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第1篇: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031-02

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累积下来的,充分体现了我国陕北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体育活动体现在各方面。历史悠久的体育文化更是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蕴含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和精神价值。陕北的体育文化有着长远悠久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如何保护、传承、发展陕北体育文化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是时代的结晶,充分代表了当地民族的生活状态。但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现代娱乐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陕北传统体育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根据数据显示,有些非物质文化显然已经消亡或者正在从现代人的生活中消失。因此,我国党和政府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我国政府经讨论决定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日,各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但是,如何切实有效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保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亟待探讨。

(一)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

我国党和政府应该出台相应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政策,加强对传统体育的重视,清晰认识到传统体育的重要性,并且对破坏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群众给予一定的处罚并进行深刻的教育。政府应该从多个角度去保护陕北体育文化,除了出台相关的政策之外,更应注重的是思想教育和引导,带领陕北当地群众如何更好地保护传统体育文化。毋庸置疑,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和传统体育的知识问答会是保护陕北体育的最好方法之一。这样既可以让当代青年深刻地认识到当地的体育文化,也可以起到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观念

陕北民族个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观念,形成“从我做起,从陕北民族做起”的风气,让体育非物质文化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来看,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陕北地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多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衰落与周边的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都推崇现代全球化发展的新兴事物,如网络游戏、奥运比赛等项目。陕北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已逐渐被忽略甚至被遗忘,所以,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人民群众占据主体作用。特别是年轻一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年轻人的认识和心理倾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根本的转变。现在的青年人几乎已经脱离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与认识,作为老一辈的陕北人,也应当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给后代,教育后代。

党、国家、人民群众不仅要保护好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更要做好传承和发展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工作。

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一)深入群众,广泛宣传

陕北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漫长的文化历史,显现了陕北民族体育文化艺术资源丰富。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由此观之,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加强公众的整体保护和认识能力是必须的。现阶段,还应该广泛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相关法律,促进陕北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弘扬。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积极支持并组织新闻媒体开展专题采访、报道;积极发动多项体育文化研究、表演;举办体育活动展演、论坛、讲座等活动,促进陕北体育文化的传播,增强陕北地区人民甚至全社会保护和传承陕北体育文化的意识。

(二)加强对陕北体育文化传承的引导和指导性培训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无非就是年轻一代,开展体育文化遗产保护、鼓励和支持陕北体育文化传承的活动是一项重要措施。党和国家要增强体育文化传承工作,能够使年轻一代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保护和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义务;同时,应当赋予年轻一代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的责任。作为陕北民族人民,应自觉将自身所掌握的体育文化传承下去,做到后继有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进一步推进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和推动陕北地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推由缁峋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年轻一代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或是有的人追求片面性的东西和利益,导致不能正确传承发展。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陕北地区民族甚至全国人民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给他们明确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条例规章等,正确引导他们向正规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对体育文化传承人的教育培训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应该有效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如陕北地区的陕北秧歌、安塞腰鼓、靖边跑驴、边鼓等,广泛宣传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事实上有很多人认为,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不大,或者他们会带着一种疑问,时代是进步的,没有必要去传承古老的传统体育文化,也认为不能体现陕北民族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他们有着先入为主的思想,认为当代的体育活动才是最有意义的活动,才是最能体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一种时尚方式。无可厚非,这是一种不积极又不具时代性的想法。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是时展的结晶,能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

三、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一)陕北地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文化生活融合速度也不断在加快,其深度也在增加。另外一个外力因素就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和冲击。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限制,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大多数都是通过言传来继承和发展,存在“交流面”狭窄等问题。加上作为青少年传承的这一代,“崇洋”更加使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除此之外,个别陕北地区人们还坚持着“原封不动”的思想观念,保守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传统”就是一成不变,就是要原封不动地去传承,而年轻一代的思维恰恰相反。所以造成意见的不统一,逐渐中断了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再者,传统体育活动一般都是群众自发性的,缺乏有效传承和活动组织。可以说,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发展的困境,随着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水平的提升、艺术品位、表现形式等多种因素对陕北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建议

第一,将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相融合,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重视传统体育发展,就要将传统体育继承和创新发展引入规范化、轨道化发展体系。除此之外,传统体育处于困境之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传统体育文化人才,以及多数年轻一代对其缺乏认知和认同。只有适当地将传统体育文化列入到学校课程中,才能最有效、最直接地解决该问题。

第二,党和政府应该要起到主导作用,带领陕北地区人民群众努力开展各项传统体育活动,如陕北秧歌、安塞腰鼓等富有代表性的活动,这些体育活动是陕北地区民族经过长期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因此,党和政府应该要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指导,确保传统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

第三,构建多种平台,营造传统体育继承发展氛围,甚至带动全国人民发展陕北体育活动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否认,要想做好发展陕北体育文化这项工作,就必须要借助多重平台。无论是在陕北地区的传统节日,还是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应处处以“发展”的观念去看待传统体育文化。

第四,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本身也应该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市场和传统体育发展相结合,实现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想要壮大兴起陕北传统体育,就必须要重视传统体育的市场化,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政府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将传统体育文化引入到市场之中,通过陕北传统体育的市场化,为传统体育经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通过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我们深刻地意识到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是经过漫长的时间而产生的一种非物质文化。体现出了当时陕北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娱乐方式,是陕北地区的文化结晶,更是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陕北传统体育文化也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我们不但要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赋予体育文化生命力。政府要制定相关机制进行调控,鼓励以文化艺术节的形式大力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活动。

另外,把陕北传统体育置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就必须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规律对其展开探讨。保护和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过于保护,可能会造成传统体育文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保护和发展”应该是同时进行的,并不是“原汁原味”地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也要发展,可以适当添加现代化元素,但又不失传统体育文化的味道。

四、结语

陕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申请非物质文化z产,可以从文化、民族和体育发展的整体中研究与保护,这不仅对国家和民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传统精神和传统文化,增强我国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陕北地区民族地区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既要受到保护,又要发展,这永远值得我们去探讨。

参考文献:

[1] 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科技信息,2008,(24):510-511.

第2篇: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如何为人处世的丰富哲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的现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的积极作用,提出加大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力度,从不同角度多措并举,综合开展,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化。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

四书五经、百家姓、弟子规……说到传统文化,人们首先想起这些国学经典。近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仅留下了富含哲理、博大精深的思想,也孕育了灿烂辉煌、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中华文明进步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历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道德传承、精神观念的总体,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源头活水和内在驱动力[1]。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业。当前,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是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佳的传承者和开拓者,担负着民族的发展与未来。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同时,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品质、提升综合素质、加强文化修养[2]。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明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体现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传统文化教育比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熏陶,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学校乃至社会思想道德发展的精神源泉和知识宝库。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武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能够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3]。

(一)提升综合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和道德观,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作用。

1.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4]。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不同朝代的更替史,中华民族因为走过了太长的苦痛,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所以能够越挫越勇、自强不息。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贯穿着整个中国的历史,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人物,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使当代青年延续这种传统美德。

2.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现代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观和价值观[5]。《尚书》提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耳熟能详的传统美德和修身立人之本,一直蕴含在传统文化中,同样也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传统文化中有着大量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能够激励个人修身自律、自强不息。《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孔子有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除此之外,悬梁刺股的精神,精卫填海的意志,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多学习传统文化,能够锤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培养独立的人格和进取精神。4.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曲艺、戏剧、国画、书法、对联、节日、民俗等等,包罗万象、琳琅满目,每一样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丰富人的知识、充实人的内心。

(二)加强沟通联系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应用,可以加深自己对其他事物的理解,可以使自己融入社会的总价值观和道德方向,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用自己所学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同时,辅导员和思政教师以传统文化来进行思政教育,也可以加深与学生的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身作则,知行合一,用自身的行为做好学生的榜样,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和尊敬,从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传承促进发展

传统文化之所以流传千年,靠的是传承。经历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动荡,近代社会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文化也逐渐缺失,大学生有责任更有义务担当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保留下来,同时继往开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教育中来,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

二、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的现状

当前大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当前许多高校重技能、轻思想的情况比较明显,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比重较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堪忧,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传统教育的运用情况也不是很充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比重迫在眉睫。

(一)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不够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在对人才的影响上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立竿见影,没有明显的成绩。所以很多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视不够,尤其是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往往过分强调学生在应用技术能力上的培养,从而忽视学生全面文化素质的提升,忽视传统文化的学习[6]。人文社科类教育占总课程设置的比例很小,并且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占多数,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度,且以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为主,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学到知识。而在社会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也远远不够。

