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预防医学开题报告范文

预防医学开题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预防医学开题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预防医学开题报告

第1篇:预防医学开题报告范文

1.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课题设计的任何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包括课题的选题、开题、研究的开展以及论文答辩的全过程。影响的因素既可能包括人为的主观因素,如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可能有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学生就业压力、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1.1 毕业论文的选题

选题内容的偏离和重复。有些课题脱离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不能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选题重复体现在课题缺少创新性或仅局限在某一种方法上,同时,由于近年高校扩招的原因,出现教师指导毕业论文人数过多和多人一题的现象,导致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出现重复。

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把握不当。有些选题的工作量和难度超过了本科生的培养要求,特别是一些教师的科研项目,由于立项过多、任务量大,往往不能在毕业设计期间内完成;而有些选题情况正相反,教师项目己经结题,学生只是简单重复地分析原有数据,得到类似的结论,缺少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的实践,也就失去了毕业论文设计的意义。

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单向选题,由指导教师提供题目,来分配给学生,学生只有被动的选择和接受。由于指导教师均是本专业的指导教师,很少有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复合型课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1.2  指导教师因素

资格问题。指导教师不具有带教资质,缺乏带教经验,对学生疏于管理或不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些导师对学生较新、较偏的选题,不太了解,只是凭着感觉加以指导,缺乏科学性、整体性和严谨性。

不重视毕业设计的带教工作。指导教师忙于自身的科学研究,缺少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不能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或者由于课题的需要,带教学生过多而没有时间管理,导致选题不合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不规范。

1.3 学生因素

现场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弱。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实验室检测和现场调查的综合能力,但由于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时间偏短,而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从而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科研能力较弱。公共卫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需要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但是在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学生进行科研实践的机会较少,很少涉及到科研活动中的选题、设计、实施到结果分析等过程。

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缺乏主动性,不熟悉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以及毕业设计时间短,再加上就业或考研的压力,使他们更多的是应付毕业论文工作,论文书写不规范,甚至出现抄袭的现象。

1.4 管理因素

组织和管理不善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之一。例如,毕业论文设计的文件不规范,参考文献格式不严谨;管理人员本身不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不组织专家进行定期评估,或被动应付专家的检查,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做毕业论文的态度,从而导致毕业论文的质量下降。当然,其它因素如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包括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不足也会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设计。

2.对策

从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说,为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应该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长期培养,而不应仅限制在毕业设计阶段,因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应该在毕业设计阶段,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对毕业论文质量的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2.1 营造研究环境

科研培训活动应该贯穿到本科学习的全过程,从对低年级学生开设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到对二、三年级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如科研方法论、文献检索等课程,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到高年级参与各项科研活动以及对毕业实习前的专业培训,形成系统、持续地有步骤的培训方案。如东南大学从2004年起开展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作为课外研学的学分记入到教学计划中,既督促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各项科研活动,又促进了学生自己寻找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地、有计划地研究。

2.2 —点三线

以导师为点,通过三条路线:导师一青年教师一本科生,导师一研究生一本科生,导师一优秀本科生一其它本科生,来展开针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

建立学院指导教师数据库,严格按照标准来选择合格的带教教师,从而保证带教工作质量。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由于缺乏带教经验,可同指导教师联合带教来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同时,为避免导师过于繁忙而忽视本科生的带教实习工作,可以通过所带研究生来协助本科生的带教工作。另外,通过对优秀本科生的重点培养(东南大学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建立优秀生的导师制度并建立了相应培养计划)可以利用他们来协助导师的实习带教工作。

2.3 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过程应注意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就必须把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过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并严格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主要包括:毕业论文动员:在毕业论文开始前进行,引导学生学习毕业论文工作条例,明确职责及要求。

毕业论文的检查:检查分选题开题、期中和答辩评分三个阶段进行。选题开题:着重检查指导教师课题落实情况,进行课题所必须的条件是否具备,任务书填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下达到每个学生。期中:组织毕业论文期中检查,着重检查学生学风、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答辩评分:答辩前应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严格执行毕业论文答辩程序和毕业论文答辩评分标准。

