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以理工融合为特色,依托学科为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在光电信息处理、光电子学、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和开发奠定基础,专业课程设置对光电子器件及应用、光电信息处理、宽带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有所侧重。
课程设置: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激光原理与器件、光电技术与器件、光纤通信原理、光电图像处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光电技术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等。
毕业生可在光学、光电子学、激光技术、光通信技术、光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
微电子技术的主要相关行业集成电路行业和半导体制造行业,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投资密集型产业,是电子工业中的重工业。与集成电路应用相关的主要行业有:计算机及其外设、家用电器及民用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工业自动化设备、国防军事、医疗仪器等。
1.微电子技术的概述
微电子技术的涵义:微电子技术一般是指以集成电路技术为代表,制造和使用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新型技术学科,简言之就是将电子产品微小化的技术。微电子技术主要涉及研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相关的技术与工艺;是建立在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各种半导体器件基础上的高新电子技术。
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工作速度快,对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实现网络、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的信息化的基础是集成电路,因此说微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石。
微电子技术知识组成及应用:微电子学科以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化学专业为基本,涉及半导体物理基础、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与测量、半导体制造技术、微电子封装技术、半导体可靠性技术、集成电路原理、集成电路设计、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工程化学、电路CAD基础、可编程逻辑器件、电子测量、单片机原理等众多学科知识。衡量微电子技术的标志要在三个方面:一是缩小芯片中器件结构的尺寸,即缩小加工线条的宽度:二是增加芯片中所包含的元器件的数量,即扩大集成规模;三是开拓有针对性的设计应用。
微电子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分布在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行业,从事制造、测试、封装、版图设计及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等半导体行业,不光需要大量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也需要大量高级技术工人。其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微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半导体芯片制造、封装与测试、检验、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的工艺方面工作,生产管理和微电子产品的采购、销售及服务工作。
2.微电子技术产业现状
全球产业现状:自上世纪,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石,微电子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初期的小规模集成电路(ssI)发展到今天的巨大规模集成电路(GSI),成为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先导技术。本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
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支撑这个时代的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均将得到高速发展,并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信息科学已成为当前新经济时代的基础产业。
国际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将继续缩小,集成电路(Ic)将发展为系统芯片(sOC)。芯片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基础产品之一,如果把石油比作传统工业“血液”的话,芯片则是信息时代IT产业的“大脑”和“心脏”。无论是小到日常生活的电视机、VCD机、洗衣机、移动电话、计算机等家用消费品,还是大到传统工业的各类数控机床和国防工业的导弹、卫星、火箭、军舰等都离不开这,JwJ\的芯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国内集成电路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当前我国集成电路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微电子工业发展的主导国家是美国和日本,发达国家和地区有韩国和西欧。我国微电子技术产业正进入迅猛发展时期,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半导体制造中心和国际上主要的芯片供应地。特别是在半导体晶片生产方面,其产量超过全世界晶片产量的30%,今年随着LED产业迅猛发展,芯片市场已供不应求。今年,我国芯片总需求已经达到5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之一。
我国微电子技术产业现状:在2006年8月及10月海力士意法在无锡建成8英寸和12英寸芯片生产线之后,2007年迅速达产,从而拉动了国内芯片制造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在此基础上,2008年海力士意法又继续实施第二期工程,将12英寸生产线产能扩展至每月8万片。此外,国内还有多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正处于建设或达产过程中,其中12英寸芯片生产线已成为投资热点。
中芯国际在成都的8英寸生产线建成投产,紧接着在武汉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业——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也建成投产;华虹NEC二厂8英寸生产线建成投产;英特尔投资25亿美元在大连的12英寸芯片制造厂投产:台湾茂德也投资9.6亿美元在重庆建设8英寸生产线;中芯国际投资12亿美元在上海的12英寸生产线正式运营。中芯国际宣布正在深圳建设8英寸和12英寸生产线,英特尔支持建设的深圳方正微电子芯片厂二期工程已竣工。
随着这些新建和扩建生产线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我国芯片制造业的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大。北京京东方月生产9万片玻璃基板的液晶生产8.5代线今年即将投产。在封装测试领域,中芯国际和英特尔在成都的封装测试企业建成投产,江苏长电科技投资20亿元建设的年产50亿块集成电路的新厂房在使用,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公司的第二工厂投产。
飞思卡尔、奇梦达、RFMD、瑞萨、日月光和星科金朋等多家企业也分别对其在中国大陆的封装测试企业进行增资扩产。此外,松下投资100亿日元在苏州建设半导体封装新线投产;意法半导体投资5亿美元在深圳龙岗建设封装工厂。这些新建、扩建项目成为近期拉动我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继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产业的市场层面看:英特尔、三星、德州仪器、Renesas公司、东芝公司、ST微电子公司、英飞凌、NEC、摩托罗拉和飞利浦电子公司,为世界较大的半导体生产商。领导我国微电产业主流的企业主要分布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环渤海湾地区和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代表是: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天马有限公司等。
毋庸置疑,微电子产业投资巨大,产业规模发展迅速,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3.微电子产业的发展为中等职业学校微电子专业打开就业市场
国内现有的集成电路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正迅猛扩大和提升。企业通过加强工艺技术、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改造,加快现有生产线的技术升级,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扩大产品品种,替代进口。因而,用工需求量大,技术工人市场前景也随之向好。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出发点。
目前,全国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有一百多所,在校学生估计超过5万人。本专业设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专业的发展现状良好,主要表现在:规模在逐年扩大,开设此专业的学校和招生人数都在增加;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高。这是与微电子技术产业的稳步发展相适应的。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不同层次的人才对应着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宽广的科学技术知识面、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随着集成电路、液晶、有机薄膜发光及太阳能电池等信息产业投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从事基本劳动的产业技术工人需求量也在大幅增加,目前很多企业正处在“用工荒”。这给职业教育开设微电子技术专业带来的契机,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契机,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适应企业的发展。
4.突出职教特色,校企结合开设课程
合格人才的培养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既是专业知识的培训过程又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过程;它要求学校要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培养的学生既要有专业技能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有“教方”教改的灵活变化,更要有“学方”学习内容的切合实际。
这些决定教育质量和产业发展的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质量、规模、结构和市场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教学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课程设置、专业规模和结构必然受到行业市场冷热的影响。就学校而言,教育质量除了受到教师、教材、课程、授课方式等纯教学因素的影响之外,同时受到产业规模和结构的制约,课程结构设置要和企业需求密切结合。
课程设置中:明确设课目的。明确基础课、实训课之间的学时比例,要了解社会需求对课程的模式、培养方向起到决定性作用。起点不同的学生技术专业也应定位在不同的培养层次上。
一般来讲,高中毕业起点的学生课程选择应该在对材料生长的了解、清洗工艺、净化及器件工艺的学习掌握;初中起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普通型工人,学校的办学目标不能一刀切,应根据需求分出层次。内容应根据市场需求,不能盲目制定教学计划而脱离实际,要大胆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培养称职的技术工人。
教学环节中: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重大和综合性的课题。影响教学质量的校内要素是“教”与“学”,“教方”的要素有:教师队伍、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式;“学方”的要素是学习目的、上课态度。
在这些方面存在着:教方能否真正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教师有没有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能力;课程设置能不能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吻合,既要按需设课也要“因人设课”,实验和实习环节不能流于形式:教材选择和讲授内容既要按照统一标准,又要“因人施教”、“因需施教”;教学方式达到在不偏离教学要求前提下的多样化:以宽进严出的原则对待学生、教授知识。
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抓“质量”:首先,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的基本素质,如思想品德、敬业和专业知识面等;其次应该注重教师的再学习,这包括教授课程的学习与拓宽,要掌握捕捉微电子学科发展的洞察力和知识的更新能力;其次,随着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应该注重课程设置的不断更新和调整;第三,课程设置必须同样注重教学和实验两个环节,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带学生多参加实训,对于培养学生的接受、掌握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非常必要;即课堂与课下相结合、讲课与实验相结合、平时与考试相结合。
从前面国内外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美国、西欧、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早已完成飞速发展的上升期,进入稳步而缓慢的平台。而我国随着市场开放和外资的不断涌入,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正突飞猛进、焕发活力。今后我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还将有明显的发展空间,高科技含量的自主研发的产品将会占领全球主导市场,随着社会需求逐步扩大,微电子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目前,市场对从事此类工作的工人需求是供不应求的,呈现“用工荒”状态,而且真正经过专业培训的合格技术工人几乎很难找到,农民工缺乏相应的技术不能满足像因特公司、京东方、上广电、大连路明集团、久久光电这些科技产业的用工需要,从这一点来看,企业急需具有一定技术技能型的工人来充实一线生产。因此,今后几年内,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微电子技术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
