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

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

第1篇: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英语教学

一、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从“受教”到“乐学”转变的关键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英语教学取得最佳效果,是广大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实践证明,要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就必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习惯,帮助他们转换角色,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不仅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1.传统教学法的主体是教师,教学任务是教授知识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占绝对的主导作用,主要任务是按照教学大纲向学生传授各阶段应掌握的应知应会知识点,学生往往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存在被动思考、被动接受的现象。一方面,传统教学容易被简化为按照大纲应知应会照本宣科。特别是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四种技巧全面发展的要求,会在应试的压力下,简化为语法+词汇的“简约”模式。对于总结单词记忆法、语法规律等这些本该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完成的过程,迫于教学任务压力,往往会由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越俎代庖,这种方式在现阶段不得不说看似节约了教学时间,并有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应试成绩的效果。但从长远看,会扼杀学生主动思维、探索创新的能力,同时也容易使教师因备课内容繁杂导致“填鸭式”教学。另一方面,传统教学容易漠视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传授知识点为主要任务的传统教学,决定了“正确答案高于一切”的教学态度,而往往忽视了得到正确答案的过程。这种现象在英语教学中体现的更加明显,由于每个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教师们辛辛苦苦总结的内容,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显得知识点过多,不容易理解和吸纳,几堂课下来就已穷于应付,只得对正确答案死记硬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能因为已会的知识点反复重复而觉得课堂内容乏味,自己需要答疑的知识点却因为整体推进式教学面向大多学生而未被深入讲解,导致失去探究的兴趣和信心。这种以教师为课堂主体、以传授知识点为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和探索创新能力,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对素质教育的更高要求。原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做了一项调查显示,历年高考状元中有70%进入国内最知名学府,但在大学并没有表现出与其他同学明显的差异性,甚至还有人完全不能适应大学生活,指出高考状元未必就能成为将来职场顶级人物。因此,一个学生能否最终成才,关键看他(她)的兴趣爱好是否得到最大限度地尊重,是否有足够空间发挥他们的潜能全面发展。

2.新课程改革下要求课堂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主体将完成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而教学任务也将随之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简化教学,鼓励探索培养兴趣。要让学生和课程更好地融合在课堂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去探索。其次,要综合发展,并针对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要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程度,设计差异性教学,发展其个体优势,使他们在提升成绩的同时,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获得勇气与自信。再次,要正确引导,培养情感价值观。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乐观的精神和平和的心态,疏导学生学习中的不良情绪,使其体会到学习乐趣,从而实现从“受教”到“乐学”的转变。

二、在英语教学和管理中的一些自我实践与摸索

新课程改革的重心在于锻炼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兼英语代课教师,我注重在英语教学和班级管理实践中,让学生的个体优势得到合理地运用,适时地开发。一是学生英语口语好,就创造机会让其展示。比如让他们每天早上五分钟的英语领读、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英语演讲等活动,既寓教于乐、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二是对于不爱表达但英语底子好的同学,就让他们在学习小组中去带动别的同学思考、讨论,鼓励发言,既起到相互帮助的作用,又锻炼了学生的性格。三是尝试不定期抽出一、两节课,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讲解,由教师协助完成课前准备工作,并在课堂结束前做出总结、补充,并予以评价。这样既锻炼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是与学生进行的一次很好的心灵沟通。四是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运用到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让其参与班规的制定、小组的划分,自主管理班级的日常生活;对于在艺术、体育等特长生,让其在学校、班级活动中充分展示,从而树立信心,并将这种自信带到学习中来。

第2篇: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注重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发展性

发展为本的课程学力目标包括基础性学力目标和发展性学力目标。基础性学力目标对所有学生而言都是统一的,是学生课程学习的最低标准,目的是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发展性学力目标是基础性学力目标的拓展和延伸,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灵活性特征,对学生没有统一的要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自主选择,自由发展。

它以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为宗旨,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发展为本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根本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

2.注重适应性和超越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超越性

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强调适应和超越两者之间的辩证结合,突出对现实的超越,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协调发展。现实的发展并不代表未来的发展,未来的发展有赖于超前的教育和对现实的把握。突出目标的超越性,有助于课程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最基本的知识、最有效的方法、最新的社会科技动态介绍给学生,有助于把塑造完善的人格放在教育的首位,以培养能力为中心来统领教育教学过程,使学生不断发展和完善终身发展的能力。

