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制造业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而具体到制造业内部的各分支行业领域和公司,每天也都在上演着形形的跨界、布局、兼并、联合、转型、升级等热剧,目标无非在于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毫无疑问,这种转型升级的大潮与当前国家制造业的大势颇为吻合的。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中国的既定战略方向。自“十二五”以来,谋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政府各部门工作的一个核心理念。
作为这波热潮的关注者和研究者,我们相信,已经从各种渠道看惯了各式各样的表格和数据的你,打开这本杂志,并不希望再次看到这些重复且无趣的内容。因此我们并不打算再次叙述某企业通过引进机器人而压缩了多少生产成本,或者某公司采取新型节能方案而降低了多少能耗。即便是同一个故事,我们也想换一个角度或方法来讲述。
在此,我们尝试着换一种思维,把站在传统制造业身后,为其转型升级提供推动力量的那些硬件、软件或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向台前,从它们的角度来为你聚焦本次转型大潮下的诸多细节与故事。
比如德国西门子力推工业4.0,积极探索未来制造;美国GE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努力把传统工业与互联网、大数据嫁接;发那科、ABB、库卡等积极在中国推销工业智能机器,助力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IBM、思科、日立、惠普、NEC等传统IT厂商力图用ICT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为中国工业腾飞添翼等等……
我们认为,在这场已然暗潮涌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全球制造业从生产方式到商业模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而推动这种变革的力量可以称之为“制造+”。无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德国工业4.0,还是以互联网思维为基本理念的美国网络化制造,都可以定义在“制造+”的范畴内。
而在中国,新型工业化所积极倡导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可以看作是一种与世界范围的“制造+”理念的不谋而合。所以,我们不妨把所有在智能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柔性制造等新型制造形态上,拥有核心技术或者能为制造业提供智能、网络、绿色解决方案的公司,都归纳为“制造+”的中坚力量。
这些“制造+”公司,既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者,同时也是重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将撷取其中的一部分公司,为你展示这波制造业蝶变中,它们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北京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制造业的服务化,它是人们最早注意到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现象,它是指在制造业领域中,服务性活动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制造业的服务化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是由于制造业领域原有的服务性活动大幅度增加而导致的制造业的服务化,我们称之为制造业的内生型服务化。二是由于被并入制造业领域的外部服务性活动大幅度增加而导致的制造业的服务化,我们称之为制造业的外延型服务化。在制造业服务化的同时,也存在着发生产业分化的可能性:当制造业企业感到将其部分服务性活动从企业中独立出去更为经济时,制造业企业便会选择逆服务化而动的导致产业分化的行为。
其次是硬件产品的软件化,它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又一个重要表现。如果说制造业的服务化是表现在经济活动方面的产业融合现象的话,那么硬件产品的软件化则是表现在产出结果方面的产业融合现象。它主要是指在制造业产品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控制、操作和应用性的软件系统,以至于这些软件系统的价值,在产品价值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超过物质的部分。从制造具有较强处理能力的计算机产业,到生产各种高端数控设备的产业,都表现出这种硬件产品的软件化趋势。
观察北京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主要表现,除了上述主要方面之外,还有两个方面的表现值得关注:一是高新技术对传统第二产业进行改造所包含的产业融合属性;二是第二产业的企业从事资本经营活动所具有的产业融合属性。
北京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所展示的趋势,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总体趋势;二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各个表现方面的发展趋势。
从前一个层面看,处于工业社会后期发展阶段的北京市,产业状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分化与产业融合的并存。从后一个层面看,在北京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中,制造业的服务化不仅是发展最快的方面,而且也是影响最大的方面。但不同的制造业,服务化的程度有所不同: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服务化程度较高,发展速度也较快,而一般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的服务化程度则相对较低,发展速度也较慢。从服务的内容来看,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服务化,更多地集中在技术研发和客户服务方面;而一般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的服务化,则更多地集中在产品营销、市场信息和经营管理方面。
与此同时,由于制造业来自产品本身的利润不断下降,北京市的劳动力成本又相对较高,城市的环保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会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的服务化进程。目前已经出现了以加工外包为主要特征的虚拟制造或部分虚拟制造的趋势;在制造业领域,尤其是高新技术制造业领域,产品制造基地外迁的倾向较为明显。
从硬件产品的软件化方面看,软件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意味着硬件产品的功能扩展和品质提升。
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的趋势看,一方面,由于改造传统产业是高新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为提升竞争能力,也急需获得高新技术的支持。从长期来看,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之间具有不断融合的趋势。但从中短期的情况看,高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程度,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应用高新技术究竟能够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多大的收益增量;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供求信息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沟通。作为前者,不仅取决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持续成本,而且取决于政府的相关政策取向。作为后者,不仅取决于高新技术研发的应用导向,而且取决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对北京市第二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第二产业的服务化,尤其是制造业的服务化,使第二产业内部的服务性活动大幅度增加。这些服务性活动对于提高第二产业的产出能力,改善客户关系,拓展经营空间具有积极意义和较大影响。
二是在第二产业中服务性经济活动比重增加和在高新技术对传统第二产业改造的基础上,原有的第二产业,尤其是经过高新技术改造的传统第二产业,其产业层次和产出结果的技术含量明显提高,在北京城市发展目前所要求的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体政策环境中,能够找到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对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涉及生产业和流通业,它为这两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提供了机会。但与此同时,由于这种发展的机会都是以第二产业为服务对象的,必然依存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因此,北京市第二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将成为制约生产业和流通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就北京市相关的产业政策取向来讲,一是明确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按照一般的经济类型划分方法,当第一产业的比重超过50%时,被视为农业经济;当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50%时,被视为工业经济,而当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50%时,被视为服务经济。当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60%以后,便开始涉及经济的服务化问题。
北京市处于工业社会后期发展阶段,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推动着经济的服务化程度逐步提高,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并非经济的服务化程度越高越好,应该特别警惕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的“服务化陷阱”。因此,基于这一经济发展阶段的政策取向,应该从“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排序”转变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通过鼓励产业融合,而不是鼓励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取向,在提升第二产业竞争力的同时,促进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是鼓励发展生产业和流通业的政策取向。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提出鼓励发展生产业和流通业的政策取向,主要基于下述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在上个世纪的最后20年中,北京、上海等地区的第三产业全面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类型的服务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一些对人力资源的知识能力水平要求较低的服务业发展较快,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而一些对人力资源的知识能力水平要求较高的服务业,则发展较慢。因此,已经进入工业社会后期发展阶段的北京、上海等地区,虽然仍在继续推进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排序,但都已清楚地意识到第三产业内部的差异。因此,在自“九五”以来的跨世纪的10年中,这些地区都不约而同地对第三产业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目标定位和规划安排。而人们通常所列举的现代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生产业和流通业这两个领域。因此,无论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角度考虑,确定鼓励发展生产业和流通业的政策取向都是必需的。