另外,为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还应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组织学院级和学校级专家组,通过定期的检查来评估进程情况。

2.4 加强与其它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合

加强专业实习以及同实习单位的合作。预防医学专业作为应用型的学科,加强同基层卫生机构的紧密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而专业实习对于毕业生来说,是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阶段。把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习单位同学校老师联合带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要重视对实习单位教师的培训与指导。

加强与不同学科的合作。随着时代的发展,预防医学不断融合了其它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因此在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指导教师上,可以拓宽途径,增加涉及面,在紧密结合预防医学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不同交叉学科的课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5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针对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除了加强管理和思想教育外,可以因人裁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允许学生同教师共同来确定待做的毕业课题,从而增加他们的兴趣和责任感,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一些课题的选题可以结合用人单位的需要,从而能为解决学生就业的问题提供帮助。

第2篇:预防医学开题报告范文

1措施

1.1注重人才引进培养,改善队伍知识结构

中心组建后,党委一班人就意识到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中心的紧迫任务,及时组织制定了人才发展规划并分步实施。2002~2006年,共招聘各类人才34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33人,占97.05%,研究生14人,占41.17%。在招聘过程中,做到了“三结合”:一是注重科研需求与技术开发相结合,优先录用研究型人才,如:有科研成果或研究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二是偏重岗位需求与实践技能相结合,重视录用实用型人才,如:具备实践操作技能的大学专、本科毕业生;三是侧重专业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选择录用应用型人才,如:卫生检测需要的化学、食品等工程类毕业生。此外,对中心急需、专业紧缺又难以对口录用的人才,我们采用了定向培养的方式,分别与四川大学协议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与上海同济大学协议培养MPA研究生,与苏州大学协议培养MPH研究生。

1.2重视全员继续教育,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为了在职工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教兴卫的方针,中心鼓励各级各类人员钻研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层次;提倡职工积极参加各类高、中等学历教育(包括自学),计划选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疾控机构、高等院校进行技术进修和培训。中心在时间上给予充分保障,在工作上进行合理安排,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对于参加本科以下课程和专业证书班学习的,中心给予报销50%学费;参加硕士以上学历教育、学位学习、课程进修,学费100%报销。研究生脱产学习的工资、补贴等照发,每年寒暑假给予报销往返路费,放假期间回单位工作享受全额奖金和住勤补贴、卫生津贴等,在校期间每月给予生活补贴1 000元。其他如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工人技术培训等,学习结束后,凭合格证书报销50%学费;自学考试人员给予一次性补助。由中心统一安排脱产进修学习的人员,进修费用全额报销。中心成立5年来,职工参加各类学历学位教育85人次,其中攻读博士2人,硕士21人,本科50人,大专11人,中专1人,占在岗人数的48.3%,学费支出55.8万元。

中心坚持开展技术培训和各种学习班。自2002年起,中心为内部职工举办了70多期学习班、培训班,如举办SARS培训班、禽流感培训班,以及其他传染病防制、结核病防制、慢性病防制、疫苗注射等培训班,参加培训约1 300多人次。为全区域范围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参加人数达5 600余人次。

1.3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是我中心历年来的工作重点。为使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专长和潜力,我们一是充分利用预防医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二是充分发挥中心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为引导和帮助专业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科研活动提供直接服务。三是于2005年成立了中心科学技术协会,直接接受市科协的领导和业务指导,积极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科研平台,做好科学知识普及和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工作。四是鼓励专业人员钻研专业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联系实际撰写学术论文。中心将职工的情况与奖金直接挂钩,同职(级)专业人员之间,有无科研课题或,每年约有4 000多元的收入差距。

2成效

2.1专业人员构成逐年比较

通过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改变了中心原有的知识结构,提升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中心现有在岗人员17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9人,占在岗人员的90.34%,比中心成立之初,人员减少17人,专业人员的比例上升了17.2个百分点。现有专业人员中高级职称39人,占24.52%;中级职称66人,占41.50%。中心现有博士生4名,定向培养博士1名,硕士研究生11名,在读研究生(学位)21人。目前,整个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学历层次比5年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中心的专业分类在原有的预防医学、放射卫生、卫生检验、医学工程、护理等专业基础上,又增加了临床医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工业分析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营养、病原生物学等多个专业及人才。2002~2006年在岗人员学历构成情况见表1。

