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口腔护理的知识宣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循证医学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经验医学”而言的,循证医学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让我国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逐渐认识到掌握和熟练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让学生接触到循证医学的基本理念和概念,为学生以后熟练应用循证医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循证医学;口腔护理学教学;应用体会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概念是由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David Sackett教授在1992年正式提出,由于它能为临床医师在临床治疗中提供合理的科学决策, 其基本思想和理论很快被全球医学界所接受和应用, 并成为当前国际临床医学的热点之一[1]。在现代社会当中,不论是医学概念、医学技术、还是医疗器材都是出于快速更新的过程当中,现在非常有效的护理理念在两年之后就会稍显落伍,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是顺应潮流发展的一种表现。循证医学理念的引入,可以显著增强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近些年来,循证医学引入护理领域当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
鉴于循证医学的重要作用,将EBM引入到口腔护理专业当中不仅是实践的需要,更是推动口腔护理专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下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循证医学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探讨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具体应用
在口腔护理教学中,将循证医学融入到其中,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施行。
1、设定模拟临床问题
老师依据本专业的实际特点以及实际临床护理当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来设置模拟临床问题。问题的具体内容应该围绕着口腔护理专业通常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难点问题)来展开,举例来说,儿童口腔疾病的特殊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老年人口腔疾病的特殊护理、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护理等等。
2、.查询证据
在证据的查询这个过程当中,建议学生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进行综合考量。常用的查询途径主要有网络查询、书记查询、杂志(期刊)查询等等。但是可以作为证据主要有(依照可靠程度由强到弱排列):循证医疗中心提供的文献评价与一般评价、权威组织提供的文献评价与一般评价、国家护理临床指南、 仪器制造商的相关建议、口腔医学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等等。但是在具体的应用当中,必须要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以及学生个人所学的专业知识慎重地进行应用。
3、评价证据
在证据的查询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大量的相关证据,此时学生应该对这些参考资料进行整理和记录,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对这些证据的可信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和评价。
通常来讲,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主要是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论文的可信程度比较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应用新知识、新技能,可以定期开展小型的相关研讨会议,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讨,老师可以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论和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转贴于 4、开展实践
在循证支持和循证观察所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将所获得的实证与临床专业知识及患者需求相结合,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实施过程中重点对所要改变的护理干预或行为进行分析,积极改善护患交流,对导医分诊、专科护理以及宣教等环节进行量化评估。将显微根管治疗、激光治疗和种植牙等新技术的配套护理纳人培训后的考核范围,以检验循证医学(EBM)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5、评价实践效果
评价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和知识应用4个模块,理论知识考核评价试题为客观题,分别在教学前后使用难度系数相同的试卷进行闭卷考核,卷面采用百分制,整个考核过程中做到教考分离,统一出题、监考、评分、阅卷。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和知识应用均采用5分制,在考核护生前,先对监考老师进行培训,按统一制定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表进行评分。
二、几点体会
1、循证医学(EBM)教学模式可以显著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乐趣。EBM教学模式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打破原有的灌输式、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养成了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另外循证医学(EBM)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和丰富,学生一直处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过程不觉枯燥,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2、循证医学(EBM)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EBM指导下的学习是是非常强调护理实践的,因此,在护理实践当中,学生的知识得到检验并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可以通过寻找相关证据来提供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宗道,石冰,郭春岚,陈娥.我国口腔医学领域应用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现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06).
[2]Hitoshi niwa,Mitsutaka S,Yuu S,et al.Cardiovascular response to epinephrine-containing loc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2001,92(6):610-616.
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014年我院收治手足口病的护理过程。
结果:通过合理治疗、有效护理,提高了科室收治能力,总结出成功的护理经验。
结论:特殊人群,特殊疾病,特殊管理,取得特效。
关键词:手足口病 收治 护理问题及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1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47-0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近三年,我县的手足口病呈急剧爆发流行趋,来势早,上升快,每年3至5月份成了高发季节。为了保证患儿安全,及时有效的收治,意义重大。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4年我院收治手足口病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有效对策,总结经验,以利临床推广应用。
1 存在问题
1.1 消毒隔离问题。该病发病人群5岁以下儿童为主。患儿无知的天性,不予配合的特性,造成管理困难的直接原因。而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也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故此,消毒隔离工作直接影响手足口病收治效果。
1.2 人力资源配备。一般手足口病来势快,病人增长迅速。确诊患者定点收治,造成收治科室工作量突然上升,患儿静脉穿刺难,在应急人员少的感染科,人力资源配备尤为重要。
1.3 心理护理。患儿年龄偏小,口腔,手足疱疹不适,常表现为哭闹、烦躁,进而影响治疗。特别在静脉穿刺时,患儿紧张,恐惧,哭得撕心裂肺,家属焦急不安。心理护理无重做起。
1.4 日常护理。患儿的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防止合并感染非常重要。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指甲要剪短,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等等都成了烦锁的护理任务。
1.5 饮食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的影响患儿的食物摄取。根据患儿情况,补充营养和水分,不可忽视。
2 对策
2.1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居家观察,缩小传播范围。确诊患儿立即隔离治疗,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在收治的过程中,要根据患儿发病的时间、轻重程度、病毒分型,合理安排病房。每天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全病区的消毒隔离工作。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通光,利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84消毒液擦拭床头柜、椅、病床,使病室整洁,环境舒适,避免交叉感染。在给患儿治疗护理时,坚持医务人员手消毒,各类物品一用一处理。患儿的水杯、奶瓶、玩具等分类消毒。
