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生态健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农产品安全;农区生态;成因;策略和措施
近年来,农业生产活动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健康和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随机性、隐蔽性和分散性的特点[1],因此,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应结合我国各地实际,实行分区、分类控制以及源头和末端管控相结合的区域综合治理策略,实行控源、截污、修复三级调控机制,从政策法规、制度建设、经济手段、技术进步等角度采取加强对我国农业主产区面源污染的监管和治理,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总量和渠道,对于保障我国农业产区环境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和现状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农田渗漏或挥发作用形成的污染,主要包括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农膜污染、秸秆污染、集约化养殖场禽畜粪尿污染以及污水灌溉带来的污染。
自20世纪60年代面源污染概念被提出和证实以来,面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率随着点污染的有效治理而呈上升趋势,面源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首要因素,其中又以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率为最大[1]。目前30%~50%地球表面受到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并且在全世界12亿公顷耕地中,约有12%是由农业面源污染引起[2],严重影响农产品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
我国的面源污染管控形势日益严峻。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结构和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各地农业面源污染特点具有差异性。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农药污染、秸秆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和禽畜粪尿污染等。主要污染物是硝酸盐、NH4+、有机磷 、重金属、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塑料增塑剂等。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影响水质、大气和土壤进而影响农业生产过程,而污染物的富积则危及农产品安全。其中,化肥和农药因应用量大利用率仅为10%-50%,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面源污染源之一。目前我国50%的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的农业面源污染,而湖泊中50%的氮磷来自于农业面源污染[3],严重影响农产品生产环境健康和食用安全。作物秸秆、蔬菜垃圾和残留农膜等农田废弃物除了对农区产生水气污染外,还可引发土壤退化和化学毒物残留。全国每年农田所产生的未回收利用的秸秆达3.2亿吨,农膜残留35万吨,以及大量的蔬菜垃圾均形成对农区环境的面源污染,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尽管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速度大大加快,但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加上缺少统一规划,大多数农村社区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当前,全国农村每年可产生各类生活垃圾27375万吨[3],大量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或冲入河道湖泊后成为重要的面源污染源。同时,在我国畜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关法规建设尚有待完善,不论集约化禽畜养殖还是农村散户养殖,多无无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设施。据统计,2005年我国禽畜粪尿产生量为同期工业固废物的4倍。预计2015年将达到60亿吨[4],由此造成我国禽畜排放物总氮和总磷的流失量甚至可能超过化肥流失量。从禽畜的土地负荷来看,我国总体土地负荷值已经达到较高的环境胁迫水平。此外,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发展趋势来看,蔬菜主产区或设施农业产区因其特有的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模式和生产习惯正逐渐成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高发区,应引起足够重视。
农业面源污染的“立体污染”性决定了其危害的严重性,而污染一旦发生,农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代价巨大,部分严重地区甚至不可恢复。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极大地破坏了“三农”生态环境,致使农产品有害物质含量高,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目前,农村大部分地区地表水污染严重,浅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导致占人口70%以上的农民的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因此,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一环,是维持和改善我国水环境和农业产区环境健康的重要保障,并与农产品安全直接相关,必须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2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管控与治理的策略和措施
2.1 加强专项立法,完善法律法规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面大,防控困难,但我国目前尚无有关农业面源污染的专项立法。因此必须首先从国家法制建设层面,加强农业环境立法以及地方性法规制定和执法监督,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法律措施。努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环境保护评价体系和相关标准制定,做到执法有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法制环境建设,构建农产品检测和农业面源污染监管联动机制,抓标治本,力求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环境健康和农产品安全的产区可持续发展目标。
2.2 构建农区生态补偿和相应奖惩制度
鉴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严峻性,建议将农业环境评价考核纳入各级政府业绩考核制度,充分调动政府和民间的环保积极性。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农业生态保障资金,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本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讨设立农民或农业从业人员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和产品,如生物农药等,建立专项补贴制度,激励农区综合运用环保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坚持奖励和处罚性经济措施并重的原则,通过税收、收取排污费、可交易排污许可等经济干预措施控制农区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借鉴我国碳排放管理经验,在污染治理过程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在部分农业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较高地区试点实施农业面源污染定量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相应的奖惩制度等。积极引进民营资本,研究实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社会化管理模式。
2.3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保障体系建设
应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实际,加强不同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动态监控网络建设和数据采集工作。开展科技攻关,构建适于不同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的预警模型和预警机制,实施区域联防,突出污染治理的科学化和实效性。大力倡导发展符合国情的现代循环农业、精准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同时采用先进农业环境修复技术,保障农业产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如,鼓励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禽畜废弃物处理工程。政府采取补贴等措施,使测土配方施肥和合理施用农药、注重应用生物农药等成为农民自觉行为,促进我国农业向精准化方向发展。根据本地区实际,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耕作制度改进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等。
2.4 做好设施环境下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和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双重储备与推广
设施环境健康以及农产品质量的综合调控涉及作物育种、栽培技术、资源环境、微生物、植保、生态学、新材料、物理农业、农药、化工等多学科交叉,单从一个角度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设施环境下的连作障碍问题。因此,建议成立国家级设施农业可持续研发中心,设立专项基金,就设施环境健康和农产品安全关键技术进行集体攻关,为最终解决设施环境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提供技术保障。
2.5 加强农业产区科技、应用体系构建和农区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技术推广
在积极引进推广适于本地区无公害生产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的同时,着力加强对农业产区职业农民的培训、指导,通过农区科技推广体系构建和创新,努力促进农民自身科学素养和科技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农业产区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加大农业面源污染危害、成因和治理措施的宣传力度,采取措施下大力气推广农区污染防控技术,增强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从源头上改善农业面源污染状况。
参考文献:
[1]张芹,朱永恒.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及综合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8),56-58.
[2]崔键,马友华,赵燕萍,等.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性及防治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6(1):335-341.
