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路绿地规划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道路绿地最初是以行道树的形式出现的。道路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体现着城市的景观。良好的道路绿化可以美化街景,烘托城市建筑艺术;也可以利用街道绿化遮掩城市有碍观瞻的地段景观,使城市面貌更加整洁、生动。一般道路、建筑物均为建筑材料构成的硬质景观,而道路绿地中植物是一种软材料,可以人为地进行修正,这种景观是任何其他材料所不能替代的。
一、城市道路绿地的功能
1、环境保护功能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 噪音、废气、粉尘、震动等对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加强对道路绿化比重的合理配置、保证必要的建筑间距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道路绿化可以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调节和改善小气候及保护路面和行人。
2、安全功能
道路绿化可以起到引导、控制人流和车流、组织交通、保证行车速度、提高行车安全等作用, 可以防止火灾蔓延, 有助于增强道路的连续性和方向性, 并从纵向分隔空间, 使行进者产生距离感。
3、景观功能
道路绿地是道路环境中的重要景观元素。道路绿地的带状或块状绿化的“线”性可以使城市绿地连成一个整体, 可以美化街景, 衬托和改善城市面貌。因此, 道路绿地的形式直接关系到人对城市的印象。现代大城市有很多不同性质的道路, 其道路绿地的形式、类型也丰富多彩。绿化在视觉上能给人以柔和安静感, 并以树木、灌木、草地、花卉等点缀着城市的道路环境。它们以不同的形状、色彩和姿态吸引着人们, 具有多种多样的观赏性, 大大丰富了城市景观。
4、生态廊道功能
通过道路绿地可以使城市内部的道路、绿地、公园等, 与城市的田园、山体、河流等生态环境联系起来, 形成连续的绿色生态走廊, 为构建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绿化景观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通过绿化廊道的通风、遮荫等功能, 可以改善道路及其附近地域小气候生态条件。
5、抗灾功能
连续的道路绿地具备特有的防护功能, 尤其是以种植乔木、灌木为主的绿地能有效地起到防风防火的作用; 大面积的道路绿地能抗洪防震, 起到阻挡洪水和疏散人群的作用, 是城市其他防灾抗灾设施的辅助用地。
二、道路绿地对园林植物的选择要求
道路绿地要选择好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优美、稳定的景观:道路绿地中的各种绿色植物,因树形、叶形、叶色、花色、物侯季相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景观,不同的效果。根据路景观及功能的要求,要实现道路绿化四季常青,经常有花的景观,就需要多品种的配合与栽植的多种形式相协调,相匹配,才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道路绿地绿化的景观效果,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的效果。不同的城市,应有不同的道路绿地形式、不同的植物品种。同时,还应考虑有些已选取和评定有市花、市树的城市,均可以将这些市花、市树作为城市地域的象征。
如:广州木棉、香港紫荆、深圳杜鹃、洛阳牡丹、梧州荫香、昆明茶花、南京雪松等,都能使绿地显示富于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特色使人不但感到亲切,而且也使外地人感觉这个城市有它的特有的标色,十分耀眼可爱和喜欢。但是,也要注意,不要搞单一化,要选配合品种,如:广州除以木棉为主要树之外,还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细叶榕、大叶榕、高山榕、白兰、大叶紫薇、绿化芒、盆架子、桃花心等进行搭配。同时,还要搭配棕吕科植物,如大王椰、金山葵、霸王棕、老人葵、鱼尾葵、假槟榔、蒲蔡等,显示出南方城市特有的丰富多彩的特色。
三、道路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
在道路绿地绿化规划设计中,一定要掌握与城市建筑相结合,与道路相结合,与交通相结合,与人文相结合,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的原则,还要根据城市的布局,地形、气候、地质、水文及交通等因素而规划设计、道路的绿地绿化。
1、认真调查道路的周围环境和立地条件,为设计打下坚定的基础
调查的指标有:周围绿化现状(绿化的布局、树种及长势)、土壤理化性质及地下、空中管线和大型公共场所。
2、仔细分析,合理规划
道路绿化包括行道树、分车带、中心环岛和林荫带四个组成部分,为充分体现城市的美观大方,不同的道路或同一条道路的不同地段要各有特色。绿化规划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同时,四个组成部分的布局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对统一。
(1)行道树以冠林荫浓的乔木为主,侧重落叶类,夏季可遮荫,冬季可为行人提供天然日光浴。间距5~8米,在有架空线地段,应选择耐修剪的中等株形树种。
(2)分车带是道路绿化的重点。应结合自身宽度、所处车道性质及有无地下管线进行规划。位于快车道之间的分车带,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适当配以小型花灌木。位于快、慢车道之间的分车带,宽度为2m 以下或有地下管网的,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宽度在2~4m 且无地下管网的,可采用灌草结合的方式,做灵活多样的大色块规划设计;宽度在4m 以上且无地下管网的,除灌草结合外,还可配以小型乔木。
(3)中心环岛地处道路交叉点,目的是疏导交通,要求绿化高度在0.7m 以下,为使司机和行人能准确地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可采用小乔木和灌木、花、草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种几何图案或变形设计。
(4)林荫带以方便居民步行或游憩为前提,参照公园、游园、街头绿地进行乔、灌、草、花的合理优化配置;同时,可布置少量的园林设施,如园路、花架、花坛、园桌、园凳、宣传栏等。
四、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道路空间是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 而道路绿地的布局和植物配置直接影响道路景观。由于中国大部分城市的路面交通工具以公交车、小汽车和自行车为主, 而自行车是速度相对较慢、安全性高、无污染、噪音小的交通工具, 因而城市道路绿地的布局应从环境保护功能和安全功能出发, 主要解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分隔问题。路幅较宽的道路中央可以种植常绿的粗放型灌木或设置隔离杆, 树冠大、形态优美、遮荫效果好的乔木和色彩丰富的灌木、花卉, 可布置在非机动车分隔带和人行道上。绿地的布局方式、面积和形态要依据道路的路幅宽度和交通量而定。
1、交通性主干道
由于机动车辆交通量大, 道路中央可以种植常绿的粗放型灌木或设置隔离杆; 非机动车道的绿化分隔带可种植高大、有地方特色的乔木, 并配置吸附灰尘较好的灌木和草; 人行道上间隔种植有季节变化、叶相美观的灌木和花卉, 见图1。
2、交通性次干道
道路中央可以不必设置隔离带; 非机动车道的绿化分隔带主要种植吸附灰尘较好的灌木和草; 道路的绿化重点放在人行道, 种植有季节变化、树形美观、冠幅大、遮荫效果好的乔木, 并配置易修剪的灌木和花卉, 见图2。
3、生活性道路
道路绿地主要布局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绿化分隔带。可种植高大、有地方特色的乔木, 并配置有季节变化、叶相美观的灌木和草, 同时配置色彩丰富的花卉, 见图3。
结论
道路绿化景观往往是对城市各种景观中最直接的第一印象,优美的道路景观不仅丰富了城市的环境,也是城市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科学规划,统一管理,才能使得我们的道路空间真正成为向人们展示城市物质、精神风貌的窗口。
【参考文献】
[1]王浩,谷康,孙新旺.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居住区;公园;规划设计
城市居住区公园的规划设计是整个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住区公园规划设计体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作为规划工作中的重点。
1、城市居住区公园的规划设计
居住区公园是居住区中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最广的中心广场绿地,为整个居住区的居民提供休闲服务的绿化空间。居住区公园的面积一般在10000m2左右,相当于城市的小型公园。公园内的设施全面,有体育活动场地、各个年龄段人群活动设施等。公园一般与居住区服务中心统筹布置,方便居民活动。居住区公园一般利用居住区规划用地可以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或有人文历史价值的区域。居住区公园除以绿化为主外,还可以有小型园林水体、地形地貌构成较丰富的园林空间和景观。其主要功能分区有休闲漫步游览区、游乐区、运动健身区、儿童游戏区、服务网点与管理区等。总体来看,居住区公园规划设计一般要满足功能、游览、审美、净化环境四个方面的要求。
功能要求:按居民各种活动的要求规划布置休闲、文化、娱乐、体育锻炼、儿童游戏等场地与设施。
游览要求:公园空间的规划与园路规划要结合组景,园路要满通的需要,又要符合游览观赏的线路。