2.2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防治工作紧迫感。全院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对手足口病进行监测和排查,落实定点科室收治、报告管理工作。在人力资源上合理配备,科内成立手足口病护理小组,分派本科高年资经验娴熟的护士进行健康宣教;年轻力壮各项技能强护士分组管床,在儿科抽出静脉穿刺技术娴熟的护士负责静脉穿刺,让亲和力高、个性活泼的护士负责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的落实。根据情况分类管理,每位护士各司其责,有条不紊的解决了心理护理落实不到位,集中收治工作量大,小儿静脉穿刺难,基础护理乱的护理问题。
2.3 对症治疗,做好日常护理。口腔有疱疹患儿,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配合不好每日进行强制性口腔护理两次。指导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合理补充维生素B、C等。有效解决患儿口腔溃疡,增进食欲。对手足皮肤疱疹的患儿,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疱疹。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病房环境卫生,经常通风,勤换衣被。饭前便后、外出后指导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患儿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病程不同患病儿童。
2.4 卫生宣教工作,不容忽视。每年3月伊始,全院召开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会议,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学习培训手足口病相关知识。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在托儿机构指导进行初步筛检工作,在医院设置专门预诊分检台,负责搞好分诊就诊及定点宣传工作。对住院确诊群体,分发健康教育处方,对患儿家属定时进行集中讲解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演示消毒隔离方法。
【关键词】传染病 手足口病 护理措施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心肌炎等[1]。个别患儿病情进展快,可持续高热,恶心、呕吐,继而引起神志改变,全身弛缓性麻痹,导致死亡。加强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对提高患儿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4月1日~11月30日我科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485例,经过我们精心护理和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技术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5例中,男274例,女211例,年龄3个月~14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肛周、少数病例大腿上段出现丘、疱疹,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疱疹液较浑浊,疱疹基底部绕有红晕。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后不留痕迹。合并心肌炎28例,主要表现突然呼吸急促,心律快而不规则,有心肌酶学改变;合并胃肠道症状者19例,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合并脑膜炎者21例,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病重12例。根据病情给予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3—15d后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485例临床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
2 护理体会
2.1 严格消毒隔离
临床一旦确诊,应将患儿及时隔离,对患儿和密切接触者隔离7~10天,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基本消退,水疱结痂脱落才能解除隔离。隔离病房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h,医护人员做诊疗前后要严格消毒双手,防止交叉感染。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要擦拭消毒。患儿的用具、呕吐物、粪便等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对出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先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h,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后方可收治病人。
2.2 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每2-4h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发现患儿有高热、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面色苍白、嗜睡、昏迷、呼吸浅促、心率增快等,应警惕脑膜炎或心肌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2.3 发热的护理
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干燥。如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退热剂或其他退热处理,并每4 h监测体温1次。
2.4 口腔护理
患儿每次进餐前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有口腔溃疡者病人因口腔溃疡、疼痛、张口困难,可用吸管给予朵贝氏液漱口,用金喉健喷雾剂等喷雾,以促进溃疡愈合,口腔喷药后,嘱病人闭口10min,不可马上漱口及饮水、进食,以保证疗效。少量多次喂水,以保持口腔清洁。
2.5 皮肤护理
保证患儿衣服、被褥清洁干燥,衣服宽大、柔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应剪短患儿的指甲,嘱患儿不要抓挠皮肤和水疱,必要时包裹手,防止抓破皮疹,以免引起疼痛和继发感染。疱诊已破裂者,局部皮肤涂抗生素药膏或炉甘石水剂,擦药前清洗局部,擦药期间嘱患者勿洗浴。
2.6 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汤、菜粥等。食物以温凉、清淡为宜,患儿口腔疼痛时给低温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少吃零食,发热时多喝温开水。
2.7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要用温和的态度、爱护、体贴患儿,病房内可适当摆放一些动画片、分散患儿注意力,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多鼓励表扬患儿,使其配合治疗。应向患儿家长介绍本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特征、预防措施等知识,教会家长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在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还要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
2.8 重症护理
患儿如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抽搐、颈强、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立即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防止窒息的发生。立即遵医嘱给予甘露醇快速滴注降低颅内压。以防脑压增高引起脑疝;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发绀、心率快、呕吐物咖啡样物、吐泡沫样痰等,护士应立即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两路输液通道,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做好气管插管准备,必要时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备好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米力浓等循环支持药物等。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9 静脉留置针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既减少了患儿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还可方便危重患儿随时用药。我们对患儿留置针采取每班交接,具体观察留置针局部有无发红、肿胀现象,判断留置针是否脱落和局部有无感染现象。我科护士对392例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3 结果
本组485例确诊手足口病例中,男274例,女211例,合并心肌炎28例,合并胃肠道症状者19例,合并脑膜炎者21例,病重12例。根据病情给予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精心护理,485例均好转或治愈出院。
4 讨论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但由于传染性强、传播快应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卫生保健,一旦确诊,嘱家长2周内勿送患儿上幼儿园或到公共场所,以免造成暴发流行。科学看待疫情形势,既不盲目恐慌,也不盲目乐观。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掌握其护理要点,可以控制疫情的扩散,大大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 护理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0年2月30日一12月20日共收治手足口病病人298例,其中:男193例,女105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7岁。其中3岁以下218例,3岁~7岁80例,病情较重7例。平均住院6天,经过精心护理、严格消毒隔离患儿全部康复出院。