关键词:有机农业;粮食安全;生态环境
中文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0-5427-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0.064
Abstract: Food safe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al harmonious stability in China. Using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contrast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with organic agricultur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ganic agriculture could overcome the drawback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by prohibi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pesticides,insecticides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seeds, which could ensure the safe of soil environment, water environment,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thus guarantee food quality. Accordingly, It was recommended to vigorously develop the organic agriculture,conserve the environment, put national food security strategies into practic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organic agriculture; food secur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Z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维持人们生存的基本必需品,更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因此中国一直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然而,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诸如耕地的数量以及质量的下降、农药化肥的使用,不仅会影响粮食的数量,也会通过生态环境等因素影响到粮食的质量,加大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
在粮食安全的应对措施中,有机粮食生产因其独特的理念、管理体系和生产方式而成为非常有效的选择。有机粮食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它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标识与销售以及管理体系都有严格的监督措施。有机粮食生产不使用农药、化肥和化学添加剂等,对环境没有不利影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粮食,因此有机农业是解决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1 粮食安全与影响因素分析
粮食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完善,其内涵被完整地表述为:“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健康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1]”。这个表述对粮食安全做出了新的理解,即不仅在数量上要求获得足够的粮食,而且在质量上强调既安全又富有营养,把粮食安全从数量安全提升到质量安全。
现代粮食安全包括四层含义: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图1)。
粮食的数量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为日益增长的人口生产出足够的粮食,涉及到居民粮食安全(买得起和买得到)与国家粮食安全(总量供给与分配)。目前中国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耕地的数量质量、种子的品质、化肥农药等外部投入物质、农业基础设施、气候条件、国家对粮食种植的补贴政策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粮食的产量构成重要影响。耕地是生产粮食的必须生产要素,耕地的数量多少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为此中国制定了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以确保粮食生产的最低耕地要求。研究表明,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可使粮食增产0.88%[2];此外优质耕地的粮食产量明显高于贫瘠耕地的粮食产量;优质良种必然能够提高粮食产量,通常良种具备抗病、抗虫、高产等特征,因此能增加粮食产量。研究人员通过对杂交水稻和常规稻在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杂交籼稻平均产量为7.720 t/hm2,比常规籼稻高11.72%[3];就化肥而言,增施化肥是增加作物产量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学者经过相关分析发现,粮食的单产和总产与化肥用量的R2值分别达到0.981 8和0.959 1,均呈极显著相关性[4];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比如灌溉设施等也会增加粮食的产量;气候条件比如干旱、洪灾以及暴风雨等一些自然灾害都会对粮食的产量带来毁灭性的伤害;此外国家对粮食种植的补贴政策会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粮食产量。
粮食的质量安全,是指生产的粮食要具有较高的营养质量和安全质量,必须是纯天然、无污染、高质量、安全营养的健康食品,涉及到粮食的品质。影响粮食质量安全的因素包括转基因种子、农药与化肥的超标使用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污染及土壤、大气、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粮食的质量下降。中国对转基因产品持谨慎态度,长期食用转基因粮食可能导致人体基因突变、诱发癌症;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物质的大量使用会导致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的污染、土壤的硝酸盐以及重金属含量加重、大气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最终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一个污染的环境中生产出的粮食的质量肯定会含有各种农药残留,尤其是那些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致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不仅影响食品安全,并危害着人体健康。
粮食的经济安全,是指农民要通过从事粮食生产有较好的经济保障,即要使得粮食生产者有利可图,确保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影响粮食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农业政策扶持,即国家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要关注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对粮食生产者进行补贴以及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等,这些政策有利于改善农民收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农民获得粮食生产的平均利润,最终真正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的生态安全,是指粮食本身没有污染和生产过程不造成污染,即在粮食的生产过程中不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能够保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粮食生态安全的因素有农药化肥等一些化学制品作为投入物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有粮食本身没有被污染、生产过程也没有被污染、生态环境没有被破坏才能促进粮食的可持续生产。各因素对粮食生态安全的影响见图2。
总之,全面意义上的粮食安全既有基于单产和一定种植规模的数量要求,也有基于安全的投入物质和健康土壤的质量要求,还有基于良好自然环境的生态要求以及基于对生产者充分激励的经济要求,只有充分理解粮食安全的真正内涵,才能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中国粮食安全战略。
2 有机农业的基本理念与行为剖析
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通过化肥农药的禁用、作物间作轮作、物理和生物方法治理病虫害,施用有机肥料、禁用转基因品种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以使产品可追溯,经由第三方认证等制度体系,不仅向人们提供了健康的食品,还传播了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方式。
有机农业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标识与销售以及管理体系都有严格要求,在整个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过程中均实行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之路,强调采用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其过程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准则,其中对于产地环境的要求、转换期、种子和种苗选择以及病虫草害的防治等都有明确的界定和方法,以此来约束和规范有机生产者、加工者以及从事有机经营或销售人员的行为,其建立的管理体系为检查、认证、监督提供了基本依据;最后,有机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强调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可追溯性,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确保生产者及消费者的利益。
2.1 有机理念的涵义分析
有机农业四大原则表述了它能为人类以及生态环境做出的贡献,充分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目标,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健康原则要求有机农业应当将土壤、动植物、人类和整个地球的健康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加以维持,强调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与生态系统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健康的土壤可以生产出健康的粮食,而健康的粮食又是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的保障。
生态原则要求有机农业应以生态系统和生态循环为基础,有机农业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农药,而以使用有机肥料取而代之和利用生物多样性如轮作、间作、建立缓冲带和减少耕作等措施,从而建立生态系统内稳态机制,提高生态系统的效率,保证了生态安全。
公正原则要求有机农业以共享环境和生存机遇的公平为基础。应当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公正,用一种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方式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公正”要求生产、分配和交易的系统都是公开透明、平等的,而且需要考虑到真正的环境和社会成本。
关爱原则(谨慎原则)要求本着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来管理有机农业,以保护人类以及子孙后代的健康和福利,同时保护环境。有机农业对于新技术持一种谨慎负责任的态度,它拒绝一切不可预测的技术,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影响人的健康。
2.2 有机行为分析
有机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以及利用生物多样性、轮作、间作、缓冲带和减少耕作等措施,建立生态系统内稳态机制,挖掘系统内部资源,帮助保持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率,减少环境污染,保证生态安全。
