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增强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给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更快地掌握工作技巧,少走弯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践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为各大高校培养出了许多学术精英。但是,一些教育管理者忘记了国家进行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只是硬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国家推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来支持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关于人才还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义,人才就是指掌握一技之长并能够发挥作用的个体,人才是依据能力与自身素质来定性的,而不是以考试分数来衡量。教育管理者往往只重视提高学生的分数,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而忽略对其能力的培养。如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了,不能再按传统的观念来教育学生,而是要推陈出新,将创新意识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来,否则会毁了学生的前程。创新型教育是教育管理者应该接受并为之付出努力的教育模式,增强教育创新意识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下面就增强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进行浅要分析,希望为相关教育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一在教育观念上不急于求成
创新与保守是死敌,但创新绝不是急于求成。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少人抱着干一翻事业的心态,上任不久就制定出富有新意的学校工作目标或规划,以期通过这些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来展示自己的办学宗旨,来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然而由于这些目标或规划的制定过程,缺乏对学校历史的考察、现状的分析、未来趋势的思索,缺乏现实环境条件与教育的超越本质理念之间的客观把握,缺乏自上而下,由下往上的全体教职工的民主参与及科学决策的程序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因而,不能充分集中集体的智慧,得不到或不能尽可能多地得到教职工认识上的认同、情感上的理解、行动上的支持,甚至使教职工望而生畏、望而生厌、望而生怨,使目标失去了导向功能,分散了凝聚力,抵消了激励作用,结果导致目标不能实现或不能如期保质实现,从而使教育管理者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挫折感。因此,首先要善于用理论的思维来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善于用理性的眼光来分析现状、关注未来,善于在实践中把握学校教育现状与教育理念的动态平衡点,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不失时机地分层次、分阶段地提出适宜的目标和要求;其次要正视挫折,不断提高个人对挫折的忍耐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抱负水平,依靠坚强的意志力量去补偿、升华对目标的追求,决不因遇到挫折就轻易半途而废或产生消极情绪。
二在管理思路上不随意盲从
教育管理者增强创新意识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管理理念,不能跟随他人的管理理念,而是要“特立独行”,制定出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教学方案。盲目地跟随他人的教育管理观念,会降低教学能力,影响教育成果。比如,对于学生数量比较大的学校而言,需要考虑到对于学生的整体性教育,不能只顾一部分学生,这样虽然能培养出个别优秀学子,但是会降低整个学校的培养率,进而影响学校的形象,降低学校的生源;另外,需要依据学生的整体情况制定教育方案,有的学校实行重点班与普通班分班上课的制度,这一制度只适合于个别学校,对于那些学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学校是不适合的,采取优秀生带动普通生的方法才是正确的选择。所以不同的学校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这要求教育管理者在管理观念上不能盲从。
三在探索工作中不畏艰难
实行创新型教育管理模式所面对的压力是很大的,这需要教育管理者具有顽强的毅力,在探索新型管理模式的工作中不畏艰难险阻。学校自身的管理模式一般都是使用了许多年,绝大多数的学校管理者是不愿意进行改变的,因为在推行新的管理模式的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压力。首先,对于教育管理者自身而言,改变管理模式需要花费很多精力,而且改变之后的效果具有不可预见性;其次,教育管理者需要承受来自学生家长的压力,学生家长选择一个学校必定有一定的原因,其中学校自身的管理特点是主要因素,如果学校进行教育管理改革会让学生家长难以接受,担心孩子的成绩会受到影响;再次,教育管理者会受到来自学生的压力,学校制定的教育管理制度因为学生的配合才能实现,新型的管理模式很可能会受到学生的排斥;另外,教育管理者可能还会受到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总之,在探索的路上会遇到许多的艰难险阻,教育管理者需要以顽强的毅力来面对,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四在管理行为上不虚伪武断
新颖的管理思想,管理思路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地研究学校现实的基础之上,并具体体现在管理行为的操作过程中。所谓创造,并不表现为刻意的“别出心裁”,而是一种在现实基础上的超越。
师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教学质量而言,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是重要影响因素。教师的教风会影响学生的学风。试想,教师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有对学习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和学成为一种追求和需要的风气在学校形成时,教的水平就会提高,学的行为就会变为主动和自觉。教师和学生的内在潜力就会被激发,教学质量怎会不提高?因此抓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个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管理者,不应该是虚伪的、武断的。求实务实,方能使创造不会悬空;博采众长,更能使创造富有生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树立创新意识,洞悉教育规律,就能把学校梳理成一片脉络清晰的田野,我们还深信,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也将结出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硕果。
五在实际教育环节中运用新型设备
教学活动为了提高教育效果,需要使用一些辅的教学工具,运用新型的辅助设备也是创新意识的体现。现在,许多学校的教学模式存在单一性的缺点,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了,现在的学生都喜欢接触新事物,新型设备的使用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所以将新型辅助教学设备运用到教学工作中也是推行创新型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标志,信息技术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载体,在教学环节中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是教育创新的需要。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但是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是非常惊人的,相关教学辅助软件的更新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新型的软件是在旧版本软件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它减少了自身的缺点,所以运用更新型的教学辅助软件必然也会相应地提高教学质量。然而这一工作需要学校管理部门的支持,定期对学校的教学设备进行检查更新,同时这也会让管理者形成一种习惯,增强他们的更新意识,也就是管理观念的创新意识。
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人民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是教育管理理念的践行者。创新型管理模式的推行需要人民教师的配合,在推行工作中注入人民教师的力量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大对于教师的培训力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首先,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校的管理理念,认识到创新管理观念的重要性,让教师在教育环节中改变教学任务的侧重点;其次,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让其掌握更新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比如让教师掌握电脑课件的基本制作方法,减少其教学工作的准备时间,同时也能够让教师更喜欢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的模式。再次,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可以减少其职业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让每个教师都具有良好的教学本领。所以加大对于教师的培训力度也是改进学校管理模式的途径之一。而且,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让学校管理者形成良好的管理观念,增强其创新管理的意识。
