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

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

第1篇: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

一、学校体育竞赛的弊端

(1)有的学校的体育竞赛项目少、内容简单,而且还有越来越少、越来越简的倾向,难以达到学校体育竞赛的目的,无法满足全民健身计划以及素质教育等思想的深入。现在初中学校体育竞赛在时间安排上一般为一学年举行一次以田径为主的综合型运动会,并且竞赛的内容多少年来都停留在几个固定的项目上。当今学校体育竞赛项目多选择为田径、广播操、排球、拔河、毽球等。另外,少数学校开运动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验收,并且由于受时间、安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运动会上只有径赛项目和跳高、跳远等为数不多的田赛项目,参赛学生少,场面冷清,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远没有排运动会入场式方队高。这样的运动会,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很难达到《课标》对学校体育竞赛的要求。

(2)初中学校体育竞赛在内容上安排不合理,违背了体育普及性的特点。在调查中发现,现在的体育竞赛竞技性过强,难以达到健身性,也难以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学校所组织的体育竞赛应该是集健身、竞技、娱乐为一体,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而绝大多数学校举办的竞赛从内容到形式没有跳出竞技体育的范围,跑、跳、投的学校田径运动会枯燥乏味,没有趣味性,很难使大多数学生感兴趣。不少项目成了个别平时参加训练的尖子运动员的表演赛。所以,学生参赛的热情不高,不少学生只是到了运动会前一段时间,为了班级的荣誉,临阵磨枪。在运动会上,我们看到,运动员很少,大部分学生是观众,场面空旷而冷清。这样的运动会怎么能达到广泛健身的目的呢?学校体育工作的对象应是全体学生,学校举办竞赛的目的是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强化终身体育的观念,掌握并学会运用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技能方法。因此,学校对学生体育竞赛的组织上,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迎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体育活动更经常、更深入、更广泛地开展,从而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智力。

(3)初中学校体育竞赛模式过于死板、落后,与体育教学的改革不配套。学校体育竞赛与教学内容改革不配套,给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化带来不良的影响。另外,学校体育竞赛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没能紧密结合学生的心智特点。现在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毕竟只有十多岁,还是孩子,虽然表现欲强,但身心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在当前学校体育安排与确定竞赛的内容与形式上,没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提高。

二、学校体育竞赛改革的初步构想

(1)学校体育竞赛应迎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校应根据初中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表现欲强、精力充沛、女生不好动等特点,确定竞赛的形式和内容。要有挑战运动极限的体能类项目,有展示运动技巧的灵巧类项目,有体现默契配合的集体项目,有对抗性项目和非对抗性项目等。可以是正规比赛,也可以是趣味性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来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初中男生喜欢的体育竞赛项目有:三对三半场篮球赛、定点投篮比赛、五对五足球比赛、篮球运球比赛、自垫排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女生喜欢的项目有:自编健美操比赛、羽毛球比赛、篮球定点投篮比赛、体操技巧性比赛、排球垫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毽球比赛等。这些小型多样化的比赛,由于趣味性强,易组织,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2)学校体育竞赛应降低竞赛难度,使得更多人能参与其中。现在初中学生期待的体育竞赛是难度相对较低,有趣味性,并且多设一些集体项目的体育比赛。让学生锻炼自己,展示自我;参与其中,体会体育的激情与魅力;培养体育兴趣,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丰富课余生活。十几岁的孩子对成功获胜有着强烈的渴望,喜欢自我表现,同时对比赛不好又有恐惧心理,加之学生的运动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完全用规则要求来比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不高、观赏性也差,有的学生甚至会因为要求高、怕“跌架子”而望而却步。所以,学校体育竞赛应适当降低比赛的难度和要求,例如根据不同的年级,采取降低篮圈的高度、降低排球的网高、排球允许四次过网等措施进行比赛。通过这些降低难度和要求的比赛,让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使学生的心里产生愉。这能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更加努力展示自我,并进一步树立自尊和自信,从而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这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3)学校体育竞赛在时间安排及组织上应贴近学生,认真制定好学校的竞赛总计划和各年级的分计划。要充分利用好体育课外活动课、体育课的测试课、各年级开设的第二课堂等阵地,精心组织、富有创意地开拓那些科学、有效、简便、有趣的大众化竞赛项目。同时,学校体育经费在投入使用上,切不可热竞技项目,冷群体项目,参加省、市比赛固然重要,需要一定的经费,但作为学校的群体活动,也应投入适当的经费,添置器材、修理场地、发放奖品;同时还要做好各方面的宣传、协调工作,使各项比赛得以顺利地进行。

第2篇: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兴趣;中学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74-01

体育教育是中学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成功的体育教育可以在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的同时,增强学生素质,促进身心发展,陶冶情操,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特殊的、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学生从事体育实践最强有力的动力,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有调查显示中学生对体育爱好和感兴趣的是大多数,但还有部分学生上体育课不主动,缺乏积极性,多采取应付的态度。原因是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不能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所致。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广泛兴趣,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强体育意识

中学体育教学长期被这样的尴尬现实所困惑。一方面认为青少年健康教育在校园教育中必不可少,青少年只有有了健康的体魄,将来才能报效祖国和人民;另一方面:体育又是社会上被人们最为忽视、最缺乏了解的学科,家长思想观念还是比较保守,认为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或训练会影响孩子的文化课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仅仅是因为中考科目中体育还占有一定的分数,不得不重视。

作为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冷静分析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对体育教育的目的没有明确。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校体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态度、习惯、注意提供有意义的运动消遣手段与方式、满足学生运动精神娱乐等方面的追求与享受、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等内容。

