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

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1篇: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寓情于事舞蹈是人们通过肢体语言进行叙事,并最终表达人类的情感的艺术。因此,虽然属于造型艺术,但舞蹈艺术同样具有叙事功能。它将人类最为简单的动作进行组合,又要将舞蹈动作进行优美、生动的串联,并且还要通过舞蹈动作传递出一个故事的曲折发展,最后让欣赏者体会到舞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达到情感的共鸣。舞蹈艺术是通过优美生动的肢体语言传递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来抒发人类的情感,是一项表情丰富、情感丰富的艺术。虽然舞蹈艺术没有语言的表达,但却不是简单的动作展示,而是通过细腻的表达,让每一个动作都富有情感,达到更好、更准确的表演艺术形式。舞蹈艺术强烈抒情的特征以及它将情寓于事的特征也正是其区别于其他人类艺术形式的特征。

(二)配合动作节奏性舞蹈是人们通过肢体语言和音乐韵律来充分表达人类的情感的艺术。因此,舞蹈并不是简单的视觉艺术,更是配合听觉节奏的视听盛宴。应当说,在人类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和舞蹈是最具有节奏感的两种形式。舞蹈艺术的旋律是舞蹈动作得以表现的基础,配合动作节奏使得舞蹈动作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表现力,适当的节奏也更能辅助欣赏者了解舞蹈艺术想要表达的情感。舞蹈动作的快慢、力度强弱等就形成了舞蹈的节奏。舞者通过优美的舞姿,表达丰富的情感,这些形态各异的动作自身就带有明显的韵律感,这样舞蹈就有了明显的节奏,能够给欣赏者提供更直视的观摩性。

(三)虚拟象征为主舞蹈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是对日常生活的高度概括,但舞蹈艺术并不是直接的叙事,而是通过虚拟象征来表达现实生活的艺术。舞蹈艺术将人类最为简单的动作进行堆砌,又要将舞蹈动作进行优美、生动的串联,并且还要通过舞蹈动作传递出一个故事的曲折发展,最后让欣赏者体会到舞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达到情感的共鸣。因此,舞蹈并不是通过语言来叙事,而是将所要表达的事情融合到舞蹈动作中,进而表达情感。舞蹈艺术是将现实、动作、情感巧妙结合的综合体,初接触舞蹈艺术的人往往会有“似懂非懂”的感觉。组成一支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二、舞蹈艺术的欣赏

舞蹈艺术是一项纷繁复杂的艺术,舞蹈并不是通过语言来叙事,而是将所要表达的事情融合到舞蹈动作中,进而表达情感。因此,要想更好地欣赏舞蹈,体会舞蹈想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感悟能力。对于舞蹈艺术的欣赏者来说,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舞蹈艺术修养。只有具有了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懂得舞者想要表达的故事,了解他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情感的共鸣。如果在没有艺术修养的时候欣赏舞蹈,只会产生“外行看热闹”情况出现。因此具有一定的舞蹈艺术修养才能真正的欣赏舞蹈。另外,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门类,欣赏舞蹈艺术时,除了具有一定的修养以外,还应当培养对舞蹈艺术的感悟力,只有感悟出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欣赏舞蹈。具体来讲,首先应当对舞蹈艺术及视觉艺术的发展史有清晰的了解,还应当对中西方经典舞蹈曲目相关知识进行普及。

第2篇: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视觉艺术 基础课程 教学实践

在高等院校教育顺应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视觉艺术专业已在我国综合院校领域蓬勃发展起来。但视觉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大都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没有体现设计思维的时代性特点,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明确视觉艺术基础课教学目的

既然是视觉艺术,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中要集中体现出视觉艺术语言的平面化表达。笔者认为,教学目的应集中体现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平面化技法的快速表达、视觉抽象形的创意构想等能力的提高方面。

视觉艺术语言的平面化是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把一切立体的物体进行平面性的概括和归纳,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之一。而以往的教学侧重绘画基本功的训练,以培养艺术家的形式内容来授课,这使学生升入高年级后感觉到与所学的专业课程没有太大的联系,不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视觉化的平台。长期以来,使得高年级视觉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感到吃力,在毕业创作上没有太理想的表现。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是视觉艺术专业基础课程的根本出发点。何谓创造性思维?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学生掌握和运用视觉语言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就在于实践教学中的启发和诱导,如同诱饵一样,使学生闻香而动,体验创造的美妙历程。平面化技法的快速表达,使立体的变为平面的,具体的教学实践就是锻炼学生对黑白灰、色彩不同明度、纯度、色相的归纳能力,这应该成为视觉专业基础课堂实践的主要内容。视觉抽象形的创意构想,则是对学生提出的较高要求,一方面,学生在掌握黑白灰协调的同时,还要熟知不同色彩的本质,即色彩数理的秩序排列;不同色彩的意象,即色彩所蕴含的心理暗示、哲理意义。另一方面,对于现代美的形式规律要有较透彻的了解,对现代视觉构成的法则如聚散、韵律等要有足够的心理预期的感受能力。没有这些基础知识做铺垫,对视觉抽象形的创意构想就很难实现,这也是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二、着力加强视觉艺术赏析是实践教学的前提

视觉艺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要得到充足的体现,就应该让学生多看、多想、多思。多看,能让学生明确和规范视觉平面语言的表达形式;多想,能让学生体会创意的奥秘;多思,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触及创意思维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具有形式美感的眼光和时尚的审美观。这是目前大多数综合类大学视觉艺术基础课程设计中所欠缺的。笔者于2012年的5月分别到天津、北京两地的综合类大学进行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讨,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内,都在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部分院校对传统的素描、色彩等造型基础课程进行了名称与教学内容上的改变,有的称为“视觉基础科目”,去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全因素光影素描、色彩的写生与临摹,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形式美感构成的视觉语言的训练。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教授本课程之前,教师给学生推荐大量的设计书籍来阅读,包括设计的发展史、视觉语言的构成形式、国内外设计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大家、流派、设计风格、代表作品等,让学生对视觉语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后,再进行分组讨论,总结出学习心得体会在课堂上进行阐述,教师进行条理性的课堂总结、归纳,从而扩大学生的眼界,提高欣赏水平,为后期的专业课学习开拓思路,储蓄力量。

三、合理安排调整授课内容

如何更好地讲授视觉艺术的“基础”课程,笔者下面以素描与色彩教学为例来说明。

(一)素描教学实践

1.黑白表现手法的概括与提炼是视觉平面化基础训练的首要科目之一,与传统素描教学的区别在于视觉语言的平面化;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是视觉语言的造型基础。在教学实践中以人物形象为主,避免概括时对形象的造型流于形式。主要由以下三点组成:(1)石膏人物黑白分析训练,摒弃灰调,以黑白概括对象,以明暗展现形象,石膏像作为绘画训练的基本内容,初学者对其都较为熟悉,大家对其造型特征也比较明了,用它作为训练的内容,可以较好地把握其内外轮廓的特征,为进一步概括提炼对象的特征提供有利形式,同时石膏的质感也有利于黑白形的提练,建议给石膏像打上灯光,这样更有利于黑白形的概括。(2)灰层次的平面化训练,笔者建议选用老年头像写生(中老年男性或女性)的形式,选取中老年形象作为训练的对象,能够使画面层次丰富且分明,面部的沧桑感能给学生带来岁月的印痕,使视觉语言更加丰富。对人物平面视觉化处理时,要突出人物个性,适当夸张变形,使其个性特征更加形象化。(3)人物半身像或全身像,以青年男女作为研究对象来强化肢体动态平面化语言的表现。视觉平面化的结果是为了更好运用到今后的设计当中去,而对于人物的形象化概括又是运用最为广泛的,因此对人物肢体语言的概括与提炼是授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可适当增加课时量,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2.教学实验、实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作品分析(名作赏析):强化平面语言的表现,突出视觉的平整性(展示优秀的课堂习作与大师设计图稿)。(2)材料与技法的演习实践:黑色水粉颜料加水调和。(3)完成作业:四开,留边,强调视觉化语言的协调性适合展示风格。 (转第页)(接第页)

3.教学重点、难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四点:(1)黑白形的获取:受光与背光。(2)造型的准确性与概括性。(3)黑白的聚散对比。(4)画面的形式感与抽象意味。

