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意识与传统民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利于丰富体育课堂教学,落实“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有利于培养参与者的道德品质和强化民族团结意识。
【关键词】
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现实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多样,有很多项目适合在普通高校中开展。但从众多普通高校的开课现状不难看出,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并没有被充分利用,似乎被武术这一项目代替而已。即便是像跳绳、毽球、拔河这些项目也只是在体育课中作为自由练习的内容而存在。民族传统体育应该走进高校体育课堂,发挥其特殊功能,这对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体育课堂教学
民族传统体育以其独特的运动形态存在,在课堂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的内容,而且也为在校大学生增加了选项课的范围。经研究表明,在校学生从心理上对体育课拥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某些原因,很多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心态。目前,大学体育课教学计划并为贯彻四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大学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大三以上作为选修来开展。另经观察,像田径、球类等项目是高校体育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其中也贯穿些趣味游戏,而且有些高校还以这些项目为此为达标测试的考试内容。根据地域条件,在体育课中增加民族体育内容,使学生了解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化,这不仅能丰富课堂的学习内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积极运动的情绪,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另外,众多民族体育项目以游戏形式为主,娱乐参与度高,具有较浓的活动氛围。广西民族学院自1993年正式将民族传统体育列入公共体育和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通过实践证实,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有极强的心理倾向性,尤其是对陌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浓厚的兴趣。由此可见,诸多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独特,很有必要在高校体育课堂中开展。
二、有利于培养参与者的道德品质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综合性特点,因其融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为一体,是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其主要原因就是它在流传中将图腾、生活、娱乐融合,而且对后辈具有德、智、体等方面的教育功能,从而得以较好的传承和延续。例如棋戏以开发智慧和思维著称,可以说是民族传统体育中将趣味性和游戏性融合的智慧游戏。围棋是一项高品位、文雅的脑力运动,社会文化性能呈现多样化。其中对立统一和阴阳互生的辩证关系,有助于锻炼人们的智力、陶冶情操。另外,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竞技性,对参与者的勇气和自信心提出了考验。例如:藏族的押加、哈尼族的打磨秋、蒙古族的摔跤及射箭等。这些活动规则明确,参与者要严格遵守规则,都是在礼让、公平条件下进行,场面激烈,选手首先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拥有不甘示弱、争强好胜的竞争意识和品质。
三、有利于民族团结意识的强化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国各族人民的基本利益和共同团结,在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中,我党将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主要任务。普通高校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的绝佳场所,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无疑是对民族体育文化文化传播的直接途径。这对大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民族团结意识的强化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因地理环境和生活民俗的不同,导致其运动形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群体,具有较高学识能力和较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积极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接受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知识,从而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这是对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的有益途径。因此在高校体育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一方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通过体育形式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深入了解,产生认同,进而培养民族团结意识。
四、有利于落实“终身体育”教育思想
“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目前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出现严重脱节,连续性不够。有绝大部分人是工作之后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开始寻求适合自身的体育项目来健身。 课堂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关键环节,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如何与社会体育接轨,落实“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这是本世纪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的新要求。国家教委曾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涉及世界优秀成果与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要注意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多样性,并要充分体现教材的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是培养在校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意识,养成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习惯的关键时期。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可谓丰富,适合在高校体育中开展的很多,而且多数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趣味性强,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具有特殊的魅力,在高校体育课中开展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愉悦身心的健身项目,在参与中体验到体育锻炼的快乐,这也是落实“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好途径。
【参考文献】
韩英甲,王焕波.关于在普通高校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必要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475-477.
曲宗湖.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安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3)40-41.
关键词:民族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校市合作模式
中国分类号:G758.4
课题名称:在民族院校设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对我省民族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1前言
