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范文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第1篇:机械效率教学设计范文

机械效率》是苏科版物理教材第十一章第五节的内容,是继功、功率之后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概念.教材在之前已经安排了有关于各种简单机械和功的内容学习,《机械效率》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也可以说是对这些内容的综合分析和实际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最终要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理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会辨析使用机械时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3.知道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知道实际的机械效率不可能是100%.

4.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1)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分析生活实例中的三种功.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2.教学难点: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及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节前学习了滑轮、杠杆、斜面等一些简单机械,知道这些机械使用过程中的特点,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学生还学习了功的概念,会分析力做功,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也了解了功的原理,这些都为学习机械效率奠定了知识基础.

另一方面,虽然工作、生活、学习中“效率”一词经常被提及,但学生对效率概念的理解是模糊的,非理性的.而且由于机械效率概念涉及到“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等概念,而功的概念本身又比较抽象,因而要区分并理解这些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能轻松自如地解决有关机械效率的问题,关键是真正弄清有关概念,并能正确地加以区分,所以本教学设计以及实际教学中在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理解上花的时间比较多.

【教学过程】

1 问题情境

情境1:小明家新买了一套二楼的房子,装修的时候工人要把沙子运到楼上.今天我们在教室里模拟一下,有两堆同样重的沙子,分别装在一个轻质塑料桶和一个较重的铁桶里.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尝试把这两桶沙子提到桌面上吗?

学生上来搬运沙子.

师:能谈谈你两次搬沙子的感受吗?

生1:铁桶很重、很费劲.

(此处设计意图为创设情境,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问题1:在搬沙子的过程中,该同学前后两次对沙子做的功和实际做的功一样多吗?为什么?

生2:对沙子做的功一样多,因为沙子重和被提升高度都相同.实际做的功不一样多,因为还要对桶做功.

情境2:PPT展示图片:同学背书包上楼

师:同学背书包上楼的过程中实际做的功和对书包做的功一样多吗?

生3:不一样.同学还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通过搬沙子和背书包上楼两个情景,分析搬运过程中所做的功,学生感受到实际做的功和对物体做的功不一样多,进而引入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2 建构教学

2.1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师:刚才的两个实例中我们的目的分别是把沙子和书包搬到高处,因此对沙子、书包做的功就叫做有用功.但在提沙子的同时,我们还不得不对桶或者人做功,但这个功又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就把对桶做的功叫做额外功.而我们实际做的功就叫做总功.(板书:一、有用功(W有用)、额外功(W额)、总功(W总))那么总功与有用功、额外功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4:W总=W有用+W额

问题2: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把物体搬运到高处的情景,请大家分析一下,有用功和额外功分别是对谁做的功?总功是哪个力做的功?为什么?

情境3:物理老师用器材篮把实验器材提上楼.

情境4:校园里,工人使用定滑轮把池塘底的淤泥提到岸上.

情境5:建筑工地上,工人使用动滑轮提升沙子到某一高度.

生5:老师提实验器材上楼时,对实验器材做的功是有用功,对器材篮和自己做的功是额外功.

生6:工人使用定滑轮把池塘底的淤泥提到岸上时,对淤泥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推车和克服摩擦做的功是额外功.拉力做的功是总功.

生7:工人使用动滑轮提升沙子到某一高度时,对沙子做的功是有用功,对动滑轮、口袋和克服摩擦做的功是额外功.拉力做功是总功.

(此处再提供三个学生能看到的、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通过分析这些具体实例,明确使用定滑轮、动滑轮等机械提升物体时所做的有用功、额外功及总功分别是什么)

问题3:如果我们使用动滑轮把重为G的物体提高h高度,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绳端移动的距离为s,请问有用功和总功分别怎么表示?

生8:W有用=Gh W总=Fs

(此处让学生用公式表示有用功、总功,使学生的认识从定性逐渐过渡到定量,更加深入,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情境6:有两种动滑轮,一个很大很重,一个较小较轻.如果使用它们分别提升1N的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你选择哪一个?可以上来试试.

(此处再次创设情境,用两轻重对比鲜明的动滑轮提升相同的重物给学生选择,强烈的对比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师:从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角度来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轻的?

生9:因为提升相同的重物到相同的高度,有用功是一样的.但提升轻的物体所做的额外功较少,总功较少.

师:谢谢你.你刚才体验过了,但其他同学没有体验到,怎样向大家证实你的感觉是否可靠的?

生9:可以做实验测出有用功和总功,然后进行比较.

(学生通过体验选择了轻的物体,再引导到用实证测量的方式分别测出有用功、总功进行比较)

问题4:要测出有用功和总功需要测哪些物理量呢?用什么测量工具?

