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实践观的创立和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研究对象的内涵,形成化学的概念;知道化学的发展历程.
2.形成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初步形成合作学习、勇于实践的意识.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形成亲近、热爱化学和了解化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知道化学研究对象的内涵,初步形成合作学习、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准备】实验演示“魔棒点火”:玻璃棒、浓硫酸、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酒精灯.学生分组实验“水变奶”和“水变色”:澄清石灰水(标签为试剂A)、装有酚酞溶液的滴瓶(标签为试剂B)、吸管、试管(2支).学生竞赛“比一比,怎样做可让火柴梗燃烧的时间更长?”:火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今天,让我们从“玩”开始,步入化学世界的大门.
二、获取知能
活动1感受“神奇”的化学现象.
教师演示先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再将其伸入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中蘸取上少量高锰酸钾后放到酒精灯的灯芯处,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1取少量试剂A于试管中,用吸管缓慢向其中吹入呼出的气体,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2取少量试剂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试剂B,观察现象.
教师评价大家勇于实验的积极性很高,如果用规范的操作进行实验那就更好了.
点评充分利用学生从生物实验中学习的基本操作技能,放手让学生完成实验1、2,指导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动作技能水平.评价时引发学生对“什么是规范的操作?”的思考,为学习好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作铺垫并激发勇于实践的精神.学生观察到演示实验和动手实验产生的“神奇”现象后,会不由自主地对化学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形成亲近化学和想了解化学的积极情绪.
活动2认识化学的积极作用.
学生竞赛比一比,怎样做可让火柴梗燃烧的时间更长?
总结交流火柴梗头斜向上方时,燃烧时间更长.
教师评价这是我们的实践经验,如果我们知道燃烧的原理,会更快找到方法.这说明把化学学好,对我们以后的生活、学习其他学科和工作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阅读:课本第1页和第2页的第一段内容.
学生思考:化学有什么作用?请用生活中的实例一一加以说明.
学生交流:材料―塑料、半导体;增加粮食产量―化肥、农药;生命科学―合成药物;能源―氢能、火箭燃料;环境―处理废旧塑料、治理大气和水的污染物.……
教师评价大家交流时的表现非常优秀,交流让我们每个人的化学视野开阔了许多.
点评利用学生实验诱发合作学习并引出对“化学的作用”学习,进而促使学生在阅读课本时更认真仔细,提高阅读的效果.讨论交流时,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化学的积极作用”,并初步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
活动3形成化学的概念.
教师提问阅读中我们遇到“物质”一词,它与物理中所说的“物体”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教师解析组成“物体”课桌的“物质”有木材、铁等.
学生讨论①组成“物体”书本的“物质”有纸等.②组成“物体”面盆的“物质”有的是塑料、有的是铁和陶瓷等.③组成“物体”汽车的“物质”有塑料、橡胶、玻璃、铁、铜等.……
教师提问“物质”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四个方面.
教师解释若把纸作为化学研究的一种物质对象,则纸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内部结构情况如何?有无可以燃烧的性质?让它变化成灰有什么规律?等问题就是化学学科研究的内容.
教师总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科学.
点评结合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支架”创设情境问题,使其在认识冲突中形成平衡冲突的心理倾向,利用交流―解释―总结达到认知平衡,初步形成化学的概念.
活动4认知化学的发展历程
学生阅读课本第2页的第二段到第4页的内容.
学生讨论①漫长的化学发展长河中,我国古代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实用性化学成就有哪些?②近代化学奠基人创立了哪些学说?浅述学说的内容?③门捷列夫的贡献是什么?④说出有哪先进仪器对化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⑤说出人类目前享用了哪些先进的化学科技成果?⑥让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该向什么方向发展?
学生交流①火药、造纸、陶瓷、铜器、钢铁、染料、酒等.②道尔顿创立了原子论,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分子学说,他们的原子分子论认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出元素周期表,使学习和研究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④扫描隧道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促进了化学发展.⑤我们已经享用了纳米铜、高分子薄膜、玻璃纤维塑料、尼龙绳等化学科技成果.⑥化学应该向环境友好型(即绿色化)方向发展.
教师追问你在阅读时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学生提问①何为分子的破裂和重新组合?②何为化学变化?③物质与元素是什么关系?
教师解释在以后对化学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你将会逐一获得圆满的答案.
点评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导下去阅读课本并结合交流,认识化学的发展简史.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驱动学生永不停息地去学习和探索化学科学知识.
三、小结本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该知道①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的作用及化学的发展简史等.②学习化学需要勇于提出并解决问题、科学实践和创新.③协作学习可以双赢.
四、布置作业
1.反思自己今天的课堂表现.
2.作为一个需要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公民,又该怎样去努力学习好化学?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上网等),了解更多化学成果.
