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范文

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 机械通气;感染;护理对策

机械通气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人工生命支持技术,是抢救危重新生儿的重要措施,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出血及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等严重疾病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使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1]。但其并发症感染是目前较为棘手的问题,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感染在医疗护理上防重于治。为此,我科护理人员在护理机械通气患儿时,除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还重视呼吸机使用管理,加强气道湿化,规范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从而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2],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感染的原因

1.1机械通气的时间近年来强调口腔和胃肠道定殖的细

菌吸入导致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 [3]为其主要机制,属于内源性感染。正常口咽部分泌物中,每1 ml含有107~108个细菌,即使吸入0.01 ml都会有大量细菌进入肺部而导致肺部感染。于凤琴等[4]报道,新生儿机械通气持续24 h内、24~48 h、48~72 h、72~120 h、7 d以上,气道分泌物培养率依次为26.55%、55%、93 3%、100%。可见通气时间越长,发生VAP的机率越大。

1.2感染途径呼吸机管道、湿化罐、复苏器等消毒不严,医护人员不注意洗手是造成外源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使用上述器械患儿痰培养与上述各部分的培养一致菌种达98%。有研究对上机24 h呼吸机管道和管内凝聚液的细菌定殖情况进行调查,近患儿端细菌污染率及浓度均高,机械通气后迅速定殖,2 h定殖率为63%,12 h为64%,24 h为80%,凝聚液形成速度平均30 ml/h,24 h后细菌浓度达2×105/ml,病菌通常与患儿痰分离出的一致,提示患儿口咽寄居的微生物是管道污染的原始来源,高污染率的凝聚液是VAP的重要危险因素。

1.3新生儿呼吸道生理特点新生儿气道相对狭窄,弹性纤维及肌肉发育不完善,管壁易变形、塌陷,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及纤毛运动差,不仅容易发生感染,而且可导致阻塞,出现呼吸困难。母亲的特异性抗体对新生儿抗感染免疫非常重要,极低体质量儿及早产儿免疫功能发育差,是由于过早娩出未能从母体获得足量的IgG,加上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能力不足,容易发生低IgG血症,从而容易发生感染。

1.4有创性操作经鼻或口插管,增加了将口咽的微生物直接接种于下呼吸道的危险性,气管插管会破坏会厌部正常屏障,减弱咳嗽反射及纤毛运动,气管导管气囊周围分泌物的淤积和下漏,使细菌极易进入支气管和肺部。放置胃管可以增加口咽部细菌定殖,导致口咽部分泌物停滞,增加了反流误吸的危险性。分析显示,放置胃管是医院内肺炎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1.5抗酸剂的应用及因素仰卧位易致反流及误吸,使胃肠道内革兰阴性杆菌逆行感染。有研究发现,在机械通气24 h内,患儿仰卧位也是获得性VAP的一个危险因素。正常情况下,胃液pH值约为1.0,胃内保持无菌状态。疾病状态改变了机体内环境及胃液酸度,重症患儿尤其是呼吸衰竭患儿常使H2受体阻断剂和抗酸剂,防治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进一步降低胃液酸度,增加细菌定殖。研究表明,当胃液pH值>4.0时,60%以上患儿胃液内有革兰阴性杆菌定殖。

1.6滥用抗生素虽然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可以提高VAP患儿的存活率,但是仅凭经验对没有感染的患儿使用广谱的抗生素是具有潜在危害的。它会增加多重耐药微生物细菌的定殖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了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与大肠杆菌和其他病原菌的多重耐药之间存在相关性,对ICU内患儿不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不仅导致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同时也增加了发生严重交叉感染的危险性。

2护理对策

2.1一般护理注意远红外线治疗台的温度调节,使患儿体温维持于36℃~37℃之间。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感染,每2 h翻身,随时更换湿污的衣物,每天用生理盐水擦洗双眼,必要时用红霉素眼药水点眼2~3次/d。注意输液速度,使用输液泵根据患儿血糖调节输液速度及糖的浓度。

2.2加强基础护理建立人工气道后,口咽部寄生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感染源。应口腔护理3次/d,也可局部使用非吸收抗生素,如:2%多黏菌素E、2%两性霉素B,防止口咽部及消化道细菌寄生。保持头肩部抬高30°,应用胃动力药可很好地防止误吸致胃食管反流。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始终保持清洁和舒适。

