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石材雕刻技术范文

石材雕刻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石材雕刻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石材雕刻技术

第1篇:石材雕刻技术范文

关键词:曲阳;雕刻产业集群;规划

一、曲阳雕刻产业发展概述

河北曲阳县雕刻技艺兴于汉而盛于唐。得天独厚的大理石资源、两千年传承不衰的雕刻技艺,成就了曲阳在艺术殿堂的历史地位。1995年国务院正式将曲阳命名为“中国雕刻之乡”。2006年6月,“曲阳石雕”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阳的石雕企业主要定龙公路为轴线,在两侧成翼状分布,目前重点建设“东方雕刻城”,从生产规模来看,全县雕刻企业固定资产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0多家,建立企业集团3个,这些集群内的大型企业,发展速度较快,技术实力较强、管理水平较高,已经成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企业。集群内多数企业已经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负责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并逐年增加投入进行技术改造。

二、曲阳雕刻产业集群化发展必要性分析

目前曲阳雕刻产业已经显现出了产业集群“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初级阶段所表现出的基础性特征。在此基础上促进集群的“节点密切联系”与“形成复杂有机整体”的关键性特征凸现,实现信息通畅、协调发展、整体激发“产业集群效应”。曲阳雕刻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与扩散效应。产业集群一旦形成,民间经济固有的发展活力经过集聚后将加倍放大,从而为曲阳地方经济形成日益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格局奠定基础,为区域经济的整合和雕刻支柱产业的形成奠定基础,为地方经济的技术创新和整体进步奠定基础。

三、曲阳雕刻产业集群化发展规划的设想

(一)总体目标

经过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曲阳雕刻产业集群。促进雕刻业的发展模式的外延扩张与内涵打造的双向延展,成为产业结构合理、支撑体系完善,资源利用节约,专业市场繁荣,经济效益突出、创新能力强劲的特色产业基地,使雕刻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拉动曲阳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二)发展计划

争取用3-5年的时间,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形成充满活力、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雕刻产业集群。

1、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有突破性进展,尽快实现规模化联合采购及参与矿山开采的突破。建设可靠的资源保障体系是曲阳石材产业发展的基础。一是控制资源,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供给成本。参与异地开发资源就可形成对资源控制力。大规模采购将提高讨价还价的能力,提高采购效率和资源供给质量,从而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品质。曲阳目前都是中小企业,企业个体又没有能力构成大规模的采购能力,因此,实施联合采购是一条有效途径。

2、全面推进营销平台建设,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专业化市场方面实现突破。对企业而言,仅仅简单做好生产和服务工作,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胜,将十分困难的。企业必须开展营销活动,通过营销来推销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同样,对于一个产业集群而言,不营销就没有景气,产业营销的目的就是要扩大产业影响,为企业建立营销的平台,国内成功的经验表明,大规模的专业市场对拉动产业发展作用巨大。曲阳石材产业的营销工作已有了一定基础,建立了曲阳国际石材城;有一定的开办和参与石材展览会经验;“曲阳石材”已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品牌。

3、人才培育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率先在骨干企业中实现突破,造就一批现代企业家,艺术、管理等类型的人才。目前曲阳的石材产业的发展已基本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初级阶段,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条件下,产业要完成第二次创业,对人才要求也进入了更高层次。人才缺乏问题已困扰着曲阳石材产业的发展。构筑现代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队伍,是造就曲阳现代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群产业和企业的迫切要求。因此一定要在现代企业家、艺术和管理等类产业人才培育上有突破性的进展。初步建立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和条件,包括建立培训条件及对有贡献人才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政策。

4、依托资源、专业市场,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优势企业培育的突破。骨干企业不强、缺乏对产业的带动力,这是曲阳的瓶颈性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是一项贯彻始终的长期战略任务。在现有的条件下,应抓住机遇、找到突破口,实现培育强势企业的突破。石材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较快,已成为曲阳石材业新的增长点。一些企业的发展前景很乐观,石材机械制造的企业结构基本与石材加工业相同,因此应借市场旺势,加大力度培育这一领域的优势企业。

5、在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上有突破性进展。优势企业的培育、人才的培养及对原始创新的鼓励机制,初步形成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及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程波.我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5.

3、黄月玲.产业群的区域经济效应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2.

4、李瑞林.武友德.落后地区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学术探索,2006(6).

5、崔丽红.产业集群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文化建设,2006(9).

第2篇:石材雕刻技术范文

关键词:江南;古桥;石作艺术

江南水乡地区,家家临水枕河,户户近桥通舟[1]。水多则桥多,各姿态的桥构成了江南水乡独特风景,各造型的桥因高超的石作技艺而使它们各具特色,与众不同。桥梁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建筑,其细节美则蕴藏在桥梁石作中,如护栏石、望柱、抱鼓石、合龙板、长系梁、船缆石的石作,使古桥成为一种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建筑。这些技艺不仅记载了建桥时代的建筑工艺技术,而且历代的民风民俗也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

1 古桥常用石料简介

1.1 花岗岩

花岗岩是一种分布、应用都非常广的一种岩石,因产地和质感不同,分300多种。花岗石结构均匀、质地坚硬、耐腐蚀、耐磨损、吸水性低、不易风化,适于用拱圈、桥体、墩台。但由于其石纹粗糙,不易雕刻。

1.2 武康石

武康石中的武康紫石常用作建筑材料,因它纹理清晰,质地坚硬,耐磨损,可以被雕琢出复杂的工艺图案,是古桥梁的优秀石材。

1.3 青石板

青石板质地密实,强度中等,易于加工,可采用简单工艺凿割成薄板或条形材,是理想的建筑装饰材料。多产于绍兴地区,在桥面广泛应用。

2 古桥石作技艺

中国的石作技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而桥上的石作是出现在西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河北满城县修建的方顺桥上。桥上有造型古朴浑厚的石狮和如意云形等雕刻,距今已有1790多年[2]。石作的手法也从最初简单的线刻到今天的微雕、圆雕、浮雕、镂雕、透雕、沉雕、篆刻等。但最常用在古桥中的石作手法是圆雕和北宋李诫的专著《营造法式》中所涉及的四种:剔地起突、压地隐起、减地平钑、素平[3]。

2.1 圆雕

圆雕又称立体雕。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进行雕刻,表现出对象的体积感,使得观察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但这种技法比较难,使用不当会弄巧成拙,古代匠人也深知此理,会尽量少用此技法。古桥中使用最多之处是望柱上的柱头,作品题材主要是动物和植物,如石狮和宝莲,具吉祥之寓意。(见图1)

2.2 剔地起突——高浮雕

高浮雕是先在石材平面上进行铲除,逐层深入形成凹凸面,是画面图形层次分明,适用于表现在一个装饰面上有构图中心,且主题分明的雕刻形象,主题比地高出100mm左右,副主题只高起20mm左右。浮雕的作品主要是从正面欣赏,另一侧是紧贴在石料上。古桥桥耳朵上的花卉雕刻会采用此法。另需注意的是,高浮雕所选用的材质一般不会是硬度很高的花岗岩。(见图2)

2.3 压地隐起——浅浮雕

浅浮雕一般要有边框的装饰图,母题的最高点不超过边框的高度,要求选择的主题明确、形象生动、构图简洁、层次少、重叠少、轮廓明显,整体具有雅致之感。它是古桥中最常用的雕刻技法,常用于古桥栏板、桥额、抱鼓石、间壁石等部位。(见图3)

2.4 减地平钑——线刻

线刻是在加工成平滑光洁的石料上,描出各种线条及装饰图,按照所描线条,平整光滑地雕刻出作品。主题以线条优美见长,画面构图要求简洁大方,类似中国画中的白描。注意选择的石材应有一致的秩序纹理,没有裂缝,不易风化,有耐冻性。常在古桥的合龙板、抱鼓石图案雕刻中运用。

