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教育学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特殊家庭;学校教育;指导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成人工作压力、心理压力的增大,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学生家长的离婚率也越来越高,这类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的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大问题,也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那么,该如何教育这一部分学生呢?怎样才能把这一部分为数不少的学生带出沼泽地呢?
实践证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指导相结合是对特殊家庭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最好途径。
案例1.曾经笔者班上有个女同学叫肖莉莉,父母感情不和,使其心理受到影响,成绩一落千丈,与师生关系不和。我通过与她最要好的同学交谈后,了解到她是怕老师和同学们看不起她取笑她;我掌握了这些信息后,更加关心她,常开导、启发她,并找曾取笑过她的同学谈话,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行为属于落井下石的不光彩行为,并号召他们向肖莉莉同学伸出关爱之手;我还找到她父母分别做了工作,母亲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刚开始父亲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仍然坚持要与她母亲离婚,肖莉莉同学认为父亲不再爱她了,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她病得更重,并住进了医院。为此我又找其父亲深谈了一次,让她父亲意识到他有可能永远地失去女儿,或害了女儿一辈子,她父亲获悉后意识到了他的离婚行为已不只是个人行为,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心灵上受到了很大震动,加上肖莉莉的母亲确实有很大改变,他们就又和好了,肖莉莉又有了一个完整的家,人也恢复正常了,学习成绩也上去了,一年后还专程回来看望我,感谢我,说我既拯救了她的家庭,也挽救了她的未来。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家庭的完整和睦对学生的重要性。当学生家庭出现危机时,作为学生的老师,我们不但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还应对父母晓之以理,尽量避免一个家庭的破碎。
案例2.易晓刚,高一学生,是一位生活在特殊家庭的学生,父母在他还未上小学前就因父亲的脾气太大而离异,法院把他判给了母亲,母亲在重组家庭时,他不愿一起生活,就一直由姥姥、姥爷抚养长大,不知是父亲的遗传基因起了作用,还是常年远离父母的关系,晓刚的脾气也很躁,对不听他的话的同学动不动就拳脚相加,上初中时有一次因用刀子捅了人而被劝其转学,读高中仍没有大的转变,脾气还是很躁,自控力仍很差。老师们竭尽全力进行了劝解、开导,想尽了各种办法进行教育。但因父母都离得太远无法管教,姥姥、姥爷年纪大了,管不了,家庭教育这一环始终很薄弱,没有能够多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该生最后因严重违反校规、校纪,严重影响班上其他学生学习,屡教不改,被学校劝其退学。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家庭教育相结合,一旦家庭的教育成为薄弱环节,学校的努力也是白费力气。
放寒假的前夕,有天,我碰到我班的张沁雯同学,我开玩笑地对她说:放寒假了,我去你家做客,欢迎吗?小丫头有点半信半疑,但还是微笑地点点头。
这个小丫头,家住姜堰市桥头镇李堡村11组,在校期间,表现良好,学习上具有一定的自觉性,班级的管理能力较强,但是学习上不够踏实,需要继续努力,才能更上一层楼。为此,寒假里的某一天,我独自一人踏上了去张沁雯家的路。
来到她家,小丫头见到我,激动又惶恐。我见状,戏问道:怎么,不欢迎吗?她的头连忙摇得拨浪鼓似的。一会,她叫来了妈妈,一看就知道这是位勤劳的妈妈,因为来到她家,给我的感觉就是家中很干净,东西收拾得很整齐,我想:这样的环境是十分适合孩子学习的。
与孩子妈妈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该生在家中自理能力强,家长具有一定的家教观念,他们注意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在家中,主要由妈妈负责她的学习。她的妈妈还讲到:他们作父母的,从来没有为孩子的学业操过心,只不过让他们头疼的是:孩子经常粗心大意,犯一些低级错误。她妈妈的这番话,与我不谋而合,这也是我此次家访的原因。
经过深入的交谈,我们一致认为:其实不够踏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而该生学习的兴趣是有的,那么其不够踏实的原因就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了。
关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培养孩子在学习上专心地习惯。教师要加强孩子在课堂上常规的训练,专心听讲,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协调,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家中,孩子学习时,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不要过度,不能一会问其饿不饿,冷不冷,诸如此类的嘘寒问暖要不得,要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学习,这样孩子专心学习的习惯才能慢慢培养起来。其次,给孩子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从小注重习惯养成。这方面,学校有着严格的作息时间,而在家中,我们的家长也应该给孩子制定一个作息时间,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何时学习,何时放松,合理支配时间,劳逸结合,这样孩子玩得尽兴,学得也乐意,不至于学习时不专心了。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统一性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和社会接触的第一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学校则是孩子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促使孩子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人、完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举足轻重,而学校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脱节以及偏差导致了教育效果不佳,甚至是教育效果相抵消的现象,这极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中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问题认识不全面,未能处理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统一问题,从而导致不能更好地发挥两类教育的功能。因此,要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处理好中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统一性问题迫在眉睫。
一、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的必要性
所谓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父母、长者对子女、幼者所进行的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是指在学校中由特定的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地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中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生的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性是中学生教育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统一的原因如下:
(一)培养目标的统一
