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设备耗材管理制度范文

医疗设备耗材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设备耗材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医疗设备耗材管理制度范文

【关 键 词】医院等级评审 设备管理

【Abstract】 Grade hospital evaluation, it is to measure the hospital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the whole level of effective means, it to produce the promoting function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is obvious. From coping with hospital level review of how to strengthen the multi-angle ways.the hospital equipment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the build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department of hospital line management, improve equipment management work is to guarante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hospital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protec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ospital equipment management section is many industry management personnel concer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ospital equipment department, 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equipment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level, and promote hospital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ey words】 Hospital level review Equipment management

引言

设备管理是医院行政和业务管理的重要部门,搞好设备管理工作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加强医院设备管理科的建设,配合医院等级评审及支持医院发展是不少行业管理人员关注的问题。

管理机构设立

要进行医疗设备的多方位和全过程管理,必须有健全的管理构架。要根据医院特点和医疗器械管理的要求,不断扩大和完善机构组织。管理机构设立和相应职能的划分是医院设备管理的基础。一般医院都设立有设备管理科(部分规模较小的医院可能是在医教科下设干事或者设备科和药剂科合并为药械科)。医疗设备投入是医院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部分,从医院的高度应该成立医疗器材管理委员会。采购办法和过程是医疗设备管理最敏感和核心的部分,也应该成立招标采购领导小组(有些医院专门组建采购中心)。医疗设备和器材的具体管理操作和医院意志的执行需要专门的部门设备管理科。一般医院,最简单的机构应该有三个:医疗器材管理委员会、招标采购领导小组、设备管理科。

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化是作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这是对设备管理部门最基本的要求。制度是行使设备管理职能的依据和提供器材供应保障服务的标准。所以各类和各种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医院设备管理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两类:

对全院出台的院级管理制度。

设备科是医院设备和器材管理的专业部门。应该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条例中的规定,结合医院的客观情况,制订适合医院的具体设备管理方面的办法和制度,并在工作实践中贯彻和实施。医疗设备和器材的管理水平也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因此,医院必须建立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医疗设备和器材管理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医院设备的效能,保证医疗器材流通和是使用的正常秩序。

科室内部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科在医院内部与医疗器械的使用科室、财务、审计、医务、科教、护理、后勤等科室之间进行协调是必须的。对外,与外贸、保险、运输、海关、厂家、公司、行政主管等部门联系是必然的,医疗器械管理人员必须围绕器材管理的职能和服务保障的职责去开展工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各部门工作职责、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质量要求、各环节操作流程、各工作规章制度。保证工作无空白、无重叠、运转有序,任务明确,岗位分工清晰,人人按照各自的职责进行工作,指挥流畅、上下贯通、事情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功过分明,效率提高,效益增加。

设备配置

在医疗设备的运动全过程中,存在着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中既有经济管理又有技术管理。

设备规划和配置是医院设备管理部门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在各级医院中,医疗设备总价值所占医院固定资产的比值越来越大 。设备规划和配置首先应该立足医院的发展定位和业务开展需要。首先,在等级评审制度和办法中,对各级医院医疗设备的配置除了有目标性要求外,对部分临床医技科室的设备配置水平也有具体的规定,等级评审的标准应该成为指导医院设备建设的最基本的纲领性方向。其次,设备配置既要考虑宏观投资和控制,又要满足临床具体需要,属于系统管理,要实现其最佳效益,必须综合各项因素,综合管理,综合协调,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工作流程

医疗设备管理,从设备和器材的流动状态上讲是过程管理,主要包括引进、使用、报废等三大环节。从行政上讲又是全方位管理,不仅和医院多部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既有相互的监督和制约,又有合作与协调。而且与社会药监、卫生主管、工商等单位发生联系。所以建立规范、科学和合理的流程是首要的任务。工作流程上的三个要点:

院务公开。不仅是医院等级评审和其他各类检查的必查内容,也是医院内部经济管理和纪监部门的基本要求。大型设备购置论证、医疗器材采购过程,主要突出公开,重点关注是否公正和公平。

设备采购流程。涉及计划项目建立、采购招标到合同签订和商务履行等过程。建立规范的经济管理程序尤其是突出集体决策性的特征是器材采购过程中加强行风建设的关键。

器材领用管理是否规范。

固定资产:安装、验收和出入库流程的规定。保证采购的设备符合合同的条款规定同时达到制造厂商设计生产的技术水平,场地条件和操作运行等也达到临床使用的标准。

耗材料:对医疗器材在医院内部的保管、输送是否规范要进行设计和管理。消耗材料品种繁多,在临床使用量大,严格的验收程序是器材安全性的重要保证。设备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的仓储条件也是器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要加强对器材的流量和流向进行管理,禁止医疗器材流向院外使用,同时杜绝非正常渠道的耗材进入医院使用。

业务开展

医院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管理行业的不断进步,对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的各种内在和外在的要求越来越高。设备管理早已不能再满足于设备维修保障和器材供应服务,强化服务理念,突出管理职能,开展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业务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服务已是宏观方向,和从行政决策上为医院的发展决策提供各种信息和参考意见也是业务发展的趋势。

设备管理是个很宏观的课题,但因为诸多原因,行业内并没有形成固定的管理模式,各个医院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和具体操作多有不同。医院等级评审制度和办法中,对各级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业务提出了许多要求。如何定位和拓展新形势下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能,是管理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课题。在这个大题目下,可以开展的业务很多,而且可以体现出很显著的管理效益。眼下比较流行和大部分医院都亟待加强的业务:计量、成本效益分析、高价值器材使用监管、设备调济(租赁)等。

档案管理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也是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本应属于医院管理,但因专业性强的特点,事实上很多医院由设备管理部门施行。档案管理的分类:

技术档案管理

来源于设备制造厂商。主要包括完整的设备操作使用手册和维护、修理技术文件,图纸、保修卡等制造厂的检验、测试报告、设备检验合格证书,计量合格等级证书,质量保证书等文件。以及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等。

医疗设备在各自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文字、图纸、照片等具有参考和保存价值的各载体材料。设备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使用率与完好率统计等。

资质档案

主要是医疗器械管理条理规定的三证两书。尤其是要注重的有效期,还有经营公司的经营许可范围。这是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的内容。发生医疗事故或纠纷时,对规避医院和设备管理部门的责任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此需要提醒的是,产品本身资质材料的时效性和贸易单位的经营资格和经营范围是管理者需要特别关注的。

