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矿产资源范文

科学矿产资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矿产资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矿产资源

第1篇:科学矿产资源范文

>> 百色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管理的分析及对策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及开发的几点思考 探究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及合理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勘查面临的形势及解决对策 酒泉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矿产资源态势及黑色金属矿产勘查规划建议 论矿产资源开发及采矿技术应用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研究 试论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勘查现状及对策 关于对矿产资源勘查及管理的若干思考 探索无公害采矿模式,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关于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问题探析 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简史 西伯利亚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对外贸易 浅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建议 浅述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问题的防治 鄂尔多斯市矿产资源开发补偿现状及完善建议 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EB/OL].

.

[3]胡强.《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改革[J].知识经济,2011,(22):145.

[4]许洪帅.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现状与基本对策[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4):106-113.

[5]杨梅,幸克坚.高师院校应重视数学语言表达与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谈高师数学教学如何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5):125-128.

[6]兰轶环.技校《电子电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职业,2011,(33):120.

第2篇:科学矿产资源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国土;矿产;管理;问题;重要性

矿产资源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将国土矿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同时科学发展观要求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创新矿产储量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将矿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建立矿产管理的新体制,把节约放在工作的首位,实现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新形势下加强国土矿产管理的意义

矿产资源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这就需要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在节约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对经济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加强国土矿产资源的管理,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1.1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要求要求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加强国土矿产资源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的资源,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对子孙后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果对其管理不够,就会引发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国土资源的管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1.2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土矿产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具有稀缺性,对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加强对国土矿产的集中管理,做到节约开发,明确各种管理责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国土矿产的管理,这就能够实现经济和国土矿产的可持续发展。

1.3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

作为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国土矿产的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需要提高认识,加强对国土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即解放思想和严格管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认真行使政府的职责。

2.国土矿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国土矿产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是在实际的国土矿产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管理的效果,对国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1对国土矿产资源管理的认识不足

在部分地区存在着对国土矿产资源管理认识不足的现象,缺乏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对其进行分析和管理,出现了浪费资源的现象,并且存在着开发不符合规定的要求,严重的损害了群众的利益,阻碍了国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2对国土矿产资源管理方法不恰当

国土矿产资源的管理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的体制,用于规范和约束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实现对国土矿产资源的有效管理,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缺乏健全的制度和相应的部门对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约束,严重的影响了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不利于国土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2.3缺乏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对国土矿产资源的管理依赖于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但是在我国的国土矿产资源管理中,管理人才方面严重缺乏,导致了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开采的不合理,难以充分发挥资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3.运用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土矿产管理策略

国土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需要加强对其管理,同时国土矿产资源管理涉及多个方面的利益,必须协调好各个利益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着手,运用科学发展观对国土矿产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3.1建立健全国土矿产调控政策

对国土矿产资源的管理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保证,因此需要建立健全调控政策,这就需要严格落实土地饱和责任制,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对出现侵犯农民利益和抢占耕地的行为要及时 的进行制裁,做到一查到底和严格处理,是国土矿柱资源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同时还要健全全国的各级国土矿产管理制度,将爱情对查处机制以及宣传机制的重视,整改工作的作风,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不仅要加大政府部门的管理,还要充分发挥基层的国土矿产资源管理的作用,规范农村中农民的建房行为,加强土地的集约使用,结合新农村建设,适当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幅度。

3.2进一步建立和改进国土矿产管理审批机制

首先,要以效率第一为原则,建立简洁实用的土地申报与审批机制。可以采用项目用地申报的方式,申报内容应该具体,特别要包括用地申请数、管理部门依法审核意见等。审批部门要综合衡量用地规模、农业补偿、环保情况和产业需求等多重因素,严格审核把关,必要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其次,要以服务第一为原则,改进用地审批办法。一是要规范收费,合理的制定收费项目,核定收费金额,简化缴费手续,对于未能按规定及时缴费的,要采取措施催缴并暂停项目实施,保证公平公正与国家税收。二是要做好服务工作,对于合理合法的用地项目要及时审批,同时也要做好规划,避免出现集中批地的现象。

3.3进一步规范国土矿产的后续监察与督管

对于已经审批的国土矿产项目,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项目依法正常进行,同时保障项目集约用地的原则,节约使用土地。 对在国土矿产使用中的违法乱纪行为要严厉惩罚。

3.4进一步加强国土矿产管理队伍建

首先,要加大国土矿产管理队伍的政策培训,提高他们对国家国土矿产政策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对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民的普法知识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自觉合理的使用国土矿产资源。

3.5进一步提高国土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国土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果管理合理,是能够有效提高其利用率的。首先,加大对地质勘探行业的投入,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探,力争找到更多的资源,同时通过建立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等方式综合利用矿产资源,通过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来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其次,要在用地的同时造地。要积极开发未使用的土地,改造贫瘠的土地,要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强规划,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总之,国土矿产资源管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对工作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矿产资源进行管理,提高利用率,真正的为人民造成。

