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等教育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中职学生知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在职校读书的目的也不同。不少学生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便于以后找工作,根本就没有好好学习知识和技术的想法,这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而传统的教学枯燥、单一,更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毫无收获,根本没有提高,无法实现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着眼点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笔者一直对教学方法进行尝试和探索,下面谈一下看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和内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怎么教,也包括学生怎么学。从其概念来看,教学方法以包含以下内涵:
(1)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紧密联系,是教学目的实现的关键;(2)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手段;(3)教学方法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既可凭借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也可凭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4)教学方法是一个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原则、考核方法组成的操作系统。
二、对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一直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强调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真正形成具有职业教育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偏离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
(一)以生为本,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教师的教,不研究学生的学,教师扮演着主角,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扮演着听众角色,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进行机械、被动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对普通学校的学生有一定的用处,但对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的中职院校学生收效甚微。
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学会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根据中职学校教学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如以教师讲述为主的传授法,以学生探索为主的体验教学法、讨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按程序对教材进行学习的学导式教学法,以创设环境激起情绪体验为主的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的互动教学法、以照顾学生差异为主的分层教学法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选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二)采用教学新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固然有许多优点,但是硬套在职业教育上是不切实际、效率低的,所以,探索一些科学、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成了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经过职业教育先行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判断教学方法改革是否成功、能否大范围推广的关键,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目标,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中职生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或行业模糊,学习态度和目标不明确。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必须让学生明确就读职校的目的、性质和未来的职业走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练结合,活学活用。传统职业教育过多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理论落到实处,在理论指导下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活学活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操作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发展;教学研究
前言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计算机理论知识普及和通用计算机应用技能普及型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机素养并掌握未来工作生活相关的计算机使用技能。随着计算机知识体系迅速膨胀、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延伸、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演变及教育相关科学和管理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与教学迎来了很多新的形势,如何应对新形势,未来如何发展已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而且迫切要考虑的问题。
1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式
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本原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科技毋庸置疑是第一生产力。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其生产和发展过程中要对所面临的新形势进行新的构建,进而实现自身的变革和对自身的改造和重塑,其所面临的新形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1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从本质上说国家多轮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在于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需求的改变。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国家教育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方针,摒弃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将素质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技能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占重要的位置,计算机基础教育是科技技能素质的基础构成之一,因此,新课改的提出和推进也为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以提升科技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要求。1.2高等教育的转型高等教育的转型本质上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对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其转型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2014年起高等教育实现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转型发展。外延式发展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关注更多的是在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完成教学的任务,而内涵式发展更关注如何更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的质量。内涵式发展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迫切问题是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其次,高等教育的功能性转型。2014年起国家教育部逐步提出了地方性高等院校由研究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的功能性转变的方针,600多所高校转为应用型高校,2017年又将一批本科院校明确定义为职业院校,更加明确了教育要服务于社会需求,加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针。向应用型转变的也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所要面临的新问题。1.3教育本身的发展带来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方法的观念,是对教育发展的主观的、理性的的认知,是教育的人文研究,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等。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轻能力、注重理论轻实际、注重记忆轻思考、注重知识灌输等方面。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发展证明:传统教育理念已经难以展现较好的教育效果,更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涌现的现代教育理念,如以人为本、自由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教育内容开放化、教育多样化等教育理念,每种理念都有其核心思想包含其中,成为教育的指导,这种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要适应其所采取的教育理念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如何适应教育理念的改变,也是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1.4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前行教育信息化存在于教育的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各个方面,是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当中,其朝着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目的在于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人才要求,通过推动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网络构建、教育资源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信息的产业化管理和具有信息化素质的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环境下的新的要求,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开展也必然要融入到信息化发展的新浪潮,改革和重塑以求得健康、快速发展。1.5教育相关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的发展落后于科技的发展,但却要能够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形势。网络科技的发展使教育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移动智能科技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教育变得随手既是,多媒体技术(如3D投影技术、虚拟影像技术)使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具体验感。这些都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进行辅助教育值得思考。1.6计算机应用领域无限渗透计算机由最初的用于科学计算发展的现在,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社会应用,休闲、娱乐、生产加工、科学处理、虚拟仿真和智能化应等无处不在。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在是只关注计算机原理和基础编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应用的宽度和广度必将带来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变革。
