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

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

第1篇: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培养职业能力;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培养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主要是使人才不仅拥有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使其具备经济管理技能、经济管理能力等。据了解我国目前对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忽略经济管理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课堂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不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这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逐渐下降,使学生的思维及职业能力得不到提高。

一、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使用网络信息技术

在目前发展迅速的社会中,一些全新的高科技也油然而生,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据了解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我国教育方面被广泛运用,使用其技术对创新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一,网络信息技术具有创新性,比如目前较为流行的微课教学。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掌握经济管理专业中的重点知识,可以对其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还可以对微课视频进行下载,使学生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其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经济管理专业中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是充当指导作用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要想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使用网络信息技术,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及经济管理专业的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运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进行备课,还可创建经济管理专业网站,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其次可以创建网络经济管理专业数据库,使其专业的知识可以共享,比如教学视频、课件及材料等,为学生更好的学习经济管理专业打下基础;最后就要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传递目前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及现状,对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及发展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有重大作用。所以要优化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就要创新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1]

二、实现以学生为主的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新课标中明确表示在教学中要充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在学习中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经济管理知识,积累自身的经验,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还可以使培养出来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满足社会中的岗位需求。

高职院校应该创新改革传统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经济管理专业在教学课堂上充满互动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在进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时制定多种教学形式,比如使学生进行演讲、分组讨论、模拟社会情境等教学方式,都能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并且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下课后做好复习。教师还可要求学生在课下收集关于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课外材料,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能够很好的适应于今后的实际工作。[2]

三、学校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要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要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岗位情况,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领导应该和社会中经济管理行业相互配合,打造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在进行经济管理理论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经济管理专业的岗位工作。学校还可以邀请社会行业中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对学生进行授课,使学生能够了解目前社会对经济管理专业的能力需求及其发展趋势。

学校还可以在校内或者校外创建时间基地,与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经济管理专业可以到行业单位中进行顶岗实习工作,根据教师安排的任务及内容进行学习。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工作,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学校以外的人和事情,提前走入社会,使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很好利用,了解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行业的关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专业能力、爱岗敬业能力及创新精神,为今后真正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3]

四、结束语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那么我国高职教育就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以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职教育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使应届毕业生可以快速的适应社会并且融入社会,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总而言之,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养,是目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核心目的。

参考文献:

[1]杜一馨.基于岗位能力视角的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界,2015(30):140-141.

第2篇: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

一、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一般地说,是体现在人身上,体现在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上。

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认识和解释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是确认了人力资源投资的资本属性,把人力资源当作一种与物质资本具有同等地位的资本。优质人力资本能够迅速积聚物质资本。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则是有效的教育,通过有效的教育开发和提高劳动者的能力。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快速转变的发展阶段,学习成为人们不断吸取新知识和必要技能的重要途径:七亿劳动力需要不断提高技能和继续学习,其中数亿农业劳动力需要通过培训进入非农产业;结构性失业人员需要接受培训重新就业;摩擦性失业不断释放潜在失业者,需要通过再培训找到新的就业门路。

中国人口众多,但人才匮乏。将人力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本,学习、培训和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

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运用制度、政策、组织的学习和教育形式,对现在和未来的劳动者进行学习、培养、训练、配置和利用,以充分发挥人力的作用和创造性。

所有发达国家以及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发展教育、重视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看成是能对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具有重要决定作用的事情,并作为主要施政内容加以规划和落实。

美国学者奈德勒(Leonard Nadler)在其《开发人力资源》一书中,把人力资源开发界定为:1、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培训、学习与教育、培育);2、在一个限定时间内进行;3、旨在产生行为变化。

按照奈德勒的阐述,人力资源开发有三个主要的领域,即培训、培育、学习和教育。具体说来,人力资源开发就是对人的开发,对人所从事的现有工作进行学习与培训,对人的未来工作和任务进行培育,对人的发展和提高进行教育。这说明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教育,不仅限于正规教育,其中包括现代培训。提高全民族素质和人力资源开发都强调每个人需要有机会发展自己,而这一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终生的学习和教育的过程,需要把工作的、职业的培训与社区学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全民族素质,才能形成高素质人力资源。

二、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按照OECD的说法,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1996年,OECD从《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中选录部分内容,以《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为题形成报告,较为系统地讨论了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科学系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知识经济测度的指标体系与统计数据问题。

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也就是高技术经济、高文化经济、高智力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或者说,知识经济就是知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主要要素的经济形态。

应该说,知识是指可以被人们认识、掌握和运用的有价值的信息。OECD将知识区分为四种形式:即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和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OECD认为,信息一般属于前两类知识,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有效地处理这两类知识的需要。而现代经济学,特别是信息经济学,一般地习惯于把上述四种知识都看成为信息,或是深加工信息,或是原始信息。知识不仅是信息,它还涉及到文化、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与教育。

在当前,真正开始迈入知识经济社会的国家恐怕只有美国。其他的发达国家,包括OECD大部分成员国在内,或者仅仅是即将临近,或者是还有着一段距离;对有些国家或者还只是一种概念上的名词。从知识产业的发展水平衡量,我国现在的发展水平还不及美国50年代的水平。1996年,我国知识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06%;而美国在1958年则为29%。以综合指数而言,若把美国现有水平为l的话,我国仅为0.31。但是,尽管如此,我国一些发达程度较高的地区,还应创造条件向着知识经济社会迈进。

知识经济社会所强调的是:

1、知识将成为生产力的主要特征;知识存量不断增加,知识创新不断加速,知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的主要因素;2、知识和智力开发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本;3、知识将改变未来社会人们劳动的含义和结构;4、知识网络促使国家创新体系的进步,科学系统、教育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5、知识和学习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6、人将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主体,终生学习将成为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

贸易、金融和信息的全球化使得缩小国家之间的知识差距变得相对容易。但是,变化的快节奏使得知识差距可能扩大,造成“知识隔离”。这种隔离不仅发生在国家之问,同时也发生在个人之间。

有证据表明,熟练的、适应性强的人员对于利用新的知识爆炸和迅速的技术革命所提供的潜力是非常关键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的差距拉大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素质的差距。结果,不能或较少获得学习机会的人就有可能被知识经济社会所抛弃。

三、学习社会

“学习社会”一词源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R、M、Hutchins)。1968年他发表《学习社会》一书对以往教育进行了批判性研究,提出到20世纪应实现新的教育和社会――学习社会。哈钦斯提出,所谓学习社会“也许就是任何时候不只提供定时制的成人教育,而且以学习、成就、人格形成为目的而成功地实现着价值的转换,以便实现一切制度所追求的目标的社会……”。

哈钦斯主张教育所有的民众使人人为自己而学,协助个人了解他生活所处的环境、事实,使人的潜能充分发展,尽可能发展成为聪慧的人。学习社会的目标在于提供人在任何人生发展阶段的学习机会。

哈钦斯把学习社会内涵看作是:需要终生学习,并确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把学习和教育的本质回归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人文博雅教育要成为终生学习内容中的重要部分;通过终生学习发展人的技能和批判思考能力。

