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认识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151-05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对提升创新素质的意义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科技创新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通过各层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开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提供了重要途径[1-2]。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单元,采用合适的实施模式,将对课题的成果产出、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各个高等学校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意识、科研精神,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开展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目标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才,推进高校教师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促进高校与国家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大学生科技创新定义为:大学生运用一切已有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3]。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特点,参与到不同形式的活动中,达到知识学习、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相融合的目的。一方面,科技创新活动要求大学生细致观察、勤于动脑,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锻炼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科技素质;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活动要求以不
同的方式展示成果,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大学生思维清晰,逻辑严密,文笔流畅,表达准确,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从而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目前存在的不足
我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从20世纪80 年代初起步至今,先后经历了摸索启动、走上正轨和逐步深化三个阶段,目前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取得了大量成绩[1,4]。但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大量不足。
通过文献分析[4-6]及作者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践,这些问题主要有五方面。
(一)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质认识不足,提升自我创新能力的意识不够
随着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日益重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均对“科技创新”概念耳熟能详。但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系统讲解,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本质不甚了解;另一方面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提升自我创新素质并在成果取得方面崭露头角的大学生比例较小,科技创新的榜样力量不足,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意识不够。
(二)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影响,部分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抱着拿学分的心态,参加活动为跟风现象,这也导致大学生在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主动性。此外,还有一些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上仍存在“重名次、重竞赛”的传统教育思维,以学校取得荣誉为主要目的,缺乏创新能力培养的针对性训练。
(三)科技创新课题立项缺乏实践性、创新性和实际价值
除竞赛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外,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设置多为两种形式:一是教师申报课题学生申请加入;二是学生申请学校或学院设定的课题并由学校或学院指定指导教师。部分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往往是迫于学校对职称晋升的硬性要求,其课题缺乏充分论证。学生申请课题缺乏足够的科学和技术认知,创新性不足。同时,这些课题的遴选多由学校或学院一级的团委组织,缺乏必要的专业论证,导致最后立项的课题良莠不齐,部分课题缺乏实践性、创新性和实际价值。
(四)科技创新课题依赖指导教师,多以单个教师的指导为主
有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其科技创新活动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缺乏教师指导,而44%的大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是指导教师[5]。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多以单个教师的指导为主,甚至有些指导教师的专业与所指导的科技创新课题在内容上并不完全对口,指导教师的知识面不足,成果的创新性和实际价值也难以保证。
(五)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
部分高校还没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或仅仅是在其他规章制度上提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导致科技创新活动没有制度保障。此外,资金和场地应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但部分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人、财、物方面投入不足,特别是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场地、设施和设备的数量较为有限,无法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在部分高校“重名次、重竞赛” 功利主义色彩下,仅对获奖课题的大学生进行激励,这种不完善的激励机制也导致大学生缺乏参与科技活动的动力,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结合以上不足,除制度、组织等学校(学院)层面的因素之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不足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课题的实施阶段。采取合适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实施模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协同创新
2014年10 月25 日,在浦江创新论坛开幕式的致信中指出:“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在带领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依托创新行为,无论是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还是科技创新,都必须全面贯彻协同创新这个理念。”协同创新是创新的升级,不仅强调创新,还强调创新活动中的协同意识、角色定位能力和协同沟通能力,旨在通过团队合作相互启发实现集体创新[7]。全国范围内的高等学校协同创新――“2011计划”自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
(一)协同创新内涵
协同创新是沟通―协调―合作―协同的过程[8]。沟通过程涉及学术知识和经验知识两类的整合,学术知识是理解和应用经验知识的基础,协同创新不仅注重知识的开发和创造,更强调知识的灵活应用和价值转换;协调是在沟通的基础上,整合和运用正确的知识,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合作在协调的基础上,保证创新行为的同步优化,实现知识增值、资源增值和资本增值;协同涉及知识、资源、行为、绩效的全面整合,通过强化政策与行为的匹配度,成果(产品)与需求的匹配度,创新主体内部知识、资源、行为的匹配度,实现创新与绩效的最大化。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的价值创造过程[9]。知识增值过程中,相关的活动包括知识的探索和寻找、知识的检索和提取、知识的开发利用、知识的获取分享和扩散。协同创新促进知识活动过程的循环,使更多的知识被挖掘并转化为资本,形成规模效应,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
在协同创新中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问题十分重要。协同创新过程由各个创新主体共同参与,通过知识增值凝聚各个创新主体,通过明晰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提高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协同体“创造―收入―投入”的良性循环。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切合协同创新内涵
大学生是创新活动的初学者,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是一种基础性的科学技术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完成主体包括大学生课题组和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组),涉及场地、设备、文献、资金等资源要素,涉及课题申报立项、人员确定、组织执行、利益分配等过程,而科技创新课题的实施涉及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环节。要高质量地完成一个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必须有效整合大学生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基础知识、课题组成员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学术知识和经验知识,必须整合学校提供的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内部资源和可能得到的包括现场实践场地、人员、资金等外部资源,根据个人特点有明确的分工并行动统一。从以上角度来看,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实施与协同创新的过程在内涵上有一定的类似。为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实施非常必要。
四、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实施策略
基于协同创新内涵,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实施可采取“资源协调、知识整合、协同合作、利益共享”协同创新实施模式。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实施的一般过程,提出如下实施策略。
(一)申报立项
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申报必须充分论证课题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和科学技术意义,分析课题目标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性。课题内容需结合学校大学生的学科专业背景和知识层次,并综合考虑学校师资力量储备和各项硬件条件,避免课题出现研究内容过于学术前沿,涉及知识面过于宽泛,研究人员条件和硬件条件难以具备等问题。课题申报时应提出可量化的目标,避免出现“揭示规律、阐明机理”等概化目标,鼓励具有转化及应用前景的成果目标。为促进课题实施过程中大学生的协同意识,并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应鼓励学科交叉。
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立项应进行充分论证。论证工作可由团委组织,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相关学院的职员和教师参加。课题立项应考虑每个课题能否顺利开展和达到预期目标的风险因素。
(二)人员确定
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组包含大学生成员和指导教师,其人员确定分为两个层面,即大学生成员组确定和指导教师的确定。学校(学院)可综合考虑教师队伍中各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社会工作热心度、时间充裕度等,采用“工程邀标”的方式来确定指导教师。课题信息后采用“工程招标”、指导教师“评标”的方式遴选并确定课题组大学生成员。在以上人员确定过程中,应优先考虑提出课题申请的教师或学生。为保证学科交叉型课题的顺利进行,大学生成员组应包含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人员确定后,学校(学院)应与课题组签订任务书。
(三)组织执行
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组织执行可大致分为课题初步分析与交底、资料收集与学习、计划与成员分工、具体操作与实践、成果实现等阶段。
(1)课题初步分析与交底阶段。以课题组“指导教师引导+大学生成员讨论”的形式分析课题的内容,分解课题的目标,在讨论过程中增进整个课题组大学生成员之间、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了解。在此过程中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课题目标的实现是各参与者之间协同合作的结果,这种协同合作不仅是根据内容分工,还强调与同伴的互动、沟通交流。
(2)资料收集与学习阶段。在初步分析与交底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可布置资料收集和学习阶段的任务。资料收集时,注重每个大学生成员参与课题资料库的建设。资料学习时,强调课题组的多次讨论式学习,引导大学生成员建立新旧学术知识之间联系,并强调学术知识与教师经验知识的融合,促进大学生深层学习。在这种讨论过程中,指导教师同时要对大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基本的判断,并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引导各成员找准在课题中的位置。
