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对大学生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影响下,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加大发展力度,到目前为止,高等教育已经逐渐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当前社会当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给学生带来很沉重的就业压力,但是同时也逐渐将人们的教育观念进行转变,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态势下,需要面临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快速发展,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由于大学生生源层次不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差异性比较明显、师生比例越来越大、硬件设施严重供不应求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要求更加高、需求更加多样化。另外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以往也有所不同,大学生思想的变化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和改进,这样才能够在保证与时俱进的同时,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学习需求。
1.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的机遇
1.1增加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在我国高等教育还没有实行扩招政策之前,高等教育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不能够想象的事情,高等教育在当时只是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并不是大多数人都能够参与的。而在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影响下,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方向,为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性人才,为社会发展、社会经济的提高都作出了努力和贡献。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让更多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等教育逐渐平等化,对我国人才培养来说,是非常有效的推动力之一。
1.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建设力度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影响下,高校不断进行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数量越来越多,对于高校自身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建设力度,不仅需要其自身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素质,而且还需要其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在一定标准之上,这样才能够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队伍的建设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开展教育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其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而且其自身的思想、价值观念、人生观念都需要保持积极向上,在能够给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价值导向。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将此作为契机,不断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形势下的创新和发展。
2.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面临的挑战
2.1增加就业压力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在无形当中,就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明显,学生的毕业与就业岗位数量之间不能够形成正比,导致虽然解决了学生大面积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但是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急剧增加,对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学习来说,都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很多学生虽然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其自身仍然缺乏自信,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另外,现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习,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整体需求,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已经根据自己的专业考取各种证书、学习一些实用技术,能够提高自己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加大毕业之后找到工作的机会。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学生的这一现象变化,帮助学生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就业方向,定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学习现状、对未来就业的想法等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2高校资源配置不能够满足学生需求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高校就读,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的建设以及实施难度越来越大。当前,高校每一年都持续增加人数,各个高校的资源配置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宿舍、餐厅、图书馆等等,都处于饱和状态。特别是图书馆,跟学生学习相关的场所和教学设施,这些场所都是有限的,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图书、图书馆自习室、电脑学习教师等等,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其自身与教学设施之间的矛盾逐渐凸现出来[1]。在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的形势下,不仅教学资源配置不够使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教师也出现严重紧缺的状态,一名教师往往身兼多职,教师与学生的数量比例严重不协调,导致很多教师往往精力不够充足,对学生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业有限。
3.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
3.1利用网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现代学生对于网络并不陌生,甚至能够很熟练的操作。高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只能够使用网络来进行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而且其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需要达到一定标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需要将思想政治教师放在主置上,辅导员以及计算机教师起到辅作用,教师们相互配合、各司其职,让学生能够在网络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不仅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动态,而且能够对大学生的情况进行可客观理性的分析,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2]。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紧跟社会时展的潮流,满足大学生的整体需求,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缓解高校教学设施不足的问题,而且能够有利于学生不受限制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使教师更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作用展示给学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
3.2重视大学生的实践教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单纯的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够帮助大学生有效的解决日后就业问题,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输送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教育。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大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将实践与理论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能够强化学生脑海当中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内容以更加正确、更加深刻的方式认识和学习。比如在学生大一刚入学的时候,都会经历军训,其实军训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军训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军事知识教育、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等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军训活动的展开,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
结束语: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虽然能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发展机遇,但是仍然有很多需要面临的挑战,高校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现状,不断的开发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尽可能的帮助学生缓解当前就业的问题,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一、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
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从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特殊产业,其改革与发展必须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推动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等均应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
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应以学科建设为主,聚焦学科建设,要努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教师在学校中是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为其主要职责的人,担负着承接过去,实施于当代,创造未来的重要角色。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使教师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知识经济的要求,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教育为社会生产的是教育服务产品,或者说他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商品性,或者说就是商品。教育服务的实质内容是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应该得到保障,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劳动者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德、智、体、音、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力,即高素质人才。而要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就急需深化改革,探索出一条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行之有效的机制体系。
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高等学校的综合改革需要确定改革的整体目标、明确改革组织架构,要制定具体工作路径和实施方案。要针对各高等学校的整体力量,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学科,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全面提高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不懈动力,也是经济时代的主题,应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从高校发展战略高度进行创新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全面进行创新,全面提高创新能力。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是繁重的、艰巨的,但也是非常光荣的。面对高等教育全面改革的挑战,它需要我们重新对高等学校面临的形势、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人力资本的内在联系、创新人才的标准与开发教育途径、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等问题进行更深入和更富有现实性的思考,从而在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找到答案。
二、当代大学生应积极支持和参与高等教育改革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当代大学生也有支持和参与改革的责任和义务。
高等教育的改革的主体是谁呢?是当代大学生,是未来高素质的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呢?只有靠教育。教育是知识生产、传递、学习和应用的核心活动,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又是参与知识生产、应用和创新的主体。而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当代大学生是推动改革的生力军,而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又使当代大学生受益,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后,又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改革,成为参与知识生产、应用和创新的主体。
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都要落实到大学生的学业实践上。有学者把知识分为四大类,即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知道怎样做和知道谁能做。前两者是事实或科学原理,是可以方案化的、可编码的知识,而后两者是不能文字化的知识,是诀窍类的知识。在当今时代,后两者显得更为重要。因而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高等学校为其提供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中,也就是在其全面能动地认识世界、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过程中,也是支持和参与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
高等教育的改革在知识经济时代,将更加适应经济、职业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另一方面它们之间的结合将更加科学,不再与社会人才结构从层次到专业一一僵硬对应,而是有机的弹性对应。这种适应经济、职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培养出的大学生,第一,学会了认知,学会了学习,学会了认识世界;第二,学会了做事,应用知识掌握技能,适应职业岗位变换;第三,学会了共同生活,与人合作,与自然协调;第四,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改善环境,求得发展。这四种标准无疑是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追求的目标。显然,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也应是实现以上四种标准的契合,而当代大学生将会在高校改革中获得更多的机遇和“福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技能教育、社会急需的职业教育。这种种举措都是为大学生着想,为大学生而设计,那么,当代大学生又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不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呢?
