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能型人才培养范文

技能型人才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技能型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实践性教学 转型

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国家赋予高职教育的使命,为了高质量的完成这项使命,高职院校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培养模式的转变,以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1 教学以实践性为主

我们知道,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职业院校在培养模式上惯用的是学科型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的突出特征就是强调知识的灌输,课堂、课本的主导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只需要眼睛和耳朵,动手的机会很少;由于动手的环境,技能的培养几乎为零;课程结构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要求,课程设置盲目,脱离实际,该开的课没有开,公共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三大架构中,公共课所占课时居多;教学方法陈旧,即使采用课件之类的信息技术也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甚至弱化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材的技术含量大多数滞后于生产实际,“教、学、做”一体化教材(学材)更是稀缺;实践教学方面,不是把实训实习看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置于真实劳动环境,而是简化为走马观花或者体力劳动;实践教学设施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设备、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这些硬件“不硬”,四是现场教学重工轻学;师资队伍建设追求高学历,没有从实际需要出发,引进能工巧匠一类“双师”,“双师型”教师相当一部分只是有其名而无其实。这些都成为职业教育诟病。

职业院校要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目标,必须确立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从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突破,否则,只能是新瓶装旧酒,新鞋走老路。众所周知,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有本质的区别,普通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为其学术型人才培养服务,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为其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服务;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是培训模式,普通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是灌输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以直接就业为目的,普通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以研究再研究为目的。

2 技能培养以训练为主

技能型人才与科研型人才、高级管理型人才不同,与简单的操作型人才也不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是“实践长才干”,这个群体的特点是理论知识够用,操作技能过硬,实用本领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兴起,产生了许多技能要求高的职业岗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把传统课堂“学习知识”转变成实践“培训技能”。通过大量的训练和技能比赛,使能“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培养模式借助训练和比赛,加大训练量,提升技术层级,“变学科应试体系为技能应用体系”,培养过程中“变单纯认知过程为综合实践过程”,考评标准上“变学过什么课程为能做什么事情”。[1]

把学习技能变成训练技能,就是要把有关的理论知识尽可能地转化成学生的实习实训行动,使学生在“使用”中学,在“使用”中练,在“使用”中巩固。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职学校转制后升格而来的,还没有完全完全“脱胎换骨”。就教学模式而言,还是学科型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仍然处于为理论教学服务的从属地位,要么有名无实,要么内容空洞,要么走走过场。加上实习实训设施不全,设备陈旧,根本不能适应搞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谈不上创新。确立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就要按照教学专业教学的实际,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突出实践性教学特证,淡化理论教学,把实习实训当做教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最终成为名符其实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构建专业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的“立交桥”:二者若要一个通过,另一免试通过。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亦有具体阐述: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 “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2011年,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要求:“推行“双证书”制度,积极组织和参与技能竞赛活动,探索中职与高职学生技能水平评价的互通互认。”

3 “双师”教师以能工巧匠为主

建设一支以“双师型”为主的高职教师队伍,加强实习实训指导,全方位强化实践教学师资力量。“高等职业学校要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要率先开展改革试点,鼓励和支持兼职教师申请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支持兼职教师或合作企业牵头申报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改革成果,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2]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构建要不拘一格选贤任能,体现以技能见高低,不以文凭论英雄,把专家、学者、技师、能工巧匠尽入囊中,尤其要把企业里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的主要对象,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加强了校企合作,提升了工学结合的质量,加强了实习实训指导的有效性,对培养技能型人才至为关键。

4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考核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考核目前仍然是以“结果”(结业考试分数)为主,虽然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加强了过程考评,但很多还是重形式,不重质量。就最近几年高职院校的招生实际来看,首批录取的新生入学成绩与补录录取的新生成绩相差200多分,个别相差将近300分,这给教学带来严重的困难,造成同一班级成绩的严重分化。学习过程没有加强考核,使学生学不到真本领,课程结业考试成绩看上去都及格,其实里面水分太大,“及格”的背后有太多的因素。之所以强调学习过程的考核,是因为,每一阶段的学习,教师都能关注到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杜绝了少数学生“逃避”的幻想,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学到真是的知识和技能。

所以,探索一个以“学习过程”为内容、以技能等级为标准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机制,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改革目标。“”从职业道德素质到职业技能以及核心技能到心理适应能力都能得到比较准确的检验。“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环节)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必须建立,只有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机制,才能发现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 提升教育质量。”[3]

参考文献:

[1]潘光.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好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3-17(6).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第2篇:技能型人才培养范文

论文关键词:旅游;人才培养;旅游职业教育

旅游产业因其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在拉动需求、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转变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方面有着特殊作用,产业发展已经深度融入到了国家战略体系。“十二五”期间,围绕着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以市场化为导向,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旅游职业教育承担着满足经济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旅游服务技能型人才的任务,面对多样化发展的旅游业态和日益提高的服务要求,必须提高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旅游服务人才的有效供给。

一、加快休闲旅游服务人才培养是适应市场需求的现实需要

(一)产业规模扩大引发了对旅游人才的大量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旅游经济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2011年国内旅游市场规模达到26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万亿,同比分别增长12%和18%,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未来五年我国旅游业还将保持10%的年均增长率。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使旅游人才需求连年走高,根据《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到2015年,旅游业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650万人,每年新增旅游就业60万人。近年来,江西旅游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全方位推出“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旅游接待人数增幅全国第一,旅游收入突破千亿,增幅排名全国第四。旅游大省、强省的建设需要有力的人才保障,“到2015年,江西省旅游人才总量将达到22万人,每年培养的旅游后备人才要达到1万人”[1],人才队伍的建设以自主培养为主,对外引进为辅,旅游院校和培训机构尤其是旅游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办学优势,依托产业、服务产业,满足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上个世纪末,随着人们闲暇时间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已经意识到休闲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形成的经济现象。“各种迹象表明,为休闲而进行的各类生产活动和服务正在日益成为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各类休闲活动已成为经济活动得以运行的基本条件。”[2]改善民生成为现今整个国家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居民的休闲生活以及相关产业将在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迎来黄金发展期,旅游休闲要发挥其中的领军作用,引导休闲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被纳入到了《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随着旅游逐渐成为人民群众休闲的生活方式,日益增长且不断变化的需求与相对落后的旅游组织方式和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中国旅游研究院的《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表明行业服务满意度提升较为明显,可是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仍相对较低且提升缓慢。人是产业发展的总领,面对休闲服务从标准化和集中化逐步转向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加大旅游休闲技能型人才开发力度,确立旅游人才在旅游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提高他们的旅游休闲服务能力,更多地依靠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促进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共识。