(二)色彩教学实践

加强色调训练,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界物体的写生,用限色的方式进行色彩的概括与提练,强化对色彩的归纳能力,削弱类似色的比较。对色彩的控制能力训练,教学中主要分为红色控制区域、黄色控制区域、蓝色控制区域、绿色控制区域训练等。每一种色彩控制区域,主体的色调一般占到70%—80%,临近色占到50%—60%,补色占到10%—15%。色彩控制区域的训练能够有效地归纳出色域的空间,临近色的组织和排列能够使设计的画面更加趋于和谐,有效地集中体现设计的主题思想,传达出色彩所蕴含的哲理。这一阶段的训练是下一阶段色彩意象表现训练的基础。教学中在对色彩的本质把握方面,要突出色彩秩序性的数理排列,因为这种排列不因人的意志变化而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在实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色彩的本质出发,充分认识立体的构成形式规律,掌握并领悟不同色彩所蕴含的心理暗示和所富含的哲理,为意象色彩的分类训练打下基础。在色彩意象教学方面,对色彩的属性进行分解、不同色彩之间进行重构,使其形成具有新的色彩寓意的组合,把富含相同或类似的心理暗示的色彩混合或并置在一起,使其心理暗示或心理导向更加明确、寓意更加显著,从而形成色彩的意象。我们把具有浪漫寓意的色彩混合或并置在一起构成浪漫色彩;把具有华丽寓意的色彩混合或并置在一起构成华丽色彩;把具有厚重寓意的色彩混合或并置在一起构成厚重色彩;把具有快乐寓意的色彩混合或并置在一起构成快乐色彩;把具有动感寓意的色彩形态混合或并置在一起构成动感色彩等。这就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专业知识,有了这些专业知识,学生才能够很好地与视觉专业其他课目的设计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大量的设计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领悟色彩意象的真谛,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色彩、把握色彩、运用色彩,体会色彩平面化视觉语言的魅力,更好服务于今后要学的其他学科。

教学实践中的黑白稿、小色稿的训练应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不要求学生做得多么细致,应强调学生对黑白的理解、对色彩的感知。课堂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既能以组为单位进行分项训练,也可进行小组讨论,同时还能进行草稿的会看。学习形式的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对知识掌握的深化。经过3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笔者感觉到这样的调整是成功的,从教学的形式上基本克服了旧有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使4年的视觉专业课程形成了有秩的联系。

(注:本文为天津财经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靳埭强.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2]周至禹.设计基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王中义,许江. 从素描走向设计[M].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第3篇: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

丹尼尔·贝尔的断言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①当影像符号的书写、表达、接受和理解日益成为重要的传播手段与生存方式的时候,国内“大多数视听从业者,仍然不懂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和思维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属于传统艺术语言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文学的思维方式”。②著名栏目《东方时空》甚至需要从景别、轴线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训练自己的创作队伍。③在电影界,类似批评也不绝于耳:“我们目前有很多影片的电影语言太陈旧了。”④“如何解决好叙事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不可回避的课题”。⑤近年火爆上演的《夜宴》、《无极》、《英雄》等大片虽然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在运作机制上与好莱坞逐渐接轨,但在原创性、叙事力、影像造型等方面却多受诟病。《无极》被指责“故事单调,内容太空”⑥;《夜宴》则“显出中国导演对电影语言审美感悟及表现力的贫乏”。⑦有人甚至认为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具有叙事上的基因性缺陷”。⑧那么,我们的影像文化是否真的存在某些基因性问题呢?在视觉素养日渐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尝试从一些基础性问题上展开对我们视觉文化传统的思考和审视。

由于视觉艺术的相通性,不同艺术形式的视觉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也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承传性,并积淀到我们的视觉语言中。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的视觉艺术形式,它与影像艺术都是在二维空间创造三维形象,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影像精神具体体现的机械复制技术,正如本雅明所言——“与绘画作一下比较仍然是有意义的”。⑨我们尝试在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中挖掘一些本源性的元素,试图从中寻找影响国人影像素养的一些原因。

二、对东西方传统视觉观念的反思

通过光电转化或光影转化,影像符号被看做真实物象的摹写,是物质世界的复原和现实的渐进线。从再现特征来看,影像更接近西方视觉艺术的写实传统。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开始,西方的雕塑、古典绘画在透视、明暗、色彩等方面始终追求对真实的摹写。从13世纪到巴罗克时期,写实绘画追求形似。安·马尔罗认为,“巴罗克艺术拼命追求的,不是改变画面本身,而是一种连环画。一门艺术如此迷恋于剧场性效果并求助于表情动作和情绪,它最后以电影为归宿是毫不足怪的”。⑩到文艺复兴初期西方美术家写实之风渐盛,达·芬奇甚至“拜镜子为师”,并在其《画论》中声称:“最可夸奖的绘画是最能形似的绘画。”到十七八世纪,荷、意画家设计“暗箱”作为绘画辅助工具,到19世纪后半期,写实绘画更是发展壮大形成体系。因此有学者言:“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期以来趋于写实而接近摄影术,实在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历史潮流。”(11)西方古典绘画所积淀的深厚的写实精神和精湛的写实技巧为旨在“再现物质世界”的影像艺术做了精神和物质上的铺垫。

在中国,《墨经》上虽然有光学八条,汉武帝时有灯影戏的传说,〔宋〕沈括《梦溪笔谈》、〔元〕赵友钦《革象新书》中进一步解析过光学折射现象,但是上述观念像中国其他萌芽状态的科技思想一样,最终没能促成现代影像技术的诞生。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两千多年来传统中国绘画中所折射出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方式,与直接催生了“完美复制现实”影像技术的欧洲视觉艺术思想有相当大的差异。可以说,在一些基本特点上,中国人与欧洲人在影像认知上的差异,与传统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差异存在某种精神上的一致性。

在中国文化史中,“言”—“象”—“意”三者之关系和地位似乎经历了一个戏剧性的此消彼长的过程。《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对“象”作出了初步规定,“象”为“道”所包含。《易传·系辞传》上有言,“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不仅突出了“象”这个范畴,而且将之置于语言之上,强调了形象在概念表述上对语言的优越性。但是,在之后中国文化的实际发展中,言与象的工具地位却发生颠倒。刘师培指出,“秦汉以降,士有学而工无学,卿大夫高谈性命,视工艺为无足轻重”,(12)在以训练科场技巧为目的的公私教育机构中,绘画一科根本没有插足之隙,官僚士绅阶层绘画趣味和绘画技巧的训练,往往被视为超乎世俗功利的自我精神满足。在儒家实用理性思想的擢拔下,语言在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地位逐步提高,文字成为求取功名的唯一工具,以至“立象”的活动“在文字占据主流优势之后(约在汉魏以后),颇受批评,逐渐被挤压成了旁支,成为较次要的表意方式,甚至还被贬抑”。(13)而绘画艺术只有在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中才能找到其存在空间。

从画论上看,南朝画家谢赫的“六法论”中“气韵生动”居六法首位,而“应物象形”处于较次要位置。到了北宋苏轼已是“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了。(14)克莉丝特娃(JuliaKristeva)认为西方文化在13世纪到15世纪之间发生了从象征到符号的转化过程,她认为这是人们抵制抽象的概念,而以可视化的形象符号代替的演变过程。(15)而就在这个时候,东方中国的绘画却正在由写实的“象物之作”向写意的“空摹之格”转变。宋以后中国绘画的三大传统形式:文人画、工匠画、宫廷画当中,“文人写意画广泛流行并最终蔚为画学‘正宗’”。(16)在传统绘画中对写意的独尊掩盖并导致了写实造型能力的弱势,在色彩、明暗、透视等方面技法单一、观念保守已成为后期主流绘画的一个不争事实。

绘画艺术与影像艺术并不是一回事,从总体上来看,电影和电视是一种视听传播媒介,影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听语言系统。光、声、时空、运动构成了视听语言的几大基本元素。但是,“始终贴切的活语言仍然把电影叫做‘活动图画’,或者简称为‘图画’”。(17)影像元素与绘画元素仍然具有某种精神一致性。从一些基本元素的具体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艺术对影像文化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1)空间意识

西方人惯于在平面上创造三维空间。西方许多绘画原理如透视法、人体解剖学、明暗投影法等,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艺术与科学交叉的产物。创造纵深空间,还世界以立体的原貌,一直是摄影(像)师们的共同追求。相比之下,中国画不注重从固定角度刻画空间幻景,而是追求“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18)在传统绘画的创作中,中国画家利用与焦点透视相异的散点透视的方式达到创作的自由,使得在有限空间营造万里之势成为可能,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然而,从在平面上塑造虚幻的三维空间的角度来说,散点透视比较焦点透视要弱。宗白华先生认为,“西洋透视法在平面上幻出逼真的空间构造如镜中影、水中月,其幻愈真,则其真愈幻”。(19)这种由真入幻的路径,正是电影这种造梦机器的基本特征。