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拉力F/NF移动的距离s/m有用功W有用/J总功W总/J

11

21

生10:要测物重G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拉力F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师:老师已经在直尺上每隔10cm做了标记,绳子的自由端和物体的上端也做了标记.请大家注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同时记下h和s(老师演示、分别测量两个滑轮提升物体时的 W有用、W总,学生观察、记录数据,共同完成表格)

师:现在我们有了实验数据,一起来分析数据看看刚才那位同学的感觉是否可靠?

(学生计算后发现确实有用功相同,轻的总功更少.也就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越大的越好.至此,机械效率的概念已经呼之欲出了)

师:有用功相同时,总功越小的滑轮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越大的越好.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就用机械效率这个指标来反映出机械这种做功性能的好坏.

2.2 机械效率

师:在物理学中,把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定义为机械效率.(板书:二、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2.公式: η=W有W总×100%)

问题5:机械效率有单位吗?某机械工作时的机械效率为80%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生11: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因为有用功和总功的单位都是J,可以约掉.

生12:表示该机械工作时,有用功占总功的80%.(板书:3.物理意义)

师:请你算一算,刚才两个动滑轮提升钩码时的机械效率.(板书:第一次实验效率的计算过程)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刚才的选择,其实就是选了一个什么样的机械?

生13:选了机械效率高的.

2.3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师:看来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选择背后都是有着它的科学依据的.有用功相同时,额外功越少,或者总功越少的机械效率就越高.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种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此处设计的意图是把物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

生14:减少额外功.

师:有哪些具体的办法?

生15:减小动滑轮自重,或者减小摩擦.

师:如果同一个机械,即额外功一定,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生16:减小物体的质量.

(公开课的时候在此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回答减小物体的质量可以提高机械效率,这个答案之前从没有遇到,也完全没有预设,笔者冷静下来后,想到用实验来验证这一猜想.)

师:我们一起再用实验验证一下这个办法行不行吧.(教师实验演示,使用较小较轻的动滑轮,物重减小到0.5N,分别测出W有用、W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数据、计算后进行比较.)

(再次通过实验测量机械效率,强化效率的计算同时用实验数据验证猜想)

生17:同一个滑轮组,被提升的物重越小,机械效率越低.

师:怎么样做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生17:增加被提升的物体重.

(板书:三、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1.减少额外功;2.增大有用功)

师:刚才我们提到,要搬沙子除了可以使用动滑轮,还可以使用其他的简单机械,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位牛人用了什么机械?(视频:如此提沙子)

(此处设计活跃气氛,将课堂气氛推向)

师:定滑轮可以提升重物,但这位牛人的做法既不安全也不科学,大家不要模仿.使用定滑轮时的机械效率有多高?请大家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一下.

3 巩固练习(略)

4 回顾反思

本节课从生活实例出发,通过身边一些具体生动的做功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人在使用机械做功时实际做的功总是大于直接对物体做的功.通过用两个质量反差很大的动滑轮提升同样的重物的情景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初步形成了“有用功相同,总功(额外功)越少越好”的这样一种感性认识,再通过实证测量的方式证实这一猜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机械效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体现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

4.1 物理概念的教学要充分创设情境

利用生活实例,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机械效率的概念非常抽象,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个物理量的含义,最初的教学设计是按照教科书上的流程,通过“再探动滑轮”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通过比较有用功和总功的大小,认识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但试讲后发现学生不能明白实验的目的所在,即为何要“再探”动滑轮.而且对测量之后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于刚上初三的学生来说非常复杂、抽象,学生理解上比较困难,在数据基础上得出的机械效率的概念也很难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后经过研讨,将教学设计改进为先创设情境,呈现大量生动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做功的实例,如搬沙子、背书包上楼等,让学生感受到人在做功时有些功是对人们有用的,有些功是“无用的”,是人们不需要又不得不做的.然后创设使用定滑轮提池底的淤泥,使用动滑轮提沙子等情境,过渡到使用机械做功时,同样有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分.在此基础上再创设情境,用两个体积和自重相差很大的滑轮提升同样的重物,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激发了学生思维上的火花,通过让学生选择滑轮、上台体验、阐述道理层层深入,学生自然而然得到了“在有用功一定的情况下,总功(额外功)少的机械好”的结论,至此,机械效率的概念就呼之欲出了.由此可见,在物理概念的教学,特别是抽象的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创设大量的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最好是学生能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足够的实例中去体会、去感悟,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思考后自己总结或归纳出的结论会印象深刻.

