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设计思维训练范文

艺术设计思维训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设计思维训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设计思维训练

第1篇:艺术设计思维训练范文

关键词: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设计思维;训练;分析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不断扩大了中职院校的规模,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与此同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国家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并提高了对设计人才的要求。从工艺美术专业设计的角度来讲,需要积极改进以往的教学理念,加大设计思维的训练,以此来培养出具有创新理念的优秀人才。在此基础上,提高中职学生的艺术素质,以及职业能力。

1培养设计思维的原因

人的思维是后天训练形成的,是可以塑造的。因此,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对学生设计思维进行培养,也是很有必要的。工艺美术设计依赖于设计思想,然后创造出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产物。这些产物是按照艺术的理念设计出来的,并通过图像、版式来体现。当然,工艺美术设计还应该朝着立体思维的方向发展,突显出它的实用性、市场适应性,以及便捷性。比如,在工业设计中,每款产品从研发到生产,涉及到内部结构、外部形象、功能、抗压能力等多个因素。然后,综合所有因素,最终形成内部结构优良、功能强大、色彩和谐的产品。根据上面的理念,可以看出设计思维存在于每个阶段当中。具体来讲,在设计思维的准备阶段,应该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包括材料的选择、生产的工艺、市场信息等。然后,认真分析上述资料,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除此之外,在设计的后续阶段中,还要在方案中加入亮点,反复的进行修改,使其逐渐趋于成熟化。总而言之,在中职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中,对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是很重要的。

2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对策

可以看出,在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那么,如何具体的实施呢?下面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提出具体的办法和措施。

2.1加强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讲,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教师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比如,给学生创造设计思维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思想,独立完成作品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逐渐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实践证明,只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使他们在将来创造出更多新颖的作品,取得更大的成功。具体来讲,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办法。第一,设计问题情境,促进思维的发展。在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有趣的情境问题,激发学生求职的欲望。然后,自觉的投入到设计思维训练活动中。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克服了思维上的惰性,而且能够在这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第二,设置发散型问题,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设计同一件事物时,应用的设计理念也是有差异的。比如,部分学生可以根据假想进行合理思维推理。当这种推理受到阻碍后,则可以快速的转换思维。然而,有的学生在这方面思维很狭窄,受到了很大限制。所以,采用发散型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固化模式,增强设计思维的灵活性。第三,采用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人类最高的思维层次就是创造性思维。在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利用探究性问题,有利于学生应用以往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教师应该设置探究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问题,以此来扩大思维范围,强化训练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设计素描取代基础素描

基础素描主要是呈现事物的自然形态。与基础素描不同,设计素描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形态,然后再进行深层次的提炼。然后,实现对事物的再认识以及再创造。由此可见,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当学生在训练设计思维时,就可以用设计素描取代基础素描。通过以上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与创造空间,对其创造潜力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样做,便于扩展学生的思维范围,使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久而久之,让学生加强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结合。最终,提高在工艺美术方面的设计能力。具体来讲,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办法。第一,在工艺美术教学中,训练学生敏锐的洞察力。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形态构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然后,让学生在看待事物时,融入艺术与设计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手脑并用,真正提高在美术设计方面的思维能力。第二,在深刻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辨能力。在艺术设计中,学生基本上可以正确的表达事物的形态,这是通过视觉上的能力体现的。然而,艺术设计的目标并不止于此,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元素,对事物的形态进行分析、归纳,以及总结。在此基础上,真正的把握事物的内在结构以及本质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认识事物的内部发展规律,并利用发展的理念,对其进行再创造。第三,加大训练的力度,帮助学生掌握熟练的设计技能。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很多学生不能突破自我思维的限制,往往导致设计出的作品缺乏新意,不能吸引观众。基于此,在工艺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演绎图式,经营画面,以此来建立丰富的视觉经验,实现对传统思维的突破。除此之外,还要发展学生在设计方面的意见,利用原有的经验来表达抽象的事物,进而形成独特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2.3开展多元化的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灵感

设计绝对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只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切实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除了日常的教学外,教师应该充分立足现有的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美术设计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平时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不断思索问题,以此来激发出思维的火花。除此之外,通过参与活动,也能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丰富他们自身的设计经验,并为我所用。这对于提高设计思维能力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教师、中职学校在这方面,必须引起重视,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降低教学的效果。

3结束语

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必须加大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工艺美术专业中,设计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受到了市场的欢迎。鉴于此,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有效的办法,加大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本文在分析培养设计思维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和措施。比如,加强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利用设计素描,取代基础素描;开展多元化的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灵感等。希望可以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实践性教学初探[J].青海教育,2015,(08).