第3篇: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

论文摘要:广大教师深刻理解、正确实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新学生观,是实施语文新课标必须面对的关键课题。新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具有四大特殊意义。现阶段,教师宣采用的实践策略是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科优势,激励学生的成才志趣;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搞好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新学生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在现今社会,大力倡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学校方面却存在着“两种教育的矛盾依然难解”,“许多教育变革仍然停留在理念和口号上”的严重情祝,广大教师深刻理解、正确实践新学生观,已经成为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课题。

一、新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特殊意义

1.有助于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教育观与学生观是学校教育的理论基础。前者是对学校角色性质的认定,后者是对学生角色性质的认定。实践证明,无论课程如何设计,不同的学生观决定并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教育又必然造就不同的学生,因而,要端正教育观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塑造”的对象。不仅无视学生的鲜活生命,不顾学生的人格尊严,还用种种预先设置的程序来束缚他们的手足。排斥其思想情感的参与。学生的这种被动处境,使一切教学改革黯然失色,最终使这个本来应该引领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的教育,背离了初衷,蜕变为语文应试教育。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教育的本质就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只能以是否有利于学生为适应社会需求而主动’‘学习和发展”为唯一标准。由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而,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由于“语文素养”是一个具有丰厚内涵和宽广外延的概念,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人一个新的境界的综合体现,既包含以语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能力,又囊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个性人格等人文素质。就广度看,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深度看,是“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新课程的这个定位,是正确的。既深刻揭示了语文教育的功用和意义,又恰当反映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领提而毛顺”,立足于此,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也就顺理成章了。

2.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实质改善

教师、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虽然,学习是学生通过读书、听课、实践、探索等方式以获取社会历史经验和生存发展本领的全部过程,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代表,其作用只是“外因”,但是,由于角色不同,师生之间各种差异的矛盾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管教”的对象。一方面,“唯师为尊”,放任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以种种神圣的理由,大搞“教学专制”,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学生的唯一依据。不仅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发展潜能,而且,还给师生关系造成严重损害。它必然助长教师中心主义、管理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的滋生和泛滥,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引起师生的冲突和对立。对于这种情况,虽然人们一直试图改变它,如提倡“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的“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和订立“师德规范”、“实行教学民主”等,但是,由于学生观没有改变,师生矛盾一直未处理好。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在新课程中,教师最适当的角色就是代表学校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好的服务。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沟通、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因此,学生必须一改“受管教”的态度,振作精神,做“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必须一改居高临下的作风,规范行为,做学生学习的向导、伙伴、榜样和顾问。建立了这样的关系,教学活动必然成为师生在特定情景中,为特定目的而进行的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的过程,成为一段最能够激发生命活力、张扬个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和创造力的美好经历。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在这种情景中,师生之间还有什么矛盾不能化解呢?

3有助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造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关键要素。二者的品质及其在教学目的下契合的程度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质量。由于二者的价值取向直接受学生观的影响和制约,因而,要把理想的教学目的变成现实的教学效果,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学什么”,“怎么学”,全由课本定调,教师“主导”。加上材、统一要求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语文教学逐渐丧失了“人文性”和“语文味”,成为远离社会生活、不顾学科特点、排斥学生的多元反应与独特体验的“填鸭式的灌输”,异化为“教师辛苦,学生受苦”的“时间加汗水”的考试训练。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课程教学的基础就是“学习本位”。其教学内容,必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教学方法,必须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由于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是民族的价值系统和思维系统,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汉语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综合性,祖国语文表达着人类尤其是中国人精微美妙的义理和感觉,而学习是无可替代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通过读书、听课、实践、探索等方式以获取社会历史经验和生存发展本领的全部过程,所以,合理的语文教学内容,决不是“考试范围”,或者“记问之学”,也不只是“听、说、读、写”和思维训练,而是要与生活相联系,以实践为基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发挥好“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正确的语文教学方法,决不是教师“独白”式的“咬文嚼字,句读剖析”,或者“题海战术”,也不只是“读、问、议、讲、练、看”的随机组合,而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语文课程就得以跳出课本和课堂教学的狭窄范围而进人生活与实践、学习与创新的广阔天地,为教师、学生个人聪明才智和生命潜能的尽情释放提供了大好时机。有了这种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机制,“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方案),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叮过:程”。这样,“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人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作为教学责任人,教师必然会在正确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全盘检讨和重建,并且,通过教育创造,使之成为更加完美的教育劳动形式,在每一次新的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从而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造。