家庭教育的出发点是将中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将其培养成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才。这两者在目标上是统一的,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之人。家庭教育不仅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息息相关,而且与社会发展要求密切相连,与学生所处的整个家庭背景、家长们的整体素质都有莫大的联系。学校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要求的方向是一致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决定着中学生的发展方向。据此可见,家庭在培养方式上是现实而又具体的;学校在培养方式上是宏观而又抽象的。家庭对中学生的教育属于在生活的点滴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具有随意性;学校的教育属于用既定的规则对中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具有正规性。但是这两者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其内在培养目标具有统一性。
(二)教育问题的统一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教育问题具有统一性,二者的教育对象同为中学生。中学生具有思维活跃、乐于探索的特质,但由于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涉世不深、分辨率不强,因此在他们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青春期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更有甚者会遇到心理阻碍等隐性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共同面对的。要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家庭和学校就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不仅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更重要的是要互融共进、相互统一。
(三)挑战任务的统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兴的教育方法、内容涌入到中国教育体系中,为传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革新,使得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接触的信息也越来越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涉及的空间变得广泛,这种广泛性导致整个教育环境的扩大、各种综合矛盾的出现以及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使得单单靠学校引导难以缓解中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个时候家庭教育的作用变得举足轻重。学校教育具有稳定性、规则性、目的性,学校开展的活动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家庭教育具有灵活性、启蒙性、针对性,家庭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这两者在中学生的发展进程中的地位都不可取代。由于科技的深入,现今世界变得纷繁复杂,甚至有些领域良莠不齐,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努力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和谐的引导,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主体能动性,培养中学生明辨是非、强化抵御诱惑的能力,培养他们自力、自强的精神和责任意识,在不断拓展中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促使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二、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统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在中学生的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职责定位模糊
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家庭教育从属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一直扮演被动性角色,与学校教育没有明确分工。传统教育中,教育中学生的任务大部分是由学校“大包大揽”,家庭教育的地位微乎其微。进入现代社会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相互配合,但这种“配合”实质上是家庭被动地听从学校的安排并依附于学校。家庭教育自身的独立性差,在学生教育问题上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因而,中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权责不清、分工不明确、教育效果不高。多数人认为家庭是不具有独立教育职能的教育主体,在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继续 ,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补充。家庭教育既没有相对独立的教育任务,在教育目标方面也从属于学校教育即以中学生的智育为主。由此看来,纯粹的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占重要的地位,同样,家庭教育在中学生的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
学校教育职责定位的模糊主要体现在“扩张”上。目前多数的中学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摆在首要位置,把课堂扩展到家庭中并要求家长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家庭教育也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中心。所以,学校教育在推卸掉中学生德育培养责任的同时,家庭也没有将这种责任很好地承担起来,导致某些学生成为单向度的人,只重视成绩和排名,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在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处于强势地位,这种强势地位不仅扭曲了家庭教育的职责,还加载了许多学校教育所不应承担的重担。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职责定位的模糊性不仅削弱了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负的责任,也消弱了家庭教育的主体性、计划性、创造性,学校要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就成为必然。这种职责定位的模糊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内容分离
家庭承担着启蒙教育功能,也承担着诸如情感、道德、经济等现实功能,多样性的现实功能使得家庭教育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在此意义上,家庭教育是世俗型教育,缺乏整体计划和明确目的。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更倾向于对情感和道德的培养。在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学科知识变得丰富而多样,在很大程度上已超出了家长的知识范围,多数家长对子女进行学习指导已感到力不从心,导致了教育内容的分离,家庭教育仅局限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但在非智力因素教育方面,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够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棍棒底下出人才”的严格式管理,溺爱娇惯子女的放羊式培养等非科学的教育方法得到一些家庭的吹捧。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处于一种“爱强教弱”的模式。
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因而,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它用既定的规则对知识进行系统地传授。在中学阶段,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升学率,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因而教师无暇顾及学生的道德培养。随着教师心态日益功利化,教师日益以追求教学绩效为重,以追求学生成绩为主。因而,目前的中学教育强化了教师 “教书”这一职责,却弱化了“育人”功能。对“好学生、差学生”的差别待遇、收取高额补课费等现象揭示出学校教育处于一种“教强爱弱”的状态。
“爱强教弱”的家庭教育与“教强爱弱”的学校教育使得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日益分化,造成教育内容的分离,导致中学生的教育失衡。
