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范文

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

第1篇: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 发展趋势 措施

一、建筑工业化的根本内容

建筑工业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来建造房屋,即将现代工业生产的成熟经验应用于建筑业,象生产其他工业产品一样,用机械化手段生产建筑定型产品。其基本特征为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其根本内容是:采用适用、先进的装备、工艺以及技术,合理科学地进行施工组织,发展提高施工专业化与机械化水平,减少复杂、繁重的湿作业与手工劳动;制定重要的基础标准(公差与配合、连接、合理建筑参数、模数协调等)与统一的建筑模数,将多样化与标准化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解决,建立和完善工法、企业管理标准、工艺标准、产品标准等,不断将设计标准化水平提高;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生产并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建筑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采用现代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优化资源配置,科学的进行组织与管理,培养并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和技术市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建筑工业化的范畴

建筑工业化通过对现代的制造、安装、运输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进而来取代传统建筑业中水平低下的、效率不高的、分散的手工业等方式。是建筑业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具体范畴如下:

第一,建筑工业化是手工业趋于现代化的一个生产方式的过渡,是对传统建筑业中以手工为主的生产方式的一个替代表现,也是建筑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工业化以先进的设备、高科技以及技术为其先驱,同时在建筑标准化的基础上,向外拓展到制品、设备以及配件的生产与运用,使得建筑业无论在生产方面还是在经营方面都逐渐趋于社会化、科学化、专业化。

第二,相对于传统的建筑业,其机械化水平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减少了其步骤的繁琐以及重复,摒弃了传统手工业程序的复杂;此外,建筑工业化还扩展其建筑的应用范畴,逐渐构建成为一种以配件、设备等生产运用的市场经营模式,从而使得系列化的建筑市场成规模的设立起来,并且对其建筑设备做出相对准确的描述,凸显出建筑工业化的多样化,标准化,科学化等方面的特点,遵循企业管理制度,工商相关制度,提高并且完善建筑产品的标准,其管理模式采取现代管理手段以及方法,确保其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科学的管理,进而培养和发展建筑市场,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社会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多年来,在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建筑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下,我国的物质技术基础表现为显著增强,建筑业发展比较快,但是从整体角度看,质量问题还很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也不大,整体的技术进步表现为缓慢。为保证各类建筑其最终产品尤其是住宅建筑的功能与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加快建设速度,优化产业结构,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建筑业尽快走上高质量高效益的道路,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所以,要综合考虑我国建筑业地区间的差距、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尽快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改革和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汲取我国几十年来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国外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重点针对房屋建筑,特别是对提高人民居住水平直接相关的、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实施建筑工业化。

四、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措施

建筑工业化,第一步从结构设计入手,构建建筑新型结构规模体系,改变传统的砖混结构模式,取而代之实施预制框架模式,包括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要让多数建筑构件包括半成品、成品实行工厂化,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并减少施工现场作业。建筑构件、成品、半成品以后场化、工厂化生产制作为主;施工上应从现场浇筑向预制构件、装配式方向发展;高层、小高层建筑应由框架向剪力墙或钢结构方向发展;多层建筑应由传统的砖混结构向预制框架结构发展。第二方面是要加强用新技术施工的研发力度,主要是在支撑、模板及脚手架施工方向有所创新,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在悬挑脚手架、新型模板支撑与清水混凝土施工方面有所突破;在新型围护结构体系方面,大力应用并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其次,新型结构体系方面,对钢结构体系也因更尽快加大推广的步伐,研发复合木结构建筑,应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建筑。现如今在我国,进行钢结构建设的时机相对已经比较成熟,我国已连续8年在世界钢产量上荣获第一,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计标准已出台,一批钢结构建筑已陆续建成;与此同时,钢结构以其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建筑业中应用的优势与日俱增;钢结构工期大大缩短,其使用面积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增加面积4%以上。

再次,应积极提倡预制装配式结构。目前,大量的混凝土结构都是现场浇筑的,不仅制造噪声、造成环境污染,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工程质量很难保证。通过钢筋混凝土后浇筑部分将梁、板、柱及节点连接成为整体的框架结构体系,具有减轻结构自重、减少构件截面、施工速度快、便于工厂化作业等优点,是替代砖混结构的一种新型多层装配式结构体系。

结语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科学技术领域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建筑方法和新型材料将应用到建筑施工中,而我国建筑的工业化也将得到极大的发展,越来越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建荣,翁季.建筑构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袁中金,王勇.小城镇发展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建筑业;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X799文献标识码: A

一、柯桥区建筑业发展情况

1、产业规模大,税收贡献多

在国家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措施推动下,柯桥区建筑业各项指标均保持较高的增长率。2013年度,柯桥区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600.05亿元,居绍兴市各县(市、区)首位,浙江省第二。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480万平方米。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11家,其中超百亿元5家。上缴柯桥区内税收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61亿元, 32家建筑业企业名列实缴区内税费排行榜前400位;20家企业纳税超过1000万元。是柯桥区内的支柱税源。

2、区内项目优,重点市场强

2013年度,柯桥区共发放施工许可证215份,建筑面积636.63万m2;共审查施工图260项,建筑面积861.01万m2。无论从开工面积还是施工图审查面积来看,较上年度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柯桥城市建设发展步伐仍在加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仍然居高不下,这为柯桥区建筑业贡献更多的税收创造了基础条件。

同年,柯桥区建筑业共完成省外产值1113.53亿元,50亿元以上区域市场完成产值694.95亿元。形成100亿以上区域市场4个,其中上海、江苏两个中心市场产值已接近200亿;天津、湖南、海南、重庆、陕西、等市场增幅超过40%。但是,与上年度相比,北京、山西、四川等6个市场的产值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负增长。