4.有助于课程目标的最大实现

课程目标体现着课程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要求,是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由于其成效要由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状况来反映,既包括同一学生本学段的状况,和此前各学段状况的累积,又包括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所有学生的相应状况,而这又主要取决于学生整体的学习风气和学习质量,所以,要争取课程的最大效益,必须先端正学生观。

旧课程把学生看作考试的“工具”,不仅想方设法使课程目标与语文考试“接轨”,还用“定升学指标”、“分层次上课”、“按考分搞奖惩”等手段,逼着学校和教师把所有学生都往升学的“独木桥”上赶。结果,只能以牺牲多数学生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为代价。所培养的学生,即使优秀者,也难以全面发展。

新学生观的确立,意味着新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就是对每位学生负责。因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由于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是关乎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复兴的大业,而“语文课程的多重功用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所以,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就特别注重基础,讲求实效:一是实行.‘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二是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三是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了“阶段目标”和“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同时,注意“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鼓励地方、学校和广大师生,根据教学情景的实际对课程建设的全面参与和自我调节。这样,既有利于摆脱“以课堂为中心”而造成的脱离实际、自我封闭,走向联系生活实践、自主创新,又有利于促进语文课程的民主化、现代化、适应性,建立语文课程健康运行、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这样,必然促使不同岗位的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因地制宜地利用课程资源,使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成为学校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千方百计地辅助每位学生争取最大的学习收获,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异曲同工地满足“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要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不只是些点缀风景的“大树”,而是壮丽的“森林”了。

二实践新学生观的现实策略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行者。没有广大教师的正确实践,再理想的教育设计,只能是一纸空文。在现今教育’‘转轨”的过渡阶段,实践新学生观与实施语文新课标紧密关联,做教师的,主要宜采取以下策略。

1.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角色意识是个体在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作用与价值的认识上产生的一种直接影响角色行为的思维定势。实践新学生观,必须强化角色意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有教师进人了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服务的角色,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主体地位的凸显,学生才可能轻松自如地做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成功地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了每位学生主观意愿的自由倾吐和个人潜能的尽情释放,学生才可能正常发挥其主体作用。

一是要蹲下身子,让出位子。要坚决摈弃“唯师独尊”的观念,不在潜意识里视学生为“被管教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权、思想情感表达权、行为方式选择权、学习时间支配权和兴趣爱好发展权等学习自主权,放手让学生做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人。

二是要启发良知,长善救失。启发良知,要从立志抓起,即启迪、激发学生“有志于学”的心理需要。要善于借助语文材料,通过正确认识人生、社会与“学习和发展”规律等途径,引导学生将自己正当的心理需要发展为坚定的成才志向,进而转换成一种为实现志向而不断反思和调整的自我教育机制,一种源源生长的自动力。长善救失,要贯穿师生交往的全过程。即不失时机地教导学生增长其优点,补救其不足。要时时处处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现在负责,为学生的将来着想。要有长善救失的教育智慧和本领,达到“知其心”的程度和“细无声”的效果。

三是要正视差异,互教互学。要正确看待师生之间的差异。要明白,这种差异是自然的,也是变化的。从自然性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从变化性看,学无止境,人无完人,新陈代谢,后来居上。现今学生通过家庭、社会、同伴和书报、电视、网络等媒体所获得的知识,早就超过了语文课本,只有师生互教互学,教学活动才可能正常进行。

2.张扬学科优势,激励学生的成才志趣

语文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营养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承传文明、启迪思维、浸润心灵、濡染世风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张扬这种优势,使之成为激励学生成才志趣的有效手段,是实践新学生观的重要途径。

一是“目标”激励。目标,是人们所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预定目标,是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措施。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渴望进步,憧憬未来,追求成功的心理,结合教学情景,适时提出诸如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以及品德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近期目标,激励学生产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锤炼学习本领的内趋力。

