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非遗由于其生态环境的改变,生存状况受到严重地威胁,正在大量的消失。传承至今,傩文化也面临着同样的冲击。虽然很多学者为此而大声疾呼,不少专家也积极宣传推介,政府也采取了一些保护性挽救举措,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比如,民众的保护观念非常单薄,政府的投入严重不足,社会非遗的漠视或者功利性开发,设备落后、理论研究和法规建设不完善等。
毋庸讳言,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法国始终是走在世界前列,并带动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掀起非遗保护浪潮。法国走在了最前列,从1840颁布《历史性建筑法案》,将非遗保护上升到立法层面, 以国家意志来引导非遗保护。法国人还把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定为“文化遗产日”,这在世界上是首创。文化遗产日当天,所有公立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私立博物馆门票减半。众所周知,社会是最为重要的力量,民间组织是最为全面有效的阻,凡是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出突出成就的国家都非常重视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民间组织的贡献。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法国政府也非常注重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在法国,非遗保护工作尽管由政府牵头,做好政策引导和监督,而具体工作则由历史纪念物基金会和考古调查会等民间组织来实施。据统计,目前法国大概有一万八千多个类似的民间组织。
在非遗保护过程中,“民间组织”这词代表的是广义的范畴,包括一切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社区群众等等。赣傩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源自生活,来自民间。在赣傩保护中多发动民间力量,多听群众的声音,可能事半功倍。民间组织保护赣傩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一、专业技术指导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保护”定义为:“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和传承。”这些工作都与学界、知识分子相关。保护中的每一项要求都需要认真研究,并在实践中得到遵从和落实,又要在专家学者的指导真正发挥效能。因为他们具备专业眼光,能更有效地提出方法和措施,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重复性。法国民间组织众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各级协会组织。这些协会的成员多由学者、专家和文物爱好者组成。不仅具有非凡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知识能力,还应具有崇高的文化精神境界和职业道德的,能够从非遗保护、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延续的层面和高度全面考察和研究。赣傩文化的保护同样需要学界的积极引导和技术指导,这样才能使保护工作更为科学、合理的展开。目前来看,江西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的关于保护赣傩文化的民间组织。一些关于赣傩文化保护的组织多半都是政府统领,根本无法深入到民间。
二、筹措资金
在赣傩保护中,碰到的头等难题就是资金匮乏。非遗保护费力耗时,需要不间断的大批资金投入其中。虽然这些年国家、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但还是捉襟见肘。有些地方政府利用市场把非遗当作商品,进行商业化运作,这无异于杀鸡取卵,不仅不能很好保护非遗,反而让破坏非遗的文化性。赣傩文化的保护同样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法国的民间组织和经营模式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他们让更具社会关系潜力的协会组织争取更多的筹款,得到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意识的企业家的支持,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三、宣传教育
赣傩文化源于民间,很多赣傩文化遗址都是在非常偏僻闭塞的乡村,周边的村民对于赣傩文化或许会如数家珍、详细道来。但是对于那些离赣傩文化遗址较远的城市居民来说,提到赣傩文化都比较茫然,不甚了解。比如就南昌来说,樟树林非遗活态展示馆展示赣傩文化只是几幅面具,傩文化世界面具公园距离市区太远,不能普及民众。这时候需要依靠民间力量。社区可以印刷相关宣传资料、摄影集等分发给社区居民。通过科普宣传,人们能够对自家的文化家底做到心中有数。除了在社会上对赣傩文化广泛宣传外,还可以在学校联合博物馆开展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赣傩文化。
摘要:本文对于营口市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在保护和传承上提出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调查
少数民族文化是不可获缺的宝贵文化资源,我市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为目标,以完善少数民族文化设施,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传承保护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为着力点,统筹城乡,均衡推进,不断繁荣发展我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一、我市少数民族文化基本情况
(一)不断完善少数民族文化设施
我市少数民族文化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改善,为传承发展我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物质保障。一是市少数民族文化馆迁入新址。2013年市少数民族文化馆搬入新馆,新馆舍位于辽河老街的黄金地段,建筑面积3269.03平方米,内部为剧场式结构,具备排练演出、辅导培训等功能,为我市开展少数民族活动开辟重要阵地。二是维修改造市少数民族文化馆。去年,为了进一步发挥少数民族文化馆的服务功能,我市投入130万元,进行了市少数民族文化馆维修改造工程,这项工程是被列为我市的重点惠民工程,馆内重新维修改造了舞台、观众座椅等设施,使市少数民族文化馆的服务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在去年的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市少数民族文化馆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三级文化馆”荣誉称号。三是为少数民族聚居村镇配备文化设备。从去年开始,我市开展了“农村文化设施扶持工程”,分3批为我市各乡镇村屯配备拉杆音箱等文化器材,目前,老边区、鲅鱼圈区、站前区等3个涉农县区的行政村都已配齐,大石桥市、盖州市行政村部分配齐。其中,为我市42个民族聚居村(社区)中的鲅鱼圈区红旗镇、盖州市暖泉镇等14少数民族聚居村配备拉杆音箱。
(二)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坚持打造少数民族群众文化品牌。“营口市阿里郎民俗文化节”是我市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24届,成为我市朝鲜族群众标志性传统节日,辽河老街民俗节吸引了全市各少数民族村镇、单位500多人参与。二是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加强。作为全省少数民族对外文化交流的牵头馆,营口市少数民族文化馆于2003年与韩国江原道演艺协会签订文化交流协议,联合举办“辽宁省中韩歌舞节”,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5届,2016年4月,中韩歌舞节在少数民族文化馆举办,除我市少数民族文化馆、韩国江原道演艺协会外,大连市、鞍山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也参加了演出,演出规模空前庞大。三是开展剧场演出活动。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富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演出活动。2016年母亲节期间,市少数民族文化馆开展“母亲节”少数民族特色专场演出7场,全市各级少数民族文化团队踊跃参与,吸引观众上千人次。2013年,市回民业余京剧团被省文化厅评为群众自办文化典型;营口市阿里郎民俗文化节、营口市阿里郎中韩歌舞节,被评为全市优秀群众文化品牌活动。
