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范文

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第1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范文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创新意识;一体化教学;实践;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135-02

平面设计是近十年来新兴的行业,是顺应了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全球化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是个很有潜力的行业。世界在呼唤新的设计教育:一种突破的、思维超越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一种更负责、更智慧、更具创意的设计教育。

1培养学生的创意是平面设计教学的内在要求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的定义泛指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它是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美术知识和艺术创意于一体的综合内容。平面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在意识、思维上有创意的过程,平面设计的灵魂在于它的创意,没有好的创意,就没有好的作品,所以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极其重要。

2学生创意不足是当前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中重视软件本身的学习,从第一节课就进入软件应用的学习,理论课由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各个软件功能及使用,实操课就是让学生按照书本实例一步步地操作练习,这种重视学生对软件的学习也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在实践中很多学生拿到新的题目后,无从下手,没有清晰的设计思路,设计的作品也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也不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毕业后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众多教育机构偏重技术而轻视思想,忽视设计理念和艺术基础的引导,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落后,导致学生整体缺乏原创能力与创新精神。

3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几点举措

3.1重视学习兴趣的引导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大脑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促使其积极思考和创意的产生。兴趣的引导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让学生从操作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有成就感,他们才会去学、想学、爱学,从而培养直接兴趣。再者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学生学习有兴趣,才会激发创新思维,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3.2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来组织教学,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市场需求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取现实的对象、材料为项目,再将项目划分为若干个任务,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去完成。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要善用启发、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把思路打开,从横向思维、纵向思维、交叉思维、情节联想、推理思维等方式进行联想、想象,注重引导学生把手伸向创意,开启创造性思维,学会以独特的创新理念,新奇的表现形式,拓展图形表现的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设计理念及图形创意。

课后布置具有拓展性的项目任务作为相应的练习题目,要提倡结合实践实现创新,使学生将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当进入以创意设计练习为主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是创意导向,导引学生迸发出最杰出的创意。

3.3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勇于尝试各种设计方式,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培养自己的审美和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教学中,对于基础项目的学习,教师多引导,精讲多练,教给他们项目实例的设计思路,引导他们上机实践,完成作品。在提高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作品,让他们独立找出设计思路,多实践,独立完成作品和创新作品。学生对所设计的目标首先要进行分析,竭尽一切可能开拓自己的思维,建立一个设计思维流程,获得初步的构思,然后把设计各环节中的构思,以及设计理念与理论依据详尽地写出来,接受教师和大家的建议与批评,再进一步完善创意。学生相互之间共同分享作品及作品的独特设计思路,共同成长。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思维经过这种科学、缜密的训练逐渐培养起来。

3.4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平面设计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要随市场、产业的变化而随机应变,我们目前的教学理论脱离实践,没有紧跟市场,内容陈旧空泛,学生很难及时掌握设计动态、信息,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1)平面设计教学应该改变单纯在课堂上教学的模式,真正深入社会,深入市场,首先我们应当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刻了解市场,吸收新的设计理念,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有创新思维,这样教学内容才会生动精彩、引人入胜,学生会接触到新的设计理念和优秀的作品,教师实时地启发引导,看的多了,做的多了,思考的多了,学生会有更多的设计感悟和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得到了培养。

(2)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学校要选择与企业和设计单位合作,或者建立开放式的工作室,把社会上的平面设计引入校园,让学生接触实际客户,了解客户意图,并根据客户的需要,结合设计理论,设计出既满足客户需求,又能展示自己的具有设计创意的作品。客户是最了解自己产品的,是自己产品营销的专家,用客户的眼光看待客户的问题,用我们自己最专长的视觉语言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这才是平面设计的创新。

3.5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

平面设计作为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与人们的民族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比如一辆尊贵的劳斯莱斯汽车,使我们想到“绅士”的英国;申奥标志,让我们想到中国博大的文化……所有这些都带有明显的民族和国家特征,是民族文化和国家历史背景的体现。

