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范文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

第1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范文

一、思想上要统一,重视加强学习。

今年在全省文化、新闻出版系统开展行风评议是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建设文化名市”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大发展繁荣的重要保证。因此,要认真学习党的*、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局开展行评工作的指导思想,同时,积极参与到行评活动中去,贯彻落实好局行评办布置的工作要求,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和市纠风办的部署上来,提高思想认识,打牢参与行评活动的思想基础。

二、行动上要自觉,结合业务工作。

开展行评活动其目的是推进政风行风建设,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因此,要把行评工作与自己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作为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要自觉做到礼貌待人,做好服务,按章办事,及时快捷,并且认真检查自身的工作风气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虚心接受监督,认真听取意见,查找剖析问题,主动沟通联系,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抵制“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第2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范文

总书记曾经指出:“档案是全党、全国人民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它不仅对深化改革、发展经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国民素质有促进作用,而且对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医院档案室是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反映医院行政活动材料的最终归属地,它既是医院历史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担负着医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任。因此,面对创建学习型医院的契机,档案室应该在院领导的部署下,紧密结合本科室实际工作情况,从细节着手,为创建学习型医院添砖加瓦。

1 构建具有医院特色的档案资源

安徽省立医院建院于1898年,至今已有114年历史,然而反映百年历史的档案资源却有所欠缺。因此在创建学习型医院之际,档案室应号召每位医院的职工细心留意身边为平时所忽视的档案,确保当下档案不丢失、不遗落,在此基础上,档案室可以联合医院宣传部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寻找老档案。比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省立医院退休的每位老专家都是一本活的会移动的档案,对于这些为了我们医院发展贡献自己一生的令人肃然起敬的老人,我们可以通过登门拜访、看望,以收集老照片、记访谈笔录或者录音的形式去挖掘我院宝贵的档案资源。

2 创新档案服务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档案工作也不能仅仅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应该走出去,以开放的眼光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从而创新档案服务工作。如今档案电子化自动化风潮席卷整个档案管理界,档案室可以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实现档案室库藏资源的电子化,从而可以使利用者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查阅所需信息,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3 引领文化建设主线

医院文化是医疗卫生战线这一特殊的组织机构里形成的企业文化。医院文化作为医院的灵魂,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医院文化既能使职工形成共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激励职工热爱医院、热爱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激发医院职工一心为病人、无私奉献、廉洁行医、精益求精的服务热情,也可以营造崇尚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环境,支持职工的创新能力,同时,它还可以建立一种知识生产、流通、共享的友好氛围,鼓励职工终身学习。因此档案室作为医院文化底蕴的沉淀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具有医院自己特色的馆藏资源,通过打造院史陈列馆,在院报上划出百年省医档案专栏,塑造医院模范人物等形式去激活属于省立医院的医院文化。

第3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范文

摘要本文以中国绘画理论核心“气韵生动”为主线,简要论述从“气”到“韵”分化的过程,从而阐述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分流与深化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中唐前后的审美变化,同时透析中国美学发展变化的原因,从而引起我们对传统审美与当代文艺审美追求的深层次思考。

关键词:气韵 发展 中唐前后 变化 原因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绘画发展史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这以后”无论时代的更替,文化发展的变化,诸多艺术问题的出现,诸多艺术命题的提出,总是围绕一个核心内容没有改变,也就是谢赫的“六法”中的“气韵生动”进行阐发的。“气韵”本是中国画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但是到了唐代中叶以后发生了分流和变化,从“以形写神”到“离形得似”,同时也形成了中国审美思想一个大的转折点和分水岭。

“气韵生动”的提出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理论家谢赫在其著名画论著作《古画品录》中总结性提出绘画的“六法”理论,标志着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确立,是中国绘画学方面一个完整而严密的艺术纲领。千百年来,承前启后,给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六法”虽是指绘画创作要求及评定准则的六个范畴,但后来也成为我国文学艺术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正如郭若虚在其《国朝名画录》中所指出的“六法精论,万古不移”。

曹丕认为“气有清浊”,这里的“清浊”实际上讲的是刚柔的问题,即“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指阳刚之气,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大气;另一种是阴柔之气,含有“韵”的成分。其实中国传统文化都采用二分法,即周易中的阴阳之分,这样区分也是具有生命的,如“代代相生,生生不息”,这是用宇宙的眼光去区分。“气韵”就是典型的二分法,“气韵生动”的“气”指的是“壮气”、“大气”、“雄气”,甚至就是指的“浩然正气”,相对的是较弱的气,“小气”,“弱气”,“媚气”甚至是“俗气”等等。把气分为两类,即阳刚之气与阴柔之气,“气”这一观念的建立,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理论奠定了基础,也构成了中国绘画美学的基本框架,从此,中国绘画便沿着这个精神轨迹向前发展了。

关于“韵”,宋人曾有“有余音,谓之韵”的说法,并且形象地比喻为“如闻撞钟,初闻如雷贯耳或震耳发聩,渐闻有余音,大声已去余音复来,悠扬婉转声外之音,其似之为韵。”

“韵”是一种连绵相属非静止的形态,“韵”较“气”出现较晚,但“韵”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韵”相对于“气”则是一种连绵、轻盈、轻柔之形态的内容,如“风韵”,“声韵”,“雅韵”等等。

唐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中对“六法”中的气韵做了重新阐述,他认为“古人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可与俗人道也,则形似在其间矣”。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气韵”聚焦在绘画很密切的角度来讨论,既要有思想,又要有技法。从现存的隋唐人物画上所达到的“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来看,如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中对历代帝王神情的刻画,以及顾闳中的传世名作《韩熙载夜宴图》等一系列优秀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另一方面,唐代张彦远又看到“气韵”是通过用意来实现外化,从而又提高了“论画者多善书”,进一步看到笔墨表现高妙之处,直接影响到画面的生动效果,从而又将“气韵”的含义落实到笔墨之中,其后“气韵”的含义作为笔墨表现的一个效果。

其后五代时期的荆浩,在其《笔法记》中又将“气”、“韵”、“思”、“景”的笔墨观念独立出,“气者,心随笔运,形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思者,删拔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气”在荆浩绘画思想中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指自然物象生命特点,二是明确为人的内在精神作用与用笔时所体现的气韵不断的特点,这与张彦远的“意气”又直接联系。荆浩这一规范的提出,为中国的笔墨表现培养和人们对笔墨表现技法的高度重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为宋代的绘画发展直接提供了理论武器。

有学者曾说:“中国绘画理论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发展史”。在中国历史上,中唐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期,中唐以后,无论是在思想审美以及其它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清代学者叶燮曾经说过“此中叶者,于百代之中”,也就是说,盛唐于中唐划分实际上是以“安史之乱”来划分的,并非专指唐代,更是中国审美史上宏观的“分水岭”,自然也一并算作是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转折点。

