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社会需求 对接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内容摘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高等教育界的一个普遍共识。文章以广东药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医药院校以培养满足区域医药经济人才需求为目标,树立对接理念,构建应用型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高等教育界的一个普遍共识,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中就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却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人才浪费情况触目惊心,仅2005年,我国人才浪费总规模已超过2 500万人,导致的经济消耗和经济损失超过9 000亿元”,而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则是造成这种浪费的原因之一。
笔者所在学校作为一所地方医药院校,随着广东省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为了能为广东省医药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适用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与区域医药经济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并在专业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等方面开展大量具有成效的实践。
一、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对接机制
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对接机制是构建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通过经常开展大量的社会、行业、用人单位、毕业生调研,准确获取有用信息,指导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调整工作。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对接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开展医药行业调研,了解医药行业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素质的需求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人才培养工作;二是建立人才需求信息沟通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加强与行业及用人单位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行业对人才能力素质需求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实时互动;三是建立毕业生反馈机制,通过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或座谈,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评价情况及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后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可进一步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问题,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高等教育最新发展成果,也是我校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对接机制的方式之一。人才培养工作,虽然有行业的区别及各高校的特点,但仍然存在一些共性的方面。各高校在不同层次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形成了大量的改革成果,通过研究分析高等教育的最新发展成果特别是一些共性成果,借鉴其他高校宝贵的成功经验,指导本校的实践工作,尽量避免走弯路,节省实践时间,使学生与社会尽早受益。
二、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转变思想是先导”,这是教育改革中被普遍接受的一个观点。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凡碰到阻力时,背后隐藏的常常就是思想观念问题。因此,思想观念转变问题既是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制约改革向前发展和深人的主要因素川。
在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首先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人手,通过开展全校性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举办讲座、编印学习材料等方式,促进管理者、教师及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树立起适合学校发展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教育思想观念实现了四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教师为主体”向“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转变;二是从“单纯传授知识”向“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三是从“追求教育的统一性”向“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高度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不同需求,强调因材施教”的转变;四是从“传统的质量观、人才观”向“符合时代需要的质量观、人才观”,高度重视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转变。这些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了的思想基础。
三、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蓝图,它为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和实施教学管理提供基本的依据〔’〕,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心工作。在对接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时展及区域医药经济的需求,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1.共性模式。共性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些共性要求,是全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共同特点。首先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及广东医药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我们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方向。其次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要求学生必须修满3学分的综合素质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科研工作、社团活动、学术讲座、发表文章等,合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其课外时间,开展各种扩展学习、科研和实践活动,提高其综合素质。最后是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如引导学生选修不同学科领域的课程来培养其交叉学科思维能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重视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等。
2.多样化个性模式。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中存在着很大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人们在进行实践和创造性活动时,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单一的培养模式不仅使人才学术视野受到局限,而且最容易抹杀个体的学习兴趣。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世界上可以找到的比较合理的办法。它能兼顾个体差异,充分发挥个体学生积极性和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除了全校性共性模式外,我校各个专业更是将通过研究和调研获取的信息,融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体现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加强与行业联系以促进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面向广东外向型经济需要的英语特色班培养模式、针对生物技术领域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而实施的教学科研相结合培养模式等等,对接广东医药经济发展,培养多样化应用型医药人才。另外,减少课内学时,压缩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在一定程度上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选修课程,也是培养多样化人才的一种手段。
四、更新教学内容
在大学里,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碰到的必须明确作出回答的实际问题。正如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在19世纪就提出的一个常谈常新的命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考察中国大学本科的教学内容,不难发现至少存在3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所学内容中有很多没有多大价值或陈旧的东西,如事实性知识和材料性知识所占比例很大;二是所学内容的广度不够,知识面窄;三是在当代被认为很有价值的知识领域,在中国大学的课程中被严重忽视〔’〕。因此,在以对接理念进行指导教学内容的更新时,就是强调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把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尽量减少学习迁移价值小的事实性知识和材料性知识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甚至可以作为自学内容由学生课余自行了解。
建立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机制,科学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形成创新的课程体系,以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协调发展。开展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作用较大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改革,鼓励开设跨课程综合性大实验等。如《药剂学》课程按药剂生产流程将有关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药剂学流程教学法”等。
