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搞笑配音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用户规模超2.4亿,既满足了用户视听需求又易于参与互动
“几乎每天,我都会花不少时间看短视频。”小尹是名在校研究生,自从前一阵下载了几个短视频APP,观看短视频便成了他的新喜好。从热门舞蹈到流行歌曲,从搞笑视频到配音表演,小尹认为,“每条都不长,可以打发排队和等车等零碎时间。”
有媒体调查显示:近五成受访者每天会花费半小时以上观看短视频。有些受访者表示,在消磨时间的同时,也能学到不少生活妙招。“我比较喜欢介绍生活技巧的短视频,比如教做饭、缝衣服、拍照等。”家住北京的小郭告诉记者,“有些介绍烹饪和拍照技巧的短视频简单易学,看得多了,平台会持续推荐类似内容。”
“短视频能‘火’,主要是供需两端双重作用的结果。”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说,“在需求端,短视频满足了信息碎片化时代用户的视听需求;在供给端,不少短视频平台依据算法推荐给用户喜好的内容,并调动其拍摄、上传的积极性,从而丰富了平台内容。”
从围观到参与,短视频不仅吸引了一大批观众,更集聚起了众多“表演者”。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小洛,至今已在某短视频平台了84条作品,既有近期热门的手指舞,也有搞怪幽默的配音独白,“发现有趣的短视频,我就会模仿着拍一段,我也乐于看到别人点赞。”
一项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在网上过自制的短视频,其中近20%受访者“过很多”。“短视频平台以20—30岁的年轻人为主要用户。这一群体个性鲜明、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教授分析说,一些短视频在内容上可复制性和可参与性高,易于吸引用户参与,助推更广泛的传播。
由艾媒咨询的《2017—2018年中国短视频产业趋势与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超2.4亿,预计2018年用户规模将达3.53亿。高流量和高人气意味着可观的盈利前景。有业内人士指出,短视频平台盈利主要来自信息流广告、直播打赏等。短视频不仅捧火了平台,也为用户提供了“内容变现”的机会,吸引着广告商的目光。
简单追逐流量不可取,注重文化特质和价值追求的内容更受青睐
堆了满桌食物,狼吞虎咽,不时朝镜头喊着“求关注求点赞”;以夸张妆容或奇装异服吸引眼球,却美其名曰“才艺表演”;趁同伴不注意搞恶作剧,甚至可能危及人身安全……一些视频上传者为求关注,不惜以出格行为哗众取宠,引发不少网友的吐槽。
“简单追逐流量的观念非常不可取。”认为,一部分用户上传的不合规内容,意图在于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但赚取流量的底线必须坚守,网上内容也应传播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短视频时长较短,信息量有限,要出新出彩比较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表示,但出新出彩的方式并非只有搞笑与模仿,可尝试借鉴高端传统视听节目,吸收有益有趣的内容,才能有助于兼顾大众化传播和视频内容质量提升,体现更多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
“领奖先要手续费,买个教训实在贵。陌生电话不牢靠,寄钱汇款是全套……”在快手平台上,“明Sir”有着210多万粉丝,这位“网红警察”来自湖北随县公安局洪山派出所,通过短视频宣传法律知识和防诈骗技巧,风趣幽默,获得众多关注。
“一开始我不明白‘举头望明月’的‘举头’什么意思。”视频中的外国友人认真地回答问题。这则视频由一群中外年轻人组成的团队拍摄制作。“我们希望通过展示外国人在融入中国文化过程中的有趣经历,展现外国人在中国文化影响下,从觉得新鲜、困惑到尝试融入、最终互相理解的过程。”协会创始人之一方晔顿介绍说。独特新颖的视角和街采问答的形式,让这些有趣的短视频广泛传播,目前该团队制作的80余支短视频点击量已超过20亿次,拥有600多万中外粉丝。
“在同质化和泛娱乐化趋势下,用户对单纯搞笑和夸张的视频已审美疲劳,注重文化特质和深度的内容会更受青睐。”方晔顿认为,短视频应兼具娱乐性和反思性,让用户在视听享受同时收获思考。
平台应承担起内容审核责任,优化算法推荐,营造优质内容生态
今年3月,一些平台频频播出“少儿不宜”、有悖社会公序良俗的短视频,引发大众关注。因传播涉未成年人低俗不良信息,国家网信办日前依法约谈“快手”和今日头条旗下“火山小视频”相关负责人,对其提出严肃批评并责令全面整改,要求暂停相关算法推荐功能,并将一批违规网络主播纳入跨平台禁播黑名单。效果如何,仍需时间检验。
整治问题视频,一些短视频平台尝试做到防治结合,重视内容审核。目前,相关短视频平台在扩充审核队伍、完善审核机制基础上,推进机器学习、人脸识别等技术在内容审核环节的应用,以提高审核精准度和覆盖面。
要避免低俗流行,优化算法推荐不容忽视。李俊慧认为,短视频平台应实现对不同类别的内容给予不同权重的算法推荐,让更多知识性、正能量的优质内容获得更高权重。
1988年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以后,张涵予选择了中国煤矿文工团。在1995年之前,张涵予几乎没演过什么电影、电视作品,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译制片配音上。
那时候中国有两个专业的译制厂,一个是上海译制厂,一个是长春译制厂。长春译制厂主要配前苏联、东欧那边的电影,上海译制厂主要配欧洲电影。
张涵予头一回听人家配音感觉非常震撼。他当时也非常小,完全不知道是外国人在说话,还是中国人在说话,尤其是见到邱岳峰先生的现场工作之后。于是,邱岳峰先生成了张涵予的一个目标。后来张涵予到了央视译制组,他打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这个事业、献给话筒、献给录音棚。
张涵予善于模仿,他喜欢反复背电影台词、琢磨配音语气,“那时看《追捕》,就被唐塔医生的配音吸引了,回来就学,忽然有一天自己觉得很像,朋友也觉得像。”从模仿开始,张涵予走上配音的路子,最牛的是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除了男主角,所有的男性角色由他一人全包。“我最满足的一个角色是《沉默的羔羊》里给安东尼・霍普金斯的配音,很过瘾。”
凭着得天独厚的磁性声线,张涵予很快就因在一系列大片中的精彩配音表演而成为配音界的一线当红小生,当时中央译制厂和上海译制厂都想要他。“我们团长给我摆了很多去和不去的利弊,我分析了一下,后来还是决定不去了,就在我们团好好干。”
张涵予从小形象思维好,逻辑思维差,到现在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他把这归咎于爸妈硬生生把自己左手吃饭的习惯改掉了,他戏言道:“要不我脑子两半区都能发展。”在开始学配音的时候,张涵予甚至和家里人产生了矛盾。“干这行家里人是很反对的,因为每天背电影(台词),念这些东西,他们觉得我不务正业……”
后来,当配音成了有规律可循的技术活儿后,喜欢尝鲜的张涵予开始从内心排斥配音。“我从小叛逆,出门不愿和家人一块儿走路,不学习,就喜欢玩蛐蛐儿,可我不是傻玩儿,我心里有杆秤,我一直在找想干的事儿,而且我知道我一定能成。”
张涵予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人到一定岁数的时候,总想干点儿有创造性的事,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就像人们说的‘人要没点儿追求的话,谁这么早起床啊’。我后来琢磨电视剧现在也挺火,电影也挺火,我为什么不能去干这行呢?”
