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什么是人文主义教育?所谓人文主义教育,就是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人本身就富有个性。其目标就是培养学习知识、能力与人格、思想价值等同步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其途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能力,通过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真善美,进而将自由平等博爱融入心田。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
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萌芽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并且自那时起就一直贯穿着整个教育史。古希腊的雅典是奴隶主民主政治,经济繁荣,且教育发展水平较高。雅典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要求把他们的子弟培养成为“身心既美且善的人”,即“雅典的合格公民”。雅典还在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了“人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所谓人多方面和谐发展,在希腊时代,主要指一个人在智、美、德、体诸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塑造。
古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是对希腊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其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成为善于辞令、精于文学、能言善辩的演说家。雄辩家应具备有广博的学识、独特的修辞修养、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等,其教育内容有修辞、文法、历史、文学等诸多文雅学科,被称之为“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
然而,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尚处于原始混沌的状态, 人文主义教育集中体现在以人文学科训练、培养全面的人。”[1]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逐渐成形
人文主义最为明确地提出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袁锐锷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从事文化活动时所研究的对象,是与宗教神学相对立的、以人和自然为中心的世俗文化;二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在各个文化领域中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提倡“人”或“人道精神”。[2]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尊重儿童,以发展儿童的个性、培养全知全能、身心或人格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同时,还强调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如直观的教学方法,用实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文艺复兴前后经历了近三百年,虽然这其中的人文主义仍然存有很大的局限性,可它作为当时思想的主流,广泛渗透到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引导着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方向。
3.启蒙时期至20世纪初,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遭遇挑战
培根的“归纳法”把科学的理念引进了教育,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生产力的飞跃。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科学发展越来越快,社会也越来越需要科学技术,教育就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使其培养的人符合经济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因此,欧洲的教育由原来的贵族垄断,逐渐向平民开放,教学的内容开始重视实科知识,接近生活实际。唯实主义和实用主义对人文主义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力。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为资产阶级创造更多财富的培训工人和职员,教育体现出极强的功利主义色彩,把人异化成没有精神和情感的“机器”。“人”在这一时期的意义是理性的,是逻辑学、符号学概念上的人,教育所追求的是高效,而不是学生的成长。
4.20世纪下半叶,“非理性人文主义”的诞生
20世纪下半叶盛行于美国的“非理性人文主义”是针对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泛滥,使人失去了自由,从而变成机器的奴隶而提出的,它是以人
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非理性人文主义教育观主张从学生的主观需求着眼,帮助学生学习他喜欢而且认为有意义的知识。
非理性人文主义教育与之前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不同。首先,它更加重视个体本质的生成。古典人文主义主张重视全人的发展,主张对人实施智、德、体的全面教育;而非理性人文主义则重视人的本质的生成,很少关注人的智、德、体的全面教育,使人自由的生成他自己。其次,由于近代科学的发展并未给人类带来福祉,所以,非理性人文主义开始轻视科学,而古典人文主义的知识包罗万象,既有人文知识,也有自然科学知识。
5.20世纪后期,“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试图完善“人文主义” 教育理念
在非理性人文主义教育走向另一个极端,受到社会的谴责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了“科学人道主义”的概念:“科学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实现[1]。这一观点反映到教育上就是提倡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高度融合,即科学人文主义。
科学人文主义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但科学人文主义并不是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简单相加,它对于社会和人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
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现代语文学科指导思想的变迁,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1.唯工具论盛行
语文学科唯工具论的盛行是由于受到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即人文主义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人文主义遭遇挑战。科学主义思潮过度注重分解和抽象描述,高度赞扬理性,重视技术因素,忽视人的情感。他们无限的扩大科学主义的影响,认为科学主义是万能的,产生科学主义万能论,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主张把科学主义应用到所有的学科领域中去。
转贴于
在科学主义万能论的影响下,语文教育出现了唯工具论,即把自然科学中的理性化方式放到语文教育中。唯工具论认为,语文是学语言的,语言是工具,因此语文也是工具;认为语文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会、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忽视了语文教育中思想文化熏陶,把语文当做一门“技术”来学,把形式上的目的当做其根本目的。语文教育工具论表现出对本学科偏执,而忽视学生个体的存在;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片面强调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工具论的指导下,现在的语文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分析时,往往将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探讨文章用了多少比喻、多少拟人,用科学的手段来分析文本,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熏陶,同时也与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相偏离。无论是教育还是语文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而唯工具论严重忽视了这一点。
正是在这种“生存危机”的冲击下,现代人开始反思、批判语文教育的唯工具论,开始呼唤人文性的诞生。
2.人文性的回归
科学主义在主张科学技术万能的同时,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一些灾难使世界各国开始了对科学主义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人文主义的回归,但人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注重人文性,忽视科学,放弃科学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新人文主义即非理性人文主义产生。
新人文主义思想反映到语文中就是语文教育界要求其人文性的回归。吴治中说过:“语文教育人文性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课题,它包含三层意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概括地说,语文教育人文性就是教人如何做人。”[3]由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变得呆板和沉闷,为了还语文以它原有的面貌,新人文主义教育家极力呼吁语文人文性的回归,希望以此来促进语文这门母语课程的发展。新人文主义融合到语文教育中去,开始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德育的发展,然而,新人文主义者想要单凭人文性就把语文引向成功,培养出合格的人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摒弃了科学主义,否定了科学的价值,制造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对立。
3.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观点符合当前科学人文主义思想的需要,是对以上两种偏激教育观的纠正和综合,是对语文学科的正确认识。
有关语文教育的任务,陆俭明教授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4]陆教授说的语文教育任务,前两个方面是指语文的人文性,第三个是说语文的工具性,我们要明确语文的工具性是其基本属性,可是语文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语文能力和知识,而是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培养其文学素养。
学生只有在语文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提高其语文能力;也只有在语文知识和能力得到实现和完善时,才能通过感受与鉴赏、思考和领悟、发现与创新等高级思维模式和致思途径,使学生欣赏感悟到语文的文字美,感受到语文中所蕴含的内容美。语文教育的这两方面属性是不矛盾的,两者可以很好的交融。语文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不是二者机械地相加,也不是简单地融合,二者之间应有一个递进的循环,这个递进的循环就表现在语文课程目标的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和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的顺序中。”[5]