七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上文已经说过,创新型教育模式推行的过程会承受许多压力,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舆论力量,所以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是具有必要性的。教育管理者不仅仅是指学校的管理者,同时也包括更高层次的管理者,政府就是人民群众的管理者,虽然政府没有对人民群众进行学术上的教育,但是思想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工作,所以政府部门也属于教育管理者,而且其承担的责任是重大的。在学校教育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人民群众的配合,而这要求政府部门对人民群众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了解到我国教育工作的现状以及进行创新型教育管理的意义所在。这样可以推进创新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另外,让人民群众具有创新意识也可起到带动作用,增强教育管理者的创新意识。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增强教育管理者创新意识以及推行创新型管理模式的途径进行了探析,以前为相关教育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支持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教育部门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实际的管理改革工作中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这需要管理人员具有顽强的毅力,不畏艰难地将改革工作做到位,另外,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对于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以此来促进创新型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黄富荣,罗云瀚.浅析高校青年管理者的继续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09)
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性的知识储备。爱因斯坦曾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观点、方法与技术的交叉、碰撞、吸收、融合与共振,能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能力结构,形成单一学科所不及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处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就是一门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能够实现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技术社会论等多种学科知识的互补,该课程所蕴含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当代研究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自然辩证法概论”不仅研究自然界及其与人的关系,而且研究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五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主要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变来研究科学技术的内容、方法及其人文蕴涵,研究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因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必然包含大量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反之,如果把这些知识排除在“自然辩证法概论”之外,那么它也就只能凭借思辨、猜测、臆想甚至幻想等手段进行研究,而这些属于人类早期的做法,或者说是宗教、神话、文学的做法。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融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英国科学家斯诺提出“两种文化”(即人文科学文化和自然科学文化),指出人文科学文化与自然科学文化分裂的危害。杰罗姆•凯根提出建立“第三种文化”,即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文化。但高度分化的当代科学为其融合设置了障碍。“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便于学生对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与认识,沟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实现对事物立体化、真实化的理解与认识。这种理解与认识可能是相互协调的,也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但无论怎样,都是对真实世界、现实世界的理解与认识。以这些理解与认识为基础,以现实事物为基点,协调、统一、融合多方面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时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解决与处理,实现自然与生态、科技与国家、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缓解、预防或避免生态、环境、能源、人口、社会等问题的发生。
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底蕴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既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课程,具备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思维底蕴。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理论思维是人类在知识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事务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一种理性思维。从课程内容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涉及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概念、观点与理论,这些理论能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课程性质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属于哲学门类,哲学是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哲学类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对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如,对生态自然观部分的学习,既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系统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也要理解和掌握生态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既要从科学视角审视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现实根源与逻辑必然性,也要从哲学视角审视其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运用理论思维,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哲学家,如爱因斯坦、玻尔、波恩、贝塔朗菲、普里高津等。著名物理学家波恩指出:“关于哲学,每一个现代科学家都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研究生教育要超越感性思维与经验思维,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形成普遍性、规律性认识的抽象思维。“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其抽象程度与理性思维水平要高于一般的专业科学理论,能够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所谓批判性,就是人们对已有的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等提出怀疑,并通过科学研究寻找真理,实现对现存事物的改造和思想理论的革新。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在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同时带来了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问题。“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不仅是对现实的了解和理论的学习,而且是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作批判性考察,考察其理论根源、现实根源与价值观根源。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的学习,不能简单认为科学技术是好的、万能的,也不能简单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科技运用都是善的、正当的,而要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状态及其在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根源、现实社会根源与科学技术观根源。对既定事实与理论的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内容。如果一味地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崇拜偶像、迷信权威,就只能复古守成,难以创新。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对不断变化的事物去伪求真,追根溯源。是对前人既定的理论框架完全接受,还是大胆反思和批判、推陈出新,成为评判人们是否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参量。“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倡导批判性的科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科学追求,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第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自然辩证法概论”以辩证的视角理解人、自然、科学技术、社会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对科学的理解,既要理解其可确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可证伪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个体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社会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小科学”时代的意义,也要理解其“大科学”时代的意义;既要理解其简单性的本质,也要理解其复杂性的本质;既要理解其对人类社会积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消极性甚至破坏性的一面;既要理解与认识科学,也要理解与认识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既要避免科学主义,也要避免反科学主义。