西方电影心理学者认为,“中国和波斯的画家们不知道或瞧不起深度、纵深、布光和表现。欧洲已在绘画的功能观念上与其他地方殊异。而在巴罗克时期结束之后,西方艺术和所有其他艺术(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之间便存在这个根本性的分离:前者致力于探求一个立体的世界”。(20)当西方绘画与摄影这两种视觉艺术形式进入中国的时候,东西方视觉观念的冲突就变得格外鲜明。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说:

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铢。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料与笔,与中华绝异。布景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

这种“令人几欲走进”的高度写实的再造立体空间效果,的确让中国的画师大感殊异。东西方两种艺术观念的碰撞,反映出长期艺术心理积淀下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两种成像方式的差异性(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批评透视画法,“似此如何成画”)。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不仅是两种不同的造景手段,同时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艺术空间观。但是纵深构图所带来的空间感与影像世界更接近,同时景深镜头使单个镜头的信息量更大,含义也更丰富。相形之下,国内不少影视作品在镜头的空间意识和构图表现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单一、平面化等不足,不能不说与中国绘画几千年来追求平面效果所形成的单一的空间意识与技能有着渊源关系。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指出,“中国和欧洲绘画在空间观点上有这样大的不同,值得我们的注意”。(21)在此我们和宗白华先生一样无意对这两种伟大艺术传统的空间意识比长较短。但不可否认,欧洲绘画艺术的空间意识与影像艺术的空间观念之间能够轻易地转化,而对于散点空间艺术观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这种转化相对要困难得多,这种能力直接影响了影像画面的构图和镜头内的场面调度能力。

(2)光影造型

在摄影造型规律和表现方法中,光影成为最重要的成像因素。我们从西方经典的影视作品中可以欣赏到创作者对光影这一艺术语言运用的娴熟与精彩,而这种娴熟与西方绘画之间也具有相当明显的传承关系(美国导演西席·地密尔就坦言曾师法伦勃朗绘画的用光方式,创造了其影视风格(22))。

西方绘画一直强调光影、明暗的重要性。黑格尔说:“如果要问绘画所用的究竟是哪一种物理的因素,回答就是光。”(23)光不仅仅是一种照明的技术指标,更是一种艺术手段和体现艺术风格的视觉语言成分。光线丰富的艺术表现潜力,成为影像思维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对不同性质、强度和方向的光线的光效处理,体现出作者的创作风格(荷兰画家伦勃朗因此被称作“光的诗人”。法国雕刻家罗丹的韵律也被称为“光的韵律”)。

传统西画中至关重要的光影变化不是中国传统绘画青睐的对象。“中国画是线的韵律,光不要了,影也不要了”。(24)笔墨成为中国画之灵魂。古人云:“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25)“笔墨之妙”造就了传统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中国传统绘画这种追求笔墨韵味,平面、无光影变化的审美风格也深深地影响了国人的影像观念。当摄影术刚刚进入中国之时,中国早期摄影师很不适应,在摄影用光上,一般中国照相师只用平光照明,明显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另外,中国早期摄影师在日光拍摄中,为了避免过高的反差,多应用散射光,拍出的照片,类似国画的效果。1906年摄影家施德之提出:“顾士人论像,贵白而不贵黑。不知白为光,黑为阴。非阴不起白,非黑不浮。骨骼高耸,精神外露,必藉黑以施其巧,倘白太多,则像与纸平,焉能浮凸。”(26)这种见解,指出了国人光感的缺乏和光影造型能力的缺失,以及中国绘画论和摄影造型规律的某些带根本性的区别。电影是光影的艺术,如何在胶片上创造出中国意境的画面,对我们来说尚是一个需要学习、研究的问题。

(3)色彩表现

色彩作为一种重要造型因素,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古典主义的写实到印象主义的表现,西方人以科学的精神将色彩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可以说西方对于色彩的认识与运用在绘画领域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宗白华先生认为,“西洋油色的描绘不惟幻出立体,且有明晴闪耀烘托无限情韵,可称为‘色彩的诗’”。(27)现代影视中的色彩不仅仅是如布列松所言的使影像有力、令实在更真的手段。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已经上升到哲理思考的层面,色彩不仅是现实层面,更是精神层面的象征。

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指出,“所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试验都证明,我们更多感受的是色彩的价值,而不是色彩本身。”(28)“色彩的价值”即是色彩的表现性。但是在深受老庄哲学影响的中国传统绘画观念里,五色令人目盲,更习惯从黑白浓淡中寻找心与物的体验。“中国绘画的主流是文人水墨画,理论上对绘画色彩的研究也基本以‘黑色’为主”(29)。如果说南朝时宗炳《画山水序》中尚注意色彩作为一种造型语言的作用和它与自然物象的关系,认为“画家布色,构兹云岭”,“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到了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则变为弃色求墨,支持运墨重于用色的水墨一体,称赞“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翠”。这种墨可胜色的实践与理论,最终演化为中国绘画“意足不求颜色似”的审美追求与批评标准。即便是青绿山水与工笔花鸟,仍然是在有限简约的色彩中表现大千万象。所以有批评者认为,“魏晋以降关于色彩的讨论,实际上是一个淡化色彩意义的过程”。(30)

现代影视中的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已经越来越摆脱简单的外部描摹而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康定斯基认为,“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31)由于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含义和表意功能,使它成为某种抽象思想和理念的升华。欧美许多著名导演的色彩运用能力往往从绘画中师法。电影艺术家列·柯斯玛托夫就谈到,“在研究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的绘画作品时,我们应当学习他们对彩色的物理性质的规律、对明暗与彩色现象的规律的理解,以及他们对彩色协调和彩色对比的美感性能的掌握,学习他们运用彩色的感染作用的本领。”(32)与西方绘画色彩相比较,中国传统绘画在色彩形式上的单一,在观念上对色彩的摒弃也多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国内传统电影工作者对影像色彩的感觉力与表现力。翻开中国绘画史,色彩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对色彩的系统研究几为空白,这不仅是绘画艺术的缺失,也多少成为日后影视艺术发展的隐患。

(4)影像叙事

绘画的叙事性包含了写实技巧与时空安排等方面的元素,这与影像叙事性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虽然罗兰·巴特认为所有的图画,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叙述,但是这种“叙述”,在中国主要是情与意,西方则主要是讲故事。西方绘画具有强烈的叙事性。亚里士多德在《论诗》中就提出“情节是悲剧的第一原则”,“绘画也是这样”。(33)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绘画,多讲述圣经故事,中世纪晚期的乔托更被称为“伟大的讲故事者”(storyteller),因为他是用图画在讲故事。在中国画史上,也曾产生过具有较强叙事性的优秀画作,《山海经》古图及同时代出土文物上的图画,开启了我国古代以图叙事的文化传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画家无论在人物的刻画还是场景的安排上都表现出高超的叙事能力,然而这道关注世俗人生的现实主义光芒在中国绘画的天空一闪即逝。南北朝王微在《叙画》中指出,绘画“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埠,划侵流”,对绘画叙事性予以了否定。在宋以后的传统中国画中,文人画成为绘画主流,画家普遍将绘画作为逃避现实抒情写意的工具,主要绘画对象由人物变为山水。综观中国传统绘画史,叙事性确实不是中国画家重视的对象,对此,宋人郑樵在其《通志略·图谱略》中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图谱略·索象》专论“图”、“书”携手的重要性,并对当时“离图即书、尚辞务说”的“后之学者”及“见书不见图”的阅读现状进行了批评:

“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举而措之,如执左契。后之学者,离图即书,尚辞务说,故人亦难为学,学亦难为功”。

古之学者早已形成“左图右书”的阅读传统,为何到了宋代即有“见书不见图”之弊呢?究其原因,如果追本溯源,可上至东汉,“刘氏之学,意在章句”。刘向、刘歆编《七略》创立体例时收书不收图。“父子纷争于章句之末,以计较毫厘得失,而失其学术之大体”。图谱传世的可能性,远不及文字书籍。

