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务英语专业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校企之间合作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教学中必须面向社会,以就业方向与社会需求为依据,向社会拓展,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则为其中一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符合高等职业教学的基本要求,既满足了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也顺应了现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的教学需求,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难点分析
1.校企合作平台缺乏支持力度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非重点专业或人数较少的专业所开展的校企合作,往往是通过其相关专业教师联系企业,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而这种以人脉联络实现校企合作的形式,增加了校企合作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当教师或专职人员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与企业联系紧密,则校企合作能顺利开展,反之,则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训平台。
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
在校企合作中,由于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存在资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忱。作为大多数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其需要具有丰富经验,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而作为实践经验欠缺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无法为企业带来收益,并且还可能加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上的负担。因此,许多企业并不乐于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加之,专业与企业合作的缺乏,信息交流的不畅,企业无法有效掌握在校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而学校对于企业的人才需求、新技术方面也了解较少,相应对学生服务于企业能力的培训也较少,无法为企业带来收益,最终难以实现校企合作。
3.商务英语专业存在一定局限性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文秘人员等。而在中小型企业内,对这些岗位人才的需求较少。这种低需求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优势降低,也削减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对企业的吸引力,进而影响到校企合作。
三、提升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水平的对策分析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培养目标的调整,及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既要加强对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等传统领域人才的培养,也应积极拓展新方向、新领域。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
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行业协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通过行业协会构建校企合作的信息交流平台。将行业协会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与行业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行业协会,了解国内外行业的最新动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最新技术要求等,以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与效益。其次,借助行业协会搭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共享平台。行业协会成员多为本行业的精英人士,具有丰富的领域知识。高职院校可邀请他们参与高职教育,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专业的技能指导,提高专业科研水平,共同开发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确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相互促进与提高。
3.探索灵活多样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基本为企业配合式,模式单一且缺乏深度,学校必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如结合市场需求,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让学生可直接在实习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以企业赞助或引进企业生产、服务环节的方式,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结合企业用人需求,随时安排实习工作,直接服务于社会。最后,增强市场服务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让专业人才更贴合企业需求。
4.加强政府引导,健全法规制度
政府支持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促成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力之一。政府可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提供有力支持,并通过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校企合作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严 瑾.高职高专外语系开设服务外包专业的探索研究[J].民营科技,2011(06).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逐渐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经济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而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大多数有英语专业的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相关课程,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社会需求推动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竞争会更加激烈,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正在调整定位,向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人才的方向发展,这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必须面对现实制定专业发展战略,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加强实践教学,深入研究社会需求变化,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1.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
要定位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必须考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把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辽宁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基地,工业占主导地位。辽宁省“十一五”规划已经提出了为适应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对服务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要实施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为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其次明确国际商务活动所需的人才结构。在开办商务英语专业过程中,我们对该专业岗位需求调查表明,商务英语活动大体上需要这样的人才:他们是涉外商务人才的主体,是企业或部门中的一般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其特点是精通现代商务活动,具备足够的英语沟通能力,充分了解企业商务需求。
因此,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是具有外语能力的商务技能型人才,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熟练掌握使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熟悉商贸理论和实践知识,能以现代电子技术为手段从事涉外商务的应用操作和初级管理的涉外商务技能型人才。所以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出发,应强调在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掌握适用的商务与外贸知识,,熟练地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等技能。
2.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个完整的商务英语专业应该既重视语言和技能又重视商务专业内容,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但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按照传统老三段模式制定教学计划,以某校10级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为例来说明。
2.1 课程设置方面。
2.1.1 有关商务英语专业基础课的门数、学时较少,普通英语语言文学类课程门数、学时较多。专业英语课学时少,占英语类课程学时的10%左右。在教学内容上仍然把语言点作为重点来讲解,课堂教学局限在英语语言知识的框架内,实际上是按照以英语语言文学为核心的旧的培养模式来进行教学。没有突出专业特色。
2.1.2 商务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课程如管理学、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会计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国际结算、商务礼仪等学时比较少,没有针对专业方向。
2.1.3 实习实训的课程开设不系统。学时较少。学生不能熟练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技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远远低于1:1。
2.1.4 针对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开设较少。如饭店服务技能、证券基础知识、西方礼俗、硬笔书法、美术欣赏、形体训练只有六门。
2.2 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不能真正检验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
2.3 师资的专业结构不完备,使用教材不规范。
3.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
为达到培养精通英语又懂商务知识 ,还具有商务运作能力的人才这一目标,一套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必不可少的。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别要求;课程必须在内容上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以及活动有关;重点应努力使词法、词汇、篇章结构与某些特定的活动相适应。因此,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英语语言课程与经济类学科专业课程相结合。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应该涵盖以下主要课程:
3.1 语言实践课 ,即基础英语课程。它包括:听、说、读、写、译,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口头和书面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这是商务英语学习的基础。
3.2 商务英语专业课: 商务英语口语、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谈判、商务英语写作、商务函电、进出口单证等。
3.3 经贸知识课: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商法、市场营销、电子商务、WT O与国际惯例、国际结算与支付、商务谈判等。
3.4 实践技能课:英语交际技能训练、进出口业务流程模拟实训、商务函电写作实训、进出口单证制作实训。这种课程体系改变了过去完全按学科和专业设置课程的做法。突出了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拓宽了文化和经贸基础 ,使学生对国际贸易有初步的了解,对进出口业务流程以及相关的商务谈判 ,营销策略等比较熟悉 ,并基本上掌握了商务函电写作、翻译及进出口单证制作等业务性很强的技能 ,基本上能胜任外贸业务工作。这也与国内某些学者“商务英语属于应用型、功能型英语 ,课程设置应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的研究成果是一致的。
4.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师资结构也不够合理。在此专业中教师一般有两类,一类是以英语语言为科班出身的英语教师,而另一类则是商务管理类专业课教师。真正能够既懂商务又很精通英语的教师少之又少。因此,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中不是英语欠缺,就是专业知识欠缺。这已经成为妨碍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如何解决,已成为每一个院校都面临的问题。现行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借鉴德国的方式大量聘请企业中具有实际经验的相关兼职教师,这些人不仅在英语上因其主要工作语言是英语而对英语精通,更重要的是他们熟悉相关行业的商业流程及实务。这种做法的缺点是,一般真正能够达到这种要求的教师相关课时待遇会要求很高,而且大多数都不能有充足的时间。对于这种情况,解决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与其所在的企业尽力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将学生的培养与其工作挂钩。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进行教师团队授课,如商务英语教师可以和专业课教师进行合作,在彼此的课中解决学生所需要的不同教学内容,如专业课教师可以讲市场营销的理论部分,而商务英语教师则可以根据其理论收集一些相关的案例用英语让学生接受并能从中学到一些相应的英语专业术语。
总之,商务英语的蓬勃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发展已使现代商务英语不仅仅局限于贸易行业,它已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对外交往活动中,其内涵和外延已得到不断扩展,并已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商务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本来越突出,具有较强商务英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要不断建设好商务英语这门学科,努力搞好对该门学科的研究和经验总结、推广使商务英语永葆勃勃生机,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创新性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亚,韩芳;高职院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01期;
[2] 彭华; 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探索[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03期
[3] 刘知国; 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01期
[4] 江春 ,丁崇文. 商务英语教师素质调查报告――商务英语理论与实践 [C].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 2004 .
