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思想感悟范文

文化思想感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思想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思想感悟

第1篇:文化思想感悟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思想;高校素质教育;影响研究

1998年我国已开始高校教育改革,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教育改革也进一步深化,2010年国家相关部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将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发展战略,[1]但当前我国高校过于注重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开展差强人意,其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大学生道德情操水平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2014年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高校要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之中。茶文化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对培养其人文素质、道德素养、思想政治素质创新思维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旨在研究茶文化思想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影响。

1茶文化思想的内涵

我国茶文化是东方智慧与传统哲学思想的结晶,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精华,历代都被文人雅士视为精神追求的目标,也正因为他们的向往,将茶文化从物质领域转移到文化领域,赋予了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

1.1传统文化之内涵

中国哲学思想自古以来就强调“和”,即是指万事万物和谐、统一,和而不同,相滋相长,儒家“致中和”、中庸之道,道家的“天人合一”都有此意,因此“和”思想自然也成为茶文化精神的内核。茶性淡泊、平和,生长于大自然之中,汲取天地之精华凝结而成,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学,体现了儒家“中和之美”、道家“天人合一”之思想。由饮茶发展而来的茶礼也体现着人与人、人与万物的和谐相处,以及以礼待人、和敬为人的思想内涵。当然在烹茶、点茶或冲茶的过程中同样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大思想。

1.2个人道德修养

茶文化思想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修身养性,提升饮茶者的道德修养,古人从茶之自然品行与德行中概括出君子应当具备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观以及生活的态度,总体来说就是:精行俭德、积极入世、仁民爱物。中国传统文化重礼修德,这也是茶文化价值观中重要的内容,“精行”即当代强调的诚信、至真之人性品德,“俭德”就是“朴素”的德行,也就是老子强调的“朴素天下莫能与之媲美”,追求一种自然、纯朴、不浮夸、不奢华之品行。因而茶文化一直是古往今来用来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的重要方式。茶文化中包含着积极入世之观,虽然诗歌歌赋中记载着很多有识之士因仕途不得意,回归自然,沉醉于饮茶中消极避世。但实际上陆羽《茶经》中承载其对国家兴旺,社会发展的关注,体现为一种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与人生情怀。“仁民爱物”体现出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相互关爱,其与儒家的“仁者爱人”、佛家的“无缘大悲,同体大悲”、道家的“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思想一致。

1.3审美教育

茶文化中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审美文化。儒家的“仁爱”,道家的“自在”、“天人合一”、佛家的“明心见性”等引申出传统美学“澄怀味象”、“气韵生动”等美学思想,赋予茶文化追求清美、祥和的精神意境。茶文化审美文化不仅作用于茶具、茶艺表演、饮茶环境等视觉化的形象,如千姿百态的茶形,茶艺表演的雅致,茶具的精美等,而且融入饮茶意境、饮茶者精神追求等之中,如茶香之美,茶情之浓,饮茶者的精神追求等等,这些内容都从不同的方面陶冶饮茶者的心灵。茶形之奇特,需要饮茶者凝神静思,将心与茶融为一体,感悟茶叶在水中侵泡、绽放、升华的生命过程。茶文化之审美感悟促使了历代文人雅士追求在清泉、松下、云林……中饮茶畅谈,即使在室内也离不开梅兰竹菊、琴棋书画的渲染。因此,可以说茶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的教育,是美心修德的审美之道。

2茶文化思想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影响

随着高校扩招的发展,高校素质教育显得越发重要,根据《发展纲要》内容要求,我们很清楚地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与重点,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核心,创新思维培养为其重点,而茶文化思想对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与重点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节将重点分析茶文化思想对于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