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沟通科学、技术、社会与人文的实践底蕴
1.发挥主体作用,创设创新环境
《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从而开发潜能,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给学生提出问题和充分的、自由的讨论机会,初中生好奇心强,但思维还欠成熟,他们的头脑中有许许多多新奇的想法和见解,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鼓励猜想,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甚至有些离奇古怪,教师都要先肯定他们的精神,然后再加以引导,充分保护那份可贵的好奇。在新授课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实际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并用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巩固知识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开放题让学生自由讨论。
给学生提供发展智力的环境,智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良好的“智力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客观条件。因此,教学中还可多组织课外数学兴趣小组,多开展课内外的智力活动,如:智力竞赛、参加科技活动、举办数学竞赛辅导讲座等,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2.加强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新课标》指出:“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如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文遗产)来创设情境,利用数学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之间,都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中。知识的分化是为了更深入的研究某一领域,但是分科不是目的,能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学科内的知识综合转为学科间的知识综合必然成为各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
数学与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可渗透任何事物都“相互转化”而且存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及“量变到质变”的普遍原理……,通过渗透,不仅使学生领悟哲学的魅力,而且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近年来,中考数学试卷中不断出现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英语等其他学科知识互相渗透、创意独特的题型,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钻研各学科,弄清各学科之间的哪些有联系,哪些知识可以渗透,灵活运用到教学中去,可以使学生的各科知识逐渐形成一个活的网络结构,为学生的创新奠定必要的综合基础,而且通过渗透,能教给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广阔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3.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相结合,这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学正向更有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向发展——开展应用领域的教育,在教学中积极倡导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会使数学更加新鲜活跃起来,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更将会有质的变化,为此,我们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加强:
3.1 加强课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课本上大多数的数学知识都有其实际背景的,用这些数学知识可以解决或解释许多贴近我们生活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应尽量设计贴近我们学生生活的新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多接触社会问题,多了解常识,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概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3.2 加强对课本“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的重视。现行教材上有很多“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的内容,这些内容大多是数学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教师切不可对此视而不见,应切实引导学生认真去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并指导学生参阅有关书籍。这样不仅会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而且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
3.3 加强课本题目的改编。教师要特别注重对教材的钻研,注重教学与实际的联系。积极为课本上的数学题创设问题的情景,将其改编为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4 加强数学建模教学。《数学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新课标从内容上强调了过程,不仅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而且使学生的探索经历和得出新发现阶段体验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也出现了不少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应用题,这类问题通常要求学生根据已掌握的数据及信息,充分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然后作出合理的解答。在教学中常用的数学建模有不等式模型、方程模型、函数模型、几何模型等。
4.创设“探究性合作学习”学习的氛围,发展创新能力
所谓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探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结构出发,用再创造的方法处理教材,抓住典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知识内容完成形式变为知识的待建形式,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索数学规律,在交流竞争中自主地发现数学知识。
在探究合作学习中还应当注意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定理的提高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努力创设“探究性合作学习”的氛围,当好导演,搭成戏台,让学生唱主角,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投入到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中去,形成乐于探索,积极地寻求规律的习惯。
关键词:厚基础 精专业 辅修制 问题探究式教学
由于多种社会原因,大学生的社会职业逐渐变得不稳定,衡量一个大学生能力的标准也不再是单一的“基础扎实”和“专业对口”,而是对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甚至要再创造,适应社会千变万化的综合能力。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融入职业教育,研究实施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早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媒体人唯有在观念、意识形态上不断创新,在报道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在新闻语言上不断创新,新闻作品质量才能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所以,对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能力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与急迫。
如何培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注重培育学生具有新闻从业者的讲故事能力
2005年5月,美国卡内基基金会与耐特基金会合作发起了“新闻学院课程改造”项目,该项目明确提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新闻消费世界,新闻学院应该从科技、知识、艺术、文学等各个方面来最大限度地发展新闻学,并且应该极力扩充并发展媒体全面、深入并以有趣的方式将信息告知公众的能力,无论实践是多么复杂或重要。”也就是说,第一,作为社会信息的储存者,新闻从业者要有公道心,筛选好内容守好门;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传播者,新闻从业者最重要的能力是以吸引人的方式来讲故事的能力。
