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范文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1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课余生活 高职生 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胡孝四(1971- ),男,安徽安庆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德育与高职教育;蔡有柱(1973- ),男,江苏南京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处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江苏 南京 21003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资助项目“轨道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880055)、2013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高职大学生业余生活调查”(项目编号:201313106012Y)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73-02

重视内涵建设是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关心的问题。内涵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上。本文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谈如何对待高职生的课余生活,促进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课余生活对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影响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课堂教学、课余生活、实习实训、社会影响、家庭教育等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课余生活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影响来看,其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如果忽视课余生活,学生在课堂所学的思想道德知识很快就会被忘记;反之,如果能对课余生活加以引导、教育和管理,必能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知行不统一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一些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如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利用学生寄宿制优势,有效管理学习时间,开展综合素质的全员全院全程皆教的环境育人和养成教育,清洁工都通过身体力行教给学生如何保护环境,收到了良好效果。如果说学校是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平台,那么课余生活就是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培育的角度看,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所看的书、所听的讲座、所参加的活动、所接触的环境等对素质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职业氛围对于高职大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人文素质的养成也需要相应的人文校园文化环境。从现实来看,我国的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变成了人力工厂和职业培训所,而不是培养“人”的地方。所以,丰富高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对于提升高职生的人文素质及其他素质至关重要。

从身心素质来看,不少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体育课程,这是非常必要的,但还远远不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固然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但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和实践。课余生活中大学生的恋爱、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活动对其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至于身体素质的锻炼,不仅要通过体育课掌握一些运动的技能技巧,更需要在课余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长期坚持。

二、高职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状况如何?其对高职生综合素质具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下简称“我院”),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大一和大二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2份,有效率为87.33%。具体结果如下:

第一,关于课余活动的内容。调查显示,我院大一、大二学生双休日之外每天的课余时间集中在1~4小时,课余活动主要有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睡懒觉、上网、和同学聊天、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等,虽然学习是绝大部分同学课余生活的内容之一,但也有31%的同学在课余时间从不学习。有62.1%和60.9%的同学课余活动的内容分别选择了睡懒觉和上网,这应该是高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真实反映。有26%的同学选择学习(阅读课外书籍)作为花费课余时间最多的活动,18.3%选择睡懒觉,13.4%选择上网,8%选择运动健身,7.6%选择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双休日,上网和睡懒觉均占被调查对象的65.6%,学习(包括上各类培训班)占41.2%,运动占33.2%,逛街占30.9%。可见,目前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参加的社团活动、体育活动、学术讲座等明显偏少,上网、睡懒觉活动明显偏多,这种课余生活状况显然不利于增强高职生的综合素质。

第2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意义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德、智(包括能力)、体、美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符合高校教育目标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并依据此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素质的表征信息,对学生作出价值或量值的综合评定及判断过程。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研究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普遍把对教师的教学评估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并获取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评价还没有形成体系,系统化的程度亟待完善。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的建设和测评系统化的建设,是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和措施。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化的测评与评价,有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可以帮助大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及时发现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发展动向,为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环境条件。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改进教学管理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测评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从199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逐步采取“双向选择”到“自主择业”方式就业以来,大学生就业逐渐走向市场,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是当前就业压力问题的存在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说,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淘汰,一部分毕业生就业难可以说是市场调节的正常反应,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从1998年到现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别在“亚洲金融风暴”、“非典”和“全球金融危机”中经历了三次低谷。对大学生来说,了解自己的综合素质测评状况,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各方面表现与周围同学表现之间存在的差距,与社会所需或所用之间的差距,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从学生角度而言,有助于引导发展成才