19世纪末,《申报》的创办者英国人美查(ErnestMajor)面对当时的中国出版现状,惊讶于中国报纸盛行而画报独缺,美查深入研究,希望找到中国人过于迷信文字魅力的根源,并对此现象作了如下解读:中国人相对重视文字而忽略图像,此前中国人之使用图像,只是补充说明,而并非独立叙事。“要之,西画以能肖为上,中画以能工为贵。肖者真,工者不必真也。既不皆真,则记其事又胡取其有形乎哉?”讲求笔墨情趣,排斥“能肖”,不求逼真,“仅以文字传之而不能曲达其委折纤悉之致,则有不得已于画”,而非以图像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所以“中国人‘以图叙事’的传统始终没有真正确立。即便让人赞叹不已的绣像小说戏曲,其中的图像仍然是文字的附庸,而不曾独立承担书写历史或讲述故事的责任”。(34)

影像艺术与绘画都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部分,影像生产受到绘画的深刻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电影美学家B.日丹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书籍插图跟戏剧一起看做电影形象的先驱,书籍插图的蓬勃兴起正是银幕艺术诞生前夜的特点。插图书籍既面向读者又面向观众,它已处于通向综合形象的门槛。对插图版画发展途径的各种研究著作中都强调指出,在所有造型艺术中,版画不仅涉及空间,而且涉及时间,因而直接逼近了电影艺术。”(35)影像与绘画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在时间上有时序性,文化特征上更具有承传性,基本元素更具有内在的相通性。从以上基本构成元素与基本特点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像生产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似乎更具有与生俱来的一致性。(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上,不少人认为“俄罗斯的《稻草人》、《飞翔》、《电话》等几部影片,基本功非常好,这种基本功来自这个国家悠久而璀璨的文化,更多地来自‘传统’、‘古典’”(36))。

三、影像素养——从何处入手?

从上述中西绘画艺术基本特征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观念与影像本体特征的先天错位,再加上经济和技术因素导致的后天的雪上加霜,在精神和物质层面上影响了国人的影像观念乃至影像文化的发展,普通民众的影像思维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以致在2001年首届民间独立影像展上,当拿起摄像机的影视爱好者的作品首次向社会全面展示时,“才意识到自己以前对镜头语言的麻木和无知”,“影像叙事技巧粗糙和稚嫩”,“没有想象力”。(37)笔者在十余年的电视实践中,在自身转型和对从业人员进行影像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更是深感传统视觉观念的顽固和思维方式转换的不易,这也成为诱发本文思考和写作的一个直接缘由。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范式的转换呢?我们认为,这种思维范式的转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从文字思维向影像思维的转换。

影像思维,即人们对视觉形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发现力和表现力,对影像符号的想象、联想、综合、重构、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以及蒙太奇、节奏等美学创造。其基本要素包括我们前面提及的空间意识、光影造型、色彩表现,以及影像叙事能力。影像思维是视觉素养的核心。教育家J.戴伯斯(Debes)把视觉素养从低向高分为三个层次的能力构成:视觉感知能力、视觉理解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38)作为视觉素养(visualliteracy)的一部分,影像素养(imageliteracy)也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影像语言符号的理解和运用,二是对影像符号的高水平、有效使用能力及影像思维的能力。目前影像素养日渐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在中学广泛开设了“荧屏教育”(ScreenEducation)课程,美国也掀起了“视觉素养运动”(VisualLiteracyMovement),对影像媒介的认识、了解、熟练乃至批判意识的培养则是视觉素养的基本内容。在以影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当形象符号的接受理解、书写和表达正日益成为个人必要的生存手段与生活方式的时候,国人影像思维能力的挖掘、训练与提高就显得日益迫切。

在视觉素养尤其是影像素养教育逐渐进入中国的过程中,照单全收肯定是不可取的。要使我们的影像素养教育卓有成效,首要工作是找准问题,认真对民族影像优缺点做一些全面的清理,尤其是一些基因性的问题,更要有清醒的认知,进而才可望对症下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影像教育体系,并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地基。但是,仅仅停留在对中西绘画优秀成分的消化和吸收仍然是不够的。影像思维不同于文学、戏剧、音乐之处,就在于其视觉的真实性、图像的运动性、视觉形象的丰富性,在于通过或简或繁的图像,或虚或实的形象,或紧或慢的节奏,或明或暗的光影色彩表现不同的思想与意绪,而这一切能力均需要在影像生产活动中去锻炼、培养、积累、提高。导演谢飞说,“有很多电影大师总结经验,最好学习拍电影、电视的方法,一是看电影、电视,二是拍电影、电视,一是看别人好坏,二是自己体验”。(39)因此在影像思维的训练中,以影像生产工具为依托的实践活动至为关键。阿恩海姆认为,“媒介本身实际上也是灵感的一种丰富源泉,它经常提供许多形式因素,这种形式因素到头来都会成为表现经验的极有用的东西。”(40)媒介不仅是信息,没有媒介,就没有思维。正如毛笔、水墨影响了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特征,决定了传统中国绘画对线条的敏感,对气韵、骨法、用笔的讲究,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传统艺术家澄怀味像的意象思维一样。利用某种媒介的长期训练,人的特定能力就可以激发、催生出来,就像印染工人能分辨出三四十种黑度,而一般人只能分辨出二三种色度一样,实践的专业性和经常化会培养出不同的感知能力。苏珊·朗格曾言:“每一种艺术都能引出或招致一种特殊的经验领域。”(41)道进乎技,庖丁解数千牛然后才达到游刃有余,“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境界。随着DV、非线性编辑的普及,随着影像生产的大众化,通过有意识的实践锻炼、积累和提高,将有助于把影像思维训练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本能反应,积淀为一种以感知为基础的直觉思维,即黑格尔所称的“实践性的感觉力”。(42)

当然,一部优秀影视作品的成功肯定不会停留于技法的基础层面。本文无意否定中国影视艺术的辉煌成就,更不会也不可能抹杀中国传统绘画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贡献,而是试图找寻国内影视人才培养中所需要跨越的一些思维障碍。我们认为,中国的艺术与美学理论自有它伟大独立的精神意义。在影像的时空里,在跨越了基本的技法层面后,中国画旷邈幽深的意境,虚实相生的空灵,悠然生动的气韵,完全可以在影像生产中得到更多的展现和更好的张扬。而如何将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精华与机械复制的电影艺术有机融合,在世界影视艺术中创造出真正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正是我们这一代影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绘画看影像的真正含义在于从一个更接近本源的角度来寻求国人影像素养提高的可能性与方法。我们不得不承认,影视艺术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更具有与生俱来的同源性,影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注重视觉艺术本身的规律,强化绘画基本元素的学习和了解,尤其加强在中西绘画相比较的基础上对西方绘画知识的消化吸收,从技法及观念上来深入领悟,并在影像生产实践中来锻炼和提高,这无疑会对当今乃至未来的中国影视人才培育和影视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54.

②宋杰.影像与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34.

③于爱群.万法归于心——全国十佳制片人陈虻管理之管窥.见:电视研究,1997,(4).

④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载:电影艺术,1979,(3)

⑤贾樟柯.在音乐和电影的交叉之处.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2).

⑥看过首映我们忍不住对《无极》指指点点.载:东方早报,2005-12-16.

⑦赵学勇.中国大片的集体走火.载:深圳商报,2007-1-16.

⑧朱大可.一个话语馒头引发的文化奇案.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3-3.

⑨[德]华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52.

⑩[法]安·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说.邵牧君译.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4-105.

(11)吴甲丰.论西方写实绘画.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14.

(12)刘师培.论美术与征实之学不同.见:刘申叔先生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13)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1.

(14)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

(15)刘纪蕙.受难剧的激情:大众传播,电影工业与文化批判.载:台湾《中外文学》,22卷3期.

(16)李伟铭.引进西方写实绘画的初衷——以国粹学派为中心.载:二十一世纪,2000,(59).

(17)[美]欧·帕诺夫斯基.电影的风格与表现手段.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41.

(18)见: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19)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19.

(20)[法]安·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说.邵牧君译.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3

(21)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8.

(22)颜纯钧.电影的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201.

(23)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79.234.

(24)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2.

(25)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用笔得失.

(26)施德之:《耀华照相说》,见《时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27)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07.

(28)[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48.

(29)周青.功能与图式——古代色彩研究的一个视角.载:美术,1989,(11).

(30)周青.功能与图式——古代色彩研究的一个视角.载:美术,1989,(11).

(31)[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5.

(32)[苏]列·柯斯玛托夫.电影肖像的艺术.载:罗晓风选编.电影摄影创作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6-107.

(33)[希]亚里士多德:《论诗》1450a,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4)[英]美查(ErnestMajor).点石斋画报缘起.(略).转引自:陈平原.以图像为中心——关于点石斋画报.见:二十一世纪.2001,(6).