通过探求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契合,提高设计的原创力。“传统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和实践的锻炼,是历史的经验和习惯,也是文化的积淀和升越”,传统文化蕴涵强烈的民族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民众质朴的审美观念,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应重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能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使之具有传承和再造的价值和意义。例如:我国当代国际设计大师陈绍华先生设计完成的北京2008申奥标志,整体结构以传统吉祥图案“中国结”为基本元素,运用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太极运动员”的寓意与动势,借以传递标志主题和传达中国人民期盼奥运的美好心愿,如果没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很难设计出既有国际化设计语言又具东方神韵的作品。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容忽视,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与迸发是现代设计的创新之源,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会徽的核心形象是“书法汉字京”和“红色印章”,与“抽象符号”、“红白两色”的现代设计语言完美对接,毛笔书写的英语“Beijing 2008”,由篆书笔画构建的比赛项目标识等无一不是“中国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火炬取意于“书卷和画轴”,上有“祥云和中国红”,这些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多方面吸取传统文化知识,及时了解设计的时代特征和脉搏,培养设计思维能力,加强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之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平面设计中好的创意综合了许多智力劳动,需要对知识的广泛涉猎和对工作的专注思考,开阔的视野,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实践基础。在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不断培养和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会创造出赏心悦目的设计佳作。

参考文献

第2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范文

一、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积极主动求新、求异、求变的意向,教师的创新意识就是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改变那些不利于学生成长、不合乎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和相应思维方式的心理倾向。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条件,很难想象一位因循守旧的老师能培养出充满创造力的学生。教师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能打破常规、突破现状,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去发现、质疑、探索,不断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引领创新的方向。

那么,教师的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呢?首先,教师要有高度责任感。对青少年进行创新教育,教师必须要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历史使命和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其次,要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科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创新教育理论,掌握一定的创新规律,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开展教学行为的研究。如,选择什么方式进行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何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如何挖掘实验的创新功能等等。

坚持开展创新教育科研活动是培养教师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教师树立创新型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从而摆脱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从教师行为到学生学习方式进行大胆变革,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恰当的教育行为、较高的创新素质投身于创新教育中。

二、学习意识

社会发展节奏加快致使知识半衰期逐步缩短,每个人都处于一个已有知识很快老化过时的被动环境中,教师同样不能避免。过时老化的知识无法与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求接轨,自然很难走进学生的心中,创新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而这条河流的源头就来自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教师的学习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动力源泉。

教师首先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要及时了解知识更新动态和学科发展前沿,为“老知识”赋予“新气息”,比如,讲胶体知识时,将前沿科技材料―――纳米材料介绍给学生;讲能源时,介绍日本核泄漏事件,介绍核能的优点、发展前景及目前面临的一些挑战;讲金刚石时介绍碳家族的第四位成员―――富勒烯的发现史等,这些知识都会引起学生强烈兴趣,使其进入有效学习状态,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意识。

当然,单靠丰富的学科知识远远不够,教师还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相关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科学与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开阔学生思路。同时,教师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学会利用网络获取所需知识与信息,学会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训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三、问题意识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积极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问题意识,明确问题不仅是教与学的纽带,更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

教师的问题意识一方面表现为精心设计问题,把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活动的主线;另一方面表现为诱导学生产生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二者的差别是:前者以教师设计的问题为中心,后者以学生设计的问题为中心。

1.以教师设计的问题为中心

以教师设计的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生的知识储备设计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获得新的认识。教师设计问题的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有效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由浅显走向深入。教师设计问题的原则是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三点:其一,设计的问题要尽量贴近生活,尽量真实,使学习在和现实一致或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使学生感到在学有用的化学,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其二,设计的问题难度、梯度要适宜,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保护学习积极性,增强创新信心。其三,设置问题切忌太多,教师满堂问,牵着学生鼻子走,其结果势必将学生的思维强行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这种学习是被动的,又何谈创新意识的培养。

