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7-0028-04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离开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信息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就成了“无源之水”。优质教育资源是学校教学、管理和科研的重要支撑,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在内涵、质量上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载体。
教育资源是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条件和基础,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前提,也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国内最早使用教育资源概念始于1982年,出现在经济学领域。主要指在教育过程中所投入的一切要素和条件的总称。[1]例如,信息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课程资源等。优质教育资源是相对于一般教育资源在教育目标的达成上具有更快、更好效果的教育资源集合。共享是指资源的共同分享及利用,随着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已成为一种精神。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主要指基于网络资源分享,即数字化的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一切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是一个体系完整、功能完善、组织有序的信息体系。其实现不仅需要数字化信息、技术、设备、经费、人力等资源作基础,还需要制度、政策、法规、机制等手段作为保障。建立优质教育资源的综合协调机制,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共享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关键。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申请指南中明确提出“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这一目前教育信息化急需解决的课题,这说明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应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然而目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相应的对策,以此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一、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
如何扩展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2]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三大构成要素:一是共享的参与者即主体,包括优质教育资源的生产者(学校、电教馆、出版社、教育资源制作公司等)和使用者(主要是学习者和教师);二是共享的对象即客体,即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共享的中介。包括共享的平台、制度、机制、技术等。这三要素之间的互相关联决定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质量。如今,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充分体现它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原因就在于共享构成的三要素之间达不到一定的平衡状态。主要体现在:
1.共享主体与客体的不对称――共享的观念差
把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看成是搭顺风车的行为,只愿共享,不愿共建。认为优质教育资源一旦共享,就具有公共行为,是一种纯粹的免费、无偿的行为。并且有相当大一部分共享主体认为:只有优质教育资源彼此拥有者之间才能共享。这种主客体的共享不对称,导致了客体完全依赖于主体,并认为主体是自然行为;而主体认为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客体才能具有某种行为,把很大一部分客体排除共享的范围之外。
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使优质教育资源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充分和深入的应用,发挥最大效益和效能,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很多人认为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唯一解决途径就是搭建标准化的、可操作的共享平台,却忽视了需求者的需求导向。这种共享的“不对等”性,把需求者作为一个“客体”看待,所以国家花大力度开发和搭建共享平台,其结果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需求者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因为“优质”往往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种相对性就说明在进行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应该按需配置,而不是把优质教育资源按“超市”一样放在一个平台上。
有人指出如果不考虑投资主体问题,在网络环境中,完全可以实现全国甚至全世界共建一个教育信息资源库,所有网络终端用户均可共享同样的教育信息资源,从技术上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绝对公平。[3]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普及的深层次意义并不是让所有的孩子都享受到同样的资源,当然这是一个首要的前提,而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在适合孩子发展的需求下提供这种需求下的优质教育资源。所以优质教育资源应是多样化的、多元化的、丰富的。
2.共享中介的失衡――国家政策、体制和制度障碍
教育不均衡的差距在逐渐的扩大,这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议题。这种不均衡的差距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不和谐。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而教育政策是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政府是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主体,政府的角色定位对教育政策取向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格局,政府必须有所作为。[4]优质资源的建设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没有政府财政的政策性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就是“纸上谈兵”。之所以几乎所有的优质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发达地区,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发达地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比例相对较大。
并且,政府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互相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缺乏权威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等都是体制和制度。[5]但应注意,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不仅仅是政府与学校的事情,应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支持资源的开发与推广。建立起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政府与学校主要是公益性,中央财政应对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给予补助,而地方学校得到中央财政补贴建设的优质教育资源应递交到国家资源中心,供全国人民使用,这也是实现全民学习的有力保障。各类企业和公司主要是盈利性。但盈利性的益处就是按需所购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特定的群体对特定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政府为鼓励企业与公司积极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应通过减免税收、贴息贷款等方式给予一定的支持,以此来降低优质教育资源的价格,并且政府可以为欠发达地区购买企业和公司制作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其有一定的运行动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公司等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并且建设完成的优质教育资源应全部免费向所有人开放,这种全社会参与的共建共享联动机制是优化共享的最佳保障。
3.共享客体与中介之间的不协调――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标准化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不仅要考虑平台的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和稳定性,还要考虑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自身的基本规则,即应是内因和外因统一协调的规则。[6]
但目前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标准化。国内在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做了很多实践性的努力,例如中央电化教育馆开发建设的优质教育资源库、上海教育资源库等,都通过各自的平台对外选择性开放,也就是说不同的发达地区都有各自的优质教育资源库和优质教育教育共享平台。虽然不同地域选择的新课程改革的教材版本不同,但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的内容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这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并且不同地区之间建设的平台都遵循自己的标准,限定了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互操作,这种“孤立”的优质教育资源给共享带来极大的困难,没有统一的标准,给普及共享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的经验总结。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活动,即制定、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成为标准化。在进行现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经验总结时,应制定未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标准,有了标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就有了秩序,有了秩序就能使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地重复使用,而不是重复性建设。
4.共享客体的自身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断演化与更新问题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对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地自我更新,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应是一项持久的、动态的系统化工程。我们应以社会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更新优质教育资源库,使优质教育资源能真正体现促进学生真实的发展。整合师生需要的生成性资源,建成与各学科门类相配套、动态更新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例如广州市天河区“天河部落”区域学科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与传统思路有很大区别,侧重于建设面向学科实用价值的生成性资源(教学设计、反思日志、主题资源包等),而不是简单地建成各种静态资源(课件、素材等),这样就给教师提供了达成学科目标而进行深层次加工的实用型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7]
现在,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已有很多成果,但这些资源库甚至是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的思想。从传统的学习方式到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自然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优质教育资源库的不断演化与更新就是要不断整合,以适应信息化学习方式。
二、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对策
教育资源与学生的学习、老师的教学息息相关。优质的教育资源合理、均衡地分配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如今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已不仅仅影响在教育公平的发展上,还涉及到社会中的其他因素。例如房价,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比较好的地方,房价会高出同等区域中优质资源配置较差的地方很大一截。这说明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已不是仅仅为了实现教育公平这一方面,还涉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对策来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1.“回到原点”,探讨促进学与教方式的发展,实现学生真实的、真正的发展