(3)计划与成员分工阶段。通过资料收集与学习,在课题中的初步角色自我定位基础上,课题组讨论并明确大学生成员的课题任务分工,制定课题操作层面的具体计划。此计划既包含每个时间节点的具体目标及每个具体目标的个人任务,还应包括每个任务的资源利用需求,以及资源利用过程中的整合。
(4)具体操作与实践阶段。该阶段持续时间最长。在此过程中要建立定期交流机制,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意见和新的资源,这些观点、意见、想法不仅是关于各自任务之内的,还可以是其他成员任务相关的。通过与指导教师沟通,达成观点的一致、意见的统一和资源的共享,并不断优化预先设定的计划。优化计划应保证各成员的具体操作与实践行为协调,互补性强。
(5)成果实现阶段。该阶段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最后阶段。首先要对具体操作与实践阶段的个体成果汇总,再根据课题目标的不同,大学生成员协作完成成果。以专利目标的成果实现为例,单个专利目标可采取“数据分析、附图制作、文字撰写”的分工,多个专利目标可采取“单个专利思路+单项功能任务”的矩阵式分工,经与指导教师多次讨论沟通形成最终成果。成果实现后,应对成果进行归档整理,为后续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提供前期基础,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延续性和长效性。
(四)利益分配
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成果由课题组大学生成员和指导教师共同完成,由其产生的利益应有合理的分配机制。一是基础工作量认可。对于完成成果实现的课题,应给予大学生成员合理的学分认可、给予指导教师合理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量认可。二是荣誉性表彰。对于经评审后高质量成果实现的课题,应分别给予荣誉表彰。三是知识产权的归属。成果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学校、大学生成员、指导教师共同所有。对于科技论文形式的成果,可按照大学生成员自我认同的贡献大小进行论文作者署名排序,指导教师为通讯作者;对于专利形式的成果,可按照大学生成员自我认同的贡献大小进行发明人署名排序,学校和指导教师作为申请人。四是课题科技成果奖励性绩效的分配。奖励性绩效应在课题任务书条款中予以明确。五是潜在经济转化效益分配的约定。对于有潜在经济效益的专利类成果,在专利申报时,应在学校(学院)主导下另行签署专利转化(转让或应用)所产生经济效益的分配方案。
五、结语
协同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新范式,其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被实践证明是有效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以协同创新的理念来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实施,其执行和成果实现过程将有利于大学生协同意识、沟通能力的形成,并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起到潜影默化地促进作用。同时,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实施策略,将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成果产出的提档升级,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新飞,郑晓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及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6):48-51.
[2]张仰飞,魏萍,冯永伟,等.多维度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南京工程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06(4):57-61.
[3]朱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扬州:扬州大学,2012.
[4]向凌.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促进机制探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30(6): 93-95.
[5]田小平,张治国.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陕西30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理论导刊,2014(7):100-102.
[6]冯锦敏.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2(5): 135-137.
[7]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 30(2):161-164.
一、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宽泛,并且正在不断丰富和拓展的范畴。就其一般意义而言,主要是指大学生所从事的与本专业有关或和其他相关专业有关联的科学研究活动及科技推广应用活动。其一般形式主要有科技立项申报与发明制造,社会调查与研究,科技作品展示,科技竞赛,科研讲座,科技论坛,科技参观,科普宣传,发表学术论文,科技开发,科技咨询和服务等。
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活动的支持力度,在软、硬件等方面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活动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同时,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方面也显现出较好的积极性。以上海高校为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有科研项目类(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上汽教育杯等)、基础学科竞赛类(物理竞赛,数学建模,英语竞赛等)、专业设计比赛类(交通科技大赛,计算机能力运用大赛,物流设计大赛,先进制图技术大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等)、企业模拟类(企业模拟大赛,挑战杯等),种类繁多,涉及领域广泛。
但是根据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结果来看,大学生对于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大学本科四年中,大学一、二年级主要是学习基础课程以及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三、四年级则主要是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和准备考研就业等方面的规划。一方面,有些学生课程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学术氛围不浓,也缺乏对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吸引力。同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长效的应用管理机制,缺少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也是当前许多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普遍不高的根本原因。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模式构建
根据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要将创新活动推向新的高度,对于管理模式必须要进行新的思考,构建一套合理的模式。
1、从组织上完善和规范科技创新保障体系
1.1、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
通过建立完善的竞赛机制,充分的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开,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实际能力为基础,不断进行改革教育,推动科创活动的发展。
从学校、二级学院、专任教师这三级网络形成有效、有序以及稳定的政策上的保障。在学校层面上,我校可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和学术指导小组。活动领导小组的构成应包括教学、科研、实验、产业、研究生、学生处、共青团以及各院系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在此基础上,成立以教务部门或共青团为主的秘书处,具体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其职能主要是对整个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包括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活动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如资金的投入、队伍的建设、项目的推广应用以及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等。各二级学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为科技竞赛提供全方位支持,学院下属教研室作为核心,并配以学生工作相关的辅导员。同时,学院在团队中构建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成立竞赛指导委员会,授权并协助竞赛负责人组织科技竞赛的具体运行。建立完备的组织机构有利于科创项目申报、项目立项、科创经费的管理、成果验收等,有利于扩大活动的影响面,增大学生的参与面,树立品牌效应。
1.2、做好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更多的是在课外进行,因此目前在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中,比赛成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通过竞赛活动,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大学生,使他们通过科技竞赛活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一方面要做好宣传工作,并组织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预赛,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使更多的同学在科技竞赛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另一方面,要开展专门针对科技创新竞赛的学术讲座以及培训课程。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就如何立项、创新领域介绍、如何全面组队、答辩等方面使学生了解参赛的注意点,并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开拓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方法和技巧,在参赛能力方面得到快速的提高。
2、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就是为大学生和指导老师设置一个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使得师生的劳动成果得到认可。因此,要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化、规范化发展,就必须从学生和指导教师两个层面着手,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目前,对于在科技创新竞赛中成绩突出的学生,根据其竞赛成绩认定二课堂学分以及综合测评的加分。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激励制度,除了给予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之外,还应建立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学分折算制度及科技创新成果与相关课程考试成绩挂钩的制度;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的制度以及制定科技创新成果与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制度等,很多高校在新修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设立的创新学分也是一种很好的探索。
其次,建立对指导教师的奖励制度,如建立指导教师优先晋升职称、职务及优先给予科研课题立项的制度,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制度。再次,要设立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集体奖,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及学校其它部门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主动参与、双向互动的良性氛围
3、拓展科技创新活动载体,搭建科技创新软环境
大学生科技活动不仅仅是一场竞赛、一项活动。浓厚的学术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让更多的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结构设计大赛、网站设计大赛等形成了校园学科融合、学术交流的新景观。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3.1、积极发展我校学生科技型社团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己的重要组织,具有联系广、凝聚力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对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学术科技型社团,紧紧围绕专业学习,广泛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学生社团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研讨会、交流会,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社团建设应根据专业设置和学生兴趣爱好的需要,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为宗旨,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完善工作制度,使社团真正发挥培养兴趣专长,提高综合素质,活跃校园文化,服务社会的作用。同时,应鼓励教师参与指导,提高社团整体学术水平;引导社团面向社会,加强对外的学习交流,扩大实践范围。以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科技社团组织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学校也可考虑为各科技社团配备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从而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
