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发展的案例范文

创新发展的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发展的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发展的案例

第1篇:创新发展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公立医院 人事档案 创新

人事档案指的是现在及过去的各类事件直接产生的对个人具有保存价值的物体,具体包括文字、图片、录像等不同记录形式,可以详细再现个人的发展与经历。一套科学的档案管理系统对于公立医院的人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仍然保持着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使用习惯,这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公立医院人事管理的要求了。

一、公立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档案内容陈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人才化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深化,计划经济时代中典型的“单位人”慢慢被市场经济时代中的“社会人”所代替,以预防员工自由流动为核心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也逐渐开始松懈了。公立医院中编内员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虽然被纳入传统档案管理系统中,但其管理并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档案材料的流失,降低了完整性。与此同时,随着公立医院人员流动性的与日俱增,其医务人员的聘用流程也逐渐被简化,对其档案审核的重点仅仅放在人员学历及职称等方面,对于其他档案内容并不严格要求。因此,公立医院中使用的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并不能完全反应员工的真实情况,人事部门也无法根据档案内容对员工做出客观的评价。

(二)人事档案管理混乱

以“终身制”为核心思想的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中最具特色的人事管理管理方式之一,是提高公立医院人员稳定性的保障制度,并有利于人事档案的完整性。但随着这种“终身制”模式被打破之后,公立医院逐渐出现了大批编外人员,人事管理的难度也日益增加,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复杂的人群管理需要,各种多样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也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之下,正当的人事档案管理权并没有得到有效地维护,其管理权也被非法分散,人事档案管理陷入了混乱局面。

(三)人事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性,无法满足信息化发展要求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导者及操作者,其个人专业素质及素养都会直接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造成影响。然而目前在大部分公立医院中,大部分医院并没有针对人事档案管理岗位设置专门的人员,大部分都是由人事部门进行兼任。有些公立医院虽然设置了专门的岗位用于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但其管理人员往往是从其他部门调配过来的,并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系统的培训,严重影响了其专业性。与此同时,一些在人事档案管理岗位从事管理工作且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通常会认为该岗位发展前景较小,从而选择其他岗位,人员流动较大,管理人员在短时间内很难积累到相关工作经验,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完善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创新与发展的对策

(一)规范建档制度,完善档案内容

强化公立医院人事档案的规范性,应根据公立医院不同人员类型来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公立医院来说,编内人员是目前最核心且最主要的群体,其稳定性较高,流动性较低。在对这类人员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时,应按照国家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来进行规范操作,并确保原始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及一致性,避免遗漏现象的发生。在对档案材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缺失的档案材料应及时想补充,扩大档案材料的覆盖领域,将所有能够反应员工经历、个性、特长及经验的原始材料进行存档。当然,公立医院也不可忽视编外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人才自由流动的大环境中,公立医院应将自身位置摆正,严格按照国家人才管理的要求,对于已辞职人员的档案进归档、管理及交接。公立医院在招聘大量人才的同时,首先应使用正确的渠道来查找到该人员的人事档案信息,并根据档案中的具体内容对该人员作出客观评价,为医院的人事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成功聘用之后,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继续按照相关规定,对该人员档案材料缺失部分进行补充,完善内容。在档案托管过程中,应和托管机构保持联系,确保员工最新档案材料的移交工作得到及时开展。

(二)建立统一的社会化人事档案管理体系

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所使用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沿用了内外有别的管理体系,编内人员对应的人事档案是由具备人事档案管理特权的行政组织或者人事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要求,进行统一、集中的分类管理。县 (区) 及以上 (含县) 单位根据规定的人事档案管理权限,分别设立档案处、科、室等行政机构对编内人员的档案实施统一化管理;县 (区) 以下单位的人事档案工作是由县 (区)组织集中化管理,若不具有档案报关权利或档案较少的单位,其人事档案都是由上级单位进行统一管理的。公立医院编外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通常是由所在单位委托政府机构或人才交流中心来进行报关的。但笔者认为公立医院编外人员的人事档案应统一交由当地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保管及归档,这种管理方式既可以充分发挥集中管理这一制度的优势,有可有效预防个别公立医院通过各种非法手段扣留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确保医疗人才人事档案的自由流动。当公立医院编内人员由于某些个人原因需要放弃编内工作时,其人事档案可以通过一定的流程转入人才交流中心。

参考文献:

[1]杨美玲.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4

[2]唐梅.现代化中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构想[J].重庆医学,2013

第2篇:创新发展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 档案管理;创新;制度;信息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多媒体技术应用为主体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已经在社会各层次管理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化过程中,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档案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管理内容更加复杂、管理手段更加多样、管理水平亟待提高。针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遇到的各种挑战,本文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在新形势下更新理念,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档案的数量和种类都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近几年,虽然高校花下不少力气,制定了一些档案管理制度,但是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一是档案收集制度不健全,使得档案缺乏完整的记录,丧失了部分利用价值;二是因保管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造成档案损毁和档案遗失现象屡屡发生;三是档案利用制度不健全,造成有的档案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对档案的研究和利用。

(2)信息化水平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档案的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纸质载体发展为纸质、电子等多种载体共存的局面。然而通过调查发现,不少高校信息化水平依然很低,没有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档案的检索依然主要依靠手工。此外,电子档案的利用率极其低下,严重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发展。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一是缺乏专门的档案管理人才,不少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兼职人员,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二是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把档案工作当作一件附属的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和实际操作能力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

面对高校档案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为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跟上时代的步伐,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更新理念,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狠下功夫。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认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根据我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档案管理规定,结合实际,从档案的收集、归档、保管、保密、利用、鉴定等方面入手,制定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二是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制定电子档案的管理、分类标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是逐步向自动化转变,实现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一体化管理。要实行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一体化管理,就要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同时借助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机制,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2)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多媒体技术应用为主体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已经在社会各层次管理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化过程中,高校档案的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以纸质档案为主发展为纸质与磁盘、光盘、缩微等新型载体共存的局面,特别是缩微技术、扫描技术、光盘技术的广泛利用,极大增加了档案的信息存储量,而且开发利用速度快,具有直观性、选择性、易操作性。高校档案载体的多元化、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数字化以及档案收集与传递的网络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就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使得高校档案部门逐步走向社会,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服务。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可以将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档案的各种规律,不断改善档案的管理水平,有助于学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更重要的是,档案管理信息化还可以为档案利用者提供多种查询手段,为校内外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和变化对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的业务技能已经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新时期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较全面的档案业务知识和实际能力,还需要树立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组织档案管理人员系统地学习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要求其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灵活运用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大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逐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档案管理人员有很强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做到爱岗敬业,坚持原则。

总之,加强高校档案的管理,要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档案工作者只有不断更新理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档案管理工作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在推动教学改革、扩大宣传、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冯宝华.新时期加快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的思考[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

第3篇:创新发展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信息时代;规划院;档案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创新性很强的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规划院档案部门应是一个创新能力极强的职能部门。今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评价档案部门服务水平,特别是档案部门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准。无论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我国实际现代化的要求来看,都需要改革创新。在信息和网络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有力地支撑了档案工作创新活动,建立电子档案、构建网络平台、开辟档案网站。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档案工作创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入世后,信息业、咨询业的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优势、快捷的信息咨询服务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档案信息服务的对象日益广泛,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为适应这种国际化、信息化的挑战,档案部门以及档案工作者必须。

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创新服务方式,加快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建设。

一、规划院档案工作创新势在必行

档案工作创新就是指档案职能部门适应信息化发展变化,适应外在环境需要,形成新的结构、流程和服务方式。创新是现代档案工作增强自身生命力的特性、过程和方法。档案工作通过创新,可以更快地实现职能转变、改进观念以及运行机制和管理服务方式的再设计与建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公共需求的演进,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正面临着变革. 一方面,传统的、封闭的、狭隘的自我发展观念,缺乏整体意识,独自追求体系完备,自我封闭,不求合作,盲目追求“实体”的拥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和信息增值,导致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档案工作效益滞后的不利局面。另一面,档案管理中的重藏轻用的传统服务观念,制约着信息化的进程。在信息时代,档案工作者只有将其所掌握的档案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尽管档案界已认识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是档案事业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积习难改,陈旧的思想观念仍然在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程度迅速加深,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给档案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公共管理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档案工作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大力深化改革,强化自身职能,使档案工作信息化的普及应用变成生动的现实。

二、档案拓展服务领域的创新工作

1、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

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这是因为档案部门既要面对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有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更复杂,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邑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2、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对于档案信息开放和开发,档案工作者应当树立服务意识和产业意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出击。如在汇编专题信息方面:开发科技信息,帮助企业开发先进技术产品;开发经济信息,为企业结构调整服务;开发市场信息,为企业提供营销机会;开发法律信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3、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知识和信息总量急剧增长,面对浩瀚的文献资源,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