景观审美要求:以景取胜,注重意境的创造,充分利用地形、水体、植物及人工建筑物塑造景观,规划具有魅力的景色。
净化环境要求:多种植树木、花草,改善居住区的自然环境与小气候。
居住区公园规划设计应参照城市综合性公园;同时,还必须注意居住区公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要灵活掌握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等布局手法,或按其具体地形地域特色借鉴多种不同的风格。居住区公园的游人一般是本居住区居民,居民游园时间一般集中在早晨和傍晚、双休日和节假日,在规划布局中要多考虑游园活动需要的场地和设施,多配置芳香植物,配套公园晚间的亮化、彩化照明配电。
2、城市居住区小游园的规划设计
(1)布局紧凑。小区小游园设计要充分考虑景观功能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因其小游园面积较小,满足的功能较多,在较小的面积内要照顾各种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要,要注意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要按游人不同年龄特点划分活动场地和确定活动内容。
(2)要重视地形塑造。利用地形的变化反映自然,使景观更为丰富、生动,有立体感。
(3)道路组织流畅。道路是各个景点的联络,分隔空间和散步休息之地,是设计的重点。小游园道路一般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座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最基本的景观线。公园道路的设计,要赋予道路美的形式。自然式道路应随地形变化起伏,或随景观布置之需而弯曲转折,在折弯处布局树丛、小品、山石,增加沿路趣味;规则式道路可在道路转折处或轴线上设置景点。地面铺装材料和图案应按意境的设计采用多种形式。要提倡采用透水性铺装材料。
要注意主次道路的布置,主道路不可小于3m,次要道路应在1.1-2m之间。主道路贯穿全园,次道路贯穿次要小区,要注意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信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要大于2.5m,纵坡要小于2.5%。
(4)设计多功能广场。广场是居住区中最具公共性和活力的开放空间。广场设计要强调人的活动参与性。在规划设计时,广场的位置要合理,尺度形状等要符合使用者的需要和美的原则。广场上可设置座椅、花架、花坛、雕塑、喷泉等,注重装饰和实用相结合。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广场周围及中央要重视绿化,用植物分隔空间,提供纳荫场所。
(5)点缀建筑和其他小品。小游园中设置造型轻巧的建筑小品既起到点景作用,又为居民提供停留休息观赏的地方。由于小游园周围己有较多的住宅建筑,因此,建筑小品的尺度应与小游园用地相协调,小品设置不宜过多、应精。
(6)植物设计要有特色。小游园要尽可能利用和保留自然地形及原有植物,加强植物配置,种植要突出特色。为便于早晚赏景,应种植香花植物及傍晚开放或点缀夜景的植物。禁用植物分隔小游园与居住区,减少噪声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3、城市居住区组团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居住区组团绿地的特点是面积小、用地少,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建设,布局设施都较简单。
它服务半径小,使用率较高。由于位于住宅组团中,服务半径约在80m-120m之间,步行2m-3m即可到达,使用方便,又无机动车干扰。这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安全、方便、舒适的休闲环境和社区活动场所。
3.1居住区组团绿地规划设计要点
(1)组团生态绿地要满足邻里居民交往和户外活动的需要,布置幼儿游戏场和老年人休闲场地,设置小沙地、游戏器具、座椅及凉亭等。
(2)利用植物种植围合空间,树种主要包括灌木、常绿和落叶乔木,地面应铺草种花以美化环境。防止靠近住宅种树过密,而导致底层房间阴暗及通风不良等。
(3)布置在住宅间距内的组团级小块公共绿地的设置应满足大于30%的绿地面积,确保良好的日照环境,同时,要适合设置儿童的游戏设施和成年人休闲活动。
3.2组团绿地的规划布置类型
根据组团绿地在居住区组团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即:(1)庭院式组团绿地;(2)山墙间组团绿地;(3)林荫道式绿地;(4)独立式组团绿地;(5)临街组团绿地;(6)结合公共建筑、社区中心的组团绿地。
4、城市宅旁绿地的规划设计
在城市居住区绿地中,住宅庭院绿地面积大,分布广,使用率高,对居住环境质量和城市景观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各种因素。
(1)要结合住宅的类型及平面特点、建筑组合形式、宅前道路等因素进行布置,创造宅旁的庭院绿地景观,区分公共与私人空间。
关键词: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速查表;规划设计
前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有效推进广东省佛山市海绵城市建设,根据国家、省、相关部委等相关出台的有关海绵城市文件,佛山市在《佛山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统筹安排了佛山市编制完善海绵城市技术标准相关工作。编制内容涵盖建筑与小区项目、水务项目、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绿地与公园项目的单项技术指引共计四项。《佛山市海绵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作为其中的一项,将用于指导佛山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有关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维护管理、绩效评价及审批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1《指引》的主要内容
《指引》规定了佛山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规划指引、设计要点、施工与监理要求、维护管理要点、绩效评价办法、海绵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审批管理办法等内容。
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速查法研究
2.1规划设计目标选择
交通基础设施类项目海绵城市目标一般包括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径流峰值控制目标和径流污染控制目标。通过分析对比,佛山市把径流总量控制作为最重要的控制目标,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一般采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表征。因此,佛山市交通基础设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采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表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一一对应,即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通过对佛山市近3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得到佛山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见表1及图1).根据佛山市海绵城市导则确定的佛山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进行分解,通过分析佛山市现状及规划的市政道路的断面尺寸,整理出佛山市目前使用最广泛的9种断面尺寸,并针对新建或是改扩建项目确定不同的径流总量控制率,见表2。
2.2速查法的提出
目前通用的对交通基础设施海绵城市目标的可达性采用水力模型或容积法进行验证,但是这两种验证方法均需要大量的基础资料数据并需要通过专业软件进行计算获取,而一般的规划设计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并不完全掌握这些本地资料及熟练运用专业软件的能力,对于下阶段项目的设计和验收确认是否满足规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无法进行确定,因此,本《指引》在考虑缺乏相关基础资料的情况下,首次提出佛山市域范围内的市政道路(包括兼顾市政道路功能的公路)可根据项目实际建设情况,通过速查表,速查得到各种类型市政道路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评估值,设计单位、管理部门通过图2所示流程,对照相应的佛山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要求,进而得知各类市政道路项目海绵城市目标的是否可达。管理部门通过审核,认为目标可达,方可允许进行下阶段施工,否则应出具意见并要求设计单位修改设计方案,直至海绵目标可达为止。
2.3速查法建立