2.1茶文化思想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与道德素养

大众文化、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发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加多元而丰富的娱乐内容与消遣方式,与此同时,削弱其传统知识的传承与文化素质的提升。将茶文化思想融入高校素质教育中,通过开展讲座、课程教学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学习茶文化思想,了解茶道、茶礼、茶艺以及其中蕴藏的人生哲理、生活态度、道德精神等内涵,不仅有助于茶文化思想的传承,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更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当代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中,对茶道、茶德的学习,帮助树立大学生调节心态,培养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及“精行俭德、积极入世”品德与生活态度。当前已有不少高校开展茶文化课程教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开设了公共选修课《茶文化》吸引了近6000名学生选修,课程开设的成功得益于任课教师不断地完善、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等等,扩大该课程的影响力,[3]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人文素质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2.2茶文化思想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同时也带来多元的社会文化与观念,以及日益更新的现代文明,这些犹如洪水般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显得尤为重要。茶文化思想中的“中和之美”、“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等等思想、茶文化中的审美教育蕴藏着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提倡朴素、勤俭、和美等传统美德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开拓茶文化课程,茶文化文艺、讲座活动,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将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鲜活的表现出来,也更利于大学生的接纳与吸收,从而坚定大学生积极践行党的路线、政策,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2.3茶文化思想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那么怎样培养创新思维?可能有诸多种方式,但有一种是任何一个人都应具备的能力,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思维创新。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尤其是茶文化有着诸多的不了解和不喜欢,殊不知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为人们学习、生活、乃至创作提供了灵感源泉,老舍、鲁迅借助茶馆意象写成的小说,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味。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融入茶文化思想,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也为他们积累传统知识与思维方式,进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小结

茶文化思想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影响可谓十分深远,但如何更有效地开展,仍需要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开设茶文化相关课程、讲座,完成茶文化德育功能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杨华.传统文化传承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以《中国茶文化》课程为例[J].美育学刊,2016,7(5):38-42.

第2篇:文化思想感悟范文

【关 键 词】课堂教学;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54-02

新课程语文课堂的探究教学,要渗透道德品质教育,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的典型人物和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深入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建构”中学生和谐、健康的道德品质。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渗透道德品质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人文思想培养是一个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中学语文教材,本身是一部优秀民族文化的历史浓缩,也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精选,其中包含着价值观念、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的内容。在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道德体验的情景。

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情景的参与者,是教学活动的体验者,在这种情感再体验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提升了能力,形成了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并为道德品质结构的稳定建构奠定了基础,师生一起学习并继承中华文化精神,一起拓展其精神价值。除了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责任感之外,还要拓展中华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真正达到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有深深的危机感,把“阐旧邦辅新命”作为自己的学术追求。以高堂的道德人物感染学生,既以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为营养,又以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教育教学,把学生的智育和德育真正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学生,这也是语文课独有的特点。真正体现当代中国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既有儒家文明的物质,又体现时代精神,把中国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人合一”、“仁”、“和”的思想和追求科学、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融合起来,建立中国人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树立中国人的自信和价值追求。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深透人文思想

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运用大量的教学情景和大量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起到了人文思想培养和陶冶的效果。语文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人文思想体现出的内容也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善良的人性、高尚的人格、文明的言行举止、丰富渊博的人文知识、重视生命的价值、以人为本的理念等等。而这许多围绕人类文明和人生价值而体现出来的人文思想,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能深化学生的思考,学生在探究和思考中,能更深地去体会生活、感悟人生、思考人生,从而崇尚人文思想,追求人类文明和人生价值。比如,莎士比亚、彼特拉克、马克·吐温等国外作家及作品、儒家经典著作等等,这些作品被精选出来,能培养人文精神。

在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完成基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思想,让学生追求人文思想。人文思想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确定的语文教学目标、任务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人文思想,要充分运用语文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以优秀的文化感染学生,不断肯定人的价值,倡导人的思想,歌颂人的思想。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国外人文主义思想和中国人本思想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并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站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认识作者、了解其作品的社会背景,又学习其作品对整个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的贡献、闪光点。“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这些花朵需要我们学习、传承、发展。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渗透中华民族精神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熏陶和影响,教材中各种优秀人物、人文思想对学生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影响,是通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重新建构、体验,达到思想的共鸣和感悟体验,最后达到升华,形成学生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品质。而这一教学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对学生的思想形成将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民族英雄文天祥宁死不屈,屈原对楚国的深情和感慨,李白的报国理想,陆游的遗愿,林则徐的……从古到今,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改革图强所进行的勇敢创新和奋斗,无不凝聚着他们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责任和使命。语文教学,不仅是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3篇:文化思想感悟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05-01