3、行业实力佳,工业提速稳

柯桥区建筑企业行业竞争实力更强。宝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宝业、中设、中厦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宝业、勤业被评为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天工被评为中国建筑业成长型百强企业;柯桥区建筑业共晋升企业资质43项,其中一级资质8项;二级资质35项,被省厅列入特级企业培育计划1家;共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94项,国家级优质工程25项,2013年“鲁班奖”一举收获5项。

柯桥区建筑企业建筑工业化明显提速。一是成立了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委员会;二是宝业集团的PC装配式建筑体系的设计、制作、施工和验收规程,以及精工钢构的整体装配式外墙系统、屋面系统技术规程分别通过省建设厅技术论证,准予在全省推广和应用。三是宝业集团与德国西伟德公司合作的PC工业化第一条流水线正式投产;宝业集团和日本大和公司合资成立“宝业大和工业住宅制造公司”,第一条轻钢装配式住宅生产线也已正式投产。四是建成鉴湖中学和钱清中学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样板建筑;新启动之江学院的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试点项目;规划出让新型建筑工业化用地200亩。目前,柯桥区已形成以叠合板装配和轻钢装配为主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结构体系,并拥有管桩、幕墙、系统门窗、节能门窗等一系列专业水平较高的部品生产配套企业,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环境日臻成熟。2013年11月,绍兴市新型建筑工业化研究中心在宝业挂牌成立。

二、柯桥区建筑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行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仍然缓慢,面对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大土木工程投资迅速增长的巨大契机,柯桥区企业还缺少相关资质和准备。二是不少企业对传统建筑产业的依赖度仍然较高,对行业快速变化的发展趋势缺乏敏感度和积极的应对举措。三是不少企业内部管理仍然粗放,风险防范仍然薄弱,处于亚健康发展的状态。

2、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一是人工成本高。目前,我国工程结算普遍采用定额换算的方法,多数省份定额人工工资为60~70元/工,而市场价则为:大工(技工)250~300元/工,小工(辅助工)120~150元/工。由于定额已严重脱离实际,让施工企业蒙受亏损。二是保证金名目多。各地实行种类繁多、标准不一的保证金制度,严重约束了企业资金的流动使用。三是资金十分短缺。一边是资金筹集困难,一边是应收款增多,使企业苦不堪言,特别是一些扩张过猛的企业,为维持运转不惜借贷高额利息的民间资金,造成恶性循环。企业成本的持续增大,导致柯桥区整个建筑行业的产值利润率偏低。

3、市场拓展能力有待提高

一是市场分布不尽合理。总体来说,目前柯桥区建筑企业的主攻方向仍然集中于沿海一带,而对发展前景良好的内地缺乏热情。从重点市场看,柯桥区 4个百亿元市场中,沿海省份就占有3个;从区域分布看,2013年柯桥区在西部12省共完成产值153.08亿元,不及上海一个直辖市。二是企业“走出去”发展意识仍待加强。目前柯桥区共有82家企业在省外承接业务,数字看似不小,但仍不到柯桥区企业总数的一半,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4、企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一是中小型企业竞争力不强。2013年,柯桥区有23家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其一级企业22家、二级企业1家;4家特级企业完成产值615.34亿元,占总产值的38.45%。二是专业承包企业规模不大。2013年,除了精工钢构和宝业幕墙2家企业外,柯桥区其他专业承包企业产值均在10亿元以下,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三、柯桥区建筑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1、着力加大政府支持引导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研究出台与支柱产业地位相适应的经济激励政策和行业保障机制;全力支持企业联盟联营,抱团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外埠企业,打造企业集团。二是做大市场份额。坚持“走出去”战略,为企业提供好推介、对接、协调等服务;引导企业采用多种方式与央企、国企建立协作关系,借船出海,努力在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取得突破。三是推进品牌建设。着力于技术、质量和管理,以创优夺杯、精品工程、高大难项目为突破口,加大“柯桥建筑业”这一品牌的包装和推广力度,以品牌立市场,兴市场。

2、着力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坚持以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为转型升级的核心,提升建筑工业化的产业比重;加快工业化样板基地建设,除在政府性工程中扩面应用外,积极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走向社会化市场;制定出台全省第一个新型建筑工业化结构体系行业标准,使柯桥区真正成为全省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领头羊。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帮助企业向铁路、轻轨、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军,提高非房屋建筑的业务总量和比重;鼓励中小型企业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向赢利能力较强的幕墙、装饰、钢结构、建筑智能化等专业承包领域发展。三是加快经营管理创新。鼓励企业积极采用EPC、BT、BOT等承包模式,从科研、设计、采购、制造、施工、装饰和融资等运营环节进行整体打包承建;鼓励企业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改变粗放管理状态,提高决策效率和内控能力,增强企业生命活力。

第3篇: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物流;多层仓储建筑;内部交通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物流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运输和快递企业遍地开花。但是国内物流的成本居高不下,物流成本中以运输和仓储业为主。其中运输成本相对来说都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本文重点讲仓储业在物流中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早期的仓储建筑以单层建筑为主,同时货物装卸和周转须占用相当大的运作场地。随着现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有关集约型发展的战略,单层建筑在成本不断上升已显得不合宜,多层仓储建筑成了不二选择。

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物流产业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大力发展和提升物流产业成为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发展迅速、潜力巨大,估计年平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5%以上。适用物流企业的需求商将持续增多、服务项目将呈现多样化;物流需求商将逐步减少所使用物流企业的数目,并要求物流企业提供咨询式的高附加值的解决方案;物流需求商将对物流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广东珠三角虎门港西大坦物流基地为背景,介绍现代仓储建筑的发展。

1 项目案例

虎门港西大坦物流基地发展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良好。东莞市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体系齐全。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东莞是中国经济开放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已有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东莞投资,东莞工业发达,拥有36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个大类产品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中石化、电子、汽车、机械工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作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东莞的电子、化工生产能力在国内城市中居第二位,车辆制造规模居第三位,机械制造业的技术、规模居国内领先地位,家用电器业、建材工业也都具有较大规模。东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体系。同时,东莞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