如何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巨大作用,更有效的开发利用民族院校所蕴含的独有的宝贵资源,在民族院校设立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在教学中将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不仅能够完善和丰富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而且能够使宝贵的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和历史意义。
2民族院校设立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的意义
(1)民族院校设立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在社会发展中,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平台,有独特的优势,将传统体育文化与高校教育相结合,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复兴民族体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于此同时,在民高校设立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有利于丰富高校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认识,增加民族自豪感。
(2)有利于发挥民族院校学校优势,形成独有体育特色,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院校在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民族院校设立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是民族院校促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有效途径。结合民族院校实际,合理利用其教育资源优势,结合实际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训练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民族学校体育教学的独特优势,而且也能造就多元的体育文化氛围。
(3)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在民族院校的设立有利于在校学生掌握基本体育技能,对其进入社会以后的持续锻炼有所帮助。推进全民体育的发展,有利于全民体质的不断增强。
3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设立的可行性
(1)民族院校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强力的国家政策支持和理论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已相继出台许多发展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政策法规,弘扬国家传统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相关的研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的设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体育课程纲要》则提供了在高校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有力的政策依据。
(2)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在民族院校的设立中有着广阔的现实基础。国家招生问题上对民族院校有一系列的倾斜政策,保证了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生源,有着独特的政策基础。高校拥有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在生源的数量、质量、经费、场地配置上均具独特优势。学生对其熟知的家乡体育活动有着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少数民族生源从小熟知本族特色民族体育项目,实践基础扎实。以高校为平台,生源普遍文化素质较高,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在科研上,高校可以比较容易的构建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制定相符合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修改考核方法和标准等,更好地推广和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此外高校具有健全的训练和竞赛管理机制,可以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4民族院校设立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模式初探
在后奥运时代,如何实现体育体制的有效快速转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此前的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模式的举国体育体制越来越呈现诸多的弊端,尝试体教结合的模式具有非常可观的研究价值。综合考虑分析在民族院校设立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的各种因素,“校市合作”的训练基地模式设想具有一定的可施行性,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和地方的优势。
(1)地方政府组织机构(如体育局)参与建设规划、经费投入等宏观管理,保证基础设施的顺利完整建设,此外利用政府组织的各种宣传渠道,加强对民族体育传承重要性的的宣传。院校方作为教育实体则主要负责开展教学、训练、竞赛和科研等日常事务。充分准确定位各自优势和功能,建立完整的系统的管理制度以及领导机制,各司其职,保证训练基地工作的正常高效开展。
(2)要对训练基地进行营销策划,基本内容以高校为主,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训练,竞赛及科研上,院校要明确教学指导思想,师生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认识。此外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师资情况以及场地设施等情况开展,同时借鉴相关院校经验。要培训已有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招聘和引进相应专业人才,补充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队伍,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基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3)在基地建设和维持运行方面,可采用地方财政补贴、政府拨款、群众集资、社会捐资等各种方式筹集资金。在基地建设和运行前期,要以政府的投入为主,随着模式的成熟要逐步完成向社会投入为主的转变;通过开发民族传统体育市场,吸纳社会资金。同时要尝试寻求企业的加入,共建校体企三结合的合作模式。企业的加入则不仅可以为人才的培养提供资金支持,甚至可以为运动员退役后提供工作岗位。反过来,企业则可以在支持高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彰显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4)基地要定期有目的、有计划外派进行信息交流和学习,以了解和学习最新的技术、经验、熟知相关项目的规则与方法,及时调整相应的训练计划。
5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民族院校设立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模式的可行性,提出了在民族院校设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的初步模式,旨在从体教结合的角度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此模式还不成熟,在管理机制和相关体制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桂忠,吴武彪,张爱平,等.建立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网点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
2、 张正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反思[J].搏击(武术科学),2006(03)
3、 孙高峰,唐韶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06)
【关键词】设境育情;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实效性