随着生产力的持续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科学技术已不能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众多的产业、经济、科技和社会问题,无法用传统的数学方法和技术加以解决。智能科学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它是脑科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构成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智能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技术。在国外,智能科学技术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且,国外一些著名学府,如东京大学、爱丁堡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先后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该方向的高层次人才。智能科学技术也得到国内专家的密切关注,早在1991年中国科学院就建立了以智能科学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并且已有计划将其列入我国新近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
智能科学技术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钟义信教授在2007年中国人工智能年会上指出:“智能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前沿和制高点,充满重大的创新机遇。在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下,谁先掌握智能科学技术,谁就有可能掌握制胜的主导权”。目前,智能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推进智能科学技术专业教育,培养高层次智能科学技术人才,正当其时,适应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顺应时代的需求。自2003年10月北京大学自主设置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在教育部备案以来,先后有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院校先后设置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我校申报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也于2008年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批准。
为加快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步伐,进而提高“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办学质量,新专业建立以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先后于2004年8月在北京、2004年11月在北京、2005年11月在武汉、2006年12月在北京、2007年12月在哈尔滨和2008年10月在北京六次组织“智能科学与技术”教育研讨会和座谈会,上百所大学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加快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己成为众多院校的共同愿望,但由于该专业设置时间不长,各高校对于该专业的建设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因而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
我校建校50多年来,坚持以信息学科为特色,不断调整学科结构,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国家及地方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的人才。近年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粗糙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智能、模式识别、文本分类、图像处理等研究方向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在科学研究方面,研究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在Rough集扩展理论模型、决策信息系统不确定性度量、自主式机器学习、信息系统知识约简、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的知识获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针对复杂问题求解,模拟人类问题求解的自然方式,以Rough集、模糊集和商空间理论为基础,开展粒计算研究工作,在二进位粒表示、模糊商空间、覆盖粒计算模型、粒计算知识获取等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将计算智能理论成果应用于一些特色领域,例如,研制了EMAIL过滤系统、基于语音和图像的双模情感识别系统、Rough集智能数据分析仿真系统(R1DAS)、图形图像智能分析与处理系统、棉属植物生物基因信息智能分析系统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些都为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结合重庆邮电大学本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对我校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2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
2.1 培养目标
制定科学、合理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基础。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结合以下三个方面。
(1)紧扣专业内涵,弥补“智能缺位”的专业漏洞
智能科学技术以人工智能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去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如何设计和建造具有高智能水平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如何设计和制造更聪明的计算机。对于专业培养目标,按照专业现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弥补“智能缺位”的漏洞。现有的电子、自动化和计算机等专业本身都在向纵深发展,人才需求强劲,都是不可或缺的朝阳专业,与智能技术虽有交叉和结合,但每个专业都不能独立地覆盖智能科学技术的整体范畴,更不可能丢弃原有的专业核心将重心转移到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因此,“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应该定位于弥补信息领域“智能缺位”的专业漏洞。
(2)紧跟市场需求,培养适应国际竞争和社会需求的人才
学校并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大系统。因此,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培养适应国际竞争和社会需求的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是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具体到“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基础能力培养,即加强英语、数学、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二是突出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即突出对人工智能、脑科学、认知科学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掌握;三是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即强化智能系统、智能网络等的分析与设计能力。
(3)紧随本校优势,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多样化。各所院校不可能制定完全一致的培养目标,完全一致的培养目标必定导致人才培养的失败。因此,培养计划的制定必须结合自己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突出本校的专业特色,针对性地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重庆邮电大学是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院校。因此,我们在制定培养计划时,一方面可以借鉴其他院校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必须结合我校十分优越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方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与现有的“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结合,不仅能够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而且必将大力推动我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加速我校其他学科的快速发展。
2.2 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课程体系的整合和设计来 支撑。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是教学之根本,其主要任务在于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依靠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
对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该专业本科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知识体系来看,我们大致可以将大学教育期间学生应学习的知识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开放选修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是对学生德、智、体三方面基础素质的培养。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为本专业后续课程之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本专业的基本能力,主要以智能科学技术方面的课程为主。专业开放选修课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也是体现本校专业特色的模块。
新专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特有学科体系和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将成为区别于相关学科的重要标志。“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本专业核心课程不是信息科学专业核心课程和自动化科学核心课程的简单堆砌,而应该对信息科学核心课程进行有效的裁减和调整。通过对各相关院校进行调研,我们发现“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尚没有形成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这是一个亟待讨论的问题。开放选修课是各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特色课程。结合我校的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可以将智能科学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开设相关课程,如智能通信技术等。
2.3 师资队伍建设
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实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保证。要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需要教师具备相关专业的坚实基础和熟练的业务能力。如何整合师资力量,如何共享资源,如何进行高校之间的联合培训、互聘教师等问题都是新专业建设和规划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通过20多年的师资队伍建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上已经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但是,为适应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需要,除了依赖本院已有的师资队伍,还需要整合其他院系的师资力量,比如控制技术相关的课程和实验可以借调自动化学科的老师,而生物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则可以让生物信息处理学科的老师来承担。
然而,为了适应“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后发展的需要,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脑科学和认知科学方面的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加强。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调整和培养:
(1)调整教师队伍。从现有的教师队伍中挑选一些在智能科学技术方面有专长的老师组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
(2)组织教师培训。针对当前师资队伍薄弱的课程,组织老师到相关院校进行调研和专业学习。
(3)引进高级人才。建设科研团队,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是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根本保证。
2.4 就业前景展望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就业前景的好坏是本专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产业、经济、科技和社会对智能科学技术的强烈需求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因此,“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至少包括以下几条重要途径:
(1)从事智能科学技术的研究。智能科学技术已成为新世纪争夺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加之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的迫切需要,在国家各部门各领域从事智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学生的一个去向。
(2)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随着“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逐步建立,高校急需大量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人员和研究人员,在高校从事人才培养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学生的又一个去向。
(3)从事智能系统和智能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智能系统和智能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需要大量的智能科技人才,结合我校的行业背景,将智能科学技术应用到通信网络领域,培养学生从事智能通信技术、智能网络、智能信息安全等的研发能力,将为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学生就业开辟最主要的途径。
如果你属于以下这三类人中的某一类,那你一定要跟随本期《电脑爱好者》深度报道,一起去探究一个结果!
