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可持续环境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具体而言本文针对当下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有创新性的从当前的具体国情与政策层面出发,立足民族特性与传统文化等方面分析现状当中存在困境的原因。与此同时本文更试图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构想。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可持续环境设计;发展困境
一、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的提出
我国第一次把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远期目标的提出是在2005年6月,国务院总理主持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当中我国首次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具体包括:近期具体工作安排、政策体制建设及协调保障机制等等。以此为起点,我国节约型性社会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呈现出初步的系统框架和发展路径。
从涵义来看,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其核心概念“节约”有两层内涵: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虽然资源节约了,但却是“不发展的社会”,这与科学发展观又是背道而驰的。
二、生态危机是当前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无法回避的时代背景
然而,随着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虽然掌握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强有力的科技武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越来越强,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对自然的敬畏,到农耕时代与自然的相互妥协,再到工业时代利用科学技术对自然做翻天覆地的改造,人类在这改造中仿佛看到了人力量的伟大,人定胜天的古老预言的实现。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也带来了消费的无节制,并直接间接引发自然资源的枯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变的愈演愈烈:大气污染、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损耗、酸雨,水污染、水资源紧张、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森林消退、固体垃圾污染、矿物燃料减少等等……
生存环境的恶化在提醒人类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由此引发人们开始反思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重建生态,这些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中国当前的自然环境危机也已经越来越被重视,要想真正实现节约型社会,当前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省、绿色能源的利用以及可持续设计理念的贯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提出来的。对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国际组织,众多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当今比较流行,又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在1989年5月举行的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上得到广泛认可。
三、深度剖析中国可持续设计出现发展瓶颈的内在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由上文论述推理可见,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出发点,引出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是我国当下整体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俗语中“对症下药”在一定角度其实也呈现了一条解决学术问题的清晰思路,通过对已有文献查询可见,多数是对国外已有可持续理论的简单介绍、或者是对某生态建筑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却往往忽视了造成当前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困境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同时,在可持续设计实践方面,对单纯对外国的先进经验的介绍而忽视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差异,这种“拿来主义”容易使设计师流于表面的模仿,将更无力抵抗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现象,因此本文致力于填补本项空白。
1、中国可持续设计出现发展瓶颈的内在原因――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使节约型社会下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陷入困境
笔者认为,当下中国的环境设计领域整体上受到了文化全球化的猛烈冲击,而这可谓是目前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发展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
“所谓全球化,就是指人类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层面突破彼此分割的多中心状态,走向世界范围同步化和一体化过程。全球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因为工业文明与信息时代前所未有的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时间、空间概念的理解,汽车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卫星、网络等数字化传媒使得麦克卢汉畅想中的“地球村”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环境。这种文化全球化既发生在物质文明领域也无法避免的渗透到了精神文明领域。