速查法的建立需要先对相关设计参数进行统一规定,来确保后期的数据一致,当后续进行速查表使用时,其相关设计参数应满足表3~4的要求。1)分析道路长度、道路总宽度、绿地宽度、人行道宽度、车行道宽度、人行道透水利弊、下凹深度等因素在不同参数情况下对道路雨水径流控制率的影响。2)搜集佛山市典型道路断面约138种,通过对道路宽度、道路路幅数、绿化带的宽度等因素进行汇总分析,将原有的138种道路断面进行汇总整理归类为88种断面。3)建立水文模型进行分析:分别对88种断面按照道路总宽度、接纳客水的绿地比例两个因素运用美国环保署开源软件EPA-SWMM进行模型模拟,共进行176种模拟分析。图3列举了111~130m宽道路的分区断面图。①接纳客水的绿地:指与机动车道、辅道相邻的,可接纳解冻车道、辅道雨水径流的道路红线内绿地;②受控机动车道:指雨水径流能进入相邻绿地进行控制的机动车道和辅道;③接纳客水的绿地比率:指接纳客水的绿地面积通相应受控机动车道面积之比。图3110~130m宽道路分区断面图4)回归分析:将176种模拟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并对设计参数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比较相关系数(R2),确定相关性最大的回归方程。5)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接纳客水的绿地比率之间采用对数回归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在0.8574~0.9963(如表5所示)。6)计算以上9种断面在不同接纳客水的绿地比率和绿地分别下沉10cm和下沉15cm时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图3和表6列举了111~130m断面情况下的计算结果。
3结论
关键词:防灾避险;绿地规划
1 衡水市地震地质概况
衡水市区地壳表层属第四系地层,地表原状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一般在100~120kpa之间。衡水市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级,河北平原活动构造带在市区西侧和东北侧穿过,对市区影响较大。主要断裂无极—衡水大断裂、沧西断裂、衡水西断裂、明化镇断裂、马村断层,均形成于晚第3纪以前,全新世以来无活动迹象,为非全新世活动断裂。属区域性较稳定地区。
2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作用
防灾避险绿地是城市综合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震等典型城市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发生时,城市园林绿地同学校、步行空间、站前广场、户外停车场、体育场等其他城市开敞空间共同成为防灾、减灾及救灾场所,通过减灾绿地的建设来减轻地震等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及其一系列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3 规划原则和目标
建立大安全观的思想,倡导安全、减灾、环保,将防灾避险绿地体系规划纳入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
通过城市园林绿地的防灾避险规划,增强绿地在灾害发生时的应变能力,利用城市各类园林绿地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水平。
根据城市结构形态及自然条件,结合城市其它开敞空间的布局合理分布各类绿地,规划依据绿地位置、功能、规模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减灾功能。一旦发生震灾或其它城市灾害,防灾避险绿地和其它城市开敞空间可以共同起到迅速疏散灾民的作用,为减灾救援赢得时间。
适当提高城市绿地规划指标,使城市具备相当面积的绿地,为抗震救灾提供基本安全场所。
对纳入到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的园林绿地,做到在灾害发生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达性,以充分发挥其减灾作用。
4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体系规划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应当在绿化带建设的基础上,完善连接大公园、河流、农田等开敞空间的防御与避难网络系统。防灾绿地避险体系,主要由点、线、面的体系要素组成。其中,“点”是综合避难、救援场所和紧急避灾场所,主要由公园绿地和居住区附属绿地组成;“线”是指避难通道和救灾通道,主要由防护绿地和道路附属绿地组成;而“面”则是城市的农田与自然林带等非城市建设绿地组成。通过点、线、面的填密组合,将城市灾害防御、防灾减灾和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互救活动良好的结合起来,发挥城市防灾绿地的功能与效用。
4.1 综合避难、救援场所和紧急避灾场所规划
4.1.1 综合避难、救援场所。作为综合避难、救援场所的绿地,以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大型带状公园、社区公园、街旁绿地为主体,包括:人民公园、怡水公园、孔颖达公、滏山公园、植物园、儿童公园、体育公园、文化公园、董仲舒纪念公园、中华公园、利民公园、城南公园、西郊公园、南门口公园、八里庄公园、体育休闲广场共16处。作为避难和综合救援场所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保证绿地在尽可能多的方向具有可达性,各出入口要面向6m宽以上的道路。全园建设无障碍通道,公园的出入口须有足够的宽度,确保各个出入口可以永久、安全、快速的自由进出。
(2)应根据公园的规模确定公园中自由广场和开敞地的比例,以便于灾害时搭设帐篷、堆放物资等救援用途。部分铺装广场应提高铺装标准,供紧急状况下直升机起降的使用。
(3)公园四周种植乔木和绿篱,特别是在紧邻高层建筑的公园边界,要列式种植足够宽度的乔木及绿篱,使之成为绿化缓冲带,在相邻建筑发生倒塌和火灾时,减轻公园绿地的受灾程度,确保公园绿地作为减灾场所的安全性。
(4)公园内避免设置大型构筑物,如设置大型构筑物,则四周需留出足够大面积的空地。园林小品建筑应选用轻化屋顶,其它公园设施的材料选择应考虑避免产生次生灾害,所有园内设施要做到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5)除功能上必要的硬质铺装外,公园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绿地面积,增大公园绿地的绿量,保证公园绿地作为综合救援场所的安全性。
(6)保证园林植物有稳固的栽植基础,保证树木具有足够大的支撑力,保证必要的灌水设备,定期养护、管理,维持树木的健康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树木的减灾效应。
(7)保证公园绿地能容纳防灾生活圈内瞬间产生的大量人潮,公园或广场应具有强烈的标志性并易于辨识,必须与生命线系统,物资供应系统和信息情报系统衔接,具有良好的生活保障能力。
4.1.2 紧急避灾场所
其它的公园绿地及附属绿地中,凡面积达到600m2以上、与居民点相邻、具有方便的对外联系通道、附近没有高大建筑物、构筑物的绿地,规划为户外紧急避灾场所。作为紧急避灾场所的绿地,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社区内面积大于600m2的集中绿地是居民就近紧急避难的重要场所,由于其周边紧邻建筑较多,受灾率高,潜在的危险性大,因此四周要有足够宽度的缓冲绿地,确保空间的安全。
(2)作为避难和综合救援场所绿地的所有规划设计条款,均适用于紧急避灾场所绿地的规划设计要求。
4.2 疏散、救灾通道规划
规划以城市主干路、次干路、部分支路作为避难通道,以过境公路、国道及城市主干道为救灾通道。避难、救灾通道的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避难、救灾通道的主要功能是快速疏散、联系交通,在灾害发生时,安全性、可达性的保证是各级避难、救灾通道的基本要求。
各级避难、救灾通道务求保证连续、安全、畅通,形成自各类建筑出入口,到各避难、救灾场所都可以快速顺畅到达的绿色网络,在非常时期有效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沿城市支路以上级别道路的建筑应后退道路红线5~10m,道路两侧应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建筑红线。
道路两侧规划尽可能宽的绿化缓冲带,缓冲带建议配置行列式乔木和绿篱,在高层建筑倒塌、崩落和火灾发生时,减轻城市道路的受灾程度,保证通道的安全性和可达性。
4.3 灾害防御带圈规划
将城市的农田与林地规划为灾害防御带圈,通过防御性的城市防灾绿地形成的灾害防御带圈,使得城市灾害局部化,杜绝灾害传播性,并大大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次生灾害,从而起到预防与抵御城市大型灾害的作用。
5 衡水市防灾避险绿地设置
避灾防灾绿地包括中心避灾绿地、固定避灾绿地、紧急避灾绿地、避灾通道和救灾通道。各类防灾避灾绿地规划建设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中心避灾绿地9处:颖达公园、怡水公园、河东公园、市政公园、迎宾生态公园、滏阳生态文化公园、滏阳河森林公园、植物园、滨河带状绿地。
固定避灾绿地17处:裕华公园、白庙公园、利民公园、龙眼公园、站北公园、体育休闲广场、中华公园、桃林公园、文化公园、人民公园、南城公园、南门口公园、翠微公园、富强社区公园、太阳城社区公园、吴公渠带状公园、老盐河带状公园。
紧急避灾绿地:衡水市除中心避灾绿地、固定避灾绿地外的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带状公园、附属绿地等构成。
