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

科技发展的利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发展的利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发展的利弊

第1篇: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创新,科技发展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利益,但是,我认为科技发展是弊大于利。

当然,科技发展也有当然,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利是有目共睹的。在古代,在没有科技的封建社会,在距今几十万年的远古时代,人们甚至过着茹毛饮血、以树为巢的生活。那时,没有电脑、电视,没有高速交通工具,缺少现在看来必不可少的电子用品。如果没有科技的发展,古代人便会逐渐退化,人类也就不会进化成今天这唯一的高等动物。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给我们的哦生活时时处处带来方便:出门可以坐车、坐船,甚至乘飞机,不必像古代人那样徒步行走,为赶到另一个地方有的需要几年的时光;夜晚有了灯光,不再需要过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想了解各地新闻,可以打开电视、登陆因特网,而在没有科技的古代,一个地区发生的事情有可能在几年后才能被另一个地区的人知道……

不过,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科技发展有利,也会带来弊端。就拿现在全球变暖这一世界性问题来说吧:汽车是越来越普及了,而成千上万汽车的燃料燃烧后排除的有害气体(汽车尾气),这些有害气体会破坏地球的臭氧层,直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融化,十余种动物灭绝。以后,上涨的海水还会威胁上海等多个沿海城市,使他们被海水淹没!科技发展的弊端还有很多,有些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有的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科学技术的发展,利很大,弊也不少

其实,总的来说,对于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是没有绝对的结论的,只能说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希望我们在注重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问

第2篇: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摘要:马克思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思想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因所处时代和阶级立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以及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思想进行比较研究。随着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上“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必须加强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城乡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

关键词 :马克思;舒尔茨;人力资本思想;城乡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224-02

一、引言

一般而言,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投资活动而在人自身中形成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同时也包括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以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雅各布·明赛尔(Jacob Mincer)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将传统的物质资本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应用于对人力因素及其相关行为的分析,从而开创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面貌,解决了诸如索洛“余值”、庇古“悖论”等经济学难题,不仅极大地深化了经济学分析的内涵,而且广泛地扩展了经济学研究的外延,从而引发了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重大变革。鉴于舒尔茨与贝克尔在人力资本理论等领域的重大贡献,他们分别荣获1979年和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1960年,舒尔茨在就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演说中,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宣告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此后,舒尔茨沿着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线索来展开其人力资本分析,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的重要著作,系统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从而初步确立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在经济思想史上,马克思毕其一生精力创立了科学而博大的经济理论,这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对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是否包含人力资本思想,学术界则有不同观点我们认为,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使用“人力资本”的概念,也没有提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但在他浩瀚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却包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本思想。为更深入地探讨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并使之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本文尝试梳理并比较马克思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思想,同时探讨人力资本思想对中国的现实启示。

二、马克思与舒尔茨人力资本思想的比较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

在马克思的理论著作中,虽不曾出现“人力资本”的概念,但他却频繁使用了“劳动力”和“劳动能力”的概念。笔者认为,马克思“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的概念与人力资本理论中的“人力资本”概念是基本一致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所下的定义是:“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谓的“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生产时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即知识和技能”,这是人们经过后天的学习、培训和实践而形成的智力能力;与此同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理论把每个人的健康状况都当作是一种资本的储备”,因而他的“人力资本”概念也就包含人的体力。因此,与马克思的“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概念一样,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也是指人们从事生产时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使用“人力资本”的概念,但他的“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概念的内涵,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中“人力资本”概念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二)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对于人力资本的作用,舒尔茨认为:“我们之所以称这种资本(即人力资本,引者注)为人力的,是由于它已经成为人的一个部分,又因为它可以带来未来的满足或者收入,所以将其称为资本”。由此可见,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因为附着于人力之中的“知识和技能”同物质资本一样能够带来收入。与舒尔茨“人力资本”能带来收入的说法相对应,马克思强调了劳动力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劳动力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这实际上是突出了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当然,马克思并非认为劳动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而是充分论述了劳动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与价值增殖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产品……只是作为活劳动的物质因素起作用”,活劳动“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事实上也就说明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资本本身的价值增殖过程中所执行的不同职能”。因此,尽管不同于舒尔茨从获取收入的角度看待人力资本,但马克思强调了人的劳动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也就强调了“人力资本”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三)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由人们通过自身的投资所获得的有用的能力,包括体力、知识和技能。具体而言,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由以下五个方面的投资所形成:“(1)医疗和保健,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影响一个人的寿命、力量强度、耐久力、精力和生命力的所有费用;(2)在职人员培训,包括企业所采用的旧式学徒制;(3)正式建立起来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4)不是由企业组织的那种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包括那种多见于农业的技术推广项目;(5)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由此可见,舒尔茨认为,由教育、保健、人口迁移等投资形成的人的体力、知识和智力,共同构成了人力资本。

与舒尔茨的观点相对应,马克思认为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独特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具体而言,马克思认为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维持劳动力所有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发挥即劳动,耗费人的一定量的肌肉、神经、脑等等,这些消耗必须重新得到补偿。支出增多,收入也得增多。劳动力所有者今天进行了劳动,他必须明天也能够在同样的精力和健康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过程”。因此,劳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生活资料来维持其生存。其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由于劳动者有其生命周期,为使劳动力市场持续运转,就必须满足劳动者家属的生存需要,保证劳动者“依靠繁殖使自己永远延续下去”,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供给。其三,劳动者的教育或培训费用。马克思指出,“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因此劳动者的教育或培训费用也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由于劳动能力具有层次差别,马克思认为应将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只需具有体力和少量技能即可,而从事复杂劳动的人则必须具有足够的才能,也就是要有高层次的人力资本。此外,马克思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劳动能力之间的换算关系,他认为“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