有志向、有梦想,可已经与心仪的专业擦肩而过,不知道如何补救;
有志向、有梦想,可不确定要选A专业还是B专业;
没太多想法,只想选个比较有前途/钱途的专业。
过来人如是说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汇编语言、软硬件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网络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AD/CAM、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新技术等。
感言:大概可以细分为网络和软件、资讯系统三个方向。但无论是哪个方向,一定要有很强的编程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软件要很过硬。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较广,各种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都需要专门的计算机人才加盟。此外,各种国家部门、科研单位、院校等,也在择业范围内。
计算机类相关:
计算机网络工程:它的主要特点是通信与网络结合、网络软件与网络硬件结合,培养网络应用开发、网络信息控制及网络工程技术方面的能力。学习的课程也和计算机网络有关,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安全、网络工程、互联网及其应用等课程都被列入本科四年的学习计划之中。网络工程师、软件开发、网络安全人员是网络工程专业最对口的就业方向,另外,从事网站开发、网络维护工作也很不错。
计算机软件工程:它以开发升级新软件、维护原有软件为主要任务。这个专业的同学除了要学习必修的基础课程外,还要学习程序设计基础、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Web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及应用、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等几十门专业课程。毕业生主要在各大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高校、研究所、国防等部门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应用与研究工作。未来几年,国内外高层次软件人才将供不应求。在我国IT职场十大人气职位中,软件工程师位列第一位,软件工程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信息安全:需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理论及相关网络开发的知识,主要研究确保信息安全的科学和技术。毕业生可去公安局信息监察、网站、病毒杀毒公司以及涉及信息安全的地方,比如电信、网通的技术安全维护部门,政府各个重要部门的网络安全监测部门。
专家点评: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中新兴的媒体与艺术方向,以数字媒体技术教学为主,培养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综合性数字媒体人才,学生不仅要学软件课程,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媒体、艺术背景知识,为广告设计、产品介绍、公共空间展示,娱乐表演等众多媒体领域,培养媒体制作人才。而游戏设计专业就是动漫专业,毕业生会进入游戏策划行业,或对口的游戏公司,或从事多媒体事业,都是很有潜力的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
感言:这是个宽口径的专业,学习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三大块。对学生的数学、物理、英语基础要求很高。学这个专业的学生常常觉得“很赚”,一是学的东西很多,二是因为动手的乐趣多:攒机子装电脑、拆MP3、修手机,甚至为心仪的MM制作电动小玩具等都是我们的拿手好戏。据说毕业后在电子、信息、计算机三大领域都受欢迎:在电子方面,可以做电路设计工程师,有线无线都能上手;信息方面,可以做电信工程师;计算机方面,搞软硬件开发都行。
电子类其他:
微电子学:学习内容专一、目标明确,就是研究新型电子器件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并学会用计算机辅助集成电路分析。可以说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有很多交融之处,不过需要学得更精、更深。该专业对应的是芯片产业,即集成电路。毕业生可做集成电路设计开发、器件制作和工艺的硬件工程师,薪酬相当高。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最早出身于工科电气工程系,原来叫无线电技术,后来出现很多类似名称的专业,例如电子工程、电子技术等,后来把相近的10个专业合并为电子信息工程,各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方向不同。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通信、广播电视等部门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运营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用光取代电信号对声音、图像、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传输、存储和信息交换的光通信技术;用光进行临床医疗、器械控制、精密测量、遥感探测、智能制导等应用的光电一体化控制技术等。毕业后可以选择计算机网络、运营商、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光电元件、光电子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工作。
专家点评: 微电子学这个专业有些学校把它划归在物理系,有些学校划归在电子工程系(简称电子系)。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
感言:通信工程专业跨电子、计算机专业,所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当今最流行、发展最迅猛的领域。还包含了网络通信、光通信等方向。毕业生比较容易进入电信、移动运营企业,各种通信类合资、独资企业,研究机构,设计院,各大通信公司、跨国公司或IT企业工作,进入大型跨国公司后出国进修的机会也会很多。
专家点评:通信工程不少学校把它和以上电子类的专业都划归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中,包括两个一级学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其下包含二级学科: 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网络与复杂系统和空天信息工程。也有学校单独有通信工程系,并划归在通信信息工程学院里。
咬文嚼字分专业
高考志愿专家李宏建说:“一些名字看似相近的专业其实有着很大的区别。”他列数了几个“很容易错点鸳鸯谱”的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不少学校的这个专业其实是属于图书馆学系,其下还有图书馆学、档案学和编辑出版等专业。培养既能从事机关企事业单位经济信息、科技信息的管理与应用工作,又能胜任各类社会工作、信息科学研究的人才。毕业颁发管理学学士学位。
信息与计算科学
属于数学系。数学分析、实变函数、复变函数、信息科学基础、编码学、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数值计算软件、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微分方程等都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功课的难度之大、强度之高可想而知。数学和计算机的双重学科背景使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很好就业。毕业生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应用软件开发或管理网络安全、数据分析等工作。
计算机辅助设计
属于机械系。主要学习机械制图、机械工程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CAD及二次开发、CAM软件的应用、数控加工技术、现代工业美术造型、工业企业管理、CAD/CAM课程设计等课程。毕业生可从事机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机械CAD软件的二次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
李宏建表示,出现这些混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在计算机技术被普遍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几乎所有理工科专业都离不开计算机”,他说。这一方面让人感到麻烦,为了填报志愿得仔细区分;可另一方面也有好处,他说:“因为专业虽被分门别类,但是很多专业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各学科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学习某一门专业,其中必然要学习相关专业的很多课程,也能达到预定的效果。”比如微电子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这些专业本身就很贴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只要你对计算机感兴趣,可以把自己的学习重心积极地引导到计算机专业方面上,曲线救“职”也未尝不可。
企业,不以专业论英雄
最后,再看看IT企业在对各专业的毕业生挑选上有何说法。在记者调查的IT企业中,有杀软厂商、多媒体软件厂商、网站、网络游戏运营商,也有芯片制造企业、通信企业、数码产品制造商。其中有跨国公司,也有知名的民企。
一位曾经参与过校园招聘的IT制造企业产品经理告诉记者:“企业对岗位的划分主要包括三大类:技术类、产品类岗和营销类。各个大类的岗位在具体要求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专业要求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处。”不少在一线工作的程序员、产品经理都告诉记者,他们中云集着各个专业的人,大家从来不以专业论“英雄”。具体有以下一些细分:
技术类:系统架构、软件研发、软件测试、信息安全、系统管理、网络管理等。专业要求:计算机相关专业,只要有能力专业不限。其中以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需求最大。(职业通路:研发员研发工程师高层市场或管理人员)
产品类:产品市场分析、商业应用分析、数据分析等;专业要求:计算机相关专业,只要有能力专业不限。(职业通路:职员主管中高层管理人员)
营销类:广告、销售等;专业要求: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职业通路:销售助理销售工程师销售/市场经理)
数 字
我国有1023所高校开设计算机专业。通信业的需求明显下降;金融业和运输业竞争激烈;传统工业和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急需计算机人才。IC、网络存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游戏技术等人才严重短缺。在软件人才层次结构上,水平高的系统分析员和有行业背景的项目策划人员偏少,同时软件蓝领也比较缺乏。还有就是计算机专业教师缺编严重。
社会需求愈来愈向名牌大学集中,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计算机专业就业率为60%~80%。专科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次就业率低于50%。
约40%的已工作大学毕业生认为大学所学知识“很少部分有用”或“基本无用”。“绝大部分有用”的占被调查者的28.4%,回答“约一半有用”的占被调查者的31.5%。
趣 闻
关键词: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跨专业研究生;特殊性;策略
作者简介:陈玉华(1979-),男,湖北武穴人,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焊接工程系主任,副教授;黄春平(1980-),男,江西吉安人,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讲师。(江西 南昌 33006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1YB378)、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XJG-11-24)、南昌航空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JG2011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026-02