关键词:中职学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中职学校开设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系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园林专业中实用性较强、综合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较多的一门课程。如何教授中职学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这门课,培养园林绿化建设事业技能型人才,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本文从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教学3方面,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1 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1.1 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文化基础不高,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将来的学习。由于基础差,在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中,又没有正确的引导,甚至还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学生渐渐地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后面的学习就成了难题。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变得很难。
1.2 目标不明确,没有进取心
中职学生年龄为15~18岁,很多人是从初中就直接面对职业教育,他们的心理素质还远远没有达到接受职业教育的要求,个别年龄小的,可能还会先就业后成年,因此,这个关键的3年里,学生会逐渐定型,形成一些固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必须好好把握这几年,在教授过程中,不光是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实际操作的方法,还应该更多地传授他们正确的思想,使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成熟和成长起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小孩子一样地幼稚和无所事事。
1.3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习知识不光是需要聪明的头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更重要。比如说,课前预习,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到了上课的时候重点听老师讲的这部分内容,课后可以再请教老师,然后自己再复习。这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没有几个懂。从来都是直接听课,从头听到尾,最后听得头昏脑胀,非重点的,好笑的就记住了,重点的、枯燥的就和没有听过一样。而这个时候,学生会很快地得出自己不是学习材料这个结论,马上放弃学习。
2 优化课堂教学
2.1 设计好绪论紧紧抓住学生
设计好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绪论,会给学生带来先入为主的影响,其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通过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案例,给学生分析、讲解,从而激发、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生动、直观的案例,是引起兴趣和注意的关键。
在绪论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把一些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成功的案例制作成课件,展现给同学们,对每一个景区的绿地规划,提炼出特点,使同学们有一个简单深刻的记忆。
如:友谊南路道路绿地,给同学们看一张友谊南路路侧绿带微地形起伏与植物配植的效果图,该图在绿地竖向设计上采用了新颖的地形起伏地和微地形起伏,通过人造高低不一的起伏地形,形成了绿化景观的舒缓起伏,从而营造出流畅自如、高低错落的自然园林景观效果。通过地形塑造,不仅使平面道路呈现出立体化效果,最重要的是整条道路绿化的绿量也平均增加了20%以上。
再如: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友谊南路路侧绿带树种与配植的3张效果图,在树种的选择上,这条道路共栽植24种树木,其中包括许多名优树种。常绿乔木有雪松、桧柏、白皮松等;落叶观赏乔木有千头椿、合欢、栾树、火炬、法国梧桐、馒头柳等;观花灌木有红叶李、红叶桃、紫叶矮樱等;常绿小灌木有丝兰、铺地柏、小叶黄杨等;可修剪小灌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在季相景观营造上,上述这些大乔木大多四季常绿,将形成冬季的主要风景;夏天相继开花的合欢树和栾树、春天开花的红花洋槐、秋天形成红叶风景的火炬树。这些树木不仅起到改善城市空气环境、降低噪声污染的作用,还能起到丰富绿化的视觉效果。
通过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同学们了解学习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目的,将来能够独立设计小型园林设施和主要利用植物进行环境景观设计,并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协调关系。
2.2 优化教学方法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中实用性较强、综合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较多的一门课程,而中职学生对学过的园林知识往往掌握得不牢固,过一段时间自然忘得差不多了。这时,需要教师把以前学过的园林知识与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整理出有条理、很清晰、有特点、很简单、好记忆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重新拾起学习的兴趣,学好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这门课,更好地为园林绿化建设事业服务。如:在讲解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时,结合天津梅江生态居住区芳水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案例,归纳出园林绿地规划的设计流程,见表1:
通过上述的学习,同学们对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程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让同学们现场进行模拟。比如:要建一个中山君怡花园,有的学生扮演中山君怡花园的开发商,有的学生扮演设计院的设计师。双方见面后进行沟通,把设计任务交给了设计师。设计师接受设计任务后,让同学们尽情地发挥。在课堂上,有演员,也有观众,每个同学都是评委。观看表演后,大家开始点评,围绕着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程序各抒己见。如设计师向开发商阐述方案的设计理念、平面功能布局及风格特点后,开发商询问植物种植设计有哪些特点,设计师回复植物配置以多植乔木作为基调,可产生规模生态效益;在楼间的经典部位以大片种植花灌木和草本花卉点景,以产生以花取胜的特色来;以常绿、落叶树种综合搭配,寻求植物之间最佳的生态关系和美学关系。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很快掌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程序。
3 加强实践教学
3.1 加强对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案例的分析
加强对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案例的分析,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掌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的必要教学环节,其更深刻的内涵是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掌握从科学与艺术等不同角度分析实例,学习各地区、各类型、各层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范例的设计手法。
如:在讲天津梅江生态居住区芳水园环境景观设计中,是围绕“生态”为设计主线,体现环保和追求“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植物配置突出“生态”和“芳水”这2个特点,通过植物来改善空气的质量、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气体、阻滞尘埃等,以多植乔木产生规模生态效益,大片种植花灌木和草本花卉,以花取胜的特色;在水里和湖岸,以种植水生植物与花灌木相结合来丰富水景,以产生“芳水”的个性来。所用的植物见表2。
通过上述对案例的分析,同学们可以学到在进行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时,必须确定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整套设计方案必须围绕设计主题进行布局和组织,使设计有特色、有个性,新颖独特,实实在在。只有这样的好环境,才能真正成为人们追求的热点,并有效地增加附加值。另外,同学们还可以学到植物的配置,掌握天津地区适地适树的树种。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有以下因素:①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很好地生长。②重视植物多样化。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能观赏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还能观赏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从而达到步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③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园林植物配置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种形式,这样不仅欣赏到孤植树的风姿,也可欣赏到群植树的华美。