“原点”,具有“起点”和“终点”的双重性。作为起点,是一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起点,是具有生命力的核心基本要素。作为终点,是原点发展的文化积累的结果,是起点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原点”是一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范畴。抓住了原点,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优质教育资源是支持学与教方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原点,终点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我们要充分认识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优质教育资源对教育目标的达成有其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发展的起点是学生的发展。在进行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程中,应首先以学生与教师的需求为主,而不是硬性地将所谓的优质教育资源“塞”给学生与老师。这种在共享过程中的“不对等”性,是制约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普及共享的主要因素。虽然欠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但我们不能忽视欠发达地区学生与老师的存在,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贯穿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否则即使国家投入大量的经费,开发了大量的平台,表面上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在欠发达地区的应用,但实质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不能使用,最后也促进不了学生真实的、真正的发展。
2.以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和科学方法
教育部提出要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应以“硬件、软件、资源建设、人才培养”和“教育行政部门分工与分类规划”设计思路出发来制定和实施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模式。[8]深化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抓住“影响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因素”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模式”这些重大问题,探讨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为实现泛在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根本性保障,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大突破。
3.创建现代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工程,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标志性示范研究成果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发起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联合全国的优质中学,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开发、集成与共享的平台机制。该联盟坚持公益性、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以此实现全国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实现联盟学校有节点,班班有群组、人人有空间、资源能共享、宏观管理等。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联盟”的经验,通过“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示范项目”探索建设并基本形成“国家、省、市、县、校”五级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模式,创建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工程,全面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化。
4.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机制,通过多种服务模式加强学区间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应以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发展前提。区域内校际之间可以互相协作,例如校际之间可以互相选课,认可学分;校际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与协作;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为学生提供全新的课程与教学模式。
现阶段,我国校际之间在教育信息资源开放性差,以及资源内容实用性差等是导致区域间资源配置和应用成效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加强校际之间的互相协作过程中,要以优化区域资源库内容和质量为目标,制定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区域教育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程度,实现资源跨校共享。[9]可以通过单独管理服务、单独合同特殊服务、共签合同服务、单独合作服务。共同合作服务、共同协作服务、复合合作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的效率与水平。[10]然而在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种服务模式共同使用来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以“服务”为出发点更能充分尊重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者,并且能充分发挥学区之间的各自特色,通过利益互换促进各自的发展。
三、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未来发展的新特征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也是未来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有了更高的目标定位。
未来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应包括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支持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运行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保障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激励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制约模式、优质教育资源的评估模式。难点在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理论基础、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模式、策略和方法研究,尤其是引入第三方机构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评估,评估之后提高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管理和服务。具体特征为:
(1)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多维度、多主体、多层次的“四多”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提供公平竞争、规范交易的系统环境,帮助所有师生和社会公众方便选择并获取优质资源和服务,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未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对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影响,基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迫切需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模式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信息化学习方式必定会打破传统的学习理念,提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3)基于不同地域特色,探讨未来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的实施状态、类型、模式,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开放合作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评估与监督,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发展的辐射与引领作用。
(4)以“目的理性”的思想为指导,从人文的研究视角,重点关注机制、制度、社会关系、人的主观性等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影响。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透过“工具表象”揭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人的行为规范。实现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实践探索,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四、结束语
教育学对教育资源的关注并不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而是教育价值。从经济学角度界定教育资源,不仅意味着研究领域局限在教育中的经济现象,也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对经济学的依赖,不利于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深化研究。教育资源虽然从经济学范畴提出,但并不等于教育学不能研究教育资源,教育学对教育资源的关注并不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而是教育价值。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然而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颠覆性影响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信息技术带动下的教育资源普遍呈现数字化、网络化等发展趋势,尽可能地在最大限度内满足所有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者。
拥有可供共享的资源、具有共享资源的意愿和实施资源共享的计划,否则资源共享就是一个空洞无物的概念,非此则不能按需提供帮助。其中人的因素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共享的核心要素。“资源共享”的意义是指互惠,即每个成员都有一些可以共享给其他成员的有用事物,并且每个成员都愿意和能够在其他成员需要时提供这些事物的伙伴关系。
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有限性的,以“优化”共享为宗旨,而不是共享的绝对化。共享是一个“相对”共享,所以应立足“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宗旨,而不是过度夸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绝对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责任主体是行政部门。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必须有政府部门的直接参与,没有国家政策性的保障,优质教育资源不可能得到普及共享,也起不到引领和辐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卓.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2]陈振华.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方式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44-48.
[3]熊才平,何向阳,吴瑞华.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J].教育研究,2012(6):22-29.
[4]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缩小政策差距政策转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7.
[5]文庭孝,陈能化.信息资源共享及其社会协调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3):78-81.
[6]程结晶,黄晶晶,潘琰.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途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4):125-129.
[7]胡小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3):48-53.
[8]桑新民,刘永贵,梁林梅等.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战略思考与顶层设计研究论纲[J].电化教育研究,2011(3):5-13.