其二,在现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中,除了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服务化陷阱”,之外,还存在着认为第三产业可独立发展的误区。实际上,如果说消费业和公共服务业的发展分别取决于消费者的选择和社会目标的确定,那么,生产业和流通业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包括第三产业本身在内的各产业发展的要求。而在工业社会中,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生产和流通的需求,对于这两类服务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基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趋势,确定鼓励发展生产业和流通业的政策取向,有利于避免第三产业独立发展的误区和由此导致的地区产业“空心化”的倾向。
三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政策取向。在我们使用的有关产业的定义中,传统产业是相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而言的产业类型,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在于产出结果方面的不同,而是产出方式的技术类型方面的差异。由于目前我国对属于高新技术范畴的技术类型已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基于高新技术的产出方式与基于传统技术的产出方式,是可以清晰界定的。
从北京市现行的产业发展政策来看,并非没有包含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政策取向,而是现有的政策设计,缺乏相关的系统性和激励的有效性,难以取得这种政策取向预期的结果。
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角度考虑,至少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现阶段对传统产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不仅是转变产出方式的具体行为,而且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能否转变的主要方面。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替代对传统产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是在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而非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其次,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之间,是一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传统产业借助高新技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高新技术的发展依靠传统产业提供的市场需求。但二者之间,作为需求方的传统产业居于主导地位,高新技术自我发展的空间是极为有限的。
最后,对传统产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是需要支付成本的,而且,在目前的发展阶段,这一成本还相对较高(包括人力资源成本和非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在传统的产出方式尚存应用价值的情况下,产出方式转变的机会成本也相对较高。
四是支持产业融合与产业分化共存并进的政策取向。在北京市未来的产业发展中,不仅要关注产业的融合,而且要关注产业的分化。在政策取向方面,既支持产业融合发展,也支持产业分化发展,以达到现阶段促进二者并进的目标。
关键词:网络制造;因特网;智能化;数控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35-01
随着网络的普及, Web技术的迅速发展,因特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世界经济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一种全新的世界经济――网络经济正在形成。制造业面临全球性的市场、资源、技术和人员的竞争。其变化的主要特征为,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世界各国制造业为取得竞争优势,纷纷开展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人们将制造技术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有机融合,逐渐形成了新一代先进制造技术。如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制造、并行工程、虚拟制造、智能制造等。从而使制造业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敏捷化的历史新时期。促使了网络化制造技术向纵深方向发展,并且逐渐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的主流。1998年12月,欧洲联盟公布了“第五框架计划(1998―2002)”,将虚拟网络企业列入研究主题。在此基础上“第六框架计划(2002-2006年)”的一个主要集成平台体系结构目标是进一步研究利用Internet 技术改善联盟内各个分散实体之间的集成和协作机制。日本提出了社会信息化系统,目的在于实现日本社会真正向IT社会转型,不再追求工业化制造时代局部的高效率,而是要实现日本整个社会在未来保持最佳状态。
一、网络化制造定义与特点
网络化制造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面对市场机遇,在企业内、外联网组织并管理,灵活而迅速地集中社会制造资源,快速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其实质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生产经营业务活动各个环节的合作,以实现企业问的资源共享、优化组合和异地制造。
网络化制造作为一种全新的制造模式,是以数字化、柔性化、敏捷化为基本特征。综合了械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自动化、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学科技术,建立灵活有效、互惠互利的动态企业联盟,有效地实现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各种资源的重组,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快速响应和竞争能力的新模式。突破空间地域对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和方式约束,使企业面向全球开展业务;此外,网络化制造与传统制造不是对立的,网络化制造不是对传统制造的取代。如零件的加工和装配需要相应的设备和人员,产品的销售需要物流系统等。网络化制造应具有以下特点:
1、快速响应。快速地组织不同的部门从设计转入生产,缩短产品开放周期,迅速响应市场,形成高效经济的供应链;;
2、资源共享与交换。通过网络化制造,分散在各地的信息资源、设备资源甚至智力资源可实现共享和优化利用。
3、远程控制与监控。基于互联网运行,可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管理以及设备资源的异地共享。
网络化制造改变了传统的认为企业间的关系式竞争关系的观念,大力提倡企业竞争与合作的理念,合作伙伴之间应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从而实现“共赢”。
二、数控加工中的网络化制造
随着数控系统向开放体系结构的智能化数控系统发展,其控制功能不断向上延伸,向具有一定自主性和管理决策功能的方向发展。同时各种计算机辅助工具如CAD、CAE、CAPP、CAM等的发展,各种柔性高效的生产设备如DNC、CNC、FMS、FAS等也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这就使数控系统之间、数控系统和其他单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越来越复杂,信息量加大,为了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生产效益,就必须要求全面实现从生产计划决策、产品设计、加工直到市场销售服务的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已经成为我国在用机床的主流,现在的数控机床与网络连接一般通过一台工控型PC机与单台NC机床相连接,完成NC程序及数据的传送。DNC集成系统软件功能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NC程序及数据的传递,以某种通信协议(如3964R等)实现通信功能;
2、机床状态采集与上报;
3、根据生产计划,自动分配NC程序及数据到相应机床;
4、刀具数据的分配与传递;
5、刀具、夹具准备计划,实现系统内刀具、夹具等的实时控制;
6、按照工艺计划及生产计划,实现由多种数控机床组成的DNC系统的物流实时控制,实现工件的输送、贮存,同步加工和装配等活动的集成化生产管理。
为实现数控基础与网络连接成一个完整系统,我们需要将以上各环节形成功能模板,既要分别实现又要与网络集成,建立先进制造的外联网,从而实现各功能模块之间的相关连接及模块内部的网络化,最终实现跨时空即时沟通网上交流机制。
三、结束语
数控加工技术的网络化是先进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制造业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网络化、全球化、虚拟化,总体目标则是要达到快速设计、快速制造、快速检测、快速响应和快速重组。网络化制造的研究、实施与应用对于充分利用制造业优势资源、改造传统制造业、推动制造业网格应用软件产业的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创新体系等方面,从而提升制造业企业水平,尤其是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顾新建.网络化制造的战略和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范玉顺.张立晴.刘博.网络化制造与制造网络[J]中国机械工程,200415(19):1733―1738.
[3] 陈新度,陈新.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化制造[J]机电工程技术,2004 33(6):7~9.
什么会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象征尚无定论,而呼声最高的热门技术非“3D打印”莫属。堆积制造又称3D打印,指的是基于数字模型制作三维物体的过程。
要成为工业革命的驱动,必须满足“是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进而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出现崭新面貌”这个苛刻的定义,3D打印何德何能?