2.3保持无菌操作、环境清洁医护人员每次接触患儿前后必须严格洗手或戴手套,每个患儿床边放一瓶洗手的消毒液,气道吸引时更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室内空气应用紫外线循环消毒机消毒,室内物品、桌面、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拖洗,环境一定保证符合卫生部要求的Ⅱ类环境标准,病区全封闭,谢绝家属入内探视。

2.4呼吸机治疗器械的管理气道湿化液和湿化器内的液体必须无菌,24 h更换1次呼吸机装置(气路管道),复苏气囊消毒好备用,一次性物品绝不重复使用。喉镜、吸痰器、婴儿暖箱等所有医疗器械均要彻底消毒或灭菌后使用,并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由专人负责检查保养登记。

2.5物理治疗和吸痰每2 h翻身1次,并给予胸背部叩拍或振动,体

质量

3小结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症在医疗护理上防重于治。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机械通气的患儿时,除了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应重视呼吸机使用管理,加强气道湿化,规范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从而杜绝和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唐笑青.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护理与康复,2005,4(5)359-360.

2徐群力,耿艳丽.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2):83-85.

3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9.

第2篇: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纤维支气管镜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应用临床,已成为成人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小儿的气道狭小及不合作等因素,现患儿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术采用随机局部麻醉复合静脉镇静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我院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6例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5个月~14岁。主要临床表现:咳嗽者48例,明显气促者34例,有异物吸入史者14例,因支气管肺部感染而就诊者33例。

1.2方法 检查前对患儿充分了解并争取配合,明确检查目的,作好处理可能并发症的准备。>2岁的患儿,术前禁食8 h;1~2岁的患儿术前禁食6 h;6个月左右的婴幼儿术前禁饮、禁食4 h,可由静脉补充一定量葡萄糖。阿托品不作为术前常规用药。>6岁的儿童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任书平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天津 301700)

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诊治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6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小儿行58例次的纤支镜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明确诊断气道狭窄15例;食道气管瘘7例;肺出血6例;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25例次,18例次有细菌生长,阳性率72%;肺不张16例,以炎症为主占85.1% ,治愈率为92.2%;反复性肺部感染13例,治愈率87.1% 。结论 纤支镜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诊断及治疗双重作用,而且其安全性好,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中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采用局麻;

1.3支气管异物钳取 根据异物种类,部位及周围情况选择不同方法如骨片,笔帽类异物时选用鳄齿钳,塑料、气球碎片类异物选用钢丝钳,异物表面光滑如植物类(花生,黄豆)等,则选用网状套篮,糊状粉末状异物通过多次多部位生理盐水灌洗清除。对有反复咳嗽或呛咳、反复发生憋气或呼吸困难、反复发热、反复肺部感染以及不明原因反复发作哮喘患儿,尤其对婴幼儿,应高度警惕气管支气管异物等。有可疑病史应立即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2]。

1.4支气管镜检的安全性 与其他医学上的侵入性操作一样,电子支气管镜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的配合就显得至关重要。本组经电子镜术诊治患儿56例,术中、术后均常规进行吸氧,血氧心电监护,多数患儿治疗过程安全顺利,5例术中出现一过性低氧血症,退镜并给予增大氧流量后缓解。3例出现鼻部出血,以鼻腔黏膜出血为主,出血量较少,退镜后未予特殊处置而自行止血。2例出现术后发热,体温均在38.0℃以下,给予物理降温后热退。术中术后均无物过敏,喉头水肿,喉痉挛,呼吸心跳骤停,惊厥,气胸,纵膈气肿等严重并发症。

2结论

儿童支气管镜适应症广泛:①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②不明原因的喘息,纤支镜有助于查明气道阻塞的原因,部位及性质。③取异物,纤支镜在诊断和治疗气管异物方面较影像学检查更为直观、可靠,较硬支镜更为灵活、安全,由于其柔软可弯曲,取异物痛苦小,可深入到硬支镜不能达到的上叶或3~5级深部支气管检查,并取出异物。④不明原因的咯血或痰中带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⑤肺不张,肺部结节或块影,阻塞性肺炎,炎症不吸收,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异常改变者。⑥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 包括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 的病因学诊断,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标本进行培养等[3]。临床工作中如遇有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喘息、咯血,X线胸片提示肺不张、肺部块影、阻塞性肺炎、肺炎不吸收、吸入性肺炎,疑有食管气管瘘、支气管异物者,应考虑应用纤支镜检查和治疗。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的应用给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刘迎新,赵芳兴,王玮.电子支气管镜术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05(5):890.

