗、板报等方式,公开学生的作息时间、课程设置、作业布置,让师生、家长共同来监督办学,真正让规范办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家长对学校的认识误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收费,二是课业负担。对于收费,我们除了公示,就是发放明白纸,收什么费、怎么收,让每个家长心知肚明。对于校服等,我们全由家委会组织实施,走好群众路线,倾听家长意见,把每个细节做到家长心里去。对于课业负担,我们的解决办法就是提前沟通,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此外,我们还实行了公示制。将作业内容通过校园网、班级QQ群、博客圈进行公开、公示,并由教师时常与家长交流学生作业情况。另外,我们还设立举报电话、校长信箱、网站留言及家长QQ群等,及时接纳群众及师生意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抓好整改落实。凡是家长的意见,我们都统一汇总,通过校园网将回复逐一挂出,用这样的行动来赢得家长的尊重与支持。

四、教育宣传的“好声音”

第9篇: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范文

关键词 基础教育管理;人本管理;文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62-02

Looking for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Foundation Education School//Jiang Yahuai

Abstract Our country’s foundation education has been always following era pace, orderly reform and incessant innovation, and it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in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ducation management pattern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management four great drawbacks still exist. Causing our country school management ills is various, this paper is combining some specific problems and trying to find out some can make education return to nature.

Key words foundation education management; humanistic management; culture management

Author’s address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China 410205

现代学校教育管理要“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改革的探寻中要首先清楚,它属于边缘性的管理模式,因此既不是行政机构,也不是企业集团,它的核心是“人本管理”。所以学校管理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千万别套用行政机构管理方式

一旦有主管部门的通知、突击检查,立即停课全体动员,一切以上级命令行事,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学校发展也缺乏创新。要知道学校是专业机构,在提倡服务型行政的今天,学校行政领导应该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对内服务于学生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外服务于社区环境和经济发展,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本色。“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人的需要。”也不要机械照搬企业管理模式,教育是独立性和个性较强的智力劳动,应该拥有相对自由自主的创造空间。教育是复杂多样的,强调个性的释放和发展,正因为教育不像企业的生产对象那样整齐划一,大一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从来就不适合教育,更不适合如今教育的多元发展趋势。教育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不是以牺牲学生的自由意志和自然天性为代价的,而是以学生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自我意识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为基础。

2 集权管理也不适合学校

教育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系统,领导的作用绝不是简单地向下级灌输自己的意志,校长行使“垂直式”“家长式”管理模式是不适合现代学校的管理形势的。学校管理应该是集中多方意见,统筹和协调,形成一个不冲突的可操作的尽可能完美的方案,再交付执行。学校真正需要的不只是政治意义上的民主管理,更需要专家型民主管理,学校管理中的任何重大决策都应该经过群众讨论和专家评审。尊重群众,尊重专业,尊重人才,任人唯贤,才是学校管理的唯一出路。集权管理的衍生物是刚愎自用、等级制度、特权和腐败。

3 教育是一门科学,学校需要科学管理

既要突出行业特点,也要尊重教育规律,切实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确保中心工作的正常运行,这是学校领导的主要职责。

1)学校教育管理理念必须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和以服务为本这三个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管理层面。那种把经济利益放在学校首位,把学校升学率作为地方政绩的做法,理所应当的把备课、上课、讲课以及作业批改、班级管理一律统一化、标准化的做法,那种“”“群众运动”“高大全”,贪多图大地突击出口优生、科研课题,口号满天飞,规划到处是,目标一期一换,光打雷不下雨的“空对空”做法不但劳民伤财,还严重扰乱学校正常工作,阻碍学校的发展。学校更不是领导因个人好恶和心情而任性使气或者炫耀权力的场所。

学校是传授知识、学习知识的圣洁的殿堂,以个人利益为目的的管理模式是不利于学校发展的。

2)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同时,也要做到以教师为本。学校的灵魂工作者是教师,学校效能的提高往往取决于一线的各位教师。他们具体实施着教学的各项任务,包括教育教学、学习时间的有效安排、学习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评价与激励、沟通学生与家长的细节工作等。教师的工作十分辛苦,他们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军,是学校的资源。领导要关心、支持和体谅教师,切实为教师着想,管理中应该表现出务实的人文关怀,以保证人力资源特别是优势资源的持续利用。“见子打子”“文山会海”等只注重表面形式的花拳绣腿的做法既显得领导无能,管理思路混乱,更影响了中心工作,消耗了大量人力。学校以人为本,就是教育上以学生为本,管理上以教师为本。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中,管理者必须首先是教育者,而教育者也是管理者。”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教育者,他们的目标都是“育人”,在学校管理中也不可过重地强调领导的权力和地位,在学校中搞等级化,这样往往会让一线教师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破坏学校和谐的人文环境,不利于学校整体人力资源的能力发挥,其实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是育人者,分工不同而已。

3)赋予教师适度的空间,突出校园文化管理。管理也有一个量的问题,少了固不宜,但领导到处插手也必然有害。权力并不只有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甚至生活教育说教和管制,日常管理教师如分配任务、调度安排、统筹协调才是运用权力的主要内容。其实现代社会的管理模式正在由管制式向监管式过渡,这是一种注重效果的管理,赋予被管理者过程中适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学校领导要以尊重教师为前提,干预过硬、统得过细、管得过死对教师进行时时监控,处处限制,无形之中打压了教师的积极性,增加了教师更大的身心负担。教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独立的人格,还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学校领导的管理工作中要关注教师的这些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发展价值。如过分突出学校权力必然无形中侵犯教师正常工作的权利,有的领导甚至滥用权力剥夺教师的科研自由权利或者剽窃教师的科研成果。

学校管理还应该突出一个文化管理。校园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但最完美的校园不一定是硬件设施最齐全最新潮的,但应该是充满文化氛围的。学校不要仅注重学校硬件的投入,还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打造品牌教育、个性校园。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校园自然和人文环境构成一桌精神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这当中,学校领导应起主导作用,特别是校长。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和善、友好、平易、博学、务实,对人对事有高深的见解,可为师生为人为学的楷模。校长还要宽容,能够容许各种思维和风格在校园里存在,能引导其发展,成为多元的校园而非校长一人的校园。

学校教育管理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管理理念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笔者认为基础教育学校管理的良方具体表现为: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以服务为本,三者缺一不可,要以有效的管理营造浓厚、和谐的文化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的育人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