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视觉传达艺术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分组教学;艺术设计
0 引言
当前,我国研究分组教学的成果已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部分研究还较为系统地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理论,研究的领域也覆盖了学龄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其中不乏较为系统的方向性研究[1],也有针对具体课程的具体教学实施方式研究[2]。分组教学在中小学的教学改革中已经开展的比较普遍,但是在艺术设计领域涉及到这方面的具体研究成果相对还很少。本文作者在研究中结合了所执教的高职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平面广告综合设计”课程,从分组教学的存在依据、分组方式、矛盾与问题、分组后的教师管理、学业评价原则等具体实施环节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启发了专业课程的教改设计。采取一对一的研究与教学指导的形式至今无疑还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但当学生与教师的比例形成30:1甚至40:1的局面时,一对一的实践教学指导很难按时完成教学的全部内容。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离开教材等固定结构束缚,对教学的实践活动进行整合与创新设计,并将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实施教学活动。分组教学可以使辅导的次数由原来的几十次变成集中而深入的5~6次指导,减少次数的同时保证了深度,分组教学是最适合当前师生比例的教学组织形式。本文结合平面广告综合设计这一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分组条件、分组依据、个体独立性、教学内容教材的关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分组后的管理、教学评价七个方面对分组教学的相关特点和实施要点进行一一分析。
1 分组教学
(1)分组的基本条件。分组是了解学生整体情况的前提下,结合工作任务的具体情况,将学生的数量进行整合。分组不是目的,分组教学不一定贯穿在一门课程的始终。何时分组、如何分组都必需以课程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来做出判断。如在课程的初始阶段,教师的课程设计有可能是对课程相关的信息的介绍,在这个阶段并不要急于分组。在分组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基本能力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有一个基本、客观的认识。(2)分组的依据与分类。具体分组要结合学习任务的性质来实施分组。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根据学号、宿舍编号、人际关系、性别比例、性格互补、使学生自主选择对象成组、随机分组等。应注意在分组过程中留有一定的弹性,并关注分组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学生自主选择对象分组,有可能形成的由于性格等因素,个别学生不容易被小组成员接纳的情况,此时重要的是做好班级管理成员干部的工作,积极主动去接纳这类同学成为小组的成员。
2 独立、个体的实践内容
分组在本质上应该是人力与智力优化后的组合,通过优化人力(如男女组合)与组合智力(如专业能力强项的互补)实现提升小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明确区分组中成员的具体实践内容,并明确要求成员对其工作的内容负有完全的责任。如在平面广告设计的市场调研实践活动中一个5人小组为例:5名学生共同对调研报告的生成形式进行研究和论证。其中指定1名学生负责调研的路线分析和计划制定并协助教师负责小组的整体行动管理;2名学生负责资料拍摄;1名学生负责调对采集后的资料进行基本的加工优化(如图像修饰);1名学生负责将优化后的资料制作成PPT或文本文件(排版)。这样经过明确的任务分工后,小组成员在项目的整体计划制定中都有所参与,并对各自的实践内容和承担责任有了明确的认识,分组实践活动才能发挥其合作的价值同时保留了个体在整体实践活动中的独立性。
3 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关系
教科书的结构带有局限性,对学情的具体情况无法兼顾,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具体的教学条件和学情。专业实践课程本身应该是“有着新的设计”的课程。它突出地表现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它是对课程与学情等多个方面深入理解与消化后的新设计,是包含创新意识的带有课程设计性质的教学。
4 分组中的学习积极性
分组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人和人的协作关系、协作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到现在的分组协作正是为今后实际工作中的实践预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分组的形式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性格与能力的互补为原则,避免将单项同质的条件过多重复地出现在一个组中。适量放宽组员数量,结合实际情况,允许人数增加或减少。
5 对分组成员在实践过程中的有效管理及整体评价
学生的实践活动形式是具体而多样的,当小组在同一教学时间内,由于实践任务的对象差异而产生一个以上的活动空间时,对小组的有效管理便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管理内容。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实践环境应尽量控制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如限定在某一个有效时间可以到达的区域,这样,即使在教师不能同时出现在多个实践环境的情况下,也要通过预先较为充分的教学组织设计,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使学生在实践的进程中能够同时感受教师指导的有效存在。小组学习的整体评价应与个人评价联系起来,既要考察成员的整体协作水平也要考察成员的具体作业情况,并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给出个人的最终评分。以具体量化的形式反映出整体与个人的作业情况。
6 结语
分组教学的内涵可以从多角度去定义,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比较倾向于学习任务与学习者能力之间的关系[3],这对我国的分组教学中的按学生的能力分类的研究给予了一定的启发。笔者的观点是:面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不同的任务和具体的问题,分组的依据就会存在差异,但分组教学在本质上是对具体的教学对象进行有基于具体教学情境下的教学组织方式。分组教学需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整合实践流程设计出有机的课程整体结构,并在合适的时机实施分组教学。分组不仅涉及学生、还涉及对学习任务的分类,分组需要充分认识和调查学生的学情,以性格差异、能力互补等为基本指导原则;分组教学的重点不仅是如何解决分组的问题,对分组后的持续而有效的管理、分组的评价技术等问题与分组的方式共同构成教学的有机整体;分组后的管理应以实践内容的细化和考核的量化为基础。
通过研究,我们分组教学应包含三个方面的要义:一是必须是基于具体学习情境的、有计划的分组,二是分组可以起到平衡学生数量与教学质量间的关系,三是促进某种具体学习任务的有效解决。
在形式获得深化后的分组技术能够促进课程教学的创新,单一的教材往往不再成为教学内容结构的主体;教师通过自觉的教学设计去解决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并从教学的一般执行者转换为教学设计者兼教学执行者的双重角色。
参考文献:
[1] 张炜.威莉斯任务型教学模式探讨[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1315.