综合测评是素质发展与提高的起步,又是其素质开发的方向。美国著名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曾经说过,“测评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改进,”对大学生的素质进行测评也是如此。大学生综合测评与能力测评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给大学生划分等级,而是为了激励全体大学生依据科学的标准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大学生的行为起到了方向标的作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既能反映大学生的素质水平和特长,也能调动其提高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使大学生在明确自身成长机能的前提下,有目标的提高自身的发展和就业能力。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失,从而进行更有效的专业化学习和自身素质发展的培养。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以知识创新和培养创新知识的人才为目标,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科学的评测维度与要素测评指标,与大学生培养目标相一致,使高校能够进一步增加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和管理水平,引导学生向着适应社会就业的方向努力学习和发展。这样,可以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时,以在校时的综合素质的评测结果和实际表现来显示自己的就业能力与相对优势,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讲,有助于企事业招聘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他们的评价。在各种人才交流会上,用人单位收到的求职材料数目往往是他们所需岗位人数的几十倍甚至百倍,他们从求职材料中挑选出极少数人进行面试,而挑选的原则是看材料中学生的思想水平、学习成绩、组织和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况且、学校对该同学综合素质的评价以及该同学的获奖证书等等。其中,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是用人单位所关心的主要内容。所以,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具体、全面地反应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给用人单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量化依据,有利于用人单位客观而有效地识别、选拔人才,对人才有一个科学的诊断。因此,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是各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需要。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升华与发展,企业招聘大学生就业的“诚实守信”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我国大学生就业信用体系的基础建设却远远落后于企事业单位招聘的要求,学生的毕业证虽然完善,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分析报告一直没有完善。所以,建设我国大学生入学、在校和就业三个阶段的综合素质的档案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诚信档案是非常迫切的,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具体、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给用人单位提供了一定的量化依据,有助于大学生的就业信用体系的完善。

如何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积极作用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是关键,事前做好测评方案及测评的宣传和资料的收集工作,过程中要做到严肃、透明、客观,正确运用测评结果,加强反馈、激励、引导和教育。事后要不断总结、反思,逐步完善测评方案。

参考文献

[1] 贾金玲.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

[2] 赵淑.英我国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

第3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体育舞蹈 大学生 综合素质 影响

一、前言

如今随着高中学习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在体育综合素质以及在团结合作能力上明显缺乏竞争力,大学中属于学生展示自己舞台的时刻,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体育舞蹈的活动,本文根据多年的经验,对体育舞蹈的综合素质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供相关的人员参考。

二、体育舞蹈的概念

首先体育舞蹈是将艺术和美学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同时在艺术上也有非常不错的表现张力。对于体育舞蹈而言是由民间舞蹈和现代的交际舞之间的交流慢慢发展而来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竞技性,与此同时其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能。体育舞蹈是以体育为基础,在进行体育舞蹈的表现过程中不仅仅是需要对体育舞蹈的技术进行表演,还需要融入个人的情感,在不同的音乐的伴奏下,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因此在艺术的表现张力上具有很强的展现形式,运动型和娱乐性都有很好的体现。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中都开展了体育舞蹈的教学,并且很多学校都将这些作为专项的体育教学科目,备受高校学生的喜爱。

三、体育舞蹈的价值体现

1.体育舞蹈的健康价值

体育舞蹈的强度可以自由掌握,适合于各类人群,并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它对各种慢性病、平足病和神经衰弱等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体育疗法。若能结合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创编适宜的体育舞蹈,就可以使学生们在优美的旋律中达到最佳的身体状态,便能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调动全身的神经参与进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人体各项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2.体育舞蹈的心理学价值

在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民众对精神文明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在休闲之时,仅仅观赏他人的表演已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强烈的参与意识占据民众的内心,这是现代人独特的心理特点。高校学生作为新生代的现代人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强健身心,还要追求心情快乐和精神满足。体育舞蹈恰恰做到了满足学生们思想交流相互沟通的需求。作为一项正在我国蓬勃发展的朝阳体育项目,体育舞蹈具备的很多特征,它是一种音乐、舞蹈和体育的综合体,是在体育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锻炼项目。像其所具有的文艺性、竞技性都符合高校学生的心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体育舞蹈在高校中大力普及与推广,势必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体育舞蹈的音乐艺术价值

体育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可以深化舞蹈形象、启动舞者感情。体育舞蹈在伴奏的音调、节奏、节拍、速度中进行。音乐旋律对体育舞蹈本身有精神上和形式上的双重影响。旋律音调高则舞蹈动作幅度大,感情强烈,旋律节奏快则舞蹈速度高感情高亢。音乐与舞蹈互相渗透,融为一体,音乐使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动人。从欣赏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优美的旋律配合多变的风格,还是鲜明的节奏佐以强烈的情感,体育舞蹈总能在不经意间把人们引入艺术的殿堂,让人陶醉其中。而新一代的高校学生,对音乐有着极大的热忱,体育舞蹈的这个特点刚好迎合了他们的兴趣。

四、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对于体育舞蹈而言,由于是将艺术和体育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