三、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档案创新工作

1、利用知识管理理念重塑档案工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如果说信息管理是一种技术创新的话,知识管理则是基于信息管理之上的管理理念的创新。知识管理包含了信息时代的许多先进管理理念,其中不少是档案工作可以借鉴的。知识管理主张运用集体的智慧整合企业各种形式的知识资源,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企业知识创新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转化,知识转化的核心在于隐性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内部化。企业档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记录,是固化的知识,属于显性知识。因此,基于知识管理的理念,档案部门仅仅局限于管理已经文本化的企业档案资料是很不够的,而应该根据自己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工作性质,在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积极推进企业显性知识的扩散,适当介入隐性知识的挖掘,促进不同种类的知识在企业内部的传播、共享和创新。

2、配合知识管理,适当淡化档案管理的边界,拓展档案管理的外延

知识管理是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考察企业的所有运作,并把对知识的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种具体管理之中, 因此,知识管理的对象非常宽泛。传统的企业档案工作的边界则是比较清晰的,主要是对企业活动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进行保管,目的是作为日后的凭证、参考。这虽然铸就了档案工作在企业工作中的特殊地位,但也限制了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配合知识管理,适当淡化档案工作的边界,拓展档案工作的外延。具体而言,档案部门应配合知识管理的实施,进一步树立大档案观,加强与图书、情报等部门在信息资源搜集、整理和提供利用上的分工协作,提升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水平,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这样,档案部门不仅可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更大贡献,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

3、借用知识管理的先进信息技术,提升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

知识管理并不是企业管理的全部,也并不是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相对立。知识管理只是从创造价值的角度考察企业的所有运作,并将企业的知识管理渗透到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从而使知识管理成为所有管理的中心和关注的重点。实施知识管理需要强大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比如,知识管理体系中的通讯网络、群件技术、推拉技术、多维度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 这些技术不一定都适合档案部门,但档案部门肯定能从中受益。因此,借助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机会,带动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升级,是档案工作实现自我发展的一条捷径。

结束语

总之,规划院档案工作者应在档案创新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档案创新工作是未来档案利用的必然趋势,通过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档案机构必定能够改变档案工作的现状,有效发挥档案工作的优势,为利用者提供更多更全更好更有实效的档案信息。

参考文献:

[1]蔡姗.影响规划院档案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学之友,2010(12):84- 85.

第4篇:创新发展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档案管理职能;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96-02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标志着文化软实力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世界文化软实力理论共同源头的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约瑟夫・奈为首的学者就开始意识到文化软实力发展对于国家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内积极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并大获成功。随后,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纷纷效仿,以文化价值观念、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消费为主流形态的创新

发展模式席卷全球。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七大把文化软实力上升为国家战略,既是顺应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同时,也是我国面对世界文化消费挑战、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创新的一种积极回应。

无论是世界潮流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还是中国本民族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目标,都需要国内房管局这一特殊的文化阵地积极参与、支持和实践。从房管局规章制度、人员培训到档案保存,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要求房管局每个部门积极应对,在这样的态势下,我国房管局档案管理部门作为管理领域重要的文化教育平台,如何实现在文化软实力发展中的职能创新,就显得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和重要。

一、档案管理的“软件”创新

房管局档案管理研究可以在多个向度上展开,如果从档案管理与基础建设之间的关系层面上说,我们可以把档案建设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就前者而言,主要指的是房管局档案馆舍、资料设备、计算机网络、配置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就后者而言,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就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工作能力等等,其二是就档案管理在整个房管局管理工作中影响力、辐射力和创造力而言的,主要指的是档案管理为房管局实践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帮助、支持和促进作用,树立良好的房管局部门形象,提升房管局管理职能部门的影响力等等。从理论上说,房管局档案管理建设中的硬件和软件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二者不可偏废,一般而言,硬件是软件的基础,软件是硬件的目的。但是,长期以来,房管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重视“硬件”、轻视“软件”的不良倾向,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是,房管局在档案管理部门更重视硬件设施建设,普遍重视和下大力气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这些固然是档案管理发展所必需的,但是,由此忽视了软件建设,则对于档案管理发展无疑是有害的。

按照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仅仅依靠经济、科技、资源等“硬实力”建设,很难在未来竞争中胜出,未来的国家或区域经济的竞争主要手段在于文化教育、意识形态、制度观点等等“软实力”。虽然这个思想最初产生于国际政治关系领域,但是,由于其对于文化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特别是对于各个学科领域具有的普遍的借鉴意义或者说普适性原则,因而迅速被国内各个学科领域吸收和借鉴,这一点已经被学界所公认。同样,对于房管局档案管理而言,我们也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借鉴他的软实力发展战略思想,认识到档案管理中的软件建设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在档案管理领域未来发展中的前瞻性。基于此,我们可以把房管局档案管理建设中的“软件”,称之为一种“软实力”,而房管局档案管理在文化软实力发展中的创新,就可以被表述为“软件”的创新。