(三)旅游职业教育应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技能型服务人才的有效供给。旅游职业教育受益于旅游产业发展,院校和学生规模逐步扩大,旅游教育进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发展中。纵观旅游职业教育近10年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从扩张到略显停滞再到初现萎缩的态势。究其原因,旅游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融合程度并没有随着产业壮大而加深,致使教育的内涵建设不能与产业发展需要相匹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低就业率和高流失率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根据《中国旅游人才发展报告》,大专学历旅游人才占旅游人才总数的92.6%,旅游服务技能人才占旅游人才总数的80.5%,调查表明,旅游人才的供给任务主要应该由旅游高职教育来完成,产业发展的主要人才需求是一线的劳务性、服务性岗位。通过广泛深入的校企合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具备紧跟产业发展态势的比较优势,对市场需求可以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但在数量上更要在结构上满足旅游产业对旅游服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休闲旅游服务人才培养现实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清

旅游职业教育经过十余年发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立足高等教育层次,突出职业特点,确立了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在实践层面,首先是专业设置管理重于服务,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设置目录内专业名称侧重的都是管理,虽然旅游行业的突出特点是服务,人才培养定位也应该是面向一线的管理、服务人才,在专业设置时却没能旗帜鲜明地表达行业属性。其次课程设置与产业的联系还不紧密,北京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对我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69所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的归纳统计显示,我国院校在基础理论课已与国外接轨,然而偏向实用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与国际衔接略显不足,旅游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虽然正在逐步走出本科教育专业课程压缩版的状态,但在课程安排以及内容与工作之间如何提高关联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效率和效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二)供需错位现象突出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旅游行业吃的是青春饭,是伺候人的行业,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心态不佳,旅游行业的职业特点使得从业人员能够较大范围地与外界接触,较为便利地捕捉大量信息,面对更多的职业诱惑,流动性大增,“高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高离职率”成为当前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三大明显特征。旅游教育对于引导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养、规划学生职业路径以及促进学生职业成长方面有欠缺,加上社会认识的偏见导向,以及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比较追求个性自由,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难以维持从业后的行业忠诚度。随着旅游产品日渐多样化,新业态层出不穷,学生学习内容杂而不精,知识得不到更新和丰富,指导行业经营发展就无从谈起。旅游行业的计调、销售等岗位对于旅游专业毕业生而言挑战比较大,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可替代性凸显,就业口径相对狭窄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考生就读旅游高职院校,影响学生到旅游行业就业发展,导致供需错位矛盾突出。

(三)教学手段相对陈旧

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旅游专业实践技能教学要求很高,但是由于师资、教学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等诸多因素还不能很好地与教学要求相适应,旅游专业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和陈旧,近年来教学硬件逐步改善,各种实验实训设备和场所得到了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实验的虚拟仿真程度,但是在软条件建设上,尤其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能力的建设方面与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由于很多教师是新近加入高校的,专业教育背景下的他们在教学组织和教学设计方面能力还有欠缺,加上很多教师是从经济、管理、历史或地理等专业转行而来,本身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就不完备,又缺少行业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得不尽人意,讲授多、讨论少;理论阐述多、案例分析少,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比较被动,技能训练时得到的指导也十分有限。

三、依托行业提高休闲旅游服务人才培养质量

(一)服务意识培养强调职业化

高等职业教育正在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和开展教学,更加贴近他们职业生涯的需要,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社会需求,既要看到市场的现实又要看到行业发展的未来,摆脱单纯职业能力训练的模式,逐步转变到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努力成为职业化人才。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服务意识的强化,所有服务技能的发挥效率取决于服务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在向学生传授服务礼仪的规范性、服务技巧的灵活性、服务行为的效率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该使学生了解职业的概念、行业的特点和岗位的属性,增强对服务的理解,将细致、周到的服务标准转化成为自觉的追求,才能用优质的服务使游客感受到高品质的休闲生活,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赢得职业发展的美好未来。林语堂曾说:消闲生活并不是富有者和成功者独享的权利,而是一种宽怀心理的产物,这种心理是由一种达观的意识产生。从事旅游休闲服务的工作人员首要关注的是顾客的消费心理,这种关注来自于主动的职业化服务意识,给予客户更多更好的悠闲生活乐趣体验。

(二)课程建设进一步贴近市场

旅游业先天具备劳动、知识双重密集的人力资源型产业的属性,更决定了人力资源始终应当是旅游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旅游职业教育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就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适应市场岗位需求变化设置休闲服务专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开发和构建课程体系,培育能够适应旅游职业迁徙和工作方向变化的旅游休闲服务职业人才。尤其要注意核心专业课程的建设,这是旅游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要与产业紧密结合,通过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设计的优化,加强课程安排、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相关性,更多地将产业要素融入课程建设当中。这其中,教师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旅游职业教育师资接受的是专业教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都有待提升,同时,课程建设基本是由少数的骨干教师来承担,教师整体参与度不够,旅游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应同时抓好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行业实践能力提高,使之能够更好地基于教育基本规律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和需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三)服务技能培养手段多样化

职业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导向决定了旅游职业教育强调能力本位,旅游产业属于消费型行业,服务技能是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岗位技能。由于产业链条很长,旅游服务技能的结构层次较为复杂,培养手段更趋多样化。瑞士洛桑学院“前店后院”的教育模式已为国际上大多数旅游院校所采纳,这种“做中学”的教育方法十分值得借鉴。为达到学中练、练中学的效果,可以综合运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教学、模拟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由于旅游服务与消费过程同步,服务技能的训练必须注重全过程控制,避免一些细节的疏漏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技能教学中必须更加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引入微格教学,对技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无论是旅游服务的操作流程,还是服务过程中的肢体语言应用、服务语言的语音语调等,将训练过程录像后回放,展开教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提高训练效果,学生也可以借助开放式实训室进行自我训练,事后将记录交由教师点评,还可以解决课堂内一对多达不到教学效果的问题。