国外网络教育资源的兴起与发展: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建设了“开放式课程网页”(简称OCW),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完善,2002年9月,将部分优质课程向社会免费开放,在全世界教育界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其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理念被各国知名高校和教育机构所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学校和各级教育相关组织机构开始效仿、实施网络教育课程计划。如:2003年,西班牙、葡萄牙发起的UniverseNET开放课程项目;同年,越南富布莱特经济学院建设了FETPOCW开放课程项目。第二年,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实施了USUOCW项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设了JHSPHOCW网络课程资源项目;美国索菲娅社区学院建设了以社区教育为主的Sofia教育项目。
二、国内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现状
1.早期信息化教学开展形式——远程教育我国信息化教学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北京、上海等地随着电视机的出现开创我国电视大学的先河,之后几年全国各地多所大学成立了业余广播大学,1999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所高校作为现代远程教育首批试点学校,到2003年陆续批准68所高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远程教育试点。到2003年底全部试点高校远程教育开设课程达到18,493门,注册在读的学生达到94万人之多。2004年之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规模逐渐下降。
2.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工程——精品课程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该项目由国家教育部提出并设立,高校是基本参与单位,目的是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拓宽教学渠道,运用信息技术积极推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利用,从而实现师资队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全面优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从2003年开始,经过8年的建设,到2010年共3830门高校优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包括2549门本科课程,1009门高职高专课程,209门网络教育课程,63门军队院校课程,囊括了全国31个省市(除以外)的456所高校。课程类别涉及哲学、经济学等13个学科,所有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全部上网并免费向社会开放。
3.信息化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网络教学网络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把教学资源扩展到因特网所覆盖的任何场所。继2003年国家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将高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展示给社会之后,全国高校逐步开始建立教育资源库和网络教学平台,高校自建或高校间联盟进行建设。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率先将本校优质课程资源面向本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开放,2001年广东省教育厅在全省高中范围内实施了“一五一”工程,在“十五”期间,共建立了一百个专题网站和五十个网络教学公用资源库,进行了100项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的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开展了网络教学,部分高校之间结成课程建设联盟,部分省市将所属地区高校的网络课程统一放在省级教育网络平台向社会开放。
三、网络教学资源纳入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教育公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教育资源
一、教育公平与择校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具体来说,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一,起点的公平:确保所有适龄入学儿童都享有公平的受教育的义务和权利。二,过程的公平: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三,结果公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具体表现在受教育者在接受同等水平、同等层次的教育后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择校是指学生对自己就读的学校或家长对其子女就读的学校的一种主动的选择。在义务教育阶段具体来说就是指家长放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教育选择现象。为了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是学生选择学校的目的,进而增强自身全面发展,使自己将来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择校的本质就是在教育资源差异下,学生对于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
二、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所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
首先,择校扩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加剧了社会分层现象。小学、初中的择校风愈演愈烈导致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生源无序地向名牌学校流动,使得一些名校越办越大,大到一个年级多达20个班级,一个班级多达80人;而薄弱学校却因生源不断流失,学校竞争力也随之不断减弱。“一般学校吃不饱,名牌学校吃不了”的现象,生动现实地反映了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招生中出现的常见结构性矛盾。择校现象还会导致社会心态的失衡。因为学区、学校间不同,使得社会特别是学生家长无法接受因居住地限制造成“同价不同质的教育”的不合理现实。这体现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其次,热点学校“两头沉”现象突出,人均占有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在重点校,一般一个班都在60人,教室拥挤,学生得到教师的关爱相对较少。据调查,在很多重点校的班级,教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上游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关爱较多,中间学生则关注较少,出现了这种“两头沉”的现象。而在普通学校,由于学生较少这个问题并不突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学生的关注就更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一点来看,普通学校的学生人均占有教育资源相对多些。
然后,教师待遇差别大,造成师资力量上的悬殊。由于薄弱学校区位差,生源差,办学效益不好,相同学历、相同职称的教师与其他学校教师待遇无法相比。“人心思动”已是薄弱学校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思想状况。教师是学校的灵魂人物,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待遇上的差别必然会使薄弱学校高素质教师的流失,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就会下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所以择校所造成的教师待遇差别大,会造成与优质学校师资力量上的悬殊。
最后,择校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操作破坏了公平的择校环境。当前择校市场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逐步形成了一种“择校经济”。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缺失导致在择校过程中出现了破坏公平的择校行为和不规范化操作,如乱收择校费,甚至以择校费的高低来决定入学名额的交易。严重破坏了公平的择校环境。再如以人情关系和暗箱操作来决定学生入学资格的不透明的择校行为,是有失公正的。这种不规范行为严重破坏了择校环境的公平发展,影响教育公平。
三、义务教育阶段出现择校热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义务教育阶段地区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是择校出现的直接原因。经济水平的发达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历来偏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统计,发展中国家平均教育投入占GDP的4.2%,而我国教育投入仅GDP的2.66%;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教育经费是42美元,我国仅占12.96美元,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3。另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程度。我国东西部、城乡之间经济水平的差也致了地区间、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师资力量分配不均是择校出现的客观原因。人们追求好学校看重的实质上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即软件。造成师资力量不均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比如教学环境的好坏、教师待遇的高低等等。而另一方面,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及各方面的条件也与经济发达水平是直接联系的。教师为了能享受到更好的福利和工作环境都倾向于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的学校。这造成了师资力量分配的严重不均,好学校越来越好,弱学校越来越弱。
同时,为了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降低建设成本,各地都在实施建设教育城域网。据统计,全国目前已有数百个教育城域网,而且城域网建设还在如火如荼进行着。
任何事物从“无”到“有”都需要一个建设的过程,而“建设”并不是最终目的。教育城域网也是如此,它的核心是教育,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才是它存在的最终意义。那么,当基础设施完善后,又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建设呢?
一、软件环境的内容