是颠覆也是互补
国人偏好“3D打印”这种说法。通俗地说,3D打印与激光打印的过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分层加工,叠加成形,逐层增加材料生成打印结果。外观上,3D 打印机和普通打印机并无天上地下的区别。3D打印机获取物品的3D 数据信息后,逐层分切打印。当然,3D 打印机采用的是特殊材料而非纸张。原材料一层层地被特殊的胶水粘合,按照不同的横截面图案固化,并一层层迭加,像做蛋糕那样创建三维实体。
对比传统制造和基于3D打印的制造,可以发现这两者之间的思维方式是颠倒的:传统制造技术的本质是“减法型”,一般做法是,取一块原材料,使用切割工具削成想要的产品;3D打印则是“加法型”,从零开始,喷射流质的原材料,然后一层一层加固成型。
3D打印机的分层叠加方式决定了它还具有多个令人叹服的优势:它制造出的混合材料拥有多重属性,它还能使制造出的部件拥有物体不同部分使用不同材料的属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3D打印机的“耗材”直接决定了3D打印机的能力边界。目前支持3D打印的材料很多。不同公司生产的3D打印机支持不同的材料,树脂、尼龙、石膏、塑料这些材料已被普遍使用。而随着研发水平的不断进步,支持钛、不锈钢或铝、铁金属材料的打印机也已经出现——“只有想不到,没有打不出”不会是一句空口号。
和任何一个新兴技术一样,3D打印机目前的成本还过于高昂,但规模化效应将使得3D打印机彻底平民化,或许哪天你就穿着自己打印出来的、独一无二的漂亮裙子逛街去了——这一直是工业界的终极梦想:彻底的个性化生产,每一件产品都可以不一样。
正在改变制造业
美国《时代》周刊毫不吝啬地将3D打印列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之一”,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认为它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
3D打印将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已是共识,因此无论是不是原本的制造业大国,许多国家都在冥思苦想如何搭上3D打印这艘顺风船。
调查显示,已有近40%的美国企业准备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工厂迁回美国,欧盟也正制定相关政策迎接相关企业的回流。企业的回流,并非简单的搬迁,而是要借机进行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3D打印契合了这些需求,它能够大幅缩短制造工期,降低成本,可在光学、机电、精密机械、模具等领域应用。
美国和欧洲在3D打印领域均已有所建树,初步打通了从科研到生产的链条。
全球有两家3D打印机巨头,两者都已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一家是Stratasys公司,不久前收购了以色列一家名为Objet的3D打印机公司;另一巨头是3D Systems公司,它在2012年初通过收购另两家3D打印机品牌Z Corporation和Vidar Systems牢牢地奠定了江湖地位。
Stratasys和3D Systems都坐拥着每年近两亿美元的市场营收。前者的客户不乏宝马、戴尔、英特尔、耐克等多个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制造直面挑战
如果说微博让每个人都成为了记者,3D打印就让每个人成为了生产者。中国没来得及赶上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可得好好把握住。
美国沃勒斯同仁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3D打印产品与服务的销售额为17亿美元,该公司预测到2019年,该行业的收入将达69亿美元,其中零部件制造将占80%。
毫无疑问,制造业受到来自3D打印的冲击最大,而中国又是制造业大国。因此,对中国制造业来说,3D打印是挑战更是机遇。
以生产和销售硬件产品为主的制造业正在陷入残酷的“红海”: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利润微薄、业务前景堪忧,那么,制造业企业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本文提出制造业应向服务业务延伸和转型,变身为服务型制造企业,从而开辟出一片新“蓝海”。
从全球范围来看,如今服务业已取代制造业,成为全球GDP 的主要贡献力量。而一些传统制造类公司不再只靠产品赚钱,而是依靠服务获取价值。例如,通用电气和江森自控这些传统上以销售硬件设备为主的公司,纷纷转为依靠按量付费的设备租用模式创造收入。通用电气全球销售收入的70% 不是来自产品业务,而是来自“技术+ 服务+ 管理”的服务业务。而苹果公司也正在打造数字服务生态系统,这部分的业务收入已接近300 亿美元。
对于仍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企业而言,需积极着手进军服务领域,开辟新“蓝海”。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服务经济中,制造服务业(伴随着有形产品的服务)的比重约为70%。埃森哲曾对《财富》世界500 强中的30 家公司进行抽样研究,根据相关的年报资料,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外设、家用电器及汽车四个典型的制造行业中,2011 年样本公司服务收入的平均比重已达到20%。
其实,推动企业从传统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无外乎两个动因:经济动因和战略动因。从经济上看,服务业务会带来更高的利润率、更稳定的收入和利润,还有资本投入要求低等优势;从战略上看,制造企业能从服务中更好地“锁定”客户,进一步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从而促进自身产品和业务创新。
这两个动因也决定了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延伸和转型的规律。如图1 所示,我们可以用“服务深化模型”将转型变革划分成三个阶段。阶段一,多数制造业公司从“产品的补充和延伸”开始涉足服务业务,其所提供的服务主要用于支撑产品销售,服务交付管理成为这一阶段的核心“服务链职能”。
阶段二,企业开始意识到,集成的“产品+ 服务”模式,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并增加客户黏性。企业由此加大对服务的投入,“服务开发”与“服务交付”成为核心职能。
阶段三,一些公司在服务业务中获得了超过预期的收益,并且将“依靠服务创新来帮助客户解决难题、优化业务、推动变革”作为自身的使命,从而逐渐转型为“服务中心型组织”,以服务驱动业务发展。而此时,“服务营销”职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
服务业务蓝图架构
传统制造业公司如何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向服务延伸和转型?如何规划和落实?我们认为,这些企业首先需要了解整个服务业务的全貌,即搭建一个业务蓝图架构,然后再针对蓝图中的具体模块和要素有序地建设、推进和落地(见图2)。
根据这一蓝图,企业可以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推进转型步伐。具体而言,可以按照以下三步依次推进。
第一步,明确服务战略。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服务战略是整个服务业务蓝图框架应用于一个特定组织的高阶定制化输出,服务战略确保组织已经形成了对发展服务业务的基本共识(见图3)。
第二步,明确服务业务的管控体系。管控体系规定了服务业务是如何在企业内被组织和管理起来的,具体包括战略管理、组织模式、质量绩效和财务监控职能。
建立和落实组织关于服务业务的“战略规划—执行监控—反馈优化”的闭环循环是战略管理的重点。
从组织模式上看,有的公司在初始切入服务领域时,采用简单的管控形式——服务部门依附于各产品线,对应的汇报人和绩效职责也由产品线确定;有的公司采用以客户或区域为单位的服务组织,统筹协调各产品线,为客户提供服务;还有些公司采用混合矩阵式结构。
在服务体系内部也有不同的管控结构。有些公司把服务开发、服务交付和服务营销三大核心职能都按产品线维度划分,然后把服务战略、卓越中心(CoE)、财务/ 流程/质量/IT 等管理支撑保障部门进行“共享化”。而有的公司,则把三大核心职能进行不同程度的跨产品线整合。对于一些复杂的制造服务业,如大型通信设备、机械工程、建筑交通等,企业还有必要明确核心职能之内的下一级运作和管理结构。
采用哪种结构来管理和运营服务业务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服务战略、企业特点、产品和客户特点等等。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管控体系应符合整体的服务战略,服务组织应贴近客户,追求灵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同时,优良的质量控制和绩效管理体系也是服务领先者的明显标志。质量体系保证了服务业务的客户导向、合规性和效率要求;而一个完善、多维度、分层级的服务绩效体系,能保证组织对整个服务运作有效监控和管理。
此外,集中的财务报告和监控活动也是管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步,打造服务链业务职能。对照工业化思维,制造业的产品开发、产品制造和交付以及产品营销三大基本职能,在服务业务中也有相对应的内容——服务开发、服务交付和服务营销,这也是服务链的三大基本职能。
服务链基本职能之一:服务开发为了强调服务业务的产品化特征,许多公司也把服务开发称为“服务产品开发”。
事实上,多数公司的服务开发职能是与服务交付职能同步完善的,有时甚至稍有滞后。他们采用先根据客户的需求做好服务交付,再逐步提炼、总结和研究,形成标准化分层级的服务产品目录和说明的方式,反过来再利用这些目录更好地指导服务交付。这是一种“迭代式”开发方法。
这种做法容易造成公司始终重视服务交付而忽视服务开发。他们认为只要交付团队做好交付活动,达到客户满意即可。这类公司在服务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将面临一个致命问题——服务的有效增长和质量保证。服务开发本身包括:服务产品组合管理、开发服务产品和服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三项主要活动(见图4)。
服务产品组合管理:目的是澄清服务产品线架构、分层分级投资决策机制,以及服务产品路线图等“策略和制度层”内容。
开发服务产品:描述单个服务产品项目如何完成立项、产品概念、计划、开发及验证、的全过程,最终输出“服务产品包”。
这个服务产品包又包括营销和交付两部分内容,服务产品包连接服务营销和服务交付,连接物理产品和服务工作,是服务标准化的基石。
服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绩效管理,持续增强服务产品的盈利能力;通过问题管理、变更管理,持续改进服务产品的质量;通过服务产品终止管理(EOS),终止不符合业务诉求的服务产品。
客户可以从许多方面感受到服务业者是否存在一个基本的“服务产品开发”职能。比如,规范的汽车4S 店首先会给客户提供一个“服务产品目录”,告知维保项目及相应的材料、工时(从而形成定价)和质量标准,然后结合对车的故障检测结果,提供参考方案供客户选择。而用户在选择时,他们会提供分门别类的具体说明。服务产品目录会不断演进,服务项目的覆盖面和颗粒度也能够折射出其服务水平是否成熟。
优良的服务开发流程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服务实际履行前的“逻辑预演”,从而提高接下来的实际交付活动的透明度。而透明度是服务型企业与客户建立起长期合作和信任关系的基础。
服务链基本职能之二:服务交付
服务交付是服务提供商从接受客户需求到完成客户验收之间所实施(或组织实施,如果涉及第三方)的活动。比如,饭店业的交付,指接受订餐到客户吃完付款离开之间的所有服务活动。而复杂的制造服务业的交付过程,则包括“可行性分析—高阶方案—低阶方案—方案实施—验收与关闭”的全过程活动。