[2] 马明霞.分组教学模式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音乐时空,2013(6):114.
1.数字化时代给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带来的影响
视觉传达就是依靠视觉媒体来显示和传递相关信息给观众,从而进行设计。视觉传达展现了设计者所在时代的特点和对应的文化内涵,视觉传达不但是一门新兴艺术,它更多的功能是承载有设计者和观众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任务。因此视觉传达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艺术。当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学化时代的来临,视觉传达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正在逐渐的扩大,并且同其它行业之间所产生的交集也逐步增加。逐渐让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成为了一个同其它视觉媒体专业有着紧密联系并且相互协作的设计行业。视觉传达专业涵盖有“信息的传达”与“视觉符号”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中,视觉符号的意思是人类通过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全部可以进行表现的事物一定特征的符号;而“传达”指的是,该视觉信息的者使用相关符号给予观众进行信息传送的一个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拥有特殊信息的“视觉符号”在进行“传达”的过程当中,一定需要借助特殊的平台实现这一目标。在全球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人类开始大量使用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手段来进行动态或者静态、抽象或者具象的声音、文字、图像等的视觉传达工作,而设计者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当中,也因为数字化时代的影响,使得作品自身拥有极大的信息量。并且在进行传达的过程当中,受到数字化时代的影响,这些设计往往展现出极强的时效性和交互性,并且依靠互联网,在进行视觉传达的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极低。因此就可以更好的帮助设计者来开展视觉传达工作,并且依靠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用于视觉传达的媒介也从传统的纸媒发展到目前的电脑、手机等数字产品之中,这些都无形的增加了视觉传达设计的需求。总的来说,在数字化时代的影响之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从内容到形式上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2.中国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作者针对中国诸多开设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高校进行调研,发现在整体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构架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实践设计”三个部分,在该体系之下所开展的专业课程依然是广告设计、CIS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为主的主要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所牵涉到的数字艺术设计教学所占用的课时过少,这让当下中国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如下问题:(1)部分学校对于社会人才需求的认识不够充分当下,中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进行的教学依旧仍然沿用传统的二维平面化的书本设计方式并进行排版工作,新兴的电子书设计的相关技术理论还没有编入相关的教材当中,传统陈旧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社会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方面人才的需求。(2)人才培养目的有待明确随着数字化时代的脚步,计算机、互联网与数字通信行业正在进行高速的融合与发展,同时一项新兴的领域也随之产生,它便是数字媒体技术。它通过使用电脑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数字化设备而开展相关艺术设计,属于计算机和艺术专业的结合体。目前该专业的侧重点在于视频的编辑制作、动画设计和游戏设计等,整体偏重于娱乐产业,虽然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二者之间存在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因为二者相互交叉使得高校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定点培养陷入了迷茫,怎样才可以充分发扬该专业现有的特点,并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并且符合社会对于该行业人才的需求,这是当前我国一些高校所共同面对的难题。
3.数字化时代之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性教学研究
作者以某大学开展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性教学方式作为例子,总结归纳出当前我国高效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过程中,一些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1)掌握时间点,将高效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进行完善针对目前的状况,作者认为需要重新针对当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构架进行重建,并在此基础上,组建高质量课程群。另外,高校还需要按照社会上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不同需求,开设相关的具有时效性的选修课程。作者认为,高效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仍需要采用传统课程体系作为相关教学活动的基础,但是同时需要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例如,对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大量增加数字设计课程的课时安排。在传统课程是广告设计、CIS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为课程的前提下,增加部分具有时效性的教学内容设计,以求拓宽学生的能力范围。例如在广告策划环节,学生不但需要针对广告策划、广告文案以及平面广告设计进行学习,还需要在课程当中加入影视广告、网络广告等具有现实意义的课程学习,因为在实际情况下,许多产品的销售者在广告方面的投入,大多数并不是平面广告,而是数字广告。因此,在该大学当中,开设影视广告课程具有实际的意义,并满足了在信息时代环境当中,人们对于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人士更高的要求。并且,在技术类型课程的安排上,增加了对于软件3DMAX的学习课程,以求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三维空间的设计。(2)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改良,力求满足社会要求作者通过对现有高校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材的观察,发现目前在我国进行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专业当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已经显得过于陈旧落后。因此,作者认为,在进行视觉传达的教学过程的当中,教学者需要对所传授的知识内容进行创新。例如:在某高校当中,率先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开创课程“UI的设计和创新”。因为自2004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数字产品开始走向人们的生活,截止到目前,中国针对网站、软件设计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开展该课程能够在满足时代要求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人才供需矛盾。
4.结束语
关键词:视觉传达专业;创意产业;课程设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日益成为全球最具市场价值与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英国政府在《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首次正式提出“创意产业”概念: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创意产业主要涉及广告传媒、视觉艺术、影视表演等领域。面对新的时展诉求,作为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传达设计,在其课程设置方面却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要。
1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概况
视觉传达设计要追溯到19世纪中叶欧美国家的图形设计。1960年,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上正式提出“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起步虽然相对较晚,但是发展较为迅速。1996年,中国美术学院首次在国内使用视觉传达设计这一专业名称,之后几乎遍及所有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全国高等院校。2013年,据教育部初步统计,国内已有逾千余所高校开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校学生超十万余人。随着专业规模的扩大,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以形式主义美学占主导的教学传统与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之间矛盾突出。为适应创意经济时展需要,课程设置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意视觉能力的表达,成为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
