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

遗传学的发展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遗传学的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遗传学的发展史

第1篇: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传感器;生物医学;应用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今时代各类电子技术、数字处理技术,特别是数字信号技术正在以其惊人的速度遍及着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这一趋势尤其体现在医学科技的发展中,生物医学传感器技术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其结合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传统传感器技术与医学领域相关科技,各项技术的有效结合大大的促进了医学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在未来的医学进步中,传感器技术的作用将不言而喻。

1 传感器的分类及在医学领域的发展

传感器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传感器是将外部的各类信号通过自身装置的转换,变为电信号之后再进行处理,在这种传感器中,依据信号转化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传感器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另一种传感器是根据自身信号输出量的不同,从而传递不同的信息和信号,依据输出量类型的不同,可以将传感器分为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等等很多类型。

将传感器技术与医学相关技术相结合,这在目前的生物医学领域中是很普遍的并且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其结合的过程首先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从医学 工程领域的发展开始,将传感器与生物医学开始结合,并于当时开发出了大量的医学检查设备,目的是为了改善传统的医学诊断方法,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靠医生的感官来进行诊断,这种传统的方式是缺乏准确性的。而后的发展过程是极为迅速的,不超过十年的时间内,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已经由诊断仪器迅速向着医疗设备领域进步,直至目前广泛将传感器应用于生物医学各个领域的状态。

2 生物医学传感器的用途及应用范围

2.1 在X光诊断装置中的应用

早期在X光诊断装置中,为了提高X光胶片的感光度,很早就在胶片的两侧放上增减值纸,以便于光线能够被更好的控制。随后随着化学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专家们将传统的简易增减纸进行改造,利用CaWO4为原材料,混合Gd2O2S等稀土荧光材料制成感光度更好的材料,用做增加纸,有效的提高了光线的灵敏度。同时,目前人们将X荧光倍增管传感器来更好的处理X光线成像,使得成像像素更高,图像更加清晰。有效的提升了 X光诊断设备的准确性。

2.2 在CT机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CT机中的主要应用为闪烁检测装置。闪烁检测装置是利用光电子倍增二极管传感器或者由光二极管组合传感器制成,其作用是提高CT机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大幅度的节省检测时间。同时,在CT机中的疝气检测器,利用多个平行板电极传感器连接起来,之后压入Xe气气体后制成,这种装置对光线的灵敏度相当高,能够 更加准确的感受不同生物体检测之间的差别,能够提高CT机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性。

2.3 在超声波诊断装置中的应用

在超声波检测装置中,在装置的探头上都会有一种脉冲装置,这种脉冲装置是一种声传感器,其能够利用电压产生超声脉冲波,根据不同检测体中声波反射的不同来实现检测功能。而在嵌入这种声传感器之前,传统的超声波扫描中是采用的手动式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准确性很差。目前采用的机械式电子扫描技术却是准确性极高的,这正是得益于这种声传感器能够快速识别细微差别的功能。

3 传感器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

3.1 向量子化发展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能够看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诊断设备、治疗设备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未来的医疗仪器必然会更为精准,那么就要求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向着更加精确的方向发展,即朝着量子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目前已经初漏优势。在核磁共振仪器中,磁传感器能够检测出更加微弱的磁场强度,同时利用约瑟夫效应制造的燥热温度计能够测出高于过去10000倍精度的低温变化,这些都是传感器发展的方向,未来生物医学的发展对传感器的要求必然是更加精确、更加迅速的。

3.2 向集成化、多功能化发展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半导体技术的传感器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了生物医学领域,目前的一些生物仪器中已经结合了半导体技术,例如将敏感元件与信号处理结合在生物医学技术中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未来对于传感器的发展必然要建立在这种半导体技术上,即将各类技术进行集成,集成在一个更小、更便捷的芯片上,在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会更大幅度的减小设备的体积。设备越来越快、越小、越准确必然要求传感器与半导体技术更加充分的结合。

3.3 向智能化发展

自从微型处理器问世以来,我们的电子处理速度就被快速的提升着。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市面上存在着各类全自动的设备,自动化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必然的趋势,这一趋势也必然会体现在生物医学技术上。设备的自动化同样是建立在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上的。未来生物医学领域的设备将大大的减少人力的操作,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密的电子仪器和计算机操作,这是未来传感器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雷娜娜. 生物传感器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实例[J]. 科学与财富, 2015(06).

[2] 何晓鹏. 石墨烯荧光生物传感器在医学方面的应用[J]. 科学上海, 2015(02).

[3] 孔德兴.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J]. 广东化工, 2015(01).

[4] 梅博, 丁力. 纳米材料SPR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J]. 包装工程, 2013(02).

第2篇: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

[摘要] 面对现代医学的挑战,如何发展中医外科学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几千年来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厚中医药遗产,是我们今天发展中医药、拓展中医药的“源头活水”。秉承传统、开拓创新是中医外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在重视历代文献发掘整理工作的基础上,先继承好中医外科学的传统学术思想和理论,然后才能发展创新,使中医外科学在新世纪达到崭新境界。

[关键词] 中医外科学; 医学史;医学,中国传统

Succession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a perspective on the history

ABSTRACT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modern medicine, how to develop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is a question. The tremendous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the springhea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CM. Succession and innovation is an eternal subj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In order to improve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we should explore traditional medical literature, and carry forward the theori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urgery.

KEY WORDS surgery,TCM; medicine, history;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在现代西方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医外科学作为传统中医学的重要一支,它的发展将何去何从发人深思,笔者在总结中医外科学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中医外科学发展的思路,供同道共勉。

1 秉承传统是发展创新的基础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极为丰富,历代著作浩如烟海,凡痈疽疖疔、瘿瘤瘰疬、诸毒虫伤、疮疥痘疹、疳癣疣痣,以及痔漏诸疾,均有论述。据不全统计历代外科学专著约有447部,其中影响较大者有:《刘涓子鬼遗方》、《外科真诠》、《外科心法》、《外科正宗》等26部[1]。

据甲骨文记载,夏商时代已有外科病症名及单列专科,有疾自、疾耳、疾齿、疾身、疾足的区分。《周礼・天官》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的划分。《周礼》分科的记载,是我国和世界医学史上医学分科的最早记载。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载有很多外科病,如感染、创伤、冻伤、诸虫咬伤、痔漏、肿瘤、皮肤疾病等。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反映了战国晚期至秦代对疬疾(即现代医学的麻风病)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巨著《内经》奠定了外科学的理论基础,其中有著名的论述如“高粱之变,足生大疔”、“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疽”。《灵枢・痈疽》中载有几乎遍及身体各部位的痈疽疮疖,并最早提出用截趾术治疗脱疽。汉代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学家华佗,他以麻沸散麻醉后进行死骨剔除术及剖腹术。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肠痈、寒疝、浸疮、狐惑病的治疗方药,如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乌梅丸等,至今仍是外科急腹症的常用方。晋末出现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中,已使用水银膏治疗皮肤疾病。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海藻治疗瘿病、狗脑敷治疯狗咬伤。隋唐期间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观察到疮疖中有疥虫,并首先指出皮肤病与人体过敏体质有关,如在“漆中毒”条目下有“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的记载。孙思邈《千金方》载有饮食疗法和脏器疗法,如以羊靥、鹿靥治疗甲状腺肿大;还有以葱管导尿的记载,比1860年法国发明橡皮管导尿早1 200年。宋代《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提出以“五善七恶”变化与脏腑功能的关系作为判断病症预后与转归的依据。这些辉煌的成就,为后世医家传承、开拓与创新奠定了基础[2]。

明清时代中医外科发展鼎盛,已达成熟阶段,出现了许多著作,形成了许多学术流派。薛己通过《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心法》、《正体类要》、《疬疡机要》等著作,从各个方面阐述外科临床的整体观念,主张“治病必求其本”。汪机《外科理例》提出“治外必本诸内”的思想,提出“然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治外遗内,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薛己、汪机的著作中贯穿了金元医家李东垣、张子和、刘河间等对外科病的治疗思想,对后世影响颇深。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应首推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后世称“正宗派”。《外科正宗》细载病名,各附治法,条理清晰,十分完备,以陈氏40年临床实践所得经验,对当时的外科学术进行了推陈出新的总结。陈氏倡导脓成切开,位置宜下,切口够大,腐肉不脱则割,肉芽过长则剪;善于应用刀针手术及腐蚀药;对脱疽的手术,主张先在患趾上方“拈线缠扎”,继用“利刀顺节取患指(趾)”;对手术截除息肉(鼻痔)法,挂线、结扎痔漏等,描述精详,启迪后世;并首先记载了糖尿病性脱疽“得于消渴病,发于足趾者,名曰脱疽”。凌云鹏认为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重视开刀腐蚀等外治方法,一改过去偏于消托补的内治、轻于刀针腐蚀的保守疗法,在明代民间可谓独树一帜,可以说是外科手术家华佗以后第一个提倡外治解除外科疾病的外科学家。《外科正宗》的学术思想,在清代得到了外科学术界的重视与推崇。徐灵胎评注说:“见有学外科者,则今其先阅读此书,以为入门之地。”可见当时的盛行情况。由于这个学派是在传统的外科学术基础上发展而成,故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学术领域,所以是中医外科学中核心的学派。