“御用龙套”一干就是八年
张涵予有一张亦正亦邪的面孔,略显沙哑的嗓音,加上从配音那儿学来的精湛演技,没有不红的道理,他缺的只是机会。直到1997年叶京拍摄《梦开始的地方》时,张涵予才崭露头角。
冯小刚看了《梦开始的地方》以后,说喜欢张涵予演戏的路子,有机会合作一下。实际上张涵予和冯小刚曾同事10多年,甚至于经常在楼道里擦肩而过,只是彼此没说过话而已。
“1984年,我就进入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做配音演员,那时我还是个中学生。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最早是在三环路边上的一个小院子里,当时制作中心不大,却总是有很多人晃悠和来去。我常会在走廊上看到有个瘦高瘦高的男人在晃悠,他喜欢一个人靠着墙、低着头、抽着烟……我想事情的时候也是这种状态,便注意他很久。”张涵予回忆说。
终于有一天张涵予问别人:“那人是谁?”人家告诉他:“冯小刚,老美工,现在折腾着做导演呢!”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张涵予中戏毕业后一直做配音演员。他不是那种善于交际的人,没事就去认识导演和制片人,求个角色要个机会。
很多人的相遇是注定的。恰好冯小刚是叶京导演的《梦开始的地方》的艺术顾问,张涵予就在叶京的带领下去冯小刚工作室。张涵予说:“我是张涵予!”冯小刚说:“我早知道了!”张涵予说:“我也早知道你是冯小刚……”
结识冯小刚导演后,张涵予从贺岁片开始,正式迈入了自己梦想的电影表演之路。在冯氏贺岁片中,张涵予的出镜率绝对能够称之为高,可以说是见证了一个从龙套到主角的渐变过程:从《没完没了》《大腕》,到《天下无贼》,再到《手机》,张涵予一连在冯小刚的影片中饰演了四个小配角,角色小到连名字都没有,只能用“朋友甲”“神经病甲”“ 卧底警察”等代替。
“我们私底下交往很频繁,他会找我讨论各种剧本,我也经常指导他配音,他更经常拉我去饭局。人家就说,你和冯小刚不是哥们么?怎么不见他提拔提拔你。我认为,主动提要求是一件让别人为难让自己下不来台的事儿,有合适的他肯定会想着你,没有你生插也插不进去。”张涵予说:“他一开始准备《集结号》,就想到我,我一看剧本就进入了谷子地的角色。小刚说:‘那天,我看到你蹲在地上一边看剧本,一边抹眼泪,我就知道,你是谷子地……’”
不过,冯小刚却一直不开口让张涵予出演“男一号”,而张涵予也曾经陪过十几个“男一号”试戏。后来张涵予就和冯小刚说:“你就让我试一下‘男一号’过过瘾,就算让我唱双簧,试完‘男一号’演‘男二号’都行。”
2006年8月,张涵予刚准备进一个电视剧剧组,冯小刚突然给他电话,“现在决定你演谷子地,马上收拾一下,准备下到东北部队去训练。至于那个电视剧,就算赔6倍钱,你也给我推了。”张涵予当场懵了,他甚至不记得当时自己回答了什么。
张涵予说:“他后来和我说,那天王中军提出要我来做男一号时,他心里乐开了花,可他不敢表现出来,只好保持找不到男主角的忧虑状,王中军为此还安抚了他半天。”
四十岁“蹿红”挺合适
冯小刚着实有着一双慧眼,他对张涵予的评价很客观:“之前他在我的电影里也演过戏,虽然很少,但是我对他很了解,今后我想会有很多的合作。”
经典是怎样炼成的呢?张涵予天天五点多起床,站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风中,斗志昂扬地投入“战斗”。拍戏时的张涵予颇有些“拼命三郎”的架势,不仅坠马受伤,在拍摄某场战争戏时,还因为距离爆破点过近,不幸被弹片击中,“一块黄豆粒大小的弹药嵌进了腰里,血把衬衫都染红了。当晚伤口就发炎了,肿起老高,只得去医院把弹片一点点挖出来。”
张涵予今年40岁,对于这个时候才开始红,张涵予对自己的评价是“挺合适”,“要是再年轻一点儿,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我根本演不了也不敢演这个角色。
张涵予感叹说:“我跟谷子地交流的过程特别的奇妙,每当我照镜子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长相都变成谷子地了,但是伸手触摸又什么都抓不到,谷子地在我脑海里既清晰又模糊。但是他悄悄地在我身上发生着一种化学反应,之前一直在发酵,到开机的那天起,我就完全和谷子地贴上了。这个角色是一点都不能“演”的,用不得一点技巧,必须用真情。所以全片没有一场戏是我事先想好该怎么演的,每天我穿上衣服就是谷子地,卸了妆也是顺着谷子地的轨迹去生活的。可以说我只能先把张涵予置于死地,而后才能生成谷子地。”
张涵予为了演好谷子地这个人物真的付出了很多。由于入戏太深,导致现在他还没有完全从这个人物中走出来。“直到现在我晚上还会经常梦到我要去找那些战友,但是有人拦着我不让我去,然后就会哭醒。我总觉得电影好像还没有完,我还有事情没有办完,我要去把那些事情办好。”
《集结号》上映前,张涵予的妻子还曾找到冯小刚,“导演赶紧上映吧,张涵予魔怔了,经常地睡到半截觉嚎啕痛哭,醒了在那儿发呆。”
对入行20多年的张涵予来说,谷子地是他演的第一个电影主角,冯小刚在他身上赋予了英雄的气概,使张涵予成为中国影坛难得的阳刚黑马。《集结号》在韩国釜山电影节首映,很多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更是围着张涵予用韩语热烈地叫着“大哥”“谷大哥”。
出演《集结号》后,张涵予的表达有了一种提升,也显得格外“哲学”,他说:“幸福感来自精神,来自肉体。拍摄《集结号》,我的肉体是痛苦的,但精神异常快乐!”