【Abstract】Establish the Jing teach feeling is the concern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the scenario which establish study activity grow emotion of teaching form.Pass to establish Jing to teach a feeling ability in the Chinese nation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the tradition the sense of vision art appreciate the lesson teaching thorough the spirit carrying through student ethos in Shanghai City education instruction outline, exaltation real results.Establish Jing to teach feeling at the exaltation senior high school race tradition the sense of vision art appreciate the lesson real results of the function have construction to heavily appreciate atmosphere and draw near mental state distance;Enhance to appreciate beauty cognition process, the exaltation appreciate level;The exertive emotion move function and promote lesson outside expand.Establish the Jing's teaching the feeling exaltation tradition sense of vision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race's art to appreciate teaching with real results lesson practice has already established to observe and learn exchanges of scenario, shape thoughts and feelings;Establish the scenario of game activity, the interesting aspect mutually melt;Establish a scenario of begin the practice, emotion experience;Establish a scenario of appreciate the investigation, the emotion sublimate.Establish the Jing teach the feeling exaltation tradition sense of vision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race's art to appreciate the lesson real results teaching strategy to have already come close strategy, point strategy, interaction strategy, encourage strategy.
【Key words】Establish the Jing teach feeling;The sense of vision art of the race tradition;Appreciate;Real results
设境育情是指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学习活动的情境培育情感的教学形式。在高中中华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课教学中,通过设境育情能深入贯彻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提高实效性。
1.设境育情在提高高中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课实效性方面的作用
1.1营造浓郁的欣赏氛围,拉近心理距离。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博大精深,中华民族艺术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高中阶段的艺术欣赏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其中的高中民族传统视觉艺术包括中国绘画、书法、工艺、雕塑、陶瓷等。由于上海的高中学生所在的国际大都市是一个开放且多元文化碰撞的环境,因此高中生对传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了解不太多,甚至个别有漠视的情况,针对学情在高中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课中采用设境育情的形式,如在艺术欣赏专用教室中展示有关的照片、图片、专题壁报、运用电脑多媒体手段以音乐配图片循环滚动等,增强了环境的感染力,营造了浓郁的欣赏民族传统视觉艺术的氛围,创设了面对面的欣赏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民族传统视觉艺术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深厚的积极感情、认同感、亲近感,有利于学生从中吸取中华民族文化营养。
1.2强化审美认知过程,提高鉴赏水平。
设境育情符合上海市中学艺术课程标准中以审美为核心的要求,符合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应坚持认知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原则。认知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在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引发学生对民族传统视觉艺术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入境入情,产生认知需要,获得审美的愉悦,进入艺术审美的良好状态。设境育情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体验民族文化的经久魅力,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感知活动,主动参与欣赏过程,通过观察、思维、评议、交流、练习等活动,丰富学习经历,逐步学会欣赏和审美,加深对民族传统视觉艺术内容的理解,培养多种能力,促进人格发展,提高对民族传统视觉艺术鉴赏的水平。
1.3发挥情感迁移功能,促进课外拓展。
在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教学中通过设境育情获得以情动人、拨动心弦的教学效果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民族传统视觉艺术理解中形成艺术观念,有利于对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外,发挥情感迁移的功能,主动去发现和关注身边生活中的民族艺术美,当再现相关的情境时,热爱民族传统视觉艺术的美好情感油然而升,养成对民族传统视觉艺术主动欣赏的习惯,并参于宣传、弘扬传统民族艺术文化。同时有利于有艺术爱好、艺术基础的学生课外深入拓展,发展个性挖掘艺术潜能,逐步形成艺术特长,传承传统民族艺术文化,成为民族传统视觉艺术的人才。
2.设境育情提高高中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课实效性的教学实践
2.1创设观摩交流的情境,陶冶情操。
设境育情要善于结合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 创设观摩交流的情境,陶冶情操。例如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中,我校腾出专门的房间建为艺术展览馆,分别举办过中国书法展览和中国绘画展览,突出民族文化这个主题,展现校园文化风貌。在展出的作品中大部分是名家的作品。在展出期间,美术教师对美术社团的学生事先进行专门培训,然后在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课的教学阶段中,组织学生分班级分小组利用中午时间先进行观摩。要求学生带好观摩提纲,提纲内容包括有哪些名家作品?选择2——3位名家了解其生平和主要成就,并说说其作品主要有什么特点?在观摩时由美术教师和学校美术社团的学生成员在艺术展览馆内进行讲解,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同时在学校举办艺术节期间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并安排学生分组代表在艺术欣赏课内运用电脑多媒体手段开展交流,激发艺术通感。艺术展览中展现的艺术家在文明创造过程中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和名家人格激发了学生情感,使学生明确自身文化传承的使命,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2.2创设游戏活动的情境,情趣相融。
设境育情要善于挖掘和补充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的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活动的情境,达到情趣相融的效果。例如在新年来临前,根据民族传统风俗,教师设计了中华吉祥图案专题欣赏课。在中华吉祥图案专题欣赏课中,通过生活中的吉祥图案列举抢答,学生认识到一直到今天,吉祥图案仍然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蕴含吉祥意义的图案,每逢过年佳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喜字,倒福字,拜年小孩,中国结等这些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贺;通过讲中华吉祥图案历史小故事,学生了解到中国的吉祥图案最早开始于周代,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到了明、清时期最为繁盛;通过中华吉祥图案分类的归类连线游戏,学生熟悉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分人物、花果草木、鸟兽鱼虫三类题材,其中表现的求福、求财、求官、求寿、婚姻、喜庆、农耕等都是和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重点欣赏了吉祥如意、纳福迎祥、年年有余、百事如意、松龄鹤寿、松鹤长春、龙凤呈祥等吉祥图案,品味内涵,开展吉祥图案寓意题解竟猜、分析交流探讨吉祥图案艺术表现特点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绕有兴趣地投入对吉祥图案艺术认知学习过程。学生共识到,吉祥图案凝聚着民族精神、反映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真实的诚挚的感情,鉴赏吉祥图案作品,领悟了人类真诚、关爱、善良、互助、向上、热爱生活等积极情感。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丽的花朵,它那丰富的内涵、善美的理想,正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
