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人才培养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 大学生创新实验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3.024
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尤其研究型大学,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2007年教育部推出的面向本科学生立项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2年调整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R,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的能力。[1, 2]随后,各个省份、高校甚至下属院系也相应地推出了不同级别的“大创”项目。“大创”已逐渐成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的制度化途径。研究表明,参与“大创”项目的学生,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信心、坚持和毅力等方面的收获与创新素质有密切关系,属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3]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大创”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大创”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对跨学科复合人才培养及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关注不足。[4-6]
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建设平台,同济大学是教育部首批60所“大创”项目资助高校之一。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政策背景下,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海洋学院”)的学科发展也逐渐走向科学与技术相结合之路,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学院发展的重要基础。虽然学院每年本科生数量仅60~70人,但获得立项的“大创”项目数量及参与的学生数量从2008年至今逐年增加,并已形成了国家级、上海市级、校级、院级4个层次的“大创”体系,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指导教师,作者曾多次参与“大创”项目指导工作,现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又参与了“大创”项目管理工作。在海洋学院学科发展方向转型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契机下,根据作者指导、管理“大创”项目的申报、实施现状,探讨其对推动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效应。
1 海洋学院“大创”项目实施现状
1.1 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地学创新实践基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对于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十精神,加快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学院积极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综合利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三个本科专业优秀师资,利用学院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备及仪器资源,将交叉性学科实践教学与大创项目研究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科教融合、互促互补的海洋学院大学生地学创新基地,为本科生营造了一个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环境,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学院在大创项目管理与实施方面的有力支持,是培养出满足不断发展的地球科学与海洋科学领域需求的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
1.2 立项数量、项目质量及参与人数显著提高,多学科交叉研究效应显现
海洋学院“大创”立项的数目从2008年的7个逐年跃升至2015年的18个,从一开始几乎无国家级、上海市级别项目,到2014、2015年近一半项目为上海市及以上级别,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显著提高,项目的专业方向涉及到海洋学院的各个研究分支,项目的难度和立意也逐年增大(表1)。
经过统计各年份立项项目研究内容及项目组成员的专业发现,除了立项总数较少的2011年,其余年份立项的“大创”项目中,尤其是在近两年国家级、上海市级项目数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专业交叉的“大创”项目占总项目数的比例从2008年至今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这一方面表明学院本科生能够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通过专业交叉组合的方式挑战创新项目研究,各专业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为线索,追踪总结当前“大创”项目从宣传、申请、到申报、评审、立项、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学科交叉创新项目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多学科交叉创新项目的指导团队和评价体系,推动复合创新人才培养。
1.3 评价和激励机制尚待完善
海洋学院在地学创新基地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一支由各学科专业教师组成的知识结构全面、业务熟练、年龄结构合理的“大创”项目评价专家团队。但目前“大创”项目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结题报告和结题答辩等,尚缺乏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评价,缺乏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能力收获方面的评价。
实践证明,通过“大创”项目的训练和实践,不仅学生的综合知识得到了运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大创”项目以学生为主体,而本科生上课时间较多,学生必须在完成繁重的上课之后,挤出时间参与项目,所以应该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创”项目的同时给予肯定。目前,学院对于积极参与项目的学生,在项目顺利结题后根据项目等级、项目组成人员类型及工作量分配情况将一定的学分计入本科培养方案,作为创新教育学分的一部分。同时,在奖学金评选和保研方面都有一定的政策倾斜。但对于“大创”项目指导教师,目前学院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很多指导教师除了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还要对“大创”项目从选题立项到实验设计和结题验收都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这也是一些项目成果未达标或延期的部分原因。建立健全的“大创”项目评价和激励机制是推动学院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
2 “大创”推动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1 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海洋科学大类平台课程体系
信息社会的发展体现出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这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围绕多学科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复合型创新人才知识结构,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教学问题。
海洋学院现有的大类平台课程体系知识结构虽能大致覆盖海洋科学与地球科学两大学科,但各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及授课团队完全独立并无任何教学方面的联系;同时现有的教学体系是根据课程设置来设计课程实践内容,由于教材知识更新较慢,容易导致课程实践内容缺乏创新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课堂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更缺乏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
因此在当前情况下,一方面需推进学院大类平台课程教学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建立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理论、实验、研究”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的培养,减少验证性实验,适当提高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验比例,增进各门课程间的联系,建立起多学科交叉教学的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论及实践教学模式,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在多学科交叉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适度扩展学生的应用领域知识与技能,将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实践学习兴趣转化为主动学习理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只有在体验了创新性实践研究的愉悦性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2.2 组建跨学科团队,引导学科交叉项目研究,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根据目前多学科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依托大学生创新基地,组建多学科导师组,既有利于不同专业学生研究思想的交流和创新思维的碰撞,增加学科交叉研究实施的可行性;也有利于将不同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相融合,这种各专业的导师解答各专业类型问题的方式,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单个导师指导方式。同时,可以通过组织开展讲座等方式对论文写作、专利申请等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辅导;通过创新团队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创新成果的分析、比较和优化,也有利于创新成果的产出。
以学院大学生创新基地为依托,将创新活动纳入课内学习,加强“大创”推广与宣传的方式和力度,大力发展学生社团的“老带新”模式,让全体学生都能了解并参与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
通过以上途径构建的“大创”项目建设平台,强调自主实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2.3 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多模式结合的“大创”项目
建立和健全“大创”项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评价准则,积极倡导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导师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重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不再只关注、申报专利及获奖等信息,而是以更开阔的视野和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大创”成果。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促使导师与学生反思项目实施过程的同时也促使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导师与学生参与“大创”的成效,便于在“大创”实施中对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过程进行监控,推动“大创”项目的深入开展。
“大创”能否发挥作用也离不开有效的激励措施。对于学生,可根据“大创”项目级别及参与工作量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评奖评优时参考、推荐免试研究生可作为加分条件等;对于教师,根据所指导的“大创”项目级别折算教学学时,评选优秀指导教师,对优秀项目给予资金奖励,在年终考核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等。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创”的积极性。
同时,在现有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大创”建设背景下,加强“大创”建设中校内与校外的结合。将目前“大创”所依靠的学校内部实验室和创新基地延伸到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和工程实践创新中心。由企业提出实际课题、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场地、资助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校企合作,让校外导师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任务。[7]是教育部推进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为契机,创新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深化推进“大创”建设,开展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反思,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洋,闫达远,明道福.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实践与思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93-95,105.