高度分化同时又高度综合,是现代科学发展所呈现出的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因此在客观上要求有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具有开阔视野和广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更是受到高度重视,跨专业报考研究生也因此得到广泛的提倡。[1-4]据统计,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考人数有将近50%的考生是属于跨学科、跨专业的。[5]在研究生扩招之前,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中,相当大的比例是源于学生的兴趣导向,或者是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需要不同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的生源。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就业导向所导致的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比例越来越高,但这部分研究生在后续培养中的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凸现。本文以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为例,对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所存在的特殊性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从现有文献调研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关注不够,涉及该方面的文献非常有限,大庆石油学院[6]对地质类跨专业研究生、浙江财经学院[7]对管理类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大庆石油学院在分析地质类跨专业生源的研究生对硕士点建设利弊的基础上,对跨专业地质类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认为跨专业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和实施,即从招生、入学前、授课阶段、开题报告前及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等各个环节结合导师、授课教师及管理人员给予共同的特别关注,协同指导,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克服跨专业研究生的不足,适应地质类研究生教学与培养方式,并发扬其跨专业的知识结构特色,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真正成为合格的地质类硕士毕业生。[6]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机制、模式及策略等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成才还缺乏有益的指导。
二、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
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是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的方向之一,历来就业前景较好、研究经费充裕、科研条件好,因此,每年都有近60%的生源是跨专业、跨方向报考的。以2009、2010级研究生为例,其本科专业有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锻压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方向)等。
1.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的优势
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相比,有一些特点和优势[6]: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路颇有特色,对于圈内传统观点和学说敢于质疑,另辟蹊径。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焊接学科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为材料类专业的,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的能力,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类专业的,在焊接设备、工装夹具的设计方面和本专业学生相比有优势,这些对本专业生源的研究生构成了激励和促进。
2.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虽然有利于选拔更多的具有宽广基础知识的优秀生源入学,从源头上为培养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焊接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但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和矛盾:
(1)在焊接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困难。由于现有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针对本科为焊接专业的研究生所制定的,但现在面对的对象有一半左右是对焊接专业一无所知的跨专业研究生,因为统一授课对象的基础不一样,如果授课内容和难度以跨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那么本专业研究生会“吃不饱”,如果以本专业研究生为基础来安排,跨专业的考生又“跟不上”。
(2)由于与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差太远(不同的跨专业生源的基础也还有明显的差别),跨专业报考焊接学科的研究生对于焊接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不太清楚,一方面在后续的课题研究中无法进行深入研究,硕士论文的质量也不高,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课题的开题报告,进而影响到整个培养环节的进行。另一方面,部分跨专业学生比较勤奋、努力,虽然能够完成硕士论文、顺利毕业,但硕士论文的撰写中经常会用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词语,反映出其专业基础不扎实,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也会出现对焊接专业的很多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内行人说外行话的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认为:虽然读了焊接方向的研究生,做了与焊接相关的课题,但并不真正了解焊接,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缺乏自信心。
三、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策略
针对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日益增多、培养对象的基础相差越来越大这一现状,为了全面提升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培养中引入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的新模式。
“国际焊接工程师”是ISO1473l标准中所规定的最高层次的焊接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是与焊接相关企业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的要素之一,获得者可从事产品的结构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保证、研究和开发等各个领域的焊接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在企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训内容包括与焊接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既有材料、机械、力学、电子电工等焊接专业基础知识,也有“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焊接结构与设计”、“焊接生产及应用”四门主干课程,还有国际(ISO)、欧洲(EN)、美国(ASME)、德国(DIN)标准与规程和国际先进的焊接技术、国内著名专家的科研与生产实践经验。
通过对近几年跨专业、跨方向报考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学科的研究生的本科专业、知识结构进行调研,与国际授权的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进行研讨,确定焊接学科研究生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条件和资格,结合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要求,对焊接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革,将部分焊接本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如“焊接理论基础”、“弧焊电源”、“焊接结构”、“材料焊接性”等设置成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选修课程,供跨专业、跨方向学生选修,使其具备一定的焊接基础理论,以满足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入学资格审查。通过中期考试后,对这些学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并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的要求,将部分培训内容和现有课程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其焊接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按照“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对参与培养的研究生进行40学时的焊接技能实训,包括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操作,提升这些研究生的操作技能和对焊接的感性认识。
四、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3年来,共有23名跨专业报告的研究生参与了该培养模式的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吴某,本科所学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与焊接专业相差甚远,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学校焊接专业的教师,能够胜任焊接专业课程的教学;201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龚某,本科所学专业为化学工程,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毕业后成为某公司焊接责任工程师,硕士论文被推荐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013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姜某,本科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通过该模式的培养顺利毕业并拿到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并签约某高铁车厢生产企业。
五、结论
焊接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和本专业研究生不同,且各个个体之间的差别也较大,导致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硕士论文的撰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改革现有培养模式,在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课程,夯实了跨专业研究生的焊接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其焊接专业的技能,培养了焊接学科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了研究生的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春艳,王晨.21世纪以来欧美研究生教育改革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60-65.
[2]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6-38.
[3]熊玲,李忠,赵伟.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0-65.
[4]杨华.基于工科特点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河南教育,2010,(12):3-4.