物流市场发展迅速、潜力巨大,物流基地大多采用二层立体仓储,人员垂直交通以楼梯为主。货物垂直交通以货物电梯为主。叉车等车辆设有专用坡道上下卸货平台,人员通过台阶上下卸货平台及办公区。另根据消防规范设有若干疏散楼梯。建立标准仓储库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货物需求。

2 根据使用功能选择相应的建筑形式

21世纪是高度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需求就有市场。在物流行业发展对仓储容量需求不断扩大的前提下,物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大型仓储建筑。因仓储建筑只需临时堆放,无须加工包装等,仓库建筑结构形式相对比较简便,为仓库建筑的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建筑业在长期的发展阶段中都是以分散的工匠传承为主。但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发展,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应运而生了规模较大的建筑。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落后于生产需求,不适应当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能够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消耗、提高施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工业化生产模式便开始发展起来。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建筑工业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代替传统的、分散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来建造房屋,也就是和其他工业一样用工厂化手段来生产房屋、构配件和建筑制品等定型产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管理系统,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工业化建筑即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方式建造出来的房屋,是建筑工业化的成果。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发现建筑工业化生产模式和工业化建筑是极具发展潜力、符合市场需求、体现当前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先进的建筑建造模式与建筑类型,值得我们关注与重视,并为其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建筑工业化、智能化和机械化使得多层或高层仓储建筑具备实用价值和成本优势。

3 多层仓储建筑的发展

物流仓储企业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扩大企业经营。企业管理者必须的有限的投入内获得最大限度的产出。建筑工业化使得多层仓储建筑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垂直运输设备的进一步普及,使得货物在仓库内周转更加便利。多层物流仓库的主要使用功能是货物的装卸和短时间的存储,多层仓库可以使不同类型的货物分层、分类堆放,使之利于对仓库的管理。

根据物流园区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货物的种类,存储时间的长短,货车在建筑的集散流量大小等,设计出满足使用功能的结构和外面形式。目前多层物流仓库常用的空间组合形式有走道式、鱼骨式和旋转式,货车的垂直交通通常布置在建筑的二端。随着社会的进步,超大规模的多层物流仓库建设越来越多,将大体量的多层物流仓库细分为小体量的仓库单元进行组合,为仓库使用提供更多的灵活性,也利于防火分区设计的解决。体型组合在满足生产使用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运用建筑构图的一般规律,组织与周围环境相谐调的建筑群。组合空间时,在突出重点,强调中心的同时,建筑体型应简洁,使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使我们的工业建筑更具有艺术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要求也不断发展,对工业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良好的仓储建筑设计,不仅要人性化,还应运用一定艺术手法,同时还应结合一定的新技术,新材料运用一定的新科技,才能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仓储建筑。建筑师只有将上述发展趋势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才能创造出于时代相适应的仓储建筑来,让人们在使用仓储建筑进行加工生产的同时享受现代工业厂房的艺术美。

4 合理组织内部交通

物流与城市交通就像主血管和支血管的关系,交通是物流园区规划的首要问题。世界各国在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时十分重视物流园区的选址,物流园区一般设在交通便利的地区,紧临铁路、公路干线入口、港口码头和机场。物流园区的规模和经营方式决定了园区内交通的设计标准以及对外衔接的方式等。物流园区道路设计要以物流作业流程为基础,以时间和空间为约束条件。以园区产生的物流和人流状况为依据,合理布置线路,保证物流作业的通畅,为客车停车场与货车停车场的设计提供依据。物流园区是各种货物的集散地,同时物流企业大量汇聚,产生大量的人流和车流,导致物流园区内的交通组织较复杂,如果不合理布置物流园区的内部交通设计,将导致秩序混乱、安全性低、效率下降等。因此配合物流园区规划与实施开展交通设计十分必要。交通设计的方法越来越多的利用到物流园区的建设,物流园区的的交通设计包括园区内部交通设计与园区外部衔接的交通设计。通过对物流园区进行交通设计,如:通过辅路将车流引导上路,以免对周边的主要干道造成严重的交通干扰。使物流园区能够提供安全、通畅、环保、便捷、高效率的服务,从而吸引物流企业入驻。

物流园区交通设计是物流园中不可缺少且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定位介于物流园区的整体规划,须将物流园区的设计理念和外部交通的设计结合在一起,构建出物流园区的交通设计雏形,有助于物流园区内仓储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第4篇: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可持续发展;海底建筑

纵观土木工程发展史,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3个历史时期,从最初的萌芽时期和形成时期到如今的发达时期和成熟时期。从最初的简陋住房到如今的多功能超高型建筑,可以说,土木工程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木工程行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土木工程中越来越体现了技术与创新的作用,谁能在世纪之交把握住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创土木工程学科的新纪元。

1土木工程的涵义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2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自从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土木工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时期的土木工程拥有良好的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工程设施体系和持久耐用的建筑材料,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也为土木工程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此当今的土木工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工程功能化;②交通高速化;③施工过程工业化;④理论研究精密化。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建造了很多标志性建筑,例如我国上海的环球经融中心大厦,楼高492米,还有中国台湾的台北101大厦高508米,它们的出现都是当代土木工程师们智慧的结晶,如今,我国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被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3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3.1高性能材料的发展

随着未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把屈服点为700N/mm2以上的钢材列人了规范;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单一的材料将难以满足要求,复合材料也就应运而生,另外,材料的功能也将从单一的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并且为了适应土木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材料的使用也必须节能和环保。