采购过程存留

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表(记录)、招/投标书,招标会议记录、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享受国家免税政策做外贸的设备,除了上述材料外,还应包括电机设备进口证明、海关免税证明、报关单、外贸合同、商检报告等。

物价和收费

医院物价和收费的主管部门应该是财务处。但在关于医疗设备运行收费和医疗耗材使用收费上,鉴于专业的特点,实际关键的协作部门是设备管理科。应该说,收费的执行在财务部门,设备和器材的收费标准确定和解释却是在设备管理科,现在一般性的检查,都会涉及物价和收费。一般有两个方面:

第2篇:医疗设备耗材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实操

医学装备管理部门是医疗机构中的一个重要组织机构,担负着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医用低值器械和医用耗材的装备管理工作。其技术档案是在医学装备论证、采购、调试、验收、培训、发放、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光盘、磁盘以及随机材料。

一、医学装备现状

医学装备档案是医疗机构对其进行正常使用、维护和技术性能开发不可缺少的资料。其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医疗机构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满足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使档案信息资源在医疗机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医学装备档案管理涉及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核实、总结、调研及分析、整改总结,是一项专业性强的管理工作,需具备一定医学工程基础知识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才能胜任。

二、医学装备档案工作实操

(一)医学装备档案组织结构医学装备不同于普通工业装备,具有使用需求量大、价值高、维护保养复杂、报废处置特殊等特点。由此带来了医学装备管理的种类繁多、流水量大、定检计划繁杂,无形中提高了管理的风险,管理效率不易提升。针对医学装备管理的困扰,有必要在管理中进行梳理分析,提出标准的操作流程,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用制度约束管理人员的操作步骤,实现医学装备管理的准确、高效、低耗。经过对医院现实中的医学装备汇总分类,建立了档案类属模型,并由此绘制了医学装备档案组织结构图,如图1所示。医学装备可分为医疗设备、医用低值器械、医用耗材三大类,其中,医疗设备类的特点是精密、价值高、使用频繁、定检要求严格,需要针对每一项设备建立专项使用记录,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周期检定计划,严格执行;医用低值器械的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大、入库与出库流水繁杂,需要细心核对,准确记录;医用耗材的特点是用量大,使用情况多,不易记录,需要制定使用计划,并预留足够库存,保证供应。这三类医学装备并不是互相割裂的,无法简单地划入某一具体类目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二)医学装备档案具体工作要求医学装备由医疗设备、医用低值器械、医用耗材三大类目组成,各类目档案管理要求不同,下面通过对实际使用的医学装备管理工作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措施要求。1.医疗设备档案医疗设备是医疗机构用于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工作,具有卫生专业技术特征的仪器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治疗、监护、康复等的医学装备,是医疗机构的固定资产,其使用年限根据生产厂家设计而定。其档案的保存年限为该设备使用期限届满后5年或者使用终止后5年。医疗设备档案保存的内容有:购置申请、论证报告(各医疗机构要求金额不同)、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会签单、合同及相关资质、医疗机构验收单、随机资料:说明书、合格证(进口设备需提供出厂检测报告及报关单)、保修卡、计量设备需提供计量器具许可证、发票复印件。另外,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档案内容需增加:(1)《使用登记证》;(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3)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文件和资料;(4)压力容器安装、改造和维修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5)压力容器维护保养和定期安全检查记录;(6)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定期检验报告;(7)安全附件校验(检定)、修理和更换记录;(8)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甲乙类医用设备档案内容还需增加: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

2.医学装备管理类档案

(1)医疗设备前期购置管理档案内容:医疗设备论证、评价及总结、招标申请。(2)医疗设备后期管理档案内容:中标通知书、合同、购置、验收、保养、维修、报废。(3)医疗设备年度资产核查档案。(4)卫生监督管理主要是对医疗机构放射源及医用射线装置及操作人员合法、合规的质控和安全使用管理。根据其管理要求而建立档案,其档案内容要求:医疗机构相关放射源及医用射线装置的管理制度及放(辐)射管理委员会的设立和管理人员调整的文件、预评价及控制评价资料、批复文件、放射诊疗许可证正副本、日常监督检查管理资料、季度稳定性检测、年度状态检测、卫生监督部门监督检查整改资料;另甲乙类医用设备档案内容需增加: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合格证(即上岗证);档案保管期限为长期。(5)生态环境管理主要是对医疗机构放射源及医用射线装置的使用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审批和监督。档案保管期限为长期。(6)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要是对医疗机构在用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及使用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监督检查(包括医用耗材及医用低值器械管理档案)。

3.医用耗材及医用低值器械管理档案

根据医用耗材管理实际管理工作,其档案可按以下两类:普通医用耗材(含低值易耗、影像、试剂、消杀、医用气体、血费耗材)和高值(植、介入)耗材。医用耗材档案保存的内容有:招标论证及申请、招投标资料、中标后产品目录制定的论证资料、中标通知书及合同、资质、库房查验记录、入出库记录及月年报表。普通医用耗材进货查验记录档案保存期限:至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届满后2年或者使用终止后2年以上是医学装备档案收集、建立、归纳、整理实操,其收集和总结工作是考核医学工程档案人员的医学工程技术能力。通过上述医用装备档案管理的内容分解可以看出,医学装备的管理信息繁杂,体现在既有文档资料的收集保管,还有对医用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与管理,其中不乏带有放射性、压力容器、传播污染性等特殊用品的管理。因此,医学装备的档案管理已经超出了普通意义的管理,更是一个信息中枢,而且是信息更迭频繁、必须高效管理的信息中枢。传统的手工书写记录的方式已经不能够胜任日益增多的医学装备管理需求,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智能化管理。尤其在医用低值器械以及易耗品的管理中,数量巨大、批次繁多的医用物品必须建立完整的采购、控制、使用、去向记录,工作强度很大。如果引入信息化管理设备,通过电子标签,实现对采购信息、质量信息、分发信息、回收信息的自动扫描登记,可以大幅提高管理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也杜绝了低级错误的触发可能,保证了医疗安全,也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3篇:医疗设备耗材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医用耗材  采购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医院采购与供应医用耗材的种类和数量及使用范围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由于社会关注度的不同,政府及医院更加注重对药品采购的管理[1],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其实,医用耗材的采购与管理与药品采购与管理对医院和社会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医用耗材采购与管理进行探讨,如何更科学地规范医用耗材采购与供应,保证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医疗工作的开展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1  成立独立的采购管理部门