4.合作探讨:还有哪些内容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化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们虽然各自有所侧重,但就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来说,又是一种“分工合作”的整体。长期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偏颇,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的教育,在强调为经济建设服务而着力于传授科学知识,使科学教育受到了应有的重视的同时,却对人文科学采取了不公正地待遇,导致人文教育显得十分落后,学生的人文意识薄弱,对当今世界日益加剧的人口、环境、生态、资源、能源等环境问题不关痛痒,漠然置之,归根结底,这与人们的人文关怀意识淡薄有直接关系。要解决这些,仅仅靠科学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必须依靠人文教育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全民的人文关怀意识。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时至今日人类既需要科学和技术,也需要文学、艺术、道德、思想;既需要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索,也需要内心情感宣泄的人文精神。而地理科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它既研究科学技术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地理环境,又研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更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门人文意识极强的科学。吴传钧院士曾谈到“地理教育是一件头等大事。它不仅关系到发展地理学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关系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
一、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已为历史和现实所证明:落后必然挨打。鉴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就要千方百计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吸引到科学的层面上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热爱科学、从事科学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深入探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比如:看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得到启示,创立“食物链理论”的事例等科学发现中受到应有的感染,从小下定决心,做科学探索的有心人。
2、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一种能使学生带有情绪体验的教学情境,并根据相关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和环境氛围。例如:通过调查、社会实践、电影电视录像等资料分析、典型个案等方法、途径,创设地理情境。也可带领学生观察当地的地形、地质构造,进行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分析,还可结合教学利用当地一次降水过程(锋面雨、台风雨)让学生详细观察、记录降水过程前后的天气状况,然后向学生提供中央气象台近期有关的气象信息等,让学生分析当地降水的特点、成因,预测未来天气。经过亲身体验,体会到乐趣,学生会更加留心身边的事情和周围环境,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假设和科学验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意识,众多的科学实践已经证明了疑问是科学发展的诱因,是激发科学探究的源泉和动力,人类的每一次进步就是解决每一个疑问,有所疑则有所思,有所思则有所究,质疑、假设都是科学创造、发明的前提。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怕疑问,同时引导学生大胆假设,验证结论。如“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都是科学家在无意中发现了陆地形状和海底岩石年龄差异现象,但他们并没有熟视无睹,而是对这种现象产生疑问,并对疑问进行假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创立了相应的学说。
4、顽强不屈的学习毅力和进取精神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前提,是科学素质培养的基础。科学精神需要勇于进取、勇于奉献,百折不挠。从事科学的人,没有一股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不可能轻易成功的。地理学的发展就说了地理学是一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科。中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立志“问奇于名山大川”,把毕生精力和全部家财用于地理考察,长达34年,坚持不懈,不畏艰险,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足迹遍及16个省区,详细考察地理状况,终于完成了其不朽巨著《徐霞客游记》。
二、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培养学生和谐持续的人文关怀意识和道德情操
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在很多方面停留在表面上,缺乏对地理环境,尤其对自然环境的应有尊重和人文关怀,缺乏对人类社会与生存环境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的深刻探讨。因此,当前地理教学中应旗帜鲜明地宣传地理环境与人文关怀,强化人文关怀意识,强化培养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1、培养学生关心现实,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于社会。地理学的使命,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在地理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进行当地的乡土地理调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人口状况、经济形势等等,提出自己的方法服务于家乡,教学中应采用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比如2000年春季,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进行反思,从自身做起,强化社会公德意识。
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智慧,探索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联系或规律,从而发现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发现疾病预防与治疗以及提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医学科研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科研思维形成的过程,在医学实践中通过大量查阅文献,提出科学问题,形成医学假说,然后通过实验设计、调查分析、统计分析来验证,对所获得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和逻辑判断。医学科研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为思维形式,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多种逻辑思维方法进行操作,以达到探求临床诊治/业务实践规律的最终目的[1]。医学科研以研究课题为对象,经过细致拟定研究方案,科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医学活动中的问题。