二是“信任”激励。相互信任,是师生交往的宝贵情感。教师的信任和赏识,对学生是一种最好激励。要让每一位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是十分关爱和信任的,他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教师真诚期盼和由衷赞赏的,从而产生尊重感、荣誉感、责任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三是“环境”激励。教学中的环境,特指由物质条件、精神状况、活动方式等形成的教育情景和氛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要善于利用有助于提升思想境界.培养奋发向上精神的语文材料,将学习语文的志趣,转化为提高语文素养、打好成才基础的优良学风。

四是“示范”激励。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直接受教师人格和教学示范影响。如果教师品格平庸、语文功底浅薄,将教学工作搞得枯燥呆板、死气沉沉,只能损害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相反,如果教师品格高尚、语文素养深厚,将教学工作搞得生动活泼、有滋有味,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语文的博大内涵和无穷魅力,体会到语文学习带来的愉悦的精神享受和特殊的价值功用,促使他们产生像追求幸福一样地向往着能够在这门功课上取得非凡成就的强烈欲望,那么,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阻碍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呢?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由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要通过学习能力来反映,而这也是学生继续学习和建设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是要结合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力争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实效。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组织语文游戏、演讲论辩、作文竞赛、调查访问、专题研讨、创新设计等活动,直接从实践与生活中获取语文学习的知识和本领,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是要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和交流、总结学习经验等途径,帮助学生将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步转变为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

由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因多次重复相同或相似的有效做法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态势,是一种不用随时想起、永远不会忘记的学习能力,所以,教育家一致主张,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新课标也将“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列入了课程的“总目标”。

一是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推出某种习惯的养成活动,要做好计划,选准时机。宜先将其作为学习常规,继而在“实行—规范—再实行—再规范”的培训中,逐步习以为常。二是要持之以恒,吐故纳新。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减而就,必须坚韧推行,方能成功。任何事物都在变化,学习习惯也需要不断完善,适时调整。

4.搞好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创新,是信息时代人才重要的优秀品质,“是作为主体的人综合各方面信息,形成一定目标,进而控制或调节作为研究对象的客体产生出从未有过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过程”。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新课标特别将“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写入了“教学建议”。

由于语文富含人文性、审美性和思辨性,语文教学具有多元性、模糊性和体验性,由于新课程卸除了束缚教师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栓桔,提供了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的创造空间,所以,强化创新教育,大有可为。

一是培养创新品质。着重培养充满自信的品质、广泛关注的品质、独立思考的品质、求是求真的品质、标新立异的品质、勇于探索的品质、敢为人先的品质、坚韧不拔的品质、自我控制的品质,为学生的自主创新莫定人格基础。

二是培养创新意识。着重培养科学意识、民主意识、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变革意识、审美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成功意识,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树立精神支柱。

三是拓宽创新视野。利用课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和问题求解、方案设计、智慧碰撞、思想火花,以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出现的新情祝、新问题等,启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思路。

第4篇: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作用;意义

一、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关键部分

1.课程目标的改革

课程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而课程目标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课程改革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新课程改革之前,我们应该确立一个具体的课程改革目标,进而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与途径。而要确立课程目标,关键在于确立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2.课程结构的改革

新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编制安排上有很大的改变,使得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更加方便。新课程结构编排的改变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对整篇文章也有了大体的认识。在学习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创新思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充分地展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优势。

3.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法的改革

新课程的改革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学生在充分的语言实践中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同时使得老师使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作用

1.开拓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

在高中英语授课过程中,新课程改革使得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不断创新,对不一样的学科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突显学科的教学重点,实施高质量的教学。同时新课程改革也使得英语课程的训练在不断的创新之中,新课程依据英语教学的特殊性,编排相关的英语教学辅助练习,利用这些辅助练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说,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开拓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进而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热情。

2.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改革看重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过程,使得学生在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快乐,进而获得很大的成就感,进而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热情,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英语,教师也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3.设计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英语学习方式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设计了很多实际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情境,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不再感到无力,也不再觉得枯燥。帮助学生培养他们听、说、写的能力,利用所有英语学习的技巧,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英语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英语,在学习中感到愉快、快乐。

三、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的改革使得传统的教材已经不能展现课程的改变,需要新的教学大纲的出现。在新课程的改革当中,注重学生知识和实践、进程和方式、价值取向以及自身素质的展现。新课程对高中英语课程的特点、价值取向以及优势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展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入新课程的内容中

