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机制建设范文

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机制建设

第1篇:科技创新机制建设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创新;小城镇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as the Angle of view to study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found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reduced gradually, farmland land use efficiency low, and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n provide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support of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directly benefit farmers, therefore,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paradigm, build a diversity of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docking platform to realize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powerful combination.

Key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mall towns

中图分类号: [F29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小城镇建设,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在于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实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在农村的运用。农业科技创新是改变农业发展模式、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形成农业发展新思路的前提;小城镇建设中只有聚焦于农业科技创新,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新的突破。

1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城镇规模扩大,农业就业人口减少

城镇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不仅是一个地区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从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发展来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基本都大于70%,甚至有些国家城镇化水平已达90%以上,目前,城镇化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体制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990年26.41%发展至2011年已达51.27%,可以说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在这一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从1990年60.1%下降到2010年36.7%,相比之下,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处于增长趋势,近年来第三产业人数比大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按当前的增减趋势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将会再不断缩减,农业人力资本投入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形式。

1.2 农地用地效益低

面对如今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仍有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对于土地规划仍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在小城镇建设中,第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地发展,但有些地区却呈现出成片农地抛荒、农地工用等现象,从表面上看,城镇化为耕地创造了良方,因为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耕地转建设用地的指标就增加了,农业人口的转移加快了土地的集约,但由于小城镇发展本身的扶持资金是有限的,而在小城镇建设初期,政府积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撤并,盲目改造中,不仅导致大量资金浪费,还忽视了农业生产的特征[1]。被转移到规划住地的农民失去了农业种植机会,部分农民变成工人或者农民工,但仍有大部分劳力被闲置,小城镇建设中农地如何有效运用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已成为一大困境。

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要全面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力求在科技对接平台机制上寻求新的突破,实现现代农业科技效益最大化,以全面支撑小城镇建设

2.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小城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根本要素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城镇建设进程中,整体的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和不平衡状态,从目前来看,小城镇建设仍是一项长期和渐进的工作。小城镇建设中农民收入来源低、生产力不发达,农业逐渐萎缩等问题的突出,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容忽视的农业问题仍需要大力的支持,三大产业发展的不协调,要求小城镇建设需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技术创新支撑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生产的发展是小城镇建设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而科技创新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业发展必将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将成为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农产品需求上能有效的提高产量,使小城镇发展更加快速。

2.2小城镇建设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广创造有利条件

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生产的发展,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将有大量的农田,这些农地除了部分被规划用到工业上,还将有部分仍为农业所用,但从多个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这些农田常被闲置着。小城镇工业发展的同时,应该有效的利用农地,以实现农地效益最大化,以更好地提高农业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能够有效吸收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规范化服务,提高农村现展。小城镇建设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在形成的城镇空间中,有利用农产品的供给需求量的统一,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聚集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利于形成产业集群,这些都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介入创造有利的条件,引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能提高小城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还间接地提高农民收入。

3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小城镇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是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因此,必须通过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推动小城镇建设。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如果缺乏平台效应,容易产生短期化、缺乏规范化。因此,本文认为在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构,除了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安排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现代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技术,更加全面系统的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共建研发机构和项目对接形式,以期实现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这种良性机制应是一个机构+制度+人力资源+农推的集合体。而这个集合体也是搭建起企业、市场机制及农民三者之间的桥梁。

3.1创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构助推小城镇建设

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结构,能够助推小城镇建设发展,这就要求这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结构不仅要在技术上实现农业新技术的交流,还应时时了解市场的需求,引进企业合作项目,尤其是向小城镇不断引入新技术,实现机构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

3.2建立适应小城镇建设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作为支撑小城镇建设的关键节点,必须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其作用的实现。在现有的现代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基础上,应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在现代农业科技对接组织体系中,政府只是作为顾问的角色,负责监督,资金资助与政策扶持,而企业和农民则是这个体系的两端,中间的机构应该由非政府组织和高校以及其他的机构构成,在这样一种多元化模式对接机制中,能有效改变原有的政府主导的创新体系的限制,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小城镇建设。

3.3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实现程度,关系到当前小城镇建设的深入程度。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企业关注的热点,也是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结合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在这种对接形式中要突破传统意义上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界定,改变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解决知识陈旧,有计划地吸引一些青年,尤其是高校人才到小城镇,建设一批强有力的潜力股青年群体,使得在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实现管理人员的合理分工协作,以求全面地、系统地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实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益最大化并达到支撑小城镇建设的目的。

3.4 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创新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如果没有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就缺乏实际意义。因此,在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中,创建多元化的对接形式能够更有效的实现农业技术的推广,真正发挥其最大效益。(1)开展网络24小时服务,既可以咨询各种科技信息,又可以提供其他企业的投资意向需求,提供多方面的信息需求。(2)在一些示范基地中,适当开展一些农民咨询为主的信息咨询室,以企业为主的企业合作项目管理,提供实际的交易运作形式,争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共建政府+农民+龙头企业的三赢。(3)对于那些社会效益显著的公益性、关键性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工作,政府给予适当的扶持,还需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培育发展农民、各类农业专业协会、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组织,建立专业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4)对现有的农技推广服务站进行整合,根据小城镇布局,该地区的农产品发展优势,建立专业服务站,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指导。(5)发挥小城镇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结构的作用,通过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给予资金与政策扶持的构建,实现民间自治组织管理的一种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机制,突破现有模式中政府管理的局限性,将源源不断地为小城镇的农业产业输送更好的技术和成果,提升小城镇的农业产业科技含量,以科技推动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缩短了科研成果与产业化的距离,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减少了转化时间。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小城镇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引导和支持下,以机构+制度+人力资源+农推的良性机制的集合体的服务体系来连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小城镇,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数量与质量,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得以运用,小城镇得以快速发展。

第2篇:科技创新机制建设范文

[关键词] 科技管理 体制创新 信息化建设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涌起,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公司之间竞争的前沿已从资本、规模等逐步转移到科技实力竞争,科学技术与创新研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管理体制问题是关系到科技工作全局、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中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科技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应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回顾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的二十几个年头,探索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管理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社会力量的发挥,政府在国家科技发展中职能的定位,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仍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第二,科技创新的宏观决策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科技管理体制官僚化,科技和经济在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制中存在许多弊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不能就科技发展和科技体制的总体设计、战略重点提供政策建议与咨询意见。第三,各创新主体适应制度变革的基础薄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院所的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科研活动多样化的特点。科技管理僵化,人才活力难以激发,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

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的问题和制度变迁引出的问题。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科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走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科技管理之路, 我国的科技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二、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重建科技体系、促进科技自身的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对科研活动分层次管理,以商业运作模式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应该成为未来改革的重点。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从其核心内容来讲,主要是设定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构建具有灵活的、可调整的科技宏观管理的作用机制。

在确立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确立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职能界限,通过立法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及社会资源配置,确立国家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领域的供给作用,确立国家宏观科技管理制度,规范科研机构体系,建立起对科技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和研究单位进行监督和评估的制度。同时,动员社会资源发展科技,包括科学共同体或各级科协的作用,利用企业家和富有的个人的捐助资金作为科技投入的重要补充,鼓励非营利研究机构和民营科技单位从事科研。

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让人实现“人尽其才”的和谐状态,也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使命。适应体制完善、经济转型和新科技革命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 在设定行为主体关系时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全面的覆盖性与强有力的粘合性、以及比较宽松、有容忍度、开放性等特征, 有助于加强科技创新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机结合, 促进创新活力。