三、人力资本思想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启示

在现阶段,人力资本思想对于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人口因素是影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它通过劳动力市场等途径影响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共同作用之下,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迅速下降,低生育率水平使得中国进入人口红利期,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成为造就中国经济奇迹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但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中国完成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人口转变。由于人口转变过程的迅速完成,使得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明显变化。

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的人口红利期相对较短,2015年前后是中国由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转变的拐点。从1953-2012年,尽管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但0-14岁人口比重不断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则不断增加,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劳动力后备人口趋于减少,另一方面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下降,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城乡劳动力市场迎来了“刘易斯拐点”。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劳动力供给的制约将推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劳动力要素变得相对稀缺,这也成为中国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助推中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在此背景下,加快对城乡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命题。

第3篇: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

这次辩论会的辩题是: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一二组作为正方,他们的观点是:科技发展是利大于弊的;三四组作为反方,他们的观点是:科技发展是弊大于利的。而我,则是反方中的一员。

记得辩论会开始前,同学们早已沉浸在了紧张的准备中了,每个人脸上都透露着自信、紧张、激动的神情。大家都迫不及待,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好像一开始就要一马当先似的。随着一声清脆的上课铃声,巅峰对决随即展开,只见正方的大主力小颖胸有成竹地站起来,从容不迫地说:“亲爱的对方辩友,你们好,我方认为科技发展是利大于弊的。你们想,现在人发明了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代替了古代的牛马,使我们行动快捷了许多,这不就是科技发展的利吗?”话音刚落,正方的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掌声和阵阵喝彩声。

虽然对方来势汹汹,但我方也不甘示弱,作为“前锋”的我就更不能了。于是,我果断地站起来反驳道:“虽然对方说得滔滔不绝,但我方却不认同你方观点。你们数数我们班有多少人近视,他们全是因为看书不注意造成的吗?我想大部分都不是的,他们大多是因为看电视和玩电脑过度造成的,如果没这些东西,近视的人不就会减少的吗?所以,这就是科技发展的坏处啊!”我方辩员趁热打铁,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我也满意地坐下来。

本以为我方高枕无忧了,可对方的“淡定姐”启欣不紧不慢地站起来,慢条斯理地说:“对方辩友说的只是片面的,他们是因为没节制才造成近视的,如果他们能控制住自己,就不会近视了。但科技发展仍然是利更多的,空调、风扇就是其中的两个,试想一下,没了它们,你在炎热的夏天能睡好觉吗?”我方被难住了,当我们思考着如何破解对方提出的问题时,对面却传来对方得意洋洋的笑声,我们又气愤却又无能为力。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方的小烨猛地站起来反驳:“不错,空调是在炎热的夏天给我们带来了凉爽,可它在带来凉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有毒气体,给我们身体带来了伤坏,这不就是科技发展的弊端吗?”好哇,小烨的一席话犹如强大的盾,把对手打得连连败退,让我们转不利为有利,我们热烈鼓掌来感谢他。

比赛仍在进行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整个教室里充满了火药味,到处是同学们唇枪舌剑的辩论声,把这个辩论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欢呼声与掌声接连不断地涌出来。

第4篇: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生活化;化学学习情景;创设

【中国分类号】G633.8

一、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情景创设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理念之一“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对教育的启示在于: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的一个重要学科特征就是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为实现这一理念,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密切课程内容与日常社会的关系。化学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设置“身边的化学物质”作为五个主题之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每一个单元都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生活化学习情景素材,这都表明新一轮的化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当重视学习情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实践也证明,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的自然界常见事物、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事例、社会问题及化学科技发展来创设学习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探究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学生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情景创设途径

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自然科学,这就决定可以从日常社会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生产、生活实际、社会问题及化学科技成就等方面创设化学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化学,让学生体会化学在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此激励学生学好化学。

1.利用自然现象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层面揭示自然界物质之间的变化奥秘的自然科学,自然界物质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问题情景往往从自然现象中来,如在碳酸钙知识内容教学中,老师可给学生展示我国桂林地区溶洞的照片,或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提问学生溶洞中千奇百怪的钟乳石主要成分是什么?如何形成的?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利用生产实际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对推进社会生产力、人类文明起着重大的作用,生产实际中有着丰富的情景素材。如:化学肥料、农药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利弊、对环境污染带来的重大影响、生石灰和熟石灰的利用、金属的冶炼和钢铁的防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如讲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时,可这样创设学习情景: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项链、铁制品、铝窗等。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但全世界由于锈蚀而报废的金属约占世界金属年产量的20%~40%,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损失。是什么原因引起金属锈蚀呢?我们该如何防止金属腐蚀呢?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利用家中常见铁制品进行探究找出金属腐蚀原因,并在实际金属防腐中应用,发展问题解决能力,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