自1970年以后,终生学习、终身教育、迈向学习社会成为世界主导性的教育思潮,各国相继展开终生学习、终身教育与学习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入90年代,在发达国家则走向具体实施阶段,学习社会的理念正在逐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策略。

迈向学习社会在世界成为主导性的教育思潮,体

现在,发达国家有许多官方的和民间的机构和组织努力地推展和实施学习社会。这些机构和组织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5年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中,通过了一项支持人人有学习权的决议案。

在1997年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会议的汉堡会议中,重新提出这项思考,指出学习是一项权利,一种享受,以及一份共同的责任。这种权利为全民所应平等享有。(UNESCO,1996)

1972年出版了富尔的报告书――《学会生存》。

1996年发表了德洛尔的报告书――《学习――内在的财富》。

《学会生存》和《学习――内在的财富》两本书,在全世界起有重大的影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70年代进行“回流教育”(recurrent education)的研究。1973年出版了研究报告书――《回流教育:终生学习的策略》(OECD,1973)。1994年6月,第三届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国际讨论会在日本召开,会议对日本文部省提出的三项终生学习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生学习会议”,会议强调了终生学习对教育、政府和社会的影响,认为如果没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生学习是2l世纪的生存概念”。

在1996年的部长会议中,提出了“全民终生学习”的主张。

欧盟

欧盟于1995年发表名为《教与学:迈向学习社会》的白皮书。该报告书提出,未来的社会必将是一个学习的社会,知识和技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当前社会正面临着三大冲击:资讯社会,国际化和科技知识等。为有效地应对这些冲击,必须要有广泛的基础知识和具有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报告书提出,迈向学习社会的具体途径为:1、鼓励获得新知:可行途径包括建立和能认可制度,促进流动,运用多媒体教学;2、促进学校和企业界的紧密结合:可行途径包括教育对工商界的开放,企业对民众提供训练机会,学校和公司之间的合作等;3、排斥对学习机会的不平等,促进社会的统合,照顾不利群体:可行途径包括开办第二次学习机会,建立欧洲志愿服务体系;4、精熟三种语言:以增广见识,拓展文化视野;5、兼顾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的训练投资:在顾及人民利益的基础上妥善运用。

次年,欧盟将1996年订为欧洲终生学习年。

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

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于1973年发表《迈向学习社会》(Toward a Learning Society)一书,提出构建学习社会的具体构想,包括回流教育、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等(The 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1973)。

美国卓越教育委员会

美国卓越教育委员会于1983年提出了《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的必要》的教育改革报告书中,指出教育改革的重点应致力于学习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学习社会中,教育机会不仅存在于学校内,同时应扩大到家庭、工作场所、图书馆、美术馆等,即个人在工作与生活中均享有教育的机会。

英国“全国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和“全国继续教育与终生学习顾问小组”

英国的“全国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于1997年发表《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指出学习社会的发展将成为今后20年英国所追求的目标,而高等教育的改革对学习社会和发展起有积极的贡献(Dearing,R.,1997)。

同年,英国的“全国继续教育与终生学习顾问小组”提出了《二十一世纪的学习》的报告书,其中指出,英国目前仍然不是一个学习社会,但是需要发展出一种“全民终生学习文化”,将学习社会的前景予以实现(Fryer,R.H.,1997)。

对于“学习社会”的理解,作者将其界定为:所谓学习社会,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终生学习、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保障和实现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各种学习需求和获得社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全民学习权的保障,社会各种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是迈向学习社会的关键。建立和完善终生学习、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是迈向学习社会的基础。

在学习社会:

1、学习将成为一种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终生学习将成为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学习将成为社会一切成员整个生命期的活动。

3、学习和教育将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社会体系,学习机会应向社会全体成员开放,保障全民学习权,整合社会各种学习资源,学习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形态来进行。

4、学习和教育要成为一种社会的责任。学习和教育与社会形成互动,密切交织。教育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了。

5、学习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的自我实现,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推进社会发展和文明社会的建设。

6、学习和教育将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正规的、非正规的、非正式的一切过程;社会的、文化的、专业的、生活的各个方面。

7、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个组织和机构,在行使自己的专业职能的同时,也要行使学习和教育职能。

8、终生学习、终身教育既是学习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迈向学习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四、终生学习和终身教育

终生学习主张个人终其一生都需要学习,终生学习是一种持续发展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终生学习着重从学习者的主体角度出发,强调个人在一生中能持续地学习,以实现个人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的满足。

终身教育着眼于教育客体,着眼于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提供各种教育的场所和机会,建立和架构一个使学习者能够终身受到教育的体系。

终生学习是个人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陛在一生中不断获得满足与发展,是学习权和发展权的实现;终身教育更侧重于创造学习的条件,使人们各种学习需求的实现得以保障。

教育改革的目标是组织一个终生学习、终身教育的完善体系。

二十一世纪的终生学习国际发展趋势:

1、通过民众的积极参与以形成完善的终生学习政策与计划;

2、从自身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背景出发,探索和采用适宜的终生学习模式;

3、发展创新的终生学习理念与行动;

4、运用信息与通讯科技扩展终生学习的机会途径;

5、把终生学习与知识经济和发展学习文化紧密结合;

6、促使人人成为自我导向的终生学习者。

五、现代培训和开发(T&D)

(一)全民的(for alI)和终身的(1ifelong)

1994-1995年的IALS的数据显示,每个成人在-25 64岁之间,预期的培训年限累计超过5年。

现代培训力图突破传统教育僵化的管理模式,建大培训对象的范围,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二)以学习者为中心,个人参与

学习者是培训活动的中心。培训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培训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培训管理方式的确定,都要以学习者的现实需要和特点为出发点。

现代培训反对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因为在这样一种教育过程中,学习者的需要、个性以及知识经验被忽视了,因此很难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激发学习者参与的兴趣与热情,也就很难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三)社会参与,有效协作

现代培训机构需要社会参与,和机构外的团体加强合作,以使学习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支援,更多的学习机会。

合作网络:

1、与本地及海外高等院校合作,合办课程及订立学分认可协议。

2、与工商界合作,合办职业课程、持续专业进修课程和再培训课程。

3、与社区合作,进行各种学习、教育和文化活动,实施非正规与非正式的学习和教育活动。

4、与资讯科技界合作,开展网上学习。

(四)灵活开放,弹性化

灵活开放,自由进出。由学习者自己决定在什么时候学习,用什么方式学习。

学习阶梯,多元衔接。任何学历的学习者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现代培训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及全面的开放性,要求现代培训的模式是弹性化的,它要实现现代培训的可选择性,充分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如学习时间与空间的可选择性、学习层次的多样性、学习内容的丰富性等。现代培训的弹性培训模式包括以学分制为特色的弹性管理体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互动为特征的培训方法体系、以发展性和个性化为特征的评价体系、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支持体系等等。

(五)学分转换与互认,学分银行

现代培训是开放的培训体系,学习者可以在各类培训体系、在正规教育场所和非正规教育场所之间进行流动。不同机构之间的培训是融通的,可以互认学分,以提高培训的效率。

学分是可以积累的,学习者可以在不同专业、院系、校际甚至地区之间选修课程,并实现学分互认。学习者的上课时数、报告、论文、考试、实习等都可计入点数(credit)。因此,任何学习的方式都可累计积分。