2.3创设动手练习的情境,情感体验。
设境育情要善于创设动手练习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去深刻理解艺术的创造源于艺术家对现实的感悟和心灵的反应,艺术的创造是激情与思想的结晶。如在工笔画欣赏课中,教师先运用电脑多媒体手段指导学生欣赏若干幅优秀的工笔画家的工笔画,这些工笔画古朴高雅、深不可测的意境令人神往;然后提出问题::工笔画是如何画出来的?如果你是一个画家,你会如何使用你的毛笔?师生共同回顾书法所体现的中国文化中的毛笔文化,指出工笔画对毛笔的选择及笔法的运用也是很有讲究的。接着教师示范使用毛笔画工笔画的线条,让学生通过观察尝试画出工笔画的线条并互相交流,学生欲欲而试,教师巡视指导;再采用多媒体手段对工笔画笔法细部中的描法开展欣赏。通过在欣赏中教师的指导,学生了解了工笔画对笔法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线条要画得光滑并有变化,所以描就成为了一种画法,出现了战国十八描的手法、钉头鼠尾描、高古游丝描、琴弦描等,历来有很多描法高手,甚至有一些毛笔也被称为铁画银钩等,而钩的时候则需要中锋运笔,下笔有神,运笔与书法一样是涩行的,体现了书画同源。关于中国古代画家采用积墨法,教师先演示,学生通过观察,理解了积墨法墨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不断染起来的,而每一层染得好不好就考验一个画家的功力了。最后让学生在古筝乐声中临摹一幅名作《竹雀图》的局部。选择若干学生临摹作品在大屏幕作交流后布置课后习作,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指导尝试创作。通过动手练习,学生体验艺术对象所蕴涵的审美意蕴,在尝试中了解艺术家独特的想象力、表现力,发展了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激发了艺术创作的冲动,提高了艺术素养。
2.4创设鉴赏探究的情境,情感升华。
设境育情要善于针对高中学生好奇心理和抽象思维发展的特点,创设鉴赏探究的情境。如在世界文化遗产敦煌雕塑艺术欣赏课中,教师设计了分组模拟考察的活动,提出鉴赏探究的主题:敦煌雕塑艺术的特点。全课教学过程主要有四个环节,先分析中国地图和敦煌的俯瞰图,认识敦煌环境特点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中的一片绿洲,从俯瞰图中基本了解敦煌石窟数量及布局,使敦煌环境的荒凉与敦煌的雕塑艺术作品之丰富形成强烈的对比,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感受到这神密的土地,充满了艺术创作的灵性;然后运用电脑多媒体手段欣赏敦煌的代表性雕塑艺术作品,有敦煌的标志性建筑——山上凿出来的九层阁巨大佛像北大象等等;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及教师指导和归纳,共识到这些雕塑都不是一个时期的,每一时代的彩塑艺术,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显示出不同的艺术表现风格,唐代的石窟造像在莫高窟占了最大的比重,反映出唐代造像的兴盛及艺术风格、造型技巧的成熟与完美,是中华艺术的精华。敦煌彩塑的制作方式有圆塑、浮塑、影塑、悬塑。千姿百态的塑像显示了敦煌“塑匠“们娴熟的技艺、超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接着重点观看中央电视台摄像的《敦煌再发现》,全方位考察158窟石窟雕塑内部精湛的雕塑特色,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模拟考察:整个洞窟雕塑作品的整体表现特色是什么?从局部观察,主体雕塑佛陀涅磐像(睡佛)有哪些造型特色?学生观看《敦煌再发现》后再一次热烈地讨论和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鉴赏中理解了中唐吐蕃统治时期所造的莫高窟第158窟大卧佛洞窟极富特色,采用了虚实相映的手法,主体雕塑采用了实体圆雕,而主体后面其他部分则采用了壁画手法,很有创意。人物动态刻画细致入微,十分传神,立体雕塑造像的存在,大大丰富了洞窟形制的表现形式,增加了洞窟艺术的内容,提高了对洞窟空间的使用,更使洞窟的整体布局显得层次分明。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洞窟墙上的壁画中发现了很多被破坏的历史痕迹,并联系敦煌大漠环境特点沙石随时都在侵蚀着珍贵的石窟艺术,激起了学生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感,在感受敦煌雕塑艺术魅力中情感升华。
3.设境育情提高高中民族传统视觉艺术欣赏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3.1贴近策略。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贴近教学内容、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学生所处时代的成长环境,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转化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课堂学习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的兴趣, 增进学生对民族艺术和民族精神的感性认识。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和稳定的情感以达到教学目标,。
3.2重点策略。
以课程标准要求为指导,针对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一个主题,创设情境,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并使各环节构成互有联系的有机整体,唤起和激励学生审美冲动,,促进以审美为核心的欣赏经验的长期积累,为审美表现和传承作好准备
3.3互动策略。
师生互动中的教师的主导和指导能激活学生已有经验,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丰富的艺术欣赏和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分工、做好示范、注意答疑、交流指导、加强管理、适时调控、总结提高等方面,重视课堂生成性,通过师生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3.4激励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参于欣赏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做、想、讲有机结合,调动听觉、动觉、视觉、触觉等,发挥学生艺术长处;在评价中运用激励策略,综合学生在欣赏课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良好习惯、艺术表现、艺术创作和特长开展分项评价,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视觉艺术。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上海市中学艺术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
[3]《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4]《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
(一)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我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代表。现代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借鉴传统戏曲中有利的艺术元素,对于戏曲来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沃国平传统戏曲本身具有传统美,民族声乐在继承其传统美德基础上对戏曲艺术进行变革,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促进中国艺术的进度与发展。
(二)继承与发展
现代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有着共同的文化起源,有着一定的审美共同点,他们产生于不同的地域文化范围内,但是都具有强烈的人文特点和地域风格,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艺术,地域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都对艺术形式和审美情趣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戏曲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戏曲的发展继承了传统戏剧中的优秀成分,比如在很多歌剧中经常会看到板式变化,我国现代民族声乐中经常会出穿插戏曲形式,民族声乐借鉴传统戏曲的演唱技法丰富其音乐内涵,现代很多歌唱家都具有深厚的戏曲功底,利用不同的演唱风格,即是对传统戏曲的一种创新,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声乐的进一步发展。
(三)传统戏曲对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的启示
现代民族声乐首先要将审美艺术融入到创作中,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积极发挥文学在声乐中的表现,提高文化价值;注重创作个性和情感色彩的投入。在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创造出具有鲜明美学品格和综合艺术的声乐作品。在继承传统戏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演绎出具有时代性与戏剧性的艺术作品,推动我国文艺艺术的发展。
