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地测量方法范文

土地测量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地测量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土地测量方法

第1篇:土地测量方法范文

【关键词】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1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城市郊区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收,土地征收属于复杂的社会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则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属于土地征收的重要环节,属于征地赔偿的重要现实依据,在确保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贯彻实施城市发展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为确保土地勘测定界测量结果准确性,其数据处理是关键。提出通过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对其实现过程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数据处理方法应用进行分析。

2 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在传统方式上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结果及数据处理,多是通过Auto CAD或Mastion软件来完成,虽然Auto CAD或Mastion软件在图形操作上相对较为简单,其图形制作美观,但如缺乏对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多无法直接将土地属性信息,如土地权属、土地类型等附加于地物上,尤其是征地数据信息量较大时,其软件对数据的管理工作、统计工作与查询工作较为困难,无法有效实现数据处理。

提出应用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作业。构建多元化数据信息库,将地物属性信息与地物空间信息相融合,其多元化数据库具备无缝、无限性特征。数据库容量与计算机硬件设备存在着根本关系,在当前,大容量数据库存储发展较快,可以满足数据库数据存储及处理的现实要求。在构建征地数据系统后,可以随时存储属性信息与存储空间,对征地状况采取有效监控,从而为数据管理提供便利。通过数据库处理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其现实意义重大。

3 通过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研究

3.1 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的工艺流程设定

通过构建多元化数据库,对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工艺流程进行设定,具体而言,其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流程:数据资料信息的整理与收集,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外业测量作业,将全站仪测量数据转变为内业数据,对工作站征地属性信息进行提取或录入作业,依据征地范围,构建图形及属性数据库,进行数据库图形与属性数据信息核实检查,实现征地面积自动量算,并统计征地面积,数据库后期应用与维护作业。

3.2 外业数据自动转化为内业图形

在应用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处理时,应以每块地块为基本单位,按照“点号,x坐标,y坐标”格式进行存放,通过以下循环将坐标读入并绘图:

Do While Not EOF(1)

Poi=Instr(1,str,“,”)

If poi=0 Then

If poi≥3 Then

Insert Into ss(obj,ID) Values (obji_dh)

End If

dh=Rtrim$(str)

Create Region Into Variable obj_i 0

i=0

Else

str=Mid$(str,poi+1,Len(str)- poi)

poi=Instr(1,str,“,”)

fl_y=Val(Mid$(str,1,poi- 1))

str=Mid$(str,poi+1,Len(str)- poi)

fl_x=Val(str)

Alter Object obj_i Node Add ( fl_x, fl_y )

i =i+1

End If

Loop

3.3 转换图形录入属性信息

按照实际要求,在图形中构建属性表结构,一般而言,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表应主要包括以下字段:面积、土地类型、土地权属、地块号等,构建属性库结构之后,将外业调查所获得的各种属性信息录入到相关空间区域内,录入所有征地地块信息数据后,则完成了其数据库与图形库建设。

3.4 征地面积自动统计

应用数据库进行征地面积自动统计,可以通过源代码进行地块面积自动计算,也可以通过数据库面积自动统计功能进行计算。

4 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的应用

选择某区域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为例,对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作出分析。该区域在土地勘测作业时,分为三个小组按照划分区域进行外业测量作业,获取外业数据,依据外业数据自动转化内业图形操作要求,将三组地块信息转换为以下图形:

图1 三组地块图形示意图

将不同地块属性信息进行拼接,并构建数据库,获得完整地块图形,并通过源代码或数据库面积自动统计功能进行征地面积自动统计,最终获得其征地面积为965.9亩。实践证明,通过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处理处理,其数据统计快速准确,对于提高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效率及质量,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5 结语

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发展规划及建设中,需要征收大量农村集体土地,为切实保障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保障征地效果,应重视征地补偿,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属于征地赔偿的重要依据,其数据处理质量直接关系着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效益。提出应用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并对其实现过程进行研究,结合实践,证明其数据处理方法的优越性,其方法应用效果较好,未来应用前景较好。

参考文献:

[1]何瑞武.浅谈HZCORS系统在土地勘测定界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2(7).

[2]张掌江,杨先绪,李飞骥等.土地整理项目前期立项测量方法和技巧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

第2篇:土地测量方法范文

关键词: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数据库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基础建设水平的提高,各项土地开发工作成为了当前工程建设的主要工作。在这一工作中,土地勘测工作质量高低,决定了土地开发工作能否顺利完成。为此土地测量技术工作者利用各项技术革新模式,提高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技术质量。在测量研究中技术人员发现,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提高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工作质量,对土地开发工作起到了较大的支持作用。

一、数据处理技术方法发展分析

在定界测量过程中,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勘测工作质量与效率。为此勘测技术人员首先开展了数据处理技术发展过程研究,为其技术研究提供支持。

(一) 在传统勘测技术上发展出的数据处理方法

早期的界定测量数据处理技术,是在传统测量方式上创新而来的。其主要的技术模式即是将测量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数据化处理。在实际的应用中,其处理过程技术一般是采用Auto CAD、Mastion等软件,对勘测内容进行处理,获取勘测界定测量数据。但是在实际的技术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以上两种数据处理软件虽然具有图形操作简单、图形美观等明星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软件为进行二次开发工作、土地属性信息(如权属、类型等)无法在图形中进行标注等缺点。为此勘测技术人员,这一这类技术问题进行了专项技术研究。

(二) 数据库信息化数据处理技术方法

针对传统勘测数据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技术研究者新型数据处理技术以及网络数据技术为基础,提出了应用数据库开展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工作的新型处理方法。在这一技术应用中,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了以下几点。首先构建勘测数据库。技术人员利用信息数据技术,在计算机内建设多元化的勘测数据库。其数据库内容包括了勘测区域及周边地物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再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将信息数据进行融合。这一技术所建设的数据库具有数据无缝、无限性特点。其次建立大容量数据库。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处理速度与质量与数据库容量有着重要关系。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计算机硬盘设备容量依然可以满足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库容量要求。同时,伴随着云数据库技术发展,其为数据库容量提升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利用新型大容量计算机硬件系统与云数据库技术结合,是提高数据处理质量效率的技术手段。最后发挥出数据库处理优势。在数据库技术支持下,勘测技术人员可以提高勘测数据处理质量,对勘测数据进行有效处理与监控。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充分发挥出数据库数据处理作业,是当前勘测数据处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库技术处理研究