(三)教育功能错位
家庭教育在中学生生活学习中有其特殊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在中学阶段家庭教育的功能十分明确,即教会中学生如何“做人” 、健全中学生人格和促使中学生社会化。具体表现为向中学生传输社会价值观、生活经验和文化习俗,并使其良性社会化。然而,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以及家长对这一阶段教育责任认识的滞后性,把家庭教育仅仅理解为智育,不能与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相适应,导致家庭教育内容逐渐缩小、德育功能日渐弱化,并逐渐被智育和一些功利性、现实性的教育内容所取代,甚至出现家庭德育的空白,致使中学生人格缺失、心理发展方向偏离我国主要教育目标。
同时,大多中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以突出智育和升学竞争为特点,教师可以不必向家长了解学生的信息,就可以通过作业好坏、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的高低等来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于是,学校教育的权威性得到强化,家庭教育的依附性也随之增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主导机制也日益固定化。学校为提高教育质量,把家庭纳入学校教育的范围,把家庭教育的职责局限于追求升学率和学习成绩,一味地要求家长在对子女的智能培养上与学校同步,配合学校狠抓学生文化成绩。作为家庭与学校沟通桥梁的家长会,其功能也出现了异化,其功能仅仅被局限于按学校要求办事。在中学阶段,学校教育除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外,更主要的是对其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这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而目前学校教育的功能错位首先体现在分工不明确。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错位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危害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它使中学生在“做人”等方面形成严重的缺陷,造成中学生所受教育“畸形化”,破坏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平衡。其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错位使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负面效应:超前、重复、或错误传授知识,加重中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中学生失去学习新鲜感,产生厌倦情绪。第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功能的错位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使得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属机构,使其自身作用消失。
三、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的途径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应全方位地贯穿于中学生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不是指某一方面或是某一时期。因此,要促使中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达到高效统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责任,优势互补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中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各自的任务和内容,因而需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家庭教育以德育为主,而学校教育则以德育为首,侧重智育。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可以在中学生的成才过程中避免重复性,并对中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从而可以避免家庭与学校的相互推诿以及教育过程中的疏漏和真空。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中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问题。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明确分工,从而达到互补的效果。比如,家庭教育的感染性、融合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中学生德育方面的优势,而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等特点在中学生智育方面的优势。因此,发挥各自的优势,使中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加强联系,密切关系
在中学阶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实现统一, 就要做到及时交流思想、互通情况、相互了解。家庭和学校联系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个别联系和集体联系两种。个别联系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家访、谈话、电话等方式,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以方便教师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等,而家长也通过教师了解孩子在学校以及所在班级的情况,对学校、教师提出自己的意见。集体联系主要是学校通过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并使其了解孩子在学校以及班级的学习、生活情况,提出学校对家庭的期望和要求等。家长之间也可利用这些机会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向学校提出合理的意见等。
(三)积极配合,实现良好合作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职能,因此要实现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归根到底要实现中学生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同志提出“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①因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应相统一,形成一个社会化的大教育系统,共同承担中学生教育与中学生社会化的重任。中学生教育则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综合体现,中学生在其成长和成才过程中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必将波及到学校的教育方式与内容,家长会把社会上一些或好或坏的东西带到家庭教育领域中来,中学生也会把满足自己好奇心和欲望的事物带到自己教育过程中。因此,必须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把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教育系统。当然要建立这个大的教育系统并不容易,它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且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学校教育水平和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家长的整体素质有极大的关系。在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过程中,要发挥学校教育主体性作用,以先进的学校教育带动传统家庭教育,将二者统一起来,扬长避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目标。
总而言之,充分认识到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中学生成才和全面发展为基本立足点,了解二者的职能,加强二者的相互配合、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才能真正达到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注解
① .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N].福建日报,2002-09-09.