新课程改革使得新课程不仅注重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也十分看重学生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它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对培养学生的素质以及道德感十分有意义。新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改善,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使命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

3.选择辅助学生综合发展的知识以及技能

新课程改革符合教育的特点以及社会性质,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提高,积极改变英语教材中繁琐的部分,把英语教学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打破了教学大纲的枯燥无味,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让学生不仅能了解课本上的字面意思,更可以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熟练地运用。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突破。它将传统教学中单一、枯燥的教学途径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生动活泼的新的教学方式;它把原本寂静无声的课堂转变为气氛活跃的课堂,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沟通;新课程改革还重视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不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当前我国教育不断创新与改革的条件下,我们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利用科学的发展观看待问题,实现教学以人为本,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创新思维,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发展,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强.试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学[J].聚焦新课程,2010.

第5篇: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误区;教学目标;教学评价;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09-0164-01

新课程改革是建立在新的教育观念基础上的,其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反思,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叶澜教授说过:“一节好的课堂教学应包括“五实”,即备课要扎实、教学内容要充实、课题资源要丰实、教学心态要平实、教后反思要真实。”

一、课堂教学误区

(一)教学目标的误区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新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特点为依据,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一些教师在利用新课程进行教学时,忽视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使教学目标游离于课堂之外,一味追求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变成了无轨电车,导致教学结构松散,教学内容不确定,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严重影响新课程改革效果。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目标认识的错误和偏差反映了教师培训不到位,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有待于提高。

(二)教学方式方法使用误区

1.合作学习。目前的合作学习有形式而无实质,因为教师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未进行思考与设计,教师作为仲裁者,出现了讨论泛化、应付式、形式化讨论,教师控制讨论过程,学生未进入合作学习状态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小组成员缺乏深层交流,结果往往是组长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想法,不积极的学生成了听众,这充分说明我们追求学习方式转变时,未把握好实施的“度”,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签式”教育。

2.探究性学习。目前探究性学习被错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缺少探索性,浅而无聊的讨论和言说布满了课堂,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思考。这种教学方式的错误使用使整体性教学支离破碎,降低了知识智力价值;再次,教师将探究“泛化”与“神化”,用科学家的探究水平看待学生。

3.独立学习。独立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探究合作创新,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然而,有的老师对此理解有偏差,上课时忽视问题的难易度和学生能力上的差异,一味让学生独立学习,自己解决,也没有学习后的讨论、交流,学生学习后收获很少,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手段误区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手段形式上,滥用多媒体技术和其他教学方式。某些教师上课时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违背了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规律,把过多的时间花在课件图片、影像制作上,花样繁多的多媒体让学生在视觉上得到了满足,但留给学生动脑的时间极少,导致教学效果不佳。[2]

(四)教学评价误区

有些教师未真正理解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同时,会让学生习以为常,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削弱了评价的激励功能,不但不能使师生相互交流,而且对新课程改革是不利甚至是有害的。

二、课堂教学误区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是解决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误区的重要途径之一,改变教师陈旧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时纠正关于新课程改革观念中的错误想法,正确实施课程改革。

(二)正确把握教学目标中的三个维度

教师应先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特点确定当前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在目标的达成程度及实现的方式上,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新课程改革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教学目标三个维度,全面涉及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明确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过程及内容。

(三)教师应正确使用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方法,合理设计课堂讨论及提问

教师对课堂教学形式、目的、方法、时机及过程应提前进行认真的思考与设计,合理安排讨论及提问过程,保证教学有效开展。课堂上要避免不分巨细、处处提问的做法,也要尽量避免判断性提问,注重师生有效互动,使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对话,进行知识的交流和传递。[3]

(四)教师应正确使用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方式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正确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方法的使用效率,同时教师需要用巧、妙、抛的评价方式,不能一味地夸奖表扬,也不能一味的惩罚批评,要合理应用强化及惩罚方式,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需求,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进步成长。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条件下,教师需要追求一种有思考价值的课堂教学,课堂不求完美,只求真实而有价值,讲究从学生的思维水平出发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自己寻求发现。课堂是学生的生命阵地,不是教师的表演场所;教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发现、经历、创造。只有当教师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有效转变,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不会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内核虚化与流于表层,有助于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旭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J].才智,2010(6:):29.