(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深

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很少,在学习上也是消极对待,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了解缺乏[7],加上快餐文化的冲击以及世俗化社会风潮的侵袭,容易滋生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对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8]。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是老古董,与现代社会发展不合,对于找工作和经济上没有帮助,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在行为上也时常表现出拜金主义、自私自利、急功近利等不良习气。

(三)辅导员工作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缺乏

高校人文教育的课程少,思政教师的主导力度不强,辅导员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的辅导者,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是学生的榜样和模范,本应该是传统文化教育方向的引领者,是校园传统文化最佳的建设者。然而许多辅导员不仅在工作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使用,在自身的发展中对传统文化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如果辅导员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推广中,就无法对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也无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

世界各地都非常重视利用本国传统文化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格外重要。近几年,许多高校已将传统文化教育摆上议事日程。

(一)将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计划

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课堂,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9]。

1.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过去的教学理念中,对学生的培养上急功近利,特别是理工科高校。以专业教育为主,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对人文教育缺乏重视,往往仅强调其总体的精神。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也是不完整的,长此以往,必然会有诸多弊端[10]。应变革教育理念,实施通识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2.提高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将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融入高校“两课”的教学中,依托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来进行教学;实施主辅修制度,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时和种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空间[11]。同时,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开展竞赛、讲座等活动,发起协会和社团组织,使课内课外相配合、相协调,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变过去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课堂互动和提问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在考核方式上也加以改革,摒弃以往的闭卷考试形式,取代以小论文、PPT表述等其他形式,包容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将传统文化与校园建设相结合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便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身边的每个细节,让学生从生活中潜移默化,养成良好习惯[12]。1.创建完善的校园硬件设施。校园中的板报、橱窗、路牌等,都可以张贴图片、标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食堂、体育场、图书馆及宿舍等场地都可以传递点滴的传统文化理念[13],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中。2.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做学术讲座和专题报告,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教育渠道,鼓励学生多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平台和论坛活动,通过现代网络和媒体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同时设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和教师的活动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辅导员工作

通过辅导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理解,挖掘其中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进取精神等优秀思想教育资源,来完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创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将传统文化运用在辅导员的思政教育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灵活添加。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既要根据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量才施教,又要加强整体学生的有机衔接,综合管理。

1.班级管理中融合传统文化。通过开设传统文化黑板报专栏,组织主题班会、主题演讲,张贴传统文化宣传画,放映传统文化影视资料,组织兴趣小组等等方式,让班级同学在学习上能够奋发图强,努力进取;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思想上能够助人为乐,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2.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心理辅导。在对问题学生的谈心谈话中,对困难学生的帮助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中融入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的精神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爱好,塑造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3.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通讯手段相结合。利用当下学生喜闻乐见的微博、微信、微电影、QQ、BBS等先进方式,传播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以学生易于接受、乐于理解的方式加以传达,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能真正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来,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我国对青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的重要任务,是青年自身道德观、价值观形成和社会历史责任感培养的重要环节[6]。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的现状,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的积极作用。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以传统文化为引导,通过逐步渗透和不断熏陶的方式使青年重新进行自我定位[14]。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认同感,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从而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2]高红梅,郭学利.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与支持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2012,(11).

[3][4][5]靳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高校讲坛,2008,(7).

[6][7][8]谭阳.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探析[J].北方经贸,2012,(2).

[9][12][13]温立强,周炳振,徐钥,刘洪超.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开展[J].工会论坛,2009,(15).

[10][11]高琼,刘茹.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创新,2008,(5).

第3篇: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就是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它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的源泉。

原生态民歌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这些歌曲直接产生于民间,并长期流传于田野、乡间,传唱于农民、船夫、赶脚人、牧羊汉以及广大妇女中间。它们反映着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歌词虽是由民众口头创作,但能称得上是对人民生活的真实描绘。其语言生动传神,并在其流传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其歌词越加精练,曲调渐臻完美,并最终成为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精品。

二、原生态民歌的传承

众所周知,“任何文化,都必须经传播才能传之于人,行之于世,承之于后人”。音乐作为精神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播这个过程一直都伴随其衍生和发展。“音乐传播,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一种社会行为。这种社会行为最直接的表现是一个人将音乐作品以特定的形式传递给另一个人或一群人。”

当前原生态民歌的传播方式主要有自然传播和技术媒体传播,尽管技术媒体传播出现在自然传播之后,但技术媒体传播不会取代自然传播。因其在传播之中各有所长,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在原生态民歌的传播过程中,要注意两者的结合,以更好地促进“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强调一句,在传承的过程中,应以不损害其特质为前提。

三、原生态民歌的保护

1.保真与保鲜,让声音还原于绿色生态

保护和发展原生态民歌,就是要像保护自然环境一样,防止人为破坏,反对 “乱砍滥伐”,杜绝生硬而粗暴的“加工”和“改造”。在一定意义上讲,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大于建设,趁不少身怀绝技的民歌高手尚健在,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原生态民歌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即使是新创作的原生态民歌,也不能割断母体脐带而另起炉灶,必须深深植根于“原生态”的土壤中,培植“民歌”的新芽,让作品还原绿色生态,决不能发生变异。我们不反对将源于生活的原生态民歌元素与当代观众审美情趣及现代创作手法整合,但这项工作必须像珍爱生命一样谨慎从事,切忌拔苗助长,破坏了“苗”的清纯与俏丽。

2.加强原生态民歌与电视等媒体的联姻

近几年,中央电视台从举办西部民歌电视大奖赛、南北民歌擂台赛到近年青年歌手赛增加原生态唱法,为观众了解原生态音乐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电视、网络等媒体可以说是打开了一扇绿色的原生态的大门,使原生态音乐成为主流音乐的一部分。

也许有人会问,原生态民歌是和各民族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走进都市,还叫原生态民歌吗?诚然,原生态民歌在离开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后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原生态民歌,但电视媒体的高度关注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确实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提倡并加强传统音乐,特别是“原生态”音乐与电视等媒体的联姻。让本土歌手不定期地离开原流传地,到舞台上表演,以促进对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

3.民族音乐学界可成立相关团体研究、继承原生态民歌

我们应持续关注和思考赛后这些原生态民歌演唱者的发展及民歌的承传问题。因为有的民歌在一个民族里只有五六人会唱,如果不采取措施寻找接班人,这些民歌就有可能失传。

很多专家学者都强调了保护原生态民歌的重要性,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对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不仅仅是单纯的为了保护,一方面它本身存在很大的艺术价值,同时它也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另一方面这种民族性、本土化文化的深远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正在通过各种努力积极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所以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很大的贡献。

第4篇: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一、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及其独特魅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必然少不了历史时代沉淀下来的宝贵遗产。在原始时期,我国古代的音乐就有了一定的发展,只是那时还不算成熟,无体系而言,它多数产生于广大劳动者的生产劳动。鼓、箫、磬等都属于古乐器。自步入奴隶社会后,我国的传统音乐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宫廷乐开始发展起来。在封建社会时期,各种民俗音乐及乐器得到了传播和普及,风格迥异,有其一定的音乐结构和音乐特色。当然,古代的文人雅士,他们对传统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也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西汉唐宋的赋与词,谱曲传唱都给传统民间音乐赋予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的生机。明清时期,说唱、昆曲和以皮黄腔为主要盛强的新剧种---京剧出现和流行,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的弹词曲种和代表本地文化特色的唱曲方式。

那么到底传统音乐文化又有着怎样的魅力呢?我们又需要学习哪方面的精髓呢?首先,我们在意识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传统音乐文化是经过长时间历史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演化而来,独特的风俗文化对我们了解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性,它在与高校声乐教学的融合中,自然能起到推动新的音乐文化跨越式发展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传统音乐有着全新的艺术形式,在欣赏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艺术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中所散发的人文气息,这是我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

二、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一)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其实我们不乏音乐教育的丰富资源,但是我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看不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掌握不了给高校音乐教育注入新血液的方法,所以高校音乐教育始终得不到发展。我们一直在用西方的那种音乐模式在教学,不知道离开了"根"终究什么都是学不到的。另外,我们当前的这种学习模式是单一的,一旦注入传统音乐文化,必将能够从多方面打造教学的独特性和有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强化品格系统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正本清源、返璞归真,继承我国声乐艺术的优良传统。