首先,体育舞蹈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是需要通过运动来实现的,一方面体育舞蹈能够增强身体的肌肉力量,对于提高关节的灵活度,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根据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在运动实时间和运动方面是明显低于国际大学生的平均水平。而体育舞蹈在动作伸展的过程中,能够对身体进行全方位的活动,一方面能够缓解学生的疲劳,另外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和毅力,因此对于学生的身心的放松无疑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体育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的,这样的音乐一般是具有一定的旋律,对于表演者的艺术情操得到了很好的熏陶,是的学生的心胸更加的宽广,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帮助。在进行体育舞蹈的表演过程中,对于表演者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体育舞蹈表演者需要一定的耐心,需要在音乐的伴奏,全身心的投入到表演到情绪中,这样才能够让自身的情感全部发挥出来,使得自己掌握的舞蹈技能在音乐伴奏中能够全部的发挥出来,因此体育舞蹈对于大学生的心里适应能力以及调控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2.体育舞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从体育舞蹈的本质上面来看,体育舞蹈是一门艺术类的体育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意志力,在进行体育舞蹈的表演之前需要有大量的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要科学的制定练习计划,对于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要尽可能的在保证学生安全状况的前提下提升练习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练习强度的制定,避免同学出现因练习过度而受伤情况的出现。只有在不断的练习的过程中才能够提升自身的舞蹈技能,因此体育舞蹈对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一定的的帮助,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上进行练习,这样能够锻炼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而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当代大学生中普遍缺乏的精神。在体育舞蹈的表演过程中,体育舞蹈无疑是需要和周围的表演伙伴进行合作和交流,一方面团结合作的精神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只有在团结合作的前提下才能够将舞蹈的魅力全部展现到观众的面前,因此体育舞蹈在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学生在表演以及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的对自我进行完善,同时发展了自我。

3.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体育舞蹈就是一种能够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为了促进体育舞蹈作用的发挥,在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舞蹈的编排当中,从而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舞台。学校要积极的鼓励学生把舞蹈的理解以及自我情绪的表达通过舞蹈形式来传达,从而为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只有大学生创新能力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够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我优势,为其人生价值的实现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总之,体育舞蹈的教学在高校中无疑是目前发展比较好的体育形式,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帮助,由于独特的表演形式,因此将艺术和体育进行完美的结合,教学工作者要根据体育舞蹈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对于较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曲京,武小路.论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南昌高专学报,2010(06).

[2]姜武成,樊伟.试论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综合素质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08(10).

[3]顾润生.谈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J].洛阳师专学报,1993,(增刊).

[4]黄香伯.体育控制理论[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

第4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范文

摘 要 拉丁健美操是结合了拉丁舞的动作和步伐,并加入有氧健身操的动作,再添加一些手臂的动作组合而成的。本文通过对拉丁健美操运动特点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拉丁健美操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全面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关键词 拉丁健美操 大学生 综合素质

拉丁健美操是一种源自欧美的拉丁舞蹈,它迎合了目前国际上拉丁风情广为流行的趋势,将传统拉丁舞中的桑巴、伦巴、恰恰、斗牛、牛仔与健美操巧妙结合,配以热情奔放动感十足的拉丁音乐,给人以热烈和跃动的感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拉丁健美操的教学,不但可以减轻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压力,还可以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影响。

一、拉丁健美操的特点

(一)健康、奔放

拉丁健美操有别于国标标准的拉丁舞,是在有氧的基础上融入拉丁的奔放和激情,使其更具有趣味性,适合范围更广泛。有氧拉丁保留了拉丁的健康和奔放,去掉了繁复和夸张,更倾向于运动,适合的年龄段也更广泛。

(二)柔中带刚,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与以往的健身操相比,拉丁健美操最大的特点是在运动中洋溢着拉丁舞蹈特有的欢乐与激情。在热烈奔放的拉丁音乐中感受南美风情,同时在健身中增加舞蹈元素,在锻炼之外更可自我享受。

(三)拉丁健美操具有强烈的节奏性

拉丁健美操具有强烈的节奏性特点并通过音乐充分地表现出来。尤其音乐和动作间散发出的热情,对健身者释放压力、放松自己特别有好处,而这种热情奔放、自由随意的健身方式能起到较好的健身效果。

二、拉丁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一)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经常参加拉丁健美操运动能促进血液脂质代谢,防止脂肪在动脉血管壁上的沉淀,保持血管的弹性。资料表明,一般人的心脏每一次搏动血液的输出量为70ml~90ml,而经常参加拉丁健美操锻炼的人可减到50次/分~60次/分,心脏的容积也由普通人的785ml增加到1027ml。