第6篇: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思考

    一、引言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可见,历史教育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高中阶段,正值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学好历史课程,对高中生了解人类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教育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作用是任何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同时,对高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适应将来日趋激烈的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正在加紧进行,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制约着我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

    发展和完善。

    二、改变传统评价模式

    2.1改革考试制度

    在传统的基础教育中,家长、学校、教师乃至全社会都以分数作为评定一个学生发展、一位教师教学水平、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和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唯一指标。考试有着不可避免的指挥棒作用,许多教师眼中"见分不见人",主张"考什么,教什么,评什么,做什么",完全不顾教育的目的和教育规律。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则异化为分数的奴隶。当一切都以考试和分数为中心的时候,课程改革就只能在教室外徘徊,而难以进行实质性的变革。因此,要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就必须要改革考试制度,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评价观,逐步形成对评价的认识,淡化急功近利思想,杜绝弄虚作假的风气,同时加强各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对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进行道德教育。

    2.2建立新型评价体系

    2.2.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进行更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改变过去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首先要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高中新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和支持。其次要重视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多元化。要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惟一手段,将考试和其它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历史评价方法应结合具体的评价内容,体现出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避免单一的量化评价方法的现象。例如,让学生对本地区近代以来交通方式的变化进行调查,认识交通进步对当地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并撰写出调查报告。这样可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方式上,倡导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纸笔考试和其它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历史学习评价应"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2.2.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评价要建立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首先,要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这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基础。其次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方面,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旨在发展教师的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三、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素质

    3.1加快教育管理者的理念更新

    为了迎接历史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我国基础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管理者首先应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思维,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定位思考,积极确立一切以服从于教育改革、服从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服从于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服务理念。与此同时,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理念和评价机制,积极探讨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方案,逐步由现行的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作为定学定教的唯一评价机制过渡到以学生素质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综合提高为目标的多元化教育评价机制。作为基础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者还应积极推广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有计划地、系统地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新的教育理念,争取使新课程理念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形成社会支持、家长参与的改革局面,为新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2推动高中历史教师理念更新和素质提高

    教师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动力,教师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目前我国的教师队伍素质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职业道德状况不尽如人意,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有离职倾向。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师工作清苦,待遇低,也有的教师对工作不感兴趣;其次,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师的知识广度、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现代教育技术水平都未达到应有的能力要求:第三,教师的业务状况堪忧。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少数教师经常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大部分教师不会运用,县镇的农村教师现代教学手段更为薄弱。第四,教师的知识更新不足。有的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业务学习,特别是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创新思想观念和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欠佳。 有怎样的历史教师,就有怎样的历史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发展。

    总之,只有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育的突破口,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加强对高中历史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在提高教育者创新能力和历史教育素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历史赋予高中历史教育的使命。

    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新课程改革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积极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尤其是家长)做好宣传工作,有计划、持续不断地向全社会及家长宣传课程改革精神,营造课程改革舆论气氛。在全社会掀起浓厚而又热烈的改革气氛,建立一种社会、家长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大力争取家长与社会的支持。课程管理者和课程改革的发动者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扩大声势,让社会、教师、学生和家长都体会到改革的必须与重要,急迫和不可逆转。为了引导家长感知课程改革,学校可以举办新课程教学活动开放日,把家长请进学校课堂评教评学,印发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制作大型课程改革宣传展板,张贴标语和课程改革歌等,向家长宣传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课程改革主要内容、课程改革理念、课程改革与家庭教育等内容,使家长了解为什么搞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改什么、家长怎样支持课程改革、参与课程改革等问题,并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通过多种办法和途径,解决家长的疑惑和问题,让课程改革深入民心,产生积极的、广大的社会效益。同时还要加强同社区的沟通,充分利用社区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新课程教学,使学校、社区、家长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赵海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第3期。

    [2]李应奇,《论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5期。

    [3]张京《浅析高中历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抵制因素》,[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2月。