现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逐渐加快使得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也在逐步地扩大化。大量外来文化的入侵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发展而言,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传统文化淡化问题出现。为了更好的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在高中语文中加强此类文化内容的渗透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方式。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1、对于古文查询工具书依赖性较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如文言文、唐诗宋词等,学生依赖最多的并非是语文书本,而是“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宝典”、“诗词精解”等类型的辅导工具书。因此,在语文学习中,一旦遇到无法理解的字词,学生便会立即翻开工具书进行查找,而不是运用自身所学知识来对文章进行品位。如此一来,蕴含传统文化内涵教学课文的学习价值便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学生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感悟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

2、关注知识积累,忽略精神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并非仅仅是指指导学生阅读、背诵一些名人语句、唐诗宋词而已。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真正所指的是:在对我国传统充分理解、掌握的基础之上,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精神、思想上产生一种共鸣感,对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精华予以吸纳,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高中语文教学站在整体的角度上看,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是将教学重点放置于文言文内容的字词翻译及相关技巧的传授之上。整个教学活动忽视了对学生精神、思想陶冶、熏陶,学生无法对传统文化中的内涵、价值充分理解、掌握。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1、汉语思维方式的渗透

汉语是我国汉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我国民族思维方式的主要体现[1]。如在古典修辞手法中所提到的前后照应,就充分体现出了我国民族思维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突出此点。如在《六国论》古文的学习中,在整篇文章的首尾处均充分表明了“六国”的核心内容,首尾呼应的思维方式充分展现出来。又如在《蜀道难》中,首尾都曾提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也充分展现出了汉语的前后呼应思维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便应注意对此点的着重说明。又如在古诗词中常见的句式对偶,对仗工整,则充分展现出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对称、均衡思想内涵,在相关课文的讲解中,教师也应注意指导学生对此类思维特色予以充分感悟。

2、传统文化氛围在课堂中的创设

在传统文化渗透教学中,课堂教学无疑是极为主要的一部分。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创设、构造出较为优良且和谐的传统文化氛围。在语文文学作品中便包含了许多绘景叹物的内容,这些作品大多具有构思新颖、绘图精致的特点。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由于古人对“月亮”、“月光”等物的描写较多,因此便可指导学生对文章中所提到的“月亮”、“月光”与其它相关的传统文化作品中的描写相对比,积极采用古乐、美景欣赏的方式创设出一种浓厚的美景氛围,促使学生在此氛围中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内涵。

3、充分展示传统文化强大的资源

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做到指导、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资源的丰富,积极吸纳其中包含的精髓。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古诗词、戏曲、小说等传统作品,在其中也均包含了极为丰富化的文化知识。这些传承至今的文化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如在《陈情表》中充分表现出了古人的孝道;在《离骚》中则在对当时政治腐败的严厉斥责的基础上,充分表现出了诗人的高尚爱国情怀;又如《鸿门宴》中充分表达了独特审美情感及民族文化精神;《阿房宫赋》中充分表现出了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均是值得高中学生去学习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便可积极对这些与传统文化内涵、高尚品质精神相关的课文内容着重注意说明,以此帮助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及掌握。同时还可指导学生对其它课文中所表达的一些高尚品德、精神进行查找说明,以此帮助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一步帮助提升教学质量,完美融入传统文化。

4、加强传统文化与实践生活的结合

在传统文化渗透教育中应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精华[2]。在接触各类文化时,学生还是应以一个现代化的科学角度去看待问题。积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论语》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这些文化思想灵活运用于实践之中,那么对于社会及其自身的良好发展而言,无疑是极为有利的。如在《师说》的学习中,便能够帮助增强师生双方对于教学的理解,促使教学水平得以显著提升。

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性极强,在其继承发展中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在国际化趋势日益突显、外来文化侵袭问题越发突出的背景状况之下,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更应注意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在帮助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及质量的同时,促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感悟,进一步帮助提升其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在未来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文化思想感悟范文

关键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心造万物;自然观

山水画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应该是一种客观表现。但中国山水画的水墨写意、两度空间、多点透视、空白及线的表现,并不忠实于真实原貌,它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以形媚道”和“天人合一”的两大特征。宗炳在《画山水序》中称:“圣人以神发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这就是说,山水画和自然山水一样,给人审美愉悦。中国山水画饱含着传统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模式和道家崇尚自然思想,通过对自然界的山川、草木、宇宙、大地的赞美来表现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

孔子《论语・雍世》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包含了对自然美的赞赏,又包含了对仁、智的赞美,两者比附依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创了山水比德的先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儒家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比如《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才是更加完美的。于是,这种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画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