【参考文献】

第3篇:科学矿产资源范文

关键词:矿产资源;地质工作;保障能力;黔西南州

1概况

(1)主要矿产资源禀赋状况。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东邻黔南州、安顺市,南抵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接云南省,北靠六盘水市。总面积为16804km2。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蕴藏量大。截至2016年底,全州共发现矿产30多种,有探明资源/储量的27种,包括能源矿产2种(铀、煤)金属矿产9种(铁、铜、铅、锌、锑、金、银、汞、钼),分散元素矿产2种(铊、硒),非金属矿产14种(砷、水晶、石棉、重晶石、冰洲石、萤石、硫铁矿、水泥灰岩、饰面用灰岩、砖瓦用粘土、砖瓦用页岩、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砂岩、陶瓷粘土)。矿产地共153处[1]。在发现和已探明的27个矿种中,金矿资源量位居全省之首,煤、金、汞、锑、铅锌矿等矿为本州的优势矿产,其主要矿产资源禀赋特点如下:金矿是黔西南州重要矿产组成部分,全州各县(市)都有金矿产出,已探明的资源/储量约300吨。预计全州黄金远景资源量约1000吨以上,探明的资源储量以贞丰占全州乃至全省之首,其次为兴仁、安龙、册亨和普安、晴隆。由于黔西南州的金矿赋存特点和超大的储量远景被中国黄金协会称为“中国金州”的美称[2]。(2)矿产资源勘查现状。黔西南州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以来,我州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发展加快,勘查开发取得的很大成绩,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在基本查明煤炭、金、锑、铅锌及重晶石等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及其资源远景的基础上,对全州的金、煤、铅锌、锑等集中分布区,开展新一轮找矿潜力评价与勘查,均取得了较好效果。随着中央和省级勘查基金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引导拉动了社会资金投入矿产资源勘查。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逐步建立和改善,勘查力度加大,煤炭、黄金等矿的勘查取得良好成效,其资源储量储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初步建成一批煤炭、黄金等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形成了煤炭、电力、化工和冶金等资源型重化产业[3]。矿业及其冶炼压延加工业已成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3)勘查和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黔西南州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显露出矿产资源勘查结构性投入不足、勘查工作相对滞后。主要矿产资源如煤、黄金等储采比下降。矿山地质工作比较薄弱,地质工作程度不高;矿业权设置欠合理,有的矿种探矿权设置过密,“圈而不探”、“以采代探”的现象时有出现。矿产资源利用方式依然比较粗放,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大,安全条件差,“三废”污染尚较严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多。(4)主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基本态势。黔西南州处于工业化初期、欠发达、欠开发的经济发展阶段,要实现历史性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更多的矿产资源支撑,提升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要把黔西南州建成贵州重要的能源煤化基地和黄金生产基地,需要安全稳定的资源保障;全州城镇化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建筑原料;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开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需要依托当地矿产资源。以上均对矿产资源的有效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黔西南州对矿产资源需求是一种长期趋势,矿业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因此,建立全州矿产资源安全稳定的供应体系,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根据黔西南州内矿产资源禀赋和矿产资源大现。据预测,到2015年我州煤炭需求将为0.35亿吨,累计需求。