[2] 张友琴,王萍,朱昌平等.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培养创新型人才.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167-170.
[3] 付少彬,张芸,梁玉君等.浅谈基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广州化工,2015.43(23):238-239.
[4] 乔连全.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现状与反思.高等教育研究,2011.32(3):81-87.
[5] 林晓.基于创新竞赛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江苏高教,2015(2):132-134.
关键词:本科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计划
随着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毕业生就业观念、毕业生未来发展能力等问题日益突显,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构建适应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了地方高校迫在眉睫的大事。人才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的落实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上层建筑,是人才培养目的和培育要求的具体手段,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怎样依据人才培养目的和规范要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容系统,完成人才培养计划的整合,是打造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内容。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建设要求
(一)秉持知识、能力、素质和谐推进的要求。加强授知前提下,增强学生获知、提问、析问、答问水平的培育。着重开拓基础教育内容,改进教育内涵太窄、太专特质,增强含自然人文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理论、技能的教育和基本素质的培育。
(二)秉持整合的要求。依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目的与学制的需要,统筹全局,科学整合基础和专业、课内和课外、理论和实践、主科和支科、教和学等诸关系,清晰各自目的与功能,把握它们间的主次与联系,确立科学的时间权重。重视学科融合,适当调配,整合课程,精求综合。推陈出新,重视优合。
(三)秉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联系的要求。教学计划须把共性和个性、统一性和多样性联系起来,反映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与能力。以学生为本,就学生差异引发对教学要求的差别,编排模块化的知识构架与弹性的课程安排,对相关课程推行层级教学。适当减必修课、增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促成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完善。
二、打造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途径
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和培育要求是确定培育计划的开始站。应用水平的培育是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确定培育计划的主轴,依该主轴打造整合的,集“授知、育能与提质”三位于一体的课程内容系统、教学计划,是确定培育计划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圆此目标,就必须打造以下5 个科学途径:
(一)依照一级该学科专业的培育目的和培育要求,依照近来对用人单位的务实查询,对该学科专业毕业生必须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开展广泛思辨,即开展学科知识要求思辨、专业技能要求思辨、综合素质要求思辨。
(二)依照对毕业生必须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思辨,根据“集授知、育能与提质于一体”的主轴,推出课程内容系统的基本构架。该设置啥课程,该含啥教学内容,该安排啥实践性教学环节,都要有个基本构架的方案,清楚主干课程和主干实践性教学内容。
(三)依照整合要求,理顺课程内容系统的基本构架,依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打造学科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需开拓巩固,所以须依课程内容系统整合目的,打通在该学科下的若干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优选内容,并整合学科基础课,建设整合的学科基础课平台。同时,打造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方向课平台上的若干个专业方向模块。
(四)依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谐进行的要求,横向贯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纵向促成三个密切联系、一起并行的教学内容系统,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素质拓展的内容系统。
(五)根据课程的纵向构架编排教学进程表,且配置学时和学分,最终成就教学计划。
三、以技术技能水平培育为主轴打造课程体系
传统本科人才的培育内容系统常依学科体系建设,重视厚实的学科理论根基、宽厚的专业口径,一般注重基础知识教育和深奥理论的教授,忽略实践能力的培育,对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就缺少深层的考虑与体系的建设。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征,需要统筹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要求,以水平培育做主轴,打造既独立又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建设理论教学内容系统
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知识组成上必须要有宽厚知识、扎实基础、强实践力的特征,所以要求努力整合理论课程,突显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打造目的清晰、逻辑严密的平台和联系模块化的理论教学内容系统。在建设理论教学内容系统的过程里,要对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容系统进行改革,重视基础、专业平台的建设,在课程架构上慢慢促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结构、“专业方向课程+跨专业任选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培育系统,推进人才的基本规格与多样化、个性化前进,让学生加强了对社会的适应。
依人才培养目的与样式需要,改革传统的按学科范畴安排课程的做法,努力整合课程与学生全局知识架构的计划。在全局计划出学生要把握的知识点与能力提升的需要后,从实际出发,就各课程开展主动剪裁、整合与内容的翻新,计划、组织且建设崭新的课程,打造较为完善、系统的理论教学内容系统,相应给实践教学预留足够的学分学时。以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中心,把课程分成几个课程组,清楚课程组在人才培养计划全局中的地位、功能和它同其他课程组的关系。经对组内课程内容的精选、重组与丰富,使所有课程组的教学内容全部强化,提高教学质量和形成专业特色。根据类设计学科基础模块,打造一致的公共基础平台与技术基础平台。要完备思考社会对人才的各项的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设置利于学生自由选择的文化素养与职业技能系统课程,许可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成为公选课,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时空更大,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相应的考虑该专业特征,推行分层与分类教学。
除所规定的专业主干课为必修课程外,须加一些有行业应用技术内容,同专业主干课程相融合的下游技术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使学生能将行业要求作主轴,把所学的知识相串联,为综合技能的建设供给较好的系统理论知识与技术原理。
(二)建设实践教学内容系统
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水平需要,要求打造分层教学、分类计划、分步落实、独立设计选修和必修相统一的实践教学内容系统。考虑社会对人才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求,打造自课堂内系统的、全方位的实践技能培训,至课堂外自选的开放实验、打通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培训与校外实习相联系的培育内容系统。考虑社会对专业人才动手能力的需要,和谐实验内容,敲定对应的基础实践技术系统、专业实践技术系统与模块实践技术系统等内容,裁减证实性实验权重,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成分。证实性实验同相关理论课保持紧密关系;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须表现技能的综合训练需要,表现实验课的阶段需要。需突显各阶段的能力培育重心,证实性实验培育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为培育个性化,在确定实验课程性质时,可将本专业需把握的知识点确定为必修实践;技能拓展性实践或次技能点实践,设为选做实践,给学生自选,供学生个性化前进时空。用基础性和先进性、综合性和设计性相统一的原则,淘汰一些老课程内容系统内的证实性经典实验,改善、整合成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让学生深入认识实验原理、方法,解决、处置实验中可能曝露的问题,提升分析困难与解决困难的水平,加强学生的拓新水平、技术研发水平的培育。
就实验教学的方法,须重视因果式指引与成果型培训,激励学生的成功感,激励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钻研的上进心。这是主动学习性格和研究气氛养成的正能量。
(三)建设素质拓展内容系统
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非“狭窄于技术”的工匠,却需有良好的综合素养。所以除理论教学系统、实践教学系统外,还需打造素质拓展系统。要拓展的素质,含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质,和适合社会前进的综合水平、精神面貌与身心情操。须把规范化的素养拓展追求当作学生全面前进的工具,重视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功效,重视科学精神的启迪对成人、成才、成功精神的熏陶。所以,把素养拓展置入人才培养计划,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因素。
素质拓展内容系统含社会综合能力的培训与专业外延的培训。须促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良性融汇,推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课内教学的融合,规范与增强课外教育管理事业。校内素质拓展培训,可同科研工作相统一。考虑专业特征,推行大学生科研培训计划,激励学生踊跃参加科研与拓新行动,以培育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生经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构思、设计和实施,提升知识运用水平,达到初级的科研水平。激励和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等比赛,参与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训练,以提高学生素养、获取技能。可结合学生社团工作,经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科技、文化活动,使学生的社交能力、协作精神得到提高。
素质拓展系统化,含一定的必修、强制内涵。素质拓展用学分模式纳入教学方案,学生只有获取对应的专业素质拓展学分、综合素质拓展学分才能毕业,只有获取对应学分需要才有评奖等资格。学生用项目方式申请素养拓展内容,通过审批,确立项目学分。学生依设计符合培训需要时,可获取对应学分。
综上所述,以能力培育为主轴的三大教学内容系统的全局打造,是培育知识、能力、素养和谐与共的高素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在需要。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自己的特色,持续整合人才培养计划,务实推进因材施教与激励学生个性完善,为社会培育高素质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130.