[2]林洲.设计思维训练的重要载体:设计素描研究[J].文学与艺术,2014,(02).

[3]喻湘龙.标志设计的创新思维形式[J].艺术探索,2013,(23).

[4]曾明敏.浅谈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16).

第2篇:艺术设计思维训练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47-01

引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过程,我们主要从思维技能训练、品质训练和认知训练这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也围绕着三方面展开,这样便可有效促进学生们的职业发展。

1 艺术设计专业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目的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改革的推动下,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培养及其的重要,只有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掌握并加以运用。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把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概念改变成视觉信息传受给学生们。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 艺术设计专业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内容

2.1 创造性思维技能训练。

想象力的重要性确实高于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方面,我们要将学生的思维空间大门打开,主要的目的语出发点就是让学生不在固守陈旧的书本知识,能有增加学生们的思考空间,不能让学生被书本的上固有的知识而束缚住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如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会经常发现有留白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作者有意让读者进行创意而留下的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首要条件,学生丰富知识结构的具备时学生夯实的基础。任何事物都离不开见识的基础就如高楼大厦拔地而一般都是坚实地基所造就的,没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就不可能创新。基础知识的具备时所有事物的开始,不具备基础知识的建立创新就犹如是空中阁楼。学习的渠道不是单一的,在课堂学习中积累和在课外收集都可以。教师可以适当的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大量的尝试新的体验和研究。为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2 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开展能够提高学生们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们经常参与这类的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学生的问题有时可能很幼稚,这在某种层面山来讲验证了学生们进行积极思维的心理思考,教师要对学生保持尊重,不能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可笑而进行嘲笑与打击。

3 艺术设计专业创造性思维训练实践作用

3.1 对提高生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创造性思维方式与艺术设计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创造性思维决定着艺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不管在日后的学习中还是工作中,特别是对职业发展都有着很大的作用。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仅是看其知识的广度、专业的深度,及其思维的创新能力也尤为重要。没有创新就谈不上进步,因此,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讲是重中之重。

(2)现如今,艺术设计教育非常的必要且极其重要,科学实力的竞争不仅是国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教育质量的体现,是进行综合性、创造性人才素质培养竞争的重要标尺。新型的设计教育方式离不开艺术与设计的结合,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都要作为重点教学目标加以培养和提高。

(3)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是开辟新局面的基础标准。创造性思维的创新精神必须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与风险性,具备了这种精神并在其支配下,人们对现有的状态便不满足,总希望无穷的探索下去,创造性思维给人们在未知领域增添了适应能力,把人们在未知的情况下的实践能力有效的提高上来。让他们离成功更加接近。

3.2 设计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艺术设计对设计产业发展来讲十分重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完善,大大缩小了革新国际资本的竞争空间,时间的缩短,导致设计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断的创新改革是设计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艺术设计类的学生对提高我国设计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其基本含义为特定的新产品从构想、研究、开发、工程化到商业化、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技术活动的革新和创造的综合。创造性思维对新技术的开发可进行积极的指导工作。如利用横向思维法,便可将某一项技术存在的弊端进行指正。一个好的VI设计,让时代变化的节奏感更加强烈,还拉近了现实生活的紧密感。思维的开放性必不可少,对创新新形象有着很强的主宰性。在创造性思维方式的三维结构中,知识结构、观念结构、方法结构都呈立体开放状态,全方位的汲取一切有价值的知识、观念和方法,让结构的整合和优化能够更好的进行。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离不开对企业内外收集信息的广泛性,整合企业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材料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企业原有旧观念体系就需要不断的升华,新知识和新观念以及新方法都需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并应用。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动态多变性作为重要特征加以体现其重要性。传统思维方式中其静态超稳定结构是阻碍思维方式变革和创造性思维发挥的严重障碍。若想革除传统思维方式的不足现象,我们需要把静态的方式变换成动态的方式,把稳定变成多变性,这样我们才能彻底的扭转固有思维方式将其具有的僵化和呆板状态成功的改变。企业本身和环境一旦有所改变,就需要将其形象的策划与设计的思维方式进行改变,对自己固有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视角做出正确的调整,不仅要体现做创新意识,还要围绕现实出发点这样既不俗套也很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为更好的促进并带动设计创新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加强创新和现实的结合并了解其重要性。