五、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我校通过建设GMP模拟车间、模拟药房、模拟人实验室、模拟法庭等教学场所,开展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教学竞赛、教改立项等方式,推进案例式、模拟式、启发式、讨论式等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如公共卫生学院开设的“一次胃肠道疾病的暴发调查”,将现实中发生的突发事件搬到实验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地再现和体验实际工作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锻炼了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这种现场或模拟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投人3 000多万元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引进了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VOD视频点播系统、课件录制与直播系统等先进的系统并应用于教学上,大力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建设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支持教师开发专业资源库、专题学习网站和网络教学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大力鼓励教师开展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改革。借助多媒体与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推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六、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作用最关键的环节,我校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了体现与医药行业人才需求的对接性,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及日常教学工作中,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初步构建起由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等五个层次组成的医药实践教学体系和多环节实践教学模式(见下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该体系的特点及取得的成效具体如下:
1.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把课堂实验视为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了实验课程的比重,包括独立设置实验课、单独评定成绩等。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相应课程(学科)的单一模式,将相关课程的实验整合为一门独立、系统、完整的实验课程,构成一个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制定标准,对学生的基本操作进行规范,在课堂实验教学中,改变传统实验方法与模式,注重综合训练,学用合一,用练并重,开展项目教学法、生产作业现场教学法及现场模拟教学等,大大丰富了实验环节,引导学生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技能,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基本操作能力。
2.校内与校外互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把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结合起来,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延伸,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生产实习和毕业专题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专业实习上安排“三早”实训教育(早接触、早了解、早融人工作环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在实习前的几年间分段进行见习。如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增加了“双轮回”临床见习,药学、中药学专业在第三学期就到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采药实习,并举办“野外药用植物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检验采药的效果。校内与校外互补,除有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外,还增强了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这也使得我校学生在实习时能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职业技能,很快成为实习单位工作的得力助手,并在职场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3.课内与课外衔接,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和创新意识,学校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改革和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生科院整合《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原理》和《生物技术药物药剂与药动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开设了“基因工程跨课程综合性实验”,以及整合《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开设跨课程综合性实验等。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学校所有实验室及研究机构实验室均面向学生开放,每年约有800多学生利用科技平台参与教师课题的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科研意识、科研方法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中心”,并划拨专项经费作为学生科技课题立项的基金,近三年共资助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课题立项366项,有1500余人参与。学校不断开展创新设计竞赛活动,如药科学院的实验操作技能大赛、药品包装设计大赛,中药学院的中药标本制作大赛等,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产业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文化;企业文化
职业教育所承载的重任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进几年,在新型工业化带动下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制造、钢铁有色、应用电子等一些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对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今职业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并不能满足其要求,面对这一新形势,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建立以产业对接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为例,进行初步探讨。
1 专业设置对接区域产业发展
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二者相辅相成,后者决定前者,前者影响后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的生存越来越依赖于生源,而生源的多少取决与学校能否培养出符合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因此任何新专业的设置都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这就迫使专业结构必须与产业相对接,专业设置应站在市场的前沿,改革、改造、合并传统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发展与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对接的专业;
而对于一个区域而言,无论过去产业结构多么优越,随着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不断淘汰高耗能的夕阳产业,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朝阳产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而朝阳产业需要人才支持,没有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其创建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要纳人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划中,使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培养高技能实用人才,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本校应用电子专业对本区域及周边区域产业情况和人才需求做了认真而全面的调研,智能化是当前和今后电子技术发展的热点、重点,其应用相当广泛,智能电网、智能楼宇、智能监控、智能电器等领域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在支撑,于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将专业设置为智能电子新技术和智能监控技术两个方向;并与相关企业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能力标准。
2 课堂教学对接生产车间
一切真知都产生于工作当中,用粉笔讲生产,用书本谈服务,在教室讲营销,这样不可能满足要求,必须打破传统“象牙塔”式的教学模式。本专业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把单位生产线引入校内,并探索与知名大企业联合办学。提倡教学走出教室,走下讲台,到生产服务一线“实镜”中去,通过教学、实训与社会实际嵌入式胶合。当然,最真实的并一定是最适合教学的,对于学生而言,他既要走向企业,也必须要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文化素质,因此就需要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场景和教学媒体,整合间接和直接两方面的教学资源,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和实训,逐步实现学生“职业化”的目标。对于本专业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开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以小项目实训为主,中间以校内实训,特别是校内生产性实训为主,然后校外实训、实习逐渐增多,到最后顶岗实习,实现就业。教学实践中,教师是设计、组织、引导教学过程的主要因素。校内准备,到校外实现学生“职业化”,返校后进行总结、补漏、反思、提高,为下一次的校外实训做好准备,这样循环、提高,才构成了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校内(课堂教学)校外(生产车间)教学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然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各自“量”的划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而且要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技能人才的目标,校企之间广泛深入的合作,也必然要求一定的“量”。为此,本专业计划相关专业课程50%以上的为实践教学,并其50%以上安排在校外真实环境中。教学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系部进行了大量探索,校企合作进一步广泛而紧密,新增深圳富士康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华为、东莞光荣电子有限公司、深圳新三机电有限公司、长沙海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长沙科瑞特电子有限公司、长沙威胜仪表电子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成绩显著。