三、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的科技管理体系是基于传统的工业化时代的工作模式建立起来的,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信息化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必然选择。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必然会由于手段的创新而有创新的科技管理方法,这将导致科技管理改革,提升相关部门的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一个信息化的科技管理体制,既能实现对科研管理信息的高效、全面管理,满足决策者对科研信息的把握决策。同时又能了解掌握科技工作者的动态,提高科技竞争的能力。因此,科技管理信息化除了解决目前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放科技人员生产力、提高行政能力以外,必将起到引领未来的作用。

信息化战略思维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实现科研机构高绩效的直接动力,为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增加了有效的手段。

综上所述,科技管理创新应遵从市场经济法则,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等。依靠市场导向,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为科技与经济结合创造条件。在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信息化构建了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系,也为科技管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梁建伟 马文建:管理绩效与科技管理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6

[2]张克军 科技管理创新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第3篇:科技创新机制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职数学 有效教学 数学新课标 创新 课堂作业

一、研究背景

笔者在2013学年开学初对本校新高一学生就完成数学课堂作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不能有效完成课堂作业、敷衍了事的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1)课堂作业的形式过于单一,多以书面的形式为主,很少考虑中职生强形象性思维而弱抽象思维的特点;(2)课堂作业内容过于单调,多以课本和数学练习册为主,很少兼顾到知识的实践性和所学专业的需求;(3)课堂作业统一要求、统一数量,忽视了学生个体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下足了功夫,教学效果却鲜有成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发挥课堂作业应有的作用。课堂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作业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和后续的学习成效。由此可见,创新课堂作业,挖掘课堂作业最大功能,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创新数学课堂作业的目的和意义

《数学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课堂作业正是学生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作业的解答可以反映出每个学生的思维轨迹,便于教师及时地反馈教学成效,调整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同时,老师对于课堂作业的解答和书写过程的指导,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落实数学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

三、创新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理念

根据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新课标的理念,创新课堂作业的设计要做到少而精,从单一重复的练习向形象性、多层性、实用性、趣味性和独创性的方向转变,确保学生有独立完成课堂作业的时间,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四、创新数学课堂作业的实践

基于对《中职数学新课标》的认识并结合中职生的特点,针对课堂作业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创新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几点策略:

(一)切合学生思维,借形象理解概念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数学概念的学习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不少数学概念都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或者说不容易深刻理解和掌握。概念有内涵和外延,学生只有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才能正确地掌握概念并灵活运用。因此,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学生概念的形成过程,尽量将概念形象化,这样才能真正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最佳教学目的。

【案例1】“函数”这个概念很抽象,大部分学生学完之后仍不知所云。在函数概念讲解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把求函数值和定义域作为课堂作业(如已知函数f(x)=x-1,求该函数的定义域及f(2),f(0),f()的值),学生只会照搬例题,没能真正理解函数概念,不知道如何构造函数。只要题目稍有变动,学生便无从下手,这就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很难再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教师可从概念的外延着手,设计如下课堂作业:1.判断下列各图表确定的对应法则,是不是变量x取值集合上的一个函数,不构成函数的请找出原因。

X 3 4 5

Y 6 8 1

X

Y

(4)

X 3 4 5

Y 1 1 1

(5)

X 3 3 4

Y 1 2 3

(6)

2.让学生根据上述习题自己构造一个函数的例子。

3.已知函数f(x)=x-1,求其定义域及f(-2),f(0),f()的值。

以上作业,与学生的思维特点相接轨,将概念形象化,使学生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较深刻的认识。整个学习的过程也不再只是一个被动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和创造的过程。

(二)联系实际问题,以案例体现实用

生活有多广,数学学习就有多广,数学课堂作业也应如此。教师应尽量把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学生兴趣爱好、生活背景和所学的专业相联系,使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中感受数学,切实体会数学的实用性。教师可先从课堂作业着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案例2】在学习了排列组合之后,教师可设计一些排列组合在生活中运用的题目作为课堂作业。如肯德基一直是学生钟爱的食品,教师可设计一个KFC配餐问题让学生来完成。

饮料类 可乐,美禄,九珍果汁 3种

鸡翅类 香辣鸡翅,奥尔良鸡翅 2种

汉堡类 烤鸡腿堡,嫩牛五方,鸡肉卷 3种

让学生计算下:

(1)从饮料类,鸡翅类,汉堡类各挑选一种食品,有多少种不同的选餐方法?

(2)嫩牛肉方是新推出品种,KFC推出给大家免费试吃,现只须从饮料类,鸡翅类各挑选一种食品,有多少种不同的选餐方法?

这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课堂作业,教师也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设计一些跟专业挂钩的课堂作业。

【案例3】服导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会从事旅行社的基调工作和导游工作,教师可布置这样两题作为课堂作业:

1.写出西湖十景、新十景、新新十景;

2.如果旅行社要设计一条西湖一日游的线路,要求在一天内走5个景点。(1)共有多少种设计方案?(2)游客对一些经典景点的呼声很高,因此要求在设计中必须包含断桥与虎跑,问有多少种设计方案?(3)为了宣传新十景与新新十景,要求在本次设计中每条线路包含2个新十景,1个新新十景,有多少种设计方案?第二题,某旅行社接到一个小团队,其中有女游客6人,男游客4人。客人被安排入住望湖宾馆的5个双标房,其中有2间是临湖房。安排入住的原则是同性入住一个房间。安排房间时有2位女客与一位男客要求一定要住临湖房,问共有多少种安排方法?

这些具有实践性、生活性的课堂作业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与数学相结合,数学与社会相结合。通过这些课堂作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专业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三)根据学生基础,以分层激发动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尊重他们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通过做适合自己的作业,能有所收获。

【案例4】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中,针对金融专业学生,教师可酌情设计课堂“作业套餐”:

第一关是基础题,难度较低,方法以直接套公式和模仿为主,一个题目尽量只安排一个知识点的训练,让学困生也可以“吃得了”;

第二关是提高题,是基础题的变式或一般综合题,让中等生也能“吃得好”;

第三关是发展题,灵活性偏大,综合应用偏强,让学优生也能“吃得饱”。

通过以上层层递进的练习题,使学生掌握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变形和化简求值,使学生的思维不再只停留在重复和模仿阶段,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分层设置数学作业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作业情况,灵活地运用课本上的习题,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笔者将课堂作业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必做作业的内容应不低于《中职数学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可源自课本上的“练习题”,或是“例题”的简单变形题,或者是自己编写的“作业套餐”中的第一关和第二关的题目。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把一些跟初中知识相关的题目纳入到课堂作业中;对于学优生,教师则可以把历年高职考的考题或职高竞赛题纳入到课堂作业中。通过分层设计,使不同的学生都可以有适合自己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愉快心理体验,以促进其积极思考。

(四)丰富作业形式,以多元提高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若要使学生对作业感兴趣,教师就必须使作业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潜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丰富课堂作业形式,尽量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在惯有的选择、填空、解答等常规类作业形式基础上,适当补充制作类、实验类、阅读类、开放类等作业形式,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计算、倾听、实践、思考、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除了常规类作业之外尝试的几种课堂作业形式:

1.制作类作业: 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用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因中职生普遍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教师直接灌输几何体的性质,学生比较难理解。如果让学生通过制作正方体,长方体,墙体,圆柱,圆锥等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自己找寻几何体的性质,学生就会比较容易接受。

【案例5】在“认识圆柱”之后,布置了这样的课堂作业:

(1)找一找。找一找生活中圆柱。(2)画一画。纸上画出一个圆柱。

(3)做一做。利用手中的白纸、、圆规、剪刀和胶水制做一个圆柱。

(4)说一说。圆柱的侧面周长和底面半径的关系。如何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

这类操作作性强的作业学生很乐意完成。学生通过自己的找、画、做、说,加深了对圆柱性质的认识,同时为圆锥的性质的掌握做了一定的铺垫。

2.实验类作业:主要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相互配合,动手完成实验和实验报告,共同探究发现数学结论。 在排列组合、等差等比数列、指数对数的运算性质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布置适当的实验类作业。

【案例6】在学习了“指数及其运算性质“、”对数概念“之后,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总结出对数的运算性质。

数学实验报告

班级 小组成员 组长

1、实验要求:自定第一行和第二行中M、N的数值,并根据M和N的数值用计算器算出,,+,- ,*,,,,

,,,填在表中(表略)

2、观察计算结果,提出同一列中计算结果间关系的猜想

3、证明猜想

4、实验心得

各小组纷纷拿起计算器开始计算,并认真地填写了上表。下表是其中一个小组的学生填写的(笔者截取了其中一部分,其余略):

30 289 243 55

15 63 81 327

- 0.3010 0.6616 0.4771 0.7742

0.3010 0.6616 0.4771 0.7742

1.1761 2.3541 2.2095 Error

横向数据可以让学生自由填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纵向的观察项目中,当M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趣”中学,“趣”中练,由旧“趣”促新“趣”,使他们对作业的态度从“要我做”转变到“我要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阅读类作业: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在中职的课堂中,教师只要选材恰当,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对概念、性质和定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系统建构。

【案例6】在给出了“正弦定理“之后,教师布置了以下课堂作业:

1、阅读教材上的三道例题(略)

2、回答以下问题:

(1)例2为什么是两解?例3为什么是一解?

(2)按照例2和例3,自编一解和两解各一题。

(3)正弦定理适用于哪些情况?

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会了归纳、概括。

A、不会做 B、内容太单调没意思 C、太简单 D、套套公式而已,没有实用性

7、平时老师经常布置哪些方面的课堂作业?(可以多选)( )

A、课后习题 B、练习册上的习题 C、课外补充习题

D、动手操作、实践性作业 E、其他方面的作业

8、你对哪些数学课堂作业比较感兴趣?(可以多选)( )

A、课后习题 B、练习册上的习题 C、课外补充习题

D、动手操作、实践性作业 E、其他方面的作业

9、你觉得数学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有意思吗?( )

A、很有意思 B、比较有意思 C、一般 D、没意思

10、你比较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堂作业?( )(可以多选,也可以补充)

A、图形题 B、游戏题 C、表格题 D、文字题 E、计算题 F、其他

二、问答题

1、你对现行的数学课堂作业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建议?(简答题)

附件2:数学调查问卷(一年后填写)

一、选择题:

1、你现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怎样的?( )

A、很积极; B、一般; C、没有;D、比较有。

2你喜欢上数学课吗? ( )

A、很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D、不喜欢。

3、数学作业你是如何对待的?( )

A、很认真; B、还算认真; C、马虎;D、抄袭。

4、数学作业能提高你对数学的解决能力吗?( )

A、能; B、比较能 ; C、有一点;D、不能。

5、你觉得数学有用吗? ( )

A、很有; B、有点; C、很少有;D、没有。

6、你觉得你不能认真对待数学课堂作业的原因( )(由题3选C和D的学生填)

A、不会做 B、内容太单调没意思 C、太简单 D、套套公式而已,没有实用性

7、平时老师经常布置哪些方面的课堂作业?(可以多选)( )

A、课后习题 B、练习册上的习题 C、课外补充习题

D、动手操作、实践性作业 E、其他方面的作业

8、你对哪些数学课堂作业比较感兴趣?(可以多选)( )

A、课后习题 B、练习册上的习题 C、课外补充习题

D、动手操作、实践性作业 E、其他方面的作业

9、你觉得数学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有意思吗?( )

A、很有意思 B、比较有意思 C、一般 D、没意思

10、你比较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堂作业?( )(可以多选,也可以补充)

A、图形题 B、游戏题 C、表格题 D、文字题 E、计算题 F、其他

二、问答题:

1、你觉得你学习数学的态度有了怎样的转变?哪些方面有了变化?

2、数学课堂作业对你有哪些帮助?

附件3: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表

本文作者在开学初和一年后对学生作了问卷调查(附表1、附表2),情况统计分析详见如下(下发表格145份,回收有效问卷143份)

(备注:上述图表中,横坐标表示调查问卷中选择题的题号,纵坐标表示A、B选项人数总和所占的百分比。横坐标中1――学习积极性;2――上数学课的兴趣;3――对待作业的态度;4――数学作业的作用;5――数学的实用性)

第4篇:科技创新机制建设范文

[关键词] 高职;基础护理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R47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0(c)-0164-04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建设必须在充分认识其课程性质的基础上合理进行课程设计,并依托有利、有效的教学条件进行课程实施,进一步检验和反馈教学效果,并且持续进行课程改革才能保证课程的生命力和和课程质量[1]。

1 课程性质

1.1 课程定位

1.1.1 桥梁课程

基础护理学是在学习公共课程和医学基础课程等前沿课程的基础上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后续课程主要是内、外、妇、儿、社区、急救护理等专业课程,可以说基础护理学是连接医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桥梁。

1.1.2 主干课程

基础护理学又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无论是考试大纲改革之前还是改革之后,基础护理的比重都占总内容的25%,可以说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2]。

1.1.3 核心课程

基础护理学包括的基本技能(如注射、输液、生活护理等)又是护士真正执业后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无论是医疗机构的面试,还是临床的技能考核,还是各种类型、各种性质的护理技能比赛,均是考查基础护理学的基本技能。因此,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1.2 课程作用

本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和前提,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对护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支撑和促进作用[3];担负着护生毕业后职业生涯中由临床护理工作向社区、家庭岗位群迁移的重任。

1.3 课程学习领域

现代社会人民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社会上急需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全面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这也就意味着本课程不仅仅是临床实践领域,同时也包括护理管理、人文素质、护理礼仪、人际沟通等知识[4]。

1.4 课程目标

1.4.1 知识目标

掌握基础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求。

1.4.2 能力目标

熟练操作各项基础护理技术,并能灵活运用知识给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1.4.3 素质目标

高度的责任心、慎独精神和爱伤观念,有效进行沟通、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2 课程设计

2.1 课程设计理念

以护理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将课程内容与临床实践工作、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对接,注重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充分体现该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2 教学设计思路

有针对性选择教学内容;配备完善教学条件,包括教材和教学环境,以及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科学组织教学[5]:①采取教学作为一体的情景教学模式;②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升融为一体;③始终保证以学生为主体;④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注重考核与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

2.3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

2.3.1 内容的选取

依据临床护理需要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合理选取教学内容,选取原则是“必需、够用”,更加突出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

2.3.2 内容的组织

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依据护理实际的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强调工作过程系统化,将基础护理知识整合成四个模块,分别是基本护理、生活护理、治疗护理、其他护理,同时将每一模块按照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诊疗和护理流程来组织和进一步细化,分成若干个项目,而且将每一项目基础护理知识所对应的岗位技能任务化,又形成若干个学习任务,每一个学习任务又确定了与之相应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使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工作过程的能力要求相一致,与护士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并且基于真实工作开发护理实训项目[6]。

2.3.3 确定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还是放在了生活护理和药疗护理、医院感染这几大块。在讲授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外,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难点。解决方式: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②做到“教中学、学中做”,保证学生学习效果;③全天开放实验室,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技能练习时间;④改革考核方式,注重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核,保证技能过关。