(三)传承发展少数民族“非遗”项目
目前,我市有市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即“营口朝鲜族民族民间民谣―阿里郎”、“满族剪纸”。朝鲜族民间民谣“阿里郎”始源于朝鲜族,是朝鲜族族民族文化的象征。满族剪纸是具有满族特色的剪纸技法,传承人是刘笑楠。为传承发扬少数民族优秀“非遗”项目,我市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一是收集整理相关曲目。为继续保护民间民谣“阿里郎”,不断收集、整理了与“阿里郎”相关的曲目,集结成册,并进一步创作、改编“阿里郎”相关曲目达20余首,不断加工提升其文化内涵。二是举办阿里郎音乐会。定期策划组织以“阿里郎”为主题的音乐会及各类形式的歌舞汇演,扩大阿里郎文化影响力。三是重视传承发展、建立传承基地。在群众文化团队“渤海潮”合唱团内传授“阿里郎”的唱法,在2011年韩国江原道国际歌舞节上渤海潮合唱团表演的民谣《阿里郎》获得合唱金奖。2009年,在水源镇星光村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为“阿里郎”的传承工作提供了有效载体。四是加强展览展示扩大影响。针对满族剪纸的特点吸收其传承人参加市级、省级各类非遗展示活动,不断扩大其影响力。
(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我市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不断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一是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我市依托文物古迹、温泉、河海等旅游资源,突出天沐温泉、思拉堡温泉小镇虹溪谷温泉、忆江南温泉谷等具有浓郁文化元素的现代时尚温泉基地引领与先导作用;发挥山海广场等一批海滨文化旅游浴场、何家沟滑雪场等一批沟域文化旅游景点,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文化品牌与饮食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少数民族艺术馆集聚作用,持续打造中韩歌咏节品牌,阿里郎民俗文化节,使之成为以朝鲜族为代表的少得褡逦幕娱乐活动的领军场所,并结合饮食文化,依托辽河老街的商业开发,与我市朝鲜族餐饮企业联合,不断推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发展。三是积极开展文化会展活动。持续推进望儿山母亲节系列活动开展,以“全国知名品牌节庆百强”荣誉称号为抓手,注重从地方性、民俗性和群众性等方面,提升品牌影响力;依托楞严禅寺、西大庙、娘娘庙三大庙会,吸引省内外信徒,带动庙会小商品市场的发展;立足地域特色,持续打造海滨温泉和冰雪温泉旅游节等活动,让温泉旅游、海蚀地貌、海洋地质公园旅游成为新的聚焦点。
关键词:学校教育 民族文化传承 实践探索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的。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实践中探讨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还不太多。笔者认为,要探讨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探讨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除进行理论研究之外,还应当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试图寻找到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一、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就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为目的而开发的一种校本课程。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它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校本教材的质量。目前,常见的校本教材开发有两条途径:合作开发和自开发。考虑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师资水平有限,采取“以学校教师为中心,课程专家为指导,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共同参与合作”的合作开发模式开发民族文化校本教材。
为发挥教师的主动性,避免出现课程专家“包办代替”的现象,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让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无论是在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选择上都以教师为中心,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指文化主体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造成的对某种文化意识在心理上达成的共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相对其他民族共同体而言,我之为我的民族情感。民族文化自豪感就是一种以本民族文化为荣的情感。二者均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神层面。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要素,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效果。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既是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目的,也是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采取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培养老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我们认为,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学校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要生生不息传承下去的原动力就是该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当民族成员认同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把对本民族文化的爱融入到“血液”中时,民族文化的永世传承才得以实现。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