2.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通过长期拉丁健美操锻炼后,人的呼吸加深,次数减少,而使呼吸肌得到充分的休息。实验证实,完成一套拉丁有氧操,平均心率可达150次/分。拉丁健美操运动中的快节奏和大负荷的有氧代谢过程,能刺激内脏器官运动,使氧气摄入量增大,提高呼吸效率,从而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保证在激烈运动时满足储备气体交换的需要。

3.对身体形态方面的影响。拉丁健美操的操化动作及力量练多是多关节和多数肌肉的同步协作运动,从而使其中所含蛋白质及糖元等的储蓄量增加,这就大大改善了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的能力。因此,经常进行拉丁健美操锻炼,通过肌肉有节奏的收缩、拉长、能使肌肉发达富有弹性,骨骼和关节的匀称,协调的发展。

4.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经常进行拉丁健美操可以提高人体各关节的灵活性,重点是提高小关节的灵活性;可以提高各肌肉群之间的协调工作能力,使肌肉力量增大,弹性增强,使韧带、肌腱等结缔组织更富有弹性,可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

(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拉丁健美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磨练意志,克服困难,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性。经过长期参加拉丁健美操运动,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追求美、体会美、展现美的那种美好感觉,更让学生懂得了自尊、自立、自强的顽强意志,增强自信。

2.学生表现力的提高。首先是音乐表现力的提高,其次是动作表现力的提高,还有就是表情表现力的提高。

3.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在轻松欢快、美丽的拉丁健美操锻炼中,学生的注重力从烦恼的事情中转移开,忘掉失意与压抑,尽情享受着拉丁健美操运动所带来的欢乐,把郁积多时的低沉烦闷情绪发泄在舞姿中,使人具有更强的活力和良好的心态,从而丰富生活情趣,愉悦心情,减轻心理压力。

4.陶冶学生情操。拉丁健美操在健身、健美的基础上,陶冶美好情操,使人产生充实感、满足感。拉丁健美操锻炼所带来的形体美、姿态美的良好变化,也会使人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获得心理满足的同时增强人的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坚持、果断、独立、自觉的个性品质。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拉丁健美操本身就是一种建立美的艺术创造,操练过程就是一种美的展示和体验。在人体美的体验中,自己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也得到培养,提高了主体审美意识。人们通过这种文化艺术活动,陶冶道德情操,净化思想心灵。拉丁健美操文化的审美教育意义的另一方面体现在音乐中,音乐可以说是拉丁健美操文化和灵魂,拉丁健美操运动中的音乐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节奏感、动作的韵律感和表现力,使他们得到了美的享受,而且能发展和丰富人们的想象力,促进人们的友好往来。

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拉丁健美操是一项艺术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学生穿着健美操服在具有鲜明节奏和韵律感的现代音乐伴奏下进行身体练习,使其产生欢快、奔放、振奋和激情的情绪,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从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发挥,也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拉丁健美操是一项融体育、艺术、教育、卫生为一体的身体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发挥多种的社会功能。与此同时,拉丁健美操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拨的精神,养成自觉锻炼的积极性,不断地激发他们技能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艺术素养,更有助于开发智力。因而,拉丁健美操教学有助于学生实现心灵美的追求,提高其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舞蹈水平和思想素质。

第5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 合唱 大学生 综合素质 积极意义

合唱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声部按照规定的旋律相互配合完成的一种声乐演唱形式,从大体上可以分为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两大类。同声合唱指同一性别的合唱;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用最普遍的是混声合唱,它以队员参与性更强、整体音色更丰满、歌曲表现更完整的特点成为人们最受欢迎的一种合唱表演形式。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各高校都在为培养出色的大学生而努力,开展了各种兴趣活动、表演团体等,目的都是以培养综合素质,发掘学生潜力,为祖国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那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学生要健康的成长是离不开素质教育的。合唱团由于队员人数最多,影响最大,教育意义最直接这几个优点成为了学校素质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参与合唱活动中,通过有感情的歌唱,通过歌唱感受美、传播美,能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合唱时学生相互配合和学习,协调各声部平衡,能培养团队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真正认识到合唱艺术的魅力。所以开展合唱活动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切及广泛的意义。本文对大学生参与合唱对其综合素质培养的积极意义进行了探讨。