(35)[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88.

(36)黄燎原.学生们的电影.

(37)反对歧视DV——面对民间影像的尴尬与宽容.载:南方周末,2001-9-27.

(38)Horton,J.(1983).Visualliteracyandvisualthinking.Contributionstothestudyofvisualliteracy(pp.92-106).InternationalVisualLiteracvAssociation

(39)《著名导演谢飞做客搜狐娱乐嘉宾聊天室访谈实录》

(40)[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229.

第4篇: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

1 多媒体艺术的特征与发展

1.1 多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

多媒体艺术的表现主要在对文字、图像、符号等视觉方面的合成,听觉元素的构成主要是语音、音效等方面,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构成元素主要是在画面方面。多媒体作品综合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合成之后更加具有冲击力。多媒体艺术作品综合了听觉元素、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视觉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视听色彩,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的张力。[1]

多媒体的运动节奏是在作品演绎的活动中的动态性表现,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通过对节奏的调节,获得节奏的美感。其次就是多媒体界面呈现的视觉传达,视觉呈现主要是利用作品内容在多媒体上的呈现,内容基本包括:文字的排列、字体字号的设置,以及图形与图像的规划等,[2]通过对这几类视觉元素的呈现,更大程度上呈现一个内容丰富的视觉系统,使用户在感官上得到满足。

1.2 多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视觉传达艺术是一门运用视觉传达设计与人进行沟通的艺术,承载的不仅仅是受众的关联,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而多媒体艺术的使用更多地代替了之前的传统的主流媒体,而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大众传媒方式,有着信息丰富多样、传达形式多样等特点,为视觉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媒介条件。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不仅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更激发了设计者提供多种创意的无限潜能。视觉设计的过程不仅是设计方式的变化,设计风格与思维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地发展。[3]

2 多媒体艺术对传统设计拓展的创意启发与借鉴领域

多种媒介的发展间接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也改变了设计领域与设计形态。而另一方面,如同多媒体形式与传统媒介一样,多媒体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独特性。而多媒体艺术主要呈现的方面是视觉方面,运用多媒体艺术将视觉艺术更好地呈现在多媒体上,多媒体艺术新媒介与新技术的发展是对传统视觉设计的继承与发展。

3 多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相关影响

多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相关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积极方面,在网络媒体艺术设计过程中,动态的视觉形象比静态的形象更加具有形象感。因为动态的形态比静态的形态更加贴近生活,人们在获取视觉信息时,更加偏向于动态的视觉形象。主要表现在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过程中,视觉中心的移动是围绕整个信息资源进行移动的。而为了缩短人们的视觉搜寻时间,设计师就必须充分调动一切视觉与听觉因素,将信息资源进行主次分明、由弱到强的呈现。

而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网络多媒体视觉传达设计尽管有很多优势,但与其他的设计一样,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是被动点选中的不足,由于互联网拥有丰富的内容,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浏览的内容,也可以自由地支配内容,没有传统媒体强制性的特点。这属于一种优势,但同时也是一种不足。

4 探讨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

由于多媒体的艺术表现性与传统媒介是不一样的,因此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形式在信息设计和交互性设计所展现出的艺术表现形式。

4.1 多媒体环境下信息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

对于信息的设计,主要是将纸质资料转化为网络信息的过程,[4]原始数据的转化首先要经过相关的处理与加工,才能转化成真正具有意义的信息,这样才可以用于交流。而通过运用这类信息可以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经验,知识资源可以通过信息来表达,信息通过数据来呈现。而良好的信息组织结构是视觉传达成功的前提条件,在多媒体艺术的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信息的传达依赖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信息关系,而要运用到各个方面的信息关系。因此,运用多媒体艺术来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使得信息的表达更为丰富。

4.2 多媒体艺术环境下信息工具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多媒体设计中,信息化体现具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是艺术形式在信息网络呈现中的一种全新的形式,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与艺术不断发展。从艺术设计表现方面,多媒体主要是对各种设计符号的分析组合过程。与其他的设计一样,在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布局的繁简、传统与现代的因素等。通过对这类信息的处理,最终呈现艺术作品。

4.3 多媒体艺术环境下交互式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

交互式设计就是在页面呈现对用户具有价值的内容,通过交互的使用可以提升信息的关注度。如果在交互方面只是以信息为主,这就需要知识的辅助,而要解释不同的数据就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理解。例如,对不同种类的图像、图形以及时间等方面,都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处理,以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加深对其的了解,促进更高层次的交互。

第5篇: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视知觉 艺术 视觉心理学 象征符号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of Visual Perception in the Art Symbols

XU Qian, WANG Qian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5)

Abstract Psychology is a combination of visual art and psychological concerns. Art itself belongs to the philosophical category, but psychology is part of the original philosophy. Art Institute have set up visual psychology courses, psychology has gradually seen widespread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 teaching. Today's feeling world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rich, and the information accepte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lex, dazzling. Fortunately, humans have the ability to handle complex information, the brain and visual selectively extracting symbolic manifestations. This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of artistic pursuit of basic, but also artistic expression.

Key words visual perception; art; visual psychology; symbols

一般来说,人类的眼睛总是先看到物体的大体特征,而忽略琐碎的细节。视知觉有一个视觉归纳、概括和提取的过程。视知觉的关键(也是艺术、科学乃至文明的关键)在于重现(representing)。艺术家们对[如何把二维空间中的东西,呈现的像是在三维空间中一样]这件事有多在乎呢?艺术作品是通过各种符号的堆砌表达出来的,具有象征意义。在一幅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画面中,如果没有隐含着某种符号,就不能把它称为象征性的艺术。

1 符号的象征性与象征性表现

象征性表现不需要借助外形特征,也不是物象本身就有的意义,它是由历史积淀或民俗文化后来赋予的意义,这种约定俗成的意义是可传达的基础。圆形是自然中最简洁的形状。在自然形态中,看似无序的形体,其中却有内在的规律。

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波尔卡圆点,已经成为她的人生符号。对草间弥生来说,重复性的圆点代表了生命。还象征着她宏观的世界观、宇宙观。万物之始,点无论多大还是点,像似说明了世界间某种定律似的――原点。她从幼年起就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疾病使得她看到的世界与自己之间仿佛永远隔着一层斑点状的网。于是她开始画这些斑点,它们就像是细胞、分子,这些圆点代表了循环和繁衍,它们组成了生命,以及世界。“地球也不过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所以在草间弥生眼中,圆点就是来自宇宙和自然的信号。一切从圆点开始,无限延伸的网纹亦步亦趋的扩大、包围,如天罗地网般以铺天盖地之势宣泄艺术家的感官幻觉,观众走进草间弥生的世界就好像走入如星空般绚烂的异境,迷航于星际之间,艺术家仿佛隐藏“消融”在其自身创作的艺术里,以窥视者神秘闪烁的眼睛,探视着世人。

2 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符号形式的视觉感受

十字图案:在传统的中国图案中,有大家所熟知的万字符十字形,(左旋)或(右旋)(好运的象征),是古代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中国唐代武则天将定为右旋,定音为“万”,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佛教中一般写作“”。中国传统纹样中就有使用这个符号的“万字不到头”的象征意义。唐代高僧玄奘将翻译为“德”。 而更引人瞩目的是它成为德国纳粹党的标志之后。作为普通图案来看,它具有同形异向,反转重复的形式特点,是一个均齐、有序的装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传统装饰;当它被用于纳粹党徽时,就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它在希特勒时代的德国被奉为神明,曾一度富有感召力。在纳粹党的受害人来看,它又是罪恶的象征,足以引发仇恨和恐惧感,因人不同,感受迥异,这是形式的社会化影响所产生的视觉心理感受。面对同一符号的心理效应竟如此不同。

再例如,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是一个专有标志,依照《日内瓦公约》的规定,红十字具有国际法上的效力,非战时仅有各国红十字会或国际委员会、国际联合会可以使用,战时则作为战地医疗人员的保护标志,任何武装部队均不得攻击标志红十字的车辆、人员、设施,否则即为当然战犯。红十字标志语863年确定,是红十字会历史最悠久的标志。由于十字是基督教符号,伊斯兰教教徒不愿采用。因此1876年奥斯曼帝国采用了红新月符号。该符号与982年被国际红十字会承认。基于同样的理由,以色列所使用的红十字会标志为红水晶,是最新的标志,于2007年1月4日正式启用。

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精神,(下转第152页)(上接第150页)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活动。