关键词:商务英语;现状;创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28-0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务往来越来越频繁,各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缩短,沟通越来越顺畅,地球村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在世界不断趋于扁平化的今天,商务英语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生活与社交的方方面面,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根据国家人力资源保障部的相关信息显示,我国商务英语人才与日益增长的国际商务英语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未来具备商务知识,能够熟练掌握英语能力的人才将会在职场中成为抢手的香饽饽。商务英语教学涵盖语言教学、语言和业务知识的互动以及语言与具体目标之间的互动等等。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良好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好的商务操作技能以及商务学科知识。但是就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而言,大多数人在认知层面上还存在一定偏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惑。由于商务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内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商务英语专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为更好地服务外经贸事业而应运而生的。这门学科的发展,随着国际商务和英语语言的共同发展而不断融合,商务英语专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一面。不过由于商务英语出现时间并不长,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就笔者的理解,商务英语是一门在商务往来背景下使用的一种语言工具,教学更多围绕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总体而言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正如目前很多人所认为的,商务英语是一门应用学科,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
二、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现状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商务英语也发展十分迅速。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了适应我国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全国各大院校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相关,社会上也涌现出一批为培养具有商务英语能力的培训机构,帮助人们掌握一定的商务英语知识和能力。在当前商务英语发展欣欣向荣的时候,国际教育部还没有出台一个对商务英语教学统一的硬性规定,比如开办商务英语专业所需用具备的开课条件、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考察的要求等等,正因为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定,导致不同的院校各行其政,有的不结合自身办学实力,仅仅看到这个专业的火爆而盲目开设,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匆忙上马,给学科建设埋下了严重隐患。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还存在很多弊病。商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还需要具备深厚的商务知识,而且这两部分不是单一的,需要融会贯通,日后能够运用于实践。而在目前的传统教学当中,更多的是强调语言教学考级的训练、考试的过关等为中心,课程更多的是为考试服务,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的锻炼,导致教学还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到的仅仅是应付考试的技巧,却缺乏真正实践的能力,达不到真正教育的目的。
三、创新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传统商务英语教学存在很多诟病,但也有其值得学习之处。创新教学模式也只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改良与进步,才能实现教学的平稳过渡,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学模式的改变。笔者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创新,总结了以下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在商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1.情景教学模式。因为商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开展情景教学模式。由老师设置某种商务活动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开展情景对话。比如开展一场商务模拟谈判或者是商务会谈等等,通过情景模拟,将外贸知识和外贸英语的交际方法以及理论,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情景模拟最大的好处是学生可以一边看、一边说、一边听,置身于逼真的英语学习环境中,体验到真实的商务英语场景。商务英语情景教学可以模拟的教学场景有很多选择,比如选择在某家公司、某个工厂的仓库、货运码头,或者选择在海关办理业务、在机场、银行等等。模拟的内容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比如开展一场跨国公司之间的国际商务谈判、或者与某个涉外公司签订一份国际合约,还可以是质检验货,包装运输,报关报检,租船订舱,发货收款,开立汇票,信用证议付,甚至索赔仲裁等主要贸易流程。教师在开展情景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知识要得形成体系,通过不同的场景培养学生不同的应用能力,在情景模拟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商务英语的魅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兴趣教学模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商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任何教学手段都更加有效。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我国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现状中,由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受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缺乏一个良好的英语锻炼氛围,导致我国的哑巴英语比较普遍,更别谈商务英语的实践能力如何能够得到强化锻炼了。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在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学习,积极应用于实践,对平时的学习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演示一些实践案例,通过案例,了解哪些错误的商务英语应用,以此来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不恰当的英语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大有裨益的。
3.创编教学模式。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甚至让学生来主导课程教学,比如将学生分成几个兴趣小组,由他们自编自演一些情景小剧,如和商务背景相关的话剧、小品、相声、歌舞剧、商务谈判等,学生在编导这些小剧的时候,就需要查阅很多相关资料,主动探索很多知识,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锻炼其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商务英语教学的枯燥无味,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感受到商务英语的实用性与学习商务英语的乐趣。
4.换位教学模式。商务英语教学是一门十分有意思的学科,教学方式多样,不拘一格,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大胆地创新,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尝试,比如和学生互换角色,由学生来讲课,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挑选一些简单容易掌握的章节,让学生来充当老师,向自己的同学进行讲解,老师则充当评委,在学生完成讲解之后,老师可以向“临时教师”提问,也可以就“临时教师”的教学表现进行点评,将学生在讲学过程中的要点进行整理和归纳,来加深教学效果。
上述创新教学模式淡化了英语学习过程中重复记忆带来的枯燥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赋予学生心理安全感和想象空间,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消除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排斥和恐惧,使学习过程对学生而言更像是一个分析、探索、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过程,有利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泽元.创新教学的策略和走向[J].教学与管理,2008,(1):7-9.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商务英语 教学模式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一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相应地,商务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突出,具有较强商务英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随着教育服务业的开放,商务英语教学也将受到全球化的洗礼。社会更加需要懂英语、懂商务、会文秘、会财会等的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课程在越来越多的院校中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也成了各院校极为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尤其是高职高专,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设置等进行了探讨和改革,而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水平就成为各高职高专院校所面临的当务之急。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入世造就了新经济时代,商务英语教学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从商务英语的内涵出发,针对新经济时代的特点明确了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分析了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建立一种互动的、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为宗旨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一、商务英语的内涵及其教学目标