将数据库处理技术应用到勘测定界测量中,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实践研究,提高其技术的实用性。在实践过程中,其主要的技术处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 勘测测量数据处理流程?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有效的数据处理流程有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质量与效率。多元化勘测测量数据库工作中,其主要流程包括了以下内容。(1)通过数据采集工作,对需要勘测测量的数据开展整理与收集工作;(2)在勘测地段开展专业化外业测量作业,获取界定测量数据;(3)通过数据库处理,将专业测量所得数据转化为内业数据;(4)由数据库程序完成对勘测数据信息开展自动提取、录入处理;(5)技术人员根据土地勘测范围,构建出测量图形与属性专业数据库;(6)技术人员对图形与属性数据进行核查,避免数据错误造成的勘测问题出现;(7)数据无误后,数据库自动完成定界土地数据自动量算过程,如统计土地总面积等相关数据;(8)技术人员做好数据库应用与维护工作。

(二) 数据处理过程主要技术内容

在界定测量数据处理流程中,其技术管理要点包括以下内容。(1)内业图形数据转换。在勘定测量数据处理中,将勘测所得的外业数据转化为内业数据,存入数据库进行处理。其主要过程即是将勘测到的测量数据,输入专业数据库,再按照勘测要求设置出勘测基本单位。之后在数据库中根据位置点号、x坐标、y坐标数据格式,将数据存放入数据库,完成坐标读入与绘图过程。(2)勘测数据信息转换。在内业图形数据转换完成后,数据需要根据面积、土地类型地块号等数据内容,搭建属性数据库结构。再根据数据库要求完成勘测数据信息转换工作。如将自动形成的单块勘测图,形成整体的勘测图就是这一环节的内容。(3)完成勘测面积的自动求和。在勘测数据信息转换完成后,数据库在以转换数据基础上,利用数据库汇总计算功能,完成勘测地段整体面积的自动统计工作。统计完成后在利用数据源代码对面积开展自动计算工作,求得勘测地段整体面积。

三、定界测量数据处理数据库技术使用实例简介

在某地区征地勘测过程中,测量技术人员采用了数据库处理技术,对勘测地段进行了数据处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其实际工作内容如下:

第一步实地测量过程。在勘测测量开始前勘测管理者首先根据地区面积、形状等特点,将勘测工作分为三个勘测测量小组,开展外业数据实地测量,取得勘测测量的外业数据。

第二步数据转换工作。外业数据测量完成后,技术人员将数据输入专业数据库。数据库再依据外业数据,通过数据库软件将外业数据转换为内业图形。其转换完成的内业图形如图一所示。

第三步数据结合转换工作。数据库在形成内业图形后,将三组内业图形根据坐标、地域形状等数据内容,将三组图形信息进行拼接,组成完整的勘测测量数据库,继而拼接成勘测地区完整的图形。其组合完成的勘测图如图二所示。

第四步地域自动统计求和。在完成勘测图后,技术人员通过数据库自动统计与计算功能,完成地段面积统计与计算工作,求得地段数据58.2公顷。

四、结束语

土地勘测界定测量的开展,是土地开发工作的首要工作内容,也是提高土地勘测质量的重要技术内容。将数据库技术引入勘测测量工作,利用数据处理技术提高勘测质量是当前勘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研究者结合实际勘测案例,开展了数据技术应用实践研究,为勘测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韦春琳.浅谈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的方法[J].南方国土资源.2007(08)

[2]胡斌华.土地勘测定界测量的论述[J].科学之友.2012(16).

第3篇:土地测量方法范文

关键词:矿图;地质测量

中图分类号:TP31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301-01

1 AutoCad环境下的矿图要素表达方法

1.1 点符号的建库

建点符号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AutoCad的Wblock功能做成*.dwg图形文件建库,用insert功能以定位点的坐标为基准点进行插入。二是采用Autolisp语言把所有的点符号编程建库,然后通过appload命令调入。三是把所有的点符号做成型模(*.shp)文件,然后用complie编译形文件,用load装载*.shx文件,用shape命令加入。

第一种方法资料丰富,工程技术人员容易掌握。第二、三种方法难度比较大,我采用第一种方法。建点符号以毫米为单位根据图例规定大小创建。

1.2 创建简单线型

单一线型可以在acad.lin文件中直接进行编辑,也可以创建一个自定义的*.lin文件。单一线型的定义格式仅限于两行,例如:

*HOT_WATER_SUPPLY,---- HW ---- HW ----

A,.5,-.2,["HW",STANDARD,S=.1,R=0.0,X=-0.1,Y=-.05],-.2

第一行为线型名称,总以*开头。

第二行为线型定义细节,总以A开头,全行最多只能有80个字符,线段用正数、点用零、空格用负数、[]内为调用型模应用格式,可选项,其具体格式为[“HW英文字母/形名”,文字样式/形文件名,S比例,R旋转,x偏移,y偏移]。

1.3 创建复杂线型

图中有许多符号如铁路等多线符号用单一线型无法表示,这时我们就必须创建复杂线型来达到目的。现以创建一般铁路为例详述复杂线型创建过程。

选择格式菜单中多线样式命令打开多线样式对话框,按新建按钮再打开创建新的多线样式对话框,填写新样式名称和基础样式(STANDARD)后按继续按钮,按9次图元中添加按钮,选择刚才添加的一个线型,设置偏移0.4,按图元中的线型按钮选择一个虚线线型,再选择刚才添加的另一个线型,设置偏移0.3,按图元中的线型按钮选择同一个虚线线型,以此类推,把刚才刚才添加的每一个线型设定好,然后确定下来。可把多线样式对话框中我们建立的样式保存到acad.mln中,也可保存到*.mln中。