校内、校外教学同时也具有相对意义。校内相关课程的组织从生产一线的实际流程出发,理论教学为岗位(群)能力做铺垫,从各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群)生产服务的实际需要,并在校内进行基本的技能训练,为校内的教学也能赋予“实境”意义而提供保障,同时与校外基地的教学密切配合,为职业能力发展打好基础。而校外教学的场所选择在校外,采取放任管理和继续进行书本知识的教授都是不可取,如何对校外教学进行有效的管理,即“质”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校外教学的本质,并不在于49%或者是51%的教学时间和内容安排在校外,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整体上是否体现“教学”与“生产”过程的耦合。这样对校内教师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与校外教师经常交流,在了解职业岗位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理论的思考和实践探索,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教学中做到心中有职业岗位要求,口中讲职业岗位的知识,手中抓职业岗位技能,把职业岗位的目标,体现在知识传授中、技能训练中和教学组织管理中。本专业的教师既是校内的教学人员,是校外“实镜”的管理人员,是用人单位的聘用人员,身份三者合一。学生在校外既要遵守学校的相关制度,同时也受制于与实训单位员工相同的管理制度,接受校内校外的统一管理。这样真正实现了课堂与生产车间的多方位对接。
3 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与企业文化之间既有相似点又有明显的区别,二者都属于社会文化分支,具有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协调作用和激励作用;而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的一种教育文化,企业文化是以企业文化为主的经营文化。
两者的对接对高职生的成人与成才、就业与创业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一可以激发学习激情,有利于成才。学生通过在校外的实习实训,让他们直接接触企业以及企业文化,亲身体会到企业与企业、企业人才与人才之间激烈竞争的现实,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没有过硬的本事是很难在激烈竞争中有“立足之地”的,从而激发起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第二可以塑造良好品德,有利于成人。企业文化要求员工具有质量意识、效益观念、团队合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两种文化的对接可以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第三可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就业。刚毕业的高职生大多过于理想化,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深入企业的机会,去感受企业近于苛刻的纪律要求,感受员工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提高他们毕业后的适应能力,缩短就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第四可以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创业。因此,我们把学生不失时机的放到企业文化氛围当中,提升他们,让他们更多的了解社会、了解企业。
我们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把企业文化纳入我们的教学计划中,定期举办专业讲座,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首先从感官上认知企业文化;并将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融入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赢得主动,一方面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以实现校园环境的企业化,将单位生产线引入实训室,组织学生分批分层次进行生产;一方面把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作为职业人(而不是学生)去参与企业生产;以保证更好的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综上所述,要保证高职毕业生在职场中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教育资源,认真做好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课堂教学与生产车间,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三者的有机对接,建立以产业对接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包秀华.论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北方经济[j],2006,(12)
[2] 何伟.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研究.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关键词:民间艺术;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畲族图案艺术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民间艺术作为人类发展中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将民间艺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环节当中,不仅能实现文化的传承,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诸多实际问题。如何将民间艺术引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是学校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一、畲族图案艺术概述
畲族图案独特的造型、源远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畲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鲜明的乡土风格和地域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从畲族图案的来源来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畲族图案产生于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其二,畲族图案来源于人民生活中的各种物象,在不断发展中形成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符号。畲族图案内容丰富,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和龙凤仙人等,最具代表性的是鱼龙纹饰和凤鸟纹饰;从图案的构成形式可分为独幅图案、连续图案和综合图案。
二、民间艺术对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的意义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将其应用到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工作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本土文化深入了解,实现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将民间艺术应用于美术人才的培养,能让学生体验和发现生活环境中的民间美术,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情况,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师徒相传方式已经越来越少,学校成为传统文化保护、弘扬和传承的重要阵地,将民间美术引入到学校教育中,为弘扬民间艺术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图案艺术通常包括历史、色彩等内容,可作为学科间教学活动的链接,实现多学科的融合贯穿。同时,民间艺术还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使得教学内容更充足,特别是对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畲族图案艺术在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1.调整学科比例,健全课程设置
将畲族图案艺术应用于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中,先要对学科比例进行必要的调整,适当地增加美术课时,使学生有足够的课时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构建连贯且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也要对课堂教学效果实现灵活掌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度增减。在进行畲族图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素描练习;在色彩教学中,加入彩铅和油画棒的运用;同时增加鉴赏课程,让学生从简单的形象为入手,加深学生对纹样的理解,培养其对畲族图案的兴趣,再运用木、泥、纸、石等材料对畲族图案进行仿造,以此来完成对民间艺术的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探索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民间艺术在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使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产生创造性的思维。首先,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中播放音乐或引入游戏,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畲族图案艺术,如“盘瓠崇拜”等畲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信仰,了解其原始图腾观念的延伸和外化的表现;最后,可以带领学生到美术馆、博物馆去领略畲族图案艺术的魅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将民间艺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畲族图案中的另一美学原则就是节奏和韵律,繁杂的画面变得井然有序,也是畲族图案的艺术表现之一,最为常见的就是点状图形、线状图形和回形纹等,因此要对其重复变化产生的韵律美实现透彻的分析。
四、优化教学环境,增加实习机会
为了体现民间美术教学的实效性,还需教师在课堂进行示范教学,让学生能近距离地观察畲族图案,实习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通过实习,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专业的不足,从而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应在实习中对幼儿的特点进行探究,对民间美术教学进行修正,通过手工和绘画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而教师也要把握学生实际美术能力,并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应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将抽象的图案转换成形象具体的内容。
五、建立考察基地,设立民间美术研究机构
在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中应用民间艺术,还需要在校外建立考察基地,在校内设立民间美术研究机构。一方面,可以聘请知名的畲族艺术家到课堂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而学生在基地中可以对畲族艺术作品进行观察和触摸,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认同感。如畲族如意扁方,也被称之为银板插, 其长约16厘米,宽约2厘米,形如目鱼骨, 还绘有花草等纹饰,总体上呈现出非 对称性的视觉平衡;另一方面,设立 民间美术研究机构,能在深度和广度 上进一步推动畲族图案艺术的发展, 并创建实践操作性强的创作系统,在民间美术艺术的基础之上创造出更丰富的成果。
综上所述,畲族图案作为民间美术文化,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将畲族图案艺术应用到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的机制当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对民间传统艺术起到保护和传承的作用,还丰富了专业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应围绕民间艺术对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问题进一步探究,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统平.三年制高专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刊),2014(12).