清代著名外科学家王洪绪,在学术上有独到的见识,所著《外科全生集》是根据他祖父王若谷秘传和自己临床经验写成的,创立以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此学派的特点是以阴阳辨证法则,将常见的外科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阴阳两大类,并且创用阳和汤、阳和丸、小金丹、醒消丸、犀黄丸等方药,内容提纲挈领,方法简要。尤对外科阴证的研究,有一定的深度。如书中提到“诸疽白陷者,乃气血虚寒凝滞所致,其初起毒陷阴分,非阳和通腠,何能解其寒凝,已溃而阴血干枯,非滋阴温畅,何能厚其脓浆”,“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亦随之消矣”。江苏无锡高锦庭《疡科心得集》,首先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领域中来,使外科学术得到长足的进步,成为新兴的一个外科学派。其以温病三焦学说为借鉴,将疮疡分为上部、中部、下部,分别以风温、风热,气郁、火郁,湿热、湿火作为辨证论治的准则。“盖以疡科之症,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将温病卫气营血学说,运用于火毒炽盛型疮疡、疽毒内陷等的治疗,倡用犀角地黄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疽毒内陷、疔疮走黄,至今仍具指导意义。其阐述脑疽、发背的“三陷逆证”甚为精详,重视病症的鉴别诊断,对疡科诊断水平的提高及其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意义。“心得派”、“全生派”均是在“正宗派”基础上发展而成,弥补了“正宗派”的不足[3]。

此外,明清时期尚有其他一些杰出的外科学家和著名论著。明代陈司成《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梅毒的专著。清陈士铎《外科秘录》、顾世澄《疡医大全》等有丰富的内容。吴师机的《理骈文》专述药物的外治法,总汇了我国清末以前的外治诸法。

2 近半个世纪来中医外科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近50余年来,中医外科在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中药结合,应用到治疗和实验研究中来。一些常见病和疑难病的临床研究,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还取得了许多学科技术上的成果,为中国医学,以致世界医学做出了新的贡献。

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使我国治疗烧伤的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西医结合抢救大面积重度烧伤病例的成功,体现了中医中药的巨大优势。中医药在控制烧伤感染、减轻中毒症状、降低败血症发生率方面有积极作用;在维持有效血循环和微循环、改善与恢复心肾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促进机体抗休克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安全渡过休克、败血症期,从而降低了病死率。烧伤恢复期应用益气健脾、扶正养胃中药,对促进体质复原,加速创面愈合,亦有重要的作用。对中小面积烧伤的治疗,国内各地运用了许多不同组成、不同剂型的中草药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中药外敷治疗烧伤创面的特点是湿润暴露疗法,不仅具抗感染、减少渗出、消炎止痛的作用,而且由于外敷药形成屏障,有防止创面再感染的作用,更有促进创面愈合、促进上皮再生、减少疤痕的作用。烧伤后疤痕增生,应用中药内外治疗后,血运改善,凸出的疤痕可逐渐软化与平复。在烧伤防治的实验研究方面,成绩亦是显著的,在理论研究上,湿润暴露疗法打破了西医学传统的、保持创面干燥成痂的概念。湿润疗法这一理论,是结合中医“创伤、溃疡”论治思想和现代烧伤局部微循环研究理论提出的一种新概念,这是建立在传统的中医药外敷治疗烧伤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相信不久,湿润疗法的理论将更臻完善,随着这一理论的完善与实施,将为进一步发掘传统的中医药、单方、验方、祖传秘方开拓广阔的道路,烧伤后疤痕的防治亦将取得新的突破[4~7]。

中医中药在防治周围血管性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国内已成主流,各地倡用和研制了大量中成药制剂,配合针灸中药麻醉等治疗,提高了疗效,降低了本病的复发率和高位截肢率。国外文献资料,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截肢率较高,约占28%~33%,国内开展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截肢率明显下降,约占1.2%~13.8%。中医中药防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国际上亦享有声誉,奚九一选用土三七、金银花、甘草等制成清脉791、811冲剂治疗脉管炎坏疽221例,临床治愈率达80.19%,截肢率仅为1%[8]。顾亚夫[9]研制益气活血、养血清热的通塞脉丸和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总有效率达97%,截肢率仅2.9%。裴玉昆[10]研制了以水蛭、地鳖虫等制成的通脉片,总有效率为93.7%,显效率79.5%,截肢率5.2%。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既有广泛的临床基础,又有科学实验依据,因此疗效稳定,有可重复性。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尤其是已形成死骨、骨腔积脓、瘢痕窦道者,属于外科极为棘手的治疗难点。中西医结合治疗多采用积极的综合措施,局部以升丹为主的药捻蚀管祛腐,排除小型死骨,中西药液灌注、冲洗,药条填塞,以及病灶、病骨清除术,均以消灭骨死腔、解决骨与皮肤缺损等为目的,配合内服清热解毒、祛瘀通络、补髓养血的中药,将治疗化脓性骨髓炎总有效率提高到95%以上。杨文水[11]应用祛腐、托里、生肌法治疗6 200例,总有效率达98.24%;陈兴之[12]治疗134例,有效率达97%;谢景龙[13]治疗351例,痊愈337例,总有效率为99%。今后在众多的临床有效经验基础之上,更应加强实验研究,以期找到稳定而有效的方药,使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研究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中药防治乳腺增生病在国内有大量的临床基础和良好的治疗效果。大量文献资料证明,患乳腺增生病的妇女其癌变的危险性要高于普通人群,积极防治乳腺增生病,对于预防、早期诊治乳腺癌有积极意义。中医中药对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和治则研究,20世纪50年代前认为病因主要是肝郁气滞,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消滞为原则。20世纪60年代病因病机的研究增加了冲任失调的因素,治疗上增加了调摄冲任的法则,在临床上提高了疗效。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一步认识到痰瘀凝滞亦是一部分病例的病因,此类病例多属反复发作、局部形成钙化灶或纤维化,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软坚化痰的法则。此外,涌现出许多中成药如天冬素片、消核片、乳核散结片、消癖丸、乳康片等。据报道中医中药的总有效率达90%~97%。可以相信,随着临床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将出现更多疗效显著、药效稳定的中成药制剂[14~18]。

浆细胞性乳腺炎由于临床症状酷似乳癌,常被错误地施以乳癌根治手术[19]。20世纪80年代陆德铭[20]继承发扬老中医经验,应用中医切开法,清除炎性病灶,切开瘘管,然后用提脓祛腐中药外敷治疗,获得疗效高、复发率低、变形小的良好疗效,此项研究提高了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认识,尤其是对与乳腺癌的鉴别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根治手术。20世纪90年代唐汉钧[21]采用切开、灌注等综合治疗后,不仅提高了疗效,保持了外形,还降低了复发率。

乳腺癌手术后的中医药调治很重要,中医药能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中医药能调整机体因癌症造成的功能损害和代谢紊乱;减除因手术、放疗、化疗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加强放、化疗效果,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预防术后扩散和转移;还兼有抗癌、扶正的双相调节作用[22,23]。

中医治疗急腹症源远流长,20世纪50年代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防治急腹症得以广泛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应用大黄牡丹汤、三黄汤、红藤煎、薏苡附子败酱散等代表方,结合针刺、电针、穴位注射、耳穴压贴等法,治疗急性阑尾炎取得了肯定的疗效。1978年统计,治疗急性阑尾炎16 733例,非手术治疗治愈率为69.9%;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1 572例,非手术治愈率75.8%,中转手术率为67%;以清热利胆通腑中药治疗胆道感染1 408例,非手术治愈1 174例,占83.4%;以大柴胡汤、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了明显疗效,对轻型胰腺炎的有效率达90%以上;以承气汤、陷胸汤等综合措施治疗急性肠梗阻16 944例,非手术治愈率为67.7%[24]。中西医结合,中药“碎、排、溶、防”等一系列非手术疗法防治胆石病的研究和胆石从肝论治观念的确立,大大促进了胆石病的防治工作[25]。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中医中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有机地施用于急腹症的各型各期中,作为非手术综合治疗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前途是极为广阔的。