1.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80后”“9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唯我独尊、养尊处优越来越明显地彰显在他们娇嫩的脸上。他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厚重感不足,小范围表现为自私,对集体乃至学校的事情漠不关心,大范围则表现在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不清楚、不关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观念越来越淡薄,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却异常热闹。2008年的圣诞节前夕,18.3万人自发聚集在重庆解放碑前迎接圣诞钟声,创下了世界记录,其中大学生占了一半。为什么一个外国节日在中国会这么疯狂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演唱优秀积极的具有爱国主义热情的合唱作品,学生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学生陶醉在音乐之中,身临其境,有感而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艺术的熏陶下逐步增强和深化。

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牢记民族历史,而优秀的合唱作品正是历史的见证。在战争年代它们对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合唱作品对人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抗战期间、民族存亡的时刻,合唱是以号角式的呼唤鼓舞人心并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如《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黄河大合唱》等,以其昂扬振奋的旋律、威武的气势激励着人民的斗争精神;在和平年代,合唱则是更多地歌颂着祖国的美好与繁荣,增加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在灿烂阳光下》、《我的祖国》、《中国军魂》、《红旗颂》等,通过合唱,大学生能领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就不可能生存下来,而在当今社会中“团队”又是一个企业的生命,谁也不想雇佣一个自私的人,“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些都告诫我们要以集体的力量迎取胜利的辉煌。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便是当今高校的一个难题,而合唱在某种角度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它包含团队合作、队员凝聚力、合作意识和高昂的士气等核心内容。当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协作等方面都明显地表现出团队精神的缺失,因而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成了高校综合素质教育的职责和神圣使命。

合唱作为学校的一个团体活动,需要所有队员协调配合,在声音上要求统一和谐,不能有刺耳或者特别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边唱边听其他的声部,处理好个人与群体、声部与声部的纵横关系,这样才能达到均衡协调。“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掀起骇浪;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真正体现个人的才华”。合唱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意识,了解到只有大家一起合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而不是某个人的表现。所以,合唱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具有深刻积极的意义。

大学生参加合唱团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合作协调能力,强化团队精神。合唱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音乐,还能真切地感觉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沟通,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和集体荣誉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情趣

有人说:“音乐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确是这样,好的音乐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在倡导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高职院校虽然并没有音乐专业,但已经开展了《音乐欣赏》等素质拓展课程,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艺术视野,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合唱训练有统一的合唱谱,一般教师先指导各声部识谱,待每个声部熟悉掌握了旋律后就融合在一起唱,最后处理强弱、节奏,指导情绪,从而绘声绘色地进行演唱。长期的排练能使学生积累音乐知识,在合唱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陶冶情操,增长音乐知识,提高音乐修养。

现在高校里很多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沉沦于网吧,感染上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如男生留长发,女生剃光头等。这些归根结底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影响了大学生的形象。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曾经说:“音乐歌颂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好的音乐是人生的风向标,使人对美和丑作出界定分化,分清真伪、辨别善恶与美丑,对不良文化有一定的免疫力,能有选择地吸收有益的音乐来丰富和提高自己,促进自我素质的提高,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合唱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合唱团演唱的曲目都是经过严格仔细筛选的,大都针对一些主题而演唱,演唱的曲目都是经过岁月考验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大多脍炙人口、易于传唱,都是越唱越感人、越唱越好听的经典之作。大学生通过长期传唱这些合唱作品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找到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4.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完善和个性发展

心理学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怯场的经历,一个人第一次面临大众时的表演,往往都是不成功的,需要有丰富的舞台经验作支撑,这样才能把正常的水平发挥出来。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演是学生快速提高心理素质、克服怯场的一种为之有效的途径。而合唱再适合不过,合唱不是一个独自表演,少了些许紧张和尴尬,是集体的努力和力量展现,是其他形式的演出所不能比拟的。每一次的合唱排练都是学生积累经验的一个过程,当看到指挥一次次对作品细腻地处理,感受到作品由粗到细、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学生何尝没有感受到成长的愉悦呢?合唱不仅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反而可以增加学生用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在听到经过艺术处理后,通过自己努力后,音乐的整体效果更好而倍感欣喜,在无形之中会产生无限的斗志和恒久的信心,心理素质会得到磨练,得到提高。