3 教学条件

3.1 教学资料

3.1.1 使用教材

本课程应使用卫生部规划教材、专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用教材,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护理学》(第2版),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所有操作全部以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为主线,将护理程序和整体护理理念贯穿始终,适应护理专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符合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7]。所有理论知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同时也增加了临床的新知识,像注射泵的使用、简易呼吸器的使用、辅助器的使用等,并且有很出插图,形象而直观;所有的操作技术均从目的、护理程序、注意事项三方面编写,在护理程序的实施环节既有操作步骤,同时每个步骤都配有详细的要点说明,整个知识点非常清晰、明了、简练,可以说是非常符合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也非常方便教师的授课。

3.1.2 参考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护理学》(第2版)有待完善之处,比如编排方式仍按传统的章节进行,没有体现出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的理念,当然这也是现在众多教材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教学理念的更新总是快于教材的出版。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选择了一些较好的参考教材。如《基础护理技术》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本书采用的正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按学习项目进行编排,每个学习项目又分若干典型的学习任务,本书可以说总体是比较符合先进的教学理念的。

3.1.3 实验辅导教材

在实验教学上,为了配合课堂教学,应研究反映基础护理特点的实验模式,加强临床实用价值探索,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并按这种思路编写的实验教材,如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邢爱红主编的《基本护理技能实训教程》等。

3.1.4 辅助资料

根据教学需要编写一些辅助资料,如《执业护士考试辅导用书》和《基础护理学习题集》,便于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利于促进学习主动性。同时为更好地了解护理学前沿的知识和研究,授课教师还应参考一些学术杂志:《护理研究》《中华护理学杂志》《护士进修杂志》《卫生职业教育》等,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以便更好的教学。

3.1.5 网络资料

建成课程网络资源,如学校内部录制的操作录像、图片、视频、光盘、网络版课件、电子教案等几乎涉及护理学基础所有内容,并制作与基础护理学课程相配套的课程大纲、课程标准、电子教案、练习试题库、网络课件,保证“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实施,建设基础护理学精品课。

3.2 师资队伍

优秀的师资是教育发展的基石,应重视护理师资培养,制订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参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听课、讲课、说课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进修,并在假期安排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保证双师素质教师在90%以上[8]。并及时聘请自临床一线的副主任和主任护师来院兼职教学,他们多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院校合作的课程建设中,一直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

3.3 实训环境

3.3.1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3.3.1.1 硬环境的建设 成立护理实践教学中心,建立现代化的多媒体示教室及各类实训室,并配备先进的护理教学模型和仪器设备。

3.3.1.2 软环境的建设 作为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做到工学结合,在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除了做好各种硬环境的建设外,还需加强软环境的建设,使整个实训环境渗透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形成一定的文化环境。实训门前的穿衣镜时刻提醒着师生要注意仪表仪容;走廊里的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们的话语激励着老师们要兢兢业业,一生拼搏,把毕生精力献给护理事业;实训室墙壁上的各种操作流程图和规章制度,又让老师和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严谨和责任。

3.3.2 校外实习基地

应与校外优秀医院紧密合作,使之成为校外实践基地。应多为三甲医院,因为此类医院患者多、病种多,医疗新器械与设备先进,医护人员技术水平高,能充分满足学生见习和实习的需要。

4 课程实施

4.1 教学模式

基础护理学主要采取的是“教、学、做”为一体的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系统、扎实的操作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4.1.1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4.1.1.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做”一体化主要表现在教学环节设计方面,包括课前诊断性测试、导入新课、课时目标、教学过程与内容、课堂小结、课时达标评价与反馈矫正这几个环节。如课前诊断性测试,即复习旧课应方式必须多样,必须以学生为主。理论知识可以提问,操作就必须要么让学生回视、要么以情景剧或小品的形式表演,或者采取“缺陷教育”,老师在演示操作的时候故意做错一些错误环节,让学生找出错误之处;导入新课要做到“新、奇、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案例、图片或视频等影像资料;课时目标: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三位角度制订;教学过程与内容应改变传统的三段式教学,即先讲、再示教、最后练习的方法,而是边讲边教、老师边演示操作学生边动手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课堂小结重点、难点必须使学生明确。

4.1.1.2 实践教学 包括教师演示、学生仿真实训、学生全真练习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不是孤立的,也要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老师边演示学生边模仿,学生边操作老师边纠错,学生边练习老师边指导。

4.1.2 教学模式的深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教学中除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外,也可以同时做到一体化,课堂搬进实训室、实训的效果再反馈至课堂,这样才达到了“教、学、做”真正全面结合。

4.2 教学方法

当今的高职教育理念是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如:①角色扮演法:通过护患角色的置换,加深护生对操作的认识。②演示法:教师边操作边讲解操作要点,学生边理解边回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9]。③病例讨论法:通过对典型病例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PBL教学法。⑤情景教学法。

4.3 教学手段

4.3.1 课堂教学方面

4.3.1.1 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 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丰富教学,使护生有直观而想象的认识,进而培养其良好的护理职业认同感。多媒体使用率应达100%。

4.3.1.2 情景模拟 依托“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和仿真模拟实验室,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场景,寓教于情、寓教于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4.3.2 实验教学方面

4.3.2.1 真人真做 尽最大可能开足实验课,尽量真人真做,如搬运患者、床上洗头、氧气吸入、各种注射法及静脉输液法等尽量真人真做。通过真人真做,使护生在锻炼技能的同时增强爱伤观念和人文情怀。

4.3.2.2 实行全天开放式教学 护理学实验室实现全天候的开放,从而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从反复的实训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4.3.2.3 护士节举办护理技能大赛 每年举行512国际护士节护理技能大赛,以此为契机,在锻炼操作能力的同时,锻炼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精神,也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带着兴趣学习会极大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4.3.2.4 参加省市护理技能比赛 积极参加省市各种护理技能比赛,既锻炼和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检验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并以此为契机,督促老师们发现不足,借鉴和吸收兄弟院校基础护理学的优秀教学成果,不断学习基础护理学新知识和新进展,跟紧时代步伐,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及时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不断创新,真正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4.3.2.5 辅助教学系统 辅助教学系统,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4.4 考核方法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应重视对考核方法的研究和改革,主要表现在以全程考核代替原来的期末考核,并强调护生综合素质的考核。考试成绩实行百分制,其中理论试卷成绩占60%;技能操作成绩占40%,而技能操作又包括护理技能测评占20%,护士素质测评占10%,沟通能力测评占10%;将护士素质考核融入技能考核中,极大提升护生的人文素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打下良好的基础。

5 教学效果

5.1 学生评价

应注重护生对教师授课质量的反馈,于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均要进行教评,可以发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也可以直接填写意见和建议。

5.2 校内外评价

校外护理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评价。

6 改革思路

6.1 情景教学进一步深化,促进学科间的相互融合

单一操作的情景教学应该往综合操作的情景模拟,如:①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改良技能考核,融入人文素质;综合能力:急救技术融入氧气吸入和输液技术,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抢救融入吸氧、、输液、注射等。②本学科与各专科护理学课综合,形成综合性实训项目。

6.2 校企合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制定实训教学计划等

与医院进行深部合作,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做到校企一体,充分发挥医院的主导地位,参与、指导专业建设,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考核办法等的制定,以及外聘教师的选配、考核、培养等全方位拓展合作范围。

6.3 加大教师科研的力度和深度,促进本专业、本课程的内涵发展

科研是生命线,对课程建设起着促进、指导的作用,优化课程的内涵发展,可以从科研立项的机制体制、奖惩办法、考核办法进行针对性建设,使科研真正为教学服务、为课程服务,进而为专业建设服务。走出目前大多数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或是科研只为晋级所用,或是为了做科研而做科研,缺乏实践意识、实干意识、创新意识的怪圈,形成良性循环[10]。

总之,课程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每位承担基础护理学课程教授任务的老师必须秉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和态度,不断探索、不断专研、不断实践,全面创新和完善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何利,王秀红,肖霓,等.基础护理学课程建设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99(8):132-133.