[2] 特约记者.技术本科: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新定位--来自上海电机学院的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6(9A):46-49.
[3] 杨科举.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4] 陈飞.技术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生态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3):32-35.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十三五”期间,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急需一线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统计学》主张培养学生应用统计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整理、分析、描述数据等手段,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进行研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学生只有学好这门课程,掌握具体的统计操作方法,进而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统计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原因
(一)《统计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统计学》是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统计实践技能,其教学效果不仅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就业实践产生极大的影响。统计学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发现客观规律的强大武器,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要真正发挥《统计学》的作用,我们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在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堂学习有效性的需要
《统计学》是历届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传统的教学主要依靠“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分析,学生练习”来完成,教学效果差。犹他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学生如果单纯听课,只能记忆5%的内容;单纯读书能记住10%;如果在听课或读书过程有听觉或视觉辅助,记忆有20%;如果其间有讨论,记忆会增加到50%,而如果学生有动手参与的机会,记忆会达到75%。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给学生提供讨论和动手参与的?C会,需要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三)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需要
以往的《统计学》教学中,统计各阶段的设计都是学生在教室讨论制定,统计工作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始终未能走出校园。虽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单一的校园环境和学生将来要步入的社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单纯的校内实践,统计工作涉及面相对狭窄,学生无法应对一些特殊问题和突发事件,无法真正适应市场。《统计学》教学中,应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四)知识能力系统性的需要
《统计学》教学围绕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展开,每个阶段都配备有具体的操作方法,配套有例题和练习题,但是各阶段之间是脱钩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片段,没有围绕某一目的和任务系统性地学习。《统计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各阶段围绕同一目的和任务展开,提高了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学生可以快速适应社会,承担起具体的统计工作。
二、《统计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践
(一)深化《统计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
近年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对《统计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首先,开展了“统计从业资格培训”,提高了学生的《统计学》学习积极性。据统计,该系学生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高达98%,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其次,更换了教材,将传统的教材更换为项目化教程,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目的和任务展开,提高了《统计学》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创新开发《统计学》课程
笔者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模式,首先在班级中分组,每6人一组,每组设一个小组长,统计设计阶段各小组确定好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可以由教师给出任务,小组选择,也可以由小组自拟),然后编制计划任务书。接下来的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全部围绕已选定目的和任务展开。最终,小组要上交的资料包括:计划任务书、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报告、整理方案(含分组表、汇总表等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报告等。任务的完成实际上也是学校教育与模拟工作场所的有机结合,创新开发了《统计学》课程,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以学徒制试点为契机,培养“统计调查员”的岗位能力
2014年8月,我国《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出台,标志着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但是,学生直接到企业统计部门参与统计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涉及企业机密以及人员管理等方面问题,企业一般都不愿学生直接到企业统计部门去实践。
企业要占领市场,需要及时掌握市场动向,经常进行市场调研,然而调研项目费时费力,企业很难从工作岗位上抽出太多人力资源。而学校的人力资源得天独厚,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承担企业的市场调研,或调研项目中的某一专题调查,企业有师傅指点迷津,徒弟(学生)按照要求带着任务进行市场调研,既解决了企业的市场调研难题,也让学生真正当好了学徒,接触了市场实践,培养了学生“统计调查员”的岗位能力。
三、完善《统计学》课程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考评方式,调动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
《统计学》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其中,融入情境,才能充分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考评方式,增加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整个实践过程中难免有滥竽充数者,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出现,各小组要做好讨论记录,一方面,可以督促小组成员积极发言,集思广益;另一方面,便于教师有区别的确定实践成绩。
(二)教师严格把关,提高知识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统计学》课程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必须要严格把关。统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是在最初就确定下来的,整个统计工作阶段必须围绕目的和任务展开,后续工作可以不断补充和完善,但不可以中途变换目的任务,不能“知难而退”,更不允许后续的调查分析和前面的目的和任务脱节。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统计工作流程,提高知识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任务驱动模式和多种实践指导手段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统计学》课程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任务驱动模式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它注重“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带着任务在不断探索中学习。该模式偏向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可是学生实践经验缺乏,理论和实际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加强指导,将多种实践指导手段结合。我们可以借鉴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指导方法,聘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统计人员对各小组的统计设计方案进行评判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根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上收集的数据,2015年江西共有19所高校(含独立学院)招收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分别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3个专业。其中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占2/3。
上述高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两大类,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一般都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教学实践课5大模块,总学分在170分左右。在主干专业课程方面,由于个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所依托的学科背景差异较大,各校往往依据自身优势来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除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较为统一外,其他主干课程差异很大,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心理学、财务会计等众多课程。
从专业课程结构比例来看,各校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见习。大致专业基础课占50Yo以上、专业选修课约占26%一30%、实践教学约占15%左右、专业实习、见习仅占5%-9%。
二、江西高校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第一,科目门数多,课程过于庞杂,缺乏行业的指向性。尤其是相关技能,职业素养等有关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设置较少。第二,实践课比重小,理论课比重大。大部分学校实践学分仅占总学分的15%左右,且在课程目标要求和具体安排上较为模糊。见习、实习学分不到总学分的10,6,这对旅游管理这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来说,远不能满足需要。
(二)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在:第一,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知识点重复多。江西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都以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会计作为专业基础课。其专业主干课中的部分课程,如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概论、旅游景区管理、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等都会涉及到管理学相关知识,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财务管理等也会与经济学、财务会计的知识点有所重复。第二,本专业知识点整合不足,内容交叉重复较多。部分专业课程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现象时,缺乏有效整合,从而导致不同专业方向课程之间出现基本相同的授课内容,这不仅浪费基本教学课时,还影响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置无特色
