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经济运行;数据;统计;分析
由于经济运行缺乏一整套制度化的计划测算、跟踪测量、监管分析、反馈改进工作模式,企业作为经营管理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体现。主要体现在:
经营计划指标分解测算的过程不透明,缺乏基层单位参与。有时计划目标测算下达不及时,基层单位无法及时作出工作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到了基层单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员工工作没有计划,只是被动的服从上级工作安排,盲目性、随机性比较严重,不能调动和发挥全员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差。
市场一线的真实需求与实际工作脱节。经营计划下达后的督促落实不深入,缺乏自下而上的、全面的对阶段性经济运行数据的分析对比,无法发现数据后深层次的问题;对市场的真实需求缺乏分析研究,甚至出现购进卷烟的牌号长期压库,形成了滞销占用资金等现象。
重复劳动、数据失真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缺乏系统、规范、明确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说明资料,当员工岗位调整变动或新进人员时,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工作要求,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不同部门整理汇集相同项目的数据时,往往存在数据差异和失真,无法保证正确的的数据分析和领导决策。
因此,建立完善一整套涉及事前、事中、事后的经济数据分析统计管理机制已势在必行,新机制围绕进一步提升统计工作对企业经济运行的参与,涵盖科学测算下达经营管理计划目标、及时整理汇总专销数据、定期开展经济运行分析查找问题、以三级考核促进问题改进提升的PDCA模式循环,管理重点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逐步转变。具体来讲,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点做法:
一、健全机制,规范经营管理计划测算下达流程
滨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编制印发了《经营管理计划编制下发管理办法》,对全市系统经营管理计划目标的测算、编制、下达等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在每个经营周期(年度、月度)前完成经营管理目标的测算、编制和下发工作,明确项目部门职责和计划目标的测算方法,采取自下而上的计划提报方式,由主管部门汇总整理,经分管领导审核批准后下发。
二、建立“综合数据资料库”,实现系统内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全市系统“综合数据资料库”。市局(公司)各部门根据职责编制“综合数据资料库”对应内容,需要进行社会调查的,向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等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活动。各单位和部门所负责的数据资料编纂完成后,要报市局(公司)牵头部门汇总、整理和审核。完成审核后统一上传市局(公司)内部网站,内部网站设立专门栏目,专门存放综合数据资料,作为综合数据资料的载体。内容涵盖地方经济发展、人口数据、企业概况、财务管理、卷烟经营、网络建设、专卖管理、客户商圈、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人力资源、制度建设、检查考核、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及流程等具体内容。为了使综合数据资料的准确性、有效性,规定每季度对数据资料进行更新和调整。
三、丰富统计手段,定期开展经济运行分析
首先,建立健全经济数据统计分析制度,要求各单位、部门定期编报统计分析材料,综合信息科对全市系统的统计分析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定期编印“全市系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其次,将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工作纳入对各单位、部门的工作质量考核,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报告报送的及时性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并与薪酬分配挂钩。第三,定期召开全市系统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对经济运行数据统计分析进行阶段性通报讲评,以及时反馈统计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实现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
四、加强分析深度广度、服务企业发展大局
在市局(公司)的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统计部门采取了以幻灯片为影像载体、辅助现场讲解的崭新形式,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数据分析,通过不断改进经营统计分析的方式和方法,注重在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不断提高经济运行分析质量,努力做到给企业发展当好参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一是从打造一支企业经营分析人才队伍入手,统计部门注重对各级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为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二是积极探索,采用新的数学模型实现统计工作的不断深入,例如我们对各单位的销量、单箱销售收入的测算采用了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将各单位卷烟经营指标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如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对比,进行认真细致的测算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三是扩宽分析思路。不仅与自己对比分析,同时做到跳出滨州看滨州,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和先进地市进行对比分析,做到取长补短,对及时调整经营工作思路、指导经营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企业工作效率与质量稳步提升,全员执行力大大提高。数据资料库包含近年来的历史经营数据和客户资料。在编制测算经营管理计划目标时,可以直接借鉴和使用相关历史数据,根据一年来实际运行情况看,实际经营结果与测算的计划指标基本相符,实现了计划指标的可行性、合理性、科学性,对基层单位较好地发挥了指导、规范、激励的作用。综合数据资料库建成后,新进员工、岗位调整的员工可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同时降低了员工培训成本。全面开展经济数据统计分析工作不仅提高了全员特别是一线客户经理的工作能力,而且企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针对市场形势变化调整经营策略,提高了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
总之,滨州市局(公司)实施的经济运行数据统计分析机制,为滨州烟草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效益的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是适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创新之举,为促进滨州烟草既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4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近年来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趋好,呈现出科技服务业基数小、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小、技术市场发展较好、产业链条未形成等特征。
一、科技服务业剖析
“科技服务业”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家科委1992年8月22日的《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意见》中,意见中将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简称科技服务业。2014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并将科技服务业归为10类,随后国家统计局于2015年6月《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将科技服务业从国民经济行业中划分7大类、24个中类、69个小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刘开云指出科技服务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程梅青、杨冬梅、李春成认为科技服务业是指一个区域内,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提供各种服务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蒋永康、梅强、李文远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一定区域内,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为科学技术产生、传播和应用提供智力服务,并独立核算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吴泗认为科技服务业的特征:服务广泛性。服务对象涉及工业、农业、建筑、地质勘探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服务主题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市场主体;业务范围涵盖科学研究、科技信息交流、技术推广咨询、技术培训、技术市场、人才培训、知识产权服务、科技评估等活动。赵晓伟认为科技服务业的特征:智力密集性。科技服务业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主要通过从业人员的智力劳动获得收益,因而具有明显的知识、智力密集性特征。刘树林认为科技服务业特征:正外部性。科技服务业以知识和技术向社会提供服务,这种知识和技术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可以为服务对象创造收益或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快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以上《意见》、统计分类以及学者们对科技服务业概念、内涵、外延等阐述,本文认为科技服务业应该将三者观点有机结合才能全面性、指导性地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因此,本文认为科技服务业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正外部性)等特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有效衔接科技和经济,助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并独立核算的符合《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范畴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
二、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特征剖析
(一)科技服务业基数小,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小。贵州省2014年科技服务业(注:国民经济行业73类和75类,下文出现科技服务业相关数据除固定资产投资外其余数据均是科技服务73类和75类)增加值约80亿元(根据科技服务业部门财务统计调查初步估算),仅占全省生产总值9,251.01亿元的0.9%,仅为北京市2014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1,662.6亿元的4.8%。
(二)技术市场贡献率逐渐增加,技术市场体系逐渐建立。一是技术市场增速较快。2015年完成技术市场成交额177.2亿元,同比增长38.3%。“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达51.9%,高于全国年均增速20.3%的31.6个百分点;二是技术市场贡献率年均增速较快。2011年对全国贡献率仅0.67%,这说明贵州省技术市场成交额对全国贡献较小,到2015年贡献率增加到1.8%,“十二五”期间预计贡献率年均增速达56.8%;三是已形成省级技术市场与市(州)技术市场体系相结合的市场体系,有效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活跃技术交易氛围。
(三)信息传输平台未完善,共享程度不足。一是信息传输平台逐渐建立,但尚未形成平盟。截至目前贵州省建立 “贵州省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贵州省产业创新科技文献服务平台”、“贵州省技术市场平台”、“贵州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平台,但平台相互之间未形成有效衔接,尚未形成平盟,造成信息不对称,不能形成信息互联互通,相对减弱信息传输能力;二是由于受体制约束,体制内科技服务机构激励机制“形同虚设”,造成设备闲置,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致使体制内科研人员仅仅完成分内工作,导致设备和人力资源闲置,致使信息资源不够公开,信息共享程度不足,造成资源浪费;三是产业技术联盟较少,覆盖企业较少,企业信息共享不足。目前,贵州省仅有17家产业技术联盟,成员单位299家,其中省内企业占66.4%,建立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22个。