我们把科学人文主义思想应用到语文教育中来,就是要以其工具性为基础来促进其人文性的发展。工具性离不开人文性,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变得毫无意义;而没有了工具性,人文性就很难实现,工具性是人文性实现的基础。
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1.语文教材改革的人文主义方向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认识客体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对象,它对于学生和老师人文性思想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进行开发,制备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材体系。我国的教材出现过不同方面的改革,但都是小修小补,它已经很难适应语文发展的需要,为了促进语文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对教材进行新的改革,以使它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的语文教材应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选取学生熟悉、感兴趣的题材。比如鲁迅的作品,《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很富有情趣,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快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所以这类文章要多选。而像《纪念刘和珍君》、《药》、《拿来主义》这类文章则晦涩难懂,读起来毫无生机,远离学生的生活,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所以我们要少选甚至是不选。我们的教材是拿给学生用的,所以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的成长过程。自从新课改以来,许多一线教师开始在这方面做出努力,比如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就把学生作品选进了课本,给课本增添了生机和趣味。另外,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如火如荼地展开,把学生能亲身感触的文化吸引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虽然我们强调课本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关注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但这也不是意味着要牺牲选材的审美性和思想性。由于学生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对一些事物还不具有辨别力,他们所喜欢的东西有可能是低俗的,不雅的,所以我们在选材时要考虑到这一点,不要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使他们转变自己的想法。
其次,我们在考虑到选材关注学生,满足学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选材在排列上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它们的排列要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例如苏教版中采用“模块”来构建知识体系,在关注人文性的同时考虑到知识的排列,使其系统化,让学生学习时循序渐进,在知识点不断累积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2.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主义方向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关系,这种双边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互动,而不是教师独自讲授。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不会去考虑学生是否听得懂,只负责教“书”;学生也不会去思考自己是否理解,只是不停地往脑袋里灌输。长时间下来,学生语文课变得越来越厌倦,语文也很难取得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是要立足于学生,强调学生的自觉性和个性,使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人的发展,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参与者、指导者。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教师为了改变课堂教学,使用了多种多样的手段,比如,多媒体,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等,但在考试的压力下,这些手段往往只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仍然是没用的。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个体,有自主性,课堂完全可以成为探讨式、研究式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抛出引子,让学生自己进行调查、研究、讨论,并不断获得成长。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新者。
其次,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还要注意到,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教师要注意到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他还是哈姆雷特”,尊重学生主体,但也要对课本有基本的尊重,这样才不会偏离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其主体意识也不断增强。
3.师生关系调整的人文主义方向
由于语文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对于师生关系的把握很模糊,而师生关系往往会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语文学科中师生关系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我们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个体的存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但同时,语文学科所具有的工具性,使得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还要注意使用科学的管理教育方法,使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得以完成。
语文学科中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灵世界,为自己的教学创建一个和谐的环境,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语文不像数学一样,它本身含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它应该生活在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当中,所以师生关系的构建应该奔着人文主义方向前进,改变过去师生关系冷漠、教学环境紧张的局势。
另外,语文教学的师生关系还要强调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的一种科学性。教师在对学生关注的同时,要学会使用适当的科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的方向,这样老师巧妙地运用科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师生关系也会在这种进步、科学的环境中得到改善。
所以,我们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要沿着科学和人文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不断融合完善。
4.教师评价体系的人文主义方向
我们的教师评价体系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标准,使我们的评价体系多样化,不要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要全面的关注学生,学会欣赏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语文教育评价体系首先应该是多元化的。语文中含有丰富的内容:基础知识,写作,朗读能力,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像口头言语表达和朗读通过我们平时的笔试是无法进行评价的,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生可能考试考不好,但在这些方面可能就很优秀,这样的能力对于今后的发展也是很有利的,甚至会成为学生生存的本领。教师不应该忽视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是正确的评价方式,而且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富有个性的学生,使国家的人才多样化,使我国的教育界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次,语文教育评价还要制定可行的、科学的、能操作的评价体系。语文学科不像数学、生物、地理等自然学科一样,作为自然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即使是些问答题,其主要观点仍是确定的,可是语文的评价体系有很大的灵活性。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评价已经是可操作的,可是像一些阅读和作文方面的评价则主观性很强,很难有效地实施。比如作文部分,大家都知道诗歌在我国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可是在我们的考试中却对诗歌进行了限制,一般的体裁要求都是“除诗歌外”,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诗歌没有很好的可以具体操作的评价体系。另外,像其他体裁的作文,对于不同的阅卷人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触,其好坏也就不同,所以其评价体系也是比较薄弱的。对于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这些无法操作的评价体系,我们要制定出科学的、可以执行的评价体系,以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评价体系应该是人文性和科学性的有机融合和统一。
人文主义在人类存在的几个世纪中,不断被提出,不断成为教育的主要研究思想,可见它对我们教育的意义之深远。语文作为教育中的一个分类,自然要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而且在它的影响下,语文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语文学科人文精神的回归,形成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局面,这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出21世纪合格的有健康人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建平,田金美.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及现代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袁锐锷.外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吴治中.人文性—语文的根本属性[J].职教通讯,1997,(3).