这种环境下的服务交付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交付过程中“服务”与“产品”密不可分,它们都是服务方案的要素;二是交付界面往往涉及公司、客户和第三方的协同和互动;三是服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公司内部多个部门的协同和配合。这些复杂性给服务交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应对挑战的核心是要树立清晰有力的服务交付规则、流程和工具。
规则对服务交付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服务交付规则可能包括售前介入、交付履行和服务变更等具体规则。规则既可以面向企业内部,也可以面向客户。例如,事先明确并与客户达成共识的“服务变更规则”,能够帮助员工快速识别出在交付过程中客户提出的哪些变更要求可以免费实施,哪些需要双方签署合同变更条款后实施。员工根据规则行事,获得授权,增强了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企业也能从规则履行中减少“超范围交付”,提升契约精神。
流程是服务交付的灵魂。交付是否优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付流程是否清晰、定义是否合理并严格遵守。多数情况下,服务交付流程包括两种流程,即双O 流程——Operation(业务运作)+Offering(业务内容)流程。
首先是业务运作流程,即Operation 流程。以一家装修公司为例,其业务运作流程包括:与客户初步交流带领客户参观样板房合同谈判合同履行客户验收收款,合同关闭。也有公司采用项目管理流程作为其Operation 流程的。理想的Operation流程会将如何与客户进行业务互动(EngageClient)的全过程描述得非常清晰,并在关键环节上设立评审和监督,确保客户满意和业务运作有序。
另一类是具体到某项交付活动的作业流程,即Offering 流程。仍以装修活动为例,一般装修作业顺序包括:泥水管线木工油漆,而“油漆”这一作业的小顺序也有明确的流程,如基面整理调漆上底漆风干上面漆等。Offering 流程的细微差别往往能体现出服务交付专业程度的高低。比如,在常见的安装或修理作业中,仅上螺丝这一简单动作,你就会发现一般技师采用依次顺序上紧螺丝,而好的技师必定采用“对角线”顺序固定螺丝。因为这样能使各面的松紧一致,降低应力,从而更好地保护设备并提高密封性。
由此可见,业务运作和业务内容两类流程共同为交付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将“好的”和“差的”服务交付活动区别开来。而那些优异的服务商,根据流程管理的方法论,清晰定义了包含以上两类流程的流程体系,包括:整体流程框架;标准流程要素以及流程应用。因此,管理服务交付运作的核心是流程,流程确保了所交付的服务像流水线所生产的产品那样透明、标准、高质和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交付流程的开发和执行一定要站在客户的视角。比如,就餐服务的流程起始点,从客户视角看是“搜寻餐馆”,而餐馆往往理解成“接受订餐”或“门口迎客”。
意识到“搜寻餐馆”是起始点的餐馆就会分析在这一流程中自己能为客户做什么,他们会在餐馆周围的马路上树立广告牌,或是在“大众点评”这样的APP 上贴出菜品的照片并鼓励网友点评,或是提供团购券吸引“实惠族”。
显然,基于客户视角的流程能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见图5)。
服务交付的第三个要素是工具。服务交付无法脱离工具,工具可能是一台机器、一个系统平台、一个文档,或是一个手机移动应用(APP)。工具服务于流程。今天越来越多的服务商借助数字技术尤其是移动数字技术,开发和应用新的工具,实现差异化服务。对于制造服务业来讲,服务交付实施和调度平台往往是最关键的工具。该平台承担服务资源计划、调度,以及服务任务(工单)管理的职能,是驱动服务交付运营的引擎。
服务交付是服务链的主干职能,是今天许多向服务延伸和转型的公司中相对完善的服务链职能。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公司缺乏最基本的服务规则体系、流程架构和工具支撑,导致服务交付水平始终处于低成熟度水平,服务质量波动明显。
服务链基本职能之三:服务营销
与产品营销职能相类似,服务营销的重点工作也包括市场调研、客户研究、品牌建设、定价、客户沟通、管理线索和机会点、销售有效性管理等等。然而,服务营销也有其自身特点。比如,服务解决方案集成产品与服务,其复杂性更高,因此,要求更好地内部跨部门协作。另外,还需要服务提供商更深入地了解客户需求,更紧密的客户对接和“嵌入式”合作。
我们以一个典型的B2B 制造服务业公司的服务营销职能为例,“营”和“销”两类工作构成了其核心服务的营销职能。
营(Marketing)——从市场到线索的流程,具体包括制定营销策略与规划、制定营销计划和管理营销执行三个业务流程和相应的使能流程。
销(Sales)——从线索到合同的流程,包括管理客户战略、管理线索和管理机会点三个业务流程和相应的使能流程。
显然,“营”注重整体市场和客户群的管理,“销”注重单个客户和具体线索及机会的把握。
服务框架的最后一部分是“针对服务的服务”,即业务运营服务和能力支撑。业务运营服务通常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商务(法务/ 合同)管理、采购和财务服务等职能。
企业可以将这些职能进行不同程度的共享化,从而促进内部服务水平的提升和运营的降本增效。
而能力支撑的职责在于促进业务持续改进和不断优化。许多公司将知识管理、流程与IT 优化、人力资源(劳动力管理)等职能纳入到卓越中心,通过优化项目的运作,持续推动业务的卓越运营。
职能划分主要目的是通过“聚焦”提升运作和管理的专业性和效率,但同时也可能造成一个当前许多组织所面临的难题,即当服务链职能(以及组织)划分为服务开发、服务交付和服务营销三部分后,相应的职能墙和部门墙会显现出来,从而导致了完整的服务链被打碎,最终将降低整体服务业务的运营效率和客户的体验质量。可见,从产品向服务转型切不可一蹴而就,下面让我们简单看看转型过程中的障碍。
转型中的服务变革障碍
我们经常会从媒体上看到某企业从制造业企业向制造服务化企业转型成功的案例,殊不知这些成功案例只是转型企业的冰山一角。更多企业要么经历了转型失败、要么虽然转型成功但却走了很多弯路,此外,还有更多企业还在转型之路上摸索。因此,在为成功者喝彩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冷静地分析一下转型失败者究竟遭遇了哪些问题,从而给后来的企业提供借鉴。我们通过大量研究和实际调查发现,以下三点是导致企业变革受挫的主要原因。
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服务战略。服务战略一方面可以帮助其组织想清楚如何开展服务业务,建设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战略沟通,让组织各层级对既定目标达成共识。任何一个方面做得不到位,都会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低估了组织对于服务业务的适应要求。
服务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产品。表面上看,这种差异体现在业务流程、系统工具和人员能力等方面;而深层次看,整个组织的文化、氛围、理念在这两种业务中都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许多企业往往低估了组织对服务业务的系统性和深层次的适应需要,从而导致变革失控和挫败。
缺乏清晰的服务链职能定义。知道“要做服务”和知道“怎样做服务”,二者相距甚远。如果一个工业企业在把车间、流水线、品控体系建好之前就制造交付产品,客户一定无法对其产品形成信心。但许多服务组织却敢于在缺乏完善的服务链职能的状况下运营服务,用不了多久,这些组织就会发现,“手工作坊式”的方式不仅会导致服务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低下,还会出现服务资源吃紧、业务难以形成规模等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商业模式;高端装备制造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五个行业。高端装备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数据对于所有行业而言,都绝对是一个关键的竞争优势之源,那些很好地理解并且擅长利用大数据的组织,将有可能实现持续性的创新、保持敏捷性并且持久改善盈利状况。当前,全球化、经营化、协同化、服务化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管理变革的主要趋势,而大数据将为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提供重要的支撑手段。结合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七大组成环节,本文重点分析大数据对其各个环节商业模式的影响。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七大组成环节
高端装备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同属制造行业,因而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着诸多联系。根据香港著名学者郎咸平提出的“6+1”理论,制造业产业链可划分为七大环节,即原料生产、设计研发、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制造、订单处理、批发以及零售,“6+1”中的“1”指原料生产环节,“6”指后续的六个环节。前面的一个环节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消耗劳工、产品附加值低,属于低端环节,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正是占有着原料生产环节。后面的六个环节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可以吸纳大量高端人才就业,同时进一步促进产品技术提升,属于高端环节。高端装备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的显著区别就在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尽量减少甚至摆脱制造业中的低端环节,而尽量占有制造业中的高端环节。长期以来,受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所限,中国传统制造业只能占有制造业中的低端环节,而高端环节则长期由发达国家控制,因而通过创新促进中国制造业由低端走向高端正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本节以“6+1”理论为依据,结合高端装备制造业自身特点,将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归结为物流环节,将订单处理、批发以及零售归结为市场环节,进而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归结为设计研发、物流、制造、市场四方面,各组成环节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基于上文大数据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商业模式九要素中的影响,进一步对大数据所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各环节中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
二、商业模式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商业模式的概念来源于商业概念,其所包含的范围日渐广泛,包括产品和服务的概念、供应链概念、营销概念、运作概念和市场概念,从而形成一个包含市场需求和资源的系统。Morris(2005)将商业模式的定义进行归纳,提出从经济、运营、战略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网络上对商业模式的最新理解是: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系统,这个系统组织管理企业的各种资源,形成能够提供消费者无法自力而必须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因而具有自己能复制但不被别人复制的特性。