2.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中心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思维状况,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要关注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在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也要注意两点:其一,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平等、宽容、尊重的心理环境,这样学生才能带着饱满的热情,开放的心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其二,这种模式的课堂教学具有不可预知性。比如,教师没有完全准确地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所以很有可能出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给予准确解答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实事求是的教学作风,不能为了所谓的“面子”或害怕“知识权威”的形象受损而敷衍学生或者压制、左右学生的思维。

选择哪种教学模式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等诸多因素。但无论选择哪种模式,原则都是一样的: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核心,让学生成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角,让教师成为学生智能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四、平等对话意识

平等对话是指师生基于平等、互敬、互信的立场,通过交谈和倾听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

新课程强调“教不能凌驾于学之上,学不能游离于教之外”,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平等对话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人格上的尊重,享受到权力上的平等,这样才有利于师生双方的交流、沟通,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同时,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教学过程中,思维是多角度的,多层面的,具有相互启发性,很容易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因此,平等对话课堂是创意生成的沃土,师生平等对话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要使平等对话有效开展,教师首先要建立新型师生观,这是平等对话的立足点。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视为地位平等、有人格尊严的独立个体。要降低姿态、走下讲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求,从学生中挖掘出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以及有创意的见解,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学习。

师生平等对话中不仅有思想的碰撞,还有情感的交流。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必要保障。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鼓励和帮助。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质疑自己,乐于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营造宽松环境。

五、反思意识

第3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范文

我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在以下几方面有意识地开展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创设现实生活问题的情境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例如在教学了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后,我出示了一个不规则的物体,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体积。学生通过认真的讨论交流,设计出了一个计算这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案:先将一个容器里放一些水,然后测量并计算出现在容器中水的体积,再将不规则的物体放入容器中,再测量并计算出放入不规则物体后现在容器中水的体积,容器内水的前后体积的差即为这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样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既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

又如,在教学了年月日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同学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4个生日,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他是哪年哪月哪日出生的?今年2002年他能否过生日?”学生对此展开了讨论,我则适当予以提示。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这个同学是1988年2月29日出生的,因为只有闰年才有2月29日,所以除了1988年以外,只有1992年、1996年和2000年才能过生日,今年2002年不是闰年,因此他今年不能过生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作业。

学生经过教学和课堂练习掌握了一些知识,虽然也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因为这些实际问题都经过加工处理过,学生往往很快会忘记,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作业,学生形象深刻,会容易记住。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因为学生对于占地面积和表面积极容易混淆,我拿出六块同样大小的木板,并请学生量出三块木板的长、宽和高,做两次安放:第一次将三块木板并列平放在地上,我请学生计算出这时三块木板的总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然后我再将另外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放在地上,再请学生计算出这时三块木板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通过计算,学生很快知道,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放时的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的大小同木板的表面积并无关系。这样使学生对占地面积和表面积这两个概念加深了理解。

我再请学生思考将三块木板并列放在地上,这时三块木板的表面积和是多少平方厘米?将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时,三块木板的表面积和又是多少平方厘米?我再将三块木板竖着重叠放和横着重叠放,并请学生根据已知的数据分别求出三块木板平着重叠放、竖着重叠放和横着重叠放时三块木板的表面积和各是多少平方厘米?这样使得学生既较好地掌握了表面积的概念,并使学生懂得了不同的放法表面积是不同的。为了加深学生对表面积和体积概念的掌握,我还要求每个学生从家中拿来一只火柴盒,让学生量出它的长、宽和高,并提问学生,火柴盒的内盒如果不拿出来,这时求它的表面积要求几个面?如果将内盒拿出来,不计火柴盒的厚度,求做一只内盒要多少材料?要求几个面?这时相当于求什么?如果求火柴盒的外壳要用多少材料,又要求几个面?这时又相当于求什么?