从人类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物质文明的全球化带来了高新技术及先进文明,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精神文明的全球化为我们打破东西地域界限,传播了新的材料与结构,为营造人类共有的审美趣味和流行取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新的美学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现代艺术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的设计师带来了可借鉴的创作灵感。
然而,反观文化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正在逐步呈现。不可忽视的是全球化同时也催生了社会消费的城市,鼓励并刺激人们消费无意义的东西,导致大量资源消耗,造成环境危机;再进一步深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影响领域,全球化还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文化趋同”现象,传统的地方特色文化逐渐消失,文化多样性的缺失也导致文化的生态危机。
可以说,在中国目前的可持续设计领域中,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打着“现代化,现代主义”为标杆的单一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千城一面”,使得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消失,文脉的断裂以及地方文明的逐渐消亡等负面效应。具体表现为:
首先,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消费欲望的觉醒,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奢侈性空间,政绩式建造,开发型拆除,建筑寿命的缩短,都成了当今中国建设活动的缩影。而设计师面对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设计过程的分裂,设计周期缩短,设计单位要求利润最大化,业主的不合理要求等实际问题,设计师们也采取一种更为“便捷”方法,绕开了设计的本源问题,直接奔向漂亮的效果图,设计不再是设计本身,而是一种谋生手段。
其次,生态、绿色、环保、低碳等概念的混淆与滥用同样值得关注。在现实中这些概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切实的贯彻,而仅仅成为一种口号,甚至成为用于牟利的,带有欺骗性的虚假宣传策略。
2、如何解决当下发展问题的探索性思考
面对当今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圈内的不合理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使我们能在日后的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中更好的贯彻可持续设计理念,形成经济、社会、文化与不断发展的平衡,这可以看做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作为解决问题的第二步就是因地因时制宜,提出如何解决困境,并探索适合我国当下国情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在此方面笔者也初步做了一些思考。
(1)首先是要正本清源,通过文献梳理,廓清可持续设计的概念与内涵,做到正确的认识究竟何为“可持续设计”。这其中要做到更准确的理解可持续设计,以及区分可持续设计与绿色、生态、环保、低碳等概念,使其不致混淆。另外要以可持续的眼光来审视一些当今流行的概念,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最后要深入挖掘可持续设计的精髓。结合国际上关于可持续设计的先进理论,构建一个清晰明确的可持续设计理论框架。
(2)其次,结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根据现有的和经过整理与挖掘的可持续设计理论,来分析当前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现状,通过实际案例总结出当下问题设计的共性误区。例如:当前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形式主义泛滥,欧陆风、民族风、现代派、古典派、哥特式、田园式,对装饰符号信手拈来的的滥用代替了对功能的推敲、对使用者的关怀、对材料的斟酌和对工艺的要求;已建成功能空间使用寿命的缩短,使用功能的频繁变更,材料、设备的快速老化,人们不断改变的审美要求和粗糙低劣的施工工艺,促使功能空间寿命缩短而造成极大浪费;对设计中附加元素的无节制欲求,追求高档、奢华、辉煌造成对空间、对材料、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对可持续、生态、绿色等概念的滥用;不顾人文、经济等因素盲目建设超大、超高,或与当地气候、地理因素相矛盾的功能空间等。
(3)最重要的,尝试结合当代哲学、美学的相关理论,从历史,社会与民族性格等层面来深入挖掘,阐释当下中国可持续设计发展的举步维艰的原因,这样才能在理论高度上另辟蹊径,发展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具体来说,如传统文化中对人个体的忽视,忽视个体的本源需求,转而更在乎他人的评价等特性,在今天易造成盲目攀比,奢侈性的空间建设与消费;社会评价体系的失衡,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富人与穷人都有认为可以为所欲为的权力;传统文化中对子孙后代的狭隘理解,认为子孙就是个体的、家族的子孙,缺乏全人类的集体意识,易造成顾小家而舍大家,为一己利益而损害全体利益。
(4)与此同时,希望通过具体案例的设计操作,从施工、材料、工程建设流程等实际操作层面寻求解决当前可持续设计困境的适当策略。
综上所述,全文简要概述了中国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背景下,环境艺术可持续设计这一领域的缘起、发展现状,着重剖析当前存在的发展困境,并尝试提出解决困境的几种有效策略。由于篇幅有限,文章有些部分难免存在论述的欠缺。但笔者相信,在当前大的社会发展轨迹中,可持续设计这一放眼未来的文化领域必将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谨以此文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 周浩明.《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
2. 程亚军.《浅析当前中国可持续设计的四大误区》.《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1.11
所谓城镇环境艺术指的是对城镇的环境实施艺术化的设计,中国的城镇具有非常浓郁的历史气息和地方特色。通过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艺术,从而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形态万千的城镇形象。
进行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的整体目标