一般来说,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Business Activity) 中所使用的英语。上世纪80 年代, 在我国商务英语主要用于对外贸易, 因而又称为外贸英语(Foreign Trade English)。现在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全球化, 中国将在更广阔的领域、更深的层次融入国际经济生活,我们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内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现代商务英语已赋予了它新的概念,不应特指我国对外贸易业务英语,它还应涵盖我国人民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对外交往活动中所作的英语应用, 现代商务英语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扩展,已形成为一门实用性学科,更是以国际商务为语言背景的专门用途英语。
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学科或专业相联系的英语,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特殊的内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能使用英语交流信息;领会式掌握1000个~1500个本专业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常用单词;能阅读有关专业的原版教科书、参考书及其它参考资料;能听懂与本专业有关内容的英语讲课、会话、报道和讲座;能用英语进行有关专业内容的一般性会话;能在阅读有关专业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写提纲、写论文摘要和论文简介等;能在半小时内写出150个~180词有关内容的短文和信函。”
根据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对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并考虑到商务英语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和商务交际技能。商务背景知识的内容及其在课程中所占的份量取决于学习者工作性质及专业化程度。商务背景的内容决定了该情景中需要运用的交际技能以及语言技能。商务交际技能指从事商务交际活动所必需的技能,既有语言方面的,也有非语言方面的。商务背景中使用的语言涉及词汇、句型、篇章及语音、语调等方面的能力。具体情景中使用的语言是由其商务背景的内容和交际技能决定的。商务内容决定专业词汇的选择;而交际技能则决定句型的选择、篇章结构、文体风格、语调、节奏的变化等等。由此,我们制定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掌握在国际商务领域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入门知识;掌握商务英语信函的基本写作方法;能进行基本的商务英语对话”。教学目标是一门课程的核心,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二、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2000年来,一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都争相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效果,为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实用型专业英语人才。但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还不足以应对日益频繁变化的国际商务活动的要求。此外,由于受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活动从人才培养理念,教学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设置,到教学方法的应用及英语教学水平的测试等都不够健全、不够系统,培养的商务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实操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标准不相适应,这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及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都是十分不利的。
在新经济时代,仅仅掌握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应用,是创造。21世纪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且熟练掌握国际商务知识的国际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英语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业进出口公司、三资企业、跨国公司中国、境外中资机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服务公司等行业中从事国际商务、谈判、管理、翻译和文秘工作。”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商务英语的应用型人才,迎接挑战,我们的商务英语教学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
1.结合课程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创造情景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商务英语使用的范围和功能的针对性及相应语言风格的特殊性使它自然区别于一般生活用语和学术用语。作为语言的一个部分,商务英语的使用同样也受特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如果想学好商务英语,必须对企业的商务、企业文化及英语国家的文化深入了解。因为任何形式的语言运用都在遵循它所处文化赋予的规则并受其制约。当我们认识到商务英语的这些特殊性后,就不难发现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将情景语言教学进一步扩展,根据课堂需要设立切实可行的情景,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大胆设立实例情景,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塑造其语言运用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例如:在讲到making complaints时,教师可以设置poor quality等细节情境让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启发学生表达出投诉的充分理由,而且要有细节描述,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比如可以道歉,可以退货,可以退款等。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的商务思维,独立解决商务问题。通过情景教学,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于商务英语的兴趣,而且还锻炼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2.改革商务英语教学考试制度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同时又是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某种职业生产和管理技能的培训,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育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用英语从事商务、外贸及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成为语言应用技能型人才,即能把语言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设计和行动方案,把设计和方案转化为商品、服务、管理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独特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考试应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和专业。
目前大多数学校采用的做法“秋后算总帐”的“综结性”考试方法不利于学生及时复习,不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与实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我们的考试次数少,涉及面窄(由于时间和分数有限),笔头的测试多于动手的测试,记忆性的多于理解性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战应变能力,偏离了“以专业应用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初衷。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对其基础的语言知识进行考核外,重点就应检测其语言的应用能力,侧重于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应以能力考核为主导思想,在考试形式和内容上逐步进行改革。
考试形式应由以往的单一笔试改成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种形式;将以往的笔试客观题占主体变为主观的分析、判断、解答、制作、书写占主体的形式,增加实际能力的考试。考试内容应侧重于近年来的商贸案例分析、英文外贸函电、翻译、写作等为主要考核内容。同时,专业课程也可采取分组作业、公开答辩、完成任务等新的考试方法,如撰写论文、演示报告、英文广告策划、市场营销方案设计、物流计划的编制、网上营销操作及购物表演等,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我们应将学生校内实训成绩记入平时成绩,突出对每个环节实践能力的考核。