合唱是柔和而丰满的,它需要声部更丰富、更和谐。人与人之间都有个性和共性,每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音色和音高,而且绝不能复制。有人说:“一个专业的独唱演员未必唱得好合唱,但一个专业的合唱演员肯定能唱好独唱。”因为独唱就是宣扬其个性,演唱者可以随意渲染情绪,强调其音色的个性;而合唱只能是先找共性再寻个性。如果将一个独唱者在独唱时认为好的声音不加选择地放在合唱中去,就很可能破坏整个合唱的音响,使合唱在整体方面变得不协调。在合唱中声音音响的配合和相互组合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同时在各种表现手法上,各种声音的配合,需要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地加以运用的。因此,在一个业余的合唱队里经常能听到比较尖锐响亮的音色,这就是演唱者个性没有共性化的原因。一个优秀的合唱团,除了领唱以外,所有队员的音色肯定是相当协和的,就像水融一样揉在一起,这才是合唱的最高境界。那怎么来协和音色呢?俗话说:“存同求异。”在合唱中我们先让学生找到共性音色,共性音色就需要专业的演唱技术来统一,比如选择美声唱法。在共性音色稳固的基础上才发展学生个性,所以在合唱中我们不但允许学生存在个性,而且在不影响声部效果前提下发展其个性,使合唱更加生动、更加具有感染力。合唱团根据学生的音色和气质更好地分类,能使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力都得到开发和训练。

5.推广学校的窗口形象

合唱是声乐艺术。音乐的感情由人声表达,合唱都有歌词。因此它比乐器的表现力更直接、更准确、更容易被人接受。合唱团不需要购置昂贵的乐器,合唱队员的“乐器”就是自己的嗓子,只要有简单的条件,如场地、伴奏,就可以进行排练,甚至可以选择无伴奏合唱,因此合唱较乐器演奏更加简单和直接。另外合唱队的人数要求伸缩性比较大,少则十来人,多则数百人乃至上千人都可以容纳,适应性强,感染力巨大,容易推广。合唱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强烈的感染力量,以及便于组织、雅俗共赏的优点,都是其他音乐表演艺术无法相比的。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各高校每年都开展合唱比赛,特别是红五月合唱比赛更是掀起了一片红色的浪潮,各高校积极选派自己最优秀的合唱团体参加比赛,队员们的精神面貌真正展现了学校的校容校貌,体现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在外演出或比赛中,外界对学校的认识和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表现。如果一支队伍松松垮垮、毫无纪律,甚至学生之间嬉戏打骂,就会影响到学校的形象;而另一支队伍井然有条、遵守秩序、仪态端庄,这无疑会成为学校的一面旗帜。“昨天我以学校为荣,今天学校以我为荣”。如果每个学生都怀着这样一份感慨,又何尝不是一种束缚力,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种促进作用呢?合唱团体在比赛中取得奖项,不仅是学生和指导老师努力的结果,而且是他们每个人的荣誉,还是学校的一块移动口碑。这些都体现了学校的校容校貌,更展示了学校的整体形象,所以说合唱也是推广学校窗口形象最直接、最有效的传播途径。

综上所述,在高校中开展合唱活动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深刻的积极意义。各高校应继续大力倡导开展合唱活动,使大学生在合唱活动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文思隆著.合唱、指挥及中外合唱作品精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林彦均.浅谈合唱艺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海峡科学,2009,(1).

第6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范文

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结构从单一化模式向多样化模式演化,这一趋势使高等教育必定要有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实现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多种形式办学,大学人数的剧增,上大学不在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更多承担着理想和现实矛盾的冲突,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更多面临着人际关系、人生观、价值观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这些现实情况也给当代大学生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校园恶性事件频出,社会、学校、家庭太多注重学业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也是提高高校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高校普及公共艺术教育能使非专业学生更多的了解人类艺术的遗产,扩展知识领域,丰富生活。它的有效实施,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知识能力的拓展、操作能力的锻炼、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素质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教育,不仅是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有益补充,也是培育良好思想素质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条件。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健全了人格,培养了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赞扬了美,乐意把美的东西吸收到灵魂深处作为营养,自己的性格也会变得高尚优美。学习民俗文化和国外优秀艺术,增强学生艺术修养和爱国精神,艺术作品自身的强大感染力和渗透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完善了人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情感等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培养了综合素质的发展。

高校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是对大学生行为的一种教导,是培养学生内心感情世界的一门艺术,学习、欣赏及解读艺术作品,丰富了知识,净化了灵魂,提升了人格,对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和补充的作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素质塑造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人的精神内涵,符合艺术教育的本质及党的教育方针,对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和人际交往关系等能力产生了有利的导向作用,起到了净化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作用。

第7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综合素质 培养路径 诚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76-01

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出发点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社会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同时,还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我们在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存在着很多缺失,造成这些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而高职高专院校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也是造成这些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1 学生综合素质的缺失