从唐到宋,中国绘画理论体系趋于规范化,且分得很细。宋徽宗主持编纂的《宣和画谱》使画学进入理论化时期,“气韵”向画家禀赋层面落实,即郭若虚的“气韵非师”说。

从前面论述中可知,“气韵生动”原意指人物精神和气质方面的内容,发展到唐五代,“气韵”问题发生深化。一是向山水方向发展演化,导致对笔墨表现的规范,形成了“以笔论气,以墨论韵”的风尚;二是“气韵”更加明确地落实到精神品格学上,并且认为“气韵”不可学,宋人通过艺术实践证明它对绘画表现规律把握的精确性。所以郭若虚提出“六法精论,万古不移”的感叹,紧接着他又提出转折性预言:“然骨法用笔以下五法可学;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期然而然也。”清代画家恽格也曾说:“笔墨可知也,天机不可知也,规矩可得也,气韵不可得也”(《瓯香馆画跋》)这里天机与“气韵”为统一含义。

“气韵”落实到画家精神层面后,又的确体现了它的复杂性,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先天独特的秉性才情,这种独特的精神因素作用于笔墨传达,从而形成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所谓“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郭若虚)。这句话实际是对曹丕“文以气为主”思想的继承。

同时郭若虚还提出什么样的笔法妨碍“气韵”生发的讨论,针对用笔表现的巧拙而提出“笔病”,即“板”、“刻”、“结”的毛病。郭若虚这一“笔病”的提出,表明中国绘画发展到宋代对笔墨表现形式的深刻认识,看到生气力量与笔软乏力的不同风貌,从用笔表现的角度认识中国画美学品格。宋代刘道醇在其名著《圣朝名画评》中又提出“六要”,把以前的“气韵生动”改为“气韵兼力”,即把画家对气韵的理解直接落实到用笔的力度和法则,即技法层面,这也就更加明确地说明宋代绘画对“气韵”明确到“笔”与“墨”的品格。

唐代已开始出现了以品格评画的品级风气。张怀瑾提出了“神妙能”三品,继后朱景玄又推出了“逸品”,到宋代黄休复在《益洲名画录》中则把四格的位置做了重新调整,从而成了“逸、神、妙、能”。“逸格”居首,体现了宋代绘画发展中审美理想和表现风格的变化。“逸格”标志了中国绘画表现精神的显明化。唐张彦远的“五等四格”到宋代就成了“四品九等”,大多运用“神”“妙”“能”“逸”进行评品,形成严格的体例。

唐宋艺术是中国艺术两个高峰,二者相比风格有明显差异,而用唐代艺术作为背景,能够突出宋代艺术的特色。唐代数百年,经济繁荣,局势相对稳定,绘画也是随之大发展。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也是在唐代产生的。唐人性格宏放、开朗、豪爽、壮澜。唐代文化极其宽容、充满自信、开拓进取,一往无前,体现唐代博大的盛唐气象。而宋代,由于辽金南犯,战乱不断,割地赔款,也主要是宋朝统治者崇文抑武,内忧外患,特别到了南宋,苟且偷安。宋人多么想恢复那种大唐气象,可是他们做不到,于是便形成了宋人那种性格沉稳、谨慎、内敛、封闭,温文尔雅、精致细密、纤弱、敏感、妩媚、婉转的性格特征,体现柔美的婉约风韵。但是,尽管两宋时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表现得异常尖锐激烈,并且经过大规模的战争,也未能阻止社会的发展进步,农业、手工业与唐代相比,仍然有很大发展,在此基础上,文化艺术走向新的繁荣。所以,宋代也是一个绘画美学极其强盛的时代,由于皇家画院的创设,画学的兴办是宫廷绘画发展的标志,士大夫绘画的兴起,以及适应民族绘画的蓬勃发展也是这一时期绘画的特征。山水、花鸟、人物画的独立分科与协同发展,卷轴画等多种绘画形式争奇斗艳,以及文人画的渐兴,带来了审美趣味的显著变化,从而出现了“写意文人画”。由于文人绘画主要从精神层面出发,不拘常法自由挥写展现出来生动的神韵,从而为文人画家所推崇。并且在以后的发展中,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同时也在创作理论上涌现出郭熙的《林泉高致》、韩拙的《山水纯全集》、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及宋初刘道醇的《圣朝名画录》等,其显著特征是“逸品”居首,这种逸格也正是“气韵”中“韵”的具体显现。

对于意境、韵味追求,宋人把逸品放在神、妙、能品之上,反映宋代审美从再现到表现的转化,传世宋人山水,无一不体现出澹泊、静谧、幽深、渺远的浓郁意境,其题材多为雪景寒林、渔村小雪、秋江暝月、烟岚萧条、寒江独钓等等,透视出作者追求一种旷远清空,远离人世的超凡脱俗。

宋以后在审美方面的变化,主要从“文以气为主”转化为“气以韵为主”。从唐到宋,正如盛唐大钟过后的余音复来,整个呈现对韵律美的追求,整个宋代文学艺术的特点,它没有恢弘的气势,而是崇尚韵味的变化。

这种表现最为代表的人物就是司空图,人们把司空图称为“韵味说”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论》最崇尚的是王维、韦应物和柳宗元。王维的诗有“淡远”的风格,这种诗就有韵。五代时期荆浩的山水画有“淡远”风格,树叶比较少,枯瘦。宋人绘画极重意境、韵味,追求一种由外物形象自然触发而产生的审美情趣。对于艺术言外之意的追求,自然酿就了宋代文人把逸品视为最上乘审美的法则。

宋代艺术审美也是具有两极的特征,离形得似与精细入微的胜美境界,同时也成为两种绘画原则指导了两种艺术实践,前者主要体现在文人画中,后者主要体现在院体画中。

“繁花落尽见真枝”。中唐以前的人物画,个个气势雄宏,富丽堂皇,洋溢着泱泱大国的 “大气”和“雄气”。而到宋代,主要趋向于寄托一个人情思的水墨山水与花鸟。唐代诗人那种豪情在宋代看不到了,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宏魄豪放气象,变成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醉生梦死的哀愁。同样是写庐山,唐代就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无限壮观的美丽自然景色,而宋代则变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晦涩深奥的说理。

宋代一直要重振大唐雄风,但是很难做到。当那种“还我山河”的心态未能实现的时候,他们便躲进山林,讨论更多的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郭熙的《林泉高致》,实际上讨论更多的还是个人的修养,这个时期画家追求的是一种“韵致”的美,而使得内心得以解脱。

唐代李思训金碧辉煌的青绿山水,到北宋以后基本上变成了对水墨的崇尚。人要通过绘画反映人的苦闷和思考,人物以从“周家样”那种丰腴、华丽、娴淑的盛唐景象变成近乎于北魏时期的秀骨清像,那种富丽堂皇的“唐三彩”在宋代便成了赏心悦目的“青花瓷”。但是,青花瓷要比唐三彩精致得多,淡雅得多,更多的是追求“韵”的美。又譬如古琴,那种最悠久的乐器,唐代渐衰(唐乐大多来自于西方的“羌笛”和“胡乐”为主),但到了宋代古琴逐渐又盛行了。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社会也像一个人一样,宋代也到了人过中年日过午的时期,已经形成为理性的成熟,当然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从唐到宋,政治、经济的改变,社会内忧外患的政权之争,也许都是人们审美意识变化的真正原因。