第3篇: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住院患儿;呼吸系统疾病;疾病谱;研究

目前,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的常见疾病、多发病。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肺炎是儿童疾病死亡的首位原因,虽然全球针对肺炎已经研究出疫苗和抗生素,但是全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1年内的372 例住院患儿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资料,利用回顾性的方法进行研究。

1.2调查方法 首先将我院收治的,经检查确诊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病历,检出年龄在0~14岁的儿童。然后按照疾病分类及疾病名称以ICD编码为标准。

1.3统计分析 利用设计好的调查表,进行汇总(按第一出院诊断疾病进行统计)及 SPSS STATISTICS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我院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的基本情况 1 年期间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总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男性患者所占比例始终高于女性患者,约为女性的 1.8 倍。

2.2我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不同年龄组构成分析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以婴儿和幼儿居多,分别占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总住院人数的39.5%和 48.6%。

2.3我院儿内科住院患儿不同年龄组主要呼吸系统疾病构成(见表1)。

2.4我院儿科呼吸系统住院患儿病种构成分析 肺炎所占比例排首位,其次是毛细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排到第3位,其下依次顺位是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其它呼吸系统疾病 35 例,占所有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 0.15%。

2.51 年我院儿内科呼吸系统住院患儿病种及顺位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例数逐年增多,呈现上升趋势。当中肺炎均排在首位,其次为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住院患儿例数从各年度变化来看呈逐年上升趋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住院患儿例数从各年度变化趋势来看无显著变化。

2.6 1 年儿科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季节分布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冬、春季多见。

2.7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地区分布情况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城市比例多于农村。

3 讨论

根据以上情况得出,我院收治住院患儿人数有一个逐步升高的状态,体现在呼吸疾病方面,其他的疾病相对比较稳定。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多影响在年龄较小的患者身上,例如:婴幼儿这2个阶段,发病的季节体现在春季和冬季。据统计,在我院收治的患儿中,婴幼儿肺炎排在第1位。排在第2位的是毛细支气管炎位。据统计在过去的几年内支气管哮喘是排名第5位。儿童免疫力低下,容易被呼吸系统疾病侵袭。因此,研究儿童住院情况的特征和规律,可以为科学管理和服务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同时在现在大气污染较严重的状况下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作为参考。

4 结论

在观察研究中得出,我院近1年的收治住院患儿人数有一个逐步升高的状态,体现在呼吸疾病方面,其他的疾病相对比较稳定。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多影响在年龄较小的患者身上,例如:婴幼儿这2个阶段,发病的季节体现在春季和冬季。据统计,在我院收治的患儿中,婴幼儿肺炎排在第1位[1-3]。

参考文献:

[1] 陈春明, 杨平. 二甲医院 3 年儿科住院患者统计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0, 7(4):131-132.

第4篇: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预防

呼吸系统是和外部环境联系起来的,在通常平静的状态下,一个成人每天会有一万升的气体被呼吸道呼吸道内。成人的总呼吸面积约有100m2(3亿-7.5亿肺泡),在人进行呼吸的过程中,外部环境的一些细小的粉尘或者有害气体等,都会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从而引起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通常情况下,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表现主要是咳嗽、咳血、呼吸困难以及胸痛。而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哮喘病、肺心病、气管炎等等。

一、导致呼吸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1.吸烟

在吸烟的时候,烟雾进入到人体内部,首先适合呼吸道粘膜相接触,烟雾具有干热的特性,会刺激人体咳嗽,又会激发这些粘膜逐渐的干燥,并会导致慢性充血。人体系统受到这样的刺激之后,会促使呼吸道粘膜继续变得湿润,粘膜细胞会持续性的分泌出过量的粘液以保证湿润,而这些大量的粘液排除体外,就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痰液,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吸烟者都会或多或少的患有咳嗽和痰多的现象。

除此之外,烟尘微粒在烟雾中的存在要比空气中的存在多的多,达五万多倍,在烟雾的微粒中,存在更多的有害无纸化,会导致纤毛中度,受到损伤,凝固分泌的粘液,使得纤毛和粘液丧失了抵抗作用,对于人体无法进行有效的保护。这就使得很多的有害物质和细菌毫无顾忌的侵入到人体和肺部,导致一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长期吸烟者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甚至是肺气肿的疾病。

2.大气污染

有调查显示,当空气中的烟尘或二氧化硫的含量超过1000ug/m3的时候,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频率就会提高。而其他的有害物质或气体,比如二氧化碳、粉尘等,会对于支气管粘膜造成刺激,降低人体抵御机能的下降,让有害疾病更容易的侵害人体健康。事实证明,肺癌的发病率在工业发达的国家更高,这也说明了致癌因素中大气污染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问题。