目前,人们出于保护环境的心态以及担忧环境的危机意识,对于文脉断裂、千城一面、文化荒芜以及缺乏个性的现代城镇和环境作出深刻认真的反省:呼唤人性,唤起文化,激发对自然、乡土、人文、历史的无限眷恋,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自然环境能够和人工环境实现协调、统一、稳定的发展,创造高品位的生存环境,实现最佳状态的生态平衡,是当前我国城镇形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目标。在最近几年,很多学者都将精力放在研究我国城镇形态发展道路上。钱学森先生在1983年到1992年期间,曾经一度发表几篇文章,提出“构建山水城市和园林城市”的美好愿望。还有很多学者提出“花园城市”的美好设想。这些美好设想都是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将持续发展和生态作为核心理念,对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提供更高要求以及更加宽广的思路。不管将来城镇模式怎样发展和改变,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必定是人文和生态的有机统一,人工和自然的有机统一,艺术和科学的有机统一以及现代和历史的有机统一,这是符合生态发展和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并且还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提倡阴阳平衡,注重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黄帝宅经》当中也曾进行详细的描述。这种人工和自然的有机结合,才是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环境观念。“不断美化城镇环境,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观点。城镇环境的艺术观念也会深入其中,对城镇设计课题进行引导,发现、改观、挖掘和创造,让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所独有的审美特性能够满足人类原始状态下最初的对美的一种渴求,实现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和谐统一,促进共同发展。
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体系的研究
1.对设计原则和范围的研究分析
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最主要的是通过视觉艺术手段来进行形象的创造。通过人类的听觉、嗅觉、心理、味觉、触觉以及视觉的综合感受来进行可知的艺术氛围和形象的创造。因此,人本身以外的人文要素、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可以说是都处于城镇当中,从较大方面来说是整个城市形态,从较小方面来说就是每一片砖的形、质、花饰和色都包含在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的范畴当中。城镇环境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设计,更是一种深化设计或者观念设计,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策划初期都有参与,并且不断强化环境艺术意识。另外,它又受到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等条件的约束,它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城市规划中没有实现的策划,深化和改善建筑设计当中存在的某些缺憾,不断提高城市视觉设计的居住质量以及环境品位。所以,它所具有的主要设计原则就是:不断深化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的设计理念,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建设出具有中国民俗特色、民族特色以及地方特色的城镇环境和形象。
2.坚持以人为本的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
触觉和视觉是依附实物而存在的,味觉、嗅觉、听觉等等的所有感知因素都需要通过实物来暗示或者传递让人们感受到,并且通过丰富的联想,唤起人们最本质的记忆和经验,从而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主要是将视觉艺术作为先导,将触觉艺术、味觉艺术、嗅觉艺术以及听觉艺术作为烘托,将特定的环境艺术观点作为出发点,从而创造出能代表城镇的民情特色、民俗特色和地域风貌特色的城镇居住环境。要想实现这种艺术创作,就要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战略相结合,将审美需求、工艺技术、材料选择和功能需求统筹协调好,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3.对设计要素和设计结构的研究分析
城镇环境艺术是高度综合的一门设计体系,从不同时空、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出发,创造和表现出人类一种生存之美,揭示出美的本质。其结构的主要形式是从整体到局部,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抽象。物质形态作用于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又反作用于物质形态,这就揭示其要素之间所存在的结构关系,局部和整体,要素和系统之间存在较强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依附关系。
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的主要背景是整座城市,从综合的、整体的角度入手,而不是传统的一件环境艺术品、一处园林或者一座建筑。它是将整个城镇当中所有有形物品的体积、质感、韵律、时空变化、节奏、色彩以及形状特性和相互关系作为基础,从人的感官进行感知,从而改变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形式。
结 语
对于我国的城镇环境艺术设计而言,其连接中外、贯穿古今,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结合城镇环境艺术设计的分类方法,将艺术设计作为先导,将科技文化作为手段,去表现、挖掘和发现城镇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积极对可持续发展生态模式进行探索,从而打造中国特色、独具匠心的城市环境和形象。
关 键 词:空间 时间 未完成设计 点式高层 板式高层 可持续性设计
“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提出来的。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发展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提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建筑师协会共同召开了“为可持续的未来进行设计”的世界大会,其主题为各类人为活动应重视有利于今后在生态、环境、能源、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到现代室内环境的设计和创造,设计者不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而要确立节能、充分节约与利用室内空间,力求运用无污染的“绿色装饰材料”以及创造人与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观点。动态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即要求室内设计者既考虑发展有更新可变的一面,又考虑到发展在能源、环境、土地、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建筑师戴念慈先生认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内涵的建筑空间,把空间效果作为建筑艺术追求的目标,而界面、门窗是构成空间必要的从属部分。从属部分是构成空间的物质基础,并对内涵空间使用的观感起决定性作用,然而毕竟是从属部分。至于外形只是构成内涵空间的必然结果。”