参考文献:
[1] 刘英.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1(6):23-26.
念小学时,我们学校是一所大学附属小学,妈妈是那所大学的校长。小学的教师全是妈妈的学生,谁都不管我。爸爸妈妈也不怎么管我。当时,我对上学没有兴趣。到学校看看,不喜欢我就走掉了。到哪儿去?到池塘游泳、到河边捉小虾,四处游荡。那时,正是时期,我与其它小朋友一样,生活在十分艰
难的环境下。
我的父母都是教授,都是科学家。家里进进出出都是科学家,再加上从小父母就把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讲给我听,耳儒目染的,我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是兴趣把我牵引到国际科学的“峰巅”。
想起童年生活,心里感慨万分。可以说,影响我最深刻的人是我的外祖母。外祖母一直照顾我,她没有一般“望子成龙”的心态。
其实,我父母也不管我,他们让我自由发展,这和很多中国的家庭不同。
现在,我不强迫孩子读书。可是我的弟弟妹妹全都是望子成龙,担心孩子学不好,替孩子计划好一切。其实,孩子在学校考第一不代表什么,至少,在我认识的科学家当中,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学生。我更不曾考过第一名。
我只是对科学感兴趣。每天,我从早上7时30分踏进试验室,至晚上11时走出试验室,没有圣诞节,没有星期天,这也是出自我对科学物理的兴趣。
一、改善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家庭教育对策
离异家庭子女家庭教育的缺损实际上是摇篮教育、甚至是终身教育的缺损。因为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第一步,同时家庭教育也必然是人生最漫长的教育,家庭教育由于其具有自然的早期性、父母的权威性、巨大的感染性、要求的连续性、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方式的灵活性等有利条件和特有优势,因而是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因此,要使离异家庭子女同完整家庭中的子女一样健康成长,关键还在于弥补业已缺损的家庭教育。离异家庭父母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注意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家庭的教育质量
教育家哈巴特说:“一个父母胜过一百个校长。”离异父母不仅要重视家庭文化环境的建设,更要重视家庭心理环境的改善。而改善人际心理环境的关键是提高离异父母的素质。离异父母可通过吸收各方面积极的信息来提高自身素质、文化修养,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孩子感受到父母虽然离婚了,但还是爱自己的,从而使孩子的身体与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重视子女交往能力的培养,促进其社会化进程
离异家庭子女往往由于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歧视和偏见,在性格上容易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父母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关注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以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要自尊、自强、自爱、自励。父母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会活动,主动与他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三)尊重子女的感情,注重同子女的情感交流
离婚往往会阻断子女与离异父母一方的亲情联系,从而使其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使其在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产生波动或明显下滑。因此离异父母在对子女抚养和教育问题上应该保持着较密切的合作,使子女可以自由地与父母见面,营造比较浓厚的亲情氛围。在这种环境下,子女的学习成绩往往会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四)家庭教育应以表扬为主,增强子女的自信心
比起完整家庭子女来,离异家庭子女往往容易自卑,因此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反之过多的责备只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和自信,造成提防、戒备和疏远他人与社会的心理。反之,如果能够随时发现孩子的长处,并及时给予一些赞扬和鼓励,营造一种愉悦的氛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增强其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有许多父母在离异后只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中的唯一希望与寄托,他们对孩子的生活一手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而且,还采取各种办法去限制孩子的活动,生怕孩子出问题。孩子任何事情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这就会造成孩子缺乏独立意识,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了父母,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
(六)注意性别角色教育,正确对待子女同非抚养方父/母的交往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父亲的男孩或没有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离异家庭父母应使子女经常与非抚养方父母往来,并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予孩子以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关键词]教育 家庭 学校 社会 三位一体 作用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274-01
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一直以来是所有家长、学生、学校和全社会都十分关心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万事万物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自始至终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单一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必须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学成之后,走向社会,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一、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取向的摇篮