有创意地选择一个新闻故事,并有创意地讲好这个新闻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新闻从业者既要有足够的新闻敏感度捕捉到有意义的新闻故事,又能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采访好这个故事,并能迅速收集到这个新闻故事深层次的背景材料,挖掘出该新闻事件的特点和本质。
1.厚基础,培养学生新闻敏感度
如何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呢?曾担任过《人民日报》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的当代著名新闻人范敬宜先生认为,除了深入采访、认真思考及人生阅历之外,新闻敏感度还来自于“丰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积累”。范先生少年时代阅读过大量古今中外的名著及杂书,积淀了一份厚重的文化素养,在他以后的新闻生涯中,“它们像储存在大脑细胞中的某种信号, 又像融化在血液中的某种基因, 平时它们沉睡着, 无所感觉, 一旦与眼前的场景接火,立刻苏醒过来, 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灵感。”所以,要培育学生具有新闻从业者的讲故事能力,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坚持厚基础的原则,在学科基础课的开设上,既应强化传播类的基础课程,开设传播与社会、公共关系、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等传播类基础课程,又应坚持利用文、史、哲学科性质的相关性及培养方向上的相通性,开设大学写作、哲学通论、世界文明史、中国语文等课程。
2.精专业、重实践,提高学生新闻采访能力
学生有了新闻敏感,还是不够,新闻故事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想象臆测,新闻故事的所有细节必须来自于实地采访,所以,要讲一个有创意的新闻故事,还需要新闻从业者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能将采访工作做好。特别是广播电视新闻,若是现场没有拍摄、录音好素材,后续制作根本无法跟进,这就要求从业者的摄录技能也要过关。体现在课程体系上,就是要开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的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体现在实践体系上,就是要构建好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课堂、课外、单独实习相互贯通的三层次实践体系:课堂内精讲多练,尤其多进行实验实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课堂外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尤其是多举办DV比赛,以赛代练促实践;校外专业见习、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此外,还可以以项目模拟为突破口,强化实践应用,如,对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等操作性强的课程,增设实验学时与课程设计,组织兴趣小组,进行项目模拟。
3.推行辅修专业制,培养双专业学生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个人微博都可成为新闻的平台,碎片化的新闻随处可见,它的即时性远胜于传统媒体,这就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传统媒体如何来应对挑战?最关键的战术就在于,将新闻往精、深、厚方向做。所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应比任何时候都注重挖掘深层次背景材料。只有掌握了深层次背景材料,才能站在这个基础上以全局高度,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恰当地估量每个材料在整个新闻事件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充分发挥思维的深刻性,深入到新闻事件的本质中去,揭示新闻现象的根本原因及其后果,增强新闻报道的力度、厚度与深度。要做好这一步,就需要新闻从业者除基本的新闻基础知识与技能外,还具有行业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培养学生时,实行辅修专业制度,即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以外,还自愿选择一个辅修专业,毕业以后,不但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知识与技能,还拥有某一学科的基础知识。有了这样的知识背景,在从事某一学科的新闻报道时,自然就能将新闻故事讲深讲透,讲得吸引观众。
二、改革教学方法,以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探究教学不是先将需要学习的新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将这个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供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番探究,最后通过问题的完成去实现对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教学方法,教给学生的不仅是需学知识,更是学习方式,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以及科学探索精神。而独立自主的个性和科学探索的精神是创新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人格也称创作性人格,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
如何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呢?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的做法堪称榜样。李先生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工作,他非常有创意地将对话式练习、作坊式课业、大篷车课堂及案例学习法融会贯通,使学生受益良多。这里,笔者借鉴李先生的经验,引申出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
例如:在讲授电视作品分析课“长消息”时,可以先就几个主题各收集几段视频,作为实例,放给学生观看。在每一段短暂的消息类视频之后,教师都让学生迅速回答提问:“发生了什么?新闻是什么?故事是什么?读者想要了解什么?” 以实例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个人探究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增强探究意识
在提出问题,并作分析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转向主动探究。带领学生观看视频后,让学生比较同一主题的几段新闻各有什么不同。教师先不要提示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可让学生分组先讨论几分钟,然后让小组推荐代表回答,教师则要在学生答问时巧妙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增强探究意识;第二,有小组互动,在小组互动中,学生既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也倾听他人意见,并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情境模拟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
学习案例以后,学生已基本掌握长消息的相关知识,并知道从哪些角度对一则长消息进行分析、评论。这样,课堂教学任务其实已经完成。但仅仅就停留在这一步,还是有所欠缺,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能融会贯通地灵活使用而非仅仅记住所学知识。接下来,可布置采写一则主要内容确定的长消息的任务,让学生自主设计采访场景,并写出新闻概要。这样训练可以为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提供机会和保障,使学生体验到创新活动带来的喜悦,进而在专业实习阶段,学生能很快独立进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选题、拍摄、编辑、制作,真正具有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能力。
一、影响文科大学生转型发展的因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规模与数量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长,高等教育也基本实现了大众化与普及化。在此种背景下,文科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专业数量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与之相反,高校培养模式、思维观念等相对滞后,致使文科大学生在转型发展中步履蹒跚,这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科专业的内在局限性
从文科的专业属性来讲,重理论轻实践是影响文科生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面临转型发展之时,相较于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实践性、可操作性强及转型容易的特点;文科生的专业受学科特点及性质所限,理论性较强、应用性相对较弱,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基础性学科,如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等,以追求知识、学术、方法、理论等为导向,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所产生的社会价值相对间接和隐性。文科生的专业价值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积淀才能显现,其精神价值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则需要长期的积累,这对急需快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科大学生来说周期太长。
(二)文科生创新意识不足