从“气韵”的发展演变来看,实际上涵盖了中国中唐以前以及五代至宋的审美风格变化。“气韵”由合而分,由分而合,成为贯穿中国文化的“气脉”。“气韵”变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从中国古代画论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透析出中国人在中唐前后审美倾向上的变化,同时来引起我们在传统审美与当代文艺审美追求的深层次思考,这或许对于我们的国画创作以及其他艺术创作在审美思想上有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4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范文

关键词 石化企业; 文化建设; 思考

石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企业工作和企业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强队伍凝聚力的有效载体,是加强企业队伍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塑造石化企业职工良好形象的主要媒介,在推动企业业务工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石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很有魅力的工作,其效能的发挥,对于塑造企业队伍形象,提升企业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企业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向心力和生产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企业基层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鼓舞士气,保证企业职工队伍思想稳定和旺盛生产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弘扬企业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主旋律、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1.1 加强石化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加强石化企业文化建设,能够逐步确立正确的企业精神和职业价值观,能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奋发进取的集体意识,沟通企业职工的思想和感情,焕发企业职工整体的能动精神,能使企业职工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是搞好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很有效的载体,能切实提升企业队伍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和生产力。

1.2 加强石化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激发队伍的工作热情。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石化企业职工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导致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也越来越大。

1.3 加强石化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强化队伍的自我管理。石化企业文化是企业队伍不可缺少的元素。

1.4 加强石化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拓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职工队伍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2 当前石化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石化企业各级把企业文化纳入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建立了相应的石化企业文化阵地,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影响着企业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1 石化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认识偏差。石化企业文化是一个由内而外、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作用过程,核心是企业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外在体现是企业职工的精神风貌。而一些人狭隘地认为石化企业文化就是开展文体活动,是简单的娱乐,是调节紧张生活气氛的“软任务”,可有可无,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油气生产、生产经营等工作。正是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颇,导致了对石化企业文化的淡漠,也正是这种淡漠,直接影响了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2.2 石化企业文化建设存在制约因素。由于企业基层单位生产工作任务重,经常加班加点,使企业职工的工作压力加大,身心疲惫,很难抽出时间组织、开展和参加石化企业文化活动。

2.3 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缺少相关人才。做好石化企业文化工作首先需要的是人才。这其中既包括组织管理人才,也包括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专业人才,要具备良好的组织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熟练掌握石化企业文化工作规律,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又具有文艺特长的企业宣传文化职工是目前开展石化企业文化工作急需的人才。

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企业职工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趋势,要不断满足广大企业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石化企业文化在提升企业队伍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以石化企业文化建设为牵引,筑牢职工理想信念根基。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用先进理论占领石化企业思想文化教育的“至高点”,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唱响企业文化“主旋律”。针对不同时期企业职工的现实思想反映,价值观念取向、精神追求呈现出的时代特点,深入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充分利用石化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适时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会议精神对企业职工进行有效地消化,确保企业职工思想正直,理想信念坚定。

3.2 以石化企业文化为载体,陶冶职工思想道德情操。新形势下石化企业文化活动已显得日益重要,因此,石化企业文化应发挥独特的感染熏陶作用,努力营造石化企业文化教育氛围。各级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定期推荐精品书刊、组织心得体会交流、设立板报长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高唱红色革命歌曲等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活动,努力培养企业职工高尚的人生追求,陶冶企业职工的思想道德情操。通过石化企业文化建设,锤炼企业职工敢于攻坚克难、乐于奉献的精神。

3.3 以石化企业文化为主线,提升职工业务工作水平。开展石化企业文化活动,要紧紧围绕企业能源生产这一重点,把培养高素质职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结合企业各项业务工作,科学计划,统筹安排,组织开展好业务技能比武、岗位竞赛、党员示范、企业建功等系列活动,着力提高企业职工综合素质。

第5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赣傩这一重要的旅游资源的特性、价值的分析,探讨利用赣傩旅游资源开展素质教育的独特性、实施途径和具体方法,从而理清了一条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素质教育获得旅游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

我们美丽的家乡江西是文化旅游大省。其中贯古达今、影响深远的赣傩文化在快节奏的信息社会中仍散发着它古老、博大而独特的魅力。赣傩文化主要分为傩仪和傩艺术两部分,傩仪包括傩神庙、傩祭、神词、傩符、法器等;而傩艺术包括傩面具、傩歌、傩舞、傩戏。赣傩文化的神秘独特魅力,具有强烈的心理感召力,吸引人们研习、体验、追寻,是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有着开发旅游良好前景。同时,当代中国正处社会深刻转型,人们之间的关系急速走向功利、走向竞争,社会日趋走向现代、走向未来。人们,尤其是青年集体意识、群体心理缺失,迫切需要抓住有效载体,寻访心理家园、弥补集体意识、人本精神,构件完美健全人格,提升塑造综合素质。我们完全应当在开发赣傩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利用赣傩旅游资源,深掘其教育价值,开展素质教育,发展地域旅游文化经济,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赣傩文化之特性

1、杂糅巫风、根扎赣鄱。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徐人、楚人入赣,荆楚巫风与当地百越人的神鬼崇拜混杂为影响力巨大的南方巫傩,巫傩自出现以后,不断向四周渗透,在此过程中,充满自豪盆地心态的赣先民们在巫傩的传承中,特别珍视这份令他们骄傲的祖先馈遗,从不敢轻易对其进行改动、删减,使赣傩至今仍能较完整地保存最原始的面貌和形态。

2、紧随主流、纳异化同。随着西晋“永嘉之乱”及南北朝战争、唐未藩镇割据及五代十国的战乱,北人不断南迁,赣傩文化不断受到其他主流文化的渗透,吸取了异元文化精魄的赣傩再以强大的影响力向周边傩属文化体系的地区发散辐射。

3、崇祖重祭、傩事娱渐。赣地的傩神虽然各异,但多有自己宗族的祖先,重勘舆、重风水的赣人认祖先的灵魂就藏于他们生前的居地,在赣人看来,奉祀与自己有着亲缘关系的远祖之灵比祈求某一位宗主更为可靠、灵验。赣地祭祖傩仪繁冗,场面热烈、隆重,规制相当严格。供奉祖先除了丰厚的祭品、供品外,还有娱神、娱人的傩歌、傩舞、傩戏等娱兴内容。各类形式的傩艺术表演能激起观众的情境共鸣及参与热情,这就使得赣傩文化的保存和弘扬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赣傩文化之主要价值

1、学术价值。赣傩文化是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戏剧学等多方面学术领域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可以帮助学者们重新界定学科体系类属、源流,完善和补充知识结构及训诂学科功能、各时期各阶段的意义。它对各种学术的研究必将提供更为明确的方向、丰富可考的内容和实物索引。

2、文化价值。赣傩的文化价值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赣傩文化本身作为最原生态的地域文化艺术对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陶冶;二是作为历史遗存仍在以傩的方式对赣鄱广大地区进行历史、文化、生产、日杂知识的传播,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祭神、娱神、娱人的赣傩衍生出的文化教育功能。