3.立足企业、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任何阶段的教育目标都应该与该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学目标必须与社会上的岗位需要接轨,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任务型教育与教学目标为宗旨。否则,毕业生就无法被社会接纳,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企业的需要就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企业需要的是“定单型”的优秀人才,因此,应构建一个与理论教学平行又相对独立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企业、市场需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安排上既要强调针对性,同时,又要注重适应性,以增强职业能力和开拓、迁移的能力;体系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安排,采用三种方式:交融式、交替式和阶段式。交融式教学即将商务英语的知识的掌握同实践同结合,采用情境化模拟教学或企业实地教学,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运用知识。这需要教育机构有着很好的媒体硬件和优秀的教师队伍,更需要企业的实地配合。是商务英语教学的最佳选择方式;交替式教学即将理论教学同实践训练分学期,或将一学期分为两半交替进行,相互配合。相对于前者,这种方式是一种折中、妥协,教学安排更容易;阶段式教学即将所学内容模块化:商务英语的课程内容、技能训练、应用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四部分有机结合,分块进行。以上三者教学方式不同,出发点一致。目的就在于改变商务英语以往的理论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三、结语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必须本着“以我国教育十年发展纲要为依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突破口,构建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一指导思想,在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人才能力培养、信息反馈系统建设等方面大胆创新,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实践。坚持走产学合作的道路和建立完善的教学水平测试系统是实现有效改革的必要保证,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进对于培养以英语为工具,掌握商务专业知识,集语言技能与专业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虞苏美:商务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商务英语 阅读 专门用途英语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13-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贸易往来的迅猛增加,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社会各界对具有高素质的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要求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人员既具有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又具有扎实的商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商务英语这一学科就应运而生。商务英语就是在复杂多变的商务环境下应用的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 的一个重要分支,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及宽厚的人文素养,同时又具有系统的国际商务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优势,与英语专业相比,具有丰富的商务知识;与经济管理类相比,又具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英语阅读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笔者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教学策略。
一、专门用途英语视角下的商务英语阅读
1.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前,英语教学只是作为普通学历教育的一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素质为目的。60年代后,为满足不同的目的,不同领域的英语教学模式逐渐出现。70年代,社会语言学家在美国的兴起,注意到社会因素对语言变异作用,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确定语言的社会属性和语言的交际功能性的性质,从而确立了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直到1977年Strevens提出了ESP的定义:“在内容和目标有特定学习者群体的特殊需要而定的语言课程或教学计划”。它是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一种英语语言的变体。它的教学不仅包含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而且有明显的专业内涵,是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它有独特的词汇、句法和结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我国培养既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从事实际工作中的专业英语,还通晓特定行业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商务英语培养目标相匹配。
2.专门用途英语视角下的商务英语属性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一个分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它已取代科技英语成为专门用途英语最为重要的分支。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有普通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之分。普通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英语专业知识,培养其听、说、读、写、译的英语基本技能,而商务英语教学在重视结构和功能等英语语言基本方面的训练的同时,其教学重点要放在商务环境上。EGP和ESP的差异:ESP课程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交际需求,而EGP只是把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语言课程。从实践角度来看,商务英语也可以分普通商务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Business Purpose, EGBP)和专业商务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Business Purpose, ESBP)。学习者在学习商务英语时,要学习较为系统的国际商务基础知识和某一国际商务学习的专业知识。专业商务英语的特点是突出国际商务学科领域中“专业”,因为其教学目标是培养擅长国际商务某个领域知识的、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的英语专门人才。而普通商务英语是指国际商务活动中常用的英语语言,带有国际商务的基本特征。旨在让学生了解国际商务领域各行业的知识和相关的基础专业英语。他们所学的“商务英语”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商务英语知识。可以看出,专业商务英语包含普通商务英语,例如普通商务英语中的国际市场营销,只是涉及营销中的基本知识,“营销组合”、“整合传播”、“目标市场” 等基本概念,专业商务英语对这些概念的解释有更深层次的内涵。
3.商务英语阅读的语言特点及教学现状
商务英语阅读作为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人才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具有既培养语言能力又传授商务知识的双重目的。在商务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既要了解英语语言知识,又要从阅读材料中获取相关的商务知识。而商务英语阅读的语言特点是:专业词汇和行业术语多;文体多元化;实用性较强;涉及多领域商务专业知识。
对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者达成共识:多数的商务英语阅读的教学模式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传统的教学不能兼顾商务英语阅读课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学生通过英语语言掌握商务知识的技能。
二、商务英语阅读的教学策略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应该坚持语言教学和商务知识教学相融合,同时要注意教学策略。
1.选定普通商务英语的教材
商务英语阅读的教学,一方面是英语阅读的教学。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对各种阅读技巧的使用,以提高对文章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语言的交际能力;另一方面是商务知识教学。英语为载体,阅读为手段,以国际商务英语的基础知识为核心, 让学生获取商务知识。教学中实践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专业和英语水平进行延伸,所以应选取普通商务英语内容的商务英语阅读的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现有的阅读教材,不是系统性地选取只是随机性地对商务背景知识进行补充。从普通商务英语的角度来看,商务英语阅读的教材内容应涵盖国际商务活动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应系统地涵盖商务英语的主要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管理学、物流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知识。
2.基于内容教学法的商务英语阅读
近年来,对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众说纷纭,有案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这里所强调的是内容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由于商务英语教学是既注重语言技能培训又注重学科内容传授,内容教学法正满足这一需求。
CBI依托课程内容进行外语教学,将语言教学和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学科内容或学习者感兴趣的信息结合起来。
商务英语阅读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内容教学法的主题式CBI教学模式。其宗旨是围绕某个特定的主题或与其相关的话题组织教学。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掌握相关的商务专业知识。
三、结语
从专门用途英语的角度看,商务英语阅读的教学不同于普通英语阅读,它不是对英语阅读的单一延伸,有其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是只强调词汇、语句和语篇的讲解和各种阅读技巧的训练,而是注重商务知识的输入。从普通商务英语的方面,让学生用英语来获取商务知识,并掌握商务基础知识的专业英语,做到英语语言教学和商务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当然,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困难重重。如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教材内容满足不了商务内容教学法的需求,学生学习策略不当等方面的问题,相信经过许多商务英语教学者的不懈努力,一定会有很大改善,发挥商务英语阅读在培养既具有良好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又有扎实的商务专业知识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及国家多项政策优惠,经济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区域经济贸易的强势发展和日益频繁的对外贸易往来对于高端技能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在北部湾经济区,突出创新驱动,扩大开放合作,加快实施“双核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三区统筹”格局,来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形态。同时,积极参与“一路一带”、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打造开放新优势,再创经济发展新红利。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利用北部湾、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合作平台,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由此“英语+国际贸易+东盟小语种”的应用人才缺口更为明显。我们从国家的相关政策了解到关于商务英语专业要求及专业特色和优势,明确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方向,我们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在培养英语语言基本功与熟练度的前提下,还要依托“校中企”“企中校”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对外我们要承接各类商务英语业务,对内构建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体系。以构建新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为核心,努力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构建培养人才的特色。