[5]李秀兵,姚秀颖,何振雄,等.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64-7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在研究生结构调整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逐年增加的背景下,文章根据专业学位的内涵及培养目标定位要求,探析了基于生源遴选、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科研选题、学位论文等重点环节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质量控制路径,以实现工程硕士招生、培养、学位论文及其评价等环节的有效对接,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全日制;工程硕士;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70-02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的快速增长,教育部决定全面调整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结构,自2009年开始直接在应届大学生中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逐年扩大其招生规模。通过多年的调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已接近50%。虽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结构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处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阶段,在满足培养特色和目标定位的前提下,各高校对如何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需要不断摸索和总结。本文就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点环节及其质量控制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内涵及培养目标定位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属于同一层次的硕士学位,但类型不同,侧重不同,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色与要求,以培养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其培养目标。作为最大类别的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侧重于工程应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其课程设置既要体现知识的宽广性、新颖性、先进性和综合性,更要符合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的需要。为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其培养离不开工程实践。同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选题还应来自于行业应用需求或工程实践,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或前景,通常还应体现一定的行业或职业应用背景,而且其学位论文应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生源质量、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科研选题、学位论文等成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环节,是保证其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重点环节及质量控制路径
(一)分类复试,优先倾斜
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是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历史较短,其培养质量尚未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全面检验,社会和学生对专业学位的认同度目前还难以达到学术学位的高度,许多学生对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一定顾虑。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让报考者了解工程硕士的特点、定位和良好的社会需求状况及就业前景等,特别是作为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应主动出击,针对电子信息类高校和行业就职人员展开针对性重点招生宣传,提供比学术型研究生更优惠的政策;另一方面,复试时采取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同的分类复试措施,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验、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进行专项考核并作为录取重要依据,同时,对有工作实践经历或工程实践实习的考生给予优先录取。
(二)注重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实践性与职业性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需求的程度。专业学位通常与职业任职资格相联系,以培养能够承担特定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这与工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明显不同,因而在课程设置上两者应有显著差异。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应以应用为主线、实践为基础、职业为导向,除了设置体现本学科专业特点的核心主干课程,更要设置以培养研究生工程能力为目标的应用类、实践类、职业技能类课程和专业实践环节,这部分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不低于50%,其中至少包括一门职业技能训练或职业资格认证课程,以充分体现本工程领域的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使所培养的工程硕士具有专业(或职业)领域宽广的知识和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和技术素养。
(三)专业实践应依托工程实际或企业生产环节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并应用于工程实际或企业生产环节。专业实践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积累工程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重要环节。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多数来自于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没有工作经历,对这些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没有直接的实践体会或工程应用,如果不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专业实践训练,在未来的应用中就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而工程实际或企业生产环节正是应用这些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的现实载体,这些载体可以是校内各工程中心,与导师有项目合作的企业,各专业领域在企业建立的专业实践基地,或学校在行业骨干企业建守的工作站等。
(四)学位论文选题应与应用或工程实践相联系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选题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核心环节之一,选题不仅应体现工程硕士的培养特色和目标定位,而且是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证的重要基础,是培养研究生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科研选题应以是否能够提升研究生综合应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造能力为标准,既要考虑选题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也要考虑选题的技术应用性和工程实践的可行性,避免选题的理论化倾向,体现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技术价值、工程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途径因课题来源不同而不同。工程实践是选题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生通过系统调研、深入分析,结合自身特长、兴趣和工作意向,能够从工程实践的实际问题中找到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切入点。由于问题直接来源于工程或生产实际,使选题不易滑入学术型研究,还可以充分满足研究生个体发展需求。产学研合作项目是选题的又一重要来源。这类选题针对合作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不但可以解决企业的工程或生产实际问题,还可以增强研究生对企业生产的感性认识,能够在研究中将专业理论与工程或生产实际联系起来,锤炼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基于导师的应用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项目是目前常见的选题途径之一。因为这些项目的提出,或是解决某些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的技术共性问题,或是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具有非常强的应用针对性,也符合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同时在经费保障、实验条件、实践应用等方面能够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有利于保证培养质量。
(五)学位论文及评价应符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质量、特色与目标定位要求
新兴战略性专业吃香
这是2012年实施新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以来第二次公布新增备案、审批专业。按照新的专业设置规定,对新专业目录里有的专业,按有关程序经教育部备案即可;而对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以及新专业目录中没有的新专业,则须报教育部审批。据了解,此次新增备案专业1804个、审批专业70个,只有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索马里语、中央美术学院的实验艺术、大连海洋大学的水生动物医学3个专业是新专业目录没有的专业。
今年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专业,最热门的恐怕要数“物联网工程”。共有85所高校新增物联网工程专业,既有宁波大学、湖南师大等一本院校,也有很多二本、三本院校。为何物联网工程这么吃香?据了解,物联网被誉为全球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被纳入我国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级,人才缺口巨大。武汉大学计算机网络研究所所长黄传河教授介绍,物联网工程专业增幅近年来在全国最大,加上这次新批85所,全国开办物联网工程的高校已达351所。
事实上,吃香的不只是物联网工程,很多与新兴战略性产业相关的专业都很吃香。通过对新增专业结果统计发现,共有武汉大学、扬州大学等46所高校新增新能源(能源)类专业,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58所高校新增纳米材料与技术、微电子材料与器件等材料类专业,河北大学等33所高校新增中医制药、生物制药等专业,大连理工大学等26所高校新增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等空间、海洋和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类专业。