父母是子女思想品德的典范,父母的价值观直接影响未成年子女的价值观。父母对社会、对人生、对工作、对人际交往的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种影响是与生俱来的,子女要从出生之日起,父母的言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直至形成具有父母价值观影子的价值观。父母的学习品德直接影响子女的学习习惯。爱学习的父母,爱学习的家庭,必然带来全家良好的学习氛围,成为书香家庭,学习型家庭。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把学习当作第一需要,就自然会促进大中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父母的生活品德影响子女的生活习惯。凡是爱打牌赌博的父母,夜不归宿的父母,其玩心自然会传染给子女,导致子女沉迷于玩手机、玩游戏,玩心上瘾而不能自拔,前程毁于贪玩。父母的爱心和善举会传染给子女。凡是热衷公益、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的父母,其子女必然对他人有宽容之心,对弱者有慈悲之心,对社会有关爱之心。父母的性格对子女的性格影响重大。一个家庭如果经常发生家庭暴力,其子女的性格会是孤僻的、暴躁的,对未成年子女的负面影响巨大。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细胞,没有和谐家庭就没有和谐社会。文明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础。诚信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诚信是幸福家庭的前提。父母不诚信,家庭成员不诚信,要想让子女诚信是不可能的。国无诚信不强,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人无诚信不立。要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栋梁之材,开展家庭诚信建设至关重要。家庭教育决定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学习品德、生活品行和性格志向。要培养出优秀学生,要从打造优秀家庭开始,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优秀学生的不可替代的摇篮。
二、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
学校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包括文化专业知识、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身体素质等。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认为应做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结合文章。我国高校入学是有门坎的,因此,应试教育一下子是无法退出历史舞台的。预习、听课、练习、复习、考试,是我们每个学生的规定动作,也是广大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重中之重。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正如建造高楼大厦,必须打牢基础,然后由下至上,一层一层地建。打基础是关键,基础牢固,任你建多少层都会坚如磐石,进入高中以后,我体会到,小学初中阶段的基础对高中阶段至关重要。而打牢中小学基础,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
中小学基础的夯实取决于教师学生两个因素。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要提高。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至少有一桶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用最简捷最科学的方法,决不能留给学生一团雾水。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科学。判断教师教学方法好坏的标准,我认为只有一个,就是实现最小的功夫,实现对知识最精准的理解。任何一门学科,只有理解才能运用自如。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成为学霸,除刻苦用功之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学校要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上的问题,或者是社会问题,都要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科学思考、全面思考的习惯。要重视培养学生包括身体素质在内的,非高考项目的训练和提升,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提升,主要要在培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上下功夫,从而,进入高分高能的良性循环。
三、社会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社会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教育活劝。要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要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要彻底清除学校周边的污染源,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确保学生身体安全成长。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周边的网吧和其他娱乐场所要清除,黄赌毒要远离学校,确保学生心灵不受伤害。要营造法治环境。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警示教育。要防止犯罪低龄化倾向的漫延。要通过有效方法,治理校园暴力,很多学生深受校园暴力之苦,深受校园暴力之害,有的学生因校园暴力辍学,有的因校园暴力结束了年青的生命。校园暴力现象在中小学很普遍,校园暴力问题靠学校单方面是无能为力的,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要纳入依法治国的议事日程,建立防范和打击校园暴力的有效机制。要营造良好的文明环境。要加大生态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创建力度和水平,为学生成长营造祥和文明的社会环境。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能力。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2016年5-8期。
[2] 《湖南教育》,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教育报刊社主办,2016年1-8期。
【关键词】:学校;家庭;社区
【中图分类号】G459
学校、家庭、社区各自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相互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学生的教育成果不仅与学校教育的有关,家庭、社区教育也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模型