从文科生的创新力来说,缺乏创新意识成为制约文科生转型发展的最大障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但在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文科生学习主要以被动接受为主,上课以听为主,靠教师的灌输来接受知识,教师问则答,不问则不答;而且很少发问和主动发现问题,过于依赖课堂和教师。由于长期拘泥于文本知识,习惯于标准答案,不善于甚至不愿意独立思考,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大学课堂所讲的内容,在中学时已经学过,无须再重复;遇到一些已经学过的问题,则习惯于用中学时代固有的思维方式审视问题,而不会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重新看待问题,导致自我潜能得不到很好的挖掘,缺乏创新能力。另外,文科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实践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给予经费支持。然而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文科学生对这类项目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创新创业就要进行科技发明与创造,这与自己的专业联系不大,因而兴致不高,缺乏参与意识,这种理解明显具有狭隘性,也显示了文科大学生创新意识的不足,创新意识的培养则是文科大学生转型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培养模式滞后
地方高校的培养模式严重地制约文科生的转型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一方面,一些地方高校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求大、求全的现象,专科学校忙于升为本科院校、以学院为名的高校则急于更名为大学,没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学校则忙于争取研究生招生资格。在专业建设上,普遍存在着过于求全的现象,如一些农业类的高校开设传播学专业、表演专业、视觉艺术专业等,高校盲目地增设一些文科专业,以求快速发展,结果导致文科专业规模不断扩大,并在追求“高大上”的路上,忽视了专业建设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导致文科专业人才过胜,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地方高校一直走传统之路,大多以学术型为主,偏重理论研究,而忽视实践应用性,结果导致所培养的文科专业人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致使学生与市场脱节,突出地表现为就业困难。
(四)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
当前,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大多注重顶层设计,从制度建设、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转型发展,而从学生角度进行的转型机制建设还有待加强。一些地方高校虽然出台了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等政策,但对于如何促进、激励学生自觉转型发展的方法、政策等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加强,机制保障的不健全严重地制约着文科大学生的转型发展。支撑文科生大学生转型发展的机制及相关制度的缺失,导致实验实训流于表面形式,无法有效地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对于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判往往依据各种实践报告等书面形式,实践教学实效性不高致使转型发展难以真正实现。
二、推动文科生转型发展的对策
大学生作为高校转型发展的主体,只有推动学生的转型发展,才能促进地方高校真正快速转型。文科生作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必须激发文科生转型发展的内在自觉性,增强转型发展的主动性。同时,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企业单位等部门给予充分的关注与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激励。
(一)思想观念转变为前提,强化文科生转型的内在自觉性
1.文科生要转变观念,夯实基础。在转型的大背景之下,文科学生要顺势而变,转变思想观念。首先,转变学习观念。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多看勤问、善于思考;由单纯以分数评价自身学习成效的观念,向应用能力考察转变。其次,强化自身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原有的学习中,形成的依靠教师的惯性思维,不但缺乏主动性,而且更为严重地忽略了自身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转型发展需要学生积极转变观念,自觉的突出自身主体地位。最后,学习要多元化、终身化。当前,各学科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解决某一问题,可能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因此,文科生在加强专业、职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对其他学科及相关领域也要有所关注,树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终身学习观念。思想指导行动,文科生只有在观念上根本转变,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
2.文科生要明确自我定位,合理规划。文科生进入大学后,经过短暂的适应与调适期后,要能真正认识自我,合理评价自我的能力水平,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准确的定位。结合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与职业;提高规划意识,为自己的转型发展做好充分准备,以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之中脱颖而出。
3.文科生要积极实践,在转“行”中转型。文科学生要真正实现转型,除转变观念之外,还必须付诸行动,将转型落实到“行”上,也就是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深入企业、行业等各部门的生产一线与基层,将课堂所学的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之中。高校已经认识到了实践对于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逐步推行“以实践性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1]。学生在实践环节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将实践落到实处,在实践之中扩大视野,丰富学识、提升境界、提高技能,加速自身的转型发展。
(二)必须以地方高校的助推为根本
1.地方高校要加强文科专业的应用性研发。应用性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然而就文科专业而言,部分专业属于传统学科,如历史学、哲学、文学等专业,这些专业自身学术性浓厚、理论性强,在转型实践之中,存在一定困难。虽然各地方高校已经认识到了文科专业向应用型方向转变,但因缺乏对文科专业应用性的研究,即使实践环节有所增加,但无法根本改变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必须加强文科专业应用性研发势在必行,如,课程设置体现职业化元素,使学生由“‘课堂人、学校人’变成‘社会人、职场人’”[2],实现学习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学校与市场直接对接。学术性向应用性转变,以传统的历史学专业为例,学校在重视学生基本教育技能培养的同时,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向历史文化产业等实用方向靠拢,既体现实践性,又包含地方特色元素,同时具有“接地气”的实用性。
2.地方高校要对文科生实行分类指导。地方本科院校在加强文科专业应用性研发的同时,还应针对学生自身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采取分类指导。此种分类指导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据,新入学的文科生经过一至两年的大学学习与生活,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会有明确的定位与合理规划,有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有的则会选择直接就业、有的选择自己创业,因此,学校可据学生差异化的选择,为其提供分类指导,为潜心深造的学生提供专业教学与辅导;对致力于创业的学生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与顾问咨询服务;对选择就业的学生提供职业化教学模块,使其毕业就能与市场直接对接。高校为文科生提供分类指导,会使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与精准性,既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又能推动文科生的转型发展。
3.地方高校要完善学生转型发展的机制建设。推动文科生自觉转型发展,从学校层面来说,需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机制,以激励文科生的转型发展。首先,观念引导。高校通过宣传引导,将转型发展理念植根到每位学生的脑海之中,使学生深入了解转型的含义,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转型发展之中,增强其自觉转型的意识。其次,建立学生转型发展的组织机构。高校可以设置学生转型发展中心、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机构,由学生自行组织,教师充当顾问,负责指导,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转型发展的参与性与自觉性。最后,制定一系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如《大学生转型发展条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细则》等章程,把学生转型发展纳入制度建设层面。同时,还可建立学生转型发展基金,对转型发展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与表彰,以调动学生转型发展的主动性。合理的制度建设,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加快推动学生转型发展的步伐。但目前地方高校往往注重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对学生层面的转型建设关注不多,因此,必须加强学生转型发展的机制建设,方能有效地推动学生转型发展。
(三)必须以地方社会的支持为依托