        1.1成立以院长为主任的医院采购委员会,分管院长为主任的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委员会。医用耗材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年度计划的审批,每季度一次例会讨论,审批科主任新进耗材的申请。

        1.2 成立专门的询价采购中心, 负责全院的物资采购, 收回药剂、总务、设备、各医疗设备使用部门的采购职能。

        1.3成立权限独立的仓储部门,收回医院原属药剂、总务、设备等各部门的仓库保管职能。仓库保管人员由新成立的仓储部门管理,并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和定期轮流,以减少串通舞弊行为。仓储部门成为采购办的一个下属部门,把以前的使用—仓储—采购三角关系变为使用—采购直接关系,减少了许多扯皮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

        2  简化和明确采购方式

医用耗材的采购主要采用“跟标”与集体谈判采购两种方式。

        2.1 我院是苏州市下属的二级甲等医院,我院所有医用耗材采购原则上要求均在苏州市卫生局组织的招标目录中采购,同样品种的中标耗材按由低价到高价顺序选择,如果没有按此原则进行采购的,由使用单位主任写出书面理由经分管院长和采购办确认后方可采购。这样既节约了采购成本,也减少了各种耗材合格证件的审查难度,采购工作量也大大减低。这是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方法,也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方式。

        2.2对于医院必须要使用的医用耗材而中标目录中又没有的耗材,由设备器材管理部门将临床科室要购买医用耗材的品种、数量、规格型号等材料交医院采购办与厂商谈判;尽管这些医用耗材品种不多,但我们也做出了相关规定,首先在医院网站上公示耗材品种,同一品种由采购部门与使用科室共同选择质量可靠产品三家以上的厂商参与竞标方有效。集体谈判采购方式与招标机构招标方式相同,器材设备管理部门公开向有关厂商发出投标邀请书,内容包括:招标项目名称、编号、标书提交的时间和地址,集体谈判开标的时间和地址、联系人及方式,为了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医用耗材实行价格优先,相同价格比服务的原则。

3  做好医用耗材的采购计划

        3.1医用耗材的品种多,金额巨大,医院用于医用耗材的资金约占医疗设备总金额的50%[2],因此必须做好医用耗材的采购计划,以便采购供应部门及时供应临床所需耗材,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由各临床科室根据科室的发展情况,制定出全年医用耗材的消耗量,包括品种、规格、型号等,上报设备器材管理部门,设备器材管理部门对各临床科室上报的资料结合上年度各临床科室的使用量进行分析比较,如果发现计划采购与上年实际使用量变化较大的,要进行可行性论证。

        3.2设备器材管理部门将各临床科室的采购计划分类汇总,编制年度采购计划,上报医院设备委员会和经济核算委员会;医院设备委员会对设备器材管理部门上报的采购计划材料进行审查、审核,报医院办公会审批。

        4  加强医用耗材的信息管理

        医用耗材采购仓储承担着医用耗材的查找、中转、保管等任务。要让医用耗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要加强医用耗材的信息管理。采购部门及时对在库耗材的资料进行收集,及时反馈给各使用部门,如耗材的质量、厂家状况、耗材的最新信息及时提供给临床医师、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最终达到临床合理使用耗材,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计算机对医用耗材进行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准确把握医用耗材的质量和价格信息,包括它的生产、市场供货情况以及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医用耗材的采购供应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第4篇:医疗设备耗材管理制度范文

现将手术室医用耗材管理中面临的形势以及我院在手术室医用耗材的安全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手术室医用耗材管理中面临的形势

根据我国有关法规要求,凡出现医患纠纷,均采取举证倒置的方式,由院方负责举证,这就要求医院在医用耗材的使用全过程必须严格管理,杜绝和避免因管理漏洞而出现安全问题。

医生不会对医用耗材流通环节的不良事件承担责任[1]。医生虽然是医用耗材使用的主体,但从管理规则来说不参与耗材的交换,只能在必要时对实施主体提供信息,医院的主管部门承担着流通环节中不良事件后果的责任评估。

医用耗材存储过程中存在漏洞,2次验收环节把关不严甚至不验收均会导致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无法保证,容易产生严重的不良事件。

相关人员医用耗材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够,对医用耗材使用存在的风险意识不强。虽然医用耗材在医院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手术室高值医用耗材的比例逐年上升,但许多临床使用部门仍然有“重药轻械”的思想,对医用耗材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手术室医用耗材使用的风险意识不强。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制订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标准[2],于1998年、2000年、2007年修改换版,3次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标准。世界各国政府制定法规采取措施,很多国家政府已将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标准作为强制性要求贯彻执行。

国务院、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就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面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法规、标准。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综合监督执法检查标准、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考核项目、医疗质量管理年检查标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对医疗器械临床购置、使用安全管理有明确规定。

手术室医用耗材的安全管理措施

完善规章制度:手术室医用耗材有效管理必须完善制度,制度必须适用,便于操作,便于管理,要求明确,如:物资管理制度、物资请领报废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器械耗材试用管理规定、外来器械管理制度、内固定物回收管理制度等,为实际工作提供依据。

建立规范的新产品及试用耗材管理流程:①规范耗材购置流程:医生填写申请单手术室确认物资供应处处长、手术室护士长、外科主任、分管院长招标物资供应处审核、验收、购置。严把手术耗材的购入关。②制定试用耗材管理流程:物资供应处审核、验收试用耗材手术室接到耗材试用通知,接收试用耗材做好记录进行微生物监测临床使用手术室填写耗材试用反馈表物资供应处接收。择优选择手术耗材。③新产品使用流程:认真检查耗材的包装(标识、有效期)等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耗材提醒医生关注产品使用说明护士长跟踪了解耗材使用情况巡回护士按照要求计费物资管理小组加强对新耗材划价的督导检查对新入耗材进行一周提醒建立操作流程图及时填写不良事件。从而强了新产品的安全使用。

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采用信息化进行手术耗材的物流管理,实现了病人与产品信息直接关联;耗材的入库、出库、核算的一体化功能;追溯功能[3]。