1.4 面符号创建

面符号的建立可以利用AutoCad下的应先图案创建功能来完成,AutoCad大量的影线图案存放在acad.pat中,创建影线图案的句法如下:

*图案名[,说明]

角度,x起点,y起点,x增量,y增量[,破折线1,破折线2,……]。

每行允许6个破折线说明,定义行可以不止一行,在末行尾必须必须按Enter键。下面是我定义的稻田面符号的文件格式。

*RISE

90,0,0,10,10,3,-17

45,0,0,0,14.142,0.7,-13.442

135,0,0,0,14.142,0.7,-13.442

需要注意的是:(1)创建的充填文件名必须与充填文件的符号名相同,(2)AutoCad的工具菜单/选项/文件/支持文件搜索路径/添加/浏览形文件所在文件夹。

2 绘制图形文件

2.1 绘制巷道

从全站仪中导出数据格式为纯文本文件每个点的数据占一行,每行的数据格式为点号,E(东),N(北),H(高程),可直接用来展坐标。批量展坐标可以用高级语言编程生成脚本文件的方法,也可以用AutoCad的开发语言编写专门程序,也可借助电子表格整理数据展坐标。借助电子表格展坐标具有简单易懂的特点,在此介绍一下。

在电子表格中选中Sheet1!A1单元格,用“数据/导入外部数据/编辑文本导入”来导入全站仪中的坐标数据。

在Sheet2!A1:Sheet2!A2中键入“点号文字上偏移Y1:”、“坐标文字下偏移Y2:”。

在Sheet2!B1和Sheet!B2中分别键入“5”和“2”,可根据需要修改。

在Sheet3!A1中键入“=COUNT(Sheet1!B:B)”。

在Sheet3!A2中键入“1”,在Sheet3!A3中键入“2”,以此类推,数量要足够多。

在Sheet3!B1:Sheet3!L1中键入“点号”、“X”、“Y”、“Z”、“Y+Y1”、“Y-Y2”、“点号坐标”、“高程坐标”、“写点号”、“写高程”、“绘制点”、“pline”,除“pline”外其它可有可无。

在Sheet3!B2:Sheet3!E2中依次键入:

“=IF(MOD($A2,2),OFFSET(Sheet1!A$1,Sheet3!$A2/2,0,1,1),”“)”、

“=IF(MOD($A2,2),OFFSET(Sheet1!B$1,Sheet3!$A2/2,0,1,1),”“)”、

“=IF(MOD($A2,2),OFFSET(Sheet1!C$1,Sheet3!$A2/2,0,1,1),”“)”、

“=IF(MOD($A2,2),OFFSET(Sheet1!D$1,Sheet3!$A2/2,0,1,1),”“)”。

在Sheet3!F2:Sheet3!G2中依次键入:

“=IF(MOD(A2,2),D2+Sheet2!$B$1,”“)”、

“=IF(MOD(A2,2),D2-Sheet2!$B$2,”“)”。

在Sheet3!H2:Sheet3!I2中依次键入:

“=IF(MOD(A2,2),C2&”,“&F2&” “&C2&”,“&F2,”“)”、

“=IF(MOD(A2,2),C2&”,“&G2&” “&C2&”,“&G2,”“ )”。

在Sheet3!J2:Sheet3!M2中依次键入:

“=IF(MOD(A2,2),”-mtext “&H2&” “&B2,”“)”、

“=IF(MOD(A2,2),”-mtext “&I2&” “&E2,”“)”、

“=”point “&Sheet1!B1&”,“&Sheet1!C1”、

“=Sheet1!B1&”,“&Sheet1!C1‘。

在Sheet3!N1中键入:

“=IF(A2

把Sheet3!B2:Sheet3!M2和Sheet3!N1中的公式向下充填足够多。

点击列号N选择N列,然后复制,在Autocad命令行上粘贴。保存以上表格文件文件,以后只做第一步和最后一步即可。展完点后,根据巷道宽度两边偏移,中线可以不删除,设成与巷道同宽的较白的颜色,通过调整绘图次序达到区分上下关系的效果。

作图时应使用1:1000比例尺。把不同类型的图形元素放在不同的图层中,这样可以方便以后修改,还能做到一图多用。

2.2 绘制等高线

绘制煤层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可以用专门的软件surfer,该软件使用比较简单,如果做煤层底板等高线,须将煤层底板的三维坐标编辑与全站仪数据格式相同的文本文件或电子表格文件,然后就可以用surfer生成等高线。

2.3 根据平面做剖面

我的做法是,在平面图上先做一根剖面线,把平面图和剖面线复制一份,旋转复制后的整个图形,并确保剖面线水平,(平面图中的等高线、交面线、巷道等都与剖面线有交点)以交点为起点向上画垂线,其长度与等高线、巷道等的标高相同,则垂线的终点就是等高线、交面线、巷道的实际位置,在巷道实际位置上画出巷道断面,把等高线、交面线的实际位置用相应的线条画出,删除复制后的平面图内容即可。

第4篇:土地测量方法范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方法主要有常规测绘仪器测量、GPS-RTK测量、移动GIS测量和遥感勾绘测量等。

1.1常规测绘仪器测量

目前,应用于地块测量中的测绘仪器主要有皮尺、经纬仪及全站仪等。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基本采用以小队或小组为单位、利用皮尺测量每个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确权范围(俗称农村分地)。这是一种农户自组织行为,主要利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和经验知识来估算地块面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测量精度低,人为干预性强。但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块比较零碎、边界错综复杂,地形起伏变化较大,这种测量方法符合中国基层农村的现状,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占据主导地位。以三角板、半圆仪和皮尺为主的图版作业,由于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基本不适合农村地块测量。经纬仪在农村地块测量中应用较少,而全站仪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数据处理精确,在农村地块测量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其缺点是测量时限制因素较多(比如,要求测站点与被测的地物点之间通视,测量距离短),因此,一般适用于1km以内的测量作业。