第2篇:机械效率教学设计范文

一、课前复习要做到有的放矢,目的在于为新课做铺垫

在每节课的起始环节,适当的复习铺垫是很不可忽略的。复习铺垫的关键在于把握住知识重点,激活学生相关的旧知识,促进旧知识向新课迁移。复习铺垫时间要短,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内容要精,要能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很自然的将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形式要新,内容形式多样,可以是讨论、抢答、填空等等。总之,要适量、适度、有的放矢,使复习铺垫有效、到位。笔者在《机械效率》一课中则主要以填空的方式复习旧知识点,为新课达到铺垫的作用。如: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要力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2.功等于力的大小与力的方向上距离的乘积。用公式W=FS表示

3.(1)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吊起物体.将物体提升的力等于总重的几分之一。

(2)手拉绳子通过的距离等于物体上升的距离的n倍,即s=nh。

4.光滑程度相同的斜面,越平缓越省力(省力或费力)。

二、采用生活中的实例物理概念,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即教育。”由于物理和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因此,物理教学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生活例子,使学生在认识、分析这些现象产生原因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从而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亲近感,而且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效率》教学中,笔者呈现出生活中常见的一则实例:小张家买了一套新房,因装修房子的需要,要把沙子从一楼运往三楼。方案1.将沙子装进桶里提上三楼;方案2.将沙子装进桶里用动滑轮提上三楼;方案3.将沙子装进袋子里用动滑轮提上三楼;问题;那种方案较好?(已知:沙子重100N,人的体重400N,动滑轮重10N,桶重20N,口袋重5N,每层楼高3m)

讨论并计算:

1.我们的目的是什么?那部分功对我们是有用的?

2.为了达到目的,采用上面的三种方案人实际总共做功各是多少?那些功人不想做,但采取这种方案又无法避免,对达到目的来说是额外的?它们各是多少?3.那种方案较好?怎样比较?

教师小结,给出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定义,并说明可用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来反j完成某任务所采取的方案的划算程度,物理上把它叫做为机械效率。以这样的生活实例引入物理概念,很自然地提出本课内容,既能激发起学习欲望,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三、实验探究式学习,倡导新课程理念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让学生发现真理。”新课程的理念在于教师为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探究中。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程序可以设置为“设置实验、创设情境――感性认识、探究分析――上升理论、指导实践”。

本节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设计实验方案: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用刻度尺分别测出钩码和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用弹簧秤分别测出钩码的重力和绳自由端的拉力;分别改变钩钩码的个数和滑动的个数,再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就可完成探究目的。进行试验:请同学们根据本小组的需要进一步讨论完善试验方案,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进行实验,记录好数据。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可以自己课外继续去探究。评估:回想实验的过程,影响实验误差的因素是什么?学生在通过探究式实验,以数据的分析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与各个课程的整合是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打造高效的课堂,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两者有机结合,能有效地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善于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展现物理学科的魅力。

《机械效率》一课中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新课导入中,笔者以动画形式展示出三种搬沙子的方法,不仅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趣味,同时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三种搬运沙子中哪种方法更加省力。

第3篇:机械效率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习题;教学

在日常的物理教学工作中优化选题,通过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所遇见的物理现象.至此,在开发大脑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解题思路以及对日常课堂知识的巩固.将习题设计贯穿于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以探索全新的习题教学方法和题海教学经验.

一、认真钻研教材精选习题

1.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学习重在定律的理解与公式的运用.教师通过习题设计来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以理论联系实际来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与公式的理解与启发.利用课堂情境研究来创设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题训练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并引出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为学生的趣味性习题素材.譬如在讲述速度公式时所编写的一道题.举例教师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为3 km,若是以骑车作为交通工具,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5 m/s,如果教师自7∶30出发是否能赶上7∶35的早读课.学生根据速度公式推算出教师会迟到.借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解题兴趣.教师亦可出题,若是教师务必要赶上7∶35的早读课应该在几时出发.这样灵活的出题模式可以将课堂知识生动化和形象化,更为学生所理解和熟记.

2.注意一题多解

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一题多解即指以多种角度和方法来解答题目,获得解决问题的多思维方式,进而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它对培养学生独立的解题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而且还可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加深对物理定律与公式以及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有效提高学生在听讲和解题时的应变能力以及拓展学生在面对例题和难题时的发散思维.譬如这道密度应用的练习题.如果实验室要买酒精4 kg,那么容器的容积为4.5 L,请问如此一来是否够装.结果显示,大量学生还是以传统的解题方法来答题,就是通过计算4 kg酒精的体积来作比较,并没有进行发散思维的尝试.于是为了使学生理解一题多解的含义,教师可将问题改为这个4.5 L的容器可以装多少kg的酒精,或改为如果用某种液体可正好装满此容器,而且测量其质量为4 kg,请问此液体的密度是多少.这些问题都可作为发散思维的训练来促进学生的解题思考能力.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课堂知识,促进知识的翻新与记忆,达到举一反三的复习效果.

3.注意一题多变诱导学生思路

一题多变即指将教材中的例题进行多形式演变,使学生在同一知识点的习题练习中得到充分引导,以多角度和多导向的解题思路来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点.譬如教师可将一列速度为15 m/s的火车全长为200 m,请计算它通过一座长为1.6 km钢桥所需的时间,改为这列通过钢桥的火车又以同速闯过一条150 s的隧道,请问这条隧道有多长,亦可改为已知A点到B点之间的距离,火车通过两地的速度,求达到目的地所用的时间等题目设计.以多变的例题来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再者促使学生熟记解题思路和知识运用.