此外,学分还是可以转迁的。建立学分转换制度可以使学习者不仅能够在不同学习领域或专业、院系、校际、地区之间甚至不同国家之间流动,而且也满足了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对学习、教育提出的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要求。

第3篇: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的根本特征是: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知识型工人”是知识社会的主力军;学习和教育将成为知识社会的中心;“创造性鸿沟”将会加大;道德问题将会凸现,社会不平等将会加剧。知识社会要求教师的教学不但要面向知识社会,做知识社会的催化剂,而且还要能超越知识社会,做知识社会的应对者。这一要求应该成为教师职业的最高理想

知识社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创造性的同时也是毁灭的力量,即知识既可以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从而增进繁荣,也可能破坏和瓦解社会的秩序,因而是每个社会都要警惕的。“教育将成为知识社会的中心,学校将成为知识社会的关键性机构”。因此,促进知识社会的发展、应对知识社会中的问题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核心使命,当然,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教师的核心使命。

一、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

1.知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知识。贝尔认为,知识社会是社会的一种经济上的转型,即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业经济转型到劳动力中的多数高度集中于服务、思想和通讯的后工业经济。德鲁克认为,在知识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并且将来也会是知识。社会价值是由“生产力”和“创新”创造出来的,两者都是“知识”在其中的实际应用。卡斯特尔斯认为,在工业发展模式中,生产力的主要来源依赖于新能源的引人,依赖于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人们分散使用能源的能力。但在新的信息发展的模式中,生产力的主要来源则依赖于知识时代的技术,依赖于人的信息处理的能力与符号化的交流能力。

2.知识社会的主力军是“知识型工人”。德鲁克认为,知识型人才是知识社会的“原型”,他们定义了知识社会的工作能力,也体现了知识社会的价值观、信仰和承诺。在知识社会,知识工作者虽然在数量上不如社会其他群体的成员那么多,但新型知识社会的特征、社会领导阶层的构成和社会分布状况将取决于知识工作者。他们可能不是知识社会的统治阶级,但他们已经成为领导阶层仁。知识型人才的特征是博学多才、知识丰富。在知识社会里,知识的形式、内容、含义和责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学习和教育将成为社会的中心。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我们正在进入学习型经济过程中。在这种经济中,个体、公司、地区以至国家的成功,将更多地反映的是其成员的学习能力长斯特尔斯认为,在未来,最好的工作是那些受过高水平的教育并且也能提供机会使别人获得更多知识的工作。教育是提高劳动质量的关键。吉登斯认为,“投资教育”是“政府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财富)重新分配的关键与基础”。有鉴于此,目前的新加坡政府已意识到,国家未来的繁荣不是依赖于教育其国民使他们掌握某一特定经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他们学习和应对变化的能力,是使他们在未来面临新的经济发展机遇或经济衰退时,能够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再培训的能力。

4.“创造性鸿沟”在知识社会将会加大。霍默认为,独创性是指具有能够解决实际的、技术的和社会问题的理念与能力的一种行为。虽然我们需要更大更多的独创性成果,尤其是在今天的复杂的世界中,但我们所能创造的却远远要少于我们对独创性的大量需求。对独创性的迅速增长的需求和供给的不足之间的落差就是“独创性鸿沟”。在知识社会中,例行公事是敢于冒险的敌人。

5.道德问题在知识社会中将会凸现。知识是知识社会发展的关键,而社会部门不会对知识的凝聚力发生影响,这就使得经济利益再也不能将所有的其他问题和利益整合成一个整体。在知识成为关键性的经济资源后,被整合在一起的各种利益开始分崩离析,非经济利益逐渐成为新的多元社会的首要问题,而政治的首要内涵则越来越多地不是“谁得到什么?”而是价值观。经济问题可以妥协,但道德问题却很难妥协。“半块面包仍然是面包”,但“半个婴儿”却只能是尸体,“半个频危物种”只能是已经灭绝的物种。

6.不平等的加剧将导致世界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对抗。知识经济正在加大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鸿沟,同时也拉大了这些国家中的贫富之间的差距。饥饿和贫困的人们被繁荣的西方社会排除在知识经济的利益之外,产生了绝望、憎恨和仇恨的情感。全球化使得不能分享全球化利益的民族和地区转而向内,即从自己的文化、宗教和种族中寻求意义和特性,这将导致世界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严重对抗。世界主义热烈欢迎文化的多元性,而原教旨主义则认为多样性是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摆脱困境的出路之一就是暴力,这是“9 .11”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教师要做知识社会的催化剂

作为知识社会的催化剂,教师必须做到:

1.促进深层认知学习。知识社会的教师要能够使所有学生达到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的目标,要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问题,并能与他人有效地进行交流,而不是将知识当做让学生记忆的东西。

2.学习用在自己学习时没有使用过的方式进行教学。认知科学的新进展对于教师来说意味着,教师必须学会运用与自己做学生时被教的方式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包括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元认知技能、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基于脑科学的学习、合作学习策略、多元智能以及不同的“思维习惯”,同时使用多样的评价手段,使用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技术,以使学生具有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3.投身于持续不断的专业学习。知识社会对教育的不断更新的需要使得教师必须投身于持续不断的专业学习之中,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能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和反思。

4.在团队中工作和学习。教师工作的空间是个大的工作团体,而不是处在小的组织中。在复杂的、迅速变化着的知识社会,教师的专业工作和专业学习不能单独一个人完成。所以,教师团队或专业学习团体一起讨论、共同协作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5.将学生家长当做学习的合作者。在知识社会中,重要的是要让家长成为学校向学校以外延伸的学习网络中的一部分,是让教师扩展他们的专业意识,以使其能包括这些更广泛的学习伙伴。

6.开发并吸取集体智慧。有效的团队学习、问题解决以及共同学习需要一种高水平的“情感智力”。情感智力包括:了解并表达自己的感情;对别人的感情具有移情能力;能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情,以不使其失控;具有激励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具有将前四种能力付诸实践的交际能力。这些能力能让教师改进与同事的关系,从而建立高效的团队,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总之,对集体智能的发展和分享,将成为全球经济中安全的最终保证。

7.培养变革和冒险的能力。知识社会是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信息迅速增长并在全球持续传播;金钱和资本无情地流动;组织不断地进行着结构性的调整;政府政策摇摆不定。这些都使得知识社会中的教师必须发展自己敢于冒险和善于应对变化的能力,如此才能在面临新要求、新问题时担负起调查研究的责任。

8.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信任感。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如果想取得进步,并对所在学校产生影响,他们就必须学会“专业信任”。专业信任是教师对工作的积极的共享,是持开放态度的互惠学习。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信任对他们来说是并不知名的人,是信任自己不熟悉的人,是信任那些其可预见性和可信度均未经过多次证明的人。

三、教师要做知识社会的应对者

作为知识社会的应对者,教师必须做到:

1.促进社交学习,增强责任感,培养个性品质。教师应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培养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和对世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自己优秀的个性品质。人在交往中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的选择同时也意味着一种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而承担自己的这种选择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因为,只有负责任的行为才是人际交往中的健康的行为。