那么,就档案管理的“软件”建设而言,如何实现在文化软实力发展中的创新呢?笔者认为,根据我国房管局档案管理的客观情况,至少可以在如下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其一,在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提升上,改变当前“一单、两低、两缺”的管理现状,即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业务素质偏低、工作积极性偏低;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缺乏对其针对性的培训指导。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房管局管理者认识观念上偏好“硬实力”、轻视“软实力”的误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这种状况,在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下,亟待实现档案馆工作人员文化素质的提升。在用人机制上,应该加强引进高素质人员,而且,针对现有人员素质的低下,加强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尤其是加强对人员成为知识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二,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形象提升上,亟待实现档案馆从“养老院”、“清水衙门”向专业教育平台的创新转型。这需要房管局档案管理部门改变传统工作思路,积极把档案工作与房管局整体工作联系起来,除了保存员工档案这一基本工作之外,还应该扩宽工作思路,创造档案馆舍为房管局服务的新型知识平台,以此改变房管局全体职工心目中档案管理工作专门为安排家属工作的养老院形象,以此提升档案管理部门以及整个房管局的文化软实力。

二、从保存守护职能向开放职能的创新

在传统管理观念中,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在于如何保存、保护重要资料。相对于房管局要处理各种繁杂的房产土地等日常工作而言,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档案部门偏重于被动性的保护和收藏,而整个房管局工作则偏重于主动性的解决问题。在文化软实力战略上升为全球性潮流之后,房管局档案管理职能中的被动性收藏保护工作面临着向主动性教育转型的创新任务。

按照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软实力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同化力与规制力[1]。其中,吸引力是贯穿奈的软实力理论的核心内容。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城市,衡量文化软实力的最客观的标尺就是看看它是否具有吸引力。在这个意义上,房管局档案管理工作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可以被表述为吸引力的提升。而在传统的房管局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无疑是缺乏吸引力的,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吸引力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固然有工作自身性质的枯燥乏味,但是,还与房管局档案工作被人为地与房管工作割裂有直接的关系。简言之,一旦实现了让档案管理部门成为房管局员工的“第二课堂”,档案管理工作就可以更加亲密地融入到整个房管部门工作中,并且为全体员工提供教育实践中获得巨大的吸引力、影响力,从而提升文化软实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改变档案管理工作与员工日常工作割裂的状态,实现档案管理职能的不断延伸和扩展,甚至向承担某些文献资料查找、信息处理等任务的方向积极发展,或者创造条件为房管局日常工作实践服务。例如,档案管理部门除了为开设员工开设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档案查询等教学内容之外,可以把档案馆舍作为员工参与实践的基地,特别是对于承担文献资料查询、信息传播、通讯宣传等工作任务的员工而言,充分利用档案部门这个教育平台,为培养和提升员工综合文化素质和多种实践能力,无疑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当然,最重要的作用还不在于此,就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和吸附力因素来看,档案管理工作积极参与、融入到房管局日常工作中,就会增加自身对于全体员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对于改善档案管理部门与房管局其他各个部门之间的疏远冷漠关系,无疑是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房管局档案管理在文化软实力发展中的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上文所说的两个方面,但是,就当前我国房管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言,在档案管理的“软件”创新上,以及从保存守护职能向对外开放的职能转型,无疑是最基本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之策,其不仅对于提升房管局档案管理部门的文化软实力,也对于整个房管局的文化软实力,都将发挥重要的意义,这正是笔者以此为选题进行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5篇:创新发展的案例范文

1 加快推进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步伐

(一)改革分散管理,使其向集中管理转变

在现行体制下,社会保险档案不同险种存在于不同的机构,在任何一个机构也无法查询到一个人的全部社保信息,这不仅导致业务交叉及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也不利于社保档案的管理、查询和利用。因此需要加快对这种情况进行改革,加快推动社会保险档案资源的整合,尽可能的使其集中在一个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实现集中管理,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保险档案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确保档案信息共享的实现。