结束语:创新性思维离不开各种逻辑思维方法的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果。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和文化创新精神有效的结合才能利于日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思维的角度来看还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作为一名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师,我们更应牢记并借鉴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这些历史的沉淀是日后我们进行艺术设计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有责任和使命进行传承和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 庞黎明,吕林雪.创造性思维与艺术设计开发--课程教学阶段性总结[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5(3).

第3篇:艺术设计思维训练范文

一、字体设计中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1.创新思维的涵义

创新思维是指通过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不同于常规的思维,其本质就是突破传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创造出独特的、别具一格的、有现实意义的思维成果。而艺术作品的精髓就是在于创新和创造。每一个艺术作品,每一项设计,它的灵魂都是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这才是创新思维的真谛。字体设计作为艺术设计大军中的一员,创新思维是每一个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学生们应该具备的素养,其重要性是不可取代的,必须从学校开始抓起,重视创新思维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2.训练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

对于占据字体设计半壁江山的创新能力,在中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对创新思维训练加大改革力度。首先要制定科学的适应本校学生的教学目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纲领。但是具体的训练计划必须由各个教师根据本班的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切不可墨守成规、生搬硬套。在创新思维训练中重要的两点是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要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为大家引经据典,多举一些优秀的字体设计案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摆脱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的局限,突破固有模式,在设计时能有新想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逆向思维的养成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字体设计创新性的提高。逆向思维就是打破固有模式,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这样可以使学生创造出别具一格、完全属于自己的设计理念,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关于传统字体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创新性思维教学的训练

在传统的字体设计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都放在对文字结构和书写规律的掌握,一般都以拉丁字母和宋体、黑体为基本字体展开临摹练习。在课堂中教师一般只强调书写和作业的完成程度,仅仅是熟练地书写中外文各种字体。而对文字设计的创新性培养和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仅仅是固有的大班教学及讲述课本内容。大多数中职学校关于字体设计创新思维训练的课程很少,甚至是没有。学校也并不重视对创新思维的训练,不将此作为教学重点。这种实践性、创新性的课程也难以进行教学评估和考核。因此很多学校仅仅是作为面子工程,敷衍了事,学生难以得到足够的创新思维训练。

2.创新性思维训练模式化、教条化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高,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条化和模式化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过程往往一成不变,仅仅是讲解书面知识或者是PPT,对创新性思维的训练模式化、教条化,以临摹为主,以书面形式作为考核标准。因此,很多学生习惯性地模仿教师或书本,整日埋头于大量的练习作业,这样长年累月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缺乏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许多教师的教案甚至几年都不变,如果教师是这样,那么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也就会逐渐降低。教师都缺乏创新性,学生又该如何提高创新性思维呢?

三、如何解决创新思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用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教学计划方面,学校应加大对创新思维的重视程度,增加创新思维训练的课程时间,进行多样化的训练。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将时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有思维的碰撞,突破书本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课程考核方面,突破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多样化考核,例如可以以完整的字体设计作品作为考核内容,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学生和教师共同评定考核结果。在讨论过程中可以促进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性的设计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动手能力,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让学生将创新思维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际操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创作。比如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校内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参加比赛,或者引导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型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可以加强不同院系甚至学校之间的文化交流,举办各种艺术设计、文字设计展览,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其创新能力。

2.将字体设计与其他创意相结合

将文字设计与图形创意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文字的前身就是图形,最早的文字就是象形文字,而图形又比文字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和想象空间。因此将文字与图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创造能力,还可以将图形的创意运用于文字中,突破文字本身的限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让文字不仅仅是作为记录、传递信息的工具,而将它们赋予新的艺术含义,创造出更具有突破性的文字设计。将文字设计与其他设计相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们意识到,文字设计并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作为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与平面设计、包装设计等相结合才能表现出它的灵魂精髓。很多艺术形式都是由文字演变而来,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因此我们将其他艺术和文字艺术融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作潜能,就可以创造出更具有艺术性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社会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四、小结

