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敦煌文化的历史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井上靖:想象中的西域世界
井上靖,1907年生,日本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和诗人。
井上靖是一位大量取材中国历史、特别是以中国史传文学为素材进行创作的作家。他以中国历史及古代名人为背景创作的作品有《天平之甍》、《孔子》、《杨贵妃》,还有根据《元朝秘史》创作的小说《苍狼之争》等。这些作品在日本深得广大读者的好评,成为日本人民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不朽文学遗产。
在井上靖的创作中,最醒目的是丝绸之路题材的小说。井上靖不但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倾慕不已,而且对中国的西北地区及丝绸之路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阅读了大量有关敦煌文化、经济、地理、历史的资料,全身心投入到以丝绸之路和敦煌历史为背景的文学创作中,还几次去京都向敦煌学专家藤枝晃教授请教,先后创作出了以中国古代西域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为题材的历史小说《楼兰》、《敦煌》、《异国的人》、《漆胡尊》、《昆仑采玉》等。其中《楼兰》、《敦煌》两书曾在日本获得“每日艺术大奖”。
井上靖的丝绸之路题材小说,完全是一个虚构的艺术世界,营造的是一个想象中的西域。他借鉴了中国史传文学的叙事模式等艺术实践经验,无论在人物的选取、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还是在题材的组织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没有完全拘泥于细节的真实。作家通过古朴幽深的笔调,以艺术家的视角审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着重描写了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及其复杂性,寄寓了作者对人生、对历史的独特思索,抒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厚感情,把读者带到那远古的遐想之中。
丝绸之路是井上靖创作的灵感之源,但在他写作《敦煌》、《楼兰》等小说时,并没有去过西域。井上靖说,他写作的资料“有的是仰仗于历史材料体现的,有的是依赖于稗史材料表达的,都是没有到实地考察游览过,而提笔一挥而就的”。所以,到西域实地考察就成了井上靖先生最大的心愿。1977年,他终于如愿以偿,来到憧憬已久的古丝绸之路和重镇敦煌,对井上靖来说,这是一次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美妙的旅行――春风不渡的玉门关、美轮美奂的莫高窟、沙漠中的绿洲、万里黄沙的疆场,都使他陶醉。他感叹地说:“真没想到敦煌竟与我想象中的这样相像。”“23年前我就写成了《敦煌》,可直到今天才头一次见到它,却一点儿也觉不出陌生。我与中国太相通了。”从此以后,井上靖访问了中国27次,其中两次到了河西走廊,三次到了塔克拉玛干周围地区,游历了他自己小说中的舞台。虽然西域古代历史已湮没在流沙之下,使得他感慨万千,但他在旅途辛苦之中,还是悠然入梦:“月光、沙尘、干涸的河道、流沙,从古至今,依然如故,这只有在倾注了青年时期心血的小说的舞台上,我才能睡得如此香甜、安稳。”
井上靖对中国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的杰出贡献使他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敬与赞誉,他是第一个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的日本人。1991年1月19日,一代文坛巨匠溘然长逝。斯人已去,但在中国读者心目中,井上靖永远是了解丝绸之路文化的一面镜子。
喜多郎:关于丝路的绝响
喜多郎,原名高桥正则,日本新世纪音乐的代表人物,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音乐家。
喜多郎的早期作品可以说基本是电子合成音效,1978年,他作为独立的音乐人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唱片《天界》。1979年又发行了《大地》和《OASIS》。喜多郎的音乐着重表现内心的感受,幽昧深远,令人回肠荡气。日本著名导演玉井勇夫说:“喜多郎的音乐具有深切的优美,它的朴实已达到了真纯的境界。欣赏喜多郎的音乐,犹如面对无垠的世界和绚烂的艺术,令我们毫无牵挂地飞行在原始世界,遨游于浩瀚未来。于是,我们又再次听到对喜多郎的喝彩之声。”
真正让喜多郎具有国际声誉的是一次偶然的机遇。1980年,他应邀担任了日本NHK电视台的节目《丝绸之路》的音乐制作。当时这位27岁的日本音乐人并没有来过中国,也没有在这条举世闻名的千年古道上行走过,但是他凭借着对中国音乐的间接认识和音乐人对历史的特殊感悟,以一颗敏感的心和对大自然的灵性感知,仅仅根据NHK拍摄的《丝绸之路》纪录片中的镜头,便神奇地再现了遥如梦幻的丝绸之旅,创作出了充满东方韵味的旷世之作,表现出了中国的古文明和欧洲古文明之间的交融,悠远绵长的动人旋律和空灵迷离的意境让这张唱片成为喜多郎最受人喜爱的唱片,他由此一举成名。
谈起《丝绸之路》的创作,喜多郎说:“在创作它的时候,最打动我的是中国人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的那种心灵的深厚,在那种深厚中,人们生活着。这对我来说是深有启发的。特别是奈良的药师寺有一个玄奘三藏院,里面有玄奘法师的遗骨,一想到有这样的灵魂安葬在这里,我的确会产生一种很深沉的联想。”NHK12集《丝绸之路》原创音乐委婉而壮美、凝重而空灵,似乎是一曲现实与历史的对歌,富有涤荡心灵的力量。 《丝绸之路》三部曲使对丝绸之路有着特殊感情的中国人记住了喜多郎,也使得喜多郎的名字有了世界的意义。从此,丝绸之路成为喜多郎音乐艺术永远的主题。
喜多郎与中国的渊源甚深,他是中国最早正式引入的日本音乐家之一,同时也是第一位在中国举行音乐会的日本音乐家。在喜多郎创作了《丝绸之路》20年之后,他才真正去了那里,从此丝绸之路在他的心里结下了一生的情缘。在新疆,他从中国西部的音乐、文化、生活方式中学到了很多,那些音乐仍然能给他活力,“对我来说它不是过时的,而是一种时尚”。后来,喜多郎因创作了《敦煌》组曲,被中外敦煌专家喻为“最了解敦煌的人”。
喜多郎是除了坂本龙一(《末代皇帝》配乐之一)外惟一获得过美国格莱美奖的日本音乐家,他关于丝绸之路的名曲反复被大陆及港台的影视节目引用作为背景音乐。他的音乐追求的是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情感不仅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也是世界和平意识的土壤。
平山郁夫:多彩而无言的丝路圣境
平山郁夫,1930年生,享誉世界的日本著名画家,曾任日中友好协会会长。
平山郁夫是最早向世界介绍中国丝绸之路文化的国际友好人士,他为中日友好事业,尤其为宣传丝绸之路文化,保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付出了大量心血。
平山郁夫对丝绸之路怀有一种朝圣般的感情,丝绸之路和西域佛教的历史文化遗迹,大多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艺术的展现。他曾经因为白血病而面临死亡,病魔几乎使他永远放下手中的画笔。可谁又能相信,他会奇迹般地活下来,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毫不夸张地说,是丝绸之路给了平山郁夫生命的信念。
平山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以玄奘为榜样,以他的“不东”精神(即不成功不东还)为动力,开始走上玄奘式的艺术取经之路,人们称他为“当今的唐玄奘”。自1975年第一次来中国,30多年来,平山郁夫到过中国80多次,其中仅新疆就来过20多次,并多次作为首位外国访问者亲历丝绸之路的许多地方,留下了他作为文化遗产探索者与保护者的足迹。他是当今世界走遍丝绸之路的第一人,也是走遍中国唐代高僧玄奘西域取经之路的第一人,他一生走访了有古代文化遗址的地方500多处,共画有草图1万多幅。作为苦行僧般的旅人,平山郁夫深知旅行在创作中的意义。他创作了大量以当时旅行为机缘的作品,比如沿丝绸之路追寻文化交流的遗迹、佛教的传入途径、大和路之行等题材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是通过华美的桔黄色和冷澈的青色,来把握物象的幻想魅力和耐人寻味的精致性。
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
西域;张骞;张骞通西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路线、作用等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汉朝疆域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等,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2)能够正确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初步培养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设计丝绸之路导游词的设置,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语言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
(2)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
(3)通过分小组讨论,加强同学之间互相协作、沟通的意识。
(4)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归纳、想象、描述、交流中理解和评价历史,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与相关的地理、语文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从而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张骞等人为报效祖国,百折不挠、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意识和刚毅坚强、开拓进取的意识。
(3)通过对丝绸之路意义及启示的探讨,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认识到交流的重要,开放改革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兴衰。
(4)探讨丝绸之路兴衰落原因;夹带西部大开发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关注西部开发,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处理
本课新课标的内容有两个:一是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二是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本课重点:一是张骞通西域,二是丝绸之路。
对于课标中要求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我把重点定在学习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和张骞的优秀品质上。
对于这个重点内容,我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打下了伏笔,用大葱大蒜等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来导入新课,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生活中这些必需品和张骞通西域有着直接的关系。
先设置问题,如: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你最钦佩他哪一点?然后通过学生讨论分析、看视频及教师补充讲解等方式来突破。
本课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对于这个重点和难点,采用发现法教学,设置情景的方式。教师指导学生查阅处理历史信息,同学交流互助,教师补充说明等方式来突破。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课前导学
1、查找西部大开发资料和新疆博物馆“楼兰美女”丝绸之路出土文物古迹等资料;
2、收集敦煌、吐鲁番等地旅游照片和门票;
3、准备历史小品《张骞惜别匈奴夫人》;
4、设计一段《重走丝绸之路·过交河故城》导游词;
5、以消失的楼兰和交河故城为主题,自制小报。
教学策略
本课内容为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抓住重点。
本课里涉及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张骞通西域和班超经营西域可以让学生用对比方法,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合作,以及对本课内容的研究、总结,使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课教学围绕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问题展开。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资料,可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海上丝绸之路,可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几个便利因素,从中概括出它的对现实生活价值和作用。