[2] 王艳华,迟晓华,朱蓝玉.加强课程建设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新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3):39-40.

[3] 郭鹏.如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4):180-181.

[4] 宋艳苹,母文杰.基础护理操作训练中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护理教育,2010,25(21):75-76.

[5] 陈美莲,刘雪辉,黎慧.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的做法[J].求医问药,2012,10(8):393-394.

[6] 刘莎.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的探索[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0:382.

[7] 叶晓芹.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 30(10):90-91.

[8] 林静.对《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实训》教学的设想[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5):558-559.

[9] 井坤娟,王彦,杜少英.基础护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6):90-92.

第5篇:科技创新机制建设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会计;体系;作用机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社会发展又反作用于科技,推动其进步。同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而会计活动又是人类经济的最原始活动,其理论与实践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改进与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彻底改变了会计的记账形态,使得会计由单纯的手工记账发展到现今的会计电算化。由此可见,会计体系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息息相关。

一、科技创新过程与会计理论发展

沿着近现代历次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通过梳理每一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事件,概括其基本特点,同时分析历次科技创新对会计科学体系及会计管理范式的影响,我们发现:

古代会计跃进到近代会计,近代会计发展到现代会计,科技创新都起着很大作用。对于近代会计,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比较缓慢,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才有了较大地发展。特别是适应大生产需要的股份公司的出现,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了会计服务对象和内容的变化[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产业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生产规模社会化和激烈的竞争,更多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方法被引进入到会计中来,使得会计方法更加完善,会计科学更加成熟。同时,在该阶段出现了会计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即成本会计的产生。

现代会计实现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二十世纪50年代起,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使生产力迅速提高,资本进一步集中,企业规模日趋扩大,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经营更趋复杂[1]。股份公司这一经济组织形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为特征的,为了保护“外部利益人”所有者的利益,逐渐形成了以对外提供信息为主、接受“公认会计原则”约束的会计,即财务会计[1]。现代会计的发展与成功为现代管理会计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60年代,管理会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理论体系与基本方法逐步形成。管理会计这一新学科的出现,成为了现代会计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始显现,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更是使人类跨入到信息时代。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也必须融入到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潮流中,以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的运行与发展[1]。所以会计呈现出新的趋势,出现了一些新的会计分支,如国际会计、电算化会计、电子商务会计等。

简言之,第一次科技革命使簿记完成了向近代会计的历史跨越,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质的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现代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得以建立从而形成现代会计学科体系,而新的科技革命则使企业管理向集成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会计管理范式趋于虚拟化。

二、科技创新与会计分支的形成

本文分别以财务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国际会计、电算化会计等会计的分支为例,通过分析它们产生时科技创新的背景以及后续发展时科技创新提供的支持来进一步推断科技创新与会计发展的内在关系。

对于财务管理会计来说,财务管理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主要用于对货币的获取和管理,受到国家经济发展周期、政府财政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状况的影响。科技创新使得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的调控改变,金融市场状况好转,最终使得财务管理中资本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方法不断改进。同时,会计人员借助信息技术利用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的会计信息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对于成本管理会计来说,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制造环境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对成本管理会计产生巨大冲击,使得成本管理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成本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例如作业成本法、全面质量管理、目标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等方法的诞生与发展。

对于国际会计来说,国际会计是二战后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形成并日益完善的一个会计分支。科技创新会加速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强国际间经济的联系,使得投资国际化,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所以,科技创新推动着会计体系的国际标准化,带动着国际会计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

对于电算化会计来说,电算化会计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与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电算化会计彻底颠覆了传统会计的信息处理方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经过以上对会计分支的分析可知,科技创新对会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使得会计分支实现了多样化与具体化,将会计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得到详尽、全面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更加科学、详细地进行会计核算,有利于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也有利于促进会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三、科技创新对会计提供的机遇和要求

通过探究科技创新对会计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科技创新对会计提供的机遇与要求。更好的证明科技创新与会计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且相互融合的。

根据资料分析,我们得出了科技创新对会计体系构建提供机遇的原因:首先,信息技术的创新会导致企业经营及财务方面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企业需要一个全新的适应经济要求的会计体系来辅助其经营活动。同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会计的管理职能,使其成为一个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在内的全面核算和全过程管理的系统[2]。第二,会计信息多样化、国际化以及标准化,需要构建一个更为通用的会计体系促进国际间经济的发展。第三,会计核算的重点由有形资产逐步向无形资产转化,企业会计的核算信息越来越模糊,核算工作越来越复杂,这使得会计核算要更加准确、科学以及客观地评价企业资产。第四,科技创新使得现今的会计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会计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熟知法学、管理学、经济学、金融投资学等相关领域学科,同时还要增强自身的全球化观念、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第6篇:科技创新机制建设范文

首先,要正确把握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的职责在于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活动。

其次,在理解新理念的基础上,还得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应用过程;对于教材中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如法则归纳、概念描述、总结所学内容结构等,首选鼓励和激励策略,即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去给出答案;然后,教师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介绍规范的表述,而不应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机械记忆规范的表达。

再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所学知识的特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最后,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学.同时,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进行初中数学创新设计要注意初中数学各个不同领域关注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的理念,将新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环节中,进而在课堂活动中物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

一、数与代数领域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在数与代数领域进行初中数学创新教学设计,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1、突出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代数模型的过程。

初中生的学习对象已由具体的数发展为抽象的数学符号,他们将研究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方程、不等式和函数。内容的呈现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与解释——应用与拓展——回顾与反思”方式。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获得数学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和科学态度,而不是直接呈现解决问题的算法与结果。

2、对于重要的公式、法则和规律,教学设计的素材呈现方式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 初中阶段出现的运算公式、法则比较多,它们的引出都应在尝试、猜测、推导之后加以总结,概括。教学设计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学设计过程还应重视呈现那些针对数学规律进行探索,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代数式的意义和作用,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3、编排例题、习题时要注意设计一定数量的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

例题和习题的配备数量和难度都要适当,可有层次区分,我们可以把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

例题要有良好的示范性,单纯地巩固法则、公式、算法的题目要精简,每节习题的题量要适当,以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避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习题不只是单一的常规训练题,各部分都适宜编入一些具有现实背景的问题、开放性问题和探索规律的问题,以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4、代数式、方程、函数内容的编排适宜螺旋式推进。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变化,初中阶段的代数式、方程和函数内容可以在三年的教学设计中交叉编排,体现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不宜过于集中。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不断加深对字母表示数、方程思想和函数思想的认识,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刻画简单的具体问题,发展建模能力和应用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素材的选取宜注意选择那些具有现实背景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同时有丰富的数学内涵的内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学设计应尽量以现实世界中有关图形与空间的问题作为学习素材。例如,变换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长期以来人们所习惯的几何图形,而且包括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中的二维、三维图形。充分选择和展现具有现实背景、能够体现变换思想的素材,将是这部分内容教学设计的重点。例如,在安排轴对称内容时,可以选择汽车品牌标志、交通标志等现实的图案为研究对象,可以设计“利用简单的图案,选择不同的对称轴设计对称图案”等数学实践活动,也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问题作为素材。