3.气候因素

在秋冬的时候,由于气候的问题,人体比较轻易受到冷空气的侵入,使得呼吸道发生感染。秋冬的时候,天气比较干冷,鼻腔内粘膜会容易产生破裂,使得细菌轻易的侵入呼吸系统,造成疾病。

4.身体抵抗力弱

一些身体对于疾病抵抗力比较差的人,这是由于他的自身免疫系统比较弱。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疾病的防御系统,代表的是人体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能力,所以免疫力比较弱的人非常容易受到一些呼吸疾病的感染。小孩和老人相对来说免疫系统比较薄弱,所以更需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饮食和锻炼上重视,提高自身的免疫系统。

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

首先是需要保持心情的舒畅和高兴,事实证明,当人在情绪比较好的时候,免疫力就会得到提升,不会轻易的受到病毒的侵害;如果一个人一直处于忧虑的状态,自然的其身体抵抗力就会下降,很容易会生病。

其次,饮食方面要格外注意,营养的补充要适当。身体对于营养的需求是不可以减少的,也不能一味的强调补充。适当的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和维生素,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在饮食的控制上有做到饮食规律,不能一顿饥一顿饱。在日常的生活中多注重开水的摄入,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气候比较干冷,空气中的粉尘较多,水的摄入能够保持鼻腔内粘膜的湿润,有效的抑制病毒的侵入。水的摄入还能够促进身体内毒素的排除,保证身体环境的健康。

再次,保持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新鲜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去除或稀释房间内的粉尘和污染物。所以,房间内不要长时间的关闭门窗,适当的开窗通风换气,保持新鲜空气的注入;不要阻止阳光的照射,多晒被子,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有效的消灭细菌;在家中偶尔可以采取食醋熏蒸法,消灭细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个人的卫生尤其需要注意,多洗手,尽量减少脏手触摸身体;在室外的时候尽量避免到人口比较密集的区域,尤其是在比较疲惫的情况下,要站在空气畅通的地方。

此外,主动戒烟。吸烟的危害我们都知道,吸烟对于肺部的伤害尤其大,烟雾中的物质会对于肺癌起到直接的作用,而二手烟对于人体的伤害更是巨大。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主动的戒烟是笔畅有必要的。

当旁边有人吸烟的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所吸入的烟雾颗粒和有毒物质并不比吸烟的人少,根据科学研究显示,吸烟者所吐出的烟雾中,烟焦油的含量要比吸进去的含量多一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在国际对于吸烟致癌的调查中显示,致癌的人群中有一半的人是吸二手烟导致的。更多的实验调查显示,丈夫吸烟的妻子的肺癌患病率为丈夫不吸烟的1.6~3.4倍。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戒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当碰到周围的人或者是自己有咳嗽或者发烧、呼吸困难等现象的时候,有可能是呼吸系统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千万不可将其忽略,一定要进行及时的就诊检查,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这都是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内科学 第7版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钟南山 陆再英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篇: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 40岁以上 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8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195-02

肺功能检测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位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急性呼吸道感染之后和艾滋病并列的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在中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城市居民的第四大死亡原因,在农村地区则是首要死亡原因。因此,钟南山院士提出“有长期咳嗽、咳痰、气喘等肺部疾患的中、老年人,应该尽早并定期进行肺功能测定。此外,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如40岁以上的吸烟者、从属于有害气体接触的职业等应定期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本文通过对500例体检人员肺功能检查结果的分析,认为肺功能作为健康体检项目是必要的,尤其是40岁以上人员。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500例,均为我院2010年元月至2011年5月的健康体检人员。其中39岁以下298例;40岁以上202例。

1.2检测项目

采用意大利科时迈一体化肺功能测试仪进行检查, 测定参数有: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量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75),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25),最大通气量(MVV)。