二、商学结合,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1.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开展实践教学改革
改革校企合作机制,构建外语服务公司,实行人才共同培育、过程共同管理、成果共同分享、责任共同承担的合作形式。
(1)人才共同培育过程中,扩展校企合作的相关领域首先,我们要成立并且优化由企业一线负责人、行业专家、商务英语专业骨干教师等等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其次,提高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兼职的机会;最后,建立学校与企业一体的经济实体,例如建立外语服务公司的相关管理董事会和企业人员与教师一起担任的管理着。
(2)过程共同管理过程中,我们要规范校企合作首先,在教学过程我们要实现共同管理;其次,要建立相关的实习与实训的基地;再次,我们要达到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后,做到学校与企业之间文化的相互融合。商务英语专业文化意识的培养与企业文化之间要形成有效的互动以及有机的融合,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我们才能实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使学生能够从学校直接零距离过渡到企业工作中。
(3)成果共同分享过程中,使学校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共同提高首先,学校需要给企业“量身打造”一套符合该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以及员工的培训;其次,企业要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实习与就业的机会,帮助学校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4)责任共同承担执行中,我们要保障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通过公司董事会,在院级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管理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统筹管理,及时有效的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构建“校企合作、商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机构,对教师和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工作过程为主的导向型课程教学结构
以商务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学生国际商务职业能力为教学核心,让学生具有国际商务业务能力和商务英语交际能力。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不同,分析其主要工作任务意义行动领域,最终确定学生的学习领域。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实训学习、专业岗位学习、岗位调研的形式扩展自己的学习领域,在学习中要重视商学有机结合,学校的教师与企业专家要一起研究和分析符合社会就业要求的实习工作任务,建立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以及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我们要重视工作过程为导向,再将对应的知识体系进行合理的重新组合和构建。目前,我们按照工作过程已经开发了一些有效的实训课程,具体的实训项目包括商务英综合技能实训、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国际展会实训等等。这些实践课程都是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作为训练目标,在实践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工作的整体性,设计的课程更加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三、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彰显“英语+商务”的人才培养特色
1.实施“商学交替”的实践教学方法,彰显特色的人才培养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要考虑如何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然后顺利进行商务助理或开展国际贸易业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国际英语的水平和运用英语进行商务交流的水平。为了更凸显人才培养教学特色,可以在教学中实施“三交替、两实、一制”的实践活动,“三交替”指的是教室和实训基地进行交替使用、学生和企业员工进行变换、学习教学活动与商务活动之间要交替出现);“两实”指的是采取实际场景教学、实训基地教学;“一制”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实习“上班制”的实践方法,能有效为学生创建更多的参与机会,在参加国际性的商务活动中锻炼学生商务职场的能力。加强实践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大知识储备,增强综合能力,为学生确定了学习的主体并提供了发展空间,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实践教学要呈现“双能、双证”的特点
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主要的工作任务以及行动领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智能和技能,专业课程要围绕“商务助理”和“外贸业务员”两种典型的职业岗位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同时,要求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的考试,推行毕业证书与岗位资格证书的“双证”制度,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要让学生有机会可以获得国际商务从业资格证书、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证书、涉外秘书资格证书等等。
3.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完善实训基地
打造“两真”的实训环境,即校内仿真环境及校外真实环境。完善学校内实训仿真环境,在原有基础上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得实训内容与岗位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对接;要大力引进来自企业的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引进行业标准;完善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示范基地,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构建稳固和完善校外实训场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专业认知实训课程、专业操作实训课程以及顶岗实习等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毕业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专业教师和基地业务骨干进行联合指导来完成。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我们需要有效的利用企业自身的有利资源,对于实现学生就业与岗位零距离提供帮助。
4.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我们需要加强教学管理、对实践过程进行监督、对行业进行有效评判等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我们要降低传统考试形式的比例、考查应该采取两种考核机制,构建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考核以及作品考核、结业的时候进行有效测试等多种形式结合的商学考核方式,并且在考核的时候要由行业内相关企业人员或以行业企业评价为主进行参与,从而有效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师资队伍,保证实践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1.采取“三双”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三双”措施即双带头人制、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双背景的复合型团员。
(1)实行双带头人制
建设期内培养两位有影响力的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一位是有丰富教学教改经验、又有企业任职经历的专任教师,专业双带头人的培养有利于专业的内涵建设,整合商务英语人才发展的战略规划和资源。课程负责人把握发展前沿和未来方向,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得教学团队成员能够有效掌握高职教育中的发展规律,精通自己专业的相关技术,使其在行业中发挥影响力。
(2)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广泛和深入的实现“专兼结合”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立层次合理的“双师”结构、专家型教学团队。聘请几名企业人员如商务翻译、商务助理、国际贸易业务员等做兼职教师,引进具有行业背景的人员充实到教学队伍中,让教学团队多元化发展。同时让团队教师参与到外语培训,企业培训,翻译服务,完成承接的任务,对学生的商务活动给予指导,鼓励全校的人员参与各类的职业资格相关考试,使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得到有效提升。
(3)双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招聘具有商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如有行业经历的英语专长人员,或者本科商务或英语,硕士英语或商务的毕业生,鼓励老师到企业深造或学历提升。
2.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的培养重点在于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参加研讨会,进行长、短期进修,举办讲座、开展教学专题研究等方式,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聘请专家来院讲学和指导,加强横向联系等方式,拓宽师资队伍的科研视野,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鼓励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撰写论文,申报教学科研课题,打造标志性教学成果。
