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

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

第1篇: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

关键词:孝道文化;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74-02

众所周知,民以孝为先,由此可以看出孝道是中国传统德育的根基,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因此,孝道不仅对个人,也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能发挥德育教育的职能。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对其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孝道教育作为其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一、孝道文化的内涵

对孝道内涵的解释,现在存在着许多的说法,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且能较好的与传统价值观相符合的是宋代朱熹所作的界定。他在对《论语》“其人也孝弟”一句所作的注解中指出“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可见孝即为“善事父母”。可是“善事父母”说起来容易,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善”呢?“善”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才是真正的“善”呢?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为此,中国古代一些思想政治家们将“孝道”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划分,第一个层次也是最基本的一层,就是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赡养,也就是说,当父母到了花甲之年时,作为子女应该尽到赡养的义务和责任,要使其物质生活得到相应的满足。第二个层次是由孔子所提出的,即对父母的赡养不能只是停留在物质阶段,更要给与其良好的精神生活。第三个层次也是孝道的最高层次,即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不能拘于形式,而是要发自内心的来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对其进行赡养,也就是说,子女在进行赡养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和颜悦色,令父母畅心悦意。当“孝”的含义与层次除上述划分以外,还有服从父母意愿和继承前人遗志的说法。所强调的是子女在提供物质赡养之余,要“子随父愿”、“子承父业”,不违背父母意志,更不要有损父母名望。“孝”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早已积淀成一种纯洁的道德信念,成为中国人神圣血缘关系的重要体现。一般人的心中,“孝”是针对父母的,“孝”就是“顺”,顺从父母就是“孝”。真正的“孝”其实有着更深层的含义,是更广义的做人的品德。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意是说,“孝”,在小处体现在同亲人的关系上;“中”体现在同君主的关系上,在大处体现在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上。敬老养老是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主要内容。它是中华民族都认同的优良传统,子女孝敬父母,使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二、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及孝道缺失的原因分析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在经历多年的坎坷后,其生命力依然十分顽强,在倡导现代化文明发展的和谐社会的今天,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孝道文化的传播与教育对其道德教育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孝道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现状,其发展趋势和主题方向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可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元素,孝道的缺失就是其元素之一,具体体现在:高校对于道德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常常感到乏味和厌倦,主要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思想报告、政治理论学习等方式进行德育教育,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自我价值的取向越来越趋于实惠,对于工作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功利化越来越强,从而使得其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意识淡薄,道德素质偏低;大学生的个人信仰不同,导致其对传统道德观念的理解趋于弱化,尤其是对孝道文化的思想和感恩报德的意识极为淡薄。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孝道的缺失问题是其普遍教育现状,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孝道文化理念受到当代社会价值理论体系及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时期,整个社会的价值理论体系发展较为失衡,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与此同时,西方文化越来越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较快,因此也严重地冲击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两者都使得传统孝道文化的思想逐渐偏离了原来正确的轨道方向,从而也使在校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

2.传统孝道文化理念受到高校德育教育力度的影响。高校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既定的教育目标太过于理想化,大多数高校只是一味地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将人文精神渗透进去,从而使得德育教育的内容十分空洞和乏味,教育方法也比较单一,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和厌烦的心理。

3.当代大学生偏激的价值取向以及淡薄的孝道意识。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产生较强的投机心理,学习态度不端正,较为浮躁,对于未来的就业问题也是急于求成,从而限制了视野的开阔与胸怀的拓展。此外,由于当代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从而造成学生的传统道德观念较弱,对孝道的意识问题十分淡薄。

三、孝道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分析和研究了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水平的现状和产生原因,认为孝道文化的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孝道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2篇: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孝道孝道观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孝,作为支配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长期以来已经渗透于人们的骨髓和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思维定式,构成了中国传统主流伦理范畴系统的核心部分。孝道是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理念,是我国家庭文化的核心,它反映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维系子女对父母亲情关系的道德规范体系。在19世纪以前,传统孝道在我国社会长盛不衰,然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传统孝道经历了全面的冲击和洗礼。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传统孝道已经不存在了,它仍然有着一定影响。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既受到传统孝道观的影响,也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了符合当代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新的孝道观。

一、传统文化中的“孝”

(一)“孝”的起源和含义

据研究表明,孝的观念最早形成于父系氏族社会。从文字构造上看,“孝”是一个象形字,“老”字头下有子,意为人老了行动不便时,由儿子背着走。这表明,孝是晚辈对长辈的。通常,孝是子女奉养父母所遵循的一种准则。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将“孝”视为“德之根本”。春秋时期,孔子融六经之精华集著而成《孝经》。在《论语》中,孔子对孝进行了阐述。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孝经·开宗明义章》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吕氏春秋·孝行览》亦云:曾子曰:“父母生子,子弗敢杀。父母全之,子弗敢阙。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二)“孝”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核心

从古至今,孝的一般意义都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侍奉。主要体现在奉养长辈、顺从长辈和祭祀先辈三个层面。从根本上来看,孝体现的是一种亲子伦理关系,它对于维护家庭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核心。孝道在最初意义上的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到“善事父母”,就已经局限于宗法和家庭伦理范畴。几千年来,家庭伦理中仍然注重孝道,即使在现代社会亦是如此。故可以说,孝道不仅在过去,甚至在现在、将来都将会是我国家庭文化的核心。

(三)传统孝道观

我们知道,最初意义上的孝道仅仅局限于宗法和家庭伦理的范畴。然后来的儒家把孝道从家庭推向了社会,把孝移到“忠”上,将忠孝视为一体,从而使孝的内涵往外延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孝道成了同时维系家族和社会道德的纽带。到了汉代,孝被政治化,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且“举孝廉”,孝道成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再到宋明时期,孝道更是被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加以扭曲,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愚孝成为当时道德的楷模。

传统孝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纵观其整个的历史沿革,传统孝道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对宗法的永恒追求。如对祖先的崇拜、传宗接代、延续生命等。

第二,善事父母,孝道的最基本的伦理意识和规范。包括对父母的事生和事死。事生是指养亲、敬亲、顺之以行、谏之以礼;事死则是指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及继志述事、大孝终身慕父母。

第三,修身、忠君、敬老。此乃是由孝衍伸出来的社会道德伦理意识和规范。

二、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

(一)何谓孝道观

所谓孝道观,简单说就是我们对于孝道的一种观念。我们所说的孝道观主要指的是传统儒家孝道观。儒家孝道观不仅仅是指“孝”,宋代以后的儒家孝道观是将“孝”、“忠”、“节”、“义”四者相互融合起来。意谓中国社会人际的关系皆是父子之伦的延伸和衍化,故不论君臣、夫妻亦或是主仆之间的一切道德伦理,皆可用“孝”来解释。

(二)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有99%的大学生认为在当代社会仍有必要提倡传统孝道。对于为何要提倡?有62%的人认为是“因为爱父母”;35%的人是“为了报答父母”;不足3%的人则是因为“传统道德的束缚”。选择“爱父母”的人多认为:“爱”不同于“报答”,“爱”比“报答”凝聚了更深、更重的情感。“报答”是对自己所得的一种偿还,而“爱”是不计得失,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是亲子心灵上的亲密无间。