学校教育因其自身的诸多优势,非常适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师资、设备等条件,以学校大型活动和常规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活动,促进了民族文化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层次——民族性的传承更具有延续和不可间断性。因此,在借助学校大型活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校常规活动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课题组做了如下尝试:一方面,积极借助学校的广播、校刊、墙报等媒介,大力宣传民族文化知识,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鼓励学校开展连续性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并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合作。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民族文化知识传递给家庭和社区成员,也可以把家庭和社区中的文化资源带入到学校中来。这一活动为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三者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三者的和谐发展。
为避免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出现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建议学校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民族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把民族文化教育列入日常教学中,并把民族文化课程定为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评比的考核内容。与此同时,学校还实施了“五个一制度”,即“每个班级每个月召开一个民族文化主题班会;所有教师都要根据学科特点每月上一节民族文化课;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民族文化的校级活动;每学期学校召开一个推进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师研讨会;校长每学期做一个民族文化教育专题讲座”。这些规定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总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并非只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带动社区与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门秀萍.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58.
研究溯源
旅游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是民族旅游发展的灵魂,在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二者同样得到学界及业界的关注。旅游节庆作为民族文化生态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生态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在现有旅游管理体制下,民族文化生态可能出现生态退化与生态发展两种结果。纵观民族文化生态与旅游产业相关研究成果,其主要集中在旅游节庆、体育、村寨等生态发展产业路径的个案研究,且停留在定义、特征等基础理论研究及对策性建议层面,而对民族文化生态价值内涵、系统内发展机理及演变规律的研究更是浅尝辄止。本文结合实践调研结果,运用民族、生态经济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促成民族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凉山州彝族火把节价值内涵
彝族旅游火把节是凉山州最隆重、最典型的传统节日之一。火把节是起源于对火、火神及火节的崇拜,以祭神祭天、祈年丰收、驱鬼除邪为民俗内容的节目。目前凉山州旅游火把节采用“双轨制”①作为其办节模式,旅游实践中火把节将以商品形态参与旅游经济活动中,因此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其重要的双重属性。
主体使用价值。旅游社会实践中,民族文化可定义成一系列生存机制、一套维系社会存在的人文信息系统,主体使用价值是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的根本与前提。由于民族文化具有习得性的特点,导致彝族民众在面对主流文化及旅游经济利益诱惑时对本族火把节传承与保护态度漠然,所谓保护工作只能陷入“美女与面包”的选择怪圈。调研显示青少年对火把节的重要标志性地位认识不足、中年彝族同胞更热衷参与旅游活动获得经济利益。正如现已过世的彝族老人子尔拉格谈及旅游负面效应说“市场运作后,不同文化被认识被学习,现在关键是教育新一代并让他们的传承意识增强”。 本文由收集整理
客体交换价值。民族文化在工业化后期文化产业发展中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新源泉,归根到底属于生产力范畴,客体交换价值是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要求彝族火把节在兼顾社会公共服务属性的同时,必须增加文化造血功能,维系并提高民族文化的现代化生存能力。彝族旅游火把节成为凉山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品牌。
在旅游经济影响下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机理分析
彝族火把节作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其交换价值已被各级地方政府挖掘整理并广泛运用于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客观上对彝族地区人们的生活观念、生产方式、结构等火把节生境内容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火把节生境系统中社会与经济子系统内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那么如何理清、挖掘各子系统相互作用通道及机理内容,通过人工控制环节的设置与监控以促成民族文化生境系统的动态演进与升级,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与课题(见图1)。
图1 旅游实践中民族文化生态发展机理示意图
为避免民族文化生态退化后果的出现,旅游相关决策的科学与合理性显得至关重要,这关键就在于各级管理部门对火把节生态循环发展机理的认识与过程执行效果的好坏,即生境(original)—生境(adjusting)—生境(new)三个机理过程执行效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西昌市多年的旅游实践证明,其相关决策行为客观上遵循了“解构-重构-验证-更新”民族文化生态发展机理内容,价值取向已由工具理性进入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和谐共生的发展阶段(见表1)。首先,在对火把节价值体系科学理解基础上应树立积极、科学的民族文化生态发展观;其次,面对节日生境内容被解构的事实,应依托科学发展观重构新生境系统内容,以保持节日文化各子系统间协调发展(即生境(o)-生境(ax)),因节日文化具有周期性的反复、渐进特点,如彝族火把节管理模式经历了四次嬗变;最后应对重构的生境内容进行反复地验证、调整、更新等人工监控与修复工作,以辅助生境自组织能力的形成(即生境(ax)-生境(n)),继而进入下一个生态循环发展轮次。2006年凉山州“一办三创”②活动成功举办,正式确立了“政府、企业、市场、社区居民”多元立体管理模式和“双轨制”的办节模式,为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生态发展指明了方向。
表1 凉山州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阶段及特点
资料来源:由西昌市旅游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访谈内容整理所得。
对策与建议
火把节价值体系再认识。由于历史、地理区位条件的制约,凉山彝族文化的封闭性与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在旅游场域中相辅相成,旅游实践要解决社会公共属性与民族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难题。彝族火把节作为成功的旅游品牌已为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其主体使用价值的村寨火把节重要性及执行效果有待提高,表现在西昌市与村寨旅游火把节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不均衡上,导致火把节发源地村寨居民对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积极性不高,火把节保护与传承面临“香火断流”的危险。