2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课程设置原则
随着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对于旨在培养创意人才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无疑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本课题组对河北工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学生的摸底调查,发现源自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教学理念,偏重知识传授,在实践操作方面较为欠缺。视觉传达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遵循以下原则科学制定。
(1)科学化原则。根据艺术设计的学科特点,在课程设置上统筹安排,既要考虑专业特点,又要兼顾市场需求。在课程安排上按照阶段划分、循序渐进,从强调手工技巧训练到注重创意思维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多元化原则。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门实用艺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当今社会对设计人才多层次知识结构的需求和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性化要求,使得高校视觉传达设计课程设置必须多元化。实践证明,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与市场意识。
(3)实践性原则。实践化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设置中实施实践化教学,将专业知识与市场实践有机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专业素质和整体竞争力。
3工科院校视觉传达课程设置调研结果与分析
本次研究的调查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调研对象为河北工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2013级的在校学生,访谈对象是前几届毕业生。在本次调研活动中,本课题组共发放500份问卷,收回478份,回收率95.6%;有效问卷472份,有效率是94.9%。根据访谈问卷的梳理总结,我们发现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不足方面。
首先,课程设置同质化问题突出。在课程设置方面,多照搬知名艺术院校课程结构,没有形成具有工科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过于偏重专业课程设置,但忽视艺术史、设计心理学、市场营销策划等理论课程。其次,师资力量薄弱。相对于专业艺术院校来说,工科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成立时间较短,缺乏高职称、资深专业教师;师资力量多以青年教师为主,职称结构多为讲师。青年教师大多没有企业从业经历,市场经验匮乏。此外,一些工科院校实践环节较少,缺乏相应的实习基地。根据本次调查发现,80%的学生认为在工作中最欠缺的是实践操作能力;60%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开设的专业课程与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1)对视觉传达课程设置的要求。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本课题组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多集中反映现有课程设置与市场契合度不够、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工作后不能尽快投入公司承担的系统项目工作。面对视觉传达课程的独特性,学生们希望加强对设计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课程教学方法的选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中,教师在课堂上起辅助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教材的选择多样化,以鼓励学生负责自身学习、唤起学生的学习意识作为准则。在本次调研活动中,课题组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提出希望改进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法,采取灵活机动的授课方法,可多开展主题讨论和案例教学。
(3)课程的评价与评定。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程考核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考核方式较为单一。本课题组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学生们普遍不认可传统的考核方式,而更倾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考核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考核方式包括评定和评价两部分,主要基于学生是否达到既定目标如习态度、参与过程和发展认知等方面。通过对既定目标进行评判,进而决定是否调整课程设置,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新设计理念在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体现
视觉传达艺术是一种新兴艺术,其中的“视觉”指的也就是人们眼睛所能够看到的东西,那么之中的“传达”也就是把自己想要进行传递的思想进行传递,其不单单只是个体和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同时也是个体内部之间的信息传递。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主要服务对象是商业,其所涉及到的内容也就相当的广泛。艺术本身也就设计借助于视觉进行传递的,那么其实现了消费者、企业和商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视觉传达艺术所采用的表现形式是图形、文字以及色彩,其在人们的精神文化领域对人们的情感和观念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设计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艺术要求,就必须要把视觉传达艺术的创新设计理念进行树立,并将创新作为设计艺术发展的基础,其中创新设计理念在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体现包括有:
(1)多元化、大众化的设计理念
从广泛的认识角度而言,多元化和个性化是互相对立统一的整体,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是视觉艺术设计走向世界,突出中国特色的必经之路。设计人员必须从多元化的设计风格方面重新构建个性化的特色。且要突出新颖的理念,把握其中变化的部分。其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要注重对图形的合理运用,因为图形是传达设计理念的重要载体,是一种丰富的视觉语言,在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大众的认知程度,也要考虑到对其个性设计理念特点进行体现。
(2)个性化、环保性、民族性的设计理念
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关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如何体现出新颖的设计特色,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对生活具有深刻的认识,再把自己所拥有的设计知识进行二次加工,进行个性化的视觉艺术设计,而个性化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自我价值与定位。要想进行个性化设计首先要了解消费者的特点,设计人员必须以全新的理念出发,突出个性化设计,找准定位点,不断地开拓新的设计领域,使个性化的产品设计成为科技和艺术的结合物,以个性鲜明的风格带给社会大众与众不同的审美观感。其次,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的时代,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脑海中一定要具有绿色设计观念,并对其进行全满分析、科学设计,让人们从设计者的作品中充分享受自然的美好、社会的和谐。同时设计是依靠图像进行思想传递的,其属于是一种视觉语言,那么在其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对其个性化和环保性进行考虑,也要对我国的民族特色进行体现,在设计过程中注意对渗透设计理念进行应用。将民族色彩很好的运用在作品中,处理好民族色彩和色彩本身所存在的关系,以能够将民族特色文化建设和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创造出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视觉传达艺术,起到对我国民族文化和色彩进行广泛传播的作用。
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
1、注重实践的设计教学理念
面对巨大就业压力,以及艺术设计课程实践性的教学要求,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课程必须依据高校教育的特点与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设计能力,把人才培养和市场需要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提高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让社会需求和学生技能达到完美的统一,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基于就业导向的设计教学模式