2合理安排教学

针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新、奇、活”;一般来讲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教师根据这一特点,安排课程内容。学生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技术进步时,对成功的表现会产生积极并对此项活动更加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据活动内容,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创设不同的条件,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通过成功的练习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3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要善于运用受学生欢迎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在教学手段上,要灵活多样,注重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传承和改进,同时要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教法的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如教师进行学生的跨栏跑教学,单元的前半部分,教师先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跨越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障碍物,充分体验跨越障碍进行比赛的乐趣;随后逐渐转入跨栏跑教学阶段,学习中让学生自定目标,并向各自的目标挑战,体验运动学习的乐趣;单元的后半部分,教师组织学习小组间的比赛,采用超过自己最好成绩的比例作为得分的相对评价方法,各小组内自定比赛的策略,互相帮助,争取胜利。最后,单元结束时教师让学生交流学习的体会,总结学习成果并以此加深学生对运动乐趣的体会,必须让学生也参与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4提高教师语言表达的能力和示范艺术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上学生的直接面对者,很容易成为学生捕捉的模仿目标。准确的课堂用语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科学的严谨,教师要示范力求形象逼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产生兴趣。教师的表率行为是自己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的良好表率,会使学生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奋发进取,积极学习。譬如上课开始,教师穿着整齐的运动服装,精神焕发地来到学生的队伍前面,不仅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又如教师的课堂上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会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进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

5加强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和专项经费的投入

体育场地器材和专项经费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物质保证。如果不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将会使得体育课程效果不佳,不能很好达到课堂目标,更不能促进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兴趣。

6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

根据学校条件和自身实际经常组织一些小型体育比赛,形成本校特色的体育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在体育比赛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注意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应适应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特点,例如各种趣味体育项目等。

参考文献

[1]王中和.现代体育教育改革[J].体育科研,2004,1(4).

第3篇: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

现代社会当中充满着竞争和挑战,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体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其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从中学习到体育知识、锻炼方法,向终身体育迈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现代社会的社会活动丰富多彩,当代大学生日常活动有了选择的多样性。根据这几年的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例如体质下降,容易生病等。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未来所从事的事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极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要利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原因与分析

人的行为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体育锻炼也是一样,体育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心理动因。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其它综合素质,开展好大学生的体育活动,仅靠每周一次的体育课是不够的,必须掌握大学生运动动机的特点,培养锻炼身体的兴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学生的运动动机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关的动机。它是以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为动力的。例如某学生被网球运动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主动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运动中获得乐趣,也学到了运动技能,培养了长久坚持进行这项运动的习惯。间接动机是指为了达到教学大纲的考核要求,为了增强健康,为了集体的荣誉等等。

据调查,间接动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动机。在间接动机中增强体质和搞好专业学习是专业动机的主要内容。为集体争光,为取得良好的体育成绩也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间接原因。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较强烈,只要与集体荣誉联系起来,参加锻炼的积极性就非常高。但有的大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对体育没有多大兴趣,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进行锻炼,比如“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测试,只在测试时卖力气,平时很少进行锻炼。还有一些学生的兴趣在别的方面,如电脑游戏、上网冲浪等。这些学生体育动机的培养应该引起重视,教师应多帮助,多引导。

直接动机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直接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是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锻炼热情。间接动机是在直接动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最初少年儿童参加体育活动一般是由直接兴趣引起的,它是动机的基础,大学生一般仍保持直接兴趣的动机,也有少数对体育不感兴趣。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兴趣的分布日趋广泛,也相对集中。大多数学生喜欢球类项目,比如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还有就是健美操、健身和一些新兴的休闲运动。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的互相补充是相当重要的,只有直接动机时动机不能之久而稳定,只有间接动机时学生不能主动愉快地进行锻炼,两者互相补充才能保证学生积极自觉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三、提出建议

根据对大学生体育动机特点的分析,要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论是直接动机还是间接动机都应该进行利用、激发和培养。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一)利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为了增强体质和搞好专业学习的体育动机。

1.对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社会意义方面的教育,树立为国家、为人民而锻炼的思想。

2.在体育课或其它形式的讲座中,给大学生讲解一些运动生理知识,通过生理指标测的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3.向学生介绍经常进行各个体育项目的好处。如体操对上肢肌肉骨骼发育的影响,长跑对心血管的良好影响等。

4.教给大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比如:如何练健美,负荷多大,次数多少,一般做几个动作,组与组之间间歇的时间,哪些部位搭配在一起练习比较科学。锻炼前的准备活动、锻炼后的放松的必要性。

5.让大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对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道理。可以用古今中外的范例来影响他们,使他们加深体育和专业学习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为搞好专业学习的体育动机。

(二)努力加强集体荣誉感、争取好的体育成绩的体育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校要举行小型多样的基层体育比赛,使多数人有机会比赛,扩大为集体争光的机会,从中得到锻炼。

2.各项比赛要以团体奖为主,即使以个人形式参加比赛的项目,如田径、网球、羽毛球等也要如此。这样更便于充分发挥包括领导在内的集体荣誉感,不但能保证各单位参加比赛的人数,而且参赛者会认真练习,比赛也会更精彩。

3.不论哪一级比赛都要大造声势,比赛结果要公布于众,给予表扬,并尽量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强化为集体争光的体育动机。

4.考试次数可多一些,一个单元或一个项目的主要动作都要进行考试,这样能促使大学生课外更多地练习。

(三)利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直接兴趣的动机。

1.体育课要生动活泼,使大学生真正体会到运动的乐趣。教法要灵活多样,组织要新颖多变,适当运用教学比赛。通过身体活动,大学生能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享受到体育活动给身心带来的愉快。

2.课外体育活动应尽量保证大学生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以便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到这项目的乐趣,不断提高运动水平,也能保证一定的运动量。