3、艺术价值。各地作为赣傩的艺术形式,如傩面具、傩歌、傩舞、傩戏都有着古老、丰富而又极具个性化、地域化的形式语汇及特点,它们折射出各地人们在审美趣味、艺术观念、思维习惯的巨大差异。而强烈地方特色恰恰是艺术贵在独创的注脚,也是其原生态的表征和佐证。尤其是各地傩面具艺术所传达出的骠悍之美、凶猛之美、狰狞之美等美感体验扩展了壮美和弱美的外延,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4、产业价值。有些人看来,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傩文化消失也越快。这一看法实有偏颇,经济发展、科教兴盛才有文化的繁荣,而当今时代文化繁荣有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大发展。赣傩文化的濒危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赣傩文化遗存却不懂得就此发展相关的知识经济、文化产业。这无异于捧着金饭碗去讨饭。5、教育价值。赣傩历史是赣初民一如赣地红壤般的血色、血性混杂着融合、抗争、分立、嬗变、消长的人群、地区的交往史和生活史。赣傩历史沿革无不是充诉着思想、知识、技艺、历史的传播和繁荣,假如剔除了它傩神信仰的封建迷信部分,赣傩无疑是华夏民族共同体多极意识形态的根系所在,它的优良传统和社会生活智慧仍在向我们昭示着必须继承和发展的宝贵部分。

三、赣傩旅游资源与素质教育之契合

保护挖掘和弘扬赣傩文化,开发赣傩旅游资源最为长远的战略就是将它植根于年青一代的集体记忆及深层意识之中;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结合提倡全面素质教育对青少年展开赣傩旅游文化资源的研习、体验等的旅游研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对素质教育来说赣傩旅游文化是最适合的现实文本。赣傩旅游资源与素质教育高度契合,是素质教育的独特载体。二者契合性主要有三,即精神吻合、内容生动、形式近人。

1、精神吻合。赣傩文化的精神是开放、独立、顽强,赣傩文化的兼容性使它融合了多种文化的不同元素,这是它开放的一面;赣傩文化善于吸取异元文化的精髓,却始终没有割断自己与自己历史的联系,仍保留有自己的思想,行为方式,体系,这是它独立的一面;赣傩文化是赣人最早发挥本体精神力量,使用巫傩手段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索要起码的生存条件,拓展生存空间的生命张扬,这是它顽强的一面。而素质教育强调基础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以开放,宽松的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为先决条件的,健康个性的首要特征就是它的创造性,而这种创造性也是开放的。与此同时,积极挖掘学生的潜能与培养其独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锤炼出他们顽强进取,自强不息等宝贵的意志品质。二者的精神完全吻合。

2、内容生动。赣傩文化的内容涉及到民间传说、历史人物传记、忌禁由来等多方面渊源极具知识性、趣味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他健康的个性,而好奇、感兴趣乐于探索是健康个性中的宝贵部分,而赣傩文化生动、丰富、博大的内容足以使学生浸润于其中,陶然忘我。

3、形式近人。赣傩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的社会性,生活性的行为特点,免去书本的冗经穷辩,让学生深入和贴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这一近人而又独特的文化形式实现素质教育所强调的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职业技能的主张,不能不说是弓为矢用。

四、利用赣傩旅游文化资源开展学生素质教育之实施

纵观傩文化活动的整个过程无不是作为乡村、民族等群体组织就社会过程中针对例如战争、逐疫等问题所采取的一种非理性化的思维、行为解决方式。从这几门学科的特点来看,有一个让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学习模式,那就是无一例外的强调以基本认识为先导,再以实践、实勘、实验与总结的反复深化每次的研究所得,可以说这与以知识为起点,经过技能、技巧的培养到达发展的结果的素质教育基本运转机制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在具体实施上我们拟将整个素质教育过程分为从创意、体验、互动、行动四个阶段来组织实施方案。

1、创意。以公共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就傩文化展开开放性、趣味性的阐述和分析,使学生对赣傩文化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根据青少年思维敏锐、但深度缺乏;注意力强、但自控能力差;记忆力强、但条理性差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避短扬长、充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并根据综合文化的社会性特点,以深入浅出、直白通俗的语言表述与现代化媒体展示技术相结合,充分展开教学互动,在此当中,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及批判精神,以免使其创造性被扼杀于萌芽。此阶段按教育目的与认识重点可分为三个内容:现象和本质认识、体系认识、价值认识。

(1)现象与本质认识,我们将赣傩认定为人类的社会群体组织以一定的仪式为中介向信仰客体祈获功利的普遍人文现象,这一现象的本质为主宰认知、主宰信赖,因此,这一本质形式外现为合神逐鬼、祈神赐福。在此过程中,注意不要把它上成了哲学课和历史课,不要让学生在概念和专业术语的海洋中周游,而是要以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与傩事溯源为兴趣点,抛砖引玉,渐入主题,始终贯彻轻松教学的原则。

(2)体系认识。赣傩文化群落有着完整、独立和庞杂的体系,在历史的衍变中和邻近地区的影响下,赣各地傩事的称谓、编员、规矩、程序、兴忌大相径庭、面目各异。

在这一部分的讲解中,只要求学生对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重在人文、地域特色的宣扬和感染,所以无需面面俱道。

(3)价值认识。经过几千年沿袭、传承和发展的赣傩文化以其厚重而独特的学术、考古、文化和产业等价值饮誉海外,我们应对其遗存价值作一个较为中肯、科学的价值训估。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激扬的语调对赣傩文化的遗存、可掘价值予以全面的介绍并加以盛赞,从而激发每位同学身为江西人的自豪感及爱乡情感,并树立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远大抱负。

2、体验。这一阶段的要求是让学生直接参加到赣傩文化活动中,使其在具体、真实的傩文化氛围及实践活动的身体力行中体验和感受这一文化的整体形态、内涵启示及独特魅力。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以暗示性语言对其思路加以引导,只在关键部分进行提示、启发和诱导、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创意离不开傩文化情境的创设,校方应及早与傩艺团体取得联系,向其索要表演日程安排。

(1)回归体验。在祭师近乎癫狂的呼号中,古老、浑穆的傩仪事象可以瞬间将我们带回傩风激荡的原始时空,那里只有生命内驱力的舞动和如同低沉、重实的傩戏节拍一般的个性释放,基础教育是以个性健康、和谐发展为前提的,此种体验是我们籍以修复学生个性原生态的有效手段。

(2)审美体验。放眼赣傩艺术,稚拙、古朴、单纯、直率的赣傩面具可谓品类遗存、功能、艺术手法及风格都繁多难计,流传久远;丰富的取材、特有的图案、符号内涵表达功能;点与线的巧妙构成及对比手法的凝练、大气是赣傩面具艺术的非凡特色,一张张狞厉、憨蛮、诡异的表情透露出神性、兽性、魔性、混杂性,让人们感到陌生而又熟悉,这就是傩艺术的魅力所在。美育对于性格的塑造作用非凡,赣傩艺术以其可感的乡土艺术形象、艺术形式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正确的价值观,美好的情操、提高道德层次,塑造心理健全的人格都有着巨大作用。