非高值耗材流程

高值耗材流程:手术室对高值耗材进行条形码技术管理,可将耗材和患者信息融为一体,将追踪精确到每个,而不是批次。对于突发高值耗材不良事件,有利于构建政府和医疗机构“零距离”快速反应和追溯机制。

手术室成立物资管理小组:①由专职护士长、质控检查员、总务护士、值班护士组成手术室物资管理小组,制定小组成员的职责与工作标准。负责手术室耗材使用的培训、检查、收费、不良事件上报等安全管理工作。②定期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相关国家法律法规与医院检查标准,每一名护理人员都是手术耗材的管理者,严禁医生自带耗材进入手术室,制定特殊情况下手术耗材验收流程。③手术耗材效期管理:通过护士长每周对入库耗材的批量检查、总务护士对耗材发放前的检查、巡回护士每周对手术间储存耗材的检查、质控检查员每月对手术耗材的排查、洗手护士对手术耗材使用前的检查、信息化对高值耗材的效期提醒6个环节的安全管理保证手术耗材在有效期内安全使用。

手术室高值医用耗材一般包括骨科植入材料、心内植入/介入材料、其他金属或高分子材料等。手术室高值医用材料具有种类规格多、价值高、使用风险大、流通使用环节特殊等特点,其质量是否可靠、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康复和生命安全,容易产生不良事件。手术耗材的运行中存在多种风险,作为管理者要落实管理法规,完善相关制度,在验收环节中理清程序,制定有效措施,使每个环节都成为抵御风险,规避风险的屏障,把安全风险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从而真正使患者放心。

参考文献

1杨国华,杨玲.医用耗材采购与验收安全风险控制要点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08,2:61.

第5篇:医疗设备耗材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医疗器械;维修;现代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55-5200(2014)01-080-03

Doi:10.11876/mimt201401021

Medical equipment repair and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ZHOU Zhong-jun.(Medical equipment and supply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00)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在医疗诊断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种先进的医疗器械以及精密仪器应用于医疗领域,医疗器械的先进程度已经成为医院实力的一个象征,医疗事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的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诊断和治疗。现代化的医疗器械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的维修管理,医院器械如果经常出现问题,就很难提供科学的诊断数据,精度不可靠,就会影响到医疗诊断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安全。

1 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近些年,随着医疗器械数量的增多,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许多医院在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上技术比较落后,没有明确的维修制度,维修手段也需要改进,随着医疗器械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素质以及技术水平也需要不断提升,维修管理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目前医院设备维修中存在人员、制度、手段等诸多困难。

1.1 医院重视程度不够,维修人员素质偏低

对于医疗器械维修管理,许多医院并没有给与高度的重视。大型医院缺乏高端人才,部分小医院维修人员配备不规范,缺乏与现代设备维修相适应的基础,对维修人员准入资质等没有明确的规定。据相关资料统计,从事医院维修工作的一线人员,学历往往偏低。同时缺乏培训导致工作技能较为单一,思维方式落后,无法快速跟进先进的医学工程技术。没有准入条件,人员随意进入,对医疗器械的维修,无暇认真细致的专研,造成医疗器械故障维修时间延长,给医院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 新设备不断推出,在大型设备维修中缺乏主导能力

医疗设备品类和范围不断增多,涉及计算机、机械、电子、光学等多个学科。对维修人员的复合性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大型设备维修,医院维修人员往往缺乏能力,只能依靠厂家。无论是配件价格、维修费用,维修成本控制都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话语权。

1.3 管理不规范,制度配套差,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

目前,很多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不规范,没有建立相适应的规章管理制度来约束。一些医院虽然也编制了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但是都属于形式上的规章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的维修很难得到有效的规范管理。没有相应的管理流程,同时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医疗管理考核机制,工作范围也不明确,技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一些维修人员虽然什么都能够维修,但是维修质量却很难达到标准,长此以往,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就很难保证,同时,维修质量的不达标也会影响医疗器械诊断的精确度,导致医疗器械故障频发,医疗诊断的可信度就会遭到质疑,不但会影响到医疗诊断的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到医院的治疗信誉。

1.4 维修技术手段落后,维修培训投入较低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新的医疗器械不断增加,医疗器械的自动化标准以及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一些医院的维修条件却依然保持在传统的维修条件阶段。落后的维修手段以及缺少精确地检测仪器,面对各种现代化的医疗器械,高精尖的新设备,传统的维修手段很难保证维修质量[1]。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医院领导没有高度重视医疗器械的维修问题,不愿意在维修管理上投入更多的资金,看不到维修质量提升后,为医院带来的潜在的经济效益。

1.5 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日常维修保养不到位

医疗器械的维护保养是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定期维护保养医疗器械是有效使用医疗器械,降低医疗器械故障率的前提条件。如果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的解决,以免医疗器械出现严重故障影响正常的诊断和治疗。繁多的设备,仅靠人工记录,制订保养计划,进行保养统计分析难免疏漏。可能影响医疗器械定期保养,进而影响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因为忽略了维护保养,给医疗器械带来故障隐患。

2 医疗器械现代化维修管理对策

2.1 设计适应新需求的管理框架

医院对设备管理已经进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所谓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是以单件设备为基础,以设备需求提出设备采购为起始点,包括设备购置、使用、维修、直至设备报废的全过程分析。既包括设备购置费、设备维修材料费、维修人员费用等费用成本分析,也包括使用效益分析,其最终目的是达到设备在其生命周期内费用最少,而综合效益最高的目标。设备的管理囊括了设备招标采购、设备维修、设备质控、设备日常维保等多个环节。设备维修应纳入设备全生命周期视角,作为一个降低综合费用,实现最佳效益的环节。

2.2 利用信息管理手段进行精细化管理

HIS、LIS、PACS等信息系统早已在医院广泛应用。信息化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从医院的网上挂号,门诊预约,直至划价交费,药品管理、诊断设备管理、电子病历等均实现了信息化。

不少医院已开始研发配套的设备管理系统,根据设备、耗材不同的特点和属性进行分类管理。对领用、调拨、转移、使用、维护、回收、报废、赠送等过程统一管理和统一监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益。目前维修管理中要求维修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技术,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的设备维修管理记录,建立维修档案,以便于更好地掌握设备状况,及时解决故障问题。维修管理记录要求维修管理人员要详细登记每台设备的工作现状,要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管理,建立详细的技术档案,按照不同的类别做好维修档案的记录工作[2-4]。在维修保养环节,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将传统的人工记录转换为建立重点设备基本参数数据库,实现日常维保提示,数据记录,在此基础上完成设备质控、性能评价,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2.3 促进观念更新,提高维修质量