(四)科技服务业与市场结合力度不够,尚未形成产业链条。一是科技服务业比较零散,未形成完整科技服务链条。科技服务机构处于比较零散、各自为战的状态,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科技服务链,难以为客户提供全面、全程、高端的科技服务。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中科技商城仅有112家机构入住,其中尚有46家机构未完善相关资料,占入住机构41.1%,这表明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对自身业务宣传力度不够,与市场衔接不够;二是体制内研究机构与市场需求衔接不够,科研机构缺乏挖掘企业科研需求信息,多数是企业为申报相关部门项目时,由于自身科研人员不足而主动与研究机构联系并组织团队共同申报项目,有的项目获取后并未实质性开展研究,未真正意义上实现“产学研”合作模式。
三、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时期,科技服务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是“十三五”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基于目前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项目招商力度,做大科技服务产业基数。一是加强科技服务业项目引进力度,以气候、生态、自然资源丰富为吸引力,重点吸引研发设计服务机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有知名度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选择投资并建立机构;二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将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升格为研究院所或者联合组建研究院所,强化基础条件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地区后发赶超创造原动力;三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发挥民间资本“招商能力”,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到贵州省创新创业。
(二)强化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一是加强项目整合,提升支持力度。应加强科技、发改、工信等政府部门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有针对性重点支持有助于守住生态底线、有助于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二是针对已有科技服务业政策进行梳理,收集和整理政策落实具体情况,对政策执行情况的事中、事后进行定性和定量监测并有效评估,对后期相关政策修订提供依据;三是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在制订相关政策之前,应广泛征求各阶层意见,制订有利于民生、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执行效应较好的科技服务业政策,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
(三)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培育科技服务业产业链条。一是积极引导和鼓励体制内科研机构挖掘市场需求,充分激活体制内人力和设备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丰富市场科技资源供给,促进科技服务业市场体系建设;二是加强科技服务业投融资市场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科技服务业机构到主板、中小板等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以债券形式进行直接融资,鼓励金融机构通过银行信贷、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等间接融资方式支持有“潜力”的科技服务业企业发展,同时积极引导担保机构对该类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三是培育技术市场主体,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研发机构以及社会资本投资建立技术转移机构,培育一批善于挖掘市场信息、研发设计能力强、能及时衔接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知名品牌科技服务企业,深入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做好技术交易信息分析、评估、经纪服务,衔接研发设计服务和企业需求,降低社会资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推动成果转移并产业化,稳定技术市场增长态势,避免周期性波动。同时,争取国家支持贵州省将贵州科学城列为科技服务业聚集示范区试点,有效整合研发设计、科技中介、科技金融、专业技术服务等机构,形成研发设计(专业技术服务)—信息挖掘—成果或专业技术服务评估—技术转移或专业技术服务—成效反馈的产业链条。
(四)建立信息平盟,充分发挥平台效应。一是以贵州大力发展大数据为契机,力推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信息传输功能,有效整合平台功能,适时成立平盟,纳入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提升信息传输效率,激活闲置资源,充分发挥需求和供给桥梁;二是强化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信息内容,储备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科技文献、仪器设备等资源,建立资源数据分析人才队伍,充分挖掘资源信息,有效整合资源,既达到激活闲置资源,又降低企业成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桥梁”效应;三是继续以人才博览会、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5个100工程”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等为平台,引进贵州省急需的创业导师、专利分析师、技术经纪人、项目管理师、信息分析师等科技服务业专业人才。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江苏
本文为江苏省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江苏服务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9SJD790050)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顾全根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当前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具体任务与保障措施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6日
现代服务业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通常可划分为四大类: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生产,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社会中介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行、居住、商品零售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江苏省来说是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江苏省将在国家大的环境政策的指导下,根据江苏省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的现代服务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制定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战略。这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江苏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服务业有较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乃至我国部分发达省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一)江苏省服务业相对落后。江苏省服务业产值虽然由1999年的4,577.47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5,825.18万元,占GDP比重由1999年的35.6%上升到2008年的38.1%,但几乎每个年度均落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71%的水平相比差距更大。
(二)服务业吸收就业比重不断增加。江苏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从1999年的920.45万人增加至2008年的1,771.23万人,共增加了850.78万人,而服务业从业人员共增加109.55万人,比重由1995年的21%上升到2008年的38.1%,高于我国平均水平,这虽然说明江苏省服务业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仍远远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三)服务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由于缺乏先进的现代物流服务技术装备和物流管理体系,物流成本相当高,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22%左右,约为美国的2.2倍;如此高昂的流通成本将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
二、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具体任务
(一)强化现代服务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
1、现代服务业共技术研究开发。支持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现代服务业共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支持可集成和重用的安全认证、在线支付、在线征信、计量计价、商务搜索、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服务组件的研究开发,形成配套的服务及服务接口技术标准和符合性测试工具,为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提供基础技术条件,推动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各领域持续、快速、和谐发展。
2、电子商务与物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重点突破电子商务交易与平台技术、客户关系及供应链管理技术、现代物流过程优化与监控技术和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系统间的数据、应用、业务集成技术和标准规范,建设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公共服务和集成平台。加大无线移动、射频识别、智能终端等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改变制造与流通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降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与物流应用门槛,带动江苏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科技的创新发展。
3、数字内容关键技术与平台建设。以支持数字内容服务业态快速发展为目标,以内容交易为核心,重点研究数字内容版权保护与管理、数字内容智能分类和搜索、各种业务模式的交互和数字媒体内容转换技术,建设数字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系统开发平台,支持数字动漫及数字影视创作、数字作品整合和营销、面向公众的内容综合应用服务等。
(二)强化现代服务业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围绕现代服务业重大技术突破与行业应用,结合市场需求,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媒体、制造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数字社区、信息化远程医疗、数字旅游等应用领域实施科技服务示范,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
1、电子商务服务科技示范。综合应用电子商务交易、供应链管理技术,探索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大力发展第三方交易与服务、生产企业供应链信息交换和整合服务,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应用示范,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
2、现代物流服务科技示范。通过现代物流信息整合及过程优化技术的综合应用,探索新型物流运作与管理模式,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射频识别(RFID)、移动终端等先进的物流技术,建设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与应用平台,面向物流企业,提供物流供需信息、服务交易、过程优化与跟踪、信息系统外包等服务。优化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基础设施及装备的利用率。
3、数字媒体服务科技示范。重点支持数字媒体内容的技术开发、系统集成与营销运营平台建设,围绕动漫创作、数字影视、数字点播、网络出版、互动影音内容聚合与服务等若干领域,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资质的龙头企业,建设动漫产业基地。