3.2 加强作图实践
通过作图,提高学生作图技巧,在作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设计理论的应用,在作图实践中领悟设计原理,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进行园林规划和园林设计,逐步形成自己的规划设计风格,达到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的学习目标。具体做法:一(下转第87页)(上接第79页)是结合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与各类绿地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观摩总结各类园林绿地建造规律,评述各具体园林绿地的得失,收集成功案例的平面图、立面图;二是选一个规划设计相对好的园林绿地,进行实地参观讲解评述讨论,并与理论相结合,找出原设计图,细读原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进行第2次评述讨论,分析其得失,再以原地形图与设计交底要求学生进行园林规划和设计,在完成园林规划和设计后对比原始设计图,再次评述讨论。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设计图,使同学们不仅掌握作图的技巧,而且还能发现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达到用心设计的目的。
总之,在中职学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教学中,必须重视技能的培养,通过“观察、研究、作图、感悟”的综合教学实习过程,尽快提高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能力,成为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实用人才。(收稿;2012-12-20)
参考文献:
[1]王浩.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设计;道路规划;绿地规划
1.城市规划的内容
通常,人们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它是由城市权力机构制定,并经上级政府批准的在一定年限内关于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等部署,以及城市用地、建筑和设施等布局的地方性法规或法律效力的文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们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2.规划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1)结合城市新的形势,应从发展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制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研究并确定县域范围内各乡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结构。(2)进一步科学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发展方向,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如调整城市的工业结构,合理布置工业用地,通过规划有效地确保城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3)在当前形势下,城市规划应当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创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名城风貌。充分考虑山、水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与自然生态风景有机结合的现代化山水城市。(4)城市规划离不开城市的交通、信息等方面发展,为此规划应当调整城市用地的功能布局、交通网络系统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城市的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3.规划技术路线
3.1 城市规划原则
(1)区域整体原则:把握城市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趋势与规律,调整城市用地的功能布局、交通网络系统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布局,提高城市环境综合质量,寻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努力实现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的目标,使规划统筹安排、持续发展。(3)客观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充分认识城市发展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规划即具高起点、高标准、长远性,又要与实际密切结合,寻求切合实际的城市开发策略、发展指标与阶段目标。使规划适当超前,兼顾现实。(4)特色原则:充分提炼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现状特点,发挥较好的自然条件优势,在城市形象和整体空间环境研究的指导下,进行城市景观特色的创造,使规划精心构思,体现特色。
3.2 规划技术路线
(1)尤其是加强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展开有针对性的一些专题研究。(2)重视现场踏测和基础数据的分析。对城市用地现状、近期重点工程地质条件、县域城镇发展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为规划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3)重视与周边地区发展的比较分析。重点分析万载在江西省、宜春市、以及周边地区的地位与职能,分析周边城市对万载发展的各种影响。(4)应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技术,分析城市经济、人口、土地、基础设施状况;采用模型预测、综合评分等方法进行人口预测和方案比较。(5)以城市规划学科为主体,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其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发展和方案及规划重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论证。
4.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决定着城市未来发展。道路交通规划一方面为了满足居民的出行方便,另一方面可有利于发展当地经济。为了充分发挥城市道路交通作用,道路交通规划规划原则,从区域角度出发,协调县际交通和县城内部交通两个层次,处理好城市道路与公路(省道、县道)、水运交通之间的关系。根据城市当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城市道路系统宜采用“自由式+方格网”的模式。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盘活土地存量,合理开发增量土地,提高城市运转效能为目的。明确道路系统的功能和等级,提高道路作用效率,强化各组团之间的联系。
其中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目的是让居民在出行活动中掌握主动权,能自由选择和换乘各种交通工具,达到最方便、省时、经济的目的。结合城市地势的自然条件以及城市发展规模出发,交通发展方向宜采取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私人交通(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作有益补充,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协调发展的方针,达到近距离出行以自行车、步行交通为主,远距离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同时完善步行系统,保持人行道的连续性、安全性,在局部商业段,设置商业步行街。
5.居民与工业的规划协调
每个城市规划都离不开协调城市居民与工业规划发展,城市规划应当合理处理好居住与工业、商业、行政办公等用地的关系,使居民工作生活方便、居住舒适。集中紧凑布置居住用地,并分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对旧城居住区的改造,改善居住环境。