2.学习与不同的人建立不同的关系,变单一的互动关系为持久的结合或联系。良好的关系对于学习来说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当学生真正从情感上投入学习时,教学才会取得成功,因为最简单的认知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情感活动一砰静专心的情感状态。教师要热爱学生,并和学生建立起亲密的情感关系。教师还要和家长、和其他学校成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可以使教师处于一种放松的平静的状态,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

3.发展世界认同。关爱的对象常常始于你认识的人和你所看到的人,而世界认同则要求关爱那些处在我们的视力范围之外但却不可以被排除在我们关注的范围之外的人。这是因为,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有着一种复杂的互为因果的交互作用,它既可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也可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发展世界认同就是为了形成一种世界性的良性的循环,从而使不同种族、不同肤色和不同地域的人大家共同致力于人类与社会的进步,并共享世界繁荣所带来的福扯。

4.致力于持续的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个体自主的专业发展不仅涉及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教师也在培养自己的性格,使自己日益成熟,同时也发展其他方面的优秀品质,以使自己的学校成为道德的共同体。在这个道德共同体中,教师之间拥有相似的教学价值观,共同的教学价值观可以把教师和教师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使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5.在合作团队中学习和工作。在知识社会中,教师要在彼此协作的团队中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一起工作。作为一个相互关爱的专业共同体中的一员,教师要能够经受因意见不同所带来的冲突的考验,要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包容。

6.加强同学生家长和家长团体的关系。教师需要从家长身上和从社区中学习很多东西。向家长学习,从社会中学习,首先就需要同家长和社会建立起一种相互关爱、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而不能将家长当做政府要向他们提供服务、而教师则可以对他们加以干预的对象。

7.提高情感理解能力。情感理解能力是指自己对他人的感受能够感同身受的能力。教师的真正的情感理解能力依赖于教师同他人之间的良好的关系,没有良好的关系,就容易与他人产生“情感误解”。另外,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善于理解他人的思维方式。移情就是一种增进理解的好办法。移情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就是通过对自己的“七情六欲”的把握来增进对对方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移情当然也就能办到了。

第4篇: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继续教育;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7-0163-01

1 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密集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它的特点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为动力,以高技术和服务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不断更新为目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能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无形的资本。

2 知识经济社会继续教育的主体地位

不同的经济时代总是伴随着不同的教育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加速与信息的爆炸性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时代任何教育机构或教育形式都不可能一次性地解决终身教育问题,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揭示了教育与经济这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具有更为紧密的联系,突出地显示出教育的经济价值。知识经济所依赖的智力资本是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知识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主要依赖教育。教育是生产、积累、传播、使用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知识向经济过程融合和转化的桥梁和纽带,知识经济必须以教育发展为基础、为后盾、为保证、为动力。教育是知识经济竞争的基点,谁抓住了教育谁就抓住了知识经济竞争中制胜的根本。

3 知识经济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

知识经济的到来将引起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也将导致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相应的变革,这种变革将给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1)人力资源开发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占有量是决定经济增长。现代社会的竞争能力主要转移到三种能力竞争上:即获得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当今社会,只有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智能人才,各种经济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2)调整劳动力结构。知识经济的兴起标志着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产业结构也将进行大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导致社会劳动生产力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简单劳动将被复杂劳动取代,知识型劳动者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这种变化意味着绝大多数国民必须适应知识劳动的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劳动力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形势下,传统的一般劳动者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面临下岗转岗的危险。

(3)迎接知识爆炸的挑战。知识社会的特征是知识生产快速,形成知识的爆炸以及知识寿命的缩短。随着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成果日新月异,新的知识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周期加快,新知识将产生新的产业和职业。一方面,新产业不断出现、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传统产业逐渐发展、转移、异化,甚至消失。许多新兴职业、交叉职业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比较高,许多老的职业将被淘汰,即便是一时还保留的职业,也可能由于新科学技术的不断注入,要求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掌握新的技能。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设备陈旧,周期愈来愈短,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与产品换代加速相对应的是职业的更替。

(4)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知识经济对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触及生产方式,还包括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分配方式等,人们的社会生活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主要以知识创新为中心的知识产业背景下,绝大多数人从事智力劳动,其消费将由物质性消费为主转向以知识消费为主,社会分配转向基于知识的占有程度的分配,智力劳动将是绝大多数人谋生的手段,知识的占有量将是人们富裕程度的标准。同时,知识不仅给个人带来挑战,它也给人们带来生活、工作、消费等方面上的享受和乐趣。

4 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教育也必将随着社会变革产生一次革命性的变化。社会对继续教育产生了巨大需求的同时也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 继续教育应该不断创新和加快发展。

4.1 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动力的创新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经营活动国际化、科技发展高新化等要求决定了继续教育必须树立以学会认知、做事、 合作和生存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观。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创新,劳动者只有以良好的整体素质为依托,才能不断释放自己的潜能,迸发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信息时代,知识是成指数级速度增长和积累的,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每个人都要不断的接受新知识,包括知识的传授者。而社会实践是具体的,各有自身的特点和差异,我们要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4.2 树立通才教育的教育内容观

知识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综合化、整体化,而知识的综合和集成最能反映这一特征。在信息产业中,许多产品都是集各门学科的知识于一身而获得的成果,在科学研究领域,综合性的探索将成为主要方向,在技术领域,更多的将是科学与技术的综合或技术与技术的综合。知识经济社会最需要和最受欢迎的是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等知识于一体的通才。“没有综合化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应该树立通才教育的内容观,宽广的知识不仅可以使人从容应对复杂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启迪人的智慧。通才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教育内容上加强基础知识的铺垫,避免过分专业化,尤其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整合,注重文理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与交叉。一方面,人才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人只有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雄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具有竞争力,开发复合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重要使命。

4.3 树立个性化教育的教育方法观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发展个性。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知识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是指尊重人本身的价值,使人的一切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包括人的兴趣、特长、身心健康、创新能力和自我实现。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继续教育应该遵循个性化的原则,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和他接受教育的独特方式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积极为他们提供参与,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提供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主创新的条件,调动起每个人所蕴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走上一个最能发挥个人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人生之路,使社会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达到最佳的状态,推动知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

社会的发展中风险是一个破坏和谐的因素,从美国的9.11事件到印尼的地震海啸,让我们触目惊心的感觉各种风险事故对人类社会的破坏,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安定,是社会发展中一个极其不和谐的因素。作为以风险作为经营对象的保险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强调指出,要把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保险业发展的着力点。

理性认识保险的职能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保险的职能和社会功能

保险能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怎么发挥作用与保险本身具备的职能和社会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的看法保险具备的基本职能是分摊风险、组织经济补偿和给付,这是保险本身存在的基础,同时保险在经营中围绕着补偿和给付职能对风险实行的控制和对资金进行运营使得保险还具备防灾防损和融资的派生职能,不管是基本职能还是派生职能都是保证保险的经营的目的得以真正的实现。而保险的社会功能是保险在经营的过程中,客观上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一种稳定和促进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就是保险这一行业所产生的正外部性。即保险业的间接作用。表现为保险在实现其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在宏观上对社会、国民经济总体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微观上能对企业。家庭和个人所起的保障作用。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强调保险具备的“社会管理”功能,就是保险经营中为更好的实施其经济补偿职能降低承保单位的风险,为企业或个人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等管理服务。这样保险公司间接上和客观上可以为政府管理分忧,为社会稳定出力,为经济建设护航,为小康社会保障。这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社会生活,对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我们在理解保险业在和谐社会发挥作用时,是指其社会管理功能的实现,而社会管理能的实现是有赖于保险职能的充分实现。