2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方向
2.1实现教育由传统理念向现念的转变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除计算机专业之外,更关注计算机的应用是实践价值,相应的教育理念也不应在局限于传统的理论化知识性教学。在理念上一定要尊重社会的需求建立以需求为本,以学生为本,助力于全面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的大的思想格局。2.2紧随时展,拓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计算机原理与基础、计算机语言和办公软件应用三个方面。但随着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学生往往在初级教育阶段就已经接触并学习了相应的内容。在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加入更多的应用技能教育,如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网络、电子商务和管理信息化等多元化、多样化的内容,进而服务于其它学科的教学,迎合未来职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内容的拓展不只是计算机教育的广度,从深度上也应进行深入,如同样是办公自动化可以结合社会应用加入高级技能培养的教育教学内容。2.3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多样化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法还集中讲授法和演示法方面,相应的方法在知识传输和定性内容实践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样也需引入讨论法、案例法、项目驱动法和自主学习法等,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更好的迎合教育理念转变带来的需求。其中,项目驱动法就计算机基础教学而言,在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实践和创新内力、提升学生关注度和积极性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受到计算机基础教师的普遍关注。2.4计算机基础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经行教学活动相互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工具、媒体和设备等。教育手段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先进的科技成果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成为必然。计算机基础教学手段不能再只是书本、计算机和投影,而应是以多媒体科技应用,以大规模网络科技应用为方向的先进教育设施的引入。2.5引入多元化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形式基于笔试和机试的,依靠定成绩的模式在计算机这类技能型培养的学科,在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和应用技能考核方面略显不足。为了应对,国内外学者结合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如基于项目制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教学成果的社会评价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档案式评价。2.6加强实训/实验及创新教育大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已经意识到实训/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多种形式的实训/实验教学形式,如提升实践课程的学习时间、加强需求现场的问题式教学、采用项目式的教学形式等。国家教育部也提出了加强实训/实验教学培养的推动方案,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项目,通过国家扶持拉动实训/实验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结论
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于各级教育层次,本研究所指的是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性教育,社会发展是引发教育发展变革的直接动力,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的新形势,各种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两个大的方面分析了计算机基础面临的各种新形式,并由新形势引出计算机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对实际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吕捷,王维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文科高等数学 教学方法 信息化
一、文科高等数学课程授课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教育形式的发展,数学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许多学校开设了《文科高等数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和文化素质,但文科高等数学课程基本上是理工类高等数学课程的压缩和简化:它一方面试图把大量的基础的高等数学知识介绍给学生,另一方面受课时较少的限制必须精简内容,于是通常采取了重结论不重证明,重计算不重推理,重知识不重思想的讲授方法。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也常以类型题的方法去学习,复习。虽然较好的学生也能掌握不少高等数学知识,但是在数学素质的提高上收效甚微,而数学基础较差的文科学生,只能是依葫芦画瓢,勉强应付考试,谈不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更谈不到数学素质的提高。
针对传统数学授课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以及文科数学课堂上所要求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渗透教授的目的,引进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当中来,培养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变得至关重要。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课程目标和价值观念、课程形态和资源构成、学习空间和认知过程,还是课程学习评价的观念和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了全新的发展趋势。《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并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本文将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研发出适合本学科课程所需要的信息产品,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文科高等数学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的改进方案:
(1)以“形象教学”模式为特色
“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处理图形(既形象)的信息,即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而不是词或者符号。”因此,针对文科生对高等数学的理解能力和理工科学生有差距的现实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形象教学模式,尽量利用多媒体等资源,把高度抽象的概念和定理给出生动形象的解释,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和全面,并且对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的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把形象教学模式作为研究重点,探讨切实地适合文科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教学模式。
(2)以主整理次分明的教学方法为支柱
由于文科专业学生数学基础普遍不太扎实,所以在教学时,内容陈述要“少而精”,把握适当的深度和广度,不能过深过专。教学中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繁琐的证明和过多的运算技巧训练,要重点讲清数学思想的历史背景和数学结论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应用和发展中掌握知识和提高素质。当然也要防止另外一种倾向,即过度削减教学内容,过度弱化甚至放弃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运算。
因此,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我们应整合出一套适合文科生数学学习的总体教学大纲,并根据该大纲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课堂教授中充分做到主次得当,泾渭分明,帮助学生尽快抓住关键,达到学习时事半功倍的目的。
(3)以“可适应性教学”为理念
《文科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必须根据文科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扬长补短,制定不同于理工科学生的数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不同程度地体现数学的知识性、科学性和应用性;即使是在同一基本要求下,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区分作业等级、个别答疑解惑等。
以上提到的因材施教原则,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执行起来很费事,由于学生较多,需要顾及的面太广,因此会导致顾此失彼的弊端。因此,应用信息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个别学习,个别研究,将能很好地完成上面提到的任务。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分别进行系统归类,让学生在课后利用教学信息平台“开小灶”,既能达到不耽误教学进度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一箭双雕的解决方案。转贴于
(4)以“协作学习”方式为延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对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展开。社会交往有助于形成多种假设,用多种观点看待同一个问题。可见,建构主义特别提倡协作式学习。
我们应培养学生互帮互学的协作学习环境,大力提倡学生在协作的过程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参照现今网络技术发展中出现的各种论坛,博客,聊天室等互动工具,我们应利用上述技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协作学习空间。用在线聊天功能让教师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网上论坛功能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参与讨论,让不同班级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交流;用维客功能让一个小组或一个班级的学生来共同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顾沛.文科数学的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4,(8):11—13.