从目前已经成熟的教育城域网来看,其软件环境的内容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信息类
作为当地教育部门对外宣传的窗口,信息是教育城域网的一项重要功能。基本上每个教育城域网网站都设有新闻动态、政策法规、公告通知、办事指南、校园(教师、学生)风采等栏目,通过及时、全面地最新教育信息,不仅向外界展示了本地优质的教育资源,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知情权,也为群众办事提供了便利。
(二)教学资源类
网络教育资源突破了传统资源的多重限制,具有数字化、多样性、共享性、扩展性、易操作性等优点。高质量和丰富的各类教育资源是教育城域网的灵魂,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了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它包括:
1.教学资源库等;
2.数字化图书馆、电子期刊等;
3.远程教育、音(视)频点播、网络课堂等;
4.研究论文、教学经验、学习心得等;
5.学科网站。
(三)教育软件类
1.管理软件类。包括视频会议、学籍管理、办公自动化、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网络管理、档案管理等。
2.教学软件类。包括仿真实验室、电子教室、电子排课、在线考试、智能组卷系统等。
(四)信息交流类
包括教育论坛、教育博客等。这些平台为师生提供了跨学校、跨学科、跨区域交流的机会,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生主体发展。
二、软件环境建设的意义
基础设施只是教育城域网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基础,软件资源才是它的灵魂。一个好的软件环境可以给当地的教学、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提高师生的信息化水平、专业水平与学业水平;可以推进地区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整体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等。
当教育城域网刚刚兴起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一些教育城域网仅仅成为一个信息的平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软件环境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利用各种办法来加快软件环境的建设与应用,使教育城域网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软件环境的建设及措施
与硬件建设相比较,软件环境建设实施难度更大,需要的资金量更大,建设的周期更长,涉及范围也更广,其中不仅涉及到分析、设计、开发等技术层面的东西,更涉及到人员的培训、应用等等。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通过整体规划、多方合作持续不断地进行。
(一)统筹规划,分步措施
由于软件环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价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建设方案,分阶段、分步骤来实施,不能盲目求成。
(二)多方合作,共同建设
软件环境的建设不是靠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就能够进行的,它的整个实施过程包括平台开发、资源建设、管理维护、操作使用等多个环节,涉及到教师、学生、教育管理部门等等。而目前大多数教育城域网仍存在着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职责交叉、管理混乱、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等问题。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本着“共同建设、服务教学、互惠互利”的原则,做好部门之间、学校之间、部门与学校之间等的合作、组织与协调工作。
(三)根据实际,实施策略
由于软件环境的建设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在规划建设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市场调查和需求分析。虽然当前成熟的建设途径有多种,但各个地区的自身情况差异很大,因此,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建设策略,不能盲目跟风。
(四)科学存储,有效管理
教育资源科学的存储方式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目前教育城域网教学资源的存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式存储方式,一种是分布式存储方式。前者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资源中心的设备优势、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用户检索资源以及资源的管理和维护也十分方便。但容易出现资源中心出现瓶颈拥塞,网络负载过重等问题,从而导致资源的可用性也不高。另外,集中式存储使得资源管理和维护的任务集中到资源中心管理机构,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维护其日常运转。而后者被目前大多数的教育城域网所采用,通过对分布存储的资源实现目录集中统一管理的分布式资源网络系统,有效解决了大范围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问题。
(五)资源共享,促进均衡
教育资源的共享,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目前各地区、学校存在的狭隘思想,形成了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阻碍了本地区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积极鼓励县区、学校建设县(校)本资源库,并通过有效措施实现资源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共享。
(六)以应用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教育资源; 经济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中处于战略领导地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基础管理规范的建立,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而中职教育资源配置具有区域性,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将会对不同区域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有较大影响,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也是对教育资源评价的指标之一。
一、我国中职教育现状与不足
1.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和目前状态
我国自2009年开始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国内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已经扩展到和普通高中相近,各方面水平都取得了提升,结构逐渐完善。虽然有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但中等职业教育的形势并不一片看好,首先因为状态不稳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高中阶段的基本教育水平相比,其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技术明显存在不足;其次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有限,经费的不足使得其发展整体受限;并且,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培养出的劳动人才还不能够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
2.中职教育发展的突破口
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满足人们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当社会的经济发展到一个高度的时候,需求的增加使得教育资源出现相对的稀缺性,因此,要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就应该合理有效地将现有资源进行分配,这也是体现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作为国内接受教育人员范围最广,与社会多方面因素紧密相关的教育类型,中职教育首先面对的还是最广大的乡村地区。
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整合中职教育资源配置
1.加大财政投入核心建设提高配置水平
校舍质量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的整合提高是缩小不同经济地区间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核心,其中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低的各个区域应该要加大投资力度,着重提升教育质量,积极加强数字化和网络应用化教育的设别资源的配置,对这些资源储备的薄弱环节有所突破才能使中职教育的技能型培训功能最大发挥。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限,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其发展条件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向适应,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中西部经济落后,很大程度影响了各个区域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发展。因此,要从根本入手改善国内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一定要加大财政投入加以扶持。
2.确定发展规划优化配置结构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在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其发展目标应该明确发展道路需要合理科学的规划。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需要优化,才能将现有教育资源整合使得其和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融合。
把握中职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总体趋势,再个别环节加强建设,例如:广东和四川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和宿舍环境等方面对教育资源水平进行提升,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中职教师队伍中是广东省应该大力规划的方面。四川省的固定资产投入应该加大,教学条件较为艰苦也是需要改善的重点,多媒体设备教育的推广和建设力度应加大。
而一些偏远地区如甘肃,河北等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确实存在很大的不足一时难以全部将中职教育资源配置体系完善,但是可以选择多方面不足中的某一点为突破,积极改善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性。
3.中职教育资源的“城乡统筹”