庄子认为知足逍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游心于淡,合气于漠。晋代,山水画已经完全独立成科,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这时的文人士大夫开始通过山水画来表现他们的思想和情怀,享受因“卧游”而“畅神”的快乐之感。宗炳在《画山水序》谈到:“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他把山水画作为一种体道、味道的行为,从理论上与老庄道家精神联系在一起。宗炳对于道的认识,成为了后世画家们论证在山水画承载的老庄思想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宗炳提出的“万趣融其神思”,“神之所畅,孰有先焉”?所体验到的与宇宙相融合的境界。因此,山水画的艺术超越,不只是形式上的超越,更是从感觉之中产生的超越,体现在画面上的就是人格化、精神化的自然,正所谓“道法自然”。

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中国画既然将表现天人交融的不可捉摸的“混沌”态视为己任,那么“空”便成为必然追求。道家尚“清”,清静无为。这是它推崇的审美和境界,澄怀味象,调整身心时的一种特定的感觉,是人的生命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灵体验的结果。老子曰:“万物复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国画千姿百态,构图千变万化,其最终所达到的境界必须是静态,和静即为和谐,有节奏、均衡,整个画面有统一的境的和谐,和静必须要有一个宽阔光广大的空间,抱神以静,悠远玄妙,模糊难测的“混沌”之说。因此中国画十分讲空虚、空蒙、浑厚、苍茫、博大、含蓄、讲究画外画。竹林七贤“登山临水,竟日忘归”。可以说士人对自然的迷恋恰恰符合清静自然的道家思想。庄子认为知足逍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游心于淡,合气于漠。

道家理论认为,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体之外去认识、把握客观规律,而是尽可能地融入客体之内去体会、理解,使主客体完全融合。道家的这种哲学精神,转化成了中国艺术的主要精神,是艺术的灵魂;在绘画中,画家以道的观点去观察、审视宇宙间万物,把自己置于大自然中,强调“神与物游”,在大自然中感悟美妙与神秘。作画时,不局限于同一时空的写实,而是凭记忆按照心想去表现景物,力求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自然境界。这种以道为本体存在,在空间意识上建构一个永恒的“质有而趣灵”的空间艺术表现,只有中国山水画特殊的散点透视法则才可以表达。

禅宗是推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禅与道并不对立,儒、道、禅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禅宗的“顿悟”其中的玄机奥妙是对人生及宇宙的直觉体验。禅的神秘的哲学精神,是将儒、道、佛、印度教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观察宇宙及人生的思维方法。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浑然如一的整体。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禅的本质是一种生活体验,认为无忧无虑,纵性于山野是“道”之所在,这是一种独特的化神秘为单纯的悟道方式。禅宗无视任何约束和限制的因素,它象征着绝对自然,这给画家们的发挥创造了无限空间。禅宗还主张“心造万物”,强调心是物质世界的主宰,这些观念对中国山水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画家们在作画时力求简单、随意,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石涛在其“一画论”中强调,艺术形象必须经过“心”炉铸造,画家从第一笔开始到最后一笔收束,应由心主宰画面中的天地万物。禅宗对有限与无限的自然空间的体验,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了更加灵远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是以儒、道、禅思想的体现,他不是单纯的画景,而是通过画景创造中国山水文化特有的审美方式,用他去观照自然,感悟生命。使人从自然宇宙万物的感性直观中获得一种特殊的愉快体验,从而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境界。中国山水画在儒、道、禅的思想的作用下所蕴含自然环境观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对塑造中国人的世界、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韩拙.山水纯全集[M].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78.

[2] 殷允超,徐正.中国画和园林艺术探索中国山水精神[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7,22(4):49-50.

[3] 张学成.钱松岳谈艺录[M].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201

第5篇:文化思想感悟范文

毛草,女,196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六岁即跟其父同学四川美院王姓教授习画,先后师从六位专业老师。研究创作中国人物、仕女画至今30余年,作品有着鲜明的性格和艺术感染力,循古而有新意,被誉为新派仕女画大家。