3.2、加强对学生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学校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更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通过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这种形式,可以依靠和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在集体智慧中受益。这种环境载体不仅必须体现学校教师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民主、自由、平等、和谐。要求管理民主、师生平等、学术自由、教学相长。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倡导了学习之风、研究之风、创新之风,营造了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为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了良好的软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围绕学校专业特色,发挥专业融合优势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应以创新思维训练为主,大量、反复和深入训练,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不断产生新观点和新方法,创造新成果,而大学生组队的专业互补性恰恰能形成创新性思维培养的土壤。发挥不同专业的优势所在,对各级各类竞赛的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取得最好的组队效果。管理类专业倾向于团队的和谐有序运营,社会活动类专业擅长于团队思维和活动开拓,工程类专业擅长模型构建设计等,文字文学类专业具有强大的文字说明和表达能力。团队的专业性组合能形成强势的活力合力,创新性思维在这样的团队中产生和优化的概率变得更大。
因此,学校在组织参赛队伍时,实现跨专业结队的时候要及早准备,仔细调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倾向性思想和个人条件,竭尽全力创造最好的参赛氛围和科研环境,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转化为自觉追求,使其主动争取、勤奋学习、努力实践,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培养。当然,学校和教师也要承认大学生能力培养层次的差异性,认识到任务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持之以恒,百战不殆,勇于进取,努力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积极拓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载体,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社团等多重资源,让学生在开放式、多元化的软环境互动中,坚持走课外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科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接受知识与传播、运用、创新知识相结合的道。既致力于提高科技创新素养,又通过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传播科技创新的理念,使科技创新活动成为营造创新的软环境的催化剂。
5.4、优化社会资源,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创新项目
5.4.1、依托优势专业,构建全方位科技创新平台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接触、了解社会,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校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并主动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与社会组织及企业的合作,力争形成长期的项目合作机制。通过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市场转化能力,可以大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创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形成优势叠加,最终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此外,我校还可依托自身优势专业,优先选择优势学科,通过与相关企业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帮助大学生走向社会、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既提高了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较好地理解了社会与企业的需求和用人标准,认识到科技创新素养对职业生涯的重大意义,从而在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更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以此提升就业机会。
5.4.2、提供创业教育平台
通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才能使书本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素质,外化为自己的创新行为、成果。而且只有亲身实践,才能使自己增长见识,提高实践能力。
高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教育,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育人的重要工作来抓。学校也应当继续把大学生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活动纳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环节中,创新管理制度,整合优势资源,搭建丰富多彩的创新平台,营造更加开放浓厚的创新氛围。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这个平台,带动学风建设,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同时还可以促进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难”这个历史发展的必然难题。
参考文献
[1] 章红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5):164
[2] 储亚平,金小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探析
[3] 张所鹏,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王彦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与实践互动作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法律规定的高等教育中心任务之一。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对于工科类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和学校整体工作中实现“有为、有位”的坚强阵地,更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全面成才的宽广舞台。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在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具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甚至放弃追求。例如,我院科技创新园每年刚开学招新的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但到学期末能坚持一直在创新园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很少。
2.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上。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科技创新动机,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造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近期对我校在校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88.9%的学生未尝试请教老师写过学术论文、68.7%的学生未进行过某种发明创造、71.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图书馆提供的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没能好好把握学校提供的创新条件。
3.思维活跃,但缺乏科技创新思维。
大学生在成长接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相当敏捷,但同时也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1)功能固着,将某种对象的功能和用途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的突出表现;(2)权威迷信,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思维惰性,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功利性学习。
4.科技创新“体验型”多,成果转化少。
为激励“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各大高/,!/校都在政策、资金和学生期末综合测评上给予倾斜和支持。然而,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三大激励措施:证书、学分、奖金却成为部分同学参与活动的“动力”。其结果是部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力量。
我们应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通过社团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大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例如我校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了各种科技社团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多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塑造创造人格力量。
2.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
设计大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作为保障才能起到实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如人员的安排、机构的设置、资金的投入、场地的建设,等等,都应该建立科学和规范的制度。二是相关的奖励制度。奖励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有国家级、省级的,也有学校甚至院系一级的。在学生奖励方面,可考虑设立“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大学生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学分折算制度及科技创新成果与相关课程考试成绩挂钩的制度;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的制度及制定科技创新与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制度,等等。在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方面,如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建立指导教师优先晋升职称、职务及优先给予科研课题立项的制度,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制度。还要设立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集体奖,充分调动大学、院系和学校其它部门和社会有关部门的积极性。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活动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自主探究。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者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再以继承知识维持现状为主要学习目的,而能够用未来眼光去看待今天,关注当前的普遍性问题和难点间题,这些问题能够很快触发他们成为自己的思考者或探讨者。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学习 环境,但几乎没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而研究性学习则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以其在教育教学 中独具的特点和特有的功能而区别于接受性学习和互动式学习,其基本特点有“过程性、应用性、主体性、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问题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等。其主要功能是,一方面,它促进了学习方法的范式转换,使受教育者、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方法跃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它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使教育教学紧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并为其服务,这是其实践上、现实上所具有的意义。
近年来,全国很多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包括多种多样全国性科技竞赛活动;从国家到省再到各个学校都设立了各种科技创新研究计划。许多学校已将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大学本科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已经纳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虽然已有多年,值得总结和改进。近3年来一直指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中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谈一些初浅的认识。