真实的张涵予什么样
张涵予有个幸福的家庭,女儿已8岁大。张涵予穿的衣服,都是老婆一手操办。用他的话说,老婆对服装特别有研究。
张涵予的家位于楼的顶层,那里有个宽阔的露台,露台上有个小木屋,还有木制的桌椅,堆放在一角的烧烤工具,让人不禁联想起夏日的夜晚,这里该是多么地舒服。他家的一个房间正中间摆着台球案子,可以想象三五知己,小聚一番,切磋一下球艺,再聊几句知心的话,生活是多么惬意。
张涵予现在成了大忙人,跟朋友见面的机会少了,手机就成了和朋友沟通的重要工具。给朋友打电话时,他总会顽皮地变换各种声音,不过最终总是会被揭穿。他还经常会给朋友发些搞笑的短信,让朋友感觉到他依然在惦记着他们。
从幕后到台前,张涵予的艺术才能被充分展示了出来。但是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在光环的背后是他不断的学习与努力。电脑成了他事业的好帮手,在给《指环王》《特洛伊》等大片配音时,他通过电脑和网络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使自己能够在配音时有的放矢地通过声音表现人物性格。在家的时候,张涵予大部分时间都是对着书房里的那台戴尔电脑看剧本、查资料。
别看张涵予在《天下无贼》中的画家造型酷酷的,蓄着胡子,头发染成黄色,很现代很有艺术气息。可生活中的他还有另外的一面,那就是“怀旧”。在拍戏、配音之间的空隙状态,张涵予的爱好是收藏文物,尤其喜欢旧家具。在他的家中,到处都能感到他对旧式家具的喜爱,别提什么床、柜子这样的大件,就连卫生间中的洗手池、镜框,厅里的小茶几、电视柜也无一例外都是旧式家具的样子。
张涵予喜欢淘宝,曾多次去过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家。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有一对2米多高的雕龙花梨木大柜子、粗腿的大罗汉床,外国人很看重这些宝贝,柜子前面安排着两个黑人保镖,保护工作密不透风。他非常惋惜地说,这些东西在中国都见不到了,流失到国外非常可惜。
关键词:冰河世纪;电影;人文;内涵
《冰河世纪》第一部是在2002年上映的,由克里斯・伟基导演的动画电影,影片由20世纪福克斯发行,上映后,取得了一定的反响。目前已经推出了四部,故事主要围绕三只史前动物和一个人类弃婴展开。影片定位是一部喜剧动画片,其中所渗透出的人类情感的变化,让人无不为之感动。
1.《冰河世纪》电影概述
《冰河世纪》电影系列,是四部动画片合集,自2002年第一部《冰河世纪》上映以来,《冰河世纪》电影一直广受好评,好评点除了在于精良的动画制作,还包括其中其中每一个独一无二的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冰河世纪》前两部可以算得上是动漫史上的精品,电影的主要人物是猛犸象曼尼,树懒席德,剑齿虎的亚哥,但是电影的开篇出现的却是那个拼命追着一颗松子的松鼠。那只灵活而又充满喜感的松鼠,开启了冰河时代的故事的序幕。那是一只可爱、倒霉而又可怜的小松鼠,不懈的追求着自己喜欢的松果,但是却总是追不上,每一次那只可爱的松鼠都会吸引到观众的目光。《冰河世纪》系列影片广受热捧,影片总体呈现的是喜剧搞笑的基调,每一部都会以不同的喜感吸引大家。影片本身独特的视觉效果,例如对于动物神情、毛发以及配音,都无比精致。
影片搞笑的场面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小朋友的,当然这系列影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儿童动画的层面,受众范围越来越广,不同年龄的人都能够在《冰河世纪》中找到共鸣点。这也是影片大获成功的地方。影片拍摄整体上而言,成本高昂,但是高昂的成本对不起这样的票房与热度。《冰河世纪》的故事情节以及对于动物的细腻的刻画,在好莱坞电影中算得上是一种典范,好莱坞同样题材的影片有很多,但是获得如此高评价的同类型影片却是极少见的。这就说明,一部影片真正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技巧上的打磨,更重要的是细心的对影片中主要的角色进行打磨,能够触发影片给观众所带来的好感。任何一个影片的成功都不是偶然,是经历了无尽的努力。《冰河世纪》也和所有成功的影片一样,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也是尤其原因的。目前,《冰河世纪》系列电影在国内动画电影中好评率还是比较高的,堪称国人喜欢的动漫电影的经典之作。
2.《冰河世纪》系列电影的人文内涵
《冰河世纪》系列电影中,不仅仅是一部喜剧动画片,其中渗透了很多的人文内涵,看过这部影片的人,会产生对人性的思考,对友情、亲情与爱情的思考等,这些都在影片中表现出来,一群动物的世界里,就像是一个小型社会,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影片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动物们基本上都是互相团结,互相鼓励。这是美国动画电影创作的一大特点,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给人以视觉、心灵的震撼。这源自于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的自由、民主与包容思想,融入到影片中。让人们感受到一种自由、开放与包容的舞令人向往的动物的世界,这就是影片所渗透出的文化的关怀。《冰河世纪》这人文内涵的另一个方面就表现在对将所有动物的角色赋予人性的光辉,他们有着人类共同的情感,有友情、爱情与亲情。这样的情感是纯洁的、无害、团结的,这样的情感是人类美好的情感,让人感动。这一系列的电影充满了温情的风格,让人感受到温暖的同时,又充满了对真善美的向往。
影片中的三个性格不同的动物充当了拯救人类婴儿的勇士,他们团结,充满了纯粹的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冰河世纪》所创作的成功给了很多动漫电影一些启示,就是一部好的动画电影需要的不仅仅是特技,更重要的是对影片中能够赋予的人文内涵,充满的对于人性的思考以及人类真善美的追求。只有在形式上和精神上都能够与观众形成共鸣,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创造真正的影片本身该有的价值。国内动画电影一直以来发展缓慢,与日本、美国动漫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也就使得美国、日本动漫在中国有广泛的受众,但是他们在动漫上的经验,确实值得国内学习。不管怎样,《冰河世纪》的最大魅力所在就是其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内涵。这样的人文内涵是国内很多影片不仅仅是动漫电影,都应该借鉴的。
3.结语
《冰河世纪》系列电影是美国动画片的典范,自上映以来广受好评,一直受到追捧,其受众范围不仅仅是儿童,还有很多的成人。《冰河世纪》电影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功,就在于其所渗透的深刻的人文内涵,这样的内涵包括文化的关怀、人文的关怀,自由、包容的文化,以及对人类真善美的终极追求,使得影片充满了震撼人心的魅力,这一点是国内影片所应该借鉴与学习的。
[参考文献]
[1]张小红.《冰河世纪》系列电影人文内涵解析[J].电影文学,2014(11).
[2]郝孝华.从《冰河世纪》看中国动画电影创作出路[J].电影文学,2013(03).
[3]高静,于瑾.从电影《冰河世纪4》透视美国家庭价值观[J].电影文学,2013(02).