3.2计算机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结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信息和智能化技术将全面引入土木工程,计算结果将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从而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保证结构的安全。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将对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改善,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改善,分别为信息化施工、智能化建筑、智能化交通、土木工程分析的仿真系统。人们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会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方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以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3.3环境工程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气候问题更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必将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城市综合症、雾霾、土地荒漠化、气候变异、冰川消融、海水上升等一系列问题无不与土木工程息息相关,对于当代土木工程师来说,如何有效合理地解决大型乃至超大型建筑建设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必将是土木工程师们在未来重点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3.4建筑工业化

随着建筑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业发展较快,物质技术基础显著增强,但从整体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不大,质量问题较多,整体技术进步缓慢。为确保各类建筑最终产品特别是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速度,改善劳动条件,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已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土木建筑领域快速高效的发展,实现建筑工业化是必然的趋势。它的发展有四个重要方向: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施工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

3.5海底建筑

2010年4月26日,随着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车,中国海洋这片美丽而又神秘的领域,在中国土木工程师伟大的探索与创新下,逐渐揭开了面纱,在今后的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海底建筑将会是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有效利用海底空间是未来土木工程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同时也对土木行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较为出名的海底建筑有马尔代夫的海底餐厅、迪拜的水铁饼酒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奇特的海底建筑出现。

3.6结构形式

随着当今计算理论和计算手段的进步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为结构形式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土木工程中一些复杂的结构工程的计算将得到解决,空间结构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同受力形式的结构融为一体,结构形式将更趋于合理和安全。

3.7新能源和能源多极化

能源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问题,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正处速发展阶段,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都很大,为此如何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这对土木工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此外,由于我国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基本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一些工业生产和污水排放方面,都应考虑可持续发展,另外在能源方面,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都将是土木工程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风能发电,开发太阳能和水资源循环利用,还有一些垃圾废物的处理与回收。

第5篇: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建筑产业化;预制装配;节能环保;建筑技术

在过去的几年中,欧、美、日等建筑工业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了一个实验区,把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延伸到极限,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来面对不同的挑战。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有了很大的演变,在强大的技术支撑下,预制装配系统几乎可以满足任何类型的建筑。也可以说预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筑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1.建筑产业化的发展

建筑产业化是运行于建筑行业中的一种有效的资源优化与配置,它通过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机械化、装配化的构部件生产方式,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所有部品、设备、部件的产业化。建筑产业化意味着构件制造的工厂化、产品设计的标准化、现场施工的装配化、房屋装修的一体化以及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在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方式下,建筑产业化能够将技术、经济与市场进行有效的结合,以较低的投资换取高额的产量,同时满足消费者对房屋质量、安全以及舒适度的需求,带动建材、冶金、新材料等多种关联产业的技术创新。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年均住宅建设量一直居高不下。然而,传统现浇的建设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且具有能耗大、效率低、成本高等诸多弊端,建筑产品的品质也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制约,建筑行业的产业化升级是建筑行业优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2.预制装配建筑技术的优越性与应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是一种工业化的生产工艺方法,运用该技术建造的建筑,其包括内外墙板、空调板、叠合板、预制梁柱等在内的全部构件均由工厂预制生产加工完成,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组装成型。较之传统的施工技术,采用A制装配技术生产可以减少六成的材料损耗和八成的建筑垃圾,将工期缩短为传统方式建造工期的百分之七十五左右,同时实现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建筑节能。另外,通过装配作业代替了大量的现浇作业,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促进设计的标准化提升,提高构建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整个建筑性价比的提升。预制装配建筑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2.1新型现代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预制装配技术的典型代表,它的主要构件包括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以及预制混凝土,配件由工厂预制完成,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和部分浇筑。与传统方式生产的完全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新型现代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以装配化生产代替传统的手工生产,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力投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具有优良的抗渗、抗裂、抗剪性能,自重轻;节约钢材,减少成本投入;通过对预制构件的组装,减少了传统施工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与噪音干扰;预制构件在标准化生产方式下具有较高的质量水平,为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了有效保障。

2.2预制钢结构建筑

由于轻钢的特殊性质,预制钢结构建筑被越来越多地认可为一种绿色、生态的建筑体系。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耐久性能、保温性能、隔声性能,还能够满足节能环保的需求,这也符合我国建筑业发展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方针。轻型钢结构被广泛运用于多层住宅、民用会所、别墅等不需要承受较大荷载的建筑之中。与传统手工住宅体系相比,预制钢结构建筑主要具有以下具有以下优点:

大大缩短工程的工期,每建一层所花费的时间平均仅需三到四天,加快建设资金回笼速度,从而降低建设项目所具有的风险;建造过程灵活多变,即使用于冬季施工,也可以通过施工顺序的先后调换,减少因使用防冻剂而形成环境污染的可能性;由于预制钢结构建筑自身具有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的性质,使用这种建造方式,能够大幅降低预算,同时具有较高的抵御地震的能力,满足居民的住宅安全性需求。

2.3集装箱模块化建筑

集装箱模块化建筑是指在空间上将建筑产品分割为多个模块,并像搭积木一样集合而成的建筑。作为此类建筑的主要工具,集装箱具有低碳环保、抗震抗压、可以重复使用等多种特性,因此被广泛运用于酒店、汽车旅馆、一些临时性建筑的搭建以及灾后重建的项目中。集装箱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能耗低,现场施工废弃物少,多数构部件能够循环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环保的要求;由高强度钢构成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强,抗震、隔音、隔热性能好,施工工期短,对周围环境、居民生活影响较小;空间组合变换灵活,组装拆迁简易便捷,可供整体搬迁;成本低,对技术工人的依赖减少,生产效率高、质量优良。

3.建筑产业化与预制装配建筑技术发展的不足与建议

我国对于装配式建筑和建筑产业化的研究和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主要包括:相关部门对于建筑产业化和预制装配建筑技术的宣传力度不足,相关的法规、政策不健全,造成这种新技术、新工艺对于许多开发商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房地产企业参与度不高,不利于建筑产业化与预制装配建筑技术在我国的推行;科研部门缺少对于新技术的研究动力,研究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率低,产业化程度低;缺少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采用预制装配技术建造的房屋质量难以用标准进行衡量和控制等。