(四)学习生活模拟职业场景

旅游休闲活动是对现实生活某种情况的逃离,成为人们生活必要的补充和代偿,提高旅游服务品质,必须增强旅游专业学生对游客心理的理解和把握,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的养成教育成为提高旅游职业教育学生思想、心理和专业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和课外活动的过程管理,进行精心的组织设计,在学习和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地进行角色互换,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抗挫能力以及相互理解和关照。一个班级就好比是是一个游客团队,学习接受的是教育服务,旅游消费的是休闲服务,班级管理和旅游团队管理在某种意义上是殊途同归,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技能培养并非只是在课堂才能进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的组织实践同样可以实现职业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和责任感的育人功能。调查表明,在学生活动的策划、组织、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容易得到激发,有目的地将这些活动与职业场景相衔接,将专业学习融入到课外文化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感知旅游休闲服务对情商的要求,增强他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紧迫性、主动性。

第3篇:技能型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 康复治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R4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c)-0161-02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学科,与保健、预防、临床并称四大医学学科。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是对康复医学临床需求的重要补充,其培养模式主要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因此,有必要对康复治疗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性研究。

1 构建“三横两纵”康复治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本院以康复基础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康复临床医学为三条横线,以传统康复医学、现代康复医学为两条纵线,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实用技术为要点,建立起“三横两纵”的课程建设和技能训练模式[1]。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包括康复评定、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等[2]。依据核心课程搭建本专业的课程结构,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接近1∶1。教学内容涵盖了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语言治疗师ST等应掌握的内容。

2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完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应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强化职业能力,改革培养模式[3]。强化康复治疗职业能力培养,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病种及其特点,制订出一套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等技术技能紧缺型、应用型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计划。同时,本院根据康复治疗师考试的要求,结合专业特色,制定完善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理论及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增设了神经康复和肌肉骨骼康复课程,加强学生对康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

3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临床见习、实习是康复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4]。本院推行“实训-见习-实习”一贯式教学模式,贯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利用教学模拟医院实行课堂教学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即“院校结合”,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特点。专业技术实习、实训为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实践性阶段,因此本校为学生选择有康复科二级甲等以上资质的医院作为实习单位,为学生的综合实习、职业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带教教师,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及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整合当地各医院的医疗优势,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全面的实践[5]。

4 培养“学历”与“职业资格”双证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与国外康复专业人员相比,我国康复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的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配备有中国传统康复医疗专业人员,为患者提供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康复治疗;二是提倡一专多能的康复治疗师(士)。学生主要学习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治疗技能,掌握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加强中国传统康复技能训练,在校期间取得“高级按摩师”资格证书,成为康复领域的技能性复合型人才。

5 毕业考核模式与康复治疗师考试模式接轨

为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一特色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学校在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中结合专业资格考试——康复治疗师(士)资格考试所涉及的内容,考核紧紧围绕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和康复训练方法以及相关医学基础知识[6]。在课程设置中康复评定、物理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临床医学概要、临床康复学、针灸治疗技术、推拿治疗技术等是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符合康复治疗师考试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顺利地通过康复治疗师资格考核,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符合社会需求。

6 构建“可持续性”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起“教学-实习-就业”式的产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通过网络和毕业后培训,延伸学生教育时限,进行毕业后技术技能培训,实现一次入学,终生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及创业能力。

7 小结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2年8月转发了原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7]。高职高专开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康复医学临床需求的重要补充,其培养周期短,可以较快填补我国康复治疗人员的空缺,发展迅速,潜力巨大。康复医学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既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又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8]。因此,结合当前社会对康复技术技能型人材的需求,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研究特色突出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并把这些理念渗透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实训中,建立完善的康复治疗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从事康复医疗服务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毅,于景龙.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的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12(36):175-176.

[2] 蓝巍.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2005,23(15):109-110.

[3] 胡鸿雁.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研究[J].管理观察,2010,12(36):171.

[4] 周立峰,付青兰,李海舟.构建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60):72-73.

[5] 吴小平.对康复医学专业医师学历教育的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9(22):98-99.

[6] 尹宪明,吕俊峰,蔡小红,等.高职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设置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1):1036-1037.

[7] 吴弦光.康复医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4-15.

第4篇:技能型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技能型人才;课程;校外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0前言

会计学专业进行自身建设需要从人才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入手。新时期技能型人才要成为社会和时代的宠儿,会计学专业应该主动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通过教学改革、实践过程创新等重点环节的突破,构建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新体系和新模式。

1加快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改革

1.1创新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要加强会计学专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扩展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教师、资源,以开发的角度转变和更新会计学专业教学方式和内容,展开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研讨,创建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新基础。第二是要加强会计学专业之间的合作,使会计学专业各学科通过方式和方法上的整合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综合体,进而构建符合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发展的新型模式。第三是要扩大会计学专业教学的开放程度,引入国际上先进的资源和教学方式,更大范围地推进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进程。

1.2引进会计学专业教学的新方法

会计学专业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入“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新方法,并与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和改良。在教学模式上,技能型人才培养应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1.3调整会计学专业的课程比例

应该重新考虑“厚基础、宽口径”原则下的课程设置,努力培养不仅掌握较为宽广的理论学识,更要具备从事会计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应该适当减少传统教育中基础性、学科性的基础知识的比例,在理论深度上也要适当降低;增加技能型知识的课程比例,把应用能力培养要求适度提高,突出专业性和技能型两个倾向。在课程设置上要使学术性、实践性、职业性有机结合,处理好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与应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2强化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

实践是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步骤,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变革和形成需要实践加以验证和检验。

2.1创新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培养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核心教育元素,在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施一体化的教育策略,创新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将会计、审计、财务和管理方面实用性、技能型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会计学专业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结构和内容体系,通过逐步渗透和多重构建形成会计学专业具有完整性、职业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与体系,使会计学专业学生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真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发展提供内容、结构上的素材和模块,实现对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更有效地锻炼和成长。

2.2增设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验设施

实验设施是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发展和成长的重要资源与平台,通过实验设施的现代化、网络化和系统化建设可以模拟出会计学专业技能的场所,为学生提供单项技能、综合素质发展的训练和模拟场景,最终为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提供物质条件和设施基础。在实验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会计学专业在经济、资源上存在不足的实际情况,要重点突出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增设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专题实验设施,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具体技能,为综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基础。此外,要建立和完善模拟实验室,模拟企业的会计工作和相关决策工作的实际,让学生了解企业会计和经营的具体过程和情况,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掌握会计操作、参与决策经营等具体过程的素质和能力,使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得到充分而完整的发展。

2.3建立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训基地

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以真实的会计工作和实际操作作为基础,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发展过程中应该让学生通过校外的实践和实际氛围的体验来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会计学专业应该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育原则,将会计学专业课程与校外实训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将理论和实践做到融合与贯通,迅速具备走向会计学专业的技能和水平, 在整合会计学专业和校外双方面资源的基础上,构建起适于会计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训基地和平台,真正让学生体会会计学专业的要求、会计行业的标准和具体企业的需要,为会计学专业学生就业,加速技能型人才的形成铺平基础和平台。

3总结

探索会计学专业的发展需要从人才的建设与培养模式转变着眼,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要更加坚决而彻底地站在社会化、市场化的角度去看待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使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会计学专业发展中得以确立,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技能型人才发展机制,通过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和重新构建,树立会计学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新目标,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拳头产品”,在形成会计学专业自身特色的同时,加速技能型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为建设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适应企业的新型会计学专业教育体系提供平台和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于善波,刘宇会,刘洪彬.“大类培养”与“卓越计划”背景下经管人才培养探究[J].北方经贸,2014(6).