三、当代大学生如何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改革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有朝气、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首先,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高等学校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必须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教育改革,依靠高等教育大大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民的创新能力,进而增加我国产品中的知识含量,改变我国能送卫星、宇宙飞船上天,却生产不出圆珠笔芯的逄。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理工科教育。因为未来可能在全球就业方面,更需要与技术相关的工作,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教育专家指出:教育将会对国家现代化作出第一位的贡献。那么,教育的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必将会为国家的现代化作出第一位的贡献,因为通过改革,它培养出的是高层次的人才、优秀的人才。如果当代大学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必将对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加砖添瓦。
其次,要转变教育观念,接受和适应高校改革要求的新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教育活动,影响着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方法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逐步实现由农业文明时代的“承传型”、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准线”型教育理念向信息化时代的创造性教育观念转变;实现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的转变,树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因此,当代大学生一是要树立创新教育观。知识经济是一种高度智力化的、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所以它的形成和发展前提就是有大量能够创新知识的人才,这就是未来的大学毕业生。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应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既然知识经济离不开创新人才,且人才培养也离不开教育,因而,必须建立创新教育观。高等教育的改革就是通过不断激发大学生的首创精神,使大学生学会和实现对付未来问题的新方法、新技能、新态度,为积极创造自己所期望的未来做准备。二是要树立通才教育观。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职业和岗位的变动将更加频繁,加上科学技术日益朝着更高层次的分化与综合方向发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加强通识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某些专业知识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知识扎实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向往。只有那些基础厚、专业宽、重应用的人才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三是要树立终身教育观。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激增、知识老化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试图从学校一次性地获得知识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便使得终身教育处于重要位置。因此,通过支持和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大学生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四是树立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性教育,其本质特征之一就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还包括心理和品德的发展。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当代大学生要加强心理和品德素质的培养,以使其能更好地对待挫折、失败,从而保持积极地心态。五是树立职业教育观。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改革,教育将更加适应经济、职业和社会的发展。当下社会上所说的文凭,实则就是学历。在现在的教育背景下,很多人都是为了学历而历学,没有理性理想,好高骛远,没有认识到水平比文凭、学历更重要,所以寻求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都很难。
1 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及量化分析
自1985年来,河北省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到2012年,省内各市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值达17.43%,已基本形成钢铁、石油、煤炭、冶金、陶瓷、建材、化工等优势第二产业。其中钢铁、石油、煤炭等行业和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河北可以说是一个重工业大省。
对于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的选择,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更明显的反映国民生活水平与地方经济水平。除此之外,经济结构的调整又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体经济结构变化的趋势和特征,决定着人均国民收入与劳动力的变化和发展。因此,考察某个国家各产业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各产业的利润在所有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各产业内的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2]。
经过对人均GDP、各产业比重及各产业就业人数的数值分析,可以对河北省的经济状况有较为准确的衡量。首先选取1985年以来河北省历年的人均GDP数据以分析河北省1985年以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并且与全国平均值进行比较,以便衡量河北省经济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态势,如图1(本文各图数据来源于河北统计局、《河北省经济年鉴2013》、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
从图1可以看出,自1985年以来,河北省经济发展很快,上升趋势明显,和全国人均 GDP值相比较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保持了同样的增长趋势。说明河北省在全国省份来讲,自身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属于正常发展水平。
为了进一步展现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各个产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进行分析。图2表明,各产业类型所占比重波动不大,总体呈现第一产业所占GDP值比重降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比例达到50%左右,说明河北省经济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在1993年后增长缓慢,在研究的年限内增幅不大,这就说明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仍需调整。
另外本文对在各个产业从业的人口所占比例进行了分析(如图3)。产业从业人数的构成体现了河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比重明显下降,说明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下降,可以推测河北省近年来人口受教育水平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倾向选择其他产业的工作领域;第二产业大体呈现稳定中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明显上升,显示出省内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中,趋于合理[3]。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经济水平在全国各省份中居于中等水平,发展趋势良好,产业结构逐步调整,趋于合理。
2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及其量化分析
一般来讲,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基本评价指标分别为数量与质量。考虑到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量化分析时难以采用准确的数据直接反映发展状况,因此本文借用其他的相关数据间接对其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例如省内高校的入学率、教育经费投入等反映高校规模与教学条件的数据可以间接反映出整个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因此数量上的评价指标包括高校的入学率、毕业生数、在校生数等;而对质量的评价一般采用在某种假设条件下,大学生平均的教育经费投入、每万人中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高校中生师人数比等间接反映高校教育质量的优劣[1]。
下面将分别对1985年以来河北省每一万人中大学生所占的人数、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数、高校每年毕业生的人数、高校每一万人中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高校生师数量比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客观评价河北省高校教育的质量与教育发展状况。从图4对比中可看出,河北省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和全国在校大学生的平均数量都在增加,1985~2000年间高校在校的学生人数增长缓慢;而在2000年以后在校学生人数呈直线上升,增加幅度越来越大,全国每万人大学生数也明显的大于河北省每万人大学生数。另外,虽然都在增长,但河北省每万人中大学生数低于全国平均值,说明河北省人口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相对偏低,人口受教育水平仍有待提高。
从图5可以看出河北省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尤其在2000~2007年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2007年后增长幅度降低,招生人数缓慢增加。和招生人数相同,毕业人数也大量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大。图中数值呈现的变化与国家不同年份实行的教育招生政策是相关的,即国家的教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
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师资力量也是衡量一个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评价师资力量经常采用生师数量的比值(生师比),即生师比越小,师资力量越雄厚[1]。本文将河北省高校的生师比均值与全国高校的生师比均值进行比较。如图6所示(《河北经济年鉴2013》中没有2012年的数据,因此没有比较2012年全国和河北省生师比平均值),自1985年以来,河北省高校生师比和全国高校生师比均呈上升趋势;而河北省生师比除2006年低于全国平均值,其他年份均高于或与全国平均值持平,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来说,河北省师资力量水平较为薄弱。
通过以上对河北省高等教育相关数据的分析以及与全国相应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从1985年至今河北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相应情况相比相对偏低。
3 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 性分析
相关研究显示教育与经济是辨证关系,也是因果关系。即教育的良性发展能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制约着对教育的投入(这种投入不单指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从而影响教育可持续性发展[1]。选取几个影响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河北区域经济与高 等教育水平的发展关系,并建立回归方程确定各因素的贡献大小。表1显示河北人均GDP值与第一产业占产业结构的比重及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呈负相关,与第二、三产业占产业结构的比重及产业的就业人数、每万人中大学生数、高校招生人数、高校毕业生人数、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呈正相关。除第三产业比重外,人均GDP与其他因素均呈极其显著性相关。
3.1 河北省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
除了社会因素外,经济因素也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分析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以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作为因子,其他相关因子做为变量来进行回归分析。
表1显示,与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个数呈正相关的是人均GDP、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及从业人数、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毕业生的人数和招生数,其中相关系数值较高的是人均GDP、在校生数、招生数、毕业生数;每万人中大学生数与第一产业比重及从业人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的值表明了教育水平与农业从业人数及农业比重均呈负相关,与二、三产业的发展及教育规模等因素呈正相关。
为了更准确地确定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使用统计软件SPSS以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作为因变量,人均GDP、第二产业人数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如表2)。
依表2得到回归方程式:每万人中大学生数=7.879+0.074€椎诙等耸?0.495€椎谌等耸?1.909E-5€妆弦瞪?9.911E-8€渍猩? (1)
为了检验回归分析结论的准确性,使用了R检验,计算结果显示R=1.000,这说明计算结果的置信水平比较高。从回归系数表和回归方程中,可得知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和人均GDP呈零相关,同时与第二、三产业人数呈正相关,但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较小。说明河北省经济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为弱相关,也就是说,河北地方经济对区域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表2 河北省大学生人数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模 B 标准误差 t Sig.
型 (非标准化系数) (非标准化系数)
(常量) 7.879 14.491 0.544 0.597
人均GDP 0.000 0.000 3.438 0.005
第二产业人数 0.074 0.842 0.088 0.931
第三产业人数 0.495 0.630 0.786 0.447
毕业生数 1.909E-5 0.000 0.579 0.574
招生数 9.911E-8 0.000 0.002 0.999
在校生数 0.000 0.000 6.408 0.000
3.2 河北省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高等教育只是其中之一,为了进一步量化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本文以人均GDP作为因变量,每万人中大学生数、第一产业人数等因素做自变量,再加上已计算出来的相关系数,进行回归分析。
研究发现,与人均GDP呈正相关的有第二、三产业比重及就业人数、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并且,与其存在显著性相关的是毕业生数、在校生数、平均每万人中大学生数、招生人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数、第二产业比重。相关系数说明高等教育对人均GDP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
为有效分析河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等因素间的关系,用统计软件SPSS定量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见表3;以河北省人均GDP为因变量,以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招生的人数、毕业生的人数等因子作为自变量,建立了回归方程,如式(2)。
表3 河北省人均GDP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模 B 标准误差 t Sig.