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提出过“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他提出:“每个人都在力图运用其资本,来使其生产的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社会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是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而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要追求的东西。而由于追求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的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的社会利益时所得的效果为大。”我认为这段话对我们在如何发挥保险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作用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作为一个商业企业,保险业所想的不是它自身能起多大的作用,而是立足于本职工作,按照保险经营的原则和原理,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消化社会风险,给社会最大的保障。也就是说,保险能发挥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作用必须建立在其基本职能的实现,通过基本职能的间接给社会创造福利。

当前商业保险在基本职能没有能够很好的实现导致社会功能发挥上的缺陷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保险不可能应对所有的风险,它只能在其商业的领域,运用商业的手段实现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损失分摊的机制。然而,当前我国商业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产品和服务上、在各个经营环节上都没有使得保险这一风险分摊机制的基本职能充分的实现,表现为面对社会日渐增加的各种风险保障的需求,保险没有能够提供充足的产品,风险的防范和处理有很大的欠缺,资金的投入和运用能力不足,导致保险基金的壮大没法保证,直接影响到保险业的补偿能力;承保能力和分保能力有限.影响对风险保障范围。等等。保险基本职能的不充分实现,客观上限制保险的社会功能发挥的。而保险职能不能充分实现的原因有:

商业保险首先是一个“企业”,企业的首要目标是获取利润

商业保险其商业性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即以最小的费用、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在这样的目标下,各个保险公司有其相同的行为特征,在市场的选择上,更多的考虑经济资源丰富的发达地区,而摒弃落后地区;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上,更多的注重赢利性产品;不开办或者停办亏损性业务;在风险选择上,注童低风险的产品而回避高风险的产品;在业务开展上,更注重高端客户,忽视低端的,投保能力弱的客户。根据统计我们注意到,2004年,差不多每个月都有外资公司在内地开设分支机构。除了个别公司进驻成都市场外,几乎清一色的外资公司都选址在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从产险业务发展来看来看,70%的保险业务集中在车险业务上,传统老三样(企财、货运、机动车保险)占到8 5%以上,而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财富增值的主流显然不是只集中在这个方面。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0%,但是农业保险由于风险极大而使保险公司极少涉足,加上农业再保险体系不健全,以及农民收入相对较低,交纳保费能力有限也制约了农业险发展。使农业保险成为商业保险公司的冷落险种。

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保险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整个社会保障水平的不均衡,在很多极需保障的领域,在广大的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以及收入水平低的民众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而这些领域、地区和人民极需要最基本的保障,保险的社会福利在这些地区和民众中得不到实现。从而导致保险的社会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

保险在我国得到充分发展也就二十多年,在产品开发,承保,分保业务上以及资金运用上都有很大的欠缺,使得保险人在风险承保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保险的保障水平的提高,有赖于保险人能提供能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产品,并且能提供保险的附加服务。这对保险人开发研制产品的能力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而我国的保险业在保险的技术水平上,我国保险业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首先体现产品开发能力的不足,我国保险业的险种条款单一,雷同性极大,相互克隆的情况严重,面对社会各阶层各种规避风险的要求,保险产品开发的能力薄弱,导致保险产品的供给不足,从而保险的社会保障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而在资金运用上,由于法律的限制以及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能力上的欠缺,以及对外来风险缺乏防范和应对手段,没有能够很好的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和升值,

例如前几年由于利率下降造成的利差损降低给某些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从而对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给付职能的实现造成影响,妨碍保险保障功能的发挥。

保险意识淡漠和保险需求的特殊性制约着保险业的展开。

去年沙河“11・20”矿难中,遇难的70名矿工中仅有8人参加了商业保险,包头空难中也仅有25名乘客购买了航空意外险,人们的保险意识之淡漠可见一斑。然而在震惊世界的协和飞机空难中,100名乘客几乎都有数百万美元保额的意外险。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均保单多达5至7张,而航空意外险购买率超过95%。两者相比不难看出,国人缺乏风险防范的观念,保险意识亟待提高。

保险作为一个保障性的产品,与其他产品和服务有着非常不同的特征。而在其交易中的非即时结清使得投保人对其付出的保险费的意义或者获得的保障难以清晰的了解。因此,淡漠的保险意识制约着保险需求从而制约保险业务的发展。从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开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不过二个多年时间,在这一发展期间内,人们对保险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对保险缺乏应有的了解,表现在保险的深度或者是密度上,我国的保险密度只有332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0,也低于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因此,除了经济原因,社会保险意识也显得非常的重要。我国的保险保障范围和参加保险的人数有限性导致保险的社会功能的发挥就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在保险的发展中,由于市场的不完善,某些保险人的急功近利,以及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聘用不合格的人,保险诚信经营出现危机,使得保险这一风险分摊机制被社会大众所误解,对人们的保险意识的提高起了相反的作用。

保险业如何更好的发挥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的作用

保险业的充分发展是发挥保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的前提条件,我们应该从重新整合保险资源的角度,充分发挥保险资源在社会所起的保障作用。目前我国的保险发展体现出来的矛盾是保险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不足同时存在并且相互影响.二者的结构性失衡制约着保险业的发展。使得需要保险的都能得到适合的保险保障,要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均衡,我认为要从以下两大方面入手:

促进潜在需求转化有效保险需求,提高保险意识乃保险业以及全社会的需要

所谓的潜在需求,是一种由于对风险的厌恶所产生的回避或规避的需要。但是潜在需求不是有效的需求。从经济学的角度,有效的需求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欲望,二是满足欲望的能力,即经济能力。产生购买保险的欲望是首先,这种购买的欲望必须是人们观念中的对风险的主动采取的规避手段,即有赖于民众的风险意识。必须提倡“全民风险意识”。中国经济生活和民众中缺乏风险意识。只有风险意识增强了,与风险意识相联系的保险意识才能树立起来。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是中国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转化的前提条件。在中国,尽管蕴藏着巨大的保险需求,但将潜在的保险需求转化为现实的保险需求,从而实现保险业的大发展,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自发的过程,需要意识形态的根本转变。

a风险意识的提高有赖于政府和保险公司的积极参与。

风险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客观上需要人类共同的努力才能克服。构建和谐社会,这决不仅仅是为了保险公司的业务增长需要,这是为了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认为,大力倡导全民风险意识,既是保险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提高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并不是一句空话,应该从不同的层次对保险深入民心做不同的努力,作为政府部门,应该是从风险意识的角度提醒民众风险的防范,把唤醒民众的风险意识作为一个纯公共产品而纳入财政计划。而作为保险经营者的角度,因为风险意识保险意识与保险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保险公司应该有所行动,应重点在于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