第4篇:艺术设计思维训练范文

艺术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人类文明的传播手段,它受社会环境所影响。创新艺术发展,对设计人员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之外,还需有较高的文化修养。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以下问题:艺术设计技能培训,创造性思维引导较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是比较少的,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所以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创意思维的基本特点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特性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完成某种任务,实际上是通过头脑的思考来解决关键性的问题。因此,解决任务的倾向就赋予思维以问题的指向和探究的性质。人们的思维产生于问题,又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这就是思维在头脑中运行的特点。老师准确激励学生、快速地完成学习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设计素描的训练要打破传统绘画教学形式,防止落人某种偏见和模仿,探索与设计教学的结合。设计素描的训练由于对绘画技巧的主导作用,过分强调,学生只有对自然形态和空间关系分析的客观性认识,可以容易地形成的本质的肤浅理解,而教师的启发和指导对学生准确而快捷地完成学习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3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创意思维训练研究

3.1创意思维之知识的积累

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是在艺术和设计知识的大量积累。艺术设计知识的积累是影响艺术设计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创意从每个元素的生活和经验的每一个细节。因此,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去生活,用眼睛去发现美的世界,观察生活,这种创造性思维会不断地跳跃在学生心中,创作灵感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3.2创意思维之联想训练

创造性思维需要一些实践知识积累、思维活跃,也离不开人们的联想,联想是创新的前提。在艺术设计中,联想会使人的思维的扩展和延伸,让认识事物的人发现更多新的内容。联想是思想的窗口,如著名的联想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是用来思考和快速反应,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联想的思维习惯,启发。

3.3创意思维之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一种思考为出发点,在不同的方向的多维的方法。灵活性,平滑,独创性是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以培养发散思维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找到的东西,从许多不同的角度,创造美妙的想法。发散思维的培养是不能从知识积累的分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知识学习和积累更多的领域,图形设计实践的发散思维的使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第5篇:艺术设计思维训练范文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 素描 色彩 色彩构成 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一、艺术设计基础教育课程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发展数量,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引起了我们的思索。我们一定要根据各院校特点,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突出实验性与前瞻性。学生真正要适应社会,真正培养的实际上是他的心理要适应社会,而不是技术要适应社会,技术要高于社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几门基础课——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往往抹煞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和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这层功能。三门课程的教学实验改革,各校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除去这两点外,还应教什么,目的何在?我认为这才是真正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什么才是高于单一课程,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本源问题?毋庸置疑,是艺术审美。艺术审美引领着艺术设计教育中一切要素的走向。所以,深刻意识到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课程除却造型、技法以及单一的色彩配比以外,还能通过“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给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艺术审美训练的平台。而恰恰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思维与表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现时代设计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三门基础造型课程,在全国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体现为两大倾向:一种是强调“设计性”、理性化的教学,其弊病是缺乏对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培养,容易养成学生肤浅的形式主义观念和漠视设计艺术性的匠人品位,对学生造型创新思维的培养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层面。二是脱离设计特殊性,强调造型表现的技术性,造成学生思维禁锢,审美僵化,使之较难与后续课程链接。两种倾向都容易导致课程内容偏缺与方法盲目。 “艺术视觉思维的训练”“艺术表现语言的审美体验”往往被忽略掉,恰恰这是设计专业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的桥梁。这也理应是这些基础课课程所要承载的教学内容,而并非要到进入设计专业课程后才要做或才能做到的事。 

 

二、领会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我们学到了如何思想。”这反映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这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思想,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教育者研究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 90年代开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因此开展了系列学术争鸣。中央美术学院由周至禹教授领军,率先对本部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并已成体系。强调设计的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组织课程的建设。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是极其强调“思维训练”的。而设计基础课同样强调“思维”训练,不同的是根据课程特点,偏重于对“艺术的思维”训练,而且是在“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去领悟,以达到教学目的。整个过程中“艺术的”这个前缀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设计教学体系中,没有哪门课能如此直接地把学生领入与 “艺术表现语言”对话的语境,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艺术思维”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广度与深度的引领,很容易让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高度,学生对造型以及 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的,而是个性化的。最终,达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的全部教学目的。