[2]黄建国,朱娟芳.高等学校经管类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以南京财经大学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3(11).

[3]周新建.财经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基于内涵式的发展理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3).

[4]邵培德.高等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问题的若干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7).

第5篇:技能型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引言

人才的培育是关乎国家、民族发展之大计,为国家、社会有效的提供专业技能型人才能够有效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科技兴邦,人才兴国。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备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在各个工作岗位中对于高效率的完成各项工作、有保障的保证工作成果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高职高专性院校尤其要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发展,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有质有量的年轻后备军,为经济的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一、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当前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国家相关负责单位在进行义务教育整改、大学教育体制完善等相关政策的基础之上,其关注点也日趋转向于社会高职高专等技术专业培训单位,因此有效规范高职高专等教育单位的教学模式,切实保障培训人才的专业性日益成为各高职高专单位的培训重点。笔者根据自身从业经验,立足于当今社会高职高专培训单位的培训现状,有根据的分析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希望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保证高职高专单位培育人才的质量。

(一)招生生源混乱,虚假信息泛滥

目前,高职高专的招生对象一部分主要是初中毕业或者高中毕业的学生,另一部分是在社会中没有职业的年轻群体,他们本着自愿态度报考职业技术学院,希求在高职高专技术学校学取一技之长进而立足于社会,这一方面导致了执业技术学院招生对象的混乱,而且也容易导致管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先踏入社会的部分年轻人员踏入职业院校,会无意识的把社会中的不好社会风气带入,比如工作态度的懈怠、责任意识的缺失、痞子气等,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接触社会的学生群体对社会的认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以及职业道德操守的培养,即便毕业之后专业技术达标,但其本身道德素质却存在诸多问题。

另外,一些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信息泛滥,信息真实性大打折扣,单纯以盈利为目的,为凑够学生数量不择手段,坑蒙拐骗的把学生骗进学校,对其日后规划不管不问,对其专业技能测试马虎过关,甚至在其日后的本应该正规的实习中,作为学校谋财的手段,把其当做普通劳动力,做最低层的与专业无关的体力活动。例如,某一高职高专培训单位,把学生的实习行程作为赚取非法工资的手段,将其安排到工厂中,与普通工人一起,做与本专业并不相关的纯粹体力活动,并且从实习生中扣去其应发工资,间接的为工厂提供免费劳动力,诸如此类的情况十分普遍,我国技术职业技校应该着重改善此种现象,力图树立本校良好声誉,以实力赢取招生数量。

(二)专业实践较差,设施配备落后

当下我国高职高专培训单位,仍然注重课堂的口耳相传,忽视学生的实践性,而且学校的专供实践的设施不健全,大多机器陈旧,无法满足广大师生进一步的技术探索。在其培训过程中,仍保持着例如应试教育的死板教学套路等弊端,例如,大多知识的传授局限于课堂之上,这对于好动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座牢笼,进而让他们失去对专业技术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且,校方在其教学过程中过度放纵学生,对偷懒不来上课的学生缺乏一定的缺乏力度,校方的消极管理态度,给在校学生以心理上的误导,认为社会对该群体并不重视,进而产生技术无用心理,不利于其专业技能的培训。

(三)忽视外语培训,专业培训欠妥

现广大职业技术培训单位忽视对学生外语的培训,实不知这是极为不利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人际交往的必备工具,如果一名技术型人才对外语有很好的掌握,自然而然会有更加广阔的就业情景,就业平台也更加宽广。显然,高职高专培训单位欠缺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训,疏忽对英语的学习,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

二、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究

借助于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我国对技术型人才具有极大的需求,而作为向社会提供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高专培训单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有效完善我国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技能达标、专业对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我国职业技术学院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一)重视外语培训,定时技能测试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为更好的与国际接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职业技术学院要着重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在对在校学生进行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要以国学、英语等专业课为辅助,健全学生人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其职业道德操守。

其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测试,这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技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督促,更能实时了解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而有重点的进行难点讲解,以更好的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真正使其成长为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

(二)理论实践结合,重视实践反馈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为学生赢取可靠的实习机会,真正为其提供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岗位便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深入了解,进而增强他们对该行业的深入探究,提高专业技能。

再者,学生要留意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细心记录不懂之处,联系所学理论,增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校要注重收集、处理学生的实践反馈,对于较为集中的学生反馈问题,及时组织讲堂为学生解决困惑。

结语

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相关负责人员本着负责任的意识,合理吸收笔者以上的改进措施,进而为在校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培育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秀华.高职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才培养总第222期

第6篇:技能型人才培养范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rought the urgent demand of logistics talents. Warehousing,as an important part of logistics, the lack of tal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be resolved. How to keep abreast of the market and industry demand, cultivate the high-tech warehousing talent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relevant professional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will discuss the methods of cultivating warehousing talents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高职院校;仓储;技能型人才

Key words: high vocational college;warehousing;high-tech talent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168-02

0引言

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给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一年多的时间内,我国物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物流专业人才的紧缺仍成为制约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物流产业中的仓储企业,其人才紧缺问题更为严重,这一问题已经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与业务的开发以及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较大影响。作为紧贴市场和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如何结合物流业对仓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快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紧迫。