(二)对纸制档案进行改革,促进其电子化发展

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撑下,电子档案作为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开始出现。在当前社会保险档案数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需要对纸质档案进行改革,加快向电子档案转变,这不仅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而且电子档案体积小、容量大、易保存,更便于查询和利用,有利于实现社会保险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改革服务,加快推进社会化服务进程

我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封闭性,服务对象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档案信息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社会服务功能缺失。但随着当前社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险档案的服务性功能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保险档案服务范围不断拓展的新形势下,对社会保险档案服务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树立“大服务”的观念,构建社会保险档案的社会化服务格局,加快推进社会保险档案社会化服务进程。

2 创新管理手段,加快推进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和社会化建设

(一)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全面加强规范化建设

当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一步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建章立制,细化标准和规范程度,以此来提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同时还要完善社会保险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保密、销毁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确保在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做到有章可循,保证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二)运用科技手段,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手段,把档案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连接,形成一个结构有序、资源共享的档案信息库,并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档案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和有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等信息技术建立的档案目录数据库和档案信息存储系统;档案基础平台建设是通过档案信息网络和相关管理系统建立的档案信息资源传输和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要按照这些要求,加快业务档案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档案目录数据库,逐步实现业务档案计算机检索;要把电子文件纳入档案管理的范畴,电子文件要实行脱机备份,与纸质文件建立相应的有机联系;要将档案管理信息化纳入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整体设计、同步实施。

(三)运用服务手段,切实抓好社会化建设

社会保险档案作为重要的民生档案,需要其更好的发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和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运用服务手段来推进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社会化建设。在实际工公务员,需要构建覆盖参保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全社会的档案利用体系,从社会保险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入手,进一步健全档案信息,提高档案工作的覆盖率,紧紧围绕社会和群众的需求来提高社会保险档案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社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社保档案应用水平和服务功效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3 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提供组织、人力和经费保障

(一)加强领导,推进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科学化进程

在当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将档案管理科学化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摆在突出位置,提到议事日程,纳入社会保障工作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要强化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业务部门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常抓不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和韧劲,加强督导、精心指导、狠抓落实,不断谋划新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队伍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及务实高效的高素质档案管理队伍。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采用多种形式来充实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队伍,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同时还要重视现有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其政治素养,从而打造一支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档案管理队伍,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在当前“大社保”背景下,档案数量庞大,管理过程必然产生大额经费支出;随着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档案馆库、专用设备、信息化管理技术和安全技术等软件硬件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以“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科学态度,多渠道筹集资金,主要是大力争取财政预算资金、上级专项资金和政策扶持资金,努力化解资金“瓶颈”,推动社会保险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6篇:创新发展的案例范文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科技创新资源 整合 路径

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技术创新成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仅表现在自然资源环境等先天要素禀赋的不平衡,更重要的体现在以科技创新力量整合的人文环境因素的不平衡。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欠发达地区长期滞后发展存在着“三大恶性循环”[1],即“自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经济系统的恶性循环”和“人文系统的恶性循环”。前者属于客观因素,后者具有人为因素的特征,而这种人为因素形成的制度文化环境在当前经济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一国经济并不是生产要素的简单叠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技术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功能”[2]。这种复杂的地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在市场机制还处于萌芽状态,以及传统的条块区域行政管理体制下的地方保护、地方封锁、地区分割等现状使得有限的科技力量处于分散状态,很难实现科技创新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整合的集成效应和规模效益。

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市场机制的培育,安康经济社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正在由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迈进,特别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富硒食品产业发展成为安康经济发展的亮点。目前,安康市富硒食品生产企业已达86户,其中35户规模企业从事富硒食品生产经营,开发了富硒茶、富硒矿泉水、秦巴硒菇、富硒饮品、富硒大米、富硒食用油、富硒魔芋制品、富硒保健品等50多个品系,实现工业产值24.6亿元;成长起了以紫阳县神云富硒茶公司、安康秦东魔芋食品公司、兴安富硒大米加工公司等一批富硒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市共有10家企业的11个产品获得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23家企业的24个产品被评为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5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已认定无公害生产基地68个,面积4万多公顷、产品24个,绿色食品两个,有机食品19个,等等。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显现出良好态势,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集群。然而,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生产经营依然是传统农业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手工操作、低成本、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恶性价格竞争等为特征的低端路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限。因此,通过安康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着力提高富硒食品产业的科技含量,以科技驱使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延伸富硒食品产业链,提高富硒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是安康富硒特色农产品产业升级发展的现实要求。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本文着力分析安康以产业发展带动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模式的成功经验及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其它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提供有效的借鉴。