文科生的转型发展已不仅仅是学生个人与学校的事情,而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没有学生的转型发展,学校的转型就不会成功,也就无法为地方社会提供优质人才,因此,对于学生的转型发展,地方社会要给予必要的扶持。一方面,实施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就必须首先推动学生的转型发展。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学生的转型,对于文科生而言,政府要从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引导其为区域社会提供可能的服务。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基地。文科生的转型要由理论向实践、由课堂向社会过渡,因此,地方社会尤其是企业行业要为学生提供一线的实习实践课堂,并提供相应的实践指导教师;对于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给予充分的配合与支持,地方社会要充分发挥其在学生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关键词】 贵州统战工作;机制困境;分析
【作者简介】 王维江,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哲学与市场经济;张玉胜,贵州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法学;周t,贵州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哲学。
【中图分类号】 D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12-0028-02
一、大学国际化的内涵
大学国际化不仅可以指大学发展过程的国际化,也可以指大学发展目标的国际化。当前,不同学者对大学国际化进行了很多研究,对于大学国际化的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笔者参照相关学者的看法,将其界定为:充分吸收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的管理标准,共享国际一流大学的教学科研资源,形成高效的教学科研国际合作机制,并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和创造具有顶尖水平的科研成果的过程。按照此界定,开放和包容乃是大学国际化的主要“亮点”,它们贯穿于高等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及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不仅囊括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基础工作,还涵盖管理机制及评价体系。培育高素质人才是其基本目标和任务,各种设施的建设和制度的完善是其重要保障,高效富有灵活性的教学科研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是其核心内容。换言之,我们可以将大学国际化理解为: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日益密切、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大学从国际视野出发,在遵循国际教育惯例、规律(如学位制度等)的前提下,通过多种途径在知识、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以提高该国高校及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的过程。
二、大学国际化的特征及目标
1. 大学国际化的特征
一是办学理念的国际化。尊重文化多样性,按照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办学,重视与世界知名大学(或一流大学)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为师生提供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深造或获取学位的机会,在开放的、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推动大学的国际化发展;二是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吸纳或引进全球范围内优秀的学术人才、科研人才、管理人才等,使学校的各项事业保持在世界一流水准;三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按照现代优秀人才的培养标准和要求,大量招收海外留学生,选拔优秀学生,并通过多种形式(如联合培养、办学等)培养富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学生;四是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整合国际资源协同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科研前沿问题展开研究与合作,致力于富有创新性、高水准的研究领域。
2. 大学国际化的目标
大学国际化是为了提升我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具体可以理解为:通过开放式的教育,使大学生在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的基础上,储备良好的国际知识和阅历,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不仅对国内外政治、历史、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有了解,还能尊重各国文化的多样性并积极融入其中,并从全球视野思考和分析问题,具备较强的处理自己所学专业或特长领域国际事务的能力。总体而言,就是要实现大学由过去的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向注重国际合作、交流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转变,使学生具备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具有优势。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对我们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不断“引进来”,还必须适时“走出去”。简言之,当前阶段我国大学国际化的目标可以归纳为四个:即教育国际化(提升大学整体教育水平与质量)、科研国际化(提升大学学术和科研水平)、师资国际化(提升教师队伍水准与能力)和管理国际化(优化大学管理方法与战略)。
三、大学国际化演变历程及实现方式
1. 演变历程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相比,我国的大学国际化仍处于初级阶段,该阶段所追求的国际化目标是: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包括教师、科研人员、教材、仪器设备、教学方法、高等教育理念等),完善我国大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与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阶段相一致的是,我国用于评价大学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仍处于低水平,如国际顶尖和高水平学者数量、国际教师数量、留学生数量、国际化课程数量、重大科研成果数量、教师和学生的外语水平、学科专业的全球排名、学校的全球影响力与全球竞争力、学校管理水平等等。
2. 实现方式
在国际上,一般将大学国际化的实现方式分为四类,即行动取向、能力取向、文化取向和过程取向。其中,行动取向是指以活动实现大学国际化,如向师生提供与外国学者与留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能力取向是指增强师生(包括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等)对不同国家文化、知识的理解及对不同国家文化的尊重,使其积极适应国际环境;文化取向是指尊重世界各国文化差异与多样性,加大对学校不同文化发展的支持,强化国际交往、沟通与交流;过程取向是指在综合以上三者的基础上,将国际化发展内化或融入到学校相关政策与学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中,它更多是一种制度保障。
四、高校机关干部与大学国际化
1. 创新学生培养方案,满足学生国际化培养需求
为开拓学生视野,积累知识与经验,并增强对国外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方面的了解与认识,推动我国大学的国际化进程,高校机关干部应该为更多学生创造出国深造的机会,选派学生出国攻读学位、研修、访问、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国际交流。与此同时,应创新学生培养方案,改变单纯依靠外国的模式,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将其精髓内化、吸收,融入到我国大学国际化的相关工作中。这种“内化”的学生国际化培养方式包括方方面面,如引进优秀的外国教师或留学归来的教师,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将其教学思想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此外,还应挑选部分专业设置全外语教授课程,逐渐提高外语教学的比重,开设多种中外联合培养班,切实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与水平。
2. 完善人才引进方式,坚持人才“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
作为高校机关干部,主要工作是保证学校各项事业的良性运转,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与机遇。在当前我国大学引进国外高水平学者对大学教学和科研水平带动作用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将重点放在“自力更生”上,即更多地依靠学校内部力量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教师进行培养,给他们创造更多机会到国外深造进修、参与国际学术组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帮助他们开拓视野、积累知识与经验,使他们在教学、科研及其他方面得到全方面提升,为学校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 提升自身能力及素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高校机关干部作为学校政策的决策者、创新者与执行者,其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大学国际化进程及发展程度。作为高校机关干部,必须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具备新时期对人才的各项要求及能力,如国际化视野、综合性知识、创新思维等,从而发挥自身在建设国际化大学及学校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意识。在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一个国家难以独立于其他国家而存在与发展。作为高校机关干部,在推进大学国际化的进程中,要具备国际眼光,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各国在相关领域的长处,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并善于利用国际上的优势资源,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寻求发展。