近50年来,中医治疗痔瘘疾病得到了较大发展,广泛采用切开挂线法解决了高位肛瘘的难治之点,这已成为国内肛肠学家的共识,在国际上亦享有盛誉[26]。近年又开展了对复杂肛瘘外科治疗最佳术式的临床研究以及隧道式引流的研究,减少了瘢痕变形,保护了功能[27]。混合痔的外剥内扎术等是结扎痔瘘的改进手术,不仅疗效显著,而且防止了西医环切术后狭窄、黏膜外露等后遗症。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治疗内痔风靡国际,在1986年南斯拉夫第14届萨格勒布国际发明创造博览会荣获金奖,比利时布鲁塞尔第35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创造博览会上荣获最高荣誊奖??一级骑士勋章。此外,陈旧性肛裂、婴儿肛瘘的治疗亦均有较大的进展。

疔疮、有头疽、疮疡等感染性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在国内有广泛的临床基础,全国各地拥有大量验方、单方,不仅有显著的疗效,而且近年通过对小复方和外用药的深入研究,在治疗机制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为中医中药除有直接的抑菌和抗病毒作用外,更有调动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通过促进非特异性或特异性细胞、体液免疫功能,间接杀灭病原体,清除毒素,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促进机体恢复。随着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增多和副作用增加,扶正祛邪中药日益受到中西医学者的重视。疽毒内陷、疔疮走黄等外科感染,及至形成毒血症、脓血症、败血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病死率。通常认为在感染严重阶段过后,停用抗生素等西药,改用中药辨证治疗,可避免因抗生素长时间应用所致的毒性反应、二重感染、以及细菌产生耐药性等毒副反应,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慢性溃疡是中医外科的常见病,因其迁延不愈,愈后又极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康复。以祖国医学祛腐生肌理论为指导,20世纪70和80年代天津疮疡研究所李竞教授[28]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90年代唐汉钧、李斌等对溃疡的研究拓展了病症,对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溃疡、动脉栓塞性溃疡、糖尿病足溃疡、放射烧灼性溃疡、化疗引起的溃疡、神经损伤性溃疡、蛇伤性溃疡等难治性溃疡的治疗取得成效[29]。在“祛腐”的基础上提出“祛瘀、补虚”法治疗,可以明显促进创面的生长愈合,缩小疤痕[30],这些研究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展研究基金的资助,获得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中药灌注(介入)加药捻疗法是中医传统药捻疗法的继承与发展。由于西医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后出现感染及残留创口成窦道久不愈合,再次清创手术,常会带来更严重的后遗症,使用传统的药捻疗法,又不能直达病所,中药灌注(介入)加药捻疗法既继承了传统的药捻法达到祛腐化瘀、生肌引流的作用,又创新发展了药捻疗法,使一些原来药捻法不能治疗的术后窦瘘成为可治之症。近10年来,龙华医院中医外科采用此法治疗心脏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形成的窦道5例;头颅部、胸腹部手术后形成的窦道23例;脐部瘘、骨髓炎窦道、耳前部瘘等2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31~33]。

秉承传统,开拓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史上晋代《刘涓子鬼遗方》总结了我国古代早期中医外科医方、医术、医理的成就;著名医家陈实功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医外科的成就,著成划时代巨作《外科正宗》;而清代王洪绪、高锦庭等医家又将医学成就向前推进,著成《外科全生集》、《疡科心得集》等。这些为后世继承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今21世纪的发展与创新,一定要重视历代文献的继承与发掘整理工作,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创新。几千年来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厚中医药遗产,是我们今天发展中医药、拓展中医药的“源头活水”。只有秉承传统,弘扬中华中医学术精华,才能发展创新,使中医外科学在新世纪达到崭新境界。

(本文承蒙陈豪、刘晓鸫做文案整理工作,在此谨表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裘沛然.中国医籍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9961049.

2 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5. 18.

3 唐汉钧.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外科卷[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6. 56.

4 唐汉钧.中医治疗中轻度烧伤132例[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1, 4(7): 414.

5 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组.烧伤感染毒血症的本质[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85, 1(4): 282.

6 罗成群, 马恩庆. 补脾健胃药在大面积烧伤营养治疗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 10(1): 3031.

7 徐荣祥.烧伤湿润暴露疗法的临床应用[J].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 8(4): 204206.

8 顾亚夫.周围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J].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 7(11): 647651.

9 顾亚夫.“通塞脉Ⅰ号”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0例疗效观察与机制探讨[J]. 科研资料选编, 1980, (1): 16.

10 裴玉昆.通脉片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观察[J]. 中医杂志, 1987, 28(1): 3639.

11 杨文水.祛腐托里生肌法治疗骨髓炎6200例临床观察[J]. 新中医, 1979, 11 (6): 31.

12 陈兴之.中医中药治疗急慢性骨髓炎134例疗效分析[C].上海市中医学会参加第一届全国中医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1979. 151162.

13 谢景龙.中医治疗硬化骨髓炎并窦道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医学, 1993, 21(5): 4648.

14 张士云, 贾喜花, 孙彩霞, 等. 唐汉钧教授治疗病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 2000, 27(1): 910.

15 刘 胜, 陆德铭, 唐汉钧.调摄冲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00, 27(10): 444445.

16 韩会学, 李 斌, 唐汉钧. 唐汉钧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J]. 湖北中医杂志, 1998, 20(5): 12.

17 唐汉钧, 杨 彬, 李新民, 等. 乳增宁片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7, 31(7): 31.

18 陆德铭, 唐汉钧. 乳宁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 1995, 10(4): 1819.

19 贾喜花, 唐汉钧. 浆细胞性乳腺炎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2, 8(2): 134136.

20 陆德铭.顾伯华治疗浆细胞乳腺炎瘘管期的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6, 20(9): 911.

21唐汉钧. 切开拖线祛腐生肌法治疗浆细胞乳腺炎148例[J].中医杂志, 2000, 41(2): 99100.

22 唐汉钧.乳腺癌的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 2003, 21(2): 168172.

23 翁永强, 唐汉钧, 程爱群, 等. 扶正祛邪法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17(3): 2831.

24 天津南开医院遵义医学院.新急腹症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8. 296310.

25 朱培庭, 张静. 胆宁片治疗气郁型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的临床研究: 附608例疗效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0, 24(5): 18.

26 郭修田.痔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4, 24(9): 3436.

27 何春梅, 曹永清, 陆金根. 隧道式拖线加内口切挂术治疗后位马蹄型肛瘘46例[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 38(6): 3233.

28 李 竞. 中西医结合疡科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1995, 1(1): 5355.

29 顾宏平, 唐汉钧. 论唐汉钧教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经验[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4, 4(17): 22302232.

30 张士云, 唐汉钧, 郑 勇. 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减少大鼠创面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J]. 中医外治杂志, 2001, 10(4): 67.

31 蒉 纲, 唐汉钧. 唐汉钧教授治疗复杂性窦瘘的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 38(1): 2628.