2、内容的呈现要突出对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几何活动经验的积累。

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过程,包括对图形的观察、操作、归纳和类比等大量实践活动。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推理能力的发展,对图形美的感受,集合发现等都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因此,教学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突出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经验的获取,教学内容的呈现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得出猜想,最终形成命题并进行必要的论证,从而使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使他们体会定理的形成过程及证明的必要性和价值。图形与变换的内容包括用变换图形的性质,用变换认识、解释现实世界中有关现象,以及利用变换设计图案等过程。教学设计要充分设计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利用变换能够更好的认识图形和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积累运用变换的方法结实或者处理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

3、选择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呈现方式。 多彩的图形是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要素材。教学设计应该增加插图,做到图形与启发性问题相结合,图形与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推理论证相结合,数与形相结合,计算与推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图形直观与坐标表示的作用,使教学设计案例图文并茂,富有启发性。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多种多样。例如,在编写“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教学设计时,可以利用图形之间的相似关系,也可以利用坐标的方法。注重教学设计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第7篇:科技创新机制建设范文

关键词:会计;创业创新;税务

一、税务类课程创业创新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会开设税收实务、税务会计、税收筹划等相关课程。近年来,税法改革力度大,目前营业税已全部改成增值税。在授课上,我们不仅要更新知识内容,在税务会计及申报课程中,我们还要对实操申报等内容进行调整练习。由于税法的变化,实务界已经实时跟进地进行更新,各地税务网上申报系统也在变化调整。因此教师要先学一步,从而把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如何建立有效的知识更新渠道呢?可借助官方网站,专业知识交流群,以及购买的网上实训系统资源,@些平台的知识内容更新的都比较快。除营改增外,还有企业所得税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消费税、资源税等,这些知识内容每年均有调整变化。从税收的变化我们不应仅仅看到国家表象上的税费改革,更要看到国家的政策倾斜,以及和经济形势有关的国家政策走向。在课堂上,顺应政府政策导向,合法避税,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所应关注的知识点不断提醒和引导,或者让学生进行自我体悟。

二、税务类课程的创新创业点探析

创新创业的首要步骤,就是有一个自己的好团队,有创业的思路想法,随之创业的第一步就是开设公司,选择公司类型。如何申报注册成立一个公司,办理“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这些都是每一个最初的创业者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果会计学生能在这一块熟练掌握,无疑可以降低创业成本,在创业之初根据税法政策变化准确定位,享受好税收优惠政策,在创业这一块占得先机。

(一)税法改革对于创新创业影响

1.营改增对不同行业税负影响

从专家的分析来看,营改增后各行业税负普遍开始下降。但是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身份不同,纳税方式和纳税起征点又存在不同,需要学生研究筹划和分析。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对于商业企业、工业企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不同的单位划分成为一般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也不同,那么不同纳税人对于不同的经营情况,税负的影响也不同,这些都值得带领学生研究探讨。而且税法的变化也使得企业不仅要考虑企业自己的税负,还要考虑今后与之相关企业所产生的进项税额能否抵扣等问题。

2.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对于创业创新的影响

小微企业是这些年来政府鼓励创业和加大扶持的热门话题,尤其是作为大学生应特别熟悉这些政策内容,要布局好自己的创业思路,为今后创业之路奠定一个好的基础。企业所得税里面有大量的优惠政策值得创业者关注,作为会计学生,课堂上和实操方面,教师应加大系统指导和传授,使得学生能够精确计算衡量税负差异,评价所选职业在行业中优劣。

(二)税务申报系统升级对于创新创业的影响

当前是互联网+的时代,国税局地税局的报税网站常常也面临升级改版。所以教师应时刻关注,认真学习,敏锐洞察当前的各项变化,跟上形势,向学生传达最新的政策信息。不仅使学生跟上这个信息时代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这种与时俱进,随时关注政策变化,具备掌握这些最新信息的渠道和能力。现在学校和很多网络实训课程合作,较好的合作方能够及时更新网上的实训内容和知识,既让学生增强了实操训练,又更新知识内容。

(三)“三证合一”制度对于创新创业的影响

“三证合一”作为当前全国的又一项重要的税务政策信息改革,务必加大学习和教学传播工作。“三证合一”这是国家的又一项便民措施,对于将来有志于创业的同学来说,这无疑又是福音一件,办事得到了简化。

综上所述,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公司可以在行业、公司身份、税负等多方面进行周密的筹划平衡之后,做出创业决定。可以自己申请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在公司成立后,自己申报纳税和做好会计核算工作。这些都能节约很多成本支出,是会计学生的专业优势,对于初期创业的大学生而言难能可贵。

三、教师税务类课程创新创业建设要点

第8篇:科技创新机制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端人才;管理机制;预警系统

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革新思想、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努力完善的过程。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竞争就意味着高端人才的竞争。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高等教育人才管理措施,促使高等教育步入了持续、平稳、健康的发展轨道。高等教育如此迅速的发展使得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张,办学结构日益完善,办学目标更加社会化、合理化,质量管理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人才管理工作要从高等教育高端人才量的积累转变为高端人才水平质的飞跃。而高校高端人才短缺现象、人才流失现象,以及人才懒散怠工等等消极现象却日益严重。

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各高校高等教育工作者纷纷认识到,谁拥有了那些最具有战略眼光、在国际学术界最有影响力的高端人才,谁就能组建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人才队伍。而只有稳定的、高素质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才能将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推向顶峰。然而,目前,我国这样的优秀人才极度匮乏,于是各高校纷纷出台各种人才管理政策,如:人才引进政策,人才激励政策、住房优厚制度、津贴挂钩方式、科研团队组建形式、科研启动资金待遇、实验平台硬件设施、感情稳定人才策略等等,都希望能在第一时间抢占国内或国际的高端人才资源。另一方面,高端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一些管理层存在狭隘的“小团队”保护思想,宁可人才断层,也不希望有新的人才抢占了自己的团队资源,于是将一些有意向的、水平更出众的人才拦截在了大门之外,而同时高校管理层又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约束和协调机制,对人才的流失信息不敏锐,反而将其理解为人才难求的假象。同时,部分教师引进后,学校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或惩罚措施,缺乏必要的人才预警机制或者所出台的人才管理制度缺乏前瞻性和预警性,科研工作做与不做一样待遇、做好做坏一样政策,逐渐使的高校科研环境越来越松散无序。

目前,各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的滞后性要求必须通过对高端人才管理机制的改革,引导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要创新高端人才管理机制,使其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转变传统观念,以先进的现代系统、量化的科学标准,推进学科人才管理

教育管理要突破以往陈旧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才能实现更大的飞跃。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已完成了从人为管理上升为制度管理的过程,但制度管理常常不能在第一时间对人才管理进行最有效的指导,高校在实际管理中常常出现一种管理制度,往往要使用三至五年,甚至于有的高校如果管理比较松散,还有一种制度延续使用近十年,以至于制度与现实管理完全不符,使管理制度完全成为一纸空文。

由于学科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的学科始终保持上进的势头,但有的学科在人才管理方面,却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状态,难以形成人才梯队,导致学科的发展不可能持续,这也是部分学科出现空心化、虚拟化的重要原因,对学科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认为,先进的现代系统、科学的量化标准可以形成一种外在的力量,强化高校谋划人才工作的意识,使人才工作由季节性的投机管理转变为常态下的正常管理,实现学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科学快捷的系统管理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对自己进行管理与提醒,另一方面有助于学校管理层通过预警系统对学校的整体人才状况与管理水平进行详细了解,并成为管理层决策的依据。