(三)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孝道观

1.大学生对于“善事父母”的意识以及行为表现

“善事父母”是传统孝道的最基本的要求。善事父母首先是对父母的“事生”,即父母健在时要对父母尽孝心,主要包括养亲、敬亲和悦亲三个方面。

所谓“养亲”就是指赡养父母,即对父母提供经济帮助、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等。是否愿意赡养和照顾父母以及用什么方式来赡养和照顾父母,是“善事父母”的基本体现,是衡量一个人孝观念的重要指标。据调查显示,有62%的大学生把“赡养父母,为父母提供物质生活条件”列为“符合现代社会孝道”之首。尤其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物质条件较差的农村,更加强调要给父母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以让其能安度晚年。在关注父母的物质生活条件时,大学生还关注父母的精神生活,大学生普遍不赞同“只给钱物给父母,不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用金钱取代孝心”的做法。

“敬亲”是对传统孝道内涵的更高层次上的体现。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们通常认为,传统孝道中的敬亲就是要做到对父母“无违”,即不违背礼节,严格按照礼的规定和道德的通行标准来孝敬父母;要以“色”事亲,即儿女应该要做到和颜悦色,顺从自己的父母;要做到谏亲,若君主或父亲的思想或行为“不义”,“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然而,若父亲不停劝谏,儿子还是得服从父亲。当代大学生对于敬亲的理解则是:因为爱父母,亲情间的真爱使其自觉的尊敬父母。敬亲是出于对父母的一种礼让,是对父母价值观的一种尊重和理解,更是对父母的重视。“悦亲”是传统孝道中比较重要的道德规范。孔子曾说:“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为孝。”《二十四孝》中的老莱子,73岁“着五色斑斓衣,做婴儿戏”,“佯跌卧地,为儿啼”以取悦亲。此乃传统孝道中“尽其欢”的典型。当代大学生并不赞同这种方式的孝。他们认为悦亲的方式有“做出成绩,让父母自豪”、“经常与父母联系,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及“给父母丰厚的物质条件”等,并不是为了取悦父母而损毁自己的价值追求。

2.大学生对传统孝道观中关于“传宗接代”的看法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追求永恒的宗法性是传统孝道的理念之一。在古代,父母对于结婚的子女的生育后代问题很关心,且要求儿子生男丁以继承家业。然处在现代社会的大学生对此有和看法呢?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5%的大学生不赞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孝道观。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当今社会已经不同于以前,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所谓“有后没后”的说法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生育后代与传统的孝道没有多大关系,只是成年人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而已,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一点,体验为人父母的感觉和责任,是自我情感的需要和寄托,是家庭稳定和幸福的源泉。

(二)当代大学生孝道观与传统孝道观的区别

1.在“善事父母”方面的区别

首先,在养亲方面,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尽赡养义务,主要是阵对父母是物质生活方面,且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要和父母同住以尽孝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大学生认为善事父母,不仅要为父母提高物质生活帮助,更重要的是要给父母精神慰藉,且精神安慰要放在首位。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加之子女不在像过去那样只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农业以外的活动,故父母和子女不能住在一起。大学生认为“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孝道观已过时,即使将来不和父母同住,也不会影响对父母的赡养和照顾。因为现在交通发达,趁节假日可以回家和父母团聚,平时可以多和父母通通电话之类,给父母以精神上的慰藉。

其次,在敬亲方面,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要对父母盲从、百依百顺,不能以任何理由顶撞父母,即使父母犯了过错,做子女的也只能顺从,不得违背父母的意愿。这种传统孝道观只顾及父母,而不顾及子女的感受,显然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当代大学生认为敬亲是出于对父母的真爱,是子女自觉的对父母的一种尊敬,在现代仍要对父母礼让,要讲究长幼之分,但是这种尊敬不能以牺牲子女的基本权利或压抑人性为代价。

再次,在悦亲方面,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以博得父母高兴,不论父母有什么要求,只要能让父母高兴,子女都得照办,这样才算是对父母尽孝。而当代大学生不赞同这种方式的孝,他们认为让父母高兴不仅仅是以父母为主,而是要以自身为主,通过自己的成就使父母自豪、通过照顾好自己使父母放心等才是让父母最高兴的。通过此类方式取悦父母,不仅能体现父母的价值,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2.在“传宗接代”方面的区别

传统孝道观追求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婚姻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影响了我国社会几千年。然当代大学生却不赞同此观念。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男女都一样,生儿生女无关紧要,生女儿并不代表不孝。生育后代主要是为了表达情感,当然也是为了父母的快乐,但是生育后代已经不是为了唯一的目的——尽孝让父母高兴。大学生认为在现代社会,生育后代首先是自身的意愿,其次才是父母的意愿。

(三)当代大学生孝道观所体现的新特点

第一,较之传统孝道观,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的内涵要丰富、新颖。如在善事父母上,大学生提出,有时间和条件,要带父母出去旅游;在照顾父母上,更加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提出让父母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等。

第二,强调“事生”。大学生不赞同表明上的尽孝之道,认为在父母生前不尽孝,死后却风光大葬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强调做子女的,要在父母还健在时多关心父母。

第三,不赞同“子承父业”的思想。“子承父业”被传统孝道列为“善事父母”中“事死”部分,当代大学生不赞同此观念,他们认为人生的目标、事业专业以及生活方式应根据本人的特长和兴趣来决定,而不能由父母来决定。因为一个人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或是自己所擅长的事业时,他取得成功的概率也会大些,而取得事业的成功可以使父母自豪,就对父母的一种孝。

第四,子女都有尽孝的义务。这主要体现在赡养父母上。大学生普遍认为长子尽孝不可取。因为在现代社会,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作为子女,都有义务赡养父母,对父母尽孝。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传统孝道观经历了几千年的洗礼和冲击,仍对现代社会有着较大影响。当代大学生因处于新时代的背景下,受传统孝道观的影响,形成了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的孝道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完全抛弃传统孝道观。对与传统孝道观,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发展。

注释:

论语.学而篇第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65.7.

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孝经.台北:大化书局.1952.5523.

第3篇: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

论文摘要:传统孝道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功能,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且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素材,以孝道教育作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应从加强孝道认识、更新孝道观念、培养孝道情感、践行孝道行为、坚定孝道意志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境界。

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意识,提升其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层次,并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成为困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课题。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推动作用积极而且现实。

一、传统孝道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涵

所谓孝道就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赡养、关爱、送终等等。传统的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个对父母孝顺的人,即是有道德的人。孝道教育即是爱的教育。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教育的基础之上,传统的孝道渗透着极强的教育色彩。《说文解字》中讲到,“教,上所施,下之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二者联系起来就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做善事,这说明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孝道的基础上的。

“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孝道宽泛、多层次、全面的内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引领着孝道教育的方向。在我国,孝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孝”字在甲骨文中便有记载,《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表明孝道是为人之根本。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在社会上尊老敬老;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孝道便突破了父子、长幼之道的狭义内涵,而扩充到尊敬他人,效忠国家,将孝道教育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将与其弟子曾参关于孝道教育的对白编辑成《孝经》,成为孝道教育的“教材”,使孝道教育有章可循。不仅如此,孔子还对如何加强孝道教育有很高的建树。《论语》记载子游问孝的事情,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而子女对父母尽孝道的最高境界在于子女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

崇尚孝道是中华民族育己育人、劝世规人的主旋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不仅留下了珍贵的、科学的孝道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著名的《二十四孝》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故事和传说至今仍被人们作为价值文化传承,并且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素材。

二、孝道教育是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

传统孝道历经风雨,生命力依然旺盛,历经坎坷,目标依然执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依然为高校德育更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1高校道德教育成效较低的原因

以孝道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是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现状客观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社会、学校的普遍关注,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成效甚微,主要有三个原因:

(1)西方文化冲击的外部原因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传统孝道与西方思潮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使传统孝道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重新调整和国人在此过程中的理性思考,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此乃高校道德教育重构孝道教育的最佳时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2)高校道德教育运行的内部原因有的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时盲目追求“高标准”,有的高校期望走捷径,“一口吃个胖子”,忽视道德教育的循序渐进,造成高校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爱祖国、爱人民是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大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何谈爱他人呢!如果我们能从孝道开始,从培养大学生爱父母做起,逐步推进到爱他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使大学生爱的视野逐渐扩大,爱的眼光不断高远,爱的层次不断升华,不仅学生乐于接受,也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笔者曾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开展“讲感动故事”活动,约有超过60%的学生选择讲述的是亲情故事,尤其是母爱的故事不仅被学生反复讲述,而且能引起所有学生的共鸣。

(3)大学生的自身原因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错位,造成孝道观念的弱化。一些大学生在校不切实际的“高消费”,一些大学生很少与父母联系,偶尔联系也是以催要各项费用为目的,此情况进一步恶化,带来大学生整体道德修养水平的滑坡,成为影响公众对大学生社会评价降低的最重要原因,重构孝道教育新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1)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高校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各个领域内的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品格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孔子孝道文化的宗旨是培养学生,中心思想是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人格完美、思想进步的人,而且提倡忠于国家,推崇敬业报国,追求“小孝及家,大孝惠国”。我国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以孝治天下”。

(2)价值取向的相通性孝道文化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是其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的大小。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和完美人格,强调道德修养发轫于孝道,体现在孝道,孝为德之门,德为孝之显。

(3)教育内容的相融性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大学生强化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容教育人们,能够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孝道文化无疑是传统美德的核心和精华。孝道提倡敬父母,大学生道德修养要求学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道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生道德修养提倡助人为乐,推己及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孝道要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学生道德修养秉承爱国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强调爱国为文明人的第一美德;孝道主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道德修养强调循序渐进,知行统一,行胜于言。

三、以孝道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

如使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贯彻孝道内容,应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做好如下几介方面的工作:

1强化孝道意识

大学生应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孝道养成对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基础性作用,认识孝道行为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的支柱作用,使他们产生对孝道教育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唤回其朴素的天性之爱,并进一步探讨孝道的精深内涵和精神实质,逐渐愿意接受孝道教育,并以孝道作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手段和,目标。没有好的态度,一切皆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更新孝道观念

传统孝道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必然被打上一定时代和特定阶级的烙印,存在着不合乎我们当今时代要求的消极内容,如,其愚民性,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其不平等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及专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等;也有浓重的封建性和保守性的内容,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行”等。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孝道为切入点,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其积极的思想和理念,摒弃其消极、落后、愚昧的做法,并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孝道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生永恒的精神追求,为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培养孝道情感

孝道作为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基础,大学生不仅要“知之”,而且还要“好之”、“乐之”,要培养大学生对孝道的强烈的情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顺境,无论逆境均应对孝道“不离不弃”,达到“自律”、“无律”的孝道最高境界。笔者曾在孝道教育的宣讲课上做“你最舍不得的人”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脑子里想像自己最舍不得的人,然后将这些人在自己的意识里抹去,通过这样相对“严酷”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孝道情感。

4践行孝道行为

高等院校推行孝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大学生在了解孝道理论、孝道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实践自己的孝道行为,如果光有孝心而没有孝行,便不能说遵守了孝道,孝道贵在实践。大学生没有参加工作,没有自己稳定的经济来源,遵守孝道应主要从敬父母做起,要知恩图报,知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惦记之恩、期望之恩,以爱惜身体、珍爱生命报答父母恩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孝道层次,把尽孝同大学生的学业及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自己的学业中尽孝,在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中尽孝,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尽孝,同时认真看书学习,苦练基本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为将来能尽更大的孝道积累力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5坚定孝道意志

所谓孝道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孝道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而进行行为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许多人不愿意尽孝道,因为尽孝既无功更无利,只有无穷的义务、付出和奉献,在此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会面临诸多挑战和诱惑。偶尔尽孝,不是真正的尽孝;认为此时尽孝会占便宜,便尽孝,否则便不尽孝,也不是真正的尽孝;看别人不尽孝,自己便也不尽孝,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尽孝。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大学生做到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上升的时候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下降的时候起中流砥柱作用,做真正有孝道的人,做道德品格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110,

[2]王坤诗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391,

[3][4][5]孝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6,28,6,

第4篇: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

重阳节是我国文化当中传统节日,是在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并且随着时间不断的流逝,形成了许多的文化,重阳节送什么花给老人最适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年重阳节给老人送什么花最适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重阳节送什么花给老人最适合桂花

古代人们就常把桂花作为珍贵礼品馈赠,而桂花是吉祥、爱情、高尚的象征。母亲的柔情和关爱我们从小就能感受到,我们感受最浓烈的也是母爱了吧,那么这种花就是很好的选择了。

康乃馨

康乃馨被东西方人们称为母亲之花,是给女性带来好运气的礼物。所以,康乃馨非常适合在重阳节对妈妈表达自己的爱,通过花告诉家人你爱他们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真心与情意。

石斛兰

石斛兰,花色有白、黄、紫、粉红,这是很多人喜爱的一种兰花。而黄色的石斛兰是非常适合送给父亲的鲜花,寓意父亲的刚毅、亲切而威严,表达对父亲的敬意,父爱是无言的伟大。

黄水仙

黄水仙,花色为黄色,温柔和煦,清香诱人,是人们非常喜爱的花卉之一。用鲜花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尊敬、爱护之意的话,黄水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且喜欢这种花卉的人多数都具有高贵的气质。

万年青

万年青在中国有悠久栽培历史,因其名称和果色(红)吉利,历代常作为富有、吉祥、太平、长寿的象征,深为人们喜爱。我们当然希望父母健康长寿,无病无灾,就让我们把我们的心意寄托到花里,让花带给父母答案吧!

重阳节庆祝什么日子吉利,庆祝美好生活。

重阳节是在农历九月九日,日月逢九,双九相重,所以称“重九”。《易经》以九为阳数,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敬祖——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魏晋时期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代沿袭。受儒家影响,至今国人将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以祭拜先人的方式慎终追远,饮水思源。

敬老——新时代的“老人节”

九九与“久久”同音,重阳节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内涵。西汉时人们就开始设宴求寿。**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秀传统产生自蒙昧时期,经历了风风雨雨和时间的考验。由传统上升至法律,这无疑是一个进步。

敬孝——孝道传统的承载

一个人所受恩惠莫重于父母,父母是生养我们的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谓五常,是家庭和睦兴旺的根本。中国诸子百家思想虽各异,但无不注重孝道。老人渴望孝道,因为其急需人赡养;中年人渴望孝道,因为其不可避免的走向老年;孩子渴望孝道,没有孝道也就没有慈爱;社会渴望孝道,没有孝道,社会将变得冷漠;国家渴望孝道,没有孝道,国人将不忠于国。

感恩——蕴含普世价值

第5篇: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或很少主动照料过父母,缺乏做家务的习惯和主动精神,缺乏反哺意识。另外,不少大学生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只顾着享受玩乐,生活追求新潮化、高档化,用父母的血汗钱与同学攀比且乐此不疲。学习则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不仅不为自己考虑,也没有顾及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有的大学生和父母意见相左,不是用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向父母提出,而是顶撞父母,甚至打骂父母,甚至发生杀父弑母事件。这些现象违背了中华传统的孝道,败坏了社会道德风气。究其原因,既有家庭教育的缺位,也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更有学校教育过分强调智力教育的影响。孝道行为的缺失非常不利于大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二、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及其可能性分析