2 护理体会
2.1发热的护理 绝大多数患儿有发热。采取的护理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嘱患儿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给患儿穿宽松的衣服;患儿T 38.6℃给予物理降温,在头部及大血管经过的浅表部位置冰袋,1小时更换一次。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遵医嘱给予锌布颗粒口服、小儿退热栓塞肛等处理;遵医嘱给予0.9%NS5ml+注射用头孢噻钠1.0g静脉滴注及利巴韦林抗病毒等治疗;患儿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鼓励患儿多饮水或选择喜欢喝的饮料;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鸡蛋汤、菜汤等;每4个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并记录;指导患儿家属识别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注意有无头痛、脉率加快、烦躁不安,报告以上症状,以免惊厥抽搐发生。
2 .2 惊厥的护理 采取的护理措施: 给患儿加设床档。允许陪人陪护,并加强看管,防止坠床;遵医嘱给予0.9%NS10ml+注射用苯巴比妥钠0.06g静脉注射;护士增加巡视病房次数每30分钟一次,必要时设特护;惊厥发作时,立即掐人中、针刺百会、合谷、内关等穴位;准备好镇静剂,必要遵医嘱使用;必要时垫牙垫或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垫于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及口唇咬伤。
牙关紧闭时,不必强力耗开,以免损伤牙齿;严密观察患儿用药后肌张力是否下降,呼吸及意识的变化;观察有无呕吐、皮疹,口腔的特殊气味,神志情况,尤其要注意惊厥缓解后神志恢复情况;室内保持安静,光线不可过强,夏季应凉爽;按医嘱持续给予氧气吸入0.5升/分。
2.3防窒息的护理 采取的护理措施:护士加强巡视病房次数,每30分钟一次,特别注意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包括呼吸的节律、频率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松解患儿衣服,患儿取侧卧位,床旁备吸引器及吸痰用物;清除患儿口、鼻、咽部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呕吐时及时清除呕吐物,详细记录呕吐次数、性质、量;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备开口器及气管插管,抢救物品;遵医嘱给予口腔护理每天两次。
2.4并发症-脑炎的护理 密切观察生病征变化,遵医嘱给予上心电监护。建立患儿病情巡视表,每小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严密观察意识及精神状态的变化,由于患儿不能完全明确表达自己的感觉,通过交谈、疼痛的刺激来判断患儿的意识程度和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仔细观察患儿瞳孔的变化,如瞳孔不等大或缩小或忽大忽小,且伴有呼吸慢、脉搏慢、血压高,则提示有可能发生脑疝。及时报告医生。特别注意观察患儿呕吐的性质,如呈喷射性呕吐,提示颅内压增高。应将患儿头部抬高15~30度,有利于颅内血液回流。必要时按医嘱使用甘露醇。持续低流量吸氧。
2.5饮食护理 鼓励患儿进食,保持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每次进食前后嘱患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无刺激性,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汤、菜汤等;保持营养均衡,食物温凉清淡,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患儿因口腔疼痛吞咽困难,唾液经常流出,可给患儿流质饮食,鼓励患儿选择喜欢喝的饮料,并使用吸管吸入,减少对口腔疱疹的刺激、减少疼痛;因口腔疼痛而哭闹时,可用玩具、听音乐等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西瓜霜、思密达等涂于口腔皮疹处;按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
2.6防皮疹抓伤的护理 帮患儿剪指甲。注意勿让患儿搔抓皮肤;遵医嘱给予炉甘石涂疱疹部位;床单位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皱折、无渣屑。对尿床的患儿.及时更换潮湿床单、衣服;随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让患儿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并勤更换;翻身时避免拖、拉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如皮疹破裂时,遵医嘱给予龙胆紫或抗菌软膏涂局部。
2.7健康宣教 告诉家属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护理患儿时应做到下几点: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桶;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要勤开窗通风。患儿在治愈出院三周内仍为带菌者,仍可以传播病毒,应在家隔离三周。
3 小结
经过精心护理和严格的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未发生医院感染病例。手足口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含病毒的疱液传播,属自限性疾病,临床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因此,I临床护理工作及卫生教育、对症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在治疗手足口病的过程中,配合临床药物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引导患儿及家长消除恐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地遏止疾病的进一步流行,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密切了护患关系。
关键词鼻出血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225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鼻出血患者122例,男86例,女36例。其中,儿童5例,高血压并发鼻出血98例。
实施方法:健康教育的对象为患者、家属和健康照顾者。健康教育方式:①个案教育:对新入院患者,采取由责任护士为患者一对一的个案教育方式为主,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语言应精炼、准确、通俗易懂、有针对性,并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护士长在每日护理查房时评估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执行情况的同时,也评估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注意事项的实施情况,再次给予强化。②随机性教育:利用每一次接触患者的机会,将健康知识介绍给患者。护理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有不正确的健康行为,可随时纠正,并提供教育咨询的需求。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机会,还利于患者接受,收到很好的效果。③答疑式教育:通过交谈,了解患者希望得到的健康知识,根据患者生活习惯、文化程度,以讲解或书面的解答方式进行教育。对患者不懂之处要反复讲解,直到明白为止,以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入院时的健康教育:初次出血和反复出血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患者越紧张出血量越大,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可因心情紧张血压升高,血流不止。因此在及时抢救的同时,我们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不仅要体现在语言和情感的传递中,还要体现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我们应对患者主动热情,关心安慰患者,为患者提供治疗信息,及时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和恐惧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给予舒适安静的环境,室内光线柔和,清洁整齐,尽量避免看到抢救危重患者的情景,以免增加心理压力。嘱患者取半卧位,少仰高头部,可用冷毛巾或冰块敷额头,静卧休息。耐心解释鼻腔填塞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止血措施,使患者及家属能积极配合。嘱病人不可自行取出鼻腔填塞物,防止引起再次出血。切忌低头。
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①鼻出血的相关疾病知识:患者鼻腔填塞后出现疼痛、发热、烦躁、失眠,血压也可能轻度升高,若患者原有高血压,且现在血压持续升高,易引起鼻腔再次出血,且不易止住。鼻腔或鼻窦手术及经鼻插管损伤血管或黏膜,未及时发现或未妥善处理,强烈的咳嗽、打喷嚏、用力擤鼻、挖鼻等损伤黏膜和血管[1]以及鼻外伤等等,均可引起鼻出血。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维持正常的血压。鼻腔填塞压迫止血后,患者常出现头痛、嗜睡、发热等症状。告诉患者待鼻部纱条抽出后,这些症状均可消失。不要自行取出鼻腔纱条,以免引起再出血。鼻腔填塞后指导患者张口呼吸、多饮水,不要做剧烈运动,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鼻出血时,需将口中血液吐出,切勿咽下,以便观察出血的情况和量。②饮食指导:鼻腔填塞止血后,患者宜进高营养,易消化的冷流质或半流质。鼓励患者多进食、少食多餐,高血压并发鼻出血的病人指导其多吃降压,降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黄瓜、胡萝卜、牛奶、绿豆等。忌食所有过咸食物及腌制品、蛤贝类、皮蛋及含钠高的食物。烟、烈性酒、浓茶、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均在禁忌之列[2]。③加强口腔护理:鼻腔填塞期,患者张口呼吸,口唇干燥,嘱患者多饮水或润唇。勿咽下血液,以免恶心,呕吐。经常漱口,祛除腥味。必要时做口腔护理每日2次,随时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促进患者食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④用药宣教:在止血的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患者应定时测量血压,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并根据不同患者用药的情况,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用药的目的,并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所用药物的特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用药后如有不适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出院前的健康教育:①注意保持鼻腔清洁、湿润,切勿用手指挖鼻,勿剧烈运动及过度兴奋,以防鼻腔再出血。②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通畅。③禁食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保持心情愉快。④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定期检测血压。⑤再次出现鼻出血时,简易止血方法为:用拇指和示指紧压鼻翼两侧10~15分钟,同时冷敷鼻部、额部、颈部,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结论