1.2GPS-RTK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实现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RTK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依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能够提供测量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精密的三维坐标。传统GPS测量使用多台GPS接收机长时间接受GPS信号,之后进行相应的内业处理来获取测量点坐标,这种作业方式需要多台仪器多人同时观测,费时费力,成本较高;RTK测量只需把一台GPS接收机架设在已知坐标的控制点上,并不断发射无线电信号,另一台GPS接收机就可以即时接受基站的信号,并和其构成一条基线,从而进行实时观测,这种作业方式测量速度快,精度能达到厘米级,成本较低。然而,当GPS-RTK测量信号受到电线、水体、山体或树木等物体的干扰时,数据精度会大大降低。

1.3移动GIS测量

移动GIS是一种应用服务系统,可集成定位技术,用于实时确定目标的当前位置和相关信息,可以嵌入到不同的移动终端上,如手机、掌上电脑、车载终端等,适合于不同形式的各种用户使用[13-15]。图1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针对北京郊区土地经营现状和承包管理特点,利用嵌入式GIS技术研发的郊区地块信息采集机(PDA)。它是3S技术的集成产品,是一个典型的移动GIS[16]。PDA利用GPS的定位、导航和GIS的一般数字地图操作功能,通过地理位置的变化实现野外地块和遥感影像的实时联动,对地块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与更新。移动GIS可以提高农村地块测量的质量和效率,简化操作流程,使复杂的现场测量工作变得更高效、更主动。但它同GPS-RTK测量方法一样,容易受到GPS信号质量的控制。1.4遥感勾绘测量遥感勾绘测量是指利用遥感或GIS软件(如ArcMap),在数字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农村地籍图、地块边缘提取图和调查合同地块矢量图等图层的辅助下,由指界人根据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遥感影像纹理、位置、大小、色调、及形状等特征指认判读合同地块界址点,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判读结果在遥感图像上勾绘地块边界,形成具有经营权属合同类型、经营现状等属性拓扑关系明确的空间地块斑块。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但判读结果容易受到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指界人的先验知识和对研究区的熟悉程度、地块边界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2应用示范

2.1材料与方法

采用2010年9月22日WorldView-2影像数据产品。该数据经过几何纠正、正射校正、数据融合等处理,空间分辨率为0.5m。PDA的定位精度为亚米级,在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的试验应用结果表明,PDA定位精度可以达到60cm左右,满足地块采集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要求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及证书落实到户,标明承包地块的空间位置。大庙峪村地块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村前平坦地区,地块相对比较规整,基本为水浇地;另一部分位于村后小山坡上,地势起伏较大,地块相对比较零碎,多为果园。常规测绘仪器(皮尺、经纬仪等)显然无法满足要求;全站仪测量容易受到果园的影响,其通视条件无法保证;GPS-RTK测量、移动GIS测量、遥感勾绘测量方法可行,但单纯采用某种方式,无法精确测量所有地块。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与有效集成能够取长补短。为此,针对大庙峪村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数据及资料情况,同时在考虑成本与花费的前提下,采用WorldView-2影像室内遥感勾绘,移动GIS-PDA室外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对于小部分GPS信号不稳定或受到干扰的地块,采用传统的测量手段来辅助完成。这种作业方式充分考虑了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和各种地块现场测量方法的优劣,形成了一套针对大庙峪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测量的技术方法体系。

2.2结果与分析

以大庙峪村村前平坦地区的“菜园子地块”为例作简要说明。该区域土地经营权属合同包括确权的确地合同和未确权的大户承包合同两种类型。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要求确权,为此只考虑将土地分包到户的确地合同地块。室内遥感勾绘主要是利用ArcMap软件,在WorldView-2图像上进行,由大庙峪村指界人(分地责任人)指认判读合同地块界址点,专业技术人员在遥感图像上勾绘地块边界(图3)。室外移动GIS-PDA测量在现场进行,测量者走到指界人指认的地块界址点,利用GPS定位获取坐标点生成地块边界(图4,World-View-2影像作为工作底图供参照)。图3和图4中地块从西向东依次顺序编码,不同编码地块代表不同农户。利用相对误差方法对上述测量精度进行评价。具体计算公式为P=1-X-TT×100%,(1)式中:P为测量精度;X为测量值;T为真实值(指政府、农民认可的分地合同数据)。分地合同是分地责任人或小组在丈量了全村土地面积后根据人口进行平均分配,并征求农户认可后签订的合同。大庙峪村分地合同面积测量方法是先将地块大致划分成一系列形状相对规则的四边形或三角形,用皮尺丈量出各边长度,绘制地块形状草图,排除田坎(≥60cm)和公共沟渠(宽度2m左右)后,再计算出地块面积。该计算方式和结果得到了大庙峪村全体村民的接受和认可,签订分地合同后逐级上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该分地合同面积为真实值,对室内遥感勾绘测量和室外PDA测量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合图表分析说明如下:1)采用遥感勾绘和PDA测量得到的面积均比农村分地合同面积要大,这是由于测量结果未排除部分沟渠或田坎。2)在进行最终面积确权时,测量结果需要扣除公共沟渠和宽度大于60cm的田坎面积。“地块4”遥感勾绘和PDA测量精度都较低,这是由于在“地块4”中存在一条公共沟渠,长度约为78.3m,宽度2m左右。扣除该沟渠面积0.016hm2后,遥感勾绘测量精度达到89.4%,PDA测量精度达到98.5%。3)从表1可以看出,PDA测量精度要高于遥感勾绘测量精度。这是由于遥感勾绘人为干预性较强。4)遥感勾绘测量需要的时间为15min左右,PDA野外实测需要45min左右。建议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作业时间和费用,节约成本。

3讨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还应该注意目的和用途、精度与成本、数据库建设与更新以及应用推广等问题。

1)目的和用途。

由于目的和用途不同,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确权(农村分地)与土地测量是不同的。农村分地基于传统简单的测量仪器还是以分地责任人的经验估算为主,但考虑到不同的地块质量和零碎程度,相同合同面积分到的实际地块面积或许存在很大差距,这种方式精度较差,但它符合中国基层农村现状,可以被农户接受。然而,土地测量的精度还是要严格控制,农村分地中的这种估算模式不可能长期存在。伴随着农村土地经营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流转日益活跃,需要精确的地块空间信息。传统农村分地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在农村地块测量中应该综合考虑地块的质量、破碎程度、距离、交通、地势和用途等各个因素,合理选取测量的最佳尺度和标准。