我国传统艺术精神历来强调人品与艺品的一致性,主张"人品即艺品"、"人格即艺格"、"德艺双馨"、"文如其人"、"诗如其人""、画如其人""、要学会从艺,先学会做人".同样,声乐艺术也强调"乐如其人"、"用心灵歌唱"、"以德行歌唱".纵观我国声乐艺术史,德艺双馨的歌手,比比皆是,他们组成一道亮丽的艺术风景线。

我国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女歌手,是战国时期韩国歌手韩娥,她在韩国被秦国所灭,逃亡到齐国途中,过雍门时缺钱无食,以卖唱糊口。她满怀一腔爱国忧愤之情的演唱,感动了当时的许多听众,留下一段"余音绕梁"的佳话:"苦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所有这一切,都充分有力地证明:品格系统作为基础系统之一,对于歌手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二)发展本民族义化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融和传播也越来越紧密。文化渗透是众所周知的词,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企图通过文化控制我们的思想,抓住我们的软肋。而现在的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着很多的诟病,过分追求过于西化的元素。比如法国着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在中国也算是个有名的人物,他的钢琴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少年,凡是学钢琴的人想必演奏的都是他的曲子。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翻唱着别人的作品,却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注入本民族新鲜有趣的东西,赋予原有曲目以新的生命和活力。若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注入传统音乐文化,有利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三)打造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培养全新人才的需要

我们霈要把音乐发展的关键性一步给走好,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创新音乐发展模式,结合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注入时代特色,不再局限于西方古典教学的单一模式。通过这种教育,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不再单方面地看问题,学会变通和引用,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全新型人才。

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美学价值

只有通过音乐形态完成对传统音乐的审美规律和意义的阐述,才能使音乐上升到美学高度。但就目前来看,在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时,学者们往往不能给出贴切的术语和概念,继而无法让大众了解传统音乐的美学价值,而在研究西方音乐时,学者们却总能给出整套的术语和概念。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将遭到威胁,继而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所以,现代的中国音乐作品中总是缺少中国特色和中国精神,继而显得异常浅薄,并且无法打动人心。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就是因为国人还没有较好地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价值,继而无法表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美。所以,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音乐精神,国人需要重新认识传统音乐美学价值,继而把握先辈留下的音乐遗产。

从本质上来讲,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相适应,以便从中得到滋养,人类在走向新的时代时,应该对历史和文化进行继承,以便反映民族在各个时代的精神、境界和价值。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正是国人需要继承的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音乐美学不受外在因素的控制,可以通过人与自然的融合达成一种审美愉悦,继而实现对自我的肯定。而这种体现生命律动之美、人主体的文化底蕴的音乐审美构成了中国的音乐精神特质,是中国音乐文化的本质精髓。因此,国人需要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价值进行继承和发扬,以便促进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声乐教学的途径

(一)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艺术的创作必然是需要灵感的,缺乏对世界、对自然的感知和认识,对音乐的学习自然也是不利的。况且,我国传统文化重视对人文精神的把握,自然传统音乐文化也不例外。因此,要想很好地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把它融入到声乐教学中去,就必须要重视对人文观念的培养。

(二)注重声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力是不容忽视的,毕竟无师自通的学生还是少数。声乐老师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把握力度不够,自然也不能很好地将这种技能传授给学生,因而他们要熟练掌握传统文化。教与学是双方面的,因而声乐老师应该注重自己教学能力的培养,了解每一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与写作环境,对每一首歌曲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学得更透彻。同时声乐

老师也应该注重自己的演唱技巧以及对节奏的把握,积极地去调动课堂气氛,实现大学音乐课堂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全面化。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5篇: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平地瑶民歌 现状分析 措施

人们都称广西是“歌海”,而富川正是“蝴蝶歌”的海洋。因为生活在这里的民族有着酷爱唱歌跳舞的传统习俗。男女老少不管是谁,他们都会唱上几首自己创作的瑶歌,还会跳上几段本民族特色的舞蹈。根据调查发现,随着汉语普通话的推行、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原生态民歌受到破坏,失去了演唱场所,发展的平台。老歌手又随年去世,有多多少少优美、动听的原生态民歌也随之消失了。可想,一个民间艺人的消失,就等于一个民歌博物馆的消失。因而, 对于原生态瑶族民歌的保护与继承相当重要,再不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保护,国家将面临一大损失。在当今文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技术一体化的背景下,在将地球变成一个互联或者内连的整体,并不断提高其相互依存性的过程中,平地瑶民歌正受着严重的伤害和挑战。所以,平地瑶民歌的发展和保护,将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平地瑶民歌的产生及生存价值

(一)平地瑶民歌的产生

原生态瑶族民歌是一切有生物或是无生物在大自然下经过时间积累生存和发展下来的,它没有经过任何特殊修饰和加工的东西,是瑶族人民在自然条件下真实表达感情的产物,是人们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也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地瑶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他们日常生产与生活实践时的所感所唱,旋律基础大多以固定或者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几种曲调。为了便于人们演唱,大多都没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曲调更是随哼而定,歌词都是当时人们触景生情,随时即兴编出来的。往往都是看到什么唱什么、遇到什么唱什么或想到什么唱什么等。富川平地瑶有着很多的原生态民歌,它们都是家喻户晓的在人们口中传唱的歌曲,如:《蝴蝶歌》、《喇格哩》、《留西啦咧》、《讲歌》、《依呀嘞》等,这些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富川平地瑶原生态民歌。它的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重要性使之出名,富川平地瑶原生态民歌由之而来。

(二)平地瑶民歌的生存价值

平地瑶民歌没有华丽的篇章,没有精彩绝伦的诗文,它只有朴实的语言和人们对现实的生活的感受,它的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随之凸显而出。其歌曲的旋律,经常出现三度和二度的和音,旋律线比较平缓,没有大幅度的波动。其演唱形式多样化,有对唱、轮唱和多声部的小组唱,但大多以二声部或三声部为主的多声部民歌,其中有很多句尾或衬词的拖唱,大家在即兴编歌词的同时,为了自身所抒发的情绪、表答的内容的需要,往往会在民歌的歌词中加上情感的衬词、衬句或是在曲调上有一些不同程度的变化与差异,使一首民歌有两种或更多种变体的现象产生。例如1.《蝴蝶歌》:山歌(咧)越唱(咧)心越(啦)想(欧哩哩哩哎哩),(留西啦咧 )井水(咧)越担(咧)水越(咧)多(嘞嘿)。拿棍(咧)去打(咧啊)浮萍(啊)子(欧哩哩哩哎哩),(留西啦咧 )棍棍(咧)打开(咧啊)又转(咧)来(咿呀嘞嘿)。2.《蝴蝶歌》:A山(的)上(咧)茶(的)花(咧),朵(的)朵(溜的)开(的嗬恩恩的嗨,溜的西啦的咧),一(的)对(溜的)蝴(咧)蝶(里的咧),飞(的)扰(咧来的咧无的)来。蝴蝶花蝴(的)蝶来(的呼的沙的咿的的而)(沙的而嘿而)。B雌(的)的(咧)蝴(的)蝶(咧)前(的)面(溜的)走(的嗬恩恩的嗨溜的西啦的咧),雄(的)的(溜的)在(咧)后(里的咧) 不(的)分(咧来的咧无的)开。蝴蝶花蝴(的)蝶来(的呼的沙的咿的的而)(沙的而嘿而)。这两首同是一首原生态《蝴蝶歌》,它们的歌词是不同的变体作品。虽然乐曲的旋律变化不太大,而歌词的内容却变化多端,这两首歌是瑶族民歌中的精品,它传遍了广西乃至全国各地。

平地瑶民歌多来自老百姓之口,内容接近生活,其主题明显、感情真实、曲调优美、词句清丽,传播面积广、速度快、流行性强,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这是折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的重要作用。这样一种特色的民间歌曲风景线必然是我们青年一代应当学习和传承的东西,是高等院校值得向学者推广的教材之一,是学院派得以认可和自愿接纳从而保护的东西。

二、平地瑶民歌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诱惑下,平地瑶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条件正逐步消失,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处于濒临消亡的险境。平地瑶原生态民歌的生存危机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平地瑶民歌的传承危机

目前,原生态民歌的生存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传承问题。首先,年长艺人是平地瑶原生态民歌的瑰宝,但许多当代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闯天下,或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完成自己的事业,抛弃了他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从而导致了传承“老年化”、“稀有化”现象。其次,都市生活、流行音乐等对年轻人的诱惑和身怀绝技的老艺人、老歌手相继离世,导致传统的原生态民歌传承后继乏人。因此,保护老艺人、塑造培养星起之宿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这样才能使民歌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后继有人。否则,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将不再吸引世界眼球,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损失,更是世界文化的一大损失。