(3)苦难体验。赣傩文化是赣人最早发挥本体精神力量,使用巫傩手段向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索要起码的生存条件、拓展生存空间的生命张扬。在此实践中,我们以苦难为契入点展开体验和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代入感、乃至于心理健康、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4)乡风体验。赣地傩乡不仅繁衍了赣傩文化,同时也孕育了古老、浓重、酱味十足、浸透了傩风的傩俗和民俗。可以说无言不傩、无行不傩。热爱傩文化,首先要热爱滋养傩文化的家乡,保护傩文化、挖掘和弘扬傩文化更是要从爱护傩乡、建设傩乡做起,展开乡风体验、一睹傩乡人的生活风情,体味他们的酸甜苦辣是消除学生的尊卑思想、摆正其优越心态、培养他们的公正感、爱国主义高尚情操及赤子情怀的必由之路。

3、互动。这一阶段,由教师与学生一道以多样的交流和总结形式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所得互通识见、取长补短、扬华弃粕,进一步深化认识并就其运用领域进行深入探索,以期帮助学生将已得社会文化素质内化入心理层面,最终形成健康、全面的个性和能力。这一阶段的交流主要分为两个内容:心得体会交流和作品成果交流。一、心得体会交流,这一内容中师生可以共同携手设计如主题班会、专题座谈会、交流板报等形式活泼、组织新颖、创意独特的傩文化交流平台,就“容我一诉衷情,还你千年赣傩”、“与赣傩牵手”等主题对“傩视角看世界”、“多极世界的傩面人生”、“现代人的傩心理”等热议焦点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二、作品成果交流、第二个内容实际上包括了再体验、再认识、再创造三个环节,从再体验到再创造的过程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同学们否定复制、超越自我的旧我蝶变,当各件作品、各项成果被陈列出来,同学们可以在他们自己所创造的傩文化艺术成果面前互相学习、加深了解和友谊,

第6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范文

中国的先哲很会学习,早就悟到了学习与研究的规律,这便是要在初学时回归根本,把握学书最基本的要素与规律。相比今日浮躁纷繁的世俗社会、多如星汉的书家和作品,书道初创时的状况相对简约,先哲们的思考与实践也像大河上游的源头活水,单纯、清晰而专精,能够提炼和把握书道最核心的内涵,是后人学书首先要清楚的。

现存最早的书论――汉末赵壹的《非草书》就曾批评当时的成人“龀(chen,乳牙换恒牙之时,意儿童初蒙、不谙世事)齿以上,苟任涉学,皆废仓颉、史籀,竟以杜、崔(即汉末著名书家杜度、崔瑗,二人皆以草书见长)为楷,私书相与,庶独就书,云适迫遽(ju,匆忙、慌乱之意),故不及草”。草率地指导儿童学写时人草字,而不知应从源头经典学起的重要,从书体初创的质朴中体悟后来无穷演变的基本规律。

至魏晋,书坛繁荣、书学大兴。成公绥论隶则主张先上溯造字源头。他指出:“皇颉作文,因物构思,观彼鸟迹,遂成文字。”欲使隶书有所成就,必有“章周道之郁郁,表唐、虞之耀焕”的意识。若学者只仿字形,不知造字塑形之原理,则终身书写亦不得书道之奥。

卫恒著《四体书势》,先从结绳、造字说起,认为从“古人之象”中,可知先贤“垂法立制”“弘道敷训”的用心与卓见。参考历史上的书道经典,要“观其措笔缀墨,用心专精,势和体均,发止无间。或守正循检,矩折规旋;或方圆靡则,因事制权。其曲如弓,其直如弦。矫然突出,若龙腾于川;渺尔下颓,若雨坠于天。或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或纵肆婀娜,若流苏悬羽,靡靡绵绵。是故远而望之,若翔风厉水,清波漪涟,就而察之,有若自然。信黄(帝)、唐(尧)之遗迹,为‘六艺’之范先,篆、籀盖其子孙,隶、草乃其曾玄。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辞之所宣。”强调了在书学中追根溯源的重要作用,并告诫后学洞悉源流、睹物致思,方能本正学精。

卫夫人作《笔阵图》,慨叹:“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其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并明确以“道”的境界来审视书学的问题(“非通灵感悟,不可与论斯道”),在书道史上卓有建树。王羲之幼从其学,至晚年才深有所悟,转而回归先秦,从书学之原本寻求动力和源泉。

在书道史上,哪怕是最具革命性气质的康有为,也十分注重对传统本源的回归与关注。他认为,历代书体虽有变化,但其与时代相契的特点仍可为后人提供多方面的借鉴。虽然他极度抨击晋唐以来囿于“帖学”,不敢跨越藩篱的陈腐学风,但更向前推进,倡导“尊碑”“本汉”,潜心于上溯源流的回归。为此,他在《广艺舟双楫》的自序中就开宗明义地提到:“可著圣道,可发王制,可洞人理,可穷物变,则刻镂其精,冥其形为之也。不劬(qu,劳累、费心之意)于圣道、王制、人理、物变,魁儒勿道也。”在他看来,书学之追求与其他世事只追求相同,不着眼于圣道、王制、人理、物变,虽“大家”也难与深论。

纵观历代引领书风的标志性人物,如李斯、王羲之、张旭、怀素、颜真卿、黄山谷、米芾、邓石如等,无不在书学修养方面有汲古创新的独到心得,有特色鲜明的超群创作。几乎每个人的书学经历都是从回归走向多元与创新的。如颜真卿在《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所言:“真卿前请曰:‘幸蒙长史九丈传授用笔之法,敢问攻书之妙,何如得齐于古人?’张公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谓口传手授之诀,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于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笔纸精佳。其次变化适怀,纵舍掣夺,咸有规矩。五者备矣,然后能齐于古人’。曰:‘敢问长史神用执笔之理,可得闻乎?’长史曰:‘予传授笔法,得之于老舅(张)。’”彦远曰:“吾昔日学书,虽功深,奈何迹不至殊妙。后问于褚河南(即褚遂良),曰:‘用笔当须如印印泥。’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真草用笔,悉如画沙,点画净媚,则其道至矣。如此则其迹可久,自然齐于古人。但思此理,以专想功用,故其点画不得妄动。子其书绅。予遂铭谢,巡再拜而退。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真草自知可成矣。”

在这一段有趣、深奥的请教对话中,张旭、颜真卿都提到了“齐于古人”(注意,不是“模仿古人”或“照抄古人”),即在状态和探索的目的上应回归书学肇始的状态,与书学的初创大家神交对话。在论及笔法、布置、规矩、功用之时,不仅提到了妙、悟、圆畅、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变化适怀等要求和标准,而且最终归结于“其道至矣”。可见,学书到艰难探索时,先要懂得“齐于古人”,回归。因为回归不是消极的复古,而是积极的梳理和思考,在时代精神和个人作为之间寻求适合自己的最大发展空间,为厚积薄发、独立标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懂得规范,能在同行认同的专业领域中探索感悟,摸索规律,分享他人的创新经验和卓识真见。再次,要在自己的实践探索中锐意创造,方可有“得攻书之妙”的快慰,并自立于书坛。