2.5 素平

素平虽不雕饰,但是要求石料表面作细、作平,必须达到面平、边直、角准以及在规定中的误差。素平技法广泛运用于古桥的台阶、望柱、排柱、桥墩等多处。

3 古桥石作载体

古桥的石作主要是在栏杆、合龙板、长系梁、间壁石、桥额等部位。栏杆是装饰最多的部位,因为栏杆由护栏石、望柱、抱鼓石、地栿等部分组成,这些部分都可以雕饰。栏杆是否具有美感会直接影响到桥的整体形象,这就要求在设计栏杆时不仅要采用丰富的艺术造型、精湛的工艺、细微的雕刻来装饰桥栏,还要求栏杆与桥型,环境和地域文化环境相协调[4]。

3.1 护栏石

江南古桥对护栏石装饰常见的一种形式是开凿须弥座式。须弥座式是从五代到两宋时期,北方的寺僧在建石桥时,为了弘扬佛教,宣传禅宗意识,将其在护栏石上开凿,到南宋时随着朝廷政权南移临安,北方大批工匠同时南移,才开始在栏石上开凿须弥座式[5]。护栏石由于面积比较大,相对雕刻的题材和内容更为生动丰富,有复杂的“双龙戏珠”和植物藤蔓图案,也有简单的万字纹。江南护栏石一般采用武康紫石、青石、花岗岩等坚硬石材,表现出古朴、凝重的建筑风格。

3.2 望柱

望柱是栏板和栏板之间的短柱,望柱分为柱身和柱头,是石桥雕刻的主要部位。清代以前的望柱都比较简单,往往只有一根不加任何修饰的石柱,清代以后的石雕工艺得到很大的发展,望柱的雕刻也随之精美和复杂。望柱的柱头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状,方形的多采用线刻的手法在其上雕刻简单的图案。圆形的多采用圆雕的手法将其雕刻成石狮、莲花等形状。

3.3 抱鼓石

抱鼓石最早放在是宅门入口,形似圆鼓的两块人工雕琢的石制构件,它的形状和雕刻内容都是标志房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后来发展成古桥的构件之一,位于桥栏末端。抱鼓石上的雕刻内容一般是鼓形与其它几何图形相结合,雕刻手法多为线刻。

3.4 合龙板

在桥面石梁正中间有块石板名为合龙板,是石桥装饰的一个重要部件,也是在造桥竣工时最后盖上的一块石板。

第3篇:石材雕刻技术范文

关键词:广告标牌;雕刻机;SolidWorks

雕刻机作为一种数控加工设备,使用范围广、生产效率高。市场上雕刻机大致分为机械雕刻机和激光雕刻机,大小功率和应用范围各不相同。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雕刻机就像复印机、打印机一样普及,是很多公司办公必备品之一。数控雕刻机较之传统雕刻机加工的成品更富于个性化,工作效率更高、周期更短。文章所阐述的就是一款小幅面广告标牌雕刻机结构设计过程[1]。广告标牌雕刻机主要用于广告媒体宣传领域,加工原理属于机械式切削雕刻机。可雕刻的材料非常广泛,包括金属、铝塑板、铜板、橡皮、PVC板、ABS板、亚克力、双色板、石材和人造石材等多种材料。根据市场需求,主要用于高速高质量进行广告标牌制作、胸卡制作和亚克力字切割。

1 广告标牌雕刻机的工作参数和总体结构设计

本机小幅面广告标牌雕刻机的雕刻幅面范围是500mm×300mm,Z轴行程是80mm,属于小幅面广告标牌雕刻机范畴;X、Y轴最大进给速度60mm/s,Z轴最大进给速度30mm/s;主轴转速(rpm):6000~20000,加工精度0.025mm,重复定位精度0.01mm。雕刻机工作原理是先由专用电脑软件对广告标牌进行设计和排版,软件分析运算后自动生成刀具插补轨迹,同时把数据通过电脑传送到雕刻机运动控制器中,由控制器转换成驱动电机的功率信号,控制X,Y,Z三轴按照软件设计的刀具路径进行加工工作。

在进行总体结构设计阶段,通过调研和检索同类型雕刻机等相关技术资料,结合设备工作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并选择合理设计方案,利用SolidWorks实体建模软件完成500×300幅面广告标牌雕刻机的三维实体模型虚拟展示和装配模拟。SolidWorks软件可以胜任很多辅助设计工作,包括进行机械结构设计、传动系统设计,各部件组成零件的详细设计;对结构件和传动件进行受力分析与强度校核。装配工艺分析,进行组件、部件和整机的虚拟装配,建立整机三维模型;制作整机的虚拟样机展示和工作过程仿真视频等等[2]。

雕刻机的机械本体部分主要由底座、主轴、横梁、立柱和工作台等五部分构成,整机机械结构SolidWorks三维图如图1所示。由图中可见,雕刻机的立柱部分是固定不动的,雕刻头可以在进给机构驱动下作垂直方向上下移动和横向左右移动,工作台作纵向前后移动。之所以选择这种工作台布局进给方案,主要是考虑到进给驱动装置电机功率小、传动系统所占空间也十分有限,可以实现工作台移动阻力大幅减小;该设计方案的最大优点是雕刻头运动精度比较容易保证。为了有效应对切削加工中偶发较大力矩对导轨产生不利的变形影响,采取了加宽X、Y、Z三个方向上的两根直线滚动导轨之间跨距的办法,从机床的整体布局上保证机床的刚性可靠,能够完全满足加工要求。在保证雕刻机整机具备可靠机械刚度的前提下,出于简化结构、降低总重和最大限度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的设计目标,主体承重部件采用铝合金拉延型材和轧制铝板制造,防护件用塑料件和饭金件制造,最后用标准件和定位销连接固定。

2 雕刻机结构详细设计方案

雕刻机的底座总成是整个雕刻机基础部件,雕刻机的重量几乎都由底座来承载,所以它必须要有很好的刚度特性,严格控制变形误差。工作台总成包括导轨、Y轴方向的丝杠以及工作台本体部分。工作台的作用是定位和支撑被雕刻材料,通常把工作台设计为表面有T形沟槽的平台,它在丝杠的带动和导轨的导向下做直线运动。横梁部分结构由X轴丝杠与其两侧的导轨,以及支撑横梁的支架组成。横梁起到支撑Z轴部件的作用。机头部分结构由主轴组件、丝杠、支架、导轨组成,该机构总成的作用是实现雕刻机Z向雕刻进给运动。

雕刻机主轴传动系统采用的是电机和主轴直联的方式传动,主轴结合电机驱动完成加工过程中所需的高速旋转铣削;主轴传动系统还包括Z向丝杠和导轨。电主轴的结构是采用变频电机和机床主轴合二为一,就是带有冷却套的定子装配在主轴结构的腔体内部,然后和机床直接连接成为一体,机床主轴腔体就是电机的机座,形成集成式的电机主轴[3]。

这种集成式主轴结构使得变频电机和机床主轴的连接形成“直连”方式,电动机转子同时也是机床主轴的关主件,其间不必设计中间传动链,有效提高了传动效率。进给驱动装置包括X和Y两个方向的往复进给运动机构,其中Y向进给系统固定在横梁上,使得导轨布局由平面式改进为空间式;X向进给系统和工作平结固定在底座上。

通常导轨的安装应能够满足如下要求:刚度好、承载能力大、摩擦阻力小、精度高、精度保持性好、运动平稳、寿命长、结构简单、成本低、工艺性好,便于加工、装配、调整和维修。由于广告标牌雕刻机床要求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来满足机床高速雕刻的要求,在选择导轨结构类型时选择的是X、Y轴方向上均采用GGB型(四方向等载荷型)高精度直线导轨。直线滚动导轨通常是两条导轨组合在一起,配套成对使用。该类型导轨可以进行水平式安装,也可以进行倾斜或垂直式安装。为了确保两条导轨能够平行,通常把其中一条导轨作为基准导轨[4]。导轨安装形式又分为单导轨定位以及双导轨定位两种,本雕刻机在X、Y轴方向上均采用双导轨定位;Z轴方向采用圆柱式导轨定位(见图1)。

3 结束语

考虑到广告标牌个性化突出,图案复杂、样式繁多,需要进行精细雕刻加工,所以该机床一般采用配有小尺寸加工刀具。整机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简易,运输方便。能有效降低广告标牌制作的劳动强度,保证个性化广告标牌的加工质量,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光学,李辉.基于嵌入式的数控雕刻机控制系统设计[J].世界电子元器件,2012(6).