【关键词】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县域经济发展;关系
职业教育是在一定的文化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给予一定的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及技巧的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 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实用性、操作性特别强。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时刻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发展规模和速度。职业教育只有及时掌握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展状况,才能及时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明确培养目标,不断优化自身发展,才能培养出大批符合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当今社会是知识、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坚持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实现经济转型,赶上高科技的世界发展趋势,迎接挑战的知识型经济;充分开发江西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劳动力就业,缓解江西省的就业压力,就必须对中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
目前,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培养目标等均与江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还出现脱节状况,致使江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甚至其他中部地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关注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探讨江西中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如何有效的协调发展显得尤其突出。
一、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产业的发展,影响生产率、经济效益的提高;县域经济产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又决定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1、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1)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数量和人才层次的需求。江西省的县域经济要想迅速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有一批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作支撑。江西省2001年共有90871位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仅有22人/万;全省共有19717位农业技术人员,平均专业技术人员仅有5人/万。江西省劳动者的低文化水平,低专业技术和低技能,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最大阻力。
近年来,随着江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各个产业对技能型人才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结合江西各个县域经济的不同发展模式,急需培育大批具有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不同层次的技术型人才。
(2)“三农”问题和城镇化进程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人口大省。为了促进江西县域经济发展和江西的崛起,要实现把江西建成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基地,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基地,大批劳务的输出基地,力争成为沿海发达地区旅游和娱乐休闲的后花园。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高江西省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发挥着巨大作用。
2、中等职业教育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主导,也是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承担着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培养数万计的技能型人才的职责。
(1)中等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所需人才。江西始终坚持国家的发展政策,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放权县域经济,使各个县市因地制宜,绿色赶超,江西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批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职责,为县域经济培养所需的不同层次人才。
(2)中等职业教育可以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实现江西新农村的建设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就必须提高劳动力素质,需要大批懂农业知识、水产和牧畜方面的劳动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可以促进农村多余劳动力转移,为了适应城镇化进程,就必须对多余的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或培训。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中等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相互推动发展的对策
1、县域经济方面的措施
(1)政府要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严重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需要资金的支持,历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紧紧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学费来发展自身,由于财政的不足,致使许多职业学校无法经营,招不来学生,这种现象是很危险的。因此,政府要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正常运转。
(2)县域政府要对中等职业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受传统重学历思想的影响,只有考大学才有出路,许多家长、学生拼命地考取大学,完全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国家需要科研研究人才也需要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可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着极度地鄙视。由于现在找工作,很多企业还是看重学历的,但是这种思想已经不符合当今知识、技能人才的市场需求,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国家急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正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社会必须改变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看法。
2、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的措施
(1)学校要紧随县域经济发展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许多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与普通教育无异,完全不能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培养出的学生毫无市场竞争力,职业教育无法体现其职教特色,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时刻关注市场发展,及时调整市场所需专业,设置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培养社会所需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色。
(2)职业教育要优化办学模式。经济的迅速转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造成很多结构性失业的人员,这批人员急需要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补充,中等职业教育要及时开设职业培训,为这批结构性失业人员展开培训,促进二次就业。积极与企业加强合作,在对企业进行人员培训时,也加强自身对市场的了解,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应拓宽办学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满足广大社会人员的需求。
(3)优化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是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大批的初级技能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单一的培养目标已不能满足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要结合市场需求,制定初级、中级和高级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长,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为国家培养符合市场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饶华,曾维林. 浅议构建适应江西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
[2]王小军,熊焰.发展江西中等职业教育的对策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
[3]刘晓东.关于江西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及其对策[J].科技广场,2012.
信息技术是依托网络和计算机而不断发展的高新技术,其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大,并已参与到中职学校的重要工作当中。近几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各种规划和意见来确保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国家教育部也明确指出:要将信息化教学方式普及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当中,并作为一种常用教学手段加以应用,从而更好地培养中职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职业化人才。