1 参与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的主体调查
近年来,全国面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很多。有形式多种多样全国性科技竞赛活动:如由、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性的动物技能大赛等;各省、市也举办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竞赛活动,各地方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举办的的科技创新活动;从国家到省再到各个学校都设立了各种科技创新研究计划;各个学校广开门路,通过各种途径与社会力量结合,设立面向本科学生的科技创新研究计划等。据不完全统计,作者所在动物医学院4年来,学生成功申报科技创新课题100余项,参与申报的学生500余人,占整个学生总人数的近20%,和全国其他地方的情况大体相当;全国动物技能大赛连续4年在我校举行,参加人数4年来近100人。学院为了拓宽创新项目的渠道,联合社会力量,设立了多项科技创新项目,即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同时也扩大了学生培养的途径,是一个双赢的好事。
从我院4年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年级情况发现,参加学生年级的主要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其次是三年级的学生,有部分为大一的学生和大四学生,这个结果和全国其他地区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这个分布也符合事实。大四学生由于考研和就业的压力,分散了很多精力,进入工作搜寻期和角色转换期;大学一年级由于刚进校门,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多,科技创新活动尚处于启蒙阶段和适应期;大三由于对大学学习的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对于大学第二课堂的活动有比较大的选择性;大二学生对专业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专业学习又有神秘感,因而他们探索的欲望最强,因而参与的人数更多。二者属于专业学习和素质拓展的黄金期。正因为如此,因此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群体具有本身的特点和不足: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和知识储备不足。大学生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思维较敏捷。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致使他们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2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创新性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2.1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通过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创新
由于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社会分工更加细致,对人才的类型和特点要求更高。现代教育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训练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 还要兼顾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这就要求改革原来的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完成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参与的学生应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我们认为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老师应注意采用创新性教学方法,学生应多注意研究式学习。即老师应多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发现问题、吸收新信息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品格,以迎接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通过研究式学习,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搜集和处理信息等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实施过程中,使他们获得研究、合作的亲身体验, 从而培养他们运用科学方法去思考、表达与交流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成功的喜悦。
2.2 根据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情况明确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重点
本科生科技创新是以大学本科在校生为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参与为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同时利用多种环节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创新能力一个方面。因此我们认为本科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不能脱离本科课堂教学,应该是建立在本科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的学生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深化和补充。通过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白自己的潜力、兴趣爱好和职业需求;拓展专业知识,达到使课堂甚至从其他途径得来的知识能活学活用;对于一些特殊才能的学生奠定职业基础。由于这个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凹显其创新才华,因此在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逐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持之以恒进行实施解决的能力;适当注意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肯定地说如果在进行科技活动的过程中能获得好的创新性成果,对于他们的成长将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2.3 本科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创造一个创新性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良好环境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人才的成长亦如此。我们在科技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为参与者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培养和成长的良好环境。
(1)让学生参与课题选题、设计、实施、结题等环节。在选题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参与讨论,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选择研究的问题)、分析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在选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选题的难易程度,使学生能理解并且通过适当的努力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课题。课题太难容易打击他们参与课题的积极性,太易可能会使他们对科学研究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大学生还处于科技创新培养的初级阶段,因此在选题过程中应注意在选题考虑新颖性的同时,注意选题的趣味性,最好是一些学生有过思考但又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参与课题选题、设计、实施、结题等环节,使学生熟悉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基本过程,为今后进行探索性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践教学;教学改革;TRIZ理论
创新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旋律。目前,大部分地方理工类院校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内容大多局限于实验教学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这两大环节。笔者认为这种创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应进一步改革完善,才能更科学并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实践教学概述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理论课程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而在实践环节,其实践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配套理论课程所开设的验证性实验,是对所学的理论进行验证,通过验证结果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深度,以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二是课程设计、实训、生产实习等环节。主要是根据某一课程的主要内容,综合应用该课程的主要知识完成一个基本的设计任务或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三是毕业设计环节。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中型规模的设计内容,从而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从表面上看,三个部分也相应地划分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互相支撑、科学合理、面面俱到,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实际上,大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其创新能力并不强,特别是到工作岗位上,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用人的需要。用人单位还需对这些通过“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训练出来的学生进行再培训,才能够上岗工作。这不得不让我们深入思考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说,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完成了一定的人才培养功能,但对于大学生创新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之处。
二、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不尽完备
目前,实践教学内容己涵盖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等环节,既有单课程的实践训练,又有多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表面上看已经非常全面,但在长期的工作中,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训练,还应该经过以下四个环节:验证、综合、技术改进和创新设计。
对于实践中的验证环节,大学教育都做得很好,也得到了首要保障,而对于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有的实验项目被标记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但在实际设计实验时却没有达到效果。大家知道,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应该通过教师在实验室中开设的开放性实验来锻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让教师开设开放性实验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对开放性实验建立学分制,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参与面。第三个环节是技术改进,这个环节是学生实践环节的最大缺失,学生往往对已有系统没有深入了解,对其中的技术改进提不出任何创新性的意见与建议,因此,在第四个环节即创新设计中,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在四个实践环节中,第二个环节的不完善性及第三个环节的缺失,造成学生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的不尽完备,需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并创新机制,尽快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
(二)实践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削弱。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仅限于验证性实验,学生的实践形式也就局限于课程的验证性实验这一单一形式,单一的形式又构造了学生单一性的创新思维。部分高校也认识到这一点,为丰富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大力倡导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但由于缺乏有力和完善的保障机制,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参与面很窄,大部分学生的实践形式仅仅局限于课程的验证性实验和毕业设计环节。这种单一的实践教学形式,严重地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三)实践教学环节跨度过大,发明创新理论传授不足或缺失