自我教育既是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又是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必然要求。孝道教育,指的是教育者应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教育者实施以尊亲、悦亲和养亲为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孝德,以尊亲、悦亲和养亲为内容而自觉进行的思想改进和行为控制的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

(一)血缘亲情是自我教育的天然基础

《诗经•小雅•蓼莪》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意思是父母生我,教育我,挂念我,出入抱着我。为什么要“孝”?古人的解释也很简单,“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人间的慈爱与呵护都是首先来自于父母。血缘亲情是自我教育的天然基础。

(二)孝道文化为自我教育提供了良好课程

基于对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孝文化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高校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等包含孝道文化的课程,为大学生进行孝道自我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此外,源远流长的孝道文化也成为大学生进行孝道自我教育的良好的隐性课程。孝道是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不仅对中国传统政治、教化等有着深刻影响,而且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间艺术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大学生的优势为孝道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这为孝道自我教育提供了重要基础。大学生具备独立性、自尊性、成人感、自我意识增强等特点,为大学生进行孝道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

三、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对策分析

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孝道的知、情、行的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应抓住孝道的知、情、行等环节,系统学习孝道理论,激发孝道情感,养成良好的孝道行为习惯,提高孝道自我教育的成效。

(一)学习孝文化知识,提升孝道意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知行统一”。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大学生应系统而深入地学习孝道文化知识,引发对孝道文化知识的思考,加深对孝道文化知识的理解,从而能够真正接受孝道文化知识,实现大学生孝道意识的提升。当代大学生在中小学已接触到孝道文化知识。在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大学语文”等课程中,大学生也会进一步学习孝道文化。但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孝道文化知识十分有限,深度不够。此外,在孝道教育的方式上,学校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忽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孝道认知和孝道行为的脱节。首先,可以系统深入地学习孝文化知识,了解孝道的一般理论,具备广泛的孝文化知识,提高自身孝文化修养。应倡导读经典书籍,如《论语》、《孝经》等;应倡导反思精神,认真反思传统孝道的精华与糟粕,反思对孝道的偏见,用“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观点赋予传统孝道思想以时代内涵。其次,可以采取多样方式学习孝道文化。可以开展对孝道文化知识的讨论和辩论,使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孝道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观点。例如,探讨“大学生孝道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能更深刻地认识并弘扬孝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此外,可以开展孝文化知识大赛等。

(二)倡导自我反省,激发孝道情感

孝道是“发乎于情”的行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是血肉之情,是最淳朴、最深厚的亲情。《吕氏春秋》云:“故父母之与子也,子之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亲。”这种血肉之情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也正是孝道得以存在的情感基础。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孝道是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催化剂,是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在认知基础上,面对父母的无尽的爱,大学生应经常反省自己是否体会到父母的无私奉献,是否懂得照顾关心父母,是否尊重父母,是否严格按照孝道伦理规范的要求监督、约束和克服自己的不当言行,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对得起父母付出的艰辛汗水甚至血泪,是否满足了父母对自己的成就期待等。大学生从血肉亲情出发,通过自我反省,不断激发孝道情感,从而促进自己将孝道付诸于实践。

(三)将孝道思想付诸实践

第6篇: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

    一、中国传统孝的内涵及其双重影响

    1.孝的内涵及其内容

    养亲敬亲是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内涵。“孝”兴于周代,它不仅是一种伦理道德,还是一种社会规范,是我国古代解决养老问题的道德和行为准则。主要包括尊祖敬宗、生儿育女、敬亲、奉养、侍疾、善终。

    (1)尊祖敬宗。这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尽孝的主要内容。《礼记?祭统》:“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又云:“事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尽如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可见“,孝”的对象是祖先“,孝”的方式是祭祀。

    (2)生儿育女。西周“孝”的另一内涵是生儿育女,我们所熟悉的《诗经》,其中大部分作品成文于该时期,诗中不乏关于生儿育女的内容。《周颂?闵子小子》:“于呼皇考,水世克孝。”朱熹《诗经传》云:“孝子,主任之嗣子也”。[1]这里的“孝”都与生命延续和后代有关。

    (3)敬亲。中国传统“孝”的精髓在于对父母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论语》中记载,在子游问孝时,孔子答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子夏问孝时,孔子进一步指出“: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2]毋庸置疑,孔子认为“孝”首先要敬亲。

    (4)奉养。即赡养父母,这是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也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论语?为政》:“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2]《尔雅?释训》有“:善父母为孝。”《礼记》中也说要“生则养”。可见,奉养是“孝”之最基本义务。

    (5)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侍疾”就成了孝的内容。《礼记?曲礼上》云“: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疾止复故。”“孝”,就是老年父母生病时,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6)善终。子女对父母的“孝”,是贯穿于父母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3]孔子简言之:“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

    可见,中国人非常注重“孝”。天下之大以“孝”为大,行百里之首以“孝”为先。在丰富的孝道养老思想中,既有传统美德的凝结,也有旧文化的积淀。我们应当辩证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孝的正负效应

    “孝”具有双重效应。今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孝道时,应当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把握其积极功能和消极影响。

    (1)孝的积极功能

    “孝”道有助于解决家庭养老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传统“孝”的奉养思想,为老人提供物质需求,有助于老人“老有所养”。第二,在敬亲方面,孝道思想保证了老人的精神需求。孟子说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4]因此“,孝”的意思就是要赡养、侍奉老人,尊敬、爱护老人。就是说,孝亲敬老要满足老人的物质需要,更主要的是满足老人的精神需要。第三, 传统“孝”道规范了人们的观念, 可以陶冶人性、推动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以孝治天下”中的“孝”更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剂。

    (2)孝的负面影响

    产生于奴隶社会的传统孝道,在封建社会时期得到广泛运用“,孝”具有封建色彩。其一、孝道宣扬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的奴隶主义。在封建社会,按照婚姻制度和封建“孝”的要求,子女的婚配嫁娶完全由父母包办。封建孝道不仅要求子女按父母的意愿去嫁娶,而且要求婚后不论什么原因都须生子。如婚后无子,父母生活无着落,家业无人继承,是对祖先最大的不尊。于是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千之罪,莫大不孝,不孝之大,无过于绝祀”。[5]其二、忠孝相通,移孝忠君。《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3]古代统治者鼓吹和倡导孝道,造成民间“愚孝”盛行,与其说是为了让老百姓明白“为子之道”,从而更好地孝敬父母,毋宁说是为了使臣民顺从忠诚,它是通过把子女对父母的“孝”移植为臣下对君王的“忠”来实现的。中华民族传统孝道养老思想十分丰富,既有利于解决家庭养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因素,又参杂着“愚孝”的文化糟粕。我们应当科学认识、弘扬和传承优良孝道文化,为构建我国现代社会养老制度做贡献。

    二、现代社会养老冲突及其成因分析

    1.养老冲突及其表现

    (1)养老冲突的涵义

    “冲突是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统一体由于至少一种的心理关系形成或者至少一种对抗性的互动关系形成连接起来的社会情况或社会过程。”[6]冲突是矛盾的表面化,养老冲突常常用来形容养老问题矛盾突出,是养老不和谐的产物,它是指子女、老人和社会之间因为养老基金(或精神慰藉)需求与供给不足而形成的对抗性社会现象。主体包括子女、老人和社会,三者构成养老冲突复杂的矛盾结构,冲突的客体是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和满足。

    (2)养老冲突的表现

    养老冲突表现为三种关系: ①子女与老人的冲突。这是养老冲突常见形式。因生活观念、工作时间和经济状况差异造成相互争吵、纠纷、遗弃老人等一系列冲突。②子女与社会的冲突。子女和社会相互推脱责任,子女不愿或者出于能力所限把赡养老人的义务置于社会,社会对子女“不孝”的行为进行监督或惩罚形成冲突,这种冲突容易损害老人权益。③老人与社会的冲突。老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源于老人对社会的贡献与社会给予老人的回报不对等,或者是社会不能为老人提供基本养老生活保障。