1 信息化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信息化背景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以新型信息化技术作为教育教学手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个性化成长的学习需求。一方面学生借助信息化的先进技术手段进行自我学习和应用实践;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借助信息化技术资源拓宽视野,共享最新、最全面的教学资源,并不断地更新自身教学视角和观点,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全面精辟的学习内容。
因此,信息化背景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就是借助信息技术之手,以信息化环境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在职业教育领域全面应用为重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习方式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2 信息化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完善,二者结合所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2.1 思想认识不足
现阶段,我国虽然一直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但是从大方面来看,国内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意识仍旧十分薄弱,不少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在招生就业上。尤其是中职学校,其信息化教育的思想认识更是与社会科技信息发展脚步不相适应,不少学校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影响深刻,让其在短时间内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显然并不现实。并且,如何规划和实践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到底能为学校和师生带来哪些改变,这些都是摆在中职教育信息化道路上的问题。
2.2 资金投入不够
中职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建设输送具有高素质专业技能的综合人才,承担着国家生产和服务领域一线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专业知识,更要进行大量的信息化实践教育教学活动,这就需要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信息化建设。但现阶段我国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各级政府对中职学校的资金投入主要放在学生的基础设施和课本学习之中,即便有信息化设备的投入,这些设备也相对陈旧。而有些学校为节省开支,也尽量减少信息化操作课程,仅提供电脑机房进行授课,更有甚者,将实践课改为理论课,照本宣科,教学活动数字化、可视化和协作化几乎没有,大大降低了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信息化适应能力。
2.3 信息建设滞后
信息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仅停留在网站建设和机房建设上,而多元化创新教学模式、基础数据库建设智慧校园建设等几乎没有进行。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核心,不少中职学校网络课堂、学科课件、电子图书、视频资料以及信息化仿真实训系统等资源非常稀少,加之更新较慢,常常出现新教刊旧知识、教学模式陈旧的尴尬局面,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没付诸实践就已然被淘汰。除了知识更新太慢的问题之外,教材的结构问题也日趋显现,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练习这两方面的比重不合理,从而达不到中职教育的实际教学要求。
2.4 教学能力不高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不喜欢理论化和课本化教条式学习方式,而是注重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但是我国传统的书本理论和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是职业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关键因素。不少教师的信息意识比较淡漠,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对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敏感度不强,无法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只能采用最为传统的教授模式来引导学生学习,严重阻碍了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3 信息化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改进措施
针对现阶段中等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进程当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和完善。
3.1 统一规划,改善教育教学环境
一是统一规划,齐抓共管。学校要建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长远发展的建设规划,并落实专门机构负责;二是加大投入,全面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所有场所,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的模拟仿真实训场所和校园基础数据库、智慧校园。三是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与传统授课相结合,定期组织师生接受最新信息技术的专项培训,使师生都能够重视中职教育信息化。只有校领导重视信息化,才能使教师们主动进行信息化教学和科研,让学生积极获取信息化知识和能力,因此,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是实现中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前提。
3.2 工匠精神,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在现代社会,中职学校教职员工的“工匠精神”,主要表现在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不断地突破自我,更新教学理念上。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培养中职学校人才上的成果并不理想,中职学校教职员工们应当在平时的职业教育教学中加强“工匠精神”,他们在课堂上除不断地创新深度融合多元化教学模式,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化抽象为具象,变枯燥为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外。还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创新自身信息化能力,并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等方面,只有做到这些,才是我国现代化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回归,才是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核心落脚点。
3.3 分层培训,提高教育教学应用能力
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缺乏具有信息技术知识和素养的教师,这类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一是引进高层次优秀专业教师;二是按照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同,可采取分层培训的方式。将信息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教师外派学习,或将其的信息化水平和技术化能力同步纳入到年度考评、资格认证和职务评审等方面;三是充分重视该校的信息化管理培训,甚至可定期外派专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和主管人员接受最新信息化培训,以大力抓好校园信息化建设,从而满足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地发展的需求。
3.4 深度融合,创新多元化培养模式
学校要全方位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和质量评价的深度融合。一是师生教学活动尽量做到数字化、可视化和协作化,并充分运用信息化资源和环境,形成集备课、教学、答疑、自主学习、提交作业、考核考试与学分认定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二是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多功能数据库促进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通过上述创新模式的深度融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通用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
3.5 精品课程,打造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库
中职学校可以鼓励教师自己动手寻找和开发合适的教育教学资源,将有用资源加以整合和分类,建立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优质资源库,再通过信息化、科技化的校园网络和信息中心来加以管理,充分满足师生各方面的需求,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学校还要立足于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引进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升级网络课程,汇集各项学科素材库和网络优质名师课程,定期更新资源共享课以及微课堂等形式不断地优化信息化资源。
3.6 重点采集,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
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还要不断地完善软件研发和更新,要在重点采集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办学和学生资助等关键信息上下功夫,逐步建立人才预测、就业预警和人才培养管理信息系统,为学校实习、就业、资助工作等提供良好信息数据支持平台。
3.7 大胆创新,建设智慧校园
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还应该面向广大师生创新开展平安校园、节能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等智慧校园建设。逐步建成面向教学、科研、学生、后勤管理的各类应用系统,达到各应用系统的服务融合,真正实现学校工作、学习、生活智慧化。