在火柴盒上做商标,只要求出什么?这只火柴盒占空间的大小是多少?如果火柴盒的厚度忽略不计,这只火柴盒的容积又是多少?火柴盒的体积和它的容积相等吗?火柴盒的容积和体积在什么时候相等?什么情况之下不相等?学生联系实际并经过讨论、交流和合作,很快能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并会认识到,火柴盒里面有很多的学问。这样使得学生不仅再次加深了对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理解,并联系火柴盒还知道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要考虑很多因素。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有了提高。

三、联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如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学生会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优惠措施理解得更深刻,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努力尝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了“用字母表示数”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题“开放性”的实践题:“学校在暑期组织教师前往北京进行七日游活动,无锡到北京的火车票为X元,教师在火车上和在北京每天的伙食费为B元,要在北京住宿5夜,每夜的住宿费为A元,在北京的旅游点的门票价和交通费共计为Y元,问每个教师去北京旅游共需要多少元钱?”我先请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写出每个教师去北京旅游共需要多少元钱。学生很快能写出每个教师去北京旅游需要钱的算式:2X+7B+5A+Y.在学生写出了算式后,我还要求学生能联系实际查找资料,估算一下每个教师前去北京共要用多少元钱?这样学生就会前去查找无锡到北京的火车票价,去了解每天的伙食费和住宿费是多少元。

第4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范文

关键词:优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性与主体性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主体性体现的最高层次,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也就谈不上在学习中创新的问题。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激励的原则,更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优化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一、激发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从而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意识。而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两方面:1、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如问题情境、实物情境,音乐情境等,让学生乐学。2、为学生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威尼斯的小艇》时,当说到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一部分时,我根据学生喜爱旅游的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个很有趣味性的问题:请学生闭上眼睛,听着优美的音乐及课文的录音,把自己想象成正坐着小艇环游威尼斯。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尽情地想象。一段录音放完后,学生的兴趣可浓了,他们纷纷发言:这个城市真美啊!我看到了威尼斯的人们坐船出去郊游呢!我看到小学生坐着小艇去上学;我看到工人叔叔坐着小艇去上班呢!哗,河边的建筑物真美观!我以后要再去一趟威尼斯……有一学生竟模仿歌曲《我要去桂林》的调子唱起了自编的歌:“我要去威尼斯……”学生的学习情绪十分高涨。此外,我们要多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整节课皆兴趣盎然,就能水到渠成地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了。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在揭示寓意培养发散思维时,就可以指着画面问:“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兔子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让他的“邻居”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这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引导想象,提高创新能力。

第5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一、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已来析疑、解疑。如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例:教学“能被2和5整除数的特征”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能说出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当教师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教师:“为什么你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地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由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能被3、7、9、11……等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特征呢?”学生创新的潜在意识顿时得到萌发。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那么,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问题。首先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力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其次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激发作用是采用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作用可以采用外在的激励措施,如赞许、表扬和奖励来达到其目的。

三、提供“开放型”的探索材料

“开放型”材料的提供,首先要遵循的一条原则是:能使学生投入多向思维,达到问题解决。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材料既要使学生感兴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要做到材料与内容相吻合,还要使学生展开积极思维,同时在多向参与的过程中,寻求规律,掌握知识。提供“开放型”的探索材料,我认为首先要把握好两个度。

(一)要使学生在选择材料上有一定的自由度

如在教学“小数减法”一课中,我们给提供了以下的材料:商店中里的圆珠笔每支3.05元、书包每个20.4元、钢笔每支12.4元、小刀每把0.65元、文具盒每个8.45元;如果给你带上人民币有50元、10元、5元、5角、5分各一张(或一枚),而每次只能买一件商品,请你决定买什么物品,应拿出多少钱,求应找回多少钱?列出算式进行计算。这样学生在参与购买物品的实践活动中自由度大,他们不知不觉地发挥了平常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探索,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购买方案,把典型的算式让学生抄到黑板上,再接着引发学生观察矫正,从中掌握小数减法。在这种开放性的自列算式探索小数减法中,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思考。

(二)要使学生问题在思考过程中有一定的开放度

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比多(少)求和”两步计算应用题:“果园里有苹果树1420棵,梨树比苹果树少280棵。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棵?”我们在教学此例时没有直接单一的引入例题,而是让学生自己来编出多个以最后“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给出一个问题:“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棵?”学生:“你们看到这个问题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补上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棵,教师对具体数据略加调整写出:“果园有苹果树1400棵,梨树有1100棵,苹果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第二步要求学生改编其中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两步计算应用题,分组讨论到底有几种改编方法,并分别列出算式解答。