众所周知,书道的发展并非特立独行,而是在诸多相关文化形态和姊妹艺术的并行互促中发展、丰富的。《中庸》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而这些所谓的“并行”之道,可川流以润万物,可敦化以移民俗,德虽有大小之分,然效果和影响却可能大者见小、小者见大,在历史上发挥着形形的作用,对书道的发展有着多方面、多元化的影响。

在吸收了书学自身的积淀成果和其他文化形态的创造之后,书学领域也出现了蓬勃繁荣的气象。这其中,最突出的首先是“书画同源”的并辔而行。因为二者都是典型地在“点、线、面”“黑、白、灰”中任意驰骋的艺术,所以在学习上、表现上、感受上多有相通的地方,能够相互促进和启发。从古至今,由画入书、由书入画的不少大家都是受益于“书画同源”的道理而标新立异的,可见,从绘画方面(尤其是国画中的山水、花鸟画和写意人物等)汲取营养是书道发展的重要源泉。宋代的徽宗所创的瘦金书显然是其绘画创作的副产品,而不少文人在书道方面的名望要远远大于绘画,便说明其绘画得益于其书道方面的修炼与品格,明清时的董其昌、徐渭、山人,以及现代的启功等即属于后者。

其次,诗歌、音乐、戏曲、舞蹈、武术、表现和装饰艺术(如铜镜铭文、瓦当、封泥等),乃至自然界的万千变化,及其节奏、旋律等表现形式,也是启发书家求索创新的重要源泉。最为典型的就是唐代李白、张旭、公孙大娘因诗歌、草书、剑舞被时人称为当世三绝,三人也各从他人的精湛创举中得到了可贵的启发,各自都有了精益求精的发展。魏晋以来,文学、绘画等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所说的“造化”不仅指自然,也包括人类自己的造物、造形、造法等,关键在于书道探索者能否正确选择和领悟,汲取其营养以滋润书道的创新与发展。

当然,书道发展至今,形成的众多流派都各有自己的师承和家法,讲求宗法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而其形成的门户之见既有利于专心钻研、广大门派,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定的壁垒,限制了兼收并蓄的宽容。进入现代社会,在世界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环境中,任何文化艺术形态都不可能在真空中存活,必然要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与影响,书道的发展也不可能例外。可见,今天对于书道以及各类文化事业的发展而言,吸纳、借鉴、兼容、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共识,而在每一种创新发展而言,其本土的、经验的、开放的、多元的、独立发展的基础都是最根本的,内中蕴含了永恒的原创精神和发展空间。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说的是,反映基本规律的道理是可以说明白的,但在现实中,与这些基本规律相关的具体表现却不是僵化和一成不变的。所以,基于同一原理的书道创作可能是千差万别的,其中的原因大到包括时代潮流的变化与裹挟、书者的修养和教育背景;小到涉及纸墨笔研的不同、一时一地的情趣、一念之间的感悟等。以至同出一源的发展,也会有多元化的表现。若要强求与前贤的作品形似,只能走入死胡同,难在书道史上留下独步古今的痕迹。齐白石先生曾谆谆告诫后学的名言――“学我者死”,讲的就是这一道理。

回归是重要的,但回归并不是目的,目的是找到最重要的基点和需要把握的最基本的元素。若在回归后不能跳出来,站在时代的高峰审视未来的发展,则很容易坠入“烂熟”入俗的陷阱不能自拔;创新是重要的,但缺少根基的所谓“创新”是难有真正的价值的,常会昙花一现,不能在新异中包含文化和历史的沉积,缺失拙朴和典雅的力度。

任何事物的发展历史都是螺旋式上升的,提倡书宗古法、远及先秦汉晋,在于溯源,在于将自身融入历史;而在多方面修行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唯一性和个性化,才能真正为历史增添光彩。中国的历史本身就是不断融合、不断再造的历史。在过去,不仅有以儒佛道三教为主要代表的文化思想做支撑,给予了书道发展极为丰富、源流极长和极其多元的滋养。而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各民族的书写经历也都有重要的相互借鉴作用,使其书道承载的文化丰富深厚。如阿文书写、大小契丹文书写、大小女真文书写、藏文书写、蒙古文书写、满文书写、壮文书写、彝文书写、朝鲜文书写等,都有相互学习和借鉴的积极影响。

曾受中国影响的日本,近代以来也对中国的书道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期间,中国的书道几乎体无完肤,除了几本诗词的字帖外,几乎没有任何古今字帖可以买到。而在这时,日本的《书道全集》或整部、或零散地却在中国流传。“”结束后,日本的书道作品较早地在中国展出,使中国人看到了在书道,尤其是草书创作方面中国与日本产生的差距,激励了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书界奋起直追。

从清代一直到进入21世纪,中国的书坛幸逢得天独厚的学习机遇。帖、碑、抄经、简牍、甲骨、铭文等,都对现代书道的发展形成了源远流长、多元异彩的积极影响;西方艺术和文化的渗透也为书道的美学、表现、技法、装饰、感受、评价等提供了另类的思维与借鉴,使今日之中国书道的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开阔视野和良好条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书道发展至今,没有僵化和明确的标准,就如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在不断的改进与包容中持续发展,而不自立藩篱。就像中国的绘画,以往虽缺少西画的焦点透视及光与色的表现力,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有更大的广角,能够跳出三维的局限,用水墨表现立体感和层次感;若积极学习与借鉴,则中国画在吸收其他绘画优点的基础上便会有自身的发展,而中国画的风格、语言、表现力等也会更加出色。至于书道,理亦相通。

第7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范文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

校园文化由四部分所构成,也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石,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本体,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一)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石

物质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本质上是协同联动,共赢发展的衔接过程,物质文化呈现透明化、显性化及明确化的特点,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力量和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构架作用,物质文化是客观存在和集约发展的,侧面折射出设计者、参与者及受益者的思想精华和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持久性和持续性。校园建筑教学楼、实验楼、食堂、宿舍等硬件设施和自然环境集聚一起共同构建形成物质文化体系,工程基建的普遍布局和建筑格局的配套分配都是物质文化的显性彰显。优美的校园文化不仅在宏观上可以衬托出校园的总体特征和基本建设,在微观上为师生提供一个惬意与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为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供一个广泛高校的平台,使得师生员工能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起到净化心灵和陶冶情操的作用。

(二)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校园精神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深层面,又是校园文化的精神核心及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它是一种内在的理性文化。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的需求内化为主体的自我需求,增加师生员工的强大求知欲望,建立起正确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校训、校风、学风、教风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能够体现出办学者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之所在。校刊、校史、校徽、校歌是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校刊和校史都是以学校历史沿革情况为主要内容来反映以往的发展史和现在的发展情况。校徽和校歌可以表达出学校深层办学的理念,可以起到其应有的凝聚师生感情的作用。

(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本体

科学与合理的规章制度对于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校园制度文化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软性环节,作为一种内在机制和文化体制,制度文化承载着很多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具有制度保障和公开约束的功效,作为保障体系的制度文化也是保障校园文化有序传承的重要支撑。校园制度文化环境属于校园范围内需要严格遵守和强制执行的文化类型,具有学校强烈的规范性、秩序性和组织性。这种具有严格性和强制性的制度文化环境,一旦经过学校成员的高度认同,不但能促进优良品质和价值观的形成,更能凝聚成一种具有传承精神的文化传统。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高校建设校园文化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是顺应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学校和社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学生而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需求,建设校园文化的落脚点是在人上,一切都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为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而营造一个核心的校园文化环境,将科技性和人文性进行有机结合。