医疗器械维修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并且维修手段比较复杂的工种[5-8],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投入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而且目前大型设备维修越来越依赖上游厂商,更加导致设备管理部门重要性被削弱。设备管理相关人员应推动医院领导更新观念,加打医疗器械的资金投入,管理手段提升,人员维修水平提高,维修的质量以及效率才能够有效提高。同时,维修水平提高还可以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维修的准确性以及维修速度,缩短医疗器械故障发生时间,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率,进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9]。

2.4 健全管理制度,各科室协调配合

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医疗器械故障的发生率,日常维修保养十分重要,有赖于各个设备科室的正确使用和简单开机前维护,设备管理部门应协助相关科室制订相适应的维修保养制度,做好维修保养记录。维修人员也要定期检测检查各种医疗器械,清洁、更换和校准相关的容易出问题的设备配件,对于一些特殊医疗器械,应对科室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其保养维护水平,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提高经济效益。

2.5 利用维修数据库,实行科学化维修管理

利用信息化基本参数数据库,建立系统化维修档案,详细的维修记录能够为类似的故障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10-11]。同时,通过维修管理记录进行数字化分类管理,并且通过网络与使用者共享信息,以便于及时了解设备的使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减少故障的发生率[12-13]。还可进行更深入地分析,对设备更换配件进行预测预估。

3 小结

随着医疗器械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医疗器械维修管理难度也逐步加大,因此,医院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加大维修管理力度,通过加强技术培训以及引进人才等方法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加大维修设备的资金投入,改变传统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状态,制定有效的维修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器械的维护和保养,采取信息化、多样化手段,实施现代化的维修管理。

参 考 文 献

[1] 王跃武,宋岩,武百春.对医院设备维修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5):306.

[2] 崔飞易,黄煌镜.探讨医疗设备的维修现状与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11):60-61+46.

[3] 张旭.医疗器械维修检查及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0):119-120.

[4] 戴捷,苏磊,冯璐琼,等.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0,7(12):35-38.

[5] 高峰,李争.关于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建议[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17(1):63-65.

[6] 王国华.关于规范我国医疗器械价格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8(11):33-34.

[7] 赵春荷.中药饮片日常监管的难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64-166.

[8] 童音,魏民,梁蔓丽.医疗器械维修人员对隔离疫区造成的污染与防护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04):391.

[9] 陈,刘珍才,汪兴旺.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思考和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2,9(02):52-54.

[10] 罗宝文. 浅谈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管理[J]. 医疗装备,2009,22(08):40-41.

[11] 苏斌能,张奕东. 浅析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J].科学之友,2010,(27):100-101.

第6篇:医疗设备耗材管理制度范文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意识的问题

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很容易形成医院的财务管理混乱,现阶段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很多还都是使用的传统管理模式,即按经验管理。依靠医院管理者的指挥和要求来完成财务管理,而这种管理方法已经落后于现代财务管理。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具体管理措施,导致医院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化,内部控制大多都只是完成一定的书面文件,且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强,容易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漏洞,给医院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财务预算问题

卫生系统预算的编制是非常严谨的,但现行我国的很多医疗机构都存在着预算超支情况,这主要就是因为设备的引进和职工的待遇造成的财务问题,医院的财务预算主要就是医疗设备的引进和更换,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设备的价格是随市场而波动的,这就给财务预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医院增加内部控制系统的环节越多,不可避免的就会为医院造成成本增加,而这些情况都会给医院的财务控制带来不稳定的问题,造成成本核算问题。

(三)财务人员的工作意识不健全,内部控制落后

在现行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很多财务人员对国家颁布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税法对生产成本的列支范围、核算的程序方法以及费用摊销方式还不明确,给医疗中带来了很多由财务管理产生的各种医疗、控制不及时等问题。内部控制是通过工作人员来完成的,财务人员的能力不足或落后于现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很容易给控制制度的实施造成阻碍,同时,在内部控制的具体制度制定当中,缺乏实时的补充和完善,缺少具体的控制方法,这也会给内部控制的实施带来影响。

(四)缺乏审计监督机制

任何一个制度的执行都需要相应的审计监督部门来督导实施,而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管理过程总,缺乏相应的内部监督和审计机制,或是缺乏相应的标准和体系,这就使管理工作、审计监督等往往会流于形式。同时,审计机制的缺乏,也会使管理层缺乏相关的约束机制,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也没有相应的制衡,给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带来很大的漏洞,容易出现财务问题。

二、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提高医院管理层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医院管理层对医院内部控制的认知和高度重视,可以保证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也是医院高效管理水平的体现。公立医院承担医疗、教学、科研三方面的艰巨任务,为了医院更好地发展,管理层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对内部控制的学习,提高自身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并把这种重视向中层管理者深化,从而引起全院上下的高度重视。其次,明确医院各部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责任人,建立内部控制的机构,保证医院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对不同层次的内部控制责任人的学习培训,普及内部控制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全面提升各级内部控制人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医改推进的形势下,按照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用明确的制度和规定,指导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使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以规范化、科学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医院内部控制的高效实施。

(三)创新医院内部控制的管理方法。新形势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不能沿用老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内部控制管理方法由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的集约型管理。对于医院开展的项目做到事前精确预算、事中严格控制,事后分析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规避财务风险。医院内部控制的实施,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借助医院HIS系统、财务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成本系统等进行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可以加强医院经济运行的监督,更好地控制医院的投资、筹资、设备购置、大额资金收付业务,使医院的内部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工作。资金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中的重中之重,贯穿于医院整个运行过程,因此,加强内部控制中的资金预算管理才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实现医院的综合目标。在资金预算内部控制工作中,首先要以医院的管理目标为出发点,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做好事前预测,合理配置预算资金。其次,医院管理层从内部控制制度上赋予财务人员更大的管理权限,对科室的预算资金使用进行指导和监管,做好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环节中的监督工作。最后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做好分析评价,向医院管理层反馈资金预算执行情况,为管理层加强管理提供依据。