各校大部分专业课程设置雷同,差异性过小,涉及到的主干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课时大致相同。所有高校几乎都没有设置能针对江西旅游市场人才需求、充分利用江西本地资源,将地域文化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服务于江西地方经济的特色课程,结果导致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存在差距,学生缺乏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课程设置创新性不够
主要表现在:第一,课程设置明显滞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强调创新。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这意味着市场对旅游人才需求有了根本变化。然而,各校在课程设置中,能针对人才市场需求开设的新课程不多。第二,开课计划是本科生入学初期就拟定的,分四年按计划修学分,较少中途变动。这就使课程设置按部就班,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业态发展变化来调整,导致课程设置滞后于行业发展和需求。
三、优化整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及建议
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1)各高校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诸如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专业选修和实践拓展等课程平台,在平台的基础上设置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在专业选修一块,可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设置一些体现地方特色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模块课程。不同的模块可由相应的课程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和就业意向选修不同的模块课程。这种课程设置保证了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又注意了学科性、专业性、特色化、地方性的要求,更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的价值取向。
(2)公共基础课要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基础课内容应围绕专业需求来选择。
(3)大幅度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和学生实习学分的比重。我们建议将实习改为一年,分阶段进行。此外,在不同学期可安排多次的实践活动,如教学见习、专业考察、校企合作项目等,以期达到最大程度发挥实践课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2.以行業需求为依据,减少课程及课程内容的重复。
在课程设置优化过程中,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学生“出口”中作用,删减那些对于专业培养目标支撑力度较小、较弱的课程:合并一些知识点重复多的课程:压缩那些所包含知识并不是旅游从业人员必备核心知识课程的课时。
3.服务地方经济,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开发特色课程。
我们建议各高校应增加一些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的新课程。随着国民旅游普遍化发展,旅游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明显,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向休闲、个性化方向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一些相关专业知识性课程。如休闲旅游、饮食营养、文博知识、、世界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等:开设一些满足市场需求的服务型的课程。如旅游策划、手语导游服务、服务运营管理、贴身管家服务等。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增设课程还应包括那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如旅游美学与旅游摄影、旅游文化学等。此外,各校还应围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尽量增设贴近本地社会经济特征和市场需求的特色课程,如江西旅游专题、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茶文化研究、江西旅游与名人名胜等,进一步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结构,拓宽就业口径。
4.培养岗位能力,注重创新实践课程设置。
近年来,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与此对应的课程设置也要注重前瞻性和创新性,不断丰富专业课程的内容。要适应“互联网+”的旅游发展趋势,增加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络创建、大数据管理等课程的设置。要适应目前旅游需求多元化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关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策划等创新型课程。要结合各种技能大赛,技能考试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开发创新型课程。
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手段,因此,用全新的思路设计和开发出科学合理、满足市场和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对提高和保障高院校教育质量,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至关重要。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英美概况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nglo-American Profil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International Training
LI K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s a basic construction of the college teaching, the curriculum is scientific, curriculum quality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teaching quality, 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ersonnel training goal is to achieve.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is a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Harvard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Dr. Gardiner (Gardner, 1983; 1933; 1999) based on the studies of human potentials. This theory also provides new enlightenment for the common situation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Key words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glo-American Profile ; course construction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今后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一石激起千层浪,湖北省各个高校的专家学者积极探讨高校大学英语改革方向,通过理论研究和课程改革实践,探索科学的发展途径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关于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专家学者们从各个层面进行了阐述。从宏观上来看,庄智象等(2011,2012)通过对比国内外外语人才培养经验和分析我国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内涵,阐述了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等。曹德明(2011)提出以国际化培养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工作中心,培养能胜任跨文化沟通的国际型外语人才;提倡在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设置上,更加接近国际化需求,创新教育方式,强化学生思维水平。严大龙等(2011)通过对比美国、英国和新加坡高校在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我国高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运用历史、比较、实证研究等方法深入剖析,尝试思考并提出针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设想。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础建设,课程设置是否科学,课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英美概况课程是学生了解英美文化的一扇窗口,它在“培养能胜任跨文化沟通的国际型外语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作用。
MI理论即多元智能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博士(Gardner,1983;1933;1999)在对人类潜能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加德纳否认了单一的言语和逻辑智能观,他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包含了九种基本智能。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在美国的课程改革,主张学校应成为“学生课程的人”,与学生、家长、教师和评估专家一起参与课程设计与智能发现与应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与我国开设的选修课程比较相似,具有多元、开放、动态和以学生自主学习体验为主的特点。
1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英美概况课程和教学观
文化是“人的行为方式总和”、“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的自我生命尊重及其活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能脱离文化存在,只有了解英美文化才能精通英语语言,并能胜任国际事务中的跨文化沟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单纯以概念、信息的灌输或语言练习为中心会造成英美概况课程缺乏人文价值。多元智能理论在英美概况课程中有着特别的人文借鉴价值。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力结构是多元性的,而非一元性,个体在生活中至少可以表现出九种基本智能。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我们不能以智商高作为唯一的人才评判标准。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或主导智能。学校教育的课堂环境应因地制宜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多维的、自我表现的平台。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课程设置应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涵盖的知识结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多元认知能力,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考核等不同的教学环节分别层次化,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社会文化类课程要求规定:“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高度一致。在实现教育目标、建设英美概况课程中,我们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下,重新构建智能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和评价观(见表1)。
表1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英美概况课程和教学观与传统课程和教学观
2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英美概况课程模式建设
多元智能理论颠覆了传统的课程教学观,对高校英美概况教学模式改革提了新的要求。在众多的教学模式中,ADDIE模式能很好地支持多元智能的课程设计开发。ADDIE是各个课程设计阶段的缩写:A(Analyze,分析)、D(Design,设计)、D(Development,发展)、I(Implementation,实施)、E(Evaluation,评价)。ADDIE模式是一个交互性的课程设计过程,形成性评价活动贯穿于每个阶段(见图1)。课程设计者根据每个阶段的形成性评价结果,反思前面一个或几个阶段存在的问题。
图1 ADDIE多元智能课程开发模式简图