Viscio(2010)认为商业模式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核心观点、经营单元、服务项目、治理模式和系统联系。Osterwalder(2011)认为商业模式包括企业的产品、客户、财政和基础设施管理四个构成要素。Morris(2013)则总结出商业模式六要素,分别是产品和服务组合、核心竞争力、市场定位、市场范围、成本和收入、定价投资模式。
尽管关于商业模式的研究众多,然而学术界并没有对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达成一致共识,随着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对某一时间、某一行业的商业模式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剖析,并结合时下的最新技术进行不断创新。本文认为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价值主张、客户细分、分销渠道、客户关系、核心资源及能力、关键业务、重要伙伴、收入来源、成本结构九个方面。
三、大数据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各环节商业模式的影响
本文先分别阐述大数据对商业模式9个核心要素的影响,然后将9个要素归结到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前中后三个环节,进而从研究大数据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各个环节商业模式的影响。
1.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各要素的影响
(1)价值主张,即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具体载体即为产品或服务。在大数据影响下制造业由产品生产制造转向提供服务;由产品标准化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这种创新属于制造业设计研发环节的创新。
(2)客户细分,即企业根据自身价值所定位的客户群体。利用大数据技术基于客户需求建立客户细分,使客户群体的划分更加接近于人的市场属性,这种创新将影响到设计研发、和批发零售环节。
(3)分销渠道,即企业将价值传递给目标客户群体的方式途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将分销渠道由线下转至线上,这将更加有利于数据的收集和分享,这种创新将影响到订单处理和批发零售环节。
(4)客户关系,即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沟通的方式途径。通过大数据建立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防止客户流失、分享客户数据、规避客户风险,这种创新将影响到订单处理和批发零售环节。
(5)核心资源及能力,即企业生产、销售、运营环节中赖以生存的方式。大数据成为企业的一项核心资源,对大数据的收集、整理、挖掘和分析成为企业的一项核心能力,利用大数据建立决策机制,这种创新将影响到设计研发、制造、订单处理和批发零售环节。
(6)关键业务,即企业运转中对于流程的安排和资源的配置。利用大数据收集企业业务流程中的数据,分析其中隐含的问题,变被动解决问题为主动预测问题,这种创新将影响到设计研发、原料采购、仓储物流、制造、订单处理和批发零售环节。
(7)重要伙伴,即能够为企业生存提供有用价值而形成的关系网络。通过搭建大数据共享平台,重要伙伴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高效,这种创新将影响到设计研发、原料采购、仓储物流、订单处理和批发零售环节。
(8)收入来源,即企业以何种方式建立现金流为自身创造财富。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行为,进而迎合客户需求、发掘潜在客户、拓宽收入来源,这种创新将影响到设计研发、订单处理和批发零售环节。
(9)成本结构,即企业需要以消耗成本为代价创造价值。利用大数据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由提品向提供服务的转变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这种创新将影响到设计研发、原料采购、制造环节。
2.商业模式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各个环节的影响
图2表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环节可按照生产流程划分为前端、中端、后端三个阶段,大数据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各环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图中的S型曲线。其中原料制造不属于高端装备制造环节;前端和后端受影响程度最大,即前端和后端属于高附加值区;中端物流、制造环节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由此可以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中国制造业迅猛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优势,注重对制造业生产能力的扩张,在全球制造业中主要占有中端的制造环节,这种发展模式破坏生态环境、消耗自然资源、浪费人力资源,使中国制造业发展逐渐陷入瓶颈。在过去几十年间,由中国传统制造业快速扩张所带来的产能过剩现象已经相当显著。通过图2中创新商业模式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各环节中的影响程度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是要转变发展思路,转而占领制造业的前端和后端。中国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经验,初具现代制造业雏形。中国制造业走向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道路,一方面是要打破国外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将发展重心转向制造业前端的设计研发环节;另一方面是要适应全球化的市场竞争,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我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软实力,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四、结论与启示
毫无疑问大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所有行业的商业模式。爆炸性增长的数据将成为未来企业一项无形的战略资产,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的市场选择、产品设计、商品定价、市场营销,乃至内部管理流程,将对企业商业模式将带来革命性改变。企业如何更好地将数据与商业模式相结合,从而对制造业各环节产生影响,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在这个变革时代把握发展先机,在未来市场中争取主动权。
1.高端装备制造业前端是设计研发,历来是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部分,高端装备制造业前端长期由发达国家控制,通过大数据对前端的影响程度可以得知,任何先进技术的引入对前端的影响都是最为深刻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要特别重视将大数据技术引入设计研发环节。
2.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端主要指物流和产品制造,相较于原料制造,中端部分能够产生更多的产品附加值,这也是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经历的主要阶段,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端部分的发展瓶颈日益凸显,大数据技术的引入可在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长生巨大效益,是突破中端发展瓶颈的有效方法。
3.高端装备制造业后端包括订单处理和批发零售,是最容易引入大数据实现创新的部分,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前端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通过引入大数据促进营销、开拓市场,通过后端部分的创新可有效弥补前端先天性的不足。
高端装备制造业各环节归结为前端、中端、后端三个部分,与此对应,大数据可分别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三个部分上实现创新,即通过大数据实现制造业服务化、建立大数据收集共享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市场走向。由此可见,高端装备制造业基于大数据的创新过程可以通过三个环节实现,创新环节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对于前端的设计研发环节,由传统基于产品的设计研发向基于服务的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方向转变,建立基于客户需求的客户细分方法,通过走制造业服务化道路扩展收入来源;在中端物流和制造环节,建立大数据收集共享平台,将该平台应用于物流环节,可以将物流环节由线下转至线上,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将该平台应用于制造环节,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检测水平,优化流水线作业流程;在后端市场环节,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市场走向,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决策管理机制,预测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有效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坤,于渤,李清均.高端装备制造业成长的理论分析:基于三维螺旋式技术协同创新的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3,11.
[2]黄磊.地方政府如何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J].装备制造,2012(1):118-119.
[3]Morris M, Schindehutte M, Allen J. 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5, 58(6):726-735.
[4]张静.配套型装备制造业服务转型模式及价值分析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4(05):25-27.
[5]张军.商业地产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26-28.
[6]王鑫鑫.软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31-33.
[7]胡晓鹏.基于扎根理论的ERP云计算商业模式构建与选择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3:27-29.