有机农业采取与自然融合的耕作方式,强调尽量减少外部物质的投入,主张本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此外主张通过轮作、机械除草等方法来防治病虫害;有机农业还协调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平衡,确保双方所需的能量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即根据土地的承载力确定养殖的牲畜量,防止出现“公地的悲剧”,以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有机农业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等物质,它强调本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保持土壤的长期生产力、采取一些轮作套作等耕作方式以及人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保护生态环境,保持了生产体系以及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有裕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有机农业对粮食安全的保障机制研究
有机生产既有利于粮食的质量安全,也有利于粮食的生态安全,对粮食的经济安全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机农业对粮食安全的保障见图3。
3.1 有机生产对于粮食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
有机粮食生产禁止使用农药,避免了粮食直接与农药接触,从而保障了粮食的质量安全。当前中国农业生产中为了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且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最末端,由于粮食中的农药残留很难被分解掉,最终会通过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循环以及食物链进入人体,使农药残留富集在人体中,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相反,有机粮食种植推荐使用生物方法来防治病虫害,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粮食中农药残留量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粮食的安全性。
有机粮食生产要求特定的投入物质,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因此土壤中的硝酸盐、重金属等各种化学物质含量都会下降。研究表明,粮食中高含量的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硝酸盐也能削弱血液的携氧能力,长期食用这类食物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5];化肥中的重金属通常比土壤中重金属有较高的可溶性,容易被粮食吸收,因而危害更大,由于重金属不易被消化,长期食用这类水稻,重金属会在人体内积累最终引起中毒,危害人类健康[6]。
有机农业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在常规农业生产中化肥的连年施用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累积,从而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而有机粮食生产禁止使用化肥,可以降低这方面α甘车奈廴尽T诙杂谢水稻和常规水稻的安全性研究中发现,有机稻米中所测得的6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的限量标准(除Cd),而常规稻米中As、Cr、Hg、Pb、Cu 5种重金属平均值含量分别是有机稻米的10、1.8、6、2.9和1.2倍[6]。不难发现常规水稻的重金属含量均普遍高于有机水稻,因此从总体上来讲,有机稻米的安全性高于常规稻米。
有机农业的关注焦点在于土壤,只有健康肥沃的土壤才能产出丰富健康的粮食。研究表明,每增加0.1个百分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就可释放600~800 kg/hm2的粮食生产潜力[7];常规农场在转换成有机农场后,同以前相比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碳储量明显增加了,有机农业比常规农业表现得更出色,同时有机农业也可以促进土壤中的生物活性,保持土壤质量。总之,使用有机肥不仅可以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营养,而且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可以将一些物质转化为农作物可利用的养分及有机质,此外,使用有机肥料还可以通过土壤生物的协同作用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粮食的产量以及质量。
3.2 有机生产对于粮食生态安全的保障作用
有机粮食生产禁止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从而减少氮素淋失以及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降低了对地下水以及土壤的污染,进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且有机农业可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了示范和促进作用,水土得到了保持,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或恢复,使粮食能够吸收到清洁无污染的水分,生长在一个健康的没有被污染的土壤环境中,从而可以向人们提供无污染的健康环保型粮食。
有机农业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能源的消费,进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土壤侵蚀,增加碳的存量等。由于有机粮食生产禁止使用化学制品以及大型机械设备,因此温室气体排放明显降低,有利于环境的保护。Dalgaard等[8]估计,发展有机农业有助于降低农业源CO2的排放,在丹麦如果将常规农场全部转换成有机农场,那么农业生产中能源的消耗以及N2流通的减少可使该国家整个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13%~38%。
有机农业能够改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总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具有保持水循环、稳定水文功能、维护集水区的植被调节和防止水分流失及促进土壤生成和保护、减少土壤肥力的损失、减少水土流失等多种经济价值[9]。李现华等[10]在内蒙古磴口县分别就常规农业和有机农业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发展有机农业能够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如益虫数量的增加,其中七星瓢虫最为明显,另外蚜虫的虫口密度降低,益鸟等生物的数量有所增加。总之,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以及土壤的生产力。
有机农业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它不使用农药、化肥和化学添加剂等,能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并且对环境没有不利影响,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长期的粮食安全。一个健康的环境必然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粮食,从这方面讲有机农业能够促进生态安全进而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3.3 有机生产对粮食经济安全有重要作用
有机农业能够增加有机生产者的收入。这主要是因为有机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禁止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等手段防治病虫害,取而代之以人工劳动来完成诸如病虫草害防治等工作,而且在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等环节的专业分工上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从而为中国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特别是增加了农村老人与妇女的就业机会。
有机农产品因为其生产过程禁止使用农药、化肥以及杀虫剂等化学投入物质,因此其产品也就避免了这方面的污染,不仅体现在其营养、安全、健康等方面都要高于普通农产品,而且也体现在其优良的品质和环境友好、社会公平等高的附加效用。有机食品的价格通常比常规食品高20%~50%,有的甚至可高出一倍以上,有机产品的需求人群主要为一些白领、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员、教师以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这些人愿意以比普通农产品更高的价格去购买有机产品,主要是因为其具有较高的营养及安全价值。
最后国家对有机生产者进行的补贴政策可以不同程度上降低生产者的投入成本,如中国对从事有机生产的人员或单位进行资金直接补贴和技术支持,大大降低了有机生产的投入成本,使粮食生产者获得了市场的平均利润。总之,发展有机农业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还可以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此外,发展有机产业还会带来生态旅游等附加值功能,为旅游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使有机产业同旅游产业良好地联系在一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同时也要考虑到有机农业在转换期间可能出现亏损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转换期间有机粮食种植虽然按有机标准进行规范操作,但是销售价格却低于有机价格以及转换期间产量的突然下降造成的,相信随着转换期的结束以及技术的成熟,这些弊端最终会被克服,有机粮食的生产会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它是以产业化为主导的优质、安全、生态的现代化农业,旨在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完美统一。有机农业生产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外部投入物,提高生态循环效率,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有机农产品;而且有机农业的发展不仅在保护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粮食安全,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有机农业生产要求人们在田间管理中强调生态平衡,它能改善生物多样性、促进养分循环以及协调作物、动物、土壤和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是促进资源保护和再生的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可持续提高农业生产、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一条可以实践的途径。发展有机农业不仅有利于实现中国有限资源的持续利用,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而且有利于实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有效结合,保证粮食安全,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免遭农业面源污染的厄运,实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士功.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2] 万宝瑞.深化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J].农业经济问题,2008(9):601-609.
[3] 赵 激.中国杂交水稻与常规稻产量和稻谷品质的比较分析[J].杂交水稻,2008,23(2):1-4.
[4] 金继运,李家康,李书田.化肥与粮食安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5):601-609.
[5] 杜相革,单绪南,刘志琦.有机农业与食品安全[J].中国农学通报,2004(1):122-125.
[6] 席运官.有机与常规种植稻米品质及安全性的分析与评价[J].2006,12(3):454-458.
[7] 蒋高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培育土壤碳库[J].绿叶,2009(12):93-99.
[8] DALGAARD T,HALBERG N,FENGER J. Simulation of fossil energy use and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Three scenarios for the conversion to 100% organic farming in Denmark[J].Acta Crystallographica,2000,50(11):1758-1760.