中国仕女画形成在一千多年前的两晋时期,其代表作是东晋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诗意创作的《洛神赋图》。而在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中(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唐代・张萱、周P《唐宫仕女图》、唐代・韩辍段迮M肌贰⑽宕・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清代・郎世宁《百骏图》)仕女人物居然占了五幅,由此可见中国仕女画在传统中国绘画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20世纪80年代初洛阳牡丹花会唱响大江南北,牡丹画也成为洛阳文化艺术中一张重要的名片,并由此诞生了诸多画牡丹的高手。牡丹画是为牡丹花写形,牡丹仙子就是为牡丹花写意了。由此,毛草开始牡丹仙子画的创作,她要把牡丹不畏严寒、坚毅、守信、富贵吉祥、国色天香的内在品质通过牡丹仙子来表现出来,这一画就是20多年。她画的牡丹仙子由黑白线描到染色平涂再到现在的兼工大写也如牡丹般由含苞到经历严寒,一步步走向辉煌。

第6篇:文化思想感悟范文

一、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

1.高智商的野蛮人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完善素质教育,但受应试和升学的压力,语文课堂的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学生的综合素养严重失衡,从小学到中学,题海战术似乎成了最行之有效的高分速成法,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被剥夺,很多孩子被培养成了高智商的野蛮人,书店里的各种练习更是受吹捧,而传统文化书籍更是无人问津,即使家长一厢情愿地买回家也是束之高阁,应试教育使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

2.学生缺乏修养,暴躁易怒

语文课堂本应是学生放松情绪,感受文化的幸福时光。曾几何时语文也变得“唯分数论”,凡是考试涉及不到的文化、文学都被视为“异类”。长此以往,没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等传统文化熏陶的教育,许多学生缺乏个人修养,没有一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之心,甚至是非不分,易怒,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3.父母无恩论

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是简简单单的爱字,孩子由于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摆脱“传统”的羁绊,很多孩子选择了与父母反目为仇,甚至“弑亲”事件层出不穷,本来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后演变为社会的悲剧,值得反思。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1.深入解读教材,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精髓

由于语文教学所用的素材均是在契合学生认知水平、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所编成的,而此类文学作品不仅措辞优美,可让学生从中学会语言应用技巧,还潜藏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可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思想,引导学生在深入剖析相P教材时,能真正感悟传统文化精髓,理解作品中优秀的文化特质,从而得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真正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教学《师说》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文章中表述的“师道”思想进行总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这三点“师道”,并在深入解析中明白只要有相应的能力,人人可为师,且只有从师学习,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而不耻下问、尊重老师更是从师过程中的关键思想。在指导学生深入解读此文章中,可让学生重新地去理解“老师”这一概念,这便成功地让学生从教材中感悟到尊师重道这一传统文化思想。

2.结合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自主接触传统文化

语文作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发展,而这也意味着,生活中同样存在着优良的传统文化。这就要求相关教师也应注重从生活人手,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主动了解,主动接受的良好心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形式,因而教师可结合传统节日,让学生直接感受借助节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由此对于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兴趣,引导学生感知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可起不容小觑的正面影响作用。例如,在清明节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感悟其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而在中秋节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诗歌,并开展朗诵比赛,以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中秋相关优美诗歌的熏陶,了解期望阖家团圆这一节日内涵。在重阳节时,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重阳节相关的诗词,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学习到重阳节的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等传统习俗,并分析以往重阳节习俗的寓意是为了健身祛病、以畅秋志、辟邪求吉,而时至今日,重阳节已演变成为倡导人们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节日。由此也令学生从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化,这有利于其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3.鼓励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深化传统文化认知

第7篇:文化思想感悟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化传承;教学相长;知识能力

文化传承是每一位学生的使命,更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职责所在。学生承担文化传承责任的前提在于学生了解本国文化,感悟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能够鉴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荣誉感,而后才会积极承担其文化传承的职责。这些前提也正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切入点,对文化认知和理解属于知识构建层面,对文化的鉴赏与欣赏则属于学习过程与方法,对学生传统文化自豪感、荣誉感的培养则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围绕该三方面开展的教学工作,可以将语文教学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发挥语文课堂对文化传承的价值。