第三步教师提出:以上这四种改编方法为什么只有两种列式方法?这两种解题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什么地方?再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进一步认识题目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第6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范文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一直在追求教育的完美境界——让儿童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获得一种审美感受,进而让想象驰骋在广远的意境中,让潜在的智慧、悟性迸发出令人欣喜的光亮。

创新,是人的生命迸发的最鲜活、最富灵性的智慧火花,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敏锐的观察力、求异的思维品质、丰满的精神世界相关,而在这诸多因素中,能产生驱动力,粘合作用的便是美。

但我们在教学中不但不利用美,相反地却常常在不经意间忽略了,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策”。我常常想:情景教学之所以能受到学生的欢迎,逐渐走向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美”的功劳。创新是人的情感与智慧交融的结晶,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通过美才有可能熏陶,感染学生幼小的心灵,进而在学生获得美感的过程中产生创新的动力和欲望。

即使数学及其他学科所提示的一个公式,一个原理,都是漫漫人类文明长河中的一朵浪花,那是人类创造美的结晶,我们在教学中,没有理由淡化美,忽略美,不仅如此,还应充分利用美,强化美,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跳出单纯传授知识的窠臼。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敢想敢说,学生对老师有感情,就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多说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积极的情绪可以使学生精神振奋,所以,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更好地展示创新思维。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保护学生的独创精神。绝不挖苦,讽刺,打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这样师生之间互敬互爱,气氛和谐,情在学中,学在情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学。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是否给予评价,对学生来说,教师保持中立的态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不养成从众心理,不人云亦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做法官,不当裁判长。有学生自己评说,各抒己见。形成争论的局面,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有裨益。例如,在教“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 我先情境导入,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然后出示自学任务,小组合作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有的用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用两个直角三角形却拼不成,学生各抒己见,进过探讨,有的学生发现,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又经过进一步操作,发现两个锐角三角形,两个钝角三角形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放手让学生拼摆操作,探索三角形与拼成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争论中碰出创新的火花。

在小学阶段设置的课程都是基础性的,基础如何形成?靠训练,靠学习者亲自实践,在实践中理解,在实践中熟练,在实践中提升。

第7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范文

1 适时肯定鼓励创新

教学评价始终要在热爱、关心、信任、尊重的良好气氛中进行,它有助于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体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能力的信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只要有进步,就要肯定,有新见解,就要鼓励。只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才能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一次“家用白炽电灯工作状况”的研究性学些中,一位同学提出:通过仔细观察家中烧毁灯泡的事件多发生在开灯的瞬间,它是一种规律还是一种巧合?教师及时赞扬说:“这位同学不仅能从平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而且还想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同学们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通过大家的讨论,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一种规律,因为电阻大小与温度有关,灯不工作时电阻很小,电压正常时开灯的瞬间,灯丝电阻很小通过灯丝的电流很大,在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急骤升高,达到灯丝的熔点就会烧断。可有一位同学突然间不同意大家的看法,认为是巧合,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向他,他不好意思再说,教师却说:“这位同学敢于与众不同,肯定有他的道理吧!”在老师的鼓励下,他说:“在很多情况下,灯是在工作时烧坏的,认为是灯丝相当于串联的很多小电阻,灯丝的粗细不一定是不均匀的,细的地方电阻大,粗的地方电阻小,根据Q =I2R t ,电阻大产生的热量多,易在灯丝细的地方烧断。”我想如果当时没有让这个学生把他的思路说清,给以适时的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教学效果。