医学科研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继承性、连续性等特点。在医学科研过程中,科研活动所取得的成就依赖于正确的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是创造性活动,要求研究者具有首创精神,开拓创新,见人所不见,发人所未发。科研人员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现在科学研究中尤为重要。要争取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创新成果,注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思维,因为创新是高质量科研的基础、核心与灵魂。本院中心实验室大力引进质谱技术,率先在医院系统开展质谱技术的临床药物分析和临床实验研究,对于开发专利技术、培养创新科研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具有先见之明的重要举措。因此创新思维是医学科研人员最为重要的素质之一。科学研究是从发现科学问题、立项研究到发现科学事实、进行理性思维的加工创造的过程,科研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具备科学思维,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必须有事实依据和科学理论根据。从实验设计到实施,都必须遵循普遍认可的科学原理、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选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随机化、实验对照、盲法、重复等实验设计,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的每一个过程,不捏造数据,不杜撰结果,科学求实,确保科研过程的科学性和科研结论的真实性。医学科研虽然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但是科研的继承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应当对前人的论文结果批判性地继承,具有质疑思维。科学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合理的怀疑精神,要依据事实思考,勇于怀疑一切现实的权威意见,许多伟人就是因“怀疑”而创立了新的科学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由怀疑神创论而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源于怀疑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科学理论不是神圣不可触犯的宗教教条,去伪存真是科学研究的精髓,怀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2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面广
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涉及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主要起着上下协调、横向联系、内外沟通、承上启下、上传下达、沟通信息的枢纽作用。依赖于日常工作中的摸索和积累,不断总结、提炼经验,以适应新形式、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全面提升行政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行政管理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按规矩办事,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上级部门的“红头文件”或者领导的请示批示报告处理事务,承担着制订计划、下达指示、作出决议、进行安排等基本职能。
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大多数都是与人打交道的事务性工作,因此要求管理者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本思维,医院的发展需要每位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注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时需要医院管理者注重自身修养,增加人格魅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扩展知识面,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提高医院行政管理者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2]。行政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工作绝对不是机械化的每天的重复性劳动,因而可变性强,具有明显的时效性,这就要求行政管理者在处理事情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思维,善于根据事物的变化,学会变通,改变思维的角度,摆脱常规或错误的思路,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行政管理工作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执行,因此要求行政工作者在处理事情时要有原则性思维,工作中以原则为出发点,遵守基本规则。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考虑灵活性,即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合情合理地处理事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灵活,“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就是原则性和灵活性思维运用的完美体现。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观;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确立及其基本观点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正是因为马克思通过批判性地吸收以往实践观的合理思想,立足于当时人类实践的现实基础,最终创立了自己的实践观。
在马克思的实践观中,确立了自己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因素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其中实践的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实践的客体是制约性因素。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马克思所指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以实践为中介的能动的关系,实践范畴解释了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本质,阐明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辩证转化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指出:“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其含义指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的,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创造客体,以表现和确证自己是对象性的现实的人,表现和确证自己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而更重要的是,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一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也就说明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最基本方式,是人的生命和生产活动的直接存在形式,生产物质活动是人的多种实践活动中最为根本和基础性的实践形式,是人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正是通过感性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人的感性生命存在才成为可能,在这种意义上,实践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和广泛的普遍性。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认为,实践并不是什么神秘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坚持了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无非是人类劳动即实践的结果,正是在人类实践的作用下,现实世界得以发展,人类自身得以完善。旧哲学由于不懂得实践的历史作用,不懂得实践是改变客观世界的直接力量,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往往把改变世界的能力当作人意识活动的结果,对世界的认识也仅停留在解释世界的层面上。马克思从根本上实现了哲学领域关于实践观的变革,他的实践观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并以实践为基础,科学的解释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又通过实践,不断否定现存世界,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进步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技术手段的作用下对自然界的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自然界获取的物质财富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时代,一个在人实践作用下的人化世界随之形成,人成为了自然界的主人并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世界。借助实践,人类能够按照人类自己的意愿来创造世界,但与此同时,人类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异化的世界,使人成了受支配的对象;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科学实践对世界的改造既肯定了人自身的能力同时也否定了人本身,既肯定了人对自然、社会的实践效果,使全球统一于技术实践之下,同时又否定了由此所产生的世界性危机。