[2]二代龙震工作室.SolidWorks2011高级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杨红华.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现状[J].湖南农机,2008(5):188-190.

第4篇:石材雕刻技术范文

关键词:易砚;雕刻;艺术

中图分类号:J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101-02

砚文化历史悠久,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易砚,又称奚砚、燕畿乌金砚,是北方名砚,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传说易砚为“中国制砚之鼻祖”,又素有“南端北易”之称,关于它的文化资源很多。经过实地调研,对易砚艺术发展有了一些了解和思考,下面作简要的介绍。

一、易县砚雕艺术的发展概况

(一)易砚的原料与“石品”

易砚的传统石料有四种:紫翠石、玉带石、东邵石和氟石。主要是紫翠石和玉带石两种,现在扩展了经营品种比如茶海和石版画,选用的石材品种也拓宽了。同时,很多企业也做来料加工,把易砚的精工巧技运用到其它石种上,比如东北的“松花石”和南方的“紫袍玉带”等,艺术效果也很好。

紫翠石是易砚的主要石材,产于易县台坛村西北的丘陵,储量丰富,可以露天开采,也是易水巨砚的主要石料。砚石属红柱石铁泥质板岩,呈紫红色,往往点缀天然碧绿、淡黄色石眼,有的紫色衬托胭脂晕。其硬度适中,质地细若润玉,湿嫩而滑,贮水不渗,发墨细腻,是做砚的好材料。但有些质地过软,发墨虽好,容易风化,需要上蜡保存。玉带石也是易砚主要石料,出产范围较广。石料是色彩柔和的紫灰色水成岩,多点缀着天然碧绿或淡黄色斑纹,有的是暗紫、碧绿等彩色岩石呈页状叠积。石面光泽,肌理细润,刚柔并济,是制砚的佳品。玉带石又可根据坑口和石层分为灰、紫、红、绿、紫绿相间几个不同品种,品性略异,均有佳料。

石料对砚雕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如果说砚雕艺术是天然和人工的完美结合,那天然指的就是“石品”了。古人对石料的评价首先是其作为磨墨工具的实用性,所谓“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呵气成云,储水不涸”等,其次是石品的精美、稀有。现在,人们更重视砚料的形状、颜色等装饰性因素了。总体看来,易砚石品丰富,储量较大,为砚雕艺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易砚的品种与产品

砚雕品种的丰富,是传承与创新的结果,凝结了历代砚雕人的智慧与心血。易砚的品种按规格大小,从几十吨的巨砚到巴掌大的小砚,应有尽有;按石料分,有紫翠石砚、玉带石砚、氟石砚等;按工艺特征可分为随型砚、图案式、雕纹砚等;按造型风格,又可分为传统与现代,平面与立体等。一般我们更习惯于按雕刻的题材、内容来划分。龙凤砚是易砚传统品种的核心,其次有龟砚、生肖砚等。其中龙的图案、造型最丰富,或平面或立体,或小或大,或盘或腾,或云或水,或吐珠或戏凤,造型各异,生动形象,无论威严、活泼还是华美、朴素,都不失雅正之风,正体现了北方石雕的风范与皇家气派。以龙为核心的品种有几十个,如“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群龙戏珠”“双龙捧寿”“龙凤古琴”“龙行天下”“五龙献宝”“九龙献宝”“苍龙教子”“苍龙闹云”“中国龙砚”等等,不胜枚举。在传统基础上易砚博采众长,不断创新,现已经发展为十几个系列、数百个品种,主要是:龙凤、瑞兽、山水风光、亭台楼阁、花草虫鱼、人物肖像、故事(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诗文成语)、生肖、文化砚(琴棋、书简、古钱币)等,这里不一一介绍。易砚因有大型优质石材,所以开发了巨砚品种,使易砚名声大噪,传布海内外。代表作有1997年为纪念制作的5吨巨砚《归砚》,1999年为迎接建国50年大庆设计制作的重30吨的《中华九龙巨砚》,2007年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中华腾龙砚》等。巨砚品种开发迈出了易县砚雕跨向环境雕塑领域的突破性的一步,大大开拓了艺术视野。

易砚企业在砚雕系列产品外,利用砚雕技术和原料进一步开发了其他系列产品,也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如笔筒、笔架、茶盘、茶海,石版画、易水奇石等。在易水砚有限公司的销售部还意外的发现了砚石雕加湿器,造型可爱,适合一些仿古装修的家庭,让人不得不佩服砚雕人的大胆创意。

(三)易砚的雕刻工艺与艺术

参观雕刻车间,听取砚雕师傅的讲解,得知易砚生产大致要经过“采石、选料、设计、制坯、雕刻、打磨、烫蜡、包装”八道工序。其中设计和雕刻当然是最关键的了,又有很多小的工序,此中三昧多有不向外人道者。易砚工艺最大的特色是保持了传统的“纯手工”,除了巨砚和体积很大、造型复杂的作品需要多名技师合作外,大多数作品由一位制砚师独立完成从选料、设计,到雕刻的主要工序。制砚农户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则更多的保留了易砚制作的传统风貌,约略有些“原生态”的影子。易砚讲究以料构思、因材施艺,巧妙地利用砚石上天然纹理、色带、石眼、石晕等构图造型,达到天然造化与人工巧艺的和谐统一。传统雕刻技法以平雕、浮雕为主,砚池的制作打磨是工艺的重点。现代易砚,则更重装饰、观赏性等艺术价值。雕刻师把传统工艺与现代雕塑艺术相结合,注重平雕、立雕、阴雕、阳雕、透雕、锈雕等多种技法的综合运用。总体看,刀法果断、稳重,线条舒展流畅,粗犷而不粗陋,豪放而不生硬;又兼学南方砚雕,细微处处理精密、刀法圆转秀美。

当代易砚既有对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又能兼学百家、不断创新,现将其艺术发展总结为三点:第一,最大限度保留了传统手工雕刻工艺,具有北方石雕的显著特点。雕刻选题主要集中在龙凤瑞兽、具有吉祥美好寓意的传统图案、古代传说与人物故事、花草虫鸟和山水风景等,不管哪种题材都鲜明的保留了传统样式和风格,古朴、浑厚,有的具有皇家气象,有的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雕刻工艺综合运用浮雕、圆雕、透雕、巧雕等多种技法,与端砚、歙砚等比较圆雕、透雕使用较多;总体风格具有北方民间石雕特色,线条流畅、用刀果断,造型繁缛、粗犷,颜色丰富、奇丽。第二,近年题材愈加广泛,四大名砚等其他砚品的优秀造型和图案被借鉴,易砚更是大胆向剪纸、陶艺,乃至西方造型艺术等取经,大大丰富了易砚品种,也贴近了现代社会审美需求;同时从平面向立体化发展,并研发了易水巨砚,开拓了砚雕与室内装饰、环境艺术结合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珍视传统、融汇百家、勇于创新的独特风格。第三,无论传统和现代,巧雕俏色和繁复雕工始终是易砚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巧雕俏色,充分利用了玉带石和紫翠石多色砚石分层叠积的特点,是天工和人工的和谐统一,是易砚的最高智慧;繁复雕工,一方面是因为易砚原石丰富、有大料,不惜工本,另一方面更是源于我国北方人民传统的审美趣尚。