通过住院期间以个案教育、随机性教育和答疑式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对鼻出血患者进行多次该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的教育,出院时99%的患者已掌握鼻出血知识及注意事项,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再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收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腮腺炎;脑膜脑炎;炎;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心肌炎、胰腺炎、乳腺炎、炎、卵巢炎、关节炎等症状。人群中普遍易感,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而近年来成人病例有明显增多趋势,且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更高。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我科于2012年5月18日收治一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炎的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整体护理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2岁,未婚,因“发热5天,左侧腮腺肿大2天,头痛伴双侧肿痛半天”入院。患者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8℃,当时予降温退热处理效果不明显。2天前发现左侧腮腺肿大,边缘不清,触痛(+),腮腺管口红肿,今晨头痛明显,并喷射性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双侧肿痛,来我院就诊。发病前曾有腮腺炎病人接触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急性病面容,左侧腮腺肿大明显,以耳垂为中心,向后、向下发展,咽部充血,脑膜刺激征弱阳性;测T39.5℃,P92次/分,R22次/分,BP125/80mmHg;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7×109/L,中性粒细胞65%,淋巴细胞30%,血淀粉酶544U/L,尿淀粉酶1023U/L,腮腺炎病毒抗体(+),彩超提示双侧炎、鞘膜积液,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炎。入院后给予①呼吸道隔离;②遵医嘱给予头孢孟多脂、利巴韦林、甘露醇、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等药物抗炎、抗病毒、降颅压及激素等支持对症处理;③给予冰袋冷敷降温处理;④给予口腔、饮食、心理护理等。经过14天的精心治疗及护理,病人康复出院。
2护理
2.1严格消毒隔离按呼吸道隔离病人处理,指导病人及陪探视人员戴口罩,尽量减少家属的探视次数。与病人接触应采取二级防护,接触后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注意病房通风换气,每天至少开窗2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定时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地面消毒。保持病室整洁,温度、湿度适宜,温度在22℃-24℃,湿度50%-60%。病人的鼻、咽、口腔分泌物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倒人下水道或焚烧,病人的日常用品单独使用。正确送检相关检查标本,病人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教育[2],在执行各项检查操作时,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2.2高热护理高热时指导病人卧床休息,鼓励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500ml。体温>38.5℃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时建议小剂量使用,以免急剧退热致虚脱;实施物理降温时可用乙醇或温水擦拭体表大血管处,或用冰块、冰袋冷敷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者给予冷盐水灌肠。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并及时记录。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出汗后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汗湿衣物;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大量出汗时为防止脱水,遵医嘱给予补液治疗。
2.3饮食护理由于腮腺肿痛影响病人张口咀嚼,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营养丰富、无刺激性的清淡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为宜,如牛奶、汤类、果汁等,温度适宜,少食多餐;忌食用酸、甜、干硬、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唾液分泌增多,增加疼痛;病人拒食时,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
2.4口腔护理因高热及腮腺肿大,每日口腔护理2-3次;注意观察口腔黏膜变化,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盐水或漱口液漱口,预防细菌感染;口腔黏膜有糜烂或溃疡时,可局部涂抗生素稀释液以免引起化脓性腮腺炎;口角干裂者,涂石蜡油或润唇膏。
2.5腮腺肿痛的护理为减轻腮腺肿痛,给予局部冷敷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及疼痛;用如意金黄散调茶水或食醋敷于患处[3],保持局部药物湿润,以发挥药效,防止干裂引起疼痛;或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以减轻局部症状。
2.6心理护理因病人隔离治疗,对住院环境的陌生,以及对疾病的不了解,易产生紧张、恐惧及孤独感,加强心理护理尤其重要。护理人员要加倍关心病人,做好健康宣教,向病人讲解隔离治疗的重要性,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人情绪状态。多与病人沟通交流,给予安慰鼓励,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减轻焦虑、紧张心理。同时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介绍病人病情,让家长了解疾病进展、治疗方案和预后,使其产生安全感,能够理解并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2.7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7.1并发炎的观察及护理注意观察肿大消退情况,以及鞘膜积液和阴囊皮肤水肿变化等情况,若病情加重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主动关心病人,询问病人感受。急性期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肿痛明显时给予棉垫及丁字带将阴囊托起,协助病人洗漱,积极做好基础护理。局部间歇冷敷可减轻疼痛,但禁用冰敷,以免引起萎缩[4]。恢复期指导病人适量活动。
2.7.2并发脑膜炎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头痛、呕吐状况及脑膜刺激征,有无抽搐,询问病人感受。遵医嘱给予降颅压处理,使用甘露醇时注意输液速度,尽量使用大静脉快速滴入,>100滴/min,并防止药物渗漏。保持病房清洁,光线柔和,减少刺激,各种治疗护理工作集中进行,防止诱发抽搐。若病人烦躁不安时加强防护措施,必要时给镇静剂,避免碰伤、跌伤或其他意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
2.8健康指导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房间要通风换气,保持清洁。冬春季节少到公共场所,尤其是集中室内活动,防止传染疾病。按时接种疫苗,规律生活,注意营养,若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得了腮腺炎不要到处活动,隔离治疗,以防传播他人。
3体会
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较强,我们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实施标准预防,减少或阻止疾病的传播。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病情的密切观察、药物治疗的配合、饮食的指导及并发症的正确护理,对疾病的早日恢复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腮腺炎病人并发症多,症状重,加之对疾病知识的不了解,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影响疾病的恢复,我们在病人住院期间要及时地做好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87.
[2]徐平.传染病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J].全科护理,2008,6(10B):2612.