对于城市工业布局应当充分考虑县城的生态环境,做到既发展工业,又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统一。处理好工业区与居住区及办公区之间的关系,缩短居民上下班之间出行距离,避免给城市道路交通造成压力。同时应当考虑分期建设的的经济合理性,留有远期发展备用地。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东部工业园建成高起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另考虑工业园区远离城区,要同时注重居住、商业、邮电等设施的同步建设。规划时,在工业用地调整方面,应当规划将城中心区内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企业实施整体搬迁,对城中一些小块工业用地可规划改造为居住或商业用地。
6.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每个城市的规划都需要有绿地规划,通过实践表明,城市的绿地规划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很多城市规划都为了创造出一个空间特色鲜明、环境绿化优雅的山水园林城市形象。
城市绿地规划原则应当结合绿地系统及景观风貌规划,应充分利用龙河公园、龙河等自然景色及水体,结合城市的性质,将城市公共绿地与生态绿地连成一体,创造出充满山水特色的绿化景观。同时根据城市当地的景观特点和植被风貌,进行水土保持,充分发挥绿地的环境效益,使大气、水体及噪声等主要环境指标符合要求。提高人均公共绿地指标,人均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以上。在建设园林绿地的同时,强调保护措施,以便更快、更全面地创造出优美的城市空间和良好的环境。
绿地系统规划可通过由成片的郊区生态景观绿地,城市公园;带状绿地,滨河绿地和街道绿化,点状的小区级公共绿地、小游园和单位附属绿地构成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绿地系统。城市风貌景观是城市外在的形体、色彩、建筑风格与环境艺术景观的整体感受以及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主要由景观轴线,景观区域以及环境艺术小品构成。
7.结语
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每个城市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状态、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并且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张钦楠. 建筑设计方法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生态景观
一、银洲居住小区概况
银洲居住小区位于米脂县城,南临世界广场,东接银洲路,北连治黄路,西临无定河畔,建筑面积2.5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16万平方米,铺装及道路面积1.33万平方米。米脂县在陕北黄土高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温暖多风, 夏季炎热干旱,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秋季凉爽,降霖明显,年平均气温8.4。C,一月平均气温-9.C,极端最低气温-24.8。C,极端最高气温39.7。C。
1.银洲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必要性
1.1生态建设的需要
1.2环境建设的需要
2.3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银洲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银洲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1],体现出一种纯自然的设计理念,尽量以本地植物元素为主,做到符合人们的口味和心理,使人们可以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以及鸟语花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之间的和谐。
2.2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银洲居住小区设计中就是要合理利用陕北的立地条件,倡导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园林植物,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又能节省不必要资金投入。
2.3科学布局的原则
在银洲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居民对通风、光线、日照的需求,我们要做到合理布局,确保园林景观的质量。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面积不少于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一,在植物布局方面,园林景观与小区生活、文化紧密联接,对于景物布置要做到一步一景,处处都是“柳暗花明”的感觉。
3.银洲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
3.1.(1)平面布局:该居住区采用了均衡自由式。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自由分区,但在总体上给人均衡合理的感觉,自由活泼又不失严谨。平面设计中注重色彩的处理,规划设计中利用有色植物如红叶小檗、金叶犹太、丰花月季,珍珠梅,玫瑰、榆叶梅等地被植物使绿地有一定的色彩变化。(2)立面设计 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布局有机结合,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乔灌木、建筑小品、立体花架绿化等来塑造立面效果。
3.2小区道路及园路设计
居住道路采用了环行道,园路设计采用环线性流畅形式以分隔绿化空间,改变空间形状。小区道路绿地是小区绿化骨架,即对居住区内主干道路、分支道路及宅前小路两旁的绿化,从而形成一个绿化带,主要起美化环境、遮阴纳凉防风减噪、降尘等防护功能。主要设置花灌木、高大乔木、草坪等,(1)在布局上采用乔灌木相结合手法,给人移步换景,别致多样的视觉感受。(2)主干道树种以油松、国槐、垂柳为主,花灌木合理达配。
4.小区绿地景观设计
4.1中心绿地
小区布局有明显的功能区和清晰的浏览路线,主要设置花木、草坪、水面、花架、凉亭、雕塑、健身设施和铺装地面等。区内公共绿地由雕塑广场三大部分组成。并由环型干道相连,惯穿全区,使达到协调统一的景象。(1)雕塑广场,三国美女貂婵布置于广场中场中心,四周米脂传统剪纸艺术用不锈钢版装饰布置于东侧,象征着勤劳、勇敢、爱国民族的精神,预示居民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2)健身广场,设置体育器材,便于居民健身锻炼,增强体质,在其旁设置一些具有不同使用价值及功能的坐凳,博弈设施,便于居民休息,闲聊为主,结合孤植树、花架、凉亭做到景为人用。
4.2宅旁绿地
主要是指对住宅建筑附近的周边的绿化,规划绿化率达90%-95%[3]为居民直接提供清新空气和优美舒适的生活的环境,因此它是绿化的重点。植物选择以观花、观叶、观果的各种花灌木、宿根花卉、草坪为主。宅园主要设置花木、草坪、健身休憩设施和铺装地面等。(1)为合理利用绿色资源,宅旁行列式绿地上以居民参与为目的,布置大量的游步道。(2)设置适当的健身器材,使人们停留于绿色空间,健身又赏景,淘冶情操。
5.园林绿化设计
5.1植物配置原则:
(1)以大乔木为主,形成小区绿化的空间骨干和小区宁静生活的绿色屏障,使小区融入一片高低错落、或浓或淡、四季景观与色彩变化丰富的绿色之中,构建良好的小区生态环境。
(2)以品种丰富的亚乔木、花灌木为辅,与大乔大配合,形成乔、灌、草、地被植物密切结合的复层种植,突出生态效果与景观效果,构造人体舒适尺度的绿色空间。
(3)以宿根花卉(石竹,景天)为点缀,丰富小区绿化色彩,配合丁香、丰花月季等香花植物,使小区四季鸟语花香。
(4)对建筑周边进行基础栽植,软化、美化建筑基础。以低矮的花灌木、香花植物为主,营造窗前美景又不影响采光通风。
5.2选用树种:
1、适应上层栽植落叶乔木:、国槐、银杏、五角枫、臭椿树、白蜡、垂柳、红叶李。适应上层栽植常绿乔木:樟子松、油松、侧柏、云杉。
2、适应于中层栽植的灌木:丁香、珍珠梅、玫瑰、连翘、碧桃、榆叶梅、红瑞木。
3、适应于下层栽植物:红叶小檗、金叶犹、臭柏、丰花月季、景天、石竹、草坪草。
5.3水景设计
在小区内设置了小湖泊,布设在中心绿地区广场入口处,并在其上建有小石拱桥,,并配有驳岸、跃水、喷泉,形成了理性和浪漫的交织。
5.4其它配套设施
在小区配套设施中,居住小区配有照明灯光。绿地喷灌等配套设施,提供给居住者们,便利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形式;设计原则;景观设计
Abstract: urban road landscape is perfecting the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maintaining natural key elements of the ecological balance, becaus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modernization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make cities expanded, the traditional urban layout, structure, form no longer can adapt to the way modern way of life, the function of modern city, layout was entirely modern transportation contact methods of the restriction.