近年来,国家决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新能源技术、新一代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培养提出巨大需求。教育部2010年曾下发通知,要求有关高校申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相关的新专业,新兴战略性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农业和医药,以及空间、海洋和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等五大产业。
扬州大学这次申报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谈到申办该专业的初衷,专业负责人杨华教授指出,尽管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审批24所高校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但新能源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仍严重滞后,人才培养的规模不大,教学质量不高。新能源人才不足已经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障碍,迫切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此,扬州大学决定依托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燃烧实验室、风洞实验室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设置紧贴国家战略
在此次新增备案和审批专业中,与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等战略相关,语言文化类专业、房地产类专业、建筑类专业升温。据统计,电子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51所高校开办翻译专业,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27所高校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广州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15所高校开办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25所高校开办城市管理、城乡规划专业。
广西师范大学今年新增翻译专业,该校外国语学院院长刘玉红介绍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和国家对外交流开放合作的深入,翻译人才愈发重要和稀缺,每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广西博览局都直接到广西师范大学要优秀翻译。所以该校翻译专业便应运而生,学校将打造精品课程,培养品牌学生,着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译能力。“首届预计招生60人,两个班。”刘玉红说,学校有办学基础,目前有10多个教育实践基地,今年开始招生的翻译学本科生,博士和教授将直接给新生上课。除了广西师大外,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的云南、贵州等地,还有遵义医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等10多所学校开设翻译、法语、泰语等语言交流类专业。
此外,在此次新增审批专业名单中,还有一批警察学院开设了“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重庆警察学院副院长陈家逊表示,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网络安全日益凸显,今年2月底,中央专门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意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不过,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却相对紧缺。以重庆市为例,网络安全与执法人才需求量大约是5000人,但现在不到2000人。此次重庆警察学院申报了“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就是要弥补网络安全执法方面的短板,但遗憾并没有被批准。
专业建设有其内在规律
此次新增备案、审批专业的就业形势如何呢?撤销专业是否都是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创始人王伯庆说,此次教育部新增专业名单中,有8个是就业状况良好的“绿牌专业”,包括地质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共有32所高校开设。但也有部分就业预警的“黄牌”“红牌”专业,共有23所高校开设动画、数学、生物工程、英语等“红牌专业”,35所高校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等“黄牌专业”。从被撤销的专业来看,26个撤销专业中,只有5所学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汉语言文学3个专业属于就业形势较严峻的“黄牌专业”。
王伯庆表示,“总体来看,专业设置跟就业形势的相关性不强。当前,高校专业设置仍缺乏社会需求导向,专业开设要有办学条件论证,但缺乏实证的、科学的需求论证。”
据了解,部分学校新增的专业,可能是其它学校撤销的专业。江苏师范大学今年撤销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该校副校长方忠表示:“我们在大量调查论证基础上,停招服装与服饰设计,是因为该专业不符合学校发展大方向,就业前景也不理想。”与此相反,扬州大学却在今年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调整为“服装与服饰设计”。对此,方忠说:“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有其内在的规律,它要求学校必须把专业设置与建设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把社会需求与自身办学特色、特长相结合,加强预见性,强化实践性,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
丽水学院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城市化发展使得大量少数民族人口涌入东部,对当地的民族事务管理工作带来新问题,迫切需要有民族理论和熟悉民族政策的专业人才。丽水学院长期对聚居在丽水境内的畲族及其他移民族群进行研究,有一定办学基础和特色,因此今年新增了“民族学”专业。
对高考填报志愿有一定影响
Abstract: The primary purpose of carrying out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and improve students' employment quality. In view of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guidance of domestic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the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needs of the employment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化;现状;对策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guidance;specialization; 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255-02
0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全国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高职院校的兴衰存亡给职业教育发出了红色信号,即各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是院校兴衰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使职业教育在竞争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实践中摸索并完善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的就业指导体系成为了摆在各院校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
1 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现状分析
1.1 认识上的误区致使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出现偏差 很多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解过于简单化,表面化。单纯认为就业指导只是为了就业率,只要尽快把学生推上社会就完成任务,其实就业指导工作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是紧密关联的。学生能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否具备在实习基地扎实地工作,艰苦创业的毅力,都是需要培养的。很多学生来到企业一两个月的基层工作耐受不住,有的请假回家一段时间,有的寻找其它企业,大学生的这些不成熟的心理源于自身的素养。为了学生们有良好面对现实的心态,平时的就业指导工作要不断发现发觉这些隐含的,深层次的理性实质,进而提高就业率。
1.2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已纳入必修课之一,但对就业工作的指导仍有待进一步深化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主要讲述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与就业心理;社会职业与工作世界;大学生求职前的准备;求职就业技巧;就业实务操作。通过以上方面的学习主要使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了解高职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行政策及体系;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
开展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了解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知识,包括求职中自我合法权益的维护;掌握大学生就业派遣的基本程序等内容。课程从开发到应用的两年来、体现的只是纯理论性质的,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还存在空泛化和形式化的不足。
1.3 就业指导的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程度不高 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尚晚,在大部分学校中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并不健全。很多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指导教师并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就业理论与实践。只是基于教材理论的讲述。
1.4 就业指导信息滞后于人才市场信息 由于高职院校物资与财力等因素的影响,就业指导人员很少深入行业专业领域等各用人单位了解用人单位人才的实际需求,因而不能及时全面收集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反馈信息,这就造成了就业指导工作的盲目性,指导信息、指导方法及指导手段的陈旧性。一些依靠中介机构的信息就更容易失真。
1.5 就业指导相关研究工作滞后于实际工作的发展速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用人机制的不断完善使得每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迅速。而由于我国整个高职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种种理论探索还远远落后于工作实践的需求,其表现有: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现状缺乏全面、系统、长期、深度的调查研究;对高职院校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能力发展等状况缺乏系统的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国家就业政策与保障措施缺乏理论研究。因此说目前就业指导相关研究工作还只是个理论框架,有待于进一步充实。
2 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特色的就业指导之路