2加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着力点

黔西南州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西部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之一的红水河—右江有色金属资源集中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滇黔桂金三角主要组成部分。已发现的绝大部分矿产资源都在地壳浅表层,中深部尚有较大的找矿空间。主要矿产资源潜力大,有提高保障程度的有利条件。通过分析黔西南州矿产资源赋存特征、勘查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等,笔者认为应从如下5个方面加强黔西南州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1)推进整装勘查、加强深部找矿、提高矿产资源查明程度。黔西南州由于优越的地理、交通、水、电、气候等人文自然环境,我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程度相对较高,以金、煤等矿产行业对黔西南州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随着近年来的强势开发,我州的金、煤、汞、锑、铅锌矿等优势矿产资源的保障年限越来越低。为了提高提高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推进整装勘查,加强深部找矿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州的一些重要成矿区带的深部找矿突破性的进展,如贞丰烂泥沟金矿、水银洞金矿、兴仁紫木凼金矿、太平洞金矿等大型矿床的勘查;主要控煤构造青山向斜、晴隆向斜、龙头山向斜等的煤炭勘查区,均显示我州优势矿产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其找矿深度可达1000~1500m。(2)科学找矿、优化地勘机制。尊重成矿规律,一是要建立地质勘查工作长效投入机制,经过近期找矿实际证明,要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必须依赖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投入;二是要充分发挥各局、各专业地勘队伍历史形成的专业技术优势与找矿勘查的地域优势,充分利用好地质专家在某方面、某矿种的专业优势及对某些成矿规律上的独到认识,使深部找矿更有针对性,从而少走弯路,降低勘查经费,缩短勘查周期。破除制度障碍,一是从全州利益出发,调整不同单位的利益取向,公开公益性地质勘查成果,公开矿业权设置及各级各类规划性成果;二是要调整、明确矿权设置,运用政府职能调控,整合重要成矿区带的矿业权,开展采矿权深部“空白区”找矿。(3)鼓励科技创新工作,提倡节约利用矿产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一方面,我州推进整装勘查,加强深部找矿,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依赖于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和和使用利用,重点是以成矿模式为指导,加强物探技术及钻探技术等综合手段在生产中的运用,关键是充分调动创新性技术专家的积极性。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勘查开发项目收益分配新机制,奖励找矿突破有功人员。另一方面,现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回收率低,采矿贫化率高,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严重问题十分突出。应鼓励矿山企业与地勘单位及科研院所加强联合技术攻关,一是研究金、煤、汞、锑、铅锌矿等主要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回收率、采矿贫化率的最佳指标,探寻最佳利用矿产资源的科学途径;二是开展新类型、低品位、多组分、难选冶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开发可替代资源;三是加强金、汞、锑、铅锌矿等主要优势矿产资源的尾矿开发利用研究,变废为宝,充分高效科学利用矿产资源,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4)加强矿产资源(矿产地)战略储备。黔西南州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矿产资源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全州交通、能源、通信、城镇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同时我州能源和矿产资源,有较强的组合比较优势。西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接替区,必将为黔西南州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提供更多的机遇。但我州矿产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增多,增储增产难度加大。重要矿产的可采储量增长缓慢,找矿特别是隐伏区及深部找矿难度增大。长期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瓶颈的压力增大,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5)政府主导、市场调控、合理布局。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政府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并以立法形式,明确政府与企业职能,建立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与使用机制。首先各级政府要出资建立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库。其次是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开展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例如从财政资金上支付矿山企业储备各级矿产品;鼓励一些有实力的大型矿山企业整合那些规模小、开发能力落后的小型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对主动勘查增加矿山储量的企业应税收减免的政策;鼓励企业和地勘队伍联合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国外去勘查开发矿产资源,从源头上占有矿产资源等。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国家石油资源储备机制其他短缺矿产矿种的战略储备可以比照进行。从管理制度上讲,一是要鼓励矿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加强低品位、难选冶等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矿产资源,同时,鼓励矿山企业研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拉长产业链条;二是通过政府调解和市场调控,加强矿产资源整合,将优势矿产资源向大型矿山企业积聚,并鼓励其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严厉打击滥采乱挖,采富弃贫等浪费资源行为;三是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规划开采规模,避免过度开采,造成竞相压价,优势资源不具备优势的局面,真正发挥战略矿产资源的战略意义。

3结论

通过叙述黔西南州矿产资源禀赋状况及分布特征,近年来勘查现状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提出加强黔西南州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具体措施。即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形成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战略持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要深化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实施地质矿产保障工程,加大对金、煤、汞、锑、铅锌等优势矿种、大宗紧缺矿种和重要成矿区带的勘查投入力度,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后备基地。全面实施矿产资源规划,建立战略资源储备机制,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按照“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要求,抓紧建立地质找矿新机制,尽快实现地质找矿重要突破。同时,要着眼全球积极拓展我国资源安全供应渠道。

参考文献:

[1]刘建超,桑炎涛等.加强矿业管理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J].中州煤炭,2008(1).

[2]朱东晖,崔宝宪等.地质找矿技术经济管理研究[M].地质出版社,2010(2).

第4篇:科学矿产资源范文

矿产开发时不注重开发方法,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威胁企业利益。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有着充足的矿产资源,但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要求企业在进行矿产开发时必须重视开发方法,减少资源浪费。近年来,我国矿产开发的强度越来越大,矿产开发作为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对我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但很多矿产企业人只要求进度,不重视开发水平。在利益的驱逐下,企业强化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有很大的漏洞,很多矿产频发资源浪费的现象,损害企业效益,因此企业应提高矿产开发的质量,确保资源合理开发,提高企业效益[1]。

二、变频技术的应用

(一)变频技术的具体方法

科学家在实践中总结,变频技术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与传统的技术相比,变频技术在实践中取得重大效果,不但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而且利于我国科学研究。变频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变频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机械行业和其他多个行业。在生产中,变频技术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因此受到各个业界的广泛应用。变频技术在矿产开发的过程中,节能效果更为显著。在矿产开发过程中良好利用变频技术,利于资源合理开发,从而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二)变频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我国矿产资源在世界排名居先,但人口压力过大,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排名落后,因此只有合理的矿产资源才能适应我国国情。近年来,矿产资源过度开采,致使矿产资源的总量飞速减少[2]。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使用矿产资源的公司日益加大,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但企业在开发过程中忽视资源的合理开发,造成资源浪费。变频技术能实现节能,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变频技术,从而实现对矿产资源有效节约。变频技术还可以降低矿产开采时造成的污染,这不但为我国环保事业做出贡献,更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变频技术的使用意义

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是最严重的开采问题之一,资源浪费影响矿业发展,对能源可持续利用和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威胁国民经济发展,矿产资源开采主要问题是资源浪费,通过变频技术降低矿产开发时造成的矿产资源浪费,保证开发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矿业生产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合理的矿业开发也有效提高开发质量,避免资源浪费。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资源的合理利用非常关键。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在生产和生活中只有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科学的变频技术增强员工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热情,员工对工作的内容有认同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生产力。矿产资源的是我国经济发展命脉,只有良好合理的矿产开发才能推动经济发展[3]。

三、结论

第5篇:科学矿产资源范文

>> 辽阳市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问题对策研究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 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分析及对策 地质找矿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探讨 广东省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经验与存在问题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分析及对策研究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试探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 金属矿山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分析 试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分析 非金属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进展 论青海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的若干思考 河南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分析 简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 地质找矿中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之我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国土资源部.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EB/OL.2013-07-27.http// /kczygl/kcgh/201109/t20110919_955369.htm.