1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现状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文化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中基本上是处于从属地位,各专业都很重视本专业技能,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对文化基础课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在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种类、性质和课时分配上。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文化基础课现象严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专业迫于学校规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一些理化基础课,作为素质拓展课程,和专业选修课一起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在教育部、各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关于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的内容是比较少的,从地方到国家,文化基础课申报获批的精品课程也是凤毛麟角。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落后的,无论是课程的研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的改革,还是学生重视的程度,学校投入的人财物都远不如专业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2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改革措施
2.1 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改革措施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国外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设置文化基础课程时,应该考虑到学生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的,不是简单的操作机器;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具有应变、生存、发展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当今国内职业教育专家纷纷强调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提倡加大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加强专业课的同时削弱文化基础课。针对这一现状,基础课教师应通过阅读相关专业课教材,听专业课,下企业车间学习,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讨论,了解毕业生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中的反馈信息,寻找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点。通过以上4种途径,了解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专业课程的特点,掌握专业课教学需要哪些文化基础知识,明确文化知识讲授的数量和深度。确定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文化基础课授课计划。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起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果。
2.2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文化基础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标准等。课程标准要力求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要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提高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质量。
2.3 改革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体系
1)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变化,满足专业需求为专业服务,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有侧重地安排教学内容。所谓加强基础,并不是基础课的学时加得越多、讲得越细越好,而是课堂上要有重点地讲解,启发思想,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积极应对多变的挑战和机遇,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职业技能。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务必展开讨论,在编制授课计划时充分考虑专业教学需求,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主动和各系沟通交流。同时,鼓励教师自编文工交融的教材,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基础模块与选项模块相结合,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2)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项目教学法,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再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3)文化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更新,效果评价恰当。文化基础课程应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综合评价,不能“一张试卷定成绩”。要不断完善评价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实施课程评价,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检查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在教学活动中的导向功能。课程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
3 小结
我国职业教育专家陈庆合教授曾说过,职业教育中,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关系就像“红花和绿叶”,缺少哪一样也不行。只有摆正各自的位置,做好自己的工作,让红花更红,绿叶更绿,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论文内容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领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面对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大学艺术教育如何将人文精神导入在国民的精神境界和话语系统中,实现艺术教育培养人的目标,是艺术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新问题,相应的,这就需要内在的动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在2002年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2007年在校生人数已超过2300万。面对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面对新技术浪潮的巨大冲击,大学艺术教育如何在国民的精神境界和话语系统中导入人文精神,以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全民的艺术素养,是艺术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不仅有益于提升公众受教育的水平,更有益于文化的传承与创造。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社会生活中,艺术促进人类文化的形成,同时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它不断向文化的其他领域发射能量,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深处。艺术的创造、接受和欣赏,是一种高级的文化素质,而获取这种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健全的艺术教育。健全的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法的教育,也是一种更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对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对艺术的真诚热爱
大学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对艺术的真诚热爱。美学家滕守尧认为:“对艺术的爱,就是对真、善、美的爱,必定是一种终极的和纯粹的爱。”[1]许多教育专家也认为,艺术教育,特别是健全的艺术教育,是带领人类走向真善美,产生高尚的爱并使人心和谐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必须予以发展和普及。的确,善是好人应具备的素质,爱心则是人类文明的升华。爱,一向是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为自己深爱的人画像,以此表达自己爱的感情;我们为周围的动植物画像,以此表示我们对它们的眷恋;我们观看和倾听艺术,是因为我们希望与艺术中所倾诉的爱进行沟通。我们走进艺术,是因为艺术使我们进入清风明月的纯粹与自由。正是有了爱,中国向世界发出了心的呼唤,让世界走进中国,感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会徽、火炬无不凝聚着艺术家和设计者浓浓的爱国之情,体现着中华民族、中国精神以及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热爱。
我们知道,艺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和进化向世界走来,人类对艺术的需求和渴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体现,社会的分工不同,并不意味着人类本能的艺术追求因此而泯灭,只是我们的教育没有把人类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唤醒。目前,很多学生对艺术课不感兴趣,这与教师的素质和缺乏爱心有着直接关系。艺术是真诚的,艺术教育应该充盈着丰富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国画家李苦禅在论画笔记里写道:“艺术乃真善美之物。第一是真诚,不虚伪造作。再进一步则是美,美得可以教化人以善,即为尽美尽善了。如果作者人格鄙劣,是无人格,实在与艺术没有缘分,枉言真美善!”因此,要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要建立爱心,摒弃“师道尊严”。只有敞开爱的胸怀,才能为学生打开充满阳光和鲜花的艺术圣殿的大门。