[2]邰康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决策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81-85.
[3]何桂云.当地民间艺术融入高职学前专业美术教育的原则――以罗山皮影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70-71.
[4]钟朝芳.农村职业美术教育和民间艺术的传承――以东阳木雕技术学校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5):21-24.
关键词:实践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就是要有创造性,它不仅是经济的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2]。创新人才就是创造之本,是创新的根本,没有创新人才就谈不上创新。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引导下,一些高校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开展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显著成就。创新创业教育是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思路,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以及对高校科技成
果的更多关注使高校向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变成为一种必然。
一、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谈及中国的教育模式,不得不提我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观念,服从、谦和、一致[3]。家长、学校都希望自己教育的孩子能够听话,做个安分守己的人。所以,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都一直接受着传统的教育观念,死啃书本知识,应付着中考、高考,极为缺乏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当他们一直在各种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闯进大学校门之后,他们也更容易习惯这种“被动”的教育方式。但是,通过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培养方式在他们毕业后,在工作当中毫无创新意识,没有实践能力。这样的培养方式,忽略了学生本身的个性和发展,不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思维意识和创新创造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高校若要改变这种传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跳出围墙,改变培养思路,建立新的培养模式,探索具有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相融合发展的人才模式。因此,高校建立一个为大学生提供具有实践训练环境、科研氛围、专门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场所——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对基地的建设,摆脱传统的培养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思维、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弥补了现在高校的课程设置的专业化、评价标准体系单一化等缺点。基地传授和训练内容不仅有知识间的层次关系,更加让知识交叉、联系、融合,让大学生提前接触科学研究内容,以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为目标,对创新意识进行启迪。利用实践基地开展的各类创新训练活动、学科知识竞赛等,更加突破了以往以分数论好坏的学生评价体系,以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的过程为目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创新训练平台。
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
近年来,高校实践教学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而且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以激励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可高校课堂依然以老师讲学生听,以知识理论的传授为主。由于学校的实验条件有限,仪器设备不够,各学院的实验实训中心不够集中等原因,学生参加第二课堂训练会受到一定制约。
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实验实训中心进行整合,购置新的仪器设备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将各个学科专业的特色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了解知识结构,扩展自己的思维,在基地这个第二课堂进行实践训练。基地可以设置些实验课程以外,根据课程学习及研究需要,让学生选择研究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有组织的进行学习、研讨、实践、科技竞赛及模拟训练等,这样学生实验实训的机会增多了,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克服了过去由于实验课时少,学生人数多,学生动手机会少的弊端,满足了第二课堂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识别创新人才,激励学生参与实践创新训练
创新人才在校期间,往往具有潜在性和复杂性,因此学校应该多视角、长期观察、全面分析的识别创新人才,筛选出具有学术、管理、教学和社交潜质的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1]。目前,提倡和强化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已成为教育发达国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采用的基本对策[4]。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能充分发挥识别人才的优势,开展各类各项科学研究、创新训练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励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当中,通过开展的活动提升自我创新能力。
基地可以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做一些启发创新思维的相关报告,让本科生提前接触当今社会热门的研究项目,掌握学术发展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了解当代知识前沿,启迪学生创新意识。学校要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创新训练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个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等,更培养了他们团队精神。
可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和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训练培养,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环境,对激发学生参与各类创新训练提供了平台。
四、有利于提升指导教师队伍水平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能否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新人才成长的条件之一的关键性因素即为在大学期间遇到一个好的导师,这些导师对其后来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培养创新人才,学校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学生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必须有个学术精良、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为其指点迷津,引导创新思路。
近些年来,高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不断上升。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占全国教师总数的64.3%[5]。这些青年教师正是未来的好导师,学校要鼓励青年教师多多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开放课程教学及各项训练活动,多与学生交流,参与到他们学习、研究的项目中去。通过参与基地开展的创新训练活动等,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责任心。基地定期组织指导教师交流会,交流指导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训练的经验和方法,可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及科研水平。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经验,为自己营造了深厚的专业行业背景,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开拓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因此,基地的建设对提升教师实践水平也是一条捷径。
五、健全管理机制,重视创新培养工作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6]。因此,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培养人才是最基本的职能。我们不缺潜在的创新人才,但缺少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和机制[1]。现在各高校大多数都存在实践教学体系薄弱、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及管理规则制度,建立健全的机制是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基地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相关创新训练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学校自身培养模式和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实际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基地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各学院下设管理办公室,监督和管理基地的运行工作,组织创新创业活动并予以指导,有力的保证了基地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让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原有的创新实践教学及管理体系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过程与理论教学的不同,其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彭芝,周建华,张建林.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3(01).