3.多开展一些大学生比较爱好的球类项目。

4.专选课的开设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专门的运动技术会有积极的作用。

5.加强体育的组织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的直接动机受到压抑,降低了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加强组织,被压抑的直接兴趣动机就有重新发挥作用的机会。

6.创设情绪体验情景。整洁、良好的体育器材和设施,能引起大学生参与锻炼的情绪。

第4篇: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 运动会 开幕式 报名表 评价体系 课外活动

笔者认为,作为职业学校的运动会,应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以“参与、趣味、竞争、合作”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使田径运动运除了健身外,还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并能以“点”带“面”地促使学校业余活动有特色开展。为此,笔者学校从2014年校运会开始,对原来传统模式的校田径运动会进行大胆改革、积极创想,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

一、中职学校结合专业举行特色体育运动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是中职学校学生生情、学情的实际需要

职高生社会化个性很浓,不爱学习,经常违纪,有的学生还因初中时期被教师“遗忘在角落”而造成失落感很强。但职高生爱表现、集体荣誉感强,可塑性和进取性很大,对大型活动很感兴趣,经常踊跃报名参加学校里自发组织的各种比赛,有的还因为参赛人数限制没有被选上而感到“懊恼”。而且比赛前学生会早早做准备,比赛时场面热闹、非常精彩,比赛结束后学生往往会依依不舍地离开赛场,他们不论输赢都会有一种成功感。实践证明,通过比赛不仅能增进班级间的友谊,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赛带来的效果远远胜过在教室里上几堂枯燥乏味的文化课的效果。

2.是适应学校专业特色、学生性别比例失衡现状的需要

中职学校专业特色鲜明,如笔者学校是以旅游、保安、服装和文秘专业为主,这些专业本身与社会上“旅游休闲” “运动休闲”的概念有着很大的关联性,这为举办特色体育运动会提供了可行的保证。另外,除保安专业全部是男生外,其余专业大都是女生,男女生生理特点不一样、学情不一样,如果用统一的比赛项目、单一的记分和传统的录取团体总分名次的方法,必然是缺乏公平性、观赏性。这就是职高校运动会为什么“一年比一年冷清,学生不爱运动会,有些学校举办运动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过过场而已”的主要原因。因此,结合笔者学校专业特色、专业特点和男女生性别比例失调等特点,举行特色体育运动会是很有必要而且可行的。

3.是展示中职学校学生丰富多彩课外活动成果的现实需要

举行校体育运动会确实需要安排一些传统的田径项目,为班级里那些田经爱好者搭建展现的舞台,也为选拔一些优秀的运动员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提供保证。但是,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更重要的是应把各专业具有鲜明专业特色、趣味性强、参与面广,而且又在业余时间都在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如旅游专业的学生手拿托盘进行接力比赛),通过运动会这个平台进行展示、评价。通过比赛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与专业技能学习的互通性”,良好的专业技能必定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之匹配。从而,以“点”带“面”地促进学校课外活动向专业化、特色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毕业生提供保证。

二、中职学校结合专业举行特色体育运动会的探索过程

根据对当前中职学校体育运动会的现状以及结合专业举行特色体育运动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依据笔者学校旅游、保安、服装和文秘的专业特色和生情、学情的特点,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从2014年9月开始,由校团委和体育组着手筹备校第十四届运动会,制订了具体的目标、要求、特色及探索方案,具体如表1。

1.努力优化开幕式的展示舞台

中职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开幕式虽然没有必要像国家级运动会那么隆重,但至少要能反映学校校园文化内涵,尤其是要反映职业学校专业特点,体现职业学校学生爱表现、爱竞争、爱荣誉、充满阳光的一面,能让大多数人体会到节日的快乐,同时,还能反映笔者所在市“运动休闲之都”的城市特色。为此,笔者学校对本届校运动会的开幕式做了如下创意。

一是进场时着装的专业化。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装是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外在需要,更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条件。学生平时在上课过程中身穿职业装,在操作室里努力学习专业技能,这只被少数人知道。因此,在开幕式上让各专业学生“着装专业化”进场,对宣传各专业特色、展示各专业建设的成果、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团队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是表演节目的舞台化。中职学校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尤其是具有专业特色的运动休闲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优秀成果也很多,如旅游专业的竹竿舞、文秘专业的形体健美操、服装专业的模特表演、保安专业的擒拿格斗等,通过搭建开幕式这个表演舞台,展示各专业的文体活动的丰硕成果,不仅让学生感到这是一次体育盛会,更是一次展示各专业特色的技能节、艺术节,从而使学生明白专业的社会化、校企合作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中的重要性。

2.努力优化参赛项目

为了提高比赛的参与率,增强比赛的趣味性、观赏性,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传统的田径项目的开展,笔者学校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生情、学情,在比赛项目设置上动了些“脑筋”。首先在开幕式上,把在课外活动经常开展的、具有专业特色的集体项目进行表演,如旅游专业的形体、健美操,保安专业的擒拿格斗,文秘专业的形体、健美操,服装专业的时装模特表演等等。

在比赛项目报名表上,参加单项比赛每班女子可报15人,男子可报10人,每人可报2单项,每单项可报3人;参加集体项目以班为单位任何学生均可参赛。由于职业学校体育课每周只有两节,每节仅40分钟,这对于有些田径项目体育教师只能是介绍性地教学,学生根本学不到技术,所以笔者学校删除了技术难度和危险性较大的铁饼、标枪、跨栏项目。同时,增加了技术难度相对较低而又是国家体质测试项目的立定跳远和实心球。另外,考虑到旅游、服装、文秘专业大都是女生,保安专业又全部是男生的特点,笔者学校特意增加了在校园里已经得到普及的女子单项跳绳、女子毽子和男子投篮项目。