(二)对平地瑶民歌文化的违背

平地瑶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民歌,许许多多的民歌都不知道作者姓名是谁,它的创作背景,民歌的来源都是摸糊的。这是在民歌收集、整理和加工等出现的问题吗。朱光潜指出:“我们可以说,民歌的作者首先是个人,其次是群众;个人首创,集体完成”。一般来说,一首民歌的产生,它是由某一个人独自口头创作出来后,再经过几代或几十代人的集体加工而提炼成品的。这说明口传心授,在民歌的创作中,存在着很大的灵活性,也不会受民歌当时内容和格式的限制,就会淡化了其原本的意味,这种现象就是对原生态民歌文化的违背。同时,现在的所谓的原生态民歌充满了很多的商业性,其舞台华丽、布景绚丽还有炫目的灯光和震耳欲聋的音响,使它远远的背离了原生态民歌的文化,且越走越远。

(三)学院派对平地瑶民歌的压制

平地瑶原生态民歌的最大特点就是其本身的多样化和演唱者风格的多变性。它不像许多艺术歌曲都有一个统一的唱法,没有声乐学派那么专业化、标准化。声乐学派的民族、美声发声方法强调音色、口型、表演、风格等方面。毫无疑问,平地瑶原生态民歌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发展的问题,如:大多演唱专家不认同原生态的唱法;专业人士过分强调专业化、标准化等。这些都是从轻微程度上来看打击了原生态演唱者的积极性,变相的也否定了原生态的唱法,使得原生态民歌无法良好地传承。如果得不到专业人士的认可和社会的支持,平地瑶原生态民歌的唱法就会后继无人。

(四)民俗文化的认同意识不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会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平地瑶原生态民歌这一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其处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位置。所以,我们也要看到它在发展中存在的许多保护意识不足的问题。甚至,有些人还错误地以为原生态文化是落后的、土气的,我们要树立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三、平地瑶民歌保护采取的措施

作为平地瑶原生态民歌的发展,除了需要政府部门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外,还应如何发展自身的独特性,如何走进人们的心中、乃至于走向世界,这是我们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舍弃时尚流行

流行时尚音乐,是对原生态民歌的一种冲击。永远保持这样下去,文化资源的优势很可能就会被丢失一干二净,也会无法正常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处理好流行时尚音乐与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关系。很多年轻人对民歌产生误解,他们认为那些有着华丽舞台,绚丽布景,炫目的灯光和震耳欲聋的音响的民歌才是民歌,导致原生态民歌难以健康的发展。把民歌演绎成摇滚和疯狂的确可以吸引广大青年和群众,但这样也损害了平地瑶原生态民歌的本质。

(二)提高和纠正民族意识

平地瑶原生态民歌是由平地瑶人创造的,他们一代一代的传播和传承下去。显然,它的传承和发展并不是个人的行为,也不是政府的指令,而是一种民族民间的自觉参与行为。“只有‘民间’的主人,即广大民众才是其创造的主体和生命的内驱力。如果限制或改变这种民间性,没有群众的自主参与,它便失去了生命之源”。因此,我们要加强民族文化宣传,让平地瑶人在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感受到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与他们现行生活的重要性,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尊意识。同时,要知道尽管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喜欢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并通过吸收与借鉴,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但不能也不会取代自己的文化。就好比爱自己的孩子和邻居的孩子,永远是有差别的,是不可取代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平地瑶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

(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媒体

文化的传播是不同文化载体不断参与的一种形式,不同的文化载体导致不同的传播方式。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一无曲谱、二无印件、三无广播、四无电视等传媒条件下,主要是以口头形式和手抄的书面形式,所以,许多有价值意义的歌本也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这些歌本只保留在私人之间,不予外人相传,民歌的传播和传承主要还是口传。当靠口头形式的传播,这种速度相对于高科技的今天必然是缓慢的。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的优势,逐步实现以光碟、磁带、网络等现代媒介为载体的传承传播方式的新跨越,这无疑会使平地瑶原生态民歌在年轻人群中更易于传播、学习、推广。

(四)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

成立专门的机构,主要负责收集、整理、创新当地文化。聘请当地民间老艺人,鼓励他们多多开办免费的培训班,以利培养本土艺术人才和传承人。在政府的管理下,组建更多的民族艺术团,建立一些公平演出的市场网络,有力地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版关于本民族特色文化的书,进入高等院校及小学的课堂。将各种民俗活动、乡土文化融入到平地瑶人日常生活中,成为平地瑶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较多的投入资金,加大平地瑶民歌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力度,免费并以物质鼓励给老百姓提供更多了解和学习平地瑶民族文化的活动和空间,有力地促进平地瑶民族文化的恢复、发展和繁荣。有了民俗活动这个平台,平地瑶原生态民歌就有了发展传承的基础和条件,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和精英。

四、结语

总之,平地瑶民歌是瑶族人民在劳动生活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的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它记录了平地瑶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瑶族民歌文化发展的内容和精神,它满足了人类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不能让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不再吸引世界眼球,让平地瑶文化依然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傲然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瑰宝,民族生存、认同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使得作为当代的我们,不得不更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和发展好当地的平地瑶文化,更要让我国这道民间歌曲的特殊风景线四季长青,民族文化独树一帜。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瑶族民歌的地域差异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YJA760027;2011年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工程”2012年度“开放基金.教授培育工程”专项项目《贺州瑶族民歌的文化内涵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F2012002。

参考文献:

[1]张晓农.原生态民歌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N].光明日报,2005-09-09.

[2]黄刹勇.壮族歌谣概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

[3]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

第6篇: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一)指导思想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要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体现中医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我院中医药文化特色。

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

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总体要求,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充分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

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主要目标

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价值观念

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主导着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认清自身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医生和护士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人,必须确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各科室要在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切实改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医德医风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

(二)医院宗旨

医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我院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坚持“诚信为本,仁德为先,人性关怀,科技兴院”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即待人处事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弄虚作假。仁德即是要对患者做到想起所想,急其所急,心系患者。这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前瞻性;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建院方针

年来,我院坚持“科技打造医疗,疗效树立品牌,服务善待患者,关爱铸造人生”方针,不断强化科技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现代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灵魂,不断改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增强员工凝聚力。这是提高医院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四)行为规范

1、诊疗行为规范

医务人员要加强法律意识,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在医疗活动中,要遵守卫生管理条例、行政法规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免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事件;要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书写;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避免在诊治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发生。

2、言语仪表规范

我院医务人员在接待患者和家属时,必须遵循文明服务用语规范,使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配合”等文明词语,做到一要有称呼,二要有礼貌,三要用亲切的语言,大力提倡文明敬语,坚决禁止使用禁语。

医生上岗统一着装男性必须配长裤、皮鞋,夏天不得穿大短裤、露脚趾凉鞋。女性也可搭配裙装,裙边不能超过隔离衣下摆。冬天不得穿长统靴上岗,夏天不得穿鞋拖。冬夏装更换按医院统一时间要求,不得擅自更换。隔离衣保持整洁无皱褶,每周换洗一次,特殊情况下随脏随洗。

3、教学传承规范

规范教学传承行为,有利于我院中医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我院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长期发展。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弘扬中医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老师应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学生应尊师重道、谦逊恭敬,持之以恒、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

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4、特定礼仪

我院建立健全保障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将各种行为规范通过制度固定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体现中医医院特点的《员工手册》。

同时,将《员工手册》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员培训中,定期开展讲座,并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趣味性,提高培训效果。将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制订考核指标,建立奖惩办法,落实考核结果。

我院曾多次开展此类竞赛及考核,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执行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立标杆,树典型,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动作用。

(五)环境形象

医院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方面。我院在进行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结合,达到医院内部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建筑外观和庭院建设

我院占地面积40余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上采用全新的环保材料,独特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建筑的色彩,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用红、黄、米、灰、褐色等,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庭院中草木茂盛鸟语花香,碧绿的草坪中还有一弯浅浅的小水塘,水中还有小鱼在游动嬉戏,一派和谐景象,尽情展现了一排和谐文化。

内部装饰

我院内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住院部的大厅、走廊、护理站,办公区域等都有许多的装饰品,包括一些国画、毛笔字画等含有中医药元素的陈设及装饰,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尤其是一些医院发展史和成功病例的展示板,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同时也让患者更加了解我院的办院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特色。

还有宣传*知识和介绍治疗*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方法。

(六)医院标识

标准院名

我院的标准院名为“xx中医*医院”,这是医院标识中最直观的基础要素。医院名称按规定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名称,并由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吴阶平题写,汉字使用规范,字体端庄易识别,外文字母应规范。