【关键词】 白血病;儿童;护理
【中国分类号】 R74.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21-02
1心理护理
1.1患儿的心理状况分析:白血病患儿的心理状况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反应,婴幼儿心理状况的表现,集中表现为身体患病时的不适及注射时引起的疼痛而表现出的烦躁哭闹。学龄前期患儿的表现,集中体现在对化疗后自身形象的变化,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对各种注射疼痛、化疗反应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恐惧及拒绝治疗的心情;学龄期的患儿表现出对中断学习、延误学业的担忧,与老师同学分离的孤独所引起的自闭心理。各种注射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引起的痛苦和心理焦虑等,担心家庭经济困难承担不起的高额费用而延误治疗,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等。家长主要表现为对患儿疾病治疗和护理及愈后的常识缺乏,巨大的经济负担带来的压力等。
1.2对患儿的心理护理:根据不同年龄的患儿应当采取不同的护理。对已懂事的孩子要进行保护性医疗措施,对其家属讲明此病后果的严重性,体贴、安慰、帮助患儿及其家属,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不满5岁的刚入院几天的患儿,应准许父母随时看望患儿。在进行了完善的疾病知识宣教后,鼓励家长陪伴患儿,让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温暖和爱护是护理的关键。提供有趣的书刊及电视等分散患儿对化疗反应的注意力,告诉脱发患儿,这只是暂时现象,待化疗结束后,增加营养,心情开朗些,头发会慢慢长出来的,或带假发也是一样的来进行安慰。
1.3应该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恐惧:对于恐惧患儿,首先要了解其恐惧的原因,鼓励其表达出心中的不安与恐惧,并采用尊重、诚恳的态度,用讨论对话的方式告诉患儿恐惧是多余的,不利于治疗而且有害健康。焦虑:患儿对化疗效果表示怀疑,担心化疗导致躯体外形发生改变等。对此,应直接告诉患儿有此可能,但有办法将其副作用降到最低。寻求信赖、无助感:经常与患儿交流,了解其生活习惯与爱好,尽可能地满足其要求,以分散注意力,加强生理支持,取得患儿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拒绝治疗:8例病儿由于过度紧张,在未进行治疗前(指腰穿),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对此,首先要正确评估这种反应,采取温和态度讲解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简单讲解腰穿所用器械、穿刺部位及手术过程,消除其恐惧感。性格改变:根据病情,适当安排患儿学习、娱乐;定期向其讲授白血病知识,开展家庭座谈会,进行一些与疾病有关的生活小常识抢答赛,活跃气氛;鼓励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设立探视时间,让其有能与同学、亲朋好友团聚交流的机会,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与个性,营造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
总之,护理人员应指导他们正确对待疾病。针对患儿家属及患儿本人情绪做好有针对性的解释工作,使他们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与护理。
2.口腔护理
2.1患儿口腔易感染因素:化疗的副作用主要是导致粒细胞降低,免疫功能下降。粒细胞降低是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儿童白血病医院内感染的致病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白血病患儿自身抵抗力较低,加上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很容易引起口腔感染,表现为口腔炎、口腔黏膜糜烂、多发性口腔溃疡。
2.2口腔护理方法:预防感染是保证各种治疗顺利进行的保证。以下为几种口腔护理方法:①采用2%~4%硼酸水1∶5000呋喃西林液清洗口腔,用1%龙胆紫涂抹口腔溃疡。②将生理盐水200ml加红霉素0.6(先稀释好)或庆大霉素16u,2%利多卡因30ml,维生素B2片20mg,如有出血时加云南白药2g充分混合后使用。③使用2.5%碳酸氢钠,1.5过氧化氢,生理盐水交替漱口4次,补充维生素B2。口腔有黏膜破溃的,漱口液内可加利多卡因以减轻疼痛。对不会漱口的小儿可用棉球蘸合适的漱口液每日对其进行口腔护理2次。完毕可用制霉菌素加维生素B2研粉涂口腔。
3出血护理
3.1患儿出血的原因分析:主要在是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机体凝血机制障碍而出血。表现为自发性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常见全身广泛皮肤、粘膜出血,也可发生严重的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危象是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一种严重的临床表现,常合并颅内及内脏出血,病死率高。护士应加强责任心,随时观察病性变化。掌握病人出血先兆,尤其是颅内出血的先兆,是抢救的关键。从本组临床统计可知,204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儿中,发生危象者仅12例,而31例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患儿中,发生危象者有10例。由此可见,血小板减少危象,在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中常见,且病死率高,因而在抢救此病的同时,应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病和护理。血小板减少,导致机体凝血机制障碍而出血,护士应及时采集各项标本送检。以便明确出血原因、部位,从而有效地进行治疗和护理。
3.2出血的预防和护理:预防:对出血患儿强调卧床休息,避免各种碰伤,防止发生皮下瘀血。给患儿穿宽松衣服,发热时禁用酒精擦浴,避免刺激摩擦及血管扩张而引起出血。尽量避免肌肉注射,注射或穿刺后针眼处按压5~10分钟,嘱患儿用软毛牙刷或用棉签清洁口腔,嘱其勿用手指挖鼻腔。观察有无呕血、咯血、尿血、不明原因的腹痛等内脏出血先兆,观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及血压升高等颅内出血表现。颅内出血的护理:22例患儿中并发颅内出血者6例,占27.3%,其中死亡5例。由此可见颅内出血是小儿急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危象的最危险的并发症,死亡率高。因而早期发生其先兆,预防颅内出血,是救治的关键。严密观察患儿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及视物模糊等表现,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及眼底改变,从而了解颅内高压的情况。根据病情及时输氧、输血、降脑压。对有颅内出血者,应取平卧位,吸氧,定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肺内感染。内脏出血的护理:血小板减少危象常可并发内脏出血,观察患儿有无呕血、便血、咯血、尿血、不明原因的腹痛等内脏出血先兆,定期检查大小便了解有无出血情况,消化道大出血者,一般不宜禁食过久,病情稳定,即给冷流质。呼吸道出血患儿嘱其头偏向一侧,鼓励其尽量咯出,必要时行气管内吸引,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尿血者应记录其尿量,并注意外阴清洁,防止逆行感染。
4输血护理
4.1输血的必要性:输血是治疗白血病的一项重要手段,每名患儿几乎都需要采取输血治疗。根据临床观察,发现在出血的基础上很容易感染,越感染越容易引起出血,为此,为了减少感染,尽量防止出血是十分必要的。输血、输液的护理:输血、补充血液成份是抢救血小板减少危象的重要措施之一,输注前严格三查七对,输注时用适量地塞米松,既可防止输血反应,又有利于止血,同时也可治疗原发病。
4.2输血的护理:(1)白血病的输血原则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最佳补充的原则。现代输血的观念是越纯越好,以降低输血所致的免疫紊乱和传染疾病的机会。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应根据临床情况适当补充所缺少血液成分和相应浓缩物,尽量少输全血或血浆。其次,最低有效的原则。保证可耐受贫血、最少且低危的感染和不威胁生命的出血。再次,安全的原则。血液成分相对危险,而血液制品由于经过病毒灭活,比较安全。(2)成分输血:红细胞输注方法。浓缩RBC4ml/kg或RBC悬液6ml/kg、全血10ml/kg可提高Hb10g/L。每次输注剂量为5~10ml/kg,速度为0.5~1.5ml/min(新生儿及婴幼儿应更慢),必要时24h后可重复输血。对于缓慢出现严重贫血、严重感染、心肺功能不全的白血病患儿,应坚持少量(每次5ml/kg)、慢速(0.5~1.0ml/min)输血,输注前或输血过程中,适当给予利尿剂,辅以吸氧,必要时给予强心剂。总之,应根据白血病患儿贫血发生的速度、贫血的程度、患儿有无贫血所致的临床症状等因素全面考虑,决定是否输血、输血量和输血速度等。