其次,对学校而言,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需要,大学的四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大学的基本功能,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师生为本,在学生发展良好的同时学校自身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再者,对社会而言,是对大学第三第四种功能的呼应,高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然后输送到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框架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分析

(一)坚持指导思想,夯实理论基础

任何阶级的社会的教育所要培养的人都体现着该社会的政治经济特征,又反过来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即有一个政治方向问题。大学教育也是如此,大学教育同样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当代,我国的大学教育要坚持为指导,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基本理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它们都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坚持用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要求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原理,并把它具体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

(二)实现共同理想,完成基本目标

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国家和学校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同时,全体师生员工一定要把远大理想与日常工作结合到一起,实现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一切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奋斗目标。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校要从校风、教风和学风入手。第一,形成和谐良好的校风。深入发展校风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发挥学校档案文化的育人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大力营造具有社会主义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校园风气。第二,养成求真务实的教风。追求更高一层次的育人精神,真正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高校要进一步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典型,在学校宣传栏上挂上老师照片、老师对学生的寄语、师生对话、老师的教学心得、学习体会等,大力发扬教师良好的教风。第三,加强求真创新的学风。全面开展学风建设,要进行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改革,增开选修课,加大人文课程的设置,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术论坛,科技活动,读书活动等。

(三)弘扬民族和时代精神,把握精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而高校所要建设的校园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方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同时还要广泛开展校园和适合实践活动,在能将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的同时,学生能真正领悟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伟大精髓。

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第一,将民族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中。弘扬民族精神,要大力发扬学生的历史人文气息,增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开设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讲座和活动,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日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二,将时代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中。开创时代精神,高校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课程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体现时代精神的校园活动。如开展知识竞赛、科技创新的学术报告会,增加学术、科技、文化活动,研究生阶段增设创新基金项目,让学生紧跟时代潮流,培养社会主义新一代接班人。

(四)树立和践行荣辱观,增强道德基础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应该是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高校应该在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体验到“八荣八耻”的时代价值,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以及更进一步发展自我。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就应该发扬古代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将艰苦奋斗贯彻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中,使他们更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要让他们懂得感恩,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其他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要引领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的价值观作为社会主导价值观,大力发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态度。在高校建设校园文化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工作中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彤,刘文.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2013(10).

第8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范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对策

1.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从磐石市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上看,磐石市作为一个县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0%以上,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农村文化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农民的文化权益保障不足。为改变这种局面,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磐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磐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县级图书馆为中心,大力推进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资源,把原有的农家书屋、文化大院、街道社区图书阅览室纳入磐石市公共图书馆统一管理利用。全市目前17个乡镇(街道)中已完成12个分馆建设,299个行政村(社区)已建成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230个,占应完成76%以上。实现所有馆藏资源免费阅览,免费阅读,读者可持证到任何一处网点借还文献资料、图书,有力地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建设发展,提升了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水平。

2.基层公共图书馆(室)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磐石市82家乡村图书馆事业发展,馆舍建设,资源建设,设备设施配置,服务状况进行了问卷和实地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发展不平衡,资金投入不足.图书阅览室、文化大院网点建设,基本按行政区域进行布局,没有综合考虑人口、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因素。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乡镇财政支持力度,投入水平有很大差距,还有近30%左右的村还没有办公室、图书室,甚至没有村级行政办公场所。已建成的村级文化大院,其藏书也是少得可怜,没有制定和形成长期投入机制,经费没有保障,使得图书资源增长,更新阅读设备及服务人员配置受到遏制。

图书缺乏吸引力,数字资源建设滞后。绝大部分基层图书馆(室)、文化大院层次低、规模小,仅停留在报刊阅览室水平。相当或大多数书籍为过时的没有文化价值淘汰书,受读者欢迎的新书、社科类、自然科学类、文化教育类、农村科普使用类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村级文化大院用于阅览的电脑、网络系统设备是捐赠的淘汰落后设备,网速极慢或根本就不好用,会应用的人太少,缺少培训。前去借阅或读书的人不到10%,根本就没有利用的阅览室达85%以上,文化服务层次,质量低,对阅读吸引力不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专业指导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不强。80%的村(社区)图书室没有设服务管理人员,在村级文化大院或者图书阅览室50%左右管理人员是村委工作人员或聘请的更夫兼职。业务素质低,缺乏培训,无法承担咨询、指导、互联网检索服务工作。积极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对弱势群体更跟不上服务,更难以选出去开展品评读书、文化交流,深层次读书等基层的文化需求,造成读者对服务水平满意度不高。

3.创新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发展的对策

努力构建县、乡、村(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城乡一体化连锁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扩大服务群体,改进服务制度,努力保障全体城乡居民平等享用图书,文化信息资源及读者服务活动。

3.1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提高全民阅读平台

提高全民综合文化素质,认真推广并实行全民阅读,是各级党和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全民应尽的义务。各级政府要将全民阅读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欠账补回来,跟上时展的步伐,文化落后经济就落后,文化落后民族就落后,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强国梦、文化强市就必须提高认识,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日程上来,加大精力,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投入力度,改变现状,提高全民族阅读水平,使阅读向深度广度发展。首先,做到资源整合。将乡镇文化馆与图书分馆合拼,实现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进行统一的文化领域有效传播。大的乡镇街应设有3~5人,也可以招聘公益岗位人员择优录用;文化馆、图书馆面积应在200~300平方米,一馆多用;馆藏书籍按人均2~3本书籍。小的乡镇街应设有2~3人岗位编制;文化馆、图书馆面积应在150~250平方米左右,人均藏书保持在2~3本。村(社区)图书馆面积应在100~150平方米,藏书应保持在5000册以上。市、乡两级财政每年为馆藏书添置10%左右的图书。更新改造陈旧设备设施,创建良好的人文阅读环境。

3.2服务标准化,构建有效管理机制

服务的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基层图书馆开展服务效果。为使区域内各分馆有序、经常、健康发展,应从管理制度入手、人员配置,业务流程、服务内容统一规范标准,健全基层图书馆及阅览室管理制度和监督考核机制,奖优罚后。加强对基层馆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使服务人员熟练掌握业务知识,系统操作,数字资源使用方法,服务礼仪,提高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制定《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管理建设手册》《分馆服务手册》《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等,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多级分馆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为全民阅读服务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3.3提供数字化服务,突破服务时空限制

目前,在三网融合等新技术的背景下,无间断不受时空限制的互联网服务,是提供信息资源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基层图书馆应加快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不断扩大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库互通互联,除提供纸质文献外,积极提供多种电子格式的国内外、图书、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源,多种类型的讲座、课件、考试信息等教学资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乡土,文化信息、历史传统文化,各种休闲杂志,音频视频军事等文献资源,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的工作、学习需求。