冷幽默,很英国
2007年英版《葬礼上的死亡》上映时,就曾引发过一场“英美幽默大比拼”。首先开火的是美国人。《纽约邮报》认为。这片子完美阐释了“英式喜剧黔驴技穷”:《华尔街杂志》说,从标题到内容,都是他们惯有的拖沓唆:《圣保罗先锋报》则大声疾呼,有人躺在棺材里,英国人却拿它做笑料,只有长期在阴冷空气里生活的人,才这么冷漠无情。
虽然在外人眼里,英国人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正经样儿,但他们自己却对其幽默感自信无比。按照作家乔治・麦克斯的说法,在其他国家,如果人们看谁不顺眼,或者恨谁,他们会骂你愚蠢或粗鲁。在英国,则会说你没有幽默感,这是最严厉的谴责,最彻底的轻蔑。
于是,美国人的批评,如同在英国人心里狠狠剜上一刀,素来绅士儒雅的他们,也忍不住回击:我们的幽默不是快餐文化。它讲究克制、含蓄,其中大量的双关词、荒诞的情节、机智的反语与讽刺自嘲,都是需要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后,仔细看,慢慢品的。
为了让美国朋友有更直观的认识,英国几家媒体还连续几天辟出版面,以“例证法”向对方阐述何为“英式幽默”。从文学戏剧,谈到电影电视广播剧,再到生活点滴。字里行间洋溢着旁若无人的自我欣赏和满足。他们先是驳斥了美国人所谓的“英式幽默很嗦”,所用武器是作家杰罗姆写于1889年的小说《三人同舟》。
英国媒体引用了书中那段很经典。但实在有点神经质的“猩红热诊疗法”:我摸摸我的脉搏,只觉它忽然跳了起来。掏出表来数一数,一分钟跳147次。我想摸一摸我的心脏,摸不着,它停止跳动了。于是,我想看看我的舌头,尽力把它往外伸,同时闭起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往下看,只能看见舌头尖。这样观察的结果使我相信,我真的害了猩红热。英国媒体觉得,“看看这些你便会明白,把简单的事说复杂,那代表情感的迫切。语气的加强。那是英式幽默的智慧所在。”
当然,英国人除了能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还能反过来,把重要的事轻描淡写,一切“玩笑”处之。媒体举例说,二战时,德国人为了对付英国轰炸机,修建了不少假机场、假飞机,可高射炮却是真的。英国军方第一次行动,不慎中计。狂轰滥炸后,敌人毫发未损,自己却损失了好几架飞机。
好在英国人够聪明,及时发现了敌人的诡计。于是,第二次轰炸,他们只派出一架飞机,投了几枚炸弹后,溜之大吉。德国人只见飞机投弹,却没听见爆炸声,很是疑惑。待到天亮一查,原来英国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投了几枚木制假炸弹。
这种“轻描淡写”的英式幽默,在影视作品中更是常见。大导演希区柯克就常在他的电影里搞这种把戏。例如《火车怪客》的结尾,游乐园的旋转木马失控了,一个老汉自告奋勇钻进去营救游客。他爬进去之后停下来掏口袋。观众一定以为,他是忙着找工具。怎知人家是掏出手帕,不急不缓地擦擦鼻子,之后又揣了回去。
英国人对王室的调侃也向来不遗余力,任何大人物、大事件,都能搞成博人一笑的小游戏。他们曾在木偶剧中,把查尔斯王子描写成生态学怪物,把玛格丽特公主说成是杜松子酒鬼:在电视剧中,虚构女王去世后的场景,并让剧中的卡米拉和公公菲利浦亲王“私通”。让哈里王子成了一位梦想“篡位”的阴谋家。
就连著名的性玩具商店“安的夏天”。也不放过王室。他们曾借女王金禧庆典,推出新产品和新广告。新产品是一个金色的女性用振荡器。名为“女王陛下的快乐”。新广告是经过电脑处理的女王相片,女王穿戴着极其正式的皇冠、黄袍,坐在王位上,认真读一本《安的夏天之宝典》,并发出赞叹:“真该人手一册。”此广告在商家62家分店的橱窗上张贴了大半年。
“我们信奉王尔德那句:‘越是重要的东西,越不能严肃地谈论它。’”英国人这样定义自己的“轻描淡写式幽默”。如此看来,像影片《葬礼》这样,把死亡当笑点,倒也很符合他们的幽默观、人生观。其实近几年,英国人特别喜欢在葬礼上玩幽默,不光影视作品如此,生活中也出现了不少“个性主题葬礼”。
早前就有媒体报道,不少英国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求把葬礼移植到他们平生最喜爱的地方进行。有位农妇要把她的遗体放在牛食槽的草料里,让哞哞叫的奶牛为她合唱最美的安灵曲:有个退休警察,一生没破大案,因此嘱咐亲属,来他葬礼的吊唁者个个要带上手铐,以安慰他的职业荣誉感。有位英国男人更绝,一辈子总想出人头地,却终没实现。于是,要求死后把骨灰装在十个烟花里,请亲朋好友到公园,半夜看他升天,在末了轰轰烈烈,光辉灿烂一回。
英国人玩来玩去,其实大多是冷幽默,带点蔫坏又闷骚的气质。而英国幽默之所以“冷”,和他们深奥精妙的嘲讽术密切相关。英国媒体将其形容为:“端着严肃态度,摆着肃穆表情,做着拿人拿己开涮的荒唐事。”比如,你可能会在一个乡村小咖啡馆遇见以下一幕:结账时侍者问客人:“您用什么结?”“塑料。”侍者错愕之时,客人掏出一张信用卡。而英国媒体眼中,深得英式讽刺幽默精髓的,还要算那位满脸倒霉相,一副青蛙般的嗓音,每天都在捉弄自己、揶揄别人的憨豆先生。
美国人多年来不遗余力地证明,以憨豆为代表的英式幽默非常负面。他们以主演阿特金森为例曝料:阿特金森私底下是个害怕镜头、了无生趣的沉闷老男人。最大的乐趣是闷头改装车和去教堂,被抑郁症困扰了10年。由此,美国人得出结论,英式幽默的特点是――内心阴郁的人非要假扮开心果。从心理学角度看,越是自极、压抑、自负、傲慢以及容易焦虑的人,越喜欢使用揶揄、挖苦、人身攻击等负面幽默方式。
对于美国人的论断,英国人才懒得管,他们认为,那是没文化、缺内涵的美国佬酸葡萄心理作祟。英国媒体说,这一点,从1997年《憨豆先生》电影版风靡全美便能看出来。当憨豆走出BSC,冲向美国大银幕时,英国人只是在隋节设计上,让他与美国发生了稍许联系――憨豆被骗去美国冒充文物鉴赏家,搞出了一系列闹剧。“稍作安抚,美国人就乐呵呵地贡献了2亿4千万美元票房。这样来看,这些年来他们对英国幽默指手画脚地一连串点评,也就没多少说服力了。”
简单直接的美国喜剧
其实,美国人只是嘴上爱给英式幽默挑刺,实际上,这些年他们相中了不少英国喜剧进行
翻拍。除这次的《葬礼上的死亡》,NBC电视台的《办公室》、1430的《之徒》,从情节到片名,几乎全从英剧中照搬。就连他们看不惯的英式嘲讽术,也借鉴了不少。
喜欢向英国人学习反讽自嘲的,还有曾经的两位美国总统――克林顿、小布什。克林顿在离开白宫前,领衔主演了一部很有喜感的电影短片《最后岁月》。片中,克林顿一会儿对着“吃”进钞票不“吐”东西的自动售货机拳打脚踢:一会儿拿着亲手做的午餐狂追希拉里:一会儿抱着一尊奥斯卡小金人对着镜子练习答谢词。
看着前任克林顿的搞笑表演,小布什很不服气。为了证明他也是很幽默的,一次记者协会的年度晚宴上,小布什为记者朋友播放了很多幻灯片。当那张他从白宫办公室向外眺望的照片出现时,布什在边上配音:“那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到底藏在什么地方!”过了一会儿,又出现一张布什在家具下面找东西的照片,他的配音是“哎,武器不在那儿!”紧接着的一张,是他在办公桌下乱翻,这时布什说:“说不定在这下面呢!待我掏出来。”
两位总统自编自导的自嘲剧,在英国人眼里,倒是很符合美国人拍摄的一部喜剧片名《阿呆与阿瓜》。英国人说:看吧,美式幽默从里到外透着粗俗,尽是些“傻里傻气的笑话”。
不光影视作品,英国人觉得美国人把其“速食幽默”也带入了生活。比如,各个州都有些稀奇古怪的法律条文哗众取宠:禁止大象在大街上散步,除非它的脖子上拴着一条链子:禁止夫妇俩到商店购买大床时,两人一起躺在床上“测试床的柔软度”:禁止人们对狗做鬼脸,否则将面临罚款、逮捕或监禁:一个已婚男人乘飞机时必须携带自己的妻子,但如果他结婚超过12个月就不必了。
美国人为了将幽默精神发挥到底,甚至开办了很多幽默俱乐部,如“笑不够之家”、“无聊学会”。在那里,会员们可以学到讲笑话的各种技巧,通过考核还可获得“幽默合格证书”。可即便这样,英国人也始终不给美式幽默一句赞美,在他们心里,暴发户们玩的是闹剧,始终在低级趣味里打转。
同根同源两兄弟
如果说美国人的逗笑手段尽是些厕所笑话,那么影片《热情如火》的粉丝一定不同意。导演比利-怀德的这部巅峰之作,曾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好的喜剧片”。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讲述了两个潦倒的乐手乔和杰瑞,走投无路时,易装加入女子乐团,而杰瑞扮成的假女人,却被百万富翁奥斯古瞄上。最精彩的,要算影片末尾的对白,其实颇有些英国冷幽默的味道。当假女人杰瑞对着“情郎”奥斯古说:“我不能生孩子。”奥斯古答道:“我们可以领养。”杰瑞无奈了:“我是个男的。”没想到奥斯古竟无所谓地扔出一句:“没有人是完美的。”话音刚落,影片戛然而止。
一、《天天向上》:开辟娱乐脱口秀节目的新实验田