二、传统戏曲元素对现代民族声乐的沁润
(一)熏陶和感染
传统戏曲为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作素材,利用现代艺术带动传统艺术的发展。现代很多著名的声乐唱段中都有着传统戏曲的影子,比如民族歌曲《断桥遗梦》以曲唱词,以丰富多彩的歌词,展现中国民风、民情。另外传统戏曲多样的形式变化也为民族声乐多继承,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的变奏曲式不同,传统戏曲中的板式变化使戏曲演唱感情更加丰富,也使其戏剧性更加丰富多变。民族声乐在这种意识形式的熏陶下也形成了板式变化主体。其次民族声乐也继承了传统戏曲的审美标准,二者都主要强调传达情意、中正平和、含蓄典雅的审美特点,提高其艺术修养和音乐素养。
(二)演唱技巧的借鉴
歌唱的重要因素是气息,歌唱者对于气息的掌握是演唱的主要因素,这一点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都特别重视。现代民族声乐就很好的借鉴了传统戏曲中丹田运气的方法,在演唱过程中适当把控气息的运转,不断完善演唱技巧,提高演唱技能。现代民族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注重对传统戏曲语言的借鉴,传统戏曲的歌词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能让人得到精神上的熏陶和情感上的寄托,民族声乐对其进行借鉴,丰富了自身的语言形式,提高其艺术价值。
三、结语
关键词:云南苗族妇女;传统体育活动;参与方式;影响因素
云南苗族妇女在传统社会时期,家庭的经济主要由男性管理。在每个家庭中,苗族妇女除负责全家人的穿衣吃饭外,还要与男性分担劳动量较大的背水、野外种植等。在政治上,苗族妇女没有参与政治活动及决定社会事务的权利,在宗教生活中她们属于从属地位。由于居住高寒贫困的山区,交通闭塞,社会交往几乎由男性承担,苗族妇女的一生基本上是在封闭的生活圈内度过。随着社会的变迁,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云南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加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云南苗族妇女思想素质有所提高,开始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开始参与到各种政治活动及娱乐活动中。像背水、穿针赛跑、绩麻赛跑、穿花衣群赛跑等传统体育则几乎成为妇女的特有体育活动。传统社会只有男性参加的竞技性芦笙舞、射弩、吹枪、秋千等传统体育活动,现今苗族妇女也逐步参与到其中。固在现代社会里,云南苗族妇女已经成为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参与人群。因此,对云南苗族妇女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市苗族较集中的苗族村或寨的苗族妇女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收集与云南苗族妇女体育相关资料,统计问卷,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就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专家、管理者进行放谈。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云南苗族妇女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方式。2.1.1参与生产生活中的传统体育。云南苗族是居住于云南高寒贫困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在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水平低下,苗族同胞是靠狩猎、捕鱼、采集等生产活动来维系自己和家人的生存。苗族传统体育活动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渐萌芽,它们既是生产生活技能的锻炼,又是本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生存竞争的形式之一,因而苗族传统体育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各民族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生产劳作中,妇女同样在为谋求生计而参与其中,因而孕育出了一些与生产活动有关的妇女体育活动[1]。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是妇女交流技艺、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手段,还能使妇女在达到自娱自乐的需要和自我情感的满足,成为维系感情的纽带[2]。云南苗族妇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承担起了大量的生产劳动、家务劳动和全家人穿衣保暖劳动等。因而产生了许多苗族妇女的体育活动。比如:背水赛跑、种麻舞蹈、洒麻舞蹈、绩麻赛跑、穿针赛跑、穿花衣群赛跑、男吹女跳的芦笙舞等等。云南苗族饮用水都要在几里之外的山下取用,从山下到山顶挑着不便,人们只能采用木桶背水的方式。背水,在苗族妇女生活中里,自然练就。云南苗族妇女从小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小便与母亲学习种麻、洒麻、绩麻、织布、绣花、缝衣的全过程。种麻舞蹈、洒麻舞蹈、绩麻赛跑、穿针赛跑、穿花衣群赛跑等体现了云南苗族妇女心灵手巧、勤劳上进、吃苦耐劳的民族风尚,也是苗族妇女相互借鉴切磋技艺,展示妇女技能的竞技体育活动。在田间或农闲时节,为消除劳累、庆祝丰收等,苗族男性同胞会拿出随身携带的芦笙,吹起节奏欢快的芦笙曲,边吹边舞,苗族妇女、姑娘们会跟随其后而舞。2.1.2参与节日习俗中的传统体育。苗族传统体育活动不少寓于节日庆典和礼俗活动中,特别是表演性和娱乐性极强的运动项目更是与节日礼俗分不开,这类传统体育项目依附于特定的节日和礼俗,大多需要特定的文化场景才能存在,有的也可以从特定的节日和礼俗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体育运动项目[3]。云南苗族花山节,是云南苗族同胞最隆重的节日。苗族花山节的参与人数从几千人,几万人,到十几万人不等。在花山节中,各种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是云南苗族参与传统体育的主要形式。云南苗族妇女主要参与花山节前的准备工作和花山节中的娱乐活动,成为花山节活动的主力军。每年一次的花山节,全家男女老少都要穿上妇女们辛勤缝制的花衣,从四面八方来到花山场地,参与节日的庆祝活动。故妇女们花山节前的准备主要是全家人服饰的准备。敬酒礼是苗族妇女参与的花山节礼仪,苗族同胞手持斟满酒的酒杯,跳起欢乐的舞蹈,迎接各方宾客的到来。节日中苗族妇女与男性同胞一起表演苗族民间舞蹈、大型芦笙舞、磨秋等活动,还参与苗族对歌、射弩、吹枪、苗族武术、荡秋、打陀螺、划龙舟、踢脚架等民间体育活动。2.1.3参与民族村寨旅游中的传统体育。云南省关于建立民族文化大省、旅游大省的重要决策,推动了云南少数民族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云南秀丽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环境,多彩的文化等,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为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当今流行的村寨旅游,吃、住、休闲、娱乐、健身等于一体,成为人们所向往的旅游胜地。云南苗族呈“小聚居、大杂居”居住,故大小村寨林立,成为云南苗族居住的一大特色。苗族妇女在苗族村寨旅游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苗族妇女在村寨旅游活动中:是导游,是美食的制作者,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统体育的参与者与传承者等。如:云南威信湾子苗寨,是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云南省30个最具魅力的村寨之一。这里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古老而神秘的紫薇神树、充满神奇色彩的“仙人塘”、独特迷人的“七十二飞瀑”、神奇的地下溶洞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历经几百年风霜依然坚固挺立的“人”字形古老石墙、城堡式的苗族老祖屋、苗寨内传统“子门槛”风俗、苗族服饰、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苗族传统体育文化:苗族歌舞表演、苗族芦笙舞、苗族服饰展演、苗族刺绣表演、苗族打糍粑、磨磨揪、秋千、射弩等。2.2云南苗族妇女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2.2.1苗族经济的滞后。云南苗族家庭每年经济收入来源有46.2%的家庭靠卖农作物;有34.5%的家庭靠外出打工;靠纺织物品和养殖业的分别占7.6%和6.7%;靠子女工作收入的家庭仅占5.0%。云南苗族家庭每年经济支出有65.8%的苗族家庭的收入刚好够家庭开销,有23.2%的家庭有部分节余,还有11%的家庭欠部分债。由此可见,云南苗族家庭经济并不富裕,每年的收入主要靠卖农作物和外出打工获得,有少数苗族家庭收入有结余,还有相当一部份家庭欠债。云南苗族妇女每年用于体育消费有47.2%在100元以下;用于体育消费每年在500元以上的为0,从来没有的占17%。可见,云南苗族妇女在每年的经济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根本无钱投入到体育消费中。云南苗族妇女属于体育低消费或体育无消费人群。因此,苗族经济的滞后是影响苗族妇女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2.2.2生存环境的影响。从云南苗族的分布状况看,云南苗族总体上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几乎都有分布,而且大部份居住在偏远的高寒山区。