二、易砚艺术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

如果说传统工艺与文化给了当代易砚艺术以生命,那么近几十年的学习、探索、创新则使易砚成长壮大。传统和创新始终是艺术发展的两翼,只有两翼齐展,才能高举翱翔。没有千年的历史积淀,易砚艺术将失去根基,没有创新发展易砚艺术则会丧失生机。易砚企业对传统砚雕文化资源的整理、保护负有责任,但是显然企业的动力是不足的,工作也不到位。企业容易过于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舍不得做公益投入。很多企业认为保护易砚文化是别人的事,有等和靠的思想,致使很多宝贵的文化资源在悄悄地消失。在这方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

易砚的创新,有图案造型的创新、产品品种的丰富、工艺技法的创新、艺术风格的创新等。易砚的创新和传承不是没有矛盾,比如巨砚的设计生产,势必要打破原有的工艺,引进新的雕刻技法,所以在巨砚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更大的矛盾在于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模式,机器加工的引入等,对传统的易砚“纯手工”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也在困扰着易砚经营者和雕刻家们。

创新来自易砚设计师的思考与创造,也来自向其他砚雕品种、艺术形式的学习借鉴,学习为创新提供了动力,对消费市场的迎合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导向,而传统则起到了稳定和纠偏的作用。所以从深层次上分析,易砚雕刻艺术传承与创新关系,实质上是传承、学习、创新、市场导向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与易砚在发展中保持自我的关系。易砚艺术要继承传统,却不能停留在传统;要创新发展,却不能迷失自我;要学习“四大名砚”,又绝不能成为端、歙;同样,易砚要迎合市场,却不能过于媚俗。在调研中也听到对易砚的批评,比如造型保守陈旧,或者太像端砚、歙砚了,或者过于繁缛、媚俗、没有艺术品位等。问题多出在没有处理好传承、创新、学习、适应市场与保持自我的关系上。保持自我,是指易砚要在传承和创新中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和风格,使易砚生产不停留在工艺层面,更要进入艺术层面;不仅迎合市场,更要引领潮流。“个性”始终是艺术的生命,易砚雕刻艺术要在手工艺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提高艺术品位,保持和创新自己的艺术特色。

本论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易县砚雕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编号:200906014)结项成果。

参考文献:

[1]杨白水.文房四宝―砚[M].中国华侨,2008.

[2]郭传火.古砚收藏与鉴赏[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3](清)纪昀编.阅微草堂砚谱[M].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1997.

[4]王恒茂.易水古砚民族的瑰宝[J].河北画报,2006(2).

[5]曾光.易水古砚[J].包装世界,2000(4).

第5篇:石材雕刻技术范文

[关键词]地质紫金砚 化石 开发 工艺品

[中图分类号] P5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288-2

1引言

淮南八公山,古时又称紫金山,其所产石种――紫金石,为历史名石,早在北宋时期,杜绾所著《云林石谱》中就有记载,主要是由方解石、白云石、石英、泥铁质胶结而成的灰岩。

紫金石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石体上贯通有各类彩带,常呈紫色、黄色、橙色等相间排列。由于其本身的稀有性,除为观赏石外,还以制砚闻名,宋代米芾等对紫金砚极其赞美,其《砚史》云:“紫金石砚,与右军砚无异,端出其下”。

八公山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在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化后,形成了各种地质景观,如石芽地貌等。同时也保存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淮南虫”化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多细胞生物,同时也是“淮南生物群”(郑文武,1979)的主要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初,在莫斯科召开了一国际型地质大会,期间 “淮南虫”被誉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八公山地区也因此以蓝色生命宜居地著称。

除新元古代的古生物以外,古生代的三叶虫化石、生物遗迹化石等都凸显出淮南地区独有的地质文化。

可见八公山在地质构造及古生物地史演化方面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其科学地位毋庸置疑。

目前,通过前人的不断研究,淮南地区的地质现象已基本熟知,而且紫金石文化也早有文献记载。

但是这两种在地质历史上形成的地质资源却未能得到完美利用,将两者融合进行开发利用,进一步形成具有地质历史文化底蕴的工艺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鲜有人涉足,因此其开发和利用的潜力较大。

2地质紫金砚的制作

2.1淮南地区地质资源

淮南地区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之滨,大地构造单元属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下接扬子板块。在经过长期的地质历史演化后,不仅记录了长期以来不同时期的地质现象,而且保存了类型齐全、形态完好的古生物化石,包括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群――“淮南生物群”,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煤系地层植物化石等。

2.1.1淮南生物群

“淮南生物群”是郑文武研究淮南区域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时,在刘老碑组和淮南群九里桥组发现宏观藻类和蠕形类动物化石后首先提出的[1]。其是对晚先寒武纪时期江苏、安徽北部地层产出的化石生物群的总称,主要包括一些多门类大化石组合――查尔生物类(Chuarid)、蠕虫类和带藻类,疑源类化石以及沉积岩层中常见的叠层石等[2]。

新元古代九里桥组存在大量由风暴作用形成的叠层石,可以作为确定宏观藻类存在的标志,因为一些低等微生物难以形成化石保存下来,而叠层石则是它们生长活动留下的生物遗迹化石。

2.1.2无脊椎动物化石

三叶虫纲属于节肢动物门,是浅海相生物,其在寒武纪时期达到繁盛,直至二叠纪全部绝灭。

在研究三叶虫的形成和发展时,某些学者根据有关论据认为在前寒武纪时就有三叶虫的存在,而不是寒武纪。随后,宋珍炎在淮南八公山发现的原始三叶虫[3]充分证实了这一推论。

该化石产于九里桥组灰黄色中厚层含粉砂泥质粉晶灰岩中,其形体明显不同于后期在寒武纪发现的三叶虫化石。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法可知原始三叶虫化石距今约700Ma,从而成为当今世界最早的三叶虫化石。

寒武纪地层的三叶虫化石主要存在于紫色页岩中,分别是位于馒头组的莱德利基虫(Redlichia sp)和张夏祖的德氏虫(Damsella sp)。

淮南地区寒武纪无脊椎动物化石十分丰富,除了三叶虫以外,还有许多生物遗迹化石,例如:下寒武统馒头组上部浅含水台地相灰岩和页岩中的遗迹化石,主要包括(Beaconichnus ichnosp、Diplichnites ichnosp)等[4];朱家洼地区徐庄组砂岩层面上的生物爬行迹。

2.1.3脊椎动物化石

淮南地区发育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致使老地层覆盖于新地层之上,中生代的大量生物化石被埋藏于地下深部,难以发掘。

1975年淮南矿业集团下属潘集某矿在井筒施工中发现了大量哺乳类化石,其中保存相对完整的有剑齿象化石,产于地面以下83m处。陈萍于1995年将其命名为潘集剑齿象(Stegodon panjiensis)[5]。

在淮南大局山发现晚中新世老洞哺乳动物群和新洞早上新世哺乳动物群后,1998年在老洞西侧又发现了西裂隙哺乳动物群,该生物群主要包括李氏野猪(Sus lydekkeri)[6]。

2.1.4煤系地层植物化石

石炭、二叠纪时期,淮南处于海陆相过渡阶段,气候适宜,陆生植物大量出现,并迅速形成茂密的森林,为后期煤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因此,目前发现的植物化石大多出现在煤系地层中。经相关考查研究,淮南地区植物化石有41属110种 [7],其中绝大多数为真蕨、种子蕨纲,有少量的楔叶纲、科达纲、石松纲。