湖南卫视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自2008年8月播出以来,逐渐受到观众的喜爱与业界的关注。《天天向上》与其他娱乐脱口秀相比,其精彩的创意令人称赞:如节目第一次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与公德为主题;设置了同形态节目中第一个清一色的男子主持团体;各行各业的嘉宾职业秀成为节目的一大点亮,开辟了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新的试验田,对于娱乐脱口秀节目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缘于《天天向上》秉承了娱乐脱口秀节目与生俱来的气质,如鲜明的娱乐特色、搞笑的风格、主持人的伶牙俐齿和插科打诨等等。同时节目也对原有形态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无论是在形式设计还是内容建构方面,都给人很大的启发,起着“启下”的作用。
首先,《天天向上》首创了国内第一支男子偶像主持团体――“天天兄弟”,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策略的确起到了奇效。2009年3月,新锐杂志《新周刊》将“2008最佳娱乐秀节目主持人”这一奖项颁给了《天天向上》主持群。在《天天向上》主持群中,五位主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人主导节目流程,有人专门负责搞怪,有人负责发问、充当被攻击的目标,每个人的潜能都汇聚在群体的合力中,最终呈现出“快乐同学会、专业大课堂”的表现形式。
其次,在传播内容上,《天天向上》更是摒弃了一般娱乐脱口秀的题材选择,而是独辟蹊径,选择了以公德礼仪为节目主题,以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嘉宾职业秀为节目内容,通过嘉宾访谈与表演,让观众了解各种行业中所蕴含的文明礼仪,探寻行业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资深配音演员、广告明星、亚洲花样跳绳团体赛冠军成员、中国第一支帅哥级列车乘务员、沙画高手、跑酷团队等嘉宾纷纷做客节目,让观众对那些平日里既熟悉又陌生的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总之,节目突破了以往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的制作模式与操作理念,既笑料百出、轻松幽默,又不失文化内涵与丰富的知识,传递给观众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此外,专门拍摄的情境教学短片――中华文明礼仪系列也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而是采用了幽默情景剧的形式,通过真人表演,用故事传递传统文化,用影像阐释道德礼仪,将知识和娱乐融为一体,让观众在娱乐中学习礼仪并接受熏陶。
二、形态、内容、品质――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创新的增长点
(一)形态创新:不拘一格、打造复合型节目形态
电视节目传播形态的重要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观众求新求变的收视心理作用下已经愈加重要。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已成为当前各种类型节目之间相互竞争、吸引受众、抢占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无论面对何种收视需求, 都必须转化成相应的电视节目形态, 才能为观众所接受, 达到传播、服务的目的”[1]。无论是《东方夜谭》还是《今晚》,它们的退出在一定程度上与传播形态的雷同与老化有关,两档节目基本都是以主持人的个人秀和明星嘉宾访谈为主,形式较为单一。而《天天向上》在形态上的创新就在于,它虽然是以娱乐脱口秀为主导形态,但是却融合了其他众多节目的表现元素,在形态设计上不拘一格:节目的开场就如同大型晚会的开场歌舞,主持人与嘉宾载歌载舞,在全场观众的欢呼与尖叫声中出场,整体上营造出一种热闹、欢乐的氛围;节目进行过程中除了访谈之外,也会穿插着进行歌唱、舞蹈、情境表演、与场内观众互动等,着力彰显“秀”的特点;而体验化传播又在“沙画高手”、“汉唐乐府”等部分单元中成为了主要的表现形式,主持人或亲自上阵,动手体验沙画的魅力并进行比拼,或穿上汉代的服饰,在虚拟的时空环境中体验着古人的情怀。总之,在一种节目形态中,融合了多种节目的类型与元素,集多种特点于一身,再用简单的类型概念对其进行界定已经非常困难了。“在当今文化理念和艺术观念颇为开放的时代,传统的艺术范畴和概念在多元文化的相互整合中不断被打破,这给了锐意创新的艺术家探索新类型、新形式的自由空间。” [2]而透视当前电视传播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许多新的节目形态在设计时都融合了众多其他节目类型的特点,而节目基本元素的重组与变动都会促使新形态的不断出现,电视节目形态创新也有着广阔的空间。在明确了节目的目标方向之后,完全可以根据节目的需要进行形态设计。
(二)内容创新:营造“熟悉的陌生化”效果
在传播内容上,以《东方夜谭》和《今晚》为代表的娱乐脱口秀在话题选择上通常是以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软新闻”为主,看人间趣事,聊新鲜话题,长生活智慧,消郁闷烦恼,明星访谈部分也是走的轻松娱乐路线,与其他明星访谈节目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长此以往观众必定会产生审美疲劳,节目的收视下滑也就不可避免。而《天天向上》则另辟蹊径,在传播内容上做足功夫,尤其是嘉宾职业秀的推出,营造了典型的“陌生化”传播效果。“人们对于司空见惯的日常世界往往处于俗套、滞钝、麻木的感受状态,而艺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能够更新人的生活经验和日常感觉,‘陌生化’便能起到这种更新的作用。将日常语言通过‘陌生化’转化为艺术语言,使那些本来普通、平常的东西变得新奇、生动起来,从而显出新的意义、新的价值、给人以鲜活的感受与超常的体验。”[3]陌生化的内容意味着新奇、有魅力,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心理学上讲,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习以为常的事物、对象、刺激物会使人的心理功能产生弱化倾向,导致神经的钝化、情绪上的厌倦,而新鲜的、陌生的事物则会触发观众的收视兴趣。在节目中,唐乐府创始人陈美娥女士、四川缙云山绍龙观的李一道长通过传播各自专精的中国汉唐乐府礼仪以及道教养身文化,使观众对中华礼仪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世界YOYO球大赛少年组冠军通过为大家表演YOYO球――世界上花式最多最难、最具观赏性并已风靡全球的手上技巧运动,传递出这一发源于希腊且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运动背后的竞赛礼仪;特型模特则通过诱发观众无限想象的形体展示,让观众在熟悉却又“陌生”的形体审美中感知到职业化塑形和呈现也是一种礼仪。为了体现节目对于传播中华文明礼仪的诉求点,节目更是邀请了中国手影大师沈晓、中国沙画艺术家大宝、全国普通话泰斗级人物张颂、国内著名服装设计师计文波、著名民族歌唱家李谷一等名家,通过他们的精彩演绎和讲述,诠释出节目在传播中华文化以及道德礼仪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
(三)品质追求:深入浅出 寓教于乐
“从古至今,浩如烟海的理论也许可以按照贺拉斯的观点分作两类,一类主张给人教益,另一类的目的是供人娱乐――诗人的目的在给人教益或供人娱乐或是把娱乐的和有益的东西结合在一起。”[4]以《今晚》和《东方夜谭》为代表的早期娱乐脱口秀节目主要是以纯粹的娱乐为节目主旨,这也正如美国人沃尔夫所言,未来的消费者不管买什么,都是要在其中寻求娱乐的成分。其实娱乐是必要的,即使娱乐产业再盛行,也并不代表这个世界只剩下娱乐资源。娱乐和严肃都是需要的,合理分配才是关键,适度协调才是硬道理。《天天向上》则在寓教于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节目避免了只追求纯粹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与娱乐功能的病垢,而是借助于脱口秀、情景剧等本身具有娱乐元素的形式,围绕着嘉宾职业秀、中华民族礼仪等内容,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巧妙地将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整合,使传统的文化资源在同文化产业的运作与互动中重新包装开发,把文化中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以及审美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而受众对这一表现形式与内容也是非常青睐,这也正如马斯洛所言:“审美需要是类似本能的,它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这种需要发现于所有文化、所有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洞穴人文化时期。”[5] 由此我们认为,在受众的文化接受中,绝对不能仅仅只有娱乐、尖叫与欢呼,受众也需要审美、感动、内涵、熏陶,也存在对教化与启悟的需求。借助寓教于乐的方式,既可以增强传播的普遍性,又可以提高接受信息的容易度,既满足受众教化与启悟的需求又不失审美情趣与娱乐因子。《天天向上》无疑给同形态节目创作以很大的启发。