因此,人类不得不将目光再次转向马克思的实践观,从历史的、唯物的、发展的角度去化解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从这个角度出发,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他们互相交错、同时发生,无明确界限限制。从人与自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来看,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无限扩大造成自然系统的失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实践形式的多样化,逐渐的人类对自然系统的破坏日益严重。借助于现代工具过多的干预自然、控制自然成了当代人对自然的主要关系。当人类的实践与自然力相平衡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稳定的、和谐的,一旦人类的实践能力越过了自然力的承受范围,那么自然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反作用”于人类。尽管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了一定的自然规律,但实际上人在强大的自然规律面前依然是被动的,当人类实践违反自然规律时,自然界就会以原有的方式纠正人类的错误,抵抗人类的力量。从人与人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难题来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类自身没有处理好与自身的关系,造成了内部关系的失衡。也就是说,人类自身发展所面临诸多难题的解决,只有用实践观去看待这些问题,特别是用马克思实践观去看待这些问题,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继而为人类矛盾的化解提供哲学的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身,不断提高可持续生产力,继而获得化解矛盾的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2007.
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传授,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关键。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以及这些新成就可能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例如在学习转基因技术时,针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再结合相关生活经验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踊跃发言,教学效果良好。此外,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如在教室内放置一些绿色植物,给校园内的植物挂上标牌,以便大家了解认识植物。
二、结合重要概念和理论发现的教学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和概括,生物科学在其发展历程中有许多重大发现,生物科学方法是揭开生物世界奥秘的各种有效途径、手段。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法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消除错误概念,建立科学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例如在遗传规律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知道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的方法和过程。孟德尔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植物(主要是豌豆)的杂交试验,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两个重要规律的发现和提出,为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孟德尔名垂后世的重大科研成果。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的是“假说———演绎法”,即提出问题创立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再实验再观察,直到找出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这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模式和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熟悉孟德尔的发现之旅,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重要概念,还训练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培养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讲授、灌输来形成,必须改变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生物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究性学习,而加强科学探究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点。为此新教材一改过去过多地注重科学知识的弊端,十分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安排有多个探究活动,尽管各个探究活动要求达到的目标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有的重点是在如何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上;有的是要求学生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但是可以说每个探究活动都蕴涵着丰富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例如学习“人体的免疫防线”时,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这样可以把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理想的简单问题。模拟探究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①模拟实验中模型(苹果)与原型(人体皮肤)的关系?②如何设计实验组与对照组?③如何控制变量?④为什么要将实验材料按四种情况分别进行处理?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根据探究计划开展探究,由苹果皮的功能推理出人体皮肤也有相似的功能。再通过调查家人、同学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皮肤破损引起的伤口感染情况等,从而证实类比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感悟人体的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在整个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得到螺旋式发展。因此探究活动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素养。
四、认真组织开展生物学实验,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的结论建立在对充足的材料进行观察和比较的基础上,生物科学的核心概念、原理,均来自于科学家的科学实践。因此,实验是学好生物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时,请学生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等临时装片并观察细胞结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示范一次,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应该由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自己找出原因。绘图时要求学生一定要尊重事实,不要按照挂图或教材中的插图去描绘,以培养学生实事求的科学态度。学生通过实验,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将更深入。这样,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把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师生互动而又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并且学生的实践活动又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进行的,通过实验过程中的活动和探索,一方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科学知识,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对实验成败的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样就把传授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和培养生物科学素养统一起来,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五、总结