二、习题课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指点

物理知识属于理性公式和科学规律,所以内容并不好理解.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学生对知识点缺乏深刻理解,无法运用到解题中去.物理教师在授课时便要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其错误.譬如在研究用手拉起一个重为N的物体,这个物体在被匀速提起和吊在空中以及被匀速降下的时候,手对物体实施的拉力分别是多少.在这道题中很多学生总是以为上升的拉力要大于重力,所以物体才会被拉起,从而忽略了匀速二字.学生没有对知识点进行把握,只是在解题中依靠自己的解题经验蒙混过关,自以为匀速下降时手对物体的拉力小于重力.因而教师必须予以及时纠正,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它只能匀速前进,此时的相互作用力是0.

2.引路

当然在解题过程中不可能只遇到例题类的简单题目,考试时也会遇到一些难题和怪题.此时便需要教师予以有效的引导.教学中可采用降低梯度和分设疑点的方法来令学生找到解题思路和知识套用.譬如,如果利用动滑轮将一个重为100 N的物体提到9 m高的屋顶上,所需的拉力为60 N,那么所用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对于这道机械效率的题目,教师可采用分解肢体化难为易的解题方法,先算出总功再算有用功,最后再对套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这是一种逐步解题的思路,就是要在学生复习动滑轮理论知识和公式套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此类题目的解题经验.只有让学生理解了物体上升高度与手拉绳子上升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才能在今后遇到动滑轮知识点的考查题目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素质.

参考文献:

[1] 何燕君.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习题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

[2] 陈玉珍.初探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1(4).

[3] 涂万强,王敏.导出一堂极具活力的物理讲评课――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动量定理》教学导引[J].教育科学论坛,2010(6).

第4篇:机械效率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讨论法 高效运用

在素质教育的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创设开放、合作、民主的物理学习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课堂,并在合作和讨论交流中获得物理潜能的挖掘,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初中物理要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运用启发式和课堂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生成科学的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意识,从而使学生感知初中物理知识和内容,并将物理知识实现内化和迁移,全面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高效性。

一、初中物理课堂上的讨论式教学法的问题分析

1.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足。

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课堂讨论集中于一些反应快、性格开朗的学生,一些反应较慢、不太开口的学生则较少参与,这就使课堂讨论的广泛性不足,学生之间的互动积极性不够高,影响合作讨论学习的效果。

2.讨论时间仓促,流于形式。

在课堂讨论模式下,由于时间较仓促,在学生讨论到一半的时候,教师不得不叫停,留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不多,无法显示出合作讨论学习的优势,未免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得不出讨论结果。

二、课堂讨论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组。

课堂讨论教学法在实践中的运用前提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条件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达到课堂讨论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初中物理内容中,在应用控制变量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分析中,教师可以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组,分别就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进行综合阐述,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自主讨论能力。

2.整合教学目标,确定讨论的方式。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讨论式方式并不一定要贯穿课堂情境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取正确的时机和内容,进行讨论教学。这些课堂讨论教学法可以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引领下进行不同的讨论方式选择,主要有:

(1)整体式课堂讨论教学法。这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中存在争议、疑难知识点的讨论方式,这样可以集中不同小组的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的处理和分析讨论,从而增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如在初中物理知识内容“物理机械效率”一课中,由于影响不同机械效率的因素不同,其计算公式也不同,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把握就可以采用综合性的课堂讨论方式,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2)分步式课堂讨论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并且使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梯度,使学生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领下逐渐形成对物理重要概念和知识的客观、全面的理解和认知。

(3)随意提问课堂讨论法。这种课堂讨论方法没有局限性,可以在小组内部、组间提问,也可以点名提问,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也可以采用竞争的形式,从而增强课堂讨论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例如:在初中物理“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一课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这种课堂讨论方法,预留开放性的空间让学生进行互问、互答,使学生在开放性的、随意化的课堂讨论情境中意识到不同能源的优劣之处,并全面地对能源进行分类,经过这种“头脑风暴式”的课堂讨论交流方式,不仅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极大的锻炼。

3.设计互动性物理实验,创新学生物理思维。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明晰物理概念和原理,认识到初中物理的抽象本质和内涵,并利用物理实验探讨物理相关的规律及特征,在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假设,在实验情境下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式的、创新性的学习。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电磁感应现象”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实验情境,提供相关的实验内容,诸如:磁铁、导线、滑动变阻器、线圈等材料,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材料,拟定实验方案,探寻电流产生的条件,在分组讨论之前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什么方法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如何产生感应电流”,学生可以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实验,并分析这个物理现象的共性规律。

三、结语

初中物理教学要将讨论式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状态,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实践,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注重与学生交流和互动的方式,为学生营造开放式的、民主的课堂情境和氛围,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过程中,活跃初中物理课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需求,增强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英.初中物理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践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第5篇:机械效率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新课标;自主;获取