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学设备,VCD、电影机、或小黑板
2、网络:
3、影视剧片断,历史资料片《上下五千年》
4、《汉书·西域列传》《汉书·张骞传》
关键词:爱国情感;思想教育;审美能力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主要在绘画课、欣赏课和工艺课中进行,下面我就具体谈谈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在绘画课上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绘画在中学美术课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比例,其本身包含诸多内容,如国画、彩画、素描等。绘画内容不同,渗透方式也不一样。例如,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精致文化,是我国民族智慧的结晶,由于表现独特,风格高雅,在世界画坛中占有重要位置,无论从工具、材料、技法、表现内容到审美意蕴上都与西方绘画有很大差别。它熔诗、书、画、印为一炉,具有独特的怡神功能和鲜明的风格。国画的绘画材料笔、墨、纸、砚、色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悠久的历史,其中“笔墨纸砚”中纸的制造被称为四大发明之一。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思想,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还有在写生课时,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亲自体会一下户外风光的美丽,体会一下农村的变化、城市的繁荣,感受祖国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们体验了生活的乐趣,认识到生活的美好,爱国主义情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无形中就把这种情感融入他们的画面了。
二、在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欣赏教学主要是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如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就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作品主要表现了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可让学生在欣赏画面后,讲解与之相关的一些历史事件,放映开国大典场面的录像资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如,王羲之“宛若惊龙,漂若浮云”的书法,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实物作衬托,以作品背景及历史渊源为主流,有效地克服了爱国主义教育中空洞说教的弊端,实现了情景交融,使爱国主义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积极实施。同时,欣赏教学可采取多种形式,如结合挂图和课本图片及平时收集的史料典故进行分析讨论,可以运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展示并作简要讲解,也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画展等,使欣赏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教学方式,始终落实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之上。
三、在工艺课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工艺美术与人民的生活有密切联系,无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上都不可缺少。教学中可利用课堂中的制作内容来引导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中国民间美术,它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内容广泛、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为世界罕见,中国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创造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直接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民的生活状貌、社会风俗和思想情感。如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领略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弘扬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通过学习欣赏京剧的唱腔,了解京剧的发展史,京剧乐器在表演中的作用,还欣赏京剧脸谱和服饰的美,并通过动手画脸谱、画京剧的服饰、画人物造型、做道具等形式体验感悟国粹艺术的内涵。还有在《小泥雕》一课中,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同时在动手制作过程中,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用双手辛勤创造的,为了更加幸福、灿烂的明天,我们应该爱劳动、爱人民、爱艺术,刻苦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学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从小养成耐心细致、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那么,爱国主义精神的种子就已经撒播在了学生的心
【关键词】西北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困境 对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与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2012.01…2015.06课题批准号:12ED1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00年7月,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先生在兰州参加“第六届人类学、社会学高级研讨班”时提出:“在西部大开发的事业中,我们不应当忘记对人文遗产的保护,尤其是对民俗文化内涵丰富但又极其容易遗失的传统音乐作品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利用。”①这一见解充分指出西北地区传统音乐作品的重要价值及其保护的难度。
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据统计,2010年西北地区(含陕、甘、宁、青、新)有28项传统音乐进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其中包括甘肃、青海一带的“花儿会”、满族民歌、兰州鼓子、陕西信天游、西安鼓乐、眉户、陇剧、敦煌曲子戏等。政府不仅通过行政手段为民间音乐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而且也通过资金扶持,实现民间音乐的自我造血。除此之外,不少专家和学者也积极加入到了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的队伍中来,一方面组建起众多民俗学会、民间音乐学会、民歌协会、传统曲艺协会等,进行传统音乐作品的研究、保护与传承活动。
当前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十分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结合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西北地区传统音乐在传承方面呈现出后继乏人的现象。一方面包括眉户、陇剧、敦煌曲子戏、满族民歌在内的传统音乐样式,都是通过方言进行演唱的,对演唱者的方言习惯、嗓音条件、演唱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多年轻人不愿学或者根本学不会传统音乐艺术。
其次,当前西北地区在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轻保护、重开发”思想,甚至出现把音乐非遗项目作为“摇钱树”的现象,比如为了增强传统音乐的视听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很多传统音乐表演从演出服饰到舞蹈、配乐,甚至是词曲内容都进行了“现代化、时尚化、流行化”的“包装”,流失了其应有的文化观念、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蕴。
再次,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很多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被各种唱片、电影等现代技术记录下来,成为“博物馆里的艺术”。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一些音乐作品连最基本的纸质版的曲式旋律、歌词内容都没有,比如陇东丧俗仪式中的鼓吹乐等。
最后,从整体上来看,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严重滞后的现象,即当特定的音乐艺术濒临消亡的时候,才会引起政府部门和保护组织的关注,从而采取紧急的措施。
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措施
针对当前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加大保护力度:
第一,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投入,一方面为民间老艺人提供传统音乐表演的舞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大力鼓励年轻人积极投入到传统音乐的学习与传承中来。
第二,诸多专家、学者要对传统音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蕴含的民俗文化价值,同时还可通过电子媒介、纸质文本的方式,对传统音乐的歌词内容与曲式旋律进行记录和保存,从而为后世的传统音乐研究、欣赏、学习活动提供充足的资料。
第三,我们在注重实现传统音乐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更要明确“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开发”、“原生态文化与次生态文化”以及“旅游经济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谨防过度“开发”导致“遗产”变色变味现象的出现,尤其要避免低俗的、劣质的传统音乐作品的出现。
第四,当前社会中的诸多音乐院校作为音乐专业高等人才的培养地,有能力而且也有责任承担起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与创新工作。
第五,广播、电视媒体也应当加大对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度,通过经典的音乐作品调动观众欣赏、了解、学习,甚至深入研究传统音乐等。
西北地区特殊的历史、地理与人文环境成就了诸多演唱技巧独特、风格鲜明、文化内涵深厚的传统音乐艺术。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我们既要提升对传统音乐重要性的认识,更加要采取合适的手段和发展理念,加大保护与传承的力度,由此实现西北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多彩与兴旺发达的局面。
注释:
①接受本报独家专访[N].兰州晨报,2001-08-01(1).
参考文献:
[1]王文澜.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2005(3),142-146.
[2]赵毅.论西北“花儿”的现状与未来[J].歌海,2011(1),31-33.
[3]李彦荣.西部传统音乐的保护及其历史意义[J].中国音乐,2010(2),38-39.
[4]王晓平.西北地区传统音乐的文化生态及发展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06(5),57-60.