[4]陈文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流失与回归[D].云南师范大学,2003.
论文摘要: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在东西方教育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西方古典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于个人的发展及自我完善,而中国传统教育则反其道而行之,欲通过遏制个体的发展以促进社会的和谐。本文对中西方传统人文主义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分析比较,探究适应目前教育现状的指导思想。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在东西方教育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西方教育史上,曾出现过盛极一时的人本主义思潮,同时出现了大批的人本主义教育家。他们均以个体的发展为核心,以探讨适合人的个性完善的教育途径。而中国传统教育则是经历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长期积淀的教育文化遗产,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固定资产。与西方的经典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截然相反,中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为:天人合一、政教统一、文道结合、师严道尊。[1]如果跟西方传统教育作特征对比,中国传统教育的特征可总结为:重世俗而轻神性、重道德而轻功利、重政务而轻自然、重和谐而轻竞争、重整体而轻个体。[2]
首先,从教育目的来看,西方教育思想强调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西方教育家探讨得更多的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最终达到帮学生实现其自我个性及能力完善的目的。例如,法国教育家余伯尔认为,人需要经过若干阶段的教育与自身的发展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在教育活动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以情感的交流来促进人的个性化。英国教育家尼布列特则认为,过于重视知识的输入和智育发展的教育都是不正常的;学校不能成为生产固定人格的工厂,培养无性格差异的人。同时,马斯洛也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发展人的潜力,尤其是发展那种可以使之成为真正的人的潜力;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同时,教育应着重于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化的过程是完全统一的。由于个人经历和社会经验都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西方经典人本主义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从教学指导思想上来看,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特别强调教育要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促使“自我”的形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所指的“自我”是指单独的个体在与他人、与社会相处调适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模式等各方面的特征,以及其与其他个体、群体及社区环境等的联系;而“自我意识”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理解,即对自身的性格特征、社会地位等的定格。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教育和教学就应该使学生发展自己独立的个性,而并非彼此相似的群体一员。
不难看出,西方人本主义强调的是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也应以学习者为中心,积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各种需要,引导他们发挥潜能,从而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独立个体。人本主义教育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过程是学校教育在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教育目的指导下产生的必然结果。在这种体系下,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整个学习过程都由其本人真正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倡导非指导性教学,学生亲自体验、感受,以直接经验促其发现真正的自我,完善其能力及个性的发展。
截然相反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核心在于遏制个体自身发展,促进社会群体化,以期达到社会的大同。从培养目标来看,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完全从属于政权的统治需要。纵贯历史,以主导中国千年的儒家思想为基础,将培养“圣王”、“君子”、“贤者”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同时,在此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采用的不是依靠教育、道德来影响王权,而是以暴力途径获得政治权力,以该政权的特权来统领教育,从而控制大众的思想。在整个封建王权历史中,各统治阶级均以教育为手段,以“道统”为手段来控制全民的思想。例如,传统文化中“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就是把尊尊亲亲的道德伦理观念夸大化,延伸成为一种政治观念。于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已不是为了自善,齐家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尊尊亲亲,而是为“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可悲的是,这种违反人性与自然的传统教育观念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产生了极端的群体文化心理。对教育而言,则导致了教育目标上的偏离,使得传统教育极端轻视个体的存在价值,甚至于忽视个人存在的意义。个人的自我意识、合理的欲望、发展的需求都被视为不道德的利己主义。因此而形成的中庸之道的民族意识,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定势,使得我国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踯躅不前。这种极端的强调共性、强调群体性一致性的教育模式,不但使我国的教育陷入片面消极的泥沼,而且难以担当起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竞争模式的精英人才的重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难以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来迎接现实社会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忽视,甚至压抑个人合理的需要及欲望,而且以“灭人欲”作为传统道德教育的根本准绳,培养出的不过是唯唯诺诺的庸才而已。这种忽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能力的实现的教育体系,着眼于群体共性的塑造及社会需求的极端一致内化,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个人自身的个性发展及创造性的形成。因此,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则构成自成一体、孤独自闭的教育教学体制。这种教育体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集权式的统一体制,不但限制了地方教学的多样性,而且导致了整个教育系统僵化,教育行政机构的功能难以高效实现,我国盛行千年的封建选仕制度则为该体制下教育产物的典型。封建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直至明清。1300多年来的强制的推行使得我国广大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的学习态度及教育观念。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人将读书视为改变命运的黄金出路;愈报愈火的公务员考试也不难找到根源。整个社会价值取向也都出现偏离。自古便有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至上观念导致了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扭曲,知识至上的观念导致部分学校、家长及教师、学生均致力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社会盛行不切实际的学历主义。
当然,由我国历来的封闭教育体制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以及教学实施方面的种种弊端,是落后腐朽的,然而传统的人文教育思想也并非一无是处。该思想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方面还是极为可取的,如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信念原则都需要我们在当代教育中传承及发扬。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有其不可逆转的封闭性,但同时也承载着几千年来文化的精华。对今天的教育者而言,怎样合理运用及优化传统教育思想这个客观存在才是适合目前教育改革形式的论题。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切实结合实际,塑造适合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新型多样性个体。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应更积极地借鉴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个体价值取向的培养中,不但要削弱传统文化悖谬的影响,改变国民的传统劣根性,同时还要在传统文化的理性氛围中,注重个体个性、能力、情感的发展,使其在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中充分塑造个性,发挥潜力,成为真正的能良好适应现实社会,完成自我实现的个体。
参考文献:
[1]黄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概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398-408.
[2]朱永新.中华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4:44-58.