实践教学环节的跨度大,主要产生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生进入工作阶段的初期。前面提及很多高校为丰富大学生的实践环节和实践形式,大力倡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虽然这些活动能大力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它却违背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规律,暴露出实践教学环节跨度过大的缺陷。
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大部分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知识,只参与过部分验证性实验,让学生开展创新科技活动,显然跨度过大,致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望而却步,实际成效并不明显。对指导教师来说,学生的创新基础差,要做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困难重重。此外,针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生没有接触或学习过TRIZ理论,没有掌握科技创新的规律,不能把所研究的工程创新问题转化为TRIZ理论所要求的边界条件,更谈不上实现节能降耗节约成本以及更好地解决工程创新问题了。因此,很多内容都是指导教师代劳。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创新能力训练,就要独立承担创新性工作,无疑会导致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质疑,也造成很多用人单位只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这样一种局面。
(四)学生实践缺乏主动性
由于实践内容的不完备性以及学生创新实践跨度过大,造成学生实践明显缺乏主动性,一方面表现在各个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对于活动参与性不强。很多学生对于形式单一并且枯燥的验证性实验没有给予高度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验证性实验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性作用,从而造成对实验的应付心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由于没有经历过创新实践,因此,从验证阶段跨越到创新阶段会无所适从,从而导致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革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举措
(一)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为进一步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按照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训练的四个环节,合理并科学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验证性实验环节的教学。其次,广泛开展开放性实验项目,建立开放性实验的有效机制,将开放性实验项目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则应在开放性实验项目上建立学分制,使学生有目标地选择开放性实验,锻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三,高度重视学生对技术改进的实践训练。一方面,全面加强学生的实习环节,学生通过实习,对现有的部分应用有充分认识,并锻炼其提出问题以加强技术改进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使学生从中对科学研究有一定的理解。第四,高度重视毕业设计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毕业设计与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相对独立地完成一项设计内容。这四个方面与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训练的四个环节相辅相成,只有合理、科学、有序地安排实践内容,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创新实践教学的内容不能完全局限于课堂,要进一步加大开放性实践的宽度与力度,使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开放性项目;其次,将学生毕业设计管理机制向前延伸,从大一开始建立毕业设计机制,让学生及早地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不仅有利于毕业设计阶段达到良好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四年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的积淀与培养;再次,要建立全方位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扩大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在实践教学形式上,应强化启发式的实践教学,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体系来落实完备的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新一代大学生。
(三)科学规划实践教学环节
科学规划四个方面的实践教学环节,就是强调这些实践环节的有序性,由低到高,科学合理,不能有太大的跨度,更不能本末倒置。跨度太大,就会使大部分学生知难而退,望而兴叹;本未倒置就会违背学习规律,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实践教学的规律,科学规划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完成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训练,全面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内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各类问题。只有建立完备的实践教学内容,科学规划实践教学环节,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四)建立创新活动激励机制
大学生创新活动是启发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重要平台,而创新活动需要具有活力的激励机制来保障。高校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开发性实验管理机制,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多层次的竞赛平台以及有力支撑,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高校要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制,提高广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主动意识与积极性。另外,开设讲座,聘请专家教授做关于科研工作的选题、技术路线以及发明创新能力的培养报告,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秀萍,刘峰.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0, 21(2): 74-76.
[2]李振威.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科技博览,2009(24): 87-89.
[3]田苗.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知识经济,2010(22): 158.
关键词:跨学科教师;大学生;科技创新
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前提,不同学科教师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围绕某学科科技创新活动,在课堂创新教育和课外创新实践过程中,共同拟订指导计划,依据教师各自专长,共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大多数普通高校,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主要是本学科教师,很少组建跨学科教师指导团队。而在项目指导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问题,仅凭自己阅读资料很难深刻理解,亟须相关学科教师的专业帮助。明确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内涵和内在机理,构建有效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一)高校自身发展需要:整合、优化与提升内部资源
一般情况下,高校的二级学院(系部)分别负责组织、培训和指导本学院(系部)学生参加各级别科技创新活动,学院(系部)之间往往很难共享培训和指导资源,比如竞赛场地、培训资料等。借助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时机,每个学院(系部)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内部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效的共享、整合和优化,提升内部资源使用的效率。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中指出的,“取得优异成绩的机构,正是那些善于以灵活方式和合作精神开展跨学科界限的教学的机构”[1]。因此,加强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科学研究由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学术能力。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形式的合作,将各学科间有逻辑和自然联系的或者重合交叉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合理延伸,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力的系统结构,发挥最大的整体功能”[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受益者,都能完善自己原有的创新素质结构,获得新的创新技能。当前,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是跨学科合作研究,在填补学科微观化后空白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并不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传统学科群为基础,需要融合不同学科之间的理念、方法、技术、理论和范式等内容。根据研究问题需要,“以不同的集合方式将学科群连接成网状学科结构,并形成以某一学科(群)为主体的组织体系”[3]。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的过程,亦是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过程,拓展彼此的学术视野,不断探索知识前沿问题。
(三)学生创新素养发展需要:践行合作创新精神与实践
不同学科教师的协同指导,进一步加强 对其他学科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共同交流,有机整合其他学科中的知识和方法等内容,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的有机整合,指导理念和方式方法的融合贯通,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使受教育者了解到其他领域的知识,从而有助于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4]学生时刻感受着跨学科教师教学合作创新的精神,并不断地在实践活动中践行这种精神,促进自身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施建议
(一)顶层设计:构建制度保障
1.提升观念意识,重视协同指导的意义。建立校级指导委员会,各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委员,主管教学的校长负责指导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只有校长、院长(系部)、教务处长和教研室主任等各级领导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工作和课程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与配合,才能保障协同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协同指导的教育价值。
2.组建教师团队,建立协同指导机制。校级指导委员会负责组建教师团队:遴选各学科优秀教师,确定团队负责人;评估协同指导过程中各位教师的表现,按照相应的办法给予奖惩;监督协同指导的运转,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的支持,例如提供场地设施和安排课程等,保障协同指导机制的正常运转。
3.完善激励措施。协同指导的过程伴随着协同代价[5],即“人与人在价值互动中为了实现协作所费的时间,包括组织时间、协调的时间、激励的时间、沟通的时间等”。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效益往往仅能驱动少部分教师协同指导的内在动机,多数跨学科教师更加在意协同代价的补偿机制。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跨学科教师参与协同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关激励措施必须完善并且奖励力度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的相关激励措施一定要全面、科学、合理和细致,坚决杜绝蜻蜓点水式的激励力度,要让参与协同指导的教师获得有尊严的、恰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二)全员参与:探索协同指导的路径与方法