1.1 诚信的缺失

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没有经受过挫折,很少对社会和家庭有过“付出”。来到学校,他们同样注重索取、不愿意付出、追求享受,他们希望社会对自己诚信,希望学校对自己诚信,希望企业对自己诚信,但是自己却缺乏奉献精神,经常为了一己私利而放弃了诚信,诚信缺失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从考试“打小抄”等现象就可见一斑。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如果单纯追求职业技能的掌握,而缺失了诚信同样是非常危险的。

1.2 自我发展能力的缺失

学生走入社会之后,在开始的阶段,所从事的职业一般都是自己所学专业。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面临着升迁、新的更富有吸引力的工作环境的挑战。面对富有吸引力的工作环境,很多学生没有能力迎接挑战,结果失去了难得的成长机会。其主要原因就是,自我学习的能力不够,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因而丧失了把握机会的能力。

要想胜任任何一个新岗位的工作,都需要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绝大多数都是在学校学习期间所没有涉及到的。

1.3 环境适应能力的缺失

很多学生走入社会之后,感到人与人之间很难相处,在工作中人与人之间不容易沟通,很难相互配合,这使他们感到很苦恼。其真正的原因在于家庭和社会对给予他们的帮助太多,而对他们环境适应能力的熏陶和锻炼又过少,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没有遇到更多的困难、受到更多的挫折,导致他们的社会经验严重不足。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他们经常表现为“以我为中心”,期望组织和他人服从自己的意愿,使得他周围的人不愿意与其接触和合作。

2 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学生在他成长的历程中所接受的教育主要来自于家庭和学校。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伦理道德层面,而进入高职高专院校之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侧重于专业技能层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是家庭更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应该通过教育弥补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缺失。

2.1 社会不良的风气影响到我们的师资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对我们这个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比如,社会的腐败现象有愈演愈烈的倾向,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思潮逐渐扩散。这些不良风气对学校这块圣洁的土地也同样产生了影响,虽然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是当之无愧的,但是,也有个别教师的不良作风,对学生产生极坏的示范作用,他们口口声声高喊“师德师风”,行为却有失检点。

2.2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高职高专院校是一个开放系统,这个系统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始终都是在不断地改革过程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为了使毕业生走出校门之后能够在尽短的时间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将学生培养的重点放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很多学校采用项目化教学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生通过围绕着某一项目进行研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这与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无疑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后,所面临的是有大量新的知识需要学习,大量新的技能需要掌握。

2.3 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训练较少

有很多人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认为只要有了能力,便可以走遍世界,大有作为。这种思想在西方可能是行得通的,因为他们干工作只对事不对人,是他们的文化,人们只注重能力,而对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注重较少。但是,中国人做事经常是对人不对事,要想干好工作,首先就要处好人际关系,形成一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3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

3.1 通过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我国最古老的著作之一的《易经》当中有这样一句话“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是说不是我去求需要启蒙的人,而是需要启蒙的人来求我。在启蒙互动过程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学生自己,只有他们的求知欲望被唤醒了,教育才会发生明显的成效。学生能不能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关键问题是学生能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了使学生对自我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为外部因素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能够通过自我学习完成主要的学习任务,逐渐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在实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而又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能够基本完成的教学任务,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生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难的时候,教师给予合理的启发,帮助他们完成教学任务,以此,训练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3.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培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社会有其特有的文化,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的行为,不能与社会的核心文化相抵触,否则很难被社会所接受。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有很多方面与社会的核心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在实践中,更多的了解社会,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适应社会环境,有效的处理好社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要实现这一愿望,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设计更多的实践环节,创造更多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沟通的机会。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设计较多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沟通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当中,有意识的设计较多的实践环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社会接触和磨合,鼓励学生参加社团组织,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最终达到提高适应环境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8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范文

Abstract: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university quality education, and it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llege education, promotion of employment,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reference.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eacher satisfaction, applie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model for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make the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quantified,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method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education management.