5静脉护理
5.1静脉置管术的介绍:采用静脉留置针对880例患儿进行静脉穿刺,用于输液治疗,此方法的应用不仅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还可以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是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的负担,由于静脉留置针随时保持静脉的通畅,更方便用药及抢救。儿科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用金属头皮针,常不能有效地保证补液输血的需要,直接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我科自1996年9月~1999年6月采用德国进口的24G静脉留置针(双称套管针)对0~14岁的880例患儿进行静脉穿刺,以维持静脉通道的通畅,彻底解决了补液输血的问题,保护了患儿血管,减轻了长期输液穿刺给患儿所带来的痛苦,从而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抢救患儿的生命嬴得了时间。
5.2静脉置管术的应用:(1)应用:首先是材料的选择。静脉置管术在应用过程中的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德国进口24G静脉留置针、3M胶布、肝素帽、一次性保护膜、冲管液(封管液)、肝素液、12500U肝素纳针中取0.1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每1ml生理盐水含0.625U的肝素钠,取配制好的肝素液2ml、0.9%生理盐水取2~5ml。其次是血管的选择。选择直而粗,有柔软和弹性的血管,尽量避开关节的活动处,在儿科我们常选择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手足背静脉、大隐静脉,但在以下情况避免穿刺:静脉硬化、静脉炎、静脉曲张、有渗漏、感染、血肿区域及影响循环部位。外套管、消除粘连,绷紧皮肤,使静脉相对固定,右手握紧留置针,并充分暴露回血腔,以15~20度进针,剌破血管后,观察回血腔有否出血,见血后降低穿刺角度以0~5度角再向前推进穿刺针约1.5μm,确保针在静脉内,以针芯为指引,将留置针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中,用左手无名指(或小指)按压导管尖端外静脉(防止溢出)抽出针芯,接上肝素帽式输液器,用保护膜及3M胶布固定。再次是留置方法。如需24h维持输液,可使用带肝素帽的延长管。不需24h持续输液,可使用单一的肝素帽,用头皮针插入肝素帽,进行输液,输液完毕用0.9%生理盐水或配制好的肝素液封管,确保留置针导管的通畅。(2)静脉置管术的护理体会:首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覆盖透气保护膜,对穿刺留置点应每日用碘伏消毒,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分泌物等,及时早期发现并发症,对敷料不粘或污染的应及时更换。
其次,因持续冲洗,套管内有少许血液回流,要及时检查留置针与肝素帽连接是否紧密,连接处有无脱落、松动、漏液现象,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并在冲洗操作中采用正压封管,即封管液余0.1~1ml时边退针边推药的方法,如发现套管内有血凝块不可用盐水强行冲洗,防止引起栓塞,应立即拨管。
再次,穿刺的留针与穿刺的肢体应妥善固定,防止套管脱管,打折及接头滑脱,对哭吵厉害不配合的患儿,穿刺肢体用弹力绷带加小夹板固定,不宜过紧,以免引起患儿的不适。
最后,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技术素质,提高套管针穿刺的成功率。
静脉留置针的外套管柔软,具有良好的扭曲恢复特性,在血液的温度下能进一步软化,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可在血管内保持较长时间,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也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静脉留置针可随时保持着静脉通畅,更方便于临床用药及危重抢救,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6饮食护理
6.1注意饮食卫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认识和追求也随之提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因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生活中更应注意自身的调养和护理。白血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隔夜或已经变质的食品;新鲜水果必须洗净、削皮后再食用;避免食用一些油炸或比较坚硬的食物;有习惯性便秘者,应注意补充富含纤维素食品,还要尽可能保持每日的排便通畅,以防便秘导致痔疮加重或诱发肛裂,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
6.2注意膳食结构:护士应加强饮食的指导,指导家长给患儿吃一些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有营养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利于机体的早日恢复。白血病患者应该补充利于恢复体力的营养食物,注意多方面的补充营养。
1、高蛋白:白血病是血细胞发生了病理改变所致,病人机体内蛋白质的消耗量远远大于正常人,只有补充足够量的优质的蛋白质,才能维持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另一功能是构成抗体,具有保护机体免受细菌和病毒的侵害,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所以,白血病患者应摄入高蛋白饮食,特别是多选用一些质量好、消化与吸收率高的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质,以补充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肝脏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重要的矿物质等。每100克肝脏含蛋白质21.3克,此外,肝脏还含有较多的核酸,它在预防癌症中起着潜在的作用。白血病患者日常饮食中经常吃些动物肝脏,是有极大益处的。
2、多进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临床资料证明,恶性肿瘤患者中约有70~90%的人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缺乏。国外医学研究证明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能有效的阻止癌细胞生成扩散。摄入大量维生素C,还能增强机体的局部基质抵抗力和全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控制和治疗癌症的目的。维生素A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调动机体抗癌的积极性、抵抗致病物侵入人机体。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胡萝卜、南瓜、蛋黄、及菠菜等。
3、多摄入含铁质丰富的食物:白血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贫血,所以在治疗的同时,鼓励病人经常食用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动物肝、血、黑木耳、芝麻酱、蛋黄等。
4、少食多餐,容易消化:白血病患者,尤其在化疗过程中,消化系统往往会出现诸多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此时可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方法,或在三餐之外,增加一些热量高、营养丰富的食品,如糕点、巧克力、面包等。
5、根据病情对症调理饮食:病人如有食纳不佳、消化不良时,可供给半流质或软饭,如蒸蛋羹、酸奶、豆腐脑、小笼包子等,同时给山楂、萝卜等消导性食物。
总之,白血病患者由于机体代谢亢进,需给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而易消化的饮食,以补充体内热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尤其是进行化疗期间患儿常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应注意菜肴的色、香、味、型,以引起患儿的食欲。