2 评中有导启发创新

评价并非只是作出“对”与“错”的简单评判,而应在评判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挖掘学生智力潜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引进、激励、强化等功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纠正思维的偏差,体验成功的喜悦。如《焦耳定律》这节课教学中,学生做《研究焦耳定律》分组实验后,要求学生提出对实验装置的改进意见。同学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不直接用普通水,而用煤油?”老师说:“这位同学提出用普通水代替煤油,那就方便多了,如果真用水代替煤油,将会怎么样呢?“同学们陷入思考中。教师提示:从煤油的作用看它起到热胀冷缩的作用,但有资料证明水也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另一方面,普通水是导体,若用普通水通电后电阻丝和水组成并联电阻将发生改变,影响研究对象的真实性。这样评价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保护,创新欲望会被提升。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不直接用温度计?”老师先肯定了学生大胆创新的思路,指出本实验实际上只能定性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和电阻的关系,若要定量地他们的关系,还非得用温度计不可。教师进一步指出:教材在这一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实际上焦耳得出这一定律也是通过定量的研究,并经过数千次精密计算。教师布置学生课后思考:若要精确地得出电热的计算公式,实验还得进行哪些改进。这样学生积极性被提高,并提出了喜多好的方案。

上例中教师重视评价,评价及时、具体,对被评价者来说,评价中有指导,指导中有评价,两者有机结合,水融。这样评价不但纠正了学生思想的偏差,而且给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一次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了自信心,使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3 延时评价激励创新

在研究“灯泡亮暗决定因素”的教学中老师做“220V 、100W ”的灯泡与“220V、40W”的灯泡串联在家庭电路上的演示实验,学生记录观察实验现象:“220V 、100W ”的灯泡几乎不发光,通过计算实际功率只有3.9 W;“220V、40W”的灯泡发光较亮,实际功率是36.0 W。又用额定电压是“2.5 V”的小灯泡做实验看到现象是:小灯泡在3.0 V电压下发光很亮,实际功率是1.0 W,小灯泡在2.0 V电压下发光较暗实际功率是0.54 W,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灯的亮暗是有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决定”。结论刚得出,有一位学生举起手来,老师请他讲,谁知这位学生提出灯泡的亮暗不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就被老师说成“胡扯”,于是剥夺了他的发言权”。这位学生很不服气地坐下拿起笔在纸上写起来:小灯泡实际功率是1 W比实际功率是3.9 W的“220V 、100W ”的灯泡亮多了。灯泡的亮暗应该由灯丝温度决定的。他把纸条递给同桌同学。

不难发现,老师还存在“师道尊严”的倾向,常常忽视发现和培养学生别具一格的创造力,而是制造一种思维模型“加工场”,把学生“加工”成一个个标准器件,把学生训练成“听话”的好孩子,他们缺乏创新意识。这位同学刚说出问题的前半部分,因为不符合老师的思维,而被无情的否定了,这无疑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扼杀。

4 激励自评开拓创新

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道题:如图1所示,将质量均匀且不可伸长的软绳两端系在顶板上A、B两点,绳子处于静止状态,若在其绳的最低点C处用力F将绳拉成V字形,则绳的重心将怎样变化?

老师首先问学生:“你是怎样分析的”。学生说:“从图形上看,,很明显绳子的重心下降。”“既然答案已经看出来了,为什么又有疑问呢”。学生肯定地说:“这个问题不会这么简单”,“那你认为依据是什么?”,“图中看出用力F使绳的最低点C拉到,外力一定对绳子做了功”,说到这里思路受阻,感到无能为力了,老师肯定了他的分析,表扬他抓住了“分析问题的依据”,鼓励他继续钻研这个问题,并作两点提示:“题意中这根绳子不可伸长”和“绳子缓慢移动”。看学生若有所思,老师热情鼓励他:“完全相信你有能力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第二天学生兴致勃勃地告诉老师:正确答案是绳子的重心上升了,因为外力F对绳子做功绳子的机械能增加,绳子的动能和弹性势能没有变化,必定绳子重力势能增加,由此判断绳子的重心提高了。