公共产品属性的管理体制创新。凉山彝族火把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第三部门”的多中心管理机制来实现其活态传承。尽管西昌市政府从操作层面确立了“双轨制”运作模式,但由于政府与企业往往遵循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其决策行为容易将社会第三部门,特别社区居民的管理权、监督权悬置,这是导致火把节生态发展问题根源所在。所以应加大村寨社区居民获益权的范围及力度,通过建立彝族青年志愿者、毕摩、文化协会等民间组织,使其积极参与到相关决策、监督、评价机制当中以促进彝族火把节的可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分析
我国有56个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汉族与其它少数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我国优秀的中华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类型具有差异性,都呈现着各自的风采。虽然经过了上千年的变幻,文化也经历了多次的传承与变异。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传播手段的加快人们的交流,以及自由流通的多样的文化资本,各国文化强烈碰撞与融合,这给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应该积极地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一、使少数民族生产文化可持续发展
生产主要是指农业、林业、渔业等物质生产活动。一直以来,少数民族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的平衡造成了影响,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也不断地积累经验,促进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以,应该要继续发扬这些经验。首先,对少数民族起到积极地引导作用,让其放弃落后的耕作方式,保护土地平衡。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不是指对所有文化的传承,对于一些落后的文化形式要进行改良或革除,继承优秀的文化。例如: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会对生态系统起到严重的破坏作用,所以,一定要对其生产方式进行改进。所以,国家政府要帮助少数民族实现耕作经济的多元化。其次,要限制对木材的燃烧,实现循环耕种的形式,同时,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被砍伐的木材划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严令禁止对大片面的对木材的砍伐,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另一方面,在耕作的区域实行“轮休”的制度,在休耕的土地内,当收获了一个季节的作物之后,便停止在该土地上耕作,选择另一块土地进行耕作,促使其恢复。这样适度耕作的方式有利于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使少数民族生活文化可持续发展
在长期的生活中,我国少数民族已经掌握了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首先,对民族村寨生态林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森林为人们生活提供资源,所以,少数民族的人们应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开采,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例如:在哈尼族把村寨建立在充足阳光的半山坡,房屋后面是森立,前面是梯田,这样的空间格局特别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其次,要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适应了生态环境,但是,也应该学会对生态环境的改造。比如,把森林分成可以砍伐、限制砍伐的区域,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要种植树木,学习苗族人民在房屋前后种植树木。除此之外,要保护水资源。水是支持人们生活的一项重要的资源,支持着民族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分类,减少对水的污染。禁止下井取水,不能在水井旁边建立猪圈等。例如:纳西族的“三眼水”,将水分为三层,上面的水井用来直接饮用,中间的用来洗菜,下面的水池用来清洗衣物等。根据自然的坡度,水从第一层流到第二层和第三层,便根据其清洁程度进行适当的使用。
三、使少数民族的制度文化可持续发展
在长期的生活中,人们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制度是人们行动的行为准则。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其实其自身的文化思想中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且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机制。首先,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来促进对文化的保护。在我国的很多少数民族中都已经形成了保护森林水资源的公约。例如:在苗族的“议榔制”就已经吗,明确规定:人们只能拾捡木材,不能砍伐树木,对于偷伐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对于这种村民长期以来就已经形成了的较好的公约与制度,要继续保持与发扬,使其为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动物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尤其要规范靠打渔狩猎为生的少数民族。明文规定在动物、繁殖其禁止捕杀。其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礼仪制度进行规范。例如:我国的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女儿节”,根据礼仪风俗,在孩子出生后要为其种植100棵树木,当孩子成年以后才可以砍伐。这样的礼仪无疑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还有些少数民族会有送树的习惯,海南的黎族,当双方确定恋爱关系时,女方需要赠送两棵树给男方。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在清明节去山上扫墓时,也会种植树木,在丧葬过程中,人们也会种植一些树木,这些都有力的保护了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给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应该正视挑战,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上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要以少数民族文化本身为根本出发点,探索实现少数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注重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包含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将文化弘扬,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长久的健康发展。
作者:丁云岗 单位: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
参考文献:
[1]洪英华.试谈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09).