1.人物档案。根据文本性质的不同,宋代家庭人物档案大致可分为传记、谱牒、行状碑铭、官文书和日记五个基本类别。这些原始的人物资料是士大夫家庭收集保管的重要家庭档案。其中自传和日记为本人自己所作,传记、行状、墓志铭以及年谱和语录则是别人或自己家庭成员为亲人撰写的文本。官文书是与家庭成员仕履相关的告身、制书等,以及任谢表、乞辞免表、谥议文稿和敕封命妇的敕牒等档案。此外,家传和家谱(又称世谱和宗谱)是记述家庭或家族发展历程和家族世系及人物经历的,为了传示子孙,也要长期保存。有兴致的家庭还收藏了家庭男子冠礼、女子笄礼的档案。收养继子、养子或结拜时产生的字据也是重要的人物档案。这些档案的保存情况我们可以从宋人的别集中窥见。
2.生产生活档案。宋代商品经济发达,百业兴盛,很多家庭为了独享利益而严守特色的生产生活秘方,传里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例如花果作物的培植管理技术、纺织技术、手工业特色工艺、染布的颜料配方、酿酒和制酒的工艺秘方、药剂的秘方、特色食品的加工方法、特色菜肴的烹饪方法等。以酿酒制酒和食品加工为例。宋代私家酿酒的情形非常普遍,如苏轼和杨万里就以自酿私家特色酒出名,但私酒的酿造涉及制曲、投料、发酵、过滤、加热处理、甚至泡制等技术,因此有一定的秘方传承才可以保持自己私酒的质量。在宋人的文集中记述了很多食品加工的方法,如地方特色菜、肉脯、鲊、酱瓜、糟姜、果品加工、饮料制作等。这些内容能够进入士大夫阶层的眼界,说明宋代人们对一些食品的加工方法知之甚少,进而可知当时很多以此为业的家庭是将这些加工方法当做秘方档案保管的。
3.凭证档案。宋代家庭凭证档案包括契约档案、赋役档案和民事诉讼档案。宋朝的契税制度规定田地、宅舍、牲畜、人口等私有权或使用权的买卖、典卖、抵当、租赁或雇佣等各种形式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交易都要订立契约文书,并要经官纳税盖印后才具有法律效力。如典卖“,人户出典田宅,依条有正契,有合同契,钱、业主各执其一,照证收赎”;抵当田地“,乡民以田地立契,权行典当于有力之家,约日剋期,还钱取契”,私下订立契约,不经官府,即为“立契抵当”;宋代豪富人家买卖妾室和奴婢也要写立契约。合本经营工商业也要以“钱本”入股立契。《敦煌资料》第一辑和《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中就收录了一些宋代有关田地、宅舍、牲畜、绢褐、奴婢等买卖、典租、雇佣、借贷等契约文书。宋代家庭的赋役档案主要包括户籍、税租薄、丁帐、保甲薄,以及钞、公凭等。其中,拈基薄又称鱼鳞图,一户一册,内容包括本户土地的地图、面积、四至、地形、产量等,有时还包括佃户家长姓名。官府征收税赋时,要先发给民户凭由,即公凭,上面开列着应缴纳税目、数额;民户纳税后,官府也要发给户钞、县钞、监钞、住钞等,作为纳税证明。这些公凭和钞也是重要的家庭档案。宋代民事诉讼结案后,官府要给当事人发放“断由”,作为结案的凭证和上诉的证据,这是家庭诉讼档案。
4.文教档案。家庭文教档案是指家庭成员在参与教育、科考、学术、文艺、收藏等社会文化生活中形成的原始历史记录。为了家庭文化的传承,文教档案的收藏就成为宋代家庭普遍的社会志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稿档案和金石书画档案。书稿档案是指在书籍创作和编辑、刻印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参考资料、手稿和相关的文件,如诗文创作的草稿或誊稿,书籍编纂过程中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和著述的手稿等。李焘在编纂《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对于书稿档案的收集,“网络收拾,垂四十年,缀葺穿联,逾一千卷”。从事书籍刊刻出售的家庭还保存有书籍校雠、编辑的底本,书籍的序文和题跋手稿以及木制雕版。士大夫家庭对于金石书画档案的收藏有着莫大的热情,如欧阳修,长期搜集金石刻辞档案,“上自周穆王以来,下更秦汉隋唐五代,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泽,穷崖绝谷,荒林破冢,神仙鬼物,诡怪所传,莫不皆有”,为了防止“聚多而终必散”,乃“摄其大要,各为之说”。赵明诚也是长期访求古器、石刻,得商周至五代金石拓片2000卷,撰成《金石录》30卷。吕大临、洪适、黄伯思等人也乐此不疲。此外,印章具有多种用途和功能,亦是家庭金石档案的重要内容。
5.档案。宋代家庭中,宗教承担了重要的社会整合功能,人们各种神灵鬼怪有着莫大的信仰热忱。由于在家庭生活中的影响稳定而成就,保存各种档案亦属自然,如佛经、佛像、神像、旌旗、法器、咒语、符箓以及与占卜、求签、祷告、请期、看风水、祈雨等相关的原始文书材料。在诵经能够消灾解难的思想以为人所共识的宋代,为了方便敬诵的而保存佛经的家庭甚为普遍。家庭供奉的佛祖、弥勒佛、观世音、李祖、吕洞宾以及其他神像也是家庭必须尽心保管的实物档案。特别的家庭收藏有符箓咒术的书籍,崇尚道术的家庭则收藏各种丹药炼制的秘方,而巫筮家庭独守制蛊方法。婚丧嫁娶时与宗教礼仪相关的择吉书、请期书、择吉文书,以及求子、求婚所得的签文或符箓也要长期保存才会有效。人们出行佩戴的金银器、符咒、牛角、灵药等辟邪物,以及镇宅的桃符、符箓、丹药、神像的,也不会随手扔去。迎神赛会活动所用的旗帜、服舆、刑具、兵杖、仪仗、乐器等器物,为了反复利用也会一只保存下去,信众捐施钱物和活动开销的账簿更是不能随便销毁。
二、宋代家庭档案的特点
1.进步性。宋代家庭档案在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进步性。就文教档案而言,采用了较为成熟的分类、保管、查阅的系统方法,且档案文献编纂相当活跃,编纂者素质学养优秀,在各个方面都推出既符合社会要求,又具有较高质量的编纂成果,足以代表宋代档案文献编纂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就凭证档案而言,国家执行规范的契约制度,并有严密的法令来维护家庭凭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涂改和伪造凭证档案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凭证档案丢失可以到官府申请补办。宋代家庭档案保存意识非常强烈,一般的产权交易契约都会保存二三十年,分家文书也是保存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2.广泛性。就收藏的主体而言,宋代各个社会各阶层都有保存家庭档案的意识,无论是官宦家庭、士人家庭,还是一般平民家庭,可谓士农工商都加入了家庭档案收集和保管的行列。就家庭档案的内容而言,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的(物权契约)、政治的(告身、敕牒)、社会的(婚姻、宗教)、生活的(食谱、药方)、生产的(酿酒秘方)、文化的(金石、书画、书稿)等都纳入了宋代家庭档案保管的内容。
3.不平衡性。就家庭档案的内容而言,一般的平民家庭只收藏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凭证档案、婚姻档案、赋役档案等,而对于书稿档案、人物档案和金石档案等几乎未曾涉猎,因为这些文化活动基本上是富裕的官僚士大夫家庭独享的权利。就家庭内部而言,家庭档案的产生、收藏和保管主要以男性家庭成员为主,女性家庭成员的参与度很低。再者,是贵族档案在社会意义上与普通百姓间的历史价值不平等。
三、宋代家庭档案的意义
宋代家庭档案对于宋代家庭的现实生活以及我们对宋代历史的认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现实意义。家庭档案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生产生活类档案对家庭生产活动具有管理、帮助作用,可以保证家庭生产活动稳定有序的开展,保障家庭经济经营的效益。其次,在出现产权纠纷时,可以从家庭凭证档案中及时、准确地找到相关契约的原始凭证,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再者,文教类家庭档案则可以保存家庭文化发展的遗产和积淀,持续有效地为家庭子弟的文化教育提供帮助。至于宗教档案,则可以为日常生活中的宗教活动提供便捷的服务,减少经济成本。最后,可以从人物档案追溯一个家庭的发展历程,同时为家庭成员的慎终追远、敬祖收宗、整合家庭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1+1=1”的提出与含义
1.“1+1=1”的提出
在数学领域看来,“1+1=2”属于公理,然而作曲家谭盾却不赞同。在他看来:“1+1=1”。谭盾认为:歌剧属于世界性视野的综合性艺术。姊妹艺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歌剧创作的精良程度;当代歌剧表演方式倾向于全球化艺术精英组合,即数学公式“1+1+1+1+…=1”(谭盾在中央音乐学院的讲座中谈到这种格局创作观念时,一口气说了16个1+1+1+1……,可见他对这种观念的强调与推崇)。从《秦》剧的成功,我们意识到:各国各民族文化、历史、哲学、宗教、艺术领域的融合与创新,是当代歌剧音乐创作的一种全新发展趋势②。歌剧《秦》正是在谭盾的这种创新与融合的“1+1=1”的创作理念指导下贯穿始终的。
2.历史含义的“1+1=1”
歌剧创作需要多维的历史态度。谭盾认为:在《秦》剧中,他和张艺谋分别来自楚国和秦国、多国艺术家对中国历史故事的不同解读、中国的道教与西方的预言共存、长城和金字塔的同台亮相、西洋美声唱法与中国戏剧艺术的交融等,分别代表了历史人物代言人、民族与地域历史、宗教史、世界文明史、人类表演艺术史等历史意义上的“1+1”。正如谭盾所言,歌剧《秦》的成功,首先应该归功于秦始皇这个具有极强统一意识的历史人物和他创造的历史故事对世界的魅力。
据谭盾介绍,歌剧《秦》主要讲述秦始皇梦想缔造万世基业,并想用音乐在开国大典上展现自身的帝王气势与统一后大中国的生生不息。然而,最终秦王发现,宫廷音乐家高渐离出于报复心理,送给他的音乐竟然是一段来自楚国的“奴隶之歌”。歌剧反映出政治家与艺术家在对待命运和爱情上的理解是不同的,尤其是秦皇之女栎阳与高渐离的爱情,以双方交合后栎阳的飞天表现了皇权下的爱情虚无。张艺谋甚至认为,女人挑战封建权贵时所体现出的勇敢精神是歌剧最美丽的部分。谭盾以秦腔的大起大落、奴隶俗歌的现实与帝王大音的期盼、阴阳共体等自相矛盾的讽喻的手笔,揭示了人们面对这段历史的复杂心情,同时也暗示了谭盾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嘲讽,并透露出曲作者本人对音乐家参与历史事件的身份认同及创作意志上的理性鞭策。
让世界范围内的经营者、艺术家、消费者去思考一个在中国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这种举措无疑就已经开创了历史研究与评说的新领域;另外,《秦》剧艺术实践本身也极具戏剧性。用歌剧的形式、电影的手段、世界的眼光、现代化的舞台、投资者的视野、大都会的影响力去挖掘、探寻、再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片断,这无疑创造了当代中国歌剧发展与交流的历史,值得肯定。