第8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范文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生活知识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要将学生引到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一、数学课堂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其他学科不一样,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一般记忆力较好,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但逻辑思维相对要差一些。如果让学生陷入无休止的计算中,就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而教育是个主动的过程,要让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其中,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教师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分享他们每次取得一点一滴的进步时的愉悦感受,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创设了为亲人买礼物的情境:小东为妈妈买了一份礼物(课件演示长方体盒子,并展示长、宽、高),他想用包装纸把礼物包起来,需要多大的包装纸,怎样计算呢?你能帮帮他吗?问题提出后,学生十分感兴趣,他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主动探究数学,并且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数学语言贴近生活,诱发学生求知

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教学“利息”这课时,教师说:“我家里有8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教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有的学生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体会到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三、关注数学情感与态度,发展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经历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然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教学统计时,就布置学生调查统计各学生家庭成员所喜欢的电视专栏及收看时间的情况,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的情况,若你是电视台台长,你会怎样安排电视节目?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提出了非常多的设想。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知识非常有用”,教师提倡对数学知识“学以致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空洞无味的,是具体、有趣的,有学习意义的。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感受数学价值,注重实践活动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就会使学生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生活,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五、创设情境满足学生的归属心理

所谓归属心理,就是所有学生都有一种强烈愿望希望自己成为班集体中的重要一员,他们希望自己被班集体接纳认可,并在集体中表现出来对别人的影响力。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他就会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为了保住这个位置,他会有更大的兴趣参加集体活动,争取在活动中不断有出色的表现。数学课堂中满足儿童这种心理较好的方式是倡导合作学习。我们在听课中经常会看到类似的情景:教师在讲台上出示一个包装盒,目的是想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他首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回答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来,有的还使劲地举得高高的,希望教师能提问自己。当然也有学生不敢举手,眼睛也不敢看教师,唯恐教师提问到自己。

总之,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地使用教材,善于把教学内容放置于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长沛.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郭思乐,喻伟.数学思维教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第9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范文

一、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学生学习是主动还是被动,关系到今后的发展方向。主动探求的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烈。但学生在学习上者不少是处于被动位置的,这与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无关系。“注入式”教学、“题海战术”、“应试教育”,使学生疲于应付,如何谈得上创新。在急需创新人才的今天,教师必须去除旧的、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积极诱导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仅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现成的东西。各科的教学工作中都可采取诱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方法,并逐步促使学生向创新思维的方向发展,增强创新意识。

生物教学中,有一个实验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所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因为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呈紫色,将其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液泡变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是五色的蔗糖溶液,界限明显,便于观察。同样,质壁分离的复原也便于观察。做实验时,有时会因为学生浪费材料使紫色洋葱的外表皮不够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提出用洋葱内表皮(液泡大多不含色素)可否做这个试验,让学生考虑。经过考虑,学生会提出加色素才能观察清楚。并且有学生将红墨水加到蔗糖溶液中一试,效果果然明显。红色的蔗糖溶液存在于原生质层以外,液泡不变红。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思维日趋活跃,他们不满足于书本上的问题、结论,总有一种冲出原有书本知识束缚的愿望。若是教师长期这样坚持下去,时刻不忘诱发学生思维,时刻不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国的创新人才必定会像雨后春笋一样。

二、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现行的学科教育过程中都可引人研究性学习,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和实践活动的发展。与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相比,高中学生在身心发展状况、知识能力基础、社会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学校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关注社会,走向社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取得学习资料,在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求得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将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很多,各种新编的教科书中就提出了不少研究性课题。我们还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地选择研究性课题进行研究学习,如对某地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在学生自主掌握的前提下,老师作为参与者可与学生一起制定调查与分析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的,提出实施步骤。学生在考察、走访、翻阅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既可找出当前环境状况恶化的原因,又可增强环保意识而且能增强独立工作和学习的能力。调查前,有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通过调查,他们才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面对一堆堆的白色污染物,一口口发出异味的池塘,一棵棵由于大气污染而受到伤害的树木,他们必定会思考解决问题的良策。怎样才能使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如何采取具体的措施防止环境污染?一系列的思考,将诱发学生去主动探寻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研究性学习是多方面的,我们只要持续地引导学生投身其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大有好处。当然,这对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用结合的创新人才也是一种切实的措施。

三、为学生动手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