3.利用生活实际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无处无化学。涉及衣食住行等方面内容、燃烧与灭火、防火措施、居室污染、食品与营养、人体中的必须元素、生活中的材料等都是丰富的情景素材。如对实验中碘元素的检验探究中,可创设问题情景:食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调味品,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食盐几乎都注明“加碘”,那么食盐中碘到底是以哪一种形式存在?还是多种形式存在呢?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使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化学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利用社会问题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社会问题是化学问题情景的基本来源。如能源、材料、环境、粮食等多方面的问题、臭氧层的作用和保护、二氧化碳的功与过、酒精燃料、氢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制和生产应用等。如酸雨知识点教学中,创设情景: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约占能源消耗的70%。燃煤排除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形成硫酸型酸雨。20世纪末我国酸雨区的面积高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很多地方的树木和文物等都到受酸雨的危害。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酸雨有哪些危害呢?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来探究酸雨。

5.利用科技发展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化学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中应结合科技新成果,体现时代特征。如:纳米材料和超导材料、生态农业的发展、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新科技发展。例如“导电塑料”是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当创设这一问题情景,就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塑料不导电”相矛盾,形成了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去学习。

三、创设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情景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学习目标

生活化的学习情景是服务并服从与内容主题和教学目标的,在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之间搭建平台,同时本身又融入活动和内容之中,因此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创设应指向明确的课程目标。

2.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生活化的学习情景是为学生所了解或愿意了解的,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突出情景价值性

生活化的学习情景中应该蕴含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生需要并能掌握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引领下,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

4.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应能印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形成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因此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真实、可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

第5篇: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

但现实操作中,我们需要区别两种类型的“稳定支持”:一种是对从事科研活动的机构的支持,另一种是在竞争择优中对某个特定研究领域的支持。这两种类型的“稳定支持”有着不同的政策含义。

“对机构稳定支持”的好处是可以保证科研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专心从事科研活动,不必耗费大量时间去申请项目,目前国内针对科研机构设计的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经费等大多属于这一类型。但这种支持方式也存在问题,一是存在所谓的“偷懒”,由于缺少竞争、监督成本高等原因,科研人员可能会“磨洋工”。另一个问题是所谓的“分层”,在这种支持方式下,研究课题的方向和内容确定基本由机构内的“大人物”主导,年轻人若想创新,获得支持的机会相对较少。

与这种类型的稳定支持相对应的是“竞争择优”。这是一种基于“同行评议”的竞争机制,可以使得科研人员保持一定的科研活动“生产率”,年轻人也会有自由探索、脱颖而出的机会。但这种支持方式的缺陷是科研人员需要耗费不少精力去申请项目,应对检查评估。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个下属机构2005年进行了一项“科研人员负担调查”,发现科研人员平均要花费42%的科研时间来应付政府科研项目的各种申请和检查,2012年又一次调查的结果也基本没变。另一个问题是,科研人员为争取经费支持,很可能提出很多“短平快”项目,甚至可能会用某些快做完了的项目去申请经费。

无论是对机构的“稳定支持”还是科研项目的“竞争择优”,都各有利弊,实践中通常的做法是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从政府宏观管理层面上看,两者的经费支持比例大致相同。

对于当前国内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已经有了不少探索和实践,但始终仍未有效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员流动机制的缺失”。国外的大学、科研机构通常会有类似“非升即走”、“终身教职”这样的制度设计,“终身教职”可以看作是一个进入科研领域的门槛和信号,无论你花费一年还是十年时间,只要你能获得终身教职,就说明你具备从事科研活动的素质和能力。而国内目前则缺乏这样的制度设计,加上不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社会上求安稳怕风险的氛围,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学、科研机构的人员流动不畅,科研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一部分不适合搞科研的人,由于缺乏淘汰机制,只能不断进行“垃圾论文”的“再生产”。从此意义上讲,把“垃圾论文”的产生归罪于科研活动评价机制不合理,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归根结底还是那些“论文生产者”的能力问题。

因此,稳定支持机制要发挥效力,必须要有相应的“竞争”和“淘汰”机制做支撑,否则即使投入再多也是浪费国家资源。而要想建立合理的人员竞争淘汰机制则非常困难,既触及灵魂,也触及利益。在用人制度改革不到位的条件下,只能更多地采取项目竞争的方式。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某些科研机构非但没有进行调整重组,反而进行规模扩张,且都“高喊”着要财政经费支持。然而不管花的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的钱,最终都得纳税人买单,长此以往,政府财政将是“不能承受之重”。

同时,对于在竞争择优中对某个特定研究领域的稳定支持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从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总体上我们还不具备站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引领创新潮流的能力,更多的是“跟近”国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这是中国科技的“无奈”。另一方面,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今天看似前沿的某项技术,可能过不了多久就是一项寻常之物。一个科研领域是否具备发展潜力,只要检索该领域内同行们新发表的论文和新增专利数就能有大致了解。如果一位科研人员打算一辈子在一个研究领域坚守,不做丝毫调整和发展,我们除了佩服这种执着的精神外,或许也要对其辨识科研方向的能力打个问号。

第6篇: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

摘 要:为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对推动其科技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的一些做法,如间接优惠、消费性增值税、产业优惠、法制化,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对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高科技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国民经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配置优化的主要动力。为提高科技实力,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发达国家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情况出台了各自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们的许多做法,对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