3朱嵩,郭志忠.江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6.

第6篇:科学矿产资源范文

0 引言

众所周知,矿产资源的开采面临众多的困难,一旦处理不好地质方面的信息,很可能造成企业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对于矿产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必须有相应的信息技术作为依托,从而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地质信息,确保矿产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被广泛应用到地质勘查工作中,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地理信息系统凭借自身的独特功能,给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了可靠性的数据信息,减少了矿产资源开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给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时也使得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控制。本文就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希望为地质矿产勘查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1 地理信息系统及地质矿产勘查概念分析

1.1 地理信息系统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和图层处理技术,对收集的地表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显示,并利用建模对地理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规划、研究、分析和预测等的人机决策管理系统[1]。

1.2 地质矿产勘查概述

地质矿产勘查是指根据相应的推测技术,对埋藏在地表以下的矿产资源进行位置确认,并根据位置信息进行资源的开采。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对矿产资源信息的位置判断至关重要,必须有科学的技术提供保障。我国传统的地质矿产勘查是根据土质情况进行资源的位置判断,这种方法显然不能保障信息的可靠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得以诞生,使得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信息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从而促进矿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及重要性

2.1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

相对比其他地质勘查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更加全面的功能,不仅可以对地表以下的资源进行科学的定位,提供可靠的数据,而且还可以根据其计算机处理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收集、储存、编辑及显示等环节,从而给矿产开采提供帮助。

传统的矿产资源勘查主要是根据专家经验,对预测区域的地、物、化、遥等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并利用手工的方法,在图纸上定性圈定矿产预测靶区。应用此方法的矿产勘查评价,仅是处理数据信息,不能进行图形信息处理。另外,勘查评价过程难以将空间对象的复杂关系利用可视化呈现,评价结果的表达不够精确。相比于传统得到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具有的特点主要包括如下三点:

第一,地理信息系统综合了多种学科知识。它作为一项新兴科学技术应用,不仅包括地理学、地图学、信息科学方面的知识,而且包括了测量学、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第二,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它不仅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而且具有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

第三,地理信息系统是完整的解决空间问题的系统。它不仅改变了矿产资源勘查的体系,而且简化了勘查过程,从而提高了矿产资源勘查的效率。

2.2 地理信息系统重要性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诞生,给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一方面确保了矿产勘查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了矿产资源开采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由于勘查信息不确定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贡献。目前,地理信息系统不光被应用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在整个矿产行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促进了矿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3 地质矿产勘查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3.1 矿产信息规划中的应用

矿产勘查工作中的资料信息整理环节十分重要,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对整个矿产勘查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的对矿产勘查工作中的资料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有效保障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确保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主要得益于该系统具备空间信息的计算和分析能力,可以很好地对数据信息进行判断,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质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环境被破坏。由此可见,地理信息系统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2 绘制地质图像中的应用

绘制地质图像是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关键一步,通过绘制地质图像,让勘查人员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地形结构,从而为矿产资源开采提供必要保障。地理信息系统不但可以对矿产资源进行位置判断,而且还具有图像绘制功能。它可以将地质资源信息进行整理,同时将其绘制成地质图像,方便人员进一步了解地质矿产资源的位置信息。但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地质图像时,相关勘查人员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必须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图形的绘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信息处理和图像绘制两个功能的结合,绘制出科学、合理的图像信息,从而提高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效率。

3.3 定量分析地质中的应用

在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中,除了矿产资料整理规划和图像绘制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定量分析环节,这在整个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确保地质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定量分析的效率和质量。因此,目前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定量分析环节都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可以对地质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并且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保障定量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从而为矿产资源勘查事业的发展提供条件。

4 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中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上文分析了矿产资源勘查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可见地理信息系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是,地理信息系统在矿产资源勘查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无法更大程度的推进矿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想矿产资源勘查事业更加稳步发展,就需要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4.1 网络化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时代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使得网络化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要想高效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就必须要掌握相应的网络信息技术,并将其充分利用,实现网络化的发展理念,从而确保勘查工作可以适应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4.2 智能化发展趋势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使得矿产资源勘查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地理信息系统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推理能力较差,不够智能化,这就给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信息系统必须朝着智能方向发展,才能适应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需求。因此,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与智能控制系统相结合,通过智能化的思维模式,建立高效的推理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矿产勘查的效率和质量,为矿产勘查事业的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