[2]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吴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10).
[4]邬家瑛.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9(01).
[5]龙自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高校实践教育的四大益处[J].考试周刊,2011(32).
[6]陈霞,李一雷,杨成君等.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08(05).
关键词:物流 专业 产业 差异化 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集群的合作已进入到一个新起点、新阶段,是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合作双赢的一种有益尝试,必将为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也将有力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使区域大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 国内物流产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上运输、内河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涉及内贸、外贸、供销、物资、粮食、医药、资源采掘业、工业、邮政业、仓储业、包装业、信息产业等领域。面对新兴的市场需求,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我国物流人才十分匮乏,物流人才匮乏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以下从物流产业人才需求总体情况、行业需求范围、需求的地区差异和层次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表1)。
2 我国高职物流专业培养现状分析
由于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本身还在不断发展中,所以物流专业人才培养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形成培养特色 物流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高职院校开设此专业的时间尚短,仍处于摸索阶段,对物流职业教育了解不深,对社会、企业的需求特点研究不足、不成熟,定位较为含糊,造成了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不完全协调,大部分的毕业生不能明确自己的专业优势与特长,培养的物流学生三年下来学的内容不少,但是杂而不精,什么都只知道个皮毛,形成“什么都能做,什么都做不好”的问题局面。
2.2 虽明确培养目标与特色,但是造成就业压力 很多院校意识到了如果不明确培养目标与特色,学生就不能形成就业优势,所以近几年,很多院校明确自身办学优势,进行专业方向细化,进行特色培养。但是也会有问题,由于只是强化专业优势与特色,没有形成学生个人优势与特色,造成就业时压力过大。
■
2.3 院校间人才培养重复 全国大部分的院校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都没有进行专业细分,这样就使得培养的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趋于一致。因此各高校应该综合考虑自身的师资、教学设施等条件,结合所处的区域大环境对人才的需求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细分。
2.4 课程设置实践性不强 高职院校一直强调的是“零距离上岗”,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用人单位欣赏的是一到岗位就能马上工作的学生,而不是一个什么都懂得一点,但没有某一方面专长的学生,但众多的高职院校由于资金、师资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实训环节开展得极不理想,不但学时分配不合理,教学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学生根本没有掌握到应有的技能。
2.5 实训基地条件不完善 实训基地只是简单的软件和硬件的组合,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存在很大差别,实训内容与工作内容也有差异。
3 物流专业对接物流产业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通过国内物流人才需求分析,了解到物流人才整体和多样性需求将持续增加,而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以下是物流专业对接物流产业分方向人才培养的真实实践。
3.1 对接产业建专业 坚持专业建设围绕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绕需求转,建设企业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分方向特色专业,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进行全日制学习,企业物流方向的学生形成企业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的专业优势与特长;国际物流管理方向的学生形成国际货运、集装箱管理、港务管理、船务管理的专业优势与特长。同时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超市)”和“教学企业(顺丰快递模拟点部)”的轮岗实习,拓展培养连锁超市物流和快递物流人才,给学生提供专业特色发展空间,使办学呈现出“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的良好局面。具体思路如下:①对接装备制造产业建设物流管理专业(企业物流管理方向)。②对接临港产业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国际物流管理方向)。③对接连锁超市物流行业进行学院实训超市实习锻炼。④对接快递物流行业进行顺丰快递模拟点部实习锻炼。
3.2 对接岗位设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以典型职业活动为线索确定专业课程设置,按照企业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创建“三层双轨制”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3.3 对接企业环境设实训基地 根据专业职业岗位特点,在校内开设“校中厂·学院实训超市”,校企双方通过资金、场地、设备、人员的投入,共建“教学企业·顺丰快递模拟点部”,由企业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师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物流专业对接物流产业分方向差异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打造分方向差异化人才培养特色,坚持走“区校企联动发展,产学研结合办学”的特色发展之路,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物流产业链全面对接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构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培训与技能鉴定服务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牛鱼龙.怎样成为物流人才[M].海天出版社,2004.
[2]陶广华.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J].江西价格月刊,2005-12.