这些在历史中形成的象征符号,可以承载极为复杂的社会含义,包括那些久负盛名的企业标志,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以简明的形式或图像传达丰富的社会内涵,这些内涵不是设计者赋予的,也不是图形自身连带的特点,其象征意义与图形特征不一定有直接联系。

3 简化符号与艺术心理表现

对于视觉艺术来说,简化的艺术性体现在适应心理特点上,了解这种心理特点,有利于认识简化的审美价值。从原始时期的岩洞壁画可以看出,人类对于简化符号是与生俱来的心理适应。如今人们已经习惯把简化作为设计的基本方法。著名的苹果标志,从它由最初的复杂标志――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到七彩苹果标志,再到如今的苹果扁平化设计,无不体现着简化的新形式。简化后的苹果标志变得更加易读、更加规范、更有秩序感,也更富有科技感。这样不但加强了视觉传达的表现力,也有更好的识别性。简约的形式不但适用,而且令人赏心悦目。

美国著名运动品牌耐克(NIKE),英文原意指希腊胜利女神。标志是个对勾,其象征着希腊胜利女神翅膀的弯曲羽毛,表达了速度和动感,同时也暗喻着耐克产品的轻柔。该标志的设计是利用图形中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使在岁月沉淀中的社会内容附加于简化的形式。这是用简化的符号来借代社会内涵,是利用文化赋予的意义获得以少胜多的表现力。

在艺术设计中,经常可以看到使用脉络效应的简化艺术表现。简化能够以少胜多,还表现在抓住关键后留出了用想象补充的余地,这种就是利用视觉心理中的脉络效应。抓住要点可以省略其余,这样的艺术作品反而更有观赏趣味。在作品中,可以把局部部位摆在适当的位置,空出相关联的形体,这种省略并不妨碍观看者感受完整的形象,可以用想象来补充画面上略去的形体。即使文字、图案等处于不完整的状态,只要有前后文,我们也可以根据脉络理解其含义。视觉心理通过概括和整合来把握,并能自动补充未及之处,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简化的形象为联想留下空间,简化的形式可以表现丰富的内容。

在一件艺术作品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的,因为存在的本质最终是由主题体现出来的。所有艺术都是象征的,一切知觉式样都是具有这一基本特征的,这恰恰又是对艺术最有用的一个特征。①

注释

①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630.

参考文献

第6篇: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造型;单纯化;符号化;幽默感

一、引 言

一位优秀的动画艺术家离不开深厚的造型基本功,同样一部好的动画片离不开好的造型基础。动画的造型就是以美术理论为基础的审美训练,既包括人物和景物造型又包括动作造型,它在整个动画片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好的动画造型要有很强的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传达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吸引观众,使人在嬉笑娱乐中得到精神满足,同时还能带来强大的商业利益。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的造型,他们不仅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动画明星,而且已经成为商业运作的媒介和形象代言,与好莱坞的任何一位明星相比都不逊色。可见好的动画造型对一部动画片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我国曾经有过十分优秀的动画片,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例如上世纪60年代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80年代的《三个和尚》等大型动画片在造型设计和动作设计方面完全不逊色于同一时代的迪斯尼动画片。尤其在造型方面,它既不同于迪斯尼的夸张、流畅的曲线运动的造型风格,又不同于日本动画造型被美化到极致的唯美的传统风格,是一种带有中国特色和民族个性的风格。要论中国动画造型的辉煌,从著名动画片《三个和尚》中可窥见一斑。

人物造型的独特性是动画片的重要特点之一,只有准确生动和优美的造型才能赋予人物以特有的性格和气质,从而使他们成为鲜活的形象。归纳起来,三个和尚人物造型的艺术特色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二、造型的单纯化

三个和尚在人物造型上具有强烈的个性和典型性,与《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片的造型相比,不及其复杂,而是寥寥几笔的勾勒。人物造型极其简练、单纯,省略到极致,身体的头部、躯干,甚至包括五宫都是用简单的几何体来表现。单从三和尚长相和身材来看就可以对其三位的性格略知,一二,如小和尚单纯幼稚、活泼可爱,长和尚则懒惰、自私,胖和尚憨态可掬。这种看似简单的人物造型其实同样需要通过深思熟虑和精细雕琢,而不像它表面看起来的那样似乎随意勾勒几笔就可以创造出来。 《三个和尚》的场景造型也采用了单纯化的造型风格,没有设定一个具体的环境,画面中没有多余一笔,几乎在空白的背景上进行,但看起来并不荒诞、离奇,相反却意外地明确、清晰,进而从整体上保持了画面造型风格的协调一致。同时,在场景造型上,参考了一些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如绘有山、水、庙的大全景,如具有水墨山水画的特点,没有繁杂的透视,而是平列展开于画面,单纯而概括,这也是本片区别于迪斯尼动画的一大特点。

三、造型的符号化

形式美是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动画片也是视觉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它的每一个画面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在视觉艺术中,艺术形式、艺术形态丰富多样,其中最重要的艺术形态和手法就是符号化。所谓符号化,既不是具象的描摹也不是抽象的不似,它是以高度概括和提炼的意象符号刻画物象,着力于“似与不似,不似之似”的意象表现。在我国,如传统绘画、雕刻、皮影以及戏剧、舞蹈等造型艺术在这方面更为突出,而动画电影《三个和尚》在造型刻画表现方面也较多采用了符号化的表现手法,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人物造型的符号化是中国漫画中常用的,动画电影《三个和尚》中人物的塑造,如省略掉脖子,只有头和肩,这种造型是一种符号化了的胖子形像。胖和尚的造型就采用了这种造型方式,观众一看便知,使得人物性格的塑造更加鲜明,它的形象更增强了本片的艺术特色。还有的形象是小孩的形象,头大身子小,脖子可有可无,三个和尚中的小和尚的造型就是如此,人物造型极具典型。本片中场景的造型同样也采用了符号化的造型方式。如胖和尚赶路热得满头大汗时,看到了一条小河,在这幅画面中小河的表现就采用了符号化的手法,用几条曲线表示水纹,简单却又恰到好处。再如技涞谋硐滞样也采用了符号化的表现手法。整个影片中时间的表现采用了不规则圆的造型,通过圆的位置的改变来表示时间的推移,从画面左边升起,右边落下,时间的流逝就这样轻松有效地表现出来丫,而且艺术效果很强。

符号化的语言既是风格的外化,也是热莸囊徊糠郑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三个和尚的故事是中国的,形式理当也是中国的,带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个性。这种似与不似的符号化的表现手法秉承了中国画的意境,也符合绘画的艺术规律,更加有力地表现了这部电影的喜剧、幽默的艺术风格。

三、造型的幽默感

为取得强烈效果,采用夸张画法,夸张便出奇像,显得滑稽可笑,由此形成《三个和尚》造型又一突出的艺术特点:幽默滑稽、妙趣横生。

符合动画角色的性格是动画造型设计的第一原则。要首先了解所要设计的这个角色的身份及性格,在设计中往往一些小的细节就能够将这类角色和其他的角色区别开来。有时候头部和脖子的不同连接关系,就能很好的表达出各种角色的差异,赋予角色魅力,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滑稽幽默的造型就是好造型的魅力所在,三个和尚虽然很相像,但他们鲜活的性格及个性的动作都在阐释着优秀的造型,紧紧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在本片中较多地采用了富有幽默感的连续造型,让人忍俊不禁。如胖和尚端起水缸喝水的造型,通过夸张的造型手法,突出胖和尚的肚子比水缸还要大,这种对比手法滑稽幽默但同时又寓意深刻,也体现了胖和尚懒惰的一面。再如胖和尚赶路热得满头大汗,看到河水时兴奋跑动的造型,两胳膊快速的飞转,与之前走路的动作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表现了胖和尚前后心理的巨大变化,更鲜明地塑造出胖和尚幽默、憨态可掬的性格特征。三和尚造型幽默的同迹又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7篇: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

艺术做为精神领域的贵族承载着培养人类心灵的重任。科学越进步,人类面临的社会问题越多,精神问题也愈多。科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时艺术就发挥了作用,成为困惑的现代人表达自我寻求解脱的精神途径。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多元化已呈现不可逆转的态势。艺术作品中一切关于人性、都市化、社会现状的作品正逐渐占踞艺术创作的主要层面。中国当代艺术在都市文化中得以生长,都市的复杂性、多样性、变异性再一次影响生活在其中艺术家的思维,艺术家倾心于对都市时尚族群的心理与精神维度的状写,试图捕捉当代都市生活中流动和变化的心绪。从某种意义上,当代艺术是现代时尚都市文明的精神空间,让人们触摸到当代都市文明的真实存在。