1、学校教育是主体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不仅对学生知识上受教育的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学生个性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教育还对家庭和社区教育起着积极地调控作用,使三者教育结合的更为紧密。
2、家庭教育是基础
人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环境中,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对学生的个性、行为、习惯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庭的学习氛围、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教育方式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孩子走进学校和社会接受教育打下基础。
3、社会教育是依托
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都是为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打下基础,而学生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教育,才能真正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社会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的与人交往,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其他各方面素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合作方式的措施
1、树立教育三方相互认同的共同体原则
要实现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模式,需要在建立相互认同的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建立教育三方相互认同的共同体原则。首先教育三方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避免因沟通不畅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学校、家庭、社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认同各方对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平等的地位上实现良好的对话。此外,三方相互帮助,资源共享,共同努力实现对学生的良好教育。
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
(1)创新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模式。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坚持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接受教育和老师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教育基础设施,加强学校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密切掌握教师、学生的最近动向,更好的为师生服务。
(2)创新学校教育方式。学校的教育方式应该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社会教育的环境状况等各方面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真正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创新教育内容。现代教育不仅要体现在教育的形式上,还应该体现在教育的内容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文化较改革开放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的内容也应该跟随社会前进的脚步,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实现课程内容的多样化,课程结构的现代化,课程知识的创新化。
3、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与学校、社区教育密切结合
(1)家长应该主动的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教育座谈会等,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学会在家庭生活中如何更好的与孩子沟通交流,如何与孩子建立如朋友一样的密切关系,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2)以科学的教养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应该转变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物质层面的需求,更多的应该联合学校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味地追求学业上的高分数,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家长应该在培养和提高孩子思想素质的同时,帮助孩子拓宽眼界,促进孩子的综合发展。
(3)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座谈会、教育知识讲座、家长学校授课等活动,与老师定期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及身心发展状况,同时,还应该及时的向老师反应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等状况,在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找到对孩子教育的正确指导方法。
4、优化社区教育环境,实现资源共享
(1)加强社区教育活动场所的建设,为学生的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设施。一般来说,可以建立社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还可以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志愿者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来,这样不仅实现了社区教育与学校、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教育,还能够加强社区的整体文化建设,促进社区的更好发展。
(2)发挥学校与社区教育的互动作用。社区应该积极打造文化社区,为学校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学校教育也应该面向社区,面向社会,积极参与到社区实践中去,促进社区的文化建设,实现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只有将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共同承担孩子教育的责任,才能真正培养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少娜,陈绍艳,胡英宗,邓艳香. “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6:50-53.