2007年10月15日,被誉为世界“创意经济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上海与奇正沐古国际咨询机构董事长孔繁任就创意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第一部分:创意经济的核心是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孔繁任(以下简称“孔”):霍金斯先生,您好!目前,在中国有三个概念,第一个叫文化创意产业,第二个叫创意产业,第三个叫创意经济。您认为这三个概念有什么不同?
霍金斯(以下简称“霍”):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创意经济的核心是供求关系,在这三个名词中,它所包含的范围最广;其次是创意产业,核心在于创意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制造,包含设计、工业设计还有旅游业等;最后是文化创意产业,涵盖范围最小,核心在于文化的符号和价值,比如表演艺术、文学、绘画等。创意经济,不但包含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内容,还包括创意产业中的制造和消费创意及文化。
这里有个数据,在美国有一半以上的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并不被归纳在创意产业范畴之内,这也就是我倾向于使用“创意经济”这个词的原因,因为它包含了更广阔的概念。我觉得“产业”或“工业”这些词让人们联想到不断重复劳动的传统制造业的画面,使用这个词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举个例子来说,有个年轻人在家里做了一段DV,然后放到YouTube网上和大家分享,这并不属于产业的范畴,但它属于创意经济,是个体参与的创造性活动和社会活动。
孔:那么,霍金斯先生觉得创意经济跟传统经济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
霍:传统经济或者制造业,重点是重复劳动、重复制造,成本越低越好,产品往往是日常消费品;创意经济就不同了,要产生大量新的想法、新的模式,产品最终是带有创造性的。
在传统经济里,人们买一个面包,是为了填饱肚子,满足生活的功能性需求。但是在创意经济里,人们去买一张音乐碟片,是为了追求与其他群体不同的文化或象征性特征。
孔:这样的话,创意经济的核心其实是对创意产品的定义,而这个创意产品的定义是由人们的精神性需求所决定的?
霍:是的。创意经济的概念可以说是创意产品和创意的供求关系。
孔:创意经济是关于创意产品的交易,显然比创意产业要开阔。但是这样的定义会不会过于泛化,我们很难界定。打个比方,我们现在做一块地板,叫生活家巴洛克。我们可以把这块地板看成是工业品,就跟创意经济无关了。但里面有手工炮制的成分,对消费者的需求来说,这块地板是不是就变成了创意产品而不是传统的工业品?
霍:消费者对于这块特殊的巴洛克地板的感受,带有创造性的精神层面体会,给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的确是属于创意经济。创意经济包括传统制造业的成分,同时提供了传统产业的附加值,这几乎可以运用到所有的制造业。
孔:再打一个比方,国内一个家具品牌美克・美家先是给美国做OEM,当它开始做内销时,固为有原汁原味的美国乡村风格,所以价格卖得非常高。消费者消费的是北美文化或者欧洲文化,可能更多的不是创意,那么像这样一类产品是否也被定义为创意产品?
霍: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它是一种附加值,和产品整合在一起,让它在市场上变得更有竞争力。如果没有创意和设计因素加到这些传统的地板和家具上,就不能产生更多的经济价值。
孔:从创意产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工业品分为三个阶段:低创意的工业品;赋予它设计和文化内涵后,变成工艺品;再升级一个台阶就变成艺术品。那么,艺术品和工艺品又有区别,这个区别在哪里?
霍:主要的区别在数量上,如果艺术家是一次性的创意投入,就可能划分到艺术品范畴;如果是多次复制的,或者是一个艺术家创作,其他人模仿的,这就是工艺品。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区分,一个是制作工艺,是制造的成分多还是创意的成分多;二是看创意的质量到底有多高。
第二部分:创意经济应对中国产业转型
孔:中国有个说法,未来10年中国企业面临的最重要课题是:产业的升级和转型。目前,国内明确的方向是环保、节能和原创,创意经济是不是会在传统产业的改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霍:的确是这样,环保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热门话题。比如,基本上所有欧洲公司的年度报告都是打印在回收利用的环保纸上。
关于节能,现在有相关政策要求,新造的房子不管是民居还是商用都要把节能设计作为重点。
关于原创,很多商品比如牛奶等,商家会强调是来自特定的农场,带有原创性的产品特别好卖。现在,很多年轻的、独立的设计师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我想大型企业的时代会慢慢过去,新的时代会比较欢迎个体创意。
孔:这样会带来一个新问题,我们可能更多地把创意经济跟艺术、文化联系起来,但是当我们谈到环保、节能的时候,更多的是涉及到科技,那么科技跟创意经济的关系是什么?
霍:现在有一个趋势,人们愿意为创意付出高价。比如一幢新大楼,在宣传的时候,我们会用很少的篇幅说那些技术性元素,而更多地说我们雇用的设计师来自哪里,在设计上的造诣如何,会非常尊重创意上的表现。
孔:我是这样理解的:环保、节能,这些更多是跟科技有关而跟艺术无关。但是,当我们强调这是创意产品的时候,我们会更多地强调它是某个人设计的,这个设计会与众不同,而它本身所带来的好处并不重要。
霍:我同意您的观点。有人在成立一家化妆品公司的时候,说“我并不是在卖化妆品而是在卖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YAMAHA的一位著名日本设计师说,我们并没有向消费者售卖一种交通工具,我们售卖的是令消费者激动的感受。最近,我在考虑买辆新车,最关注的一点就是车内的音响系统如何,因为这会影响到我的驾驶感受。
孔:创意产业的核心其实是包含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在内的知识产权,专利会牵涉到很多科技发明,您在《创意经济》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倾向于把科技在产品中的应用也纳入创意产业。
霍:的确,科技的进步也能使产品升级。比如说,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mp3、手机等,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精神享受。
孔:但是,如果科技进步带来的产品升级,仅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功能性需求,是不是就不算创意经济?如果更多地满足了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我们就将其定义为创意产品?
霍:如果科技的升级实现了一些物理性和功能性产品升级的话,也算是创意经济。但不是所有科技层面的进步都属于创意经济。举个例子来说,消费者认为,德国奔驰一直是采用最先进技术的企业。但是,消费者对技术本身并不是很熟悉,他们购买的是对奔驰技术的信赖。
孔:我们是不是可以明确这样一个概念:定义创意产品,唯一的方向就是消费者对产品的精神需求是否占主导性。
霍:是的。创意经济的核心是供需两方,一方是消费者,一方是设计师等创意产品的提供者,他们的愿望就是改善生活,改善世界,让一切变得更美好。
孔:我们回到一个具体的问题上。在核心创意产业当中,第一是广告业。广告业首先要满足的是广告客户,对客户来讲,不是满足精神层面需求,而是要帮他赚钱。那么,广告业为什么会被定义在创意产业里?
霍:广告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行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实际上客户的钱有很大一部分是花在媒体购买上,但这并不代表创意;真正代表创意的是广告公司的创意部。创意和赚钱并不矛盾。
第三部分:创意经济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什么
孔:下面我们请霍金斯先生谈谈,创意经济将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什么?
霍: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以往的驱动力主要是向美国等国外地区出口,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工业品,这不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今后的产品,不但是中国制造,更要有中国设计,中国完全拥有产品专利。如果你是单纯向国外出口创意产品,也可以造就一个创意产业,但同时,中国需要有一个很大的购买创意产品的群体。
欧美国家就有这样的创意经济环境,要在创意经济上更加有竞争力,中国就要具备这种环境,一个垄断的市场不会重视消费者的想法,会降低消费者满意度,会最终失去消费者。
我们希望看到的一个局面是,每个创意产业里都有国企、中外合资、外资,形成一个非常好的竞争局面。中国应该加入到全球竞争中去,中国也将面临在竞争中如何保持原有文化特色的大挑战。
第四部分:创意经济颠覆传统经营模式
孔: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着一些问题。现在传统的外贸生意日益困难,同样,做国内贸易也面临一些问题,各行各业利润减少,价格竞争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同质化,首先是产品的同质化,更可怕的是经营方式的同质化。创意经济首先帮助我们突破产品同质化,同时,我们经营的模式是不是也要进行改造?