1.协同开设培训课程。协同开设一门课程,讲授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如何分析和解答同一个问题。以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为例,几乎每一年的竞赛题目都包含着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2011年“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2012年“机器人避障问题”,2013年“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2015年“‘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显然,在对大学生开展数学建模培训时,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至少应当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教师,协同开展各种赛前的培训工作。当然,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师对上述数学建模问题也有自己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也可以吸纳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进入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密歇根大学的教学实践表明,“参与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的学生在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整合能力、协调复杂差异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6]。因此,指导教师团队应当围绕某一项或几项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协同式的课程体系,有序安排衔接课程,讲授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2.协同指导创新项目。高校普遍设置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每年都开展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包括校、省市和全国等不同级别的科技创新项目。这类科技创新项目一般允许有两位指导教师,可以由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协同指导,指导对象是由学生自由组建的团队。围绕同一创新项目,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位指导教师展示和发挥各自的学术特长,引领学生从不同视角入手,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创新项目。这是一个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最终目标是更好地完成创新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协同组织创新竞赛。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积极学习创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载体与实践平台,也是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效果的重要检验平台。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和组织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参加这些竞赛,通过竞赛促进协同指导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目前国内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计算机设计竞赛、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国外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和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
(三)明确职责:恪守学术道德
学校在促进更多教师能够参与协同指导工作中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教育师生恪守学术道德,谨防学术违规。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教育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时,要强化赛前的指导工作,杜绝教师在赛中的违规指导。一般地,竞赛都要求指导教师不能在竞赛期间针对竞赛试题给予学生帮助,只能做一些组织性的工作。指导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更好的竞赛成绩而违反学术道德。
作者:贾金平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6-127.
[2]李明善.教师专业发展论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107.
[3]邹晓东,陈艾华.面向协同创新的跨学科研究体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64.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人才培养质量;就业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的传统是学生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参与科研活动,本科生的学习仅限于书本知识和简单的实验课。这种做法严重阻碍了对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程度偏低,对毕业后的工作和创业促进作用更是有限。我国传统的教育强调灌输和死记硬背,对感性理解、动手能力和跳跃性思维的培养重视不够,很多到国外深造的大学生被评价为“只会考试,不会动手”,知识并没有转化为能力。如今,不断开展的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使这样的状况大为好转,正努力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人才。
一、大学生科研活动的现状
1.科研活动的形式。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主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科技活动,使得大学生融入科研氛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实现成就的机会,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以浙江省高校为例,开展的活动有“飞思卡尔杯”全球大学生智能汽车赛、“挑战杯”、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推广、孵化计划等等科技竞赛为主,以学术讲座、成果交流为辅,以科技活动月、科技活动节为主要形式的一系列科技活动,同时,将校内竞赛涌现出的优秀作品选送参加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科技竞赛,竭力创造条件开展跨地区、跨国校际之间的科研活动交流和合作,以此不断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启发大学生的思维。学科竞赛在校园里已经成为不仅人人可以参与,更是人人愿意参与、乐于参与的成长平台。
2.教师(导师)的专业指导。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展开离不开科学的技术指导,因此,有必要加强组织优秀的指导教师在研究方法上给予科学指导,明确指导教师工作的针对性,有目的地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接触新事物,启发其提出新问题、新观点,并重点关注大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性、新颖性,鼓励其标新立异。原创性是科技创新的灵魂。对于学生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应当及时帮助分析、引导,激励学生大胆地去实践、勇于探索、推陈出新。
3.充分科研条件。众所周知,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恰恰成为科研活动中最棘手的事情。学校应尽力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学生科研活动大力的支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这将有助于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使其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大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意义
1.参与科研活动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科技活动中既包含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也包含应用技术和重要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先进科学文化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任务。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2.科研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捷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辅助教育教学,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展相关学科的知识量,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同时,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意志情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对大学生科技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可见,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对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科研活动在就业、创业中的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研活动的重心。创新能力在就业中尤为重要。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使加强大学生科技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时代教育的必然特征。伴随着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的改变,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标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作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不仅要传授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转变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
充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才能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科研活动,大学生不仅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作为高校,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使他们更符合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一直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而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1.培养快速学习能力和担当能力,赢得一席之地。在许多用人单位的交流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大学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习成绩,良好的实习经历,从而获得试用机会,但是却不能迅速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这反映出由于多年依赖老师和课本学习,许多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低,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这对于职业竞争而言是一个致命弱点。科研经历则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后,想要有所收获就要迅速主动地向指导教师和前辈求教以提升自己,而随之而来的科研任务,也要求大学生能够独立担当以获得认可。所培养出的求知和进取的素质,使大学生能够迅速在用人单位中赢得生存空间。以本校为例,能源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实际了解光伏能源行业科技背景和技术特征,毕业的学生很多进入无锡某一著名太阳能企业,发展前景良好,多名已成为技术骨干;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在校期间关注磁性材料的科技前沿,在教师指导进实验室下参与科研,毕业后很多学生进入全国著名磁性材料企业工作,发展良好。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创业能力,如我校本科阶段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中,43位2011级毕业生自己当起了老板,并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创业资助累计达30余万元。2.培养开拓创新和直面挑战的能力,赢得发展机会。不断创新是大学生施展才能的重要标志。科研活动为大学生的创新潜力转化为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科研活动,大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了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观点的多样性、思维的灵活性、认识的新颖性,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宽松的环境,也使得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成就目标,这两种能力在用人单位的展现,使得大学生能够迅速在工作中崭露头角,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3.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科研活动中培养的与人沟通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地融入集体。“会做事而不会做人”,是当今不少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科研活动使其团队成员积极主动创造了各种交往的机遇,打破了单一狭隘的交际圈,与他人打交道,与他人建立友谊,从而可以深刻地理解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援明.促进科研与教学和谐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27-29.
[2]向梅梅,刘明贵.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3-5.
[3]田社平,陈洪亮,秦惠洁.通过本科生研究计划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
[4]徐辉,季诚钧.基于“四结合”的“多元、立体、开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2):22-23.