(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是医院科学有效地开展医疗、科研和教学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医院提高其服务质量的关键物质保障。搞好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医院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明确、界定医院固定资产的申购、招标、验收等过程中的责任,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科学化管理。医院会计部门必须严格监督和考核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设立定期盘点制度,杜绝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避免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或者是闲置浪费等情况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第7篇:医疗设备耗材管理制度范文

1医学工程科的现状

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把临床医学工程作为一个学科看待,同医、护、药并列为专业学术组织,但只有少数医院医学工程科建设走在前面,拥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工作内容也向临床渗透,开展质量检测、预防性维修、科研、教学等。大多数医院医学工程科工作内容还维持在采购和事后维修水平。虽然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一个保障部门,在以医疗为核心的医院内部,其学科地位和技术人员待遇始终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提高,同时,工作模式单一、设备采购及维修工作被动等自身劣势也不同程度存在。面对医院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医学工程科必须迎接新挑战,完善自身工作职能,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对医院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2医学工程科发展需要加强的方面

2.1明确自身职能定位

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院综合实力的增强都在不断促使医学工程科的职能发生变化,纵观现代医院医学工程科的发展,其职能已不仅仅局限于医疗设备的采供及日常维护和维修,伴随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新颖的管理模式不断应用于医学工程科的实际中,促使医学工程部门的职能已逐步拓展到如质量控制、计量管理、医院工程与设备电气安全及使用培训等诸多领域,如此才能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为医院医疗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2加强沟通协作

作为医学工程部门人员,必须注重与医院其他部门的沟通,深入到科室、病房。尤其是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必须彻底改变“你坏我修、你要我买”的被动局面,定期下科室检修医疗设备,巡查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经常与设备直接使用人员交流。根据临床科室的工作现状、医院的发展方向、技术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未来医院应该开展哪些适宜技术,引进哪些相关设备。同时,充分利用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设备的缺陷和不便之处,拓展对医疗设备改进的思路,以此创造医学工程部门的科研成果。

2.3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障医疗安全

现代社会因设备使用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的医患矛盾案例不断增多,作为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部门,必须对医疗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程技术人员同样要有风险意识,在认真做好设备日常维护的同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对应用于临床的医疗设备进行管理和计量检定,确保医疗设备在应用于患者医疗过程中能够运行安全、测量准确;同时,以完善的管理制度指导自身工作的各个环节,尽量减少因为医疗设备突发故障或测量不准确等原因造成的医疗纠纷。

2.4加强学科建设和自身学习

医学工程部门形成层次结构合理的老、中、青人才梯队,对于维修、采供职能的顺利实现至关重要。对于科室的人才梯队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引进、培养年轻人才;另一方面医院应适当加强医学工程人员的职称待遇等问题的解决,延长富有管理、维修等专业知识人员为医院服务的时间。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应用于各类先进医疗设备当中,加强自身学习一直是每一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同时医院也应当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尽量多的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外出进修学习的人员,不但要做到学以致用,还要学以致教,从而以教促学、以教严学。这样才能拓展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层面,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增进对彼此工作的了解,形成工作的交叉性、互补性,不断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2.5维修工程师向临床工程师转变

第8篇:医疗设备耗材管理制度范文

一、基本情况

(一)检查实施情况

实物资产检查的重点为物资采购计划及预算管理情况、物资采购招投标和合同签订情况、物资库存情况、物资出入库管理情况、物资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等。此次财经纪律检查政策性强、时间紧迫、标准要求高,检查前,我们认真学习了XX财经纪律检查工作方案和相关财经法律法规,做了充分的资料准备和作业准备;检查中,我们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工作,确保了此次检查的有效进行。

我们利用10个工作日的时间,对器械库、药库、营具及材料库、被服库、营养一室等10个单位的物资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为科学筹划工作,增强专项检查的针对性,我们组成了实物资产检查小组,制定了详细、周密的工作方案和统计表格,并召开了准备工作会进行工作部署和分工。二是为考核物资采购预算的执行情况,我们查阅了财务科的经费预算和各业务部门的分项预算,分析了采购预算的执行情况。三是为考查物资采购的实施情况,检查了物资采购招投标文书、谈判记录和合同文本,填制了相关统计表格。四是为检查物资库存管理情况,我们抽查盘点了10个库房的53个品种的物资,审查账实是否相符。五是为考查物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情况,我们检查了各物资管理单位的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六是为考查物资入库管理情况,我们从财务科查阅了物资采购的原始发票和数据,与物资管理单位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七是为考查物资出库管理情况,我们从各物资管理部门查阅了物资发放的原始凭证与数据,深入到病房、制剂室、发热门诊等物资消耗使用部门进行了核对查实。八是找相关工作人员了解了物资管理情况。

(二)物资采购预算及执行情况

XX年,医疗设备、耗材采购预算共计XX万元,1—10月份实际开支XX万元,执行率XX%,超支XX万元。

药品采购预算共计XX万元(此预算为公费病人用药的预算,自费病人用药预算不设上限),1—10月份实际开支XX万元,执行率XX,超支XX万元。

新增营具费预算共计XX万元,1—10月份实际开支XX万元,执行率XX%,超支XX万元。

卫生被服预算共计XX万元,1—10月份实际开支XX万元,执行率XX%。

公杂医杂、办公用品预算共计XX万元,1—10月份实际开支XX万元,执行率XX%。

(三)医疗设备、耗材、药品采购情况

XX年1—10月份,医疗设备采购物资XX次,签订合同XX份,采购金额共计XX万元。

医用耗材通过自行采购物资次,总后集中采购和自购金额共计万元。器械库下属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介入医学科三个二级库房出库医疗器械、耗材共计万元。

药品通过总后集中采购和自购共计万元。

(四)营具、材料采购情况

2004年1—10月份,营具招投标采购物资次,签订合同7份,采购金额共计万元。

营房材料招投标采购物资次,签订合同份,招投标采购和零星采购共计万元。

(五)被服、办公用品、营养室采购情况

2004年1—10月份,卫生被服招投标采购物资份,签订合同份,采购金额共计万元。

公杂医杂、办公用品采购共计万元,现有供应商家。

营养一室采购蔬菜、肉类、粮油等共计万元,现有供应商家。

(六)物资抽查盘点情况

在个物资库房抽查了个品种的物资,个品种账实相符,占%,个品种账实不符,占%。

二、好的方面

(一)规章制度设置全面,物资管理体系健全。各业务部门和物资管理部门重视制度基础建设,注重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将责、权、利相结合,分配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XX于2002年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药材科、器械科、军需科、营房科等都编制了各自的工作手册,在物资管理的全流程和各个环节设置了较为齐全的规章制度。器械库制订有采购办工作规范、器械库管理制度、医疗设备退役制度等,形成了器械采购办负责采购、器械库和二级库房负责库管的管理体系。院务部成立了专职的采购办公室,集中办理军务、军需、营房物资的采购,各业务部门的库房负责物资的保管与发放,形成采购与库管合理分工、相互监督的模式,发挥了集中采购的优势和效能。