一、间接优惠比直接优惠更能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

税收优惠可划分为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两种方式。直接优惠主要表现为对企业最终经营成果的减免税,如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强调的是事后的利益让度。间接优惠主要表现为对企业税基的减免,强调的是事前的调整,通过对高科技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对技术开发基金允许税前列支以及提取科技发展准备金等措施来调低税基。两种方法各有特点,也各有利弊,因而发达国家往往讲求二者的搭配使用。但从这些国家的科技进步史及相关税收政策的演变来看,特别是近些年来,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更多地选择间接方式。这是因为间接优惠强调事前扶持,能充分调动企业从事科研和技术开发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意向。而直接优惠是一种事后的奖励,企业必须在赢利的基础上才能享受这种优惠。然而大多数高科技项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量投入而没有什么赢利,在开始赢利的前几年利润额也较小,实际享受的税收优惠效果并不明显。

由于税收直接优惠的局限性,发达国家的税收优惠已普遍转向能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革新的间接优惠上来。为实现政府政策目标,各国实行了各种各样的、以间接优惠为主的科技税收优惠措施,其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对不同的政策目标实行不同的优惠方式,而且体现在根据同一政策目标的不同阶段实施各异的优惠方式。基本做法如下:一是对企业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给予优惠。允许企业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或全部抵缴所得税。如美国政府规定,公司能够申请研究和实验抵免,抵免额为符合条件的研究费用的20%.法国政府规定,凡工商企业当年研究开发费用高于前两年平均数的,可免缴相当于其研究开发费用增加额25%的所得税,1985年增至50%,1999年规定的最高抵免额为4000万法郎。韩国政府规定,研究试验用设备投资、技术及人才开发费都可享受税前扣除。[1]

二是普遍实施加速折旧政策。1981年美国里根政府的经济复兴法案中,就采取了加速折旧办法,对试验研究用机械设备,折旧期限缩短为3年,产业用设备折旧期限减为5年。日本政府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特定高技术开发的机械设备和建筑及附属设施,价值在10亿日元以内的实行5年期特别折旧,第一年折旧率可达50%.新加坡政府更是对用于高科技办公的设备给予当年的100%的折旧待遇。

三是建立科技发展准备金制度。即允许企业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发展准备金。如韩国税法规定,企业可按销售收入的3%~5%提取技术开发准备金,并允许在3年内用于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革新及引进研究设施等。[2]

目前我国对高科技产业的税收优惠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为直接优惠,大多针对科技成果的收入给予减免税优惠,而对事前的科研开发活动本身或科研开发活动过程的税收支持很少。由于我国高科技产业总体上还处在发展初期,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技术优势弱,因而政策效率不明显。就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来说,对研究、开发等上游环节的支持比对生产、销售等下游环节的支持更具基础性、前瞻性和长远性,更有利于从源头上培育和壮大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因此,今后在税收政策设计时,要把税收优惠从生产、销售环节向研究、开发环节转移,减少直接优惠,大量增加间接优惠。

二、与生产型增值税相比,消费型增值税更有利于高科技产业发展

增值税可以划分为生产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两类。生产型增值税对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不允许做进项税金抵扣,造成这部分价款的重复征税,增加了产品成本,不利于设备更新、技术进步和扩大再生产,会使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税负明显高于有机构成低的企业,束缚了高新技术的投资需求和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因此,发达国家大多数都选择消费型增值税,它可以有效地消除重复征税问题,从而切实减轻了有机构成高的高科技企业的增值税负担,有利于激励投资者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力度,也有利于高科技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1994年开征此类型增值税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生产型增值税与消费型增值税相比较,前者的税基较大,税收收入较多,对缓解国家财政收入的紧张状况有利;二是为治理通货膨胀、控制投资规模。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愈来愈显现出该政策不利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它不仅使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大打折扣,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联合调查表明:以新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的企业,流转税名义负担率比税制改革前上升了1.09个百分点,实际负担率上升了5.53个百分点。[3]由于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无形资产和技术开发过程中的智力投入不能享受抵扣,这对于无形资产和智力投入比例高的高科技产业来说,大大增加了税负。同样道理,国家鼓励出口而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得不到充分实施,企业不能充分享受出口退税优惠,从而降低了高科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由此可见,应积极推进增值税制度转变,尽快将目前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要允许企业将购置固定资产所负担的进项税额分期进行抵扣,尤其对引进高科技设备的增值税抵扣应采取特别的优惠政策。日本的做法是,对企业固定资产税、资本收益税实行减免,企业用于科研的机器设备、先进电子设备、高级机器人,其购进成本的7%可抵免应纳所得税。很值得我们效仿。

三、产业优惠比区域优惠更有助于高科技产业的长期发展

税收优惠政策措施要体现和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基本要求,对高科技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及其他需要积极鼓励发展的产业,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即制定相应的产业优惠政策。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对软件行业就给予了减半征税和零税率的税收优惠,并在1999年约定三年内对电子商务零关税。这些政策对促进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国内外经济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些发展迅猛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等,在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上的税收优惠比发达国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税收优惠对这些行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占到当年行业增长的1/4左右。