一、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及文献综述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从内容上包括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物质基础资源、科技创新人文环境及制度资源等。其中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政府等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组织主体要素,是科技创新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是指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对特定的区域内各种与技术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技术创新机构和组织)、非主体要素(技术创新所需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进行的重新设计,实现创新体系内不同主体间人才、资金、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自我管理和自我协调进而形成的一种创新活动机制。

目前国内学者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学者们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科技资源及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研究重要集中在宏观政策研究层面。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蔡宇宏认为[3],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机制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各创新主体在创新方面的活动协调机能,它表现为在创新活动过程中,通过一套结构化的管理机制将不同创新主体整合在一起,实现创新体系内不同主体间人才、资金、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孙庆、王宏起认为[4],地方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包括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园区、行业检测服务机构等各种类型的研发机构、转化机构和中介机构,因此,推进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实现平台的联动发展以及资源的有效集成和共享;吴建南等认为[5],科技资源整合模式划分为大学资源开放模式、孵化器整合资源模式、行业资源集聚模式以及政府下设中介机构整合资源模式。本文以欠发达地区安康市为例,研究该地区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形成的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地方高校为平台支撑的行业中介组织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该种模式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一些简单的结论及建议。

第7篇:创新发展的案例范文

“中关村指数2013”借鉴硅谷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创新,首次进行了综合指数的合成,并深入分析了指数数据变化背后的原因。其指标体系也调整为创新环境、创新能力、产业发展、企业成长、辐射带动、国际化6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以及38个三级指标。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杨跃承认为,“中关村指数2013”指标体系和分析报告很好地把握住了高新区发展的核心定位,符合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对高新区提出的要求,对解决目前我国一些高新区发展中“重经济产出、轻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廖国华认为,“中关村指数”的编制,既可以为政府部门全面审视园区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工具和视野,也能为全社会了解和认识中关村提供新的窗口。由第三方机构来编制“中关村指数”,相当于用“第三只眼睛看中关村”,能够更加客观和理性地反映中关村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希望研究机构能够体现独立智库的价值和作用,敢于直面中关村存在的问题,为中关村的发展出谋划策。

六个维度刻画中关村创新发展

“中关村指数”研究编制工作总负责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公布了“中关村指数2013”综合指数的测算结果,并从六个维度刻画了中关村近几年的创新发展情况。

自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以来,中关村综合指数一直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中关村综合指数为194.6,较上年增加24.8点。从一级分项指数增长情况来看,2008-2012年,中关村6个一级指数都有大幅提升。2012年,创新环境指数达到223,位居第一;国际化指数达到202.5,位居第二;创新能力指数达到200,位居第三;辐射带动指数为191.2;产业发展指数为174.7;企业成长指数为158.2。

具体来看:一是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高端要素加速聚集。中关村成为我国海内外科技人才实现梦想的热土。2012年外省市户籍从业人员达到85.7万人,留学归国人员达到1.6万人;高学历从业人员加速增长,平均每月新增近1万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全年净增10.7万人;年轻创业者队伍迅速成长,2013年度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中有1/3入选者出自中关村。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金融创新进一步深化。截至目前,中关村上市公司224家,在“新三板”累计挂牌企业234家;2012年,中关村创业投资金额约159亿元,占全国创业投资总额的30%;各银行累计为中关村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超过100亿元;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36亿元。此外,中关村涌现出“车库咖啡”、“创新工场”、“联想之星”和“创客空间”等富有开创性的创业孵化服务新模式,为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搭建了许多新的联络服务平台。

二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国家自主创新源头地位更加突出。2012年,中关村企业科技活动人员达到40.2万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918.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中关村创新投入强度也大幅领先全国平均水平,每千名从业人员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53.7人,比同期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高出77.6人;R&D经费支出相当于增加值的10.5%,是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5.3倍。

中关村创新成果丰硕。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2012年共申请专利39703件,授权专利22632件,分别占北京市的43%和44.8%;截至2012年底,企业主导创制的国际标准103项、国家标准2569项。产业联盟成为中关村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截至2012年底,中关村累计成立产业联盟126家,成员单位超过5000家。

三是产业规模和人均效益持续攀升,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升级的中坚力量。2012年,中关村实现总收入2.5万亿元,同比增长27.4%;实现增加值3647.5亿元,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0.4%。人均效益持续提升,2012年,中关村从业人员人均实现总收入157.8万元,比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高27.3万元;万元增加值能耗约为0.08吨标准煤,仅为同期北京市万元GDP能耗的1/5。