表1、2002~2006年的岗人员学历构成(%)

2.2科研成果、逐年比较

中心成立5年来,共完成科研课题立项17项,获各类奖项10多项次;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200篇(其中论著18篇);2006年申报并获准开题科研课题5项。5年来科研成果、情况见表2。

3体会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1]。一个单位科研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单位的技术含量和整体素质。在过去“重医轻防”的历史阶段中,由于重有偿轻无偿、重收益多轻收益少,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大,人力素质偏低。因而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卫生防疫单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差,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较弱,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渴望健康的要求。本中心领导班子认为,如何加快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提高预防机构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能力,满足人民群众预防保健的愿望,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只有领导班子的人才意识强,才能真正把人才工作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中去。

近几年我中心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始终坚持要“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原则[2]。所谓“引得进”就是按照准入条件和岗位标准择优和竞聘上岗,引进的人才必须专业对口,让人才学有所用。“留得住”就是要营造留住、吸引人才的氛围,构筑人才与创业的平台,关心人才成长, 解决人才实际困难。“用得好”就是要发挥人才的专长和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智慧,对专业人才做到学习上多鼓励,工作上多支持,科研上多投入,生活上多关心,为人才创造工作和人文等良好环境,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疾控事业的发展与科研中去。

4参考文献

[1]王环增.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做好卫生人才人事工作[J].中国卫生人才,2004,2:6~7.

第3篇:预防医学开题报告范文

关键字:  毒理学 

精品课程建设是2003年教育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而提出的一项重要的举措,五个一流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不仅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和目的,同时也提出了课程建设的基本宗旨和丰富内涵。精品课程建设的导向重在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体现创新教学理念。其关键在于体现现代化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形成有特色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同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拓宽学习渠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起到辐射推广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在医学院校中创建医学精品课程有利于加强医学专业建设和实现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关文件,新疆医科大学开展了校级精品课程的评审工作。在教研室老师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3月本教研室的毒理学课程在优秀课程的基础上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这既突出了优秀课程的基础作用,同时使得本课程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有所提升。本文就毒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实践谈一些认识。

1毒理学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科学,是一门兼有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医学课程。对预防医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开设毒理学课程,使学生掌握毒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服务于疾病防治、环境保护和中毒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因此是预防医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2毒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师的学术造诣、科研背景、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精品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本课程具有较为完善的学科建设规划和师资培养计划,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科研并重,加强学科建设,吸纳和培养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术梯队。担任本课程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有教授(博导)2人,副教授(硕导)2人,讲师3人,助教1人;年龄45岁及以下教师6人,占75%,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的平均年龄41岁。课程组的教师多次获得校、省级的奖励与荣誉。

2.2注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代表了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对推进学校课程整体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以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为目标,除了具备完善的毒理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系统外,要求教师在重视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的同时,重视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教改课题,结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展开讨论,认真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比例,在实验教学中增加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为1∶1);在毕业生产实习中将在实习基地的预防医学实践和本课程教师承担的科研工作结合起来,达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采用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又要应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恰当地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既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又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以学生自学、讨论为辅,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自学目标和要求、课堂提问、启发学生回忆相关的基础知识、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等形式,力求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4教学与科研并重教师的天职是育人,重视教学并提高教学质量乃是基本的职业道德。但在实践中,尤其是定位于“研究型”的某些高等学校中,教学通常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得到应有重视,或沦为“科研”的陪衬。这种将教学与科研对立的观点’不利于精品课程的建设。毒理学课程建设坚持教学与科研并进,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认真备课和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促使教师全面掌握本学科各领域最新进展,从而极大地拓宽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为确定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提供了新线索和新思路;通过科研实践’促使教师将研究成果充实到课程内容之中,将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溶入课程体系,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存疑的精神带入课程教学。因此,教学和科研乃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教学水平与科研进展互为因果,两者互相促进。本课程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并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近3年来主持或参与各类国家级课题1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100余万,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研究项目及省、部、市级课题和横向研究课题等。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