一、案例背景

目前,教师一般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根据学生自主获取知识需要向其提供援助和脚手架,肯定、鼓励学习者,在帮助其成功获得知识过程中促进学生实现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围绕解决问题展开的探究教学,学生能通过亲身参与、体验、探究、成功解决问题过程,主动建构包含在问题中的概念及提高科学探究技能与方法,提高对学科积极情感,进而提高科学素养。

二、案例描述

《定滑轮和动滑轮》是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单元,《认识简单机械》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为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两种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初三的学生有摩擦力、二力平衡等知识经验;在小学阶段已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与滑轮组的特点,能独立通过实验确认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但没有关于动滑轮(或重物)移动的距离与拉力移动的距离关系的前概念,“距离”概念也是学习机械效率的前提知识;研究滑轮组机械的实验操作难度大,对思维要求高,学生需要在外界帮助下,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理解滑轮组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分析教学内容、学生,我认为本节内容的最大教学价值在于通过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让学生理解使用这两种机械时,拉力和阻力移动的距离关系,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通过研究滑轮组特点和工作原理,锻炼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学习科学兴趣。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我首先用画图方式演绎杠杆渐变滑轮,让学生了解定滑轮本质上是等臂杠杆,动滑轮本质上是动力臂等于两倍阻力臂的省力杠杆,帮助学生以杠杆角度来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让学生比较分别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提升重物时的区别,学生快速发现动滑轮的中心轴随着重物一起移动而定滑轮没有,接着让学生举例动滑轮和定滑轮在生活中的利用,一个学生就举出很多事例,并解释人们对定/动滑轮特点的利用。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书本上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验文本资料,自主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学生通过定量实验确认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接着我让学生分别观察安装在电路演示板上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在提升重物时,动力和阻力移动距离的关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在竖直方向上提升重物,使用定滑轮时,动力和重力移动的距离相等;使用动滑轮时,动力移动距离等于重力移动距离2倍。此时设问:使用定滑轮斜着拉物体是否能省力?然后演示通过定滑轮沿不同方向提升钩码,学生观察到沿不同方向提升钩码,弹簧秤的示数都是2牛现象,追问原因,学生解答:定滑轮的动力臂和阻力臂都是半径,半径没有变化,所以沿不同方向所需要的拉力大小一样。提问:使用动滑轮斜着拉物体是否能省力?学生没有反应,我只好按照研究定滑轮的程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动滑轮的动力臂逐渐变小,动力(拉力)将逐渐变大。在教学设计中用以锻炼抽象思维的学习活动――研究滑轮组,几乎变成教师独自呈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单边活动!学生安静地听我介绍滑轮组的怎样组装?怎么判断滑轮组的重力由几股绳子承担?然后练习判断滑轮组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计算巩固。

如果只关注传统学习的结果,比如信息的记忆或者是知识概念运用、多选问题的回答,显然,我的教学是成功的。但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逐渐“安静”、“等待教师呈现知识”的细节分明告诉我:学生的逻辑思维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在被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没有获得有效发展,更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的兴趣。

为了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而获得知识,学会学习,主动追求发展。我在另一个班级上这节内容时,关注兴趣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具体过程如下:

(1)观察、描述滑轮特点,并举例生活中应用滑轮事例。(约4分钟)。学生描述滑轮的特点,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生活中应用的许多事例及人们对定动滑轮的利用。

(2)提供材料:铁架台(带支架)、一个滑轮、一根绳子,让学生把钩码运到高处?(约8分钟)学生马上想到直接用绳子、用定滑轮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三种方法,并进行操作展示。在交流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重物区别过程中,学会依据“中心轴是否随重物一起移动”为标准区别定滑轮、动滑轮。

(3)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自己根据实验文本要求(与书本相比,增多了研究距离内容)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约9分钟)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

①用弹簧秤测出钩码的重G1= 。通过定滑轮用弹簧秤匀速拉动钩码,弹簧秤的读数F1= 。同时注意观察F1拉过距离与重物上升高度间的关系。

②用弹簧秤测出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G2= 。通过动滑轮用弹簧秤匀速拉动钩码,弹簧秤的读数F2= 。 时注意观察F2拉过距离与重物上升高度间的关系。

在自主性的定量实验中,学生自己解决定滑轮倒拉重物时需要重新调零问题,通过实验获得“定滑轮不能省力,不能省距离;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动力移动的距离是阻力(重力)移动距离2倍”的结论。

(4)思考:是否在任何情况下,定滑轮都不能省力?动滑轮都能省一半的力?请你利用课堂里现有的器材说明。(约8分钟)