【关键词】小学生 单亲家庭 自卑忧郁 研究分析
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文明、进步,家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经受着巨大的冲击。我国的离婚率逐步呈上升趋势,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据调查,本校10个班级中,离异家庭占全校学生家庭总数的4%以上,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部分性格张扬,表现欲较强;部分性格比较孤僻,不合群,胆小,害怕与同伴交往;部分遇事紧张,自卑感强,学习缺乏自信心等。面对这些现状,我们对我校三年级以上28名离异家庭子女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同时,在该校随机抽取了224名三年级以上正常家庭儿童作为参照,发现离异家庭子女中至少有一方面心理问题的人数占了100%,而完整家庭子女中至少有一方面心理问题的人数仅占18.8%。正如当代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克所说的“离婚是80年代以来儿童面临着最严峻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因此,如何避免家庭的离异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要把它作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来攻克。针对这种现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我校三年级以上28名离异单亲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年龄在8至12岁。
1.2 研究方法。
考虑到本课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研究方法上计划采取以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调查法为主,结合必要的文献资料和理论研究。
2.研究的内容
2.1 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特征。
2.1.1 自卑忧郁。他们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与人交往谨慎,或不愿与人交往。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怕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在学校不接受班级任何工作,在家里不愿做家务劳动,总怕自己完不成任务,怕别人讥笑,缺乏自信心,逐渐形成胆小、孤僻、自卑等的个性。例如:心情开朗,对任何事都充满着自信的王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母因感情问题而离异了。在法庭上,他被判给了父亲。很快,年轻的继母进了家门,父亲不许他与生母见面……小小年纪的他,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显得非常自卑,不愿与人交往,渐渐显得孤僻,让人难以接近。
2.1.2 心理封闭。在离异家庭里,孩子的自我心理封闭主要表现为抑郁、猜疑、嫉妒等。无端怀疑别人看不起自己,便故意作弄自己,看到别的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家,觉得对自己是一种讽刺和威胁,产生嫉妒心理。不愿与他人感情交流,不愿别人知道自己家的处境,厌恶交往,逃避与他人接触,孤守自己的一小角天地,把自己封闭在“真空”中。
2.1.3 憎恨攻击。离异家庭子女由于对家庭现状的不满,就表现为憎恨周围的人和事物,报复心理强烈,对周围人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攻击行为。
2.1.4 自私冷漠。在与离异家庭子女的交往中,他们很多表现出自私,对周围人冷漠,行为不受约束,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柳红由于父母离异,周围的亲戚朋友对她照顾有佳。在家里,只要是她想要的,想做的,不管是好是坏,都会无条件的满足她,渐渐的形成什么都只考虑到自己,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在学校里,从来不会考虑班级利益,而只会强调“我想怎么样……我想干什么……”。
由此可见,家庭的离异已给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很有必要对离异家庭子女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
2.2 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2.1 忽视型。即离异后,有些父母自身难以走出家庭破裂的阴影,对孩子无法给予关爱,缺乏起码的责任感,数年不去探望孩子,拒绝支付抚养费。还有的父(母)索性将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他们便感觉不到正常家庭的亲情,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往往容易形成心理封闭、憎恨、攻击等问题。
2.2.2 溺爱型。离异父(母)为了弥补家庭破裂给孩子带来的巨大伤害,父(母)让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优越地位,视如掌上明珠,造成“亲情过剩”。久而久之,则养成了子女的骄横、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习性。一旦恶性膨胀,遇到外界不良诱因便会导致违法犯罪。这些也容易形成自私、憎恨、攻击等心理问题。
2.2.3 恶劣情绪型。婚姻的失败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离异家庭父母向周围的朋友、心理医生求助的很少,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恶劣情绪感染给孩子,甚至在孩子的身上发泄。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往往情绪低落,在家里感觉不到家的温馨,就极易形成抑郁和孤僻,充满仇恨、攻击等心理问题。
2.2.4 仇视对方型。有些离异家庭父母在分手之后,不但彼此仇视,还试图将这种敌对思想灌输给孩子,采取粗暴的方式不允许对方来探视孩子,不允许孩子与对方接触,交流,在夹缝中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偏差。这也容易形成攻击、自私、冷漠、逆反心理等心理问题。
3.讨论――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3.1 要维护其自尊。家庭成员的残缺,使孩子在其他同学面前觉得很丢面子,抬不起头,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教师可鼓励孩子在班上交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教师可找这个同学聊一聊,相信贴心的谈话和诚恳的态度定会使孩子体凉别人的痛苦的。班主任也可以适当的方式在班上讲清道理,以便形成正确的舆论,使同学们能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3.2 要开导其心理。日常生活中学校要保持与家长的热线联系,互通学生情况,或定期家访,把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也可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如果遇到父亲或母亲对孩子缺乏适当监督,应及时提醒家长,指导他们一些基本的教育方法。当孩子与新组建家庭成员产生矛盾或对离异父母怨恨时,要当好协调员,使孩子能体谅出“父母离异是双方有无法化解的矛盾才发生的,离异虽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但双方毕竟从更大的痛苦中解脱了出来”的无奈选择。