为了体现“参与、趣味、竞争、合作”的主题,笔者学校尝试了一些在课外活动经常开展而又具有专业特色的集体项目,包括传统体育项目与专业特色项目,想通过比赛促进更多具有专业特色的集体项目的开展,见证体育锻炼对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其中,不少专业拥有其特色项目:旅游专业,10×25米托盘接力赛,8人合作摆台比赛;保安专业,10×60米越障碍接力赛,10×10叠被接力比赛;文秘专业,10×1分钟仰卧起坐接力赛,15×40米三人制齐心协力接力赛;服装专业,0×1分钟仰卧起坐接力赛,10×25米游戏“赶猪”接力赛。

3.努力优化评价体系

为了使每位参赛的运动员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笔者学校打破传统的评价方法,评价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有专业课教师参与评价,又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整体与单一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使运动会起到“点面结合、精彩纷呈”的结果。具w评价如下。

首先是开幕式节目评价。开幕式节目以专业为单位进行评价,每个专业在初赛的基础上上报表演节目,通过表演由裁判员评出特等奖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笔者认为,通过开幕式这个展示的舞台,它一定能带动具有专业特色的运动项目在课外的广泛开展。

其次是团体总分评价。因各专业、各年级专业技术不一样,层次不一样,本次运动会笔者学校对团体总分评价采用分年级、分专业评价。团体总分由单项记分、集体项目分和参与分总和组成。单项记分采用传统的田径运动会名次记分方法,取前8名,按9、7、6、5、4、3、2、1分记,4×100米得分加倍;集体项目按参赛专业、在年级的名次记分乘3,如高一旅游专业6个班,1~6名记分方法是6×3=18、5×3=15、4×3=12……另外,特别设置了参与分,单项参与每项记1分,集体参赛该项目记2分。笔者认为,通过这样的评价方法,它一定能提高参与面,提高比赛的竞争性和精彩程度。

再次是特色奖项评价。为了鼓励更多运动员参赛,体现运动员自身价值,争取让更多体质不是很好但专业技术很强的学生参赛,我们从各年级、各专业中评出专业特色奖各1名,如最佳运动员奖、最佳技能奖、最佳表演奖、最佳精神风貌奖等。

综上所述,经过改革与尝试,笔者学校广大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今年运动会参加比赛的总人数已经达到在校学生的98%。过去班级取得团体名次仅靠个别学生的现象不存在了,要想取得运动会团体名次必须依靠整个班级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实现。总之体育运动在笔者学校将更普及、更广泛地运用于健身。

三、调查统计与反馈

为了验证举行“与专业结合的校运动会”后学生反映与评价效果,在2014年11月10日,笔者学校对各专业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共分发调查卷705份,收回有效调查表696份。结果表明,举行“特色校运动会”后,学生反馈效果良好,取得很大成效。

一是现行的体育运动会模式97.3%的学生是持欢迎和很欢迎态度,说明它完全符合职高生的需求。

二是现行的体育运动会模式对开幕式、比赛项目及评价的满意率都在95%左右,也说明了它适合职高生的生情和学情需要。

三是通过运动会,学生的认知水平发生了一定变化,可清楚地看到大多数学生能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更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尤其是有72.6%的学生明白“体育与专业技能学习有很大的互通性”,这符合笔者学校筹办本次运动会的任务和目标。

四是大多数学生提出的建议是比赛时间太短了一点,能否把集体项目比赛再细化点,再增加一些趣味项目,最好能形成长达一周甚至一个月的体育节,这也充分说明了学生对特色运动会的一种渴望,这也是职业学校体育运动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四、成果与反思

1.举行特色运动会成功之最

一是凸显了开幕式在职业学校运动会中的重要性。校运动会开幕式已成为学生的一个艺术舞台,全体学生按专业化着装进场,而且表演的项目精彩纷呈、专业化特色鲜明。它是全体师生展示体质、技能、智慧的大舞台,凸显了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办学的方向。

二是凸显了比赛项目的普及化、专业化、趣味化。比赛项目难度低、趣味化,不仅有常规的田径项目,而且还具有专业特色的项目、集体项目,学生参与率高。不仅专业教师参与专业技能项目的裁判工作,而且学生也参与裁判工作。它体现的是运动会本身的价值和职业学校办学的特色和目标价值,展现的是职高生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技能以及与普高生不同的气质。

三是凸显了评价体系的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专业教师和体育教师共同参与运动会评价,采用定性、定量,单一与整体结合的评价,即重过程,又重结果。让那些体能不是很好,但表现欲强和专业技能又十分优秀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大多数人能体会到成功感。例如,2014旅游6班的部分学生说 :“我们是上学以来第一次参加体育比赛,以往由于个子矮小、身体素质差,运动会没有我们的份,而现在代表我们班参加了‘托盘接力赛’,我们班取得了年级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我们感到很高兴,这是前所未有的幸福,接下去我们要好好训练,争取在明年的运动会上拿到冠军。”

2.以“点”带“面”地促进专业化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

具有专业特色的校体育运动会,不只是单纯的一次田径运动会,更是学生向往的一次艺术节。为了在来年的运动会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很多学生不仅在专业课上积极投入学习专业技能,而且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认真组织训练,自发组织的小型比赛经常性开展,如保安专业学生“越障碍接力赛” “叠被接力赛”等。据保安专业的一位专业老师说:“自从运动会结束后,小伙子们上课积极性很高,肯吃苦,专业技能训练认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3.学生体质、专业素养明显提升

结合专业特色的体育运动会,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习惯得到培养,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例如,在体育课上女生不愿意动还经常逃避体育课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尤其在专业课上,学生能很主动学习精湛的技艺。职高生的认知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已经明白职高专业技能与体育有着“互通性”,如保安专业的擒拿格斗与体育武术有关系,服装专业的时装表演与形体训练有关系等。学生的体质、专业素养明显提升。例如,2014年11月笔者对全体学生按国家体质测试要求进行测试,学生合格率95.5%,优秀率达20%,明显超过以前。

参考文献:

[1]富嘉贞.校运动会向体育节转轨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

[2]周广,王守钧.论新时期学校运动会的创新[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3).