由逻辑实证主义者所创立的科学哲学最初是基于“科学逻辑”的定位来探讨科学知识的构成、辩护方式及界限等问题,而库恩改变了整个科学哲学的面貌。后来者正是沿着库恩开创的进路,一改以往对科学进行元层次研究的传统,转而从不同的维度来考察科学,从而开辟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如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的文化研究、科学的政治学研究和科学的人类学研究等。其实,这些新的研究领域或方向目前均可囊括在“科学论”(science studies)的标题之下。更值得注意的是,科学论的“后学科”视角和“描述性”立场不仅有助于弥补传统科学哲学研究思路的局限,而且为整个科学哲学研究开辟本文由收集整理了广阔的前景。
一、“正统”科学哲学的转向
传统科学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搞清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起点、发展动力及其进程、科学知识真伪的判断标准等问题。对此,我们看到,传统科学哲学的实际工作基本局限在认识论和方法论领域内,其主题是研究各门科学的程序和结构以及科学解释的逻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及其以前的科学哲学通常被看作是“正统的”科学哲学,而库恩、费耶阿本德等历史主义则被看作是“非正统的”。
不过,如果经过一番仔细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所谓“正统的”科学哲学,要么是静态地、非历史地研究科学,认为“科学的特征就是理论和数据间的形式关系”,要么是从内部以及规范性的理性视角给出了一种规范性的概念,即“科学是一种规范的行为”,并由此得出“表象主义”(representationalist)的科学观。换言之,那种所谓的“正统的”科学哲学,“无非就是一种把科学及科学活动理解为非社会的、非人类活动的‘既有观念’——副实证主义的、甚至是机械论的图景:科学自己决定自己的逻辑与发展,决定自己的价值与目标。”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趋社会化和政治化,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种“正统的”科学哲学认识的局限性,即科学并不能被简单地视为一种理性知识。科学活动说到底是一项社会的公共性事业,它始终无法脱离社会文化情境,若是按照传统科学哲学家的理想,完全排除社会、历史和心理等因素,纯粹用逻辑和理性将科学哲学建构成类似物理学那样的精密学科,显然是不可能的。此外,由于科学本身的发展以及新的科学哲学流派提出的挑战,科学哲学被分割为不同问题的哲学,传统普遍主义的元方法论的缺陷也由此暴露无遗,并最终导致了元方法论的失败。实践表明,“正统的”元方法论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实际上,不论是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还是波普尔的“证伪原则”,它们都没有真正实现对科学的划界。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有各种各样的理论缺陷,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太过理想化,与事实不符。正是在这样的进路之下,传统科学哲学观及其方法论遭到了当代科学哲学家的强烈质疑,学者们进而探求研究科学的新进路。
二、科学论的重组与超越
大科学的特点之一就在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日趋社会化和政治化,传统科学哲学之所以成问题就在于它无视这一显著的特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如何将认识因素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密切联系起来成为科学哲学的主要课题。在这方面,托马斯·库恩无疑是先驱者。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中,库恩提出了其革命性的思想:“我们都关心获得科学知识的动态过程,更甚于关心科学产品的逻辑结构”,从理性角度把“发现的情境”(context of discovery)与“辩护的情境”(contextof justification)分离开来是不恰当的,“发现”与“辩护”之间应该没有鸿沟。科学知识的生成和辩护实际上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的。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去抽象地谈论知识,这样的做法已经过时。与传统科学哲学致力于科学的逻辑分析不同,库恩对科学知识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科学的逻辑和经验基础,而是致力于对科学发展动态模式的研究。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关注科学的历程,更要关注对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制约作用的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等非理性因素,并通过这些因素来呈现“科学当时的完整历史”,从而解释科学的本质和特征,这即是库恩所主张的“解释学转向”(hermeneutlcs)。这样,不仅传统科学哲学元方法论的思维方式被库恩抛弃了,而且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这个全新的跨学科领域也在这里应运而生。在hps中,科学哲学的工作必须充分倾听历史并与其紧密结合,而不是对科学进行非历史的逻辑重构。
库恩“解释学转向”可归结为一种“情境化”策略。这一点很重要,因为70年代前后,几乎每个科学社会研究者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库恩的直接影响,“库恩的功绩在于给以地方性的方式来思考科学实践留出了空间,……他深深地影响了后续者对科学、技术的思考方式。”因而,在库恩“解释学转向”之后,社会理论领域也在酝酿着一场认识论的革命。最终,兴起于70年代的欧洲纲领取代了美国传统或默顿纲领,科学的社会研究从“科学体制社会学”走向了“科学知识社会学”,被称为“社会研究的转向”。这种“转向”的实质是要进一步推进库恩的“解释学转向”,彻底实现科学的情境化和地方化,其特点在于从规范走向描述,并通过情境化策略来重构或解决科学哲学的传统难题(如归纳问题、科学划界问题等)。在他们看来,只有通过情境化,才能有效地把知识的内容与其社会、文化形式结合起来,才能把被默顿学派黑箱化了的“认识内容”重新解救出来。
因此,我们看到,经过库恩的“解释学转向”与“社会研究的转向”,科学哲学通过分化与重组彻底改变了自身“科学逻辑”的定位。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理论视角—科学论。事实上,这种“科学论”正是一种汲取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转向的研究成果的“三位一体”式的新的研究进路。
可以说,在库恩之后,科学论有两条主要的研究进路:一是科学的社会研究(social smdief science);二是
科学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ce,简称css)。这两者的交织呈现了科学论独特的研究趋向。科学的社会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在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中。在70年代,以巴恩斯、布鲁尔为代表的爱丁堡学派从库恩、费耶阿本德等人的相对主义认识论立场中汲取灵感,主张“把社会历史的方法应用到现代科学进步的重要事件中,以便对这些事件的广泛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有特别丰富的记载。”到80年代中期,ssk的内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法国,以卡龙、拉图尔为代表的“巴黎学派”利用有关民族方法论、反身性和行动者网络的研究,对ssk“强纲领”、宏观知识社会学的说明模式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大多数所谓的科学的社会研究主要是社会外在论者的研究,甚至是社会学科学主义的变种,它们并没有重视科学知识自身的情况。
1992年,皮克林在《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中再一次把“反思性”问题提到了首位,把“社会”看作实践与文化“反思”的对象,而不再是终极的、无批判的实在。随着一种新的“反思性研究”的崛起,科学的社会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劳斯就把这种新的“反思性研究”定位为“科学的文化研究”。我们看到,css抵制任何用特权的话语方式来实现科学的殖民化,它在认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上都贯彻了反实在论与相对主义的立场。可以说,css实际上就是把科学看作是文化群系(formations),认为我们对科学的考察,其实是科学对自身的文化意识,包括自身的认识论意义、政治关系的反思。因而,其研究者的典型做法是“在历史特定性和本土化的物质环境中揭示[科学知识】意义的产生或呈现。本文由收集整理