第3篇: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

高中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自然科学学科特别强调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我在最近几年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工作中,对教材中的科学发展史部分进行了认真解读和精心设计,除了让学生在教学中了解那部分科学史之外,更多的是尝试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意志品质的培养,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就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操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与大家分享。

一、从发现细胞到细胞学说建立以及细胞结构、功能及原理阐述等一整套科学理论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若干学者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工作,并且有不少学者穷毕生精力为之努力却只在这段科学发展史上被一笔带过,甚至没有提及他们的姓名。让学生从中体会做成一件事情的艰难,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同时培养学生尤其是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奉献意识,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认真努力,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为追求真知要树立耐得住寂寞的恒心和勇气。

二、用科学发展史实进行思想成长方面的指导。从酶本质描述的变迁,引导学生作出这样的思考:科学的发展是向前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甚至有时候会反向。其实人的成长也是一样的,我在将这个生物学发展史实运用到教学中,主要用于指导年龄在15岁左右的高一年级学生。他们通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和15年的成长经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技能积累,也形成了一些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该如何看待这些已经有了的经验,因为在科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著名学者,囿于当时学科发展水平的限制,尚且作出关于酶化学本质的不完全正确的认识。何况他们是15左右的孩子,限于知识面和接触社会的局限性,对事物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希望他们在后续的高中学习生活中,善于听取老师、同学、家长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听取有较多社会经验和较高知识水平的老师和家长的指导,这样可以少走弯路甚至是少走错路,尽快成人、成才。

三、用科学发展史实进行挫折教育。现在读书的高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是一家人的工作重心,在学校现在又强调赏识教育。多数孩子没有经历过或者很少经历挫折和磨难,尤其是不能忍受误解和冤枉。通过孟德尔1865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没有被当时科学家重视,到了1900年被重新认可后被誉为遗传学奠基人这一史实,引导学生思考:有实力的人到哪里都是会被认同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现在作为学生就是要不断积累,使自己变得强大,不能太在意一时一事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印象,哪怕因为某件事被别人误解或者冤枉,要坚信“清者自清”,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愧于心。

四、生物科学发展史还是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坚持真理的良好教材。继孟德尔遗传定律在遗传学上地位被确立之后,若干学者进行验证试验,在发现有些数据不能用孟德尔定律解释时,很多人选择了放弃。摩尔根等人坚信自己试验原理及方法过程的科学性,由此展开分析,最终发现了伴性遗传规律并揭示了遗传的连锁互换规律。通过这件史实,我引导学生一方面要树立信心,要尊重前人的成就但不能迷信前人的说法,另一方面要坚持真理,只要认为自己分析问题的原理、方法、出发点没有错,发现与已有结论存在冲突,那就要深究,要找老师讨论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唯真、唯实的科学态度,同时也让学生发现自己在问题分析上出现的缺陷。我发现通过争论之后,学生在曾经出问题的地方再出类似问题的情况大为减少,这是这个地方的另一种非常重要的收获。

五、用科学发展史实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在遗传信息表达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我比较喜欢用物理学家迦莫夫提出的三联体密码学说这一史实。我给学生是这样总结这段史实:一个物理学家用数学理论解决了一个当时非常棘手的生物学问题。学生对这个描述非常感兴趣,教学中我顺势引导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现在看来没有多大使用价值的某些学科知识,将来是否成为社会人必备的常识现在不得而知,还有由这些知识带来的能力养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用途是不可估量的。

第4篇: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

通过教育教学和科研实践,我们认为,塑造学生人格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塑造学生坚毅的品格一部生物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奋斗史。生物学者为科学而献身、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称颂。遗传学鼻祖孟德尔在修道院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提出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在当时不被社会认识和承认的巨大压力下,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仍然坚信“人们重视这一项成果的日子一定会到来”:达尔文历尽千辛万苦,在做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考察后,用23年时间写就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为生物进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科研战场摆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水稻增产方面创造了奇迹,成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大功臣。

中学阶段是人生中思维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提高学生科学能力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加强过程式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究生物学的各种活动过程中,了解生物学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促进个性的发展。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如自然情境、实验情境、形象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激发学生情意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善于把反馈矫正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上好实验课,努力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充分运用“过程式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进行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进行教学,并且优化探究教学的过程。我们坚持探索――研究――运用,即观察――思维――迁移三层次教学,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操作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等多种能力。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存在于生物学知识背后的活生生的实例,用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时所表现的伟大人格力量来影响教育学生,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塑造学生坚毅的品格,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生物科学家,他们不仅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科学成就,而且他们的崇高思想、高尚品质、求实精神也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遗传学家摩尔根的科研成果获诺贝尔奖时,他没有表现出半点自傲,甚至连盛大的授奖仪式也没有参加,而是仍然潜心于自己的研究。摩尔根说,这奖赏不是给他一个人的,而是对实验生物学的褒奖,这就是一个成功科学家的风范――看轻个人荣誉,看重追求的事业。如果结合生物科学史的教学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事迹,以科学家的言行为例对学生进行思想点拨,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又可以使学生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增强学生生态道德观念。

第5篇: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校本化;高中历史;科学史

科学史是沟通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的最好桥梁。通过科学史的训练和熏陶,不仅可以培养文理兼通的人才素质,而且还可以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这是其他学术无法替代的。科学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懂科学史,就不能真正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就科学高中的培养目标而言,大部分毕业生将会从事理工科专业的学习和工作。而一个从事科学技术工作并且力求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创新的人,如果对科学的发展缺乏整体上的了解,不能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以及其他学科对本门学科的影响,就很难有所成就。因此,开设科学史这门课程尤为必要。这门课程重在还原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发展历程,揭示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向学生提供著名科学家、发明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而为科高学子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提供借鉴,让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得更远。以下为科学史的具体学习要点:

一、科学史的意义与研究现状

1.了解科学史的确立及其诸种功用,理解科学与正确之间的关系。2.掌握科学史研究中的内史和外史,了解科学史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二、古希腊的科学与哲学

1.了解古希腊科学产生的背景。2.概述古希腊贤人对万物本原的探究,认识对万物本原的探究意义。3.了解亚里士多德在自然哲学、逻辑学以及系统的经验考察等方面的贡献。4.知道古希腊在数学、物理、天文学等方面的贡献,理解其对古代世界的影响。

三、古代中国的自然观与科学技术

1.知道天人感应与天人相分及宇宙演化思想,理解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2.了解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浑盖之争,认识其对中国天文学发展的影响。3.概述中国古代传统数学、计时技术和测向技术的发展演变。

四、阿拉伯的科学及科学在欧洲的复兴

1.概述阿拉伯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其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渊源,认识“翻译”为阿拉伯科学的真正起点。2.了解阿拉伯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光学和化学方面的发展,理解阿拉伯科学的世界意义。3.了解基督教、亚里士多德思想以及农业技术革命对中世纪欧洲科学发展的影响,认识“1277大谴责”对人们打破亚里士多德思想对科学的束缚作用。4.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不同文明间技术的交往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的影响,准确把握宗教与科学的关系。5.了解培根倡导的实验、哈维的血液循环说以及数学的新进展对科学在欧洲复兴的作用。

五、近代科学革命――天文学、新物理学、数学、化学

1.理解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在近代天文学方面的革命性作用,了解伽利略望远镜以及第谷的精密天文学对传统天文学的冲击,概述开普勒三大定律对哥白尼天文学的继承与批判,理解近代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革命的切入点。2.说明斯蒂文链、伽利略的实验方法、笛卡尔的机械主义方法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物体运动三定律等对近代物理学发展的意义,明确近代物理学是近代科学的核心领域。3.了解微积分的创立,列举笛卡尔、费马、牛顿、莱布尼茨、欧拉、拉格朗日等人在微积分发展过程中的贡献。4.概述古代炼金术对近代化学产生的影响,了解波义耳、拉瓦锡对近代化学诞生的贡献。

六、生物学的重大突破――从进化论到遗传学

1.了解达尔文进化论提出的背景以及达尔文的生平,认识其个人经历对其提出自然选择的进化论的影响。2.认识孟德尔定律,理解孟德尔被称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的原因,了解遗传基本因子――DNA的发现对遗传学发展的意义。

七、物理学的新突破

1.了解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认识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2.简述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建立过程,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对化学、天文学等学科发展的影响。3.了解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概述广义相对论的三大验证,说明对广义相对论正确性的认识。4.了解爱因斯坦对量子论方面的贡献,理解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的关系,认识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