保险的宣传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公司宣传,目的是向公众传递公司差别意识。二是保险知识宣传,目的是提高民众的保险意识。对于第二种宣传,具备行业普遍性,不应该由各个公司小打小闹的宣传,应该有专门的部门、人员进行在全社会范围对民众保险意识系统的、全面的策划和长期的推广。这个工作可以成立专门的提高民众保险意识的宣传基金支持,由各公司交纳,行业协会组织实施进行运作。

b保险宣传应该客观理性,还保险之真面目。

首先,重新树立保险的正确形象,对保险的基本知识做理性的解释而不能任意夸大其词,这样不但不能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反而容易造成人们对保险的误解,尤其在保险信用缺失今天,诚信建设体现在保险的宣传上,就是还保险本来面目。其次,让保险产品通俗化,让人们容易理解和接受,让保险销售简单化,让人们的保险需求更加容易满足,真正变成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保险人要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实现保险产品的供给能力的扩大

根据一些学者的预测,保险供给能力都存在缺口,且有扩大之势。同时,不管是财产保险还是人身保险,供给能力都不能满足保险需求的需要。靠供给拉动需求,其作用的空间是有限的。目前我国表现为一种带有供给约束型特征的一种市场的不均衡。

要解决保险市场的矛盾还要从供给角度入手,保险业除了要有足够的保险基金积累、充足的赔付能力、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控制度,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的保险业,当务之急是设计更多的保险产品满足保障的要求。

a从供给的方面把市场做大,应该把握准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的要求开发新的产品。

目前,我国保险供给不足,保障比较薄弱的是以下几个领域:

养老保险领域。越来越多的个人、家庭和企业开始把商业保险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手段;在健康保险领域。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50城市的保险需求调查,居民对健康保险的预期需求高达77%;在农村保险领域。如何从制度上解决八亿农民的养老和医疗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责任保险领域。近年来相继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了很大威胁,对责任保险的需求更加迫切。

因此,从以上社会迫切需要的地方作为保险人新产品研制开发的主要方向,扩大保险产品的供给。

b加大保险产品的开发激励必须要注重产品开发的知识产权保护。

我们认为,商业保险必须按照市场规则行事,所投入的必须能取得相应的回报,投入才是合理的,可延续的。产品的开发也是这样,当保险人能从产品的开发当中占领市场、获取利润,所投入的科研费用才能回收,或者说能给开发公司带来利润。

第6篇: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 知识型智慧;知识资本;“知识垄断”;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经济

当前,是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方兴未艾的伟大时代!当代知识经济是信息科学出现和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引起全球性势不可挡、波澜壮阔大规模的信息革命和信息化浪潮的必然结果。当代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当代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最终使知识经济浮出水面为人们所广为认识,还一举成为当今后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或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最主要的经济力量或主流经济(参见我的论文《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六种“经济成分”和六种“社会成分”》)。由于知识的本质是信息,因此,知识经济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经济。由于经济的全球一体化,知识经济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知识经济兴起的时间有前有后、特点不尽相同罢了!需要说明的是人们通常泛泛而谈的知识实际上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普通知识和在其基础上产生的“知识型智慧”知识。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知识型智慧是一种来源于普通知识又升华于普通知识的特殊知识。由于智慧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知识型智慧、信息型智慧和知识--信息型智慧,其中知识型智慧属于传统知识范畴,信息型智慧不属于传统知识范畴,知识--信息型智慧不完全属于传统知识范畴,但它们都属于信息范畴(参见我的论文《揭开智慧的神秘面纱》),因此,近代著名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中的知识实际上指知识型智慧这种特殊知识。与普通知识相比,知识型智慧的特别就在于在一定条件下能直接产生出力量或能量,而普通知识则只是具有某种潜能,不能直接产生出力量或能量。因此,知识经济就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人们的知识(包括普通知识和知识型智慧两种知识)资源创造的那部分经济,“智慧经济”或“能力经济”就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人们的普通知识或普通信息资源以及由之产生的信息型智慧资源和知识--信息型智慧资源创造的那部分经济。“智慧经济”或“能力经济”不能称为知识经济,只能称为信息经济。(以上参见我的论文《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六种“经济成分”和六种“社会成分” )。

我们知道,人类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总的说来,在不同时代、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人类社会,人类的生理资源或体力资源、血缘关系背景或家族背景或家庭背景或知识背景或特殊人关系背景或组织之间的特殊公共关系背景资源或“背景资源”、权力或职务或身份资源或“权力资源”、财富或金钱或资本资源、普通知识资源、智慧资源(包栝知识型智慧资源、信息型智慧资源和知识--信息型智慧资源三种类型。智慧资源主要表现为能力)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不同时代、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人类社会中都普遍存在着六种“经济成分”--“体力经济”、“背景经济”、“权力经济”、“财富或金钱或资本经济”、知识经济和“智慧经济”或“能力经济”,它们都在同时起作用并一起促进社会(宏观或微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知识经济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完整的(宏观或微观)经济中的一种经济力量或“经济成分”而已!而且在不同时代、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人类社会,知识经济在社会(宏观或微观)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有很大不同的!因此,知识经济并非当代独有的新生事物(参见我的论文《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六种“经济成分”和六种“社会成分”》)!

由于普通知识只是知识型智慧的来源和基础,事实证明各种具有创造力的科学技术专业“新知识”或知识型智慧是知识经济的唯一直接创造者和唯一直接推动力,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笼统地说“现代科学技术是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是不够确切的,应该说“知识型智慧是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或者说“作为知识型智慧的现代科学技术是社会的第一生产力”!由此可见,知识经济的实质是一种“知识型智慧知识经济”--即完全由知识型智慧知识创造出来或获得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支撑经济的基础从传统的有形物质资源转变为无形的知识资源尢其是知识型智慧知识资源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智慧不仅可以通过申请专利获得知识产权,还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转让等方式直接创造巨额经济价值赚取巨额财富或通过知识产权入股等方式直接转化为企业巨额知识资本!这使人类社会经济领域首次出现了不同于传统资本的另一种类型的新资本--精神资本。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中存在着两种资本--传统资本和知识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学技术起作用的方式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现代科学技术都是作为共享资源向全社会公开的,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某些科学技术专业的“新知识”或知识型智慧可以通过申专利或知识产权的方式转化为巨额知识资本,因此,某些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独特新科技已不再会向社会免费公开,而是只向个别企业组织公开。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存在着较普遍的“知识垄断”现象。因此,当代的知识经济也是一种存在着较普遍“知识垄断”现象、常常伴随知识产权纷争的经济。总之,知识经济是靠专利或知识产权或知识型智慧创造经济价值或赚钱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型智慧大显神威主要靠知识型智慧创造经济价值或赚钱的时代!知识分子、知识精英在知识经济时代大有作为!

由于各种科学技术新成果或知识型智慧都是由人们的创造力创造出来的!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力格外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国家还是企业、个人,可以暂时缺乏货币资金和物质财富,但绝不能缺乏创造力!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缺乏创造力,货币资金将逐渐变成“死钱”,物质财富将逐渐变成“死物”!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包涵了创造力的专业工作能力也格外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除了需要大力提高科学技术知识水平,还需要大力提高知识型智慧水平!