针对这些不足,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相关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提供有效的土地、规划、税收、财政以及金融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新工法、新工艺的研发,提高产业化的科技含量,建立健全技术保障与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培育预制装配住宅产业链,推动建筑产业化的发展。

第二、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建立起对参与生产的一线技术人员和工人的认证、培训体系,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学习和培训,加强考核制度,推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第三、由设计规程、部品部件生产以及施工验收等方面人手,尽快制定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研发出配套的设计标准图集和可供实际应用的计算软件,并完善工程造价和定额体系等。

4.未来中国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

展望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大到整体空间布局,小到建筑细部的每一个预制构件,将建筑群与环境雕琢的如此细腻。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正处于向工业化发达国家学习的起步阶段,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各环节的技术是实践过程中首要攻克的难题,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在环境、功能及美观等建筑设计方面的因素并无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

第6篇: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 应用

中图分类号:TH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119-01

1.建筑技术发展趋势

近年来,建筑工程技术飞速提升,且向“高”“大”“难”和绿色施工发展。“高”即建筑高度不断攀升、“大”即建筑规模不断扩大、“难”即施工功能难度不断增加、绿色施工即“四节(节能、节地、节材、节水)一环保”(理念)。并利用BIM、电子计算机及先进的施工管理软件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跟踪控制。作为一名技术工作者必须熟悉现代工程材料、建筑结构形式、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1.1 新材料发展趋势。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新材料应具备轻质、高强、高弹性模量、高耐久性特点,由传统材料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一是传统材料改进。表现为钢材的高强度、高耐久性。国外级别已达500MPa,推广780MPa;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提出“优先使用400MPa级钢筋,积极推广500MPa级钢筋”。住建部和工信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快高强钢筋的指导意见》(建标[2012]1号)指出的目标是“加速淘汰335兆帕级螺纹钢筋,优先使用400兆帕级螺纹钢筋,积极推广500兆帕级螺纹钢筋”。其次是混凝土的高强、高性能化。除强度高外,自密性、可泵性等成为趋势。二是新型结构材料应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如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与传统材料相比质量更轻、强度更高、耐久性更好、应用更广。三是绿色环保材料。数据显示建筑及相关产业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44-48%,建材能耗占17%。

1.2 工程新结构。在高层/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建筑、生命线工程中,涌现出了杂交组合体系、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体系等新型结构形式。一是高层/超高层建筑主要以框-剪、框-筒、筒中筒和框-支体系为主。组合结构主要是钢骨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主要是外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二是大跨空间建筑,屋盖结构跨度超过80M,多用于体育馆、展览馆、机场等大型公共建筑。常用结构形式有薄壳结构、网壳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和膜结构。

1.3.施工新方法。地基基础施工主要包括深基坑技术和桩基础技术。传统施工技术革新体现在新材料技术、工业化应用方面,如混凝土泵送、钢筋焊接网片。模板脚手架工程主要是提升模板、提升外脚手架技术和新型模板脚手架技术,如钢铝框胶合模板、塑料模板、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和盘销式钢管脚手架。

2.建筑施工新技术

2.1 深基A施工技术。深基础是采用了特殊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完成的基础。包括深部结构体、 深基坑工程、承台/筏形基础结构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测与环境保护。深基坑施工主要有开挖技术、支护技术、止降排水技术、监测技术。桩基础施工主要有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挤土桩。工法有灌注桩后注浆法(SFC工法)、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CFA工法)。

2.2 高层/超高层施工技术。按结构材料分成钢筋混凝土技术、钢结构技术和组合结构技术。其中,模板有新材料应用和提升技术;钢筋有连接技术、高强钢筋推广和工业化;混凝土有可泵性和大体积浇筑。钢结构技术有构件加工、吊装和连接三方面。组合结构技术有钢骨混凝土和钢管混凝土技术应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主要是混凝土高性能、高泵程、垂直运输以及模板工程材料采用钢(铝)框胶合板、塑料、玻璃钢;大模板用在剪力墙和筒体结构;爬升模板用在内外墙浇筑;滑升模板用在高耸、剪力墙、筒体结构。予埋铁件采用大磁铁查找,以免乱凿。钢结构施工技术主要有吊装技术、焊接技术、高强螺栓连接技术。组合结构施工技术有组合结构,如钢骨混凝土柱。混合结构如外框架-混凝土核心筒,还有钢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3 大跨空间施工技术。包括网架与网壳结构施工技术、悬索结构施工技术、膜结构施工技术、弦支穹顶结构施工技术。

2.4 减震控制建筑技术。包括主动控制技术、被动控制技术(又称“结构耗能减震”技术)、混合控制技术。主要有叠层橡胶隔震技术、屈(拉)曲(压)约束支撑技术。

3.建筑工程新材料

3.1 高强度材料。首先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工作度、高体积稳定性和高抗渗性的混凝土。其次是高强度钢筋。屈服强度为400MPa和500MPa级HRB和HRBF以上。强屈比大于1.15;伸长率大于7%,若推广成全国主导受力筋,可节约30%钢材。

3.2 轻质材料。根据《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12),干表观密度不超过1950kg/m3;《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规定其表观密度小于1900kg/m3。轻质材料运输成本减少;保温隔热、耐火、隔声及抗震性能增强。

3.3 高耐久材料。主要有耐久性混凝土,耐火耐候钢材。

3.4 复合建筑材料。主要有纤维混凝土(FRC),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

3.5 绿色环保建筑材料。“3R”理念――Reduce、Reuse、Recycle。主要有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绿色墙体材料。