[3]邵年.体育教学如何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J].巢湖学院学报,2006(6).

第5篇: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足球;小学足球;足球教学;教学构想

我国小学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将足球引入,可以为我国足球事业发展培养一大批后备人才,扩大我国足球人口,但是其意义绝非限于此。小学开展足球教学更重要的在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足球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以及足球游戏促进小学生机能发展以及身心健康,促进小学生的社会化,促进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力力。总之,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足球教学对推动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小学开展足球运动的重要意义

1.1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长期参与足球运动可以降低足球运动者出现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概率,参与足球运动的锻炼效果比参与其它体育运动的效果更加突出。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足球教学,能够使小学生通过参与足球运动,增强学生的新陈代谢、神经反应速度、可以有效改善小学生的心血管系统,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足球运动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引入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由于小学生情感丰富,具有广泛的兴趣,这也导致了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很难达到长时间精神集中。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小型的足球运动场地,在进行足球运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接触到足球的机会更多,同时由于场地较少,进行足球比赛的攻防节奏会更快,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在频繁接触足球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同时在进行足球运动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通过频繁的跑位获得锻炼。改善小学生的体质,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1.2锻炼小学生坚强的品质

足球运动是一项运动量大、对抗性十分强的体育运动,体育比赛的结果也经常会出人意料。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足球运动可以培养小学生面对苦难,不畏艰险、奋勇直前、从容面对成败荣辱的优良品质。通过举办足球比赛能够使小学生在比赛中胜利时不产生骄傲的心理,同时在比赛失利后也能够不气馁。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设足球项目对于培养小学生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意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足球在小学生意志培养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其它体育项目难以达到的。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加强小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推动小学生的社会化,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通过足球锻炼小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也必然会推动青少德智体全面发展。

1.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人是社会性的人,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足球运动使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感受运动快乐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起坚固的友谊。小学生正处在智力成长以及心里成长的重要时期,增强好胜心比较强,因此,小学生都希望将自己展现在别人面前,希望可以获得别人的认可。为此,为了推动小学生的成长,必须要选择合理的方式,并且要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在足球比赛中要想获胜则必须要求每一个队员之间团结合作,每一个队员只有付出汗水,并且相互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足球运动并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育项目,在足球比赛中不仅强每一位队员都需要有精湛的技术、战斗意识以及精神意志,更需要的是队员之间要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团队执行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1.4培养足球后备人才

将足球运动引入到小学体育课堂中,不仅可以推动足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会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足球竞技水平之所以很低,与我国足球人口数量也有着一定关联。因此,为了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将足球运动普及到小学体育教学环节中,很有必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足球教学,可以吸引一大批小学生足球爱好者,通过足球运动,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竞技体育意识以及竞技体育价值观念。同时,在小学生阶段加强足球运动的学习,可以帮助众多足球运动爱好者打下坚实的足球运动基础。小学生在校期间持之以恒的进行足球学习,可以为我国足球事业培养一大批后备人才,对于推动我国足球运动的兴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在将足球运动引入小学体育课堂的同时,加强小学足球文化建设,可以在小学进行足球教学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这样可以有效加强小学足球教学的辐射作用,能够使更多的人关注到足球运动,进而激发人们参加足球运动的兴趣,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

2.足球进小学课堂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文中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将足球运动引入到小学体育课堂中,对于培养小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及小学生的社会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将足球课程引入到小学课程体系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才能发挥出足球运动对小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本文认为将足球运动引入小学体育课堂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2.1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

在将足球运动引入到小学体育课堂时,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小学每一个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进行小学足球教学的时候,应该认识到足球教学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认知的不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小学生进行足球学习主要是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的,因此,小学阶段足球教学主要是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足球知识,而不能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输系统的理论层次的知识。在小学阶段一些学生活泼好动,而另外一些学生可能爱静不喜欢足球运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方法,使不爱体育运动的学生也能够参加到足球运动过程中。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会表现出对足球体育运动很浓厚的兴趣,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对足球运动十分厌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逐渐改变厌恶足球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知,使这些学生逐渐喜欢上足球运动。因此,要求教师在进行小学足球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一方面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另一方面从学生对足球运动的情感体验出发,综合两方面因素,将足球运动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

2.2建立小学足球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小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模范学习能力比较强,同时争强好胜心也比较强。因此,在进行小学足球教学时,足球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在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突出足球体育的竞技性。但是,首先要求小学足球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能够在足球教学的过程中为广大小学生树立起一个学习榜样。但是,大部分小学足球教师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对足球认识不足,这会导致足球难以在小学体育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学生通过小学足球课程难以形成对足球的正确认知,这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足球体育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为此,必须针对我国小学足球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能够确保小学生在足球学习的过程中接收到真正的足球文化熏陶和足球运动技能训练,为学生学习足球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也要认识到进行小学足球教学的重要性,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必须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教学完成之后,要能够根据学生在足球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制定接下来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在进行小学足球教学时,教学计划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修改,而不是让小学生根据制定好的教学计划,追赶小学足球教学进度。