教师在多元智能的英美概况课程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多元智能情况、智能发展目标和课程内容等进行分析。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多元智能课程开发形式,选择相关学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多方位结合包括课程特点、学习资源、信息技术、多元智能设计相关活动。在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上,开发课程计划和教学资源。这个过程包括开发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多元化教学条件(网络媒体、第二课堂等)、多元化教学成果评估工具创建。 接下来的实施阶段是指教学的实际传输。课程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多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多元智能的课程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学生发展个人优势特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学目标,并把这一目标与课内外活动、教学过程统一起来,再进一步统一到教师的主体作用中。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课内与课外互补的多种互动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丰富课程网站内容,开设课程网站论坛,积极举办外语文化节,并鼓励学生参加活动,举办英美国家百科知识问答比赛等。在这种各个阶段的反拨作用下,各个阶段不断重新生成与提升。因此教师也要积极反思各个阶段的生成与实施,不断地自我调整和调整课程计划、课堂活动、教学策略等,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激发潜能,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最后的课程评价阶段是检测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的过程,应贯穿于整个课程设计过程。形式可以多样化,不能是单一的考核标准,可以是形成性的评价,也可以是总结性的评价,或者是两者的结合。比如,在各种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中,采用多元方式,多种形式(论文、小组课题、小组作业、课外活动考评等)。
参考文献
[1] Gardner,H.Multiple Intelligence: A Guide to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and Teaching[M].New York:Addision Wesly,1995.
[2] Sinder,D .P.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M].Ann Arbor,Mich:UMI,2001.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4] 庄智象.关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外语界,2011(6).
【关键词】包装设计课程 本土文化 应用型人才
包装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在20世纪初才引进了西方的设计理念,从最初的“工业设计”专业到90年代更名为“艺术设计”专业直至发展到今天,艺术设计学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艺术设计全球信息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如何运用本土文化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当下从事设计学科教学的教师们最关注的问题。
包装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涉及到市场营销、广告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其它学科,通过开展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一线实习等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包装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过程,具备团队合作和独立设计的实际应用能力,了解现代包装设计的理论研究成果等。在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因为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理论体系,忽略了应用型的培养,所以应该正确处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理论教学与时间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份额,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加入本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并运用到学生的设计作品中,学生便可以通过这样的训练,学会如何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在人们当下的生活中,各种现象都与文化有关,艺术设计更是如此,与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同的是,纯艺术只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艺术设计以及设计出来的产品可以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物质文化需求,所以艺术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设计师做设计就如同设计人自身一样,必须按照人们的需求、爱好来设计作品,这就要求现代设计师自身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质和丰富的艺术内涵。随着设计文明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者意识到当代创作中本土文化的价值,好的设计师必须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研究本土文化的特征,挖掘与利用自己的民族文化,因此本土文化的展示已成为当代世界设计的主流。包装设计课程是可以让学生将本土文化运用与实践技能操作很好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在包装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到在理论教学中了解挖掘本土文化,在实践与实习课程中将本土文化运用到设计作品中,只有做好了这两点,才能够培养出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成熟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在包装设计的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段,融合本土元素和人文精神,这样既能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还能帮助培养出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当今的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与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活、生产、中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这就决定了要在包装设计课程上培养学生理论与技术结合的能力,因此授课中必须有足够的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艺术设计学科的实践类课程教学中,深入地域文化代表地区,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让学生以亲身的实践调研、写生等经历来了解特定的人文资源,培养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人文情怀,从而设计出服务于地方,帮助地方经济发展的设计作品。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人才培养 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8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ore and m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recent years, strong support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s of the state and the province and universiti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s becom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how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s are breaking the previous training mode and become a new model. This paper aims at th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training project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and comparison, and taking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s an example, in-depth study of advantage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s,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 talent training; new mode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大创”,是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实施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成立将有利于各大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还能培养和增强各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能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1]目前,许多高校已经把创新创业教育列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内容。中南大学实施了导师制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天津师范大学在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大创”项目过程中探索出了“大创”项目过程管理的思路与方法并付诸于实践,成功开展了2012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3]针对绝大部分高校还没有相应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系统且项目的申报主要依靠专门的负责人员来进行登记和审批的情况,济宁学院学生自主设计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系统,此系统实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项目申报、项目审核、结题报告模块等十一大功能模块。[4]各大高校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积极响应的原因除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外,[5]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大大超越了以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更大的成效。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
1.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人才培养模式