在高校艺术设计和传媒类型的专业教学中,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以及CI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展示设计这六个领域进行选择,在相关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按照下面流程完成整体的毕业设计流程。①进行策划,把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参照学生个人设计的选题领域,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认真构思,然后确定设计的主题。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风格的设计主题掌握完整的设计程序,进行多维度的分析、调查研究,搜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料,最后制定出完整的策划方案。②设计制作环节,学生在绘制了大量的草图,进行反复修改、筛选以后和教师一起确定方案,然后再设计图形、结构、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编排设计等等,依据不同风格,使各个小组进行分工制作。③设计作品展示,依据风格需要的特殊展示效果草拟出展示策划方案,事先准备好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注重设计过程中的空间关系,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作品展示期间,学校可以邀请相关我也的领导参观,适时举办双选会,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目前视觉传达艺术已经广泛的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对其设计的个性化要求也随之提高,想要进一步对设计作品的个性化进行体现,还需要借助于生产和设计目的,这非常有助于实现设计艺术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良好结合。因此在视觉传达艺术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引导学生在作品设计过程中,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方式相连。在文化底蕴、生活方式以及时空环境的共同结合之下,对作品的意蕴进行体现,以此对自己的设计风格和个性进行体现,创造出具有良好应用功能的个性化作品。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们也应该注重对学生作品设计的功能性进行提高。虽然说在艺术设计领域,最注重的就是其设计的个性化,但是并不能过分的追求个性化,从而忽视了其作品的功能性,视觉传达艺术必定是和商业发展紧密相连的,缺乏了功能性的商品,也就丧失了商品本质要求。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提高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和个性化,实现作品功能性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对创新设计理念进行体现。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视觉传达人才;创意产业发展;培养策略
在当今的数字信息媒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文化创意产业一跃成为众多生产企业中十分有前景的企业,它提倡创新能力的培养,个人创造力的发展,希望能够通过文化艺术来使我国的经济能够又好又快发展。然而,面对文化创意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困扰产业发展的瓶颈出现了,那就是文化创意人才的极度紧缺,这个困扰已成为企业、政府、大学十分关注且亟待解决的热门话题。
1.高校视觉传达人才培养现状
1.1 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差距
视觉传达培养目标学院教育方向过于模糊,程序太多,相关行业的竞争力也很大,但缺乏专业化的具体的有目标的强化训练。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传统的方法,或略有改善,但仍然不能反映高校学生所具有的创新和全球设计能力的实际情况。广泛的计划可以让学生对于具体的工作要求一无所知,学生就业后也不一定会从事相关的工作,及时去应聘了相关的工作,仍不能达到行业对专业人士所规定的条件。
1.2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视觉传达教育的中国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熏陶太深,从而导致故步自封,不能立足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严重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很多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兼职上课,如《素描设计》《色彩设计》等,有些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课程的大学所配备的相应的师资力量过于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被传统的素描和色彩的教学方式所禁锢,导致学生思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
1.3 实践环节力度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都只是进行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环节严重脱节,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薄弱,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关注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实践操作和行业实际严重不符,很多学生学到最后了都不指导自己学的是什么,设计工作更无法顺利进行,学生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特点和趋势一无所知。同时也有很多的学生忽视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实习的时候选了别的行业,这些情况都导致视觉传达类的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就业成为一大难题。
2.文化创意产业下高校视觉传达人才培养策略
2.1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视觉传达教育理念
艺术本身是一个个人的内心,感受的充分直观的表达,个人和个性化在艺术上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因此,在对视觉传达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帮助其树立市场意识十分关键。同时,要及时对市场进行评估,更新教育理念,梳理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使教育系统的艺术课程设计能够得到全面的革新和重建,保证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2.2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实训教学为主线的创新型视觉传达教育体系
视觉传达教育中的文化创意产业要注意从更深层面进行革新,树立对市场的正确认识,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培训的力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身技能。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教育是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学习中求发展,它对学生所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也需要较强的自学能力,同时必须具有独立分析的能力。创新教育体系的设计更强调创新系统设计专业的学生充分掌握学习方法和设计思路,锻炼学生立足于宏观经济,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其创造能力。
要立足于当前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培训,使学生的能力与教育系统的设计目标紧密契合,保证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2.3 探索机制创新,建立以工作室制为依托的教学模式
目前,教学系统的方法已经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个主流趋向,建立教学工作室制,为主线,以张贴要求的能力在理论工作建立在标准的程序模块的内容,让学生同时能够接受教师培训和专业培训,使得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学生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上在低年级就已经完成,和普通教育的视觉传达不一样,所涉及的方面更广;在选择设计模块、平面、环境、产品等时,学生可以选择运行机制的发展,教学模式十分灵活多变的,每个专业方向在专业教学与转向特性都有着明确的风格,工作室负责对专业导师的技能培训,学生可以独立进行思考和设计,自主选择是否加入到工作室的学习中来,即“术业有专攻”。
2.4 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配以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评价要立足于当前行业环境和明确的思想的基础上,能够有效保证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在对视觉传达类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时,必须要考虑到发展评价对于视觉传达的重要意义,对具体情况以及概念都要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结合视觉传达行业的标准进行评价,以确定学生评估计划,使个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总体而言,大学的设计教育应特别注意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保证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能够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超阳,王伟忠.文化创意产业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析[J].包装世界,2010(04):58-59.
[2]赵汇鑫.文化创意产业中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探讨[J].四川戏剧,2011(04):88-90.