型 (非标准化系数)(非标准化系数)
(常量) 12629.756 11038.483 1.144 0.275
第二产业人数 61.312 667.045 0.092 0.928
第三产业人数 740.492 465.450 1.591 0.138
每万人中大学生数 558.239 162.386 3.438 0.005
毕业生数 0.021 0.026 0.827 0.425
招生数 0.078 0.046 1.697 0.116
在校生数 0.112 0.021 5.280 0.000
根据表3得到回归方程式为:人均GDP=12629.756+61.312€椎诙等耸?740.492€椎谌等耸?58.239€酌客蛉酥写笱?0.021€妆弦瞪?.078€渍猩?0.112€自谛I? (2)
为检测回归系数表的准确性,对结果进行R检验,经检测R=0.991,证明可信度较高。从表1和表3得知,人均GDP与每万人中大学生数负相关,而与第二产业人数、第三产业人数、毕业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呈正相关,与上文结论一致。其次发现对经济(主要为人均GDP)起到抑制作用的因素为每万人中大学生数。说明从总体上讲河北省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通过上述对河北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发现高等教育的发展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这说明,影响河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不仅是区域经济因素。通过对河北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河北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呈现出不协调。河北省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推动作用;而河北省经济也未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4 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 展因素分析
根据上述研究,发现河北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呈现了一种非均衡发展的态势。为了探究其原因,对河北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河北高等教育水平制约自身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原因。
4.1 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因分析
通过上文的定量分析,可以发现河北省区域经济要素对省内高等教育水平的影响并不突出。说明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并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涉及到政治、经济、人口等因素,不同因素及因素之间的组合对教育的影响程度存在不同。
1)政治、政策因素影响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高等教育在我国科技、教育、文化在各个领域的改革中获得了新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7年,河北省高等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步发展起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超过十万。
1999年的高校扩招政策使得河北省高等教育获得进一步发展,河北省的招生数从1999年的76900人增长到2008年的339527人,到2001年,平均涨幅为30%以上,从2002年到2008年,平均涨幅为10%以上。2004年3月,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制定了加强高校建设、提高 高等教育质量、加大教育投入等措施,确立了我国新的高等教育政策。2010年,统计显示河北省高校在学的人数已达到346478人。
2)人口因素对区域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的影响。河北省人口的出生率从1985年开始一直在增加,于1987年达到峰值22.5%,并且到1990年为止,河北省的出生率都高达20%以上。在1990年左右出生的婴儿到2010年均处于即将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或即将从高校走入社会的阶段。因此,人口的持续增长必将刺激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且,在以后的一段时间之内,为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应扩大河北高等教育的规模。
另外,高校分布很大程度上是与人口地域分布相关的。据河北省统计年鉴数据表明,2004年河北省各地区总人口数在2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石家庄市和唐山市。就受教育人口密度而言,河北省的大多数高校都集中在石家庄市。
根据前述分析,多种因素都能影响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历史时期,非经济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或许能超越经济因素。
4.2 河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北省高等教育水平制约自身对经济的促进 作用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未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是不符合教育经济理论的,下面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可能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
1)科技创新人才的缺乏。河北是一个高等教育大省,但是相对于其他省份高校的科技水平而言,科技人员平均创新能力不足,也缺少能够在我国科技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高级专家,经过第二次R&D普查数据表明,到2009年,河北省研究与试验人员为56509人,在全国省区排名第14位,低于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山东、广东、四川。另外,在河北省内各企事业单位中,人才流失问题不容忽视。在传统“铁饭碗”思想的熏陶下,人才大多数由经营性系统向有稳定收益的非经营性系统流动,导致许多经营性企业人才匮乏,非常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科技实力与经济发展的反差。2009年进行的全国及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显示,在科技进步环境指数的排序中,河北省位居第19位,低于全国平均指数11.51个百分点,排名比2008年降低了4位,这与省内对科技的投入是相关联的。参照2008年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的排名,2009年河北省科技活动投入排名下降1位,降到第24位,投入指数由33.78%降到32.64%。在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指数排名中,河北省位居第14位,比2008年上升2位,但指数值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综上可得,河北省的科技实力偏弱,这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呈巨大反差的。近几年来,河北省的GDP排名在全国居第6位,紧随在排名前5位的江苏、浙江、河南、山东、广东之后。
3)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环境。河北省高校众多,理工科高校占据多数,这些高校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包括学科门类、科研设备、科研团队等。但这些高校的科研成果实际应用效益却并不高,许多高校的众多科研成果很少能直接服务于各类企业的生产。在省内专利申请及授权量中,绝大部分还是来自工矿企业,高等院校的专利申请及授权量甚至达不到10%。究其原因,科研产品用于生产生活中,存在较大的困难,需要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的现代企业、大量的资本积累及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只有实现上述条件,技术进步才能真正成为区域成长的动力。同时,企业相对于高校来讲,具有更充足的资金与需求材料,研发成果更适用于实际。种种因素造成了河北省高校科研力量薄弱,科研成果实用性不高。
4.3 高等教育自身缺陷制约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高等教育自身的缺陷制约了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得高等教育对所在区域经济的贡献较低,同时也使得高校本身难以取得质的发展。
1)高校不同专业的设置。在普通本科院校相关统计中,教育学、法学、理学、经济学、农学、历史学和哲学发展较慢,相关专业招生人数方面仍以工业学科专业人数为主,即由于河北经济仍以第二产业为主要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模式,使得高校专业设置仍以工科专业为主,尤其是以钢铁、建筑相关专业居多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这或许有利于河北省这样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大省短期经济的增长,但却有可能不利于其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是因为以工科为主的专业设置可能导致高校专业结构过于单一,限制了高校培养人才的广度,从而制约了高校对省内经济发展的人才输出。
关键词:高等教育;主体;大学生就业; 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并不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结果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但对这一事实作出何种价值评判,能否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就此得出高等教育过度化的结论?
认真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发现,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因为大学生数量超出实际社会需求,而是有其深层次的因素:第一,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不协调。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未能完全适应。第二,大学生就业选择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大学生对未来职业和身份的过高预期,以及在大城市、发达地区就业的择业取向,与当前国家社会需求严重错位。第三,人口压力以及传统的人事管理机制尚未破除,特别是人才退出机制尚未形成,造成专业化岗位被非专业人才占有,减少了就业岗位。第四,计划体制影响下的僵化的就业模式,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存在。把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种表面化、简单化的观点。事实上,限制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不能真正就业解决问题,还可能使问题更加严重。从社会而言,如果高等教育不发展,科学技术就难以取得新进展,经济发展也受到阻碍,并难以发展新的行业和新的部门,这就会愈加限制就业人数。而且,限制高等教育的发展,减少适龄人口入学比例,必然导致更多的年轻人提前进入失业者行列。另外,从个体来讲,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往往面临着更严重的就业难问题。因此不能把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立起来,解决就业问题的真正出路恰恰是发展高等教育。
二、大学生就业难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心理因素和实践能力。在这里将逐步展开论述,深入分析相关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因素分析
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直接原因;另一方面,从大学生自身角度而言:现代教育的连续性使得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他们在毕业之前似乎一直生活在“象牙塔”内,有些理想主义。而一旦真正步入社会,就会有些手足无措。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不正确的心理:
1.自负心理。有些大学生对自己期望过高,认为自己毕业于名牌大学,或者学的是热门专业,于是就业的标准定位于“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高收入”,即使没有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他们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高度,也往往因此而错失良机。
2.自卑心理。与自负心理相反,很多大学生有自卑的心理,受诸如上学时候的成绩不好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总是技不如人、低人一等,这样的心理暗示也往往使他们在遇到合适的工作时而不敢勇于展示自己,结果很多机会擦肩而过。
3.急躁心理。多花些心思在工作的选择上是对的,也应该早些为自己的就业做些准备,但是很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太急于求成,心急如焚,而在没有完全考虑成熟的情况下与用人单位草草签了合约,一旦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或发现了更好的岗位,追悔莫及,有的只好违约,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4.依赖心理。有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缺乏基本的自理自立能力的锻炼,致使他们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当他们不得不面对就业时,常常不知所措,只有一味地依赖学校的联系,听从家长的安排。一旦希望落空,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会出现很极端的行为。
5.从众心理。有些大学生没有正确把握自己的择业方向,不顾自己的专业和能力,不顾自己的性格和兴趣,盲目随大流,追求时髦职业,趋向“黄金城市”以至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这些错误的心理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显得很盲目,阻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实践能力分析
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脱节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目前仍有很多学校单纯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把专业课学好固然没错,可成绩之外的功夫也不可忽视。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多种多样,仅仅一个成绩好已远远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用人单位考虑的是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能力、身体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等。现在都讲求团队精神,工作是一个相互协作的过程,如果没有团队精神,那么就很难得到众人的认可。科学文化基础必不可少,但实践能力也很重要,实践能力是大学生运用智力和知识,通过实践,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本领。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力量。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大学生。没有实践能力的书呆子,空有一肚子墨水,不会受用人单位欢迎。这里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自我决策和独立工作能力。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大学生走出“象牙塔”后,面对有困难的工作任务,在缺少了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的情况下,需要其具有较强的自我决策和独立工作能力。
二是动手操作能力。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大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专业工作技能,学会操作各种仪器设备,学会使用各种办公手段,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
三是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任何一种职业都要求的能力,更是大学生与人交流,表达思想,发表演讲参加谈判必需的能力。
四是社会交际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是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与同事团结协作,进行组织管理必须具有的能力。学会与人交往关键在于以诚待人,以情感人,学会尊重他人,谅解他人,关心他人。许多大学生由于以上能力的缺失,自然会在就业过程中处处碰壁。
三、高等教育发展对就业有促进作用,应适度超前发展
其一,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扩大并创造就业机会。