[3]姜大立,王丰,张剑芳,王会云.行业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关键词:校企联合;学位;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企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企业的人才培养,是以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指导,为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而实施的系统化教育行为和训练活动,它主要包括“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两大基本问题。
(一)企业人才的来源
石油石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我国石油石化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对企业而言,当前解决人才需求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招聘,二是培训。由于招聘员工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和培养,才能成长为企业“人才”,因此培训工作的最终产物是“人才”。企业培训的方式很多,有在岗的业务培训,轮岗锻炼,导师带徒,项目攻关,替补训练等,也有离岗的脱产深造,学历教育等。每一种培训方式都具有不同的目的和意义。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职学历教育是重要方式之一,它在完善在职人员的知识结构、拓展专业视野和认知境界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二)重庆气矿在人才培养上的主要做法
重庆气矿作为中石油在四川盆地以天然气开采为主的生产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生产与管理形势的不断变化而有所不同。重庆气矿现有人才队伍已基本形成了集团公司、分公司、气矿三级专家队伍,但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仍然相对匮乏,尤其是优秀的管理人员、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仍显不足。为了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重点加强核心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新招聘员工的培训;推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方式;加强制度建设,落实配套支撑和保障。同时鼓励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自学参加国家、地方组织的执业资格认证、技术等级考试,对取证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和待遇。
二、如何找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与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定位密切相关。重庆气矿是以天然气生产为主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集中在与天然气开采和研究前沿技术相关的人群,而勘探、销售、炼油等业务板快的石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又有所不同,所以人才的培养只有基于企业性质和行业特点,才更具有F实意义。
三、企业在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角色定位
专业学位,在国外被称为“职业学位”,是指以某种特定职业为背景的学位。与学术学位相比,专业学位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鲜明的职业性。无论是专业技术能力还是学术能力,都需要围绕职业实践与应用能力进行培养。
(一)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日益突显。与此同时,石油行业全球化战略的实施,新工艺、新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在国内,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成功案例较多,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各省市区政府、企事业单位探索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东北石油大学与大庆油田合作成立的人才培养创新基地。以重庆气矿与重庆科技学院联合开展的“产学研”战略合作为例。重庆气矿根据需要选派骨干到重庆科技学院进行技术提升培训、转岗培训或学历提升教育。同时作为重庆科技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接受相关专业教师从事工程实践锻炼,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生产实习等。重庆科技学院聘请重庆气矿优秀科技及管理人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教授或教师,参与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并依托学科、专业、教学、科研等综合优势,为重庆气矿培养输送人才,提供优先服务和支持。
这种产学研多方面合作,能够让油田企业和学校都受益,通过不断探索以企业生产实践基地为基础,科研、培训多方面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建立长久的关系。
(二)企业在联合培养中的责任和使命
企业、高校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建立一个共生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效益共同体”,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种联合培养机制也疏通了企业和高校之间科技成果转化的快速通道,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联合培养过程中,作为企业方所应担当的责任和使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方面,企业需在所培养的专业方面进一步加大与高校进行交流沟通,探索实行专业订单班或联合培养班的培养模式,切实有效的培养一批企业所需的核心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邀请高校的讲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让高校的讲师掌握企业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企业实际应用技术,逐步积累工作经验,这样再回到讲台时,教师就会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009年以来,重庆气矿与川渝两地相关院校合作,先后为重庆科技学院、四川石油学校设立了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承担了两所院校共500余名学生的校外见习任务。这不仅可以让企业能够更快更准的找到合适人才,也能对在校学生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面
企业由于生产经营任务、安全管理等方面原因,可能并没有完全参与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去,同时高校对项目化教学的参与度也不够,有些任务的实施是需要在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但往往由于客观原因导致进不了企业的生产一线。建议企业、高校在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上有规划、有计划的进行,学校的培养计划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年度工作计划要合拍,培养的专业要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合拍,从而不断提高联合培养的效果和质量,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
(二)专业学位硕士生学历的认定问题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为非全日制、全日制两种,只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才具有双证。对于企业来说,由于生产经营任务繁重,更多的还是选择培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中石油初、中、高、副高级等专业职称的评定,都是以学历为认定依据,会挫伤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具有丰富实践和工作经验的高级人才,打破条条框框限制,授予相应的学历,以充分调动起企业、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程斯辉,王传毅.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实与未来―“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53.
[2]张永学,汪志明,杨皆,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A].第六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
1.1开展冶金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要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职教体系,必须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冶金类职业院校是为了社会培养更多的冶金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了解市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拟定合理有效的调研方案,同时应更注重区域经济规划以及冶金行业相关的发展规划,这样才能根据现有的数据对职教体系进行合理的构建,来满足市场人才的需求,才能确保冶金技术人才更好的就业。
1.2加强对职教的学习培训
冶金类职业院校的发展主体是学生,而引导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职教,因此,在了解冶金企业人才需求之后,要结合市场发展情况以及冶金技术的发展行情,对职教展开学习培训,这也是冶金类职业院校职教体系构建初期的第二个重要环节。首先,要对职业院校现有的职教员工进行摸底测试,了解这些员工的基础水平,在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的情况以及冶金技术的发展情况,对职教员工展开专业性的培训,全面提升冶金类职业院校职教员工的冶金技术水平。其次,要对职教员工展开综合素质的培训,不仅要注重之前提到的冶金专业技术的培训,更要让职教员工了解当今市场需求的人才更注重的是职业精神、人文素质等。