4、制造业信息化服务科技示范。支持建立江苏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联盟,集成联盟所提供的技术服务资源,围绕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基于软构件的企业业务流程重构服务、产品协同设计、工程分析、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网络化办公、咨询与培训服务等方面,建设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模式的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跨企业的制造资源共享和企业间的设计、制造协作,提高企业和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5、农业信息化服务科技示范。研究开发引种与良种推荐、合理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综合栽培(养殖)调控等五大系统,构建网络化、数字化的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以建立全省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为目标,围绕农业供应链管理技术、农产品流通装备、农业流通信息技术、农业标准化体系等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开展农村物流服务、农村配送服务、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农村现代物流协同信息平台等示范建设。
6、数字社区服务科技示范。以实现社区医疗、社区教育、社区安全、社区设施和社区人口等方面的服务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为目标,支持以现代通信手段和三维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基于网络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协同支撑平台和智能化小区建设,为社区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管理模式。
7、信息化远程医疗服务科技示范。以医疗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为目标,以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为依托,支持区域协同医疗共享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以区域服务为半径的包括社区、中、高级医院为一体的三级卫生服务共享架构,使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最大化,培育服务于医疗、公共卫生以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新型第三方医疗服务企业。
8、数字旅游服务科技示范。以风景区、旅行社、网络票务和电子银行为发展基础,支持景区旅游资源数字化、票务和银行支付网络化协同服务等关键技术集成、标准规范的研究开发,在共技术、通讯服务基础设施和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化平台支撑下,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旅游目的地营销信息化产业发展,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服务模式。
(三)强化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能力。发挥市场优势,整合现有资源与技术力量,促进现代服务业科技成果研究和应用转化,采用开放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机制,鼓励相关产业联盟的形成和发展,开展现代服务业应用人才培训与工程技术服务,健全政策、法规、培训、咨询、评估等服务体系。
1、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立足江苏省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以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为主线,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原则和思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科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科技文献信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生物种质资源、知识产权、检验检测、人口与健康、高性能计算中心等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根据江苏省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工程、医药、新材料和能源、资源、环境、农业等领域,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平台。
2、加快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和市场导向作用,推动科技中介机构按照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机制市场化的要求发展,使之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重点支持一批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特色产业基地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健全各级、各类技术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保障措施研究
(一)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和细化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从财税、信贷、投融资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落实省国税局、地税局和科技厅等对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创新载体与平台以及创新资助等方面的税收扶持政策;二是优化现有科技专项资金使用结构,积极支持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强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相关地方政府和部门应通过相应的计划进行配套支持。同时,加强与863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计划的衔接;三是统筹安排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相关计划和经费,围绕“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切实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推动企业成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主体,把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建设作为推进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手段,把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和经营业态、拓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作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相关措施,积极营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支持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和以现代服务业先进技术、优秀软硬件产品研究开发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企业。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开设相应专业课程,建设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与共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相结合的研究中心,开展现代服务业重大理论与专业技术问题研究,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储备高级专业人才。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倡导高校师生和广大科研人员领办、兴办科技服务机构。加大现有科技服务机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多层次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鼓励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在支撑现代服务业的优秀软件产品推介、咨询、二次开发、集成、监理等各个环节,每年举办不同形式、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培训班,培养一支研发、管理、应用、服务相配套的专业人才队伍。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交流渠道,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人才输出培训工作。完善科技咨询师、科技评估师、项目管理师、技术经纪人等专业培训和执业资质考核认定工作体系,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高层次、懂管理、善经营、熟悉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的科技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四)推进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将服务标准的制定与推广作为江苏省“十二五”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优先主题。通过科技计划实施,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研究制定现代服务业通用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标准、交易流程标准、共标准、服务接口标准、服务质量和服务集成标准等标准规范,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与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衔接、满足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标准研究,开展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咨询、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科技评估、技术交易和技术产权交易等科技服务标准化工作,为建立健全江苏省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供支撑。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步伐,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提高我省科技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建立信用评价与绩效考核体系。强化服务信用治理和信用结构建设,以服务诚信度、服务绩效和社会认知度为重点,加快制定、推行相关指标体系与考核评价办法。强化行业协会的功能,依托行业协会探索建立科技服务机构的信誉评价体系和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制度。支持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建设,大力开展联合征信与增值服务,促进信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六)深化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加强科技服务业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吸引国际知名机构参与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扩大服务出口,支持有能力的服务企业到境外投资创业,参与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国际交流,通过产业融合、市场开发和人力培训等多种途径,在信息、技术、创业、投融资等领域开展长期合作。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映明,李利,刘柯宏.促进云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云南科技管理,2008.4.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内涵外延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从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两个层面对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及其外延作了清晰的界定。科技服务业是近年来新兴的服务业,然而学界对其内涵和外延一直存有争议。
科技服务业起源于西方,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科技服务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随着各国对科学技术的日益重视,以提供智力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且日趋活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服务业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但是对于科技服务业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对于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学术界迄今为止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在研究和管理中造成一定的混乱。
科技服务业概念界定的意义