2)精度与成本。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测量不仅要保证精度,还应该考虑成本。不同的测量方法各有利弊,应该针对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取作业模式。实际作业时,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减少作业时间和费用,注意节约成本。

3)数据库建设与更新。

在地块测量前应该考虑不同测量方法对后期数据库建设与更新的影响。野外采集与室内数据库建设必须统一,还要保证数据库建成以后数据更新与维护的效率和成本。常规测绘仪器测量、GPS-RTK测量、单一的移动GIS测量,野外采集和相应内业处理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数据更新速度较慢,但精度较高,比较适合小区域尺度的地块测量;航空影像图解勾绘测量、遥感勾绘与移动GIS测量,数据采集与更新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比较适合于大区域尺度的地块测量。

4)应用推广。

开展应用推广时,不能机械照搬某一区域的技术方法体系,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综合考虑研究目的、研究尺度、数据类型、仪器设备及方法的可操作性等因素,选取适宜的测量方法和作业模式,尤其在多部门合作时,还应该处理好数据安全与开放共享的矛盾。

4结论

1)以3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是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工作的最有效手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现场测量必须采用多项技术整合与集成创新的思路,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与有效集成能够取长补短,提出研究区的最佳测量方案。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地块测量不仅应该综合考虑工作目的、测量尺度、数据类型、仪器设备、方法的可操作性等因素,而且还应该注意测量用途、精度与成本、数据库建设与更新、应用推广等问题。

第5篇:土地测量方法范文

【关键词】无人机;摄影测量;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1 引言

根据农业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1]2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本次工作的目的是查清农村土地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地址、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等信息;查清承包地块的名称、面积、四至、空间位置、土地用途等信息;建立集影像、图形、权属为一体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

2 常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界址测量方法

根据NY/T2537-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的要求,常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界址测量方法有实测法、航测法、图解法。

2.1 常用地块界址测量方法介绍

(1)实测法。实测法是指利用GPS、全站仪等仪器进行界址点实地测量的方法。随着各地CORS的建成,极大的方便了测绘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满足CORS测量要求的区域,用CORS采集界址点数据;不能满足测量要求的区域,采用CORS布设图根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测量界址点。

(2)航测法。航测法是指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采集界址点数据的方法。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项目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比例尺为1:500,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到界址点坐标和地块图。

(3)图解法。图解法是以已经测得的大比例尺航天数字正射影像、地籍图或地形图为基础,通过图解量算获取界址点坐标的方法。

2.2 地块界址测量方法优缺点分析

(1)实测法。优点:精度高,目前无论采用CORS还是全站仪测量,其精度均可以满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的要求,同时,测量时也完成了权属调查工作,保证了权属调查与地块测量成果的一致性。缺点: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多,界址点数量大,且野外测量需要村民及村领导现场指界,协调难度大,测量效率低。

(2)航测法。优点:通过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可以直接获取高清晰高精度的DOM数据,直接在此基础上进行界址点测量和地块图绘制,避免了繁重的野外作业,减少了工作经费,同时DOM可以直接作为权属调查的底图,提高了工作效率。缺点:部分受到遮挡的区域影像无法判读,需要野外实测;部分地块面积较差超限。

(3)图解法。优点:避免了繁重的野外作业,降低了成本。缺点:图解法需要依赖于已有资料,且需要进行量算,对于缺乏基础资料或地块不规则的丘陵、山区,该方法受到一定的局限,界址点精度难以满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要求。

3 基于无人机航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3.1 基于无人机航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流程

图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流程图

基于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流程见上图1。

3.2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获取测区影像数据、野外像控点测设、内业空三加密以及数字测图几个主要步骤。

根据成图比例尺确定相对航高,并进行航线设计及分区。选择天气条件良好的时段进行低空摄影测量工作。要求航向重叠度70%-80%,旁向重叠度40%~50%;航线弯曲度≤3%,偏航距在5m以内;同航线相邻像片航高差≤±20m。

像控点一般选择明显的地物点,布设密度、选点要求、测量精度需要满足《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要求,且需多布设部分像控点,用于检查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数据的精度。内业空三加密主要输出加密后的影像、DEM数据、记录影像大地坐标和3个角元素的文件、记录自动提取的特征点的大地坐标文件、精确匹配后确定的用于相对定向和空三平差的定向点影像坐标文件、相机文件、空三精度报告以及照片的外方位元素等。

3.3 基于低空摄影影像的权属调查

由于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获取的影像地面分辨率较高,田间道路、田埂、沟渠等地物清晰可见,易于判读和标记,可以直接作为工作底图进行承包经营权确权权属调查。

根据基础工作底图和农户承包地登记基本信息表,进行承包地块权属调查,填写《申请书》、《调查表》,并收集户主的身份证复印件及家庭成员户口簿复印件。根据农户承包地登记基本信息表,入户调查该户户主、共有人、承包地块权属调查,由村干部、调查人、农户进行签字确认。

3.4 基于低空摄影影像的地块图绘制

权属调查得到了地块信息,包括权利人、四至信息等。在权属调查和正摄影像图的基础上,结合已有土地登记簿中的边长和面积,使用道路、田埂、沟渠等现状地物分割图斑,绘制地块图。该方法清晰明了,易于判读,且精度较高。与已有土地登记簿中的边长和面积比对,也保证了成果的准确性。

3.5 成果公示审核

由村、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组审核地籍草图后,在村、组公示。公示应注意以下问题:核实承包人名字是否与身份证一致;核实地块位置、形状是否正确;确定承包面积与实测面积差别较大的情况是否需要变动;查看有无遗漏;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家庭承包经营土地调查表上承包面积与实测面积相差过大的情况,需要核实。