现代服务业在中关村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12年实现收入1.7万亿元,占中关村总收入的66.6%。以移动互联网、生物健康、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共实现总收入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占中关村总收入的60.2%。

四是潜力企业持续涌现,领军企业实力不断增强。2012年,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达到4800家,一批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2012年,中关村有482家企业实现收入倍增,24家企业入选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中国50强”;1897家企业年收入超过1亿元,45家企业年收入超过100亿元。

以“十百千工程”企业和上市公司为代表的领军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2012年,中关村426家“十百千工程”企业实现总收入1.1万亿元,占中关村总收入的42.7%;中关村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达到1.34万亿元,企业合并报表收入达到1.33万亿元。

五是对外辐射模式日趋多元化,跨区域引擎带动作用逐步显现。2012年,中关村流向外省市的技术合同有17440项,成交额达602.4亿元,同比增长37.8%;中关村企业在外各省市设立分支公司8301家,较上年增加2648家。

与此同时,中关村与其他区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跨区域并购、跨区域共建园区等新辐射模式不断涌现。2012年,中关村企业并购京外企业的案例共44起;启迪控股在上海、广州、南京等27个城市建立了29个异地分园;联想集团在武汉、昆明、漳州、大庆等地设立了4个产业基地。

六是国际资源配置能力日益增强,成为我国科技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2012年,中关村新增外籍专家668人,目前在中关村工作的外籍专家人数达到2319人;英特尔、微软等96家“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关村投资设立子公司或研发机构200余家;联想、用友、中星微等一批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联合研发,设立了实验室、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

同时,中关村积极推进技术“走出去”战略。2012年,中关村企业实现技术或服务出口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8.4%;全年PCT专利申请量达1736件,占北京市PCT申请量的64.2%,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3家企业入选了“2012年全球PCT申请人500强”。

第8篇:创新发展的案例范文

谈到栏目剧,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可以说是创始者,早在1994年马及人就创办了这样一档本土特色鲜明的栏目,是电视剧和栏目的结合。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各地电视栏目剧如雨后春笋一般,生机勃勃地发展起来,各有各的特点,深受观众的喜爱,成为一种快餐式的电视节目样式,收视率节节攀升,如何更好地发展栏目剧这一特殊的节目样式,如何创新,就成了摆在电视栏目剧制作人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真实性是电视栏目剧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电视栏目剧是电视节目和电视剧的有机结合体,既有电视栏目的特点,又有电视剧的优势,与两者不同的地方就是电视栏目剧多以当地新近发生的事件作为基础,在民生新闻的基础上丰富,经过编剧的润色形成剧本,电视栏目剧的内容具有地域性,能够牢牢地争取并把握当地的市场份额,让观众在电视上看到身边发生的事情,很容易融入到其中,有归属感,这也就使得电视栏目剧区别与电视剧,具有真实性。因此电视栏目剧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坚持真实性,用真实的表现手法,展现观众身边的大事小情、民生话题以及社会热点事件。

二、长远规划是电视栏目剧创新发展的前提基础

长远规划是确定电视栏目剧未来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的战略计划,在栏目剧运营过程中,要不断制定并修正长远规划,定位、选题、活动以及宣传等各个方面都要涉及,在制定的时候要充分论证,避免“拍脑门”式的策划方案,给日后实施带来麻烦,也容易让电视栏目剧的运营偏离方向,一旦出现与其他电视栏目剧类似同质化的问题,就很难再谈到创新或者发展的问题,最终要么照搬照抄,要么关门大吉。因此,在策划电视栏目剧的时候,可以借鉴“外脑”的力量,一方面可以广泛吸取专家学者的力量,从理论层面把握;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市井百姓中得到启迪,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从实践层面把握。另外,在做规划的同时要将相关资源合理分配,各类型节目均衡发展,鼓励电视栏目剧从业人员创新,精准定位,做好市场分析,争取将每期电视栏目剧都做成精品,实现电视栏目剧精品化。

三、题材创新是电视栏目剧创新发展的动力

对于电视栏目剧来说,题材的选取大都具有本土性和地域性,容易得到本地观众的认可,但是这样取材的电视栏目剧也容易走进误区,取材的视野过于狭窄,要么关注都市题材,要么关注农村生活,表现的生活肤浅,很难深入,致使电视栏目剧的路子越走越窄。现在不少电视栏目剧都采取周播的或者日播的方式,每年百余期的节目必然导致选题匮乏,重复也就在所难免,给栏目剧的创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和压力,如果不进行题材创新,势必要造成节目内容同质化,观众审美疲劳,久而久之将造成收视群体流失,收视率下降的后果。分析现有电视栏目剧题材的特点,根据新近发生的社会事件进行再创作是题材创新的一种方式,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的,新奇事件、民俗风情、城市建设成就都可以作为电视栏目剧创作的素材。另外,可以尝试将现有都市现代题材的栏目剧向古装题材转变,将现有经典话题置身于古代的背景下,将会有不同的反响,刺激观众的收视欲望,让电视栏目剧获得重生。