中职教育的主要学生来源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就是这个教育领域内多方面因素条件,比如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总和,三者为提高整体效率可以互相转换。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稀缺也是人们最求的,在经济贫乏的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性更加明显,而“城乡统筹”更多有助于城镇农村两者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城乡统筹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需要有完善的保障机制,让资源共享流通,注重两者发展的相互协调。城镇带动乡村,乡村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完善也将提升地区经济水平。
三、总结
总而言之,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确定规划发展战略目标,缩小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性,使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相适应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希望可以给改善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差异大,与区域经济融合度低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苏志刚.城市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
[2]刘常青.职业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4(26)
[3]马树超,等.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成绩、问题和对策[J].教育研究,2011(05):52-57.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5-2578-02
Study on 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 Sharing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HAO Hai-tao
(Zhongshan Radio & TV University, Zhongshan 528403, China)
Abstract: 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 sharing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education in China. Considering actual situation of Zhongsh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this paper discussed a series of detailed program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system resource sharing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Key words: Distance Education; resources shar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1 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和意义
随着社会科技与现代教育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中国建设与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通过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建立开放性、标准化、信息化和社会化的学习平台,共享开放的网络教育资源,实现终身学习。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是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特色,建立良好的资源共享机制对提高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边实践边研究,至今已初步完成了具有分布式特点的资源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制约资源共享与管理的现实问题,例如资源共享与管理体制不完善、优质资源匮乏、网络设施和服务平台差异大、资源标准不一、共享与管理存在安全隐患。为了实现远程教育的资源共享、方便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针对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结合中山广播电视大学实际情况,本文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3 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与管理实施方案
3.1 更新观念
远程教学所具有的开放性、协作性、交互性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在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中要树立起开放、协作与交互的观念。
首先,要搞好校内的网上教学资源共享工作,校内的课程教学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益,校本品牌的网络课程要走出去引进来,不仅要共享网上教学资源,还应共享校外的教学支撑服务体系。 其次,网上资源建设要加大经费投入,减少重复建设,协作开发丰富的高质量的网上教学资源、试题库及网上测试系统,保证网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如通过认证或收购建立电大系统共享的课件库,尽量减少学校自行建设课件的重复,保证国家投入的经费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产生最大化的效益。
教育资源建设和学习过程要互动结合。老师和学生一方面是资源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又是资源的创建者,他们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不断创建新的资源。人人都共享资源,人人又创建资源,使资源库变成一种动态生成式的资源库。资源共享是人类智慧的共享,而且需要互动的共享,这样才能水涨船高。如果孤立的建设资源如同封闭地搞经济建设,一则闭关自守,搞重复;二则没有使用已有的成果,进步不大,最终是效益不高。
要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形式和管理机制,形成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滚动发展机制。
3.2 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和制度保障
对于远程教育,国家已经制定出了一系列相关标准。教育部于2000年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力求在跟踪国际相关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远程教育标准。科技司正式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研究项目。教育部制定了《网络课程(课件)评审标准》 用于遴选优秀课程教材资源。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决定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特有的资源共享机制。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通过中央、省级以及县市级广播电视大学三级统筹规划管理,制定学分互认的政策,协调教学资源的共享,从政策上既鼓励推动共享,又保持地方自身的特色。
这种机制对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3 实施服务平台
到目前为止,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已建立健全了中央、省级和县市级三级网络教育资源服务体系,中山电大的服务平台也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山电大已建成中山电大网站服务、电大在线学习平台以及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节点资源库(以下简称节点资源库)学习平台服务体系。
每个服务平台的用户只通过浏览器即可使用本平台的各种资源。信息基于数据库保存的网站架构配置,可提供信息交流的模块,亦可采集网上的用户数据反馈如在线咨询中心等。可以通过授权、审核等步骤控制不同类别信息的内容;作为基于Web的资源库管理平台,集资源管理、优化、积累、检索、使用为一体,其资源规范以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基础教育项目的规定为准则,能够有效地整合和管理学校自有资源、共享资源库管理平台及其它资源库内的各种教育资源。
3.3.1 网络设置和管理
网络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必须重视技术系统的优异性。通过规划网络结构以及设置软硬件进行网络设置、流量控制,有效的管理资源,从而更好的提供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如中山电大在网关进行服务器组的流量、网络访问实时监控,并制定相应的带宽、流量控制、上网权限以及网络准入设置策略等,从网络数据传输角度确保服务器的正常、高效的运行。如图1所示,通过网关设置,提高服务器的服务能力。
通过网关的流量设置,控制网内其他上网用户的流量和会话数,保证服务器组的网络带宽。通过服务端口设置,校外用户可以访问三个服务平台,而校内用户则可以访问除此之外的FTP资源、视频点播、数字化图书馆等。
3.3.2 服务安全设置
电大系统的各级网络教育资源服务体系都通过访问控制权限、注册账户及密码方式进行安全控制。通过访问控制策略设置,控制用户访问服务平台的资源。跟据用户属性对注册用户分配相应的访问权限,规定用户可访问和可管理的资源类型、数量等。如:在网关开启杀毒、入侵检测防御功能,降低服务器感染病毒的隐患;在电大系统的在线平台把不同的访问与管理资源权限分配给教师和学生;在节点资源库中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进行资源访问和管理,如图2所示。
3.4 建立健全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与管理方式
远程教育资源包括教学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CAI课件、案例、试题试卷等多维信息的网络课程资源,涉及物流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会计学、法学、英语等品牌专业,合理的利用和管理这些丰富的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与兄弟电大、下属单位共享这些资源,则能促进优质教学资源交流、拓展其应用,这也是资源库得以拓展和延伸到各教育单位、各社区,使库存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共享的必要前提。
对于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管理方式,电大在线平台的资源通过授权访问,节点资源库把优质资源分为免费,付费,共享三种,其中付费资源主要是保护一些优质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如图3所示,当课程资源管理者上传资源时,要把被上传资源进行合理的归类和共享方式的设置。
4 总结