近几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需求的不断增长,面对愈演愈烈的艺考热,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黄宏不禁追问:“艺考生,你们对艺术的爱有多少?”不容置疑,艺术不仅需要天赋,需要文化素养,更需要对艺术的真诚热爱。“没有爱,人怎能进入艺术的殿堂?没有爱,我们如何进行艺术教育?没有爱的艺术教育家,怎能理解为什么艺术是如此纯真、如此幽默、如此感人、如此空灵、如此可爱?他们只能以艺术为招牌,去谋取金钱、权势和虚荣。”[2]因此,要有效地实施艺术教育,只有对艺术的真诚热爱,才能使我们不断扩展、不断更新,不断进入新的世界。
(二)让艺术融入文化之中
从古至今,艺术一直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财富。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艺术往往成为其所属的那个民族、那个地区及那个时代文化的集中反映。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展现给全世界的正是一幅幅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画卷。悠扬的礼乐声中,全球40亿观众共同见证了古老东方文明的浩瀚与深邃。
作为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大学艺术课传授的应该是一种艺术文化。教育部在新制定的艺术课程标准中,将其定位为人文性课程,不再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艺术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略了艺术表达思想、情感,传达信息的功能,将艺术简单地从文化的整体结构中抽离出来。忽略了艺术的文化意义,无异于将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事实上,艺术的本质是人文的,艺术教育的本质也是人文的,其目的应该是提高人的人文素养。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全民美感 (艺术观)和创造力,提升生活品质和人生意义。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要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就必须有理想,有超越个体的群体关怀,即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否则,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最多只能说是培训,就难免出现“习艺愈勤、修养愈远”的流弊。为此,大学艺术教育必须还原,重新回到人文的范畴之中来。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和科学的分科越来越细,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也越来越多,而艺术教育的内容又是十分丰富的,大学不可能在有限的几年内为学生安排很多的艺术课程,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取舍。因此,应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并为他们终生享受艺术、热爱艺术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让艺术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目前,“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可持续发展”之提出,在于现代社会所存在的不断恶化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这需要我们反思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这种反思,我们只有依赖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本身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内涵,通过加强人文精神视角下的艺术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往往忽视人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现代教育真正希望的,不是人们急需的技术培训,而是素质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个体的扩展。就人生经历的角度而言,大学历程中带给人们的并不仅仅是获得某种专业上的知识、技能和特长,更重要的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一个社会缺少了开放型的或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人,就失去了精神上的勃勃生气,必然走向死板和停滞。
丰富的知识不等于良好的人文素养。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各级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他们认为,一个全面的科技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不平凡的艺术修养,否则其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将会受到制约。许多实例都证明,杰出的科学家从来不是局限于其个人领域,通晓和熟悉艺术及整个人文科学,可以使科学家的视野更加开阔。实际上,科学与艺术的碰撞点往往便是奇迹出现的地方,艺术并非是认识的低级阶段,也不仅仅是对科学的一种补充。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创造出的真正认识自然和自身的强有力手段。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瑞士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默隆在青年时代都曾深受德国艺术巨匠波依斯和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的深刻影响,尽管他们并没有选择艺术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但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灵感,将艺术融入建筑。
笔者认为,一个没受过任何艺术教育的人,其知识结构终究是不完善的,这将直接制约其将来的持续发展。
(二)让艺术教育成为注重过程和途径的教育
教学过程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具体操作行为。雅思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3],然而,我们每天操作教学过程却从未认真研究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美育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各高校纷纷在课程中增加美育课,新增的美育课主要是艺术课。这些课主要采用选修的形式,既无教学大纲又无教学范围,教师大多依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备课和组织教学,非常随意。其结果是:“有超过半数高校学生对自身审美素质发展表示失望,认为对自己的审美素质发展期望与实际发展差距巨大。”[4]究其原因,是我们为“教”而教,重结果、轻过程,以至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一般来说,真正的艺术教育是讲究途径和注重过程的,如果我们脱离了通过艺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途径,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而我们如果不重视艺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熏陶、培养和开发,那么很可能就无法实现艺术教育培养人的目标。艺术教育的途径和过程具体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包括教师、教材作品选择、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等方面。
1.教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有限的艺术课程,需要知识系统完善、能力突出和个性成熟的教师。在尊重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科学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具备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学生学习艺术空间的组织能力,具备兼收并蓄优秀教育思想和科学操作艺术课程的能力,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尊重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并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掌握课堂进度,引导学生抒发艺术主张,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理解艺术的活动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艺术奠定基础。
2. 教材作品选择。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而非专业教育,应具有大学的特点,因为中学阶段也有专门的艺术课程。中学阶段的艺术课,主要是讲解作品或让学生亲自参加艺术实践,如唱歌、绘画等,以帮助学生增加对艺术的感性认识和实践体验。大学阶段的艺术课程,则要突出帮助学生增加艺术美的理性认识,通过对经典艺术作品的分析,总结出鉴赏的规律。需要强调的是,在操作过程中,一是要选择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经典是经过历史筛选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举世公认的优秀之作。只有真正伟大的艺术才能引发学生们的艺术趣味,才能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感和艺术鉴赏力。二是这些杰作体现的人文主题和意味必须与大学生的情感生活建立生态关系。例如,在学生刚刚入学时,可尽量去欣赏和创作体现人类之间的“爱”或“友谊”的作品;在春天到来时欣赏和创作那些与“生命”有关的作品等。三是强调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感知和分析,分辨和识别艺术作品中清与浊、大与小、高与低、短与长、疾与徐、哀与乐、刚与柔、稠与疏、虚与实等不同要素和不同事物之间“物物相需”的生态关系和由此而导致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过程。长期接受这种训练,就会通过慢慢熏陶和异质同构作用,影响学生的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一种与杰出艺术品同样的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结构。
3. 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成熟都离不开对其自身的科学研究。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教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艺术教育学科,较少有有突破、有份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必须大力加强艺术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把有益于艺术教育的实践经验及时总结并进行理论上的提升,要大胆地走出去、请进来。有学者认为,大学教育只要教师在某一方面有专长,且道德操守没有问题,是都可以担当的……只要在社会文化领域有贡献的人都有机会踏入大学校园授课。目前,国内有号召力的学术思想论坛大都来自高校课堂,而且更多的是学术交流。