我国现行的科技税收优惠主要体现在经济特区、某些行政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园区内,区域优惠明显而全国范围内的产业优惠较少。在经济发展初期,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起到先导性、示范性、集聚性和辐射性的作用,可以在短期内吸引资金流向对高科技产业优惠的地区,建立起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区域环境。但是,区域科技优惠造成的区域内外区别待遇的做法,会造成高科技企业纷纷挤进开发区,甚至在开发区内进行假注册。某个企业一旦被确认为科技企业,其非科技收益也会享受税收优惠的待遇,造成优惠的泛滥。相反某些企业有利于科技进步的项目或行为却因为未被确认为高科技企业而难以享受优惠,造成政策缺位,最终降低了税收政策的效率。[4]同时也有悖于WTO的公平竞争原则。

因此,有必要改变我国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税收优惠由区域倾斜转变为向产业倾斜,逐步消除科技税收优惠歧视现象。既然鼓励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那么鼓励的标准是技术的先进程度,对社会的贡献程度等,只要达到这些指标,就不应分经济成分,不管是否处在高新技术开发区都应成为鼓励对象。通过对整个高科技产业的普遍优惠,而非对个别企事业单位的优惠,体现我国的产业政策目标。

四 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立法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税收优惠是政府政策目标的风向标,通过法律法规制定优惠政策,表明一个国家政府实行相应政策的严肃性,也增强了本身的刚性,有利于实现政策目标。发达国家都有各自相应的法律,如韩国在《技术开发促进法》中确立“技术开发准备金制度”,并颁发《外资引进法》、《税收减免控制法》,全面系统地介绍国家的税收优惠条款。上述法律对推动该国科技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经济法制化管理的角度看,高科技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应该注重法制化。只有实现了税收优惠的法制化,才能保证依法征收、依法纳税和依法管理。

我国现有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基本上是通过对一些基本税收法规的某些条款进行修订、补充而形成的,散见于各类税收单行法规或税收文件中。缺陷是明显的,一是税收优惠政策目标不明确,更多是各项税收优惠措施的简单罗列,一些税收法规因临时性需要而仓促出台,没有总体上的规划,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二是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导向机制不健全。重成果,轻转化;重产品,轻投入;重结果,轻过程。三是一些优惠政策缺乏稳定性,而且有些细则修改后未被广泛宣传,从而给贯彻落实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笔者建议,应站在全国的高度,梳理国家已出台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结合当前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把散见于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各种通知、规定之中的具体税收优惠政策归纳总结起来,参考各地已采取的、在实践中取得成效的做法,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由国务院单独制定一个特别优惠法案。先列出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政策,列出国家产业发展序列和地区发展序列,以使人明确税收倾斜原因,然后具体规定税收优惠办法,使人们明确税收倾斜的具体内容及办理方法和程序。

参考文献:

[1]朱承斌。科技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J].财政与税务,2002,(2):89-90.

[2]傅道忠。发达国家科技财税优惠政策及其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3,(6):58.

第7篇: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

关键字:计算机辅助翻译;译员;人工翻译;翻译效率

计算机辅助翻译,简称CAT,是指在计算机存储空间和丰富功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强大的语料库,术语库,记忆库以及电子词典的使用。译员将计算机的这些强大功能运用于实际的翻译活动中,可以加快翻译速度,提高翻译活动效率。在计算机对翻译文本的分析、转换和生成是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结合。

1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利与弊。

1.1 利

1)、翻译记忆库――充分使用既得成果,减少重复翻译。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运用翻译软件可以创建庞大精确的记忆库。翻译记忆库是指计算机程序软件的数据库。翻译软件将译员每次的翻译文稿或外部导入的双语语料进行双语对齐,创建后可以重复利用的记忆库,便于后期翻译。计算机能够识记、存储、搜索、提取一些专业词语甚至一些相似度高的句子,并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替换翻译使译者不用再次翻译相同内容。如今市面上存在很多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软件,这些翻译软件不仅能够通过记忆库完成简短术语和短语的提取与替换还能够对相同或相似度较高的句子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替换。这尤其体现在一些专业性翻译工作中,例如政治、经济、医学、军事等专业性强、重复性高的领域。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记忆库功能大幅度减少了译员重复体力劳动和翻译实践,使译员能在其他翻译方面或翻译过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加翻译成果,提高翻译效率。

2)、翻译术语库――定位选词方便快捷,专业术语一致。

全面准确的术语库是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另一大优势。现有的翻译软件中都自带多个不同专业的词典,译员在翻译生僻词汇时可以自动查询选词;此外还可以选择导入用户词典进行在线查询,翻译过程中可以利用词典进行屏幕取词,进行翻译参考,将所得准确翻译保存到软件适用的术语库,方便日后相关文档翻译的查询。虽然译员在不用计算机辅助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一些电子词典查词,但是仍无法媲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效率。专业术语的一致性对于科技翻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多人合作翻译的项目,特别应该注意。翻译软件拥有严格的术语管理体系,并且术语库能够实现多人共享,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后期校对时间,还能保证整体译文中术语的一致性。

3)、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

此外计算机辅助翻译还拥有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利用翻译软件不仅能够统计原文与译文的字数进行价格评估,还能够进行拼写、标点、错别字等方面甚至语法的后期校对。在进度管理方面,译员能够利用翻译软件了解团队翻译作业的进度,将现有进度和与其规划目标进行对比,从而能够调整翻译进度,这一点在很多翻译软件中有很好的体现(如Trados和Transmate)。