医院网站

我院也通过建立医院网站来扩大医院知名度,宣传中医药文化。网站版面简洁,样式风格非常具有中国风,让人感到中医药的特色,棕色的色彩渲染了古香古色。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振兴中医、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对促进文化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人体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在充分认识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中医文化建设的领导,医务科、护理部和门诊部统筹协调,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各科室主任负责各科门诊室内、病房的文化建设,门诊楼走廊、大厅由门诊部具体负责,楼外庭院由总务科具体负责,办公楼由医院办公室具体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计划,形成职责分明、分工协作、有效落实、逐步推进的医院文化建设责任体系。

(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人文关怀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把中医药文化建设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一方面充分利用院内会议、学术讲座等各种场合与途径对医院文化进行宣传,以医院网络和宣传栏等作为宣传阵地,采用书法、图版、标语等多种表现形式,切实把中医经典、医德警言警句等富含中医哲学思想内容渗透到医院文化建设中来,开设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科学实用的中医药科普教育专栏,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知识、诊治原理,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宣传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中医药知识、方法、观念,力争使人从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氛围,接受中医药文化的陶冶。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养。

各职能科室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从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加强对职工尤其是青年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训,努力提高全员的中医药文化素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鼓励各科室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科室文化。

(四)长远规划,持续发展。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医院对此要有一个长期规划,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从建筑风格、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通过传统文化元素和艺术手段(书法、绘画等)展现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医药文化环境的氛围,体现中医药古朴典雅、简约大方的特色,体现中医院的与众不同。塑造优秀的医院形象,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使长期规划得到具体落实,中医药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第7篇: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本文以戏曲艺术与电视媒体的结合为例,谈谈传统艺术与大众媒体应具有怎样的互动关系。

一、大众媒体的文化传承功能及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美国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u)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传媒的三项职能:环境检测、沟通协调和社会遗产传承。这三项职能归根究底是由媒体“传播信息”这一基本功能引申而来。其中第三种职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常常是无意识的。每个媒体都身处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每天、每时在向大众传播的信息中,都不可避免地包含一定的文化因子。大众在接受这些信息的同时,也接受着相应的文化,久而久之,社会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在我国“党管媒体”的体制背景下,由于更强调媒体的政治属性和社会责任,因此,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会更为主动。从媒体的社会责任来看,对于一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媒体责无旁贷;从媒体的职能来看,媒体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甚至在某些情境下――例如同样具有视听属性的传统戏曲与电视媒体相结合――媒体的推进效果会事半功倍。由于外来文化、流行文化的冲击,戏曲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正日渐式微,面对戏曲艺术日益边缘化的困境,电视媒体又该如何作为呢?

二、电视戏曲:大众媒体与传统艺术的联姻

戏曲与电视的联姻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自从中国有了电视传播技术,戏曲便从剧场进入了千家万户。最早的电视戏曲,简单朴素,就是直接将戏曲舞台剧搬上电视,采取直播或录播的形式,将电视屏幕变成普通人的大戏台。这是最原汁原味的戏曲,是戏曲电视化的最初雏形。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戏曲与电视的结合方式更为多元,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舞台记录,新颖别致的电视戏曲(综艺)节目形态不断涌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杂志式戏曲栏目,集戏曲名家名段赏析、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参与性于一体的杂志式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过把瘾》、《九洲大戏台》,广东电视台的《粤韵风华》、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等。

电视戏曲晚会,是以戏曲为主要内容,运用电视手段对戏曲进行二度创作,把戏曲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相结合,以弘扬戏曲以为目的而制作的电视晚会,如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戏曲春晚、电视戏曲中秋晚会、各地方台的传统节庆电视戏曲晚会等。

戏曲电视剧(小品),该节目形态是对戏曲的“唱、念、做、打”进行改革,在实景中拍摄,以大量生活化的表演取代舞台上程式化的动作。如黄梅戏电视剧《西厢记》、京剧电视剧《曹雪芹》、粤剧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粤剧小品《连升三级》、《笑话百出》等。

电视戏曲专场,也就是传统的舞台戏曲直录(直播)。如中央电视台的《空中剧院》、广东电视台的《中华之声》等。

如果说,在电视诞生的初期,由于电视节目制作水平的不足以及戏曲艺术的广泛群众基础,电视主动选择了戏曲,那么,在电视制作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传统艺术的受众市场日渐萎缩的当下,两者的结合更多的是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因为从总体来看,电视戏曲节目的收视率普遍很低,但是这样的节目形态还一直存在着、坚守着,可见社会各界尤其宣传主管部门对这门传统艺术的重视。

三、如何处理电视媒体与戏曲艺术的关系

大众媒体虽然有责任传承传统艺术文化,但是这种社会责任的履行必须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因此拖累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各种传统艺术门类本身应该反思自身式微的原因,积极转型和创新,摆脱对媒体的依赖,甚至通过自身的崛起,吸引电视媒体主动来寻求“联姻”。就电视与戏曲艺术来说,要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互利是互动的前提及目标

电视与戏曲的结合,在目前看来,形成了互利双赢结果的为数不多,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算是一例。这得益于河南是戏曲大省,河南人不但爱看戏,更爱唱戏,从开封到洛阳,再到郑州,各种戏曲茶座、梨园戏台遍布大街小巷,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来几句。在全国性的卫星频道播出这样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节目,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由于河南省浓厚的戏曲氛围,所以,仅依靠本土观众就支撑起了较高的收视数据,获得不低于全台平均水平的广告收益。但对于没有本土受众支撑的电视台来说,要打造电视戏曲节目就有可能吃力不讨好,例如北京电视台就曾因为栏目经费和收视率的巨大压力,停办了所有的戏曲类节目;就连央视戏曲频道一直以来都在受经费困扰。

虽然有观众对电视台取消电视戏曲节目提出了质疑,但对于电视台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如今省级电视台之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面向全国的卫星频道,为了满足受众喜好的“最大公约数”,争取到最大规模的收视群体,在打造节目时往往会考虑节目定位的“广众性”。而戏曲艺术的受众仅仅是为数不多的“戏迷”,这其中又以老年人为主,受众规模小,消费能力也不高,压缩相关的节目自然也在情理之中。除了行业内的竞争,电视媒体的生存压力还来自行业外――各种新兴崛起的媒体在分食着传统电视媒体的市场,北京、上海的电视开机率已下降到了30%以下。电视媒体如果不集中力量,转型升级,打造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以提高自身影响力。把握产业链上游的主动权,最终也将面临与传统艺术同样的境地――边缘化。

总之,各级电视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尚且自顾不暇,如果不能够实现“互利”,电视媒体很难再有余力去打造成本不低而又没有太多经济效益的电视戏曲节目。因此,双赢是互动的前提。

(二)戏曲艺术自身须寻求创新突破

决定传统艺术兴衰的关键要素不在媒体的推广,而在于这门艺术本身的生命力。如果戏曲艺术自身不能与时俱进,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致使受众群体――戏迷的萎缩之势不可遏制,那么,电视媒体再如何努力也都无力挽救。

如今在戏曲艺术的从业者们已经在进行着探索和努力。戏曲界、文化教育界已经认识到了培养年轻的戏曲观众的重要性、迫切性。目前,在全国各地都有各类不同类型的少儿、群众性的戏曲大赛和校园戏剧节。几年前,广东粤剧院也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创造机会吸引大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和鉴赏能力。2010年,广州粤剧院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展了高校学子观演粤剧经典荟萃片断《广府华彩》与座谈系列活动。通过向年轻学子推广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在年轻人中建立戏曲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感。

戏曲艺术本身也在寻求革新。2006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将历经7年改编、排演的新版《梁祝》推出,马上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赞誉。该团对流传在戏曲舞台五六百年的传统经典《梁祝》本着“规避颠覆、谨慎重述”的原则进行改编,在探索传统戏曲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喜人的一步。新版《梁祝》由原版13场减为8场,缩短了1/3时间,精简中有提高,保存中有创造。从内质到外形完成了一次对传统经典的创造性重述。新《梁祝》的成功说明了我们的传统艺术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缺乏对市场的耕耘。要将传统艺术的“衰退期”看作“转型期”,以积极的心态去改变,去尝试,最终或可迎来“艺术的春天”。