从《东方夜谭》与《今晚》红极一时但又黯然退出荧屏,再到当前颇受业界和学界关注的《天天向上》,中国的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一直在形态、内容、品质方面进行着探索。需要指出的是:形态、内容、品质这三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在一起的组合必须能够形成一种化合反应,节目才会有生机。电视产业本质是一种创意产业,电视传播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创意的竞争。《天天向上》之所以会得到观众的认可与业界的关注,自然要归功于其精彩的创意,然而在电视传播中,外在的形式创意很难保持长久不衰的吸引力,观众内在感受的深刻与否才直接决定着节目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有创意的电视节目在保持外在形式时常出新的基础上,更应及时剖析当下的社会心态,用适当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抚慰与影响受众的心灵,激发受众的共鸣,这样的节目才会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注释:
[1] 郑蔚、孙微:《电视节目形态的引进与创新――兼评》,载《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
[2] 高鑫、贾秀清:《21世纪电视文化生存》,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3] 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56页。
[4]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0页。
所谓“贱”,在此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因为这个“贱”恰恰是这本书所展现的,也是这本书最主要的精神。用一种“伪”书的样貌,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它跟过去很多的书都不一样。它颠覆了人们对“书”的定义。它就是书中的“怪咖”,它在贱贱的文字与图画里,带给人娱乐与思考。让人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开始思考那些和吃的行为、吃的食物以及吃的历史等各方面的故事。
About
Plus21
微博:http:///plus21
+21图书出版工作室――又名21号造书厂,隶属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壹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成立。团队目前只有两名成员:赵彦(编辑部主任)、杨军(设计师)。
About
插画设计师
微博:http:///boziko
高瑞波
在给书配图画插画的时候,还是东华大学视觉传达系大四学生,现为上海莫多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
About
《人类使用说明书――吃》
当我们行使人类的某些本能时,我们会碰到如下一些事物:各种各样的庸见、悖论、错误、幽默、矛盾、假正经。我们很多习以为常的普通行为都包含着一些无意义的意义,却常被我们忽略。这本关于吃的伪说明书以反讽、挖苦、搞笑的不正经腔调,以图示说明书的形式调侃和诠释正经的行为吃。在调侃和诠释的背后,是一种严肃的文化批评和哲理思考。《人类使用说明书――吃》文字的插科打诨与严谨拘束的图示相映成趣。
草稿“贱”时代
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书,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的事物。读书的时候会接触课本,生活里我们会阅读小说、散文、绘本、漫画……它千变万化、形形。书是一种很奇怪的产品,它既是商品又是作品。作为商品,它要接受市场这道窄门的挤压和考验,但它又不同于商品,它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品种,没有一本书是相似的,每一本书都有性格,有脾气,这就是书的价值所在。台湾作家唐诺说,美好的东西都是碎片,都不大,都很脆弱不易存活。书就是这样一种碎片。书的美好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人类的思维,包括每一种想法、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梦境。不管它多么细碎、不合时宜、异想天开,甚至黑暗,它都可能通过书去实践,变得有效。
一开始“+21”是想要出版一套口袋书的,因为曾经有过“五角丛书”作为“前科”,当时最多可印到一百七十多万册,所以以此为鉴就打算以10元的低定价取胜,引起年轻人关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如果以低价口袋书这个概念推出这个系列丛书,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上就是一桩亏本买卖。于是,隶属于《上海壹周》旗下的“+21图书出版工作室”,将丛书以文艺青年读物方向重新定义,利用《上海壹周》这份文艺青年的报纸上的作者和读者资源,使得双方得以充分的互动和补充。
在此,他们还提出了一个“草稿”的概念。在书的序里曾说过“意大利作家艾柯,曾在巴黎新居迎来他敬仰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当艾柯为他杂乱的新居表示抱歉时,这个双目失明的老人不动声色地安慰他:‘我理解,这是草稿。’”回到当今,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在高科技的发展催使下,这个社会越来越像一份草稿。在这里,新事物很多,但变化很快,可以随时被修改;年轻人也是人类中的草稿,创造力很强,灵感很多,但是不稳定,还有待深化。我们其实在做的事就是给这个草稿时代中的草稿青年整理想法、加工想法,最后把它们变成书。除此以外,这套书籍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杂志化的出版。什么叫杂志化出版呢?就是每一季有各个品种,组成起来就是一本完整的杂志,而且它们只有集合在一起时才会更加突显“+21”另类风格,其中的几本在下季里还会有续集,就像杂志的常设栏目一样,可以一直做下去。
在过去,信息是很昂贵的,但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有了网络后,信息变得廉价了,现在个性、态度、观点变得昂贵了。网络也使出版变得平民化,像博客、微博等等,出版变得不再是少数人掌握的特权了,很快,纸质出版也将变成一种人人触手可及的公众权利。但这种人人都可以出版的纸质书一定是有个性、有智慧的书,不是光提供信息的书。这些书必须能够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而“+21”提出了这样一个平民化或者说是草根化的读写方式,它是一种小众的时代,或许过去我们能以信息拼市场,但现在要拼的就必须是与众不同的个性与态度。
究竟什么是“+21”呢,这里面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单从字面上来看,或许很直观的我们能感受到他与年龄有关。在与工作室的负责人探讨过以后,就会发现它的内涵与意义更为丰富。“+21”包含了四层含义,作为一个以“为年轻人量身定制丛书”为目的的工作室,他们的名字也充满了多重意义。它既是我们假想中这套丛书的作者和读者的大致年龄数,也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数字――21世纪。同时,他还是文丛出版地上海这个城市的区号。当然,它更是我们灵魂的重量――据美国科学家称人的灵魂重21克――每个年轻的躯体都有一颗善感沉坠的心灵。作为一个承载年轻人想法、创新思维的平台,它要利用读和写所能给人类带来的心灵增殖。在这个大家都在叫嚣着自己想法的时代,比拼看谁的声音更不同、更创意、更搞怪、更“贱”!