Key words: the city road; Road form; Design principle;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城市中的快速路、交通干道,由于大量的交通量与快速行驶的特点,从而带来道路的大尺度、建筑的大尺度、大体重以及道路环境中其它景观元素的扩大。因此需要应用心得理论与方法,并把车速作为重要因素渗透到环境研究与设计的各方面去。
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1.1 尊重历史的原则
城市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同时也要向前发展。对于传统和现代的东西,我们不能照抄和翻版,而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
1.2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主张不为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整体的和长期的环境代价,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这一思想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要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如何结合自然环境,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性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1.3 保持整体性原则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第二,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
2.4 连续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连续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视觉空间上的连续性。道路景观的视觉连续性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及道路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第二,时空上的连续性。城市道路记载着城市的演进,反映出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进、文化演进和人类群体的进化。道路景观设计就是要将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充分反映这种演进和进化,并能为这种演进和进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内容
道路绿地是道路空间的景观元素之一。一般道路、建筑物均为建筑材料构成的硬质景,而道路任何其他材料所不能替代的。道路绿地不单纯考虑功能上的要求,作为道路环境中的重要视觉因素就必须考虑现代交通条件下的视觉特点,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协调,力求创造更加优美的绿地景观。
(1)城市道路绿地要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城市从形成之日起就和交通联系在一起,交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现代化的城市道路交通已成为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系统。由于城市的布局、地形、气候、地质、水文及交通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路网。由于交通的目的不同,不同环境中的景观元素要求也不同,道旁建筑、绿地、小品以及道路自身设计都必须符合不同道路的特点。交通干道、快速路的景观构成,汽车速度是重要因素,道路绿地的尺度、方式都必须考虑速度因素。商业街、步行街的绿化,假如树木过于高大,种植过密,就不能反映商业特点。又如居住区级道路,与交通干道相比,由于功能不同,道路尺度也不同,因此其绿地树种在高度、树型、种植方式上也应有不同的考虑。
(2)城市道路绿地应起到应有的生态功能。
绿地犹如天然过滤器,可以滞尘和净化空气,行道树尤其是乔木具有遮荫降温功能,绿地植物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树木能吸收一些有害气体,并能杀灭细菌,制造氧气,低矮的绿蓠或灌木可以遮挡汽车眩光,也可以作为缓冲栽植,绿地可以隔音和吸收噪音,绿地还可以防风、防雪、防火。
(3)城市道路绿地设计要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
道路空间是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在交通空间有各种不同出行目的的人群。道路上的人流、车流等,都是在动态过程中观赏街景的,而且由于各自的交通目的和交通手段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不同性质的道路上,要选择一种主要用路者的视觉特性为依据。如步行街、商业街行人多,应以步行者视觉要求为主。设计应以人为本,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在进行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只有考虑到上述不同交通方式产生的视觉特点,正确地应用于设计,才能形成具有时代气息的道路景观。
(4)城市道路绿地要与其他的街景元素协调,形成完美的景观。街景由多种景观元素构成,各种景观元素的作用、地位都应恰如其分。一般情况下城市绿地应与道路环境中的其他景观元素协调,单纯地作为行道树而栽植的树木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
(5)城市道路绿地要选择好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优美、稳定的景观。城市道路绿地中的各种园林植物,因树形、色彩、香味、季相等不同,在景观、功能上也有不同的效果。根据道路景观及功能上的要求,要实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就需要多品种配合与多种栽植方式的协调。
(6)城市道路绿地应与街道上的交通、建筑、附属设施、管理设施和地下管线、沟道等配合起来。为了交通安全,道路绿地中的植物不应遮挡汽车司机在一定距离内的视线,不应遮蔽交通管理标志,要留出公共站台的必要范围以及保证乔木有适当高的分枝点,不致刮到大轿车的车顶。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绿篱或灌木遮挡汽车灯的眩光
(7)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应考虑到城市土壤条件、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历史的城市内土壤成分比较复杂,一般不利于植物生长,其他方面如浇水、除虫、修剪也会受到管理手段、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这些因素在设计上也应兼顾。总之,道路绿地的规划设计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保持道路景观的长期优美。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景观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作为景观设计师,在对道路景观设计进行多方面考虑的同时,还要更多的吸取国内外好的设计作品,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设计思想及设计理念,让设计不断创新,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周荣沾.城市道路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2]CJJ37-9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关键词:炼焦分厂 植物配置 绿地 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现代植物造景学科的内涵包含了生态、景观、文化等多种功能,植物景观设计在注重单体植物配置的生态学及美学原理的基础上,以植物改善整体环境的生态效益和生态景观为主要目的。