7结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整体护理的开展,小儿白血病的缓解率已逐步提高,不少患儿已得到治愈。护士应该在护理这些患儿的过程中不断学结,从而为提高患儿的治愈率作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玉平、杨艳娥,儿童白血病的护理现状[J],实用护理杂志,1999,3(15):15
[2] 梁新、杜春蔚,儿童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的护理,肿瘤研究与临床,1994,6(3):217
[3] 沈秋华,白血病患儿的心理护理,苏州医学院学报,1997,17(1):96
[4] 顾婉珍,小儿白血病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4,10(5):18
[5] 罗秋菊、刘景华,自制漱口液治疗口腔溃疡的护理体会,哈尔滨医药,1996,15(4):69
【关键词】小儿鼾症; 护理; 心理干预; 低通气综合征; 血氧饱和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8-0027-02小儿鼾症又称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 tive st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简称OSAHS)是儿童常见病,其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点:
1上气道的解剖结构异常导致气道不同程度的狭窄
1.1鼻腔及鼻咽部狭窄:包括慢性鼻炎(感染性、过敏性)、鼻中隔偏曲、鼻甲肿大、鼻息肉、后鼻孔闭锁及鼻腔肿物、腺样体肥大等。其中腺样体肥大是小儿最常见的阻塞性原因。
1.2口咽部狭窄:常见的如扁桃体肥大,软腭肥厚,咽侧壁肥厚,舌根肥厚,舌根后缩等均可引起该部位的狭窄。
1.3喉部:先天性喉软骨软化、喉蹼、气管闭锁等,但较为少见。
1.4先天性疾病及发育畸形:如小颌畸形、颅-面畸形、舌根囊肿或异位甲状腺、鼻咽闭锁、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粘多糖病、颈椎畸形等,均可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现象。
2上气道扩张肌及张力异常
主要表现为颏舌肌、咽壁肌肉及软腭肌肉张力异常。其他如全身肌张力减低(唐氏综合征,神经肌肉疾病)等。
3肥胖,应用镇静药物治疗,饮酒等,此外遗传因素可使小儿OSAHS的发生几率增加
该病患儿在睡眠中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db以上, 血氧饱和度小于90%,阻碍正常的气体交换,导致大脑低氧、心血管功能异常,影响儿童颌面部发育甚至引起智力障碍,致生长发育停滞、神经损害、行为异常等临床表现,也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的主要原因[1]。我科从2009.1-2011.12对50例鼾症患儿实施手术治疗并配合护理和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0例患儿睡眠时均有打鼾、张口呼吸、憋气,有时还伴有智力下降,本组50例,男32例 女18例 年龄4-17岁,平均9岁,住院天数4-24天,平均9.8天,其中扁桃体肥大24例、腺样体肥大11例,扁桃体肥大合并腺样体肥大15例。
1.2手术治疗效果,24例采取扁桃体摘除术,26例采取扁桃体摘除+鼻内窥镜下采取腺样体刮除术,治愈50例(100%)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对周围环境和医务人员有陌生感及恐惧心理,对疾病的耐受性差,反应性强,缺乏自制力,依赖性强等等,
医护人员首先应该理解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用温和的语言、关心的态度,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2],详细的入院评估,准确测量体重,做好记录,以便准确计算用药量,做好疾病知识宣教重点向家长耐心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讲清术前各项检查、治疗目的及术后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消除顾虑;其次在医疗操作中要温柔、敏捷、熟练,并通过眼神、微笑、召唤、拥抱等动作与患儿进行情感交流,以消除各项治疗、检查、操作给患儿带来的疼痛、恐惧等不良心境,切忌使用强迫和恐吓的方法使患儿顺从,对积极配合治疗表现勇敢的患儿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保持愉快情绪。
2.1.2多导睡眠图监测的护理,多导睡眠图监测系统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的最佳手段,其监测内容包括脑电图、眼电图、口鼻呼吸信号,胸腹呼吸运动信号,心电图、血管饱和度和胫前肌电图,鼾声、体动、,无创血压等指标,严格观察监测指数,实施监测中的护理,是建立睡眠呼吸暂停诊断的基本资料[1],对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起决定性作用。
2.1.3做好术前准备,术前1天向患儿及家长介绍要准备的项目、手术目的、手术经过,更换病员服,按全麻术前准备,术前禁食8-12小时、禁水4小时,并向家属讲明禁食、水的重要性,以免术中胃内容物返流,堵塞呼吸道而发生的窒息,根据医嘱准确用药,如: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立止血、苯巴比妥、阿托品,以稳定患儿情绪减少腺体分泌,减少术中出血,便于手术顺利进行。
2.1.4患儿OSAHS由鼻部鼻咽 、口咽疾病或颌骨发育异常加上晚间睡眠时舌根后坠造成上呼吸道狭窄引起[1],因而睡前应保持鼻腔通畅,用0.5%麻黄素液滴鼻,尽量采取侧卧位,以减轻上呼吸道阻塞症状,保证良好的睡眠。
2.2术后护理
2.2.1保持呼吸道通畅[3],患儿术毕返回病房,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给予吸氧(1-2L/mm)、心电监护,备吸痰器,全麻未清醒前专人护理,给予半俯卧位,清醒后给予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禁食、水6小时,颈部两侧置冰袋冷敷,可刺激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减轻疼痛,严密观察出血情况。术后出血是潜在的并发症,全麻未清醒或睡眠时要严密观察患儿有无频繁的吞咽动作,如发现患儿有频繁的吞咽动作或吐出多量鲜血时,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医师,做好止血准备,同时注意观察呕吐物堵塞引起的窒息;清醒患儿应告诉其将口腔分泌物、血液轻轻吐出,勿咽下,以便观察出血情况。
2.2.2严密监测呼吸、血压、脉搏、神志、观察面色变化情况: 儿童咽部手术特别是术后过早拔除气管插管有加重呼吸道阻塞发生窒息的危险[4],所以术后患儿睡眠时观察呼吸的变化甚为重要,如:呼吸频率、深浅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患儿鼾声情况,如有呼吸不畅应立即叫醒患儿或改变,并垫高肩部,术后床旁必备氧气,吸痰器,气管插管及急救药品,以备应急时使用。
2.2.3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儿沟通,消除抵抗情绪。 由于患儿术后疼痛和不舒适感,导致不能够配合治疗和护理,所以护理人员与患儿接触时态度要和蔼,说话要温和清晰,儿童喜欢被表扬,被表扬后往往能勇于克服困难,达到主动配合治疗的目的,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具备熟练扎实的护理技能,能准确、安全、迅速地完成各项操作,静脉输液时边穿刺边和患儿微笑聊天,术后不能或不愿说话时,嘱其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分散其注意力;同时尽量使用留置针,减少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与恐惧,赢得患儿的信任,使患儿逐渐由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适应治疗,指导家长接纳患儿在允许范围内的要求,如搂抱、依偎等,尽量安抚患儿,避免哭闹和躁动,以免引起术后创面出血,促进早日康复。
2.2.4 饮食护理: 全麻清醒后6-8小时患儿可进冷流质饮食,如:冷米汤、冷牛奶、冷菜汁、冷肉汤等等;次日至第3天改为温流质,3天后改为半流食,如:大米粥、挂面、肉泥、豆腐、碎嫩菜叶等;一周内避免吃硬食及刺激性食物,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2.2.5 口腔护理: 术后口中有陈旧性血粘液的味道,使患儿感到不适,而不愿进食和饮水,耐心做好患儿思想工作,配合口腔清洁卫生,使患儿感到舒适,减少口臭,增进食欲,同时要预防咽部伤口感染等,术后第二天用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 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