[3]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72.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渗透;教学策略;师生关系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构建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理论基础,它充分体现了教育完全是为了人的发展这一正确、科学的教育思想,确立了现代教育要以人为本的理念。小学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是课标指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一、正确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是教学目标体系中最基础的层面,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指针和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依据,它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调控作用等多种功能。因此,教师能否制定一个恰当科学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我对《烟台的海》一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①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②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以及海与人的关系。③画出文中描述烟台的海特征的语句,能概括其特点。④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积累词汇并在课堂上通过口头表达,能介绍某一季节烟台的海。教学目标的正确确立。既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兼顾情意因素的培养,既重视语言的积累运用,还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充分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宗旨,摆正了教与学的主从关系。
二、选择恰当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步骤、途径以及所选择的手段、方法的总和。教育前辈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活动策略。
(1)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语文教师应善于诱发学生的兴趣,根据教材特点,把握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运用各种方式,哪怕是几句简单中肯的课前导语,几笔简明有趣的板书,一幅引入入胜的挂图,一首悦耳动听的乐曲……都能促使学生充满信心,情绪昂奋,兴趣勃勃地投入学习。我们必须全面审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动机等积极因素,相机激趣,努力使学生形成有意义、有自觉性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想学、爱学、主动学的心理需求。
(2)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善于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课堂上敢于开诚布公地提问,自由流畅地发表见解,从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研读《小珊迪》,在深读阶段,教师问学生你有哪些疑问希望在深读课文时解决吗?学生提了不少,如:小珊迪为什么非要“我”买他的火柴不可?如果小珊迪急于还钱,他就不会死,难道他不需要钱吗?“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小珊迪不是哪种人?……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了这些疑问都与 “小珊迪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关,便自然提升出研读的课题是:“小珊迪是一个( )的人?”学生填写了“饱受饥寒”、“关爱弟弟”、“善良”、“诚实守信”、“将信用”、“不贪小利” ……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研读有关的重点词句并交流研读体会。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小珊迪的诚实、守信和善良的美好品质。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更应强调语文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拥有“点金之术”和“渔猎之技”,使其语文素养螺旋上升。如《天游峰的扫路人》可采用“紧扣文章题眼,统摄全文”法;《学会合作》可采用“把握中心句子,剖析全文”法;《烟台的海》可采用“抓准重点段落,举一反三”法……林语堂曾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在现实生活中,能读懂“无字之书”,意识到情感可贵的学生委实不多,对于这些独生子女,谈及爱,他们表示出很难理解。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要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学会把握和领悟人性美,最终学以致用,在这些方面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人为本,教文育人。
(4)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氛围具有催人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积极学习的作用。①必须把握教材中的知识内含和情感内蕴,化教材中枯燥乏味的抽象的文字为生动形象的具体的东西,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积极主动去感知文字,理解课文,掌握知识。②必须处理好师生间的人际关系。要多给些信任和尊重,多给些理解和支持,多给些启发和鼓励,创设一种教师殷切期望,学生个体积极参与,群体努力齐进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氛围。这样学生特别愿意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毫无顾虑地提出心中的想问的问题,争先恐后地解答自己懂得的问题,那怕是零碎的、不完整的,兴趣盎然地进行课堂阅读讨论。③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把知识教得活,让学生学得活,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以便让学生在宽松中主动积极地思维,在愉悦中获得真知,掌握技能,发展智力。如教《烟台的海》一文时,由于涉及到地理等科学知识,且学生未曾亲眼目睹,距离学生实际较遥远,若光凭抽象的说教讲解,学生学得乏味,认知亦肤浅。一旦借助录相或多媒体辅以教学,学生情绪即刻高昂起来。他们边看图像资料边听讲说明边讨论交流,多种感观同时活跃起来,很直观地了解了烟台海的特点,对文中的重点词语也理解得更透彻,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从心理想学、乐学、学得津津有味的状态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中学数学 教育 与人文主义 教育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人类生活、学习、生产、研究科技的工具,它的内容、思想、方法、语言、早已深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中,成为现代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数学的功能:一在科技,二在文化,数学教育中既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人文思想的挖掘、渗透、传播。众所周知,人文主义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文雅教育和闲暇教育,其目的就在于使教育应服务于人,而不是服务于实利,人才是教育的根本。渗透人文主义思想教育也是数学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所谓人文思想,即人对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理性认识。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是人文主义教育观始终坚持的一个核心观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呢?