(三)探索更多的戏曲电视节目形态

电视媒体对电视戏曲节目打造的尝试一直在进行,像河南卫视《梨园春》、东方卫视的《非常有戏》、广东电视台的《粤韵风华》都取得过较好的效果,尤其河南卫视的《梨园春》。2012年以来,该节目先后推出了“畅想春天一河南中青年演员演唱会”、“中国剧协联欢晚会千紫万红总是春”、“南北群英会”(擂台真人秀)、“家家有戏”播出季(访谈与故事)等等。可以看出,《梨园春》的节目形态是服务于主题的。

戏曲艺术和电视媒体分属不同的行业,有着各自的运作规律和目标,但有一点是两者共通的,那就是都必须服务大众,赢得大众;如果两者的结合是基于共同受众的,那么,作为其产物的电视戏曲节目的成功将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51页。

[2]冯锐科:《电视如何传承戏曲艺术?》,《南方电视学刊》,2012年第3期。

第8篇: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龙化;传统文化教育

龙化的变化

邢台县太子井镇龙化村位于太行山东麓,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近两年来却声名鹊起,慕名而来的人包括政府官员、记者、大学生、教师、工人、企业家各色人等。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何以有如此魅力?其根源在于龙化独特的传统文化教育。王文福、刘英是两位自学成才的国学师,他们把文化传播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2006年秋天,两位老师来到龙化,立志完成一项社会实验:通过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建设一个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现代生活为背景的和谐乡村范本。经过几年艰辛的努力,村庄今昔发生了巨大变化,用村民自己的话总结是:人际关系改善了,公益事业积极了,社会治安稳定了。

一、人际关系由以前的自私冷漠变为现在的和睦相处。过去的龙化人和眼下社会上许多人一样,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经常闹纠纷、起争执。现在的龙化,邻里和睦、与人为善,妯娌相亲、孝敬老人,象一个相敬相爱、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村民谢某是山西嫁过来的媳妇,过去她总觉得村里人欺生,敏感的心理使她表现出过度的自我保护,常常因为一点小事站在房顶、街头大骂乡邻。对公婆同样是张口就骂、伸手便打,族人都觉得她是个惹不起的祸害。有人说“谢某要是能转化,太阳得从西边出来”,但是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她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2010年的一次分享交流中,她为自己过去不懂事理的所作所为深感愧疚,当着所有人的面给婆婆下跪忏悔,从此婆媳由仇人变亲人,夫妻关系从紧张对立变得亲密融洽,她也从家族的异端变成人人争相学习的榜样。这样的例子在龙化还有很多。

二、公益事业由以前的消极逃避变为现在的积极参与。过去的龙化,人们都打自家小算盘,没钱挣的事没人去做,由于集体经济贫弱拿不出钱,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严重。经过学习,村民们把“放下自私自利,把多帮助他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支书感言)。去年“大家义务清理多年来积存的垃圾,建学堂、修桥路,共投入义工1500多个,人们不怕脏、不喊累、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所用车辆没要一分钱”。今年,他们又修建了两条平坦美丽的石板路,一条在学堂前,一条是专为留在空心村的老人们修的孝心路,总共拆除了20多个厕所,拉了几十车的石头,材料费由爱心人士捐赠,工程全部由村民义务完成。如今在龙化,充当志愿者,为他人和集体服务已经蔚然成风。

三、社会治安由过去的秩序混乱变为现在的和谐稳定。以前的龙化,村民因为宅基地大打出手、邻里不和吵架骂街、偷庄稼盗财物的事件时有发生。如今人们已经听不到小偷小摸的事了。群众上访、刑事案件这些年也从未发生过。原因是案件高发的青年人群都被吸引到圣贤教育中。每到星期天,学龄前儿童们都会走进学堂,跟着大人认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每到暑假学龄期的年轻人都会参加学堂组织的传统文化夏令营,经典学习让他们从小养成温柔敦厚的性情。当人们把道德作为信仰,以修身养性为人生追求的时候,社会的安定团结自然会实现。

龙化村的文化建设,做的不是表现文章,这里没有完善豪华的硬件设施,也没有热闹非凡的娱乐活动,他们以正面教育为主,直入人心,直接从心灵最深处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入手,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充满善良,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生活也就会呈现出来。

龙化传统文化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文化的吸引力不在于它是什么类型与属性,只要能管用,能解决问题,人们就会信仰。龙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成功,正是得益于教育的内容、方法适应了群众需要,解决了群众困惑,深得大家信服。

一、教育内容贴近生活。近年来,龙化村里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闲暇时妇女打麻将,孩子没人教、老人没人管。村民精神生活贫乏、道德风尚差。而传统文化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恰恰符合了人们追求人际和谐的心理需求。于是老师选择儒家经典《弟子规》作为教材,《弟子规》语言简洁通俗,适合农民的文化水平;内容细致具体,讲述了为人处世各方面的礼仪规范,如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指南。它的核心是道德伦理,但说出来亲切生动。这不但能使村民的学习更容易上手,而且可以随时随事体会学习的效果,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78岁的村民张洪海,自从学习《弟子规》后,对生活的乐趣和追求重新燃起。老人说:“读书是人的终身事业,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朝闻道,夕死可矣,至乐无如读书。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学堂成了村民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学习逐渐成为他们自觉自愿的活动,成为生活中不能割舍的一部分。

二、教育方法入情入理。走进龙化村,到处可见粉刷工整的经典格言,村民每天生活在教人向善的氛围中。仁义道德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人心并成为公众的评判标准。同时以传统文化的因果论和系统论为依据,启发人们反省、觉悟,引导内心的自律。村民们说:挣钱是无止境的,生活只要能过得去就行,重要的是行善和行孝,做好人才能有好报。前些年,在利益的驱动下,村边的大山曾经被挖得满目疮痍。通过学习,他们认清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次次拒绝了开出高价的开发商,年年绿化造林。学堂里到处摆着从山上采来的形态奇异的石块,种着各式各样的花草,他们在欣赏自然之美中感悟到爱护自然才能永享自然的回报;老师特意用旧门板搭起古朴的写字台、用旧磨盘做成典雅的石镜,经过改造的旧物焕发出特有的美感与历史感,让人不由产生对祖先的恭敬和对生命生活的热爱。

三、教师以身作则。6年来,两位老师心无旁骛,把全部身心都奉献给了村庄的文化教育事业。最初村民很不理解他们讲传统文化的做法,但他们抱着“有人对人讲,没人对树讲”的坚韧态度,一边讲课,一边热心助人,几年来组织大家修路、修桥、盖学堂,带领村民外出参观学习等等。所有这些活动的费用都是他们自己和爱心人士的捐赠,为此他们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这种真诚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他们的课堂,而所有的讲课,老师也从不收取任何费用。甚至是学堂出名后,社会各界前来参观学习,吃饭仍全部免费。面对众人的不解,老师说:“龙化的教育不是交易。能在你们的心里种下一个善根,记着将来有能力了回报家庭、社会,我们就知足了。”村民张振海在学习感悟中写到,“老师在百忙中领我们四个老头去(达活泉公园)参学。在公园里,老师每走到一处,只要有垃圾,就随时弯腰拾起,这就是榜样,这就是学习弟子规的动力,这就是身教胜于言教。”

传统文化的特色就是明理践行、知行统一,一切以“修身”为本,凡是真正领悟传统精髓的人,往往都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楷模,也正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常常能收获巨大的成效。

四、党员干部带头学习。2011年2月,龙化双委专门聘请两位老师为他们做了7天的系统培训,内容包括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发展态势、现代意义以及如何办好学堂、如何搞好村庄建设等内容。通过学习领导班子成员深刻认识到在农村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以传统文化构建村庄文明充满信心。他们指派一位副支书专门负责学堂事务,配合两位老师做好教学工作。把感悟到的为人处事理念,用在日常工作中。干部作风发生了很大转变,所有村中的公益活动他们都带头参与、不计报酬。

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村庄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全村出了400多位大学生,20多名研究生,4人在航天部工作。龙化出去的兵,由于表现优秀,退伍复员后80%以上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外出打工的村民普遍反映:“因为山区闭塞,对外界的事情了解不多,出去后开始常被人看不起。但因为有传统文化的素养,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人们常常会发现龙化人与众不同的优点”他们都把回村学习称为“充电”。

可以说,龙化的领导班子为村庄找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他们变精神为物质,对子女教育的成功、村民内在素质的提高使他们的发展有了长远的后劲。