我们知道,新近科学论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库恩所开辟的将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相结合的研究进路。然而,从学理上说,这种科学论的方法论立场还可追溯到维特根斯坦后期所创立的新型哲学。在后期代表作《哲学研究》(1953)中,维氏完全放弃了前期那种视逻辑分析为哲学主要任务的本质主义的哲学观,抛弃了用逻辑分析的手段建构世界和命题的逻辑结构的理想,转而考察日常语言的用法,并提出了“语言游戏”、“生活形式”、“家族相似性”等核心概念,进而主张“哲学不应以任何方式干涉语言的实际使用;它最终只能是对语言的实际使用进行描述”。事实上,维氏利用这些概念重构了一种具有批判色彩的新哲学。在这里,“本质”概念为“家族相似性”概念所取代,传统的世界观与认识论规范为精心地描述特定的“生活形式”与“语言游戏”所取代。
尽管对维特根斯坦后期反本质主义的思想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维氏所创立的这种只对过程作具体的描述而不想给出一般解释的新型哲学,超越了传统科学哲学的基础主义及规范化的研究进路,这无疑动摇了传统的科学哲学观,并给现代科学哲学的思维方式带来了关键性的变革。或许更重要的是,这种新哲学的真正遗产不在于某些确定的结论,而在于对问题的一种求解方式和对时代的批判精神。这就为当今哲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当今几乎所有的文化热点问题,包括一体化与多元主义、局域性与普遍有效性的科学等问题都能得到妥帖的讨论与处理。可以说,维特根斯坦后期所建立的这个研究平台意味着哲学的自我转变,而这种转变与库恩“解释学转向”相互融合,共同为科学论的转向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科学论:描述的抑或规范的?
可以说,库恩是科学哲学发展进程中的分水岭,他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科学哲学的“科学的逻辑”的定位,进而使“说明的”科学哲学进入到了“解释学”的科学论阶段。后续科学论者沿着库恩开创的研究进路,一改以往对科学进行元层次研究的传统,开始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不同的维度来考察科学,“这里有一种自然的趋势,即每一个研究领域都试图从独特的学科视角来考察科学,并详细说明其在本学科领域中的显见的主要特征。”需要注意的是,在考察科学活动时,尽管这些学科各自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进路,但要在它们之间截然地划分边界已经不可能了,因为这些学科兼容并蓄地存在着互动关系。也就是说,科学论决不是各个学科的简单集合,而是一种研究理念的转变。
其实,“科学论”与其说是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甚至是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不如说是一个“后学科”(或“超学科”)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是一个试图打破学科
边界的概念,而且它的研究始终试图消除各学科之间的门户。再进一步说,科学论也不是一种固定的方法论和单一的视角,因为它常常是涉及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甚至是文化学、政治学、修辞学、人类学等更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因而我们可以看到,科学论对科学的考察是哲学的、史学的、社会学的、人类学的,甚至还是政治学的,它更详细地解释了跨学科间的交叉讨论。
不可否认,“科学论”是建立在反学科建制化的基础上的,并具有反思性,因而人们很难一下子就把握住这个领域的特性。美国人类学家赫斯就曾表明:“我还很好地记得,我自己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刚进入这个领域时就感到这个领域对于新来者来说是非常混乱的,它甚至连一个统一的名称都没有。”不过,只要把握住了科学论的“后学科”视角,我们就不难发现,尽管科学论的研究进路与传统科学哲学的方法论之间具有较大的争议,即考察科学知识的外部视点与内部视点之争、描述性方法与规范性方法之争,但与传统科学哲学相比,“新近科学论提供了一系列概念性的工具,以更加复杂的方式来思考科学以及技术的专业知识。”
在方法论上,科学论并没有不简单地追随传统哲学从内部展开的对科学知识进行规范性研究的目的及方法论立场,然后听之任之。相反,它把自己定位于与传统哲学发生冲突的竞争位置上,甚至感到有责任明确否定为规范计划提供基础的传统哲学的论题。正是通过这一否定性的举措,新近科学论者接受了一个明确的哲学任务,即科学论的方法论立场要超越传统规范化研究的束缚。事实上,这是进一步张扬了维氏后期那种只对过程作具体描述而不想给出规范性解释的“描述性”立场。总之,科学论认为,科学认识活动并没有绝对不变、普遍有效的规范;哲学家不应该发号施令要认识者或科学家遵循这样或那样的规范,而应当从一种非评价性的视角,把自己局限在科学实践的实际情况中,忠实地描述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认识活动过程,描述和解释人们实际上相信了什么,而不是阐明人们应该相信的事物的结构。
四、结语
不可否认,后库恩时代的科学论在方法论上引发了哲学界的担忧:科学论还算得上是一种哲学吗?一种纯描述而不具有规范意义的理论是否会像罗蒂那样宣告了哲学的终结呢?即便它仍称得上是哲学,它对于现实的科学事业来说又能起什么样作用呢?无论其动机如何,这样的担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要不然,诸如科学论这样的新生事物将永远被排斥在哲学的大门之外。
从逻辑经验主义肇始的科学哲学逐渐走向与各种编史理论武装起来的科学史的相互融合,再走向成熟的科学社会学以及以“后现代”理论为核心的科学批判,科学论的转向随之出现。从科学哲学的发展和科学论自身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科学论是科学哲学自我分化与重组的结果。当今科学哲学已被划分为不同问题的哲学,哲学家已经无法像传统研究那样可以找到某种奠基性的普遍方法,或者说是元方法。事实上,正是由于元方法论的失败,科学论才应运而生。它扬弃了为普遍性科学寻求统一基础、方法与边界的努力,转而选择具体地考察并呈现各门科学的具体构成和有效性的研究进路。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教育从根本上实现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有机统一。音乐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它可以揭示美的规律、探索美的本质,实现人类的自身塑造。在现代教育以至于未来教育中,将越来越显示它的特殊功能。
引言:素质教育主张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而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有美育、智育、德育、体育等,以其学科的特殊性,对人整体素质的提升,起着无以替代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美育即培养人的审美观点、感受能力、欣赏能力、美的爱好和创造能力的教育。自西汉始,便有周公“制礼作乐”之说。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古代教育体系,以“礼、乐、书、数、射、御”等六艺教授弟子。曾任北大校长的先生早在1917年就提出了“美育救国”。
我国音乐教育经历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和研究,在教学理念上已形成了一个基本统一的指导思想: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而美育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在审美、娱乐和精神享受中完成,即常说的“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志趣、文明的行为,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气质。“音乐法于心,故能动于心”是以曲动人,以情感人,它通过美的音响、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却引起听者的共鸣,美化心灵,其感染力的巨大,是其它学科所不能及的。由于音乐能启动人的情感闸门,掀起感情的波澜,所以音乐最能丰富人的感情,培养人的爱心,树立人的正义感,这正是美育范畴的任务。
二、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
智育是启迪发展智力的教育。智力包括想像、创造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通常称智力好的人为“聪明人”。聪明原指耳聪目明,而耳聪目明是发展智力的前提和基础。音乐是听觉和时间艺术,对于发展听觉能力,提高听觉选择性与敏感性和敏锐的视觉能力是得天独厚的。视唱练耳是音乐教学基础课,练耳时不但要能听辨旋律音程和各种和弦,而且还能听辨调性、音色、力度、节奏的各种变化,这便训练了敏锐的听觉;视唱视奏对视觉的要求很高,但就视唱而言,既看歌词,又看歌谱,还要看谱表中的各种记号,这就需一目数行,反应迅速敏捷;音乐欣赏能使人加强记忆,发挥想象,启发思维;音乐曲调的变化能锻炼人的感知能力等等。可见音乐教育对培养耳聪目明的人才是何等重要。
科学实践证明,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具有语言、计算、阅读、思维等功能,称之为“语言脑”。右半球则管情绪、情感、审美、音乐等项目,称之为“音乐脑”。可人们片面追求升学率,搞应试教育,左脑用得较多,右脑相对用得少,两者发展不平衡。大量事实证明,学习音乐是开发右脑的重要图径,且能充分调动大脑功能,开发人的智力。由于音乐旋律的起伏波动能引人遐想,能活跃人的大脑思维,调动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创造力。像古今中外许多智力超常的伟人志士都与音乐有不解之缘。古有中国的孔老夫子、曹操、孔明、李世民及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能演奏古琴,有的还是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现有著名的科学家李四光、钱学森等都在音乐上有所建树。最典型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他能高水平的演奏小提琴和钢琴,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来的。”