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人才培养方案都不一样,各式各样,各有特点和特色,都结合了自身学校的特点制定出了符合自身学校的最优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目的都是培B出创新型人才。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其管理运行体现在项目的制度、项目组织、项目的管理、保障条件等方面上。在制度上,南京农业大学实施具有一名副高以上职称的导师制“大创”,制定出了“大创”管理办法和工作方案,并且将“大创”正式写进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拓展模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实施奖励方案;在组织管理上,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在项目管理上主要由项目负责人制定并实施,并在项目研究过半时提交《“大创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以利于学校了解“大创”进度,研究完成后撰写《“大创计划”结题验收报告》,并由学院“大创计划”工作组对研究项目进行结题验收;在保障条件中,学校提供实验场地、设备等支持,并设有专项经费,分别是教育部拨款、学校配套、指导教师科研经费、社会捐助,且经费由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严格遵守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南京农业大学“大创”项目的实施渐入佳境,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搭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营造了“双创”文化氛围,并实现了创新创业的广泛影响。[6]与南京农业大学相比,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管理模式与之有些相似之处,又有一些自身的特点。首先,相同之处是,在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也由学院基层教学单位组织了严格的评审,对其历史学院本科生所提交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审核和排序,过程公开、细心、科学、公平、客观,还给各项目负责人提出了修改和完善的意见,并推荐申报国家级训练项目。其次,“大创”的热烈开展也离不开学院领导的大力宣传,积极的组织申报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不同之处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除了有一些国家的科研项目基金支持外还创设院级、教研室级科研基金,营造了良好科研氛围,还把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与大学生科研结合了起来,创新性的建立了国家第二档案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安徽铜绿山考古基地等实习基地来作为学院学生集中实习的实践基地,每年在学院指定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大三学生都会前往这些基地实习3~4周,真正做到了实习与专业学习的紧密结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这种多角度培养模式,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科研水平。[7]当然,有自身特点的“大创”管理模式还不止以上例子,如北京邮电大学引入“模拟公司制管理”模式,开展创业训练计划和导入“创业导师”,引进“孵化器”,实施创业实践计划;[8]大连民族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环境类开放式实践课程体系。[9]
总的来说,在实施并完成一个“大创”项目的过程中,主要负责人及其项目组成员的创新创业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地了解并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而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形成了深刻的印象。
1.2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各大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都借鉴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旨在培养本科生的应用型能力,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特征,具体方法是由学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更多的是体现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中可以是一致的。究其原因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大致只有几种,分别是:嵌入式;分段式;预就业式;项目驱动模式;创业园模式;实习基地模式;订单模式等。[10]嵌入式模式也可以说是“校企合作”模式,[11]如应用型高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12]分段式模式,如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提出的培养方案:从教学体系入手,构建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系,打破以往落后的“三段式”模式转化为“两段式”模式,具体是以公共课程和学科课程为主的“学科基础阶段”和以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为主的“专业方向阶段”两个培养阶段,借此培养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还推行了“三个课堂相结合”教学模式,具体为课堂教学、围绕教学组织开展的多种活动、社会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3]还有实习基地模式,如嘉应学院计算机学院从培训师资、内容、场地、设备等方面考虑,在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中选择了与其学院非师范专业相关度密切的资质优良的培训机构作为见习、实习地点,根据课程教学安排,并安排指导老师跟随对实习单位进行全方位实地考察。[14]
1.3 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结果
从管理模式来看,“大创”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给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得学生能独立自主完成实验。实验的构思、设计、申报、过程、结论等都由学生独立开展实施,老师只是起了辅助作用。这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钻研能力、实践能力,还能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虽说近几年实行变革,以新型课堂为主,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间缩短,但教师还是起主导作用的,这使得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动脑筋,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同时,“大创”设置的各种资金支持使得学生有能力去证明或验证个人的想法,使得学生更敢去“想”,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缺少这种制度,大多数是对学生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容易按照一个标准去塑造学生,往往使得一些学生的自身创新思维被埋没了,个性发展被忽视了。[15]此外,自从教育部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列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内容之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成为教育部开展“卓越计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并且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16]以上种种证据可看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有倒逼人才培养新模式趋势。
2 “大创”项目在我校的实施及成效
2.1 主要实施模式: 竞赛-科研-本科生导师制结合[17]
本校“大创”项目实施方案主要是开展科研专题讲座、本科生学术交流会,结合各类科学技术竞赛,使学生广泛了解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大创”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实施校级本科生科研项目立项、“导师科研帮扶计划”,给想从事科研活动的同学提供帮助。在正常教学范围内开展科研创新活动,“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我校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2.2 保障条件
第一,我校F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科研二级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培育基地1个。科学实验中心是右江民族医学院的科研共享平台,其中的各类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亿元,面积3550余平方米,包括9个技术平台,即细胞生物学技术平台、基因组学与蛋白组学技术平台、免疫学技术平台、临床检验技术平台、病理诊断技术平台、动物实验技术平台、民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技术平台、少数民族人类学研究技术平台和环境与流行病学研究技术平台。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有力保障各实验室正常运转。
第二,我校拥有SPF级实验动物中心1个,面积600余平方米。实验动物中心生产的SPF级别实验动物(大鼠、小鼠、裸鼠)获得了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为学生开展“大创”项目提供高质量的实验动物。
第三,针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训练中出现的信息获取障碍问题,我校根据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提出了“知识服务体系”,提高了大学生信息能力并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
第四,我校“大创”项目设有专项经费,主要有教育部和自治区拨款、校级科研课题经费、指导教师科研经费等。每个项目资助经费额度在3000元及以上不等,充分保障了科研项目的实施。
2.3 学生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我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参与学生2048名,共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95项和266项,校级学生科研立项314项,共发表科研论文454篇,学生参编著作2部、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已经获专利授权1项)。学生参与的科技项目获广西科技成果鉴定3项、获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科技创新奖和科学技术奖等3项,学生获得全国性、自治区性和校级竞赛奖多达150多项,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极大的提升了我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校荣获2015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先进典型经验50强(广西只有3所高校获此殊荣)就是最好的明证。
2.4 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学校大学生科研论文大赛、学校大学生“创新杯”科研论文大赛、药学院药学实验技能大赛、药学院药学知识技能大赛等各种竞赛的结果表明,随着“大创”项目的逐年开展,参加大创项目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科研成果也越来越丰厚。竞赛获奖人数的不断增多,从另一方面也提示着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17]
2.5 扩大我校的影响力和提升了我校的知名度
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2次,学生第一作者学术论文在两次国际学术会议英文宣读2篇、在国内学术会议交流12篇,受到与会代表的赞赏。中国人民第三 三医院对我校实习生评价:“临床基础能力较好、操作能力强,在我院的临床工作作风扎实。”广西壮族自治区评估专家到我校评估硕士点立项建设单位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学生毕业到单位工作后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爱岗敬业,为当地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得益于在校期间从事的科研活动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17]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型人才越来越被社会所需要,供不应求。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各大高校目前主要的工作,而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各大高校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实践证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能极大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成为各大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倒逼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通讯作者:黄锁义
本课题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化学学科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32号);广西重点学科药物化学学科建设项目(桂教科研[2013]16号);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198);2016年广西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民族医药教学团队(桂教高教[2015]93号、桂教高教[2016]6号);右江民族医学院2014年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右医教字[2014]39号)
参考文献
[1] 刘长宏,李晓辉,李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163-166.