2.2地质紫金砚的设计

紫金石与淮南独特的生物化石都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二者的研究价值和开发意义较大。为了科学地体现淮南区域地质文化及人文气息,将反应地质年代及地质特征的古生物化石与传统砚台制作工艺相结合,形成砚台工艺品――地质紫金砚。

在化石选取时,鉴于生物化石保存的完整性及其本身的研究价值,决定选取三叶虫等化石与紫金砚完美融合,制作地质紫金砚工艺品。对于砚台的总体外观设计决定采取传统的椭圆形砚式[8-9],遵循“中国美”的原则,尊重砚文化。

选取紫金石原材料时注重其石体表面是否有彩带及彩带的连续性,不同颜色的彩带相间排列宛如流动的海水,这样将三叶虫化石模型雕刻在彩带之上,仿佛海水之中栖息着三叶虫,有效的还原了寒武纪时期三叶虫的生活环境并且将其栩栩如生的刻画在观赏者眼前。图1为地质紫金砚台模型图。

砚台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产物,而且长久以来作为记载中华文明的工具,受到广大文人墨客的追捧。

目前,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环境下,社会正在走向全面现代化,导致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没落。尤其表现在流传千年而不朽,极具文化展示力的砚台,在受到先进科技冲击的情况下实用性减弱。而且在高等教育方面对于文化的传承更加薄弱,地质紫金砚的制作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地质知识,而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同时对淮南的旅游事业具有促进作用,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彰显区域特色文化。

2.3地质紫金砚的制作

地质紫金砚工艺品主要是以紫金石雕刻形成的砚台为基础,然后在紫金砚上镶嵌三叶虫化石或者雕刻化石模型,将二者综合开发利用。

其主要的工艺制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原材料采集与加工。

①淮南地区的紫金石主要分布在八公山的刘老碑、闪家冲、郝家圩、南塘一带,由于有关部门对石材的保护,禁止大量开采,因此在选取紫金石原料时相当麻烦,最后只有从当地农民家里采购一些石材。

②八公山的老鹰山剖面是三叶虫化石保护区,在这里可以挖掘到相对完整的三叶虫化石。

二是提取化石信息。

从采掘的化石中,选择保存完好的三叶虫等化石,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提取其信息,然后在计算机上制作三叶虫等化石模型,打印成图。

三是砚石选料。

从采集的紫金石中,选取品相良好的石材。主要从材料的表面观察,看是否有裂纹,有无彩带,对于有彩带的将优先选用。

四是下料。

用电动切割机对石材进行切割,达到设计的砚台形状,并且打磨去除表面的风化层。

五是设计。

用彩笔在石材表面将自己设计的图案描绘出来,期间要保证线条的清晰,以便后期进行雕刻。

六是雕刻。

设计完成后,开始进行砚台的制作及图案的雕刻。首先用打磨机进行粗雕,打磨砚台雏形,然后改用雕刻刀进行精雕。雕砚从砚堂开始,对于砚堂的形状主要根据砚石整体设计图而定,雕刻砚堂的同时完成水池的制作,然后采用浮雕的方法在砚堂里雕刻三叶虫化石模型,使之更加形象生动的附着在紫金砚上,对于文字则采用线刻的手艺进行雕刻。

七是磨光、上蜡。

砚成之后,为了达到光滑圆润的效果,一般会采用磨石或砂纸进行打磨,然后给砚台上蜡,起到保养作用。上蜡有固体蜡和液体蜡之分,由于地质紫金砚台较小则采用固体蜡,将其和砚台一起烘烤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进行晾晒即可。

八是配盒。

工艺品完成后,为了达到完美以及保护的目的,一般都会选取精美的砚盒进行包装。

经过一系列的加工与处理,一件精美的地质紫金砚台即可形成。

图2为制作完成的地质紫金砚台成品图。另制作有不同类型化石及砚台的结合成果。

3结束语

结合淮南地区地质资源,将古生物化石和紫金砚石有机结合,在砚石上嵌入三叶虫等化石,或雕刻化石模型形成一种综合工艺品,可以充分发挥地质紫金石的作用,使得古生物化石具有了灵气,赋予紫金砚台新的生命,可更好地发挥其保存和欣赏的价值。同时地质紫金砚台对于淮南地区及周边高校的地学类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收藏意义。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AH201410361101),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资助(ZZ1407)

参考文献

[1]郑文武."淮南生物群"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地层研究中的意义[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79(2):97-108.

[2]陈孟莪,郑文武.先伊迪卡拉期的淮南生物群[J].地质科学,1986(3):221-231.

[3]宋珍炎.安徽淮南新元古代原始三叶虫化石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自然杂志,2004,26(3):182-184.

[4]李越,袁金良,林天瑞.安徽淮南下寒武统馒头组的遗迹化石[J].古生物学报,1999,38(1):114-124.

[5]陈萍,刘嘉龙.安徽淮南的剑齿象化石[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5,15(1):14-19.

[6]董为.安徽淮南大局山早更新世猪化石[J].古脊椎动物学报,2008,46(3):233-246.

[7]蔡如华.两淮煤田太原组的j类分带[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89,3:101-108.

第6篇:石材雕刻技术范文

P键词:石雕;技艺传承

石雕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石器发展到现代丰富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态,从原始的雕刻到现在种类繁多的雕刻工具,从单一的雕刻技法到现在百家争艳技艺更为精湛的雕刻技法。石雕的雕刻技法,手法多样,大多可以分为:线雕,浮雕、圆雕、透雕、镂雕、悬雕等六大类别。

一、线雕

线雕是指在平面上以阴线刻或阳线刻,在不同的材质上体现绘画,书法的一种技法。线雕亦称“石刻画”,是介乎雕刻与绘画之间的品种。常应用于碑文与匾额。

二、浮雕

浮雕是在石料的表面用雕刻的手法进行雕刻,出具一些凸立感的图案,是一种半立体形态的雕刻品,所有雕刻的图像都以浮凸的状态出现在石头的表面上固而称之为浮雕。又根据石材的表面刻石的深度和浅度的不同,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两种。

浅浮雕一般为单层次的雕像,其内容在通常情况下也会显得比较单一,没有很大的立体感;高浮雕通常是一些比较多层次的造型雕刻,内容也相对于浅浮雕来说会比较丰富繁琐,多被用于一些建筑物的墙面,寺庙的龙柱和影壁之类的都属于高浮雕。

三、圆雕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指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品。圆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圆雕的手法与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写实性的与装饰性的,也有具体的与抽象的,户内与户外的,雕塑内容与题材也是丰富多彩,材质上更是多彩多姿。圆雕的特征是完全立体的,观众可从四面八方去欣赏它。如果是群像,观众绕雕塑一圈,则可以看到前后左右各个人物的不同动态和思想感情,从而引起丰富的联想。

四、透雕

透雕是建立在浮雕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使其在感官上出现立体造型。技法大体可分两种:一,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有的为单面雕,有的为双面雕。二,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塑形式,也称凹雕。可以用来雕刻的材料上透雕出各种图案、花纹的一种技法。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上已有透雕圆孔为饰。汉代到魏晋时期的各式陶瓷香熏都有透雕纹饰。

五、镂空雕

镂空雕技法相对前面的几种雕刻技法难度大点,它是建立在浮雕、圆雕、透雕的层面上的深层次的精工。要求施刀的功力、线与面的处理以及各种造型手法与技法的变化,都必须切实服从主题内容的需要,使意、形、刀有机地融为一体。以及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语言,在造型的疏密虚实、方圆顿挫、粗细长短的交织、变奏,表现精巧入微、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使作品产生音乐般的韵律和感染力,成为盈盈珍品。