科技服务业内涵和外延的明确对于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有利于各级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业扶持政策。在制定扶持政策前必须明确科技服务业应包括哪些行业和机构。其次,有利于行业的管理。有了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在进行行业管理和统计工作时,可以避免错、漏和重复,才能避免出现把气象局、图书馆、书法协会等单位也统计进来的错误。最后,有利于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在科技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发展规律、集聚模式以及对其他产业和科技进步的推动研究等方面都要求对科技服务业的明确界定。
科技服务业界定相关研究状况
目前还没有对科技服务业内涵和外延比较公认一致的看法。我国在1992年由原国家科委颁布了《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将科技服务业定义为“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统称”,科技服务业的概念开始被大家所认识和接受。但此概念过于笼统,并没有对其内涵做出界定,只是给出了科技服务业所包含的行业,而且也不完全,如研发试验、技术转移服务等行业没有包含在内。
目前国内学者对科技服务业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杭燕(2006)、王亮(2007)等为代表的“目的论”。他们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提供各种服务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把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作为科技服务业的目的,这里的“科技”是“服务”的对象。这种观点实际上认为科技服务业就是为科技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忽视了利用科技手段提供服务的机构或组织,如提供测试服务、数据处理等服务的机构。第二类是以王晶(2006)、陈先荣(2005)等为代表的“手段论”,他们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这里的“科技”是“服务”的定语,也就是科技型服务业,类似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这种观点片面强调科技作为提供服务的手段的特征,忽视了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的目的。这就把一些提供科技咨询、科技信息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排除在外,因为许多科技中介机构仅仅起到的是连接科技生产者和需求者桥梁的作用,并不总是需要较高的技术和非常专业的知识。这两种观点只是阐述了科技服务业的某一方面的特征,都不全面。
在界定科技服务业外延时,学术界对于科技服务业行业的分类有多种,有分二类、三类的,有分四类、五类的。例如杨集政(2003)把科技服务业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如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二是利用技术、管理等知识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如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三是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提供了中介科技服务的机构,如专利事务所、技术市场等。王晶(2006)从在服务内容上的差异性将科技服务业划分为科技信息、科技设施、科技贸易、科技金融和企业孵化器五个子系统。不管如何分类,其内容都不完全。
科技服务业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一)对“科技”和“服务业”的理解
“科技”当然指科学与技术,问题是在科技服务业中如何体现“科技”的含义。是指科技部门、科技服务手段,还是科技水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科技服务业的主要业务范围。根据《意见》中对科技服务业的意义和定义描述,科技服务业主要是为了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对象主要是科技研发机构、科技需求和使用单位,服务的手段主要是利用科技和知识。因此“科技”的含义既要体现科技服务对象的科技特征,也要体现利用“科技”的手段。
服务业传统的非实物性、非生产性、不可储存性、不可贸易性、即时性等特性得到了较为一致的认可。陶纪明(2007)在综合了贝尔、界屋太一和马德里克以及周振华等人对服务的理解基础上,提出了“服务满足的是消费者的个性化的需求”的观点,并把“个性化”作为区分商品和服务的主要标准。提供个性化需求的就是服务,提供标准化需求的就是商品。
在确定服务业的范畴时还应注意统计对象的独立性,不能简单地根据单位性质来确定统计的范畴。比如制造业企业的研发部门,如果不进行独立核算,无论其规模多大都应该归入制造业范畴;而一旦独立核算,则应该归为服务业。同样,研发单位的制造生产部门,如不独立核算,无论其产值、规模多大,应该计入科技服务业;独立核算,就不能把它列入科技服务业范畴。
(二)科技服务业的内涵
综上所述,科技服务业的定义既要体现服务对象的科技性,也要体现服务手段的科技性。因此科技服务业可以定义为:是指一个区域内,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为科学技术的产生、传播和应用提供智力服务并独立核算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
对这个定义内涵的理解包括:科技服务业的统计对象应限定在一个区域内,如国家,省(直辖市),市,县(市、区)等,在讨论科技服务业时不能脱离区域的范围;科技服务业的服务宗旨是促进区域内科技进步和科技管理水平的提升;科技服务业的服务对象为科学技术的产生、传播和应用部门;科技服务业的服务手段是利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这是对服务主体科技水平的要求,避免把为科研部门提供快餐、卫生服务的行业列入科技服务业;对提供科技服务的部门或机构的要求是独立核算,并不强调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把独立核算的非独立法人机构也作为明确的统计对象。
(三)科技服务业的外延
依据以上科技服务业定义的内涵,同时参照《江苏省科技服务业调查细则》的行业分类方法,文章认为科技服务业应该包括三大类:
第一类是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指为了增加知识,以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运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即为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获得新发现、新理论和新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应用途径和方法,以及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和试验活动。研究与试验发展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具体包括:自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等。
第二类是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具体又分为三类:科技推广服务,包括:为解决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产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能投入生产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活动;各种技术开发(非研制)、咨询、交流、推广单位;以推广技术为主的技(科)、工、贸联合公司;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农业和社会公益等技术的推广、扩散和转移活动;专业产品、工艺设计活动。科技中介服务,包括:科技信息和文献服务;科技咨询服务机构;科技项目招标、评估和签证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技术市场管理;其他科技中介服务;专利;科技风险。其他科技服务,指除技术推广、科技中介以外的其他科技服务,包括科普活动及科普展览。
第三类是专业技术服务,包括:技术检测服务,包括动植物检疫,产品(质量、性能、技术参数等)检测;工程管理服务,是指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工程筹建、计划、造价、资金、预算、场地、招标、咨询、监理等服务活动;设计服务,包括:产品设计、模型设计、包装设计、电脑动画设计等;数据处理服务,指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录入、加工、存贮等方面的服务,以及使用用户指定的软件加工数据,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的活动,包括:为客户提供数据录入、处理、加工等服务的各类计算中心、公司的活动。
(四)科技服务业的基本特征
知识智力密集性。科技服务业属于典型的知识型服务业,它主要靠从业人员的智力获取收益。因此,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第一资本是人力资本,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第一要素是知识要素。
效益的高外部性。科技服务业不仅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新业态,具有独立的产业特性,为社会创造经济财富(一般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约占其GDP的3%-5%或更高);而且科技服务业是典型的外部性较高的产业。一般认为,科技服务每创造一个单位的收益,能为服务对象带来5个单位以上的收益增加(或经营成本与交易成本的降低)。
高度的交互性。在大部分科技服务业中,很难把“产品”生产者和“产品”消费者区分开来。科技服务业的生产一般要求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一现象被称为合作生产)进行高层次的合作以完成项目。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默会信息的交流可以帮助解释可编码的信息。即便有些服务有着一定的载体如书面文档的形式(委托人要求的合约和准确说明),仍有必要进行大量的个人交流,如对这些标准化和编码化的信息进行解释的知识。
科技服务业与其他相似概念辨析
(一)科技服务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目前尚没有较统一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定义,相对来说,Miles(1995)等的观点被引用较多,他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KIBS)是指那些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用户和社会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和服务的私营公司或组织。这个概念强调提供服务的手段是利用专业性知识,而服务对象可以是用户和社会。科技服务业不仅要求服务的手段是科学技术,还要求服务的对象与科技有关,这就把许多与科技无关的用户排除在外。从这个含义上理解,知识密集型的服务对象要比科技服务业范围广。
(二)科技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生产业)
国外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指为生产者服务的现代生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而其核心则是发展技术、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现代生产业。在这里把现代服务业等同于生产业。科技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行业范围有许多重叠的部分,比如为生产部门提供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孵化等科技服务活动,主要区别是现代服务业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生产部门,而科技服务业服务的对象除了生产部门,还有研发部门以及利用和需求科技的其他组织机构。
参考文献:
1.曹丽燕.发达国家建设科技服务体系的经验[J].科技管理研究,2007(4)
2.杭燕.苏州市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0)
3.王晶.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
4.杨集政.我国科技服务产业发展对策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4)
5.王晶,谭清美等.科技服务业系统功能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6)
关键词:生产型服务业,集聚,转型升级
一、生产业集聚理论概述
生产型服务业是为生产领域提供服务的产业。生产型服务是中间投入,它参与生产过程,转化成商品价值。它促进生产效率,激活要素市场,加快要素重组,促进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微笑曲线价值链两端的研发与营销都是生产型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对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生产型服务业以集聚为主要组织方式,但是,不同的生产型服务业却因其性质而倾向于在不同的区位集聚。譬如,金融业对信息要求非常高,金融企业倾向于在CBD集聚,与金融相关联的会计、法律等商务服务业也倾向于在CBD集聚。物流业对海港、空港、公路、铁路枢纽等基础设施具有依赖性,因此,物流企业经常集聚在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周围。科技服务业对高级人才与知识供应的要求高,而高级人才对生活舒适度、生态环境等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科技服务业经常集聚在高校集中、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生态区域。
二、东莞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发展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金融集聚作用有待提高,直接融资的发展潜力有待挖掘