关键词: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创新设计;理念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是指设计师通过视觉媒介向人们传达自己的艺术创作理念和创新设计。是人们通过观察的方式接受设计者在视觉上的信息传达。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具有范围广、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等特征。正是因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更新速度快,人们对艺术的需求量大,导致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者需要非常强大的创新能力,人们对创新的理解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为了能让设计者更加清楚当下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创新理念,笔者将结合当下时代的发展特色,对目前艺术界中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创新理念作为一个简要的概括,并对艺术教育者的创新理念教学提出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概述
经济水平的提升,让人们更加注重于精神世界的满足,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推出历史舞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是为了向人们传播自己的设计理念,通过可视形式的主动行为过程。主要通过标识、排版、绘画、平面设计、插画和色彩等表现形式,向人们传达一些特点的设计理念,并以此来影响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观念。因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在摄影、服装设计、网页设计、建筑设计、舞台设计等各种商业领域逐渐被广泛使用。这主要是因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能有效的激发人们的视觉效果,满足人们的艺术精神追求,进而提升商品的宣传效果。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行业,其从1960年就在日本东京的世界设计大会被人们提起。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兴起是在19世纪中叶的欧美印刷美术设计。可以说,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视觉传达专业在我国的起步时间却比较地晚,主要是由于清末闭关锁国政策和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却非常的快。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加入WTO后给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提供了一个良好发展环境,也给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
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主要是设计者通过视觉媒介向人们展现并传达自己的设计理念的这一过程。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发展一直都是紧跟着时展的脚步,随着科技进步和新视觉媒介的出现,以及新的艺术工艺的出现而不断扩大其使用范围。目前,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主要适用于印刷行业、书籍设计行业、展示设计行业、影像设计以及视觉环境设计行业。由此可见,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具有使用范围广、内容丰富的特点。另外,由于人们欣赏观念更替速度的增快,和人们精神艺术的需求增大,导致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速度非常的快。还有,视觉传达设计是为当代商业服务的,主要通过在标志、广告、包装、室内设计、企业形象等方面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通过这些设计的视觉形象向消费者传输者企业或商品的销售理念、观念。因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又具有非常巨大的商业价值。
三、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创新理念
(一)创新设计理念物质水平的提高,让人们欣赏水平不断地提高,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不断地在变化。为了能设计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符合时展特色,具有自己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设计师应该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要不断提升自己在艺术当中的创新能力。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的期望,利用创新的设计理念,设计出具有时代特色和自身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创新设计理念的实质主要是设计者对过去的设计经验和知识进行不断的总结,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区别于常人的设计思想。然后运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条件创作出满足人们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新事物、新方法、新理念等并获得良好商业效益的创作行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设计理念应最大程度的体现出当代时代的特点和作品的审美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视觉符号(文字、图形、色彩)与当下流行的时尚元素的结合,最终完美诠释出时代和美的融合。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主要使用领域在商业当中,因此,设计中应该要将商业当中需要的宣传作用与艺术进行有效地结合,要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为商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才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语言的创新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图形语言化、语言图形化的制作过程。艺术设计者为了能有效的向社会和群众自己的艺术主张和设计理念,需要不断的寻找和挖掘出最能体现自己设计理念的视觉语言。在现实中没有符合自己设计理念和创作理念的设计语言,设计者就只能通过自己的设计经验和艺术知识来创造出更能贴切自己设计理念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让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做到有效地结合,通过线条、形状、色调、色彩、肌理、形式、比例、空间和光线等视觉设计基础元素的创新,将信息在商家、消费者和商品直接的有效流动。视觉元素的创新,非常考验设计师的艺术设计知识和观察能力、以及创作能力。通过对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设计语言进行创新,不仅能开阔设计师的创作思维,还能开拓艺术作品的表现范围,以及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展现内容。
(三)设计理念表现方式的创新
科学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促进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发展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也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因为科技的大力发展,促使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机械设备、思维方式和研究理论都获到了非常大的进步。正是因为这种进步,设计者依靠各种视觉媒介、物质材料和设计工具进行视觉传达艺术的创新设计,以此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
(四)绿色元素的体现
随着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人们脑海中的环保理念也越来越深刻,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发展中全民的主流意识。因此,设计师应该抓住环保这个潮流理念,在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当中,不仅要体现出目前时展的特色,还必须注重绿色环保理念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在现实的艺术设计过程当中,设计者应该在自己的作品当中积极地融入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还应该将生活当中的环保思维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去。如此,设计师不仅能紧紧抓住当下艺术发展潮流的主要方向,还能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时时刻刻的提醒人们爱护环境,为过的环境保护事业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能直接的体现出艺术作品的环境保护理念,艺术创造者经常会在作品中加入绿色元素。而绿色元素的加入也是符合当代经济发展趋势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五)个性化的体现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不仅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自身所需要的,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特色设计理念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文化,认识到设计师自己的艺术风格,设计师在进行作品设计时应该要掺入具有自己艺术特点和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可见,设计师在进行作品设计时应该要不断追求自己个性化的体现,要在单一传统的设计基础之上逐渐向个性化、多元化的设计转变。最重要的是要设计师自己本人要走出传统设计的束缚和创新自己的设计思路。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商业价值来说,只有将自己的个性化色彩融入到艺术作品当中,才能让消费者在众多同类的艺术品中分清、认出自己的艺术品,展现出自己艺术作品所有表达的个性内容,并满足现代社会消费者不同的个性化精神需求。
四、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创新设计理念的结合
(一)设计理念和视觉语言的结合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让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理念之间产生了结合,也就是在自身原有的设计理念和知识基础上再结合其他的设计元素进行二次创作,以此做到视觉理念的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在日常的设计活动中,设计理念的创新经常会与各种不同的视觉语言进行结合,通过不同的视觉语言,通过不同的视觉媒介,通过创新的视觉语言设计方式对自己的设计作品加以精准的阐述。并且,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图形语言化、语言图形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为了能设计出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符合时展的艺术作品,设计师需要不断的寻找更适合自己艺术作品的视觉语言,通过对视觉语言的基本元素文字、色彩、图形进行二次创新来挖掘出更具有自己艺术风格的视觉语言。然结合自己的设计理念将这些新的视觉语言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创造出满足当代人们艺术文化需求的作品来。
(二)实现个性化和多元化创新的结合
设计师要不断创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实现自身作品的个性化与多元化的结合。使自己的作品在众多艺术品中脱颖而出,并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艺术设计风格。另外,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其对艺术作品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化,为了能满足不同人之间的艺术需求,设计师应该实现设计作品多元化,并保证自己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也能朝着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前进。如此才能一直保证自己的设计作品的前沿性、潮流性,不被时展所淘汰。
五、结论
经济水平的提升导致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升致使人们对艺术文化追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和不断变化的艺术文化需求,设计师应该在扎实自身专业知识素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自己的设计理念,在满足大众艺术精神需求的同时也要兼顾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不断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和创新力去创作更多的视觉传达艺术品。
参考文献:
[1]叶莉,林征.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分析[J].大家,2012,(01):279-280.