关键词: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其特点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将农业生态环境和旅游活动有机关联起来,为游客提供观光、体验、劳动、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旅游内容,使游客感受到充分融入大自然的乐趣。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生态建设,营造新农村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时期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一、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内涵
农业生态旅游经济是以农业生态旅游为基础创造经济收入的方式。农业生态旅游是近几年新成长起来的旅游项目,其特点是以农业资源为依托,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附加生态旅游活动,形成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将农业、生态、旅游有机结合。游客进入农业生态旅游地区后,可以观赏当地的田园风光,体验生态环境,从事种植、采摘、考察、教育、餐饮、购物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农民不仅可以通过农业种植获得经济收入,更可以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例如观赏加学习、游览加体验都是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形式,游客在生态种植区体验亲自种植和采摘的快乐,学习劳作,或是进入生态旅游区感受田园生活,都可以实现与大自然的接触,愉悦身心。现如今生活和工作给人们带来巨大压力,长期处于工作状态,缺少和大自然的接触,身心健康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新型农业生态旅游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受,其特点是旅游区域毗邻市区,交通方便,活动清新自然,饮食环保,参与过程简单,旅游成本低,因而自推出以来,深受游客欢迎。
二、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农业生态旅游近年来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在创造经济收入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农业生态旅游有其自身的优势。传统旅游活动中虽然也有众多贴近大自然的观光项目,但农业生态形式的旅游更容易带给游客返璞归真的感觉,而且旅游过程中没有传统旅游项目中的隐性消费、游览时间有限等问题,游客可以从简单快乐的耕作、收割劳动中体会最质朴的快乐。所以越来越多的都市人选择在闲暇时间来到田间,度过充实的一天。但农业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也不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农业生态环境会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发而产生变化。农业生态具有远离城市喧嚣的特征,随着游客规模的增长,农业生态环境有可能受到破坏,破坏后再恢复将会异常艰难。其次,不少农户看到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增长势头,纷纷开发旅游项目,但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旅游产品的质量难以获得保证。最后,农业生态旅游的管理目前还比较滞后,如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所以项目建设具有随意性,文化内涵有限,游客重游率低。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可持续发展实质包含经济的可持续、农业的可持续、生态的可持续,三者是有机关联的统一体。
三、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着力推进以下举措:
第一,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农民致富的新途径,是农村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推动力。因此,政府部门应立足长远发展,积极借势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好科学的规划部署,以促进本地区新型旅游项目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应遵循合理开发、适度开发的原则,由政府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规划基础田园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文化主题建设。基础田园建设强调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既要满足游客体验的旅游需求,又必须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为前提,避免过度开发、随意开发,农户应在政府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生态旅游环境;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也是要兼具服务游客和保护当地环境的功能,如交通建设、住宿环境等;文化主题建设强调新农村的文化内涵,要求农业生态旅游富有文化生命力。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还应出台具体的管理细则,落实管理部门,组建管理队伍,使农户和游客能够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和谐发展。
第二,积极发展高品质产品。农业生态旅游经济自兴起以来,备受游客欢迎的重要原因就是环保的环境、环保的食物。近年来城市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游客希望在农业生态环境中感受大自然的清新,种植和采摘有机蔬果,以保证饮食健康。所以农民应在政府的带领下,积极发展有机种植。比如有的城郊地区已建立起示范村、示范镇,专门开展有机农业种植,相关部门定期对种植基地进行无公害检测,为农民提供种植指导,从而有效保护了农民和游客利益。游客甚至出租菜地,定期前来采摘,参与种植。还有的大型生态度假村,将种植、养殖、餐饮、娱乐项目融为一体,其饲养的动物品种珍贵,极具观赏价值,同时还开发出特色休闲娱乐活动,游客不仅能体验种植、采摘,还可以体验难得一见的生态环境。
第三,注重增加文化内涵。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实际暗含文化的注入,无论是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还是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农业生态旅游都不应忽视文化的推动力。政府部门应结合地区实际,进行相关的文化建设,如展示地区特色的主题公园、民俗村、文化节等,都有助于带动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另外,有的游客将儿童教育和生态旅游建立关联,将种植、采摘作为儿童锻炼的机会。因此,政府部门应为相关的文化建设制定扶植政策,从而营造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广阔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关键词:吉林省东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能有效地破解环境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承载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价值变现的契机,进而达到生态强农、富农效应。同时,生态农业对于治理食品不安全、增进居民健康的现实意义也不言而喻。然而,生态农业却在社会的千呼万唤中成长的很艰难,其产出体量远低于社会需求的期望,因此成为农业市场中的稀缺产业。洞察生态农业演生机理,厘清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基础,提出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对于促进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健康成长的意义彰显、作用明显、影响深远。
一、生态农业形成机理的揭示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农业是一种融合生态学理论与经济学原理,耦合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经验方法,叠加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单体循环,进而均衡地创造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元效益的农业形态。生态农业内在形成机理有别于传统经验农业,后者是在生态系统循环机能基础上,采取在自然演进过程中植入人工因势驯化的内涵而形成,农耕文明的积淀史恰好诠释了传统经验农业形成与发展的历程。纵观文献发现,学者们关于生态农业形成机理的观点,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本文认为由外生变量催生、内生变量推进的机制能较好地揭示生态农业形成的机理。外生变量主要包括由高端消费人群需求、政策和生态农业技术。一般而言,高端消费人群源于追求健康效用目标,依托支付高能力,对生态农产品形成强劲消费需求;制度和政策既是抑制“资源诅咒”效应形成的藩篱,又是创造经济后发优势的引导力量,有利的制度和政策,将为生态农业出现和发展创造有益的外部性条件;生态农业技术成功地研发与科研成果亟需转化的要求,为生态农业的成功孵化提供了条件。由此形成高端消费人群需求推动生态技术与政策相耦合,为生态农业开启生命过程准备了条件。内生变量主要是资本、专业型劳动力、职业农民管理者。依托生产函数的经济机制内涵,内生变量会构造出生态农业有机体。在内外两类变量共振下,生态农业有机体具有了生命。在内外变量结合过程中,资源区位扮演了重要角色,资源区位因为兼具内外两类变量的属性,所以在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结合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古典经济学中的“粗放型经济租”佐证资源区位的经济外质性,同时“集约型经济租”又印证资源区位具有内质性,因此在具有资源区位优势的空间上,因为该区位在短期内具有创造超额利润的潜力,通过回波效应接受外生变量的辐射,推动内生变量走向结合。
二、吉林省生态农业衍生与发展的基础