一、人文主义教育在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准则,它包括人的价值、尊严、情趣、道德、人性等内容。它以完整人性为基础,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但各种问题也随之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如核威胁、环境恶化、人际关系冷漠等。这些问题促使我们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在解题思路教学方法上渗透人文主义思想教育
博伊竭力呼吁:“教学内容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 当今,现代教育正在逐渐朝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培养既懂专业技术,又有人文思想 的新型人才,已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时,在方法上要渗透人文主义思想教育。
1、数学的作用在于它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规律,又反过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抽象即意味着求简、求美、求新。促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会进行由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要认真审题,紧扣已知条件,由条件展开思路,抓住关键点,尽快完成由“已知—可知—需知—未知”变为知的转化。
2、回想、联想、猜想展开多种思维,多思、多变、多解、发展求异思维,尽可能将新问题转化为自己熟知的且有充实内容、意义丰富的领域,导致问题的解决。
3、分析法—执果寻因;综合法—由因素果,两法并用;或舍一般选择特殊,或从分割到“单一”,从最简单做起,在“退”中探求结论。抓规律求简化;改变符号信息求简化;数形结合构造图形,借助直观,启迪思维,以求简化。
总之使学生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展开多项思维,以实现思想品德素质与智力能力的提高。
三、利用新颖多变题型,让学生获得人文主义教育和启迪
要重点突出,优美新颖,且具有独创性、启迪性、生活性、实践性、现实性等等。除填充、计算、化简、解答问题外,设计一些源于生活的开放型,探索型、应用型的题目。开放性、探索性题目的特点在于结构不稳定,思维方式灵活多样,重于能力的考查,体现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比如竞争、纳税、环保、节约水电能源、献爱心、法制辩证面例题,使学生明了做人的道理,遵纪守法,又能展开思维,且体会到数学也充满生活的乐趣和魅力。
四、加强教材建设,深挖教材内涵,渗透人文思想
1、通过用字母表示数、数与式的运算分析,理解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再由一般到特殊;通过二次三项式可用求根公式来分解式;“四个二次”的关系,指数与对数的关系;通过揭示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关系,以及概念性质之间的联系和图形的动力变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通过各种运算和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的变化,公式的推导,概念法测的推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定理的论证等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数轴、绘画、列表;建立直角坐标系解答函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和有规律变化的;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又通过几何三角知识的教学积极渗透与数学结合的思想方法,使之“数中见形,形中有数,体中有面,此中见彼,从抽象到具体等到”。
4、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给予讨论研究,通过论证和画图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慎密性、全面性、灵活性。结合数学史料,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成就和不良现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家乡、热爱新农村,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
5、通过“统计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养成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论文摘要]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
教育的人文主义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今天,人文主义教育观对我们现行教育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它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因此,用人文主义教育观来指导美术教育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是未来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人文主义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注重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它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代表着人性的深度。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性情的目的。因此,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将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性情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可以说,美术已经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育,它没有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能更好地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和作用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997年5月,北京大学隆重宣布成立艺术学系,并明确表示:希望通过在全校开展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与理解力,用艺术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健全的人格,成为21世纪合格的人才。我们知道,当下的美术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素描、绘画、版画、雕塑课程及欣赏课,它有了更宽泛的内容。在欧美很多国家,开始用视觉艺术教育来代替美术教育,它超越了传统的“纯艺术”范畴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对象不是针对那些对美术感兴趣的少数学生,而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倡导全面发展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强调通过直觉、推理、想象、技巧以及表达和交流的独特形式过程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修养。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在强调美术学科结构特点的同时,始终贯穿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内容标准是根据学生达成目标来制定的,注重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时的感性体验,发展美术创造的基本能力。中国现行的美术教学也开始以强调美术学科体系转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用人文主义教育观来指导美术教育,成为对现行教育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人文主义;英语专业教育;视听课;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0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专业教育取得快速发展。然而英语专业学科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尽管我国早已开始提倡素质教育,但英语教育依然沿袭过去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抹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教育质量下滑。另外,在市场经济和应试教育的双重影响下,英语专业教学变得越来越具有功利主义性质,其结果使英语专业变成了一个英语培训班。[1]如果这种重语言技能、偏离知识实际的教学方式不加以改变,不仅难以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更不能营造良性人文环境,进行人文关怀。因此,加强外语院校的人文教育和学生的人文修养,已是我们必须十分关注的当务之急。[2]
一、转变思路——倡导人文主义教育
曲思于细者必忘其大。在语言技能训练中,把学生的精力过多地引向精微毫末,强调模仿记忆,必然会忽略学生的个性存在,忽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多的是把学生当作一种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这有违教育宗旨及教育发展规律。因此,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指出英语专业学生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应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3]而人文主义教育恰好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这与我们的培养目标恰好吻合。
人文主义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人文主义教育反对教育以预设的、人为的、外在的教育目的支配教育,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总而言之,人文主义教育观强调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认为教育要以人为本,促成人格的完善,达成人性的全面发展,使人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二、教学实践途径——以视听课教学为例