知识经济是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是对传统工业经济的“扬弃”。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主要挖掘、运用人力资源中的普通知识资源和知识型智慧资源尢其是知识型智慧资源的潜能为经济发展做贡献。传统工业经济主要挖掘人力资源中的普通知识资源和矿物燃料等自然资源中的潜能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因此,传统工业经济在给人类带来发达物质文明美景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难题。而人力资源中的普通知识资源和上述三种类型的智慧资源几乎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环保新能源。因此,依赖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广泛的兴起,必将极大地推动人类对人力资源中的普通知识资源和知识型智慧资源尢其是知识型智慧资源有意识、有目的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这必将引发人类二十一世纪全球性大规模“智慧浪潮”和“潜能开潮”的到来引起“智慧爆炸”或“力量爆炸”。而这是人类根本地解决和平和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前提条件和必经之途!因此,知识经济是一种以普通知识资源为基础、完全由知识型智慧资源直接创造和推动的、高信息附加值低能耗、不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文明为代价却能高效创造物质文明的低能耗环保经济。因此,在当代走知识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当前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伟大时代,因此,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或地区最早出现以知识经济为主流经济的经济,都必然会以迅猛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快速蔓延、滋生。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或地区最早出现以知识经济为主流经济的经济都意味着人类从此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整个世界的社会意识形态都会随知识经济的“游戏规则”而转向,从而使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无不打上知识经济时代特有的标志!只不过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流社会--“知识社会”里,人们上述的生理或体力资源、背景资源、权力资源、财富或金钱或资本资源、普通知识资源、信息型智慧资源和知识--信息型智慧资源都不会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它们对经济的贡献都通过知识型智慧资源对知识经济的贡献间接地表现出来,在其它五种类型的非主流“社会成分”里的情况与上类似(参见我的论文《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六种“经济成分”和六种“社会成分”》)!当前的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知识经济的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但有一点--无论知识经济如何发展,其它五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成分”及其作用都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宏观)经济是上述六种类型的“经济成分”同时起作用、知识经济是社会的主流经济、知识经济担任主角、其它五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成分”一起充当配角同台献技的经济。其它时代社会的(宏观)经济的情况与此类似!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种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只有知识经济一种“经济成分”的观点是错误的!

第7篇: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历史教学 唯物史观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结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索实践,笔者从“什么是唯物史观”、“为什么学习唯物史观”和“怎样运用唯物史观”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什么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一般指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及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社会革命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地发生变化。在阶级社会里,人类社会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

二、为什么学习唯物史观

高中是学生自身成长和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通过历史教学指引学生在此期间树立唯物史观,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各种观念的正确形成,甚至对其未来的发展均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怎样运用唯物史观

1.坚持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历史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物质生产的活动是一切活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活动的水平和形式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的相互关系和的性质,因而决定上层建筑中的政治统治形式、法律制度、思想文化艺术的状况。当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会起到反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个观点分析历史。如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井田制和分封制逐渐瓦解。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各国实行变法和改革,与此同时,在思想领域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分析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关系时,可以运用这个观点来分析等等。

2.坚持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

一切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科学艺术都是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下存在和变化的,它们之间或有直接的联系,或有间接的联系。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虽然偶有反复,但发展仍是总趋势。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这个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如自烟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外交及思想文化都发生深刻的变化。

3.坚持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历史

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唯物史观对历史分析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把具体问题放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分析。如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评价时,要把其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不能脱离其所在的历史环境。

以“重农抑商”政策为例,在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封建社会来说,该政策有其历史进步性,而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重农抑商”政策显然成为时代进步的绊脚石,所以其落后性就占据主要位置。

4.学会阶级分析的方法

第8篇: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

(1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3 2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依存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有需求、拉动、调节作用,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推动、支撑、保障作用,二者只有加强互动良性发展,才能取得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 :民办高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0.001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倒逼机制下河南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A880009);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QN—199)。

收稿日期:2015-03-16

高校不仅从事知识的传播活动,更重要的是开展知识的创造活动,特别是开展各种专门知识、科技知识的创造,这种以传播和创造知识为核心的活动需要以区域经济社会为落脚点,因为区域经济社会可以为高校的知识活动提供方便和现实的舞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高新技术广泛应用,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决定了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同时民办高校作为依托区域社会力量兴办起来的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体系是相互作用的,二者只有积极以正能量相互促进,互动发展,才能取得共赢的局面。

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拉动、调节作用

1.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民办高校的参与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球化的视野,更重要的则是要基于本地资源。由于民办高校自身对区域经济发展这个指挥棒具有更加灵敏的嗅觉和反应能力,更善于利用本地资源,发挥区域的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民办高校这个为了自身发展需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的教育实体此时更加凸显出其作用。民办高校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其存在源于市场的需求,所以专业设置针对市场急需的人才,这样就在客观上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人才。

1.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的拉动作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民办高校的生源。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举办者的投资和学生的学费,可以说生源在一定程度支撑着民办高校的生存。民办高校的生均学费一般比较高,且生源大部分还是本地学生,要想生源充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许可,二是意识形态认可。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活跃,带动居民思想状态的改变,经济条件的提升为许多家庭让孩子到民办高校上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另外,知识带动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家长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也认同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民办高校生源充足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缓解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民办高校要想得以可持续的发展,解决好学生的“出口”问题很重要。学生是否选择某一民办高校,就业率是一个关键性的参考指标,毕业能否掌握一项生存技能,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和增加,在客观上为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要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岗位,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目前针对学生就业问题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民办高校与区域企业合作,与之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供求关系。使学生能够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增加就业的筹码。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了民办高校与各方面的联系,为民办高校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但民办高校可支配的教育资源有限,要提升教育质量,与企业和政府建立紧密的联系非常必要。校企合作一方面企业可以直接为民办高校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学校可以增添高新技术设备为涉足新的科技领域创造条件,为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又能为学生提供实验基地和实习岗位,使学生和老师真正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课题,产学研相结合,增强学校发展动力。政策的支持对民办高校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出台相关制度优化民办高校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1.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的调节作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节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民办高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办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是满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有着重要影响。民办高校应服务社会、办出特色、错位发展。民办高校只有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使学校保持活力;才能使人才培养目标紧跟时代的需求,使学校的科研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才能取得政府更高的扶持力度,以利于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能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为依托,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有区域特色的学科专业。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节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更新,作为依赖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得以存在的民办高校需要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判断,并以此作为选择人才知识结构的依据。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找准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优化资源配置。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才能建立自己的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民办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支撑、保障作用

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以知识的再生产和综合运用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基于自身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本能之上要更好的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民办高校的职能所在,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2.1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民办高校通过培养一线技能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民办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为企业培养从事一线工作的技能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企业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保证企业工作人员充裕,能够持续生产,也有利于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完成企业内部对人才的培养。

民办高校通过创新科技,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区域经济建设。民办高校能够快速捕捉科技发展动向,明确经济建设对科技有怎样的需求,并迅速做出反应。积极促进本校的科研力量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创新科技成果。民办高校更重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只有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生产力,才能实现科研的价值,凸显民办高校的实力,而这一切从客观上就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民办高校通过继续教育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可以为非统招在校生提供再教育的机会,通过培训的方式使有学习意愿的人能够获得自己需求的知识技能,满足社会居民学习新知,提升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期许。