吉林省东部地区属于泛长白山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布局的重要主体功能区之一,该地区的农业发展让位于生态环境保护。这种发展定位既划定了吉林省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的边界,又为生态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了契机。该地区由通化、白山和延边三个地区和23个县构成,方圆8.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5%,水资源占全省总水量的74.79%(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三大水系的水资源总量298.3亿立方米,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1.58%),动植物物种占全省88.13%(数据来源: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2015)。资源禀赋优越,生态环境优良,山野特产丰富,天赋绿色资本,得天独厚的生态农业发展条件,吸引外生变量投入指向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产品因为价格比普通农产品高出10倍以上,所以可将其比拟成农产品中的奢侈品,对应的需求收入弹性值大于1。2007-2015年期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1.13万元增长到2.49万元,年均增长11.95%,恩格尔系数从32.3%下降到25.8%,佐证吉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约束普遍放宽,受需求收入弹性规律作用,吉林省消费者将对生态农产品衍生需求。同期数据显示,吉林省中、高收入以上人群消费支出占社会消费总支出比重由32.18%增长到85.19%,其食品消费占社会食品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8.46%增长到42.24%,在健康效用目标引导和需求偏好指向作用下,吉林省中、高收入人群将倾向于消费生态农产品,吉林省东部地区的“长白山制造”品牌已在吉林省内家喻户晓,由此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产品拥有强需求优势。目前,国家以政策项目为依托,正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例如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项目、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项目等,吉林省在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加推过诸如“退耕还田制度、中小河流治理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土地重金属治理政策、测土配方施肥政策、循环农业政策”等,据此,来自国家和吉林省两个层面并指向泛长白山生态保护区的制度和政策,呈现出“有结构、成体系”的特点。在国家、吉林省农业制度和惠农政策均取向生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背景下,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衍生的土壤被培厚。2009-2014年期间,吉林省农业R&D经费由8.14亿元增长到130.7亿元,2010-2014年期间,农业科技特派员由13201人增长到14621人,截止到2016年,农业科技组织162家,农业科技人员5万人左右,农业技术名义转化率为70.89%,实际转化为30%左右,依此吉林省有充足的科研力量向东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辐射能量。东部地区拥有人参、食用菌、浆果等特产技术研发地,能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本土化技术支撑。针对资本、专业型劳动力、职业农业管理者才能等内生变量而言,如下表所示,2015年吉林省东部地区17个主要市县数据显示,农业林水事务财政投入859471万元,主要用于环境保护、农业基础条件改造和农业发展事业,为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资本支持;在22.28万农业总人口中,专业型劳动力数量达到2.046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学生473人,能为东部地区开展生态农业管理提供一定的人才支持.数据来源:由2015年吉林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所得。综上所述,“健康链”价值观引致居民对安全农产品的消费心理,进而生成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各个层面制度与政策培育出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衍生环境,诱导农业技术流向东部地区并与本土技术相结合,为其生成生态农业提供了支撑条件。东部地区内部资本与专业、专职劳动力的基础储备,为其生态农业的孵化奠定了充要条件,因此,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存在形成与发展的机理,在区位优势的关联下,内外变量相结合,将会促成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育。
三、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形成与发展的瓶颈
(一)生态系统修复时间成本大
长期以来,吉林省东部地区农业在传统生产方式下,耕地生产能力对石化投入物产生强劲的依赖,完全解决石化农业的影响,需要一个漫长的生态恢复过程;动植物资源由石化农业的适应性变迁到生态农业的适应性,同样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自然演进过程。对土地而言,吉林省东部地区历来是我国人参的重要生产之地,目前当地园参、平地参生产对耕地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一般参地要经过数十年的时间才能恢复非参生产。总而言之,欲使吉林省东部地区生态环境恢复经济产出功能,需要以牺牲边际生产力为代价,支付高昂的时间成本,然则,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既得利益增量必然会受到损害,由此羁绊生态农业衍生与发展壮大。
(二)缺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范式
受制于生态农业理论设计的缺失,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科学操作方式缺乏,有效模式范式缺位,加剧生态农业运行风险,熔断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的关联,由此抑制生态农业顺利形成与正常发展,进而引发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尴尬。
(三)服务结构不健全,不能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
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壮大,需要完善的指向性配套服务体系给予支撑,其中,信息、技术、物流是重要的服务元素,然则,这些服务供给目前都比较稀缺。首先,吉林省东部地区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不足,针对生态农业的信息平台尚未出现,使得生态农业无法获得各类市场信息的支持,正是源于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导致市场搜寻、谈判等交易成本高昂。其次,有效技术的供给与获得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命脉,目前,吉林省东部地区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体系,虽然有本土化技术研发基地,但是这些技术仅局限于人参等药材方面,具有高度专用性,由此使得有效技术供给十分不足;一些地区虽然与省内外各类研究机构构筑了关联,但是这些从实验室走出来的技术,因为其应用和推广成本高昂,所以无法顺畅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后,东部地区属于山区,物流业发展比较滞后,而且现有农产品物流均缺乏全程冷链物流装备,导致生态农产品辐射半径过短,从根本上约束生态农业规模的扩张。
四、对策建议
(一)构造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体系
紧紧围绕东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基准线,遵循生态原理,有序推进生态系统修复建设,着力培厚生态系统的经济产出功能,在此基础上利用项目攻关的方式,完成理论设计、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等基础研究工作,重点推进资源保护性开发技术体系的研发、生态农业推广模式的孵化、生态农业多元发展模式体系的构造等三项工作,为在特定空间内因地制宜地开展具体的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支持。以长白山为中心,依托东部地区资源差异性和多样性,积极孵化四类生态农业模式。林下和林果生态农业模式。在充分做好林权资本化流转工作基础上,加快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高密度的立体林业体系建设,围绕人参和平贝等中药材、山葡萄、木耳、猴头、紫貂、梅花鹿、猞猁、林蛙等产品,开展林下生态农业生产;在低山和丘陵坡岗地,大力发展榛子、苹果、梨、树莓、紫莓、蓝莓、红松等树种种植,着力推进开展林果生态农业生产。立体农林复合型生态模式。在河流、河谷平原空间区域,利用地势相对开阔和平坦,土质肥沃,水网密集,气候温湿,光热水资源丰富等特点,围绕水稻、蔬菜、瓜果、水产等产品,积极发展立体农林复合型生态模式。在小流域地区,利用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契机,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林、牧、渔循环生态生产。农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在山沟空间建立稻、牛、猪、禽等种养加交错相结合的生态农业,依托食物链关系,构造农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条件,延长物质循环链条,努力推进“秸秆饲料沼气和肥料”、“稻鸭鱼”等循环生态生产模式。在半山区,利用黑土地保护和坡耕地综合治理机遇,修建梯田,实行土地轮作、套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粮食生产,与牧业小区相关联,开展农牧循环生产。水源地保护开发模式。在水源地空间内,积极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生产方式,肥料、饲料投入须是有机物,病、虫防治须是物理方法,产后与排放须经过清洁处理过程并达到排放标准,运营方式须是园区集中管理。
(1)现代农业环境下催生生态旅游的根源在现代农业环境下发展生态旅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方式转向了旅游休闲、观光度假、购物体验、生态、教育等方面。②生态资源在现代农业中大量体现,吸引了大量的都市游客。城市居民到农村旅游带去了大量的科技思想、市场信息,也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③目前特大中心城市集群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人们向往回归自然的生活。目前,都市圈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已近极致,城郊旅游在时间和空间距离上都有利于城内游客的转出。④中国在传统意义上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前城市人口大多来自农村,可以算作是农民的后代。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根归结到农村,这样就推动了农村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
(2)现代农业规制下的生态旅游优势。这种模式是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混合体,它的产品既是农产品,也是旅游产品。现代农业广泛采用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如无土栽培、农业生态和环境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它向游客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学技术。它是集科研、观赏、度假、生产、加工等于一体的,参与性、知识性和娱乐性最为明显。在现代农业生态园区,游客可以欣赏农业景观,还可以亲自参与其中,体验农民生活。现代农业视域下的生态旅游具有农业生产的特点,它所生产的农产品都是绿色健康的,可以让旅游者能够食用到最新鲜和最健康的原生态食品。