2.3做好课堂教学工作

将足球引入小学体育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以兴趣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要能够使小学生在没有拘束,在相对轻松的教学范围内学习足球知识。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以放松的心情去接受足球知识,而不用处于足球知识学习的强压之下。同时在进行足球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学生还处于不平衡的发展阶段,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进度,逐渐提高足球教学中的难度。对于初步学习足球知识的小学生而言,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初步形成对足球知识的正常认识。在进行小学足球教学的过程中,教法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应该坚持多样化的原则,避免引起小学生的方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足球电影等丰富的形式将足球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形象的方式去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主动融入到足球课堂之中来。在进行足球课堂的教学中,对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来说,反复的足球技能和动作练习,往往会引起学生对足球学习的排斥心理。因此,在进行小学足球的教学时,应该主义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的新颖性,确保足球教学能够保持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3.结语

将足球体育引入到校体育课堂之中,对于推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锻炼小学生优秀的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实现小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也意义重大。同时将足球教学引入到小学体育课堂之中也可以促进我国体育足球事业的发展,为我国足球事业培养大批后备人才。但是,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尊重小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小学足球教学工作。

作者:王盼 单位:杭州市留下小学

参考文献:

[1]孙金华.浅议兴趣教学在足球课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16).

[2]岳海峰.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现状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06).

第6篇: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余体育 体育锻炼

一、前言

学校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适应休闲和终身需要的习惯和运动技能。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与此相适应,课余体育活动与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等多种形式一起扩展和延伸了体育课堂教育,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由于体育课时有限运动不足的缺陷,增加学生的体育实践,也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拓展了新的广阔天地。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河北省全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共27所。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学校体育方面的专著5部,各级相关体育科研文件以及课余体育活动相关的科研论文资料10余篇,为设计调查问卷和完成论文奠定基础。(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情况,设计了《河北省高职院校课余体育活动现状研究调查表》,了解目前河北省高职院校课余体育锻炼发展现状特征,为论文的分析提供实证材料和数据。(3)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2000统计软件对所有回收的问卷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1.课余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1)早操。早操是高职院校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重要的措施,也是我国大中专院校课余体育锻炼最普遍、最有保障的一种形式。调查表明:100%的河北省高职院校均能坚持,学生在校每天开展早操体育锻炼活动的时间一般是15~20分钟。早操内容主要是长跑锻炼。(2)系部体育锻炼。系部体育锻炼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之一。主要内容是:①复习、巩固体育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②练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③结合学校特点,开展传统体育活动,或组织各种小型竞赛活动。调查表明60%的河北高职院校开展系部体育锻炼,时间是40~50分钟,形式是以系为单位。(3)体育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一般是指将对某个体育锻炼项目有兴趣的学生组成一个体育活动小组。26.3%的河北省高职院校有体育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的内容有足球、篮球、乒乓球、轮滑和健美操等。2.课余体育训练的调查与分析

课余体育训练是在体育教学和班级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对体育基础和技术水平较好的学生通过运动队、代表队等形式进行系统训练,以提高运动成绩的专门教育过程。

在河北省高职院校中常年坚持课余训练的仅占8%。92%的河北省高职院校采用赛前中短期集训的方式,这是为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经常采用的方式。一般集训时间为8~12周。通过这种赛前中短期集训,使学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做好赛前准备,在比赛中发挥已有的竞技水平,取得较好的成绩。3.课余体育竞赛的调查与分析

课余体育竞赛是学校课余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余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科学组成体系,相互衔接和配合。(1)田径运动会。田径运动会是一种较大规模的比赛形式,由很多运动项目组成并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的比赛。100%的学校每学年在春季或秋季举行1次田径运动会。这说明以上调查学校是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相符的。同时由于田径运动会是学校检查体育教学、课余锻炼、课余训练等开展情况,进一步推动各项学校竞技运动开展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所以本人认为各学院应把校田径运动会放到重要位置。(2)其它竞赛活动。除了田径运动会之外,河北省高职院校中有75%的学校每年都适当开展全校性的其它体育竞赛活动,其内容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羽毛球、轮滑、趣味运动等。61%学校开展班级间的体育对抗赛;有65%的学校开展系与系间的体育比赛;72%的学校举行全校性的体育活动月。 4.课余体育计划方面的调查

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计划是使课余体育活动制度化、正规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1)全校课余体育锻炼计划。在我调查的河北省高职院校中100%的学校有全校性的课余体育锻炼计划,而且全校性课余体育锻炼计划的内容比较全面。(2)全校课余体育训练计划。课余体育训练是一项重要而困难的工作,学校只有制定课余体育训练计划才能抓好这项工作。调查表明:河北省高职院校有78%的学校有全校课余体育训练计划,有22%的学校没有全校性的课余体育训练计划。(3)全校课余体育竞赛计划。课余体育活动要与课余体育竞赛相连接,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能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促进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调查显示:河北省高职院校有78%的学校有全校课余体育竞赛计划,通过各种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四、结论

1.河北省100%的高职院校都能开展早操,60%的学校开展系级体育课余体育锻炼,26.3%的学校有体育兴趣小组,38%的学校有野外体育活动。2.虽然有11%的学校因为学校财力、教师数量、教师训练水平等原因没有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但89%的学校较好的开展了课余体育训练。3.河北省所有高校都有课余体育竞赛活动,较好的促进了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体育道德作风;丰富、活跃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4.河北省所有高职院校都有全校性的课余体育锻炼计划,78%的学院有课余体育训练计划、课余体育竞赛计划。5.在河北省高职院校现有的环境和条件背景下,河北省高职院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还是值的肯定的。

五、建议

1.学校领导重视,各处级领导、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教育改革观念的转变,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使学校体育改革“健康第一”的思想及“阳光体育运动”在河北省高职院校普遍开花,并结出了丰硕成果。2.各学校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和引导工作,设立体育节,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专题性的体育主题活动,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有利环境,使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校园文化气氛。

参考文献:

[1]李相如.北京市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1):10-12.

[2]李相如等.北京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1):26-27.

[3]余学锋,沈建华.学校体育活动场所开放现状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4):37-39.