东莞金融以银行为主,且以本土银行为主。银行创新受制于银监会严格的政策约束,区外银行在东莞的分支行创新更受制于总行决策。因此,东莞金融创新艰难。东莞资本市场发展不足,金融工具创新不足。东莞金融市场不足的地方,也正是东莞金融可以挖掘的潜力所在。
东莞的三个经济增长极:市区、虎门港与松山湖高新区。市区的金融商务区建设正在规划进行中。虎门港的物流金融、松山湖的科技金融的潜力还远远未能发挥,亟待挖掘。金融市场体系以银行为主,以间接融资为主。发达国家和地区资本市场发达,直接融资占优。随着东莞资本市场的发展,东莞证券公司或者一些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将在东莞金融集群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主导作用。吸引海外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创司进驻东莞,是东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路径。
2、港口物流发展落后,镇区会展品牌不突出
东莞拥有虎门港口,又具有广州、深圳之间的交通中点,具有充足的货源,因此,物流业发展具有天然优势。但由于虎门港的延迟开发,东莞的物流业市场由香港、深圳、广州瓜分,东莞物流公司接近一半是深圳、东莞物流公司的分公司。东莞物流业处于幼稚期,行业标准缺乏,物流公司多以运输业务为主,运输业内竞争秩序较乱。
东莞会展面临珠三角各城市的激烈竞争,理应根据自身产业资源与市场,打造“华南工业展览之都”。当前会展集群分布在市中心和厚街,布局基本合理。工业镇区一镇一展,镇区展会品牌营销应该更加努力,打造著名镇区的会展品牌,譬如,虎门服交会,可以再上档次,建设上层次的展览馆。镇区会展资源存在空置现象,镇区会展资源应该进行整合,共享会展资源。
3、松山湖科技服务集聚度有待提高,人才集聚度有待提高
东莞科技服务业并不发达,与广州、深圳相比。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这一定程度抑制了东莞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加工贸易企业只有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成功转型升级,而这必须要增加科研投入。这对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市场需求。东莞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推动经济转型,也需要科技服务业提供相应服务。
目前,东莞的科技资源过于集中在市区,但市区的高校资源并不丰裕。松山湖集聚了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学院等高校,以及众多的研究机构。但是,松山湖对科技服务业的集聚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松山湖科技创新与高校的合作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松山湖需要进一步的集聚高等院校。
三、东莞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
1、推动金融自由化,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与科技金融
集群是种公共产品,需要政府搭建舞台。对于金融集群来说,同样如此,需要政府的规划、建设。东莞政府正在规划建设东莞的中央商务区,这将为发挥金融集聚以及其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起到很好的用处。东莞推动金融集聚,可以在以下方面努力:第一,大力推动金融自由化。东莞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试点城市,这需要金融创新的支持。金融创新或者试验,需要金融自由化。减少对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减少对民间金融机构发展的限制。第二,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与科技金融,推动虎门港的物流金融业集群与松山湖的创新投资业集群建设。第三,总部建设、商务服务业与金融集聚在空间上高度关联。吸引公司总部、商务服务业与金融企业集群共居。第四,发挥外资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在金融集群中的主导作用。
2、高起点建设虎门港,打造珠三角东岸的会展走廊
物流航运带来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商务服务、旅游酒店等一大串关联产业的兴旺。东莞定位为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谋求以港兴城,这战略是英明的。东莞要在物流会展业上有所作为,可以:第一,高起点建设虎门港,与全球港口联网,同时与周边镇区关联,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周边城市的港口群展开合作,在上中下游之间可以有投入产出的联系,同时错位经营,专业化生产。第二,加快发展保税物流,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第三,制定物流业标准,规范业内竞争秩序。整合物流业众多的中小企业。第四,加大镇区会展品牌的营销力度。整合镇区之间的会展资源。第五,与香港、深圳、广州的会展资源整合,打造珠三角东岸的会展走廊。
3、提高松山湖对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度, 创新镇区工业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东莞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或者新增的新兴战略企业,都需要以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松山湖高新区在东莞转型升级中起着引擎的作用,但是其科技资源集聚与科技创新能力发挥还不够。东莞以集聚方式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建议:第一,镇区利用其工业基础,发展相应的工业科技创新。譬如,石龙的电子信息科技,厚街的家具科技等。鼓励有条件的镇街积极探讨设立科技服务业专项资金。第二,提高松山湖对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度。科技服务业布局与高校相关联。当前东莞高校主要布局在松山湖,科技服务业也应该集聚在松山湖。改善松山湖与广州、深圳的交通,改善松山湖的高级社区生活――更加时尚、艺术、现代化,加大松山湖对高级人才、高校、科研机构的集聚力度。第三,加快与港澳台、欧美日的先进的科技服务机构的合作步伐,引进、研发适用技术,鼓励二次创新。
参考文献:
[1]原毅军.面向全球市场的中国服务业发展(M).大连理工出版社,2008.
[2]王子先.中国生产业发展报告2007(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邓宇鹏,王思煜.东莞城市发展报告2009•金融危机下的产业升级和社会热点(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何骏.全球生产业崛起及中国的对策(J).亚太经济,2008(5).
一、加强研发服务平台建设
以产学研合作模式,建设4个具有*产业特色和技术优势的技术研发公共平台。依托*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建设“*市不锈钢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南方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建设“*市重型汽车装备工程技术中心”;依托*科技大学,建设“*市镁冶炼及镁合金变形加工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市电子研究设计院,建设“*市煤矿安全监测产品重点实验室”,并创建省级实验室。支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系统升级,重点提高现代服务业工程技术中心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工程技术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市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要针对行业技术需求,与企业联合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在攻克制约我市支柱产业和重点领域发展的技术瓶颈上取得新突破。
二、加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设
围绕支柱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依托现代服务业工程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整合省城科技创新资源,建设“*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充实技术需求库、科技成果库以及科技风险投资项目库,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清洁能源服务平台和专利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和水平。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开展技术发展预测研究,实施科技成果暨项目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09年为400项科技成果的引进、转化、推广提供中介服务。
三、加强科技基础服务平台建设
在“一网两库”Ⅰ期工程基础上,依托*生产力促进中心、*市科学器材供应站、*市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等,启动“一网两库”Ⅱ期工程,延伸拓宽服务功能,推广应用快速成型与设计技术数据库服务系统,建立新型材料等专业领域数据库,实现*地区特色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数字化和资源共享,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和可定制仪器设备检索、科技数据查询、文献信息服务。科技文献库资源总量和科技数据库资源总量分别达到15TB和1TB,*地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仪器设备共享度达到30%以上。
四、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按照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规模化运行、网络化管理要求,充分利用区域创新资源优势,依托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科技园区,发挥市、县(市、区)创业服务中心组织协调作用,因地制宜,创办一批服务规范、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专业科技孵化器。重点建设包括中试基地、基因工程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企业孵化单元、共用技术研发中心、基础设施等,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生物技术中试基地(生物技术孵化器),搭建生物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发挥“研究开发——人才培养——中试孵化——专业服务”共聚效应,突破我市生物产业技术瓶颈,促进生物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做新。2009年新增科技孵化面积5万平方米,新增入孵科技企业100家。
五、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以农村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服务流动专家大院和星火科技培训学校为重点,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从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中筛选一批先进、适用、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依托农村科技特派员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组织农业科技服务流动专家大院深入田间地头,常年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提升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服务功能,加快移动电视入农户进程,增强各级星火学校科技培训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覆盖面。实施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专项,重点培育5~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试点,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0项,实施农业技术承包项目1000项,培训农民15万人次,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六、加强中间试验与示范推广
中间试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市科技发展计划鼓励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中试基地;鼓励和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产业集群技术联盟开展中试基地建设和中间试验;鼓励和支持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对自主创新产品和工艺进行中试放大,取得必要的经济技术数据,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各县(市、区)要围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选择一批符合农业生产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市科技局通过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双向招投标和农业技术承包计划给予支持,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七、加强技术服务机构建设