马上有两个学生自告奋勇上台,合作演示沿着不同方向拉绳子提升重物,学生发现使用定滑轮沿不同方向提升钩码时的拉力大小都是2.3牛;使用动滑轮沿与竖直方向夹角逐渐增大的不同方向提升同一钩码时,拉力大小分别为1.1牛、1.8牛、2牛,学生从杠杠角度分析实验,理解定滑轮是力臂为半径的等臂杠杆,动滑轮是动力臂最大为直径的杠杆。

5.让学生利用材料:铁架台(带支架)、两个滑轮、一根绳子,实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提升重物。(约16分钟)

师生合作组装出如图的实验装置提升钩码,发现拉力大小为 1.4牛。教师点拨:现在绳子连接的起点是在定滑轮上,还有其他连接方式吗?学生组装出如图四的实验装置,并通过提升同一钩码发现拉力的大小为1牛。这时的学生们已经非常兴奋,他们要求测一测动滑轮和钩码总重,测得动滑轮和钩码总重为2.5牛。学生热烈讨论:同样由2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为什么省力情况不同?滑轮组中起省力作用的是哪一部分?这两组装置中连接动滑轮不同点在哪里?最后形成统一的观点:如果连接动滑轮绳子股数是2根,则拉力等于总重的二分之一;如果连接动滑轮绳子股数为3根,则拉力等于总重的三分之一,以此类推。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判断四个滑轮组装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拉力大小与总重的关系,学生理论判断、演示实验确认,概括而导出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的规律,然后通过计算巩固这一规律。

第6篇:机械效率教学设计范文

【摘 要】课堂教学设计是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与保证。教学设计的思想必须与课程标准的理念相一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方法的渗透。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学习,更要促使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促进课堂高效,达到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物态变化;善思导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3-0019-05

【作者简介】胡展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西赣州,341100)中学物理教研员,高级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

一、设计理念与流程

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让教师头痛的问题之一是学生不提问题。如果要引导学生提问题,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学生提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因为学生提出问题就是一个新的学习起点,而质疑能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能力之一,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不要怕学生提问题,而且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只有在课堂中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学生才敢于质疑;教师只有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学生才善于质疑;教师只有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学生才能经常质疑。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得以不断提高。

基于这样的现状,在课堂上应围绕着学生而展开教学。物态变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复习时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引导学生能准确去辨析物态变化的过程,二是让学生能运用物态变化的规律与特点来解释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回忆“物态变化”这一章的知识体系,也要在复习教学中渗透一些操作性强的学法,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共同得到提高。同时,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善于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维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术语准确描述物态变化的过程与特点,达到精炼、准确的表达效果。对于“物态变化”复习课,可从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设计。

1.忆知识。

虽然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倡导探究式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但是丝毫不能放松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俗称“双基”)的学习,因为学习物理的各种能力都必须依赖于扎实的“双基”知识,这是学好物理的前提与条件。不论是新课教学还是复习教学,教师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来识记“双基”知识,指导学生来构建整个知识的体系,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逐步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体系的习惯,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教学开始之时,先利用课堂知识小竞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回忆“物态变化”一章的重要规律与知识,观察与判断学生能否全面掌握其知识体系。如果多数学生在叙述中不能做到表达完整与全面,频繁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教师就应及时调整提问的方式,从三种常见的固、液、气状态说起,接着导出三种不同状态发生变化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然后点明六种不同物态变化过程发生时伴随着的三个吸热、三个放热情况,最后引导学生用“三六三三”(即三种常见状态、六种物态变化、三个吸热过程和三个放热过程)来巧记本章的知识框架。

在进行知识的复习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脑海中有彼此独立的章节知识,而尚未从所涉及的知识内涵中形成整个知识体系,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为此,在复习教学中设计类似“三六三三”这种简单扼要表述,能让学生先从整体上去掌握对应知识的体系框架,然后对体系框架进行填充,让框架内的知识逐渐“引”出,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在进行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分类、小结、类比、归纳的习惯,让学生对初中涉及的知识或规律达到“如数家珍”的效果。例如对视中物理中常用的“五大定律”(即光的反射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七个基本测量仪器”(即刻度尺、天平、钟表、温度计、电压表与电流表、弹簧测力计、量筒与量杯)要非常清楚;七个物理基本常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重力常数g、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家庭电压)要牢记于心;而在电学复习中,始终围绕着四个基本电学物理量(即I、U、R、P)的概念形成、计算公式、测量电路、变化规律、实验方案而展开。

2.会拓展。

结合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真正实现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而且还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的情境来进行拓展,要善于带领学生跳出传统的教学“圈子”;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对所用教材的内容进行大胆、灵活地加工处理;Y合当地生活情境的特点,对课堂进行突破性地拓展与延伸;借助教材中出现的“插图”“小实验”“想想议议”等材料和生活中的所闻所见来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类比分析和发散思维等能力。