为了使患儿术后在家中顺利度过恢复期,指导患儿及家长:(1)出院后1周内避免吃硬食、油炸及刺激性食物,宜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勿大声说话,避免咳嗽以免引起咽部伤口出血,(2)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按时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嘱家长注意患儿夜间睡眠情况。(3)注意勿受凉,避免感冒。(4)让患儿及家长了解疾病知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门诊随访。参考文献
[1]李延忠 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1 .314
[2] 戴晓阳 佟术艳 护理心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16
【关键词】儿童鼾症;鼻内镜经口手术;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70-02
儿童鼾症常表现为:晚上睡觉打呼噜,盗汗,易惊醒,尿床,长期鼻塞,张口呼吸,上气道阻塞并伴有低氧血症。部分患儿表现为多动、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长期不治可导致生长缓慢、智力发育落后、面部畸形发育及渗出性中耳炎等。鼻内镜经口手术具有视野大、切除彻底、术时短、出血量少等等优点。加强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以2012年1月-12月为例:40例患儿中合并扁桃体切除34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3岁,平均年龄9岁左右。手术时间10分钟左右,合并双侧扁桃体50分钟左右,出血量15毫升左右,术后均恢复良好,呼吸通畅,无并发症发生。
2 围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成功地解决问题,从而起到平衡心理和保护健康的作用[5].由于患儿对周围环境和医务人员有陌生和恐惧心理、对疾病的耐受性查差、自制力差等等。护理人员应用温和的语言与之交流,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
2.1.2 详细的入院评估和疾病知识宣教,准确测量体重以便计算用药量。向患儿家人介绍儿童鼾症的一般知识、治疗目的、术后注意事项及成功病例经验。做好各项检查的解释和指导工作,消除家人心理障碍,配合护理人员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
2.1.3 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服,防止受凉影响手术日程。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如鼻窦CT、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心电图等等。做好皮试工作。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4小时,并向家属讲明禁食水的重要性,以免术中胃内容物反流堵塞呼吸道而发生意外[6]
2.2 术中护理
2.2.1 术前访视 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探视患儿,查看基本资料,进行有效沟通。向患儿家属介绍经口鼻内镜手术的优越性及成功手术经验,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给予心理支持,增强对手术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2 物品准备 腔镜成像系统一套、FESS包、扁桃体包、00及700鼻内镜、切吸器、高频电刀、电凝棒、各种型号剥离子及切吸器刀头、高频电刀、DAVIS开口器、8#吸痰管两根、中心供氧及吸痰装置等等。
2.2.3 手术间准备 室温22-25°C,相对湿度35%-60%左右。用蘸有84消毒液小毛巾擦拭无影灯、壁橱、手术床、台面及墙壁。层流系统运行至空气洁净为止。
2.2.4 术中护理操作配合及护理 a、连接并检查腔镜成像系统及线路,使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b、根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由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患儿,无论有无语言沟通障碍均核对患儿腕带。c、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行静脉穿刺接三通延长管固定,采用全麻下气管插管麻醉,进行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d、患儿垫肩仰头,常规消毒铺单,DAVIS开口器撑开口腔,用0、02%碘伏冲洗口腔,扁桃体肥大的患儿先行扁桃体摘除术。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腔粘膜。e、沿悬雍垂两侧松解腭咽弓近悬雍垂根部组织,去除腭咽弓周围肥厚的脂肪组织,分别对位缝合扩大咽腔间隙。用8#吸痰管自前鼻孔导入鼻咽部悬吊软腭,在700鼻内镜下经口咽部充分暴露鼻咽部肥大的腺样体,用切吸器切除肥大的腺样体粘膜组织并予电凝器局部电凝止血。检查咽鼓管咽口及圆枕无损伤后,后鼻孔暴露清楚,确认创面无明显活动性出血,用蘸有红霉素软膏的棉球涂抹创面(以免术后创面疤痕收缩引起疼痛等不适)。F、儿童咽部手术特别是过早拔除气管插管有加重呼吸道窒息的危险[7],巡回护士在麻醉未完全清醒前不得离开手术间,不得整理手术间,患儿未完全清醒时可有哭闹、烦躁不安引起坠床的危险。巡回护士要安慰患儿,稳定其情绪,以免引起创面出血。和麻醉师共同守护患儿安全。
2.3 术后护理
2.3.1 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 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引起窒息。6小时后改半卧位,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及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面色变化,告诉患儿术后唾液中有少量血丝是正常现象。术后1-2天避免用力咳嗽及其他剧烈运动。双侧颌下冰袋冷敷3-6小时,刺激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渗出及减轻疼痛。如患儿吞咽动作频繁或者吐出大量鲜血时,应立即通知医师,做好止血准备。
2.3.2 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儿沟通,消除抵抗情绪,及时表扬儿童的主动配合。指导家长满足患儿允许范围内的要求,如搂抱、抚触等等,避免哭闹烦躁引起创面出血。给予2-3ml/min低流量氧气吸入。
2.3.3 饮食护理 患儿清醒6小时后无出血可进食温凉流质(小口多次进食)如牛奶,汤类;次日半流质少渣食物如面粥,米粥;等3天进食软饭,10天左右过渡到普食。
2.3.4 口腔护理 用1%过氧化氢或者0.9%生理盐水漱口4-5次/天,餐后清洗口腔,清除食物残渣,保持局部清洁。观察创面有无白膜生长,如有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
2.3.5 睡眠观察 患儿睡眠时观察呼吸的变化特别重要,观察儿童鼾症是否缓解或者消失。如呼吸不畅应立即叫醒患儿或者改变并垫高肩部。床旁备中心供氧、中心吸痰装置、气管插管、急救药品等等,以备应急时使用。
3 出院指导 出院后1周内避免吃硬食物及刺激性食物,应选择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经常漱口,继续保持口腔清洁;家长继续观察患儿睡眠情况;及时复查。
总结:由于患儿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围术期精密细致的护理,儿童鼾症鼻内镜经口手术取得成功;通过术后回访,无一例患儿发生术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刘杰.经口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50例[J].实用医药杂志。2011(12)
[2] 李树华.石洪金.董伟冬.等.传统腺样体切除术后腺样体残留情况调查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2):138-139
[3] 黄达兆.汪吉实.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8-349
[4] 陈帼燕.吕志强.鼻内镜下经口行儿童腺样体切除术的体会[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6,12(1):72-73
[5] 李彩君.精神科和综合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4(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