(二)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物资存放规范有序。通过检查发现,尽管受现有条件的限制,各个库房空间有限、面积较小,各单位都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不等不靠,通过应用密集柜、货架等储存设备,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同时根据物资属性的不同,划分若干分库进行管理,营房科设置有营具库、五金材料库、水暖钢材库三个分库分别储藏。器械库下属介入医学科、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三个二级库房,分别储存对应管辖范围的医疗器械、耗材,减轻了器械库的库存规模和压力。各个库房能够做到合理布局、分类存放、科学编码,便于盘库和发放工作。

(三)各级物资管理人员事业心、责任心比较强。各业务部门助理员能够做到熟悉规章制度、掌握工作流程和方法,及时指导和监督库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协调和解决物资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检查中发现,各个库房的物资管理人员都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都表现出干好本职工作的愿望和信心。一是管理人员积极主动适应物资管理的升级换代,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掌握物资联网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二是由于物资联网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库房管理人员在完成网络账务科理的同时,通过手工账簿、凭证记录补充数据,弥补了网络管理功能上的不足。三是库房管理人员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检查工作,介绍好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许多改善和提高XX物资管理水平的建议和设想。

(四)检查中发现的典型单位物资管理规范有序,账目清楚。在检查中,我们发现消毒供应室严格依据财务核算和物资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建立了物资全流程和各环节的核算体系,岗位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相互监督。从入库到出库、从记账到库管、从盘库到报损能够做到程序规范、手续完备、账目清晰、单据齐全,做到了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各种统计表格和数据能够满足物资核算和检查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供应室物资管理的动态和静态状况,达到了XX物资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全年物资发放误差率控制在%以内。

三、存在的问题

(一)物资采购预算缺乏约束力,与执行情况形成“两张皮”。检查中发现,部分采购项目严重超预算,个别项目存在无预算采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采购预算编制不科学,财务部门对XX物资的采购项目和经费安排缺乏必要的调研和论证,预算安排与实际工作相脱节,预算项目设置不合理,经费安排不准确,导致采购预算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强。二是采购预算执行不严格,部分单位在办理采购事项时没能严格执行预算,而是以本部门和单位的购置计划为依据,采购项目与预算项目不相符。各项目实际开支对比预算金额普遍偏高,个别项目严重偏离预算。三是缺乏对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财务部门在结算报销时,通常按照各业务部门的总体预算进行管理,对明细采购项目和预算指标缺乏管控,致使业务部门可以随意调节明细项目的计划金额,造成采购预算“刚性不足,弹性有余”,削弱了预算的约束力。

(二)部分物资采购没有进行公开招投标和签订合同。检查中发现,XX部分物资的采购没有进行公开招投标,采用的是竞争性谈判和自行采购的方式,部分采购项目没有和供应商签订合同。2004年1—10月份,器械科采购办公室采购医疗设备次,采购金额共计万元,这些采购均采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确定供应商,没有进行公开招投标。器械库自行采购的医用耗材共计万元,由器械科采购办、器械库和科室人员通过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确定供应商,没有进行公开招投标和签订合同。营养一室从家供应商科采购蔬菜、肉类、粮油等共计万元,这家供应商均由业务部门和院务部采购办公室协商确定,没有进行招投标和签订合同。2004年1—10月,办公用品库采购公杂医杂、办公用品共计万元,办公用品库2002年通过招投标确定了1家供应商,2004年沿用2003年已有的4家供应商,这些供应商的确定均由业务部门和院务部采购办公室协商确定,没有进行招投标和签订合同。

(三)对二级库房的监督管理缺乏措施和力度。2004年1—10月,器械库下属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介入医学科三个二级库房出库医用耗材共计万元。检查中发现,有的二级库房无专人负责记账和库房管理,有的是一个人既管记账又管库房,不符合财务核算和物资管理的规定,缺乏监督制约。有的二级库房请领的医用耗材与实际使用情况不符,导致库存物资的数量和金额越来越大。这样,容易导致管理环节和措施上的漏洞,无法保证医用耗材的安全和完整。

(四)物资出入库手续较为繁琐,导致账实不符的情况较多。检查中发现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物资入库和出库的手续较为繁琐。器械库临时性或应急采购的医用耗材,由于供应商开具发票滞后的原因,不能办理入库手续,同时也无法办理出库手续。二级库房通常以器械库的出库单作为入库手续,这样增加了以后补单据和相互核对的工作量。营具及材料库由于发票滞后和网络申请单审批周期较长的原因,无法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只能以供应商的送货单作为物资到货的依据,同时也无法办理出库手续,只能以借料单作为物资发出的依据,以后再补办物资入库和出库的手续。这种情况下,有的物资已经发放完毕而发票还未收到,借用材料的现象普遍,导致系统记录与库存情况无法核对,计算机系统失去了对库存的核算监督作用。

(五)库存物资有账实不符的现象。检查中,在个物资库房抽查了个品种的物资,账实不符的有个品种,占%。

(六)计算机系统的功能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检查中发现物资管理中计算机系统功能上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审批手续繁琐,审批周期较长,营具及材料的采购通过后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传递申请单,逐级报基层领导、科领导、部领导审批,需要少则一星期、多则一个月的时间,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先采购然后等呈批件。二是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功能的不完善,有的单位重新设立了手工账簿,弱化了计算机账簿的管理,形成手工账和计算机账并存,并且两套账目之间无法核对。三是具体的物资使用消耗单位管理薄弱,各科室的计算机系统缺乏对医用耗材的统计功能,无法统计当天的消耗数量,科室未指派专人负责医用耗材的管理,请领单据保管不够完善。四是网络系统存在数据丢失的现象。