1.矫正教育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围绕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陆谷孙教授指出,是否可以提出“技能、思维、修养”三方面的综合要求。[4]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教育模式从知识传授型向智慧开发型转变,摒弃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认知和情商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的目的不应局限于培养有专业知识的人,而在于使人类有能力解决社会问题。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学生启示方向,鼓励他们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人格。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对学生应达到的听力技能做了描述,却并未提及人文素质的提高,这与新大纲提出拓宽学生人文学科知识的目标不符。因此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除了践行大纲所做的规定外,还秉承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以视听能力为基础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电影、电视、戏剧片断和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其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体会语言的丰富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在真实语言素材的引导下,让学生熟悉各国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围绕上述教育目标,笔者对视听课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以期达到学生能力素质双提高。
2.构建“自主性”教学模式。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教学思想家罗杰斯(Rogers)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出了以教会学习为主的方法论。[5]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其动力来自于学生对课堂的期待。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带着对课本、对教师的挑战来到课堂,使课堂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为此,笔者在上课之前,提前告知学生下节课的上课计划,对于不在上课计划中的课本内容,要求学生课下自学。然后把课堂前十分钟拿出来,大家一起对答案。这个过程不是由老师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报出答案,检验自己所学成果。这样做,一方面防止放任自流,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肯定他们自主学习成果的过程。课堂之外,笔者鼓励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大家分享学习资料,互相帮助,然后针对各个小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行指导。这种英语教学模式变讲堂为“学堂”,强调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3.教学内容多样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人为本是人文主义教育理论的真正目的所在。虽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规定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但笔者以为,课堂是教师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场所。因此,针对目前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强调语言技能、淡化文学教育”的现象,笔者依据人文主义教育理论,在视听课程中融入文学及文化的教学内容。通过文学作品,学生可以获得天文、地理、历史、人生等各种方面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个人直接经验十分有限,更多的知识来源于间接经验,文学丰富的内容提供了这种可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感知、体会、理解文学作品的审美世界,其想象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培养。
笔者在视听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通过两种手段融入文学内容。其一,课堂上欣赏名著改编的电影片段,这样可以把学生喜欢的电影播放教学形式与文学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以《新傲慢与偏见》为例,通过播放该片,学生再次温习了奥斯汀的名著,体会剧中人物的傲慢与偏见。另外由于该剧全部在英国外景地拍摄,所以学生看过电影之后对英国的地理地貌多了一份了解。还有,该剧导演将《傲慢与偏见》看做英国的现实主义故事,因此保留了很多原著中的对话,并最大限度地还原了18世纪末英国的贵族生活、社交礼仪等。学生普遍反映,观看影片之后对英国的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其二,课堂上收听文学作品录音版。之前,笔者所在学校的一名美国外教每次课堂拿出15分钟给学生阅读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深受学生好评。在他的启发之下,笔者尝试在课堂上选取名著录音片段进行播放,时长为10分钟左右,听完之后以复述、评析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听力效果。这样的上课形式,让学生既练习了听力,又受到了文学作品的熏陶,一举两得。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个人范例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最有效的阳光。”可见,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养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教师人格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在人文环境中汲取知识、运用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顾问、信息来源和评估者;另一方面,教师一定要发挥“严谨治学、身正为范”的作用来感召和带动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人文环境中学习知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将其当做普通的、对各种事物有兴趣的人,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人文主义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精神和教育方法,除了在教育方法上有所创新突破之外,笔者在教育精神上一直秉持这样的人文主义信念:师生之间在授业之外还有一个弘道的问题。教与学远非传递标准答案那么简单,因此教师应该不仅具有启发学生智慧的宏深学问,也能以其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成为学生们的人生导师。
在缺乏人文关照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很难有一种人文的自觉,很难认识到人文在整个社会中应该具有的价值、地位和作用。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依靠自身的精神力量,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不断追求知识,追求真善美,它为一个人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潜能。加强英语专业的人文主义教育,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已经成为英语界的一个共识。笔者在英语专业视听课教学中尝试人文主义教学模式,以其对学生实施全人教育。笔者以为,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将人文精神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帮助学生获取创造性地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这才是外语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何兆熊.对英语专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几点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4,(6):3-4.
[2]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53-457.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陆谷孙.关于英语教学的三点杂感[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7):1,27.
[5]张武升.罗杰斯的教学思想史[C]//田本娜.外国教学思想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一、人文主义、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历史渊源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同样,教育中的这两种哲学观作为教育实践在人们认知上的反映,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在远古时期,由于受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限制,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还处于原始意义上的一体化时期,尚未将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从普罗泰戈拉开始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关心人事为主的“人的哲学”被推向极致,并一度取代以自然为对象的哲学,科学与人文显现出分野的端倪,人文教育比较突出。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的“知识即德性”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知状况。可以说,正是“由他们开创了哲学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上的分野”①。中世纪的大学教育一直深受亚里士多德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自由教育观的影响,以文科为基础,学习传统的“七艺”。亚氏把教育分为文雅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类,他本人重视心灵的培育,轻视与肉体训练有关的活动。这一态度极大影响了后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化和对立。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尚处于发展初期,学科界限未明,作为中世纪教育“基础知识”的“七艺”隐含着人文与自然知识的早期分类。可以说,具有高度整合特征的“人文主义”高等教育哲学从中世纪到19世纪初一直在大学里占据着主导地位。