附表 不同年龄段肺功能各参数下降例数的比较

参数判断

年龄段(岁) 例 VC FVC FEV1 V50 V25 MVV 阻塞 限制 混合

39岁以下

40岁以上 298

202 32

116 32

116 32

116

52

52 32

116 0

52 32

58 0

6

2 讨论

通过肺功能检查结果分析,正常人群中,也能发现肺功能指标有不同程度降低的人群,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不断增多的趋势。造成肺功能逐渐减退,呼吸系统疾病不断增多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2.1环境因素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中的许多因素综合地作用人体,在某些条件下可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的作用,在另一些条件下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大气污染 城市大气中通常会有一定量的有害物质(石棉纤维、沥青烟,油烟,焦炉气等)及某些潜在性危险,使城市居民肺功能受到损害。室内空气污染 现代人类活动是80%以上是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尤其是老、弱、病、残、孕、幼等人群在室内活动时间更长。当前,我国煤炭消耗量约占所有燃料总耗量75%以上,煎、炒、烹、炸等烹饪技术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之一。烧煤与燃料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悬浮微粒,烹饪时油烟所含的有害化学物质等也是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2.2不良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今社会,由于收入增多,交通发达等原因,人们尽情地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但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却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迅速增加。吸烟 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香烟的烟雾中有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丙烯醛、氢氰酸等,这些有害物质对呼吸道粘膜损害是与时间、数量的增加有显著相关性,最终造成气道粘膜增厚、管径变细、呼吸阻力增加,造成阻塞性肺损害。暴饮暴食,过多摄入蛋白质,脂肪和糖,运动却越来越少,导致肥胖。肥胖是最常见的健康危险因素之一,在美国超过1/3的成年人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并且肥胖的发生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肥胖者肺功能改变主要是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即肺活量(VC)明显减低,这主要是由于肥胖者过多的脂肪在膈肌、胸壁和腹腔内沉积,使肺和胸廊的顺应性下降。肥胖者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和小气道功能指标: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50)和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25)比正常人明显减低,说明肥胖者存在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障碍,其原因可能与上呼吸道周围软组织脂肪沉积,使气流受限。另外,肥胖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导致呼吸道感染。社会压力 压力对人体健康具有两面性。适当的压力对于健康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长期承受过大的压力,则会对人的身心造成危害。大量研究表明,过度的压力可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也包括呼吸系统疾病。

第6篇: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范文

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内科专家: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赵玉英

入冬后,心脏病复发病人急剧增多,在临床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分析其原因,除了与脑血管病相通的气候寒冷刺激血管收缩外,还有就是冬日节令较多,容易引起生活规律紊乱等因素。此外,冬季空气质量差,雾霾天增多,容易诱发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引起老年人心衰的原因之一。每年10月到次年3月,心内科的危重病人会达到一个高峰。因此,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在预防感冒方面要多费心思。因为一次普通的感冒,都极有可能引发肺部感染,造成心衰。

应对策略:

1.改变“每年输两次液”来调节心脑血管功能的陈旧错误观念。如果属于“三高”老人,要定期服用降压、降脂、降糖药,日常生活中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将锻炼时间调整为上午10点前后,改变清晨锻炼的习惯。此时太阳已经升起,气温升高,人体的血压也避过了“早高峰”的峰值,降低了晨练时发病的危险。

3.家人一定要注意老年人有便秘等排便困难的情况。当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大便秘结或前列腺肥大,排便过度用力时,会增加心肌耗氧量,极易引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

4.心脏病常爱盯上饱食后的老年人。因此,老年人应尽量遵循“饭吃七八成饱”的原则。

5.注意保暖。外出时,老年人要尤其注意保暖。

6.在吸烟的屋子里长时间打麻将是诱发心脏病的又一高危行为。因为烟草以及打麻将时激动的情绪,会刺激血管收缩和体内激素水平的分泌,诱发心脏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年人“倒在了麻将桌上”的原因。

骨折

骨科专家:河南省骨科医院髋部疾病研究治疗中心主任医师 陈柯

老年人在冬季发生跌倒骨折的情况比较常见,分析其原因,除了冬季穿着臃肿、行动不便外,日照时间短,老人体内帮助钙质吸收的活性维生素D转化减少,引起钙吸收不良,加快骨质疏松过程也是引起骨折事故易发的原因。老年人体质下降,运动系统退化,肌肉萎缩,缺乏力量,且视野变小,视力和听力下降,神经系统反射速度迟钝,如遇上雨雪天气,路面积雪或结冰、融化,更容易发生跌倒损伤。

相对于青年人,骨折对老人的威胁更大。因为下肢骨折最常见的如髋关节股骨颈骨折,治疗上比较困难,相当比例的病人难以愈合,还可发生股骨头坏死,诱发褥疮、肺炎、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

应对策略:

1.老年人在冬季要注意加强营养和室内安全锻炼。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定时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促使身体内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协助钙质吸收,以利于骨骼成分的更新。