    2.养老冲突成因分析

    (1)孝道缺失是产生养老冲突的重要原因子女缺少基本的奉养和敬养,对老人不理解、不尊重和不支持,造成养老冲突。老年人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处于弱势,需要年青一代子女的关心和照顾,但许多子女对老人的生活不闻不问,导致冲突加深。有些远离老人的子女定期给予老人物质奉养,却很少在精神上给以老人慰藉。殊不知,孝敬老人既有物质方面的(奉养),也有精神方面的(敬养),满足这两个方面才能真正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2)现代家庭子女多重角色导致养老冲突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现代家庭子女数逐渐减少,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形成了一对年轻夫妇要供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的现状,即“421”的家庭结构模式。同时社会出现了“重幼轻老”的代际倾斜,社会资源从老一辈转移到年轻一代手中,哺育和反哺育这一环节出现了断裂现象,一家人的希望完全转移到了下一代身上,而漠视对父母等老一辈的关心和照顾。加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不少子女陷入角色冲突,年轻人一方面需要花时间自我充电,补充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家庭、赡养老人。子女社会角色的多重性,使其在赡养老人上力不从心,无法满足老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3) 养老制度不完善是养老冲突存在的直接原因

    当前,我国养老存在的现实问题是,许多子女连“能养”的条件都不具备,更谈不上“善养”。我国养老制度十分不完善,尤其在占据我国老年人口70%以上的农村,老人的权益就更难保障。交通和信息的落后,使许多成年男女距离老人遥远,与老人的联系非常有限,老年人由于孤独、饥寒、疾病、受虐导致的自杀现象时有发生,这无疑加剧了养老冲突。我们提倡子女孝敬老人,但养老不能只依靠孝道,需要建立一种社会化的养老制度,让老人真正老有所养,安度晚年,让他们不再依赖子女,衣食无忧。所以,应当构建新型的现代养老制度“,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三、构建以社会福利为基础的现代养老制度

    2008 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 1.6 亿,是世界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到 2025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近 3 亿,约占总人口的 20%,80 岁以上的老年人数也将达 2500 万人。”[7]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今天,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养老制度,就成了公民和国家共同的历史使命,如果“把孝道理想化,拔高到可以无所遗漏地解决养老需求的程度,既不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的现实,更不可能符合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8]“国家承担对国民尤其是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年公民的生活保障职责,正是中国走向现代政治文明的表现。”[8]

    1.现代养老制度的实现途径

第7篇: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

关键词:孝文化;大学生;缺失;重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28-03

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文化就是孝文化,孝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笔宝贵资源。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孝文化教育必不可少。可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数字信息化以及物质丰富化,少部分大学生的行为颠覆了传统的孝道并产生道德滑坡的现象。所以,重构孝文化对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一、孝文化的含义、内容及现实价值1.孝的含义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其他一切道德由它产生。孝是子女对父母衣食住行的保证,是对父母真诚的关心和照料,是报恩父母并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孝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含义和要求也不完全相同。但孝的基本内涵大体可以分为:小孝、中孝和大孝。小孝是“养亲”,指爱亲养亲的自然情感;中孝即“敬亲”,要在敬的基础上赡养双亲;大孝为“顺亲之志”,成为父母希望我们成为的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要求后人继承先祖遗志,光宗耀祖。

纵观古今,我们认为“孝”是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行为,是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孝对传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艺、宗教、教育、风俗习惯或其他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孝在中国文化中承担着链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任。

2.孝文化的基本内容

孝文化对于现代社会以及未来社会的道德建设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孝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尊亲。孝的初始义是尊祖敬宗,生儿育女。后来演变为“善事父母”,包含赡养父母,敬养父母,侍奉父母,为父母养老送终。 ②不辱。要守身勿失,以防父母担心。要严于修身,保持自身高洁,要合理婉转劝谏、不盲从父母,不陷父母于不义。 ③敬养。以敬为孝,以诚为孝。为父母长寿感到高兴,为其年迈感到担忧,做到诚心诚意。

3.孝文化的现实价值

孝文化对中国思想道德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中国人始终将孝作为伦理关系的处理方法和判断标准,以塑造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1)孝文化的社会价值。①“孝是立身之本”,培养个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在孝的基础上提高素质,良好的素质促进人性的培养,所以,才能拥有良好的友道、师道、孝道以及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②“孝是齐家之宝”,能调节家庭关系,构建家庭美德。一个人有修身、管家之道,才可能有治国之道。③“孝是和谐之链”,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孝是中华美德”,孝文化教育能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今天,大力弘扬和重构孝文化,可以引导公民的理想信念,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④“孝是治国之道”,保证国家安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忠孝”相通,忠于祖国即孝于祖国,大于孝于双亲,在“忠孝不能两全”时应选择“忠”,这使我国拥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今天,孝文化能陶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2)孝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孝文化对大学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孝文化能增强个人修养,促进情感品性的发展,成为有良心、有爱心的人,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②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孝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精神,从而将道德情感扩展到爱民族、爱人民、爱国。③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运用孝文化的内涵促进学生“守身勿失”,严于修身,保持自身高洁,养成正确的人伦道德观、义利观等品质,从而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二、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现状及缺失的原因

1.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的现状

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孝文化现状,我们对72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调查(423人)和问卷调查(300人),其中,男生38.9%、女生61.1%;文史类50.3%、理工类45.3%、艺体类4.4%;大一37.5%、大二46.2%、大三9.8%、大四6.5%;农村籍67.0%、城镇籍33.0%;主干家庭31.3%、核心家庭58.9%、单亲家庭4.7%、重组家庭3.2%、其他家庭1.9%。调查结果如下:

(1)大学生对孝文化了解的程度。自我感觉“一般”的占37.4%、“了解”26.9%、“比较了解”26.0%、“不太了解”8.5%、“不了解”1.2%。大学生孝文化主要来源于家庭教育(79.0%)、学校教育(70.0%)、社会影响(60.8%)、课外阅读(44.4%)。

(2)大学生对孝文化认同度。“比较认同”的占51.8%,“非常认同”41.0%。有74.7%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提倡推广“孝”的社团,且有69.7%的大学生会主动参加关于孝文化的活动。大学生认为孝中最重要的是“敬养”(87.9%)。可见大学生对孝文化比较认同。

(3)大学生孝敬父母的意识与行为。感觉孝敬父母的意识“很弱”的2.1%、“一般”的48.7%、“较弱”23.2%、“较强”19.4%、“很强”6.6%。进一步调查发现,78.4%“记得父母生日”、18.0%“不太确定”、3.6%“不记得”;在父母生日时,55.1%“为父母送上祝福语”、26.0%“为父母买礼物”、15.4%“亲手为父母做饭”、1.7%“没必要过问”、1.8%“其他”;给父母打电话的频率是“一周1、2次”的60.4%、“一周3次及以上”19.2%、“一月1、2次”11.4%、“有事才打”9.0%;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暂时冷静,事后主动沟通”的65.3%、“对父母让步”的18.9%、“与父母冷战”8.5%、“自己正确就坚持到底”7.3%;关心父母主要通过“口头+行动表达”的48.2%、“默默放在心里”23.6%、“口头表达”17.0%、“行动表示”10.2%、“没想过”1.0%;对“是否做过让父母伤心的事”调查结果为“有,但记不清了”51.0%、“很多次”26.5%、“只有1、2次”18.0%、“从来没有”4.5%;“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的占86.0%、“不清楚”13.0%、“不会”1.0%。