三、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两个方面。自古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都很重视音乐的德育功能,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德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一些中外名曲的歌词、曲调、节奏、情感表达、文学特色等,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朗读能力,是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拓展艺术知识面。赋予爱国主义教育于音乐教学中。利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情感。二是形式上,通过合唱、合奏,培养学生齐心协力、相互合作和强烈的集体精神,而这种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情趣、团结的集体观念,恰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精神凝聚力。事实上,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各种优秀歌(乐)曲的德育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转化为学生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那么德育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四、音乐教育的体育功能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的教育。人类的早期娱乐活动就有“歌、乐、舞”三位一体,唱歌时的胸腔扩张,口、喉等运动及演唱时的表演动作,演奏乐器时的用脑、耳、手、口、脚以至全身的高度协调等都具有直接的体育功能。音乐的体育功能还表现在它能对人的精神、情绪和心理施以影响和调节,音乐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施人的情绪得以升华或宣泄。另外,体育表现为人外在的身体运动,而音乐源于人的内在情感运动,他们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人身健康发展。
总之,音乐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其重要性和普遍性早已超越了音乐课程乃至音乐本身,而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外教育 素质 能力 平台 文化发展
应城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实训基地(下简称“基地”),始终坚持以“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宗旨,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坚持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整体联动;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社会育人、知识育人、活动育人的校外教育模式,“在拓展活动中历练,在体验教育中悟道”,成功解决了我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常态开展的难题。
一、搭建素质提升平台锻造优质教官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施教育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基地把促进发展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升教官的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品德修养,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校外教官队伍。其主要做法是:转变培训方式,提高教官参训实效,采取示范――模仿、情景体验、现场诊断、参与――分享、合作交流、问题探究、主题组合、自主学习、案例教学等模式开展培训,其宗旨是:通过培训,让每一名教官的心灵得到净化、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升,人人明白三种意识、掌握四字方略、树立五种精神、修炼六种气质。三种意识:(1)学习意识。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心中要有书,目中要有人。(2)责任意识。有责任,才有承担责任的力量,责任越大,力量越大。(3)创新意识。教官要在自主的空气里认识自我,在赏识的目光中完善自我,在创新的思想中超越自我。四字方略:细、实、活、快。“细”是细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实”是落实,落实是生命,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狠抓落实;“活”是活泼、活动、活教、活学。把活动内容搞活,把校外教育实践课上活;“快”是高效,行动要快,服务要快,反馈要快,效率要高。五种精神:(1)基地兴我荣的主人翁精神;(2)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3)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4)携手共进的合作精神;(5)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六种气质:正气――是一个教师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气质,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养,是一个人灵魂的底色,是一个人的脊梁;书卷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在阅读中,我们的人生境界会逐渐提高,我们的气质会更加清新脱俗,我们会从有文字的书开始,学会阅读没有文字的书,阅读社会万象、芸芸众生;大气――一个教师的眼界、胸襟和气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所能达到的高度;锐气――是指教师那一往无前的气概;和气――“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是一种人生的修养,更是人生的一中大智慧,只有保持和气,我们才能心生更多智慧,化解更多难题,只有保持和气,才能为我们的活动课堂创造一个更加愉快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快乐和幸福永伴;才气――即一个人内在的才华、才情的自然对外流露,教书育人是教官最基本的才气,但这个基本之外,如若能修炼一两项其他才华,则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自身的魅力。在2014年7月初、各项工作正式启动前,基地选派了12名优秀教官于十堰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进行为期1个月的全封闭式业务学习;8月初该批次业务学习结束后,邀请校外教育专家来基地讲学。2015年3月和7月,基地先后组织了“捷豹”第一期和第二期新教官封闭式培训。基地领导在教态、课程导入、活动规则讲解、活动流程安排、安全重点解读、活动分享掌控、教官课程管理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在大型活动科目上,基地邀请专家主持活动,所有教官均跟班学习,以实际行动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此外,基地尤为重视提升教官的师德素养。要成为一位名师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爱,是师德修养的灵魂。基地依照素质教育对当代教师的道德要求以及结合校外教育工作实际,制定了《校外教育工作指导守则》,核心内容为“热爱本职、忠于职守;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讲求效率、文明廉洁;团结互助,协作配合;优质服务、信誉第一”。总之,无论哪一条准则都力求做到贴近教师教学生活,真正为教师的长远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任。