“+21”的草稿精神不仅体现在出版理念上,也更体现在所选取的作者和录用稿件上。他们希望能够复制出一个法国的午夜出版社(午夜出版社――Les Editions de Minuit,位于巴黎六区贝尔纳巴里西街一座古老的房子里。社员不超过十个,年出书品种不足50种。就是这样一家再普通不过的小出版社,诞生了如萨特、波伏瓦、罗伯・格里耶、贝克特、克洛德・西蒙、娜塔丽・萨洛特、玛格丽特・杜拉斯、罗贝尔・潘热、阿拉贡、米歇尔・布托等这样一些响当当的作家。午夜出版社拥有独特的眼光,他们接纳叛逆性的写作,在配之以持续的品牌打造,成就了午夜出版社的群星璀璨)在“+21”的系列丛书中,不会存在门户之见,甚至于,那些没有出版过任何作品的作者甚至会更受欢迎,因为在这个地方,需要的是创意,是想法……
贱贱的玩笑
诚如前面所说,“+21”就是为了体现草根精神,展现草根们的无限创意,所以开设了这样的一个平台。有的时候他们会依照作者来稿的气质来为作者规划,如果符合理念要求,就会给予出版机会;也有的时候,他们会自己策划一些书,然后再找适合策划内容气息的作者进行合作。而《人类使用说明书――吃》就属于后者。这本书的策划人是“+21”工作室里的赵彦和杨军,他们先想出一个框架,写出一段样文,再去寻觅适合的草根作者。
说起这本书,从封面开始就贱贱的,起初小编在微博上看到这本书的封面的时候,因为图小,只看得清字,就琢磨着这本书,估计和美食有关,虽然那时候实在是没有搞清楚封面上那两条黄黄的是什么,实在是引人遐想。后来又曾经在书还没到手之前,不断琢磨封面,感觉白色饭盒什么的难道会和环境污染有关,可是就实在是什么都猜不出来。让小编心痒痒,偶尔在微博上看到一些页面,和以前看过的所有绘本和漫画,全然是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或许严谨来说它不像是一本必须出现在《oohope动漫潮流志》上的书,但是它的有趣程度,它犯贱的能力,都让我忍不住想要和大家分享这种贱贱的心情。
《人类使用说明书――吃》就是一本很难去被刻板定义的书,正是这种带点玩味、又猜不透的有趣可以把人给吸引住。尽管这是一次试验,它出来的效果、精美度也还没完全达到“+21”心中想象的精美。但是却带给人不一样的贱享受。这本书在形式上是前无古人可能后有来者的,用平面的矢量图,然后结合类似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说明书形式来展现书中内容,算是一种创新。《人类使用说明书――吃》在一字一句中展现着一种调侃的智慧,有时候正话反说,有时候反话正说,显得无厘头,却不乏味,不让人觉得腻歪。而且每隔一小段就故作严肃状,对一些现象进行批评和挖苦,也能引发读者去进行思考。
《人类使用说明书――吃》以图示说明书的形式调侃和诠释正经的行为吃。从内容与形式上颠覆了过往,构成了反差。文字是说明书和词典样式的,但图形却是公共标识的矢量图。在思考和自嘲中,流露出一股贱贱的味道。图形虽是简单的示意图,但是在偶然的神来之笔中却能体现那有点恶俗的玩味,在乏味的外壳之下装着好玩的内容,构成了反差。当然,在宣传上神来一笔的非正规宣传之路――flash版本视频书,也十分吸引人,高同学为了这个视频在其他同学都奔走找工作的时候,守在学校里完成了这个视频,也是这贱贱的玩笑里令人感动的一部分,最后加上带有东北口音的配音,整个视频延续着书里玩味的态度,继续贱贱地玩着!
这样一本贱贱的书,是怎么诞生的呢?它来源于赵彦和美编杨军的聊天之中,因为杨军当时喜欢看某杂志上的一个小栏目,用说明图示作为插图,配上搞怪的语言作为说明。那时候,杨军觉得,要是能做一本书是这个样子会有多好玩,就这样开始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只是当时有所顾虑,杂志里只是一个小栏目这么做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作为一本完整的书,如此举动究竟是否能行得通值得思考。正在此时,两人看了福楼拜的《庸见词典》,时常被里面的刻薄给笑出饭来,于是这个想法又再次被提起,有天中午他们两人在地铁下面的一家肯德基一边喝可乐一边聊这本想像中的书,越聊越激动。然后便觉得此书非做不可,他们想做一本既严肃又搞怪的好玩的书。几天后报选题,尽管社长同意了,不过两人还是有点担心这本书的形式,毕竟他们从未有过这种书,这本书更像是在和读者开玩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或者说不那么像人们定义中的那种书。但这种极边界,不随大流的事物却充满着活力与魔力,让人跃跃欲试!
选题通过以后,赵彦把结构先搭起来,写了一段样文,再到杨军的母校――东华大学――里寻找合适的插画作者,老师当时推荐了班上最优秀的一名男生,杨军给了他一些矢量图作参考,让他画出几个板块来。后来两人看了他的样图后非常满意,刚好是他们需要的图片,这样的契合让他们又激动了一阵,而这位插画作者正是刚从东华大学毕业不久的高瑞波,或许他没有什么名气,但正是这初生牛犊却充满了无限的创意,在赵彦与杨军两人完成文字以后,高同学也陆陆续续地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插画。当插图完成以后,两人更肯定了自己的选择,高同学非常有想法,也非常聪明,画稿完成以后,几乎没有再做任何改动,在这些画稿里都是高同学的幽默,贱得可爱,贱得让人乐开怀!