五、结语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国内外;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312-02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扩大和经济贸易的高速发展,社会对“语言+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商务英语作为ESP的重要分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研究。
一、国外研究综述
英美等国的应用语言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关于“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简称ESP)的教学理论。
1.ESP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主要回答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语言本质、学科属性、文体特征等认识论层面的问题。例如,Strevens指出:在内容和目标有特定学习群体的特殊需要时,ESP不仅包含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而且有明显的专业内涵,是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的结合。Barber、Tarone和Lackstrom等学者从文体学、句法学、语用学、体裁分析等角度研究了商务英语的词汇特点、语言特征和文体特征,通过分析语言的宏观结构和实现这些结构的微观语法词汇模式,来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的认知结构和建构策略,探索特定商务交际情境下的语言学习。
2.ESP的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主要解决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有关的系列问题,如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语言技能的培训、测量和评估以及教学方法等。例如,Dudley 主张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以任务为主,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即“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中用”。它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Douglas指出,特殊目的语言能力由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功能知识和社会语言学知识),策略能力和背景知识(话语领域)构成,因此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应从语言知识、策略能力和商务背景知识三方面着手。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从2010年起开始蓬勃发展,并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具体研究现状如下:
1.研究主题类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大体分为五类,一是进行理论剖析,即分析语言学理论尤其是翻译学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指导意义,如建构主义、功能目的理论等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二是研究教学模式,即探讨当今流行的一些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在商务英语翻译课堂中的运用,如任务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案例分析法等;三是研究现状、提出对策,即描述当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如学生基础较差、教材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四是研究翻译实训教学,即关注校企合作,面向市场或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五是关注网络多媒体和语料库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2.研究方法。国内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如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对课堂教学的设置等,而定量研究较少。鉴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各有其优缺点,可以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桂诗春教授指出:“应用语言学必须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采用科学的方法、现代化的统计和测量手段进行量化分析,以系统数据为基础的定量研究应引起商务英语翻译研究者的关注和运用。”
3.研究趋势。随着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的发展,其研究方法正逐渐呈现跨学科的特点,即运用测量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习得等学科的新发展来指导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二是对市场需求及学习主体的研究,如影响学生翻译能力习得等因素,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三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如语料库、机器翻译等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将会得到加强。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克非教授论证了语料库翻译学的范式理据与体系,深化了语料库翻译学的应用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王立非教授提出了建设基于CBI理论的机辅商务翻译教学平台等。
以上研究为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商务英语翻译培养既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又通晓特定行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拓宽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务英语 “ 1+5 ”立体化教学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134-03
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为媒介和辅助,以商务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一种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它于2012年被教育部正式列入大学本科专业基本目录,获得了官方认可。商务英语不仅关注英语语言自身功能和技能的积累,更注重强化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和处理商务事宜的能力,具有明显的“双重知识和双重技能”特征。随着国际间商贸合作的加深,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量持续增大,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国内已有145所高校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出现了不同的研究视角,但研究发现,多角度和多维度的教学改革思维最受推崇,它解禁了单一教学改革缺乏灵活性和动态性的弊端,给教学改革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本研究将立体化教学理念引入到商务英语教学中,尝试以立体化思维方式对教学进行系统的剖析,意在构建更为有效的商务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型。
一、立体化教学的内涵
立体化教学研究目前有两条不同的主线,一条研究主线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手段对课本中枯燥的平面知识进行图像、声音、视频等的技术处理和加工,使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它一般作为课堂主体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国外研究一般都把立体化教学与多媒体、网络等元素挂钩,国内类似的研究也伴随着网络技术和在线教育的不断完善逐渐兴起和发展。而另一条研究的主线关注教学元素的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多方位的整合和优化,从细小环节入手,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由面最后组成立体模型,摒弃了传统研究中的平面性和单一性,相关的研究更倾向于对教学的整体导向作用。胡培德的《立体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拉开了多维度立体化教学研究的先河。相关研究在2010年以前还比较少,之后才逐渐地增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立体化教学选择的维度也因研究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过往文献研究中发现,部分立体化研究存在体系性不强,构建随意性强等问题,同时,对商务英语立体化教学系统研究较少,这为商务英语立体化教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中的不足
随着商务英语教学受到不断地关注,各种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地涌入并参与创新,形成了多种教学理念并驱的局面,给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但对相关教学改革文献细细研读也发现其背后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教学前忽略了一个核心的问题――“教怎么样的学生?”部分商务英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差异的存在,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采取相似的考评形式,脱离了不同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征差异的考量,缺乏因材施教。其二,教学目标往往进行统一的设定,缺乏层次性,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时常出现波动和差距。其三,教学内容零碎,缺乏整体性、关联性、系统性的统筹教授,缺乏英语和商务知识的有效融合。其四,以老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局面仍然存在,虽然一些单一的教学改革方式被引入,但是水土不服和灵活性不强等现象屡屡出现。其五,教学评价趋于静态化和标准化,评价更关注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的努力和表现,使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挫败感。
三、商务英语“1+5”立体化教学的构建
商务英语立体化教学对“教怎样的学生”,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1+5”的立体化教学构建,即“1”――学生的基础水平起点,“5”――教学目标维度、教学内容维度、教学资源维度、教学方法维度、教学评价维度五个方面。