八、数学的新时代

第6篇: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实践价值;科学能力

        英国科学促进会(BAAS)主席在1851年的一次演讲中呼吁:“我们要教给年轻人的,与其说是科学结论不如说是科学方法,更不如说是科学史”,他所呼吁的“科学史”实质上指科学家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生物教学中,通过生物科学发展史展示生物学家的探究行为,使学生在观察中培养一定的科学能力,在了解生物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热情中形成有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改下,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就生物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价值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运用好科学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背景下展现科学探究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能使生物学知识更加生动鲜活,富有生命力。将科学史料引入课堂,将科学家们的传奇故事展示给学生会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智力潜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在讲“伴性遗传”时,可这样创设情境:1792年的圣诞节,26岁的英国学者约翰·道尔顿特意买了一双适合老年人穿的棕灰色袜子,送给妈妈作为圣诞礼物。谁知母亲接过袜子,打开包装一看,竟然笑着说:“我这么大年纪啦,怎么能穿樱桃红色的袜子呢?”道尔顿争辩说:“这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嘛!”后来他请了许多人帮忙识别,其中绝大多数人都说这袜子是红色的。道尔顿寻思:为什么自己看上去是棕灰色的袜子而别人看上去是樱桃红色的呢?最后他认为是自己的眼睛有毛病,于是他放下手里的工作,开始仔细研究这一奇特的现象。他用了两年时间搜集实例,并对许多人的辨色能力进行了细致的鉴别比较,终于他验证了一种新眼病“色盲症”---先天性色觉障碍疾病。之后他于1794年发表了《色觉之异常》的论文,为医学诊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道尔顿是个物理学家而不是医学家,但他却能发现千百年来医学家没有发现的疾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道尔顿具有一种认真、敢于质疑、探求疑问的科学精神。这种寓史于教,史教结合的教学形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以及科学家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从而拉近学生与科学家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讲授遗传与变异一章的时候,首先讲述历史上著名的“皇家病”——血友病。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都未患血友病,他们有两个儿子和四个女儿。但奇怪的是他们的大儿子奥波得因血友病早夭,他们的两个女儿分别同正常男人结婚并各生下一对儿女,其中一个与沙皇尼古拉二世婚配生下一个患血友病的儿子,另一个嫁到西班牙王室,也生下一个患血友病的儿子,从此俄国的皇室和西班牙的王室都因娶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而造成了血友病的遗传。从女王家族血友病系谱中,人们惊奇地发现:患血友病的男性远远多于女性;男性血友病患者的子女一般都是正常的,但其外孙常常有血友病;而女性血友病患者的儿子一定患血友病。这就是著名的“皇家病”事件,学生听了这样的典故,便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好科学史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生物科学史的教学,让学生自觉学习科学家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促进他们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和内化,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学习孟德尔研究生物遗传规律过程中,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选择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做实验材料,保证后代的纯合性;通过人工去雄、套袋,进行异花传粉,有效防止了外来花粉的影响;在豌豆众多的性状中,只观察一对相对性状 ,避免了其他性状的干扰。对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时,观察杂交子一代的性状推翻了“遗传中和”假说 ;对子一代进行自交 ,发现基因成对存在;科学的推理和解释,正交、反交的方式 ,测交的验证方法都体现了孟德尔缜密的思维;在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独特地采用数学统计分析的方法 ,使孟德尔最后发现了遗传规律。通过分析探讨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学生不仅能了解科学方法,还能进一步了解科学方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从而加深对科学方法的认识。 

        另有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通过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体会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思路; 还可以通过分析萨顿的假说,体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如: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内容,教材没有直接描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而是由萨顿的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三部分内容编排而成。美国遗传学家萨顿主要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运用“假说—演绎法”获得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最后利用他们所得出的结论对孟德尔遗传规律进行现代版的解释。笔者觉得教材的这种编排更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思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探求科学真理。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尽管没有亲自动手实践,但在头脑中却充分体现了当时科学家们实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从而进行了一次完整地科学思维及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内化,并且能引导他们按这样的过程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展新问题的探究。

        三、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十分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利用科学史教学,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20世纪最为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沃森和克里克合作的结晶。沃森和克里克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擅长物理学,观念新颖独特。他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于吸收和借鉴当时也在研究 DNA分子结构的鲍林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等人的成果,经过不到两年时间的努力便完成了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可见,合作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此外,在学习“基因”时也可适当地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国际合作项目,让学生明白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四、运用生物科学史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科学家在“勇于存疑、敢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指导下取得的。学习科学史,以史为鉴,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科学史中感受到的是活生生的人对真理的热爱与锲而不舍的追求,学生也能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到科学精神的真谛。通过生物科学史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挑战传统的科学精神。

        艾弗里提纯转化因子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而当他最终将结果发表时,却不被接受,八年之后,其科学价值才被承认。又如孟德尔遗传定律被埋没了三十年之久才被重新发现,科学史已不止一次地表明,超越时代的科学发现注定难以被那个时代所接受。而正是在这样的逆境,科学家的精神和气质才得以凸现,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与冲击;也正是在这样的曲折中,科学不迷信权威,科学追求真理的特性才得以彻底地体现。这些鲜活的事例,或许能使学生终生难忘,给学生以人生境界的润泽与点化。

        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经过六年多的努力,在1965年 研制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向前跨进了重要的一步。这在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引用生物科学史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过去,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很少重视生物科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所以对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很少提及,他们只重视知识的讲解和考点的巩固。这样就容易形成机械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往往造成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很累,可是教学的效果却不如人意的现象。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情况,这种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为了改变这种教与学的被动局面,新教材中插入了大量的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用生物科学史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的教学行为。

第7篇: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

中国的生命科学史中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我国古代在医药、农业、生物学领域的伟大成就,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中取得的突出成绩,都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点燃他们的爱国情怀。生命科学史中诸多科学家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也是感召、引领和培养学生敬业精神的典型范例。例如,在酶本质的探索中可以向学生讲述美国康奈尔大学独臂青年化学家萨姆纳不顾体残病弱,在简陋的地下室中历经9年,终于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故事;在教授杂交育种知识时,可以穿插介绍袁隆平热爱农学、多年潜心钻研水稻杂交的事迹。依托生命科学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例如在讲述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时,可以向学生讲述实验背后的诚信故事:孟德尔发现了遗传规律,他的论文刊登在奥地利一家地方性刊物上,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一个世纪后,有3位科学家(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丘歇马克)在互不知晓也不知道孟德尔论文的情况下,各自做了类似于孟德尔的实验,并且都写了相应的论文,然而在他们查阅过去这方面的文章时,都意外地看到了孟德尔的论文。3人在以后发表的文章中并没有将荣誉留给自己,而是告诉读者开创性的结论来自孟德尔,他们自己的工作只是证实而已[3]。这3位科学家不计个人名利,为人坦诚的态度实为当今学生学习的榜样。“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能否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不但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其素质的高低。生命科学史中一些伟大的发现、著名原理的创见往往都是科学家友善待人、精诚合作的结晶。向学生介绍这些事例,将有助于他们形成友善互助的处世态度。例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的团结和合作在科学史上堪称典范。沃森和克里克虽然国籍不同,性格各异,但是他们之间却是互相欣赏、心心相印……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许多,如果能适时引用一些这样的事例,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生生之间友善的态度和合作的精神。

2彰显科学理性精神

科学理性是科学主体特有的一种精神或认识能力,它促使科学主体从一定的本体观和理由出发去探索科学客体,并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推理,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1]。教学中合理引入一些经典实验、科学史实和科学家逸事等,能够让学生领悟科学理性对科学发展的巨大作用,感悟科学态度与精神,提升生物科学素养。

2.1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奠定科学理性的基石求真务实的精神是科学理性的基石。只有在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世界能动性、创造性的改造。在生物科学史教学中,介绍科学家注重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科学事实和检验理论等研究经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巴斯德曾说:“当你相信自己已经发现了一种重要的科学事实并热切的希望将它发表时,要将你自己克制几天、几周、几年,要与自己斗争,想方设法自己的实验,只有在一切相反的假说统统排除以后,才能将你的发现宣布”。可见,巴斯德的伟大成就与他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分不开的。孟德尔历时8年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仔细观察,如实记录了数以万计的实验数据,正如他自己所说“从春到秋,天天都要全神贯注、小心翼翼的监视着实验”。又如,在讲述“遗传的基本规律”前可向学生介绍萨顿假说的提出与证实过程:1903年,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之间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也就是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遗传学家摩尔根却对此表示怀疑,后来他做了大量的果蝇杂交实验,用实验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消除了疑虑,证实了萨顿的假说[2]……此类案例有很多,通过讲解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科学概念、原理,更能够感悟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在科学理论建立中的基础性作用。

2.2认同开放、竞争与批判精神,形成科学理性的动力生命科学史展示了生命科学各学科形成的历史,能从整体上说明各个学科是在解决什么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认同自由和开放精神是科学发展的保证。如果孟德尔不运用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不能够发现遗传规律;如果没有细胞学的发展,萨顿和鲍维里就不能认识遗传因子与染色体之间的联系;如果塔特姆不精通微生物知识,基因与酶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建立起来……生命科学的发展需要各种观点之间的碰撞和争论,在碰撞与争论中,知识得到不断的澄清和完善。光合作用的发现、酶的本质研究等探究历史中这样的例子很多[3],教学中适当穿插这些素材,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竞争精神对于发现真理形成正确结论的重要作用,从而认同竞争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是在科学家对前任的结论不断质疑、不断批判、不断求证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开展生命科学史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中,魏尔肖并没有盲从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的观点,而是敢于质疑和实践,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个断言至今仍未被。