关键词:河西走廊藏区 民族中学优秀学生转校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民族中学是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国家长期团结稳定所采取的特殊教育政策,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及实现国家的稳定团结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藏族学生的陆续转校已成为河西走廊藏区民族中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难题,该文以天祝藏族自治县的一所民族中学(设有初中、高中部)与一所普通中学(只设有高中部)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一部分优秀的藏族学生从民族中学转校到普通中学的现象,拟从民族中学学生转校的表象探讨藏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
1 调查环境简介
我们知道,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民族教育来实现,而在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学生则成为传承其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一直以来,凡是涉及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改善民族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如何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课程,而很少对民族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学生进行关注,即使有关注,也只是对其心理适应方面进行研究,没有权衡民族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不连贯状态,但现在河西走廊藏区面临的问题是民族中学学生纷纷转入普通中学,导致其生源不足,进而导致其民族文化面临被中断的危机,这样的情况下,仅仅从如何改善民族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如何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课程方面来进行思考是肯定解决不了问题的。
通过调研笔者了解到,天祝县民族中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是比较注重学生对于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的,但是在缺少藏族学生这个载体的情况下,藏民族文化之中断就不是没有可能了。
2 藏区民族中学学生陆续转校的原因分析
通过大量的访谈和实地调查发现,民族学生转校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民族中学现有的教育质量、升学率满足不了学生及家长的需求。长期以来,由于民族中学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师资水平较低,导致民族中学的教学质量和普通中学相比有了一定差距,因而出于对教育高质量地追求,很多该校学生选择了转校。
3 对策及建议
改善民族中学现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3.1 加强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
一个民族其优秀文化传承的根本希望在年轻一代。只有搞好藏族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教育,加强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藏族文化的传承才有希望。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要搞好学生热爱自己传统文化的教育。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是要让藏族学生对藏族特有的一切优秀文化有积极的情感。这种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做好对学生的民族文化平等教育工作。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然而由于该地区以藏汉合璧家庭为主,长期以来,在藏汉族文化交融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汉族思想观念的影响,那种“在普通学校传授的就是主流文化,而民族中学中传授的就是非主流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某种程度上讲,藏族学生的转校之选就是对其淋漓尽致的表现。做好对学生的民族文化平等教育工作,就是要借用博厄斯等一批人类学家所提倡的“文化相对论”观点,使藏族学生认识到无论是汉族文化还是藏族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使他们认识到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努力拓宽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但不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增加学校相关课程的设置来传承民族文化仅仅是其中的一条途径。
3.2 切实突出民族中学的办学特色,增强民族教育发展的后劲
在做好民族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教育的前提下,民族中学一定要对自身做好定位,切实突出民族中学的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好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有利契机,利用好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可操作性的途径和方式传承民族文化。
对民族中学的学生应该采取多元的评价体系。调查表明,藏族学生大多数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有一定的兴趣或特长:如在唐卡艺术、传统体育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和优势,这些都应该作为民族中学评价学生体系中的一些参考元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愿望。学校甚至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为对这些文化感兴趣的同学提供学习的平台与机会。让其充分发挥或展示出来。如果仅仅考核藏族学生们在文化课程学习方面的表现,那这些有特长的学生就有可能不能从现有的课程、教学及评价机制中获得激励并有成功的体验。总之,民族中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及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应该与普通中学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否则不仅不能对那些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表现十分优秀的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连民族中学本身而言,都将失去其本有的特色。
4 结语
民族传统文化衰退有诸多原因,而教育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针对当前河西走廊藏区民族中学面临的困境,该文提出了做好民族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教育、切实突出民族中学的办学特色等主要对策以供探讨,希望对改善民族中学现状,促进藏民族文化传承有所助益。
注释
唐卡,也叫唐噶、唐喀,系藏语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语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成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参考文献
[1]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2] 天祝县志[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3] 滕星.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关键词:民族节日旅游 文化真实性 保护
一、民族节日旅游中文化真实性的保护
民族文化在节日旅游的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被剪裁与包装,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民族文化真实性。民族节日旅游中,这样的例子已比比皆是:如剑河“六月六赶歌会”演变成今天的仰阿莎文化节;大稿午特有的只能在农历六月跳的节日水鼓舞现在“就是表演[1]给大家看,搞旅游挣钱。还有西江的苗年节、云南的火把节等等,甚至汉族春节也不是原本文化意义上的节日了。