4.建筑施工新工艺

4.1 建筑工业化新技术与工艺。首先是焊接钢筋网片技术,在工厂用专门的焊网机焊接成型的网状钢筋制品。其次是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在专门加工厂,按严格的工艺程序,用专业机械设备制成盘、直条钢筋制品供应给工程。三是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将工厂生产的主体构配件运到现场,使用起重机械吊装到设计位置,再用压力注浆、后浇混凝土或后浇叠合层混凝土等方式将构配件、节点连成整体。

4.2 建筑结构施工新工艺。传统脚手架已不能适应“高、大、难”的现代建筑施工需要,必须采用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和液压爬升模板技术。混凝土采用清水砼施工工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艺。

5.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

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在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绿色规划、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绿色拆解”。根据《绿色施工导则》,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

第7篇: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字:钢结构;建筑;结构设计

1.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以钢结构为主体的建筑是现代空间结构发展的主流。钢结构,以其强烈的工业化特色和轻质高强的优势,在工业及民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钢体建筑已成为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型坐标,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

2.现代钢结构的特点

2.1?建筑与结构的设计与功能一体化

在钢结构建筑中,结构的形体,构件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建筑的形象。因此,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钢结构建筑设计的复杂化与精致度要求越高,对细部设计、建筑细部质量的要求也越高。钢结构建筑设计具有建筑设计的一般属性,其专业化不但能提供丰富的设计知识而且能有效的整合设计资源和市场专家共同对建筑负责。

2.2?钢结构原材料可以循环使用

钢结构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我国资源、能源短缺的现象。钢材以其高强度高效能的特性被广泛运用在生活之中,钢材不需要制模式施工,边角料等可通过再循环利用显示其高价值。全封闭式保温隔热防潮系统的新型住宅主要是利用钢材的特性,国际上发展的新型环保节能住宅的特点是温度变化小,热损失低且节能。

2.3?工程建设成本低,工期短

为了实现了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钢结构协调统一建筑模数的标准,提高了建筑智能工程。为了使材料加工和安装合作化,钢结构建筑进行了预工程化,从而大大降低了建筑的建设成本;与此同时缩短了工期,加快了施工速度,由此推进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买卖进程,使建筑能更早投入使用,满足消费者需求。

2.4?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

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 其密度与强度的比值远小于其他建筑材料,在同样受力情况下钢结构自重小,从而可以做成跨度较大和高度较高的结构以及灵活的结构形体。比如日本东京后乐园棒球场屋盖是钢索与气承膜组成的索膜结构,面积达28000平方米。

3.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

3.1?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应用

钢结构材料轻质高强、承载力高而自重轻。据统计高层钢结构的自重仅是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自重的一半到60%左右。钢结构构件均在工厂制作加工,且钢材可以回收,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较少。为了保证高层钢结构承载,我国配置适用于使用条件的承重结构体系钢筒中筒体系及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组合结构体系。

3.2?大跨度钢结构

大跨度结构多用于多功能的场馆、飞机场等,现在人类已具有建造跨度超过千米的超高层建筑能力。为了满足建筑对跨度的限制要求,膜结构与钢索相结合形成索膜结构体系在建筑中频繁出现,这种方式的结合已成为这类型建筑标志,如英国的千年穹顶,其直径长达到320m,它是形体与性能的完美结合,其展览建筑多为索膜结构体系。

3.3?其他钢结构建筑类型

由于钢材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强度,故还可以用于重型厂房结构、可拆卸的结构以及海上采油平台等其它钢结构构筑物。施工现场可利用面积小,钢结构以占用土地面积小而被广泛应用。因此,钢结构因其诸多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其他非住宅类建筑。

4.国外钢结构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以美国、日本的建筑钢结构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在美国,低层建筑中采用钢结构还是很普遍。美国轻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工厂、体育馆、展览馆等建筑。轻钢具有自重轻,建设周期短,适应性强,造价低,易维护等特点,故其被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世界上最大的室内体育馆是美国建设,主要由索、杆、膜组成,是当今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型空间结构。日本高层主要采用钢结构,由巨型结构柱和、空间桁架梁组成的体系建造出钢结构建筑,如最大的悬索桥为日本的名石大桥。从美国、日本、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建筑业即将成为钢材的主要市场。

5.我国建筑钢结构的前景与差距

钢结构建筑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大型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综合实力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建筑钢结构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用钢约占整个钢材消费总量的1/2,其中房地产建筑用钢约占整个建筑用钢的3/5。截止“十二五”末,我国钢结构产量将达6000万吨,我国建筑钢结构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建筑钢结构的运用将向高层住宅公路、铁路桥梁建设等领域发展,我国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为建筑钢结构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钢结构行业相关技术、设计水平、产品质量等还比较滞后,国内高层钢结构钢材几乎都从国外进口,工程总承包由国外承担, 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善:第一,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发达国家在钢结构建筑领域开展广泛的技术合作和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加快钢结构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第二,为满足市场需求,亟须推进设计理念优化,培养我国自己的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人才队伍,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第三加强建筑钢结构行业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整顿市场无序竞争、提高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友江.钢结构的稳定设计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2]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钢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第8篇: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装配整体式 混凝土 结构体系 应用

引言

1956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决定中指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建筑工业,必须积极地有步骤地实现机械化、工业化施工,必须完成对建筑工业的技术改造,逐步地完成向建筑工业化的过渡。1977年北京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造的房屋占混凝土结构房屋总数的30%,上海占50%。70年代,预制混凝土空心楼板得到了普遍应用。70年代末,我国引进了南斯拉夫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柱结构体系。随着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发展,在工业厂房和住宅结构中不断得到应用。近年来,国内对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常点受力分析、整体性分析、极限承载力分析以及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等。