1高职院校仓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业教育带有更明显的职业化特征,更强调实际应用及操作能力。针对这种特性,要根据人才的需求特性来确定高职院校仓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确定适当的专业口径。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模式,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仓储企业需求调查及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强调与技术应用能力或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相适应,其深度与培养高技能人才或应用型人才相适应;不强调知识系统性,而是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高职院校仓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2.1 注重课堂理论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是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并通过图形、图表、声音、视频资料、教师教学录像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在讲解装卸与搬运作业管理的时候,结合多媒体动画教学演示野蛮装卸造成的后果,通过滑稽的表演、幽默的语言,形象地展示了装卸与搬运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而对装卸与搬运作业全过程进行讲解,然后立即请学生对装卸与搬运操作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实际装卸搬运模拟操作,这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准确表达及操作。趣味教学调节学习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精神振奋的状态中愉快的接受教育,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为避免枯燥无趣,还可以广泛使用案例分析法,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以仓储管理中的具体事例,解释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构建仓储职业岗位――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际仓储工作中一系列岗位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解,通过细化的工作任务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学生通过对各项任务的逐一训练和掌握,从而具备或形成该岗位所需的实践能力。例如,以仓储岗位――仓管员为例,其具体的思路为:首先根据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或行业专家对岗位所进行的分析,将仓管员岗位能力分解成两个基本任务(技能),仓储作业和叉车驾驶技术;叉车驾驶任务还可拆分为更具体的五个操作单元:叉车组成及工作原理;叉车基本操作、叉车直线门洞标杆行驶;叉车“S”标杆绕行;叉车“8”字绕行等。叉车驾驶任务分解时要说明各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学生应当掌握叉车操作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根据具体的操作单元开发相应的学习指导书、学习教材及音像教学资料;最后,在训练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起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能使高职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具备某种行业或岗位所需的技能。

2.3 强化校内外实训教学强化校内实训教学。利用仓储管理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实训。首先由教师进行示范性演示和操作,然后由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和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操作步骤。其最大的特点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模拟式仓储业务操作,既是培养技能型仓储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校内实训中,学校配备模拟物流管理(洛捷斯特)的仿真教学软件,将企业的仓储实际业务在实验室中模拟,模拟货物的接运、入库、装卸与搬运、货物保管与养护、出库、盘点、验收业务,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把课程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融入了现代物流的新技术、新成果,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了“手、脑、口”并用,“教、学、做”合一。通过训练,学生了解货物入库作业、货物出库作业以及盘点作业等的基本程序,掌握仓储管理的基本业务操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使理论的知识变成了现实中可操作的程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对专业认知的主动性,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扩大校外实训教学。高职院校要与仓储物流企业协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参观,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的基本途径,是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的开始,也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过渡和飞跃。顶岗实习具有岗位性、独立性、有偿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学生边实习,边劳动,边承担劳动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约束了学生的行为和纪律,也使学生像在职员工一样,一方面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学生因此受到专门技能培训和适应社会锻炼。高职院校应当与仓储和物流企业间建立起互赢、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探索培养仓储技能型人才的新路子。

2.4 建设仓储类精品课程,提升课程实用性通过建设仓储类精品课程,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改进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模式。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是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结晶,它必然体现该课程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精品课建设应始终关注对课程的研究与改革,使其在理念上、内容上和手段上始终处于学科发展的前沿和领先地位。精品课建设的主体是教师,没有一支业务素质高、团队精神强、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必须十分注重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保证精品课程的质量。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它不仅仅指纸质课本,还包括与之配套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与录像、实验指导书、试题库等内容。

2.5 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形式高职教育是培养将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其突出特点是通过学习和技能训练,成为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考评学生成绩时就应带着工作实际问题来进行,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保证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高职院校应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和考评指标,可以包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各章节的内容布置的作业题、学生讨论和论文、出勤等情况评定平时成绩。把平时学习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考核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在考核方面,强调职业能力考核。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使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考核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在训练如仓库保管、商品入库、出库、验收业务时,直接与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要求融通。

3结束语

仓储业的发展亟需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单位,要牢牢把握市场和产业需求,通过改革教学手段、加强实训实践教学、建设精品课程、改变考评方式等手段全面提升仓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建玲,李怀湘,刘亚梅.《仓储管理》精品课建设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5).

[2]朱虹.仓储业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初探[J].中国储运,2005,(1).

[3]吴立鸿.仓储课程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7,(8).

第7篇:技能型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展评;人才培养平台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展评”,这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技能教学成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配合我校每年学生实习前技能展示汇报会的开展,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开展牙体雕刻和全口义齿排牙及牙龈雕刻等专业实践技能的展评,以技能展评为抓手,使校企合作更加紧密。促进专业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1〕。通过参加技能展评,也为广大的师生在赛中教、赛中学、赛中练搭建一个宽广平台。

1.共建学生成长平台,提升学生关键能力

1.1 提升知识与技能。取得较好的展评成绩能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满足感,参赛者都有获得较高名次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技能展评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技能、练技能、赛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他们对专业的感情,激励学生刻苦训练,不断进取。

我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的老师们通过赛前开放实训室、延长集中训练时间、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指导、组织学习小组进行技术交流,通过校内展示与展评,选拔优胜选手参加全国性日进杯口腔工艺技术展评,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学生整体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展评开展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1.2 提升社会能力。从展评前的培训、指导、交流,到初赛的淘汰和决赛的激烈竞争,经历一个月。在此期间同学间的技术交流,与校内外老师间的问题探讨,以及比赛前后准备环节中,学生均会遇到各种问题,在处理过程中促使学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不断提高。

此外,展评也是心理素质提高的过程,很多同学在平时的训练当中态度非常认真,基本技能考试也名列前茅。然而,到了展评现场,,在校领导参观和行业专家面前表现过度紧张或者缺乏比赛经验,比赛开始头脑一片空白,大失水准,最后导致总分不高或者略逊于对手。比赛过程也是考选手的应变能力和碰到问题及时地调整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成长的过程。

1.3 提升就业能力。很多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但经过参加技能展评,以及与行业高级技工进一步密切接触,他们对自己技术能力有了重新认识,认识到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存在多薄弱点。明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与什么样的能力,自己与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还存在巨大的差距。激烈的竞争使学生明白专业技能的高低是决定就业的关键,使学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2.共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2.1 共同选拔人才。口腔工艺技术展评的评价标准由学校与专家共同参与制定,并邀请了行业专家担任比赛评委,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组织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人人参与技能展评与展示,经过近一个月的培训和层层选拔出全国参赛选手,这些学生从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到心理素质,以及职业素质与展评前比较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他们将成为专业骨干和带动力量,也成为就业推荐的依据和企业关注的对象。

2.2 共建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大赛展示是促进校企合作的粘合剂,技能竞赛将校企合作向纵深推进。通过组织、参加技能展评,使企业和学校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我校与深圳现代牙科的人才培养合作,正是通过日进杯展评这个平台牵线搭桥而来。技能展评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邀请一线的专家,认真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和解决比赛中学生的技术问题,共同探讨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这个平台,搭建起行业、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桥梁,了解行业的人才需求方向,使学校更好地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的需求,而企业获得了真正需要的优秀实用人才〔2〕。