霍:是的,创意经济需要一种全新的营销流程,包括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在新经济中,消费者主观上的偏好享有优先地位。当产品和服务在价格等客观因素的基础上竞争时,消费者能通过比较市场上的产品而作出理性的、客观的决策。
在传统市场中零售、购买的环节并不那么重要。如今,购买过程已变得与购买对象同样重要了。制造商正在通过电视台和网站来推广产品,所有的商店都有自己的品牌,并且为消费者提供品牌购物袋,方便他们携带和展示。
关键词:生产业;制造业;产业关联;投入产出表
一、生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生产业
生产业,是与消费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Machlup(1962)最早提出生产业的概念,认为生产业是知识密集产出的行业。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国内外学术界对生产业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对生产业形成了不同的概念界定。陆小成(2010)认为生产业是为其他产业生产商品和提供中介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产业。
由不同学者对生产业的概念界定可知,虽然仍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有三个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即生产是一种中间投入而非用于最终消费;生产是服务于生产环节的产品;生产业与制造业存在密切的联系。由此推断得出,生产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派生出来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贯穿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诸多环节,为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服务产品。中国政府正式公开使用生产业这一概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是作为消费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提出的,其将生产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
(二)生产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的理论基础
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性强。生产本身的发展经历了内部化向外部化的演变过程。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交易成本较高时,生产通常由企业自身内部专门的服务部门来满足其生产的需要。伴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变革,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产业链进行分解,将自身产业链中核心竞争力以外的、价值不高的一些支持活动,如会计活动、运输、仓储等活动都外包出去,经济系统中开始涌现出专门提供生产的独立市场,这些外包出去的业务慢慢形成了专门化的独立的生产产业。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看,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物流、技术服务等环节,本来就是一个循环完整的价值链,上下游各种服务同制造过程相互关联依存;另一方面,制造业部门的产品附加值中越来越多的比重来源于服务,服务含量在整个企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因此生产业的产出越来越多地作为中间投入用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
生产业对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依附性强。生产业是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服务的,这些现代的专业借助于生产过程、物质资本、各类优秀的技术和服务人员,为生产过程提供复杂的配套服务。由于生产业产出用于中间投入而非最终使用,所以它渗透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具有统合、协调、控制、计划、评估等功能,具有较强的正向关联性,能够把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引入到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是构成制造业部门的产品价值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二、生产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分析
本文主要选取2007年和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来进行分析。生产业的选取包括8个部门,分别是:A交通运输及仓储业,B邮政业,C信息传输、D金融业,E房地产业,F租赁和商务服务业,G研究与实验发展业和H综合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的选取包括16个部门,分别是a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b纺织业,c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d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e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f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g化学工业,h非金属矿物制品业,i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j金属制品业,k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l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m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n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o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p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含废品废料)。以下用字母代号记录。
(一)从生产业和制造业产出的比较,进行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
从图4-1中看出,制造业、服务业和生产业产出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升高,并没有发现制造业和生产业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二)从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进行分析生产业和制造业的联系
从总体上来看生产业中65%都是用于中间投入,其中邮政业的90%都是用于中间投入,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实验发展业中50%以上都是用于中间投入,房地产只有20%用于中间投入,原因可能是房地产业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和商品房交易,房地产交易自然是用于最终使用中,投资性房地产一般用于中间投入,在这里我们应该将房地产业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和非投资性房地产。由于数据存在局限,所以笔者并没有将其区,我们可以忽略房地产业。再从另一方面来看:制造业对生产业的需求为25.7%,这一数据来看,并没有体现出制造业对生产业的依赖。在生产业用于中间需求中,生产业的产出流入到制造业的部分为39.33%,其中用于制造业的部分最高的是研究与实验发展业的74.58%,最低的是邮政业的27.93%。从最后一列比分比可以看出:在生产业用于中间需求中,生产业的产出流入到制造业的部分不低。
数据显示:生产业对具体制造业的投入率较低,10%左右。但是从2007年到2010年来看,生产业投入制造业的比例从8.75%上升到9.97%,小幅上升。毕竟制造业投入比重大的仍然是原材料、技术、设备等物质投入。
(三)从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生产业和制造业的联系
数据显示: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产业有12个行业,有75%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表示制造业的总需求增加一单位时,其他所有产业包括其自身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超过1。
说明制造业是一大支柱性产业。从制造业影响力系数来看,制造业中除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外,各具体制造业行业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各制造业的总投入增加1个单位时,对国民经济所有其他产业包括其自身的中间投入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都大于1,表明制造业同时具有主导性。具体来看:各制造业对生产业的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各制造业的总投入增加1个单位时,对生产业的中间投入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基本上大于1,表明制造业的增产将会带动生产业的发展及进步。
数据显示:生产业除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金融业外,其他生产业的感应度系数都没有达到1。说明生产业并非是一大支柱性行业。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说明生产业倒是一大主导性行业。生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感应程度小,尽管上述分析生产业中间需求率高达60%,但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影响还是巨大的。再具体来看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大多小于1,说明生产业的总需求增加一单位时,对制造业的需求感应程度较小。
三、结论
(一)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程度总体上来说,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现代生产业不能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生产业急需专业化、规模化。
从中间需求率来看,2010年整体制造业对整体生产业的中间需求为39.33%,这对生产业需求不低,而从中间投入率来看,2010年整体生产业对整体制造业中间投入为6.31%,也就是说中间投入中有将近93.69%仍然来自物质投入,这种高物质消耗发展模式导致制造业在某种程度上更依赖于制造业本身。从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来看,制造业对生产业的需求是不低,但是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投入实际上很低。现代生产业并没有满足或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制造业需求的协调性还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因此,制造业与生产业的产业关联程度在总体上明显不足。
(二)生产业对具有环保、技术密集产业的中间投入比重加大,这是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与优化的良好体现。
从上述分析得出:2007年生产业投入率合计为8.75%,2010年生产业投入率上涨到9.97%,2007年传统制造业略低于先进制造业,2010年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生产业投入率逐渐加大,可以看出生产业对具有环保、技术密集产业的中间投入比重加大,这是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与优化的良好体现。