苗族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汉族住坝子,彝族住半坡,苗族住山顶”。这种说法说明了云南苗族居住的地理位置较高。云南苗族之所以经济欠发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所居住的地理环境差。云南苗族住地海拔1000m-3000m之间,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有时农作物颗粒还未饱满就枯黄了,这样的气候条件给云南苗族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交通通讯方面,在云南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帮助下,云南苗族地区已经修通了各种等级的公路,只有少数村寨没有通公路,但是这些公路除县、乡级公路和部分村委会公路外,其他公路只是名义上的,几乎没有车辆通过,只作牛马车或人行走,还有部分苗族村寨没公路,还处于原始的人背马托生活状态。苗族地区的通讯设施也相对落后,还有部分苗族家庭无经济能力使用电话。可见,云南苗族妇女由于生存环境的影响,导致云南苗族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较低。2.2.3传统思想的束缚。在文化教育方面,之前,苗族几乎没有接受正规教育。之后,云南苗族才与其他各民族一样享受到国民教育的同等待遇。如今苗族地区有了各级各类学校,苗族儿童读书的机会增多,但由于受苗族传统思想和意识的制约,苗族儿童读书的并不太多,多数只读了小学和初中[4]。特别是女童,从小读书的就少,不读书的更多。云南苗族女孩从5、6岁起便开始与母亲学习耕耘收割,种麻绩麻,纺纱织布,刺绣蜡染,织布缝衣,唱歌跳舞。在对云南苗族妇女的文化程度调查中,小学文化的人偏多,占31.9%,初中占23,6%,识字不多占21.2%,中专占10.6%,高中以上文化的较少,占12.7%。云南苗族妇女喜不喜欢体育调查中,喜欢的占44.3%,不喜欢的占34.7%,不知道的占21%。云南苗族妇女在体育锻炼的认识上,有62.1%的妇女认为体育锻炼有好处,有28.6%的妇女认为没有,有9.3%的妇女不知道。可见,云南苗族妇女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加之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导致云南苗族妇女对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2.2.4织布缝衣的制约。云南苗族在其历史长河中是中国苗族迁徙最远的一支,它的服饰花纹图案表现出来的是历史文化更加接近苗族的传统文化。云南苗族妇女除每天繁重的田间劳作及家务劳动外,空暇时间有三分之二用于织布缝衣,三分之一用于劳动太累的休息。原来的苗族家庭妇女担任着全家的穿衣保暖重任,全家每年每个人至少缝制两套衣衫。在对现今苗族妇女家庭的衣穿调查中,苗族家庭衣裤全是街上购买的占26.2%,多数购买、少数纺织的占58.7%,全是自己纺织的占3.3%,多数纺织、少数购买的占11.8%。可见,当今的苗族家庭妇女还有部分仍承担全家衣穿的重任。在对云南苗族妇女学织布缝衣的年龄调查中:从6-9岁学的占48.3%,从10-13岁的占38.1%,从14-18岁的占13.6%。说明苗族妇女从小必须学会织布缝衣,长大后才能担任全家衣穿的重任。可见,云南苗族妇女受织布缝衣的制约,每天根本无时间或较少时间参加体育锻炼。2.2.5固定组织活动的限制。贫困也使得少数民族村落根本无力组织体育活动[5]。调查中发现,云南苗族妇女参与传统体育活动,几乎是在云南苗族的传统习俗中进行,以苗族村寨的节日庆典或政府组织的活动为主。如:云南苗族花山节,是云南苗族同胞最隆重的传统习俗。组织形式由原来的自发组织或村寨组织发展为政府出资组织。人数由原来的几十人、几百人发展为今天的几万、十几万人不等。故云南苗族妇女参与传统体育活动都是在每年固定的节日、固定的组织方式、固定的活动参与方式、固定的传统项目、固定的场所、固定的锻炼时间等进行。平时参与锻炼的时间较少或不参加体育锻炼。因此,云南苗族妇女参与传统体育活动还局限于固定的组织活动中。2.2.6传统体育“硬环境”的缺失。在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中,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基础设施虽然获得了一些普适性政策和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但由于基础薄弱,体育的硬件设施建设依然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同胞健身的需求。在对云南苗族妇女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调查中发现,她们参与传统体育锻炼多数在庭院、村寨、平坝中进行,苗族地区根本无专门的传统体育场地,所用器材全是自己自带。所以,云南苗族地区的体育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故苗族妇女参与传统体育“硬环境”的缺失。
3建议
3.1政策扶持、经济支持云南苗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经济落后严重制约了云南苗族妇女参与传统体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也明确要求:“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扶持力度,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扶持政策……实行有差异的扶持措施”。云南苗族地处高寒山区,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社会发育程度低,人的思想观念落后,发展后劲不足,支撑产业体系脆弱,经济总量较小,民营经济发展几乎没有,个体经济发展较差,贫困面大、程度深,产业层次较低等问题,导致云南苗族家庭每年收入低,苗族妇女参与繁重的农耕劳作及家务劳动。各级政府部门应根据国家政策,扶持、经济支持苗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投入,尽快实现苗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苗族家庭的经济收入,让苗族妇女早日从繁重的农耕劳动中解放出来,有多余时间参与体育活动。3.2努力提高苗族妇女的文化素质。事实已经证明,文化水平越差,其体育观念和健康观念越薄弱,要想彻底地把农村妇女引上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正轨,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是关键[6]。云南苗族妇女从小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导致体育观念和健身观念意识薄弱。各级政府部门应在苗族居住区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让苗族妇女从小接受教育,在有条件的苗族地区开展扫盲培训班、或提供苗族妇女外出培训进修的机会等,来提高苗族妇女的文化水平,进而提高苗族妇女的健身意识。3.3加大苗族居住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普遍存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云南苗族居住区同样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抢抓机遇,利用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等一系列民生政策,多渠道争取资金,重点投入高寒、贫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才能改善苗族妇女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硬环境”。3.4大力宣传妇女参与体育健身的作用。据国内已有的研究指出,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信息来源渠道是多样性的,主要有电视广播媒体、报刊杂志、亲身体验、网络、书籍等[7]。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妇女健身信息的来源比较闭塞,云南苗族妇女就是其中之一。对云南苗族妇女体育健身的宣传,在有条件的苗族地区可利用电视和网络媒体,没条件的地方通过贴墙报和发传单、派社会体育指导员、办传统体育培训班等方式进行。3.5建设云南苗族特色旅游生态文化村或村寨。云南苗族都是以村或村寨居住。云南苗族村或村寨历史悠久,地理独特,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可以建设特色旅游生态文化村或村寨,以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苗族特色旅游。民族传统体育反应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风俗习惯,同时它是及地域性、民族性、健身性于一身的特色体育项目[8]。当民族传统体育在云南苗族特色旅游中广泛开展,苗族妇女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传统体育的活动中。
作者:王琼 朱承敏 张福生 单位:昭通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方桢.云南少数民族妇女体育及其文化特征[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82.
[2]胡玖英.少数民族妇女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74.
[3]胡旭.苗族传统体育现状调查—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为例[D].重庆市:西南大学,2013.
[4]熊光红.云南苗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4:142.
[5]曹阳.湘西苗族农村妇女对民族传统体育再传承的价值与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08,12.
[6]张选惠等著.论妇女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10:112.