一、广泛学习文化内容,提升文化赏析能力

知识与能力层面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对事物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即可以回答出来“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结合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教师在设计每节课教学目标时就应有意识地将目标与传统文化结合,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比如在教学汉字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汉字演变历史角度分析该汉字的演变史。在教学现代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所营造的意境氛围,让学生感知该文章的文化底蕴。而针对文言文、古诗词等进行教学时,教师应从作品遣词造句模式,古汉语表达方式以及其中的时代背景、个人生平事迹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对该传统文化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如《马说》是韩愈的代表作,全文用十三个否定句来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其中前十个否定句表达的是社会对待贤士的不公平,后面则是表达有好马但没有人欣赏的怀才不遇之情。因此,学生要想理解全文的中心思想,必须要理解古汉语中否定句的句式结构,了解古汉语的行文技巧。这样,学生在理解古汉语表达方式之后,再理解本篇文章所表达的核心思想以及传递出来的情感,则更为轻松。可见,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能停留在传统文化思想层面,还要涉及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古文的表达方式等。教师在备课阶段,应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文章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思考归纳这些文化与语文教学目标的连接点,将传统文化完美地渗透到语文课堂中。

二、深度感受文化底蕴,掌握文化鉴赏技巧

过程与方法是语文教学的第二阶段,当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知识之后,还需要了解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也就是在课堂中需要“做什么”和“如何做”。对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如果仅停留在文化汲取层面,也就意味着学生丧失了获取文化的主动性,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度也会逐渐降低。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借助多媒体和多种授课模式,优化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可以在亲身实践中感知文化魅力,培养文化鉴赏技巧。不同的文化所呈现的载体不同,因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差异。比如《社戏》是以民间风俗为主题的文章,体现的是传统的民间风俗,教师在教学该文章时多以视频资料为辅助,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社戏的趣味。在《诗经二首》的教学中,由于诗经本身就是吟诵类的歌谣,因而教师并没有采用背诵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反复吟诵感受每首诗歌独特的韵律,感悟每首诗歌背后所呈现的经典故事,以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在现代文《苏州园林》的教学中,文章注重理解层面面,因而教师以“一日小导游”的方式安排一位学生为“小导游”,为其他同学讲解苏州园林的特色,并以讲解交流的方式来展现中国园林的秀丽。可以说,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可以是传统古诗文文化,也可以是爱国主义文化,抑或是人文主义文化色彩等,教师应找准每篇文章所传递出来的文化色彩,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能够凸显出该文化的价值所在。通常来说,现代文教学主要侧重于文化情感表达,教师主要以重点语句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来分析文章所传递的文化情感,体现的特色文化。而在文言文、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关注传统文化本彩,如遣词造句方式、记忆背诵模式,以及重点古文词汇讲解等。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逐渐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需要重点学习的地方,以及以何种方式来感悟这些文章背后的文化色彩。

第8篇:文化思想感悟范文

关键词:中国元素;艺术设计;应用

1中国艺术设计现状

随着我国的发展和在世界舞台上的活跃,世界逐渐认识到中国经济和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中国制造和中国设计受到广泛关注。对我国艺术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后,发现我国现代艺术设计逐步进入到良好发展时期,设计过程中不仅重视技术和思想的创新,还开始关注对文化思想的引入和个性化设计风格的呈现。但是对我国当前艺术设计作品进行研究和分析后发现,虽然部分设计人员已经开始认识到设计风格和民族文化元素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探索,然而纵观发展现状,发现现存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仍然有所不足,无法突出设计工作的民族特色,而这也是导致我国艺术设计工作呈现出落后发展态势,无法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因素。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在汉字和书法方面的应用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并且汉字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从汉字角度对现代艺术设计进行分析,在开展现代艺术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将汉字的造字方式与艺术设计进行有机整合,一方面突出艺术设计的艺术效果,一方面也保证艺术设计的思想内涵。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将“中”和古钱币形式有机结合,突出了中国银行的性质和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设计也融合了传统文化思想,图像既是“京”字的变形,也能够看出是一个奔跑中的运动员,一目了然却又寓意深刻,是现代艺术设计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字在不断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造型意识,在一撇一捺中蕴含着一定的艺术气息。书法艺术将汉字文化的艺术性提升到较高的层次上,成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形式。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工作中,要想凸显设计的文化内涵,也应该探索将书法艺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中,合理应用草书、行书、楷书和小篆、甲骨文等不同的书法形式,作为重要的现代装饰艺术,促使现代装饰艺术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2.2传统图像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图像元素,如水墨画、传统图案纹样和民间艺术品中都存在不同的图像元素,合理应用其加强现代艺术设计工作能够促进现代艺术设计的优化,并彰显出一定的艺术价值,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良好传承提供重要的保障。以水墨画中图案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合理应用为例,水墨画艺术在创作过程中讲求“通意”,不会对透视比例问题斤斤计较,更加注重不可规范的形式美,实现了对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全面突破,对意境表现出强烈的追求。水墨画艺术作品对空间的应用、在虚实层面的解析和考量以及对阴阳关系的处理等,都是现代艺术设计师应该注意吸收和借鉴的内容。