第二,确定指标体系,建立系统模型,加强对人才管理预警系统的研究

科学的人才指标体系是系统研究的基础,也是对人才管理起到警示作用的基本依据。该指标体系可以包括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条件及管理工作等多个方面。例如:教师所研究的方向一定要代表或者引领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应尽量靠近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而偏离或者不能支撑学科方向的研究成果在人才管理科学研究部分的分值就会很低,大致范围可以确定为1-10。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对人才引进工作的指引作用,学校人才引进工作要以学科人才比例相符,应该按照人才对学科支撑的比例强弱确定引进目标;再如,系统要按照学科发展,以及学校发展5-10年规划确定科研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对于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工作量的教师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警示。同时,该系统还应包括对人才所需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购置项目,该部分主要考察平台条件在学科人才的科研、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和利用率情况,发挥作用越充分,利用率越高,得分则高,越是学校应该重点支持的项目。

第三,推进人才管理预警系统在教育系统的应用

高校人才管理工作要及时推行能实时监控、实时指导的系统模式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动态的、科学的管理模式,该套系统可以监控并自动采集相关数据,诸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队伍、科研经费、物质条件、教学效率、师生满意度、科技平台等,按照教育评估体系将教师各项指标参数进行权重分析,并按照得分进行层次划分,包括:优秀、良好、合格、警告、严重警告等不同的层次,在推行该系统的同时,高校要配套出台相关奖惩措施与管理制度,对于不同的层次的人才进行不同方式的管理。

同时,该系统能在第一时间监测并分析出该校人才最新动态,包括科研、教学、心理等多方面,并能第一时间按照考核参数对人才的各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分类处理,将人才管理指标数据化、科学化,为高校管理层传达最新、最全、最科学的人才动态,并能迅速的向一线教师进行反馈与指导,从而实现最优化管理。

第四,建立专门的人才预警机构,跟踪与监督人才预警管理效果

高校要建立专门的人才预警机构,并设立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维护系统并进行信息的及时传达与反馈。由于该套管理方法是一种动态管理,是有别与以往的纸上制度管理的新方式,所以系统的更新与信息的及时传达是很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该系统是真正起到警示作用,为管理层真正传达最新人才动态,还是仅仅停留为一个空空的系统,慢慢的被教师遗忘。所以,学校要出台相关措施对人才预警管理效果进行跟踪与监督。系统监测认为有重大发展潜力的学科人才,学校将重点给予扶持,帮助其实现快速发展;对一定时期内没有成果贡献的学科人才,及时发出警示;对学科人才调动频繁、学科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学科,及时深入调查,发现问题进行解决;对学科缺乏的人才,及时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五,科学引导人才政策的发展方向,要将人才管理预警机制定位为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学科评价机制

科学、客观、公正地人才管理机制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才管理机制应与学科评价机制相吻合,用学科评价机制来管理人才,管理人才发展方向,要将高校人才发展统一为一盘棋,而不是一盘散沙。高校人才的发展和培养方向要统一到学科发展体系中来。

学科建设在高等教育大学建设中一直占有重要的龙头地位,而学科建设的支撑要素便是高端人才培养,高端人才预警机制是基于高等教育发展、社会发展、人才培养体制发展、人文环境发展、社会进步、教育观念发展、科技手段进步等等多种实践因素与社会因素影响形成的一种人才管理策略。实施(下转第143页)(上接第141页)政策创新是运行人才管理模式的保障。高端人才管理政策的发展,越来越与人才市场体制的作用分不开。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加强与人才的对等协商,提高人才管理工作透明度,开阔思路,广纳贤良。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提出的就是——创新高端人才薪酬激励机制。

薪酬激励机制的革新是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最直接方式。科学的薪酬激励政策要设置多项实践性强、人性化高的指标,包括工资报酬、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学科发展的前途、承担有挑战课题的能力等等。各项指标要按照工作业绩分成多种档次,并细化薪酬类别。该指标不应设置为长期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要随人才对高校学科建设的贡献度的提升而增加,其中要尤其考虑到对学科建设有突出贡献的高端人才,激励教师推优争先。要注重“筑巢引凤”,为人才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真正形成高校政策凝集人才,人才引领高校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应该努力进行教育实践,不断创新高端人才管理预警机制,探寻出一条真正适合于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科学有效的高端人才管理途径。要完成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发展目标,就要提升人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要引导高端人才引进政策朝着国际化、体制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裴春秀.基于过程的人才流失危机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

[2]范武林.何降低员工流失率[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5.

[3]郭淑英,戴万津.高素质创新人才研究[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4]徐颂陶.中国人才战略与人才资源开发[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

[5]王通讯,李维平.人才战略论[M].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

[6]蒋慧工.国家核心竞争力三元素:人才、创新、制度[M].经济科学出版社.

[7]商光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探讨[J].财贸研究,2003.

[8]张柏林.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走人才强国之路[J].中国人才,2004.

[9]潘盐林.美国人才资源开发的特点和启示[J].人事管理,1998.

第9篇:科技创新机制建设范文

一、科技指标的重要作用

(一)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政策信号

科学设置科技指标和量值,有利于将发展任务浓缩为若干节点,明确政府的政策导向,调高量值是鼓励全社会形成合力加快发展,压低量值是舒解发展过快带来的压力,使市场主体掌握清晰信息,引导市场行为方向,对政府和市场起到约束督促和指导激励作用。从前5年规划实施情况看,设置了量化指标的规划内容,完成情况明显好于定性表述的内容;设置了约束性指标的规划内容,完成情况明显好于设置预期性指标的内容。

(二)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抓手

合理设置科技指标,能够客观反映科技领域发展需要,将发展任务转化为数字,发挥指标可度量、可评估、可考核的优势,揭示科技发展实际,客观评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全面考核我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成果。

(三)认识国际科技形势的有效途径

科技指标数据可以反映国际科技发展形势,21世纪以来,全球论文数量年均增速从上世纪90年代的4.5%提高到本世纪前8年的6.7%,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从2.5%提高到4.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从5.4%提高到本世纪前5年的7.2%,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比重从1990年的15.9%提高到2006年的20.5%,这表明全球科技经过数十年积累,孕育了实现群体性突破的巨大能量,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愈加明显。

(四)五年规划的核心要素

指标是五年规划的核心。五年规划中,主题主线是灵魂,设计未来发展总体方向,表现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渗透到整篇规划文本中,统领其他规划要素。战略任务是骨架,勾画出规划的大体轮廓,为实现各项目标提供基本支撑。政策措施是血管,通过顶层设计和分散布局,为完成战略任务输送新鲜血液。指标是心脏,既与主题主线相呼应,又引出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把众多发展任务凝聚到若干重要节点上,起到承上启下、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二、从现有统计指标看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问题

(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

一些国内外机构通过设计各种综合性科技指标体系,对世界各国科技实力进行评价,得出了不同结论。一是科技部按照国家创新能力指数,从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知识创造与应用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个方面,对世界40个主要国家创新能力进行排名,我国位列第22位。二是2006年欧盟理事会按照全球创新计分牌,对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进行排序,我国排名第36位。考虑到排序中将欧盟25国作为1个经济体排在第20位,如果计为25个经济体,我国实际排名为第60位。三是2009年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家》按照综合创新指数体系,对世界82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进行排序,我国排名第54位。这3个名次都与我国人口和经济总量的世界排位远远不相适应,距离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二)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创新投入低