2.3养成开拓创新的精神,指向科学理性的核心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注重对新方法和新实验的探求和运用,强调突破现有理论的界限和束缚获取新现象、新事实,揭示新规律。在生物科学史教学过程中,要选用科学家富有创造力的精彩史例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开拓创新精神。例如,在讲述酶与性状的关系时,可以介绍黑尿症的研究过程:伽罗德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黑尿症患者不能完成酪氨酸的正常代谢,因为缺少尿黑酸氧化酶,其中的一个环节被阻断。于是,他提出了“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阻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他在研究黑尿症患者的家族史后发现,这种疾病不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也不是因为某些一般的功能失调引起的,这种失调是遗传的,而且似乎按照孟德尔式隐性性状的模式遗传。这个发现指明了孟德尔遗传学可以应用于人类,暗示了基因和酶之间存有某种关系。这段历史的呈现可以帮助学生体悟伽罗德善于抓住问题本质、擅长联想分析的创新思维品质。介绍比德尔和塔特姆的相关研究,同样可以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比德尔曾试图通过研究果蝇眼睛色素的遗传控制来分析遗传的生物化学基础,后来他和塔特姆发现,用果蝇作为研究材料,对于基因和基因产物关系的生物化学研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为此,他们逆向思考“是否可以把通常的过程颠倒一下,用特有的化学反应来鉴定特异基因呢?”于是他们决定不再以突变体作为研究的起点,而是从已知的化学反应开始再回溯去寻找控制着这些反应的基因,选择了红色面包霉作为实验材料,终于获得成功。该研究历史表现出比德尔和塔特姆敢于否定,善于逆向思维的创新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3塑造人文关怀品质

人文关怀是立足于人的尊严、独立、自由的个性,给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关注,旨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它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又是对学生进行感化和教化的有效形式。依托生命科学史可以创设人文化的问题情境,优化教学内容与方式,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生物课堂。例如,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扉页上印有孟德尔本人和他使用过的手稿的照片,并配有精炼的文字说明,特别是那首诗“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这本身就营造了一种人文关怀的问题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迫切想知道孟德尔用豌豆作了什么实验?有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还要用8年的时间?为什么还要用数学统计的方法?……不仅如此,依托生命科学史中科学家们的典型事例,还可以树立人生发展的榜样,激发学生探寻生命的价值,比如,按照“人类贡献———感悟生命价值”的指导策略,可以向学生介绍酶的研究史上毕希纳、萨姆纳、科恩伯格等诸多诺贝尔奖得主的伟大贡献,让他们在体验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同时,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进而体验生命存在的意义。也可以组织学生针对科学家和他的事业进行思考、讨论,通过搜集资料、观看纪录片、读名人传记,甚至写小论文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与科学前辈进行心灵对话,感悟生命的崇高。又如,在教授胚胎工程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穿插讲述试管婴儿的发展史,让学生逐渐形成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的意识。当然,作为生物学教师首先自身要有生命觉醒的意识,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激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要通过传授生命知识、优化生命关系、提升生命价值等途径促使学生实现和提高自我价值,塑造人文关怀的品质。

4渗透STS教育理念

渗透STS教育理念,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技术的本质和特征,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而参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决策。生命科学史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这些历程都是受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科学技术水平限制的,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例如,通过呈现1665年英国科学家发现并命名细胞依赖于显微镜的发明,1945年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依赖于同位素标记法的发明,以及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三明治模型’依赖于电子显微镜的诞生”这些史例,让学生体会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会影响社会的进步,社会的需求也会影响科学研究的方向”这一思想在酶的发现史教学中也能得到很好的渗透:19世纪中叶,地处法国北部的里尔地区酿酒业发达,但长期以来当地的酿酒商一直在为放置时间久了的葡萄酒和啤酒会变酸而烦恼,于是几位酿酒商就向巴斯德求教,巴斯德在研究酿酒机理的过程中,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并提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这一过程必须有“活体”存在才能实现[4]。这个史例就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科学的进步能解决社会的问题,能造福人类,科学知识的发展还能带动技术的更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也可以产生出新的社会问题,同时社会思想也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一个命题本身是抽象的,但是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发展史的学习和讨论,可以使其变得更加具象和容易理解。

5确立生态文明意识

第8篇: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

姓氏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也是一门交叉性、跨学科的学科,涉及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字学、符号学、史料学等多种系科门类。20世纪中国学术界对中国姓氏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学科)到多样(跨学科)、从零散到系统、从表层到深层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随着学术环境的宽松、学术积累的丰厚、学术发现的突破、学术观念的更新,姓氏文化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试以研究角度与方法而言,大致有以下数端:

历史学研究。立足于历史史料与古文字的考证钩稽以及地下文物的发现,辨析、梳理中国姓氏尤其是先秦古姓的起源、流变、演革,将历史事实与姓氏问题互为印证,深入探讨中国姓氏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与某些本质性问题。这方面的著作有雁侠的博士论文《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谢维扬的博士论文《周代家族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陈e的博士论文《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此外,朱凤瀚的专著《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等也有相当多的篇幅论析先秦姓氏问题。特别是湖南学者何光岳潜心钻研数十年,以一个人的力量完成的1000多万字的《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起陆续出版),涉及上古夏、商、周、中原古国、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上古诸多部落、氏族及其古姓的源起、流变,对探讨中国姓氏发展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社会学研究。八九十年代以来一批从事历史社会学尤其是明清社会学研究的学者,注重从家族史、家谱资料等的历史事实出发,在研究中国家族文化与制度演变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具体家族姓氏的历史文化信息,为中国姓氏研究提供了生动实际的案例。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华东地区的学者为多,如钱杭的《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赵华富的《徽州宗族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铁的《中国东南的宗族与宗谱》(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等。

语言学研究。从语言学、文字学角度探讨中国姓氏与人名,如张惠英的《语言与姓名文化:东亚人名地名族名探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王建华的《文化的镜象――人名》(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等。

文化学研究。这方面的著述较多,作者大多采用文化学、文类学、民俗学等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探讨中国姓氏,如纳日碧力戈的博士论文《姓名论》(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何晓明的《姓名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王泉根的《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团结出版社2000年版)等。

以上研究成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主要考察汉族姓氏,而少有涉及少数民族姓氏。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同时又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的大家庭。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虽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7%,但分布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至60%。由于文化发展的差异,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各不相同。除回族、满族、畲族等通用汉语外,其他各民族均有本民族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字,如蒙古、藏、维吾尔、彝、傣、苗、朝鲜等族。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表现形式与历史积淀的姓氏符号。一个民族的姓氏及其命名方式,总与该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生存环境、文化传统、民俗习惯、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具体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点;甚至同一民族内部也会因地域、经济、语言、风俗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差异,这就构成了少数民族姓氏不同于汉族姓氏的自身特点。要而言之,有以下三点:

一曰丰富性。现代汉族通用姓氏约为3600个,分为单姓(如李、王、张)、复姓(如诸葛、司马)与合姓(即两姓联璧,如陆费、钱王)等三种形式,而少数民族的姓氏则要丰富复杂很多。从总体上说,有四种情况:(1)基本上只使用本民族的姓,这有珞巴族、独龙族以及尚未识别民族的\人、克木人、戛尔巴人等。(2)直接采用汉姓,这有朝鲜、回、壮、土家、白、瑶等19个民族。由于深受汉文化影响,这些民族使用汉姓已有很长历史。当然,如追根溯源,每个民族的姓氏又有自己不同的出典,其中有部分来自古代部落名或氏族名。(3)采用双重姓氏,即既使用本民族的原有姓氏,也使用汉姓,这有满、蒙古、彝、藏、景颇等27个民族。(4)无姓氏。我国有维吾尔、哈萨克等6个民族习惯上没有姓氏,只有部分人受汉文化影响,现在也采用汉姓。