二要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信息时代,科技和知识更新与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各学科间、各专业间的界限愈加模糊。只有具备综合性、复合型知识储备,才更有可能在相关领域内获得突破与发展。在此种情况下,要不断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实现“互通有无”“举一反三”,加快大学国际化进程。
三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信息、科技大爆炸的今天,唯有占据最前沿与制高点,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机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只能面临淘汰的命运。因此,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也是高校机关干部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一、“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背景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依据
教育部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形势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中人人要学会学习、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需求;也是形势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学生生活在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他们内心世界丰富,主体意识强烈,在信息资料面前与语文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因此,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主动研究、主动质疑、合作探讨,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开设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其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汉语文学习的自身特点等理论基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践理论是开设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哲学基础;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性、语文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特点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学基础;教育发展理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学基础;认知结构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新知识观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现代课程论基础;语文教育的自身特点是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依据。
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的一个领域。所谓“研究性学习”它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理解和接受性学习方式相对应,泛指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渗透在各学科、各类学习中。如果从课程角度理解,是有课程计划安排的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一般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边生活和学科中确定研究对象及专题课题或项目,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语文研究性学习”区别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指在语文学科内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采取的一种学习方式。不同于接受性学习,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与合作性的优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注重过程,更容易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就是在小学、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减少简单、烦琐、低效的训练,从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出发,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向学习语文的深层次、高层次深入,形成语文学科的科学素质。通过语文研究性学习,教会学生如何获取信息,汇总研究;如何提出质疑,分析论证;如何互相合作,资源共享;如何对语言文学形成独特的感受等等,使学生在研究中积累学习经验,在质疑中形成科学素养,在合作中培养团队意识,在感受中领会语文的魅力。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实效,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最重要的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的方式,主动去研读课内课外的文学现象,发现并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获取文学知识;以社会实践的方式,自发地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深入细致地分析问题,从而提高综合素养,提升文化品位。语文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教会了学生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社会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开设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开设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开设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它对现代教育作用重要,意义深远。
四、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师生心理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育 素质教育 实施策略
教育改革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素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其教育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社会的需求,社会的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需要人们具有更高的数学素养。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数学更广泛、更普遍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越来越表现得与人类的生存质量、社会的发展水平休戚相关。因此,人们不得不对数学有新的认识和对数学教育有新的思考。
我国数学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有扎实的双基,但是缺乏创新意识。教育的主旨是培养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教育不是用“好胜心”去诱导学生的竞争心理,而是要用“好奇心”激励学生的科学兴趣;通过考试,拿到名次,乃是“功利性”的刺激;追求真理,探索奥秘,才是更高境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对数学好奇,由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是一件大工程。鉴于以上状况,中国数学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此同时,为实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一流基础教育的宏伟目标,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场重要战役,是一场伟大的基础教育革命。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已不像应试教育那样凭成绩说话,它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又要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既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又要有相当的能力结构。这种“全能型”“完整型”的素质要求是由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所决定的。数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审视数学教育,不仅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数学教育体系的一个中心课题,而且对于真正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都有着全局性的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本文就小学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及实施策略提出拙见,以求教同仁。