科技创新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国际比较看,2000―2006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为2.48%,日本和韩国均已超过3%,有些较小经济体已经超过4%,我国同期为1.42%,仅比金砖四国中其他三国略高,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见图1)。但研发经费支出结构已经优化,2008年企业资金占比提高到71.7%,政府资金占比下降到23.6%。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看,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仅为6.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61%。从大中型工业企业看,占比仅为24.9%和0.84%。从高技术产业大中型企业看,经费支出占比也仅为1.4%,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投入总量不足Motorola公司的一半,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约为IBM公司的9%,医药制造业约为Johnson公司的11%。主要原因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行业平均利润率差距较大,部分资源性、垄断性行业拥有高额利润,比如房地产、煤矿等行业,对企业产生很大诱惑,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周期长、风险大,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和热情,距离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还有差距。

2、科技创新产出低

科技创新产出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发明专利数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从发明专利数看,2007年世界高收入国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数平均为12件,日本和韩国均超过30件,美国也超过15件,我国为1.9件,仅比金砖四国中印度和巴西略高,低于俄罗斯(见图2)。我国单位研发经费支出对应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仅为韩国的2/5,有限投入没有发挥应有效益。从科技进步贡献率看,根据C-D生产函数进行测算,得出1990―1999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0%左右,落后于同期德国、韩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见图3)。主要原因是,除了科技经费投入低外,科技经费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国家科技经费分配部门过多、计划项目林立,科技部有863计划和星火计划等,教育部有211工程和985工程,中科院有知识创新工程,发改委、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也都有各自的科技计划,导致条块分割、资源分散。

3、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低

科技成果转化反映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程度。有研究表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专利转化率不超过10%,转化为生产力的不足5%,美国则有10%的专利能转化为创新成果。2008年,我国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为5.2次,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有效专利持有量、关键技术专利掌握情况等专利质量指标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主要原因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长期存在,产学研割裂的现象比较突出,政府研发经费仍主要投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企业牵头的国家科技计划比例只有三分之一,科技研究不能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能突出市场需求,很多科研成果无法应用、转化和扩散,科技与经济脱节严重。

三、“十二五”规划科技核心指标的设置

(一)历次五年规划设置的科技指标

“九五”计划提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较大提高,主要工业领域的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由于都是定性目标,没有设定指标量值,完成情况无法准确衡量,但主要工业领域技术水平目标明显没有实现。“十五”计划提出“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例提高到1.5%以上”,但2005年只达到1.3%,目标没有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增加到2%”,2009年为1.62%,预计无法实现。

因此,前3个五年规划科技指标设置的问题主要有:缺少科技产出指标,无法衡量科技投入的效果和效益;缺少量化指标,无法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准确评价;指标实现情况与初始量值存在差异,实施进展效果不尽理想。

(二)“十二五”规划应设置的科技核心指标

设计科技领域的核心指标,需要统筹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既要有反映科技投入的指标,也要有反映科技产出的指标。二是要有利于国际比较,体现全球视野,能够建立与国际沟通对话的平台,反映与发达国家差距,客观评价我国的发展成就和在世界上的地位。三是要选择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指标,五年规划不可能纳入过多科技指标,2―5个指标为宜,其他指标可以在科技专项规划中出现。四是要有统计基础,选择有统计、可评估的指标。

因此,“十二五”规划应设置以下科技指标。针对科技投入低问题,设置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标,这是国际通用的代表一国R&D活动规模和强度的指标,从投入角度反映科技创新能力。针对科技产出低问题,设置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指标,这是国际通用的反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指标,反映全民知识创造的能力和效率;设置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指科技进步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率,反映广义科技进步即多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低问题,提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指标,评价科技成果产业化情况。

(三)“十二五”期末的指标量值

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2%

测算依据是,从全社会R&D经费支出看,“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22%,其中,政府资金从532.6亿元增加到1088.9亿元,年均增长15%;企业资金从1291.3亿元增加到3311.5亿元,年均增长21%。说明研发经费投入正在逐步走向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资金基数大、增速高,并且后危机时期企业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创新能力竞争上,企业自身具备研发的内在要求。预测“十二五”期间全社会R&D经费支出仍可以年均增长20%以上,假定GDP年均实际增速为7―9%、名义增速为10―12%,2015年将达到2.1―2.3%。

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2.4件

测算依据是,1990―2008年,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年均增长19%,按此推算,2015年将达到2.38件。从发明专利内部结构看,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增长了40倍,从1149件达到46590件,国外数仅增长了17倍,从2689件达到47116件。表明我国发明专利已经不再主要依赖国外组织,科技创新具有集成效应,国内发明创造活动发展速度将会更快,加之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预测“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至少20%,按人口年均增长0.56%计算,2015年将达到2.41件。

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

目前高技术产业统计口径包括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等五个产业。从我国历史情况看,“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14.6%。“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将其中具备高技术特点的产业纳入高技术制造业,同时纳入高技术服务业,增长速度可能远超过“十一五”时期。但从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看,1995―2007年,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占高技术产业比重从9%持续提高到20%,其他4类产业占比均小幅下降。“九五”和“十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该产业,但2007年以来,该产业占比开始徘徊不前,市场基本饱和,潜力基本挖掘,难以重现高速增长。因此,预测“十二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

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根据C-D生产函数模型,科技贡献率=A/Y×100%=[(Y-αK-βL)/Y]×100%,变量解释为,Y为经济产出增长速度,用GDP表示;A为科技进步增长速度;K为资本投入增长速度,用生产性资本存量Kt=Kt-1(1-折旧率)+It表示,It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减去住房投资;L为劳动投入增长速度,用全社会就业人数(年末)表示;α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用资本报酬与GDP比值表示;β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用劳动报酬与GDP比值表示。测算得出,近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约为40%,假定“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速为7―9%、就业人数年均增速为0.75%,当资本存量年均增速在6―9%时,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30―35%时,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能够达到50%。

四、完成指标的政策保障

(一)扩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

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继续稳定增长,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鼓励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增强全社会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

提高政府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支出比重,提高非竞争性经费在财政科技经费中的比重,建立适合基础研究特点的长期稳定资助模式,破解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结构失衡难题,力争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二)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国家创新资源尤其是增量资源的配置主要面向企业,新增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向企业倾斜,技术开发类国家科技计划投向企业的经费原则上不低于70%,促进企业主导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应用类科技计划。

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将科技创新指标纳入国有企业及其管理者的绩效考核,培育引领行业创新方向、带动产业技术提升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鼓励国内企业联合国外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企业在科技富集型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并购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型企业,收购先进技术和品牌。

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实施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减计收入、所得税减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定消费创新产品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政府采购和首购政策,为创新产品创造初期市场。

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失败保障机制,通过提供研发资助等手段,降低创新门槛,减少创新失败损失,分担中小企业创新风险。

完善知识产权政策,加强对付出巨大创新成本的企业和个人的收益保障,防止其他企业坐享技术外溢。建立外资并购的国家技术安全审查制度,防范国外企业低价收购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三)推动形成创新主体协同作用的创新格局

产学研结合从政府推动、学研主导的自上而下科技转化路径,转向企业主导、产带学研的自下而上需求导向路径,由市场有效需求向上游获取技术,在渐进性创新中实现根本性创新,填补从原始创新向产品转化的鸿沟。

鼓励大院大所面向企业开放,基础研究平台、应用研究平台与企业共享共用,激励科研人员为企业服务、进入企业或自主创办企业,探索从大型企业研究所物色国家实验室领导的做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享机制,改变二者封闭独立和竞争关系,高等学院立足于基础研究,指导和服务于应用研究,科研机构加强技术集成与工程化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变为企业可应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