1.3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调研分析了解到人才的需求,在此之后需要冶金类职业院校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组织职教员工召开人才目标培养计划讨论会议,通过市场调研工作人员将市场行情阐述之后,再由各个职教员工发表自己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以及对未来市场发展的见解,这样就可以综合多方面建议和见解来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职教员工应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展开冶金技术以及综合素质的培训,确保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当今市场中最新也是行业最需要的技能,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冶金类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1.4构建完整的职教体系
冶金类职业院校职教体系的构建,主要从教学观、就业观、系统观等几方面进行。对于教学观来说,主要是对教学目标、管理、内容以及保障等几方面体系来构建和设计,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对于就业观来说,主要是以学员的就业率为主,学员的就业率要高就必须充分了解市场人才的需求,根据需求来培养人才,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是冶金行业所需要的。
1.5对已构建的职教体系进行实践论证
以上几个环节是冶金类职业院校职教体系构建必须进行的环节,而且,每个环节对职教体系的构建都有着极大的作用,为了保证职教体系构建的高效性,需要对已构建的职教体系进行实践论证。首先,要针对职教体系论证建设一个专业性的评论平台,并邀请一些行业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已毕业的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专业性人才等对职教体系进行论证。其次,要通过实践来对职教体系进行论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发现缺点,改进不足,并结合各方面专业以及相关人士的建议,不断的对职教体系进行优化,从而保证冶金类职业院校职教体系构建的高效性。
2总结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83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理论界第一次明确对人才培养模式界定的是刘明俊教授。他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1]有学者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根据不同的教育任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即培养模式。[2]近年来,学术界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达成这样的共识: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3]
2 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2.1.1 办学经费充足,科研实力较强
理工类院校大多重视科学研究,科研成果丰富,办学经费充足。虽然法学专业在理工类院校发展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较快,法学教育起点高,发展环境相对宽松。理工类院校在法学人才培养方面上,大多受到传统理工科发展思维的影响,在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等硬件方面高度重视。
2.1.2 法学教育的发展要求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法经济学、物证技术学、知识产权等新兴法学领域同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用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研究法学也是法学研究中的新兴领域。从社会需求来看,法律人才的需求不再单纯局限于公检法等司法部门,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安全生产、能源、知识产权等新兴领域也需要大量法律人才。理工科院校自然科学相对比较成熟,很多高校都尝试培养复合型人才。
2.1.3 办学水平较低,办学环境较差
理工科院校的法学专业大多都是伴随着扩招而设立的。更有甚者,少数理工科院校甚至只是把法学等人文学科作为学院向综合性院校跨越的台阶,这种观念严重制约了法学等学科的发展。
2.2 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2.1 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通过对将近30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考察,发现这些高校毫无例外地将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法学高级专门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这样的培养目标显然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2.2.2 人才培养机制落后
多数理工科院校建设法学专业和培养法学人才依然沿袭传统理工科观念,没有因地制宜的论证法学人才培养的合理性。相当一部分理工类高校都是靠着理工科思维在管理法学专业,在教学评估、学科考核、质量评价等方面沿用理工科的评价标准和体系,造成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畸形。
2.2.3 课程体系不合理
法律专业课程与非法律专业课程比例失调是我国高校法学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通病。很多理工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开设非法学专业课程偏多,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应付,这种课程设置导致学生无法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课程,教师也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竞争机制。
2.2.4 法学专业评价体系不完善
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讲求知识的灵活性运用,单纯靠卷面成绩很难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从就业机制来讲,法学专业因为对口公检法等政府部门,择业期较长,就业机会稀缺。为了增加就业率,各高校把司法考试通过率作为考核法学教育好坏的指标。但现实中只有个别学生大学本科毕业时能顺利通过考试,因此较低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现行专业课程考试设置的不合理。
3 完善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对理工科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总体上应把握三原则:一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二是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法学学科自身特点;三是结合学校优势学科,走理工科特色法学人才培养之路。具体建议如下:
3.1 调整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建设只有走特色建设之路,才可以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如果开展特色专业建设,能够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从而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理工科院校一定要结合自身学科优势,重新调整法学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法学办学优势,推进教学体制改革,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学专业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3.2 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理工科院校应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增开理工科相关课程。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形下,强化理工科与法学结合的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把就业目光转向理工专业领域。同时,加强理工科高校法学院系之间的交流,共享各种教学资源,增设经济、管理、外语等选修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形成或懂经济或管理或通外语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以满足社会需求。
3.3 强化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理工科院校法学发展起步晚、水平低的现实情况下,要在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体现特色,必须依靠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3.4 完善法学专业评价机制
在法学专业课程考试的基础上,缩小专业理论知识考试的比重,增加实践能力的测试,尤其是一些应用型较强的法学课程,可以采用模拟审批、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考察,以便能弥补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刘明俊.大学教育环境论要(第1版)[M].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23-26.
[2]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33-65.
[3]阴天榜,张建华,杨炳学.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4):46-47.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近年来,中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这对高校酒店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而现行的酒店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显现出不能满足酒店行业高速发展的要求.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达到自身的完善.
1数据来源
笔者通过知网检索相关文章,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关键字检索,得出相关的论文,经过进一步筛选甄别,排除国外文献,以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为分类筛选依据,最终获得文献35篇.这35篇文章基本概括了目前学术界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状况.