西方传统文化在艺术领域的理念有别于中国,它崇尚个性、竞争、自由的思想境界,推崇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体现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利益。西方艺术追求对自然的模仿,要求在理解自然、把握自然的基础上,按照理性的思路发展。随着西方近现代社会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而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激起了人们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精神诉求,人们对于自然和一切客观事物不再满足于摹仿和再现,而开始强化自我感受和思想情绪的表达,有着希望驾驭与征服自然的思想特征,因而西方的空间艺术表现出个性、自由和夸张的风格。西方的空间艺术在其不断变革与探索过程中,渐渐面向世界,并对东方近现代空间艺术产生极大影响,然而西方新时期艺术的追求从东方艺术得到启示,开始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也是中西方传统文化相互渗透、中西方空间艺术理念相互渗透的现象。
2中国古代园林中的空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相渗透的艺术表现
中国古代园林中的空间艺术是中国空间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的典范,堪称世界园林之巅的中国古典园林,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精神和文人审美思想,以山水为主的独特风格和灵活多变的布局,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容的最高审美境界的典范。中国古典园林中空间艺术的营造理念包含了古人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深刻表达,寄托了古人对美的精神诉求。
3现代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相渗透的表现
各国的空间艺术又有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即民族特色,具有民族特色的空间艺术风格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社会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各国的空间艺术可以从不同层面体现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求。从中西方的建筑、文学、戏剧、音乐、绘画等各个层面的类比中,可以得出不同艺术风格源自不同文化基础的结论。总之,空间艺术的设计风格是基于本民族的人文环境、历史环境等传统文化因子,辅之民族的文化、风俗和习惯,最终通过艺术手段呈现出民族的审美理想和美学传统的艺术风格。
4创新意识如何在现代设计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前提下无限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空间艺术设计的灵感源泉,空间艺术也在时刻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心理在艺术设计中的体现形成了强烈的地域性特色,空间艺术从功能到审美、从技术到艺术,都体现出鲜明民族风格。我国的空间艺术必须兼具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应当借鉴传统空间艺术中的意境表达引用于现代空间设计中,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继承与创新的目的。在现代空间艺术设计中,考虑设计师个人审美理想的同时考虑到受众的审美特点,有意识地从传统审美韵味中吸取其精粹,合理应用在现代设计思维中,才能营造出具有民族精神、意境深邃的空间。
5结论
1.1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政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完美的品格。纵观世界几千年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有共同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凝聚着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思政教课教学同传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倡导的是一种君子自觉奋发向上,刚健有为的精神境界,这对大学生砥砺品质、陶冶情操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情怀,对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远大理想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可启发大学生认识到只有严于律己,注重自身品德修养,才能以德服人,实现美好梦想。对于思政课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拓展其内容,弥补大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不足,还能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实力,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1.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当代大学教育不仅仅是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健康完美人格的塑造。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处于竞争、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提倡和弘扬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以诚求诚”的传统“德教”精神,对缓解人与人之间紧张对立的状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应注意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适时地将传统文化精神精髓引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并对其内涵给予现代诠释。做到因材施教、古为今用,以更好的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经过自己的辩证思考、亲身体验。做到自我悦纳、悦纳他人,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1.3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感叹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这说明,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华文化在世界仍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地位。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乎涉及到每个道德领域和社会层面,对每个社会问题几乎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引证。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和”文化,我国历来主张“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这都是“和”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这些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强,但抗挫折能力差。稍有失意就会心灰意冷、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更有甚者的是,极少数学生之间因一点小事发生摩擦,最终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曾经引起全国震惊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其中一例,至今令人触目惊心。心理问题目前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大因素,教师在日常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应大胆借鉴传统文化中“和谐中庸”的思想”内容,积极传播“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心态。
2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结合
当今世界各国文化正处在相互交融的时期,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见重要,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我们要全面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采取唯物辩证法的态度,使之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保持民族特色和开放共容的气魄,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优势。
2.1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对大学生进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也应因时而变。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它宣传及时,不受时空间的制约,大学生喜闻乐见。将互联网的特长和传统文化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必将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育者还应实现由传统的“灌输型”向“双向互动型”教育方法的转变,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优秀古诗词讲演比赛、书法国画展等活动,做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各高校还可以因地制宜,利用高校所在城市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来丰富对大学生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或运用选修课和社会实践课来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2.2多渠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如今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假日经济的发展使得大学生更能利用节假日时间一览祖国的名胜古迹,亲身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祥和智慧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和传承的责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应用者和受益者,更重要的是自己还应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通过大学生从认识到实践的学习过程,按照知、情、信、意、行的内在程序循环往复,通过接受、内化、外化等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引导他们多层面学习弘扬传统文化。
2.3学校要给予高度重视
思政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意义重大而深远,学校的大力支持是实现思政课与传统文化的“贯通与融合”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日常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和课程建设之中,配备专职教师团队进行研究,并给予专项资金的支持。思政课与传统文化的贯通与融合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要取得真正的实效,不仅需要课堂内的理论教育,也要保持教育与课外实地考察的结合,需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实践活动方式进行。
3结论
[关键词]现代陶艺;教学;意识
现代陶艺课程在教学中,总是会面对“传统”与“现代”的争论,现代陶艺概念的提出,从字面上不难看出其强调了新艺术的特征,具有现代性的品格。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来谈其概念:一是从观念上,它强调个性,强调感性,强调自身情感,用抽象的、变形的、自由的、不受拘束的艺术形式,摆脱了多年来受传统审美标准制约的思想束缚,成为现代艺术创作者用来挑战、树立新意的手段;二是从艺术形态上,作品不再是以实用为目的,不再是单纯的“土”与“火”的语言,陶瓷可以与木、金属、水等等材料综合使用,并且突破了原有的技术规范,扬弃了传统陶瓷精致、规整、对称的古典审美趣味。为此,笔者认为:在意识上,可以从文化意义、设计意识和环保意识三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意识”。
一、文化意义