本文对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与管理机制的进行了一些探讨。在远程教育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如何建设丰富的精品课程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向华,张彦洁.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J]. 现代情报,2002.22(9):39-40.
[2] 张学波. 建立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的探讨[J]. 中国电化教育,2005(4):68-71.
[3] 邓辛涛. 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远程教育,2002(2):6-9.
[4] 马费成,裴雷. 我国信息资源共享实践及理论研究进展[J]. 情报学报,2005.24(3):22-24.
[5] 刘亚红. 试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69.
关键词:教育资源共享;共享模型;协作服务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072-03
一、引言
高等学校的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资源日益丰富。然而,受地域经济发展影响,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因此,探索积极有效的高校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新机制是当下非常有价值的课题[1]。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显然,整合高校教育资源,促使优质资源共享已成为趋势。目前,高校教育资源已形成了一些较好的共享载体,如高校战略联盟[2]、大学城[3]、大学园区[4]、教育共同体[5]等。这些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际间的资源共享,但由于没有在整体架构下很好地考虑并解决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问题[6],从而形成共享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受益面窄的局面。为实现各类具有共同属性的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探索一种新的高校资源共享模式。Kerry等[7]以两所英国大学为例,探讨了高校知识共享的不同模式及重要性。Robertson等[8]对美国高等农业学校教学交流及资源共享的需求及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建立教学法交流与资源共享网站的必要性。文[9]以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率为出发点,提出了基于SOA的Web服务组合的校际间资源共享协作服务的方案。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剖析了高校分布及资源共享现状,研究并提出了B/S融合C/S架构的高校资源共享模型,为区域高校间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提供参考模型。
二、共享模型设计
开放共享是实现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对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0]。探索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设计教育资源共享模型,实现资源跨校共享是集约建设的核心任务。
1.构建策略。集约建设应率先支持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依托区域内高校优势资源,实现师资、课程资源、教科研项目、实验室等共享共建,通过信息化方式实现统一管理。高校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应突出政府职能,平台由职能部门统筹负责,依托云数据中心,设立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督促各高校及时上传、更新资源。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区域高校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建设,达到降低成本,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
2.平台结构。为了实现高校资源共享和协作服务,构建了区域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模型,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模型提供了Web浏览器终端和移动终端两种服务方式,构建了5层资源共享体系。(1)服务终端应用层,面向终端用户提供校际间资源共享信息及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终端随时、随地进入共享平台,浏览信息、下载资源、申请并使用资源。(2)高校资源共享应用管理层,对平台中的各功能模块数据进行管理。根据高校资源共享平台中提供的各类共享服务,设置多级管理者权限,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共享资源与服务进行管理。(3)共享服务层。提供协作业务的Web服务注册和管理,并根据高校校际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服务的业务需求对已注册的Web服务进行组合、授权,通过流程监控对各高校提供的Web服务进行统筹调配以获得最优的Web服务,以高效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与消息传递,向用户提供更好的共享高校资源的服务。(4)原有高校资源集成接口。提供Web服务封装规范和准则,将各高校现有的Web资源进行Web服务封装,集成到高校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单一的服务接口实现资源及服务的共享与聚合。(5)服务管理。依据信息标准、安全准则、共享规范等对高校资源的共享和协作服务进行流程、性能及安全管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模型的5层架构中,共享应用管理层是共享资源集成与管理的关键部分,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易用性、执行效率和数据的安全性。
三、实现方法及验证分析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在架构设计上要考虑开放资源的访问形式和部分服务的校内管理模式,因此,在系统设计中采用了B/S融合C/S的架构,B/S架构面向区域内师生提供共享服务门户,而部分资源的管理与数据维护采用C/S架构提高处理效率,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1.平台实现技术。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模型,综合应用PHP、Python、Django、JAVA、Mysql等技术工具,开发了一个“宁夏高校教育资源集约平台”,系统界面所示。
系统提供了高校和资源属性分类的两种资源整合方式,涉及了教科研管理、在线课堂、实验室预约开放等功能。
2.共享资源的分类设计。①教科研管理,教科研项目的开展与实施,建立在优质项目团队的基础上,此功能模块为高校教师开展项目研究提供在线项目发起、团队组建、项目交流与评审等功能。在平台注册的高校或企业,根据研究需要可在线发起项目,专业兴趣相投或科研方向一致的高校教师或企业工程师共同组建项目团队,通过网络平台项目计划,分配建设任务,项目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权限在线完成项目进度监督、项目成果提交、在线研讨、中期评审等工作。②在线课堂,此模块提供了在线教学方式,地区内各高校的教学名师可注册在线课程,通过在线教学、指导、作业、答疑方式、考试等方式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允许区域内大学生跨校选修课程,互J学分。③实验室预约开放,在高校资源共享平台上注册的高校,可根据现有实验室利用情况,将部分投资大、利用率不高的专业实验室推向平台,面向区内所有高校通过协议方式提供共享服务。鼓励具有优质实验资源的高校或企业面向全区高校共享实验项目、服务器、实验设备等。共享实验室可以通过协议方式,收取实验耗材、实验管理与维护成本费,并提供实验项目技术指导,有需求的高校或在校师生网上实名注册通过后便可根据使用要求在线提起预约,并按协议支付相关费用。
高校教育资源集约平台除以上核心功能模块以外,还应提供专业竞赛、创新项目、大学生社团、校企合作等功能模块。共享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可促进区域内高校的深度合作,但前提是要有政策保障体系,要完善教育资源共享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利益共享和分担机制。此外,引入市场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由受益方高校和学生向资源提供方高校支付必要的成本费用,使教育资源共享工作顺利、稳定地开展,并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在地区内打造“时时、处处、人人”的高校学习环境,不断推进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地区高等教育质量。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结合宁夏地区高校教育资源现状,论述了宁夏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模型的设计方法。提出了融合了B/S和C/S的系统设计思想,采用多种技术实现了宁夏高校资源集约平台验证系统,所提出模型和方法可为区域内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劲松,谢双媛,等.MOOC:高校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85-88.
[2]金凤,朱洪镇.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战略联盟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6):121-123.
[3]吴国文,蒋纯.大学城高校资源共享与协作发展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3,(23):81-84.
[4]翟玉人,董悦,高晶.沈阳北部大学园区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研究[J].计算机实验与管理,2011,(5):199-201.
[5]张福生.以共同体为载体进行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成就、问题与展望[J].中国教师,2011,(19):43-46.
[6]蔡寅,李卫东,李铂.地震行业数据整合服务架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3):43-46.
[7]Kerry E. Howell,Fenio Annansingh.Knowledge generation and sharing in UK universities:A tale of two cultur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3,(33):32-39.
[8]J. Tanner Robertson,Sarah Lancaster,et al.Post-Secondary Agricultural Teaching Faculty Need for a Methodologies Resource Sharing Web Site[J].North American colleges and teachers of agriculture,2011:21-25.
关键词:学区房;教育资源配置;外溢效应
一、“学区房热”现象