四、几点建议

(一)增强采购预算制定的科学性,加大预算管理力度。一是科学编制采购预算,在细化预算支出结构的基础上,采用零基预算,科学安排预算项目和经费指标。财务部门应当加强调研论证以及与业务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到预算安排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增强预算的操作性和指导性。二是完善预算监控机制,由业务部门提出分项预算,由财务部门汇总审核,经审计部门审查后报院党委审批。一旦形成年度预算,必须严格执行,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经严格的报批来调整或追加预算。三是加强预算经费的管控力度,财务部门在强化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加强分项预算的管理,把好审核报销关,确保开支内容和经费都在预算范围之内,杜绝超预算和无预算采购。

(二)进一步规范招投标采购,强化合同管理。一是规范物资采购方式,根据市场货源情况,可以区分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制定XX物资采购的规章制度,明确不同采购方式的适用范围与条件,市场货源充足的物资必须进行招投标采购。二是规范采购文书,物资采购都必须经过立项报批、招投标或谈判、报批拟定的供应商、签订合同等阶段,每一阶段都必须形成相应的文件,并指派专人整理归档。三是规范合同管理,每一项采购都应当签订合同,形成双方法律性的权利和义务,确保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实行物资统管,加强对二级库房的管理。根据XX实物资产管理规定,物资采购、库管、使用职责应当相分离。当前,手术室、介入医学科分别储存有较大数额的医用器械和高值耗材,发挥着器械库的二级库房的作用,承担着物资保管和使用的双重职能。建议实行物资统管,由器械库派人负责手术室和介入医学科库房的管理,一是可以减轻手术室和介入医学科的工作负担和管理难度,二是实现物资库存的集中管理,库管和使用岗位相分离,更好地形成内部监督与控制。

(四)进一步加强对贵重物品的管理。当前,XX各单位的复印机、投影仪、电脑、数码相机等贵重办公设备逐年增多。为加强对办公物品的管理,避免办公设备流失,合理高效地使用办公设备,建议XX资产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各单位对办公设备要指派专人管理,定期与XX资产管理部门核对,发生人动时及时进行清点移交。

(五)进一步完善资产计价挂账核算。XX每年采购大量的医疗设备、器械、耗材、药品以及后勤物资,根据《总XX实物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总XX实物资产计价核算暂行办法》的规定,这些物资都应在财务部门进行计价挂账核算。检查中发现,除部分军需、营房物资外,其余物资均未在财务部门挂账核算。这样,物资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就没有做到相互监督与控制,对物资的收、发、存情况也无法进行核对。为了加强XX物资管理,完善相关的控制机制,利于成本核算,建议将物资采购及出入库情况在财务部门计价挂账核算。

第9篇:医疗设备耗材管理制度范文

1.成本控制机制缺乏管理

当前公立医院基本都存在资源、人力浪费以及设备使用率低等问题,医院的管理人员会为了提高政绩而随意扩大医院规模,盲目的配备大型医疗设备,而使用率较低,另外各种消耗都缺乏严格的管理,而成本控制机制的缺乏导致医院经济很难平衡。

2.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造成很多违法、违背道德的问题出现,其一,由于缺乏监督和管理,导致大量药品的经济管理方面滋生腐败;其二,当出现问题之后不能顺利的追究责任,缺乏可行性;其三,对违法的行为缺乏惩处法规。

3.缺乏资金风险意识

随着医疗机构的多样化,医院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有很多私立医院通过先进的设备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医院普遍存在缺乏资金风险意识的问题,这对经济管理水平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医院的亏损。

4.绩效考评方案存在漏洞

当前的绩效考核方法为成本核算法,经济收支是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该考评方式不利于医院提高综合实力,且不符合当前我国医改的相关规定。公立医院要想提高服务的质量就必须改变发展模式,优化绩效考评方案。

二、增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1.实行全成本核算和数据分析

全成本核算属于一项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工作,能够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成本核算需要完成以下几点工作:其一,大力宣传成本核算的观念,培养全体员工对成本核算观念的认识;其二,制定全成本核算管理系统,以此为基础来对公立医院的各项收入、支出进行监督和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措施;其三,公立医院要结合经济管理制度以及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对企业的收支、人员的报酬、设备的使用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尽快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其四,实现成本管理的技术经济性,也就是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要积极聘请既懂财务管理又懂医疗知识的人才,组建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才队伍,有效的减少了医疗成本。

2.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完善经济管理制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医院充分的融入当前市场中进行分析,结合同行业的特点,提高病人到医院接受治疗各个环节的水平,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强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工作,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减少资金成本,以此来推动医院更好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结合当前医院的实际状态,核心的工作就是要增强服务的质量,保障内部控制管理的质量,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医院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3.加强预算管理控制

加强预算管理控制是增强自身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当前所面临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制定严格的预算制度,遵守预见性、严谨性等基本要求,保证目标的合理性,通过全面的预算考核等制度把公立医院运营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收支都划分到一起进行管理,同时还要进行灵活的调整。另外作为公立医院中一项重要的构成部分,信息平台也必须要重视起来,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通过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来实现数据的管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新医改的规定中要求药品、耗材零加价,对于医院常见病所需要使用的药品,医院在销售的过程中仅仅只能按照药品的进价进行销售,不能够加价再为医院创造额外的利润,就此医院的药品耗材就变成了较大一部分经济支出。新医改的推行改变了医院的整体收入结构,医院除了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以外,其另外一项比较大的收入为药品的销售,药品实行零加价销售,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院的收入,如果不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容易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就此加强药品耗材方面的经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4.优化综合绩效考评方案

要不断优化绩效考评方案,使绩效考核符合当前新医改的要求,要加强对前期的成本核算工作,改变发展思维,不断丰富绩效考评所包含的内容,过去的绩效考核对于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视的,而今要改变这种状态,实现服务、创新、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一方面,通过优化综合绩效考评方案能够使医院的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做能够使公立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另一个方面,通过加强成本核算管理,使每位员工都能够坚守成本控制理念,极大的节省了资金成本,推动医院更好的发展下去。

5.加强培训力度、增强人员素质

公立医院的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完善员工培训的相关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尽最大的可能增强员工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对于一些特殊的岗位以及管理较为疏松的岗位要加强管理,聘请专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工作。要改进“重引进、轻培养”的错误思想,要对新上任的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养,另外对于要求较高的职业来讲还要建立后备人才库。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