【关键词】传媒院校;工科;科技创新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近些年来国家在高校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水平。浙江传媒学院结合自身专业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工科类二级学院是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主体,作为传媒院校工科专业,其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是传媒特色,这使得其区别于一般普通高校的工科专业,二是自身专业特色,作为工科专业,在传媒这个大背景下,又不能偏离专业发展轨迹。所以传媒院校工科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因其专业的特殊性,也有其独特的地方。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2015年笔者对浙江传媒学院大二、大三年级工科学生共178人进行问卷,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反馈的结果统计数据,分析原因,对目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现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传媒院校校园文化的潜在影响。作为一所知名的传媒院校,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许多艺术类活动做得有声有色,还兼具一定的知名度。学校目前学生总人数13000余人,工科类学生人数2200余,占其中的16.9%。以艺术类为主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广大工科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在对学生就在校期间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进行问卷,其中工科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参加社会实践,占41.6%;参加学生社团的占41%;参加学生会占36.5%;选择参加学科竞赛的占26.4%;参加学生科研项目申报的最少,仅占6.7%。由此可见,传媒院校工科学生参与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所占比例并不高。相比较而言,学生更喜欢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而不愿意开展研究课题。(二)学科竞赛项目多,学生基数少,对科技创新活动产生影响。目前学校将大学生参加的竞赛分为学科竞赛和专业大赛,其中学科竞赛共23类。学校给予学科竞赛政策上的倾斜,并对各学院在学科竞赛获奖的数量指标进行分配考核。工科的学科竞赛类别较多,但能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基数却很小。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开展哪些学科竞赛活动,如何倡导,如何将学科竞赛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二级学院通过积极搭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比如大学生创新基地、大学生实训中心、大学生PAT考试训练平台,教师工作室等来吸引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但结果往往无法达到预期。这其中存在着学科竞赛类别多与可参加类别少的矛盾,教育管理者精心组织与学生无力参加的矛盾,若专业学习与学科竞赛不能很好的统一,这两者也将互为矛盾。(三)师资队伍的快速发展与本科层次教育矛盾带来的影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师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进人门槛不断提高,工科类二级学院非博士不进,师资队伍的学术科研能力得到了加强和充实。二级学院对博士生进校参与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期望较高。但是学校仍是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如果由博士生来担任指导教师可能会导致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博士指导教师的专业研究领域,本科生参与不了,二是一些基础应用型的科技创新活动,博士指导教师难以指导。究其原因,主要是本科生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知识累计需要一段时间。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而言,师资队伍的快速发展与本科层次教育带来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形式带来的影响。宣传组织工作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主要通过会议、班级通知下达,组织开展。学生被动接收信息,而且参赛方式多为突击参赛,学生并没有做到“有备而来”,从收到参赛通知,到构思、确定选题,着手实施,一般不会超过两个月时间。开展的各位学科竞赛讲座,并未受到学生的青睐,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不够。而为了达到参与讲座学生人数上的要求,存在由负责学生工作的管理人员指定班级参加讲座的情况,导致受众质量不高,讲座效果打折。(五)科技创新活动团队构成因素的影响科技创新活动构成成员学科背景较为单一,成员一般为学生个人,或以学生个人研究为主的团体;二是学生团体。前者易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如学生个体的个人状态(如自信心等)、个人事务(如考研、工作)等因素影响。后者在开展对于某些共性问题,若集体成员都束手无策,将出现对项目失去信心的状况,使项目无疾而终。即使有些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使得项目顺利进展,并且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团队队员处于同一发展阶段,随着毕业和工作的变迁等情况的发生,容易发生同一时问段内大量人员离队,人才流失,从而导致项目中断,没有持续性。后者存在另外一个问题,主要是团队成员学科背景单一,没有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背景支撑。团队实力一般。指导教师是影响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有一大因素,因本科学生基础较为薄弱,项目成员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都易受指导教师影响,可能造成项目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指导中断,项目随即停止;二指导不连续,则名存实亡。(六)学校、学院政策所带来的影响。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全面落实13版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修满创新创业学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由于学生课业繁重等原因,真正投入到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学生数量,并没有达到预期。许多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得学校创新学分。存在学生为了获得学校创新学分,挂靠团队的情况,所以难以形成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与初衷不符。
二、原因分析
(一)学生主体原因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专业基础薄弱、专业知识累计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同时,大学本科阶段课业负担较重,或忙碌于考试以及考研、找工作等常规性事务,投入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质量。
(二)指导教师客体原因
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一是头重尾轻,在活动前期投入较多,但是由于个人精力不够,如评职称、出差等原因,没办法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二是指导不连续,往往集中于“一头一尾”,即对学生的课题申请和成果总结阶段进行指导,而对研究过程这一中间阶段缺乏必要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大多局限于提供一定的思路、相关的参考材料引荐,而对学生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进行研究的基础文献总结等缺乏进一步的指导。
(三)传统的教育模式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
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科研能力不足,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应试教育造成的。从小到大,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所采取的方法都是以灌输式为主,造成被动学习的局面,考核方式都是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严重不足,所以不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进行拓展性思考。
(四)积极引导消除认识误区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大多数人认为,项目的立项及资金的获批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必须条件,只有成功申请到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才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以大学生虽然对申请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热情高涨,一旦申请失败,大部分学生就会放弃项目,停止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进一步探索。这直接导致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之外的科研活动难以开展,加上高校对大学生的科研教育缺乏经费支持,使得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仅仅成为少数大学生的专利,而不是全体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普及行为。大部分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活动只有学习优秀,拔尖的学生才能参加。在问及是否愿意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时,36.7%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不扎实,没法参加。27.6%的学生认为活动太难了,参加不了。综上,64.3%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够优秀,对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望而却步。部分学生担心项目立项后不能结题,害怕失败。以结果论成败,以成败论英雄也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误区之一。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研究对策
(一)抓住重点,加强引导
结合学院专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参加一些学科竞赛项目。学院可根据学院专业开设情况,开展一些专业竞赛。对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切勿急功近利,为了应付任务而组织参赛。抓住重点,量力而为。
(二)培养团队,建设梯队
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骨干学生,建立团队,鼓励跨学科组队。通过团队形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学科竞赛。发挥团队优势,增强团队凝聚力。积极吸收优秀的低年级学生进入团队,形成良性循环,承上启下,建立梯队。
(三)发挥指导教师能动性
积极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例如改进教师评价机制,在绩效工资的分配时候给予体现,将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教学专项,列入教学业务费预算,有计划的加以实施执行。
(四)树立典型,加强考核
有计划地将一些优秀的科技创新活动案例突显出来,树立典型,同时加强考核,在分配教师工作室时,可对工作室进行考核,做到一年一考核,对于指导老师中断指导,指导上名存实亡的教师工作室进行调整。
(五)政策调整,下放创新学分授予权
改变学生忙于应付创新学分的局面,将创新学分授予权下放到二级学院,建立二级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库,改由指导教师考核给分,学院把关。把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做实,呈现活动效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积极引导,又要循循善诱,不急功近利,不以成败论英雄,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协调运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开展的一个重要目应该是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营造开展科研活动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之上,逐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蓝夏怡;李娅;干坤涛.文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调查与分析———以武汉科技大学文科学院为例[期刊论文]-{H}科技创业月刊,2011(18).