创造这部歌剧历史的还有谭盾本人。十年磨一剑,终成《秦》剧正果。早在1996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就决定委托中国作曲家谭盾创作一部歌剧,据谭盾透露,为完成这部歌剧他倾注了相当多的精力,并数易其稿甚至重来,直至2006年2月才最终完成定稿。他又说服大都会歌剧院高层把《秦》的首次试排放在上海。③由此可见谭盾本人对这段历史的尊重和对其创作手法的慎重以及强烈的民族意识。
“历史是切割的,不得已而为之。”笔者认为:切割的过程就是“1+1”中“1”产生的过程。当谭盾决定写作《秦》剧之后,他随即力邀在美国极具影响力的华人作家哈金出任编剧,并请出张艺谋担任总导演,后又邀来多明戈主演秦始皇。这些大师级的艺术家,除了其艺术领域内的影响,我们也不应该排除被邀者自身对历史的关注与见解。他们带着对秦始皇谜一样的思索走进了共同创造的平台。经过各国艺术家的共同思索与实践,我们可以通过《秦》剧更多地去直面那个谜一样的时代和那些谜一样的人物。
3.创新含义的“1+1=1”
创新的过程首先往往表现为“杂交”的行为。张艺谋曾自嘲自己的电影是“杂种电影”,是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等其它姊妹艺术“杂交”而成的“综合艺术”,其电影以“好看、好懂”为标准;谭盾的音乐也并非“单纯”。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经常听到“陶乐”、“石乐”、“纸乐”、“水乐”等;同时还存在“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表现。他更多地考虑的是音乐“好听”、“好玩”。如此,谭盾的音乐应为“杂种音乐”。④共同的创作诉求、相似的审美理念,使两个一流水平的“1”,两个崇尚“杂交”的“1”,共同创作了《秦》剧这一大写的“1”。
从“张、谭”的“杂交艺术”联想到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可见“杂交”一词暗含“创新”的意味。“杂”是可能性动机,交是实践性过程。“杂交”行为,因为结果的未知与反传统而往往备受争议――驴和马的结合产生骡,东方人和西方人的结合产生混血儿……我们可以从这些“杂交”中得出“1+1=1”的“创新公式”之一。
创新来自于理性选择后的对象整合。谭盾在选择对象时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海选”。《秦》剧从导演、编剧、舞美、乐队到演唱等都进行了刻意的追求。目的是确保其中的每一个“1”都是能独当一面,都是超一流的“1”。从而保证了作为结果“1”的质量要求。
谭盾作品的创新,还体现了作曲家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他希望音乐学院的学生,不要以学生的身份而应该始终以艺术家的身份面对专业;他提倡艺术家不但应该时刻准备接受时代的挑战,而且还必须创作新的形式和作品去挑战他们所处的时代。正如他在讲座中谈到的:创作一种不同于西方歌剧模式的中国歌剧是《秦》剧诞生的基础。如果离开中国文化与汉语以及中国演员,该歌剧就不算地道的中国歌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秦》剧在为中国演员设置了一些其它国家演员无可代替的舞台角色的同时,也为中国演员走出国门普遍提高了语言台阶。
创新还体现在歌剧排练方式上。利用多媒体手段以及新媒体对话的方式,让歌剧表演参与者形象地了解《秦》剧的具体要求。这种创新,既为国内传统歌剧排练开创了另一种模式,同时也为演员及相关舞台服务部门搭建了最直接的协作平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综合艺术含义的“1+1=1”
《秦》剧具有很强的综合艺术特色。作品融音乐、电影、舞蹈、戏剧、宗教、历史、语言、建筑等于一体。谭盾“1+1=1”的音乐理想,是高质量的多合一,而不是简单的相加,即音乐与其他、中国与世界、古代与当代、传统与创新的融合。《秦》剧中将中国古代的巫师与西方的预言者置身于同一舞台;器乐演奏技法中的复古与创新;西方的美声、金字塔、极乐世界与中国京剧、长城、敦煌飞天等同台呈现……总之,一切看似不可能的结合在这里成为了现实。
歌剧要创新,结构是关键,而结构往往体现在艺术形式的综合上。制作《秦》剧十年期间,谭盾聆听并仔细研究了西方所有的歌剧创作,同时,对中国的川剧、京剧、秦腔等传统戏剧也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通过学习和研究,他认为要对传统进行突破,歌剧结构的改革与创新意识至关重要。⑤笔者看来,谭盾所指的结构其实就是综合,即艺术的融合。这种“强强联合”以《秦》剧的电影艺术特色最为典型。一方面歌剧强调拍摄角度的立体化。我们可以从大都会首演的《秦》剧录像中看出,主要拍摄的角度自始至终都在舞台的顶部,从而摆脱了传统歌剧习惯于从正面和侧面拍摄的程式化。在避免了舞台效果的平面化的同时,使得有限的舞台空间产生尽可能真实的立体感,也使得由汉字构成的金字塔等巨型布景以及歌剧人物的时空意味更加可视、可感。另一方面,歌剧引入电影作品画面的连续性特点。谭盾通过将乐队声乐化改变了传统歌剧纯器乐间奏曲模式,不仅使舞台表演得以延续,而且也通过交响乐队的角色化(如间奏曲中乐队的“呼哈”等念奏方式)凸现了歌剧的民族性、历史性特点,增强了歌剧的视觉性效果。
歌剧主体的声和电影主体的像的有机结合,在姊妹艺术融合与创新的道路上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一如谭盾所言:与其他艺术的融合是为了净化中国歌剧,为了在歌剧领域让世界跟随着中国的脚步。
5.音乐含义的“1+1=1”
音乐的多元化与无规则、音乐的商业化与可视化、音乐复古与创新同体等等。我们可以用诸如此类的描述性语言来概括《秦》剧音乐创作的主要特点。任何一个“1”似乎都可能成为谭盾的下一个音乐语言要素。或许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哪些“1”不会成为谭盾的又一种音乐采样。这种音乐材料的不确定性也许正是谭盾音乐作品的主要特色,更是其作品吸引力所在。
音乐材料可能性开发是谭盾“1+1=1”创作理念中创造性的一面,音乐灵感的中国传统美学化是其作品特色的另一面。从其作品标题可见一斑。如《离骚》《道极》《戏韵》《九歌――为四位独唱演员、合唱队、舞蹈而作》《乐队剧场Ⅰ:埙――为十一个埙、乐队及乐队队员的人声而作》、室内乐《圆――为四个三重奏、指挥、观众而作》《乐队剧场Ⅱ:“自然轮回”为散布的乐队、两个指挥及现场观众而作》《鬼戏――为弦乐四重奏、琵琶及铁、水、纸、石头及演奏员的人声而作》《乐队剧场Ⅲ:红色――为声像装置摇滚乐队及交响乐队而作》《卧虎藏龙》《地图》《英雄》《夜宴》《图兰朵》到最近的《秦始皇》。单就这些作品的命名,便足见谭盾骨子里流淌的,其实还是朴素而神秘的中国古典美学与哲学传统思想。他习惯于把音乐创作当作一种试验,将民族语言符号予以音乐语言化,一方面展现其对传统的眷恋;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流露出作者艺术结构复中心、生活与艺术界限消解的后现代创作理念。
笔者认为:《秦》剧几乎综合了谭盾所有的音乐表现手段。从他1990年发明的水乐器到古筝及竖琴的复古与中国化演奏方法的探索;从他的音乐可视性、参与性、可读性到乐队人声表演的乐队剧场效应;从中国音乐标志性的京剧、秦腔、变脸、微颤音效果到歌唱中的中英文交叉运用;从西洋歌剧的宣叙调到中国戏剧的吟唱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秦》剧是谭盾歌剧创作手段的总结。其结论就是“1+1=1”全新的歌剧创作理念。
二、“1+1=1”创作理念的成因与意义
“1+1=1”的创作理念不是谭盾陡然产生的想法。这是他长期思索的结果,是在谭盾经历了大量艺术实践后,对自身创作理论的浓缩。世界民族音乐的交流与融合、科技的发展及多媒体的广泛应用等客观条件,为其创作与作品表演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选择;此外,约翰・凯奇的后现代创作理念也对谭盾的创作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正如凯奇本人对谭盾的评价:“从谭盾的作品看来,他是在力图扩展音乐音响范畴,包括找回那些被音乐家们久已弃置、淘汰――但却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自然音响……在东西方将连成一体、成为我们共同家园的今天,谭盾的音乐正是我们所必需的。”⑥
作为中国“先锋派作曲家”领军人物之一,谭盾一直宣称音乐创作需要标新立异。如其讲座所言:“一开始我误以为创新是建立在砸烂一切传统基础上的重构,甚至表现出极大的反传统性。但是,后来自己逐渐发现传统是一种巨大的财富,在传统上可以吸取更多养分用以创新,‘创新’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发展’。”
谭盾及其音乐创作是沿着“学习――模仿――扬弃――回归――总结”的轨迹在变化。从音乐学院的学习、模仿,到出国后的扬弃与寻根意识的回归,再到这次《秦》剧的总结。
“1+1=1”也许只是谭盾个人的创作理念,而歌剧《秦》碰巧又成了诠释作曲家这种创作理念的最好舞台。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在《秦》剧首演后不久,董事会就对外高调宣布将尽快续演歌剧《秦》,打破了其长期以来一年不上演同一部新歌剧的惯例。⑦况且这还只是一部由外国人投资,中国人创作、导演、演绎,表现中国历史人物的歌剧。这种“《秦》剧热”的现象,既反映了当今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影响的普遍性,而且也体现了中国历史与艺术在世界主流媒体的重要位置。
从《秦》剧的创意到排练再到出品,我们都可以深刻地感知“1+1=1”创作意识的存在及其核心意义――共融与创新。一如谭盾在中央音乐学院讲座的主题“和谐共融、创新中华”。笔者认为,我们研究《秦》剧及谭盾的创作理念,其现实意义在于:如果我们能把“1+1=1”的这种理念应用到其他相关研究领域,将会呈现出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景观。面对困扰中国音乐学术界的中外、古今、雅俗、新旧四大文化死结,我们可否少一份纯学术意义上的概念争论,多一份学术内容的添砖加瓦;少一份纯时代意义的无谓切割,多一份历史责任感;少一份排外意义的中心论争议,多一份世界民族的情怀;少一份固步自封的地盘意识,多一份共生共荣的争鸣空间。在内容上、质量上做加法,在形式上、表面上做减法。无论是“1+1=2”,还是“1+1=1”……,最终经过共融与创新产生的结果“1”,才是我们需要共同关注的对象。只要我们能多一份理解、融合与创新的意识,承认文化认同的差异性、借鉴文化交流的互融性,世界文化必将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共处。
①笔者数字源于谭盾在2007年3月30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播放《秦始皇》拍摄花絮录像
②笔者根据谭盾在2007年3月30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关于《秦始皇》创作理念讲座录像整理
③邢晓芳 赵缜言.《秦始皇》要“颠覆”西方歌剧[J]北方音乐2006(5)第15页.