对公示中农户提出的异议,及时进行核实、修正,对完善后的工作底图再次进行公示。

3.6 数据库建设及成果输出、归档

成果经公示无误后,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并输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资料整理归档,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

4 结论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成果可以直接作为工作底图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根据野外调查草图使用低空摄影测量得到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地块图件,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程实践表明,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可以满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第6篇:土地测量方法范文

关键词:地籍测量 ;GPSRTK测量方法;全站仪测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镇地籍测量是城镇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测量到碎部测量,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界线、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目前在城镇地籍测量中,最先进最有效率的测量方法是GPSRTK 技术测量法(在控制测量中)和全站仪极坐标测量法(在碎部测量中)。随着测绘仪器精度的不断提高,常规的城镇地籍测图方法已逐渐被数字化测图所代替。

二、地籍测量的特点

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3)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4)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5)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6)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7)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8)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三、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具体的方法有:利用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已有控制网的控制范围己不能满足要求,有些控制点被破坏,为此,迫切需要利用GPS定位技术来加强和改造己有的控制网作为地籍控制网。对于边长小于8~10Km的二、三、四等基本控制网,可以采用GPS快速静态定位的方法。在已布设二、三、四等城市控制网的基础上,可以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加密一级、二级地籍控制网及图根控制网。在利用己有控制成果时,应对所利用的成果有目的地进行分析和检查。

四、地籍界址点及碎部测量

1、GPS-RTK技术界址点及碎部测量

地籍界址点及碎部测量除了常规的极坐标法、白纸成图法及摄影测量方法外,还有比较准确的GPS-RTK技术测量方法。GPS-RTK技术作为一种当前最先进的定位工具正成为地籍信息十分重要的数据采集工具。GPS- RTK 技术系统配置包括以下三部分:基准站接收机、移动站接收机、数据链。基准站接收机设在具有已知坐标(也可无已知坐标,地势较高)的参考点上,连续接收所有可视GPS卫星信号,并将测站的坐标、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通过数据链发送出去,移动站接收机在跟踪GPS卫星信号的同时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通过OTF (On The FLY)算法快速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通过相对定位模型获取所在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坐标和精度指标。

GPS- RTK的地籍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无投影/无转换法和键入参数法。无投影/无转换法是直接用接收机在基准站和流动站接收WGS- 84坐标,其后利用观测的已知点的WGS- 84坐标和相应的地方坐标根据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转换。这种方法基准站不一定要安置在已知点上,但根据不同的转换方法,需要观测一定数量的已知点。键入参数法是把用静态观测求得的WGS- 84 坐标和地方坐标键入到手簿中,进行转换,也可以置入静态观测平差时求取的转换参数。该方法基准站须架设在已知点上,但可以不观测其它已知点(为了检核,建议在方便时还是观测一定量的已知点)。

采用GPS-RTK技术进行测量时,不要求通视、全天候作业、不受常规的多个技术条件限制,只需一人背着仪器在待测的点位上停留10~30s,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电子手簿或便携机进行记录,在满足点位精度要求下,将一个区域内的界址点,地形、地貌点测定后,回到室内用专业测图软件输出所需要的地形图。利用GPS-RTK技术测定点位时,仅需一人操作,便可完成测图工作,节省人力、物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测图的工作效率。传统的地籍测量方法,主要是用全站仪、电子手簿,采用地物编码的方法,再利用测图软件编绘地形图。但都要求测站点与被测的地物、地貌点之间通视,至少要2人操作,而RTK技术进行地籍测量则不要求站间通视,不需要频繁换站,并且可以多个流动站同时工作,测量时间节省一半以上,测量精度和可靠性都能满足要求。RTK技术已经逐步取代常规测量方式,成为地籍控制测量及碎部测量的主要手段。在距离基准站5km的范围内则可考虑采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都能快速、实时测定有关地籍控制点、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测量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快速精确地获得地籍图。具有传统测量无法比拟的高速度,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2、全站仪极坐标法界址点及碎部测量

虽然GPS-RTK技术较为先进、便捷,但其也有局限性的一面,尤其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使GPS卫星信号接收受到干扰,致使GPS-RTK技术不能作业,造成一定的信号盲区,这样就得使用全站仪进行补充测量。

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新型测角仪器,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电子经纬仪的自动记录、储存、计算功能,以及数据通讯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测量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在地籍界址点及碎步测量中,使用全站仪通过极坐标方法进行平面界址点及碎部点坐标测量是将全站仪安置在测站点,选择仪器上的二维坐标测量模式,输入测站点的二维坐标(Xcz,Ycz)、定向点的二维坐标(Xdx,Ydx),瞄准定向点进行后视定向并检查,然后照准目标点(界址点、碎部点)上的棱镜,按坐标测量键,仪器就利用自带程序计算并显示界址点及碎部点的二维坐标值(Xj,Yj)。

五、结论

地籍控制测量具有范围大、控制点密度高等特点。GPS-RTK技术测量方法进行地籍加密控制网的布测能达到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是可行的。地籍碎部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对众多琐碎界址点的测量。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界址点测量、地籍图测绘、面积量算。本文分析了GPS-RTK技术在地籍加密控制网、碎部测量的应用,全站仪技术在地籍碎步测量中的应用,充分说明了GPS-RTK技术和全站仪技术在今后的测量中配合使用达到的跟好测量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征航《GPS卫星测量原理与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土地测量方法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国土资源越来越紧张。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人们对土地的价值越来越看重,国家对土地的利用及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在征地过程中对土地测量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就要求我们掌握更多更先进的测量手段来满足这一要求。文章主要介绍测绘新技术在土地测绘中所发挥的作用,阐明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新进展。

一、传统土地测绘技术

(一)钢尺结合比例尺的测量法

此种办法丈量误差大,人为因素干扰多,且碰到弧型、折线多的宗地较难处理,征地工作经常由此引发争议。

(二)经纬仪结合钢尺的测量法

采用经纬仪帮助测量,解决了不规则宗地所遇到的困难。在钢尺结合比例尺的测量法的基础上,将经纬仪固定架设在宗地上各个拐点处,进行角度的测量,结合钢尺丈量的长度再计算出宗地的面积。