根据教育外部关系规律,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高等教育经费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现在正在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如何解决我国公立高校所面临的经费短缺问题成为一道难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资,1989年开始向学生收取部分费用,以后,逐步加大了学生交费的数额和覆盖面,1996年个人投资(指学费和杂费)占整个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比重为11.5%。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普通高等教育经费的80.391997年全国范围内高等学校普遍并轨,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施全面收费制度。1999年全国范围内大幅度提高学费数额,扩招生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基本上按培养成本收费,其他学生的交费一般也达到了培养成本的20%至30%。函授、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等成人高等教育以及民办高等教育这几种教育形式所需经费基本上全部是或大部分是由学生自己承担,而这几种教育形式的学生已占到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一半以上。如果综合考虑,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成本中学生个人所承担的比例将达到40%至50%。这一比例与国际水平比较已属于一般水平。但由于我国义务教育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免费,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大低于国际水平,而且可以预言在―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一比重不可能达到已承诺的占GNP4%的水平,所以,对非义务教育还应加大个人支付的比例。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不发达、发展很不平衡、收入分配又很悬殊,因此在实行高等教育收费的同时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对于收费制度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高等教育收取学费所带来的贫困学生问题以及对收费制度的考验
1.免费的高等教育是不可行的
中国从1989年起对公立高校部分学生开始实行收费,当时只是象征性地收取200元,高教学费制全面实施于1997年,但收费标准几年内一直徘徊在3000元左右。收费标准猛增在2000年。这一年高校学费普遍在1999年的基础上提高了15%,有些地区高达20%,学费涨过了4000元。(见附表一)之后,2001年和2002年执行了有关规定,学费、住宿费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
此间关于1997年起我国实行全部大学生缴费上学的理由,通常认为有两个。即增加高等教育实际需要的经费,以及对教育成本分担原则的确认。就增加高教实际需要的经费而言,它是几乎所有国家面临的“基本的两难问题”。产生于公共预算日益紧缩而社会和个人对接受教育的要求持续增长。现在几乎已没有国家能够单靠国库来支付整个高教系统,而必须寻找资金来源。何况这里是“穷国办大教育”和“大国办穷教育”,教育经费不足更突出。面对急剧膨胀的教育需求和严重不足的教育经费,继续推行免费入学政策显然已不可能。
而且,教育分担原则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教育成本分担原则的依据是:从受益方面论,高教投资可以产生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收益各方负担成本才合理;从产品的属性论,高等教育产生的不是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而是准公共产品,所以政府和受教育者应当共同承担教育成本。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是:(1)谁受益谁投资;(2)受益者为个人、雇主和社会大众三方,教育成本应由这三者分担;(3)各方支付的教育成本份额,由其受益的多少决定;(4)各方支付的教育成本份额,还应按支付能力来决定。来自各国的数据都表明,中学后教育能确保其毕业生获得较高的收人和更多的机会,中国在这方面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并非纳税人的子女都可以上大学。据统计,随着高教大众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毛录取率已接近70%,但他们只占同龄人口的10%左右,也就是说,只有适龄人口的7%能够上大学。由此可见,作为极小部分纳税人的子女和高教受益者,大学生缴纳学费是合隋合理的。
我们要强调的是,如果仅仅把增加高等教育实际需要的经费和确认教育成本分担原则作为收取学费的理由,那是不够的。然而,免费的公立高等教育真的总是公平而民主的吗?国内近期有的研究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免费的高等教育等于是用公共资金补贴高收入阶层。新近一项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也显示:与出生于较贫困阶层的同龄人比较,出生于较富裕阶层的年轻人更有可能进入高等学校,高教补贴有可能主要是为富人造福。国外有论者还指出,免费的高等教育是让穷人来支付富人上大学的费用。入学机会更多的富人子弟免费入学。而在日后可获得收入更高和使事业更成功的机会。不取消高校免费入学制度,实际上就是坚持把穷人的收入作有利于富人的两次再分配。
结论性的表述是“免费高等教育既不能保证效率又不能保证公平”。这―论断,对免费高等教育的批评,无疑有助于开阔思路。另外,大学生承担学费后,他们可以施加压力对学校不合理的政策规定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学校本身可以较自由地使用由学费构成的那部分经费,或用来进行改革,或用来弥补公共补助之不足,并通过增加能够自由支配的经费加强自身的自主性。
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二元经济结构使得贫困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在全国普通高校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280万左右,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至10%,人数在60万至120万之间%先不论各高校的贫困学生,据一份调查显示,由于惧怕交不起大学学费而在高中就辍学的学生不在少数。有可能很多人成绩很好,但因负担不起大学学费而过早地放弃了进大学的念头。该调查还对高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率为100%,也从侧面反映了高中生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见附表二)因此,对在校大学生的研究,有可能低估了学费的负面影响。而且,由于我国高校大规模的扩张是在当时我国经济紧缩,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前提下仓促、急剧进行的。因此,我国除了各大学视具体情况而定的学费减免之外,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费短缺。我身边就有因生活困难而荒废学业去打工来维持生计的同学。所以,建立怎样的体制以便所有的大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是一个重大课题。
2002年高考前夕对我国两省市4区县的不同类型的7所高中的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共发放问卷529份。回收率为100%。
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下层人民的子女享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并没有增加。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之间的差距在拉大。这份调查更进一部证实了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不容忽视。
2.建立针对所有大学生的贷款助学制度
上面讲到免费的高等教育是不可行
的也是不公平的,而我国又有一部分学生无力上缴学费。有关部门和各地方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的资助政策体系。这的确解决了一些大学生的问题,但同时使得某些贫困学生有自卑心理的产生。因此,在实行上大学收费的同时,为防止或者避免由大学生家庭收入水平决定其学费支付能力和生活水平的差异现象,可以借鉴很多国外经验。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实施大学收费制度的同时,制定了许多既不加重大学生家庭负担、又不影响大学生心理和人格、反而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颇有帮助和促进作用的大学生上学贷款和助学制度。
为此,我国高校收费和贷款政策就应该有相应的修正和调整,亦即政府的贷款上学制度,不能只是针对目前所谓的贫困大学生等少数学生的制度,而应该是针对所有学生的普遍性的大学生上。学贷款制度。从而使所有的大学生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大家以同样的资格和条件来申请国家的助学贷款,以同样的人格和心态在大学中进行学习和深造。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高等教育 改革
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成倍增加,其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能否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直接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和谐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1.职业素质低下。
大学生职业素质下降有多方面的原因。自身贪玩、缺乏长期学习计划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等,是造成一部分大学生职业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缺乏实践经验成为职业素质低下的又一表现。
2.缺乏生存忧患意识。
一部分学生不思进取,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向往罗曼蒂克的爱情;没有生存的压力,很多人没有树立自食其力的观念。因而他们的自立意识和能力都很薄弱,对他们说,毕业只是一种形式。
3.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当代大学生受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较深,个体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一些学生不顾及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他们满足的是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工作环境。错误的精英意识使得他们对职业有过高的期望值,使他们虽然有较高学历,却总也找不到满意的岗位。
4.缺乏主动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很多大学生只埋头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学与用完全脱节,更不用说创新能力了。而今很多用人单位都改变了以往的只看学历的人才录用标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作为他们招聘人才的重要指标。
还有很多个人因素制约着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比如心态不正确,抗挫折能力差,对自己定位不准等,这里不加赘述。
(二)国家政策、社会形势的制约。
1.宏观形势的决定作用。
落后的教育体制使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成为必然。另外,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了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而整体就业形势并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变。
2.学校主体功能缺失。
学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摇篮和主体,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不乐观的形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计划体制形式比较明显,很多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且对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够重视,很多大学没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者就业指导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对大学生就业有所帮助。
3.政府就业服务职能缺位。
政府服务职能缺位也是当前出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原因。我国在进行各种体制改革和大学扩招的同时,没有做好配套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就业市场管理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政府服务职能的缺位,成为造成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深化高教改革,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一)明确办学目标。
定位高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关键。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少数几所顶尖大学努力的方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方向是把教育与科研紧紧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开放式、综合型、研究型的高等教育组织模式。而普通大学应以培养实用技能教育的大众教育、通识教育为主,以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立以人才职业能力为重点的目标体系。
(二)提高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大学生质量。首先,注重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校应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在校期间获得一种继续学习的能力,即使以后失业,在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上也能重新就业。其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学生应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以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调查,大学生毕业一般要在企业工作一两年以后,才能真正融入到企业中发挥作用。
(三)完善配套措施。
高校专业结构及学科结构必须做大幅度调整。在专业结构调整上,应适当减少专业知识课程,扩大专业知识面和加大基础知识课程,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吸取新知识的后劲。教材的编写要跟上时展,那种以不变教材应万变发展形势的做法,只能导致大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落后于时代。在学科结构方面,应诱导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其成为复合应用型人才。当今社会经济,一方面现代科技向高度分化发展,另一方面又向高度综合发展。所以,学校应广泛地开设文理交叉的选修课,同时也可以采用主辅修制的方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攻读第二学位。
(四)控制扩招规模。
近年来,由于政策的鼓励,很多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这就意味着降低了入学门槛,意味着生源质量的下降,出现同一学历学生良莠不齐的现象。另一方面,有一些高校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扩招,投入的增长跟不上规模的增长,导致软硬件资源的配备跟不上办学规模的发展。生均经费的相对减少,使得不少高校不得不紧缩开支,减少必要的教学环节,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有的高校本来是理工科学校,却扩充为综合性大学,盲目增加社科专业,但是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师资力量却跟不上扩充的速度,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使大学生的质量受到影响。
可见,高等教育应怎样扩招,每年增加多大比例,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应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应与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相适应。适当减缓扩招速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等学校整合资源,集中有限的资源改善办学质量。
此外,高等教育扩招还有一个结构性扩招的问题。一方面,国家应当重点扶持和鼓励名校扩招,从而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国家要严格扩招门槛,对投入不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高等学校要限制其招生的规模。另一个问题是哪些专业扩招?笔者认为,要从社会人才的需求出发来确定哪些专业可以扩招,哪些专业只能维持原有的规模,哪些专业应当调整、压缩,甚至停办、取消。
(五)更新教育观念。
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还有一个人才结构的问题,即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与社会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需求不一致、不平衡,从而造成大学生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同时并存的现象。为了解决因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社会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结构需求的不一致而导致的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高校要改变“我们有什么师资,就开设什么专业、提供什么课程”的传统做法,向“需求导向型教育”过渡,即将专业设置、课程设计与人才市场对大学生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的需求衔接起来,甚至面向社会需要实行订单式的培养。
(六)改革管理体制。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基本上还是在计划体制的框架内运行,高等学校法人至今仍然是名誉性的,没有足够的自主地位,大学的招生、专业设置等控制权仍然掌握在主管部门和其它政府机构手中,这大大影响了高等学校办学自的充分发挥――不是不想做,而是没有足够的权限去做!