④项筱刚.谭盾音乐与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发展出路――由“谭卞之争”所想到的[J]黄钟2003(1)第62-64页
⑤吴佳.谭盾与张艺谋的超时空面对面[J]人民音乐2006(5)第4至5页.
⑥丁旭东.谭盾在回归――和李西安、梁茂春教授谈谭盾的多媒体景观音乐《地图》[J]人民音乐2005(3)第4页
[关键词] “景德镇学”;区域品牌;影响
[中图分类号] F1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2-0125-04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招标课题“景德镇学与景德镇品牌关系的研究”
[作者简介] 戴启文,景德镇市经贸委主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陶瓷经济;
陈雨前,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助理、工商学院院长、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主任、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陶瓷文化、企业组织文化;
黄勇,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筹与管理。(江西 景德镇 333001)
区域品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用以反映该地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行业、产业或产品系列,是该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表现。区域品牌不同于企业品牌:企业品牌是由独立的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核心竞争力而创建的,而区域品牌的形成是无数区域内企业产品品牌经过长时间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区域产业品牌是区域内企业产品品牌精华的浓缩,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持续的品牌效应,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无形资产。作为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产物,实践证明,区域品牌所具有的集聚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和品牌效应,可以有效地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和丝绸、茶叶一样,瓷器曾经是中国的象征。陶瓷是景德镇称都之源,景德镇因瓷而得名,也因瓷而出名,形成了一个集地名、产品名为一体的区域品牌。“中国瓷都”的称号曾经让这个城市“独领数百年”。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景德镇陶瓷产业由于没有抓住经济体制转型的大好机遇,顺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其高档陈设瓷的市场份额不仅急剧降低,而且日用陶瓷在市场上也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一个千年老字号区域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衰落,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此,本文试图从“景德镇学”及其构成体系与研究范畴入手,研判“景德镇”构建对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建设的影响,旨在以学科建设视野来探讨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建设,以重振景德镇陶瓷产业,重振瓷都盛誉。
一、“景德镇学”及其构成体系与研究范畴
郭沫若曾作诗“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在景德镇这块因烧造精美瓷器而置镇的著名的土地上,两千余年瓷魂窑火所淬沥积淀而成的文心血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王能宪,2005)。然而在既往对景德镇、景德镇陶瓷研究史上,实践经验与理论视野兼具的研究者并不多见,把景德镇或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作为一门学问、一门学科开展研究的几乎没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陶瓷文化研究的深入与推进,与“景德镇”在历史上、在世界、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十分不相称。建构“景德镇学”,这一学术构想的提出,被认为高屋建瓴,史无前例,对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弘扬中国陶瓷文化,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举足轻重。
那么,何谓“景德镇学”呢?
“景德镇学”是以景德镇陶瓷为缘由和主要研究对象,以哲学和艺术、历史、经济、科技思想为深刻背景和依托,运用综合的研究包括现代的科技手段与方法,研究景德镇陶瓷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过程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及反映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装饰文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传播文化、历史文化等,以及所积淀和反映的哲学思想、器物思想、科技思想、经济思想、艺术思想,并进而拓宽至研究生活方式与文明史、文化史等内容,并由此提升至研究和挖掘出景德镇陶瓷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乃至揭示出人类生活的一种文化样式和美的生活方式。
可见,“景德镇学”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和范畴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具体包括:
1.“景德镇学”的学术构想、体系架构与价值体系研究。主要阐述“景德镇学”提出的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对象、范畴与方法等方面内容,揭示其架构体系与价值体系。
2.景德镇陶瓷与中国哲学思想。主要研究景德镇陶瓷生产器型、装饰、功能所蕴含和体现的中国哲学思想,尤其是陶瓷工艺和哲学思想。
3.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文化和民族艺术。主要从景德镇陶瓷与宗教、神话传说、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文学、哲学、民俗及建筑等关系入手,研究景德镇陶瓷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4.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民族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从景德镇陶瓷四大传统名瓷与景德镇陶瓷“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风格入手,研究其与中国民族审美思想与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研究独特的景德镇陶瓷的器物美学。
5.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人的生活及其生活方式。从景德镇陶瓷的材质、工艺、装饰、造型、风格和样式、器型、功用等多方面,探讨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之间的相连关系。
6.“景德镇学”与“景德镇”品牌。从“景德镇学”的价值体系入手,阐述“景德镇学”与“景德镇”品牌之间的关系,进而凸显“景德镇学”对“景德镇”品牌提升的重要意义。
7.景德镇陶瓷文化精神与“景德镇之魂”。自古至今,景德镇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他人之长,并加以融合,积极创新,从而呈现“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盛况,形成“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的面貌,形成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延续千年不衰的辉煌。千年制瓷历史概括出景德镇陶瓷文化精神――创新,创新即景德镇之魂,并用创新的精神,千年不断创造出新的品种、新的造型、新的技法,不断创造出至精至美的瓷器以满足世人物质的和审美的需要。
8.景德镇区域发展与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陶瓷是景德镇立市之本,称市和兴市之源,“瓷业兴,百业兴”。重点研究景德镇区域与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关系,并从历史的角度阐述陶瓷文化遗产对景德镇区域的重要影响,陶瓷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开发应遵循的若干原则以及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9.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关系。把景德镇陶瓷文化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去研究,在全球文化同质化现象日趋普遍的情况下,景德镇陶瓷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并且在吸取他人所长的基础上,更加彰显民族文化特性,系统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10.景德镇地域文化。主要研究“景德镇”得名由来,景德镇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景德镇地域文化与陶瓷历史文化的关系等内容。用艺术人类学、地域文化学的观点和文化地理学等的观点,研究景德镇地域文化。
11.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在系统研判中国各地名窑与名品的基础上,从材质、装饰、造型及烧成等诸多方面,研究景德镇陶瓷的演进史和景德镇陶瓷文化史,并探讨各阶段所呈现的特征。
12.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主要从坯体的构成,釉的种类与组成及装饰工艺等角度,研究景德镇陶瓷材质的特殊性及其表现力,进而表现其特有的科技史与科技思想。
13.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主要从青花、古彩、粉彩、颜色釉和玲珑等装饰表现手法,以及纹饰入手,详尽地探讨景德镇陶瓷的装饰文化及其特征。
14.景德镇官窑文化。主要对官窑的形成和特征与管理模式及其历史地位进行研究,揭示官窑文化对景德镇形成瓷都地位的主要作用和深远影响,以及对当代景德镇陶瓷创作和管理的启示。
15.景德镇陶瓷经济史。运用现代产业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从中、微观层面对景德镇陶瓷经济史,在历史中寻找突破与启迪,进而振兴景德镇陶瓷经济。
16.景德镇陶瓷创新研究。以历史为主线,系统探讨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新在景德镇文化发展上的地位与作用。
17.景德镇民窑文化。主要就景德镇不同历史时期的民窑和民窑文化进行系统研究,揭示民窑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与景德镇官窑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探寻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各自对形成景德镇瓷都地位的作用。
18.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主要从陶瓷生产方法和生产过程出发,系统探讨景德镇坯、釉用颜料的开采与加工,坯体成型、窑炉结构与烧成装饰工艺,凸现景德镇陶瓷工艺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19.景德镇陶瓷习俗文化。主要阐述陶瓷习俗文化的内容与分类及其特征,揭示陶瓷习俗文化与景德镇陶瓷生产、交易以及镇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等的关系。
20.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主要从器物语言中,研究和诠释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意识及时代变迁的轨迹,从陶瓷物质文化的研究中阐释陶瓷器物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器物思想和审美情趣等。