由于六种物态变化的发生是有一定条件的,尤其是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认识温度及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显得很重要,而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是学生应掌握的一个基本测量实验。对于实验室中的玻璃温度计和医疗用的体温计,学生普遍较为熟悉,基本能确定其测量范围、分度值,也能准确记录对应的指示温度。然而,有些“变形”温度计(即与实验室中见到玻璃制温度的外形不相同)也时常出现在生活之中,如家庭中常见的寒暑表、工业中使用的金属温度计、智能手机中“温度显示屏”、电子感应温度计等。对于这些外形“陌生”的仪表,首先要引导学生去辨析这些仪表的测量对象,在仪表盘中找到记录的单位,根据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来确定其测量对象及仪表类型;其次,在确定仪表的测量范围时,可围绕着“有刻度的看刻度、无刻度的看铭牌”标准,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接着,认清仪表中的分度值来准确记录下对应的温度大小。

这个设计遵循“源于教材、拓展教材”的思想,透过实验室里常见玻璃管温度计拓展到生活中其他类型温度计,但仍然根据实验室温度计的设计原理、使用方法来进行类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此拓展到生活中常见的电压表、电流表、杆秤、电子秤、气压表、天然气表、水表、脉冲式电能表等,共同分析出它们的使用特点,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复习教学中,倡导不拘泥于“陌生”仪表的外形,养成善于分析与挖掘其仪表原型,引导学生根据其仪表原型进行思考,了解这些仪表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在教学中真正去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3.讲规范。

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其实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中逐步渗透科学的育人观,引导学生养成科学规范的好习惯和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这不仅仅体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而且也体现在学生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述之中。它不仅要求学生答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要求学生的文字表达符合条理性和逻辑性,要求学生能简单运用初中物理专业术语,让学生尽量做到严谨、准确、科学、规范地描述一个完整物理过程。因为这种规范是他们良好科学素养的体现。

鉴于不少学生在解释相关物态变化现象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形,在此复习过程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一个生活现象,如“暑假间,锐锐在高原之旅中,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藏民家作客时,主人把刚刚挤下的牛奶放入一个陶罐中,而陶罐的周围用浸了水的湿布严严实实地包裹着,然后放在屋外的烈日下暴晒;半小时后,主人从罐子里倒出了牛奶,锐锐一喝,清凉清凉的……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为锐锐解开这个秘密。(提示:陶罐是用优质粘土烧制而成的,它内部有许多细微的孔)”。学生面对陌生的情境,容易不知道从何寻找突破口,也不知道运用什么知识来解答,经常会出现不完整的解答。

为纠正类似的情况,可运用“五步法”来解释物态变化的有关现象;教师通过抛出五个小问题:(1)明确是哪些物质参与了物态变化的过程;(2)分析这些物质遇到了怎样的温度条件;(3)指明这些物质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过程;(4)确定变化后出现了怎样的结果;(5)归纳最后形成了怎样的物理现象。随后,引导学生分别围绕此五个小问题进行思考,运用流程图的形式来逐一完成对应问题。如图1所示,对此现象的解释为:湿布中的水,遇到烈日下的高温环境,加快了水蒸发,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水通过陶罐吸收罐中牛奶的大量的热,牛奶的温度下降,感觉变凉了。这样的表述显得更精炼、更准确,体现了此现象一个完整的物态变化分析过程。

同样,在涉及生活中的惯性问题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通过类似的“四步骤法”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在解释自然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时,把握下列四点:(1)首先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或是一个物体的哪个部分;(2)要Y合题意,认真判断研究对象原先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3)再根据出现的条件,分析是哪个物体或这个物体的哪个部分受到外力而改变原先的运动状态;(4)然后明确是哪个物体或这个物体的哪个部分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先的什么运动状态,此时会出现何种现象。只要运用这四个步骤(简称“四步骤法”)去分析与物体惯性相关的现象,把相关的内容串起来,我们就能把握解题的要点,让文字表达真正做到言简意赅。

4.善对比。

多年教学实践表明,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有着不少“相依相伴”、“似是而非”的概念、规律、过程与现象。它们有的出现在概念与定义上,有的隐藏在一个物理过程的两个不同方向中,有的则在不同的前提与条件下呈现出来……对于这些易混淆问题,在教学中常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对它们作剖析,从概念的产生、形成、公式、单位、实验与测量等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明确不同概念、相似规律的异同,达到澄清概念与准确掌握规律的目的。

由于本章中出现较多“成双成对”的概念与现象(如蒸发与沸腾),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运用对比分析的教学方法,从生活中挖掘出一个教学素材,组织学生来思考分析常见的烹饪现象。例如“蒸酒酿蛋”是赣南客家人为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宾的一道美食,把新鸡蛋清、蛋黄、水和自制米酒等配料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酒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酒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在组织学生分析此烹饪现象时,应侧重于液体的蒸发与沸腾的产生条件来思考。可以运用对比列表来小结其异同(如表1所示),达到澄清模糊概念的效果。在物态变化中,许多知识与规律都可以运用图表对比的方法来归纳记忆,如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曲线、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曲线、升华与凝华等。在初中物理知识的巩固复习教学中,诸如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比较、乐音的三大特征、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功率与机械效率、电流表与电压表的异同等都可以运用此方法达到触类旁通、学习高效之目的。