二曰神秘性。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的一种血缘关系的文化符号。姓氏起源与图腾崇拜、原始、家族生命史等有着密切关联。今姓源于古姓,汉族古姓大多有其神秘扑朔的来历。如姬姓,据考是上古周人始祖母(圣处女)姜“履大人迹”(踩了熊的脚印)感而受孕始生后稷,因而周人姬姓。姬,从女从臣(“臣”为熊迹之形),实为熊图腾崇拜。同样,少数民族的原生姓氏也有着种种神秘精彩的来历。这里试举一例:西南师范大学“西南丝绸之路考察队”曾在四川省德昌县傈僳族聚居的金沙乡作过调查,发现该乡傈僳族居民所有姓氏均与图腾崇拜物有关,如崇拜李树、梨树的姓李,崇拜黄树、黄姜(一种野生姜)的姓黄,崇拜獐子的姓张,崇拜麂子的姓纪,崇拜猫头鹰的姓吉;他们还奉行同姓不婚的族外婚制,如崇拜鼠的氏族(姓贺)分为白尾巴鼠、白肚皮鼠、长尾巴鼠,金沙乡有二个鼠氏族互不“开亲”(通婚)。

三曰变异性。随着社会发展、文化交流,现今不少少数民族的姓氏尤其是年轻一代已逐渐汉化。他们有的依据本民族原先图腾名称的汉字音译或汉义转化改写为汉姓(如上例傈僳族的姓);有的则直接假借汉姓;也有的是与汉族通婚后生下的孩子从汉姓;或由当地汉族教师为学生另取汉姓,如据报载,云南有的傣寨小学校,汉族老师姓什么,全班傣族小朋友也一起姓什么。所以,如果光从字面上看,今天已很难看出少数民族姓氏(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改革开放环境中出生的一代)的本来面貌,更看不出原有的文化特色与图腾痕迹了,我们需要作一番由表及里的寻觅,方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但十分遗憾的是,对少数民族(尤其是黎、德昂、土、纳西、藏、门巴、彝等民族)原有姓氏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领域。姓氏学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涉及多种学科,正因如此,也就容易造成“山阴不管,会稽不收”的局面。至今我国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姓氏学研究学术机构与社团,也没有一部将我国现在多民族的原有姓氏都收录在内的完全意义上的《中国姓氏大辞典》。

著名科学家、姓氏学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杜若甫教授曾在《寻根》杂志1996年第4期撰文指出:“研究少数民族原有姓氏的困难之一是由于不少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姓氏缺乏文字记载,全凭口传。于是,由于同一民族内有不同的方言或译法的不同,有时一个姓可以有不同的汉译,有时不同的姓却有相同的汉译。加强对少数民族原有姓氏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迫切的工作。再过二三十年,少数民族中知道他们自己原有姓氏的人就更少了,研究也就更困难了。”的确,对少数民族原有姓氏的研究现在如不切实抓紧,再过数十年,说不定就会像“湖南女书”那样,成为一种现代“绝学”。

所幸的是,学术界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甘于寂寞的学者,始终没有放弃过“中国少数民族姓氏”这一独特的研究领域。早在1958年,科学出版社就出版了武汉大学姚薇元教授著21万字的《北魏胡姓考》。1993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又出版了陈连庆著35万字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此外,有的专题研究著作,如魏德新的《中国回族姓溯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孟志东的《云南契丹后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等也对少数民族姓氏多有探讨。但是,与对汉族姓氏研究相比,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工作还做得相当不够。其中,最大的不够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翔实的少数民族姓氏大辞典或专书,我们还不清楚全中国到底有多少少数民族姓氏?

使人欣慰的是,这一空白现在终于填补了,这就是由杜若甫先生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的姓氏集成――《中国少数民族姓氏》(民族出版社)。

这是一部真正的大书。全书收集了我国49个少数民族以及部分未识别民族(如克木人、夏尔巴人、\人)的姓氏,务求“竭泽而渔、一网打尽”。试以蒙古族为例,我统计了一下,全书共收集蒙古姓2445个,汉姓357个,合计2802个。这无疑是一次最完整的蒙古族姓氏整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本着“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精神,依据可信、可靠的资料,对每一个姓氏的读音、原义、起源、演变、分布以及人物(作为姓氏活态的实证)等均一一作了阐释。这里随便从蒙古姓中抽取一例,以见其真。抽取的是“敖日阳海”,书中的阐释是:

敖日阳海Aoriyanghai亦作兀良、兀良合、兀良合惕、兀良哈、兀良罕、兀日扬海、兀梁哈、兀]罕、兀]孩、兀良哈歹、乌瑞阳海、乌瑞罕、乌日阳海、乌梁海、乌梁汗、乌梁罕、乌力扬海、乌力洋海、乌里洋海、五两海、五两暗、斡良改等。蒙古古老姓氏之一,源于部落名。有几种说法:一说从前该部落围绕着肯特杭爱山而居,故以山名为姓(“乌瑞雅杭爱”的转音词)。一说游牧于黑龙江至额儿的失河流域,以狩猎为生的统称为乌瑞阳海。又一说是讷古思族的分支,蒙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另一说源于分布于巴儿忽真隘(今巴尔古津河流域)以狩猎为生的“森林兀良哈”部。现为蒙古大姓之一。汉姓敖、乌、吴、武(均为首音的谐音字)、于,以姓乌居多。分布较广,内蒙古喀喇沁旗、敖汉旗、翁牛特旗、扎赉特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科尔沁右翼中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正蓝旗、镶黄旗、苏尼特右旗、伊金霍洛旗、阿拉善地区、呼伦贝尔盟、宁城县和辽宁阜新县、吉林省等均有。

杜若甫先生为了完成这部150余万字的专书,先后花了10多年心血,青灯黄卷,爬梳钩稽,田野采风,网上搜索,真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克服了无数困难,这才修成“正果”。这项跨世纪的中国姓氏研究与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的重大学术成果,生动地实践了“三结合”的学术探索精神,从而充分保证了研究成果的质量。

一是古今结合。中国姓氏包括少数民族姓氏,都有其历史源起、传承演变,因而研究姓氏必须正本溯源,考据稽古。但另一方面,时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又在深刻地影响着姓氏的变化,因而姓氏研究又必须坚持从现实出发,深入民间,调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姓氏》既依靠古人与时贤的研究成果,辨析取证,又依靠对现实的调研,从人口普查、县志记录、实地采访中撷取动态的第一手资料。这是一种学术研究必须坚持的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中国少数民族姓氏》所坚持的科学精神与甘于学术寂寞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需要倡扬的学术品格。

二是文理结合。本书主编杜若甫先生,本身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家,他是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教授,长期从事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但他同时也是中国最早将遗传学与姓氏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杜若甫先生曾亲口对我说过,早在1982年,他应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国际人类遗传学界泰斗、国际人类基因多样性研究计划主要发起人L•L•卡瓦利•斯福扎先生的再三邀请,开始与卡瓦利•斯福扎先生合作,从事人类姓氏频率的研究。姓氏频率(即各个姓氏的人口比例)研究是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用现代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将人类学、遗传学、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与姓氏研究相结合,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姓氏频率,以研究世界不同地区与民族人群间的血缘关系,以及历史上的人口迁移、融合和世界各民族人口之所以如此分布的原因。显然,这是一种世界性的严密的跨学科研究新兴领域。由于杜若甫先生将谨严细致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应用到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姓氏研究领域,文理融合,新创迭出。《中国少数民族姓氏》自然严密地体现了作为科学家的杜若甫先生对姓氏频率以及对少数民族群体遗传研究所形成的学科理论与观念,贯穿了谨严细致的科学研究作风。

第三,参与《中国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工作的除汉族学者杜若甫教授、吴怡雄工程师以外,还有蒙古族宝奎教授、藏族平措朗杰编审、朝鲜族金寅淳教授等。整个研究工作与书稿的编著,充分体现出中华各民族学者之间的亲密团结与合作,是民族智慧与文化担当结合的结果。

第9篇:遗传学的发展史范文

建国40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生物哲学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通过对40多年来我国生物哲学的研究历史、研究内容和研究特点的考察,旨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促进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1、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历史过程