21.景德镇陶瓷作坊文化。从作坊的分类、布局、器具、功能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揭示陶瓷作坊的专业化、分工及其意义以及作坊在景德镇陶瓷文化中的地位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22.景德镇陶瓷建筑文化。主要从以坯房、窑房、窑炉为主的瓷业生产建筑以及商贸、行会、生活建筑为研究对象,揭示景德镇陶瓷建筑文化历史与建筑特色,研究和揭示景德镇陶瓷建筑文化的理念和构成方式及其规律。
23.景德镇陶瓷文献。从《陶记》、《天工开物.陶埏》、《陶说》、《景德镇陶录》、《景德镇陶歌》以及《浮梁县志》等古今陶瓷文献入手,阐述陶瓷文献对陶瓷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24.景德镇陶瓷与科技。对不同的历史时期,陶瓷生产中瓷土配方、色釉的开发、烧成温度、工艺技法等进行研究,阐明科技进步与景瓷独步天下的密切关系。
25.景德镇陶瓷的传播与世界影响。以“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为主线,探寻景德镇陶瓷的传播路线及景德镇陶瓷对世界的影响,展示景德镇所以称都的魅力所在,揭示“景德镇”这一世界级品牌的价值。
26.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研究,是随着景德镇陶瓷发展的轨迹而展开的,其研究成果是丰硕的,其研究方法也是多样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个研究史进行研究,现实的研究需要从历史的研究中获得有益的借鉴,以不断创新研究方式与方法。
二、“景德镇”区域品牌提升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在世界各地提及陶瓷,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景德镇”。可以说,“景德镇”在某种程度上是陶瓷的代名词,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弱于国内外任何一个区域品牌。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景德镇陶瓷经济发展缓慢,“景德镇”这一区域品牌受到了很大影响。甚至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其经济价值在逐步稀释至尽。为此,拯救“景德镇”,提升“景德镇”区域品牌十分重要。
1.区域品牌的提升有利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理论上而言,区域品牌是社会公共资源和财富。区域品牌更加容易传播,传播力强,影响力大,通过政府行为打造区域品牌,可以大大地增加属地产品的附加值。如挂上统一标志的枫溪陶瓷产品在2006年广交会陶瓷展区的展厅里格外引人注目,高雅、时尚的外观设计和独具特色的工艺技术的各式产品,吸引着参展商的目光,使枫溪军团在本届交易会上取得了1.7亿美元合同成交额的可喜成绩,“枫溪陶瓷”这一区域品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区域品牌的提升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建设。品牌实际是一个沉淀的结果,集群是区域品牌的基础,而区域品牌的价值积累也有利于集群的建设。由于没有意识到“景德镇”区域品牌的经济价值,缺乏对“景德镇”区域品牌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导致景德镇陶瓷经济的发展遭遇发展的瓶颈。基于景德镇现有的陶瓷产业集群基础,着力提升“景德镇”区域品牌,无疑是景德镇陶瓷继续做大做强的最佳战略选择。
3.区域品牌提升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当前,国内外陶瓷业竞争十分激烈,就国内而言,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河北唐山、山东淄博、湖南醴陵、福建德化等新老陶瓷产区群雄并起,作为市场的一种调控,大品牌联合起来清理市场是一种市场的正常行为,并有可能形成新一轮的品牌重组。同时,由于能源短缺和部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造成了陶瓷行业的利润空间萎缩,部分大品牌称将价格战进行到底,促成行业性的洗牌,将部分劣势品牌清理出局。而且,区域品牌的提升势必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发展地区产业的手段之一。
三、“景德镇学”与“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关系
“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陪伴了景德镇人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上千年了,但是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研究,都只局限于本领域,人们对“景德镇”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知识领域,对景德镇的认识都是片面的、武断的,这犹如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将从人文、政治、宗教、绘画、经济、审美等多个方面,去丰富和完善“景德镇”区域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景德镇学”的研究就是“景德镇”区域品牌的研究。
1.“景德镇学”学术构想的提出,不仅填补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史上的空白,而且把景德镇纳入国际学术的大视野,促其和“红学”、“敦煌学”、“徽学”一样成为国际性显学。这将有利于我们从更多的层面去认识“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历史内涵、文化内涵;去研究“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发展历程、演变里程;以及在当前市场经济、全球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观念背景下,不断的对“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内涵进行丰富,提升“景德镇”区域品牌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发展“景德镇”区域品牌。
2.把景德镇区域品牌视为一种区域文化,以文化形态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地展示景德镇陶瓷品牌的内涵,而且立意高远,提升了景德镇陶瓷品牌研究的品位,对“景德镇”区域品牌研究具有历史意义的引领。
3.用文明史的观点,以大量鲜为人知、未曾面世的图片、实物藏品照片和首次公诸于世的文献资料,对“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进行考辨与研究,将景德镇地区文明的早期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样,将有助于加深消费者对景德镇陶瓷产品、对“景德镇”区域品牌的认知度。
4.以集众合力的形式,突破单一艺术背景下陶瓷研究的局限性,从人文、政治、宗教、绘画、经济、审美等多个角度,运用系统思维对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等进行全方位研究,克服了陶瓷文化研究的艺术本位主义。摆脱以往的“闭门造车”的艺术创作,在产品设计、品牌内涵的提升等多个方面,为“景德镇”品牌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景德镇学”的构建对“景德镇”区域品牌提升的影响
1.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挖掘“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内涵。品牌代表了一种或一个系列产品的质量、文化、品质、社会属性、使用阶层等内涵,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有助于挖掘那些被当代人所遗忘、所忽视的陶瓷历史,挖掘“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内涵。如对《周礼・考工记》进行考究,可以发现,其中说到,“凡陶旖之事,髻、垦、薛、暴不入市。”意思是说,凡是陶人和旖人的成品,若有损伤、顿伤、破裂、偾起、不坚致的,不许出售。可见,中国古代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制瓷者对陶瓷制品的品质和品牌都十分重视。
2.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总结陶瓷制作,尤其是景德镇四大名瓷的制作工艺,为制订现代化的日用瓷、艺术瓷的工艺标准提供积淀。在国外,无论哪个级别的品牌,都有严格的制作和生产标准,而这个问题在我国则不那么受到重视。所谓标准化,是经营上的标准化,是从原材料到产品到服务的标准化。比如温州的打火机,首先必须拿到这个打火机产品的国家标准制定权,按照国际化标准接轨角度,制定出标准来。这个区域品牌的标准应当是“以国际化为立足点,以产品质量、原材料管理、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形象标识和人员培训的全面标准化为技术性支撑,以历史文化为重要内涵的”。
景德镇“集全国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历史上曾长期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与其在制瓷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领先是分不开的。所以,可以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总结陶瓷制作,尤其是景德镇日用瓷和艺术瓷的制作工艺,结合当前的生产流程和制作工艺,为制订现代化的日用瓷、艺术瓷的工艺标准提供积淀,同时向其他产瓷区和国外学习并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抢占陶瓷新技术的制高点,使古老的陶瓷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重新屹立于世界陶瓷之林,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的陶瓷生产和研发中心,再现“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的辉煌,进而重振“景德镇”区域品牌。
3.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为“景德镇”区域品牌的提升提供各种信息。“景德镇学”从人文、政治、宗教、绘画、经济、审美等多个角度,运用系统思维对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等进行全方位研究,为“景德镇”区域品牌的提升提供各种资料和行业信息,这将有助于“景德镇”品牌在短时期内汇集全国乃至全球的陶瓷信息,加快区域品牌的建设速度。如在”景德镇学“的研究基础上,整合其他方面的资源,建立一个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工程中心。这个中心是一个工艺设计中心与信息平台,是公共性的国家级或国际级综合性工程中心,它有两项职能:建立权威性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设计、制定和定期修改各种相关标准;加强国际、国内最新工艺和设计技术、产品、市场和原材料信息的交流,并做好动态信息。
4.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规范行业秩序,促进“景德镇”区域品牌的良性发展。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我们发现:宋代以后,独特的官窑与民窑两大生产体系的形成,进而在客观上要求建立行规制度。到了明清时期,一些主要的陶瓷生产地、集散地普遍设立了行会组织和会所。从古代制瓷业的行规制度中,我们发现,古人很早就懂得利用行业组织和行规来协调行业生产经营中的矛盾,消除无序竞争,以保护业主利益,促进行业的壮大发展。所以,当前景德镇各级各类陶瓷协会都要制定完善的行业管理规章和办法,加强行业自律,维护陶瓷行业的竞争秩序。同时,协会要组织好陶瓷行业的产学研协调,引导本行业开发和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攻关、人员培训、技术交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击侵犯本行业正当利益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武跃丽.塑造区域品牌促进区域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3).
[2]胡大利,谌飞龙,吴群.区域品牌机理与构建分析[J].前沿经济,2005,(4).
[3]马永平.区域经济品牌何去何从?“陶瓷封都”与“区域经济品牌”的思考[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5,(7).
[4]李永刚.企业品牌、区域产业品牌与地方产业集群发展[J].财经论丛,2005,(1).