一、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国内应用现状及主要问题

1.国内应用实例

2005年底万科地产公司对建成的工厂化预制钢筋混凝土多层住宅1号试验楼对其进行有益的研发和探索。该公司对其结构住宅进行了理论分析、比较,最终采用梁柱中间拆分框架体系。该体系的优点在于梁和梁、柱和柱连接节点位置的选择在结构受力最有利的位置,更容易保证整个预制框架体系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08年万科又开发了沈阳万科工业化住宅示范楼,其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预制外墙与现浇内墙结合式,首创了预制外墙和剪力墙结构体系融合的新模式。

同年南京大地集团公司从法国引进一种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一世构体系。它的节点由键槽、U形钢筋和现浇混凝土三部分组成,其中的U形钢筋主要起到连接节点两端梁端的预应力钢筋在键槽即梁端塑性铰区实现搭接连接,U形钢筋在世构体系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其施工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世构体系的节点性能。目前U形钢筋的施工工艺还过于复杂也成了世构体系进一步推广的障碍之一。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技术比较落后,一方面由于唐山地震中大量预制混凝土结构遭到破坏使人对装配式结构的应用更加保守,另一方面,国内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存在着跨度小、承载力低、延性差、品种单一等诸多问题,也严重阻碍了装配式结构在我国的发展。我国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还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该结构体系的预制柱之间的连接,现浇梁和预制柱的节点连接,自承式钢筋桁架叠合板的理论研究甚少,特别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尚需要完善。

二、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的施工特点、重点及难点问题分析

1.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的施工特点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构件之间的连接以现浇节点为主,构件与构件之间通过现浇节点连接,预制PC构件的钢筋伸入现浇构件中锚固连接,新旧混凝土之间按照后浇带处理方式施工,保证了房屋的整体性,同时彻底消除了构件制作误差和安装误差,不会出现隔音、防水问题。

根据现阶段我国应用的现状来看,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在保证房屋整体性能的前提下,均属于采取部分预制的策略,采用“有选择性的确定预制范围”原则,例如剪力墙、框架柱等承担水平作用较大的主要垂直承重结构构件,均采用现场浇筑的方法,其余非承重构件或非主要结构承重构件考虑预制,或者采用预制叠合的方法,首先保证了结构的受力性能,其次预制构件之间以及与承重结构构件之间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连接,不存在缝隙,因而减少了防水隔音方面的后患,同时有利于消除构件制作安装的误差,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虽然这样做预制率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所处时代不同,现浇部分可以采用工具式定型模板进行生产,效率高、质量好,也一样达到了效果,这种施工工法更加合理。

2.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施工的重点及难点

新旧混凝土的连接构造是现场施工的一个难点,预制构件与新浇筑混凝土之间的连接难度更大,要求预制构件连接部位表面必须是露出毛碴,这成为预制PC与现浇混凝土能否连接位整体的关键,技术落后的方法就是用人工凿毛,这会对构件形成“隐伤”,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混凝土凝固前,将连接部位表面“扫毛”,预制构件连接部位可以做到粗骨料外露一半,我们称为“水洗面”,并且不扰动构件混凝土,确保连接可靠。

目前国内外对预制PC技术的运用,在建筑设计、模具、构件生产、现场施工安装等多个环节都是独立分散的、不成系统的,设计单位、制造厂商、施工单位都只对自己的业务领域相对熟悉,对其他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很少,能够全面系统掌握预制PC建筑的设计、制造、安装技术的公司为数不多,这就限制了预制PC技术在装配整体式建筑中的发展和应用。

三、装配整体式结构住宅的合理化方案选择和建议

目前国内住宅逐渐向多高层发展,结构形式多数以剪力墙为主,只要主要技术指标已经确定,项目的材料用量就已经基本确定,因此材料成本的可节省空间有限,怎样将原材料变成房屋产品,其实是整个生产建设活动的过程决定了建筑的成本,因此技术方案尤为重要.

针对每一个项目,到底选取哪些构件进行预制比较合理?对这个问题不好一概而论,应该结合项目管理人对装配整体式工法的理解,以及当地所具备的生产、安装条件来确定,既不能为了预制而预制,也不能有条件而不发挥预制的优势,应该综合各种因素来确定具体的方案,如果不能因地制宜地合理选择技术方案,在某些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地追求预制,才是造成装配整体式结构成本上升的真正原因。

1.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方式的造价构成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土建造价构成主要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规费、税金组成,与传统方式一样,间接费和利润由施工企业掌握,规费和税金是固定费率,构件费用、运输费、安装费的高低对工程造价起决定性作用。

2.降低装配整体式结构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

(1)优化设计

由于设计对最终的造价起决定作用,因此项目在策划和方案设计阶段时,就应系统考虑到建筑方案对深化设计、构件生产、运输、安装施工环节的影响,合理确定方案,并合理设计预制构件与现浇连接之间的构造形式,降低生产、施工难度。

(2)优化工艺、简化工艺(模具技术、流水线、)

从万科、大地公司的情况看,预制外墙都必须采用反打工艺,需要使用大量的密封胶条辅助材料,施工工序复杂,增加了成本,构件生产采用固定工位,如果对生产模具进行革新,使模具成为长期使用的通用设备,并改为流水线生产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构件生产成本。

(3)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和安装工法

不同的技术路线决定了不同的生产工艺和安装工法,产生不同的生产和施工效率。项目在设计阶段,可根据工程特点,从以上构件产品中选择合理的技术进行组合,既要考虑到构件生产、安装的成本,又要考虑到现场现浇的成本,综合确定技术方案。

四、展望

随着我国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不断推进,装配整体式结构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及应用;但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目前的住宅产业化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要迎头赶上还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引进国外住宅产业的先进发展模式,在国内需要有一个消化吸收和适应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将逐渐形成适合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第9篇: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 模块化施工成组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模块化施工理念