(一)学生的基础水平起点。在进行商务英语教学之前,我们首先要承认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包括先天遗传的智力因素,也包括后天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习惯的形成。比如,不同专业学生群体(英语专业和商务专业)水平之间的差异;不同英语和商务课程的先后学习顺序对学生知识理解产生的差异;不同级别学校或者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等。学习群体间差异永远客观存在,对学习群体差异的承认能够更好地把握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也为因材施教的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对学生群体基础水平的了解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英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水平;(2)所具有的商务知识储备;(3)学过的相关英语课程和商务课程情况。对学生三方面基本情况的了解才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思路,从而引导学生获得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维度。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风向标和指南,是日常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决定了教师课程实践的取向。因此,课程目标的设定要恰当,太高会使学生达不到要求产生挫败心理,影响学习的信心;太低则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普遍的做法是一课程一目标,目标缺乏灵活性和动态性,制定前没有进行多种因素和现实条件的多方考量,制定以后甚至多年不变。商务英语立体化教学目标充分地考虑到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潜在发展要求之间的差距,预设能使不同水平学生达到不同层次化目标,充分体现了维果茨基(Vygotsky)提出的 “最近发展区”理论,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或者距离 ”。在目标设定时,为了使目标更具有可达到性和操作性,立体化教学目标进行了三个层次的设计:(1)基础目标;(2)提升目标;(3)拓展目标。基本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基础目标,提升目标则有60%~70%的学生可以达到,拓展目标达到的人数在10%~20%,合理地对学生群体进行分层目标的设定,不仅考虑到学生不同基础水平的要求,也在无形中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教学内容维度。教学内容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要信息纽带,与学生学习的成效有直接联系。在商务立体化教学中,教学内容被分为四个板块:(1)英语知识板块。英语作为商务英语运用的基础和辅助,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必不可少,只有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商务英语的作用。(2)商务知识板块。在国际商务交际中,商务谈判、商务信函、商务礼仪、商业营销、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商务知识必须掌握扎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商务行为,使自己在商务场合中游刃有余。(3)交际思维板块。部分刚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的高校中,缺乏跨文化交际和文化素养的设计,在国际商务场合中光具有“英语和商务”的双重知识是远远不够,在面对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和民族习惯差异的人,交际思维就显得尤为的重要。(4)实践应用板块。建立校内“商务英语模拟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校内模拟中心通过如商务接待、商务谈判、商务合同拟订、商务信函交往等主题的模拟,提升学生的能力;而校外与海关和外贸单位等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四)教学资源维度。教学资源往往指教学材料、环境和后援系统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它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撑。商务英语立体化教学避免依赖单一的教材资源进行教学,而采取了三条途径的教学资源设计:(1)文本资源。依托教学教材范本和教学参考书进行细致的剖析,把握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课堂主题内容提供支撑,并完成课程的教案和教学设计。(2)非课堂资源。除了课程教材的充分利用外,还应该积极地拓展非教材资源,通过试题库、课件库、案例库、问题答疑库、参考文献库等的设计深化课堂知识,使知识得到有效地拓展和延伸,加强学生学习的深度。(3)网络资源。网络的高速发展为教学资源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为应对新时期新形势教学资源的诉求,商务英语立体化教学依托现代教育理念,结合形式多样的网络电子素材,通过相应的网络交流平台进行深化辅导,完善探讨和反思机制,增强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使线上和线下资源能够双管齐下共同发挥作用。
(五)教学方法维度。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形成的一整套教授和学习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至于哪种方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直没有定论,不同教学方式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原因,但是没有瑕疵的教学方法很难找寻,单一固定的教学方法必将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发挥。因此,在立体化教学选择中,不能盲目地尊崇唯一的方法,而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动态调整和组合,形成联动机制。商务英语立体化教学主要从以下五种方法范畴进行适当的组合和联动:(1)引导(如支架学习、渐进式学习等);(2)协作(如分组学习、模拟和游戏教学等);(3)探索(如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学习等);(4)交流(如线上线下双轨互动学习等);(5)积累(如分解教学法、模块教学法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需要进行不同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混搭,这样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形成,而联动机制使各种教学方法能够得到更灵活的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果。
(六)教学评价维度。教学评价反馈不仅能检验教学计划完成的质量,更能促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优化,使教学获得更佳的效果。单一的商务英语考试评价时常被卷入高分低能的批判漩涡,很难适应新世纪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评价需要。立体化教学评价摒弃了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打破静态标准答案的思维禁锢,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共性和个性相结合,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考评机制,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主要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1)商务英语考试,涵盖商务课程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考查;(2)商务英语课堂表现,通过课堂表现衡量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态度;(3)课外自学表现,通过撰写自学总结和心得了解学生对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和自主学习的情况;(4)模拟实践教学表现,在模拟实践中评价学生准备和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四个方面的评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需要强调的是,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依靠老师进行评价,同时也应该合理地考虑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具有的基础水平,只有这样,评价才能更加的科学合理。
总之,立体化教学与其说是新形势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下转第148页)(上接第135页)如说是一种对教学要素多维度的一种思考,促使教学得到更为和谐的发展。本文对商务英语的“1+5”立体化教学进行构建,提出了在认识学生现有能力的基础上的5个维度的立体化构建,旨在为商务英语的多元化教学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商务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需要各位商务英语教学同仁筹谋献策,同心协力共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商务英语的稳步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理论研究小组. 论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06(5)
[2]蒋丽平,申保才.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模式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3)
[3]吴朋,秦家慧.构建商务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框架[J].外语界,2014(2)
[4]胡培德.立体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1989(4)
[5]吴鹏,秦家慧. 构建商务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框架[J].外语界,2014(2)
[6]徐美娜.“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5)
[7]曹德春.学科交融与商务英语专业内涵建设[J].郑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8]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44
[9]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3-156
关键词: 《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G434
一、引言
目前全国23所本科中医药院校当中有近一半开设有英语专业,多数开办于十年之前。在当时的大环境中,各中医药院校纷纷创办英语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从“学院”升为“大学的“更名”需要,其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就是该校的专业数量和学科门类。英语专业的办学成本相对较低,因而在论证不充分的情况下,仍然被草率开办。实际上各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建设和发展都还很不成熟,在各校中的地位普遍不高。然而,当前各院校英语专业办学所依据的情况与当年有了很大的不同。