[5]陈和平.实施产业集群品牌战略,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J].科技创业,2006,(6) .
[6]夏曾玉,谢键.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
[7]王能宪.为构建“景德镇学”[J].光明日报,2005-07-21.
[8]郑云云.“景德镇学”能否进入国际视野[J].江西日报,2006-09-16.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况
我区位于省西北部,盆地北缘,是全州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也是循环经济试验区重要的工业园区之一。境内山高水净,风光独特,雪峰、冰川、残丘、盐湖、戈壁、沙海、绿洲等苍茫突兀,雄伟神奇,胜景妙趣,诱人忘返,心旷神怡。这种以高寒、干旱为特征的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色形成鲜明对照。“”期间,工行委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整合资金3.2亿元,新建了人民路改造、景观游园、东西河道治理、集中供热二期、城镇绿化、城镇道路带建等27个重点项目,整体改善了城镇形象,进一步提升城镇品位。年成功承办了州第五届那达慕大会暨第七届“孟赫嘎拉”文化节,当年实现旅游收入1420万元。区内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保险、物资供应、通讯保障、餐饮娱乐等基本健全,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基本完善,“三产”硬件设施普遍提升,“三产”服务水平全面提高。镇现有宾馆6家,10余家拥有标准间的招待所;有近百家饭店、餐馆;有30家汽修商户,大多数汽车配件在新建的汽配城中均有现货,大大提高我区的接待能力,基本具备了发展旅游产业的保障条件。
二、当前实施的重点工作
由于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区与外界的信息不够通畅,对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不够,促销手段和措施较为薄弱,旅游吸引力尚显不足。目前,通往各景区的道路状况等基础设施较差,景点的可进入性处于劣势,直接影响了游客的数量和客源市场的开发。因此,我区从三个重点环节入手,逐步解决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西部旅游不断升温,“大美”和州内“中国”、“中国盐湖城”等品牌效应不断显现,我区处在新疆、敦煌等黄金旅游路线中段,我们将精心规划旅游景点与敦煌、湖、丝绸南路之旅等旅游线路的组合,与德令哈、格尔木的精品旅游线路“打包”,发展捆绑式旅游,逐步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区的一个新兴产业,进而实现“旅游搭台,经济唱戏”,更好的向外宣传我区,更好的推介资源和项目,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我们将通过“青洽会”、“杭推会”、“激情穿越——汽车摩托车集结赛”和“可鲁克湖蟹文化旅游节”等平台宣传我区旅游线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向外宣传推介我区的旅游资源,提高景点的知名度。通过继续举办“大华杯”摄影大赛这一途径,进一步展示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勤劳淳朴的人文风情,提升地区的知晓率和影响力。
(二)加大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我们将采取市场手段,通过政府引导和多元投入的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国家和民间各方广泛参与投入的机制,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同时我们建议省、州制定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地有实力的财团和企业来我区投资旅游,壮大我区旅游业。
(三)加大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以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旅游重点项目之一的大温泉开发项目为龙头,助推其他多种旅游项目的开发,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全区的旅游开发格局。我们将重点抓好大头羊煤业公司大温泉开发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3500万元,预计分三个步骤建设。一是在温泉出露地建成集温泉治疗、娱乐和高山观光于一体原生态温泉洗浴中心;二是将泉水引入镇区内,建设集游泳、氧吧、餐饮和娱乐于为一体的游泳馆;三是配套建设温泉宾馆和水疗中心,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休闲场所。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来看我区的几处自然景点只有当地群众和外地零星散客游至,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旅游产业还处于待开发阶段。目前,我区旅游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体制机制尚未理顺;二是旅游项目尚未立项;三是旅游招商引资工作进度缓慢;四是旅游产品开发及旅游商品研发滞后。
四、今后旅游事业发展的设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将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点产业来培育,着力抓好温泉、南八仙雅丹地貌自然风光等旅游景点的开发,争取建成六大景区,形成旅游产业。
一是温泉—达肯达坂山红旗峰雪山景区。大温泉位于镇北方的达肯达坂山南坡温泉沟内,距镇8.5公里,泉出露地海拔高度3630米,是地区唯一的一处高热温泉。达肯达坂山最高峰—红旗峰有现代冰川发育,终年白雪皑皑、千姿百态,海拔高度为5742米,距温泉沟地理距离约在10公里左右,登山难度不大,适合初级登山爱好者作为训练使用;山沟内有岩羊、羚羊、雪鸡、野牦牛、野驴、雪豹等野生动物栖息,山顶上可在天气良好的状况下远眺到格尔木南边的昆仑山脉,遥看南八仙雅丹地貌群。此区域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由于过去在宣传和开发上没有深入,景点依旧单一,结合目前国内外旅游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可把温泉与红旗峰雪山横向联合进行综合开发。将达肯达坂山红旗峰开发为观雪山景点、加上登山、探险、徒步穿越,山沟看野生动物作为点缀,大温泉作为登山大本营及休闲场地,势必会增加这一景点的可游性、新奇性。
二是小湖景区。小湖地处大镇西南方向,距离大镇约20公里,位于215国道旁,新老315线均沿湖边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小湖区域有悠久的历史意义,其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和确定才奠定了青藏高原人类最古老的历史年代,而湖内众多的鸟类也为其增添了不少观赏性,同时湖西边的小草原被215国道环绕,此区域完全可以从绿草山开始沿新315线而下,环湖而行至湖南小旧石器遗址,至215国道交汇点后向北而行,到一棵树道班处湖边观鸟,随后继续沿215线向北,看整个小草原被215线环绕,也可在草原骑马驰骋,尽享高原草原的魅力。
三是大湖景区。大湖地处大镇西南,与小湖相隔一座绿梁山,约10公里左右。湖北、东、南均有大片草原,是大地区牧民的夏季草场,目前又在湖南湿地内发现有约20余只黑颈鹤在此落脚,此处距215线约5公里、大镇12公里内,途径数座半月形沙丘,部分沙丘之间有草原相隔,与湖西边的绿梁山相互映照,有较强的可视性,很适合摄影爱好者,也可借鉴国内其他旅游景点的开发经验,增设沙板滑沙、观鸟、骑骆驼等项目,以此来增强这片区域的可游性。同时在湖畔草原上建设民族账房风情园,与景点捆绑开发,会给游客带来无尽的乐趣。
四是南八仙雅丹地貌景区。雅丹是一种奇特的风蚀地貌。南八仙雅丹地貌属最典型、最奇特的雅丹地貌之一,位于镇西部108公里处,茶冷公路、茫格公路穿越其中。远望是无边无际的盐碱矿,高高低低的小山丘,翩翩起舞,有的象骏马、骆驼、大象、狮、虎、似群鲸戏沙海、百万海狮朝太阳,近看酷似百万座古城堡、蒙古包林闰,像磨菇、圆柱、碉堡、麦垛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步入里边,犹如走进迷魂阵,掉进迷宫一般,使人晕头转向,东西难辩。鲜红的晚霞里,雅丹表层的盐碱放射出星星点点的光花,缤纷斑斓,呈现出戈壁幻影——海市蜃楼,它是地质学家考察的天地,冒险家探险的乐园。特别是现在有人把此地的雅丹地貌形象的比喻为月球表面,可以把这一景点打造成南八仙探月之旅。
风华妍丽沉香亭
兴庆宫御苑风景区最奢华的宫亭是沉香亭,它体态优美尊贵,就像镶嵌在园林内的一颗璀璨炫目的明珠,和龙池相映生辉。沉香亭为面阔五间的方形重檐造型,豪华巍然,亭身全部用名贵的沉香木营造构成,袱额悬挂有唐玄宗的亲笔题匾。沉香亭建筑在三层青石台基之上,雄伟壮观,屹立在龙池的东北岸旁,是位居高处的浏览观赏亭,亭下水域茫茫景色如画,举目t望使人心旷神怡、陶醉其间。亭前遍植名贵花卉,有红、淡红、紫、纯白四本木芍药,并有花色“晨纯赤、午浓绿、夕黄”一日数变神奇的牡丹名品。沉香亭是观赏极品天香之处,每当牡丹盛开时,唐玄宗即偕杨贵妃来到此设乐置宴赏花,诸王、内臣、国戚,也都来这里游乐宴饮,放眼观看各种牡丹花争妍斗奇,使沉香亭美景升华到诗情画意的境地。