文艺复兴的“抑神扬人”运动不仅矫正和恢复了被中世纪歪曲、了的古典文化,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浓厚兴趣。乐观、积极的现实主义精神鼓舞着人们去重新认识自然和人类自身,自然科学知识急剧增加,学科不断分化,近代自然科学从此有了一个坚实可靠的出发点。文艺复兴以后,随着对理性的弘扬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主要在大学系统之外),整体哲学观面临被解构的命运,科学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应运而生,并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康德在休谟和卢梭的影响下开始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作为自己必须面对的问题。从二元论立场出发,他认为,作为自然界和理性世界的成员,人受两种法则———自然法则和理性法则的支配。康德认为,我们有必要限制知识,以便为道德和自由留下地盘,并再三强调,追求道德和自由的理想是区别人与物的关键。可以说,康德的主客二分法正是以后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哲学思潮长期对立的理论根源。由于近代科学巨大的经济功能,它在大学系统之外得到了蓬勃发展,与工业发展和经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大学教育(特别是传统大学教育)却由于其巨大历史惯性对科学采取的漠视和抵制导致了科学教育发展迟缓,引发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之间的激烈冲突。在英国引发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的论战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直至科学真正列入大学教育课程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主义教育逐渐取代人文主义教育,并成为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教育哲学。
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二重性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单靠科学和理性不仅不足以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有可能使人类迷失自我,带来灾难;科学主义教育并不能为科学技术提供价值范导,也无助于缓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加剧这些矛盾和冲突,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近现代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职业主义大行其道之时,同时出现了回归古典人文主义的思潮。如现代的自由教育———通识教育的兴起,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和存在主义教育思潮的出现等。1959年,英国学者查•帕•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的观点在西方知识界和高等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在他看来,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峙都是由于狂热推崇专业化教育(即科学教育)引起的。他还指出了实现文化整合的方向:“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即通过两种教育的整合来消解两种文化的冲突。与此同时,科技史家乔治•萨顿提出了以科学主义统合人文主义的文化整合观和教育整合观,而爱因斯坦和阿什比则是持以人文主义统合科学主义观点的主要代表。20世纪末,这样一股谋求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协调发展的文化整合思潮最终汇聚而成,使得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由冲突期开始进入了整合期。
二、人文主义、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的实践
如上所述,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种哲学都曾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起过主导作用。早在12世纪,中世纪的欧洲就催生出了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萨莱诺大学,并很快衍生出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后这种近代大学模式还传播到了德国和美国。从这一时期到19世纪初,可以看作是西方大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混沌期。这一时期,大学是培养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精英和通才型的社会职业人员的机构。“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训练人的心智、塑造人高尚的精神品格。“七艺”作为大学最基本的学科是一个高度整合的知识体系,尚不具有专门化的特征。可见,高度整合的“人文主义”教育哲学在当时西方大学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从19世纪初德国大学改革运动到20世纪末,是西方大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学术自由精神,即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精神成为了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大学教育,按鲍尔生的话说,“目的不再是百科全书式的信息,而是真正的科学文化,学生不是被看作仅仅作为国家官员为将来服务做准备,而是被看作年轻人,通过不受限制地学习科学,训练他们独立思考的理智和道德的自由。”②从此,大学真正冲破了神学的樊篱,成为高深学问之场所,通过知识创新,加快了知识分化发展的进程,也加速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分离。洪堡把理性作为人精神统一性基础的“完人”理想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最终走向了知识的分裂和人精神的残缺。由此可见,这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在西方大学的教育实践中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冲突期。到了20世纪末,西方高等教育在知识整体趋于分化、局部呈现融合的氛围下进入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整合期。如果说19世纪以来由于自以物理学为典范的近代科学持续地向传统人文学科领域扩展,激起了人文主义的反抗的话,那么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特别是60年代以后,自然科学近现代观的深刻转变则使人文主义重新获得了重要地位。在高等教育领域,这种趋势大致表现为:始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大学的普通教育或综合素质教育改革潮流;大学内部各种横断、交叉、边缘和综合学科的纷纷涌现;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今天,现代大学内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传统三大知识领域划界的情况依然存在,但其界限却已日益模糊。如何在相对开放的学术氛围中,淡化学科、专业间的界限,使不同学科在彼此敞开的状态下不断扩展、自主生长,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重大变革主题。
三、当代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当前,高等教育哲学的冲突仍在持续,科学主义哲学无疑在大学的发展中居于独断地位,人文主义哲学则处于被边缘化的危险之中。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大学中,人文主义哲学为恢复知识与人的精神整体性的努力从来未曾停歇,这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可以说,现今在高等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都与这两种哲学观的矛盾冲突有着直接的关联。而缓解此类问题则必须深化二者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整合与协调。
(一)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的彰显特征
1•现代大学过分关注社会不断膨胀的物质需要。在外部技术功利主义的强势推动之下,大学内部科学与技术的联姻空前紧密,专业化的狭隘倾向愈发明显,传统科学的精神旁落。与此同时,在内部消费主义和职业至上论的双重挤压之下,大学人才培养的传统理念逐步被消解。在人文主义大师白璧德看来,科学自然主义的教育观和情感自然主义的教育观对高等教育同样都是危险的。他在界定了“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之后,对美国本科教育中的选修制提出了这样的批评:“很多本科生都在利用选修制度,他们不是根据自己的特殊兴趣去努力学习,而是以最小的阻力为标准懒散地完成大学的学业。”③他指出,“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在同情与选择之间保持着一种正当的平衡。”④正如这位大师一百年前所言:“我们所需要的不是针对服务与力量的训练,而是就智慧与性格所进行的训练”。⑤
2•现代大学严格的专业规训制度偏离了大学教育的本义。与其他教育机构不同,作为学者的社团,大学是一个各种思想和文化自由交流、碰撞的场所。正是在这种频繁的思想文化交流中,大学培养人的活动才得以展开。而自从近代科学被纳入专业化发展轨道之后,大学教育逐渐开始遵循专业化规训的逻辑———实施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大学的专业化规训无疑促进了知识的创新和知识总量的增长,但它却与大学教育的本义相悖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学科范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封闭,科学和人文的教学内容日渐疏离。在专业规训制度下,学生们被动接受相对狭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视野狭窄、思想苍白、精神单薄。在一个知识领域无限扩展、学科间联系日益频繁的新世纪,这种传统的专业化规训制度使得人们不禁对高等教育的有效性乃至存在的合法性产生了质疑,如世界各国都在谈论的“大学的危机”———质量危机、道德危机、大师危机等。
(二)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的整合之路
如果说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在历史实践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那么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二者的整合同样也是必然的。
1•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它们互动互补,不可分割。贝尔纳曾指出:“没有任何文化能够永久脱离当代主要的实用思想而不退化为学究式的空谈。不过,也别设想不对科学本身结构进行重大改革就可以使科学和文化融合起来。”⑥的确,一方面,自然科学的自由探索和技术科学的创新为人文学科奠定了丰富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人文学科对科学技术的文化思考为其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引导着方向。就每一个人类个体而言,无论是出于对谋生技能的关注,还是出于健全人格的养成,科学与人文的共同滋养可谓前提。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而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现代大学不仅要培养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更要注重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并能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的个体的培育。