[2] 杨芳,韩雷,尹辉.中南大学扎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33-35.
[3] 高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16(6):158-160,163.
[4] 张伟.济宁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
[5] 潘一,宋力,杨双春,等.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几点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6):30-32.
[6] 李海燕,吉东风,吴悦,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模式探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时代教育,2016(7):89-90.
[7] 陆晗昱.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教育教W论坛,2014(5):134-135.
[8] 郭莉,王菡,王栩楠.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6):118-121.
[9] 仉春华,欧晓霞,张凤杰,等.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环境类卓越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34):147-148.
[10] 孙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R].中国教育报,2013(12):25.
[11] 匡德花,黄顺杨.嵌入式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探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1):10-12.
[12] 周建群,殷闽华.应用型高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62-67.
[13] 苗雨君,陈红梅,齐秀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71-72.
[14] 罗予东,陈伟君,张德勇,等.山区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213-216.
[15] 殷文婷.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民族学院“大创”项目为个案[D].民族学院,2015.
[16] 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21-24.
突出优势,强化内涵,奠定轨道交通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
学校依托轨道交通类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一批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和科研平台,以行业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为引领,通过学科专业交叉、教学科研协同、学校企业联合,深化课程平台、精品教材、实践平台和师资队伍内涵建设,为轨道交通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1.构建轨道交通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以行业先进技术为引领,鼓励教师积极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带入课堂和实验室,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了一批与前沿技术接轨的特色专业课程群。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双语教学课程比重,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2.编写轨道交通特色教材
以精品教材建设为核心,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和前沿理论,不断加强轨道交通特色系列教材建设,编写出版了《交通运输》《车辆工程》《铁道工程》《铁道信号》《轨道牵引电气化》等特色专业系列教材,保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先进性。
3.搭建科研教学一体化实践平台
学校在现有的科研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和校外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及时将科研最新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系统,自主研制一批与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发展同步的实验系统,实现了校内优质科研资源、行业企业先进技术条件和实验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共享,为轨道交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4.培养一支掌握轨道交通前沿理论与先进技术的师资队伍
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承担学科前沿理论研究课题与行业先进技术项目开发相结合等方式,培育了一批掌握轨道交通前沿理论与先进技术、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师资保障。聘请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授课,让学生感受大师风范,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拓展途径,营造氛围,探索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在原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改革建设基础上,持续探索“研究型、复合型和工程型”三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拓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1.通过“2+2理科试验班”“通信工程本硕及本硕博连读班”“土木工程茅以升班”,开展专业特色鲜明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2理科实验班”是从全校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招生规模由原来的60人扩展到现在的180人,这些学生在理学院完成2年深厚理科基础培养后,于第3年根据其兴趣进入相应专业学习;土木工程专业每年从本专业选拔优秀本科生30人进入“茅以升班”;通信工程专业每年从本专业选拔70人进入“本硕博一体化实验班”。这些实验班通过加强基础学科学习和配备学业导师个性化指导,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兴趣浓厚、科研创新能力突出的具有学术带头人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2.通过“轨道交通复合型实验班”开展“运―电、运―控、运―建、运―车”等主学科专业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该实验班依托北京市级“轨道交通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每年从相关专业选拔优秀本科生30余人,从集成线桥隧站、机车车辆、供电传动、信号控制于一体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实施“3+1+2”本硕连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即在土木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等专业进行3年的专业教育,选拔优秀学生进行1年轨道交通综合理论与实践学习,再进行2年研究生阶段学习,培养基础宽厚、特色鲜明、视野开阔、个性突出、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运―建”“运―车”“运―电”“运―控”等轨道交通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满足轨道交通关键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需求。
3.通过“卓越工程师产学联合培养试点班”校企联合开展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试点项目和“探索行业高校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机制”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从全校工科专业选拔100余人,通过校企双导师制,开展“3+1+2”卓越工程师产学联合人才试点培养,要求学生1年在企业开展本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后2年研究生论文要在指定企业进行实习和工程项目研究,突出了学生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卓越工程人才。
科教融合,注重实践,建立一套系统的科研训练方法
通过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群、主干课程研究型教学、自主创新实验、专题讲座等,及时将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引进课堂、引进实验、引进教材和引进毕业设计;通过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企业实践等固化到培养方案中,引导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企业,形成了“四引进”和“四早进”的科研训练方法。
1.研究方法课程群
包括专业导论课程、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学科专业研究方法论课程、产品创意设计与实践课程等,是指导学生认识学科、了解专业、明确专业取向的引导课,是吸引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参与科研项目、探究未知领域、激发科研兴趣的探索课,是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系统的研究方法、务实的科研作风和活跃的创新思维的训练课。
2.推行主干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载体内容主要来自教师实际科研项目或专题研究项目,在教学内容与科研充分融合的同时,也将科研方法融入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创建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科研训练体系
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专题研究和自主创新实验为载体,设立了3个层次的科研训练内容,通过学生创新实践给予自主教育学分,引导学生系统参与科研训练,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研究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完善制度,提供保障,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组织制定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相关管理文件,制定不同模式下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指导等运行管理办法,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和科研创新的激励措施及经费保障制度,形成了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协同创新;“本硕博”一体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6-0020-04
育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实施,人们逐渐意识到自主创新才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世界经济论坛《2012—201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中国则只有10%[1]。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也成为高校乃至全体国民共同关注的问题。钱学森先生曾强调“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美国提出“为21世纪而教育美国人”的公告,致力于造就创新型人才;日本政府提出“创造力的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把培养全球性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我国2007年颁布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两个文件中,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摆在了极为突出的位置。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真正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因素,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刻不容缓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国家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根本目的所在。高校应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源”动力[1]!