三、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1.在“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审美素养的训练。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环境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构成了视觉思维的全过程。根据所授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突破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规律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艺术视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艺术语言表现规律的体验,并通过基础课学习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造型与色彩之间的高级和谐。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和谐进化。 

2.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局部作业的完整性。” 

传统基础课是目标式教学方式,有碍学生感性认知的发生、发展。另外,主观心理色彩研究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实践,主要以手绘形式表现“色彩联想”和“采集重构”作业。其训练的单一性很难完成学生对色彩的真实感受和更高级透彻的理解。而“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看重教学中的过程,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启发视觉洞察力、开拓视觉思维想象力、体悟艺术表现语言这些阶段过程性课题实现的。异是萌发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原动力,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及创造力。 

显然,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杜定宇 译 世界图书出版司 1999.6 

[2](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 三联书店 2001.12 

[3]视觉同盟网.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大型系列访谈专题, 2006. 

第6篇:艺术设计思维训练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 鲜活素材

一、艺术设计与创新能力

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传统的技法,而且是一个需要创造性的、开发智慧与想象力的,能够运用多种知识、多种能力的综合性工作。创新是设计的灵魂。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借助本身的直觉能力去发掘与构筑世界的新价值,并赋以视觉化。一般来说,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

二、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培养艺术设计创新能力,首先要以艺术设计理念为基础,合理搭建知识结构,组织专业知识内容,发挥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良好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优秀的设计作品都是靠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孕育而成的。艺术设计涉及到社会学、美学、设计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构成学、材料学、工艺学、市场学、营销学等学科。而这些知识的积累既是研究问题的理论依据,也是实现艺术创造的钥匙。艺术设计具有多元性和交融性的特征,要求设计师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延伸到国外设计理念甚至需要一门外国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此外,对于艺术设计而言,专业表现技法和专业制图更是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懂得并掌握这些最基本的理念是培养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

2.转变思维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艺术本是一个源源不断的创新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艺术设计人员来说,不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而且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创新思维要注重思路的多向性,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习惯的范围,产生出大量的变异见解,它是创造的关键。根据这一特征,在进行艺术设计时要自觉摒弃社会中的不良习俗,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用逆向思维模式思考问题,不断培养自己的直觉,一旦思维的灵感火花激发要及时记录以便成为研究创造的新发现。还要有意识地开展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维训练,以求更好地发展。而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艺术设计者,发挥学习自主性,激发创造的兴趣。发挥学习的自主性需要一个自由宽松的气氛,遇到问题时独立探索、思维敏捷、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判断力,排除一切心理定势和设计的固有模式,尽情挥洒自己的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创造能力。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是独一无二的,才有不可复制的价值。而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对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进行鉴赏,并让其产生一种对美的追求来获得。此外,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强弱虽然与人的天生个性、气质有一定的关联,又与人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有关,但它是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有意识的追求而逐步强化和提高的。

3.艺术设计的一个依托除了有深厚的艺术理论基础之外,还要有鲜活的素材。这些与时代俱进、与社会接轨的素材就需要对庞大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然后筛选,提炼、之后在设计者的脑海中组合而重新加工。信息的获得有多种途径:通过书籍和网络了解、获取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和同行设计的朋友分享交流也是一种思路指引;关注时尚、风土人情、旅游、新闻、看都市故事片的时候分层看人物情节、所处装饰环境(背景)、风情民俗,都可以获取更多的间接信息。当然,特别是要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多多思考、想象,及时记录自己的想法以待日后之需。这样积累下来的一些新颖的素材经过创造性思维便可以造出有活力的设计作品。随着通讯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今利用多媒体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的形象逼真,生动新颖等优势和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将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形成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已不是一件难事。

4.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只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更大地激发创造的热情和兴趣,才有创新的动力。艺术设计的创新主要是要满足市场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通过开展专业考察、艺术创作体验、实践教学活动,使艺术设计作品融入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挥价值才有意义。通过参与活动策划,最好能够与企业合作一些实际项目,因为企业的软硬件设施都比较齐全,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也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完成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之后能够直接把社会价值体现出来。通过开放工作室,开设自选实践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践,能充分发挥设计者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创新能力。最后设计作品的好坏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由社会业内人士、教师、学生集体评判,或直接投入到市场由市场来检验成效,增强设计作品的竞争力。通过市场的认可度来引导人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强的艺术设计无疑也是最富有新意又能投入实用的作品,算是一举两得的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培养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不断地发现、积累、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得到完善的过程。以上的几点建议只是初略地概括了培养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的某些途径和方法,相信艺术设计领域的创新能力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完善而提高。