第7篇:科学矿产资源范文

【摘要】矿产资源利益是指矿产资源具有的能对人们包括物质、精神、生态需要在内的各种社会需要的满足。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对私人效率的追求促使财富快速增长。然而私人效率与社会公平相冲突,使得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社会环境代价和生态环境代价。公平分配矿产资源利益既能矫正片面关注“效率”的偏差,又可降低或杜绝社会代价的继续付出。公平分配矿产资源利益是使各应然主体得到其应得利益,而不是简单地平均分配,它包括矿产资源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关键词 矿产资源利益;利益分配;公平分配

【作者简介】落志筠,内蒙古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长期以来,“效率优先论”指导下的经济建设关注利益分配的效率目标,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也是如此。然而,抽象的“效率优先论”没有明确地界定效率的内涵,导致了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主要表现为私人效率,而非社会效率,产生了私人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冲突。以私人效率为目标的利益分配模式带来了财富的激增,但这却是以贫富悬殊的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牺牲了社会公平。公平是法律的基本价值追求。我们应按照公平法律原则的要求分配矿产资源利益,确保矿产资源各利益主体充分地获得其应有的利益,保证主体适当享有权利的同时适当承担义务,确保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一、矿产资源利益概念

(一) 矿产资源的法律概念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种概念,但是学界对矿产资源的定义多是从地学、经济学角度出发,强调其地质成矿性和经济可采性,而没有使用自然资源属概念来定义。我国立法使用了这一定义方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二条中指出:“矿产资源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气态、液态的自然资源”。这既立足于自然资源属概念,又指出矿产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相区别的地质学属性,更为准确和科学。结合自然资源的法律概念,笔者认为,矿产资源主要是指那些在人类能力范围内能为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带来福利的,经漫长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固态、气态、液态的自然生成物,同时还包括生成这些自然生成物的环境功能。

(二) 矿产资源利益内涵

矿产资源利益是指矿产资源所具有的能够对人们包括物质、精神、生态需要在内的各种社会需要的满足。矿产资源利益的范围取决于矿产资源本身的范围大小。由于矿产资源的概念跳出了传统只关注其客观形态而忽视其环境功能的窠臼,因此,矿产资源利益的范畴也更加广泛。

首先,矿产资源利益的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矿产资源利益主体就是矿产资源利益的拥有者。利益是相对于一定的利益主体而言的,不属于任何主体或者没有主体的利益是不存在的。矿产资源也不例外。矿产资源利益在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下变为现实,其利益拥有者包括在利益产生和实现过程中所有的贡献主体,包括资源所有者、资源开采者、资源地居民以及后代人。其次,矿产资源利益的内容范围也进一步延伸。所谓矿产资源利益的内容,是指矿产资源利益包含的具体利益,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矿产资源利益的内容并不相同。从时间维度上来看,矿产资源利益包含代内利益,也包含代际利益。前者是指当代人的利益以及衍生的利益分配,后者是指后代人享有的利益以及其衍生的利益分配。从矿产资源利益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将矿产资源利益分为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矿产资源可以为主体带来的经济上的好处包括开发矿产资源、出售矿产品获得的销售收入以及矿产资源出租、矿权作股获得的收入。矿产资源也具有社会利益满足的特征,既为人类社会带来积极追求的那些利益,如对社会就业、科研、美学、史学价值的满足,也带来人们所不追求或不希望的负利益,如贫富分化、社会冲突等。矿产资源本身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具有生态环境利益。

二、公平分配矿产资源利益的必要性

(一) 矫正片面关注“效率”的偏差

效率与公平是利益分配中的两个重要砝码,然而“效率优先论”一直主导着利益分配,体现出利益分配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价值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表述较为直接地表达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但这不能作为一般性的结论。因为从本质特点上来说,效率的内涵主要是体现在经济层面上,而公平的含义除了具有经济意义之外,还具有政治和伦理意义,两者并非是对等的概念。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效率优先论”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公平价值。上个世纪80 年代,对于地下资源提出了“有水快流”的方针,即只要有资源,无论用什么方式、什么方法,只要能加速开采,大幅度增加产量,就可以变死宝为活宝,促使各个矿产企业和个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此方针指导下,全民办矿,掀起了大规模的群采,矿业产值迅速增加,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然而,“效率优先论”的理论并未对效率的准确内涵做出明确说明,导致无法判断这种效率是谁的效率,主体不同决定了行为优劣的区别。若这种效率是私人效率,则必将在短时期内体现出对社会效率的提高及促进,但更长时期内必然是对社会效率的损害。因为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私人效率的提高不意味着社会效率的提高,反倒会损害社会效率,进而与社会公平相冲突。事实上,长期的实践表明,我国“效率优先论”下的“效率”恰恰是私人效率而非社会效率, 与社会公平产生严重冲突。

“效率优先论”强调先把“蛋糕做大”,然后再去分配蛋糕,在分配蛋糕的过程中体现分配得公平,这表面上看是无懈可击的。但是这样的制度设计却存在一个重要缺陷,那就是在将蛋糕“做大”的过程中,利益分配的决定权已经发生了转移,掌握在矿山企业手中而非社会,握有大量矿产资源利益的矿山企业是不会主动承担社会成本,将矿产资源利益公平分配的,因此,强调在制度设计之初关注公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矿产资源利益公平分配制度利于矫正片面关注私人效率的分配制度的偏差,实现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效率与公平的完美统一。