以提高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技术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鼓励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共同出资、公司制、合伙制等各种形式,创办从事技术交易、技术评估、技术经纪等活动的技术服务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2009年新发展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科技咨询、专利服务等技术服务机构25家,开展制造业信息化、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创新服务等科技培训50期、培训各类人员5000人次,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5%以上。
八、加快技术服务人才培养
科技服务业是智力产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技术服务机构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出明确要求,根据人员知识结构有针对性的确定培训重点,制定相应培训计划,并在时间和经费上予以保证。依托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举办专题讲座、组织交流考察、网上传授知识等方式,对从事科技咨询、技术培训、科技评估、企业孵化、专利等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行业规范、技术创新、专业技能等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2009年培训具备相关科技知识和必备经济、科技、法律知识的技术服务人员6000人次。
九、建立社区科技特派员制度〖HT〗
实施社区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市辖六区确定100个社区开展社区科技特派员试点,建立社区科技服务体系,打造科技示范社区。社区科技特派员要在科技成果推广、科学普及、“民生科技促进年”活动中发挥作用,把节电、节水、节气科技新产品推广应用到千家万户,使科技真正服务于百姓生活。同时,推动数字化社区建设,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实用、快捷高效的科技信息服务。
十、实施企业专利特派员和专利专员制度
加强企业专利服务工作。向3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派专利特派员,向10个承担重大自主创新专项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专项项目的企业选派专利专员,为企业提供专利申请、专利文献分析、专利技术转化等服务,帮助企业对技术创新活动中形成的创新成果及时申请专利,解决自主创新中遇到的专利申请、保护、使用等问题。推动企业把专利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在激励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
十一、开展金融保险科技服务
针对初创、成长期企业创新创业风险大、周期长、资金短缺、难以得到商业银行信贷支持问题,创业风险投资、科技风险投资等机构要通过分散风险、多轮分步投入、多元组合投入等方式,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融资服务,积极探索“企业——银行——政府”合作模式,通过政府风险投资专项资金贴息、担保等形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科技风险资金投入力度,2009年力争使全市科技风险投资规模达到5000万元,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提供科技支持。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课题“关于加快提升河北省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能力研究”(项目编号:13455322)
中图分类号:F406.3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河北省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4月30日
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以及制造业内部的分工演进,新一轮经济竞争的焦点逐渐由“制造经济”开始向“服务经济”转变。传统的以制造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和发展模式逐步被打破,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企业联动发展日趋成为引领第二产业发展的创新范式。科技服务业是依托科技服务机构通过科技服务活动协整创新要素,实现科技资源顺利转化、交易的一种新兴产业模式。其在带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地位和作用。河北省政府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重点支持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云计算和物联网服务等领域发展。而科技服务机构则是科技服务业赖以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河北省要在科技服务业发展中抢占制高点,就必须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机构为创新主体(主要指科技型企业)提供创新要素的综合能力即创新供给能力。但河北省的科技服务机构在创新供给中还存在若干问题以待各相关方引起重视并采取策略加以解决。
一、河北省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现状
科技服务机构是指依托机构内和机构间的创新要素,为科技创新主体(重点指具有科技创新需求的企业)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推动技术转移和扩散的服务机构。其本质是依托自身资源为创新主体提供服务的专业化机构,目标则是帮助创新主体成功的实现创新活动获取自身与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展。到目前为止,河北省科技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截至2013年底,河北省已建立常设技术市场20多家,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机构5,300多家,从业员工十万余人。建有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14家,大学科技园3家,生产力促进中心9家。全省已建国家高新区2个,挂牌运行的省级高新区1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2个,民营科技园区12个。省科协现有120多个省级学会(研究会、协会)有丰富的科技中介经验和较稳定的队伍。河北省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85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5家,产业研究院已达10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到18家,建设了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6家,在孵企业超过2,300家。虽然河北省科技服务机构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理论引导的不足也使科技服务机构在迅猛发展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提出解决策略。
二、河北省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机构自身基础薄弱,质量水平较低。科技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促进了河北省科技服务机构体系的建设,机构数量明显增多,但忽视了服务机构本身基础设施、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水平的建设。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在科技研发、设计、成果转化等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受自身财务资源和规模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不足。科技服务不仅要求其工作人员具备较多的科技文化知识背景,而且要求工作人员要掌握市场运营规律,以更好的发现需求并提供服务。同时,目前很多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皆为被动服务,缺乏主动性,且服务质量受自身资源和能力因素影响水平较低。
(二)供给决策制定盲目导致供需错位。决策是供给服务的第一步。科技服务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创新服务制定供给决策是一个系统的双向选择过程。双方应在供给与需求信息充分搜集和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接触,通过实力展示、意向确定、调查分析、方案论证活动展开,并将服务机构自身资源与创新主体需求充分结合,以最终形成供给决策。但事实上很多服务机构在制定决策时信息搜集能力较弱,且多以利益获取为目标,缺少对专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同时,创新主体搜集供给信息的能力也较弱,导致供需错位现象普遍。
(三)服务机构间协同供给能力弱。科技服务机构的专业化与自身能力限制且协同理论的发展要求服务机构间在利益协调机制完善的基础上共享资源开展协同服务。但目前河北省科技服务机构间协同供给能力较弱,表现在服务机构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不愿意参与协同工作;受知识产权和技术保密性等因素影响,服务机构间很难充分的共享资源,难以发挥资源协同优势;即使参与协同,服务机构间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激励和控制机制严重影响和制约协同效能的发挥。
(四)供需对接平台搭建滞后、且效用还未充分发挥。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化服务功能的发挥除需要供需主体利用传统化的方式进行自主对接外,还需要政府和其他技术中介机构搭建对接平台以便于供需主体的信息搜集、成果展示等顺利实现供需对接。但目前河北省的供需对接网络平台尚未完全建立。虽然有一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科技信息平台等,但这些平台涉及领域较窄,并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其效应并未真正体现和发挥出来。
(五)政府导向明显,市场化程度低。河北省科技服务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种科技服务机构的建立往往以政府规划为导向,市场化水平较低。市场化程度越高,各种资本均可进入会加剧科技服务机构间的竞争。市场竞争程度高对各服务机构形成压力,推动服务机构提高服务主动性和服务质量。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科技服务机构市场化运作已相当成功,且对创新主体的服务效能显著。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河北省必须以市场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实现科技服务机构的市场化运作。
三、河北省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对策分析
(一)软硬兼施,注重内涵式发展,提高创新供给能力。河北省科技服务机构数量在得到扩大的同时,必须在合理规划和专业化分工基础上,不断充实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填补和挖掘现有硬件资源能力。同时,更应注重自身软实力的培养即注重内涵式发展,提高创新供给能力。一方面建立专业、创新、宽容、激进的企业文化,以专业化服务为宗旨,并将该理念深入人心,以文化提升员工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关注机构自身专业化发展和创新,通过引智、合作、交流和创新等方式提升专业化水平,增强服务后劲;最后,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创新和服务动力,为持续提供服务做好保障工作。
(二)规范决策程序,搭建网络平台,实现供需对接。科技服务机构存在的生命线在于为创新主体提供专业化服务,实现良好的供需匹配对接则是提供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供需双方主体必须重视和规范对接决策程序。以对接为目的,通过各种手段搜寻相关信息,并结合自身资源和实力做出正确决策,杜绝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决策理念。因此,需要政府或第三方在整合河北省现有网络平台的基础上,构建大数据、大规模、大专业的信息网络平台,允许供需双方在平台上根据各自专业实力和实际需求进行自由对接,以降低决策盲目性,提高供需对接效率。
(三)增强协同意识,构建协同机制,提升协同供给能力。科技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是基于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展开的,创新过程复杂性、问题多样性以及服务机构服务内容专业性往往存在不协调、不匹配抑或矛盾的现象。因此,需要服务机构间树立协同意识、寻求协同合作,开展协同供给。在协同供给过程中,各服务机构需组建协同团队,在协同章程和利益分配原则、资源共享内容和程度、保密协议、激励手段与措施等方面进行机制建构,为协同供给提供组织和机制保障,以最终提高协同供给能力。
(四)明确政府角色,建立市场机制,给予政策支持。政府是产业发展的服务者,政府对科技服务机构的管理也应由原来的直接介入转变为间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以创新供给能力的提升为重点引导,发挥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因此,政府应将其角色定位为资源提供者、规划引导者、市场秩序维护者、供需对接服务者。同时,科技服务机构的各项资源有限性,而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需在转变职能的同时,出台各种相关制度和优惠政策,以刺激和保障科技服务机构能力提升的信心。并引进国外先进经验,以促进我国科技服务机构综合能力的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碧云,闫振坤.广东科技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发展的耦合效应研究[J].战略决策研究,2013.4.