六、悬雕

悬雕概念含有虚空之意,系指雕件凭借一支撑面的中虚悬空的雕刻,而使雕件外表面相连的造型呈若置其悬空之态,可见上下左右,通过面面俱到的运刀雕刻后,所展现的属三维全息艺术形象。在技法运用上,综合了圆雕、镂雕、浮雕、透雕、线雕多种手法,不但要求可供全方位观赏,还要具备凌空剔透的立体感。在人物、山水、花鸟或景物器具的写实造型上,经过设计者的艺术夸张变形处理后,求取生动的审美效果。

古老的石雕艺术在现代手工艺人的努力下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石雕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坚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运用线雕,浮雕,圆雕,镂雕,悬雕等技法将书画意境生活剪影融入与石雕中,使作品既保持了古代石雕艺术的传统风格,又增加民族文化气息,使雕刻艺术更加生动形象。仿古作品栩栩如生古朴典雅,现代作品清新自然,意境幽远。

作为一名石雕艺术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文物收藏者、研究者,更是一位传承者,我有使命和责任感去坚守这门工艺。不仅要接受前人技术与艺术的传承,更是要将现代新产生的技术、艺术融入其中并传承下去。建议政府部门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雕刻专业学校,也可以在有关高等艺术院校增设一个雕刻艺术专业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让他们接触这门艺术,有兴趣的来学习石雕技艺。虽然他们的初衷不一,但我觉得,不管他们的初衷如何,只要他们能真正地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好这门手艺,对我们这个行业的延续和发展是极其有利的,或者说是一种推动。因为这一人群,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系统的,是规范的;他们思维和理念是先进的。正因为有了这些新鲜血液的输入,我们这门艺术的生命才会更活跃。

纵观过去和现今,更展望未来。现在国家正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是功垂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更鼓舞了诸多的石雕艺人。我们非但要做好目前的事业,更要有序的把石雕技艺传承好,这样我们的下一代就不会有迷茫,让他们懂得热爱这门艺术,让他们热爱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历史和灿烂文化。

石雕这门古老的艺术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它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更见证了华夏民族的沧桑与辉煌。经过一代又一代艺术人们的不断淬炼与升华,使得这朵艺术奇葩更具娇美。石雕艺术的未来更加灿烂无比!我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悠久灿烂的石雕艺术将大放光彩,石雕艺术的发展将前程似锦。

参考文献:

[1]刘同保.“工匠精神”下的觉醒与升华――探讨新常态下曲阳石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J].雕塑,2016,(02):60-61.

[2]张汉文.关于嘉祥石雕雕刻技艺传承与发展的调研[J].人文天下,2016,(05):55-60.

第7篇:石材雕刻技术范文

关键词:雕塑材质;种类;运用;审美特征

装饰雕塑在材质方面有多种类型,包括木雕、石雕、金属雕、玻璃钢雕、铜雕、砂岩类雕等,众多的表现材质为装饰雕塑在不同空间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载体。雕塑的发展依托于材质,只有充分认识雕塑的种类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表达雕塑形象,才能进一步探索雕塑材质的潜力。雕塑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其核心乃是物质材料的单纯性和创作过程的塑造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雕塑材质也随之变化,不同时期的雕塑材质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特征。

一 木材类

木雕在室内空间中应用比较广泛,纹理、色泽、刀痕体现它的生动性。它与其他雕塑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取材方便。除朽木和特别松软的的木材外,许多木材可用于木雕。(2)易于加工。一般木工工具和刻刀即可,无需特殊工具。因木料相对于石料、玉料、金属料等比较松软,容易雕凿和打磨,手工也可进行。(3)题材广泛。人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都可以。包括具象、形象和意向均可。(4)木雕形式多样。浮雕、圆雕、镂空雕、双面雕等都可以。(5)实用性强。除木雕艺术品、装饰品外,还可雕成各种实用品,或在木制家具、用具、梁柱、门窗上进行雕刻。(6)木雕的成本相对较低。木雕品种繁多,流派纷呈,具有大众性,适用于任意空间。木雕带给人亲切感,优质的木雕构思巧妙、内涵丰富、工艺精湛。中国是一个崇尚雕刻而又十分擅长雕刻的国度,木雕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融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和文化素养,它在世界雕刻史上独树一帜。

二 金属类

金属雕塑的类型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丰富,不锈钢、钛合金,还有由此延伸的许多新“产品”,有一部分金属雕塑用“失腊法”技艺浇注而成,有的作品为整体浇注,有的为分体浇铸。金属雕塑作品通过挤压、锻造等工艺手段实现造型要求。也有一部分由焊接方式组合在一起,依然遵循雕塑的艺术理念。金属雕塑中,不锈钢的应用比较广泛,不锈钢表面光洁,有很强的金属感,现代感较强。质量轻,强度高是不锈钢的优势。在制作时,要求雕塑本身造型简单、明确、手法现代感极强,包含着时尚艺术的意蕴。金属雕塑质地比较紧密,经过打磨或艺术处理后,表面很有光泽感,体现出冷漠和坚硬的视觉效果。通过雕塑家的艺术手段使之呈现不同造型特点。金属类雕塑适合应用于室内空间,因为室外的环境因素会导致其发生氧化形成锈,也有一些雕塑家会利用锈创作各种表面颜色效果。金属类雕塑取材比较广泛,表达手段多样,能够表达多元的文化信息,满足更多人群的审美要求。金属雕塑对技术的要求比较严格,优秀的雕塑不仅会体现金属材质的特征美、工艺美,还会使人透过表象从艺术的根源上体会金属带来的灵感。金属雕塑区别于其他材质雕塑,带给人全新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和审美感受。

三 石雕类

石雕是最古老而且还永不会过时的雕塑材料,承载着历史的使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包括从具象到抽象的人物或动物,还有一些独特设计的建筑构件如瓦当、石檐等。从旧石器到现在,千百年来的优秀文化带给中国人骄傲。中国的石雕按石料分类有青石、滑石、彩石、卵石、大理石、汉白玉、花岗岩等,花岗岩带给人粗犷深沉、醇厚朴实的感觉,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颜色分为红、黑、绿、花,其中花系列的应用最为广泛。大理石质地细腻、滋润光洁、华美典雅,汉白玉给人以纯洁、柔和、庄重的感觉。其它石材,如石灰岩、砂岩等也是城市建设中良好的雕塑材料。石雕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古人用之做成祭司的器具,清朝时就出现了栩栩如生的车马人物。石雕适用于中式餐厅的装修需要,符合中国文化的特征,也适用于目前人们追求自然环境的要求。石雕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挖掘并不断完善有助于环境与自然与艺术的结合,更加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四 砂岩类

砂岩分为天然砂岩和人造砂岩两种。天然砂岩是一种沉积岩,在自然界里经过各种地质变化形成的一种既健康环保又极富装饰性的雕塑材质,砂岩是矿山的主要成分,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石材。人造砂岩是无机材料人工合成,属于绿色环保材料。砂岩是使用最广泛的建筑用石材,巴黎圣母院、罗浮宫、美国国会、哈弗大学均由砂岩装饰而成。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高贵典雅,坚硬的质地成就了建筑的恒久魅力。砂岩具有轻便、灵巧、美观、耐用的特点。砂岩有海砂岩和泥砂岩两种,海砂岩比泥砂岩硬度高,比较结实。掌握砂岩的特性可以为更多的空间设计服务。人造砂岩除了自然雕琢造型外还可以着色、彩绘、打磨明暗,通过技术处理使作品表面呈现粗犷、细腻、龟裂、自然缝隙等真实效果。泥砂岩还被用在影剧院、饭店、体育场,公共效果十分理想,甚至可以代替吸声板和拉毛墙。目前,砂岩雕塑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别墅、酒店、宾馆、园林以及城市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 玻璃钢