    [4]丁敬业,《浅谈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第6期。

第7篇: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教研员 职能

在这浩瀚如烟而五彩缤纷的信息时代,教研工作的重要与价值更加凸现出来。教研员已被推到风口浪头,教研员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应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教研员不仅应该善于收集信息,还应善于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以全面提高自己能“研”善“研”能力,认真探索、研究和实践,真正使教研工作取得实效。应提倡“教研员可以是教师,教师也可以是教研员”的工作方式,并应挖掘各种积极因素全员动员,形成万马齐腾、千帆竞发的态势,才能促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行和积极推进。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新课程改革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但这种理念必须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才有意义和价值。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优秀教学效果的获得,主要靠教学实践来落实和实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研员应该是探究者、实践者、指导者和引导者。故,教研员应该熟练掌握新课程教学的理论、策略、原则和方法,并能进一步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理出方案、实施操作等。教研员既是“技术员”、“施工员”,又是“监工员”,其担当的角色有多重性,而几“员”间命脉相关,生死共存。教研员应该是一专多能的“全能型”和“复合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研员应该是“万精油”。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和效益,才能真正实现“以研促教”。

2.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动手的情感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通过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真正实现“变教为导”、“教是为了不教”,实现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展,最终成为有用之人的目标。而教研工作就是要以此为目的,优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最终成为完整的、有用的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教研员也是教师,是培养和引导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和引路人。

3.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和支配下,加强理论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也是教研员提高业务能力的必经之路和“加油站”。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这种实践也很难获得成功。教研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把握新课改理念,反复研读新课改理论和有关的教育文献的方式,并不断将之用于实践。

二、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就是教研员实践的过程。其过程特点主要是学习理论――把握导向――探寻规律――研究教材――理出目标――了解学生――注重教法――实施操作以及命题评价这样几个环节。教研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故,教研员要不断提升自我,并不定期、不间断地与一线教师交朋友,共同探究,寻求径路。教师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者,在与之交流时,教研员要有亲和力,应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使教师愿与之接近。同时,还应具有审视力、观察力和洞察力,适时与教师交流,为教师垂范。既能为人之师、做人之“范”,又能拜人为师、以人为“范”。从新课程实施的过程看,教研员应该扮演“学用型”和“开放型”角色,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具有全能意识,担当全程引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职能。

2.过去的教研员往往只“研”不“教”,教研员深入一线调研,与教师了解得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认定主要看一份试卷上的勾叉,看表册上排名的位置。教研员的工作程序是进校――听课――指导――命题――考试,然后,又是看最后的结果――成绩,缺乏一个最基本的而又最重要的环节――交流。而教研员从未认真反思过这样的恰当性、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是否合符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评价观,合符新课程改革理念,致使学生大多成为高分低能而只能盛水的“容器”,这样,学生的能力从何而谈?学生怎能成为完整的人,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学法创新、教师的教法创新,但教研员的“研”法更应该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施行获得前所未有的突破。

总之,新课程改革迫使教研员必须转变角色,应重新审视自我的职能,给自己恰当地定位。并应认真细致地审视自己的教研行为,将自己宏观的研究与微观的思考相整合,既要有更多、更高、更实的理论思考与提升,又要有更多、更具体、更细致的操作与实践。并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以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研究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教研成果,并积极实践和推广,才能有效和高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第8篇: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理念,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语文新课程改革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程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1.同行合作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

2.师生平等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师要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者转换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

3.全面评价观。新的课程体系呼唤新的评价标准,为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评价改革的步伐应进一步加快。一是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实现由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转变。二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也要改变,要用新的课程标准来全面评价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质量。

4.终身学习观。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一是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积极钻研新教材。二是学习与学科相关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

二、积极探索途径,转变教学行为,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

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实现教学行为转变:由教师权威的教授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转变;由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转变;由注重教学的结果向注重教学的过程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向个性化教学模式转变;由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废除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从而保证教法与学法相得益彰。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三、指导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法,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试行)》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它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第9篇: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范文

礼泉县位于陕西中部,全县共有中小学校165所,其中农村中小学校共计138所,占全县基础教育总校数的80.36%。笔者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出发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礼泉县东南部3所初级中学(降东初中、骏马初中、西张堡初中)和5所小学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研究的基本理念