本文以梅山钢铁炼焦分厂区域的植物景观设计为例,向人们展示一个具有现代特色的绿色厂区,指导思想是以绿为主,绿美结合,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改善环境、健全生态、卫生防护、美化环境、增进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功能。从生态学观点、净化保健观点及美学观点出发,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做到绿化、净化、美化的和谐统一。
2、炼焦厂区概况
梅山钢铁炼焦分厂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外新建,毗邻板桥汽渡,东、北面为苗圃区,南面为宝钢化工企业,绿化面积约为144000平方米。炼焦分厂于2006年建厂,在老厂的基础上进行拆除和新建,工程分批施工和投产使用,绿化用地的土质较差。炼焦分厂的生产任务主要是为高炉提供冶金焦炭,对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烟尘和粉尘。
3、厂区植物配置特点
3.1结合厂内建筑布局,形成绿地系统
按功能分区来进行具体布局,炼焦分厂有煤场区域、办公服务区和生产区,各区域的成片绿地在保证防护和净化的基本功能前提下,既要各具特色,又要多样统一,重点地域还要布置得丰富多彩。所以,在总体布局时,我们力求通过道路系统的绿化把各片绿地串联起来,形成有分隔、有联系,分而不乱,达到点(独立的小绿地)、线(道路绿化、林带)、面(大片绿地)完美结合的整体环境绿化系统。
3.1.1煤场区域
煤场区域是堆放焦煤、焦炭和无烟煤的场所,煤的输送会产生大量的煤灰,煤场的四周已经用高20米的防尘网围挡。为进一步阻止煤灰扬尘的扩散,我们沿防尘网走向的带式绿地采用了多层乔灌木混交密植形式,布局防护林带,树种采用栾树、榉树、女贞、夹竹桃、木芙蓉等各类抗粉尘树种。而在工人的操作间和机房附近的块式绿地则采用自然式布局,如女贞、棕榈、广玉兰、槐树,桂花、木槿、石楠、枸骨球、海桐球等,既达到了改善小气候和卫生防护的作用,又不失美观大方。
3.1.2办公服务区
办公服务区主要有办公楼、食堂和浴室等建筑。本区域距离煤场区域及其它污染区域都稍有距离,所以在树种选择上余地较多。考虑到此处为单位员工日常上班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我们在园林布局上,努力考虑增加一些色叶、香花观赏树种:停车位遮荫采用了树冠庞大的庭院树合欢;围绕办公服务区的植物配置主要选用广玉兰和银杏作为骨干树种自然式布置,桂花、红枫、紫薇、丁香巧妙点缀其中,丰富了植被中层空间层次,另外,还将结香、海桐球、黄杨球,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等低矮植物流线型布置,进一步丰富了整个办公服务区的视觉、生态效果。(见图1)
3.1.3生产区
生产区域在炼焦分厂绿地面积内占比较大,如何科学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在实践中,既要考虑烟尘和粉尘的污染,同时又要尽力考虑景观效果,适度增加树种多样性。所以在布局时,我们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做到适地适树:在厂区各皮带廊重度污染区内大片群植强抗污染植物夹竹桃,并选择红、白等颜色混植以增加视觉效果;在污染相对较轻区域,则采用了栾树、女贞、棕榈、海桐球、木芙蓉等树种林植,显得整齐大气又不失活泼。这样,通过园林植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进行降解和吸附,对大量粉尘起到了阻滞作用,又同时具有工厂绿化特色。(见图2)
3.1.4道路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是炼焦分厂绿化的重点之一,是联系、贯穿全厂各片绿地的绿线,以煤一路靠护厂河一侧的道路绿地规划设计为例,香樟作为背景树,道路绿化宽度不变的情况下,植物配置采用规则式布置,红花檵木、小龙柏和金边黄杨组成图案,桂花和红花继木球行列式种植,作为穿插,形成韵律美。随着道路走向,道路绿地变宽,自然式布置,上层种植榉树、合欢,中层有棕榈、红枫和美人梅,下层种植花灌木,红叶石楠、金叶女贞和桃叶珊瑚,丰富了景观层次。(见图3)
3.1.5厂区大片绿地
厂区生产区域存在三个比较大的绿地,绿地地形整齐,粉尘污染相对较小,分别以“林海漾波”、“ 凝彩”、“ 绿洲写意”为主题进行规划设计,“林海漾波”绿地上种植的香樟和银杏,通过堆土形成大树草坡景观,片植玉兰、桂花、红叶李和樱花,坡形自然生动活泼配以密集的植物群落,加深了视觉的景深和空间感。(见图4)
“ 绿洲写意”利用厂区原有的地形,作微地形处理,在地形的最高点丛植榉树、合欢和红叶李,大量片植广玉兰、毛白杨、香樟和棕榈,突出林植效果,给人以自然清新、野趣盎然之感受,并在草地上片植简洁的组团和绚丽的色块灌木。(见图5)
“ 凝彩”主要突出植物的色彩美,以广玉兰作为背景树,片植红叶李,丛植桂花和红枫,金边黄杨和红叶石楠流线型种植,植物呈现丰富的色彩,渲染了活泼热烈的气氛。(见图6)
3.2植物配置注重比例
规划设计时,注重“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原则,注重植物的常绿落叶搭配,乔、灌、草、地被搭配,创造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采用群落式种植手法,构成复层结构植物群落,保证多种生态进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促使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提高,增进生态系统的抗逆性和稳定性。在地被层次选择书带草、鸢尾、红花醋浆草、麦冬、紫鸭跖草等,灌木层次主要是色块整形灌木、夹竹桃、木芙蓉及各种球类,小乔木层选择丁香、樱花、红枫、桂花、石楠、紫微等,乔木层次主要是香樟、广玉兰、女贞、栾树、合欢等。
同时,充分利用现状条件,综合运用环境艺术处理手法,创造出景观层次丰富的特色空间,形成多样的景观。如坡地景观、疏林草地景观、密林景观等,同时利用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整体形态、层次变化,根据空间类型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并加大常绿量,力求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形成春花烂漫,夏日浓荫,秋日绚丽,冬季常绿的丰富景观。
3.3绿化植物选择
因为炼焦分厂的环境比较差,有许多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因素,如干旱、土壤板结、粉尘、以及有害气体等,所以我们在植物设计上,重点选择能够有效净化空气、抗污吸污、抗逆性强的树种以适应环境。如:海桐、香樟、栾树、夹竹桃、棕榈、银杏、法青、桂花、大叶黄杨等,还充分利用植物的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提高环境质量和增强人体健康的目的。
4.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