参考文献:

第7篇:艺术设计思维训练范文

关键词: 形态构成学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练习课题 使用材料

一、引言

形态构成学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必修课。形态构成学不是技术的训练,也不是模仿性的学习,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主动地把握限制的条件,有意识地去组织与创造,在无数次反复的艺术设计练习中,获得能力的训练、创造思维的育成。也就是说,构成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为基本原则的。构成教育的重点在于方法的教学,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互动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课堂上先由教师讲解基本知识,给学生留课后讲题,然后看学生设计的草稿、初稿、定稿,在教师的辅导指点下完成讲题,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整个过程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加上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过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不得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收效甚微。改变传统教学思想,对先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反思,以“师生互动”为主改变“填鸭式”、“保姆式”的传统教育模式是形态构成教学革新的重中之重。

“互动化”教学模式又称换位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角色进行互换,即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改为“由学生讲,教师与学生共听”的教学形式。由于形态构成学课程概念性的知识点较多,难点不多,较易理解,再者,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因此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不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专业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无形中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想象力、创造力都被激发起来。学生的视野开阔了,设计思路拓宽了,综合素质也提高了,教师也能较清晰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有的放矢,把授业、解惑真正落到实处,大大提高形态构成学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和学习风格中得到启发,了解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这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必然大有裨益。

三、教学内容“综合化”

形态构成学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可划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但其实质性都离不开点、线、面和色彩的相互关系。我国的形态构成课程把这三部分内容划分成三个独立的课程,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把握产生一定的障碍。我认为这样的划分是对物体形态造型的片面理解。形态构成的意义本身就包含着上述三个方面,世间所有的形态都同时离不开点、线、面和色彩。

我国的形态构成课程过多地引导学生对既定的、固有的几种骨骼样式、形式法则空间规则进行认知与实验,使学生在完成设计命题时在风格上形成一种模式,满足于按照某种特定的格式填充、安排形与色的位置。因此,学生作业缺乏创意和时代生命气息,造成与今后专业设计课程的脱节,这与当年伊顿设立本课程,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宗旨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教学内容“综合化”,也就是打破陈规、开拓思路,把形态构成教学中一直被隔离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个部分整合起来。在做课题的时候可以首先考虑以某一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然后向其它两个方面发展。

如平面构成中课题训练了各种构成技巧和形式手法,运用的视觉元素就是抽象的点、线、面,这对于学生而言不免枯燥和乏味,更何况是黑白强烈而单调的色调,与现实的环境联系很少,这时,如果给这些形象赋予色彩,则不仅能增加抽象图形的亲和力,而且能更好地将图形的不同形状与不同色彩联系起来,通过图形理解色彩,并促进对图形的理解。

四、练习课题“感性化”

艺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功能与审美的结合,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有些设计作品需要现代气息,有些需要古朴的素美,有些需要粗旷的表情,有些需要华贵的气息,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有一定的感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形态构成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练习课题应加强感性思维训练。具体方法可精选若干图片使用多媒体播放,使用描写不同意境的诗句让学生去欣赏、去感受,并给出若干表示情感的词汇,在自己的感受中提取出抽象图案或制作出意境空间。这种课题设计练习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感性思维设计能力。

五、使用材料“创新化”

艺术设计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意的表达方式是无限多样的,所以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形态构成课程的教学重点。课程的作业不能只用单纯的传统的材料和工具,因为利用综合材料本身就完全脱离了临摹,而每个学生对材料的组合、想象和选择把握,是完全由个人的爱好和理解所决定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以更新、更广的视角来观察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积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工具及材料,让学生养成对各种材料的探索习惯和兴趣,培养好奇心,进而发现材料的美,以及不同材料的使用所产生的效果美,让他们在探询材料所产生的效果中激发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培养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艺术设计表现形式电脑化已成主流,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计算机以其无可比拟的便捷、高效、精确、易于修改和保存等特点在设计领域迅速“流行”起来,计算机的快捷使形态构成的复杂作业可以轻松地完成,使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构想创新,从而较快提高造型的创造力。所以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在形态构成训练中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忌投机取巧,受制于软件,应该永远坚持思维至上,尊重创意,先心到后手到。因为电脑提供的是手段,构成开启的是智慧,相辅相成才可能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第8篇:艺术设计思维训练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美术基础教学;构成;电脑平面设计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年代,在铺天盖地的垃圾信息,泛滥低俗的广告充斥着各种媒体的情况下,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广告设计。