可见,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教育问题,必须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政府应当放手,给高等学校“松绑”,切实赋予高等学校法人地位,扩大高等学校自主设置专业、自主招生的权利,这样才能使高校成为高等教育的竞争主体,才能使高校自主、自觉、自由地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面向社会发展、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办学,并且最终对自己的“产品”――大学毕业生负责。
参考文献:
[1]刘秀琴,奚巧媛.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与原因分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2]曹群.论高校德育的自我教育[J].深圳大学学报,2001,(5).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形象;要素;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59-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20世纪末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并且民办高校也开始出现,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从1997年3 174 362人增加到了2010年的23 317 929人,在短短的13年间大学生的数量增长了6倍多。这也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模式”转化为“大众教育模式”,并且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等教育会普及到每一个青年。但是近年来,我们通过大众传媒可以发现很多关于大学生形象的负面报道,比如为人们所熟知“马加爵事件”“硫酸泼熊事件”“校园直升飞机”等新闻,都让人们重新观察和评价大学生,发现在人们身边同样存在着很多“不合格”的大学生。
一、大学生社会形象的主要构成
大学生的社会形象不只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还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容以及国家的未来。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一目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一目的也指明了大学生社会形象的构成。
1.道德形象
道德形象是人最基本的形象,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道德形象是大学生形象的支柱。爱因斯坦说过“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是道德。”大学生的道德形象不只是思想道德修养,还包括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政治素养。从社会的角度看,尽管高等教育模式发生了从“精英”到“大众”的变化,但是大学生在我国人口中的比例还比较低,同时社会公众心理还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仍然是“人才”的代名词,社会依然要求大学生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2.知识形象
没有道德的人是危险品,而没有知识的人是废品。知识素质是当下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古今中外,人们都把知识看做是良好社会形象的组成部分。大学生知识形象是由专业知识、普通知识以及社会要求的一些特定知识构成的。大学是启迪人们智慧的殿堂,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可支配的时间较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很多专业以外的东西,这也为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供了可能。更重要的知识也是大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中立足最根本的技能,是大学生长时间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3.礼仪形象
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形象展现的是人的人格与品质。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仪,礼仪形象主要是指人的仪态和礼节。其中仪态是大学生展现在公众面前最直接的形象,包括先天形象、服饰穿着和行为等。先天形象是父母给予的,我们不能改变,我们只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形象;服饰穿着体现着一个群体的文化修养、审美价值等,也体现着个体的个性和爱好等;大学生的服饰穿着要符合常规、区分场合;日常动作行为是对大学生有更高的要求,社会在与大学生接触时,大学生的动作行为是长时间形成的直接体现。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大学生需要掌握日常礼节、家庭礼节、社交礼节、公务礼节和商务礼节等,除此之外不同地区与民族的大学生还要掌握一些民俗礼节。
4.心理形象
心理形象是大学生社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和面对突发事件时表现的心理支撑。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推行“独生子女”政策,这使得80后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在父母甚至在家族的溺爱下成长起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大学生在面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时的表现,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形象而且还影响着人的生命。
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形象是由良好的道德形象、良好的知识形象、良好的礼仪形象、良好的心理形象共同决定的,但是不良的社会形象只需要其中一项缺失就可以。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形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各方面发展与提高。
二、大学生社会形象问题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社会形象是由每一个大学生的形象共同决定的,即水桶效应。当代大学生是有一些失当的言行,极少数大学生有极端行为,我们只有找到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形象。
1.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形象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政策。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在控制我国人口数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使得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80后、90后的大学生大都是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起来的,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有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差等倾向。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改革开放后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开始变得频繁,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思想通过各种传媒渠道进入我国,并且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例如:利益至上、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享乐等倾向。
2.高等教育不均衡
高等教育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内容的不均衡。20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模式已经由“精英型”转化为“大众型”,这个转变不仅为更多的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随之而来的还有就业难,各高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对就业本领(专业知识)的关注、投入要多于其他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明显的东部地区多于中西部,重点院校多于其他院校。教育资源分配较少的院校就会通过诸如校企联合办学、聘请兼职教师、增加教师代课量的形式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
3.大众传媒的不合理报到
几乎所有人都会从大众传媒得到各种信息,这样大众传媒就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从现在的主流媒体看,对大学生的评价体现出了两极化。但是由于人们思考问题的习惯,总是谈论负面的多于正面的。通过大众传媒为大众所了解关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主要有“马加爵事件”“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直升机接女友事件”“自杀式毕业照”。媒体对于某些事件的反复过度甚至是夸大的报道,使大学生在公众心理形成了暴力、冷漠等形象。这些不仅使大学生自身开始怀疑自己的形象也使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而且也使得大学生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的形象受到损害。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形象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的社会形象由道德形象、知识形象、礼仪形象、心理形象构成,但是受到社会大环境、高校教育不均衡、社会媒体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形象不断减弱,要改变这一现象,不断提高和改善大学生社会形象,需要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1.大学生要认清自身社会角色
要解决大学生的社会形象受损的问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要让大学生自身产生符合社会要求的形象意识。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特殊群体,与普通青年相比,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大学生只有找准在社会中的定位,才能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才能从构成大学生社会形象的四个要素不断地完善自身。
2.高校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生活作风是大学生塑造良好形象的基础。大学生社会形象塑造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内容,高校在形象塑造上也有着特殊的优势,高校可以依靠“两课”从思想上让大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观;依托高校的活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展现大学生自身形象的舞台;依靠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中检验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社会要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的社会形象还需要社会对大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价。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信息的主要传播组织,不能注重经济利益,还要用于承担媒体自身的导向责任。不能因为某些新闻能够带来关注度,就大量的报道,甚至失实的报道。大众传媒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针对大学生的新闻报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教育功能,让社会公众了解大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社会公众在评价大学生的时候,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怀着“看热闹”的心理,去看待大学生的一些不良形象,更不能歪曲事实。社会对大学生的不当言行还要有宽容的态度,给大学生的形象塑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提高大学生心理抵抗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大学是“准社会”,大学期间,大学生都离开父母在学校过集体生活,难免会遇到诸如考试失败、失恋等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事情,大学生不能因为这些挫折就一蹶不振,就怀疑自身的价值,要正确地对待这些挫折,要敢于尝试、勇于尝试。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了许多人们意料不到的灾害,有自然灾害也有人为灾害,在这些灾害中大学生要有较强的处置能力。大学生要自发地学习处置方法,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帮助周围的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夏路.如何打造当代大学生的形象[J].文教资料,2005,(2).