2.3 共建合作的长效机制。行业、企业对口腔展评给予高度重视,对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比赛进入决赛的选手和平时学习优胜的学生一如既往的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有利于激发学生在今后学习和操作中更加刻苦努力,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喜爱,更易接受行业、企业的熏陶。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共同体,但目前校企合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起长效机制,以展评为载体,密切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合作,推进其他长效的结合机制创造了空间。在校企合作中,更应强化的是精神文化的相互认同和渗透,让学生体验企业的环境和文化内涵,这种教育效果是校园内不能达到的。

3.共同提升专业教学平台,促进专业建设。

3.1 促进实践环节建设。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根本标准就是要看职业学校学生有无过硬的职业能力、能否顺利实现的高质量就业,而就业能力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加强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根据展评项目,排出训练日程表,通过开放实训室,安排指导教师进行辅导,使教学中心向“实践能力培养”转移,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训练,促进实践技能的提高,缩短了学校学习与岗位实际运用的距离。

3.2 促进教学薄弱环节建设。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专业发展的生命线,技能展评比赛项目代表了专业岗位中技能培养方向。以展评为抓手,进一步检验专业教学水平,行业专家不仅对技能大赛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专业课程设置做了点评,指出教学薄弱环节以及与实际岗位的差距,从而起到校正教学的目的,对专业今后的教学改革、发展和课程设置做出精准的指向。同时教师在指导参赛学生强化训练过程中,本身也受到参赛选手在技能方面的挑战,促使教师不断地强化自已的技能水平,提高自已的实践指导能力。促使师生在赛中教、赛中学、赛中练、赛中提高。

3.3 通过技能大赛,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3〕。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与和指导学生参与技能大赛,促进教师全面掌握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与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身“双师型”素养与水平,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师生同赛、教学相长的教学格局。

专业技能展评对学生来说犹如加快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校企合作共同激发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热情,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成长平台。

专业技能展评是促进校企合作的粘合剂,以技能竞赛为载体,将学校、学生和企业联系在一起,共同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

专业技能展评是专业教育教学的加速剂,企业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风向标,加速专业教育教学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陈小波.以赛促学——一种高效率的技能教学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09):68~69.

第8篇:技能型人才培养范文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四川成都610066)

摘要:纵观现今国内外职业教育现状,高职类院校都将项目化教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

在开展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许多双师型的教师团队将教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目前,由于很多高职院校还处于初创阶段,因此,在开设项目化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只有不断地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保证项目化课程更好地开展,进而使高职类院校培养的人才符合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标准。

关键词 :艺术设计类;高端技能型人才;竞赛;培养模式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4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091—02

课题名称:“项目+竞赛”——创建“技能+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SBO438。

收稿日期:2014—10—18

作者简介:罗佳(1981— ),女,四川泸州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项目化教学是现代国内外高职教育中体现校企深度合作和实现岗位核心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也体现了本科专业教育与职业类大专教育的差异性。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演练,双师型教师团队利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手段来培养学生基于实际工作流程和岗位能力要求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很多初创高职院校还处在对校企深度合作方式探索的阶段,很多项目化课程的开设有名无实。

现行的体现行业标准的授课形式通常包括上述的项目化教学形式,还有就是将职业资格认证的技能要求纳入课堂教学。这两种形式几乎已经被所有的高职院校采用,可以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通用环节。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各高职院校会争相创设出符合自己专业特色的项目化教学方式,甚至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各种行业标准相结合的形式来完成人才培养。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定位不同。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国家对高职院校输出人才的市场定位。那么,怎样体现“高端”二字?在于教师实力的雄厚?还是在于一定要与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基于以上现状和思考,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与行业专业调研,笔者创设出一种合理、有效的项目化教学手段,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设形式多样的项目化教学情境,实现了“来自于市场又回到市场”的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一、将项目化课程与岗位技能教育相结合

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应当将课程体系的设计放在培养方案的首位,构建出将生产实践与课程互相融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的建立,在目前的职业院校教育中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参见图1)。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当考虑不同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从而对各个行业进行不同的理解,使开发出的课程形式更有益于职业的发展,这样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才能更符合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艺术设计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是一种对美的艺术形式的表达和概括,在整个艺术设计中涉及到很多不同领域的内容和形式,无论是对服装的设计,还是对影视动画的设计,或者对环境、平面的设计,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对技术进行规范或者提出行业标准时,都会产生不一样的艺术效果。但不论采取哪种形式,我们都可以通过一个比较优秀的艺术作品找寻到这个艺术设计中所包含的相关思想和设计的基本逻辑。在大多数的艺术设计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非常精美的设计、有创意的表达以及非常优秀的制作形式。只有非常了解设计技术,并能够熟练掌握设计时所要用到的基本工具,只有对一些复杂的事物进行不断的概括和提炼,并且不断地训练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概括和提炼能力,才能对事物进行自由的想象,并熟练地将事物表达出来。因此,在进行艺术设计教学时,应当从这些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培养,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随着我国现代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在许多课程特别是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中,都要借助到计算机和相关的软件工具。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不能仅仅为了学习的需要去学习某种工具,而是要全面地掌握这些工具,然后将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灵活地运用到日常的实践中去。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重实践与理论基础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可以与校外一些企业进行项目合作,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去,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软件的基础后,就可以在课后的这些实践操作中加以运用。这种项目化教学加快了学生掌握技能的速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用竞赛的方式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我们通过对现有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研究出了一套更加有效和更有普及性的高职育人模式。通过以往的教学过程笔者发现,竞赛是一个积极有效的切入点。现在由国家教育厅组织的针对高职教育的专业技能型竞赛形式较少,但行业企业组织的竞赛形式较为多样。竞赛中基本按照行业协会或者企业本身对人才的要求来进行作品的甄选,同时,一些大型知名企业也将竞赛作为人才选拔和人才储备的平台。

通过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同时,行业企业组织的竞赛评价标准也是行业用人标准的有效体现。通过对“项目+竞赛”的育人模式的开发,将项目要求和竞赛要求作为教学标准来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让学生在接触实际项目的过程中,通过竞赛的途径来理解岗位能力,将竞赛成果转化为体现自身高端技能水平的载体,以此对应企业核心岗位能力,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