所以,在民族旅游发展的今天,要想保护民族旅游中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就要在民族节日旅游过程中进行相应的保护,制定相关的政策,并将这些内化在人们的思想中,从根本上进行文化真实性的保护。民族旅游的文化开发也应该以田野调查为前提,做相应的宣传时,在文字上可以有稍微的修饰,但一定以真实性为基础,以免失真。
二、民族文化真实性在民族节日旅游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根据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我们知道文化是可以再生产的,“文化以再生产的方式不断演进,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文化也是人们不断再生产的‘产品’”[2]。民族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保护、传承以及族群认同,也有助于增加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但是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在再生产过程即在民族节日旅游商品化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1.现代化的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民族习俗越来越不受重视。电视、网络等媒体中多元文化的影响,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严重,人们对民族文化的需求日益淡化,民族节日不再是他们唯一的精神需求和娱乐方式,民族文化的真实性也随之发生改变。
2.政府的参与
政府为了更好的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推广当地民族文化旅游,越来越多的参与原本是民间组织节日活动中来。但由于政府人员不了解当地民间文化,又要迎合游客需要,在政府指导下,有些节日活动内容与方式就发生了一定变迁。
3.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淡漠
随着人们经济意识的增强,打工潮涌进了民族地区村寨,年轻人离开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大环境,外出后又接受了外界新价值观念,对本民族文化的看法也发生着改变。对传统文化中的游方、民族歌舞等的兴趣也越来越淡漠,学校等现代教育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民族文化在当地的传播。
4.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传承
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者,也许根本不熟悉这个民族的文化,这样,在民族文化的开发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化失真,更不用谈如何保护了。而随着年轻一代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及对本民族文化的淡漠,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将是一个大问题,文化没有传承下去何谈文化真实性的保护。
三、民族节日旅游中文化真实性保护的途径和方式
民族节日旅游是民族地区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虽然现在民族地区大都把这些节日搬上了舞台,进行各种仪式的表演,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还是一种舞台化的真实,是从另一方面展示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灿烂辉煌。在本质上来看,这些仪式所展现的是一种舞台化的真实,但表演本身作为“实存的真实性”,仍然是节日本身作为旅游吸引的一个替代性资源[3]。
1.高度重视并保护好民族原生态文化
民族文化是千秋百代的大事,各级各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制定相关政策加以保护。在民族地区,政府可以做节日旅游的主导,但一定要了解并理解当地节日文化的来源、传说等,以免曲解、误解传统文化。在做旅游规划时,尽量让发源地村民参与,以避免节日文化的失真。另外,尽量保护好民族原生态的文化,对于那些脆弱的、原生态的文化要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全面贯彻执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方面有关条例,并落实到文化保护的每一项环节上,即使拿来发展旅游也尽可能保持原生态,使之不至于失真。
2.注重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与发展,增强民众的保护意识
在学校教育中,在不改变教学体制及常规教学秩序前提下,积极调动师生学习本民族文化主动性,如让民族文化进课堂,音乐舞蹈课上增加民歌、民族舞蹈,让孩子从小就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让民族文化与启蒙教育互相渗透,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变成下一代自觉行为,切实解决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后继乏人”的问题,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丰厚的发展土壤。
3.提升文化品味,处理好民族节日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关系
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来说,挖掘相关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是提高文化品位的基本依据,节日旅游活动也不例外[4]。节日期间可以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开民族节日旅游文化研讨会,进行开发性研究,在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上把民族文化的精品推向市场,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更好发展节日旅游。
民族节日旅游的开发要多发掘多渗透本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尽可能体现原生态的民族节日文化。开发商进行开发做旅游宣传时,要准确,不能为了旅游效应而人为的夸大,削弱文化的真实性。处理好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按照“保护”、“传承”、“利用”的原则,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开发民族文化的旅游,最终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共赢互动。
4.规划好民族旅游的前台,持续利用节日旅游的后续效应
根据戈夫曼的提出的前台、后台理论,前台是旅游者直接看到的地方,对其了解当地民族文化起至关重要作用,也能避免后台文化受到破坏,起到保护作用。所以,在民族节日旅游中,既要规划好前台,使之尽量体现当地民族文化特征,又要保护好民族文化后台,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民族地区文化真实性。
其次,要利用好“节事的强大号召力”及其“在短时期内为节事目的地的口碑所带来的‘爆发性’提升”[5]。争取以较恒久的形式展示、传播民族节日文化艺术,扩大民族节日旅游的影响,让大家了解到真实的民族文化,增强保护真实文化的意识。
总之,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在民族节日旅游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而我们不可能阻止民族旅游的步伐,人为地建立一个保护圈将民族文化“保护”起来。所以如何使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在民族旅游商品化过程中的影响最小化,以达到民族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双赢的效果,是我们应该长期思考的话题。笔者认为,发展民族节日文化旅游只有在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上才能得长久发展,否则民族文化旅游就成了无源之水,总有一天会枯竭。保护文化真实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长久的问题,需要我们长期的关注,这对民族文化旅游特别是节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1]2009年7月下旬,当时笔者在革东寨做田野.