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有着血缘的关系,但不是传统陶艺的简单重复和延伸。同时,我们也不要被“外来文化”冲昏了头脑,一切“以洋为先”。中国陶瓷艺术有近万年的历史,它的遗存无比丰富,文化内涵深刻。这是任何其它门类的艺术品种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众所周知,英文“China”即是“中国”的意思,又指“陶瓷”。可见,陶瓷被赋予中国文化符号与身份定向内涵,它承载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陶瓷以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存在着,并发展着从未间断过的文化现象,就象水墨一样,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属性,实属中国的“国粹”,在当代艺术发展中起着沉重的奠基与贡献。然而在当今世界,在经济的原始动力下,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辐射、扩张和渗透的趋势愈演愈烈。在接受以西方三大构成为基础的设计教育体系的创作者们往往忽视了“民族”的因素,一味的追求“标新异”形式,甚至大谈“与国际接轨”。对于发展中的中国,面对来势汹汹的西方强势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突出自己的文化个性,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将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在现代陶艺课程中,必须强调的“现代观念”因素――保留自己民族的文化个性,用自己的设计语言来面对中国的大众。利用艺术的力量来影响民众的意识形态,让民众在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陶瓷艺术作品中观望和品味的同时,领悟到艺术的魅力,这将会对他们的审美取向和行为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将陶瓷文化深深植根于人民的心里和潜意识中。自古以来,我们的民族传递信息采取的是形象、寓意的方式,所谓“纹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些因素导致我们与西方的艺术意识上是不可能殊途同归。
二、设计意识
虽然现代陶艺都是艺术家根据自身的情感去自由地进行创作,但已不能是纯精神物化的纯艺术品,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功能制约前提下,由设计师进行设计,它需要与周围环境、建筑及人文风俗相结合,需要具有宏观审美的设计意识,要求作者在环境中把握陶艺与环境、建筑和人文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与大自然有机结合联系和谐统一。在创作一件陶瓷艺术作品的时候,本身就是一个全面设计的过程,作品不仅要求陶艺本体视觉传达效果,还要从欣赏者的角度来处理加工过程,以及置放环境等诸多方面。现代陶艺它不应拒绝“设计”的内涵和形式,陶艺以其特有的形式空间存在,建构于人的生活场景之中,是对人生活的一种开启,是为了生活服务的。在这个意义上,作为艺术的陶艺更应将“设计”真正融入到“现代”意识之中。
三、环保意识
现代社会高度工业化的发展使城市环境相应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环境保护问题也是艺术家们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生活艺术化”是对环保意识的一种新的诠释,陶瓷媒介取于自然环境,以艺术的形式返于人类创造的环境,是对环境的再创造。陶土材质本身的自然属性使它像一个朋友一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以其丰富的材料特性和艺术语言丰富和影响了公众的视觉质素,在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但是,我们也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陶土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且经过火的洗礼后成为陶瓷,是具有不可降解的特性。我们在建设自己理想中的“家园”的时候,不能毫无节制开采、利用不可再生的资源。一件陶瓷艺术作品不是流行文化,也不是“即抛型”的消费品。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代教育 渗透 加强
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通过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时代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传统文化精髓滋养学生心灵,从而指导、优化现代行为实践,成为当代教育者应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中国传统教育是人文教育,注重教人以美德和智慧,而不仅仅追求纯粹知识。它以育人为教育的唯一目的,尤其注重道德教育和德性修养,提倡发奋、立志,重视气节、操守,强调道德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褒扬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在追求自我完善的同时强调社会责任,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要求身体力行,并把个体道德修养看做是整体国民素质提高、良好社会氛围形成的重要条件。这对当前理想信念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削弱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引发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容易导致贪婪、拜金、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享乐至上等消极思想,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克服其消极的一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自强不息,提倡以苦为乐,强调先义后利,主张克己奉公等精神,都可以为当前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提升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们能够依靠自身善的本质和能力而不断自我超越。这种强调主体意识的精神理念和提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是提倡自主精神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几千年的历史沉淀铸就的勤劳勇敢、和谐团结、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贯穿在整个传统文化思想之中,对于当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的深入开展大有裨益。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倡导“道德感化”“心理感化”的教育方法,体现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由此形成的心理教育模式,可为新时代教育提供有益借鉴。传统文化肯定主体自觉,尊重人格价值,强调道德践行,注重自我磨炼,能指导我们勇于面对现实生活,积极获取道德体验。另外,“慎独”“自省”等修养方法,在今天依然行之有效,值得当代教育学习和应用。
二、在时代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应发挥传统文化的强大道德教育功能,重视汲取传统文化中健康的伦理道德观。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升内化的基本道德品质,这将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的养成产生积极影响并外化成良好的行为模式。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学生人格养成和锤炼过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校在教育培养学生时代观念和意识的同时,需科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使人格教育植根于历史与现实中,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社会认可的、具有民族特点的健全人格。同时要注意及时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滋养学生心灵,丰富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寻求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点,弱化观念冲突,从而保持个体与社会和谐共进。
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插到常态化教育中,注重熏陶感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综合文化积累,具有民族特点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以及风尚习俗和审美情趣等,共同内化为文化心理和性格,形成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学校教育可强化传统文化的有益内涵,将正义、仁爱、宽恕、礼仪、勤俭、孝行等中华传统美德穿插到当前常态化教育中,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背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路径
1.设置专项课程
(1)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为学生开设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进教材、进课堂,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开设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学校定期邀请“国学”专家开展讲座,让学生有机会与“名家”实现零距离交流,亲身体验文化大师、专家们身上具有的传统文化魅力。使学生更容易从心灵上感受并认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产生自豪感,增强民族意识与责任感。
2.丰富文化资源
(1)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图书资源。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充实传统文化相关书籍、音像制品,也可设立传统文化书籍专属书架或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和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2)搭建传统文化网络平台。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时代网络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正确借助形式多样的“国学”网站,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也可以在校园网开设传统文化专属板块,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与交流平台。
(3)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资源。营造良好人文环境,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及其人文精神的养成。学校可在校园规划设计、绿化美化和宣传媒介的设计布局等方面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空间,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的力度,积极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展示传统文化魅力。
3.开展团学活动
(1)开展主题纪念活动: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纪念活动,把知识传授与文化熏陶相结合,弘扬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热爱祖国。
(2)开展传统文化“听读写唱诵”相关系列活动:如读书月、诗词诵读、书画比赛等。坚持课内外相结合,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多途径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传统经典。
(3)开展传统文化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有关社会活动、写调查报告、参观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博物馆等,让学生了解民风民俗,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领悟。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应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训与提升教师队伍传统文化素养,让教师能够以渊博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教育相融合意义深远,能切实提升教育实效性。通过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开阔文化视野,陶冶文化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成为能够担负国家、社会进步重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金荣,杨棣,赵金科等.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构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苗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3]柳海民.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王敏光,惠红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介入探析[J].科教文汇,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