细节中犯“贱”
书中的“贱”,在文字和图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如果这本书只单纯有赵彦和杨军的文字,那样会显得只是单纯的在耍嘴皮子,如果只有高瑞波的插图,那也只是一幅幅矢量图,看不出个所以然,但是当文字碰上插图,就带出了不一样的感受。两者的结合,能够更清楚地让别人了解创作的意图,而且让内容更为有趣,在这些有趣的背后余韵却很强大。这个时代变化节奏快,讲故事的速度快会像是一种谴责,让人没有办法沉静,没有办法严肃对待,最后选择以玩笑的方式应对。但或许这种玩笑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很多东西就是这样玩出来的,在玩味中玩出细节,在细节中犯“贱”。真正的好作品都应该从“玩”里面出来,因为玩的时候没有负担,状态放松,就会出成果。若是神经紧绷,作品就有可能会变得匠气,因为被条条框框限制死了。就像一位歌者,或许只有在一开始的时候声音是最干净的,在你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你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同时也是最有创造力的,不带一点油腔滑调。
说到那些犯“贱”的细节,就不得不提起高同学的聪慧与幽默感,在包子一段的内容中有一个被称之为“土包子”的东西,高同学的表达,实在是让人笑喷了。以面包皮包着“LV”两个字母,这样说明土包子显得非常有力,不用多做描述就似乎能清楚了解到其中的含义,让人忍俊不禁。又好比在帮大红西瓜配插图的时候,文字的描述是“最下流的朋友――黄瓜”,虽然我们看文字也很容易联想到黄瓜是下流的,但是当你再看向画的时候,就绝对是笑破肚皮,给黄瓜小朋友套上了可爱的小套套,又达到了不言而喻的效果。此外,在颜色上也是没有马虎,首先是鲜艳的配色,其次根据题材选择,这样就能立马让人意识到是在说这样食物。但是不会在一个版面里用太多颜色,会尽量的简洁,用较少的颜色来展现事物的丰富性,用色上的控制,能够不对文字形成干扰,要是文字多图案碎只会让读者无从阅读,但是现在简洁用力的配色用图却能更清楚的从视觉上传达信息给读者。
这是一本给大众阅读但并不是为了取悦大众而取悦大众的书。这是一本能够在细节中让你感受贱贱的幽默的“伪”书,也是一本能够在快乐中带给人思考的书。因为光是取悦,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意思,要给予一种引导,让年轻人知道思维其实没有边界,作者们能够像脱缰野马一样肆意思考,他们也一样可以。书中有意用了一些流行语,在这方面一开始“+21”工作室其实是有些担心的,害怕它会因此而快速过时,所以后来又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加了些如“上瘾”之类的带有深度思考的文字,有意把读者往那方面引,要不到最后,书就只能沦为取悦读者的工具。即使给食物们分配角色的时候,什么副队长、领队都是一些胡扯,但是却也充满犯贱的智慧。因为只要活着就要吸入空气,所以它是领队,因为人吃饭就爱喝点酒,所以队长就非酒莫属,这些拟人化的胡扯细节都充满了独特的想法。
【关键词】设计抄袭模仿创新
设计行业,可以说从来都不缺乏李逵李鬼之争。平时,我们浏览设计网站,必不可少的都要翻阅其他人的设计作品,或欣赏、或参考,同时不由自主的发出一些感叹:“咦,这幅作品哪里见过嘛,怎么可能是这个人设计的呢!”“真是大言不惭,这也敢说是自己的,一定要戳穿他!”“嗯!这幅挺不错,虽然有点YYY的某些影子!”“哇!厉害,有点XXX的手法,但比他做得更好!”面对这样一些或批判或质疑或赞许的声音,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号称自己原创的作品,为什么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呢?虽然有借鉴,但做出来的东西却能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称赞,这又是为什么呢?应该如何看待设计中的抄袭、模仿、和创新?我们自己又该如何把握?
首先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抄袭、模仿和创新的概念。
抄袭是指窃取他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包括完全照抄他人作品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形式或内容的行为。在设计中是指原搬照用,不假思索的仿制,只有外表形式上的相似而没有其设计内涵上的任何意义,基本上就是按部就班的Ctrl+C、Ctrl+V而已。
而模仿是指有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就设计而言,模仿的越逼真就越说明模仿得有水平。但这仅仅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如果用于商业用途,那就同样是抄袭。除此之外,模仿还有更高一级――借鉴。设计师通过参考某些作品的设计风格和方法,从中学习或吸取经验教训,然后加入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元素,进行重新设计,最后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适当的模仿可以让初学者快速的掌握基础的设计方法,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创新就是抛弃旧的、创造新的。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创新的本质是不做复制者。设计创新,则是指从用户的利益出发,以新的设计理念为指导,运用设计师个体的艺术的想象与灵感,通过新的设计手段,创造出新的造型、新的功能、新的特色,使之达到功能、审美的高度统一,最终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作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物质需求。
当李逵遭遇李鬼时,还可以当庭喝之,将其打回原形,但是在设计行业,当真正的李逵遭遇李鬼时,作为受伤者的李逵更多的只有无奈。设计行业创新难,仿造易,引诱着诸多小企业和品牌把仿造和剽窃作为捷径,甚至有些学生在校园奉行明目张胆的“拿来主义”。
每年的毕业时节,毕业汇报展都会成为各大高校推出的重头戏,将这四年的教学成果晒于大众眼皮之下。大众的眼光是挑剔的,在每年的毕业展中都会多多少少纠出一些涉嫌抄袭者。例如在今年的毕业展中就有中国美术学院08级多媒体网页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创作涉嫌抄袭中国新锐设计师李小阳的视频作品(如图1)。被抄袭的作品叫《五分钟了解中国同性恋》,抄袭的内容涉及到了整个短片的前半部分,形象的讲可以理解为这名学生把原作者的作品开头临摹了一遍。里面的动画形象和搞笑桥段,甚至旁白配音台词都一模一样。还有作品中因作者的疏忽将里面出现的手设计成了六根手指,而这一点也居然被抄袭者抄去了。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是在设计领域,在裸的抄袭面前,这句话还能作为那些抄袭者的开脱之词吗?
接下来,再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两幅作品(如图2、图3)。左边是著名的鲁宾杯,右边是日本当代视觉设计大师福田繁雄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二者虽然在外在形式上没有共同之处,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却是如出一辙,即运用了正负共生图形。画面中被认为是图的部分是正形,与之相对的则是负形。正形和负形的运用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动感,从而更富有风趣地表现主题。鲁宾杯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杯子和两个人脸在相互转化,在福田繁雄的作品中我们则可以看到向下的女人腿和向上的男人腿的形象。在这两幅作品面前,你可以说两者在创作手法上有相互模仿或者借鉴的成分,但是我想没有人会把他们和“抄袭”这个词联系起来。
说到创新,奥运奖牌“金镶玉”的设计则是对创新最好的体现。奥运奖牌图案虽然历经沿革、变化,但奖牌材质从未如此突破,一块美玉打破了百年奥运的奖牌传统,使之成为奥运史上的一个经典。金玉结合独一无二,是中西文化的巧妙结合。而就是这样独堪称经典的奖牌设计也是在借鉴往届奥运会奖牌、会徽和吉祥物等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金镶玉的设计理念更是来源自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可以说,没有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就不会有金镶玉的奥运奖牌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在设计中通过“模仿”而非“抄袭”,进而提升为“创新”才是当今中国设计值得大力推行的王道。
作为一名设计人员,时时创新,日日创新是无比渴望的最高境界,但总会遇到灵感暂时枯竭的时候,也有一部分设计人员在初学起步阶段,没有经验更无灵感可言,在这时候“模仿”就成为了创作的方法。诚如蒋华老师所说:“好的设计灵感需要仿效,有吸引力的灵感多次使用并不荒谬。重要的是沿用好的灵感,再加以发挥。仿效使最优秀的设计保存下来。对设计而言,如果没有模仿,荷兰的设计可能早就不存在了”因此,可以说模仿是设计的初级阶段,也是创新和创意的源泉。模仿是一个不断积累设计经验及设计方法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否定和肯定的过程。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带来质的飞跃。设计师通过大量的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方法以后,模仿别人的成分逐渐就会减少,相应的被别人模仿的元素会越来越多。但这是良^生的、符合设计规律的。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出,设计的最终目的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在经典的设计中不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培育自己创新的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