第7篇: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职工体育工作企业 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提高认识发挥职工体育活动对创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作用

1.工会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利于提高工会影响力。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及和谐企业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群众性是工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工会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有不可替代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号召力。引导职工参加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安全生产,陶冶职工情操,,这些对有效提高工会组织的地位以及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起到积极作用。

2.工会开展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职工的团队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群众体育运动,具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融洽企业内部关系、激发职工荣誉感的功能。职工体育活动弘扬的是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职工在参加竞赛活动中形成的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竞争意识,势必转移、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培养了其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3.工会开展体育活动可以提升企业文化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影响力。企业的文体活动作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体现,在促进职工对企业的感情、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和职工的自豪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营造和谐环境,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构建企业和谐外部环境有积极的作用。

二、创新工作思路满足广大职工对体育活动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职工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正在日益提高,同时,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工作之余广大职工走出家门,自发进行体育健身运动,已成为一种生活时尚。广大职工这种自发的体育锻炼,反映了对体育活动优良效应的追求。在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动下,社会体育活动热潮此起彼伏,极大地影响了职工体育运动,许多职工已不满足工会组织每年组织的传统项目,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要求宣传和推介更多、更好、更先进的体育活动项目。许多职工更喜欢积群众性、趣味性、竞赛性、挑战性于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更加趋于向有氧运动、自然户外运动发展。

2.要求广泛参与。不少职工已不满足于工会每年组织的传统体育活动,而希望能够不拘条件限制更多地参与,从中得到健康和快乐。希望尝试更高、更远、更有力的体育竞赛活动,以展示自身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价值。

3.要求职工体育活动要从大到小、从小到多的转变,希望在原有的体育活动项目和内容上不断创新,更多地推出能够体现大众化、群众化的体育活动项目,满足不同爱好者的需求。

4. 广大职工认可强身健体是职工体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工会职工体育活动的宗旨和目的也应该是这个要求,离开它工会职工体育活动就会没有活力和生命力,就会流于形式,就会限于自生自灭的境地。突出强身健体这个主题,并作为职工体育工作的重点,不仅能够吸引和团结广大职工参加,而且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从根本上强化职工体育活动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道德功能、塑造功能。

三、放手工作解决当前工会职工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新形势下职工体育活动开展的新要求,当前职工体育活动发展不平衡。造成不平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

1.有的领导观念滞后,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表现为对安全生产重视,对体育活动不很重视。认为安全生产是工作重中之重,职工文体活动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把职工体育活动理解为简单的蹦蹦跳跳、玩玩乐乐,不会产生经济效益,耗时、费钱划不来,事实上是没有看到职工体育的长久效益。由于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制约了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工会体育专职干部必须开动脑筋,多宣传、多发动,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比如多邀请领导参观体育比赛,通过举办适合领导参与的小型多样的又体育比赛等形式,使领导更新观念,逐步认知体育,接受体育,喜欢体育,支持体育。

2.由于受煤矿特殊环境以及职工工作现场特殊性的条件制约,煤矿职工体育突出表现在缺少活动场所和体育人口的不足。致使有些活动项目无法开展,形不成职工体育运动文化氛围。比如,好多近万人的大型煤炭企业竟然没有一块田径场,基层单位没有活动室,所有的职工家属锻炼只能在硬化的场地上活动。仅有的活动场地和设施也因为缺乏管理维护,根本不能满足职工家属的锻炼需求,造成职工体育活动规模小、层次低、水平差、活动方式单一,停留在传统项目的水平上,职工参加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与全民健身纲要以及《体育法》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改变现状,应该让有条件的单位参加器械与场地的维护,比如机分厂,材料科,水暖科等单位他们有工具、有材料、有人力,根据他们实际情况划片包点,让他们定期维护设备场地,从硬件上保证职工的需求。

3.工会职工体育工作遇到的经费难、用人难问题。经费难是企业行政不能按照《工会法》的相关规定,及时划拨职工体育经费到工会,极大的限制了职工体育工作的如期、活跃开展;用人难主要体现在抽调职工参加上级比赛。现在生产单位工资都实行二次分配,按出勤和实际工作量计工考核,工会抽调职工参加上级比赛的训练、比赛期间的出勤,直接影响职工的实际收入,也就是说为矿参加了比赛,取得了成绩,反而收入少了,所以,许多职工就不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工会体育干部应该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使经费按时到账,通过与生产矿长及劳资部门协调,使职工的工资不要受到影响,调动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职工体育工作蓬勃发展。

4.有的管理者思想禁锢,工作无新招;有的甚至有畏难思想,信心不足,缺乏勇气和管理的力度;有的对工作不上心,无心去做,这既有认识问题,也有事业心的问题。这就要求工会体育工作者热爱本职工作,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积极进取,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掌握最新动态,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开展职工体育活动,达到示范引领作用。

四、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职工体育活动的新机制

新形势下,工会开展职工体育活动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一是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二是有健全的组织体系。三是有一支职工积极分子队伍。四是有一定的活动场地和设施。五是有从时间出发的灵活多样的措施。六是已经积累了长期从事职工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这为我们探索新机制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1.加强对职工体育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以书记、矿长为主要负责人矿级体育组织机构。坚持“文体活动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把文体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要由工会主席具体负责,要有组织机构履行职责,要有办事人员专门落实,真正将文体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和职工队伍建设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

2.重视和发挥宣传报道的舆论作用。工会要利用黑板报、广播报刊、图片展览、网络等宣传工具,还可以利用组织体育活动的时机,张贴宣传体育的标语以及结合具体实例等形式,向职工宣传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作用,宣传体育科学知识,展示职工体育活动成果,动员职工群众为自己的健康参加体育活动。