2.1 深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目前多是以理论为基础,按章节化分,建议将理论知识整合后按项目化教学法进行授课。整体设几个项目、进行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每个项目下设若干任务,通过任务训练学生达到预定目标。使就业指导课真正成为就业工作的依托。另外,进行项目化教学需增加原有课时,每一学期以30—40学时为宜,尽可能突出个性化,从学生进入大一时开展到学生顶岗实习前不间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2 强化就业指导队伍的职业化程度 为扩大就业信息,提高就业质量,在各院校内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充电”。“充电”方式例如定期进行调研,院校间定期进行相互交流,工作人员定期参加省教委、国家教委组织的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关培训,此外,为加强对学生指导,定期聘请企业行业专家进校园指导,聘请客座教授来校为学生讲座,去企业回访、与学生座谈,请优秀毕业生回学校为同学讲述发展经历等等。
2.3 全方位锁定人才市场信息,掌握企业多方面需求信息 就业指导中心建立建全就业信息系统平台,掌握最新的用人信息与企业需求,进一步拓宽用人管道,就业指导过程中时时更新案例,处处有据可依,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一片广阔的就业前景,为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选用平台,从而并形成良性循环。就业指导人员除通过网络资源及时获取第一手信息外,还应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深入调研,获取新理念,掌握新动态,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4 让就业指导成为“全方位”“全员化”的工程 就业指导“全方位”,可以理解为从多个方面着手,大到求职现场,小到身边生活锁事细节,都可以留下“就业指导”的身影,要求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事事有规范,时时有尺度,严格要求自己。就业指导“全员化”,可以理解为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不应仅仅是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而应是全体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辅导员、课任老师、部门领导等,全员都要行动起来,潜移默化地从各方面各个角度影响学生。
2.5 充分利用网络、短信平台等现代技术,保证就业信息畅通 优化校园网络就业指导的硬件建设,增加资金和人员投入,培养学生参与网络就业指导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网络就业指导的普及,提高其利用网络应聘的习惯并实现有效就业。此外,高职院校还应通过短信平台的应用,与学生尤其是在校外顶岗实习的学生保持畅通的联系,并随时将有关信息传送给学生。
2.6 增强高职院校内部就业指导工作的激励机制 就业指导工作在高职院校的院系之间形成相互竞争机制,每一年要树立典型就业案例。学校要表彰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给大家一种相互比拼之势。
2.7 校企之间深度融合,让就业指导工作迎接斩新明天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为企业输送有用人才。企业要生存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员工。学校只有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才能为其培养合格人才。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才能使双方互利互惠达到双赢。
综观以上,我们必须承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完善是任重而道远的,仅仅依靠高职院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国家、政府等有关部门在规划、政策、资源、资金、督导等方面发挥引导、推进和监督功能,从而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宏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印度;“贱民”教育;民族地区;农村教育
本文讨论印度“贱民”的教育,一方面是由于关于他们的教育比印度其他少数民族群体的教育更具代表性,从印度的“贱民”教育中,我们可以发现印度这个多元文化社会及其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特征。另一方面,与印度一样,我国存在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等情况,分析印度“贱民”教育的发展和特征,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有一定启示。
一、印度“贱民”教育的背景
1.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印度
印度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是一个“民族博物馆”。一般认为,印度有印度斯坦人、泰卢固人、马拉地人、泰米尔人、孟加拉人、古吉拉特人、马拉亚兰人、坎纳达人、阿萨姆人和奥里雅人等十大民族,他们约占印度总人口的94%,其余6%的人在印度被称为“部落民(族)”。印度部落民的数目历来众说纷纭,从212个到450个不等。
印度是一个语言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语言博物馆”。1961年的人口普查确认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1950年宪法规定,印地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在15年内也可以作为一种官方语言使用,这遭到非印地语地区的南方各邦强烈抗议。印度议会于1965年确定了印地语、英语和地方语言长期并存的“三种语言方案”。印度的语言政策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小学,学生要学习三种语言,大学则基本上以英语为教育媒介。另外,在印度的钱币即卢比中,除了硬币外,在5、10、20、50、100、500等不同币值的纸币上,都印有为印度政府所承认的主要语言达15种之多。
印度存在着多元化的宗教倾向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信仰国教――印度教的人数约占印度总人口的83%,11%的人信仰伊斯兰教,还有些居民信仰佛教、基督教、锡克教及耆那教等。印度有一个独特的文化群体――“贱民”,他们也许属于信仰印度教的文化群体。但把他们划分为一独特文化群体,这与他们在印度的社会地位有极大的关系。他们的形成与古印度的分层制及种姓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古印度将人分为四等,“贱民”是最低的阶层。
2.处于社会底层的“贱民”
种姓是印度社会中最普遍的划分尺度。“贱民”的形成与古印度的分层制及种姓制度有很大关系。种姓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等级森严、职业世袭。每个印度教徒生下来就属于其父母所属的种姓,终生不变。
“贱民”属种姓制度中最低的阶层。他们也有一些种姓称号,通常从事被认为是最下等、最不洁的职业如排污、屠宰、清扫和制造业等。他们的社会地位极端低下,最受歧视,经济状况恶劣,受教育机会极少。为了改善包括“贱民”在内的“被压迫阶级”的不利处境,印度政府先后提供一些优待措施,如“贱民种姓”、“表列种姓”、“表列部族”等分别来取代““贱民””、“被压迫阶级”、“落后的部落民族”等底层等级的人。尽管种姓制度在这种分化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但种姓等级制的原则和不平等结构的实质仍无变化。
3.印度不同等级教育的实质
印度的“贱民”教育分为几个历史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是在20世纪初废除大多数隔离学校。第二个发展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政府启动了几个改革方案,其目的是应该给予“贱民”更多的受正规教育的机会。第三个阶段是自从印度独立以后,“贱民”教育的方案得到了极大扩展。小学普遍实施的非义务免费教育实现了“贱民”基本教育扩展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从1944年始,教育部门制定了政府奖学金方案及其他措施,例如,专门的寄宿设施,申请奖学金资格要求降低,预留配额等,这些措施鼓励“贱民”高等教育的发展。自从1948年印度废除隔离学校以来,“贱民”理论上能平等进入当地社区中的公立学校。然而,实际上,他们上的学校被认为是次等的公立学校,而上层等级的孩子被送往较好的私人学校或国外的学院。
二、印度“贱民”教育的差距
1.“贱民”教育的情况――教育差距
与其他等级的学生相比,“贱民”在高等教育中的竞争力、专业选择和就业前景等各方面都有着明显差距。尽管有政策对“贱民”升专科学校和大学的要求以及申请相关政府奖学金的资格都有优待,但“贱民”学生往往会发现自己接受的是劣等教育,并发现其很难同上层等级竞争。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在高等教育中也处于不利地位,尽管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大学生的人数总的来说是增加了,但增加的人数多是学习普通专业的,而他们在一些“好专业”(就业前景好、收入高的专业)中所占的份额是微不足道的。
2.“贱民”教育的原因――解释差距
一些印度社会科学家认为:等级制度影响“贱民”教育的许多方式。在殖民时期,他们被排除在平等参与教育体制之外,“贱民”的老一代根本谈不上什么教育。甚至于在学校废除种族隔离之后,因为上层等级父母、学生和老师的宗教歧视,仍然给予“贱民”劣等教育或使其被迫退学。在今天的印度学校,甚至在大学,宗教歧视依旧存在。这些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宗教原因导致了“贱民”教育存在明显差距。
3.“贱民”教育的发展――缩小差距
最早的提高“贱民”教育的一项措施是1948年废除隔离学校,使“贱民”同当地社区中的普通人一样上同样的学校。免费的普遍小学教育的实施进一步保证了这一学段的教育适用于所有等级的成员(不管其经济地位如何)。但即使是实施了免费的小学教育,“贱民”的父母还是支付不起孩子上学的相关费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政府提供给“贱民”学生笔、书、学校午餐及其他生活必须品,但中央政府对中学之后的“贱民”学校教育不再负责。之后,奖学金方案、入学配额、较低的入学要求等政策构成了“保护性歧视”方案的一部分。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贱民”教育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贱民”中的文盲率似乎下降了;上高中和大学的“贱民”的成员数目显著增长。但这些进步只是略微缩小了“贱民”和上层等级教育成就的差异,两个群体之间教育质量的差距扩大了:因为“贱民”参与公立学校教育,这些学校质量下降;而上层等级转向私立学校,或者留在公立学校的上层等级通过私人教师来加强他们教育,这为他们的高等教育做了更好的准备。进而,“贱民”和上层等级之间学习成绩品质的差异进一步扩大了对“贱民”政府奖学金以及中学、大学入学时资格要求的降低。
三、印度“贱民”教育的特征
1.印度“贱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正如有的印度学者曾经尖锐指出的那样,印度的整个教育制度是歧视表列种姓、表列部族和其他落后阶级的。该制度显示出对英才的偏爱和对上等种姓、上层阶级的偏向。出身上等种姓、上层阶级的学生不仅有更多的上大学机会,也有更多被提升的机会。印度的现行教育制度不适合“贱民”和其他落后阶层,它只是复制着现行的社会关系,对广大落后阶级而言,这个制度是不公正的。
2.宗教的种姓制度决定了教育内容和社会分工
印度学校制度与社会分工结构相适应,并为维护和强化这一社会分工结构起了很大作用。印度公立、私立中学多设于城市,师资、设备等条件较好,学费昂贵,低种姓、贫困阶层几乎无力问津。公立学校以初小、高小为主,办学经费短缺,一些学校甚至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低种姓等“贱民”子女只能接受这样的教育。高种姓的人力资本储存量远远高于低种姓的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投资的不平等加剧了不同种姓就业机会和收入的不同。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种姓从事高薪的需要专门知识的职业;中等阶层从事稍低收入的职业,如教学、市政服务及一些半技术性的职业;低种姓、“贱民”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社会公认的低贱职业。这样,印度的种姓因素造成了阶级分层,并维护和强化了固有的社会分工结构。这实质上不利于社会发展和低阶层向上流动,阻碍了社会进步。
3.受教育的“贱民”在工作上受益于“保护性歧视”制度,但仍有壁垒,竞争力不够
现在“贱民”渴望教育主要是因为教育使他们作为个体在现代印度技术经济体制中能够自我发展,特别是他们把教育看成是一条途径,通过教育个人可以逃离传统所给予他们的佣仆职位。不仅仅是“贱民”,而且所有的印度群体给非手工工作附加了很高的评价,把白领工作作为取得社会地位的象征,把教育作为白领工作的途径。但在竞争中,“贱民”处处受阻,首先,上层等级在教育上有一个很好的开端,更有资格获得同一种竞争职位;第二,传统的等级制障碍干扰了印度的经济体制。超出了上层阶层传统上归属的职业,就会阻止“贱民”获得此种工作,这是“贱民”竞争中受阻的关键所在。
4.印度“贱民”受教育条件不够,而迁移到城市从事体力劳动