今天的艺术发展与都市化的加速进程处于同一个时空层面。平庸、乏味、无聊、个人的孤独、个性的淹没都成为都市生活的特征。与商品经济同步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影响和改变了都市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艺术活动不再是终极目的,而是一种存在方式。架上绘画日益减少了其文化影响力,都市中的传统艺术家不得不给自己重新定位,对自身的艺术系统进行反思。他们在都市生活的变化中寻找表达感受的切入点,记录自己的都市体验,捕捉各类经验以构成对现实影响和批判的依据,力求使他们的艺术成为都市中有效的话语。

二、都市化

(一)都市化的社会学定义和基本特征

都市化泛指社会的经济关系和人口生活方式等从农村型转向都市型的过程与状态。都市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近代工业化的直接结果。这一过程至今仍继续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里。随着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提高和对外经济交往的频繁,一些经济功能强大,集散作用明显,人口流动性强的繁华都市必然会形成。

(二)大都市功能性消费迅速发展

大都市的经济中心功能,必然会引发一系列商务性的消费行为。频繁的商务交往活动带动宾馆、餐饮、娱乐业的迅猛发展;大都市的文化中心功能,使得许多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重大文化活动都会在都市内举行,例如各种类型的电影节、电视节、戏剧节、艺术节,不仅能促进都市文化消费的发展,而且也会因其强大的人群集聚效应而带动其他消费行为的发展。这一点也深刻影响了艺术领域的发展。

三、都市化时代大众的视觉审美表达

(一)大众文化与艺术 大众文化包含了俗文化、流行文化、民间文化及某些雅文化的特征。但相对于西方,中国现阶段大众文化的受众最典型的特征是对文化信息的被动性接受。由于信息社会传媒的高度发展,大量信息以图像、文本、声音等方式高强度高密度向大众进行强行灌输。对这些东西的判断都会因各阶层不同和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而有所差异。大众文化的特征是大量的复制,信息的图像化和大众文化的娱乐化。

论及大众文化不能不提的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风行的范围主要是在文学界、艺术界、文艺理论界。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现代主义变体出现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后,后现代主义思潮进一步渗入大众传媒和日常文艺消费,激起大众的强烈反应。八十年代末以来后现代语境已经包围着中国人。在娱乐文化方面,后现代氛围日渐浓厚。流行音乐、KTV、网络文学、畅销书、偶像肥皂剧等等,消费文化市场已经形成,文化工业初具规模。后现代主义的复制性导致快餐文化的泛滥。后现代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复制的文化,日复一日地为人们提供各种大同小异的流行文化,廉价而畅销。个性、创造力、批判热情、现实精神都消失殆尽。

(二)都市化时代的艺术审美表达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化进入了迅猛的快节奏发展阶段,都市成为一个巨大的物质存在。都市化进程给人们带来了快捷方便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人们在享有自动化、信息化便利的同时,精神之累更胜于肉体之累:单调重复的工作,冷漠无情的现代管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严重的心理失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劣质,治安状况恶化,也给都市人带来更多的焦虑、烦恼和忧郁;就业失业已经成为都市人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时尚和商业化的氛围控制着人的感官;心理空间明显缩小,孤独也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又一精神困境。

在都市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更多地放弃了传统的架上绘画,采用数码成像技术、电子影像、行为、装置等等,成为技术信息化时代艺术的全新体现,这都是现代科技和传媒带来的巨大影响。传媒机器和互联网既是这些新兴艺术的载体,又是它们的消费对象。都市艺术在他们手中是时尚、流行、瞬息万变的,没有固定的状态。他们所体现的正是弱化技术手段,注重艺术观念,表达在都市生活中急剧的节奏和眩目的变化和感观刺激。“这是一个让人产生错觉的时代。人人都在制造错觉,欣赏错觉,从中得到。”(孟禄新、张晓凌编著《抽象艺术――另一个世界》,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这些作品反映出的当代艺术的特征,无一例外地消解了唤起常态美感的现实形象,消解了现实的外在与虚幻的内心的界限,捕捉现代化都市生存的体验和本能的生命意识。(岛子主编《后现代艺术系谱》,重庆出版社2003年8月版)都市化带来的快节奏和瞬息万变的视觉图像,使得艺术比任何时候都更强调它的视觉感受,特别是非常态美感的视觉冲撞:强调感官刺激,忽视或者放弃精神情感的索求,消解精英艺术的道德感召和现实批判,消解主流文化意识,强调“小资”特有的趣味、气息和情调,显示出视觉艺术家在文化商业中彻底的媚俗化。如在广东画家邓箭今的梦游者系列中,面目不清、手持枪械的人物和略带风云光环的背景,以鲜艳的色彩和中高明度构成强烈的视觉刺激,构成了卡通式的语言色彩,血腥的暴力事件转化为华丽危险的迷幻戏剧。权利、暴力、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梦游隐含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一种自我怀疑态度。他试图表达的是:罪恶与欲望,理智与疯狂,社会、自然与机器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以及无奈的妥协。

四、绘画中的呼声

第8篇: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

美术 感悟美术 美术学习

一、美术教学首先要感知美术

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也称“造型艺术”。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二、分类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

1.绘画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色彩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绘画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它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从工具材料看,绘画可分为水墨画、油画、壁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从题材内容看,绘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从作品的形式看,绘画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插图等。不同类别的绘画形式,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不同,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征。中国画又称水墨画,它在世界绘画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在工具材料上,中国画是用毛笔、墨在宣纸、绢帛上作画的,它讲究笔墨,着眼于用笔墨造型。在表现方法上,中国画采用一种散点透视的方法。在画面的构成上,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代表,它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在工具材料上,油画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的。在表现方法上,传统的油画家采用焦点透视法作画。在画面构成上,它讲究画面景物充实,按自然的秩序布满画面,呈现出自然的真实境界。

2.雕塑

雕塑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雕塑的种类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从制作工艺来分,雕塑可分为雕和塑。雕是从完整而坚固的坯体上把多余部分删削、挖凿掉,如石雕、木雕、玉雕等,塑是用具有粘结性的材料联接、构成为所需要的形体,如泥塑、陶塑等。从表现形式来分,雕塑可分为圆雕、浮雕。圆雕是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从四面八方观赏的立体雕塑。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借助于体积和结构等。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 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各个时代宗教 、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中国陕西何家湾和辽宁凌源、建平等地发现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头像等,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动物的崇拜以及认识人本身、认识世界的过程。

3.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以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我们一般把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实用工艺美术是整个工艺美术的主体和基础,包括衣、食、化、行、用的工艺品类,实用价值是这类工艺品的主要价值,审美价值是作为辅助价值存在的。这类工艺品包括经过装饰加工的茶餐具、灯具、木器家具、绣花制品、草竹编织品等等。陈设欣赏工艺品是指那些以摆设、观赏功能为主的工艺品,这类工艺品以审美为其首要价值,手工技艺性很强,实用价值已不明显或完全消失,如玉器、金银首饰、象牙雕刻、景泰蓝、漆器、壁挂、陶艺等。

三、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 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如何巧妙地学习美术,笔者认为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有的同学作画非常刻苦、勤奋,但是技能并没有达到提高,至是在现有的水平上,原地踏步。这往往就是学生学习美术的思路和方法不对。从表面上看,他们老老实实,勤勤恳恳,没有做到及时的总结,没有去看到自己的画为什么没有得到提高,只是手法上的熟练,在这样的情况下怎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呢?那么我们就应该做到多动手,多动脑,实战经验结合理论知识,每次作画后都要认真的分析,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尽量少走弯路,达到学习的最高效率。

其次,要针对性地去学习。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就是要求我们首先要弄清自己的学习状况,存在哪方面的问题,针对性地去克服与解决。比如,有的同学技法比较熟练,但是色调的搭配上不是很好,也有的人色彩搭配很合理,但是手法不纯属,因此做不出完美的作品。