(3)发展前景预期。从客源分析,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相融合的旅游模式主要是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客源市场,城市人口越多,提供的客流量也就越大。休闲、饮食、文化的消费需求都可以在对农业和农村的生态旅游过程中得到实现。因此其客源市场较为宽广。从政策环境看,现在许多城市和地区,无论从旅游道路交通和硬件接待设施等来衡量,还是从服务水平、政策导向等软环境来看,特别是政府制度安排来说,都为现代农业视域下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目前类似成都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较好,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指导下的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
2实践层面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都在开展相关的实践,尤其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有效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但从总体看,仍然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一方面,总体发展规划不够全面,行业发展政策引导不力,还存在着一些产业发展的自发行为,开发理念落后、决策不力;另一方面,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重点不突出、项目雷同,尤其是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从产业结构与产品质量分析,该模式的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一二三产业结合不紧,产业及产品开发缺乏文化内涵。
3对策与建议
(1)高端理念引领规划布局。要充分认识维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中探寻内在规律,结合研究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采用较为合理的措施,促进旅游同自然、文化、环境融为一体。在编制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时,一定要重视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发展生态旅游要将农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融入到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来,开发出各种内容丰富、农业文化内涵深厚的旅游产品。
(2)打造多维复合型产业空间。以建设一个占地3000~10000亩的现代农业主题园区为例,从总体上可以把园区分为交通集散区、门景区、设施农业展示区、农业观光区和综合办公区五个区域,其中以农业观光区为主。农业观光区又可分为观光(成片的农田景观、规模种植的有机蔬菜、瓜果等景观)、采摘(蔬菜、水果)、农业科普(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农业体验(编织农具等传统农用工具)、观光休闲(观景台、特色农家乐、乡村菜馆等)。
1、转变发展观念,完善建.设体系
第一,要加大现代生态农业宣传,使山东省群众尤其是农民能够更好地认识生态农业。为此,要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形式,综合使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方式在山东省普及生态农业技术和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知识与法律法规,以便当地农民能够转变传统观念,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意识,培养绿色消费和清洁生产等习惯[1]。第二,要建立科学发展观念,加强理论整合与创新。例如,可以对社会学、环境学、生态学、经济学以及农学等领域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进行整合、创新,并综合山东省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现状进行优化、完善,以便构建的农业理论体系既顺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形势,又符合山东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从而确保山东省能够有序开展现代生态农业活动,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要积极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尤其要合理借鉴关于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在学习借鉴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山东省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免因理论脱离实际情况,产生消极作用,甚至妨碍生态农业建设。第四,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核算体系,优化成本核算制度,并努力将我国制定的绿色GDP统计政策落到实处,加强自然资源的管理,采取积极措施建立系统、全面的经济评价体系,促使生态农业朝着健康、可量化的方向发展。
2、重视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进程
第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起与生态农业发展相匹配的政策体系。现代生态农业对物力、人力、财力以及科技力有着相对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快生态农业的建设进程,必须重视前期投入。山东省生态农业具有起点低、经济效益薄弱、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发展层次低等特点,这都要求山东各级政府重视制约因素,通过学习优秀经验结合当地情况,增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政策扶持、以及相关工程建设等。第二,要重视机制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并完善生态农业建设的激励机制,促进当地企业、单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来,通过水土保护、植树绿化等一系列的农业综合开发行动,促进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第三,要加强对当地环境污染的控制,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使用有机肥与无毒副作用的生物肥料,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相关化学物的使用,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通过控制减少污染,加强生态防护林等体系的建设,控制山东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并实现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化发展。另外,要实现生态农业的标准化发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从而有效发挥标准化的积极作用,指导山东省生态农业朝着有序方向发展。
3、深化技术创新,夯实技术基础
第一,要增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持,深化技术创新,不断夯实生态农业技术基础,促进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通过建立多种生态农业科技投资体系,为当地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提供有效的经济保障。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收益机制,实现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第二,传统农业的优秀技术要加以改进与创新,促进传统技术的有效利用与发展。山东省传统农业发展基础浓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要对传统农业进行有效的继承发展。第三,要对生态农业技术进行有效推广,丰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渠道,建立全面的推广体系,培养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人员,从而促进山东省生态农业技术成果利用率的提升[2]。
4、增强农民素质,构建多重模式
第一,要重视农民素质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促进生态农业的长远发展。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加强农民文化技术修养的积累,促进山东省农民文化技术素质的全面有效提升。第二,要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指导农民进行科学饲养、科学施肥施药,从而实现科学耕作,生态种植,促进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升生态农业的技术成果转化率。第三,要有效发挥山东省优秀的农业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构建生态农业发展的多重模式。首先,要不断优化生态农业发展结构,调整山东省农业种植业结构,促进优质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多种方式经营。其次,要将水土保持与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山东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发展。
本文从生态农业的现状入手,接着研究了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借鉴其他国家在这一方面存在的优势,从而提出我国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的可行性建议,为其更好地融入城市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关键词:
生态农业;现代都市;居住社区;可行性;农业景观
1现代农业的生态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对当今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日益降低,环境超负荷严重。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以环境的损耗为代价,而应该进行可持续发展,要考虑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效益等。
2我国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的现状