一、 “本硕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学科专业的规划设置与优化调整、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课程结构的优化等各方面的系统改革。近年来,国内少数高校采取的“本硕博”连读[ 23]或直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所谓“本硕博”连读就是在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不间断地学完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并完成学位论文,最终获得博士学位。硕博连读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成为通用模式,并得到国际上较为普遍的认同和借鉴[46]。或者说,攻读硕士学位就是为了攻读博士学位,部分研究生最终只获得硕士学位是淘汰机制下的无奈选择。而我国的学位制度中,学士、硕士、博士的培养阶段基本是分离的,不适于快速培养创新型的精英人才[78]。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被分成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个教育阶段,经过20多年的高等教育实践,这种阶段划分在实际运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弹性化处理。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高等教育日益多元化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对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的学习及掌握有很强的连续性要求的基础学科[9],于是,理科和医科开始采用“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模式。对此类学科的学生择优进行“本硕博”贯通的改革,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办学效益及学位论文水平,而且大大缩短了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所需的时间。2011年,四川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推行覆盖全专业的“3+2+3”“本硕博”连读计划。每个专业的优秀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就争取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用8年时间完成所有学业。2011年12月1日,四川大学举行该计划的启动仪式,首批选拔100名学生进行试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本硕博”贯通的培养尝试[10]。
“本硕博”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优势,这种新型培养模式为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既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高知识层次和高科学研究连续性的要求,又有利于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办学质量的提高;缩短了学生获取博士学位的周期;保证了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另外,连续的时间安排,有利于交叉学科和跨学科培养博士生,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供了可能,也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博士生国内外访学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保障[1112]。然而,“本硕博”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实践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存在不少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11]:选拔方式不科学;培养环境的封闭;有些人迫于就业压力,想以最短的时间取得博士学位,这有悖于“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初衷,没有达到真正培养人才的目的,甚至造成真正人才的流失等。
协同创新机制缺失是制约“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为此,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成为必须。协同创新思想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创新研究领域出现的协同理论,它强调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连接和集体创新,以协同创新方式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从国内外实践看,协同创新思想多用在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或者产业发展、经济发展领域,主要方式为形成分享机制,主要特点为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创新动力、沟通机制,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交流协作。协同创新思想突破了传统线性、链式创新模式,呈现出非线性、多角色、开放性的多元主体互动协同特征[13]。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协同创新概念,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离不开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二、 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本硕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的重点高校,2007年6月,学校印发《合肥工业大学教改试验班实施方案》,开展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2010年9月,创新学院成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改革迈上新台阶。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从培养理念到培养模式,从制度建设到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人才培养新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 2012年,学校实施“英才计划”,“英才计划”是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拓展和提升,是学校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尝试。为了更好更多地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
(一) 明确指导思想
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一培养模式,是值得认真思考和谨慎实践的问题。既要发挥这种模式的强基础、重能力、促创新的优势,又不能拔苗助长、急功近利。需要在模式构建、贯通培养计划、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及科学管理等方面做艰苦细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探索出一条真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功之路。
合肥工业大学探索并实践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协同创新意识,提升协同创新素质,强化协同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这里的协同创新意识包括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以及交流意识;协同创新素质包括协同创新心理、协同创新才智和协同创新毅力;协同创新能力涵盖创新能力、角色定位能力以及协调沟通能力。协同创新素质是协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也是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参与协同创新活动的基本条件;协同创新能力是完成创新活动的保障;而协同创新意识是完成协同创新活动的关键,决定了学习工作的目的、态度与标准。
(二) 制定培养目标,优化协同创新培养机制
“英才计划”培养基础宽厚,适应能力强,科学、人文素养高,在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及其相关领域富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全面发展的精英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破除阻碍人才成长的条条框框,探索符合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14]。
1. 校院协同。“英才计划”中的“英才班”由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同培养,注重学生宽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系统的科学实验方法训练。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拥有优秀的科研资源和创新团队,科研项目均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以及重大科技计划等。学校依托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学术前沿等优势,整合师资队伍和科技资源,营造优良的学术氛围,共同构建培养平台,建立协同创新培养机制。“英才班”学生实行学业导师制,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专业选择、创新实践、科研训练等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制定符合个性发展的专业培养计划。
2. 校企协同。合肥工业大学一直倡导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与特色。长期以来,学校与机械制造装备行业、汽车行业、土木建筑行业、化工行业等相关行业保持有很好的全面合作关系。学校与各地方政府和大中型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基地200多个,如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奇瑞汽车集团、中铁四局、安徽省建工集团等国内著名企业。还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安徽建工集团、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设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在实施“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着力构建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新机制,使企业真正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而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校企协同培养。“英才计划”中的“博雅班”就由学校与杰事杰新材料集团、兴韦学院等共同培养,而“卓越班”学生的培养更处处体现校企协同。
3. 校地协同。合肥工业大学坐落地合肥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我国第一台窗式空调、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世界第一台VCD和第一台仿生搓洗式全自动洗衣机、第一台变容式冰箱等均诞生于合肥。合肥的新定位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2012年5月,英国《自然》杂志了《〈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报告,对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城市按照论文质量标准,进行了基础研究实力排名。结果显示,合肥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列全国第三,超过了南京和香港,合肥是“二线的城市,一流的科研”。结合合肥、安徽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合肥工业大学与坐落地的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共建科学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优势互补、相互辐射,既带动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学生也获得了更多地创新实践机会,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4. 国际协同。学校依托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国外先进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国际性企业实习培训、国际交换生、联合培养学位项目、短期国际社会实践项目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英才计划”中的“博雅班”学生一年级和二年级完全在全英语环境下学习,授课教师80%来自美国知名大学,他们全部拥有博士学位,20%为海内外知名华人学者。实行师生比仅为1∶8的“小班”教学,再辅之以独一无二的“师生住宿制”和“成长导师制”等培养模式。“英才班”和“卓越班”的学生也不定期地开展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2009级、2010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全部赴香港大学等高校进行过访问交流学习。
参考文献
[1] 高靓,柯 进,张 婷.高校应成为创新型国家“源”动力[N].中国教育报,20130309(01).
[2] 颜进,张 兵,张 蕾.研究型大学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6(4):6870.
[3] 柳进,刘明珠.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9):3538.
[4]王希.美国名牌大学的博士生培养制度[EB/OL].[20130320].http://.
[5] 雷彦兴,王德林.美国当代学位制度的特征[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09):3841.
[6] Snejana I 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chelormaster Doctor Degree System in Bulgarian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D].Amherst: Electronic Doctoral Dissertations for UMass,2000:1920.
[7] 骆四铭.中国学位制度——问题与对策[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32.
[8]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4:216217.
[9]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博士生培养纵横谈[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351.
[10] 川大全国首创8年本硕博连读[EB/OL].[20130321].http://.
[11] 尤小立.“本硕博连读”是又一个“大师班”?[N].科学时报,20090901(B1).
[12] 吴琼华.“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建设与优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8(12):18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