2.3在色彩方面的应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艺术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合理应用色彩文化元素能够促使现代艺术设计呈现出一定的中国特色,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在汉族传统文化的长时间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喜好红、黄、青、绿等颜色,忌讳白、黑色的传统,而蒙古族则更为喜欢橘黄、蓝色和绿色,同样对黑白较为抵触,藏族人则特别喜爱白色,认为白色是尊贵的象征,朝鲜族对白色、粉红色、粉绿色等情有独钟,可见不同民族传统文化中对色彩的喜好和解读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将传统文化中的色彩文化元素应用到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不同民族的颜色风格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不同民族对色彩文化元素的理解和感悟对色彩文化元素进行合理应用,保证所设计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能够与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相吻合,凸显现代艺术设计的价值。

3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新时期背景下,应该全面加强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视,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元素合理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措施,促使我国现代艺术设计逐步彰显出民族性和个性化特征,真正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有效推进现代艺术设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促使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工作在新时期能够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中圣.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4(3).

[2]沟睿.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11).

第9篇:文化思想感悟范文

1.传统的教育观念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中国教育传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的精华,为人类教育宝库和世界教育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当理性审视传统教育时,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教育在培养现代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缺失。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占据着主动,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所以传授知识变成了灌输知识。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之下,学生很少会主动去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学习。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应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难题,这显然是传统教育所不能提供的。素质教育的观念自打提出后逐渐深入人心,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与之对立的应试教育则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这也表现出人们对传统教育的不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所以教育也应该因文化而异。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少数民族区域多处在偏僻之处,交通不太发达,经济相对滞后,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更是不能和其他地区相比。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区域发展不平衡会极大影响中国实现全面腾飞。只有少数民族区域的教育事业得到发展,才能够培养出适应新社会的人才,全面提高人民的素质水平,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

2.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有待挖掘。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各少数民族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和精神世界。我国的德育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挖掘程度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中所含的德育观念开发和利用还十分有限。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伦理道德教育。所谓的“修身”之说,指的即是提高品德的修养。例如:少数民族对家庭教育很重视。从何看出呢?满族谚语有云:“树木从小剪枝,儿女从小教育。”蒙古族也有格言——若家教慌乱,奋斗依靠,上进的目标无从会有。类似这样关于家庭教育的谚语与格言数不胜数。少数民族很早就有了家庭教育这一观念,他们注重对后代的教育,强调从小教育,也十分注意教育的方法,认为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所以父母事事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榜样。他们还强调严格教育,如他们所说的“教子如训虎”。这些正说明了少数民族注意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反观现在的某些家庭,父母为了工作事业,将孩子扔给保姆管,对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学习情况也是不够关心,导致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还有一些家庭存在教育孩子方法不当的问题,有的极度溺爱、放任不管,有的则是棍棒教育。这些方法都是不恰当的,没有注意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对孩子的意识形态、社会认知进行初步的定型。少数民族的德育内容及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家庭教育这一方面,还表现在礼仪礼节,宗教信仰,民间传承,风俗习惯等方面。文化由于地域、宗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多样性,但多样化的文化并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呈现出交汇融合的状态。德育是指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包括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严格的法制观点、崇高的道德品质以及良好的个人修养。德育的内容涵盖很多方面,且必须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程教育和全面教育。少数民族的德育与该地区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德育在传承、选择、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向其中注入新鲜的血液,使之能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所谓教育,是通过健全人的思想品德去实现服务社会、服务人类的目的。德育通过言传身教,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够提升素质水平,健全人格,提高道德觉悟。