2.家人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监管和照顾。尽量不要让老年人单独生活。年纪大的老人,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

3.提高室内温度,减少穿衣,以防过于臃肿影响活动。穿鞋要避免硬塑料底之类容易打滑的鞋。室内地面要时刻保持干燥,防止积水。如果老人有腿疼、腰疼的毛病,可酌情使用拐杖。

4.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脑梗、脑出血

神经外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专家 连伟

科里日常接诊的病人主要以中老年人居多。每年入冬后,老年患者的人数会出现3个小高峰,分别是刚入冬时、春节前以及春节期间。这3个小高峰客观上能反映出诱发老年人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

首先,骤降的气温会造成血管收缩、血黏度增高,增加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进一步说,为什么低温条件下,老年人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呢?低温可以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其次,寒冷的刺激还能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

再次,寒冷的气候还能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刚入冬或寒流来袭时,气温骤降,一些还没有来得及适应气候的老年人,很容易诱发疾病。而另外两个高危因素,则分别是春节前的劳累和节日期间生活规律被扰乱,以及大喜大悲的情绪。

应对策略:

1.家中常备血压仪。定时在家中或到社区医院给老人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值之内。

2.日常生活中,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因为老年人的生活圈子相对较小,一点点常人不以为然的小事,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而极度的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脑卒中等疾病。因此,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要注意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

3.“补”不等于要吃肥腻的、不易消化的食物。我国有“冬季进补”的民俗和养生习惯,但是即便在冬季,老年人也要遵循低油、低盐、低糖的清淡饮食原则。

4.要按时休息。不要长时间下棋或打麻将,以避免久坐;要适量运动,戒烟戒酒;不要经常熬夜,谨防过度疲劳。

感冒、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科专家:山西大医院呼吸科主任 许建英

老年人尽管并非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人群,但是,这一疾病对于老年人的威胁在于一旦没有及时控制,很轻的一场感冒,都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甚至引发生命危险。寒冷的气候让老年人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持续下降,这时“潜伏”于上呼吸道或被吸入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容易在此生长繁殖,兴风作浪;加上不少老年人原本就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高血压、贫血、营养不良等,抵抗疾病的能力更差,因此,每当天气变化、气温下降时,老年人就容易因感冒诱发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心脏病的老年患者,有可能因此而引起原有的心脏病恶化,进而诱发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

应对策略:

1.老年人要提前采取有效预防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措施。如平日要更多地关注天气的变化,避免着凉,也要避免“热感冒”。

2.应尽量少去或不去人口较多的场所。如商场、车站、集市,以防被传染上病毒和致病菌。

3.很多老年人患有哮喘病,应尽量避免外出。在天气较冷时,吸入寒冷和干燥的空气对哮喘病患者是很不好的,如必须出去,之前应喝一些温水,多穿几件衣服。最好是穿能够防风和防雨的衣服,这样可以帮助保暖。

第7篇: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死亡资料来源于2002―200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街道的户籍人口居民死亡证明书。所有死亡证明书均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分类。死因大类的分类方法按卫生部统一报表,分17类疾病。历年人口数和年龄组构成由浦东新区公安局提供。不明原因死亡或不规范填写均由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人员进行调查,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命统计专业人员执行质量控制。

1.2统计方法

粗率按历年浦东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调整,标化率按世界人口标化。减寿年数以1~70岁为早死年龄域。计算公式如下:

1.2.1潜在减寿年数(PYLL)是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是指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PYLL=Σai×di

式中ai=L-(xi+0.5),L是目标生存年龄(根据我国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平均寿命为70岁);xi是i年龄组的平均年龄,di是目标生存年龄内各年龄组死亡人数。

1.2.2平均减寿年数(AYLL)是指实际死亡年龄与寿命预期值之差的平均值。

AYLL=∑(ai×di)/∑di

式中ai为各年龄组年龄均值与期望生存年龄之差。

1.2.3减寿率(PYLL率)是指某地区人口中某年内平均每人寿命损失量。

减寿率=∑(ai×di)/∑Pi

式中Pi为各年龄组实际人口数。

2结果

2.1死亡率

2002―2006年沪东街道居民平均死亡率为7.26‰,其中男性为7.69‰,女性为6.81‰。用世界人口标化后平均标化率为7.30‰,其中男性为9.49‰,女性为5.64‰。男性标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

2.2年龄组死亡率

年龄组的死亡率除小年龄组外,男性和女性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上升,到70岁组快速上升(表1)。