为了便于理解模块化施工,我们将模块化施工和传统的施工做一比较。传统的施工过程可以简化成以下流程:先由土建人员进行土建施工;然后移交给安装人员引入钢结构、设备、管道等,期间可能需要吊车拖车等进行协助;待钢构件、设备、管道等基本引入到位后,再反移交给土建人员进行二次作业,如二次浇注,粉刷,二次地面等;当条件具备后,安装人员在某些区域进行电气仪表等精密设备的安装;最后整个系统施工完成后移交给调试与运行。而模块化施工是一种先进的施工理念,它将土建、安装、调试等工序进行了深度地交叉,在土建施工的同时,可以依照模块设计图纸,进行其它的专业施工。土建施工完毕后,专业单位根据已分好的模块,将在加工厂和制作场地制作好的模块运往现场进行装配,迅速的完成施工作业。

模块化施工,它的先进在于它大量地引入了平行作业,施工进度快,可在短期内交付使用;劳动力减少,交叉作业方便有序,施工高空作业大为减少,有利于保证安全;每道工序都可以像设备安装那样检查精度,且施工环境大大改善,有利于保证质量;施工现场噪音小,散装物料减少,废物及废水排放很少,有利于环境保护;施工成本降低。模块化施工的精髓并没有彻底颠覆传统施工理念,而是依靠当今的先进技术把它进行了优化。

二、模块化施工的方法

1.首先,整个项目设计图纸下来后,施工人员及工艺工程师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和设计更深度的结合,也就是进行图纸的深化设计。

2.在深化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结合下列几点将深化设计图纸转化为模块设计图纸。模块设计图纸主要解决对建筑产品进行模块划分,模块和模块之间对接的节点形式,要求偏差等问题。另外,利用成组技术将功能相近的构部件进一步优化,以便批量生产。模块设计要根据以下因素来进行:构件的节点形式、现场的运输道路情况、运输设备和吊装设备的能力、模块和模块对接的节点要求和难易程度、土建的施工方法,如采用闭口施工还是开口施工、模块和模块对接时调整面或点的设置位置等。

3.运用空间分析程序和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对施工的每一工况进行模拟仿真,验证模块划分的可行性,进一步优化模块。

4.模块制作。根据划分好的模块,在加工厂或制作场地进行模块制作。对于结构模块,要注意制作模块平台的平整度、模块的尺寸精度、模块的吊装点的设计、运输及吊装变形的预防。设备模块制作时,要注意设备的方向和位置、调整段的留置点位置、吊装点的选择、运输和吊装过程对设备的保护等。

5.模块运输和安装。目前,运输设备和吊装设备的发展使得小型模块的安装、运输和吊装不成问题。但如果要运输一些大型的模块,由于运输条件的限制,就需考虑靠近安装现场进行制作。运输可以通过做简易胎具进行,另外也可将小型模块运送到安装现场组装成大型模块再进行一次性安装。

三、模块化施工在具体施工中的应用

(一)下面以中冶集团的两个工程为例,说明模块化施工在具体施工中的应用。1250热轧薄板工程总投资14亿,原定合同工期24个月,但由于图纸问题等,总工期实际上只有12个月,而且土建施工完成后给安装和调试的工期已所剩不多。笔者所在分公司负责整个水系统的管道和设备安装,加热区和主厂房的钢结构制作安装工作。屋架跨度30米,在结构安装过程中,将整个厂房结构分为柱子,吊车梁和制动梁辅助桁架拼接成整体模块,每两榀屋架在地面将檩条、拉杆等全部安装完毕后作为一个模块进行整体吊装,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收到好的效果,机械费用降低了20%左右,进度比原来提高了三分之一,而且大大降低了高空作业,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水系统施工过程中,最大的循环水泵房24台大型水泵,8台过滤装置,阀门130余个,管道从DN200到DN1400共计500余米。依照所排工期,土建交给安装条件到安装完成时间只有15天,如果常规的施工方法,施工时间在30天左右。在施工过程中,当图纸到位后,对整个现场及吊装设备进行验算,将图纸上管道和设备安装分为水泵、水泵前支管和阀门设备、水泵后支管和阀门设备、主管道管道和阀门设备几大模块,在1250主厂房北侧300米的制作场地进行模块预制。还未等土建施工完毕,几大模块已经预制完毕,而且对于其它小的设备和管道安装也同时进行了预制(如下图),这样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而且改善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中心循环水泵房仅用14天就出色的完成了施工任务,而且模块化施工可以增加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可以使试车调试提前交叉进行。整个1250热轧薄板工程,正常施工作业2年完成的工作量压缩到12个月,成本降低率最后核算达到近30%,这些很大成度上得易于模块化施工。

(二)在一1160M3高炉工程中,通过运用模块化施工,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高空作业工作量,确保了安全生产。在高炉结构制作安装过程中,将高炉炉壳分为六个吊装单元模块,将高炉结构分为高炉框架柱、高炉围管及围管平台、高炉平台栏杆、高炉爬梯等几大模块,这些模块均在地面进行预先预制拼装,之后整体模块吊装,从而克服了以往由于高炉安装垂直高度高,且上部工序未完成不能进行下部工序的缺点,使得几个工序平行作业,加快了进度。在过去需要用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现在通过利用模块化施工仅用了18天时间就完成了高炉炉帽以下炉壳的安装,27.8米及以下框架平台的安装。另外,由于原设计的安装接点由高空改为地面,也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

四、模块化施工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1.首先,模块化施工使工作面很大程度的铺开,但又对生产的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加强各个加工预制地点的信息沟通,信息技术成为工程建造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才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深层次的控制。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渗透到建造过程和工艺控制当中,尝试深度利用Primavera、Intergraphy及办公室自动化等相关软件资源。

2.培养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的模块化设计能力,加强施工图设计与建造工程的深度结合,优化施工模块及模块之间的接口/节点形式,提高工厂化预制能力,优化现场施工方案和资源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建造与设计的接口由外部接口变为内部接口,从而缩短协调路径,提高协调效率,缩短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