[2]侯丽君.对当代大学生公众形象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3]何小海,张静容.试论新时期大学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等教育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67-04
“课程”一词是一个比较难下精确定义的概念,在中外教育文献中,对它涵义的界说从广义到狭义多种多样。溯其渊源,在西方,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H・Spencer)在1895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课程”意为“跑道(race course)”,是从拉丁文“currere”一词中派生而来的,定义为“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在中国,其最早见于唐朝孔颍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的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当代世界绝大多数高等教育学府实施的都是专门教育,从性质上来说强调的是教学的专业性,即根据学术门类、职业门类的划分,将课程组合并分化到不同的专业领域。高等教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构建的各个学科和各种教育以及教学活动的系统。与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同之处在于,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是为了培养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专业性人才;以研究和探求高深学问为首务,培养出发展前沿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通过积累的丰厚果实武装学生的头脑,在其已有的身心发展基础上,促使其心智的发展日趋完善。
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教学。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受到教育目的的影响,成为达成教育目的的手段,课程设置的质量和实施过程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高级人才的质量,因此,高等教育课程被称为高等教育的“心脏”。然而,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在不同历史时期受两种课程价值观的影响:一种是从本体论出发的人性中心课程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以人为中心,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个体的个性化目标作为追求方向;另一种是从工具论出发的功利主义课程价值观,认为应以社会作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高等教育课程服务社会的功能。然而,从现今高等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现实问题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课程观倾向于后者,导致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严重缺失,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遵循统一安排的原则,很少考虑到学习者的个性需求。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因此具有较高的学习目的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大学生的学习背景各异,因而更需要个性化的指导教学方式和人本主义的关怀。这要求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考虑从大学生的特征和需求出发,凸显对他们的人文关注。
一、人本主义思想概述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萌芽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智者学派的创始人普罗泰戈拉把人的涵义界定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因而人是自由的,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量尺,这就开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人本主义产生于美国,之后流行于整个西方并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哲学流派。其创始人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ogers)等,佛罗姆、沙菲等人作为这一理论的继承人又将人本主义理论进一步深化拓展。人本主义的教育对象是人,其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它继承了人文主义“全人教育”的哲学思想。因此,关注完整的人、关注受教育的对象就成为教育问题的核心。受教育者在自我选择中不断地实现自我与超越自我,最终使“自己成为自己”。人本主义教育学家从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和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生的学习差异的角度提出了有关大学生学习特征的如下假设:
首先,形成较为成熟、完整的自我概念。大学生大多为18岁以上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的个体,自我概念已凸显出自我指导性特征,而中小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仍不完善,仍处于依赖型阶段。因而,大学生的被动学习能够转变为自我管理学习,具有自主性学习的特点。这种学习方法更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其次,逐渐积累更为丰厚的经验,这种经验将成为大学生日后继续深造学习或进入社会参与工作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因此,将高等教育与日后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实施针对性教育可大大提高学习资源的获取率。再次,进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专业性特点,是为社会储备专门性人才,而这种性质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着力于发展学生实际操作的技能,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它倾向于解决学生当前或将来学习或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即对理论的更好把握和应用。因此,高等教育更具实用性。最后,培养学生高度的学习责任感。高等教育要与大学生日后的社会角色与职责的变化相适应,让学生既能在当前学习中尊重别人并取长补短,也能让其在今后的个人生活与工作中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与这种教育目标方向相适应的是一种趋于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教育。
人本主义课程是在批判学问中心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本化在课程论上的典型表现。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追求人的自我实现和全域发展,坚持从“面向学生整体人格发展”这一立场出发,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情绪和行为、感性和理性,强调开发人的潜能,最终通过设置并行和统合课程,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二、人本主义视野下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
(一)由以书本知识为本转向以学习者为本
现代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在实施过程和结果上的失败,皆因把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混为一谈,从而把大学生当成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来教育,把用于儿童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用于大学生的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基础十分薄弱,长期以来沿袭的是旧有的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线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仍然是照搬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内容框架,教材也未见更新。这种因盲目而忽略现实知识进步与发展的做法,是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与实践经验严重脱节的最重要原因,这种忽视大学生学习实际需求的做法,有悖于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从而造成教学的僵化、低效。
(二)由以学历为本转向以学生现实发展为本
人本主义教育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培养完整的人。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教育对人的情感、智力和身心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应建立一种促进个人和社会协调、充分发展的教育制度。然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只是一种获得学历的手段,学习目的是为了毕业后找到更好的工作、提高工作的晋升机会等功利性目标。许多高校甚至高校的主
管部门过于强调高校对社会的功利性作用,以学历为目标导向,使学生为学历而学习,不清楚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实际获取的学习成果。这种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有悖于教育在统合人与社会发展关系问题上的本质规律。只有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才能使教育更好地统合人与利:会的发展,这两点在其本质上是统一的。然而,教育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相反,教育要促进学生本身的发展需要,就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使社会提供充分的教育学生所需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前提的,高等教育只有协调好这两项基本功能,才能体现其教育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应使课程设置具有多元化和开放性特征,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不断为社会注入新鲜血液,推动社会发展。
(三)由以理论知识为本转向以应用性为本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仍然是片面追求“系统化、正规化和职业化”,这种“同要求同规格”的课程设置方式体现出普遍、旧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特点。虽讲究而面俱到但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与灵活性,忽视了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与大学生今后的社会任务和实际变化相适应并要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一功能,只注重书本之中的理论知识,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从而导致课程结构失衡。当代科技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要求高校的课程设置更加多样化,即开设大量的选修课,减少必修课的课业负担,旨在培养社会需要的通才。
三、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人本主义的反思
当今,在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席卷下,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穿新鞋走老路”,说明人本主义课程改革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缺乏适宜生存的土壤;另一种是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凸显的新转向,即由“棒杀”走向“捧杀”,“活动”变为“乱动”,“自主”转向“自由”等矫枉过正的现象。这说明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即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领悟能力和教学水平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出现了拿捏错位的现象。这表明西方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未能有效医治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问题,从而使其成为来自西方的舶来品。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有必要对原有的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进行反思,走出“布道式”教学的误区。
(一)人本主义在高等教育课程实践中的困惑