1.2 弊

任何翻译软件的使用都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所以才能够形成庞大准确的记忆库和术语库,便于翻译活动。但是毫无疑问,计算机辅助翻译也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局限性。计算机辅助翻译足够适用于科技文体翻译,但是对于文学翻译来说就不合适。这是因为文学翻译的复杂性,创造性,以及人类的感彩的把握也是计算机翻译无法企及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素:

1)、译员无法支付价格昂贵的翻译软件。

2)、以句子为单位,对原文理解造成困难。

2 纯人工翻译也各有利弊

一方面,人工翻译能够很好的发挥译员的主观能动性。人工翻译能够充分利用逻辑思维,分析源语文本的语法句式找到文章结构之间的联系,所以翻译出的作品往往可读性较强,易于读者的理解。对于一些文学性质的源语文本,译员能够自由把握翻译的度,根据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当地的文化背景运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合理地表达出原文本的意思,翻译出的译文也会更加符合译入语的阅读习惯。

另一方面,人工翻译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缺陷。其中最大的缺点就是翻译效率低。译员翻译能力有限,即使是很有经验的译员,其翻译速度也可能不及成熟的机器翻译的三分之一。另外,恰巧也是因为人工翻译能够很好地发挥译员的主观能动性,这就导致人工翻译可能会偏离原文的本意,是译文带有译员的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严谨客观的科技、医学等类型文本中,纯人工翻译操作困难。

3 解决方案

远见是新时代译员应该具有的品质。虽然各种计算机辅助方法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但这需要译员的充分利用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在任何翻译过程中都应该注意新语料和专业术语的积累,与其他译者相互取长补短,为后期翻译积累财富。

翻译过程中,译员应该选择合适的翻译软件中的匹配内容,挑选合适词语,组织合适语句,保持原文风格;如果所给内容与原文本语境不合,译员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给出最合理的翻译。

翻译完成后,译员要从全文角度对译文进行整体的逻辑调整和审核,避免文本内容各个部分之间的语义断层,使译文在整体上与原文风格相一致。

4 结语

计算机辅助翻译是翻译产业化的必然趋势,它使大规模协同翻译成为可能。但其自身存在的利弊关系需要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实际把握。人工翻g仍然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人工翻译应该与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相结合,相互取长补短,翻译出高质量译文。

参考文献

[1]陈善伟.翻译科技新视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李俊.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3(10):72-94.

第8篇: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

幼儿科技教育以维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求知欲和兴趣,形成对自然界的主动探究的态度为首要目标。具体表现在,幼儿科学启蒙的教育目标已从单纯的科学常识教育发展为幼儿的科学学习能力,对待周围现象和自然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从教师直接传授科学常识转变为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主动探究发现;从让幼儿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转化为科学的过程技能和科学思维的学习,即学会观察、界定特性、发掘关系和寻找答案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和创造的结合”。

目前,我园青年教师与全园教师的比例为87.5%,她们将肩负起传承与发展教育特色的任务,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在开展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她们进园的时间短、教龄短,没有参与科技教育的研究,而且她们又都在一线教育教学岗位上。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的科技素养欠缺:有的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有的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存在偏差、概念模糊。例如,有的老师对天文现象不了解(如雨后的彩虹),有的老师的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知识太少,甚至有位教师对眼前的植物除了名称之外几乎一无所知,却还有声有色的指导孩子进行观察和探索。有的教师还会对科技教育概念产生偏差:把科技教育同科学家、发明家、科技人才的职能相联系,认为开展科技教育必须建立现代化科技馆、科技实验室等,还未意识到科技教育资源就在幼儿身边的道理。

由于没有参加相关的科技教育研究,未曾积累相关经验,对于科学启蒙教育显得比较的陌生,其对于科学启蒙教育内涵的理解还是比较缺失的,主要表现在其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或流于形式,或仅仅是传递静态知识,如在科技教育活动目标制定时,能考虑到幼儿情感、知识、技能的定位,但在实际运作时则偏重于科技知识的传授,影响了幼儿学习兴趣。

但是我们青年教师如今有许多的途径来获取新的信息,积累丰富的经验,有很多机会可以大显身手。除了凭借我们敏锐的眼光,谦虚的态度,善于向老教师取经,善于通过实地观摩、专题交流等手段,借他山之石,学他人绝技之外,最主要的是我们现在还可以广泛的通过网络技术这个平台,对各种最新信息进行搜寻、交流和学习等。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我们要培养自己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因为,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飞速发展,已严重冲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所学校如果率先使网络技术真正跟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使教育处于领先地位,对孩子未来工作与学习的创造性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会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大胆的想象设计与创造新方法,还不拘泥与书本,求异求新,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让课堂丰富、新颖、生动,激发学生的热情。这些前沿的信息、前卫的理念、创新的意识等等,都能为幼儿园的科技启蒙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为科学启蒙教育的发展夯实良好的基础。

“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有生存。幼儿发展了才能成为21世纪高质量的公民和建设者;教师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培养下一代的公民素质;幼儿园发展了才能赢得家长的称心、社会的放心,简言之,唯有发展才能有再发展。也就是说,无论幼儿园发展还是幼儿发展,其核心在于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专业发展了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幼儿,才能使幼儿园得到持续发展。同样幼儿科技教育已成我园的办园特色,为了我园的学校文化,青年教师在传承科技教育特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升科技素养提高科技教育教学能力的方法可通过以下途径:

一、勤思勤学

1.查阅书籍、研读教材

为了更好地理解科技启蒙教育,首先我们应多通过自学的方式研读关于科技启蒙教育的书籍,以此来更好地理解科学启蒙教育的内涵,丰富关于科技启蒙教育的学识。其次重视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坚持以“园本培训”为主,充分利用身边的优质资源,组织教师自学、观摩、讨论、小结,更新教育观念,正确实施幼儿园科技教育。通过园本课程,帮助幼儿认识周围生活中的科技现象,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了解身边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学习运用科学方法发展幼儿科学能力,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从而成为一个具有较高科技素养的现代人。

2.多点结对,虚心求教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做到超然脱俗,求知若渴。在同行里要虚心求教:“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鼓励教师做个“有心人”,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挖掘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参与研究,学会研究,积极申报课题,并积极参加幼儿园承担的各项课题。通过一课多研、师徒结对活动、新青年教师邀请课、日常观察、家园活动、随堂听课等活动了解第一手信息,并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思考及内化,促使每个教师对自己的科学启蒙教育的能力有不断反思、提高的航标。以此来夯实发展科学启蒙教育的自身内在基础。

二、实践反思

1.加强自身反思

“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是提高教师科技素质的有效方法,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是教育发展的新生事物,因此,科技教育的问题必将层出不穷,教师具备了实践反思的能力,便能在不断总结实践、反思利弊的过程中提高科技素质。教师要从幼儿学科技的教育过程中理性思考,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方案设计、环境创设、教学方法、信息获取等诸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利弊得失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

2.借助园本教研力量

教研组研讨活动基本上每2周开展一次,且研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是实践活动研讨,有的是课程设计的研讨等。教师们在教研组活动,由于都是熟悉的同事,因此无论是说、做、行都会无拘无束,非常有利于教师素质提高,而且这些研讨模式与培训模式也大同小异,因此科技借助教研组的力量,能使教师科技素质培养更加有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开设观摩课及观摩活动,或在外出考察时观摩姐妹园活动、科技环境创设等。这些方法能拓展教师视野、开阔眼界,并有机会将自身的素质与他人作比较,从而能引发教师反思自己教育行为。

三、研究创新

1.开展课题研究

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科技专业素质的标志之一,因此,提高教师的科技研究能力也是一项研究任务。根据实践中困惑及幼儿需要开展一些课题研究,譬如:“城郊幼儿园科技棋谱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城郊幼儿园科技小实验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通过不断地开展一些研究项目,教师的研究能力也能持续地得到提高。

2.探索创新

环境是一种氛围,环境具有熏陶影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得就是这个道理。萌发幼儿的创新精神,特别需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氛围。幼儿对他所生活的环境会非常关注,因此,我们可以在活动室内设置了科学活动区、自然角等有益操作的环境,张贴一些生动、直观的科技挂图,配备一些试管、量杯、颜料、天平,放大镜、温度计、指南针、电线、开关、磁铁以及制作的万花筒、摇筒、响筒等。,使幼儿能时时处处于观察探索的环境中。如开设自然角,选择一些常见且易于管理的树木、花卉、蔬菜,如小麦、蚕豆、水仙花等,还可以饲养一些小鸡、小兔、小金鱼、小乌龟等,让幼儿经常地亲近自然,认识自然,让幼儿在观察中不断发现新情况,增长新知识。

第9篇: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高职;发挥;校内;实训实习;资源;探索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规模发展的同时,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毕业生深受用工企业的青睐,主要源于:高职教育强调以职业能力和专业岗位技术来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工学结合的模式,实现了毕业生与企业需求“零对接”。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培养体系的要求,必须达到理论、实践性教学学时比例1:1,全国高职院校均围绕该要求制定教学设施方案,重点突出实践性教学,主要环节包括: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制定的校内实训模块和体现真实生产环境的校外实训基地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其中,大多数工科专业从第二学期逐步开始校内实训,产生了班级多、每个班人数多与专业实训室少、指导教师少和保证实训质量三者之间的矛盾。笔者一直负责我院实践性教学管理,经过分析研究,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探索,采取了有效、有序的实训教学尝试,最大化地利用了有限的实训实习条件。

一、设置专职部门,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

高职教育在我国发展之初,从国家教育部到各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和学生培养目标方面,都处于探索阶段,是借鉴欧美模式或国内技校模式,还是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高职教育道路呢?应该说大多数院校选择了后者,按照教育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毕业生就业走向、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师资配置及校企合作等,在较短时间里,就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新路子,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出一大批实用型高技能人才。虽然如此,仍有需不断改进和完善之处,其中就校内实训实习资源的统一管理还是院系分散管理问题,就值得商酌。笔者对二者的利弊进行如下分析。

1.院系管理的弊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院系管理模式也逐步在一些学校开始实施,其目的是更好发挥院系的功能,实行目标管理和精细管理,对学校的科学管理起到积极作用。但同时如将实训实习资源分散到院系管理,就产生了很多弊端。首先,不利于资源共享,由于按专业将实训实习资源分散管理后,其设备、实施及师资就归属相关院系,考虑到维护、保养、消耗材料的成本核算及师资费用,从院系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即便闲置,也要拒绝其他院系使用,人为造成资源浪费。其次,由于院系师资不足,安排不出专职实训指导教师管理实训室或一人管理多个实训室,势必造成谁用谁管,谁都不管的现象,使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损坏严重,最终影响实训教学的正常开展。再者,因资源不能共享,为保证本院系学生的实训教学,各院系重复购置相同设备的,造成资金极大浪费。我校曾经尝试过实训实习资源院系管理,其结果如上所述,后果严重时,有的实训室设备损坏过半,整个实训室将处于瘫痪状态,严重影响了实践性教学的正常开展。