自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迅速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重基本保持在18%,房地产投资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7年房地产增加值占当年GDP总额约10%。2008年,我国房地产业受到宏观政策积累效应和金融危机效应的双重打击,呈现市场交易量萎缩,价格增幅放缓,资金链条偏紧的局面。其中,成交量不足是最大的问题。以南京市为例,2008年,南京共成交商品住宅42401套,与去年相比减少50122套,同比降幅54.17%。在南京楼市持续低迷的时候,学区房市场却可以用“高价少房”或“有价无房”来形容,热度不但丝毫不减,还有越演越烈之势。
关于学区房,至今政府和学术界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部分人的理解是“名牌中小学周边能够对口入学的住宅”。从业内角度来看,“学区房”这3个字特指重点小学周边的房子。本文所指的“学区房”是指位于被当地教育局划分为名牌小学学区内,能够对口入学的住房。
以南京市为例,从学区房成交量上来看,据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二手学区房的成交量仅占5-8%,进入2008年后,成交量翻两番,高达10-15%。2009年1-3月,二手学区房单月成交量继续同比增长10-15%,每月售出60-70套,仅1-3月就售出200多套,相对于2008年总销售量600套而言,有明显增幅。
从价格上来看,琅琊路小学、力学小学、拉萨路小学是南京市民口中的“三大名校”,就笔者对2008、2009年4月价格涨幅情况调查来看,3所重点小学的学区房价格较非学区房价格平均要高3000-4000元/m2左右,即使在2009年房价普遍下跌8.9%情况下,4月份学区房价格还是稳中有升。
种种数据表明,相比于南京景观、写字楼等物业的低迷,购房者寄希望于房价的进一步下跌,迟迟不肯下单的状况,学区房却炙手可热。目前,“学区房热”已凸显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话题,不能不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学区房热”背后的原因。
二、“学区房热”的原因分析
价格是调节市场一只无形的手,但在学区房面前却显得失灵了。为什么学区房在销售淡市中呈现出如此巨大的魅力?供给和需求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基本工具。据调查报告显示,南京对学区房的供给与需求比率为1∶10。也就是为了得到1处学区房,有10个人在竞争。一方面,需求过于旺盛导致成交量上升,另一方面,供给严重短缺引起供求关系的脱节导致了学区房价格上涨过快。本文将从供求角度探析“学区房热”的原因。
(一)需求过于旺盛
对住房的需求可以分为3种,自住需求、投资需求、投机需求。学区房的主要买单者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他们购买学区房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教育投资购房,在孩子完成小学教育后,将房源抛售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学区房的需求主要是投资需求。旺盛的需求,成全了市场,导致学区房的成交量节节攀升,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府的消费政策引起旺盛的需求。政策性影响对房地产市场显而易见。2008年以来,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购房退税、购房入户及取消二套房贷和外资购房限制等相关政策来刺激楼市。这些政策的出台对外地购房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楼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教育、社保的负担较重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学区房僧多粥少的局面。
2、社会对教育的诉求是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而教育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需要循序渐进,也需要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的消费意向正由原来以物质消费为主的“硬”消费向以子女教育为主的“软”消费转变。
3、消费者的预期心理也加剧了需求。“买涨不买跌”,当买房者发现购买学区房的人很多,供不应求,就会缩短买房时间。目前市场上对学区房的需求呈现出长期性和稳定性,价格进一步的上涨具有很大现实性。据相关人士估计,2009年南京学区房的价格有望突破20000元/m2。
4、良好的收益性导致需求过于旺盛。购买学区房的需求以投资需求为主,因此,投资收益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主要因素。对家长来说,一方面投资学区房,可以让孩子上名校,获得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即使孩子还没到学龄或者根本没有教育方面的需求,学区房丰厚的租金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投资学区房,具有很好的抗跌保值性。学区房的收益性使它成为理想的二次置业产品,这一点,可以从学区房交易量季节性的弱化中得到证实。
(二)供给严重短缺
如果学区房的供给富有弹性,则需求增长时,供给量显著增加,住房价格的上涨则相对有限,即需求的增长主要带来的是成交量的增长而非价格增长。反之,若土地资源和开发管制,导致供给缺乏弹性,则住房供给量的增长有限,但住房的价格将出现大幅度提升。学区房供给的短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增量明显不足。从供给增量市场来看,影响学区房增量供给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土地和建设年限。老学区一般位于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交通发达,规划基本完成的城市中心地段,可用于建设的土地资源几乎没有。即使学区进行适当调整或名校相继成立的分校,毕竟僧多粥少,供给也相当有限。所以总体来说,学区房的增量在短期内不可能有较大的增幅。同时,房地产增量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市场,开发商处于强势地位,追逐利润是开发商的目标,价格当然不会低。
2、存量总体不乐观。从存量市场来看,属于垄断竞争市场,价格机制仍然有效。学区房的存量交易以二手房为主。在二手房市场上,影响供给量的不是要素价格、开发商数量等生产性变量,相反地,它是经济、人口统计等非生产性要素。虽然学区房价格高企时,将有激励使业主抛售住房。但是由于总体供给短缺,很多学区房待价而沽,业主占有价格的主导地位,并且这种供给随时可以转化为自住性需求,具有不稳定性。同时,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导致房地产中介利用不对称的市场信息控制供应量,进一步加剧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三、“学区房热”的外溢效应
需求过于旺盛,供严重短缺这种供求关系的严重脱节是一种不均衡状态,必然会导致家庭对学区房展开竞价。美国经济学家费里德曼认为价格可以决定谁得到产品,价格是无人性的。单纯价格的竞争将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影响。
(一)引起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加快,教育早已不再是一种特权,教育公平观念正由量的公平向质的公平转变。市场通过价格机制配置优质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学区房政策的本质是把教育资源和商品住房挂钩。这种捆绑式流通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考验着不同家庭钱袋的深度。学区房高企的价格让穷人“望楼兴叹”,毫无选择权利,而富人则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购买学区房并享受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选择机会的不平等导致享用的不平等,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二)形成城市的“藩篱”
其实,学区并不是我国的首创,一些发达国家早就有了学区制度,且已影响到了城市的形态和社区的隔离。好学区就等于富人区,坏学区就等于穷人区,造成城市的藩篱。
由于榜样和同伴的影响下,好学区产生正外部性,土地租金溢价曲线具有正斜率,且高收入家庭的溢价曲线高于穷人。随着高收入家庭(素质相对较高)数量增多,正外部性越强,溢价值越高,这种自我强化的变化表现为学区中高收入家庭数量增加,直至到达分离均衡。在我国,房地产发展不过短短数十年,富人区和穷人区的分界还未形成。但学区房高企的价格和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忧虑,我国的学区制度是否会像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形成新的城市藩篱,成为分隔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界限?居住的区隔,使不同收入群体难以交流,不利于社会流动,形成贫穷与富裕两类马太效应。
(三)导致消费挤兑现象
当人们收入即定,家庭开支主要转向学区房时,必然会缩减其他方面的支出,如食品、衣着、汽车、旅游消费等。此种行为横向上,一方面影响了人们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不利于其他行业的发展,尤其在经济偏冷时,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是一种负效应。纵向上,不利于我国的住房结构改革。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家庭财富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住房改善和更换的要求凸显。但由于功能衰退的旧学区房价格高企,活跃市场,导致对改善型住房的支付能力降低,不利于拉开我国住房消费层次,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四)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公办名牌小学录取学生时一般实行房产证、实际居住地和户口本三证合一的录取方法。而学区房大多数为二手房,在购置学区房时,常常发生原户主迟迟未将自己户口迁出,而购房者则未能将自己及家人的户口迁入,从而无法真正做到买房落户,对口入学,此类现象发生不在少数,引发了社会的不安定,甚至由此引发民事、刑事案件。
同时,由于学区制度引起“马太效应”,本质上是社会强势群体对社会弱势群体平等的教育权的掠夺,必将加速社会财富和权力的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最终会引起社会的振荡,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结论
学区房市场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是造成“学区房热”的根本原因。其外溢效应根结在于对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价。为遏制“学区房热”负面效应,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从我国国情来看,“政府和学校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普遍性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矛盾。加大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是从根本上解决“学区房热”现象,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第二,孩子能否成才,其内部因素是关键,即使在古代物质匮乏的环境中也产生很多大儒。因此,发挥教廷教育作用,激活孩子的自我成才意识,是减缓学区房需求的重要手段。第三,制定相关的住房政策和房贷政策,遏制“超前需求”,是缓减当前状况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杨飞.中国高房价成因的供求分析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9(5).