第9篇:视觉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色彩;运用;价值;实例;分析

简单来说,色彩就是在光线照射于物体的过程当中,色彩欣赏受众自身视觉神经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视觉感受,进而感知有色的状态,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我们俗称的颜色。在对色彩进行运用的过程当中,艺术创作者的某种特定情调或是思想倾向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与满足。更为深入来讲:色彩可以说是整个视觉世界当中象征生命与活力的基本所在,其相对于电影艺术的发展而言起到了极为深远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我们从电影艺术的研究及发展历程角度上来说,在电影艺术表现形式自“黑白”式画面逐步向“色彩”式画面所过渡的发展进程当中,电影画面无疑出现了质的变化与腾飞。对于电影艺术这一整体而言,色彩毫无疑问成为电影创作构成要素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当中,电影艺术创作者对于色彩的理解也更为深入,其在电影空间构成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彰显,在对电影对象客观面貌进行还原与再现的基础之上,更为多元地传递了电影艺术创作者的主观性情感趋向。本文试针对以上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电影创作中色彩的运用价值分析

电影艺术将多门艺术综合为一体,继承并延续了这些艺术的特点与优势,从而实现了电影艺术视觉感染力与听觉感染力的发展及优化。本文已对色彩的应用在视觉艺术中的主体性地位做出了详细分析,由此也可以明确色彩的应用在电影艺术作品创作中的主体性地位。在新时期的电影艺术告别传统意义上的“黑白”式画面之后,色彩的运用成为电影创作者在赋予电影艺术作品新的内涵与灵魂过程中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合理的色彩运用能够将人的情绪及情感波动充分激发出来,从而在电影作品欣赏过程当中寻求情感共鸣。

很明显,对于电影创作而言,色彩的运用不仅仅能够充分激发电影欣赏受众的情绪及心理波动,同时也能够赋予电影艺术作品本身以更为完美的表现。在实际研究工作当中我们不难发现:高质量的色彩运用能够在电影作品展现的过程当中发挥反衬或是烘托等关键职能,进而转变为电影创作作品的语言信息,以此种方式将电影创作者的创作思想意识通过电影语言信息的传递最大限度地营造出来。在丰富的色彩运用过程当中,电影艺术作品故事情节表述将逐渐深入,以或丰富或浓厚的色彩将电影故事情节推至一个全新的环境当中。相关研究人员明确提出一点:电影创作中色彩的运用不仅能够刻画电影作品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能够将相关人物角色的内在情感与心理变化特征展现出来。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色彩的综合运用实现了电影作品灵魂的深化与升华。

二、“第五代”电影人基本特征分析

何谓“第五代”电影人呢?我国20世纪80年代自电影学院相关专业毕业并从事导演行业的年青一代导演称之为“第五代”电影人。那么,“第五代”电影人有着怎样的特点呢?从“第五代”电影人自身的发展角度上来说,他们均在年轻时期被卷入了极为动荡的社会变革中,或参军或上山下乡,“第五代”电影人走过了一段极为特殊的历史社会时期。在现代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时期,“第五代”电影人接受过比较专业的专业性培训,对于电影艺术作品创作有着极为饱满的热情。从“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的角度上来说,“第五代”电影人对于新的电影作品创作思想、创作手法以及创作技术均有着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在整个电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找寻到最为关键的艺术拓展角度,以独特且艺术性的视角将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与民族心理结构变化趋势通过电影艺术作品这一载体完善地呈现出来。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以及黄建新等在内的电影人均属于“第五代”电影人。从“第五代”电影创作作品的特点角度上来说,“第五代”电影人力求从电影作品题材的选取、故事情节的叙述、电影镜头的应用以及电影画面的处理等多个方面入手,赋予这一时期电影创作作品鲜明的时代特性。总的来说,“第五代”电影人是电影艺术发展进程当中最为特殊的主体分值,其所创作的电影作品表现出了极为显著的主观性、象征性、独特性、艺术性以及寓意性特点,在电影创作体系当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

三、“第五代”电影人在电影创作中色彩的运用实例分析

1.色彩在“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背景中的应用分析:正是由于“第五代”电影人在电影创作过程当中对色彩运用的重视程度极高,高质量的色彩应用也成为“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的一大关键特点。张艺谋作为“第五代”电影人中的先驱与代表,其代表作《红高粱》最为有效体现了色彩在电影创作背景中的运用价值。《红高粱》以红为色彩基调,将鲜绿色调的高亮、黄褐色的龟裂土地、红白相间的衣裤融合在同一个画面当中,赋予了整个电影创作作品以鲜明的原调对比,在电影创作过程当中深入体现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自然景观的特殊性欣赏价值。红调背景贯穿整个电影作品,与主人公有关“我爷爷”与“我奶奶”回忆的故事情节发展主流相适应。故事的结尾是天、地、人在红调空间中的统一,将人性与人生命力与生俱来的蓬勃旺盛完全体现了出来,以红色把生命源源不尽、蓬蓬勃勃的生机充分展现了出来。电影作品欣赏受众能够在大红色的电影背景当中感悟影片旨在传递的那种“豁豁亮亮,张张扬扬”人性特征与气质,以此实现电影作品欣赏价值的深化与升华。

2.色彩在“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服装及道具中的应用分析:电影作品创作过程当中的服装及道具同样是色彩运用的载体。通过对电影创作服装与道具色彩的综合性运用,整个电影作品画面色彩表现力与叙事性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第五代”电影人在电影创作过程当中对此问题予以了特别关注,从而也赋予了整个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第五代”电影人王家卫改编自小说《对倒》的代表作《花样年华》,女主人公苏丽珍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变化趋势通过色彩对比鲜明的旗袍服装充分体现出来,女主人公服饰颜色与心理变化特征的契合性带给影片欣赏受众极为突出的视觉冲击,从而更易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又例如“第五代”电影人李少红执导电影《雷雨》,女主人公虽然全片穿着旗袍,但随着女主人公心灵中绝望越来越多,旗袍中的紫调也更为浓厚与沉重,这与女主人公绝望性心理变化特征密切相关,在沉重的色调选取作用之下引导影片欣赏受众融入故事情节当中,体验女主人公所处社会的无奈与枷锁,并达到对影片进行反思的关键目的。

3.色彩在“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画面中的应用分析:通过对色彩的运用,电影创作作品画面的艺术张力得到了充分彰显与体现,“第五代”电影人通过对造型手段的分析将电影主旨融于色彩当中。例如“第五代”电影人陈凯歌执导作品《黄土地》,陈凯歌导演有选择性地对黄土地背景中的各种黄调进行了综合运用,以外景光线的柔和黄与土地沉重黄的配合,将影片故事发生画面――我国陕北地区黄河边缘黄土地独特的景观构造充分融入影片角色的塑造当中,通过黄调在电影创作画面中的综合运用,将陈凯歌导演旨在于营造的正面形象与积极情绪充分体现出来。又好比由“第五代”电影人冯小刚所执导的电影作品《夜宴》,整个创作画面在无形当中带有一种浓厚的灰色朦胧视觉冲击与感受。这种朦胧式的电影创作画面与电影影片旨在于烘托的人望潜能的蔓延与膨胀是完全吻合的。在主人公欲望不断膨胀的过程当中,周围灰暗环境的限制更加突出,黑调与暗红调开始与整个灰色朦胧的创作画面相交会,这三种色彩相互作用之下也营造出了主人公企图主宰一切的欲望顶点,然而影片故事的结尾却是意指共同毁灭的白调与绿调,这两种代表单纯与寂寞的色调在灰色朦胧的电影创作画面整体中试图冲破视觉阻碍,但未能成功,这就好比主人公试图主宰一切,但最终仍旧走向被毁灭的历史宿命。可以说,色彩的成功运用将电影人希望通过电影影片传递给影片欣赏受众的艺术与情感感召提前以一种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在了电影影片欣赏受众面前。

四、结 语

在电影艺术发展过程中,色彩的运用无疑极大丰富了电影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整个电影作品的艺术展现空间也得到了极为显著的扩展。可以说,在电影创作过程当中,色彩的综合运用能够使电影艺术作品欣赏受众更为清醒认识到自身所处的现实世界与社会实际。然而要想将色彩高效应用于电影创作过程当中并非易事,色彩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也并非单纯利用色彩表现形式对客观环境予以还原,而是应当着重关注对现实生活的还原。“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对色彩运用的关注无疑是最为具体与完善的,这种关注也使得色彩在对现实生活进行还原的同时,也赋予了现实生活更为深厚的精神内涵与艺术底蕴。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中色彩运用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郭大勇.禹秀玲.政治化、商业化及二者的兼容――电影源流、主流比较[J].社会科学家,2011(10).

[2] 何春耕.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审美超越――谢晋电影创作观念略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04).

[3] 胡文谦.关于早期中国电影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1).

[4] 曲伟新.从电影《逆光》浅谈文学语言的特征符号与电影的艺术本质关系[J].电影文学,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