(一)针对“项目+竞赛”的育人模式进行课程开发。“项目+竞赛”的育人模式最终要落在教学上。首先,应在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形式。在教学环节上以项目和竞赛为载体设计合理的情景模式,并以企业导师和校内专任教师为教师团队做支撑,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提供完善的教学资源。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1.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教学团队的组建。包括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团的合理分工以及交替式分板块教学。

2.校企合作资源的深度开发。

3.企业用人单位评价与学生信息反馈。

4.完善现有工作室机制和教学形式,开设以“项目+竞赛”为载体的实训方式。

(三)形成新型的育人模式,让“项目”对应首岗技能,“竞赛”对应高端技能培养,让高职人才的培养途径实现多样化和高端化,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

近些年,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在设定教学模式时,可以将实践项目与竞赛的方式加以融合,然后融入到教学中去。目前,在我国高职教育中有关技能型的竞赛相对比较少,但在许多企业中组织的相关竞赛非常多,所以,可以将企业的一些竞赛项目作为学生实践的基础,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也给企业带来了储备人才,为其提供了选拔人才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张洪生.浅析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与“以就业为导向”之关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

[2]王秀花.“院地联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实践探索——以“院地联动 共建共享”合作协议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3(1).

[3]赫英歧.高职教育“二元共育、五进五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专业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3(11).

第9篇:技能型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共生;人才培养;ICT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55-05

校企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也强调职业教育必须“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如何有效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各地方、学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形成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困惑、压力和挑战。随着信息技术(IT)和通信技术(CT)日渐融合,信息通信技术(ICT)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适应产业发展升级,迅速培养ICT产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各职业院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新形势下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

目前,在国家“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由原始积累转向效益扩展,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外向型转向内需型[1]。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成本提高、技术人员短缺、产品质量提升不快,产业从低端向高端迁移需要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以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专业发展就必须与产业高端对接。

瞄准产业龙头企业与产业高端对接,如世界500强、国内行业百强企业等。首先,是因为这些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具有行业的引领性和代表性;其次,很多龙头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培训认证体系,从低级到高级,是一个非常系统完整的岗位能力培养体系,代表了行业的用人标准;再次,由于行业内企业都认可龙头企业的技术培训认证,使职业院校按照企业技术培训认证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适用于行业内所有企业,使学习与就业天然畅通;最后,与这些行业典型企业合作,能使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始终紧跟产业的发展。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接思科、华为、H3C等名企,通信技术专业对接爱立信、华为、中兴等名企,学校的ICT人才培养标准就可以通过这些跨国公司对接上世界范围内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标准。但问题是,产业龙头企业招人的门槛都很高,不仅学历要求高,而且还要名校毕业,这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只能是望洋兴叹。因为职业院校的人才输出与企业的人才输入不接轨,职业院校与这些名企之间往往没有实质性深度合作,这就需要学校寻找一种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吸引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

二、“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构建

“共生”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种在生存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关系[2]。共生模式是共生个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相互结合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互惠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互惠共生指共生个体相互依存,相互获益,是最有效率、最稳定的共生模式。偏利共生指在不影响一方的情况下只对另一方有利。偏害共生指一方获利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3]。

从共生角度来看,学校和企业之间只有选择互惠共生模式,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和多赢,综合各自的利益需求,全面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多赢”的共生关系。

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对于爱立信、思科、华为、中兴、H3C等ICT龙头企业,通常还有很多合作伙伴,比如a品商、工程外包商等中下游企业。招收大专毕业生的单位大多是这些大企业产品的中下游企业,提供的岗位主要有产品的售前、售中或售后,这些企业自身缺乏统一的用人标准,招聘渠道大多通过社会招聘;而产品提供商为了保证产品服务质量,对这些合作伙伴企业都有用人标准和要求,主要是通过技术培训认证来保障。由此,龙头企业、合作企业、职业院校直接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职业院校将龙头企业技术培训体系纳入专业培养体系,使专业培养标准对接产业用人标准,培养的学生获得技术认证证书,可以到合作伙伴企业顺利就业。所以,职业院校毕业生进不了跨国公司,并不意味着就进不了这个行业,关键是找准用人单位。

龙头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认证体系和技术人员等级标准,以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则称H3C)为例,H3C公司的每个技术类别都有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的等级划分,如图2所示。

H3C公司采用渠道销售产品,具体分为一级渠道(总、一级商)、二级渠道(包括行业金牌商、行业银牌商、商业金牌商、商业银牌商、运营商金牌商、运营商银牌商、区域金牌商、区域银牌商、认证商)。渠道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H3C销售渠道体系

H3C公司对合作伙伴除了注册资金规模、业务职责等要求外,对技术人员配置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要求总商的售前技术人员满足以下条件:5个网络销售专家,3个高级网络售前专家,1个IMC售前专家,2个云计算售前专家,1个解决方案专家。评定各类专家的标准是看是否持有相应的H3C认证证书。因此,H3C合作伙伴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非常看重是否持有H3C认证证书,H3C认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其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的岗位用人标准。

H3C公司有完备的认证体系、认证培训教材和实训条件建设标准,H3C合作伙伴优先招收持有H3C认证证书的大专毕业生,如果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中嵌入培训认证,使学生能获取相应的认证证书,就业时必然会受到H3C合作伙伴的青睐。H3C提供用人标准和培训资源,学校提供具体的培养过程,H3C合作伙伴稳定吸收毕业学生,三方就形成了互惠共生的关系,同时也形成了以H3C为核心的泛H3C合作联盟。

三、“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实践

随着4G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三网融合”的大力推进,企业对高水平的网络技术技能类人才的社会需求量非常大,除北京和广东外,江浙沪地区需求量呈迅速增长态势。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建于1997年,2006年通过江苏省特色专业验收、2010年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验收,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为了将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更好地接轨,提升教学质量和层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紧密依托信息产业行业,加强校企合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以下简称“思科”)、“H3C”公司开展合作招生、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等深度合作,遵循国际一流企业的职业资格要求,嵌入企业认证课程,设置企业职业资格认证要求,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全面推进专业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校企合作共建“校中企、企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校企人员双向岗位置换机制,打造“职业化、工程化、国际化”的专业教学团队,探索以精英班为特色的杰出人才培养机制。