二、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与创新――压力与动力
第一、 作为高等院校本科阶段英语类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估重要依据的《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于 2015 年由国家教育部正式出台实施,对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准入、专业建设和专业评估提出了基本要求和标准。《国标》倡导“分层卓越、各显特色”的原则,要求各高校以《国标》为教学蓝本,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特色以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制定本校的英语类专业培养方案。[1] 这一原则的要义就在于要使各个层级、各有专长的各高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能摆脱“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高等中医药院校举办的英语专业必须在《国标》指导下革新人才培养机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将人才培养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
第二、就中医药事业发展而言,在宏观政策方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工程,探索建设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并按照国家总体部署支持中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医药对外投资和贸易。在具体产品贸易领域,2016年医保商会联合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共同推出了“植物提取物优质供应商”认证(GEP认证),成为提升中植物提取物企业在美国市场含金量的重要法宝。近年来,通过产学研国际合作推动中医药走向海外市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
总之,中医药事业的阔步前进将直接大大刺激中医药企业对兼具英语专业知识、基本中医药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的高端英语人才的需求;作为“产学研”中重要一环的中医药院校,其培养的具有突出中医药专业特色的英语专业人才将在中医药的海外拓展中担当重要角色。为此,我们要深刻把握《国标》倡导的“分层卓越、各显特色”原则,改革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在《国标》指导下做好充分的人才准备。
三、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对照《国标》,我们发现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层办学观念陈旧保守。
部分院校的管理层对于所在学校英语专业的发展还缺乏前瞻性的思考,未将所占学生比例不大的英语专业办学进行全局性统筹规划。在陈旧保守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下,中医药院校更多地还是把资源投入具有传统优势的医学药学学科研究与专业建设上,而对英语专业等“小众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和投入明显不足。有些院校的管理层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淡薄,缺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类指导、分类培养的理念,束缚了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这些都直接造成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整体办学水平不理想,培养的学生质量差强人意。
2.专业特色不够突出,未能体现《国标》倡导的“分层卓越、各显特色”的原则
虽然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一定数量的中医药类课程和商务类课程,然而基于某些考虑,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大幅调整。在保留英语专业传统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减少甚至取消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医药类相关课程,增加了一些商务类课程。这样虽然着眼于夯实学生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提高学生的商务能力,但其专业办学所依托的中医药背景却被大大削弱。由此,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与其他高校的英语专业的同质化倾向加大,缺乏自身突出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与《国标》倡导的“分层卓越、各显特色”的原则多少有所背离。
3. 实践环节薄弱导致交叉学科优势不明显
现阶段,理论教学在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仍然占主导地位,而实践课时相对较少。实践型、双师型的专业教师缺口较大,不少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实际并未完全落实和开展。 还有一些中医药院校的英语专业在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还远远落后,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薄弱。而实践环节的薄弱则直接导致学生仅仅将英语专业知识、医药知识和商务贸易知识等模块进行简单地叠加,并未很好地贯通、协调好知识模块之间的关系,因而使得其本应具有的交叉学科的优势体现得不明显。
4.僵化、落后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部分中医药院校唯“就业率”论,将其视为就业质量评价的最主要指标和最关键因素,有些甚至直接以就业率考核代替就业质量综合评价。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就业率统计没有综合反映就业动态、收入状况、岗位稳定程度、岗位发展前景、个人满意度等多项就业质量评价指标。[3] 这样的体系其实是僵化的、落后的,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质量,导致评价对专业建设所应具有的导向作用并没有得到实现。
四、《国标》指导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在《国标》指导下,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制定本校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
邀请各校所在区域内相关中医药生产和贸易企业,甚至与各兄弟院校及其所属区域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联动,制定中医药行业发展所需要的英语专业本科质量标准(“行标”)。各校英语专业依据《国标》与“行标”,制定本校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之后,各校英语专业应积极优化课程体系,调整现有教学模式,构建以中医药学科为依托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4] 形成专业教学团队,高质量、有特色地培养适合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需要的英语类专业人才。
2. 以质量为核心,狠抓专业内涵建设
各校英语类专业要树立多元人才发展^,按《国标》的要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摒弃落后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为本,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分类培养,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创业精神,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管理层应大胆革新,进行资源的优化升级配置,加大对实用英语(中医药国际贸易方向)等具有长远创新能力的英语类专业的投入,狠抓专业内涵建设,培养符合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英语专业人才。
3.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探索中医药院校实用型英语人才“订单式”培养。各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与中医药制造和出口高度关联性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构建人才协作培养机制:一方面各高校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配套改革,实现实训教学与专业岗位技能和学生专业素质与企业雇员职业素养的对接;另一方面相关企业在合作框架内,按照约定与自愿参加“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项目”的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保证学生的就业。这样既可很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也可稳定和开拓学生的就业渠道,一举两得。
4.着眼于实践,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改革目前以书面考试为主的教学考核方式,增加实践环节的考察,并加大其在整个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推进实习基地建设,开拓专业见习新途径,如以恰当方式组织学生参加广交会和药用植物提取类的专业小型交易展示会,促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向实践工作经验的转化。采取扶持政策,加大实践型、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的力度。
5.建立动态的、立体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摒弃唯就业率论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将前述就业动态、收入状况、岗位稳定程度、岗位发展前景、个人满意度等多项动态性评价指标纳入其中,建立就业质量评价的雇员自我评价和雇主评价机制。甚至引入第三方评价,通过科学规范评价流程和方法,确保评价机制的权威性[3]5。由此建立起动态的、立体的英语专业人才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对现行人才培养制度起到反拨作用。
五、结语
在中医药事业蓬勃兴起的大好形势下,各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应依据《国标》,依托本校优势资源,针对各校生源特征,着眼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培养能适应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的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仲伟合.《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J].外语界,2015(3):2-8
[2]中医药贸易迎全新机http://.cn/stock/t/2016-05-10/doc-ifxryahs0658909.shtml
[3]张娟.基于协同理论的医药贸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西北医学教育,2016,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