[2]论民族旅游中的舞台真实[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
[3]Ning, Wang,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349-370.
不仅因为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之基,同时面对逐日增加的世界一体化程度,人们愈加需要形成正确的文化批判意识,正如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曾指出:“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因此,民族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往学校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主要是依托于国家课程,凭借课本知识传授,由于升学压力,教师偏重升学所需技巧知识,忽视民族文化价值精髓,结果导致学生中难免出现盲目相信课本权威或是缺乏兴趣者。为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丰富民族文化教育形式,吸引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特引进“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活动形式。但是“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多侧重传承民族文化的外在形式,诸如舞蹈、手工等,而个体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关键在于形成合理的情感认知,民族文化的外在形式只能作为感悟民族文化价值精髓途径之一。正如著名文化学者殷海光指出:“一个壶并非文化———所谓文化者乃在器物背后的观念。而祈祷和礼仪只不过是一个文化观念之可见及的表现方式而已。”因此,要真正促进初中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需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达到形式与实质的深度统一。
目前在部分地区,由于初中学校教育倾向单一追求升学率、课程设置单一化、基础设施仅为升学服务,更加由于教师欠缺相关基本知识等诸多现实困难,“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也多是应付上级检查,偶尔请当地居民进行教授,于是活动多流于形式。即便是相对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一些学校,却限于自身的认识能力以及客观能力不足,无法改进自身教育不足。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未能带给学生深度的文化反思,这一点不仅得到学界的承认,也在笔者实地调研中得到证实。塑造民族文化心理结构需要个体形成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活动流于形式便导致学生无法进行理性思考及价值认同。
2流于形式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学生参与认同民族文化价值精髓,然而流于形式的活动无法使学生明白其中价值精髓,导致中学生在其关键期难以形成正确的文化心理结构,对于民族而言则无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
2.1个体难以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民族文化传承即各种文化要素的传承,包涵行为传承、语言传承、器物传承及心理传承等,其中心理传承是民族文化传承中最稳定、最持久、最核心的传承要素。究其原因:首先,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心理传承往往表现为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构成民族认同感的核心部分。其次,心理传承限制其他各种文化要素的传承。对初中生个体而言,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是终生持续的过程,但又有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尤其以中学阶段的影响最为重要,个体能否形成普遍的民族文化心理,是个体民族文化适应成败的关键。“正如傅玄在《正心篇》中所说:‘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心者,神明之主,万物之统也。’傅玄所说的‘心’,即指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只有具有健全的文化心理结构,才能‘立德’、正身,才能使个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不仅展现出学校培养目标失衡,更带给学生错误的引导———民族文化毫无价值,使得学生对民族文化形成抵制情绪,最终难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2.2阻碍民族文化建设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一书中提出“轴心”理论,“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国等地区,发生了‘哲学的突破’。他将这一时期称为历史的‘轴心’,同时指出,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改变成为人类思考与创造的依靠,为人类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不仅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价值,还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中也存在糟粕。正如同志所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对于中华民族,民族文化既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根基源泉,也是理解当今世界文化差异的“钥匙”。文化建设要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须不间断地“温故而知新”。民族中的个体若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自觉,当代文化建设也会成为无根之浮萍,还会对本民族的文化情感、文化记忆和文化习惯产生排斥情绪,最终阻碍民族文化顺利健康地发展。
3“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流于形式的原因探析
“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流于形式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出现失衡,以及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缺失。
3.1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失衡