总之,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日趋大众化的今天,要有效地实施艺术教育,需要内在的动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内在的动力就是主体对艺术的真诚热爱,外部环境就是积极有效的操作过程和实施途径。同时还要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势和宽广的视野,使课外艺术活动、社会艺术教育环境都能成为艺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便能随时找到表达兴趣、希望、需要、情感的方式。
参考文献
[1][2]滕守尧.艺术与创生[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英国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发展历程
18世纪前英国的初等教育发展缓慢,主要是国教会开办的具有慈善性质的针对贫民儿童的学校。初等学校的教学条件很差,教师不是专门职业,多由牧师、手工业者、退伍军人、老年人兼任。富人则聘用家庭教师对子女进行启蒙教育和中学预备教育。 因而,在18世纪前,英国初等教育师资的系统培养基本上是空白。
进入19世纪,随着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师资培训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一些组织和个人开始挑选一些优秀学生代替教师的部分工作职能,形成了英国最早的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制度――导生制。但是导生制的教学效率低下,只能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远不能满足初等教育发展的要求。随后出现的中等师范学校(Training college)修业年限短且规模小,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当时初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同期出现的见习生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师范学校的不足。总的来说,这一时期英国的初等教育师资培养仍未能彻底改变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正规系统的初等教育师资培养体制尚未形成。
1870年《初等教育法》及随后陆续颁布的一些法案推动了初等教育的发展,急需大量小学教师。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政府设置的走读制师范学院,专门培养小学教师。1902年的教育法案授权地方政府建立师范专科学校,负责培养初等学校师资。 这样,一批由地方政府拨款的师范专科学校应运而生。至此,英国的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制度基本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初广泛成立了受地方教育委员会监督或大学管理的“地区师资培训组织(Area Training Organization, ATO)”负责各地区师资培养事宜。初等教育师资由“地区师资培训组织”中的教育学院培养。学制以两年为主。
1975年“地区师资培训组织”被撤销,教育学院被关闭、合并或是并入大学,成为公立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师范教育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但同时也由定向与非定向相结合的体制改变为非定向体制。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基本上已不存在培养师资的专门师范院校,师范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系、多科技术学院和高等教育学院的一个专业。
当前英国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状况
英国的教师教育是开放型的,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或者是在职人员想换一个职业,他们都可以选择投身到教育行业。投身教育行业的必备资格是“合格教师身份(QTS for Qualified Teacher Status)”。只有具备了该资格的人员才可以在国立中小学教书。而要想获得这一身份,就必须参加职前培养(ITT for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 一些教学经验丰富而又没有合格教师身份的教师,可以申请直接参加合格教师身份的测试)。
(一)师资职前培养途径
职前培养的课程主要有以下两类:大学阶段(Undergraduate)和大学后阶段(Postgraduate)。前者即在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的同时获得QTS。后者适用于已获得学位的人员。他们需要额外接受一至两年的培训以获得QTS。
大学阶段的课程又分为两种:教育学士(BEd)和文学学士或理学学士附带教师资格(Bachelor of arts or science with QTS)。教育学士(BEd)是一种荣誉学位,该课程专门为培养师资而设,学员在获得该学位的同时即可获得QTS。 文学学士或理学学士附带教师资格(Bachelor of arts or science with QTS)是指学员在攻读专业学位的同时修读QTS所需课程,在获得所攻读专业学位(文学士或理学士)的同时即获得QTS。大学阶段课程要求学员脱产学习3至4年或在职学习4至6年。
大学后阶段的教师职前培养方式包括: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简称PGCE)和校本职前培养模式(School-centred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简称SCITT)。
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PGCE)针对的是已经取得其他专业学士学位(非教育学士学位)却又想从事教学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该课程旨在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因而不包含所任教学科方面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既然该项目的申请者已经取得了学士学位,其学科专业知识也应当能够满足教学工作需要。如果他们在大学所学专业与所选择的任教科目相关性不大,则可以选修相关的培训预备课程(pre-training courses)。 PGCE课程要求学员脱产学习一年或者在职学习2年。该课程已成为培养初等教育师资最主要的培养形式。
校本职前培养(SCITT)由相邻的多所中小学和大学联合组织,面向的是想在中小学接受职前培训的学员。这一项目的优势是:不但学员可以得到教学一线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而且培训也能够紧密结合当地的师资需求状况。另外,大多数学员还可以获得高等教育机构颁发的研究生教育证书。
(二)参加职前培训的资格
英国对于参加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资格有严格的限制。学员的入学要求是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简称GCSE)英语和数学成绩达到C级水平。而如果准备教小学或第二、三关键阶段学生(7至14岁学生),学员的成绩除了要满足上述要求外,还需有一门学科课程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成绩达到C级水平。 培训资格的限制为合格师资的培养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师资职前培训机构
英国目前没有独立的师范院校,师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一些有条件开设师资培训课程的院校,经认可后均可从事师范教育。受训者只要选择一定的培训模式,修读完相应的课程,即可获得合格教师身份,具备了做教师的基本条件。目前开设师资培训课程的机构主要是:大学教育系(学院)、高等教育学院以及和高等教育机构有合作关系的部分中小学。
(四)职前培训内容及要求
培训内容依据《合格教师专业标准和职前培训要求》(Qualifying to Teach: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Qualified Teacher Status and Requirements for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制定。 该文件从职业价值观和行为、知识和理解、教学三方面规定了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标准,同时也对教师职前培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提供职前培训的机构必须设计培训的内容、结构和方式,照顾到学员的不同要求,确保学员培训期满能够达到合格教师资格证书的标准。学员培训结束时还必须具备教授至少两个连续年段的教学能力。该文件还针对实践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不同培养模式对于在小学实习的时间要求分别为:四年大学课程(BEd)32周;二至三年的大学课程24周;研究生课程18周。
师范教育课程主要包括:课程研究(Curricular Studies)、专业研究(Educational Studies)和教学实践(Teaching Practice)。英国小学教师不分科,小学教师应当能够胜任国家统一课程中小学所有学科的教学。 因而,“课程研究”类课程涵盖了国家课程的所有科目和领域。学生通过该类课程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法。同时,学生还应当从中选择其一作为学习的重点,突出该学科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专业研究包括教育原理与技能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师职业的相关知识。教学实践则是学生了解小学教学实际,培养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求每位师范生至少具有在两所学校实习的经历,同时还必须满足时间上的要求。
英国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特点
英国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制度体现了世界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发展趋势,具有培养渠道多元化、规格高、实践环节时间长、重视大学与小学建立伙伴关系等特点。
(一)培养渠道多元化
在英国,不同的人群可以选择不同的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渠道。对于即将上大学的人而言,他们可以选择攻读教育学士和文学学士或理学学士附带教师资格;已经大学毕业的人则可以选择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或者是参加校本职前培养,而且申请者可以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单位。多元化的教师培养途径可以确保把有志于初等教育的人士纳入到师资队伍中,从而提高初等教育师资质量。
(二)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规格提高,综合性大学参与培养