1.清楚、深刻、全面地认识新课程改革是正确实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一些片面的认识和看法。许多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是对以往学科知识的更新、调整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或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采用。有的教师甚至对新课程改革的总体实施精神和具体内容了解甚少,并误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变革教育评价制度,使其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评价制度中的一部分(小学的各类考试、测验和初中的“中考”及各项测验)。这就是说,在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错误的观念和思路,教育者自身的育人观念的建构是有问题的。这些情况与农村地区的现有条件和农民群众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关系。

2.精确、细致、到位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和核心理念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切入点和出发点

“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根本出发点。教育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社会素质的体现和反映,它始终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教育活动中的不足,使教育朝健康的方向逐步迈进和发展。如果从教育质的规定性这一角度讲,它探讨教师如何能获得正确的、积极的、强烈而持久的自我价值感和主体意识;探讨和不懈追求受教育对象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人性化培育;探讨学生个性的合理化张扬和内在自我潜能的有效发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感受和自我在各方面的发展与提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必须面向所有的受教育者,科学考虑各个地区(如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平原与山村等)的人文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生产条件的显性差异与隐性差异,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合理、有效设置与配合,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和教师。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理解其实质和精神理念,并落实到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来,使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共同参与到改革的具体活动中,并发展自身的各项素质和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3.结合本地教育实际,使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融合,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际之中是基拙教育改革的落脚点

我国的实际现状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造成了各地的教育差异。如:教育设备、教育资源、教育传统、教育水准和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速度、潜力的差异:地理区位的生产资源、自然资源的差异等。这些因素就使得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地区、学校在实际的运转当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具体问题:一方面学校的师资水平、教育水平、教育质量和生源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地区的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等社会条件等实际情况不同、因此.从本地的教育实际水平考虑,以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为出发点,结合《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内容有特色地开展和实施基础教育活动,是新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自身素质不高

(l)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代的育人精神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的人才观依然滞留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课堂教学效果的生成性评价层面。(2)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热情不足。在一些学校,部分教师存在“教书、领工资、看小孩”的思想,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3)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水平不达标。某些非师范教育培养的人员,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借助不正当的手段进人学校从事基础教育活动,造成一定的教育事故。还有些教师知识陈旧,致使教学活动质量差。(4)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差。许多教师知识面狭窄,专业技能不强,甚至有的教师不掌握起码的信息知识和计算机的简单操作与应用。(5)教师的实际教学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不足。在教育设备不足或紧缺的情况下,许多教师束手无策。

2.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带来的局限性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环节旨在构建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这种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以往社会普遍形成的人才观和评价方式,使广大家长和学生形成了“唯分”心理和思维定式,这与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相抵触,无形中加大了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难度。

3.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长期短缺、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学校硬件设备和教学仪器短缺,学校周边环境差。新课程实施中缺少物质条件或物质条件不足。其次,基础教育的师资紧缺。农村许多学校缺少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学生的学习条件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只能“喊口号,走过场,流于形式”。除此之外,农村广大学校缺少优良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又由于农村地区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比城市低,致使教师的工作热情不高,从而加剧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困难与艰辛。

三、对策与措施

1进一步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宣传和实践工作,提高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前途,对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宣传作用和舆论优势,大力宣传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从而有效地提高全社会对课程改革的了解和支持,有效地促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目的和理念的准确把握,提高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力。

2.树立正确的“学生学习观”

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要创设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情境、时空情境等。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相对独立地解决问题,同样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让学生感觉到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并树立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突出强调情境目标、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并把情意目标提到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并列的重要地位。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积累.并通过实践体验_在改变学生的心理杰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人的发展最深层的指标上有所提高。再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有助于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挖掘与提升,这是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应做到:第一,课堂教学活动要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二,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在“知识”上留有余地,并提供适量时间让学生提问。第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第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第五,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要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学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若把教学现象仅当做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互动过程来认识,则过于简单化。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更有力。

3.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要改变评价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和侧重于评价共性与一般趋势的现状。要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要注重对个人发展独特性的评定,注重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进行综合素质的评定;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强调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并存,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强调要实现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移,要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实施终结性评价;强调要注重“质性”评价,改变以往只重视“量化”的倾向,要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要将课程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更多地关注课程的发展进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历程、教师素质提高及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要落实评价过程动态化,还应将终结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评价的主体、客体及评价的内容不同,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及反馈方式必然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如对教师评价结果的描述,宜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反馈方式,可采取像“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学生成长日记’,这样的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