建国以前,我国的生物哲学研究基本上是“空白区”,1949年新的号召,形成了一支由生物学家、生物学史工作者和哲学家及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相结合的研究队伍,突出体现了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著名科学家率先垂范,积极参与生物哲学的研究在我国,关于生物哲学的研究被看作是生物学界本身一件值得重视的事,一些著名生物学家舍得花时间从事生物哲学的研究,撰写有一大批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学术专著。在老一辈科学家中,童第周是最早进行生物哲学研究的杰出代表。他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探讨了实验胚胎学中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的核质关系,提出了细胞质在动物胚胎发育中控制细胞核的崭新见解,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40〕这一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也为唯物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遗传学家方宗熙对进化论哲学颇有研究,生前发表过不少研究论著。其中《生命发展的辩证法》一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的辩证法,是70年代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代表作。〔41〕原生动物学家张作人也长期悉心研究生物哲学问题。他积几十年教学与科研的心得体会,广采博引古今中外的生物学史料和当代生物学的新成就,写成了《生物哲学》一书,对一些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了哲学考察。〔42〕植物分类学家陈世骧以进化论和分类学哲学问题研究见长。他根据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从哲学的大视野对物种概念进行了新概括,提出了“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新概念,把林奈的“物种不变论”和达尔文的“物种可变论”统一了起来。〔43〕这个观点提出后,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当然,我国热心于生物哲学研究的生物学家远不止上述这么多。像遗传学家谈家桢、生物物理学家邹承鲁、沈淑敏、生态学家马世骏等对有关生物哲学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发表了一系列很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使得我国生物哲学研究表现出较高的理论水平。在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了生物学家以外,还有一些物理学家、化学家也对生物哲学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直接参与到这一研究中来。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丁达夫专门探讨了生物学的自主论与还原论问题。他们认为,与已知的物理学规律相比较,生物规律处于更高级的层次。所以绝对的还原论是不可能的。〔44〕这是物理学家对生物学还原论问题的精彩论述,使得我国生物哲学研究大为增色。

⑵哲学家和自然辩证法工作者是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主力军 我国生物哲学研究人员主要来自社科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哲学素质和较扎实的生物学功底,所以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主要是由哲学家和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研究并完成的。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第一部理论专著《达尔文学说与哲学》就是由哲学家舒炜光撰写的。这部著作运用的基本观点,对达尔文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作了全面分析与探索,是50年代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45 〕哲学家胡文耕是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他在不同时期发表过多部(篇)生物哲学论著,可视作我国生物哲学研究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他的新作《信息、脑与意识》一书对心身问题、脑与意识的复杂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讨论,阐发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是我国生物哲学研究不可多得的学术著作。〔46〕哲学家邱仁宗主要致力于生命伦理与道德的研究,他的《生命伦理学》一书论述了有关生殖技术的伦理及安乐死问题,填补了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一项空白。〔47〕哲学家余谋昌在生态哲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他是我国生态哲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撰写的《生态学哲学》一书对当代全球生态危机及其解决途径进行了哲学反思,发人深省。〔48〕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哲学家王志康在进化论哲学研究方独树一帜。他在《突变与进化》一书中专门探讨了突变概念的演变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是90年代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又一部力作。〔49〕由于上述这些研究者同时兼有生物学与哲学理论知识,因此,他们所探讨的问题都有较高的理论深度,而并非一些零散的、直感的哲理性体会。

⑶生物学史是生物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生物学史工作者十分关注和投身于生物哲学的研究,他们在生物学史研究的基础上,常常深入探索某个案例而阐发其中的哲学问题,这样他们既为相关方面的生物学史行家,又较好地解决了所探讨的生物哲学问题。例如,李佩珊对遗传学史及其哲学问题,潘承湘对细胞学说史及其哲学问题,张秉伦对人类进化史及其哲学问题的研究,都属此例。另一方面,我们许多生物哲学研究者也都是生物学史研究的活跃分子,他们把生物学史与生物哲学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生物学史个案研究来拓展、深化生物哲学的研究。例如卢继传、傅杰青都是这样的“两栖”学者,他们的研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4 我国生物哲学研究存在问题与建议

勿容置疑,建国40多年来我国生物哲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它对我国生物学与哲学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方面的研究也存在着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与化学哲学、地学哲学等学科研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笔者以为,需要深刻反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我国目前生物哲学研究基本上是分散的、单打一的方式,研究者各自为阵,缺乏组织与协调。所以,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缺乏计划性、系统性,至今没有撰写出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生物哲学基础理论的学术专著。有鉴于此,有关方面应该做好组织与引导工作,尽快撰写出一批有份量的生物哲学论著,使我国生物哲学研究跃入一个新台阶。

第二、我国生物哲学研究涉猎领域虽然比较广泛,但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如生物学(生物技术)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尚显不足。目前,国际学术界已经将生物社会学问题作为生物哲学研究的重点,它体现了当代国际生物哲学研究的最新动向与发展趋势。开展生物社会学的研究,不仅是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学术界应及时地调整研究方向,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第三、我国生物哲学研究队伍实现了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联盟,但这支队伍目前主要依托老一辈学者,中青年学者尚未形成中坚力量,从长远来看显得后备力量不足。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加快中青年生物哲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建立起老、中、青三结合的学术梯队,使之担当起走向21世纪的历史重任。

第四、我国生物哲学研究应加快同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在研究成果上互通信息,在学术思想上交融互补。要尽快加入国际生物哲学研究组织(ishpssb),积极参与国际生物哲学界的学术活动, 使我国生物哲学研究走向世界。

目前,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年代,生物哲学研究者感到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哲学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联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些综合性课题的研究,争取在未来的几年里,使我国的生物哲学研究在理论上有所创新与突破,为胜利跨入21世纪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40〕童第周:生物科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年版。

〔2〕张作人:基因学说是预成论的翻版,自然辩证法杂志, 1995年第3期。

〔3〕吴汝康:国外生物学研究的两种唯心主义倾向,光明日报, 1978.7.19。

〔4〕袁明:自然科学和阶级斗争,自然辩证法杂志,1974年第1期。

〔5〕黄国桢:现代科学对生命本质的揭示, 郑州工学院学报(哲社版),1983年。

〔6〕胡文耕:分子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

〔7〕中国哲学年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8〕汪德耀:细胞分裂问题的辩证法,哲学研究,1983年第3期。

〔9〕同〔6〕。

〔10〕胡文耕:遗传物质认识史,自然辩证法通讯,1979年第4 期,1980年第2期。

〔11〕吴乃虎:基因研究的发展与现状,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第4期。

〔12〕朱长超:大脑中的辩证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5 年第3期。

〔13〕傅世侠:一个值得注意的脑—意识理论的新观点,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第6期。

〔14〕晓新:脑区定位与整合生理特征,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8年,第4期。

〔15〕胡恩厚:半脑人向裂脑人的挑战,光明日报,1985.9.16。

〔16〕钱俊生:全国生态哲学研讨观点综述,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2年第3期。

〔17〕叶峻:论生物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6年第3 期。

〔18〕李难:孟德尔学说在科学方法论上的贡献,哲学研究,1985年第3期。

〔19〕吴晓江:摩尔根创立基因论的方法论模式,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年第5期。

〔20〕张春美:略论德弗里斯重新发现分离定律的方法论特点,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第5期。

〔21〕郑经纬:从沃森—克里克dna结构模型的成功, 看自然科学方法论对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8期。

〔22〕汪云九:试论“数学模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通报,1978年第8期。

〔23〕顾凡及:生物学中的数学模型,百科知识,1982年第12期。

〔24〕叶永在:生物全息律与辩证法,福建论坛,1984年第5期。

〔25〕肖效武:全息生物学与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

〔26〕叶永在、卢继传:评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4期。

〔27〕钱学森:现代科学体系结构,哲学研究,1982年第3期。

〔28〕董国安:论生物学的自主性,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2 年第10期。

〔29〕王全志:还原方法与还原论,哲学研究,1982年第12期。

〔30〕张秉伦:“劳动创造人”质疑,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第1期。

〔31〕赵寿元:劳动选择了人,复旦学报(社科版),1981 年第1期。

〔32〕朱长超:是劳动创造了人,还是劳动选择了人,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第5期。

〔33〕郭华庆:恩格斯对人类起源理论的奠基性贡献,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第9期。

〔34〕许志远:劳动创造了“智人”,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第5期。

〔35〕张培炎:人类起源的哲学论争及其实质,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第4期。

〔36〕黄友谋:社会生物学有待重新评价,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第2期。

〔37〕朱长超:应当冷静地对待社会生物学,自然辩证法报,1983.7.25。

〔38〕张青棋:社会生物学理论模式述评,学术界,1992年第1期。

〔39〕卢启文:现代综合进化论与社会生物学,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3期。

〔41〕方宗熙:生命发展的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42〕张作人:生物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43〕陈世骧:进化论的若干基本概念,百科知识,1982年第4期。

〔44〕丁达夫:论生物学与物理学的统一,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年第5期。

〔45〕舒炜光:达尔文学说与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46〕胡文耕:信息、脑与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7〕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