印度大概有80%的“贱民”生活在农村地区,其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没有给这一等级需要受教育的成员提供机会,想受教育的“贱民”成员除了移民到城市外别无选择。但是在城市,他们也面对许多社会和职业障碍,其中的大多数人仅能从事拾荒者、清洁工、卡车和公共汽车司机或铁路工。除了那些在传统上由“贱民”群体成员从事的工作外,他们很少受雇于从事高于此类工作,他们被私人行业中较好的工作岗位排斥,这一方面是由于这种行业中的雇工往往通过宗教等级和家庭联系受雇用,另一方面,“贱民”主要因为宗教地位低而受排斥。
5.缺乏平等的“贱民”没有形成教育宿命的态度
尽管在受教育权利、教育质量和求职等方面,“贱民”有着不公平的待遇和歧视,但“贱民”没有形成对教育宿命的态度。原因之一,虽然受过教育的“贱民”成员没有与受过教育的上层等级成员一样获得好工作和好收入,但仍然比他们自己等级中未受过教育的“贱民”要幸运,更容易得到薪水高一些的工作。原因之二是政府的保护性歧视制度。即使配额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如在奖学金入学和工作上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这一制度使“贱民”等低级阶层感到满意。原因之三是因为“贱民”发现了教育的几个替代性作用。“贱民”试图用教育提高在传统的等级制中群体的相对地位,而不是个人的相对地位。他们刚开始用教育来实现个人在印度社会现代部门中的自我发展,最后在与其他等级的联合中,“贱民”获得了当地委员会、立法机构和国会的政治支持,他们能制定新的法律,为他们群体中的受过教育的成员创造更好的机会。
四、印度在发展“贱民”教育所采取的措施
1.制定具有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政策,奠定教育平等基石
印度宪法(1950年)第29条规定:宗教、种族、种姓、语言或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取消公民进入任何国立教育机构的权利,或从国家基金中获取资助的权利。印度宪法尤其关注对弱势阶层的教育,第46条规定:国家应特别关心并促进低弱阶层的教育经济利益,尤其是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的教育经济利益,并保护他们免受社会歧视及各种形式的剥削。政府还为残疾人的教育设立特殊学校。
2.修订具有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政策,树立教育平等导向
1986年,印度议会通过了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审议。该项法案是改革、发展印度教育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教育基本法的性质。它确定了促进教育发展的17项原则,其主要内容中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则有:(1)发展印地语和地方语,在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把地方语言作为教育媒介,使地方语言得到推广使用,在中等教育阶段采用和实施三种语言(印地语、地方语、英语)方案,在各大学和学院应用设印地语和英语学程;(2)应竭尽全力使教育机会均等,诸如重视发展女子教育、残疾儿童的教育、部落人民的教育和贫困阶层子女的教育等。从当时的教育政策中就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1992年,政府又根据基础教育的实施情况对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进行了修改,并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教育体制,明确提出了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要把教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消除教育上的城乡和贫富差距。
3.采取了多项教育措施,落实教育平等目标
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都积极采取了多项教育措施,努力落实教育平等的目标。如:(1)增加基础教育经费投入。(2)开展全民扫盲教育工作。印度政府非常重视扫盲工作,把成人教育列入国家计划。为了加强成人教育,中央政府成立了国家成人教育委员会,各邦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3)因地制宜进行特殊教育。(4)制定教育资助政策,保证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益。印度政府制定了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的奖学金、助学金、教育贷款政策以及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资助政策。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是印度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为处于不利社会地位和少数民族的学生提供平等接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
五、对我国多元化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启示
1.对我国多元化民族地区教育的启示
与印度一样,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集中居住的北方少数民族和分散杂居的南方民族。印度政府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努力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平等发展。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教育也必须注意到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包括主体民族(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各民族文化既有文化属性的本质差异,又有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在这种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的教育不能一刀切,要尊重所有的民族文化,对于民族地区的教育要“因地制宜”。比如: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需要考虑,除针对“城市”而设置基础教育的课程之外,民族地区的相关部门、学校可将“有地区特色”的民众文化资源融合、吸纳在学校的体育、美术、音乐等素质教育课程中。这样,一来使民族地区“文化中断(指家庭的本民族教育与学校的主体民族教育的中断)”现象不至于出现断裂;二来可以保留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三来可以提升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这能培养大众尊重多元化民族文化的意识,有利于民族教育和民族团结。
2.对我国民族地区教育机会和资源不均衡现象的启示
根据不同依据,教育不公平可分为教育起点的不公平、教育过程的不公平、教育结果的不公平,还可分为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公平、教育体系结构性不平等、教育领域招生政策制定的不公平、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等。印度的“贱民”教育就存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不公平,特别是教育机会分配和教育体系结构性的不平等。我国的教育也存在不平等,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和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这三个方面。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因教育不公平造成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为了合理配置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政府应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资源的整体投入比重。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根据各地区经济、教育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明确规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投资责任和投资标准,缩小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对薄弱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予以倾斜,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管理体制,提升教师素质,共享课程资源,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3.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启示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由于受到种姓制度对教育内容和社会分工的限制,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员比例很低,远不如文科性质专业的比例。我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是“分乡为主”的体制;到21世纪初,变为“分级管理,以县为主”;2006年《义务教育法》使其进一步上移,变成“省级统筹,以县为主”。权责主体由“基层政府”向“高层政府”上移,投资主体也相应随之改变。尽管如此,我国民族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还十分薄弱,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原则:(1)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由各级政府共同负责、合理分担,但中央政府公共投资主体的重心不宜过低,真正做到依托中央,加大投入。(2)建立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和人员经费等量化标准。同时,对依靠当地财力达不到最低标准要求的学校,由中央和省级财政以转移支付和教育专项经费的形式予以支持。(3)其次,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监督机制。在教育转移支付经费的使用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挪用现象,相关监督机制等管理体制要履行其监督的责任。(4)加强国家和地方立法,保证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另外,充分发挥民间和社会兴办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积极性,政府鼓励民间和社会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开办一些非义务教育性质的私立学校,以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合理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
总之,由于印度是一个多语言、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有着森严的等级关系制度,发展出独具特色的“贱民”教育,尽管这些原因限制了印度基础教育的发展,但其得失都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光春. 印度政府关注教育平等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举
措[J]. 新课程研究, 2009. 12(下旬): 54-55.
[2]胡丹.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政府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问
题研究[D].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3]孟小军. 断裂与链接――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类型研
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06.
[4]沈光天. “以县为主”――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
研究[D]. 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5]滕星主编. 多元文化教育――全球多元文化社会的政策
与实践[M]. 北京: 民族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