[2]王乐.分析创新设计理念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实施[J].包装世界,2015,(06):30-31.
[3]翟颉.谈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J].现代装饰,2014,(01):101.
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概述
经济水平的提升,让人们更加注重于精神世界的满足,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推出历史舞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是为了向人们传播自己的设计理念,通过可视形式的主动行为过程。主要通过标识、排版、绘画、平面设计、插画和色彩等表现形式,向人们传达一些特点的设计理念,并以此来影响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观念。因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在摄影、服装设计、网页设计、建筑设计、舞台设计等各种商业领域逐渐被广泛使用。这主要是因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能有效的激发人们的视觉效果,满足人们的艺术精神追求,进而提升商品的宣传效果。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行业,其从1960年就在日本东京的世界设计大会被人们提起。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兴起是在19世纪中叶的欧美印刷美术设计。可以说,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视觉传达专业在我国的起步时间却比较地晚,主要是由于清末闭关锁国政策和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却非常的快。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加入WTO后给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提供了一个良好发展环境,也给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
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主要是设计者通过视觉媒介向人们展现并传达自己的设计理念的这一过程。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发展一直都是紧跟着时展的脚步,随着科技进步和新视觉媒介的出现,以及新的艺术工艺的出现而不断扩大其使用范围。目前,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主要适用于印刷行业、书籍设计行业、展示设计行业、影像设计以及视觉环境设计行业。由此可见,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具有使用范围广、内容丰富的特点。另外,由于人们欣赏观念更替速度的增快,和人们精神艺术的需求增大,导致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速度非常的快。还有,视觉传达设计是为当代商业服务的,主要通过在标志、广告、包装、室内设计、企业形象等方面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通过这些设计的视觉形象向消费者传输者企业或商品的销售理念、观念。因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又具有非常巨大的商业价值。
三、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创新理念
(一)创新设计理念
物质水平的提高,让人们欣赏水平不断地提高,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不断地在变化。为了能设计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符合时展特色,具有自己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设计师应该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要不断提升自己在艺术当中的创新能力。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的期望,利用创新的设计理念,设计出具有时代特色和自身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创新设计理念的实质主要是设计者对过去的设计经验和知识进行不断的总结,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区别于常人的设计思想。然后运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条件创作出满足人们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新事物、新方法、新理念等并获得良好商业效益的创作行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设计理念应最大程度的体现出当代时代的特点和作品的审美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视觉符号(文字、图形、色彩)与当下流行的时尚元素的结合,最终完美诠释出时代和美的融合。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主要使用领域在商业当中,因此,设计中应该要将商业当中需要的宣传作用与艺术进行有效地结合,要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为商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才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语言的创新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图形语言化、语言图形化的制作过程。艺术设计者为了能有效的向社会和群众自己的艺术主张和设计理念,需要不断的寻找和挖掘出最能体现自己设计理念的视觉语言。在现实中没有符合自己设计理念和创作理念的设计语言,设计者就只能通过自己的设计经验和艺术知识来创造出更能贴切自己设计理念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让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做到有效地结合,通过线条、形状、色调、色彩、肌理、形式、比例、空间和光线等视觉设计基础元素的创新,将信息在商家、消费者和商品直接的有效流动。视觉元素的创新,非常考验设计师的艺术设计知识和观察能力、以及创作能力。通过对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设计语言进行创新,不仅能开阔设计师的创作思维,还能开拓艺术作品的表现范围,以及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展现内容。
(三)设计理念表现方式的创新
科学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促进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发展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也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因为科技的大力发展,促使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机械设备、思维方式和研究理论都获到了非常大的进步。正是因为这种进步,设计者依靠各种视觉媒介、物质材料和设计工具进行视觉传达艺术的创新设计,以此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
(四)绿色元素的体现
随着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人们脑海中的环保理念也越来越深刻,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发展中全民的主流意识。因此,设计师应该抓住环保这个潮流理念,在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当中,不仅要体现出目前时展的特色,还必须注重绿色环保理念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在现实的艺术设计过程当中,设计者应该在自己的作品当中积极地融入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还应该将生活当中的环保思维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去。如此,设计师不仅能紧紧抓住当下艺术发展潮流的主要方向,还能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时时刻刻的提醒人们爱护环境,为过的环境保护事业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能直接的体现出艺术作品的环境保护理念,艺术创造者经常会在作品中加入绿色元素。而绿色元素的加入也是符合当代经济发展趋势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五)个性化的体现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不仅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自身所需要的,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特色设计理念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文化,认识到设计师自己的艺术风格,设计师在进行作品设计时应该要掺入具有自己艺术特点和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可见,设计师在进行作品设计时应该要不断追求自己个性化的体现,要在单一传统的设计基础之上逐渐向个性化、多元化的设计转变。最重要的是要设计师自己本人要走出传统设计的束缚和创新自己的设计思路。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商业价值来说,只有将自己的个性化色彩融入到艺术作品当中,才能让消费者在众多同类的艺术品中分清、认出自己的艺术品,展现出自己艺术作品所有表达的个性内容,并满足现代社会消费者不同的个性化精神需求。
四、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创新设计理念的结合
(一)设计理念和视觉语言的结合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让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理念之间产生了结合,也就是在自身原有的设计理念和知识基础上再结合其他的设计元素进行二次创作,以此做到视觉理念的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在日常的设计活动中,设计理念的创新经常会与各种不同的视觉语言进行结合,通过不同的视觉语言,通过不同的视觉媒介,通过创新的视觉语言设计方式对自己的设计作品加以精准的阐述。并且,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图形语言化、语言图形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为了能设计出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符合时展的艺术作品,设计师需要不断的寻找更适合自己艺术作品的视觉语言,通过对视觉语言的基本元素文字、色彩、图形进行二次创新来挖掘出更具有自己艺术风格的视觉语言。然结合自己的设计理念将这些新的视觉语言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创造出满足当代人们艺术文化需求的作品来。