2总体研究状况
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我国酒店业的急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日益迫切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双低”的矛盾一直存在.其原因既有社会层面和行业层面的也有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不完善不成熟的因素.总体来说对我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研究,学者们主要有三种观点:市场需求导向、国际化导向和适度超前.第一,市场需求导向论.对于我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多数学者认为应该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的定位.赵鹏年提出“旅游高等教育的产生不是传统学科专业教育的繁衍,而是产业需求在高等教育中的反映.它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田里、吕天云等认为酒店专业的办学定位应该是以产业为基础,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不同层次的学校应找准适应自身状况与特点的培养方向和办定位.章晓盛(2005)何建民(2008)黄建伟(2009)认为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不断适应产业的新需求.第二,国际化导向论.一些学者提出:面对国际品牌酒店的进入,我们最缺乏的是国际酒店管理人才.这不仅仅指会外语,而是指具有国际眼光和视野,熟知饭店产业的国际背景和运作模式,了解国际最新知识和经验,具有国际交流和合作等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国际性应用型人才(谷慧敏、俞聪,2005;张青,2007).第三,适度超前论.21世纪世界旅游业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均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和趋势,客观要求我国旅游教育定位要具有较强的市场预见性,适度超前的人才培养定位有利于实现旅游教育目标,解决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刘晶).酒店教育不仅不能落后于酒店业发展的趋势,相反,还要走在酒店发展趋势的前面(莫新禄、陈强).但目前只注重“适应”其需求,对酒店教育如何“引领”和“创造”其需求考虑欠佳(孙峰).
3专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状况
专科类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多数比较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多的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忠诚度,专业操作能力和服务意识.如吴素君认为高职高专类酒店管理专业还是应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在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王晶在其硕士论文中运用质量功能展开(QFD)理论,选定沈阳市某旅游院校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为测评对象,为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质量提供了参考模型.杨瑞霞、李进则认为课程设置要“根据酒店职业技能要求和社会行业技术发展的状况,及时把握前沿信息,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整合相关科目课程,开发重点课程.”范智军、孟铁鑫认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职业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为目标,构建“岗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并以职业标准为考核依据,与知名五星级酒店联合开发、设计和整合课程内容,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江浩指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指导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在酒店实习中积聚社会经验,并加以磨练运用.谌莲莲提出了1+0.5+1+0.5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在学校和酒店之间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的交叉进行,将强化专业教学方案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郑治伟提出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模式.游富相认为国外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瑞士的洛桑模式和澳大利亚的“专业包”培训模式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培养模式.
4本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状况
吴军卫对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我国高等院校想要更好地进行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就要借鉴国外先进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和改进办学方式等方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阿荣娜通过对欧洲英、法、瑞士三国酒店管理本科教育模式进行梳理与分析,发现欧洲酒店管理本科教育模式有以下特点:酒店管理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本科课程选择多样,课程实用性高,具有时代性、应用性与职业性等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多种渠道授课;重视实践教学,力度大、时间长,与课程内容与职业规划紧密联系;注重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设立研究中心,鼓励学生参与研究项目.杨慧敏在其硕士论文中选取国内外各两个本科院校的酒店管理学院作为样本,在十个维度上对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对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方案.李力、沈雅雯认为高等教育需要制定基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同时满足高校学位教育目标及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关于酒店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全面视角出发,整体构建或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如周生辉等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构建模块化课堂教学,课程设置上应删减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的课程,增加应用性课程和交叉课程的比例;构建阶梯式实习实训,通过开展学科竞赛的方式打造职业意识和公共能力培养平台.张飞从国际化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指出无论是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队伍建设还是校企合作都要走国际化道路,做到与国际接轨.徐菱苓,孙艳将CDIO教育理念引入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从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几个方面,构建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体系.蒋婷等从学生、学校和酒店三个层面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基于职业发展的优化方案.陈凌志认为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建议课程体系模块化,通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模块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注重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体系中的应用.吴晓颖总结出了目前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图,以此为基础找到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另一类是立足于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某一方面,有针对性的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如曾琪洁(2106),胡晓玲、刘苏衡(2015),史万震、胡孝平(2012)均从产学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优化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包括整合学术教学与职业教育、构建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等.部分学者则基于市场导向和企业需求的视角对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如皮平凡等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出发点,通过培养目标创新、价值导向创新和教学模式创新三个方面的创新,建立了基于酒店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的本科教育创新模式.陈文娟、刘国胜以酒店企业需求为中心点提出了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王苗苗总结出了影响酒店业人才评价最为重要的四个指标是综合素质、操作技能、关键能力和基础知识,从培养目标、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的角度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5研究的述评
从以上文献分析中可以看出,专科的教学模式构建与本科教学模式构建,都是从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深化校企合作这几个方面入手的,在此方面表现出学者们对于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构成出现高度认同.而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目前的本科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目标偏离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一问题,同时对于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学者们从不同方向个角度给出了意见和建议.但就不同的区域及培养层次,尤其是本专科差别、国内外差别仍表现出其自身特色,同时对目标的定位、课程的设置、教师的培养等细节问题论述不足,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鹏.高职专科教学质量检查的自评估[J].旅游学刊,1999(1).
〔2〕田里,吕天云.比较视野中的旅游专业教育教学定位[J].旅游科学,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