2.3死因顺位

2002―2006年沪东街道居民全人群的前5位主要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内营代病),前5位死因占全死因死亡的百分比为88.15%。沪东街道居民男性前5位主要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营代病,前5位死因占全死因死亡的百分比为89.17%。女性前5位主要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营代病、损伤中毒,前五位死因占全死因死亡的百分比为86.94%(表2)。

2.4减寿年数

肿瘤所致寿命损失最严重,为4 227.50人年。其中男性恶性肿瘤减寿年数为2 505.00人年,女性恶性肿瘤减寿年数为1 722.50人年。男性平均减寿年数最长的为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传及寄病),达到14.43岁,女性平均减寿年数最长的为恶性肿瘤,为6.22岁(表3)。

3讨论

2002―2006年沪东街道居民平均死亡率为7.26‰,其中男性为7.69‰,女性为6.81‰。而2006年浦东新区户籍居民的粗死亡率为6.93‰,男性为7.44‰,女性为6.42‰。沪东街道的死亡率男性与女性均处于较高水平。

沪东街道居民的死因顺位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与浦东新区2006年前5位死因顺位一致,说明沪东街道可采用浦东新区统一的疾病防治总策略。

沪东街道前5位主要减寿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浦东新区2006年前5位主要减寿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循环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以及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两者稍有不同。

在发展中国家,传染病是造成早死的主要原因[2]。沪东街道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死因顺位为第6位,浦东新区为第7位,并且为男性平均减寿年数最长的疾病,达到14.43岁。说明男性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引起的早死现象需引起特别的重视。男性损伤中毒平均减寿年数也较长,为12.88岁,亦应引起相当的重视。

总之,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将是沪东街道疾病防治工作的新重点,应做好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健康促进,减少不良生活方式带来的危害。而传染病防治工作将继续加强,同时应积极参与“安全社区”的创建工作,注意劳动保护、安全教育工作,减少损伤中毒的发生。

4参考文献

[1] 孔灵芝.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状/发展趋势及防治策略[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1):1.

第8篇: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西湖区;居民;死因监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人口数据 由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2011年常住人口数据。

1.2 死亡资料的来源 该死亡监测数据信息由西湖区CDC提供;即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

1.3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国家死因监测数据与分析工具并导入SPSS17.0和Excel2003软件中并建立数据库,利用Excel2003软件编制WHO推荐的蒋庆琅法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利用SPSS17.0对死因的构成进行描述性分析。

2 死亡监测结果

2.1 粗死亡率 2011年居民死亡2674人,2011年总死亡率为6.02%。2011年男性死亡人数1546人,死亡率6.74%,女性死亡人数1128人,死亡率5.2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死亡情况见下表。

2.2 死因顺位 2011年主要死因的位次、死亡构成和死亡率见表。从西湖区总人群看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内分泌疾病,前5位死因死亡占全部死因的92.29%。

2.3 性别死亡率及构成比 2011年西湖区死亡率为555.87/10万,男性为622.66/10万,女性为484.42/10万,男性女性死因构成有差异(χ2=42.968,P=0.000),见表1。

2.4 前三位主要死因构成分析 死因监测结果发现,诸多死因里仅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这三类就占全死因的84.48%,三大类死因的死亡率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为545.74/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因的90.61%(2423/2674),成为死亡的首要原因。

2.5 居民期望寿命 2011年西湖区人群平均期望寿命78.94岁,男性期望寿命为77.61岁,女性期望寿命为80.5岁。男性婴儿死亡率及除80岁以上的年龄别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婴幼儿和老年人的死亡概率较高,详见表2。

3 讨 论

从2011年西湖区居民的死因监测的结果来看,居民的粗死亡率为6.02%。男性死亡率6.74%高于女性死亡率5.26%。造成这种原因,是与男性朋友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吸烟、喝酒、长期熬夜等,这些都是造成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重要因素,另外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上承担的压力较女性大很多,也是造成这一原因的重要因素。从死因顺位:2011年西湖区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内分泌疾病。其中,男、女性前5位主要死因相同,且均为男性高于女性。

2011年西湖区人群平均期望寿命78.94岁,男性期望寿命为77.61岁,女性期望寿命为80.5岁,去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去内分泌和营养代谢疾病死因后的期望寿命分别为81.75、81.56、79.86、79.61、79.14岁,损失期望寿命分别为2.81、2.62、0.92、0.67、0.2。可见,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是西湖区居民的寿命杀手,预防和控制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可以减少人群死亡率,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参考文献