(二)实现个性化和多元化创新的结合
设计师要不断创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实现自身作品的个性化与多元化的结合。使自己的作品在众多艺术品中脱颖而出,并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艺术设计风格。另外,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其对艺术作品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化,为了能满足不同人之间的艺术需求,设计师应该实现设计作品多元化,并保证自己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也能朝着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前进。如此才能一直保证自己的设计作品的前沿性、潮流性,不被时展所淘汰。五、结论经济水平的提升导致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升致使人们对艺术文化追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和不断变化的艺术文化需求,设计师应该在扎实自身专业知识素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自己的设计理念,在满足大众艺术精神需求的同时也要兼顾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不断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和创新力去创作更多的视觉传达艺术品。
作者:商漠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参考文献:
[1]叶莉,林征.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分析[J].大家,2012,(01):279-280.
[2]王乐.分析创新设计理念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实施[J].包装世界,2015,(06):30-31.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职场化教学;创新模式
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面,相关高校一直在探索此专业职场化教学的专业特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各种有效途径逐渐建立以及健全仿职场实训基地、实验室、实践教学等若干方面的创新与改革。现今,在此专业教学中,围绕职场化教学,相关的实践指导书、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培育出符合市场以及职场需求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优秀人才,必须要进行积极摸索,不断创新与完善职场化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专业教学同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充分结合公司模式,创建富有独特性、创新性的职场化教学模式,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1 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性质以及教学模式
就视觉传达专业教学而言,除了基础理论课程,专业课程基本都需要通过实践方式开展。针对此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意设计能力,展开相关的锻炼以及培养,为视觉传达专业教育的规律以及特点,同时也是实施职场化教学必需的路径。笼统来说,职场化教学主要指的是一些带有实验性、操作性以及项目性特点与要求课程,此外还关系到写生、采风以及实习等若干实际操作课程。在视觉传达专业教学中,应基于自身教育特点以及市场需求,将职场化教学创新工作贯穿在整个教学设计以及实践中,积极培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务实性、创新性、延展性。同时,通过实证性方法,将广告策划实际案例教学引进课堂,联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不断积极探索此项专业课程内容的柔性边界,重点关注理论同实践教学的集成性;加强职场化教学模式的启发以及引导,增强辅助教学手段的w延性;促进教学规律探索工作发展,强化职场化教学模式创新。
2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模式的变革
怎样把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开拓让其对事物抱有怀疑态度,怎样激发并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创造能力,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严谨的逻辑思维将形象化的视觉元素的艺术性完美地表现出来,怎样才能让其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满足市场所需,照顾到消费者的 消费心理,并将这些完美的结合,以上内容均为这一学科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发展方向。
第一,在教师队伍方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教学观点与方法上,其具体内容为注重实践型教师人才的培养,以市场、行业与企业的需求为基础进行教学方面的变革,在教学观念与方法上勇于创新遵循“设计与艺术创意结合”的教学方针。详细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以多媒体为媒介创新课堂知识来源,取代从前以课本知识为主导学习资源的课堂模式,利用网络等多媒体设备来满足并适应于新型科技材料、艺术表现方式、社会需求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学实践。以上几方面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视觉传达设计,并促进其不断创新。视觉传达设计这一科目属于开放性很强的一门科目,所以在该科目的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发挥新媒体这一媒介的作用,例如影视作品、手机、电脑等视听设备与媒介;又或者广播、喇叭、叫卖等听觉媒介;再比如杂志、宣传手册、传单等纸制媒介;还有空间与流动媒介:空间上有展台、横幅、牌匾等,流动的比如说交通工具、服饰衣帽等。在以上几种媒介的基础上,不单单可以完善这一科目的知识体系,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从根本上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二是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深化此方面的变革,改善先前课堂教学方法的缺陷,尽可能地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增强其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艺术概论》时,可多利用启发式与互动式类型的教学方法,比如说类比法和历史追溯法,这可以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余地,增加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升其创造性与创新能力。比如说在《视觉传达设计》这一科目中,可以教学知识点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综合类的实践设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增添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进行即兴表述和写作类培训,利用自身实践调查的成果进行分析,以此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使其自学水平得到增强,同时各方面能力均得到提升。
第二,在课程内容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加实践项目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将授课方式设置为阶梯模式,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尽量充足的模范课题,在选题上要选取具有创新精神且形式丰富的课题,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基础对课题加以深入研究。先是小组范围内进行课题研究,随后小组与小姐间互相交流,最后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这就是阶梯式的授课方式,这不仅能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可以为学生今后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增加其知识储备。二是授课方式突破维度界限,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为学生创造课题实践的机会:比如说进行简单的产品包装或是宣传推广的设计等。这同时是该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设计作品展现了设计者的思维成果,若不进行设计实践一切都将是虚话。因此学生必须努力提升其综合能力,以课程内容为基础进行富有创造性设计实践,以新媒介和科技手段依托灵活运用点、线、面等图形语言,增强设计的画面感与形式美感,使其设计的作品颇具现代性和创造性,引人入胜。三是提升即兴创作和手绘能力,使其能够不依赖于他人进行信息采集、资源调研、独立分析与思考,同时能够自主进行设计,合理解决所遇问题并进行反思。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这将为其今后的设计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以此才能不断累积并提升其创造性。同时实践练习还能够将课程中所学知识和教学环节有效地进行连结,老师做出相应的指导,最终对作品进行专业性点评。四是在课程内容上新增实践环节,以校内资源为依托,同时利用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机会,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指导方针来通过技术等方面的提升来丰富实验室的功能;使其进行实践基地的能够高度还原真实场景,可以满足学生设计与教师教学的需求,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奠定硬件基础。
3 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以及市场竞争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一定要抓好职场化教学工作。唯有这样,才能够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专业人才。