(三)全站仪测量法

随着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地面建、构筑物日益增多。经纬仪固定架设在拐点上及通视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往往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被动局面。这两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非常烦琐,工作效率非常低,而且只能测量土地的面积和标高,对于宗地拐点的坐标值是无能为力的。为适应时展的要求,引进了全站仪,该仪器提供了一种方便适用的面积测量功能,它和经纬仪相比最大的优越性就是不必再将仪器固定架设在宗地上各个拐点处。可以做到“站得高。望得远”。

1.全站仪测量土地面积方法

全站仪测量土地面积方法。测量人员选择可以通视各目标点的位置架设全站仪(不一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全站仪附件棱镜按照顺时针顺序依次摆放到各目标点上。A为起始点,测量顺序依次为B,C,D,E,F。选择全站仪的面积测量程序,可以在全站仪显示屏上实时读取目标点之间连线所包围的面积。还可以在程序中显示周长和各目标点之间的距离。目标点的点数没有限制,遇到弧形地块时采用多点模拟法确定界址点,将这些界址点作为目标点用仪器瞄准测距后录人全站仪,仪器便会自动闭合到起始点并将宗地面积计算出来。

2.标高及坐标测绘

将宗地附近已知的两个城市坐标控制点引至宗地内,然后再测出宗地内各个界址点的坐标。此方法与测量土地面积方法相同。将全站仪放置在已知点A坐标(XO,YO,HO)的位置上,用全站仪可以方便地测量出斜距L、水平位置D、垂直距离V等数值。这样就可以测出目标点B的坐标和高程(X,Y,H)。这种测绘方法的缺点在于对于离城市较远的地区,将城市坐标控制点引至宗地内时必须设置传算点、过渡点,工作量大,耗时长,内部作业量巨大,容易出现错误,且精度偏低。

二、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

(一)测绘技术的方法

1.GPS全站仪结合数字测图系统的测量方法GPS(Global Positioning svstem)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它历时20年,于1994年3月完成其整体部署,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的测绘工具。用户只需购买GPS全站仪就能够捕获到卫星的信号,再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享受免费的导航、授时和定位服务,到任何点在北京坐标系上的具置。GPS全站仪测量得到数据后,采用国内数字测图软件,例如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的CASS数字测图系统、清华山维公司的EPsw电子平板测图系统等进行数据处理,编辑成dwg图形文件和Word文档。dwg图形文件将土地利用现状详细绘制出来,并且在界址点上直接标注本地区城建坐标系;Word文档将坐标值批量输出。此测量方法灵活,操作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已广泛用于地形、土地测量中。

(二)新一代3D激光扫描系统结合测量GPCAD软件

第8篇:土地测量方法范文

关键字:地籍测量; GPS测量;地籍图;宗地图

中图分类号: P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关于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地形测量。权属调查是在现场核实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土地用途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者的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丈量宗地界址边长,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在此基础上,依据权属调查资料开展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分为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两大部分,测绘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形状、位置、地类等,绘制地籍图,量算面积。地籍测量不同于一般地形测量,由于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因此它是一项具有法律性质的测绘工作。

地籍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跟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我国的地籍信息也正在实现现代化管理,为此,国土资源部和各方土地部门明确要求城镇范围内的土地登记必须以数字地籍调查测量的结果为依据,全面推行现代化,规范化的地籍管理工作。

在我国,常规的GPS测量主要使用静态,快速静态方法来建立二级以上平面控制网,GPS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也仅限于此;GPS RTK技术主要用于地形测量的碎部点采集,施工放样等,而用来代替一,二级加密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地籍测量的界址点测量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二、地籍测量中在工程测量的应用

通过一些资料的初步了解,我们可以大略的了解到一些GPS RTK技术的思想。应用RTK技术,使得地籍测绘的精度、作业效率和实时性达到最佳的合。随着数据传输能力的增强,数据的稳健性,抗干扰性水平和软件水平的提高,传输距离的增加,RTK技术将在地籍测量和其他领域得到更广阔的应用。

为了提高精度,最好选5个以上的点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转换参数。为了校验转换参数的精度和正确性,还可以选用几个点不参与计算,而带入公式起校验作用,经过校验满足要求的转换参数认为是可靠的。GPS RTK测量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推进城镇全解析的数字化地籍测量技发展,使城镇地籍管理和地籍测量手段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有力地促进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城镇地籍管理水平的提高。

当今,GPS正在越来越多的测量工作中得到应用,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就是其中的一例。GPS具有其他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当GPS应用于地籍测量时,审查测量规范是必要的,以便人们能采纳这项新技术而不是把它当作是一个协助国内地籍测量的“鞋拔子”。当然GPS也有一些我们能够接受的限制。GPS对测量工作实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地籍测量需要GPS,同时,这项技术也代表了测量方法的改进,使其成为沿着高生产率方向发展的一种自然进程。

三、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测量的构建研究

1.地籍测量方法的实用性

一般城镇、村庄可采用部分解析法或图解法测量,城镇也可选择三种方法并举原则。如针对新建城区、工矿企事业相对集中地区以及经旧城改造过的规划整齐的街区可采用全解析法或测算法,即外业测定每宗地界地点平面位置坐标及宗地内永久性的建筑物房角点平面位置坐标;针对人口居住密集的老城区居民地,由于建筑物密集、宗地面积小,界址密度大且通视条件差,随着旧城改造的不断深入,面临旧城改造的、可采用图解法成图,即利用现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或大平板成地形图后根据实丈的宗地数据装绘成地籍图;在街道或街坊较整齐,而街坊内部通视较差地区或城乡结合部不是永久性的散列式的居民点可采用部分解析法成图。所谓部分解析法成图就是宗地界地点不是全部解析坐标,而是街坊外廊界地点实测及每宗地界址点部分实测而其他界址点图解。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到底部分解析点应占总数多少比例,即需实测多少量,这不仅决定着外业工作量的大小,还决定了测量经费的投入多少,因此,要掌握既能达到实际工作要求,又能节省工作量和资金的原则,一般掌握单位宗地界址点全测,个人宗地至少实测一条界址边,其他丈量图解处理。