人本主义倡导高等教育课程目标是: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精神层面;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内容上,强调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性,个人被提升到高于教材本身的位置;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达到自我实现,这远比对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重要;在课程实施的环节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方法,从而使师生共建真诚、理解、信任、尊重和平等的主体与主体的对话式人际关系。然而,应然并不等于实然,这使人本主义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实践中呈现出这样一个问题:其教育理念过于抽象、绝对和理论化,因而无法正确、具体地处理学校教育和学生个人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教育管制和学生自由的关系、书本知识传授与学生个人潜能开发的关系、认知发展与情感发展的协调等等。人本主义因此又陷入了理性与非理性之争:首先,人本主义者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和学习过程,把对学习结果的评定置于过低地位;其次,人本主义者并没有在实然角度上给予学生的个体经验应有的关注,尽管其所提倡的是对学生实施个别化的课程,但在课程设置上呈现给同一个授课班级的仍然是相同的刺激,即相同的教材、教法和教程,没有真正实施因材施教。再次,人本主义者过分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造成学生对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上的价值脱节,倾向于“一人饱食社会不饿”的个人主义。最后,人本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与其他理论流派的分离性,即无视其他学派理论的科学性、实用性价值。
(二)对人本主义的非理性理解
纯粹意义上的人本主义是把人(自我)当作世界的本原,人是具有抽象意义的人。人本主义者把人的潜能赋予至高无上的价值从而加以顶礼膜拜,人的个性被看成潜能在后天的实现形式,这种理念使人本主义在高等教育的实践环节中必然困难重重。况且,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从类本位转向个体本位,强调学生个人的独特生存状态和意义。虽与个人主义不同,但是把握不当容易滑向纯粹的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当西方人本主义以种种形式充斥在当代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时,便出现了各种对原有教学矫枉过正的现象,这些非理性教学行为正是由于缺乏对高等教育课程的理性审视而导致的。
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非理性的泛滥已产生了诸多危害:应试教育价值理念的合理化;感性需要的粗劣;情感责任的冷漠;理想追求的空洞;行为方式的盲目等等。这些非理性的转变亟待理性的审视与解决,而我国高等教育新课改却在大力倡导现代西方非理性的人本主义。任何理论的成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需要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如“融合教育”作为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种较为折衷和稳健的教育范式,经过几十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最终也未能成为西方教育的主流。究其原因,还是因其所提倡的重视情感体验等一系列的思想难以进行科学量化;同时,通过高校实验表明,它虽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情感交流能力,但在提高学生课业成绩方面的效果却不甚理想。这些都与西方社会所崇尚的科学实证主义相悖。虽然我国有着悠久的“人文主义”历史,但相对于西方而言还是缺乏科学理性的,因此容易对舶来的西方人本主义思潮跟风而上,不顾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
(三)新课改盲目热捧人本主义
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本主义理念是对西方人本主义盲目跟风,因而缺少科学的理性精神。学走西方的人本主义课改道路,附带着其原本的理论缺陷,随之出现了因水土不服而造成的种种思想混乱。高等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倡导人本主义,也许是源于这样一种普遍的理论假定:传统高等教育在使学生社会化的同时却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阻碍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产生这种思想是因为,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情感性的,即非理性的,张扬学生个性就等于发展非理性。而这个判断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错误的。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具有区别于动物的理性精神,因此,人性本质是理性的,因而造就了人类复杂的生存方式。
四、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前瞻性原则――对自我实现认识的超越
高等教育不仅要适应当代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即对现实社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人文发展方向作出快速正确的反应,更要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政治策略对大学生知识技能和技术发展各种需求的变化规律,从而探索出社会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隐性需求和趋势。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上要具有前瞻性,即在对社会需求的不断探究过程中理性应对、勇于改革、勇于创新,使人才培养从发展学生的个性上升到学生的个性在
社会中大放光彩,并因此推动社会的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二)实用性原则――对理论知识在实践上的超越
与基础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高等教育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即可应用程度。近年来,用人市场抱怨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的现象比较普遍,正是由于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应用、重技能轻信息的教学传统所致。大学生作为身心发展较为成熟的群体,其学习自律性较高,对获取有用知识信息和技能的理性期望值较高,因而课程设置应在其原有理论基础上更加注重实用性,使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能解决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这种应用型知识不仅仅是所有理论知识的简单叠加。因此,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在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基础上着力体现实用性特点,转变传统的理论一实践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再认识理论的重要价值。加强这种再认识的教学环节,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电子媒体和互联网络等,进而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实现高等教育中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循环往复、层级提高的课程目标。
(三)开放性原则――对学的超越
大学生的知识基础在一定范围内仍良莠不齐,对知识的索求程度各异,因而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以开放性为原则,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现今我国的高等教育课程结构仍处于必修课所占比例大、选修课所占比例小、网络学习课程几乎没有的失衡状态。所谓的选修课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学生有选课权,即选修课等同于变相的必修课,学生自由选课的程度仍然较低,为了迎合学校制定的学时学分目标而选修课程。大学生具有自律能力高、目标更为理性的学习特点,对知识的索求程度高于以往任何一个学习时期,因而,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在更大程度上赋予大学生自,其主要途径为增设大量选修课,缩小必修课比例,增设相关的网络学习课程,重新制定评分制度,从而探索一条节省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课程改革之路。这种开放性的课程设置原则与所提倡的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教学理念相吻合。
现代高校乃是教育目的明确的有组织的集团,具有代表其所处社会意愿的公共性。特别是处于由传统课程设置向现代人本课程设置转型时期的高校课程,不再是简单发展大学生拥有理论知识的能力,或是应付日常生活的能力,而是在发展其个性自由的基础上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从社会与学生个体的构成关系来看,学生个体(人的个体)是构成社会的终极单元,社会则是学生个体的存在方式。因而,由以学生为本进而促进以社会持续发展为本,其最终目的仍是帮助社会的各个构成体――人达到自我实现的要求,只是这种自我实现的课程设置应始终放在社会这个总体环境中被不断加以完善,最终超越对西方人本主义的非理性理解。
参考文献:
[1]侯英,浅析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视野下的教学过程[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6)
[2]谷陟云,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5)
[3]倪娟,李广州,新课程改革:究竟如何“以人为本”[J],教育发展研究,2007,(24)
[4]黄立宏,李勇军,以人为本与大学本科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
[5]陈龙根,李荟,人本主义理念下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探析EJ],成人教育,2010,(12)
[关键词]高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大学生权利
育大众化的推进,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广泛施行,市场经济体制对个人利益 、自由、要求、主张的重视,高等教育的服务产出观在近几年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学 生消费者第一”的观念逐步引起高等学校和社会大众的思考和讨论。那么,基于高等教育服 务消费者视角的大学生应该享有哪些新的权利,值得深入研究。
一、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的特征
对高等教育服务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高等教育服务包括面向社会各领域的教育服务 和面向学生的服务,如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和网络资源服务,面向学 生的教学和学习服务、生活服务等;狭义的高等教育服务指面向学生的服务,特别是把教学 看成是服务。本文所论的高等教育服务是指“高等学校为满足大学生在知识、精神、心理发 展方面的需求,利用教育设施、设备、教育技术、信息、资源,为他们提供特殊的非实物形 态的精神产品的活动”。可以将高等教育服务分为核心服务和辅助服务(或附加服务)。核 心服务是大学生在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的教育教学 活动;辅助服务是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提供的各种条件、环境和创设的各种活动,支撑核心服 务,围绕核心服务展开。高等教育产品作为特殊的服务产品表现出自身独有的特性,诸 如:社会受益和个人受益并存,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同在一体,生产与消费不可分离,系统 要求与非标准化统一,等等。
高等教育服务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产出。在这种服务生产的同时,大学生作为支付了费用的消 费者享有了这种服务,于是就确立了大学生的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身份。基于高等教育服务 产品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年龄与身心发展状况,作为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的大学生表现出如下 身份特点:
1.对自身的消费需求和对象缺乏全面了解
在一般的服务消费活动中,消费者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消费内容的。但在高等教育服务 消 费中,大学生往往对自身的需求缺乏了解,自己适合读什么专业,适宜在什么方向发展,什 么样的服务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怎样的教学适合自身的长远发展,他们都缺乏成熟的考虑。 在进行实际消费时,学生对消费对象也难以了解。由于大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服务的信息渠道 少,高等教育服务有很强的不可感知性,使得学生不一定能买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服务。所以 经常遇到学生抱怨,不知道所学的东西有什么用,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干什么,总是处在茫然 中。他们总以选择最好的服务为标准,想选心目中的好大学、好专业,而实际上并不知道什 么是最好的。
2.消费能力处于弱势地位,不具有完全消费决策权