当前,英国的初等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全部由高等教育机构承担。新教师均具有学士学位,有的还拥有研究生证书。英国的教师教育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综合性大学通过开设相应课程参与师资职前培养。综合性大学通过提供广博的学术性课程,弥补了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三)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时间长
英国非常注重教师职前培养的实践环节,各种培养途径都对实习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小学实践的时间要求为:四年大学课程(BEd)32周,从第一学年起就开始安排学生到小学进行见习、实习,时间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延长;二至三年的大学课程24周;研究生课程18周。
(四)注重与小学合作
英国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强调大学与小学的合作,高等教育机构与小学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担负初等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任务。其中“以中小学校为基地”的师资培训模式最具代表性。该模式不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执教技能,而且能够满足小学的实际需求,增强了职前师资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对我国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启示
英国初等教育师资职前培养制度对于完善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实行多元的培养模式
《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为我国实行开放的教师教育体制奠定了法律基础,使多渠道的师资培养模式具备了可能性。但是高师院校依然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体机构,参与师资培养的非师范院校为数甚少。我们应当借鉴英国通过课程来进行师资培养的方式,鼓励非师范院校通过开设师资培训课程参与到教师教育队伍中来,从而真正实现师资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二)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先培训,再认定
我国开放的教师教育体制中,非师范类毕业生通过申请教师资格证书的途径也可以走上教师岗位。但是我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存在着缺陷,即忽略了申请者是否接受过专门的教师教育训练这一前提。这种对于非师范类毕业生仅通过资格认定而不实施严格的教师教育训练的做法,显然无法确保小学师资总体质量的提升。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的做法,针对高等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专门开展为期一至二年的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从而确保所有教师证书获得者均能受严格的教师教育训练,促进小学师资质量提升。
关键词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熵值法
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
The Evalu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Education Input -output Based on Entropy Method
LUO Weim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past evaluation model, a new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entropy method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Entropy method was a more o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 In suitable environment, the method is benefit for decision-makers to make scientific, rational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Key wordsadvanced education; input-output; entropy method
0 引言
高等教育投入产出评价是指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基于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性,研究者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始终是研究者们关注的核心内容。当前,已有文献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诸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统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数学规划法等方法已经引入了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的评价过程中。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各有其适用环境。
我们发现,上述有关能力评价的文献要么建立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主观性较强;要么建立在统计分析方法之上,需要大量统计数据;要么评价指标过于单一,难以体现综合评价的优势;因此,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基于此,本文提出采用熵值法来评价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能力。熵值法是依据各指标值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大小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一种客观赋权法。熵值法所确定的指标权重完全基于客观数据的自然特征,撇去了人为因素的主观干扰,其评价值更为客观。在评价活动中,熵值法不失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量化评价模型,在适用环境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1 高等教育投入产出评价模型的建立
1.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体系设置的合理性是进行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状况评价的基础。许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理论体系已趋于成熟。本文的重心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综合量化评价模型,因此,借鉴文献[5]和文献[7]的研究成果,采用以下指标来进行高等教育投入产出评价(表1)。
表1高等教育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
1.2 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模型
熵值是指根据熵值的原理和计算公式来确定指标的重要性全数的方法。熵值法是依据各指标值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大小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一种客观赋权法。根据熵的特性,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熵值法的步骤如下:
(1)指标一致化。当成本型、效益型和中间型指标并存时,将成本型指标、中间型指标转化成效益型指标。
(2)对指标实际值按比重法转换成评价值。
Pij = xi /xij (1)
式中:xij表示第j个评价对象的第i项指标值;n表示被评价对象的个数。
(3)计算第i项指标的熵值ei
ei = - K Pij ln Pij(2)
其中:k = 1/lnn,0≤ei≤1。
(4)判断及差异系数的计算。
如果指标xi在各被评价对象间的数值xij的差异越小,则越大。极端地,当指标xi在各被评价对象之间根本没有差异,即xij全相等,则ei为1,相应地,差异系数di为0,说明xi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毫无作用。反之,如果xij的差异越大,则ei越小,差异系数di越大,说明xi对综合评价的贡献也就越大。指标xi的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di = 1 - ei(3)
(5)确定指标权重Qi
权重:Qi = (Q1,Q2,…,Qm)
Qi = ,(j=1,2,…,p) (4)
式中:m表示评价指标个数。
(6)进行综合评价。
Aj = (A1, A2,…,Am)
Aj = Qi'*B(5)
Aj 为综合评价值,Qi'为Qi的转置,B为原始数据的一致化矩阵。
2 实证研究
本文针对安徽省5所省属本科院校的投入产出状况做定量的分析研究。有5个决策单元,分别是:安徽大学(DMU1),安徽理工大学(DMU2),安徽财经大学(DMU3),安徽中医学院(DMU4),安徽医科大学(DMU5)。决策单元投入产出指标的数据如表2和表3。
应用MatlabR2010a编程求解熵值法模型,对于i = 1,2,…,17,j = 1,2,…,5得到权重向量Qi = (0.0574,0.0575,0.0600,0.0557,0.0572,0.0591,0.0607,0.0589,0.0589,0.0591,0.0596,0.0629,0.0613,0.0590,0.0592, 0.0557,0.0578)。能力值Aj= 1.0e+007 *(1.8714,1.1142,1.4685,0.5138)。计算结果显示,5个评价对象的表现排序为 (DMU1> DMU3> DMU2> DMU5>DMU4)。
3 结束语
本文基于熵值法建立了一个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的量化评价模型。熵值法的优点在于指标权重的确定完全基于客观数据的自然特征,撇去了人为因素的主观干扰,其评价值更为客观。在其适用环境下,该方法的引入有利于决策人员对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状况进行科学、合理与客观地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5.
[2]沈志莉.高等教育评价方法述评[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6: 93-95.
[3]王致和.高等学校教育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60-62.
[4]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中的线性规划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2: 9-12.
[5]刘军山,徐枞巍.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质量问题的理论探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57-58.
[6]霍再强,顾凯平.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几点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3:14-17.
[7]王惊涛.基于DEA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