四、品牌建设是电视栏目剧创新发展的升华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成为发展的动力。电视栏目剧作为一种特殊的电视节目样式,本身就很有特点,如果再把这种特点发扬,就能创造出品牌,扩大影响力。首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树立良好的形象,将品牌意识深入到每位编导心中,根据节目定位和风格进行宣传,宣传既包括日常节目中的线上宣传,让观众在心中形成鲜明的形象,将栏目剧的品牌深深地植入心中,每次提到栏目剧的时候就会想到品牌,宣传也包括线下活动宣传,可以在栏目剧开播周年或者有纪念性的日子举办观众见面会或者联谊活动,通过公益活动将电视栏目剧剧组和观众联系在一起,既树立了品牌形象,又将观众和媒体的距离拉近,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另外树立品牌之后,要通过品牌衍生品扩大品牌效应,如策划拍摄电视栏目剧同名的微电影、话剧或者选秀节目等,都能进一步加大品牌关注度。以黑龙江电视台的《开拍啦》为例,在推出了百集系列栏目剧《爱在屋檐下》之后,为进一步拓展品牌影响力,适时推出演员海选活动《全城都爱拍》,通过演员海选造声势、扩品牌,宣传一经推出,有近万人报名并参与到海选中,海选还把活动地点选择在部分高校进行,把参与热情极强的高校学生纳入其中,不仅增添了年轻人的活力,更将品牌知名度做大做强。

五、与其他新媒体合作是电视栏目剧创新发展的突破

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越来越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单纯靠电视自身的影响力似乎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与其他新媒体合作就成了电视栏目剧创新发展的新需要。微博是新媒体与电视媒体合作的代表,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09年8月门户网站中新浪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电视媒体和微博的合作也由此拉开序幕,电视栏目剧也逐渐加入其中,通过微博即将播出的节目信息、剧情,以栏目剧的内容为话题与观众交流、互动,成为一个实时与观众沟通的平台,无形中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另外还有参与栏目剧拍摄的群众演员将剧照在个人微博中,通过及时分享,让微博上的好友也了解电视栏目剧的信息,由于微博的好友不受地域限制,因此信息传递的范围也比电视广,创新发展得到了突破。

参考文献:

[1]汤蔚淑.电视栏目剧的现状分析及其优化策略.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5期,18-20.

[2]刘思敏. 电视栏目剧的现状与发展策略.声屏世界,2010年6期,54-55.

[3]李韬. 浅谈栏目剧的创新.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0年3期,61-62.

第9篇:创新发展的案例范文

据世界品牌试验室数据显示,2013年世界品牌500强里面,美国拥有232项,几乎占总数的一半,作为对比,中国自主品牌仅为25项;在福布斯杂志2013年的全球品牌100强中,美国占54项,中国自主品牌为0;从全球最有价值10大品牌来看,美国为8个,分别是苹果、微软、可口可乐、IBM、谷歌、麦当劳、通用电器、英特尔,价值为4184亿美元。从这三组数据里可以看到中国在自主品牌发展上的差距,而要追赶世界品牌发展的步伐,在这里我提四条建议:

第一,严格按照中国自主品牌峰会研究提炼出的“五力模型”进行品牌推进。“五力模型”是衡量中国自主品牌创新发展的科学指标,企业基础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创新能力、品牌市场能力、品牌影响力是在大量的案例调研和理论研究下,总结出的具有典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品牌建设指标,是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第二,发展自主品牌,人才是关键。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企业如何做好人才建设,如何引进高端人才、技术创新专家和品牌专家。新的技术革命最重要的是如何改造人本身,如何打造“新”人。所谓“新”人,第一个特点是三合一,既是技术专家,也是经营者,还是文化人;第二个特点是创新,致力于自主创新和科研研发;第三个特点是热爱自由。要发展真正的自主品牌必须寄希望于这些“新”人,而要培养他们,则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他们的心灵放飞。

第三,中国自主品牌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加大产权保护力度。严格产品的界定、保护、流转,这是中国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发展自主品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