2、刘洪玉,郑思齐.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史姚顺,李慧.从平等和选择的角度解读公共服务[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3).
4、课题组.新时期浙江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浙江教育科学,2008(4).
5、(美)阿瑟・奥莎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吴新兰.困境与对策:教育投资购房现象评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6(4).
关键词: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1-0026-02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它肩负着“启蒙”和“奠基”等重要任务。在我国,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学前教育的这种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前教育,提高各类幼教机构的保教质量,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诸多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意见,为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当前,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要解决的问题尽管是多方面的,但首先要解决的还是一个认识问题。在本文,我们主要就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一、公共性
这里的“公共性”,主要是就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服务的对象而言的。“公共性”可谓是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最重要的和最核心的一个特征。根据对公共服务体系和学前教育基本属性的认识,学前教育服务体系的“公共性”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前教育服务体系结构上的开放性。即该服务体系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面向和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而非少数社会成员或某些特殊的社会阶层。由结构的开放性所决定的服务对象的全体性是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公共性最集中的表现。二是学前教育服务体系的内在价值性。所谓价值就是指这个服务体系是有用的。通过该服务体系能满足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并能保证所有适龄幼儿都能接受基本的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这是因为在当代社会,学前教育逐渐具备了成为社会公共产品的基本条件,而价值性或功能性是所有社会公共产品必不可少的内在属性。一个没有与社会或个体需要发生实质性联系的产品是不可能成为社会公共产品的。三是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性质上的公益性、普惠性和非竞争性。在过去,由于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教育性质和特点,使各种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的动机更多倾向于经济利益。他们注重的往往是学前教育的赢利性、经营性和竞争性等,这一点在各种私立幼儿园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和典型。当前,随着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提高和国家财力的增强,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可以这样讲,改变对学前教育属性的传统认识以及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既然现在把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来看待并提出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那么,这个服务体系就应该具有公益性、普惠性、非赢利性和非竞争性等性质和特点。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举办学前教育以及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就更应该是社会的一项公益事业。正如有人指出的,“根据市场经济理论及对学前教育产品属性的分析,学前教育是具有强大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公共利益,应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1]。
二、政府主导性
这里的“政府主导性”,主要是就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及组织管理而言的。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很重要的是要坚持学前教育构建和组织管理中的政府主导性。一方面,它是由公共服务体系本身的属性和特点所决定的。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团体和私人机构等为补充的供给主体,并以为公民及其组织提供基本的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关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机制和服务政策等的制度安排和实践操作。在现代社会,任何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总是与政府的主导作用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发挥政府的主导性是任何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一个核心要素和重要前提。另一方面,这也是由政府在现代社会中所承担的职责和职能所决定的。在现代社会,政府往往又被称为公共政府,它主要充当着各种社会组织协调和管理的角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组织、领导和管理。因此,构建任何公共服务体系都只能是政府的事,其他个体和组织都难以替代政府的该项职责和职能。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上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有人指出的,“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关键在各级政府,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这一问题才能真正、彻底地得到解决”[2]。
三、多元性
这里的“多元性”主要是就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举办机构或主体而言的。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现有的学前教育资源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学前教育、尤其是优质学前教育的需要,其突出表现就是“入园难”、“入名园更难”和由此导致的“高收费”现象等。正如有人指出的,“随着近年社会对学前教育之于个体全面健康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认识的日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社会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实质是‘供’‘需’之间的突出矛盾的集中反映”[3]。针对这一问题,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就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主要包括增加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以及创办更多的、具有普惠性和公益性的公立幼儿园,并发挥公立园在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学前教育,特别是要鼓励他们创办各类保教机构,并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这些保教机构的收费标准,以淡化其赢利性。总之,只有实现学前教育机构创办主体的多元化,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化解当前学前教育中的供求矛盾,才能构建满足社会需求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四、均衡性
这里的“均衡性”主要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必然涉及教育公平和平等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体系,现行的学前教育机构应该保证全社会享有公平和平等的学前教育,这在客观上要求实现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但在我国,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资源(包括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实际上是很不均衡的。其主要表现:一是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市教育资源的配置在总体上好于农村。二是不同地区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如东部教育资源的配置优于中部,而中部又优于西部。这种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事实上的不均衡,也影响了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因此,通过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和采取一些特殊的补偿措施,实现学前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配置上的均衡,也是当前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实现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均衡不能采用“削优补差”的方式,而只能通过增加投入来达到均衡配置学前教育资源的目的。具体说是:1)各级政府要大力兴办公办园,包括鼓励优质公办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等,并通过发展和壮大公办园来体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2)要积极扶持各种社会力量举办民办园,既作为公办园的有益补充,又可为社会提供接受学前教育的多种资源和选择。3)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以此作为增加学前教育覆盖率的重要措施。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区配套幼儿园既是配置和增加城市学前教育资源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有效手段[4]”。4)要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公立园。这是因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入园率最低,是学前教育最为薄弱的地区,也是需要加强学前教育的重点地区。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中提出,根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地方为主,中央奖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立足长远,创新机制”的原则,在“十二五”时期,中央财政将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五、创新性
“创新性”主要是就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制定的配套政策和制度而言的。作为一种新的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固然需要增加投入和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另一方面还必须有政策和制度上的保障。这是因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体制创新是所有公共服务体系的三个主要特征、表现和要求。同样,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也需要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的设计与完善,并通过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来为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六、保障性
“保障性”主要是就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质量而言的。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首先要保证和满足全社会对接受学前教育的基本需求,使所有适龄幼儿有学上,有园入,即所谓的“保基本”,当然这只是一个最低要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还必须建立在有质量保障的基础上,要让适龄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因此,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还必须树立质量意识,通过树立新的办园理念、改善软硬件条件和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措施来提高学前教育的总体质量和水平。
总之,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目标和内容,而做到“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是其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丁金霞,庞丽娟. 社会体制转型与学前教育的重新定位[J]. 学 前教育研究,2010(3).
[2]张爱华. 以质量为核心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专访中国 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J]. 教育导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