而在现今的社会上存在着一种社会现象,很多从事设计的人没有美术基础或基础太差,他们认为随着现有设计软件的不断完善,单纯的去学习PHOTOSHOP,CORELDRAW等相关软件,利用简单的一些操作就能够产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产生了一些所谓“全电脑派”。

现在的艺术类高校而言,招收的很多学生中真正掌握住素描、色彩等艺术基础课程其中精髓的并不多。有的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些艺术基础课在以后专业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平面设计非常简单,只要熟悉相关的设计软件就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带着这种天真的想法,很多学生完全沉浸在计算机世界中,一些作品只是各种素材的杂乱拼凑与毫无意义的堆积。这些学生在计算机美术设计这一新兴专业中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

在现行设计教育体系中,其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为代表的,而这也是从绘画基础到设计的重要转变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性设计思维和设计语言的重要课程。我们在学习这三大构成时应看到其统一性,避免在学习中出现分裂和撕裂现状。

而在构成教学中,最初都是从学生的“动手”中进行学习,也就是最开始并不接触电脑,这时应该使学生在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电脑只是一种辅助设计手段,是一种思维训练的方式,它无法代替设计者的思维活动。培养思维能力,加强思维表现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更为重要。在构成训练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而电脑强大的表现能力,虚拟空间创造力只是辅助,以此来进行构成课程的学习。

既然这些基础的教学课程都是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而言,那么其针对性也就应该针对艺术设计的学科特点和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展开。

艺术设计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生产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实用性”,具体艺术要求则是重设计的创造性、方法的多样性、表现的新奇性等,所以,美术基础的教学针对设计专业的需要,通过基础教学应当让学生超越摹仿而达到主动的认识与创造,并将艺术表现形式、视觉造型语言与设计要求有机的结合,体现出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因此,美术基础教学作为学习艺术设计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方式,不能仅仅体现在绘画的技能上,培养学生的基础基本能力,应注重对于学生形象思维的表现与传达能力,包括形象特征、形体结构、色彩与肌理等信息正确传达,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客观事物的感知、认识的敏锐性,注重于艺术形式自身语言的探索以及对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在美术基础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专业的要求,加强对于专业的针对性,根据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形成新的教学方式。我们把美术基础训练的绘画描摹从单纯的技术层面训练转向艺术原理、创意思维、技术运用与审美观念等几个方面,技能培养紧紧围绕着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逐步感知和把握来进行,使每个阶段的目标针对性更加明确,将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变成了扎实的“基本能力”培养。使学生在训练中全面了解和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规律以及艺术法则、艺术表现的方法,切实地提高所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脑平面设计虽然注重计算机技术的操作,但更注重设计艺术的表现以及创意意识的培养。重应用,轻基础,这是现在学生犯的通病,他们不知道没有审美和修养,做出的图也是平庸的。把素描、色彩、设计理念等美术技巧灵活融入到平面设计软件中,以熟练使用计算机为基础,强调美术基本功训练和创意能力提高,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是传统美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使美术设计思想的实现变得简单,同时也使创作空间得到了拓展,同时对美术设计师的创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基础在艺术设计过程中的地位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而不是忽视。因此只有将美术专业基础与计算机的工具性融为一体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来,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平面设计大师。

第9篇:艺术设计思维训练范文

关键词: 家居室内设计 创新教育 设计思维创意课程

一、室内设计的概述

所谓的家居室内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而有意识地营造一种理想化、舒适化的内部空间。

(一)营造家居室内环境空间

营造家居室内环境空间主要是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它的目的就是使人在这个环境中工作、学习、休息感到舒服,心情愉快。

(二)合理组织家居室内使用功能

就是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通过思想思维的工作,而使布局更加合理,使家居室内结构层次分明,室内动静空间流线通畅。