民办高校利用学校的人文资源推动区域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发动学生志愿者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带动区域社会优秀文化传统传播、共享校区的知识资源、提供给社区居民免费的信息支援等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2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民办高校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建设校园文化、传承精神文明,借此服务于企业文化,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社会进步需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需要技术革新,民办高校聚集了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并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相融合,研发适合区域企业的技术和促进区域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产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作为以人才输出为目的的民办高校最容易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能以最快的速度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培养结构;再者可以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预测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科专业做出前瞻性的调整,在人才市场抢占先机,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3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员工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得以保持优势的关键,所以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获取高素质人才的方式也多样化。有媒体公开招聘、中介机构推荐、招聘会现场招聘、企业内部培训等。通过猎头公司和媒体公开招聘成本较高,同时还面临新人入职,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磨合期,也存在“水土不服”的可能性。招聘会现场招聘受现实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招聘人员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更容易受招聘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造成优秀人员的流失等现象,因为招聘会现场多数是学生应聘,相对缺乏实践经验。当下企业对内部培训的方式比较认可,同时又具有民办高校合作的先天条件,所以利用民办高校的高级人才资源成为一种趋向性的选择。民办高校通过人才资源对企业进行知识的支援给企业注入了活力,为企业长效发展提供了保障。

民办高校除了可以间接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可以直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民办高校可以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建立科技园,参与商业区的建设,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还可以走进社区、服务群众、丰富居民生活、提升生活质量。无论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还是服务地方群众生活,都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第9篇:运用经济和社会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市场需求;体育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对体育人才的要求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也需要很大的提升,原始的基础知识显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高校要高度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的对象首先要热爱体育事业,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优秀的思想品质。在培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讲卫生,懂礼貌,热爱祖国,愿意为祖国的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了解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情况,认清新时期下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熟练掌握体育方面基础知识,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加强组织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掌握体育锻炼、组织活动等服务的知识和方法,积极地参加科研工作,学习好外语和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可以灵活地运用到实践生活当中。总之,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所以培养人才的目标思想要随之转变,对体育人才的培养要全面,使体育人才在走向社会后有立足于社会的能力,达到社会发展中市场需求的目标。

二、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1.招生困难。近年来,虽然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但是高等院校招收体育专业学生却非常困难,学生对体育的爱好程度以及家长的支持程度都会影响,由于体育训练相当辛苦,现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吃苦耐劳的毅力,所以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排斥,家长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苦,所以不支持孩子搞体育事业,只想孩子选择热门专业,毕业之后可以顺利地走进工作岗位,就业方向与途径比较宽的专业,目前又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就是就业难问题,体育专业毕业后就业方向单一,培养周期比较长,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专业的兴趣,种种原因直接影响到高等院校对体育专业生源的招收,高等院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运动员和体育专业学生有更广阔的前景,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拓宽社会服务领域,提升大家对体育专业的认识,完成高校体育专业招生的目标。2.资金短缺。高校教育经费问题也是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虽然高校支持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资金短缺会对体育人才的培养产生严重的影响,没有足够的体育教育经费,无法建立良好的训练场地,无法购置完善的训练设备,对学生的训练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打击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专业的训练器材,很难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得学生学而不精,慢慢地失去了对体育的信心,对于体育事业来讲也是一大损失。所以在培养资金方面,学校要给予大力支持,寻找渠道,向政府申请,确保学生又一个健康、安全、完善的训练环境,在基本训练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3.教育理念不够开放。高校的体育人才培养接近于封闭教学,与外界几乎失去了联系,不去关注社会市场的需求,只是一味地盲目教学,教育理念不够开放,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其他院校合作比较少,不能做到知识资源信息共享,使体育人才培养服务处于封闭状态,学生毕业之后对整个社会都非常陌生,一时间无法适应,阻碍了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步伐,学校教育只有树立全新的观念才能使体育事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步走向开放,使得学生的潜能可以释放,没有任何束缚,只有与外界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带动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三、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体育人才的建议

1.校内校外相结合。优秀的创新型体育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还要有适应能力与知识合理运用的本领。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实训的机会,让学生把所学到的内容真正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学校需要扩大体育培训渠道,拓宽培训领域,建立起专业的培训基地,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分析,及时改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提前接触社会,了解市场需求,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明确的定位,加强训练与学习的动力。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实际运用能力,加大了对社会需求的认知,对学生的学习培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高校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体育人才,一定要让学生走出去,实现校内外结合培训的真正意义。2.改变教育观念。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只是一味地机械式教学,使学生对体育专业的学习过于死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学校的教学目的也仅仅是完成教学指标,完全失去了高校培养人才的意义,创新是体育事业的指导方向,没有创新的体育事业就像是人没有了灵魂,只剩下空空的躯壳,无法抵挡住冲击,高等院校需要改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使学生可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而不单单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文凭。失去了教学的意义,高校要重视体育专业,对体育人才的培养给予大力支持,为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提供高素质有用的人才。3.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单一化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课堂需要活跃,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与课题相关的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技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声音、视频、动态图片等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使学生可以扎实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紧紧与社会主义市场需求结合在一起,加大选修课程的范围,强化人文社会学课程设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在体能训练方面,合理安排训练时间,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来,提升训练效率,逐渐向市场需求的方向靠近。4.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一定出自优秀的教师,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在师资力量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缺少专业性的教练,教师和教练的综合素质还有待于提高,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教师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教练负责意志的培养和体能训练以及技巧的掌握,高校加大体育专业的经费,聘请专业的体育教练,并且鼓励教师定期地参加培训,结合市场的需求,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做出好榜样。教练员要有专业的指挥能力、领导能力、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严格要求学生的训练和生活,依据个人的自身条件制订培训计划,真正培养出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体育人才。所以,师资问题还是高校需要解决的培养体育人才方面的主要问题。5.设立创新培养机构。创新来源于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只有创新才能发展,高校在培养体育人才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的创新力过度束缚,可以专门设立创新机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收集一切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益的资源,开展有创造性的教育知识讲座和竞赛,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净胜和良好的创造品质,在培训过程中,把创新思想和能力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对体育实践的敏感性,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本领,积极地组织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发挥自身的创新思想,由教师的正确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及时表彰有创造精神的学生,对学生创造性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营造良好的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氛围,全面提升创新意识,为社会主义市场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6.了解体育市场经济发展动态。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体育事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全新焦点,体育人才的培养要以正确了解体育市场的经济动态为基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生产基地,也不断地鼓励全民体育的发展方向,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收入水平。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依据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动态,对人才进行分类培养,使其适应体育的各个领域,扩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也解决了就业难问题,解除了学生与家长的后顾之忧。充分了解体育经济市场,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培养方向才能确定,免得过于盲目,没有起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同时也耽误了学生的前程。

四、结语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体育事业逐渐重视,以市场需求来实现人才培养,是高校适应市场变化最明显的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方面,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高等院校及时发现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正确链接好学校与社会的纽带,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体育人才,实现体育专业开设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爱丰,王正伦,王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夏贵霞,舒宗礼,夏志.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7).

[3]井红卫.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性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青春岁月,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