数学是科学的工具,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中已充分显示出其实用价值。数学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价值取向应是多极的。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熏陶,素质的培养。数学素质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即整合。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人类教育发展史上主要存在着两类基本的教育观,即人文主义教育和科学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观,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神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其价值取向是以个体的自我完善为最崇高的教育目标。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确立了人文主义价值,为人文主义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矗自十七、十八世纪以来,随着工业与科技的发展,培养有科学素养的国民成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进而形成了科学主义的教育观。
科学主义教育观是以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开发智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价值取向的目标体系。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科学主义教育观在我国占据了一定地位,“问题解决”的数学教育法已被国人所接受。“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通过解决问题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之效,无疑是可取的。但如果把数学教育的价值仅仅局限在知识层面上,而忽视了文化价值,其功效只能是有限的。这种教育观从本质上讲属于科学主义、实用主义的教育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日益显示出不足之处。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起着巨大作用,但不能代替一切。学校教育中只重视对科技生产发展的工具,而忽视人自身发展的功能,就会助长功利主义倾向的发展,社会的道德水平就会下降,文明社会就会腐败和崩溃。经济发展,道德堕落。这种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隐患,引起了广大有识之士的关注。
我国的教育改革正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数学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功能是工具、育智功能和自我完善功能的统一体。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可以通过数学的思想和精神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培养既有健全的人格又有生产技能,既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高雅审美情趣,又能创造、懂得生活的人。把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这正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科学的态度加之人文主义的思想,使人们开始反思学前教育中为什么上艺术课、艺术课学什么内容、怎么上好艺术课、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等。树立科学人文主义学前教育观,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以及终身学习的开始,是国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关乎儿童的未来,关乎国家的未来。
艺术领域课程在学前课程中的重视度一直不高,然而艺术教育却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艺术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儿童审美情节、提高儿童审美情趣、丰富儿童精神世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科学人文主义的赞同度提升,其思想也渗透到学前艺术领域课程中,为学前艺术课程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考。改变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方法、力求实现科学的、人文的、优化的教育得到更好地实现。
一、学前教育艺术课程教育目标的实施
什么是教育目标,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对一节课或者一阶段课程中,希望教给儿童什么内容。教育目标一般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绪与情感三个部分。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下,艺术教育目标的提出要在满足其三个部分结构与设计完整的前提下,充分显示教育目的的科学性与人性化。
第一,科学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充分明确教育目的定位、清晰理解课程内容、完善操作。人性化的教学目标,教师在编写时,应立足本班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目标设定不可过高过难,使儿童难以完成,从而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不可设置内容过与简单,对于没有挑战性的内容,同样无法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目标设定也要给予儿童对学习后可以延伸与创新的机会并有加以创新引导的意识。第三,应保障课程的完整性、和谐性,并应注意到领域的结合,注意儿童社会性、品德方面的长期有意识培养。
二、学前教育艺术课程教育内容及教育过程的实施
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加深,家长不断给幼儿安排各种学习班,学习与年龄不相符的小学化知识,认为艺术课程并不参加幼升小的考试,并不是教育的重点,无需在意甚至可以忽略。
幼儿应得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人文主义也要求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艺术教育可以让儿童获得身心的愉悦,培养儿童对美的理解,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艺术课程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应充分重视艺术教育。
三、开展艺术课程的幼儿园在课程内容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课程内容死板。以教师说教为主。师幼互动的原则在科学人文主义教学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单方面的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背离了人文的思想,学习并不是灌输,有效的师生互动给了儿童动起来的机会,会使儿童记忆深刻。
第二,课程内容没有导入。以舞蹈课跳孔雀舞为例,这时小朋友多会觉得茫然,因为孔雀并不是经常出现在小朋友视野里面的动物。这时,教师可以先对课程进行导入,比如以讲故事的形式进入主题,先播放一段真正孔雀的视频,让儿童先在视觉上认识孔雀,再播放一段孔雀舞让儿童感受到孔雀舞的美感,激发儿童想要模仿的兴趣,这样更能产生共鸣。
第三,整齐划一,不顾及个性发展。人文观的核心精髓就是以人为本,考虑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是人文观最直观的体现,以美术课为例,教学内容是让儿童画太阳,在成年人多认为太阳是黄色的圆圈四周散发着光芒,于是当有幼儿用黑色的彩笔画出太阳并带着红色的太阳镜时,教师多会认为儿童画的不对。这种评判是与非的表达恰恰扼杀了儿童歌创造力只要儿童能讲出自己的画,那他画的就是对的,就是属于他的完美的作品,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学前教育艺术课程评价的实施
评价是教学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有效的评价、及时的评价、客观的评价等,都为更好地教学有效服务。科学的教育观认为,在艺术领域的课程中,同样,教师应该拥有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评价儿童学习成效的评价标准,因为只有在教师拥有评价的依据时,才能检测自己教学的成果和儿童的学习状况,这是教师自我提升、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表里手段,同时,也是检测儿童发展水平的一种手段。与此,人文主义的教育观,也要求评价的指标要囊括多方因素,评价维度要合理,评价方法要人性化。
在评价中,主要有教师对儿童的评价、教师对教师的评价、儿童对儿童的评价几部分,评价也分为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全面评价、重点评价评价等方式。表虽然是一把检测的标尺,然而教师在评价时,应尽量多做积极的、鼓励的评价,让儿童在充满自信的环境氛围里成长。
例如,不要对一个孩子说你唱歌怎么总跑调、你画画怎么这么难看、你跳舞怎么这么不协调,刨除孩子不能理解这些描述性的词语,对一个儿童忘下定论也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每个孩子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双胞胎的成长也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各种能力中儿童发展的顺序和速度不尽相同,教师在鼓励时候应客观、积极。
艺术领域的课程在如今受到广泛的重视,像奥尔夫音乐在国际上获得的认可,就可以很好的体现艺术的熏陶对儿童健康成长的益处。在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艺术领域的学前课程中,教师完美的组织好一节课,就为儿童积极健康的成长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以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为指导,在幼儿园课程目标设计上既要给幼儿自由探索的机会,又要规范其学习和生活习惯。给与自由的同时,规划清楚自由的范围界定。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既要注重领域间课程内容的联系,又要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同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从中发现乐趣。
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上,应尽量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与评价方式。让师生都能在评价中获益。学前教育机构要传播教育的科学人文知识和理念,增强幼儿教师、幼教机构管理者的科学人文意识,引导家长关注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