[2]魏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以北京林业大学法学专业为例[期刊论文]-中国林业教育,2013(5).
[3]邵世志.上海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管理科学,2010(11).
[4]于蓬勃.成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创新能力 产学研 地方院校
1.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然而,地方性高校由于受到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和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很大程度上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给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创新思维空间。
本文以井冈山大学机电学院为例,用校企合作促进创新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促进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2.1高校的培养能力
地方院校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教育创新性不够,人才产出的质量不高,具体表现如下.
2.1.1竞争意识不强,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地方性高校长期接受国家统筹管理,过程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等、靠、要的思想。由于在就业竞争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会影响到高校的生存问题,地方性高校在创新能力培养教育上下工夫的动力不足,出现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锻炼动力不强的问题。许多高校只是把大学生参与创新作为一个口号,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创新中。即使有部分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其主动性也较弱。
2.1.2缺乏有效的创新教育模式,对于创新教育的教育者来说没有一个明确的创新教育方案。从课程来看,大多数专业课程多是满堂灌式的讲解,缺乏实验教学环节。学生倾向于记忆知识和解决现有问题,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索性思维,缺乏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在企业实践、模拟教学等方面明显不足,影响了高校学生对企业实际经营、生产、管理环境的理解,学生很难获得实践操作本领,难以形成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
2.2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大学生特别是地方性高校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比较低。地方性大学由于各地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同,招收的生源与重点大学相比在综合素质方面有较大差距,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实验设施和实践基地建设比较薄弱,创新能力和意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主要有以下特点。
2.2.1创新的意识和动力不足。绝大多数学生虽然不满足现状,但由于缺乏鞭策和督促,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信心及创新精神严重不足。
2.2.2创造性思维全面性不足。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发展,思维敏捷,但由于学生知识面还比较窄,没有其他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思维方式以单一的或直线式的思维方式为主,致使他们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和全面性存在不足。
2.2.3创新目标难以确定。通过学习和教师指导,学生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社会的理解和广泛的沟通,他们的创新目标难以确定。
2.2.4创新技能缺乏。绝大多数学生经过长期的脑力劳动,在大脑皮层留下了一些暂时的神经联系,在特殊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这些暂时的神经联系会接通,产生灵感,但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创新技能和创新实践,导致这些灵感只是短暂的,缺少横向联系,灵感最终只是昙花一现,很难付诸行动。
2.2.5没有坚强的创新毅力。调查发现,尽管大多数学生能意识到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但在工作实践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缺乏足够的恒心和毅力。
3.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3.1校企合作促进创新的机制
破除长期形成的落后的、封闭的办学观念,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与时俱进、开放的办学理念,提高对校企合作重要意义的正确认识。校企利用双方的优势,整合双方的资源,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一个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不仅要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搭建交流平台,还需要激励机制作为前进的动力。井冈山大学机电学院把创新教育工作当做学院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制定了校企合作促进创新的规章制度。对校企合作工作建立了合理的奖励制度,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采用项目奖金等方式,积极调动学生进入角色参与真实项目实践。近年来,学院与区域内外的企业联系频繁,与“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杰克机床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江西联创光电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用制度保证了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运行。
3.2校企合作促进创新的措施
3.2.1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教学改革。充分研究校企合作下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方法等。对学生进行校内培训和企业内培训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一方面,修订教学计划,突出了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对本科部分课程及其实践部分引进企业工程师进行授课,并进行相关实训指导。另外,派遣学生到国内大型企业进行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对学生进行企业培训,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2.2校企共同建立实训基地或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创新基地。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建立实验室,由企业出资或设备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交叉学习、实践、创新的平台。另一方面,与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研创新基地,形成校企合作的有效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学生可利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时期到创新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学生可以利用基地的设备和条件,从事科研工作或生产实践,并把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提供服务。产学研创新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效平台。
3.2.3与企业联合组织学生进行技能竞赛。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技能大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将校企合作的产品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竞赛、机械创新大赛等。开展“以赛促学”活动,并形成激励机制,促使学生争学技术、争当技术能手,营造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氛围。为展示学生的技能风采提供平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而且能让学生获得荣誉得到肯定,更能让学生明白差距,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比赛中学习、成长、创新。
3.2.4促进就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大学生在基地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因为企业的参加,可以更好地了解生产环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对企业也有深入的了解,这就为他们将来择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可以满足许多企业对大学生实践经历的要求,对于表现突出的大学生,企业可以较早地与其签订用人协议,以便将来在企业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
3.3主要成绩
井冈山大学机电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学生的创新活动纳入学校的教学、科研、开发和学生工作系统,不断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营造健康、积极、宽松的育人环境,取得了显著成绩。
通过校企合作,井冈山大学机电学院毕业生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就业率稳步提升,社会影响逐年增大。近3年,机电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比赛获得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5项。有60多人次参加井冈山大学创新型实验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机电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获得160万元建设经费资助。同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列入江西省一本批次招生,2013年开始招生。这样一批具备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加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促进了区域创新经济的发展,为实现高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结语
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要。校企合作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让学生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管理有更直接、更深层次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养成创新思维能力,学会处理实际问题。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中降低了职工技能培训成本,获得了经济效益;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利用企业的设备、实践条件的支持,提高了教育质量,以此实现校企双方互惠共赢。校企合作使高等教育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实际,提高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真正做到把地方性高校融入区域经济之中。
参考文献:
[1]徐洪珍,李茂兰,曹俊武.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
[2]张鹏顺,高润霞,吴一鸣.区域创新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6.
[3]杨丽敏.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4]高中玖.校企合作互惠共赢[J].中国成人教育,2008,9.
[5]肖炼刚,江海傲.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培养高技能人才[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