(4)大学期间怎样才算尽孝道(多选)。选“专心学习,不让父母担心”的82.3%、“经常和父母交流谈心,让父母体会到关心”的80.6%、“多了解家庭情况,体谅父母”的76.6%。工作以后尽孝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在工作之余抽时间去看父母”的55.6%、“接父母跟自己一起生活,给他们舒适的生活条件”的31.9%。

(5)导致孝文化缺失的因素(多选)。选“孝道教育缺失”的64.1%、“重经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63.1%、“西方文化影响”41.4%、“三观的正常发展变化”28.8%;不孝敬父母的主要原因,选“不愿担负责任”的71.2%、“父母难以沟通、相处”66.0%。

(6)对进行孝文化教育的态度。选“非常重要”的53.0%、“比较重要”36.2%、“一般”8.9%、“不太重要”0.5%、“不重要”1.4%。

以上是总体情况的调查结果统计,但存在一定的性别、专业类别、年级、户籍、家庭结构差异。

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男生对孝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高于女生;女生孝敬意识比男生强,更愿意与父母沟通;男生更重视孝文化教育并更愿意参加孝文化活动;女生家庭责任感高于男生;男生更多反对把父母送进养老院。

专业类别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史类学生认为孝文化更多来源于学校,而理工类、艺体类学生则更多来源于家庭;艺体生孝敬意识最强,他们更愿意常回家看父母,多做点家务,在父母生日时更多选择买礼物。

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孝文化的了解、认同度随年级增高而上升,四年级学生孝敬意识最强,与父母的联系也最频繁。关于怎样才算尽孝道?一、二年级学生选择专心学习,不让父母担心的更多;三年级学生选择多了解家庭情况,体谅父母的更多;四年级学生更多会常和父母交心。

户籍差异主要表现在: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了解孝文化,孝敬父母的意识更强,更倾向于通过行动和语言来关心父母,更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并认为孝教育非常重要。农村学生更多认同孝文化和“敬养”,更反对将父母送进养老院,更愿意与父母交流,更支持建立孝社团和参加孝文化活动。

家庭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主干、核心和重组家庭学生更了解孝文化,更愿意承担家庭责任;主干家庭学生孝意识更强;重组家庭学生与父母联系、给父父母买生日礼物更多;主干、单亲家庭学生更多认为父母难以沟通是不孝的主要原因,而核心和重组家庭学生更多认为是自身缺乏责任感。

以上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孝”的意识和行动总体上比较好,但还不尽如人意,少部分严重缺失,相当部分还有待提高。比如,超过1/5的大学生记不清父母的生日,近十分之一的不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认为父母生日没必要过问,与父母发生冲突时与父母冷战,9.0%的有事才与父母通电话,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不孝敬父母的主要原因是父母难以沟通、相处。

2.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缺失的原因

(1)“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对大学生孝道的消极影响。“掌上明珠”“小皇帝”的出现形成了当代青年的自我中心主义等错误观念和思想,表现出自私自利,缺乏担当与责任感等问题。

(2)家庭孝道的缺失。传统的家庭模式和价值观正在变化。特别是一些父母外出务工、或忙于工作,而对孩子疏于思想情感交流和教育管理,一些父母缺乏教育管理方法和能力,一些父母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不良的行为示范等。

(3)学校孝道教育的缺失。许多学校重知识教育,轻德育,缺少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孝文化的教育。中小学重考试分数、升学率,大学重专业教育、考证就业,没有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4)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随着国家的全面改革开放、信息技术化、文化多元化,多元价值观在社会上广泛

传播,其中一些腐朽文化和有害信息也在不断地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这对孝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带来消极影响。

三、重构当代孝文化的途径

1.个人自我修养,是孝文化重构的关键

加强自我修养,将孝文化的精华内化为自身的信念是孝文化重构的关键。大学生要自觉学习孝文化,丰富知识储备,增强文化底蕴,践行孝行为,做到爱己及人,尊敬长辈,自觉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成为构筑家庭良好氛围的建设者和奉献者。

2.家庭教育熏陶,是孝文化重构的基础

加强家庭孝文化教育,陶养孝行为习惯是孝文化重构的基础。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十分深远,我国历来重视“家教”,并把“家教”看成是一个人修养的主要来源,所以,当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人品德行时常常说他(她)有无“家教”。父母要注重言传身教,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小熏陶子女的孝心、爱心、责任心,并养成行为习惯。

3.学校系统教育,是孝文化重构的主导因素

除了日常教师口授和力行示范外,学校主要通过宣传和实践来重构孝文化。孝文化的宣传,学校要健全和强化激励措施,宣传和表彰典型。学校可建立各种社团,开展各种有关孝文化的活动和讲座,利用好一些传统节日,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孝意识。

4.良好社会环境,是孝文化重构的决定性外因

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打造适宜青少年成长的生活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舆论作用,广泛宣传孝文化及榜样模范,提供正能量;二是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对孝文化注入新的内容、方法与活力,以赋予孝文化新的时代精神;三是将孝文化运用到实践中,主席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将孝文化实实在在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孝敬尊长的良好风尚。

5.孝文化法制化,是孝文化重构的有力保障

赋予孝文化以法律效力,让“孝”走上法制化轨道,用法律保护传统美德,以法律制裁不孝的行为,对青少年具有有力的教育、警示作用。

将孝文化作为宝贵的伦理资源,不仅适应中国的国情,而且意义重大。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和身份转化的关键时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修养,学习孝文化,形成孝敬尊长,热爱家庭、学校、祖国、民族的情怀。重构大学生孝文化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第8篇: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论语》;孝道;实践;传承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代表著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典籍之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12年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前是一个大变革时代,出生并成长于这个时代的“95后”大学生们,不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较少,传统的道德精神尤其是孝道在大学生价值观中也表现得极为淡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炎黄子孙,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从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论语》开始。

一、读《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编集的,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在历史发展中,《论语》的地位随着孔子或被尊崇或被贬低而起起伏伏。南怀瑾先生有一个有意思的比喻:“佛学像百货店……道家则像药店……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在南怀瑾先生看来,孔孟思想是中国人的粮食店,《论语》是我们的精神粮食。

1、读《论语》谈孔子

对于孔子,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谈上几句,可是真要详尽的讲述孔子是怎样的人,那只能套用一句话“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孔子”了。但是不论从何角度认识孔子,孔子的一些基本特性是非常明晰的展现在人们眼前。

(1)好学不倦。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几句话是孔子一生的写照。

孔子的好学,表现在对各种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知识,他就拜谁为师,因此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段话: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日:“汝奚不日: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一生都在追求知识,探求真理,真正是“朝闻道,夕死可也”。所以孔子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2)乐观幽默。电影《孔子》大制作、大背景、大阵容,在观看时更多感受是压抑,是忍辱负重,是磨难。但《论语》中找不到一个苦字,一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各种苦恼的事情,在他这里都是很可乐的。

孔子的快乐首先是建立在与人交往中。独自在学习探索中可以体会到快乐;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弟子交流中感受到快乐;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在不断的修养自己成为君子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快乐。

孔子的快乐又是建立在幽默自嘲上。当孔子与弟子走失后,有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将这些话转告孔子,孔子却欣然笑日:“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3)平等待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办私塾的人,他收徒的原则不拘一格。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因此他的弟子各个阶层都有,他都一视同仁。