从1998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都市农业研讨会之后,社会各界的目光更多地倾向农业发展上。虽然对农业有了更多的投入,但是关于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首先,我国生态农业在城市的发展中,自发性建设较多,缺乏统一合理的布局与规划。大多数城市在引进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过分追求其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农业的生态作用和社会作用。其次,在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与布局,使得农业用地远离都市,而其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即生态农业没有很好地与现代都市相融。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农业用地,而现代都市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住宅和商业用地。两者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点。在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时,由于前期规划中,出让或计划出让过多的商业和住宅用地,仅有的少部分公园性质的地块管理不善,甚至荒废,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1]。最后一个问题是,我国在开发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生态农业的娱乐性和观光性,而没有注重居住环境周边的改造与建设,所设计的生活空间并不贴近公众。这使得公众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改造关注度不高,参与度不大。这将直接造成生态农业发展的停滞。如果可以将社区周边的土地可以改造成小块的耕地,将这些小块耕地分发给家庭或个人,带动各种人群的参与,这将提高公众对生态农业产生直接的兴趣,有利于其融入现代都市。
3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启示
生态农业在美国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慢,但是其中不乏优秀的项目值得借鉴。比如TroyGardens项目。TroyGardens项目的目的是增加市民户外锻炼与接触自然的机会,培养他们种植水果和蔬菜的兴趣,并提高他们对健康食物的信任。该项目是一块31公顷的独特居住区,包括混合型居住区、有机菜园、儿童乐园、林地恢复区和有机农场等。从中可以看出生态农业在该居住区得以很好的实现和融合。在该项目中,市民可以种植属于自己的菜园,儿童乐园的产品也可以用于儿童的烹饪课、美术课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TroyGardens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既保障了市民的经济收入,同时缓解了农耕用地的压力,使市民的生活得到丰富和提高,也保证了社区环境的多样性。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还使该居住地的居民们产生了对社区的归属感、依赖感,将整个社区团结在一起。总的看来,它是一个多功能的居住社区,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空间。
4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的建议
4.1改变密集型住宅的大都市格局
由于我国的人口压力和土地压力,加之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国际化大都市,目前我国的一些城市的发展格局是密集型的住宅区,这不仅不利于生态农业的融入,从长远看也不利于人们的健康发展。在未来城镇规划方向上的建议:将一个大都市分解为几个联系紧密的小城镇,在每个镇内尽量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如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在每个镇里都设有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农业用地等。这样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可以将一个功能也许不能全面覆盖的大城市变成几个功能更为齐全的小城镇。在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土地还可以被有效利用,种植一些经济作物等,在美化了环境的同时缓解了公共压力和交通压力,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对现已存在的密集型大都市的状态,其改进方法是:对于让出来的土地,可以将它进行改造和利用,将商业用地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空出来的土地可以对其进行绿化,绿化带可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等,在增加绿地的同时促进生态农业与城市的结合。利用城市楼房的天台屋顶,对于即将拆建的地块,重新考虑其用地性质,可否改为绿地等;对于已经出让而暂时空置的地块,可短期出租用于耕种或向周边居民开放有偿耕种,种植短期农作物。
4.2增加城市绿地率
生态化农业的增加城市绿地率不是一味地增加绿化面积,而是要将城市绿地变为农田,让城市重新回归农村,甚至每个人都有一亩三分地,可以集中耕种。在城市楼房的天台等开阔地带也可以进行培土种菜或者种植其他经济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增加城市绿地的同时也发展了农业。正如美国的TroyGardens项目,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农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每个人都参与到生态农业的建设中来。同时,将绿地变为农田的好处是减少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保持城市空气清新,还可以缓解我国的耕地压力。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资源本就紧缺,在城市种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将大大缓解我国粮食压力。更重要的一点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退休老人无事可做,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将绿地变为农田,可以让退休老人们有事可做,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和参与感,这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发展以及维持社会稳定也起着重要作用。
4.3将城镇公园的景观进行改造
目前我国公园的趋势是以观赏性植物为主,经济作物在公园里出现的频率少之又少,即使出现也只起着观赏性作用。生态农业要求改变这种趋势,要将小区内或公园内的景观进行改变,以果树、农田等为主,以纯粹的观赏性植物为辅,改变大家盲目种植各类花草树木的习惯,减少绿地资源的浪费而农田资源紧缺的问题。利用现有的相关政策,将即将拆建的地块的改造进行合理改造,让其变成集观赏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优良城市公园景观。
5结束语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生态农业的介绍以及对外国优秀项目的研究,为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提出了几条合理化建议。生态农业为城市景观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通过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的融合,规划者们可以将城市发展与生态发展、粮食生产系统等进行有机结合,为城市农业景观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
作者:杨艳 周恒 单位:成都一品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修复原理;建设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 %。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关键词:蟹田米 产业环境 SWOT分析 市场推广
基金项目: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1610264042)“蟹田米的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研究”
蟹田米作为稻田种养新技术的一大产物,以其生态、健康、绿色、有机等特点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但蟹田米的产业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蟹田米的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不充分,产品知名度不高,消费者对蟹田米这类种养结合生态大米的认知度有待提高。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扶持,鼓励生态种养,企业也要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助推蟹田米的产业发展。
一、蟹田米的产业发展概况
(一)稻田种养新技术蓬勃兴起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稻田种养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稻田种养新技术在我国各地广泛使用,水稻单一的生态系统转变为稻蟹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且因地制宜发展出不同的生态种养模式,如辽宁稻蟹共生、湖北稻虾共生、安徽稻虾连作、上海稻-虾-鳖结合等模式,经济效益提高,综合效益显著。
(二)生态种养绿色健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消费理念的变革,人们对生态大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相比传统的稻田养鱼,这种种养结合的新模式通过物种的多样性原则去维持生态平衡,追求综合效益,保证粮食安全、健康。稻蟹共生的复合环境不仅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提高了河蟹和水稻的品质,符合现代人的生态理念。
(三)规模化程度低,品牌建设不足,市场推广乏力
蟹田米养殖结构是一种种养结合的复合结构,它的发展要求规模化、产业化,但目前企业和农户的规模化程度低,甚至只是一家一户小生产的经营方式,不利于稻田种养新技术的发展。此外,蟹田米的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不充分,消费者对这类种养结合生态大米的认知度有待提高。
二、蟹田米产业环境SWOT分析
(一)优势
1、实施稻田种养新技术,符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水稻单一的生态系统转变为稻蟹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它们互相依赖、互相促进。水稻的湿地环境有利于河蟹隐蔽、蜕壳和生长,河蟹又可以为水稻翻松土壤,其代谢物还能为水稻增肥,不仅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提高了河蟹和水稻的品|。实施稻田种养新技术,既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又可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产品绿色有机