龙化和谐文化建设的推广

龙化教育的成功说明,在农村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符合广大农民意愿,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但是要推广这种教育方式,仅靠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第一,提高对农村文化建设核心问题的认识。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一切精神和物质的活动方式都由内心的价值取向决定。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任何国际知名、高价高贵的硬件建筑也无法取代静水流深的人才培育和国民美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前,许多地方把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文艺活动、民俗挖掘、遗址保护等方面,虽然都有助于文明风气的养成,但系统而深入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仅靠这些还不够。龙化村的传统文化教育是真正的人性的教化,这才是文化建设的根,社会道德风尚的好转、一切文化产业的兴旺都有赖于这个根基建立,才能使形式有支撑、有内涵。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把价值观教育作为重点来抓,多搞一些扎实有效的、确实对农民心性培养有益的项目,而不应把注意力和资金放在一些华而不实的场馆建设和形象性大型活动上。

第二,重视对师资的培养。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能够理解掌握这个文化体系并落实在行动上,需要很长的学习时间,出一个“名师”相当困难。现在社会上有以各种形式传承传统文化的人,最可贵的是那些真学真做,知行合一的人。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社会氛围下,培养这样的老师确属不易,这就需要政府制定长远规划,与教育部门和社会机构合作,选拔培养有志之士,鼓励他们学成之后走向基层,为民众提供文化教育服务。对于刘英和王文福这样为传播文化甘愿舍弃一切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第9篇: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文化;社会转型;现代角色转换;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8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5-0006-05

“社会转型”一词源于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是指社会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既有宏观层面的社会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也有微观层面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的改变。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多维度的。在体制方面是指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社会结构方面是指中国社会结构状态整体的转变,包括社会结构转换、机制转轨、价值体系、生活行为方式、文化利益观念等等的转变;在社会形态方面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社会的转型必然引起文化的转型。“所谓文化转型是指在某一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地产生危机或断裂,同时又进行急剧的重组与更新[1]。”在中国文化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我们该如何对待中国的武术文化?针对当前武术文化现代转换滞后所产生的武术文化的异化与失范现象,如何实现武术文化现代角色转换,重拾武术的国际话语权,使武术从国内走向世界,实现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这些问题应当引起学界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1体育全球化对武术文化的挑战和机遇

虽然我们懂得“输入外国文明常常孕育着一种破坏本国社会上、文化上和精神上的统一的危险”[2]。但是输入外国文明产生的思想冲撞也会给封闭的中国传统文化带来革新的春风。以积极心态吸收和学习域外优秀文化,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养分涵养我们传统文化生发的土壤,这是我们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落后,面对西方强势经济决定的文化格局只能接受文化霸权侵略的处境。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也开始慢慢影响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和体育的全球化,为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同时也为武术文化的现代转换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象征的武术文化要抓住文化全球化的良机,顺利实现我国社会转型期武术文化的现代转换,把武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理由很简单,韩国跆拳道文化以及日本柔道文化现代转型的成功,国外人能做到的事情,中国人也能做到,关键是如何去做和怎样做的问题。

2武术文化的现代角色转换遇到的问题

社会转型期,由于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武术文化并没有跟上现代化社会快速转型的前进步伐。武术文化的异化与失范现象正是武术文化现代角色转换缺席的主要表征。

2.1转型期武术之“怪象”:文化异化

异化(alienation)原是哲学和社会学概念,是指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3]。这里所说的武术文化的异化可以理解为在社会转型期武术文化产生的对武术发展起到阻碍、扭曲作用的异己力量及不利因素[4]。从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步入了真正意义的社会转型的加速期,社会的变迁、社会形态转变、文化环境变革、道德的冲突以及利益的驱动等原因使武术步入了文化异化的怪圈。传统武术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霸权环境下一味地对西方竞技体育模仿,为了让武术进入奥运会,多次修改竞赛规则以适应西方竞技文化的标准,武术也在这样反复的变革中失去了自身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武术入奥的失败正是武术文化异化的结果。武术真正的价值就是进入奥运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离开了奥运的平台,武术自身服务人类健康的价值也许会更好地实现,武术不能入奥并不是坏事,至少能让我们反思武术文化真正的社会价值。武术入奥的失败,也折射出一个简单的道理,一味地模仿和遵从西方体育竞技文化的标准,不仅迷失了自身,别人也不会认同和接纳。武术只有不失去民族性文化特征,才有可能被世界文化所接纳认同。“武术是属于中华民族的,然后才是属于世界的”。不久前出现在网络上的沸沸扬扬的“闫芳事件”以及“武术冠军打架被杀事件”,无不折射出了武术文化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滑坡、利益驱动等造成的武术文化价值的扭曲和异化。武术圈的怪相频出折射出了武术文化的异化,也反映了武术文化在社会转型期现代转换的滞后。

2.2转型期武术文化之殇:文化失范

失范一词是与规范相对的,学者将失范界定为各种规范之间彼此冲突、互相矛盾,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范导作用减弱乃至丧失,造成人们思想上无所适从、行为越轨和社会失序的过程或状态[5]。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失范”可以陈述为:在转型时期,社会因主导性文化价值的缺失而造成的文化秩序的紊乱与无序状态[6]。这里所指的武术文化失范是指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生活世界的变迁和新的文化要素的出现引起的新旧武术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从而造成传统社会时期主导的武术文化模式对个体行为规范的失效,人们在思想或者行动上的背离使原有的传统武术文化秩序混乱失序的状态或者过程。很显然这里所讲的武术文化失范的前提是存在着某种既定的文化价值标准,即武术文化的规范价值标准。如果背离了武术文化的规范价值标准就是武术文化失范。文化失范最初的表征是“文化滞差”,意为社会变革过程中,文化的变迁速度要落后于经济、政治的变革速度[7]。武术文化滞差就是武术文化在社会转型期的变迁速度落后于经济政治等的变革速度。正如前面所言,转型期社会的阵痛表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社会的冲突一样,武术文化与现代社会同样存在冲突,原因就是武术文化滞差与武术文化的失范。武术文化失范的状态下,人们失去了原来的武术文化价值依托和价值目标,缺乏原有的武术价值标准和武术价值实践原则的指引,从而引起武术价值标准的混乱无序与各种对立冲突。中华武术博大精深,门派繁多,武术个别门派的互贬别人抬高自己的狭隘举动,门派之间挑衅性的宣战行为,天下武术唯我独大的狂妄思想等等都是武术文化失范的鲜活案例。武术文化失范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应当引起武术界人士的深刻反思。狭隘的门派文化优越的论调只会阻碍传统武术文化在社会转型期现代转换的前进步伐。

3寻找武术话语权的平台:武术文化的现代角色转换

文化的现代转型涉及到文化的物质面、制度面和精神面。物质面和制度面的转型只是文化转型的表面,只有作为文化核心的精神层面的转型才能称为文化的真正转型。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就是要使武术的精神文化层面与现代社会的精神文化保持同步和统一。“思想行为层次是一个文化的基本价值之所在,因此它的现代化最难,也最必需,唯有这一层次的现代化才能促进中国全面的现代化[8]。”现代社会转型期,武术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转变促使武术文化必须实现现代转型。武术文化原有的价值功能也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的变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要求。武术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冲突是武术文化现代转型的客观必然,武术文化异化和武术文化失范正是这种价值冲突的主要表征,也是武术必须实现现代转换的客观依据。实现武术文化的精神面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一致,必须抓住文化全球化武术现代转换的契机,坚持武术文化转型与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价值契合的根本理念,坚持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文化转换路径,达成武术文化的现代认同,实现武术文化现代转换的成功。

3.1国家需要:武术文化现代转型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文化建设的国家需要

“文化的价值不仅仅是拉动了多少GDP,更在于文化本身对构建民族核心价值体系,承担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是武术在现代社会承担传承民族精神历史使命的国家需要,更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国家需要。武术文化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总理在国外访问的时候曾被一个儿童问到“您练过中国武术吗”,可见中国武术在国外还是享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看到中国人就想到中国功夫,看到中国功夫,就能想到中国文化”这一事实的存在,说明世界各国存在着“中国功夫就是中国文化形象”的普遍认识。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并不是关起门来进行的,而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与域外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社会主义特色的新文化。武术文化只有经历了现代转型,才能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承担与域外体育文化交流融合的重任。举行国际性武术交流和竞赛表演活动,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武术,宣传了中国文化,提升了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使武术文化真正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国家需要。

3.2“武以成人”:武术文化的终极追求与现代社会人格建构的价值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 “厚德载物”的思想是中国武术文化传承“术德并重”主题的文化根基。