(二) 降低或杜绝分配不公付出的代价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私人效率与社会公平冲突的后果,使财富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通过矿产资源利益公平分配制度能平衡这种不公平,降低该代价的继续付出或杜绝此种代价的加剧。这个代价突出表现为财富悬殊的社会环境和恶化的生态环境,以及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且难以挽回。一方面,因分配不公产生了诸如矿产资源浪费、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以及、社会腐败和社会治安状况不断恶化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矿产资源开发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因矿产资源耗竭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支撑利益的损失,侵害了生态环境原本的完整性以及其功能的完整性;矿业开发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对其他环境要素的侵害,进而侵害人们赖以生存的生存生活环境并危及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公平的视角分配矿产资源利益可以有效地降低因利益分配不公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概率,也有利于在环境保护中激发更多保护主体的热情,减少生态环境损害的继续发生。

三、矿产资源利益公平分配的法律内涵

(一) 矿产资源利益公平分配的含义

矿产资源利益公平分配是为了矫正片面追求效率的分配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是指凡是参与矿产资源利益创造的各个主体,在利益实现后有权按照固定的原则或事先的规定公平地获取其利益;在利益分配过程中,要保障所有主体均能获取利益,且其获取的利益应当与其做出的贡献相匹配;公平分配矿产资源利益在于实现主体利益的和谐,而不是利益的平均分配。

(二)“公平”的法律内涵

作为利益分配规范的法律,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应当坚持公平的价值追求。那么,在矿产资源利益分配中,法律应当如何实现公平呢?笔者认为,首要的问题即是要明确矿产资源利益公平分配制度中的公平指什么。简言之,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公平既包括代内公平,又包括代际公平。

1.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代内公平。代内公平,是指代内的所有人,不论其国籍、种族、性别、经济状况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利用自然资源和享受清洁、良好的环境均有平等的权利。代内公平包含当代人中部分人发展不应损害他人利益的内涵,要求不同区域、人群,因环境污染与保护治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所引致的成本与收益的公平负担与分配。

矿产资源利益分配过程中,既产生代内公平问题,又产生代际公平问题。代内公平是代际公平的基础,只有妥当地解决代内资源利益分配公平问题,才有可能谈到解决代际之间的公平问题。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涉及到的代内公平问题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命题,它既涉及到不同的国家之间对于矿产资源利益分配问题,又涉及到一国内部对于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公平问题。本文所提及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代内公平仅指在我国一国之内的公平问题。在一个国家内,代内公平是指同一代人公平地获得对于生存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共有的环境与资源,它意味着所有人有权得到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基本满足。但是目前矿产资源分配领域的代内不公平现象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国家作为矿产资源的所有者,其所征收的资源补偿费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其所有者权益,存在所有者权益流失的情形;矿山企业特别是能源矿山企业,从能源开发过程中获取了巨额利润却没有承担其造成的外部性成本;资源地原住居民原本生息繁衍的土地因资源开发而受到侵害,生存环境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矛盾的出现恰恰是由于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没有实现公平,以至于各利益主体间出现了利益不平衡甚至是利益冲突。

2.矿产资源利益分配的代际公平。代际公平要求以空间同一性、时间差异性为维度的当代人与后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即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由于矿产资源的总量可以被认为是有限的,因此,前代人消耗得多了,留给后代人的资源就会减少,照此发展下去,到了一定时代就没有资源可供消耗了,这就会在代际之间产生代际分配不公的问题。传统经济学的公平理论在主体上强调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忽略了代际公平,从而导致了资源的非持续性利用和生态恶化,使人类陷入了严峻的生存危机中。

矿产资源日益衰减是现代工业文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所付出的高昂代价,已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矿产资源供给代际矛盾。当代人的低效率、过度使用资源已经造成了后代人在使用资源上的不公平。有报告表明,从1970 年至2000 年的30年间,世界矿产资源的消耗量惊人地增加:铝和锌增加4.2 倍, 镍增加4.3 倍, 天然气增加4.5倍,铁矿石增加4.7倍,铜增加4.8倍,煤增加5倍,石油增加5.2倍,铝增加5.3倍。虽然技术进步能不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但是当代人使用矿产资源的绝对数量却没有减少。这就意味着,尚未出生的后代人至少丧失了对当下矿种(特别是濒临耗尽的矿种) 选择的可能性,这是不公平的。矿产资源利益代际公平要求将矿产资源利益在时间维度中的配置与安排实现公平,无论后代是否实际使用该资源,至少在制度上确保这类主体享有和利用矿产资源的可能性不被剥夺。

参考文献

[1]朱鸣雄.整体利益论——关于国家为主体的利益关系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夏文斌. 公平、效率与当代社会发展[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4]王曦. 国际环境法[M].北京: 法律出版社,1998.

[5]落志筠, 王永新.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矿产资源内涵及其价值追求[J].财经理论研究,2013,(6).