5.重应用。

为了彰显“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物理问题和分析基本物理现象的能力。俗话说“会学不是目的,善用才是根本”,在“物态变化”这一章中,主要会涉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涉及与物态变化相关规律的运用等,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用物态变化的物理术语来分析问题,让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应用能力,提高学生透过物理现象思考其本质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为此,在复习课堂中引入一个干湿球温度计(如图2所示),让学生活学、活用温度计及关注生活中其他温度计的使用情况。由于干湿球温度计是测定气温、气湿的一种仪器,它由两支相同的普通温度计组成,一支用于测定气温,称干球温度计;另一支在球部用蒸馏水浸湿的纱布包住,纱布下端浸入蒸馏水中,称湿球温度计,湿球的纱布常常要换新的;当空气干燥时,湿球温度计的纱布蒸发快,吸热多,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就比较大。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说明空气越干燥。当空气中水蒸气很多时,湿球温度计的纱布蒸发慢,吸热少,两温度计的示数差就小;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小,说明空气越潮湿。

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基于知识的应用与知识的积累,让学生能应用知识规律释疑,同时又让学生在训练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干湿球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有一个较为全面了解。这样的设计思想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解决带来的问题,也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产生更深层次的、更有价值的新问题,让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技巧,锻炼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为提高物理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二、复习课教学精要

通过对“物态变化”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分析,在今后的物理课堂复习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来确保复习课堂教学的高效。

1.摸清学情,明确方向。

教师的物理课堂教学行为始终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方向保持一致,日常教学行为不能偏离既定的方向,更不能由于教师个人的喜好而人为地加大难度与深度。在常态化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我们分析各地中考试题发现,最普遍的填空题主要可分为直接记忆型、分析推理型和基本公式型三类。在此种考查形式中,家庭电路分析、物态变化的判断、改变压强大小、机械运动的判断、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简单的热现象、电路的简单连接、物质的物理属性等问题屡屡出现。它除了考查学生将所学过的这些知识与生活物理现象联系的准确程度,也将考查点“回归”到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与规律,让学生能用初中物理的专业术语来认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而对于选择项的考查形式,通常分为最佳选择题、比较选择题、推理选择题、图像选择题等。它关注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重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近年来,对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算、交通标志指示牌、物质的物理属性、二力平衡的条件与应用、电路中电表示数的变化、物理图像在正确理解、热学现象的综合分析等问题较为关注,并也尝试不同学科间的渗透,例如从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中去挖掘蕴藏着的物理知识。

2.激发兴趣,学以致用。

为了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所向往的课堂,做个用心的教师是每一个物理教师的追求。教师要善于结合社会热点来丰富物理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如当前最新的灯光上网技术,现代高超音速飞机,可弯曲智能手机,互联网+(医疗、教育培训、电子商务、智能厨房……),最大“天眼”,量子通信卫星,神州“十一”飞船等。

由“请文明使用车灯”“请给孩子安装安全座椅”等公益性的广告联想到光的传播、惯性与压强等知识,利用地铁中温馨提示图语(如“当心滑跌”“当心绊倒”“站好扶稳”“紧握扶手”等)联想起力与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收集宣传部门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绘制的宣传图画可牵引出杠杆的平衡应用、透镜成像等问题……这些都能正确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利用身边的事例来丰富教学课堂,能消除学生学习物理的恐惧感,能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真正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另外,教师可积极组织开展可行的社会调研活动,如:收集交通标识,调查周围噪声的来源与防护措施,近视眼的成因调查,收集生活中节水小常识,查阅资料整理我国质量计量仪器的发展史,手机发展简图等来充实物理课堂学习等。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教学举措来延伸物理课堂,拓宽学生视野。

3.大胆实验,“做”“学”相长。

近年来,在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规定的20个学生必做的实验进行复习;同时要结合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中常见相关的实验现象,根据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来对相关探究过程进行分析或评估。例如通过探究的实验过程判断出甲现象与乙因素是否有关(甲现象与乙因素有关或甲现象与乙因素无关等),甲现象与乙因素有怎样的关系(是成正比还是成反比,是呈线性增大还是呈线性减小的关系)等。

另外,教师要善于通过提供的情景让学生现场设计不同的小实验来体验科学的内涵,通过对教材中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改进,通过对他人科学探究过程的评估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如通过建立家庭实验室,在课外积极倡导一些有趣的亲子实验来融洽家庭氛围,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来展现物理学科神奇的魅力。也可以让“沉睡”在实验室的器材“动”起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这些器材打包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去完成探究过程,锻炼实验操作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