传统文化始终秉承教人做人和追求真理的理念。 “识道修德”“德,外行于人,内行于己也”“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人,游于艺”等传统文化典籍关于“德”的描述深刻的影响着历代武术习练者。武术浓缩了中华先民的生活哲学和求生智慧,武技的修炼是有止境的,但武德修为是没有止境的,修德即是修人。“武以成人” 意思是习练武术的人其目的和功能是为了养成完美的人格。“武化”不是直接简单地把一些道德的准则灌输给人,而是通过武术的训练过程,激发人生进取的精神动力源泉,通过身体的训练涵养内在的人格养成,使其得到自身身体和品质人格的双重提升。身心俱健的现代人格建构正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现代社会发展对健全人格的追求与武术文化“武以成人”的终极追求完美的契合。

3.3人类需要:武术文化现代转换是武术文化服务人类的需要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财富的不断追逐,现代化社会衍生的对人类生存环境严重破坏的副作用延展开来,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类健康的损害更让现代社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自身健康以及人类生存的重要。现代社会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与人类自身健康追求的矛盾也正凸显了武术文化中人类最善良的意愿和最美好情感的追求,正是人类那些美好的情感、善良的愿望、崇高的追求支撑着人类,激励着人类前进。现代化社会人类对武术运动本身的体认和感悟将会慢慢认同武术对人类自身健康养生的重要性,武术文化的现代化转换正契合了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健康的需要。

3.4自身需要:武术文化现代转换是武术文化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武术文化的现代转换跟不上转型期社会对武术文化的需求,造成了武术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期,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中华文化的形象,在社会转型期起到凝聚民族向心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进民族团结、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作用。但我国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式微所造成武术文化的式微已经成为客观的事实。在社会转型期,武术文化式微的客观现实暗示着武术文化面临不转型就要灭亡的命运绝不是耸人听闻。因此,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武术文化的现代转换不仅是转型期社会的时代要求,也是转型期武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社会转型期武术文化现代转换的两条基本路径: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

首先,批判地继承武术文化。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观告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辩证地看待武术文化就是要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对待武术文化的糟粕现象给予无情的批判和割舍。实现武术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就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态度,武术文化的变迁绝对不能从头再来,彻底抛弃传统,而是要凭借武术传统文化内涵的精神动力来完成武术文化的现代转换。“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不是否定传统,而是批判传统,不是死守传统,而是再造传统[8]。”“中国现代化运动,在基本上,是一批判传统、改革现状、创造新文化的运动[8]。”事实上,我国社会转型伴随的文化转型,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是我国转型期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宝贵财富。在中国的土地上传统文化在任何时期都不能被全盘否定。武术文化的现代转换也要坚持批判中继承的态度。

其次,综合创新武术文化。 “中国文化重建的问题事实上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之下如何调整与转化的问题。[9]”张岱年曾经说过:“我既反对东方文化优越性,也反对全盘西化论,主张综合中西文化之优长,在中西文化的成就基础之上,创造新的中国文化。我的这种主张可称为‘综合创新论’[10]”。“社会主义文化必然是一个新的创造,同时又是多项有价值的文化成果的新的综合[11]。”文化重建实质上就是文化创新的问题,文化创新是文化保持先进性的动力源泉和关键所在。只有不断的文化创新,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旺盛活力,才能站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提高文化对国人的认同和感召力,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觉抵制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的渗透和输入,从而保障国家的文化安全,促进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应当把增强综合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文化兴衰存亡和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来认识。武术植根于中华沃土,从一种技能延伸到文化,是经过千锤百炼凝聚而成的一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武术文化的综合创新是社会转型期继续保持武术文化的先进性的关键所在。做到转型期武术文化的综合创新,首先要尊重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坚持武术文化发展的社会需要。文化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武术文化综合创新的首要原则。“因为文化的本质是人的生命的存在方式,那么文化的价值也就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的指向并不是意向的和单一的,呈现出的是需要、兴趣、向往、追求、评价等等的丰富与复杂的形态与状况。我们要基本弄清与理清的就是这些复杂形态和状况的内在规律,探求其中的决定性的因素和根本的特性。”武术的综合创新必须坚持社会需要的原则。脱离了社会发展环境和社会需要的武术文化注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逃脱不了自取灭亡的命运。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就是武术自身内部组成的必然联系。武术的直接身体体悟是武术文化基本规律之一。武术是一种体现中华文明的身体文化,习武者只有从运动习练中才能体悟武术文化的基本精神、武术品格和武术智慧,也只有在直接的身体体悟下才能感受武术对习练者的文化意义和教育价值。其次,政府主管部门的参与引导。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武术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参与引导,建立和完善创新机制,健全管理参与机制,为中国武术文化创造良好的综合创新环境。中国武术是一个涵盖众多拳种流派的综合武术体系,组成中国武术整体架构的每一个拳种流派同时又自成体系,各为一家。不同特点和风格的众多拳种流派使得辽阔神州大地上的武术文化风格迥异。但拳种流派的众多又各自为是,自成一家,妨碍了武术文化整体的综合创新。这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参与引导,对组成中华武术文化整体的众多拳种、流派进行细致梳理。从不同的拳种流派中归纳出简洁、具体的单个拳种流派整体精髓并进而提炼中国武术技术、文化体系的整体核心内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中国武术发展史的一种创造性的论证和再阐释。

5文化认同:武术话语权的重拾和武术形象重塑的起点

“在当代世界,文化认同与其他方面的认同相比,其重要性显著增强 [12]。”在全球跨文化交流融合的时代,武术文化的全球认同起着把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全人类的崇高使命[13]。文化具有时空特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文化的发展大体上总是通过‘认同’与‘离异’两种作用进行。‘认同’表现为与主流文化一致的阐释,是在一定范围内向纵深方向发展,是对已成模式的进一步开掘,同时表现为对异己力量的排斥和压抑,其作用在于巩固主流文化已经确立的种种界限和规模,使之得以巩固和凝聚。‘离异’则表现为批判和扬弃,即在一定时期内,对主流文化的否定和怀疑,打乱既成规范和界限,兼容被排斥的、释放被压抑的能量,因而形成对主流文化的冲击乃至颠覆。这种‘离异’作用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就是文化转型时期。[1]”如果说文化离异象征的是文化转型的话,那么文化认同就应该是文化转型成功的标识。武术的文化认同是指对武术文化核心价值的接纳和欣赏。武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本身的文化凝聚力以及它所代表的民族情感、习俗是其他体育文化所无法取代的。在社会转型期,我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武术文化的认同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抵御外国体育文化渗透,保持武术文化的自强意识和文化安全意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武术文化的现代认同,意味着武术文化在转型期对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批判性继承与综合性创新基础上形成的武术文化核心价值系统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武术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也是着武术文化现代转换成功的标志。

武术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实现武术国际化发展是中华武术不变的追求。武术文化的世界认同意味着武术话语权的重拾,也是武术世界体育形象重塑的起点和实现武术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在全球跨文化融合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武术文化的世界认同要立足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服务全人类的战略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形象的代表,武术文化的世界认同不仅是在跨文化融合时代向世界传播了优秀的中华文化,树立中国良好的世界形象,赢得这个挑剔世界的尊重。“西方对中国的挑战,在形式上是军事的、经济的、政治的侵略。实际上,则是西方价值对中国价值的挑战,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挑战。[8]”因此更深层次来讲,武术文化的世界认同对中华文化国家安全和中华文化的世界崛起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中华武术有着世界上最为源远流长的武术文化发展历史,中华武术有着广博宏富的武术文化精深内涵和世界上最为众多的习练人口。国家的现代转型和日益强盛是武术发展的良好机遇,国家所需就是武术发展的最大价值。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期,认真思考武术文化现代转换的方略并付诸行动,使武术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是武术界的社会历史责任。实现武术的现代转换不仅是转型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国家需要,也是武术文化服务人类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武术文化的现代转换要坚持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基本路径,实现武术文化的现代认同,发挥武术文化在转型期社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进民族团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汤一介.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化发展[J].21世纪(香港中文大学),1991(7):119.

[2]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22.

[3]孟宪霞. 大众文化异化问题探析[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2):5.

[4]高守清. 论民族传统体育的异化及理性规避[J].体育与科学,2011,32(1):83.

[5]周德清.社会转型期文化失范之意涵探析[J].三峡论坛,2010(3):131.

[6]周德清.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失范的效应分析——以马克思的道德尺度和历史尺度相结合的原则为评价标准[J].云南社会科学,2011(4):48.

[7]W·奥格本.社会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265.

[8]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29-156.

[9]余英时.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C].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三联书店,2004:430.

[10]董驹翔,董翔薇.哲人忆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603.

[11]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1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