二.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教育与德育存在的问题

1.对于传统民族区域传统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不少人持有比较片面的观点,不能够从整体对两者的关系做出分析。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传统教育不仅占据了过去、现在,还将影响未来的教育,所以说传统教育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传统教育中的某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仍旧在现代教育中传承与发展着。这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其存在的意义。所以德育的目的不是将其与传统教育完全隔离开来,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就拿传统节日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彰显着少数民族的哲学观与道德观。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来源有实际的生产生活、古老的神话传说、传统的宗教信仰、天文历法和节气。它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和社会发展一样,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传统节日中含有为人处世之道,有着深刻的道德内涵。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吸引着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到节日当中去。人们在欢快庆祝节日的时候,不仅能够将其中蕴含着的德育价值观传承下来,还能够激发少数民族对道德价值的认同感。例如:藏族比较著名的节日有沐浴节、藏历年和转山会。在藏历的七月六日至十二日,藏族人民会迎来“沐浴节”,藏语称“嘎玛日吉”,意为洗澡。藏族人民认为洗浴可以洗去疾病,带来吉祥和好运。单单是这种美好的期盼与愿望,就展现出藏族人民平静宁和的内心世界。在沐浴节期间,人们带着帐篷、青稞酒、酥油饼等食品来到河边嬉戏游泳,沐浴在自然世界的风和日丽之中,享受着悠闲舒服的时光。藏历年是藏族最为隆重的节日。人们常说的“三十晚上回家过年”,这里的过年指的是汉族农历的春节,藏历年则是西藏人民的“春节”。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藏族人民就为过节准备各种各样的吃、穿、用的东西。过节的时候,人们会举行插新经幡、驱鬼、转山拜佛、赛马等活动,欢庆节日会从藏历初一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这点和汉族“春节”很像。藏历新年作为辞旧迎新的节日,既是一次欢庆团圆的盛会,也表达出“对过去的总结以及对新年的展望”的愿景。在转山会到来这一天,藏族人民会相邀结伴,带上茶酒饮食,到郊野的山上和寺院去踏青、朝佛。人们一路游玩、待到太阳西下,才载歌载舞,尽兴而归。除了藏族,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属于自己的节日文化,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蒙古族的“旧历新年”、布朗族的“厚南节”、苗族的“苗年”和哈尼族的“扎勒特”等。庆祝传统节日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还能够通过传统活动来表达对文化的深刻认同感,促进了人们之间的融合,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从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之中,可以看出,教育深受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传递出来的传统美德也应该成为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统教育之中蕴含的道德理念,通过适合的方式加以推广,使这些优秀的文化思想得到发扬。我相信,道德价值观只有融入到实际的生产需求上,才会有所价值。而推广的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承的手段,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推广中不同文化思想之间的交流碰撞。在教育理念中,也应该注重不同教育理念的交流融合。所以传统教育作为德育的载体,同时德育又将发扬传统教育中的崇高道德思想这一关系是不容置疑的。

2.对德育的认识及定位缺少清晰的认识。在我国的传统德育教育中,德育被定义成“管理”与“约束”。作为学生,要遵守学校的学生手册以及日常行为规范。可是这样的手册是否起到了教育作用呢?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管理约束而不是教育。只是通过书面的形式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完全起不到德育的作用。很多人可能都没有看过这个手册,或者说有些人会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逆反心理,越是不让做的就越要尝试。而德育是在无形中对心灵进行熏陶与洗涤,达到精神思想上的教育,是一个持久永恒的过程。所以,关于的德育的定位,确实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但我们都知道,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够被运用到实际之中,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三.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教育与德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1.认识到文化差异,做到结合实际文化的创新德育。少数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理念早已是根深蒂固的。在推广德育工作时,应当做到尊重当地文化习俗。所以德育教育不只是针对大部分群体的教育,更应该考虑到地区文化的差异。只有结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才是良好的发展道路。所谓的创新教育,只是将德育教育推广发展的方法。在教育领域,我们离不开创新。

2.注重不同文化观念的融合。传统文化中呈现出来的不同道德观念就注定这些思想之间是有摩擦碰撞的。特别地是,当今世界逐渐趋于全球化,对于优秀文化思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到将其发扬光大。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的道德理念是思想浪潮中的一大瑰宝。对教育来说,各种观念也应该是互相促进吸收的。想要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就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思想的文化价值。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教育与德育是不可分割的。虽然传统教育有着一定的弊端,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却能够在德育工作中得到发挥。德育工作培养人格,感悟人文情怀,提升素质水平,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也能得到推崇和发展,进而转化成融入民族血液中不可替代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曹能秀.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5)

[2]杨其勇.浅论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09(4)

[3]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4]莫雪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2011(6)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