在高等教育服务消费中,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严格管理和教师的职业道德使得高等教 育服务消 费比一般的商品消费要人性化和弱利益性。尽管如此,消费者还是处于“弱势地位”,表现 为知识弱势、经济弱势、权力弱势、维护权利的能力和意识弱势。这些弱势使得大学生在消 费过程中缺乏消费决策机会,即使有机会,多数人也不善于决策。
3.抵御高等教育服务消费风险的能力不强
在高等教育服务消费中,大学生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比如:选择学校和专业 不当,不 能顺利完成学业;遇到不合格的教学条件和教师,服务效果受损;服务项目或者教师的变更 ,耽误了时间,浪费了费用;几年的消费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学习的效果难以评价, 有时意外事故出现对消费者不利的结果,甚至导致消费者在身体、健康、生命、精神等方面 遭受伤害。在这些消费风险中,有的是整体系统风险,给所有消费者都带来风险;有的是单 个的个人风险,个别人由于自己的因素导致不良后果。这些消费风险在收集消费信息、 作出 消费决定以及进行消费的各个阶段都是存在的。而产生风险的原因是复杂的,有些风险是学 生 自己造成的,比如不顾自己的兴趣盲目选择热门专业;有些风险是学校管理人员或者老师的 不负责与过失引起的,比如学校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不告诉学生真实情况或者故意给学生 误导,使学生盲目消费;有些风险是社会科技发展变化的快节奏和未来环境的不可预见性带 来的,学校和学生都难以避免,比如某些热门专业在几年之后变成滞销专业,学习的课程毕 业后基本不能用;有些风险是高等教育服务的无形性和不可感知性导致的。正因为产生风险 的原因复杂多样,很多方面是消费者自己难以控制的。
4.与服务消费提供学校多重关系并存
高校与作为消费者的学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行政关系、管理关系、契约关系并存的多样化趋 势。这些关系反映在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身上,学生与学校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比重上升,学 校与学生的教育行政关系的比重下降。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服务员 与顾客的关系。因为教师除了上课外,还要倾注感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比经营者与消费者 之间的关系要纯洁得多,复杂得多,不能单纯地通过商业行为中的固定规则来限定,收费也 只能弥补支出的一小部分,所以,学校与学生之间有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但不能简单地看 作商业
性的关系。
二、 基于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视角的大学生权利内容体系
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权利的内容可以简要地说成是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过程中,有资 格拥有、接受、要求的作为或不作为。寻求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的权利是为了大 学生更好地发展成长,为了满足权利主体的需要。这种需要不是个体贪图享乐、为己私利的 欲望表现,必须是正当的、符合时代文明要求的、体现大学理想与精神的,并且是不损害大 学 运行秩序、不违背当代大学生道德的合理反映,源自争取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自由、正义与 效率的力量驱使。根据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的权利期待调查,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 办法》,以及大量教育行政法规和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门规章,采用权利推定的方法,笔者 认为基于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视角的大学生权利内容包括以下9项:
1.知情权。有权获取有关学习与生活的相关信息资料,有权请求公开特定的信息,有权知 晓所提供信息的对象、内容、目的、手段和价值。
2.选择权。有权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进行消费,有权对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 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年限)、学习资源等进行选择和决定。
3.参与管理权。有权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与能动性,通过适当的途径,适度介入关系到消费 者切身利益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它不是简单的“反映情况”或 提出个人的看法与意见,而是一种刚性的权利主张。
4.消费条件权。有权要求服务提供方为消费者提供必须的消费条件;允许消费者合理利用 学校的条件;在消费者发生困难时,有权享有国家和学校的帮助,以获得完成学业的基本物 质条件。消费条件权表现为教育服务消费条件建设请求权、条件利用权和获得资助权,它是 消费者要求国家和高等学校采取积极主动措施予以保障的社会权。
5.损害求偿权。由于服务提供者的责任造成消费者在人身、财产、精神、学业方面的损害 时,消费者有权向学校提出损害赔偿要求。
6.公平消费权。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的服务,有权拒绝学校的强制交 易行为,使消费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7.维护尊严权。在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个人习惯、民族风俗得到尊重的权利。
8.消费知识获取权。有权获得关于高等教育服务消费和消费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包括服 务消费方式、消费者权利、维权机构、维权途径、消费市场等方面的知识。
9.维权结社权。消费者可以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对高等教育服务进行 监督,协助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这9项权利一起构成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视角的大学生权利体系。它们都是对自由、正义、 效率追求的结果,是保证大学生获得符合要求的教育服务产品、维持消费公平和高效益、提 高服务消费质量的必要权利。这些权利贯穿消费的全过程,从消费前的知情、选择、条件请 求、消费教育,到消费中的知情、选择、参与、条件利用、获得资助、公平消费、维护尊严 、维权结社,到消费后的损害求偿,每一个权利都在不同方位、不同侧面维护着消费者的利 益。
基于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视角的大学生权利对不同类型的教育成本分担者,所享有的权利可 以呈现出差异。由国家全部负担教育成本(如军事院校)和由学生全部负担教育成本(如部 分民办高校)是成本分担的两个极端,它们的大学生消费权利与居于中间层次成本分担的大 学生消费权利在具体权利享有上可以有不同的限制。
三、 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权利的实现与救济
不能实现的权利不成其为真正的权利。要让权利人真正享有或行使权利,就要尽量保障权利 实 现过程中没有障碍,使得权利不受到侵犯和破坏。而目前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的权利实现还 存在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国家、学校的帮助,要求国家与学校积极承担义务;需要一 定的 手段、条件与方式;需要优化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过程。要从法律保护、社会保护、自我 保护等方面探索权利顺利实现的具体措施。
1.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权利实现的条件
(1)合法设定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权利。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权利成为法律权利是其实现的逻辑起点。因为法律权利是在被社会成员 认可的基础上、进而由国家所确认的权利,是由国家强制力所保障的权利。法律外的权利仅 仅是被社会成员们确认的权利,得不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这种权利一旦被侵犯则难以得以 救济,侵犯权利者难以受到惩罚。而任何应有权利要成为法律权利,必须先通过法律(法规 、制度)确认,进行权利设定,依照一定的步骤和程序用法律、法规、规章等形式将主体的 权利记录下来,成为具体、明确和肯定的合法规定。对于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的权利,有的 虽然已经在国家法律、部门法规或学校的相关规定与制度中有所体现,可以作为消费权 利保障的依据,但没有正式作为权利设定,没有以平等的消费观念来明确权利。因此,有必 要分析如何通过创建法律、法规或制度明确设定每个权利,使其成为法定权利。
(2)学校提供合格的高等教育服务生产条件。要想权利在服务消费过程中实实在在得到落实,必须有具体的条件与措施作保障。否则 ,权 利就是抽象的、虚假的、幻想的。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必须采取 措施保障高等教育服务生产的过程要素达到标准要求,重点是要保障教师与管理人员的数量 ,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改善服务生产条件,优化服务生产过程管理,开发服务项目,加强服 务消费者的消费指导。
(3)发展高等教育服务中介组织。教育中介组织可以成为促进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权利实现的重要社会机构。教育中介组织在 一定范围与程度上可以代表社会和学生表达利益要求,以集体的名义参与并监督政府与学校 的教育活动,也可以参与对学校的管理与服务,为学校的健康发展献计出力。具体到高等教 育服务消费者的服务方面,它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学校服务质量水平,通过对消费者满意度 调查了解消费者需求并向学校反映,代表消费者对学校的服务行为进行监督,从而促进消费 者权利的实现。
(4)建立高等教育服务问责制。高等教育服务问责制是消费者个人和利益相关的社会机构监督高等教育服务提供者的一种制 度性手段,目的是为了促使服务提供者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节省生产成本、提供优 质服务,保障消费者权利的实现。这种制度建立的前提是高等学校应该对学生负责,投资者 和消费者可以对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高等学校进行责任追究,并由此而带来对被问责者的错 误或失误给予惩罚;问责行为是利益相关者对服务提供者的工作绩效进行核查,或者要求服 务提供者汇报、解释、说明有关情况;问责结果是对行动与效果都满意的给予奖励,对不作 为者、有过失者或过错作为者根据结果给予惩罚或要求赔偿。高等教育服务问责制的问责者 以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为主,也包括高校的利益相关者(如家长),还可以委托中介组织、 专业委员会或协会之类的组织进行问责;被问责者以高等学校为主,有的问题学校不能独立 负责的也可以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问责;问责的内容包括:学校经济收支、经费使用的合理 性和合法性、学校条件的改善、教学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管理制度与制度执行、履行承诺 状况、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等等。高等教育服务问责制促进学校改进服务方式、提高高 等学校管理水平,控制权力滥用、防止管理中的错误和腐败,沟通消费者与生产者的需求与 愿望,从而促进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知情权、参与管理权、公平交易权、消费条件权等权利 的实现。
(5)增强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的权利意识。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权利意识是大学生基于自己的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身份,对自己和同学 (或同等消费群体)的教育服务消费权利的认知、主张、要求、情感、态度、评价等方面的 观念,是大学生权利意识的组成部分。调查表明,当今大学生的权利意识整体上还不足以支 撑起其作为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的权利享有,大学生对自己的利益和自由更加关心和重视, 消费者身份意识有所增强,但他们还不能比较完整地知道自己有哪些特别的权利, 在对权利的重视项目中,表现出对生活自由权利的过多重视,而对与学习、发展、消费有关 的权利认识和重视程度都不足。因此,要努力改进法律教育,提高管理者和教师的权利意识 ,发挥服务者的示范效应,让学生参与权利维护实践与讨论,通过讲法律与讲情理相结合, 讲理论与辨案例相结合,学习观察与自身实践相结合来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
2.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权利的救济
权利救济是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划定权利与权力之间的界限,使遭受到伤害的权利得以补偿 与修复。根据有权利必有救济的法治原则,在提出权利主体应该享有某种权利的时候,就应 该同时考虑配置权利救济的途径、方法和程序,使权利一旦受到损害就能及时得到补偿和救 济。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的权利救济,比一般权利的救济更为困难。因为高等教育服务消费 者的权利侵犯本身难以判断,不仅有消费之前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侵害,有生产过程中教学 质量低劣带来的侵害,也有消费管理中制度、行为带来的侵害,但这些侵害大都是“软侵害 ”,没有后果可以比较,难以用经济损失数值进行描述。有的侵害(如资助没有得到落实) 可以有表现形式,有的侵害(比如教师上课没有尽心准备照本宣科,尊严没有得到尊重、知 情权没有实现)则难以收集证据和进行书面刻画。在权利救济时,不能因为救济操作困难 而否认获得救济权本身的存在,不能因为看不到外表的伤害就不救济,既要对内隐的侵害加 以救济,也要对显现的侵害加以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