二、提升基地文化品位,厚积基地发展底蕴应城基地文化建设要想走得更远、开拓更大的空间、担当更大的使命,需要从更根本、更长远、更综合的角度,审视应城基地文化之于基地建设、之于人的发展和教育、之于国家和社会未来的意蕴。应城基地的立根之本并不在于外在的各种可以复制和超越的硬实力,而在于其内在的软实力――基地文化。正是各种各样的文化软实力,彰显着应城基地独特的存在价值和育人魅力。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绿色育人环境自2014年秋至2015年春季末,基地本着生态和谐理念,按计划逐步完成了活动场地绿化、美化工作,绿化覆盖率达到50%,做到了绿树绿地多,绿色体量大,乔木、灌木、草坪搭配恰当,建设风雨长廊、追梦亭、雅趣亭、美化水系活动区,做到水深安全、水岸亲和,并追求生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的育人环境。2.挖掘基地文化内涵,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文化是魂,制度为本。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基地是绝对没有生命的。因此,在2014年已经初步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国家级示范基地的建设标准,结合基地近一年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基地的文化内涵,实践、反思、讨论后,基地又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基地制度文化,形成了一套较先进的校外教育事业的工作理念、教育理念与服务理念,为一线校外教育工作者指引方向。同时,进一步细化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教官工作手册》,并通过《教官管理条例》《教官量化考核实施方案》《教官和辅导员十不准》等细则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操作便捷,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切实保护学生与教官的权益。应城市检察院也于5月初在基地设立“未检工作服务站”,专设“慧姐工作室”,常态化、制度化进行未检服务工作,并定期组织法制教育讲座,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3.强化基地“三风”建设,营造健康育人氛围基地“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思想要严谨,行动要实在)、教官的教风(为人师表、开拓创新)、学生的学风(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基地领导十分重视班子成员的自身素质与修养,在基地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都发挥着带头作用。其次,强化教官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尽管一期活动只有3天,但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终身性的。基地要求教职人员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上都要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带头营造好健康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氛围,进而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使师有责任、有素质、有抱负,使生积极实践、锐意进取、立志成才,整个基地都充满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4.拓展基地宣传渠道,发挥文化熏陶作用在2014年已有的宣传橱窗基础上,基地又陆续增设了法制文明宣传栏、素质拓展活动展示栏、国防军事教育专题宣传墙以及6・26国际禁毒日“珍惜生命・拒绝”主题文化墙,且以儿歌、漫画等易于引起青少年学生兴趣的形式展现出来,旨在澄清模糊认识、引导正确舆论,清除当前经济社会下的一些消极文化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此外,基地网络平台日益完善,设置了基地概况、基地管理、新闻动态、活动展示、课程体系、网上展厅等栏目,转载国家、省、市级校外教育政策法规,我市校外教育新闻消息,展示各批中小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影像,记录学生活动感言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传递正能量,交流新信息,分享新成果,展示新风采,宣传新观念。
三、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校外实践活动安全一直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安全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安宁与幸福。在这一方面,基地在探索中发展,在实践中完善,现已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网络,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全理念。基地在正式启动之初便已成立安全工作检查小组,由校长牵头,主要负责活动场地措施、日常教学安全等。做好每日教官考勤、学生考勤工作,保证每节课、每项活动都有教官负责组织并安全进行;带班教官负责落实本班活动期间安全措施;辅助教官负责落实所在活动、课间安全措施,做到层层把关,层层负责。基地安保处负责教学设施、设备、仪器、用电线路方面的安全,做到每日一查,发现问题及时检修维护,并严格加强门卫管理。基地追求“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关爱生命、防患未然”的安全理念,树立安全工作“四如观念”:如临大敌、如履薄冰、如坐针毡、如临深渊。主张安全防护“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强调安全工作“每次必须到位、每次必须做对、每次必须做好”。截止日前,基地未发生一起较大的安全事故。
四、构建校外和谐教育,彰显实践育人特点校外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出发,优化实践教育活动中的诸要素,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的协调的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基地以构建校外和谐教育为长远目标,努力提高课程质量、完善活动配套。1.聚焦课程设置,深化愉快内涵在课程设置上,基地根据实践育人的灵活性、开放性、地域性、实践性、体验性的特征,依照教育部基教一司《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指南》,紧扣“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四大板块及“生命、生活、生存、生态、生产”五生教育,结合基地实际,开设攀岩、陶艺、车工、真人CS镭战、空中断桥、高空单杠、巨人梯、军事七项全能、大脚板、同心鼓、水上荡木桥、手工石磨豆花、野外露营、野炊、心肺复苏、预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感恩责任教育、民主与法治教育等,并逐步创立具有地区品牌特色的“追梦少年”“追梦启航”系列主题教育等活动项目,不断锤炼课程品牌。“追梦少年”系列课程是专门为初中生而设立的,手工操作、场地科目都有一定挑战,实践中突出创新能力以及懂得感恩的重要性,侧重磨砺与和谐情感教育。“追梦启航”系列课程则是将高空、水上、场地、游戏、手工操作等课程依据学生的学龄阶段进行协调重组,着重强调实践育人的灵活性、实践性、体验性,锻炼学生的团队配合、动手操作、交际、创新等方面的能力。2.优化活动配套,提升综合水平校外教育实践活动配套包括课程研发、学生档案、后勤保障等。在课程研发方面,基地于2015年初增设课程研发部,设专职主任一名,率领一线教官,结合应城的地域特点,拟开发《石膏探秘》《与名人对话》《捏泥人》等课程。同时,根据学生参与情况、课程完成质量等及时调整与完善活动课程。此外,基地在探索中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及活动安排,最大化地利用好场地与器材,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在学生档案方面,基地通过《学生基本信息登记表》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身体等状况,并及时存档,对每批身体状况特殊的学生作好记录,要求带班教官时刻关注,确保学生活动安全。同时,做好活动记录,根据学生活动表现,评选优秀学员并报给学生学校记入学生档案。在后勤保障方面,基地建立索证、留样等制度,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
五、反思过去谋划未来,凝神聚力起航教育部基教一司司长王定华曾经提出,要把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放在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素质教育的增长点的战略高度来考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校外教育已越来越被学生、家长、社会认可,各类针对不同人群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应城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实训基地要想在这股大潮中争上游、创先进,就一定要抓牢当前国家重视、政策支持的有利时机,一切以发展为目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管之有道”。同时,协助上级部门,努力做好全市中小学校校外教育实践活动的协调配合工作,力求基地式校外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追求学生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让我们的校外教育有魂、有根、有脊梁,真正实现受教育者生命外化的广度和内化深度的和谐统一,我们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在呼唤和追求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应城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实训基地的全体员工将不断探索奋进、勇往直前,追求卓越铸品牌,敢为人先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