孔子的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氛围很宽松,对学生也多是开导,学生在他的教导下也勤于思考。在教育中,孔子对学生以鼓励为主。他对学生的优秀总是大加赞美。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谓子贡日:“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些对话不仅反映出孔门多贤,也反映出孔子为弟子的成就而自豪的心情。

孔子对学生通达、宽厚,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亲密的关系,孔子与弟子,名为老师与学生,但感情深比父子。当颜回死了,他哭着哀叹:“天丧予,天丧予!”子路在卫国做官,在政治变乱中遇难,被剁成肉酱。孔子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哭的很伤心,不忍心吃肉酱,将自己家中的肉酱都倒掉。孔子对学生的培养和关爱也赢得了学生们的真感情,在孔子死后,众多弟子为他服丧,并为他守墓三年,其中子贡守墓六年。

2、读《论语》,谈做人

孔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社会是一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混乱局面。为了整顿社会秩序,挽救世道人心,孔子竭力主张恢复周礼。他不仅精通周礼,而且身体力行。在《论语》中随处可以看到孔子提醒人们如何为学、仁义、孝悌、交友、为政等等,可以说《论语》的中心就是做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育我们生活中人人有自己闪光点,我们要谦虚好学;“吾日三省吾身”教育我们要随时反省自我;“事父母能竭其力”教育我要孝敬父母;“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教育我们对他人要有恻隐之心;“泛爱众,而亲仁”教育我们要有爱心重仁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教育我们诚信是为人的根本,无信的人不会被人尊重;“过则勿惮改”是说要知错就改;“克己复礼为仁”教育我们要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社会……

纵观整部《论语》,这样警示的语句随时在提醒人们。今天和平时期,国家发展蒸蒸日上,但却付出了惨痛代价,一方面面临着人性异化、道德缺失、精神沦陷、人心不古等内部危机;另一方面面临着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社会不公、两极分化等外部问题。面对今天的社会现状,希望世人重新回到富有生机的文化历史传统中,再读《论语》,在传统文化的经典中,重寻自己的精神家园,恢复自己的人性,明了一个人、一个家、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今后该走的方向和路线,希望每一个国人都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论语》思想中的精粹。

二、悟孝道

孝,是一种最自然的亲情回报。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提倡“百善孝为先”。在《论语》中,有关孝道有很多观点。

1、孝心、孝行

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喜,一则以惧。”南怀瑾先生解释道:对于父母的年龄,儿女不能不知道;父母增长了一岁,儿女应当既感到喜悦又感到惧怕。喜悦什么呢?父母年龄长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惧怕什么呢?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终点越近。当为人父母时才真心明白“养儿方知父母恩”,也愈加想向父母尽孝。可总觉得时间还长,还来得及,一回首却发现父母已经老了,真正是“孝敬父母不能等”啊!

2、孝养、孝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仅仅养活父母不是孝。在孔子时代,有周礼的约束,人们的生活节奏很慢,尚且有人认为,只要养活父母就好了,保证了基本物质生活就好了。在今天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对孝的认识就更加不足了。因此对父母的孝不仅是让父母休息,自己承担一切,而要做到从内而外的孝,发自内心的孝。既要有心中的孝、行为的孝,又要有态度的敬。

3、孝思、孝继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人父母,最惊慌、忧虑、无助的时候就是孩子生病时。看到病痛中的孩子,父母除了自责没有把孩子照顾好之外,想的最多的就是:“让我替孩子生病吧,只要他健健康康的。”这种心情是子女做父母之后才能体会。

4、孝顺、孝谏

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又不违,劳而不怨。”人们教育子女,总会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是孔子很睿智,他认为子女在照料父母时,如果他们做事有错了,或者与自己的意见有不同,不是一味的顺从父母,而是要婉转的给父母提出。如果意见没有被父母接受,也不能大喊大叫,而是还要恭敬对待父母,不能违背礼数,替父母忧虑而不是怨恨他们。孔子说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你最亲的人是最伤不得的,你跟他们有什么意见相左,在说话的时候最好注意一下方式,好话也要好好说,“孝”不是绝对的服从。

5、孝丧、孝祭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意思就是当父母活着的时候,应按一定的礼节侍奉他们;他们去世了,应按一定的礼仪要求安葬他们、祭奠他们。这里没有虚谈什么是孝,而在实实在在告诉怎么做。对于子女,不论出于何种社会角色,但是在孝敬父母时都是一样的,尽职尽责,使家庭和谐,让父母高兴。

《论语》中,孔子对其弟子讲孝道处,远远不止上面几条,孔子论孝,看重的是精神层面的内容,要给父母以精神上的安慰,让他们生活得快乐。这些言论在今天依然是讲论孝道的经典语录。

三、重践行

孝道,最重要的就是孝心实践。今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但由于人们对孝道思想的社会价值和伦理价值缺乏公正客观的认识,使得孝道思想在大学生身上弱化淡化甚至异化了。传统的优秀文明成果需要我们一代代继承下去,今天的大学生们如何实践孝道思想呢?

1、学会珍爱生命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个观点其实在说不仅要关注父母的生命,而且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就是尽孝,全而生之,全儿还之。有人觉得这个观点很迂腐,唾弃了这个观点。认为“我的身体我做主”,不再为了父母保全好自己的身体,无所顾忌的对待自己的身体,反而有了太多的伤害。

资料显示,近几年来,中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国家,自杀成为我国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在和谐美好的大学校园,有些年轻的生命在这里结束了。生命只有一次,导致施行自杀者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对待生命的原因有很多,可是面临这样极端选择时,在最后的一刹那他们有没有想过父母?有没有想过如果他们离去,年迈的父母将怎样生活?有没有想过要为父母珍爱自己的生命?无论遭遇了怎样的挫折、磨难,背后总有父母坚定的支持,即使全世界放弃了你,还有父母爱的目光牵挂着你,这样还有什么坎坷迈不过呢?为了父母,珍爱生命,这就是尽孝。

2、学会感恩

古人云“为人生在天地之间,有四恩:感天地盖载之恩,日月照临之恩,国王水土之恩,父母养育之恩。”古人敬畏天地、神祗、父母、自然界的万物,对这一切都充满了感恩的心。孔子论“孝”中,一再强调要对父母感恩,要知恩图报。感恩之情是孝道之心的感情基础。在孩子年幼时就要培养他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一个人的一生,从小处而言,幼时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入学后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同学朋友的关照之恩;工作后有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老了要受到晚的赡养照顾之恩,只有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感激帮助他的人、主动学会帮助别人。

3、注重传承

第9篇:孝道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

关键词:论语;孝;启示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0007-02

“孝”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 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作为儒家伦理思想代表的孔子的“孝”的思想,内涵丰富,其中很多精华之处,至今能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孝”的思想的基本内涵

“孝”是子女仁爱父母的基本要求。“孝”的本意是“善事父母”。孔子认为,奉行“孝”的全过程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礼记》中也说:“生则养,没则丧,丧必则祭”,养、葬、祭是奉行孝道的三大问题。其中,重点是“事生”,是“奉养”,其次是“慎终追远”,包含有“送葬”和祭礼,即追念父母和先辈们。《礼记・祭义》篇根据孔子的思想,又明确指出:“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也为也,卒为难。”笔者又根据前人的归纳,重新将孝的思想分为养亲与敬亲、关怀与思念、顺从与谏诤、承志与立身、丧葬与追念等五个层次。