一、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就大范围内而言,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也是一种开放的教育,还是一种学生自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体来说,素质教育主张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即“素质教育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地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选拔性教育,更不是纯粹为升学的竞争性教育。一句话,素质教育是追求全面质量和高质量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是相互交叉的。数学教育蕴含着素质教育的因素,而素质教育只有深入到包括数学在内的学科领域才能发挥它的巨大潜能。
素质教育与数学教育互相包含,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实施数学教育,二是数学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素质教育与数学教育结合为数学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是指在数学教育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发掘其潜能,培养其数学素质,且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正确认识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关系,既能表征研究的出发点,又牵涉到实践的归宿,它对于构建科学的教育理论、实现“转轨”、提高质量都有现实意义。
三、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
要将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就必须把数学教育置于服务素质教育的位置,促进素质教育宗旨的实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对数学的知识性、应用性、技术性的认识,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和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首先应从更新教育观念出发,培养学生学数学、懂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之具有基本的数学素质。其次是牢牢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从数学知识、数学意识、逻辑推理和信息交流四个层面入手,向45分钟要效益,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效果、轻过程的倾向,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是提高数学教师素质刻不容缓,教师必须有能力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观念层次、知识层次、方法层次等方面都能达到相应的高度,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达到素质教育与数学教育完美结合。
四、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为达到上述目标,做到素质教育在数学教育中全面、深入地展开,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应有效地实施以下策略。
1.承认差异,因材施教,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教育工作者应该十分坦诚地承认,学生在先天遗传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智能特征及情感、意志、毅力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无论以何种因素平均编班,学生间的诸多素质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在具体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本上的“练习”、“习题”(A组和B组),以及习题难度,分层示范,分层练习,分别安排课堂作业。这样,基础扎实的学生,不仅能十分轻松地解决课本上的“练习”和A组习题,还能顺利解决部分B组习题,学得“称心”,满足了其求知欲和成就感。基础中等及较差的学生,大多数也能达到或超越预定的目标,学得很有信心,当他们较好地达标后,应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2.立足课堂,超越双基,教书育人。
从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来看,所有教育者均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未来的公民有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这就向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学学科,应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空间。
(1)搞好双基教学
这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教学任务。努力搞好双基教学,有系统、有计划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显然,搞好双基教学,为引导学生领会、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供了可能,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又为双基教学的深化与提高铺垫了理论基石,有利于实现教学的科学化。
(2)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未来社会对全体公民的思维素质的要求,不仅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必须有辩证思维能力。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辩证观点。因此,借助于数学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十分自然而有效。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在一定外界条件下相互转化等辩证观点,处处可见。
(3)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十分注重人的个性心理素质,为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与愿望,持之以恒的态度,严谨、负责的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1 医院档案管理现状
1.1 封闭性的管理模式:选择有价值的档案妥善保管,以备查考成为各级医院档案室的工作重心。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重视不够,只重视信息载体的材质分析、保存环境、保管方法以及损坏后的修复, 然后, 锁入深柜, 束之高阁, 并且片面强调档案工作的保密性,甚至将档案讹为“党案”,对档案信息“秘而不宣”,从而造成人们对档案室望而却步,促进档案工作的封闭化程度。
1.2 封闭性的服务模式:由于没有合理的确定收藏范围,只重视文书、财务档案收集、保管。馆藏结构单一,内容不丰富,其服务对象主要为院领导以及行政、财务、办公室等部门,对个人开放也只能是查找相关“红头”文件。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在很多医院才起步,科技档案的归类、整理后的档案材料信息化,还是盲区, 档案信息为医院科研教学服务也只能是流于口头形式, 科技档案的利用沦为空淡。
1.3 档案工作人员的自我封闭性: 许多档案工作人员习惯于服务对象用户的单一性, 并缺少服务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往往“送交什么就收藏什么”, “要什么提供什么”, “坐等上门”服务。加之档案保密工作的需要,很少与用户的交流信息,墨守成规习惯于老一套,形成以物为中心的自我封闭。
1.4 反思档案工作达标上等级: 有的医院不把档案业务工作和多渠道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优质档案信息服务放在首位, 而是采取抽调人员凑数、突击购置硬件设备、拼凑档案利用分析报告等方式, 跨入等级行列。其危害不只是助长了档案工作人员自满情绪, 加剧档案工作人员的自我封闭性, 更为严重的是直接影响到医院档案事业的发展。
2 医院档案管理发展思路
2.1 更新观念树立档案信息传播意识: 医院档案是医学信息的组成要素, 是重要的医院信息资源。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价值大小, 更取决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档案工作人员在继续做好档案收集、归类、整理等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应更新观念, 树立档案信息传播的意识, 让档案信息在医院有序地传播, 产生传播效应, 这样才能使档案为医学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真正落实到实处。与此同时,应
依据《档案法》的相关规定确定保密级别,并正确的处理好传播利用与保密的关系。
2.2 医学科技档案信息管理: 必须重视医院科技档案信息管理, 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科技档案信息管理是以科技档案为对象所开展的一系列具体工作, 它包括科技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 在医院科研管理中占有极为主要地位。它作为医院科研和医护工作人员进行科研管理、科技决策、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著书立说、职称评聘、经验总结等科研活动的真实记载, 成为医院珍贵的档案信息资源, 以及凭证和参考,应是当前医院档案室工作的重心。
2.3 改变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参与式”服务,“不是档案馆决定档案的利用, 而是档案的利用决定档案馆”。深层、主动、高效的服务,满足各类层次的用户档案信息的需求,使档案信息用户切实感受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也正是档案工作及档案工作者的地位和价值所在。因此, 档案管理人员应结合医院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 按主题搜集相关档案信息主动地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 档案管理人员还应主动参与科技人员科研课题, 结合档案业务知识, 提供档案咨询服务、定题服务、跟踪服务等主动“参与式”服务。在为用户提供周到服务的同时,还要注意用户档案信息知识教育工作, 向他们介绍档案信息资源、检索利用方法, 提高用户的档案信息意识和获取档案信息的技能。
2.4 加强人员培养, 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人员培养, 全面提高的综合素质, 才能担负起档案信息为医院建设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