[关键词]视觉传达 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208-01
课题:项目名称《‘项目驱动”在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在高等院校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使学生具备解决和完成实际设计项目的综合能力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学生在具备一定的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实践操作能力。
一、闽南理工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闽南理工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依托海西产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能在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闽南理工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视觉传达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为国学习的思想和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了解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较为系统的视觉传播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应在设计创新、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符合国家考级的外语水平。根据企业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本专业设置了二个培养方向:A、平面设计方向;B、广告设计方向;C、数字媒体设计方向,经过四年学习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般还应具备以下要求:
(一)在知识结构方面
1、具备较扎实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2、了解本专业学科领域的新成就、新发展、新工艺、新技术,获得本专业学科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设计鉴赏能力、创作能力和较高文化艺术素养。3、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能胜任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设计、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4、掌握视觉传达设计预测及流行分析基本方法,具有独立完成设计方案的基本能力。
(二)在能力结构方面
1、专业能力: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技能和学术研究、创新方法,获取和运用现代设计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能力,并能够初步运用营销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设计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从事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了解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及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较高的美学修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社会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组织协调与现场处理能力、沟通交流与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地运用、处理、翻译中外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相关资料的能力。
(三)在素质结构方面
1、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具备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2、专业素质应具备法律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以及安全质量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
3、职业资格要求: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包装设计师,装潢设计师,商业美术设计师,网页设计师。
三、闽南理工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的培养机制实践
1、视觉传达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原则和规划思路
课程是实现闽南理工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保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急剧变革和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人才资源必须在社会市场的配置中发挥效能。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在课程设置上,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要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模式,着重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实现由单一的专业技能模式的知识教育体系向多元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
2、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分析课程结构,解析课程设置
视觉传达设计在课程设置上以平面设计为主,包括印刷、广告设计、包装、展示设计、图片影像等主干课程,并融合了广告、装潢、环艺等边缘相关知识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的培养目标是宽口径复合型技能人才。目前高校中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缺乏战略性、结构性思维,原教学计划中课程罗列,课程之间承接性不明显,缺乏系统性,这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明确专业方向,学习效果应用性比较差。因此我们要突破展阻滞的瓶颈,改变现状,对课程进行革新。
(二)重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教学思想与观念主要反映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关键,也是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模式的基本要求,它随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科技文化知识的延续而发展,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对课程的设置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3、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
(一)推动“双师型”结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项目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是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决定性因素,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决定了项目实施的结果。组建一支具备理论知识和职业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行项目化教学法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经验、掌握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变化、精通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同时,还要具备熟练的视觉传达实际项目的应用与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协同操作与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1)鼓励参赛,培养学生的造型技能和艺术素养。如鼓励学生参加泉州首届极地冰雪节“海峡两岸大学生冰雕创意设计作品大赛”,让专业竞赛项目代替传统的作业训练模式,以“比赛―练习―比赛”的竞赛模式取代“练习―练习―练习”的课程形式。
(2)校企合作,拓展“产学研”一体式实践教学。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充分利用企业或社会举办的项目引导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内容,由专任教师、企业设计师引导学生按照企业的要求实施项目,完成考察、设计、操作、结题检验的全过程。
(三)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是视觉传达专业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校企合作改善教学条件,强化课程内容,使得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互相促进,实现学训合一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从而推进项目化课程教学的改革。
四、结语
视觉传达专业的教育是一个课堂教学---专业实践---再课堂教学---再专业实践的过程,它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在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中,结合市场变化,引入项目化教学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科知识的传授与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完美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将人才培养模式由“以传统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
参考文献
[1] 李跃芹.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结合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08):133-135.
[2] 赫荣定,马丽娃.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