(一)校企确立合作机制与组织架构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思科、H3C等3家行业领军型企业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分别成立“华为网络技术学院”、“思科网络技培养术学院”、“H3C网络技术学院”,以此为载体,在人才培养与输送、就业指导、教师培训与认证、兼职教师聘请、教学资源开发、实训条件建设、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校企双方设立理事会作为决策议事机构,理事长由学校领导担任,副理事长由企业领导担任,理事会负责审议学院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招生和就业等重大事项,下设学生服务中心、教师服务中心、资源开发中心等3个部门,如图4所示。学校与企业各自指定总协调人、教学协调人、师资协调人、项目联络人、实习就业协调人、专业负责人等专人对接,使校企合作规范化、常态化,保障各项合作事宜的顺利开展。

(二)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

学校与华为、思科、H3C等公司召集的合作伙伴召开人才培养研讨会,共同研讨明确ICT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确立“大类培养、专业分流、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公共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模块”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开设精英班,共同培养高素质的ICT精英人才,如图5所示。

“大类培养”是指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与设备、信息安全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在第1-2学期学习相同的公共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掌握ICT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职业基本知识和能力。

“专业分流”是指学生在第3学期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个人兴趣选择专业学习方向,如通信工程施工与监理、通信终端制造、通信业务服务与管理、移动通信、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安全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在第3-4学期通过学习专业方向平台课程掌握某一领域的职业专业专项能力,在第5-6学期通过学习专业拓展平台课程拓展职业能力。

“课证融合”又称为双证教学,是指在课程体系的专业方向平台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中,分别嵌入与专业方向能力培养需求相对应的华为、思科、H3C等企业的初、中级和高级、专家级职业资格认证内容,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有能力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提高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结合“大类培养、专业分流、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公共平台+专业模块+拓展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发挥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群在拓展新专业(或专业方向)方面的集群优势。课程设置模块化,每个模块(课程群)都与行业企业的职业认证对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开展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试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各类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除了完成必修、选修课程的学习,获取规定的学分,还必须获取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三)校企互培共育“双师型”教学团队

聘请华为、思科、H3C公司及其合作企业专家为兼职专业带头人,定期举行与校内专业负责人、专任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开展校企“双向”人才交流,学校在企业设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建立教师企业轮训制度,每年安排2名以上专任教师深入合作企业,参与认证培训和顶岗实习,提高专任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企业在学校建立客户培训中心,投入并更新实训设备,学校教师承担企业客户培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校企双方利用培训中心推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培养质量。

专业教学团队由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培训讲师和学校专任教师组成。学校专任教师负责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实施,企业兼职教师负责最新ICT技术和企业工程案例讲授,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毕业设计指导、实习就业指导等。校内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企业专业人才或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比例达到1:1,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30%以上。

(四)校企合作共建教学条件与资源

企业根据合作开设课程提供实训条件建设方案,学校根据现有实训条件基础对实训设备进行更新和扩充,满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校企双方针对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软硬件条件和使用情况,围绕数据中心、路由交换技术、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安全一体化、IT管理等最新技术,研讨了实训基地的改造升级,形成了一揽子实训体系规划设计和解决方案,使学生实训更加贴近企业的岗位工作要求,较好地满足飞速发展的ICT技术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学校遵循系统设计、合作开发、开放共享、边建边用、持续更新的原则,以能学、辅教为基本定位,整合合作企业认证课程标准、认证教材、项目案例等资源,构建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虚拟实训、专业建设标准、行业企业资源共享等于一体的资源中心和提供在线浏览、智能查询、资源推送、教学组课、在线组卷、网上学习、在线测试、在线交流、手机APP应用等服务的管理与学习平台。学生通过自主使用资源库实现系统化、个性化学习,并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资源库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实施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更易组织。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使用资源库巩固所学知识、实现拓展学习,提升教与学的效果。

(五)校企联合推荐实习与就业

在学生即将上岗实习之际,合作企业人事部门主管、渠道经理、售后经理和产品经理组成企业专家面试团队,对学生进行现场面试。面试的第一环节为技术测试,通过测试的学生分别参加售前技术支持、售后技g支持和技术销售3个岗位的面试。面试内容包括职业态度、沟通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最后,结合技术水平、面试表现、实习意向和平时表现,专家面试团队和学校专业教师综合分析讨论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确定学生实习的岗位类别、实习地点等具体事宜,实习期满,表现优异将被企业直接聘用成正式员工。通过这种深度合作,实现学生专业对口实习,毕业高薪就业。

按照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合作培养,经过短短2年的时间,涌现出了大批ICT高端技能人才,有2名学生通过CCIE(思科网络技术专家)认证、2名学生通过HCIE(华为网络技术专家)认证,23名学生通过H3CTE(H3C网络排错专家)认证;60名学生通过H3CSE(H3C高级网络工程师)认证,400名学生通过H3CNE(H3C网络工程师)认证。合作培养学生均被安排华为、思科、H3C等行业领军型企业的总商、金牌商等合作伙伴的技术岗位进行实习,并被企业当成技术骨干培养,实习期间岗位补贴达到3000-5000元/月,就业薪资达到6000-8000元/月。

四、“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构建要点

(一)具备相互所需的资源和能力是前提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学校主要在人才资源、技术攻关、管理咨询、职工培训等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设备、实习就业岗位、兼职教师等服务。企业可以同时拥有多个学校共生单元,学校也可以和多家企业合作。校企形成共生关系的前提是:企业为学校提供的服务要满足与之共生的学校的需求;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的的服务要满足与之共生的企业的需求,两者形成互补、兼容的关系。

(二)形成对称的互惠共生是根本

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是共生关系长久维持的根本保证,也是校企合作的根本动力。对于企业来讲互利共赢表现为企业产值提高、成本下降、员工素质提高、管理改善等;对学校来讲互利共赢表现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师资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学校知名度提高等。目前校企合作经常是校方积极主动,企业缺乏动力。究其原因,还在于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受益良多,但很多学校不能为企业在产值提高、成本下降、员工素质提高、管理改善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与支撑,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利较少,这种校企合作关系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4],时间一长,校企合作关系将趋于不稳定。要使校企合作可持续地运行,共生模式就要由非对称互惠共生向对称互惠共生进化。

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的经济实体,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设备、规范的管理、市场前沿的需求信息,但缺乏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职业院校作为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具有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稳定的师资队伍,但存在实训条件持续投入不足、专业建设与产业对接不够等问题。将这些差异化的需求和互补型的资源进行有效对接,使学校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培养人才,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实训实习环境,使学生学以致用。这种共生关系提高了合作个体的绩效,降低了各自成本,使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变得更加深入和可持续。

参考文献:

[1]齐守泉,石伟平.后经济时代职教校企合作如何共生共赢[J].职业技术教育,2011(6):46-49.

[2]黄立峰,刘建湘.中部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共生发展机制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