玻璃钢是树脂与纤维的合成品,多年来成为一种供人们观赏以及装饰的艺术门类。具有很好的透明性以及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因此,用途比较广泛。玻璃钢有极高的塑造性,它的轻质高强以及耐腐蚀性是最好的优点。玻璃钢材质具有普遍的象征性。玻璃钢造价低廉,应用范围比较广泛,通过对表面效果的处理可以复制各类材质雕塑,在室内多做仿铜效果。在城市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园林、小区使用率比较高。

六 铜雕类

第8篇:石材雕刻技术范文

石雕在莆田的发展可上溯到唐宋时期。唐朝时莆田就有很多寺庙,寺庙里有很多精致的石雕作品。尤其是建于五代末的枫亭塔斗山的天中万寿塔,各塔层石块都有石雕图案,如大力士、蟠龙、花卉浮雕,佛像、金刚力士等,并饰有卷草花纹,莲花覆瓣等。当时的石雕艺术大都有严谨粗犷朴素的艺术风格。宋朝时莆田的寺塔石雕作品更多,雕艺更趋精美、细腻。到明代,古建筑、古墓等都出现更精巧的石雕作品,石牌坊上的人物形象、车马动态、花卉形状,云龙浮雕等,工艺更精美、风格更细腻,很受后代人广泛赞誉。清代的莆田石雕更是巧夺天工的佳作。

自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和民间信仰的盛行,使佛教和中国本土的道教及其他民间宗教在各地日益昌盛。城乡各地遍布佛教,道教及其他民间宗教的寺庙宫殿,也相应出现了大量以宗教为题材的壁画、石雕,木雕、金银铜铸、泥塑等优秀作品。佛教以深奥的道义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了传统艺术的内涵,甚至可以说佛教本身就是一块光彩夺目的瑰丽珍宝,而莆田的石雕传统工艺也正是与佛教及妈祖文化的传播同兴衰。悠久历史长河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古迹,拥有丰富多彩、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间文化,为艺人们制作石雕传统人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莆田作为中国的“石雕之乡”,凭借着本地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雕刻技术,通过塑造栩栩如生、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与感情,套用石雕界前辈的话说就是“注重神韵、讲求适形、精雕细琢、善于线描,不拘一法、题词丰富,巨细应手”的七大艺术风格。莆田的石雕艺术家们善于博取各家之长,又结合本土特点,不断尝试创新,开创了独具一格的石雕艺术。

莆田石雕发展到现在,使用的石材种类繁多,如花岗岩、砂岩,青石,汉白玉等,只有深入了解它们的特点,因材施艺,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让莆田的传统石雕工艺在雕刻领域绽放出新的艺术之花。

我从事玉石雕刻艺术已有20余年,列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佛像雕刻中的观音题材更是情有独钟。从各地的石窟寺庙的观音造型到各种民间艺术雕塑以及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卷,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观音形象超凡脱俗,圣洁神秘。在观音雕塑中,汉白玉的运用尤为突出。汉白玉因其通体洁白,质地纯净,给人一尘不染的美感,浑然天成的气质与观音形象甚是相配。

观音题材的作品不计其数,怎么能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观音造像讲究雕琢工艺精湛细腻,刀法线条既含蓄又刚劲,人物肌圆骨润,呈现出柔和的曲线。因此怎样因材施艺、取长补短、巧加雕琢就成为观音创作成败的关键。就我的《坐鳌观音》而言,从初期的选材、构思阶段到后来的创作过程,始终把观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贯穿其中。传说古时东南海域出没一物,龙头,龟身、鱼尾,甲壳金烂烂,体态硕大,蛮力无穷能喷射水柱,人称鳌鱼或金鳌。它常兴风作浪,颠覆渔舟,淹没村舍,吞食人畜。观音获讯,慈悲大发,前去除害。她备下绢索,将手中所持柳枝削成九个倒刺金钩,挂在绢索一端,置入泥人腹中。金鳌又至作乱,见一女子迎它款款而来,喷水柱击她不倒,涌海浪淹她不没,怒而张口扑咬,观音乘势将泥人抛入鳌口,被囫囵吞下,泥人入鳌腹即化,观音牵动绢索,怪物被九枚金钩扎住五脏,疼痛难忍,愿伏罪,观音遂踏鳌而去。《坐鳌观音》呈现了己入物我两忘境界的观音发鬓高绾、披戴巾兜天衣,一手抚鳌,一手持瓶,带着芸芸众生的寄托,承载着善男信女的美好心愿坐鳖而去的情形。作品整体气度上怡然大方,于深沉坚毅中透出超凡睿智的神韵,而汉白玉的材质更衬出观音超脱于三界,纯净无暇的品质。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甄龙友题《观音像》。把观音作为“西方美人”,说明观音已从定德之像转变为美女观音,是将天国的神降至人间来,艺术家赋予她更多的人间气味和美感。我的《如意观音》就是以此为基础创作的。《如意观音》以立式呈现,做“S”型的扭曲,腰肢柔软,身体修长,侧身向外,充分显示了女性的曲线美,以及她多姿妩媚的神韵,高雅、秀眉、长目、巧鼻、小嘴、笑而不露,脸部丰润而尊容和善,其慈悲、救苦的内在心灵和外形美达到高度统一。

观音信仰在民间历久不衰,那些信众们对观音菩萨的崇拜,其实是一种对“真善美”的希望和追求,而雕刻这门艺术也是艺术家对“真善美”追求的直接表现是对佛理禅意的真情流露。

第9篇:石材雕刻技术范文

香港著名珠宝设计大师陈世英的珠宝雕刻艺术珍品,题材涉及古今中外,从古希腊神话到中国的古老传说,从抽象的梦幻联想到现实与人生的拷问,处处体现出陈世英在珠宝雕刻技艺中的精湛工艺以及他对于人生和艺术的思考与追求。

提到珠宝,人们经常把它与“奢侈”、“昂贵”联系起来,但对陈世英而言,整个雕刻和创作的过程,是创作人心灵对美的一种体验和探索。他希望透过宝石创作,把他对于美的理解带给观众。

陈世英自幼潜心中国工艺,并钻研西方宝石雕刻,善于运用现代光学、色彩学、)台金术、镶嵌术、切割术等知识与技巧,凭借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工作态度,打造出了一件件富有禅意和旺盛生命力的珠宝艺术品,其影响远至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举重若轻――钛珠宝

人生的岁月是有限的,因此人应当每天都活出点新鲜的滋味。他说:“我不愿重复自己,不仅是作品,连生活也是如此。倘若没有新的刺激,彷佛生命之树在枯萎。我要让自己的生活,不仅充实,而且新鲜,为此我的作品一直都在求变。”

为了以宝石和钻石来彩绘自己的雕塑品,陈世英花了6年时间,克服钛固有的物理秉性,令钛能有机地造就他独特的雕刻珠宝。众所周知,钛金属,坚硬轻巧,而重量只有同体积黄金的五分之一,且延伸性极强,大大扩展了珠宝设计的可能性。但也正因此,其秉性抗拒铸造,镶嵌,很难与宝石相处。要克服重重障碍,方能驾驭自如,令之与宝石共舞。

钛被焊接的时候很脆,用常用的珠宝焊接方式它会断裂,而且熔点很高,冷却很快,用传统车床去锻造根本无法相连。钛被铸造时需要完全真空的惰性气体去保护。“它有波长,也有人性,你烧它,它会有抗拒。我们要克服,只有跟它沟通。然后才把我们需要的材质和它融合为一体。”最终成功地将医用钛带来了华丽新生,也为珠宝创作掀开全新的一页。