3.加强职工体育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工会要高度重视新形势下职工体育活动设施建设的投入、整合、更新和管理,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及早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地增建和修缮职工体育活动场馆等硬件设施,建立职工体育活动场所,奠定职工广泛参与的基础。

第8篇: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优化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但能使学生主动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对于培养人才及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使之终身受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小学生的情趣特点、身体素质、接受能力这些特征总结出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自己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将“教”同“玩”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当然课堂纪律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一直沿用着旧的教学模式,一板一眼的语言导入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精神需要,而带有激励性的语言导入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以往交代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后只是希望学生能够完成本课任务。我在在课堂中常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反恐维和的课中,我会问“大家有信心完成本课任务成为反恐精英吗?”学生会大声回答“会”。比如我会让学生互相击掌、让学生和我击掌来互相鼓励,共同完成教学目标,这样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很快地集中注意力,融入到课堂中来,又可以使学生带着激情积极得完成教学任务。

二、通过竞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体育竞赛是促成学生体育情感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竞赛本身是一种参与,这种参与有竞赛选手的参与,也有观看者的参与,不同的是竞赛参与往往是全身心的投入,且影响的人多,所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的效果要比一般参与好得多。竞赛参与不仅使参与者的体育才华得以展示,体育运动精神得以升华;同时在竞赛中观看者也能从中自省自励,而整个体育竞赛的组织实施过程,更是班级的凝聚力、团体合作精神重塑,以及学校体育氛围达到的过程。使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四、评价以学生主体意识为主

搞好体育教学评价,是维持学生主体意识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要注重口头评价,教师要随时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对学生的活动要加以评价鼓励,对有关的知识要加以渗透,教师的评价是全方位的,不能局限于技能评价的圈子里,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口头评价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把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把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把学生个人评价与学生间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扬合作精神,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做好及时性自我评价,每堂课后坚持写教学日志或教案评述,教学实践中,我们体育教师除了上课外,还有两操、运动队训练等诸如此类的工作要做,所以很少有在课后写教学体会的。按新课程标准思想,若想达到合格领域目标,教师必须学会及时总结,找出一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哪些是值得发扬的,哪些是应该弥补的,教师在课后能坐下来认真思考,对以后的系统上课是大有益处的。同时,对于学生的评价还要看学生在体育活动课中的表现,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可巩固和扩大体育课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因此,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两操、两活动,进行队列操练、身体基本训练,狠抓基本体操的质量。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提倡小型多样,注意生动活泼,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在普及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应建立以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队。对有特长的学生要集中进行训练,运动队员必须要思想好,各科学习成绩良好,并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起骨干作用。同时,还要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坚持小型多样、达标内容为主的原则,每年举行一至两次体育比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维持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

第9篇: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课外体育 校园体育文化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40-0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大学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以课内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能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但是根据对一些高校的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较为完善,主要问题集中在课外体育方面,发展水平低,同体育课的差距较大,课内外一体化在实践中难于落实,高校体育难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整体效益。因此,本文通过对课外体育作用的分析,找出高校课外体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努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使高校体育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课外体育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只有进行经常的体育锻炼,保持适宜的生理负荷量,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可以说,体质的增强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而在校学生除了每周两学时的体育课外,大部分的锻炼安排在课余时间,更何况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三、四年级已不开设体育课。因此,课外体育锻炼正常与否,不仅和一个学生的锻炼量(包括锻炼的频率和生理负荷量的大小)密切相关,而且锻炼的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没有经常性的课外体育锻炼就不可能有效地增强体质。

课外体育活动的另一特点是锻炼形式的灵活性。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锻炼内容,锻炼时大多学生都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情绪的调节、大脑积极性的休息等具有明显的作用,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二、 课外体育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有助于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外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形式与内容,对于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可以说是一个学校在体育方面带有普遍性和相对稳定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氛围与环境,是校园文化、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不仅需要课堂学习,需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情感的宣泄,课外体育活动恰好是满足他们这些需要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创造出校园体育文化的多样性,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和适宜的环境。

2. 有助于弘扬校园体育文化的创新精神

课外体育为学生的运动才能的发挥和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发展运动的特长和爱好。例如:定期举办各种运动会,小型多样有趣的体育比赛,开展富有动感的校园体育节等,学生可借助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在参与和尽情享受校园体育文化中,使审美思维和创新能力时刻得到训练和提升。“鼓励创新”是体育运动的文化特征,这种特征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灵魂。

三、 高校课外体育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一)高校课外体育存在问题

传统的课外体育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辅导,难以满足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需求和多样化的体育发展需要,由于教师个人精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对参加不同项目的学生进行系统辅导;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往往是以体育课教学内容为主,形式单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体育经费有限,无过多的资金扶持大学生开展课外的体育活动,在缺乏理论、技术指导的同时,活动组织质量不高,造成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

(二) 建立多元化课外体育活动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1.“1+1”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在所设置的体育专项课中,每个项目均组织课外锻炼辅导,配有专职的体育教师进行辅导答疑,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每周至少参加一次课外辅导,进行课外体育活动锻炼,这样既巩固教学效果,又增强体质,丰富业余生活,让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2.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体育竞赛的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竞赛形式与学生的技能水平、身体条件相匹配,并适当地改变竞赛规则,同时结合阶段教学计划与评价进行,并结合项目的特点广泛采用集体项目的竞赛与表演形式,如各单项竞赛、田径运动会、校园体育文化节,以及举办健美操、艺术体操等自创、自编、自演竞赛;团体操图案、队形设计竞赛;一般性或专门性准备活动设计方案竞赛;制定自我健身锻炼计划竞赛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校内外群体竞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体育活动中来。

3. 在组织管理上由体育部教师负责,充分利用群团组织,指导学生成立各种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形成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管理等工作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使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学生体育实践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