关键词: 大学生;层次分析法;综合素质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omprehensive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7—0262—02

1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围绕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从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1]。而衡量大学生思想、知识、能力、身心素质的条件又包括许多方面,要完全定性或者定量很难对其进行评价。因此,考虑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使判断目标量化,可以定量研究决策。

在多目标决策方法中,考虑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其方法可分为4步:

①分解问题,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②收集数据,构造对比较阵;

③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④计算组合权重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并以此作为决策依据。

2 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

2.1 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层次指标体系

所谓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其一般层次分析结构由上向下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本文以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层(A),根据教师对大学生素质的一般感受,选择大学生思想素质(B1)、知识素质(B2)、身心素质(B3)、能力素质(B4)为准则层。同时考虑教师对学生素质的感受细化,构成包括政治素质(C1)、法纪素质(C2)、学风表现(C3)、学科知识(C4)、专业技能(C5)、科研能力(C6)、身体素质(C7)、心理素质(C8)、创业能力(C9)、组织能力(C10)、交际能力(C11)、活动能力(C12)和实践能力(C13)等13个指标的方案层。从而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2.2 建立对比较阵

从图1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阵,直到第3层,其中1—9比率标度法(见表1)。

由相关教育专家对各影响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评价,评价结果如表2。

2.3 计算权向量

对于每一个成对比较阵采用和积法,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2]。

其计算过程如下:

①将判断矩阵A的每个列向量归一化得到:

B=(bij)n×n,bij=aij/■akj,i,j=1,2,…,n;

②wi=■■bij,i=1,2,…,n;(1)

③?姿max=■■■;

其中:(Aw)j为Aw的第j个分量,

w=(w1,w2,…,wn)T。(2)

2.4 权向量一致性检验

利用公式(3)对每一个对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如不满足需进行修正。

CR=■

公式(3)中,RI表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具体数值为表3。

2.5 计算组合权向量

计算最下层对目标的组合权向量,并根据公式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可按照组合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要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那些一致性比率较大的成对比较阵。

根据以上方法建立模型,并计算出13个方案层指标组合权重向量w依次为:

0.3819,0.0852,0.1141,0.0286,0.0089,0.00804,0.033,0.099,0.066,0.0608,0.0208,0.0139,0.009。

2.6 计算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值

将组合权向量带入公式(4),计算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值。

Z=■Wi·Qi(4)

其中:

Z为大学生综合评价值;

n为目标因素的个数;

Qi为各目标因素的实际评价值;

Wi为各目标因素的合成权重值。

由计算出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值,参照表4评出的大学生素质等级,供教育管理者参考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关措施。

3 结束语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因此该方法除在本文中应用外,也可在其他不同领域如经济、物流、管理等方面进行合适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国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的探讨.科技创业月刊,2010,(11):133—134.

[2]吴祈宗.运筹学与最优化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9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能力;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1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80后、90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思潮的不断涌入而发生着激烈的变化。多年来应试教育的结果,使他们只知道死读书,应付考试,而实际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表现出来的是知识面窄、专业基础知识浅、文理渗透差、缺乏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和修养。

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由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直接面学生,其言传身教起着示范、榜样作用,自身的文化素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水准、敬业精神、思维方式、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方法,等等,都会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搞好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必要条件。

高校教师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具备科学的知识结构,全新的教育理念,丰实的文化素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超凡的创新精神,具体要求如下:

一、高尚的师德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的身教比言传有更强的示范作用。教师应具备正直高尚、富有魅力的人格;执着追求、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等等。具备这些高尚品德的教师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楷模,学生社会性格的养成和良好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同时,教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在教育和教学中能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丰富的知识教育人,用高尚的人格影响人,用创新的精神带动人。要有一种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奉献敬业精神,努力尽到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用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大学生成为创新实用人才。

二、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为目标,由此教师的学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向学生讲授经典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包括掌握相邻学科以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将新的科技成果和前沿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三、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在课程节奏整体控制的情况下,应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的自由度,引导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灵活巧妙地调节课堂气氛,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机械化教育,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同时,应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陈旧的教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现场教学、启发教学、讨论课、多媒体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理论知识传授应结合工作、生产和生活实际,运用案例教学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不断提升的教学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大,高校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创新能力。教师要掌握创造性思维与技巧,在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实践中进行创新,不断提高自己。教师有了创新能力,自然能将创新意识渗透进课堂。同时,教师要把每个学生都看作具有创造潜能的主体、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

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创新活力,促使形成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让大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开辟社会实践渠道,举办能让学生接纳社会、增长知识和阅历的活动,不仅是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五、良好的身心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基础。由于教学与科研任务过于繁重,教师为了备课、搞科研而经常熬夜、逆时而作,使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影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工作量考核、职称评定等工作压力也迫使部分教师经常超负荷工作。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亚健康状态的产生,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这是高校教师应当引起重视的。同时,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学会保持平常心态,精神愉快,为人处事心胸开阔,坦荡乐观,减少不必要的心理烦恼和压力,增强社会适应性。只有身心都健康了,才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

六、素质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