巧夺天工,在这件起名为“世代相传”的作品中表达得淋漓尽致。整件作品以钛金雕刻而成,加上镂空技术,工艺非凡。钛金是种特殊的金属,它与人体具有高度的亲和性,且重量只有黄金的五分之一,用以制作珠宝,大大扩展了作品的创作空问。然而,钛金属极其坚硬,故一般只可以倒模的方式制作。由于作品的体积大,作者选择了难度极高的方式进行创作:雕刻。雕刻钛金,必须以钻石刀来进行, 笔一刀,将一块平平无奇的钛金雕成一座栩栩如生的大象雕塑。作品的主题是表现天伦之乐:小象在河边玩耍,母象从后照料,亲切动人,表达出中国传统母慈子孝的观念。作品自勺底部是以钻石原石铺成的一条河道,水花四溅,闪烁悦目,衬托出小象嬉水之乐。此外,钻石原石未经打磨,保留原有奇特的色彩。

作品“绫罗”,显示设计师的镶嵌技术再上一层楼。陈世英将钛打制成轻丝,将白玛瑙串连,编成一段绫罗锦缎。为展现绫罗的轻柔如丝,作品将钛金织成网状,佩戴时就能贴服地随颈项的线条弯曲;而要令其天衣无缝,镶嵌时则巧妙地将所有关节收藏起来,丝丝入扣。

圆润温婉的白玛瑙经过细心的打磨切割,色泽温润细腻,散发淡淡柔光,然而中间却以独创的方式,将钻石嵌入白玛瑙之中,令整件作品吐露耀目光芒,散发典雅与高贵的气质。

鬼斧神工――宝石嵌接

珠宝首饰都以金属为骨骼、宝石为皮肉,如何能将骨肉相连?传统方式采用金属爪根。然而,要将珠宝作成一件雕塑品,外露的爪根难免有点儿煞风景。为力臻完美,陈世英研创全新的嵌接技术钻石爪嵌接法及内格榫卵嵌接法。前者是撇除传统金属爪脚的应用,直接用钻石和宝石来作嵌接;后者,是运用明式家具的接合方式,给进行镶嵌的物料,包括钻石、玉石、珍珠等作特殊的切割,形成榫与榫眼一样的凿枘,令不同的物料无需爪脚亦能互相紧扣。

这一组“笑芙蓉”套链,是陈世英的工艺技艺另~侧面的展现。陈世英秉承一贯的创新精神,凭高超的镶嵌技术,大胆地将不同的宝石材料加以配搭运用。作品中每一颗“心”都由三层结构、四种物料组成一由最底层的红玛瑙、上面一片贝壳、再加一片水晶,中间再镶一颗钻石。这种做法,目的是要将红玛瑙原有的色彩改变,正如画油画,将颜料层层涂上,画家为作品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色彩。然而,要达到这种效果,除了大胆创新外,亦要有高超的镶嵌技术,即将贝母切成薄片,让红玛瑙的色泽透现,经过水晶混和钻石的光芒再折射出来;而每一层的切割形状必须如出一辙,才能装嵌得天衣无缝。

“我还在飞舞”是一件令人心生震颤的胸针。蝴蝶的色彩好比上帝的调色盘,世间一切色彩尽在蝶翅表露无遗。陈世英为捕捉蝴蝶的色彩,让它得以“重生”,竟将真蝶翅藏在多层的水晶和宝石之间,藉水晶的高折射性,将宝石的光芒和蝶翅的色彩混为一体,绽放出独一无二的璀璨光芒,令人拍案叫绝。

雕刻光阴“世英切割”

“作为个个珠宝设计师,不仅要富有创意,还需要革命性的精神。皆因珠宝界赖以生存的关键,是创造新设计、铸造新元素及开辟新典范。”陈世英这句话,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他的作品,正是通过新设计和冶炼技术,创造出珠宝艺术的新层次。

在他看来,雕刻是立体文化的语言,除了传递思想讯息,还可以美化环境。一件好的水晶雕刻作品。除了要懂得保留其天然的规律和水晶的透明特性,还要赋予它文化的精神。加工工艺的精细能与肌理互相协调,结合恰到好处。独特的创作作品能显示雕刻家把自已融于自然,融于生活,融于芝术造型,达到承先启后更能显现时代脉动。

“世英切割”(Wallace Cut)是他的成名作。这种雕刻法,以逆向思维为主导,结合了阳雕和阴雕的技术,深化为立体内雕,配合精算式进行角度切割。改变折射角度令影像重迭,形成立体多线条的倒影,始创出五面倒影的雕刻法,命名为“世英切割”。这种立体内雕和幻象雕刻法,只有透光的材料才可以显现其玄妙的幻觉,这一反传统雕刻技法,为陈世萸奠下雕刻大师的地位。展品中的“荷莱女神”就是使刚这种技法造成了五面倒影的瑰丽景蒙,令观众称绝。这不单表现出他炉火纯青的雕刻工芝,也显示了他对水晶玉石等材质本身的特性了如指掌。无论是何种材质,坚硬或柔软,任凭其创意驰骋,亦游刃有余。

荷莱女神是希腊神话中掌管四季的三位女神,分别是代表“萌芽”的眷之女神塔罗。代表“生长”的夏之女神奥克索(Auxo),及代表“结果”的秋之女神卡尔波。陈世荚以其独创的Wallaoe Cut造成五面倒影,充分表达出女神一者多身的含意。透过水晶的不同侧目。可以看到不论是女神的面貌轮廓,发饰纹理,或是周边的衬花图案,都是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充分表现出女神庄严肃穆的奕奕神采。

“鱼儿的梦”,整件作品线条流丽,鱼身镶满不同颜色的蓝宝和彩钻,闪烁迷人,如幻如真,仿如日光下的鳞光闪闪。尤其是鱼

鳍及鱼尾部分,犹如立体雕塑,这是从传统的阳雕演化而来。从以往的雕刻作品中可见,作者十分臀意作品的三维空间设计和运用,不论从哪一个方向看作品,都是精雕细琢,就连珠宝作品,亦秉承了设计师一贯的雕刻技术和手法。

最令人称奇的是鱼儿的中央是以一颗紫晶为主体的雌刻宝石,紫晶中间刻有一座城堡,喻意鱼儿之梦乃寻找家乡乐土。而这座城堡就是陈世英独创的“幻影雕刻”,以阴雕和内雕的技术,配台采光的技巧和色彩的运用,将一座水底城堡在波光水影之下呈现眼前。

动听禅意

存在与虚无的碰撞,是陈世英创作动力的来源。在笔者看来,这更像是一种哲学味道的探讨。陈世英认为,存在就是生活。生活中,难免为琐事烦忧,但通过打坐,进入忘我的状态,就是虚无。在他的创作过程中,所有心灵力量、意识、意念都会集中在点,处于虚无的境界中。陈世英认为这样就能感应不同的意念,重新整合生活中的种种,成为源源不绝的创意。

作品“禅”是其中一件韵味深长的作品。“禅”与“蝉”,多么富于智慧的联想:色彩幻化的蛋白石犹如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在蝉静思的刹那,却能观心内省,晦昧渐消。而如通明剔透的蝉翼,是以珍珠贝及水晶切成薄片结合而成,再在水晶上刻出纹理,植入金丝,晶莹剔透之余,不同物料的色彩通过光线折射出奇特的色彩,与五彩黑欧泊的蝉头互为映衬。设计师以精湛的手工,配合物料的灵活运用,以有形之物烘托出禅的意境。

整件作品不受传统珠宝设计的樊篱所限制,视之如雕塑品般,不论其外型、神韵,到色彩配搭、采光技术,无不考究,不但能令作品散发不一样的神采,更开启了它的灵魂,让它诉说自己的故事。蝉处于将飞未飞之际,动与静之间产生一股张力,阐述了“禅”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