3.4延伸服务,实行送图书下乡

首先,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资金做好保障。可实行定期组织人员下乡镇、村、社区,街道小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宣传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开展每周一次大篷车送下乡活动,将交流、捐赠,添的新书送到村屯,方便阅读。针对一些发展地方或偏远村屯开展送书到屯、到户。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了解并走进图书馆,文化大院及农家书屋。积极开展品评读书活动,公益性讲座走进最基层,营造爱书读书的文化氛围,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文化艺术展览,读书心得,经验交流。表扬优质服务人员,品质高尚的志愿者团队和个人,为全民阅读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调动广大群众读书用书,科学致富的热情,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卫生健康知识,应用科学知识,传统道德文化知识,提升综合文化素质,促进和推动学习型新农村社区建设,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实现中国梦奠定扎实基础。

第9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范文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社会实践;必要性;开展路径

一、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一)音乐表演专业建设的需要。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音乐理论知识和熟练音乐表演技能的高层次音乐人才,这种“表演性”也是其区别于音乐学、音乐教育等专业的根本所在。而如何才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呢?一个有效且必不可少的方式就是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熟悉舞台,熟悉音乐活动组织、开展的流程等,为他们的就业和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一直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多数学生都掌握了全面的音乐理论知识,但是没有运用这些知识的意识,运用的机会也少之又少,很多学生一个学年内只有两次登台表演的机会,就是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所以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在演出等相关活动中的表现,很难获得用人单位的满意和青睐。因此,参与社会实践,全面提升实践能力,正是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三)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高校除了教育和科研的职能外,还有社会服务职能,这也是当代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新需要。特别是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倡导和要求下,很多高校和院系都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就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进行了思考,也做出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如搭建服务平台、培育服务团队、获得服务效益等。这种服务并不是单向的,学校和大学生也在这个服务的过程中,体现了学校的价值和功能,锻炼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可谓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四)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了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特别是近年来,又将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作为了新时期重要的发展目标,音乐文化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师生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中,满足了活动的用人需要,营造出了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成为了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的主力军。

二、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社会实践的开展

(一)树立正确认识。多个部门和各项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正确的认识为先导。具体来说,首先,作为高校和院系,应认识到社会实践对学生培养、专业建设和学校方展的重要性和意义,明确为什么做、怎样做等根本性问题。特别是自身所具有的服务社会发展的职能,在近年来得到了突出和强调,这对于整个高等教育来说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次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在课程设置、实践设施、师资建设等多个方面有所体现,真正做到乐于、善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次,作为学生来说,一方面要从长远角度考虑自己的就业和发展,结合市场需要来审视自身不足,对实践能力欠缺这一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则要树立起社会意识,每一个学生最终都是要走向社会的,也只有走向社会才能适应社会,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个人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再次,作为社会部门来说,应认识到专业人才对各类活动展开的重要性,并主动和周边高校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能够有效缓解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人才水平有限的瓶颈,推动各项活动更好的开展。通过学校、学生和社会各部门在认识上的统一,才能从本质上保证各类实践活动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获得多方共赢的效果。(二)建立实践体系。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以高校师生扎实全面的实践能力为保障,而这恰恰是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一个薄弱点所在,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在实践意识和能力存有不足,因此需要在教学中构建起一个科学完善的实践体系。具体来说,首先是课程体系构建。结合音乐表演专业特点和市场需要来看,可以将所有课程划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模块。与以往课程设置不同的是,实践课程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分支,既包含表演、形体、舞台等方面的校内课程,也包含演出、比赛等校外活动,使实践得到明确和突出。其次是师资体系构建。多数音乐表演专业教师都是科班出身,在理论和技能上能够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有一个问题在于,这种科班学习经历使他们在求学期间,也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实践训练,所以在实践能力上同样存在不足。对此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主动提升自身的实践水平,如多参加公益演出、演唱或演奏大赛等,起到积极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而学校也应对教师的各种实践活动予以大力支持,并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努力建设一直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再次是评价体系构建。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在活动质量、效益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实践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认真评价。在评价内容上,要结合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具体表现等,进行量化考核;在评价主体上,要打破教师是唯一评价者的局面,引入更多的评价者,如组织活动的社会部门、学生互评等;在评价方式上,除了量化制以外,还应该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如记录表现、分享心得等。通过实践体系的构建,使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都得到本质上的提升,由此才能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长袖善舞,游刃有余。(三)加强政策保障。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绝不是单方行为,而是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政府部门,更应该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要制定以省市政府、文化厅等行政部门为主要保障者的支持政策,各部门应起到积极的组织、协调、引导、服务等职能,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在政府部门的宏观协调下进行。因此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中,要对高校服务地方的方法和举措予以大力的支持,善于利用高校音乐文化资源带动地方音乐文化发展,并积极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加强服务的评估与督导,提高服务的效益和水平。条件成熟时,还可以鼓励高校参加社会文化活动的竞标,真正融入到市场中。如早在2007年,东北师范大学就通过竞标的方式,在诸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开幕式的承办权,学校调动全校的力量,站在为高校、城市和国家争光的高度,圆满完成了演出任务。整个城市的多个部门,在市政府的协调下,对学校予以了多方面的积极帮助,开办了由高校承办洲际赛事开幕式的先河。所以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高校既不是唯一的实施者,也不是唯一的受益者,而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政府,更要发挥出主导作用,制定出全面的支持和保障政策,作为各项活动开展最坚实的基础。(四)探索多种形式。音乐实践活动是一片大有可为的新天地,每一个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大显身手,需要学校、活动组织部门等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出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如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可以和一些文艺团体等签订协议,定期安排学生进行进行实习,“只有让学生走进企业,了解社会及人们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才能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其理论及实践相结合运用的能力。”又如开展公益演出活动,1996年,等十四个部委联合开展了“三下乡”活动,已经成为了高校社会实践的常规性活动,获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效益,音乐表演专业正是其中的主力军。而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则要实现从乡村到城市的扩展,如城市社区。近年来,城市社区音乐活动的开展可谓是如火如荼,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人才需要,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正是最佳人选。可以与社区管理部门联合,进行声乐、器乐、理论教学等,也可以定期举办音乐演出。如沈阳音乐学院就与周边社区联合成立了音乐培训机构,所获得的收益一方面作为学生的薪酬,一方面用于各项活动的支出,满足了多方面需要。再如专题活动,很多城市都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打造专场演出等,如近年来流行的山水实景音乐演出,需要大量具有音乐、舞蹈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主办方也与地方高校签订了用人协议。可以看出,具体的社会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综上所述,近年来,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所获得的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然而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却始终是一个难以打破的瓶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个人发展。另一方面,高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职能也重新被重视,要求高校为地方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音乐类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具有精神导向性,担负起重要思想、先进文化的宣传责任”,基于以上两点,全面开展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是势在必行。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分析了其中的必要性,结合实际分析了具体的方式和路径,也希望无论是音乐表演专业建设,还是地方的文化发展,都能在实践活动中迎来全新的突破。

作者:井艳红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歌剧音乐剧学院

参考文献:

[1]蒋诏宇.关于音乐类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设性意见[J].当代音乐,2016,(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