[2]梁灵艳.河北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4.
进一步坚定服务业
优先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要看到服务业发展有较好的基础。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成立组织机构、编制实施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意见等,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总量较快增长。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392.6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827.6亿元,年均增长13.5%。增速高出GDP增速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33.7%提高到去年的36%。二是结构有所优化。现代物流业势头良好,去年嘉兴港实现货物吞吐量4431.7万吨、集装箱35万标箱,年均分别增长21.1%和89.4%;金融业运行平稳,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到3526.6亿元和2615.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1.3%和22.2%:旅游业加快发展,接待国内游客3070万人次、旅游收入280.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7.6%和20.6%。更为重要的是,我市一批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以国际商务区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被列入省级14个产业大平台中唯一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集聚区,同时还培育省级服务业集聚区4个、省级服务业重点企业5家。三是贡献明显加大。去年全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8%,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实现服务业税收收入127.6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3.5%,占全市税收比重从28.1%提高到36.6%,其中去年服务业地税收入达73.6亿元,为2005年的2.77倍,占全市地税收入比重达到55.9%。同时,服务业在吸纳劳动力、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后劲不断增强。通过大力实施服务业“百项百亿”工程等,全市服务业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的283.5亿元提高到去年的607.7亿元,年均增长16.5%,占全部限额以上投资的44.6%,服务业投资总体上已成为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新的增长点。五是氛围更加浓厚。2005年以来先后四次召开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坚持市、县(市、区)联动统筹服务业发展的规划、政策、重大项目等,全市上下对发展服务业的认识逐步提高、行动更加自觉、合力不断增强。
要看到服务业发展存在的差距与潜力。经过“十一五”的努力,我市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总量占比偏小。去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和增幅在全省分别排名第七和第四,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甚至位列全省倒数第一,仅为36%,低于全省平均7.1个百分点。二是结构层次偏低。服务业内部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突出,传统服务业为主的格局尚未打破,新兴服务业发展偏慢,附加值高、知识密集、资本密集的高端服务业项目不多,尤其是还缺乏区域有地位、市场有影响的大型服务业龙头企业,总体上还处在“小、低、散”的发展阶段。三是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不够充分。相当部分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较高,“玻璃门”现象还比较突出,很多领域还处在垄断、半垄断状态,用水用电用气、育才引才留才等方面的政策配套、体制机制创新滞后,公共服务业的社会参与度偏低,尚未真正形成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发展活力快速进发的格局,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和差距,既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研究,更要把解决问题、缩小差距的过程转化深挖潜力、拓展空间、提升地位的过程,不断增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动力。
要看到当前优先发展服务业正逢其时。首先,优先发展服务业是规律所在。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二三一”、再向“三二一”梯度演进,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际经验表明,进人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将发展成为经济的主体。当前,嘉兴已经进入人均GDP由近1万美元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正是我市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关键时期。其次,优先发展服务业是形势所迫。无论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长三角区域到2020年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要求,应对周边城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激烈竞争。加快扭转我市服务业发展落后的局面;还是更好地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加强耕地保护,破解自身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水平,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综合实力的整体性跃升,进而推进转型升级走在前列,都将越来越多地依靠服务业的创新带动和支撑。第三,优先发展服务业是民生所需。坚持发展惠民,即通过发展使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得到更大的提高,是我市“十二五”发展的基本理念。服务业既连接生产与消费,又直接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等多样需求,必须加快健全服务业发展门类,增强公共服务供给和服务产品创新能力,使之最大限度地实现发展惠民、提高百姓生活满意度。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
“十二五”时期我市推进服务业发展总的是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大力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服务业“倍增计划”,重点发展面向长三角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扩总量优结构、拓领域强功能、夯基础上水平,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主要目标是:总量持续扩大,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超过1600亿元,实现翻番,占GDP比重达到42%以上。结构得到优化,到2015年,生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0%,重点发展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85%以上。基础不断夯实,五年服务业总投资5000亿元以上,加快培育30个左右的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00户左右的大型服务企业加快成长,区域业集聚发展的水平明显提高。惠民更加明显,到2015年服务业从业人员
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超过32%,服务业新增就业人员占全市新增就业量超过50%,服务业在扩大就业、稳定增收、促进社会服务网络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机制更具活力,建立更加完善的服务业工作机制和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开放创新、提速提质的良好环境。重点要在“四个围绕、四个加快”上下功夫、求实效。
围绕推进工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生产业。要围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抓好五大重点行业:一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这是我市贯彻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点所在。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岸线和腹地等优势,打破传统物流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按照“三位一体”,即建立交易平台、做大市场贸易,坚持海陆联动和海河联运、建立集疏运物流体系,加强金融信息服务等后台支撑的要求,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和提升,到“十二五”末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1%。二要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本身既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要着眼推进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嘉兴科技城、嘉兴科技孵化城等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化政产学研资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水平,着力打造区域创新资源高地,到“十二五”末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三要培育发展商务服务业。充分挖掘我市发展商务服务的潜力,积极培植品牌化展会、赛事、节庆活动和专业化中介服务,力争会展业、中介行业企业数量年均分别增长20%和15%,到“十二五”末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四要大力发展创意和服务外包产业。近年来我市创意和服务外包产业总体有所发展,但规模还不大。要着重推进嘉兴高新软件园等5个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十二五”累计实现服务外包营业额60亿元;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咨询策划、时尚创意等产业。逐步形成完善的创意产业链和创意品牌。五要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立足我市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产品不断创新、存贷款余额逐年攀升等的良好基础,进一步吸引集聚市外金融机构和创投、风投、信投等新型金融机构,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到“十二五”末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20%。同时,要把发展生产业作为推进农业“接二连三”的重要途径,提高农业加工制造、科技信息、品牌营销水平,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围绕提高城市功能品位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加快发展生活业。近年来,我们围绕建设“1640”现代化网络型城市,着力提高城市承载力、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文化软实力,但对照先进地区和百姓的新期待还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生活业发展相对滞后。要创新思维思路,坚持把发展生活业作为提高城市功能品位和百姓生活品质的有效抓手。大力发展城市服务经济,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之城。一要结合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以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和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全面实施为契机,高度重视对接沪杭等大城市在发展服务业方面的重大举措,努力在关联发展中借势、造势、成势。特别是要在旅游业方面加强资源整合和对接,加大新建星级宾馆和引进国际知名酒店等的力度。加快实现从长三角旅游目的地向长三角旅游集散地的转变。二要结合老城区改造、工业企业“退二进三”和推进南湖新区、秀洲新区和湘家荡区域等的开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商贸中心、城市综合体和特色街区,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休闲娱乐、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生活业。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内涵提升。三要结合推进“两新”工程,分层分类规划建设省、市级小城市,充分挖掘农业生态功能和彰显农村田园风光,培育服务业的规模化需求,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保险、建筑装潢、商品流通和农家乐、乡村游等服务业,加快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