1.养亲与敬亲。养亲就是奉养父母,保证父母物质的需要,这是孔子孝道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传统孝道最基本的含义。赡养父母是子女对父母最低层次的孝。在“养亲”上,孔子原则性地提出了:“事父母,能竭其力。”即要求子女对父母,能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尽自己所有去满足父母的需求,使父母得以安乐、愉悦。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抚养大,子女成人后应当不忘养育之恩,有责任和义务好好奉养父母,首先保障好父母的物质生活需要,使其安享晚年。当然仅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 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 “宇宙之精华, 万物之灵长” 的称谓了。在《论语・为政》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是孝乎?”在表情上顺从父母也是恭敬的具体表现。养亲和敬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尽孝不单单是指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诚敬。外现应该是毕恭毕敬、和颜悦色,内显则是诚心诚意、发自肺腑,这才是真正的孝。

2.关怀与思念。孔子认为做子女的不仅应该做到赡养父母、对父母恭敬,而且要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触犯法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担惊受怕,使父母心神不宁;另一方面,作为子女,应该关心父母、温暖父母,有机会要陪伴在父母的身边,为父母排忧解难,这是将内心的恭敬落实到具体方面的表现。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要求子女在父母在时尽量不远游,远游便不能伺奉父母;如果外出时要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向,以免父母担忧挂念。思念便是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要时刻惦记着父母的安危。“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此句有人理解成不要使父母为子女担忧,子女便应该安身立命,爱惜自己。这揭示了孝行最起码的要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女不但要对父母恭敬有礼,而且要忧年忧疾,记住他们的岁数与生日,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一方面为他们的健康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的衰老和疾病而忧惧。所以,应该在父母有生之年更加孝顺,关怀并思念父母,这是孔子孝道思想的内在要求。

3.顺从与谏诤。孔子认为的顺从即“无违”。“无违”既有不违背父母意愿的意思,也有不违背礼制,按礼节伺奉父母的意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 孔子认为尽管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做子女的可以反复婉转地劝谏,至于父母有没有接受你的意见,那是另一回事。作为子女也不应有什么怨恨之心,仍应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亲,以恭敬的态度面对父母。“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告诉子女要怎样劝谏父母。事俸父母要委婉地劝谏,当规劝父母不听从的时候,为人子者仍要顺从父母,孝敬父母,不忤逆,不对抗。一方面,要顺从礼制,顺从父母的意愿,另一方面,在不妥之处要劝谏父母,但注意方式方法,这也是孝的一个重要表现。

4.承志与立身。子承父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提倡的孝的内容之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作为子女,应该继承父母的正业善道,并将其发扬光大,实现光宗耀祖,这无疑是最大的孝道。所谓“立身”者,就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孝之终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要有自己的理想,要为理想而不断地、勤奋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要磨练自己的意志,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使之保持健康,这是造就一番事业的基本条件。儿女有了事业上的成就,父母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

5.丧葬与追念。孝丧孝祭也是孔子孝道中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孔子说:“所重:民、食、丧、祭。”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所以,孔子说“丧事不敢不勉”。对于丧礼,孔子主张要有悲伤哀痛之情,同时又认为不应该铺张浪费。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对于故去的父母、先祖的祭祀,表达的是一种敬重、追念的情感,所以祭祀时关键在于虔诚与恭敬。“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样去做的人必然也会是个很有德的人,二者体现了孝道的始终如一。“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人子要表达出丧亲之痛,不在于把丧事操办得隆重,而是要通过办丧事表达出内心的悲戚之情。孔子认为,每个人生下来,有三年的时间是在父母的怀抱里,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享受父母的慈爱。父母去后,为人子的要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怀,所以有居丧之礼。“三年之丧”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处于子女之爱的情理。儒家强调,对父母的孝顺还提倡“祭之以礼”,而“则观其敬而时也”。祭祀父母关键是要“崇敬”和“守时”,其核心是要以崇敬的态度时时记住父母和祖先。追念父母和祖先,其形式就是祭祀。儒家强调追念父母、祖先,就是不要忘记他们。

二、“孝”的思想的现代启示

现代社会,各种利益竞相交错。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孔子“孝”的思想。譬如,孝讲亲亲,要求子女一切孝顺父母,甚至在父母有不义之举时,也要顺从。如果父母的不义危及他人利益、损害社会公平时,就可能因顺从父母,而危及他人、损害社会。又譬如,孝学说强调子女的一味顺从父母,讲父母在不远游,这不利于后代独立、创造精神的培育,易使人安于故土,不敢去闯世界,创天下。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就容易养成保守的精神。然而,在强调“以德治国”的今天,我们如何从孔子中“孝”的思想中挖掘并继承合理的、有意义的东西,这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孝敬父母。《孝经》 提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也是把“敬亲” 作为“孝” 的重要内容之一。“敬亲” 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的自然情感流露。它反映了人作为理性动物,在精神上的自尊要求和情感交流。它体现了人的文明和教养程度,是孝道中比“养亲” 要求更高的一种孝行。由于时代的急剧变革和两代人不同的价值观念,人们必然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出现“代沟” 。两代人应在相互理解与不断沟通的基础上,架起一座横跨“代沟” 的桥梁。这就要求子女对待父母应做到文明礼貌,一些小孩从小娇生惯养,调皮任性,在一定的年龄段甚至极易和父母顶撞,对长辈无礼。另外,在现代社会,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错误,也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不存在的,人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于父母的错误,子女应该谏诤,更要善于谏诤,对于父母所犯的错误,在感情上不要伤害、抱怨、憎恨他们,而应该具体地帮他们分析原因,热情鼓励他们改正错误,对于错误认识比较慢的父母,也应该持等待的态度,切忌简单、粗暴,更不要将他们的错误乱上纲上线。这是对“谏诤即孝”优秀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赡养父母。在现代中国社会,孔子“孝”的思想所要求的赡养父母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了。孔子“孝”的思想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奉养,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养,是一种爱戴。子女伺奉父母不仅应该满足父母日常所需的物质生活需要,更应该在精神、内心去敬爱父母。正是这种“敬”而引申出“爱人”的思想,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履行好自己的社会义务。《论语》中孔子和弟子宰我关于三年孝期的讨论,已经表明孔子的孝敬是基于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一种报答之情。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在温馨的父爱母爱下成长着。当然,一个感到幸福的人还应该能感觉到许多他人的关心与帮助。于是,在他有能力助人时,他又有了一种对父母及他人的照顾与关爱之责。人类正是在这种关爱与被关爱、帮助与被帮助中逐步战胜种种生存困难,克服种种精神迷茫,从而培养出健康的人格,感到生命的真实意义。孔子孝道中的敬爱之情永远是人类精神慰藉的良药。

3.慎终追远。孝丧和孝祭便是要求人们慎终追远;对祖先慎终追远就是感念祖先对个体生命的给予。孝丧和孝祭的礼仪让人们对生命肃然起敬,它要求人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生命;它也要求人们认祖归宗;追根溯源;感悟生命繁衍的不易;从而唤起对生命的珍爱;懂得敬畏生命;同时,它更要求每个人要有传递生命的责任。中国文化就是以血缘的代代相传理解生命的永恒不息,认为个体都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链条中的一环,要求人们将生命的种子传递到永远。其中养老送终是慎终追远的基本要求。这体现了我们对父母孝敬的始终如一,体现了对生命各个环节的重视。

总之,论语中的“孝”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包括孝在内的孔子思想的评价,必须建立在对其内容的充分的理解和准备的把握的基础上。正确的方法是对他进行结构转换,使其为现代社会所利用。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继承和发扬“孝”的思想的内核,为构建和谐社会而服务。

参考文献:

[1]金良年.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2]万本根,陈的述.中华孝道文化[M].巴蜀书社.2001年版.

[3]葛荣晋.孔子的“孝道”与构建和谐家庭[J].东方论坛.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