2.原有图件资料的可利用性

地籍管理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时刻保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这一特点就要求初始地籍测量成图的周期要尽可能短。那么,对原有图件资料的充分利用是缩短成图周期的极好途径。所以,在目前土地部门技术力量弱,仪器设备差的条件下,开展地籍测量这项工作量大,只求一步到位有一定的难度。开展地籍测量工作,要结合自身的经济条件、测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图件资料的可利用程度,灵活应用三种不同的测量方法。

3.宗地界址点标记的恢复

宗地是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而界址线相交处即为宗地界址点。界址点、线是土地使用者依法使用土地范围的标志,经权属调查登记发证之后具有法律效力。由于土地权属调查、登记发证时间较早,界址点标记因时间过长有的无法辨认,有的已遭破坏。因此,在地籍测量外业施测之前,必须进行界址点标记的恢复工作。界址点恢复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外业地籍测量宗地成果的质量,同时也决定着测量的进度。界址标记的恢复原则上要严格按照权属调查、登记发证中所确定的界址点位置、界址线走向进行复原,确保与发证结果相一致。

第9篇:土地测量方法范文

关键词: 地籍测量;技术;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cadastral function, the technical route and the basic economic and basic methods. Discusses the commonly used in cadastral survey of several contro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and precision differences. For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provide the techn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Key Words: cadastral; technology; methods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地籍测量的含义及作用

1.1 地籍的含义。由政府监管,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簿册称之为地籍。地籍按发展阶段有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根据特点和任务,地籍又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而按其特点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1.2 地籍测量的作用。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是地籍调查中依法认定权属界地址和利用现状的技术手段,是地籍档案建立的信息基础。地籍测量应尽可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多方面的需要为原则,除能为地籍管理和地土税收提供测量保障外,还必须为国民经济建设各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提供服务。

2 地籍测量的技术路线

2.1 采用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野外全解析数字地籍测量一步到位工作模式,同一地块调查和测量工作由同一小组完成,大幅度减少工序衔接问题。

2.2 采用国内优秀的商业化测图系统软件CA SS 5.1和自主开发测量软件相结合,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提升调查成果的科技含量。

2.3 采用统一提供的软件将地籍调查成果全部录入计算机,地籍测量数据按照统一规定格式加工处理,为建立南昌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奠定基础。

2.4 采用、套作、技术,即将权属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字化地籍测量、资料建库、数据加工等工序在时间上作一定的穿插作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2.5 为确保工程实施进度和成果质量总体达到优级,采用 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调查和测量工作。

3 地籍测量的基本经济

3.1 平面控制测量

为了限制误差的累积和传播,保证测图和施工的精度及速度,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即先进行整个测区的控制测量,再进行碎部测量、控制测量的实质就是测量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1)选点 在D 级G PS控制网点的基础上采用G PS进行控制点加密,每个自然村平均布测4个E 级点,共布测28个点,联测D 级 G PS 控制网点坐标作为G PS控制网起算数据。

2)外业实施与数据处理。首级控制网用中海达G PS(单频和双频)接收机进行观测,然后用中海达H D S2003数据处理软件包进行解算,先进行G PS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然后在坐标下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得到平面直角坐标平差值、基线向量改正值、点位误差、基线精度等一些指标本次外业观测、质量检核、室内平差均严格按照“GPS工程规范“”进行,各项精度指标均满足“工程规范” 中对E 级平面控制网的要求,可作为平面首级控制。

4 地籍测量的基本方法

4.1 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 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利用G 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在一些大城市中,一般已经建立城市控制网,并且已经在此控制网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测绘工作。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已有控制网的控制范围已不能满足要求,有些控制点被破坏,为此迫切需要利用G PS定位技术来加强和改造已有的控制网作为地籍控制网。

4.2 界址点坐标测量。在界址点和地物点测定前,传统的方法在首级控制网下加密一、二级导线和图根导线,随着 G PS设备的普及,用 G PS 快速静态模式布设导线,是一种高效率地选择。在变更地籍测量时,当原有已知点破坏较多时,也可选择G PS快速静态模式加密导线,但应注意的时观测时间应大于15分钟。布网时要有足够的起算点,起算点分布要均匀。现在界址点解析法测量方法主要是全站仪极坐标法和G PS-R TK 法采用G PS-R TK 方法时,由于每个界点测量都是孤立的,没有检核条件,建议每个界址点需认真测定二次。

4.3 地籍碎部测量的极坐标法。在控制点A 上架设仪器,并以控制点A和点B 定向,由于全站仪的广泛应用,该法已成为目前获取地籍要素的主要方法,通过直接将每个碎部点的高度角,水平角和斜距自动记录在电子手簿或掌上电脑上,直接解算界址点的三维坐标。

4.4 利用全站仪的界址点测量。对于高层建筑物或较为隐蔽的地区,R TK 接收机接收条件不好,测量状态无法固定时,则应用全站仪进行界址点测量。所用全站仪都具有自动记录和内存管理功能,外业直接观测界址点的平面坐标,并记录在全站仪内存中。在测量过程中注意画草图,由于全站仪的测量的坐标精度高,且又能如实记录数据,方便地向计算机传输数据,所以也是数字测图的主要方法。在部分界点和地物点无法用仪器直接施测时,可在图根点或界点上用钢尺测量取栓中采用距离交会法,内外分点法等几何方法求其坐标,量取栓距时应注意要有多余条件检核,以排除粗差,对作为起算点的界址点应量取至少1~ 2 条界址边长,检核其精度。

4.5 白纸成图法。白纸成图法包括大平板仪,小平板仪配合经纬仪等作业模式,它是一种图解成图法,在建立图解地籍时,最初图解地籍测量是建立在平板仪测图技术基础上的,由于平板仪测量法不能提供精确的野外实测坐标数据,而只能得到图解资料,因而只能提供图解地籍,随着解析测量方法以及摄影测量法的广泛采用,平板仪测量法已逐步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