3.3 要化解其心结。为使孩子健康成长,学校、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要想办法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思想和学习动态,最好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某些普通小事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微妙变化,教师要多注意这些孩子的言行,若发现有异常的苗头,要及时跟他们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处理的就及时疏导处理,不能一下子解决的事情,先进行多方面的调查,找出问题的所在,再对症下药,同时加强孩子的心理矫正和学习辅导。
3.4 要抚慰其心灵。父母之爱的缺失,使这些孩子过早地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每位教师应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幼小心灵,像父母一样关心这些孩子,如发现他们情绪不稳定时及时谈心,生病时热情地嘘寒问暖,成绩骤然下降时,发动其他老师和成绩好的学生为他们“开小灶”。若发现其沉迷于游戏机、网吧中应及时提醒,多方面启迪,并安排一些有良好兴趣且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与之同桌或者参加集体活动。对于一些违纪行为,应在课堂或课下及时批评,一旦改正,及时表扬。
3.5 要优化其心态。单亲家庭孩子由于父爱或母爱的缺乏,家庭的先天不足使他们幼小的心理产生渴望被关怀的心理,班集体中应创造一种生活上互相关心,学习上既竞争有合作的良好人际关系,使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教师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积极参加班上各项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使他们提高自信心。
【关键词】和谐的环境;榜样的力量;权威型家庭关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021-1.5
自古以来,无论是在我国还是西方,家庭教育都在整体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时甚至超过学校教育成为引导青少年的主要力量。当然,随着现代学校在社会中发展的越来越完善,学校教育也显示出愈发重要的地位,但是家庭教育仍然具有学校教育不能取代的优势,特别是在对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和完善方面所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近十年来,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的完善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本文就主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来指导家长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积极心理学除了处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以外,更关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情绪、体验和情绪智力、幸福、希望、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强调要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使其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所以它在培养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家养孩子最重要的在于观察孩子,充分发展各方面的优良品质。儿童的人格品质会受遗传、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因为儿童在社会化的初期阶段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创造一个温暖、和谐、安全、值得信赖的环境。其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要为孩子做出表率,起到榜样的作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家长对自我严格要求,这样会给孩子形成一个好榜样的形象。在儿童社会化初期这种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能使孩子在耳濡目染间学会父母对待外界事物的方式。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塞里格曼认为学前儿童能学会父母的乐观或悲观风格,与父母的解释风格保持一致。父母的积极品质,对失败及挫折解释是归于稳定的、内在的因素,还是不稳定的、外在的影响,都能给孩子以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一种模式。中国传统的教育强调言传身教,也是一样的道理,也是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在当今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再次,家长在父母与儿女这种家庭关系的建立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选择何种的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类型。因为笔者认为教养方式是家庭教育发挥作用的基础。“一般来说,可以把家庭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其一是父母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即接受——拒绝维度;其二是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即控制——容许维度。”所以依靠这两个维度可以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从各个命名中我们就能够看出每一种方式都是从家长的角度来对这种关系进行命名的。在这里不是忽视儿童在家庭关系塑造中的地位,而是在青少年未成年之前,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明智的家长所做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这四种方式中值得提倡的就是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它是一种很理性,也相对民主的方式。选择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儿童的情绪能接受也能控制,能够较好地于孩子交流沟通,并且对儿童的需要、行为等做出反应和回应,当然也能控制儿童的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发展。所以这种类型成长下的儿童能够有较强的自尊、自信和自我解释问题的较强的自尊、自信和自我解释问题的意识和与人交流的愿望和技巧,其人格品质的发展都很稳定、健康。正像是任俊在其著作中所说的,“不管是权威型教养方式,还是温暖与接受维度,实质上它们体现了亲子之间的一种和谐相处,情感上的温暖与安全,而这种情绪安全会影响孩子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影响他们对家庭关系的认知和内部表征,甚至于父母交流的动机。”
综上所述,有效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儿童形成积极品质的第一场所,也是解决青春期矛盾的首要力量。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夫妻之间达成和谐一致的家庭教育目标和家庭教育方式,在无条件爱孩子的基础之上,与孩子交流、尊重孩子、听取他们合理性的建议,多发现他们的优良品质、积极情绪,并进一步培养,多为其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放手让孩子一步一步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Peterson.著,徐红译.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