2.统一管理科学、合理,可更好发挥实训实习资源的功能

很多高职院校成立了实训中心,主要功能:负责全校的校内、校外实训教学管理,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规划各专业实训室的发展,培养实训指导教师,统一制定实训大纲及指导书,建立实训考核机制等工作。实训中心是一个独立部门,面向全校各专业服务,可从全方位对实训资源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其最大功能有着积极作用,保证实训教学工作有效、有序地开展。

二、制定行之有效的校内实训计划

我国高职院校是本世纪初,大都是在原中专学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长期在10年左右,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师资不足、高职教育经验缺乏等现象,近年来,在国家和企业支持下,发展较为迅猛,校园建设硬件设施得到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实训设施和实训指导师资方面的欠缺,却日益凸显。如何在高职教育成长期,克服困难,处理好实训条件不足和实训要求高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必须首先从实训计划着手,解决根源问题,矛盾也就破解了。

1.合理编排计划顺序

高职院校一般将校内外实训计划统一归纳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中,在上一学期结束前必须将新学期计划制定完毕,并发送到各部门,以便新学期各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中实训计划制定顺序:专业教研室――系办公室――教务处――实训中心,按这样编制的计划在具体实训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系在制定实训计划时,只考虑本专业,没有顾及其它系,造成几个不同系的班级,同一时间,在同一实训室,进行同一项目实训的状况;二是实训指导教师安排不合理,出现一个教师同时指导几个不同实训项目;三是某些专业实训项目过多地集中在一个学期进行。这样就出现一段时间实训室空闲,一段时间班级又多的无法容纳的现象,造成了部分实训资源利用不合理,实训教学开展严重受到影响。解决此矛盾的最佳方法,改变实训计划制定顺序:专业教研室――系办公室――实训中心――教务处,由实训中心负责汇总各系实训计划,实训的学期、时段、师资进行合理调整,使实训教学有条、有序开展,充分发挥实训资源的共享、合理和科学利用。

2.合理调整实训时段

以我院机电工程系的电工测量实训项目为例,由于在同时段进行电工测量实训的专业太多,如机电一体化、矿山机电、发电厂、自动化等,需近数十个电工测量实训室和上千个工位方能满足要求,学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投入巨额资金来建设这么多重复实训室。笔者与教研室、系、教务处共同研究后,采取同一项目分段实训方案,即各专业在课程过半时,按时间顺序分批进行实训,期末课程即将结束前,再分批进行第二阶段实训,保证了各专业有序、有效地完成了实训教学,不仅解决了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而且在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反复过程中,对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实训项目模块化

1.合理利用实训资源

课间实验项目是指教师在理论授课期间,为了验证某一理论知识进行的实验,其方法大多是利用1、2个课时由教师操作,学生观摩,对学生的作用主要是加深理解。由于课间实验项目是理论授课教师在每学期初,根据自身需要填写实验计划,不在学期教学设施计划中出现,不可避免与计划的实训项目发生冲突。解决办法,理论授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或从实训室借出设备在课堂完成,效果更佳。这样就缓解了实训室的使用压力,保证实训资源更合理、科学利用。

2.实行实训项目模块化

实训项目模块化的定义是:根据专业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设置要求、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制定详细分阶段完成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突出基础实训、专业实训、能力提高实训项目和要求,包括:完成时间、指导书、实训项目、考核内容及相关设备、工具等,强调学生应知、应会内容。实训项目模块化最大的优点,将项目标准化、具体化,对设施设备、工具及消耗材料配置统一化,同时使实训大纲及指导书规范化,使实训室的功能有较强的针对性,使用上充分发挥作用。实训项目模块化的标准化和统一化特点,特别有利于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和成长,理论授课教师只需跟带几次实训后,就能独立完成实训教学的指导,可大大减轻实训指导教师不足的压力,也可促进“双师型”的成长。

四、分项目交叉实训,有效利用资源

针对班级人数多,相关实训室专业设备、工具和指导教师不足的现象,可采取多个实训项目合并,交叉进行的方式。具体的办法是,把该专业本学期要完成的不同实训项目合并,将学生分别安排到实训室,同时进行不同项目的实训,定期调换。实践证明,采取交叉实训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操作、安全管理和实训考核结果,都取得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

高职教育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生产岗位的需求,在学校教育中实训实习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设备、技术更新周期大幅缩短,学校教育必须超前或同步于科技发展,保证学生在校就能掌握最新科技,毕业后方能实现与企业需求“零对接”。但资金受限,目前任何高职院校都不可能在实训室建设方面与科技发展全面保持同步,只能在少数领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其实,只要实训室建设保持先进性、实用性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发挥好现有实训实习资源,实训项目设置按基础实训、专业实训、能力提高实训有序开展,完全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真正实现毕业生与企业需求“零对接”。

参考文献

[1]雷世平.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