由于蟹虾一类水产品对农药的敏感程度较高,为保证其存活率,整个稻蟹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中除基础有机肥料外,基本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而且利用水产品的代谢物进行后期追肥,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增产效果,从而使得大米的绿色有机程度远高于传统稻田种植方式。
3、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一水两用、一地多收,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物质在系统内的循环和重复利用,在收获大米的同时也能收获产值更高的水产品,不仅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而且生态效益显著。以上海崇明沐雨生态农场为例,其稻-虾-鳖三者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每亩利润比常规水稻的种植提高五倍左右。
4、促销模式新颖,吸引消费者
以上海崇明沐雨生态农场为例,主要采用“农家乐体验”的销售模式,吸引消费者实地亲身体验下地捉鳖,餐上吃米。看得见的绿色、健康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对于其产品的忠诚度,再配合会员制的销售模式让利于民,拓展客户群。
(二)劣势
1、产品知名度低
消费者普遍对于东北五常大米、泰国香米、日本越光大米的认知度较高,然而根据问卷调研的数据统计,只有不到20%的人对蟹田米这类生态大米有所了解。可见消费者对于蟹田米这类种养结合的生态大米认知度不高,从而不利于蟹田米的销售。
2、产品促销期短
以上海崇明沐雨农场为例,其主要依靠“农家乐体验”的销售模式。由于水产品养殖与稻田种植的季节性,可供消费者亲身体验这种种养结合模式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五到八月份,周期相对较短,不利于产品多样化促销活动的开展。
3、产品价格较高
由于稻蟹共生的种养技术管理成本较传统水稻种植更高,所以产品售价也相对较高,目前市场上每千克蟹田米的售价超过20元。然而大米作为日常食用的主食之一,普通消费者不愿意接受过高的价格,对蟹田米这类生态大米的销售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机会
1、政府创新强农的号召
国务院2016年10月20日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强调了创新强农,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采用稻田种养新技术,发展稻蟹共生的生态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保障粮食安全,符合国家发展农业的目标。
2、农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
厌倦了都市的繁华与喧嚣,许多在城市钢筋水泥中生活的人们向往田园风情般的农家生活,农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生态观光、农耕体验、特色餐饮逐渐流行并收到人们的喜爱,这无疑带动了当地的消费,更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创造了机遇。
3、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
现今社会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人们越来越重视舌尖上的安全,向往健康的生活方式。“绿色”、“有机”、“健康”等词汇更加受到消费者欢迎,稻蟹共生的生态种植理念符合人们的消费观,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四)威胁
1、同类产品较多
除了人们熟知的东北五常米,泰国香米,日本越光大米这些在市场上已经占据一席之地的大米品牌,蟹田米的同类型产品中还存在着其他相对成功的案例,比如虾恋米、蛙稻米等,这使得蟹田米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大,也对蟹田米的市场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产品定位不清晰
相比五常稻花香大米、日本越光大米这些高端大米品牌,蟹田米这类生态大米的产品定位不够清晰,市面上的售价高低不一,而且在国内外市场的选择上也不够明确,消费者对其认知度不高。
3、经济效益与高额宣传成本之间的矛盾
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准入门槛较低,盈利不高的产业,难以负担产品的高额宣传成本,而这也成为产品知名度低的原因之一。可面对市场上激烈的竞争,如何权衡农业经济效益与产品宣传成本之间的关系是个难题。
三、蟹田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生产企业
1、规模化程度低
稻田种养新技术,需要连片作业,规模化生产。这样才能有效形成稻蟹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有利于稻田管理与稻田基础设施建设。
2、机械化程度弱
稻蟹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得传统的播种收割机械不再适用,而相应的配套农机设备不完善,导致企业大幅度依靠人力,提高了生产成本。
3、技术服务缺乏
企业在推广稻田种养新技术时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技术骨干,智力投入不足,不利于后续生产的改进与完善。
(二)销售企业
1、产品成本较高
由于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不高,稻田种养新技术的生产成本与人力成本投入更高,自然产品的销售价格也相对较高,削弱了普通消费者对蟹田米这类生态大米的需求。
2、行业竞争激烈
大米的品种层出不穷,更有一些大米品牌已经深入人心,人们熟知的五常大米、泰国香米、日本越光大米等品牌早已占I大块市场份额,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蟹田米的销售是极大的挑战。
3、市场推广不力
根据对消费者问卷调研的数据统计,只有不到20%的人对蟹田米这类生态大米有所了解;在针对经销商的访谈中,多数大米经销商并不了解蟹田米,只有少数几家门店听说过并且销售过这类生态大米。可见蟹田米的市场推广乏力,消费者对蟹田米这类种养结合生态大米的认知度有待提高。
四、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行业协会
1、加强政策扶持,鼓励生态种养
由政府牵头加强对企业、农户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落实好农业基础设施以及相关补贴政策,保护农民的种粮的积极性,鼓励生态种养。
2、为企业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和信息平台
提高企业的的种养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及时市场信息,降低企业生产养殖的市场风险,为蟹田米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信息支撑。
3、定期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农业生产技术评比等活动
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彼此交流经验,完善企业建设;同时积极帮助企业进行宣传,促进企业与市场的对接。
(二)生产企业
1、推进蟹田米规模化、产业化
加强农企联合,优化蟹田米产业结构,构建规模化、产业化的蟹田米经营模式,逐步做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农业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2、重视科技投入,加强智力开发
企业在推广稻田种养新技术时,需要水稻、河蟹等专家的指导,加强技术投入和智力开发可以降低人力成本,优化产品质量,促使蟹田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将农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推广产品,扩大效益
建设蟹田米主题生态产业园,集蟹田米特色餐饮、农耕体验、生态观光于一体,吸引消费者深入园区进行参观,体验生态种养新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三)销售企业
1、对产品正确定位,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品牌是消费者识别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志,企业应该找准定位,立足大米的中高档市场,主打生态绿色有机,通过品牌宣传、产品促销等活动,提高“蟹田米”的知名度,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多渠道销售,强化市场推广,拓展市场份额
企业可以采取产地销售、定点销售和送货上门等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促进产品市场的发育。线下企业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广泛与附近超市、农产品商店等合作,拓展业务;线上可依托微商、网店等平台开展营销,逐步形成蟹田米客户群。
3、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
对于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者可以采取注册会员制或者订阅制的销售模式,定期邮寄产品;在超市或者商店可以推出现场免费试吃,发放代金券,组合销售蟹田米与相关水产品等促销方式,吸引消费者选购。
五、结束语
随着稻田种养新技术的兴起,水稻单一的生态系统转变为稻蟹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它们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一水两用、一地多收,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蟹田米产业实现了“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1+1=5”,是名副其实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食品安全型产业,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目前蟹田米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品牌建设不足,市场推广乏力,没有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扶持,鼓励生态种养,企业也要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重视科技投入,加强智力开发,多方面解决蟹田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提高蟹田米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蟹田米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逯畅,余洁,罗晨港,李怡芳.蟹田米的消费特点与对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6(27)
[2]王武.我国稻田种养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水产.2011(11)
[3]李斌,郭财增,张小晓.宁夏稻田蟹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学养鱼.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