(三)构架出舒畅的家居室内空间环境

空间环境的处理在生理方面应该适应人们的各种要求,让居住者在这个环境中生活、学习、工作、休息时感到满意,这主要涉及到通风条件、绿色和采光等方面的合理处理。

二、室内设计的趋势

随着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室内设计方面正逐渐向更加人性化,并且更加富于文化,更加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设计的人性化

室内设计是人性化的空间,其中以人为本是室内设计的本质,每个室内空间都有不同的组合、生存与发展方式。

(二)文化的品味来源于陈设艺术

精致的陈设和简洁的装修是营造文化品质的一种手段,在室内陈设中,应该注意陈设与业主的身份、修养的合理和协调性,在陈设和风格上要追求一种独到的艺术品格,在组合中家具与陈设、绿化与陈设、照明与陈设等有机地协调结合起来,并且互相补充,以达到一种美。

(三)健康的设计理念

健康的设计注重装修设计和施工全过程中的环保品质。就是在施工中选择环保性材料和天然的材料,而在设计中则突出环保的概念和主题。

(四)精致产品

从设计到施工,从施工人员的选择到材料的选择,从装修到陈设,不论哪一个环节都要谨慎对待,这样可以为业主创造舒适生活,也可以给设计者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二、我国室内设计创新教育发展的简况

早在20世纪初期,俄国代表巴甫洛夫和美国代表华生建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其影响我国的教育思想长达半个世纪,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中职学生在学习时一直是被动地接受,是被刺激的记忆过程和迟钝的机械反应过程。在这种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中职学生们失去了自主的思维和行为,创新能力也被抑制了。

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引导和倡导下发展起来的,许多艺术院校都采用了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模式,也都纷纷将设计思维创意课程运用在设计教学中,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扩展能力,与以前的技巧性的知识的积累相比,这种模式更注重思维形式和素质的培养。

三、设计思维创意课程的重要性

良好的、正确的、先进的教育形式和手段,可以从任何类型的学生中发掘出其固有的特点,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独创性。设计思维创意课程就是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加以有效训练和开发的课程设计与体系,这种创意思维是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已储存的设计知识及新获得的各方面信息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和方式,克服传统的固定的思维模式,打破陈旧,经过各种信息、知识的组合、匹配,借助类比、灵感和直觉等特点创造出相对于自身的新办法、新概念、新观点,使认识和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

我国很多院校都一味效仿外国设计院校或者是视觉大师的理论研究,都只是一味地复制。要想培养出真正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设计的人才,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到设计思维创意课程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先进设计创意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展示自我、自主的设计创意思维,顺应万变的社会。

四、设计思维创意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一)构建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完美的创造人格。人格代表着人的整体面貌,学生建立起的创造性人格直接决定着他在创造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完善的创造性人格可以使学生从容坚定地应对创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创造也可以顺利地进行。在设计思维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从而激发学生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打破陈旧的影响,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广泛爱好,发现学生自身的直觉能力、独创性与独到的欣赏力,激发学生自身的不同个性与想法,以不同的角度充分地表达出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室内设计思维创意课程的训练

最重要的是思维技能的训练和教授,这是开发创造性思维最有效且最直接的办法,我们需要总结出一套既能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又不会成为一种束缚的模式,并且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及什么时候使用它们,让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能够通过科学的训练充分地得到开发。

(三)思维的训练方法

1.直线性联想思维训练方法

直线性联想思维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是视觉形态中主体对客体通过思维后的提炼和升华。在思维心理学领域中,这种模式的规律性较强,思维方式比较冷静和理智。该模式的特点是直线性,不作横向或者反方向的思维运动。学生应该通过艺术化设计手段将该手工艺术表现在作品里,使观看者直接通过视觉的表现形式,从而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和传递的艺术思想,让观看者和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

2.逆向思维训练方法

逆向思维方式是打破传统的思维方法,在传统的思维定势中寻求一种突破,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方式与直线联想思维方式相比,它打破了直线联想思维方式的一般规律,该方法的思路不是直线,也不是曲线,而是背道而行,表现在设计上,往往采用与正常思维方式相差异。逆向思维模式的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把在创作过程中看到、听到、想到的多个事物结合起来打破常规,求新求异,让自己的思路逆向进行,让人们过目难忘。

3.交叉性联想思维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