[6]余谋昌. 关于矿产价值的讨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7]李沛林. 采矿业实行“大矿大开”“有水快流”的探讨[J].经济管理, 1984,(10).

[8]罗根基. 也谈“有水快流”——兼论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J]. 财经科学,1988,(2).

第8篇:科学矿产资源范文

>> 浅谈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保障论略 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 基于和谐理论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补偿机制的构建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构建 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浅析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生态补偿机制下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会计重构 贵州省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牧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探讨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补偿的实现路径研究 西部民族地区矿产资源与工业产业关系实证分析 矿产资源地区发展困境及开发补偿税费政策需求 浅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机制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研究 浅谈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黄锡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究[J].现代法学,2006(6):122-127.

[4]曹明德.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探究[J].法商研究,2007(2):17-24.

[5]韦宇红.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J].桂海论丛,2008(6):28-31.

[6]牛文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J].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32-37.

[7]黄泽.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论[J].思想战线,2002(1):11-15.

[8]林忠志.我国环境权立法缺陷及完善建议[J].福建法学,2003(3):29-31.

第9篇:科学矿产资源范文

关键词: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功能定位;目标优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ZD07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9JZD0019)“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CJY038)“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产权制度研究”

中图分类号:F41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4日

作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指导性文件,矿产资源规划是依法审批与监督管理的依据。发挥矿产资源规划作用的基础是矿产资源规划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在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下,明确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的功能,优化矿产资源规划的目标,既有助于深刻理解我国矿产资源规划实践,也有利于通过规划制度的完善,提高规划体系的质量,实现矿产资源规划的功能和目标。

一、矿产资源规划的内涵

矿产资源规划是国家或地区根据其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属地的矿产资源特点与开发利用现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针对矿产资源保护、勘查与合理开采利用,以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本质上,作为勘探、开采的前序活动,矿产资源规划是国家对各类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所作的时空配置,目的在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的,矿产资源规划包括矿区规划、品种规划、矿业权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完整有效的矿产资源规划应该包含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等,怎样做、何人做、什么时间做、什么地点做,需要投入哪些资源、各自数量多少等基本问题都应考虑在内。此外,规划要明确修改的前提条件,该条件与规划有效的条件互补;为增强规划适应性,要明确不满足规划前提条件时采取的对策。

矿产资源规划的结果是对未来矿业发展的行动做出预测与安排,有效的规划通过明确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为整个矿产资源产业未来行动提供路径图,减少勘探、开发的不确定性;事先分析和规划有利于合理配置有限的矿产资源禀赋,减少浪费;目标、任务与责任都明确的规划,能够清楚说明目标与任务的关系,制定指导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日常决策的基本原则;同时,通过事先的目标制定,矿产资源规划为整个矿产资源勘探、开采确定了各类活动实时、反馈控制的标准,从而提高各类活动的有效性。

二、矿产资源规划的功能定位

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南》、《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导意见》三个矿产资源规划制度法规中,明确了各层次各类规划的内容、任务以及指标化的目标,也基本确定了各层次各类规划的相互关系以及上级目标(指标)对下级目标(指标)的约束作用,但各级各类矿产资源规划的功能定位却不明确、不清晰,使得规划成果主要指标体系达不到预期的、兼具宏观指导性和微观可操作性于一体的要求,规划的作用受到根本性削弱。

在矿产资源规划实践中,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的资源保障,中央政府加强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措施,需要解决矿产资源的总量问题、结构问题、布局问题、政策工具运用问题等重点事项,涉及法律法规、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等重大议题,因此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强化指导性是其主要功能。

省级矿产资源规划属于地方性矿产资源规划,是规范政府行为、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的主要依据,需要根据本地区资源特点、区位特点、市场条件,同时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战略和宏观的角度来安排、部署全省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最终的成果是划定鼓励、限制、禁止勘查、开采的矿种和区域。相对于全国规划具有针对性和较强的操作性,重点议题在经济绩效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上。

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是对上级规划的进一步细化补充,对上级规划目标任务的具体落实和安排,主要特征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规划目的性。其中,市(地)级规划仍带有宏观性质,一般以矿种为主线,将规划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实到市所辖的县、区,一些重要的指标要落实到大、中型矿区;而县级规划作为终端规划,应将省、市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及各项调控指标落实到具体的地块、矿区和矿山。在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调控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重点在于提升本地区矿产资源的相对优势,培育矿产资源竞争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也就是说这一层次的规划强调经济绩效的实现,兼顾环境保护。

专项规划,如勘探开采的重要方面、特定地区、专门矿种的规划,强调具体化和可操作性。一是对矿产资源储量及其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程度进行分析和论证;二是提出需要开展的公益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部署和安排,应具体落实到项目和地块上;三是合理划定规划分区(分勘查、开发两种,规划区包括鼓励、允许、限制、禁止四类);四是对大、中型矿区和重要的小型矿区合理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划定具体的勘查、开采范围、矿权数量及其经济合理的开采规模,规定相应的准入条件(包括最低开采规模、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等)、采选治理结构调整等。