沉香亭北倚栏杆
沉香亭的出名,又和一个风流超群的故事有关。大诗人李白沉香亭醉咏牡丹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咏诵。据《松窗杂录》记载:唐天宝初年的一个春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歌手李龟年领着一班梨园弟子奏乐歌唱。唐玄宗对李龟年说:“赏名花,对妃子,怎么能唱旧词?”命李龟年召李白来写新词。李龟年赶到长安大街有名的聚仙楼寻觅,果然李白正和几个文人畅饮,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当李龟年向他传达圣旨时,他醉眼微睁半理不睬。李龟年只好叫随从把李白驮到马上,左扶右持回到宫里,带到沉香亭上唐玄宗面前。玄宗见李白一醉如泥,便叫侍臣将其搀到玉床休息,吩咐端来醒酒汤解酒。李白躺在玉床把脚伸向高力士,要他脱靴。忙乱一阵,李白才从醉梦中惊醒。唐玄宗叫他快作诗助兴,李白左右端详,微微一笑,拿起笔来,一会儿工夫,已经写成了《清平调》三章。玄宗看后非常喜欢,于是“上命梨园弟子约略调抚丝竹,遂促李龟年以歌”。宴乐奏起,玄宗也忍不住吹起玉笛来。
李白的诗,把牡丹和杨贵妃交织在一起写,人即花,花即人,倾国倾城,同蒙帝恩。 诗章其一: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梨园弟子佳话传
皇家梨园弟子经常活动在沉香亭上及兴庆池畔,伴随帝王奏乐歌唱已是很平常的事了。唐开元、天宝年间,以“梨园”为代表的宫廷音乐达到了空前的辉煌,成为了皇家宫廷乐舞的典范。梨园作为音乐舞蹈演出的载体,特别是为盛唐燕乐大曲提供了丰厚土壤。《全唐诗》中有40多处出现“梨园”及“梨园弟子”一词,梨园是唐代特有的宫廷音乐机构,以宴乐法曲为主要表演形式,代表了教坊乐舞的精华。
唐代的音乐舞蹈艺术极为隆盛,音乐机构也相当庞大,宫廷的音乐机构有教坊和梨园,太常寺的音乐机构有太乐署和鼓吹署,称为雅乐,太乐署和鼓吹署的乐工很多,在盛唐时合计有几万人。教坊专管雅乐之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和排练演出任务,称为燕乐。唐玄宗执政时,在原来内教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四个外教坊,容有乐工一万一千四百余人。
“梨园弟子”是皇帝从太常寺坐部伎和宫女中专门选的,他(她)们技艺高超,受到皇帝的特殊重视,例如《霓裳羽衣曲》的成功与梨园弟子的精心打造密不可分。“梨园”以演奏法曲和试奏唐玄宗的作品为主,由唐玄宗亲自指导,故有“皇帝弟子”之称。其中的女乐人,选色艺最高者入宜春园,称为“内人”,又称为“前头人”,经常在皇帝前头,站在歌舞队首的重要位置表演,其次称“宫人”,再次称“抽弹家”,专奏琵琶、箜篌、筝等乐器,在技艺上,比太乐署与教坊要求更高。唐代共设置有三个梨园,另外两个:设置在长安太常寺的称“梨园新院”,以演奏民间音乐为主。法部是梨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法曲是梨园法部教习的乐曲,法部中还设有一个“小步乐声”,共三十人,皆十五岁以下。
“梨园”的音乐训练是相当严格的,据太常署记载:“凡习乐,立师为教。每岁考其师之课业,为上中下三等,申礼部。十年大校之,量优劣而黜陟焉。”指对专门任音乐教师的乐人,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评定上、中、下三等,上报礼部,满十年则进行一次大核,根据成绩好坏,决定其职位的升降,成绩优异者可得官职,但艺人身份不变,成绩劣者可除名。
明皇开创戏剧史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的中兴君主,世称为明皇。英武有才略,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多才多艺。开元二年(714年),玄宗创建了举世闻名的“梨园”,这是一所规模宏大,建制完善的国家音乐、舞蹈机构,最高领导称崖公,由唐玄宗亲自担任,从事古乐的收集整理和新曲的创作研究。在此期间唐玄宗创作了大量的新曲,将唐代音乐舞蹈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帝制《霓裳羽衣曲》《紫微八卦舞》《凌波曲》《赤白桃李花》《降真召仙之曲》《紫微送仙之曲》等。例如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刘禹锡有诗曰:“三乡陌上望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是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儿山回宫后,据他对女儿山神奇浪漫想象写成的。白居易描绘歌舞“贵妃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冬雪飘飘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翻。”伴奏乐队“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觜篥沈平笙,清弦脆管纤纤手,教成霓裳一曲成。”全曲表现了变幻莫测的神仙境界,反映了盛唐乐舞的艺术成就,当今被业内人士称为“宫廷交响乐”。
因唐玄宗是成就卓著的音乐家,所以极大地推动了唐代音乐的发展,加上唐王朝的强盛,成就了中华千年“交响乐”的最强音。 这个时期有雅乐、燕乐、十部乐、大曲、法曲,非常繁盛,极其恢弘。明皇玄宗“既知音律,酷爱法曲”,每于听政之暇,来到“梨园”亲加教习,乐工故有“皇帝梨园弟子”的美誉。如今“梨园”也成为了戏剧界的代名词,艺人们供奉唐玄宗为戏剧之祖师,建有“老郎庙”不计其数。①直到近代“梨园会馆”、“梨园公所”、“梨园总局”等会社依然兴盛,遍及全国。②
丝竹妙音梨园来
“梨园”最常演奏的是大唐燕乐,燕乐是唐代十部乐的总和,以别于传统的雅乐。唐代燕乐即宫廷娱乐用乐,本为宴食之乐或内廷之乐,而雅乐则是祭祀庙会的严肃音乐。唐代的燕乐大量吸收了少数民族地区和外国音乐,为大唐十部乐,即:燕乐(曲)、清商、西凉、高丽、天竺、龟兹、疏勒、安国、康国,高昌乐。燕乐(曲)常被作为典礼仪式开始时的演奏音乐,列为部首,清商乐是汉族民族音乐,龟兹乐是少数民族音乐中最重要的一部,西凉乐也居重要地位,大体上是按不同民族和国家划置的。燕乐按宫、商、角、羽共有二十八调,慢者过节,急者流荡,变化多样,委婉动听,不像祭祀用乐那样呆板。
唐代燕乐十分繁盛,范围广阔,包括声乐、器乐、舞蹈、百戏等,其中歌舞音乐占有重要地位,成就最大的是“唐代大曲”,这是一种在民歌、曲子基础上发展起来,继承汉魏以来的相和大曲、清乐大曲的传统并融合了西域音乐而形成的大型歌舞曲。大曲中包括法曲,其主要特点是比一般大曲接近汉族的清乐系统,较清雅一些,以器乐演奏为主。据唐・崔令钦《教坊记》所载教坊曲名三百二十四首中,在大曲名下就有《踏金莲》《绿腰》《凉州》《薄媚》《霓裳》《柘枝》《龟兹乐》等四十六首之多。开元时期大曲多细腻婉转,如《霓裳羽衣舞》就是大曲中的法曲。梨园表演的音乐作品除了唐玄宗创作之外,还请知名的文人参与。诗歌是唐代文学所取得的最辉煌灿烂的成就,从上至皇帝的统治阶层都足够重视甚至亲身参与,杰出诗人不断涌现,佳作更是层出不穷。这些优秀文人参与到音乐文辞的创作,成为歌乐舞合一的大曲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玄宗时期,“梨园”又分乐队为坐、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坐部伎淘汰者改辖立部伎,立部伎淘汰者改习雅乐。坐部伎又分为六部:一燕乐、二长寿乐、三天授乐、四鸟歌万岁乐、五龙池乐、六小破阵乐。演奏大都为丝竹细乐,以细腻抒情为其特征。立部伎又分为八部:一安乐、二太平乐、三破阵乐、四庆善乐、五大定乐、六上元乐、七圣寿乐、八光圣乐。演奏从破阵乐起皆用大鼓,以龟兹乐为主体,声势雄壮,粗犷雄健。
《旧唐书・音乐志》云:“若常享会,先一日具坐、立部伎各封上,请所奏御注而下。及会,先奏坐部伎,次奏立部伎、次奏碟马、次奏散乐而毕”,演奏形式是按有节律、有秩序的演奏方式轮流传递进行的。不论坐部伎或是立部伎皆用龟兹乐这种西域地区音乐,直至直接引进的外国音乐,可见唐代外来音乐与汉族音乐的融合,已经达到了文化艺术交流的空前繁荣。
莫高窟中观梨园
在敦煌的许多壁画中,形式多样的乐队组合,千姿百态,婀娜动人。我们不仅能从中看到那种激情奔放、聚精会神的表演神态和伎乐的生动形象,而且也能从中看到盛唐时代的宫廷“梨园”之风采。
在盛唐第172窟中,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壁画,是一幅表现西方极乐世界的巨幅图画。通过各种人物、景色的描绘渲染,它传达给人们的是一种豪华富丽的亭台楼阁仙景,荡逸着歌舞升平、气氛欢乐的天堂境界,其实这正是唐代兴庆宫宫廷生活的缩影。在这类壁画中,总有舞伎和一定规模的乐队、乐伎们奏着各种乐器,颇有“仙乐风飘处处闻”的宫廷宴乐圣境。这样盛大场面的佛国极乐世界是依据皇家宫殿和帝王生活为蓝本而画的。
这类壁画还有第220窟的《东方药师经变》和《西方净土变》,以及第156窟的《张仪潮统军出行图》等壁画,也属伎乐画面的经典,记录了唐代交响乐的辉煌阵势。现有大量的千年壁画,为我们了解唐代音乐舞蹈,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其中大部分都涉及了伎乐舞蹈的场面,对我们研究唐代“梨园”颇有启迪和帮助。
唐长安兴庆宫遗址等多个文物点,已被列入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现在结合宫廷“梨园”来研究盛唐兴庆宫,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科学艺术价值。
大唐华章,盛世辉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