(三)生产业是一大主导型行业,对国民经济所有其他产业包括其自身的中间投入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大,对这些产业的带动作用显著。
在上述分析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中发现,制造业在我国既是一大支柱型行业,又是主导型行业。分析生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发现,生产业是一大主导型行业,对国民经济所有其他产业包括其自身的中间投入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大。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中国投入产出表
[2]田家林,黄涛珍.生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基于历次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08)
[3]李博,韩增林.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大连市生产业产业关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3)
[4]付承伟,李玉成唐志鹏.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京沪生产业比较[J].地理研究.2013(09)
[5]焦爱丽.我国生产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4(06)
[6]纪流河.沈阳市机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价格月刊.2009(06)
[7]曹毅.天津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经济地理.2009(05)
[8]柳倩.我国现代服务业产业关联分析[D].辽宁大学.2013
1传统制造业集群:价值链分工下的竞争与合作战略
手工艺/传统工业产业群就是我们所指的传统制造业集群。它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如纺织服装、家具等产业)、众多企业及相关机构交叉联系,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产业集群。在传统产业集群中,各个企业主要集中在生产链的单一功能上,众多企业形成垂直专业化分工合作的生产模式〔6〕。主要有3种类型:集群内企业间关系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各企业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生产的中小企业集群;以若干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而形成的集群;由许多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组成的集群。传统制造业集群知识具有以下特点:①传统制造业集群知识中的核心企业往往掌握着利润较高的设计研发知识和营销知识,企业具有一定的品牌;②集群的知识相对简单、稳定,生产技术知识相对成熟,因此知识容易通过人才流动、产品展示等方式外溢到集群中的其他企业;③在集群内,企业之间知识流动比较简单,主要是有关组件性能和质量信息的非系统交换。因此,传统制造业集群形成了以价值链分工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战略。①在竞争战略上,由于知识是相对简单,相对稳定的,容易通过人员流动、企业分裂等方式溢出,同类企业之间的知识非常容易同质化,这容易造成企业间产品设计及质量非常相似甚至相同;②在合作战略上,集群内的企业主要是价值链分工基础上的合作;此外,核心企业与知识中心(知识中介)则进行知识合作,由于知识中心与核心企业没有知识竞争关系,两者的知识是一种互补关系,知识中心往往在生产技术知识或设计知识上与企业进行合作;③在知识创新战略上,传统产业集群的创新表现为以下特点〔7〕:从创新的发展阶段看,更多地表现在“模仿创新”阶段;从创新模式看,是一种基于技术平台的衍生性创新模式;从创新绩效看,更多地表现为渐进式而非激烈创新;④在集群升级战略上,集群升级主要表现为集群内的企业向利润高的知识环节,集群中的企业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或通过与集群中的知识中心进行合作,提高知识水平,打造企业品牌,并将低利润的知识环节转移给集群中的其他企业。
2组装的生产网络:模块知识下的信息共享战略
组装的生产网络是指在产业集群中,一个或几个大型的核心企业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支持和强大的品牌优势,将企业非核心知识模块分包出去,众多中小企业则围绕核心企业进行某一知识模块的产品生产。核心企业掌握着整个系统的运转,而众多小企业则能够提供比集群外企业更低运费、更符合要求的配套加工产品。组装生产网络的知识具有以下特点:①核心企业的知识相对较为复杂,相对传统产业集群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核心企业在设计知识或营销知识上具有优势,企业具有一定的品牌。不仅如此,核心企业还须要求具有集成知识,以便将不同的产品模块和知识模块进行整合;②组装生产网络知识是模块化知识。模块化知识是指集群中的生产的知识是模块化的,尤其生产知识的各个环节都是高度标准化的,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往往是在不同企业进行的;③在集群发展初期,集群内中小型企业所掌握的生产知识相对简单和稳定。随着技术的发展,集群内的分包企业也逐渐掌握一些独有的核心生产技术。鉴于上述特点,组装的生产网络主要采取基于模块知识下的信息共享战略,主要有以下特点:①集群核心企业之间存在着知识和产品的竞争战略,同时也存在着知识合作战略;②分包企业之间主要采取的是竞争战略,他们往往为了争取核心企业的分包权利而展开激烈的竞争;③核心企业与分包企业之间以信息共享战略进行合作;④集群创新战略不仅表现为模仿创新、技术平台的衍生性创新等模式,还表现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战略。由于核心企业的知识较为复杂,核心企业通过研发原始新技术以提高竞争力;⑤组装的生产网络的升级战略主要是依靠核心企业的知识创新而升级,分包的企业则一方面通过嵌入到核心企业的知识体系中进行升级,另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促进竞争力提高。
3基于大企业工业中心: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知识共享战略
基于大企业的工业中心是指,产业集群所生产的产品是复杂知识下的产品,并形成了以大企业为中心的集群形态。基于大企业的工业中心的知识具有以下特点:①集群知识是复杂产品知识或复杂知识。Hobday(1998)指出复杂知识是高成本的、技术和工程密集的、顾客定制的产品〔8〕。概括而言,复杂产品知识具有以下特点:复杂产品的研制是一个巨大、复杂且技术密集的系统工程〔9〕,设计、制造、装配的周期相对较长;复杂产品的研制往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的新兴高科技产品;复杂产品具有产品寿命周期长,市场独占性及附加值高,知识水准高等特点;复杂产品的研制和制造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和风险大的特点;②集群中往往有一个或若干个核心大企业,其掌握着核心的生产技术知识、设计和研发知识、营销知识。此外,核心大企业的集成知识非常重要。由于复杂产品系统具有复杂的功能和界面,涉及多模块间的对接和集成,需要核心大企业对各模块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也需要核心企业对参与合作的中小企业进行有效地协同和强有力的项目管理〔10〕。因此,基于大企业工业中心主要实施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知识共享战略,其主要特点如下:①集群核心企业之间存在着知识和产品的竞争战略,同时也存在着知识合作战略,以促进知识的创新。对于多核心的集群,核心企业可采取知识联盟、专利交叉许可等方式获取关键性的互补知识,或共同开发产品与市场。不仅如此,核心企业还会积极与集群外的同类企业展开知识合作。对于双寡头垄断的情况(如飞机集群,主要由波音飞机制造集群和空客飞机制造集群垄断),则寡头之间往往不进行知识创新的合作,而主要表现为知识竞争战略,如模仿战略、跟随战略;②在集群内,核心大企业通过非核心知识的转移与许可与分包的中小企业进行知识合作,在产品标准等方面进行信息共享和知识共享。对于具有核心技术的关键部件生产商和设计商,核心企业则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长期进行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合作工作;③分包企业之间兼具合作和竞争的特点。一方面,中小企业在争取与大企业的合作的方面进行竞争,分包企业不仅需要提高产品的质量,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知识水平,才能适应核心大企业不断发展的技术知识的要求。另一方面,核心大企业下出于协调研发和制造过程的需要,主导分包企业进行知识的共享和合作;④基于大企业工业中心的升级主要依靠核心企业的知识创新和集成能力,具有核心技术的关键部件生产商和设计的知识创新和升级也具有重要作用。
4高科技集群:多样化的知识创新战略
高科技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高科技领域中或多个高科技领域中,大量科技产业联系密切的高技术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而持续的竞争优势。从集群的产业来看高科技集群主要有两类:专业化集群和多科技产业型产业集群。从集群的结构来看,高科技集群主要是混合式集群。概括来讲,高科技产业集群知识具有以下特点:①产业集群的技术知识主要是高科技知识。高科技知识的特点是〔11〕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由于高科技一般都是尖端技术,发展难度大,其研究与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高渗透性,高技术产业可以广泛地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强时效性,技术的高速发展缩短了高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知识和技术密集性;高度的创新精神;②集群内既有技术知识领先的,掌握着先进的技术知识的大企业,也有高校等知识源和其他大量相关的配套企业和服务企业。此外,还有大量中小企业进行与大企业相关科技知识或者是边缘知识的研发与生产。基于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创造性,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知识战略表现为多样化的知识创新战略。主要特点如下:①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和相关机构以创造和应用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战略;②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的大企业主要采取两种知识创新战略:一是顺轨式知识创新,即在原有技术上不断创新;二是进行原始创新,获取新的知识和技术;③中小企业主要实施破坏性创新战略。破坏性创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是PeteThomond等(2003)的观点,他们认为破坏性创新是被成功开发出的过程、技术、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它们能够使组织显著改变传统竞争规则,并改变现有市场上的需求〔12〕。中小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战略的原因是,大企业掌握了行业的先进知识,所以中小企业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知识创新,通过研发行业先进知识的替代知识,或者通过研发行业核心知识的边缘知识。由于替代知识和边缘知识的利润较低,在初始阶段一般不会引进大企业的注意和竞争,从而带动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④在知识创造过程中,集群中的孵化器或风险投资充当着重要作用。在孵化器或风险投资的帮助下,高科技中小企业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技术知识创新,可以提高知识的创新能力和避免与大企业的正面冲突;⑤集群中各类机构进行各种方式的知识合作战略。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快,投资风险大,因此企业之间展开了多元化的合作和竞争,以降低风险,增加企业的知识增量,加快知识和产品的研发速度并尽快投入市场,集群中的企业往往通过并购、联盟、合作等方式吸收新技术和新知识。此外,集群内企业往往会和知识中心,如高校,积极展开知识研发和合作。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