总之,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以宏观指导性为主,兼具实施性,省级矿产资源规划以实施性为主,兼具宏观指导性;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则完全强调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各级专项规划和行业规划相对于同级的综合规划则更是强化了实施性而弱化了指导性。

目前,关于省-市(地)-县三级矿产资源规划的尺度、深度如何把握,如何定位,人们理解和认识不统一。省、市和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文本内容要求趋同,没有很好地在明确各级规划任务侧重的前提下提出不同要求,以使其能各司其职、相互衔接。更为突出的是,作为矿产资源规划的终端规划,县级规划的内容大部分不符合其功能定位,而是与省、市(地、市)两级规划雷同,仍然以宏观规划为主,任务目标没有具体落实到地块、矿区和矿山,从而导致整个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可操作性差,难以实施,形成事实上的无规划和盲目开采。此外,在成果形式方面,规划图件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图、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等,由各省制定编制技术要求,市、县级规划成果标准化和信息化存在着较多问题。

三、指标化的矿产资源规划目标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根据相关法规制度,我国矿产资源规划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围绕总目标,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兼顾当前与长远、中央与地方利益,突出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采、保护与合理利用及利用国(区)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确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和矿种与区域重点,提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结构优化、效率提高的政策措施,具体表现为对新增储量、持续供应能力、合理利用与保护水平、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区土地复垦状况、矿产资源管理能力与水平等一系列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的确定。(表1)

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核心部分是由各层次、各类规划目标(指标)组成目标(指标)体系。全国总目标的实现、主要任务的完成依赖矿产资源勘探开采中重点领域、重要行业以及省、市、县各级机构的共同努力,为此总目标需要层层细化、分解为各专项规划、各行业规划以及省、市、县各级规划的子目标,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的目标体系。目标表现为量化指标,所以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地区规划的各项指标是全国性指标的分解和具体化。与规划目标体系对应的是指标体系,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行业的指标之间有如下关系:下级指标是在上层指标的约束下制定的,上级专项规划指标对下级总规划、专项规划的指标值也存在约束作用,同级的总规划指标约束同级的专项规划、行业规划的指标,同级的专项规划指标值约束同级的行业规划指标值。也就是说,所有下级规划的指标是在各个区域自身资源禀赋、能力条件、经济社会总体目标的制约下对上级目标或指标的分解和细化,同样的各专项规划指标不但是上级专项规划指标在区域内的具体化的子目标,也是同级总规划指标值在该领域内的具体分解,各行业规划的指标亦是如此。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确保指标体系的相容性和一致性,同时保证各专项规划、各行业规划、各下属地方规划子目标(指标)的实现支撑矿产资源规划的总目标(总指标)的完成。

各层次矿产资源规划的目的、功能定位各自不同决定了各自指标的特征、作用的差异,上级规划指标更强调指导性,留有足够的弹性空间,时间跨度倾向于中、长期;专项规划、行业规划、下级规划指标偏向于指令性、约束性,弹性小,下级规划时间跨度通常侧重于中、短期。

四、其他规划制度的借鉴

我国的土地使用规划制度中,国家、省、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宏观控制性规划,任务是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前提下,在各产业部门和地域间调整和配置土地资源,而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微观实施性规划,任务是按照上级规划的控制指标和布局要求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各区的土地用途和使用条件,因此,两类规划的文本内容要求有所区别。规划图件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根据行政区的空间尺度差异,省、市、县、乡级规划的图件基本比例尺一般分别为1∶50万、1∶20万、1∶5万和1∶1万。相对于多层级、职能化的矿产资源规划审批制度,国内土地利用规划实行简单却更为严格、更为权威的审批制度,省、省会城市、100万人口城市、指定城市等的土地利用规划由国务院审批,其他市县、少量乡镇的土地利用规划由省级政府审批、多数乡镇的规划由设区的市级政府审批。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本身就伴随着土地的使用,而其耗竭性也不是土地的可复垦可以相比,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审批应该采用比土地使用规划更审慎、更严格、更有法律效应的制度,但现实恰恰相反。

在英国,法定的矿产资源规划实行二元体系,分别是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结构规划的任务是为地区发展提供战略框架,并作为编制地方规划的依据;地方规划的任务是为地区发展制定详细政策,为开发控制提供主要依据。规划层级分为中央、郡、区三级,以郡规划为主,中央协调;规划采用许可制度,强化管制和约束;规划的编制以郡、区政府为主,职能部门参与。这些安排使英国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构成简单、关系明晰,一体化程度增加,同时规划的权威性、执行力也得以保障。英国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对我国矿产资源规划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有更强的借鉴意义。

五、结论

我国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安排中,多元化、多层级的结构使规划体系的功能及其相应的目标体系复杂化,协调、衔接、一体化的难度增加,条块分割的可能性加大;而各规划功能定位的不清则使这一隐患成为现实,无规划、规划冲突、各自为政以及规划的权威性低、难执行等问题突出,结构布局优化、环境保护、矿地复垦等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重大目标被虚置。明确矿产资源规划的功能定位、优化矿产资源规划的目标体系是提高矿产资源规划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规划司.矿产资源规划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