[1] 方积乾主编.卫生统计学(第五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第9篇: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常规护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状况的逐步改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很普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各种老年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人数逐渐增多,尤其是呼吸疾病,呈明显的上升态势。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以老年人居多,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以满足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提高老年护理的质量。

1 针对日益趋增的老年呼吸疾病,规范性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爱心和细心,这是对一个护理人员最起码的要求:由于患者年龄较大,甚至多年受疾病缠绕,可能会出现焦躁不安、脾气无常、容易发火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的心情,给予患者最大的宽容,始终以微笑来对待患者。要细心观察患者的生活起居,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并做好交流和沟通。

1.2  一定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患者每天的饮水量不得低于1.5 L,并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增加Vit C和Vit E的摄入。帮助患者做好腹式呼吸训练,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通气量。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要及时提供低流量持续吸氧,并迅速报告给医师。

1.3  严格控制感染:在入院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而患者都伴有感染,所以,在没使用抗生素之前,一定要及时留取痰液,同时要注意留取的痰液必须是从深部咳出的,然后立即送去检验,不得拖延。在应用抗生素时切忌过早溶解,要留心药物的半衰期。用药期间应仔细观察痰量及痰液性状的变化,以验证和确定抗生素的效果。如果患者痰量过多,护理人员应及时记录每天痰量。留取痰液时一定要按常规操作,比如,标本容器应清洁干燥,取样一定要新鲜,送检一定要及时,等等[1]。

1.4  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口腔清洁对患有呼吸系统病变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样既能消除口臭,又能防止粘膜发生糜烂,并能有效预防霉菌感染的发生。如出现溃疡或口唇泡疹等症状,可用1%龙胆紫涂抹;涂抹1 h以内,不宜进食或喝水。口唇干燥可以涂上液体石腊油,以湿润口唇。

1.5  患者的痰液要及时排出体外:对一些痰量较多而自己又无力咳出的患者,一定要警惕出现痰液窒息的现象,护理人员要准备好吸引器等各种设备以保证及时排痰。要保证患者时刻有充足的水分,这样不仅能保证呼吸道黏膜湿润与黏膜病变修复,还有利于痰液的排出。一般情况下,患者每天饮水要在1 500 ml以上。水很容易透过细胞膜而被人体吸收,使人体器官中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增强。指导患者注意日常生活饮食,应给以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并鼓励患者经常锻炼身体,从而有效地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2]。

1.6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随时关注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体征的变化:观察咳痰、咯血的量、性质,呼吸困难的类型,胸闷气短的程度。注意咳嗽、胸痛的性质,咯痰、咯血的性质和量,气急、喘鸣等,并需熟悉酸碱失衡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尤其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情况,由于老年患者年老体衰肝肾功能下降,对药物耐受性差易造成药物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输液患者应控制输液速度,过多、过快都可能会引起肺水肿现象,甚至会导致心衰。特别注意静脉注射氨茶碱时应缓慢。总之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异常病情,护理人员应及时通知医师。

1.7  按医嘱应用药物治疗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患者呼吸衰竭时要慎用镇静剂,出现昏迷或者烦躁不安情况的患者一般禁用吗啡、巴比妥等药物,但在机械通气中需要患者主动抑制呼吸时例外。

1.8  在使用机械通气来辅助呼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8.1 看患者呼吸是否合拍。在通气量足够的情况下,患者呼吸应和呼吸器一致。如果通气量出现不足,就要考虑是否有痰液阻塞或肺内有严重并发症。

1.8.2 要按时给患者翻身、吸痰、拍背,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如呼吸不畅,一般原因是连接管道出现了漏气,或者痰流收到阻塞,以至于气道阻力增大。

1.8.3 要定时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送气的压力及机器的运转情况,防止连接的管道漏气及脱落。

1.8.4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参数,观察患者的意识神志变化,并做下详细的记录。患者如果出现烦躁、恶心、面色苍白、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状况,则应考虑是否患者存在氧中毒的可能,以及有否存在呼酸、呼碱中毒等现象[3]。

1.9 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应加强心理护理。安排患者进行适当的文体活动,如适宜老年患者的活动有太极拳、户外散步等。适宜的锻炼将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机体免疫能力,使患者形成有利于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1.10 治疗后期,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多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加强膈肌的活动,以增加患者的有效通气量。同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积极向患者宣传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知识。针对抽烟的患者,要科学地指导患者坚决戒烟。

2 参考文献

[1] 张  晶,刘向敏.老年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4(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