关键词:广西;现代服务业;影响因素;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院内立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立项编号:GSKY2015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6月20日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我国服务业发展逐步驶入快车道,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其创造的经济效益与日俱增,吸纳就业人员、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作用日益突显。“现代服务业”作为我国特有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本文将现代服务业界定为涵盖现代物流、会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在现代化进程中崛起的新兴服务业,以及传统服务业中经过新技术、新流程、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改造提升后的服务业。
面对全球新的发展形势,推动服务业发展是新常态下引领广西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如何实现现代服务业提质增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速高于全国。近10年来,广西服务业保持较为良好的发展势头,年均增速超过两位数。2005~2014年广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随着服务业快速增长,其发展规模不断取得新突破。2005年,广西服务业增加值仅为1,560.92亿元;2010年突破3,000亿元,达到3,383.11亿元;2013年突破5,000亿元,达到5,427.94亿元;2014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为5,925.16亿元,比2005年翻了1.92番,占GDP比重3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4%,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2.4个和3.7个百分点。
(二)新兴业态发展势头迅猛,保持平稳增长。在积极推进“互联网+”和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政策支持下,广西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为主的其他营利业实现快速增长。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其他营利业实现营业收入3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比全国平均增速高6.4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2个百分点。其中,商务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快,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2.7%、17.2%和25.7%,成为推动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生产业营业收入总量超过千亿元,达到1,101.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达86.9%;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614.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为48.5%;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为432.3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为34.1%;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的营业收入达209.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为16.5%。
从增速看,新兴业态发展态势喜人。2015年,广西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生产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均保持平稳增长,分别比2014年增长6.8%、9.4%、4.3%和8.5%。
(三)第三产业占比上升。“十二五”期间,广西第一产业投资5年累计完成2,558.85亿元,年均增长36.4%,增速由2010年的13.3%增长至2015年的43.9%,占全区投资总量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2.2%提高至2015年的4.8%。第二产业投资总量由2010年的2,655.20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6,479.34亿元,总量翻倍,5年累计完成25,656.05亿元,年均增长24.4%,2015年占全区投资总量的比重(41.4%)比2010年(37.1%)提高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5年累计完成34,034.06亿元,年均增长19.6%,占全区投资总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60.7%回落到2015年的53.8%,共回落6.9个百分点。三大产业的投资结构由2010年的2.2∶37.1∶60.7调整为2015年的4.8∶41.4∶53.8,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第三产业增速快于第二产业增速1.6个百分点,近13年来首次快于第二产业增速。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创2003年以来最高水平。
从投融资发展趋势来看,广西对服务业的投资总额呈现上升态势。据统计,2005~2014年投资总额平均增长24.4%。其中,2014年服务业投资总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3%,10年来这一比例保持在50%以上。同时,陆续建成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科技馆等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服务业投资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大幅提高。2013年末,全区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3位的行业除制造业、建筑业外,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以71.85万人,占10.7%的比例。同时,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49.32万人,占42.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21.63万人,占34.4%;住宿和餐饮业30.46万人,占8.6%,均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
二、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差距
(一)服务业增速低于GDP增速,与发达地区省份差距较大。2004~2014年广西服务业增速有9年低于GDP增速,而同期全国却有9年高于GDP增速;近10年广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低于DGP增速1.1年百分点;而同期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6%,高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值长9.65%,比“十一五”慢了3.05个百分点。
2015年,广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2014年增长4.9%,在全国排名第19位,增速分别比北京、上海、广东落后0.3、1.2、4.7个百分点。从西部12省来看,广西增速排第7位,与排在第1位的重庆相比,落后了13.2个百分点,仅高于四川、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周边省市将物流业、金融产业、商贸业、汽车产业等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导致了广西区内消费不断外流,市场被外省抢占,生产要素外流的“虹吸”现象明显。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滞后。广西规模以上服务业各行业中,主要以交通运输等传统劳务型服务业企业为主,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比重超过40%,比全国高出6个百分点左右;而互联网、教育、文化和信息咨询服务等智力型服务企业规模小、占比低,比较薄弱,发展明显滞后,制约了服务业整体结构的优化和综合效益的发挥,整体层次有待提升。
三、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配第―克拉克定律将产业结构发展过程描述为:“随着经济发展,劳动人口由农业移到制造业,再从制造业移向商业和服务业”。从社会发展来看,最初是食物需求以满足生存需要,与之对应的是农业的发展。随着收入的增加,开始产生衣食住行等有形需求,与之对应的是工业化。最后是教育医疗等无形需求,与之对应的是服务业的大发展。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往往也是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简单来说,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跟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2000年以来广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均低于全国水平,2013年为13%,与全国(22.7%)的差距由2000年2.9个百分点扩大到9.7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广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工业化水平。从各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现代服务业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工业化程度越高,企业内部分工程度就越高,在价值链中的加工、物流、售后服务等环节被分离出来,由专业的服务企业来完成,工业企业本身专注于核心技术和品牌推广等,分工的深化必然带动生产业的发展。因此,工业程度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广西工业起步晚,发展基础相对较差,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制约了服务业发展。
(三)服务消费水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大的消费比例用于服务消费。因为服务产品的需求弹性高于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一些现代生活产品,例如高等教育、理财、休闲、健身等现代服务消费,在较高收入水平时才能大规模消费。因此,从长远来看,消费是拉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对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
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44元,而2014年的广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5,557元,在31省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行中广西排第15位。居民整体收入低,可支配资金相对少,影响对服务业的消费。
(四)城市化水平。广西城镇化进程较快,但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截至2012年,广西城镇常住人口从360万增加到2,038万,年均增加48万人;城镇化率从10.64%提高到43.53%。但城镇化滞后局面没有根本改变,2012年城镇化率比全国低9.04个百分点,排全国第26位。这一现状限制了全区服务业的发展规模。
(五)政府支持程度。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地区财政支出主要运用于直接和间接地扶持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建立在高知识、高技术和信息化基础上的,地方财政支出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六)基础设施水平。交通、通信等行业本身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十二五”期间,广西兴修水利、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成倍增加,增速由2010年(33%)比全区(38.8%)低5.8个百分点逆转为2015年(21.3%)比全区(17.8%)高3.5个百分点。尽管如此,广西基础设施建设与全国、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相比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投入仍然不足,这一因素在制约和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建设与发展。
(七)外部经济的影响。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不容乐观。世界经济处于深刻调整阶段,全球经济、贸易缓慢复苏、低速增长。国内经济处于新常态下的“三期叠加”阶段,中长期的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短期的先行指标也呈现回落态势。受此影响,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面对较大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1]庞丽萍,廖明霞,梁源,陈家芹.当前广西服务业面临的差距及对策.市场论坛,2015.6.
[2]杨剑英,李燕君.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探讨――以江苏淮安为例[J].企业经济,2011.9.
[3]万千欢,千庆兰,陈颖彪.广州市生产业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14.1.
[4]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关于2015年1~12月全区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的通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