首先,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依旧非常明显,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局限于追求升学率,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仅仅依托于国家课程,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价值认同。同时民族文化教育途径单一,导致学生、教师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容易形成对教材的盲目迷信。而且由于培养目标的失衡,教师偏重要求应试能力提升,至于学生的民族文化认知处于何种程度,则无暇顾及。正是学校培养目标失衡,学校中的基础设置、师资力量难以符合民族文化教育需要,以及导致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制度,“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流于应付检查。其次,中考侧重考查初中生对主流文化的理解,导致学校教育相对忽视对非主流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出现区域差别。当前一些学者在民族教育的发展上过分强调单一民族文化的传承,忽视教育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关系以及多民族初中生群体之间的民族文化交流。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应建立在对中华民族多元民族文化的认知基础之上。否则,初中生对非主流文化的了解难免道听途说,形成错误认知和刻板印象,最终难以塑造正确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而且,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被动式的接受与自身对现状改变的预期一旦达不到最起码的维持,便转化为对主流文化的敌视与抗争,这也无助于初中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正确塑造。
3.2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成分相对于学校教育则更重要。“祭司、长者、家长及周围居民等通过寺庙、市场、村寨、文化站、民间艺人文化室和社区学习中心等场所,通过诞礼、成年礼、婚礼、丧葬仪礼、宗教仪式等以‘濡化’的方式对年轻一代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在濡化过程中,祭司、长者等利用仪式和宗教等方式将民族文化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有意识无意识地传递给年轻一代,使其形成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众传媒的影响、社会组织结构的改变,社区和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逐渐弱化。尤其是“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导致子女过早离开家庭,缺少“濡化”方式的影响。家庭和社区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无助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
4措施与对策
面对“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种种困境,笔者提出以下改善建议,希望能有助于初中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正确塑造。
4.1学校教育明确培养目标定位
学校教育只有明确目标定位,才能促进教育工作者更新理念,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第一,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初中生由于亚文化影响有碍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塑造。主流文化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得到重点关注,初中学校教育应明确目标定位,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对于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也应适当将其引进。对于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引进,应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尤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增加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性。第二,调整课程设置,转变教师教育方法。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依托国家课程,也要依靠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初中应该加强三级课程的合理设置,同时鼓励教师转变教育方法。增加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可谓方法层面的转变,这一点弗莱雷的批判教学理论对教师的文化教育方法转变会有积极的启示。
4.2引导家庭、社区开展民族文化教育
樊祖荫: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国家改革方案政策的实施和经济的大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很大变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少部分知识界精英觉悟到,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以中国自身的文化为根基,于是,有人就开始思考、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田丰就是其中付诸实践的杰出代表。但当时的社会尚未形成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意识和氛围,加上传习馆的某些做法存在偏颇之处,故其事业进行得相当艰难和悲壮。
文化月刊:田丰给我们留下的绝不是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
樊祖荫:尽管传习馆最终未能坚持下来,但田丰保护、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别是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理念是正确的,与我们现时非遗保护事业的总体要求相一致,他为追求真理而特立独行的精神与实践为我们后来者树立了一面旗帜,作为非遗保护事业的当代先行者,田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对传习馆的实践我们应当认真总结,汲取经验,吸取教训。做一个社会性的大事业,应当得到政府和多数民众的认同和支持,需把带头人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发扬成为多数参与者的共识,让民族文化的拥有者充分认识到保护自身文化血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可能是田丰创办传习馆留给我们的最大启迪。
文化月刊:源生坊接续了田丰的事业,在操作上更实际。您怎样看待刘晓津和源生坊的尝试?能给他们一些什么建议?
樊祖荫:我对源生坊的活动只看过一些文字介绍,没有更多的了解。从介绍来看,我以为刘晓津等同志确实在接续田丰的事业,并在具体操作上更符合非遗保护的要求和实际。我想源生坊的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与当地的保护机构有更多的合作,使其成为当地保护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依靠力量;有关的理论、理念问题,也可与当地保护机构多沟通,使之形成共识,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事业做出自身的贡献。
文化月刊: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樊祖荫:从保护的意义上来说,保护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保护民族文化在历史、艺术、文化和科学等方面的价值,保护民族文化的基因和种源,其终极目的则是创造、发展中国现代民族文化。社会是在不断朝前发展的,我们要用过去社会产生的优秀文化为当代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