建筑师普拉特纳则认为,室内设计“比设计包容这些内部空间的建筑物要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在室内“你必须更多地同人打交通,研究人们的心理因素,以及如何能使他们感到舒适、兴奋。经验证明,这比同结构、建筑体系打交道要费心得多,也要求有更加专门的训练”。
白俄罗斯建筑师E·巴诺玛列娃认为,室内设计是设计“具有视觉限定的人工环境,以满足生理和精神上的要求,保障生活、生产活动的需求”,室内设计也是“功能、空间形体、工程技术和艺术的相互依存和紧密结合”。
一、现状分析
1.城市高层
高层住宅是人类生活都市化、现代科技高速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体现了人类文明及高效率。然而就在建筑不断跨越新高度的同时,其设计、建造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缺少节能意识和地方气候特色,成为了高层住宅设计的缺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一些城市面临着地少人多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居住的相关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住宅分配制度改革与住宅开发建设改善着人们的生活模式与居住环境,而高层住宅目前是许多城市解决大量人口集中居住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高层住宅的耐久年限设计为一级(100年以上),如何在较长的寿命周期内的安全、合理、持续地使用建筑,协调好室内有限空间与居住者多样化生活需求与变化间的矛盾,保持较好的室内环境品质,是室内环境设计工作者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
2.存在问题
现今城市高层出现两种形式,即点式高层及板式高层。由于点式住宅社区的建筑密度较高,因而可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有效降低每平方米的房价,让更多的人安居。点式住宅多采用大框架结构,除少数承重梁之外,户内分隔墙基本都可以拆改,某些点式住宅甚至可以将整层楼面打通,灵活分割户型。但是点式户型每层的住户多为6户以上,甚至高达12户,数百户人家挤在一栋大点式高层楼里,居住环境当然不如板式高层优越。而且,点式高层每层都有部分住户的采光、通风、景观等条件比较落后,且不可改变。而且户型内部的厨房、餐厅与洗手间往往不可直接采光、通风,这样的地方容易形成“灰色空间”。而板式高层一般为一梯两户式,但是由于其建筑密度低,房价高,板式高层特别是砖混结构的板式高层墙体起承重作用,不可以变化,这一点不如点式高层的可改造性强。
二、设计立意构思
1.设计主题思想
实现对室内环境中人与环境界面关系的创新,提倡安全、卫生、舒适、经济、绿色生态、个性的设计,使室内环境功能设计合理,基本设施齐备,满足住户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体现可持续性设计概念。
2.设计构思
在有限空间内,解决多种人群居住,生活在生理、心理上的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使其更为舒适、安全,并能尽量做到可持续的使用建筑。
3.设计表达
平面布局上要运用“中性空间”的布局形式。可在不同时间根据不同需求置换房间的功能性质。通过改变空间的相应比例来达到室内空间的平衡,从而实现空间功能的适应性和空间的可持续性。
比如,客厅与厨房贯通为一,没有明显的分隔界限,让空间更为开阔。
增加了主卧室与内卫生间的过渡空间,使主卧室与内卫生间构成一体,又保持适当的距离;而过渡区域同时具有一定的衣帽间功能。这样,主卧室的私密性以及它同内卫生间过渡的实用性和优雅性均得到了增强。
或者,将餐厅纳入开放式厨房中,与厨房并列而置,可以直接走动联系。
也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安排两个卫生间:一个靠近卧室;另一个则靠近厨房和餐厅,保证了主客两便、干湿分离。
三、材料运用及装饰风格
居住是人们选择家园,栖息生活的概念。入夜,万家灯火中的城市是一个温馨和灿烂的存在。灯火,让眼睛和心灵一起温暖。在人的内心深处,居住需要仍像农业时代那样,渴望住在村口有大榕树那样的地方。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的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并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和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温馨,从而达到身心舒逸。
1.装饰材料
为使居住者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在可实施方案的设计中的装饰材料上多选用木质等自然材料。在这里不仅仅是木质地板,还有木质中式隔断,木质茶几,在居住空间置放肌理粗糙的木段,即形成了空间肌理的变换与对比,又满足人们联想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温馨感受。在室内放置几块自然的彩石,意图创造空间材料上软与硬、细腻与粗犷的对比,同时赋予家具以新的概念、新的意境和强烈的亲和力。
环境设计要考虑解决好自然资源的利用。自然材料的合理利用,在空间组织、装修装饰、陈设艺术中尽量多地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材质,创造自然、质朴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室内设计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开发资源和材料再生利用,按“绿色建材”概念要求装修室内;改变人们现有的世俗审美判断标准,不搞过度装饰,不搞病态空间,减少人力、物力的滥用和浪费,使室内设计更贴近自然,室内自然能源利用和审美景观的创造都达到新的高度。
点式高层中运用秸秆墙材,它正是利用可再生资源一切农作物秸秆,农林废弃物,添加强化材料,经科学配方,生产具有防火、阻燃、耐水耐酸碱、抗冲击力强,抗老化等特点的新型墙体建筑材料,秸秆墙材强度高,韧性好,材质轻,降低建筑物自重,增加建筑面积10%,减少工程造价10%。生产秸秆材既解决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污染问题,又实现了建筑材料与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设计。
2.节能
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为了节约能源消耗,居住区可以建立一套雨水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在此设计中,提倡将水循环系统导入,充分考虑到环保与节约;洗菜、洗澡、洗脸、洗衣……我们可以把它们收集起来,经过沉淀、过滤、消毒、除臭等简单处理后再把它们放在水箱里,冲厕所、洗衣、拖地……完全可以没有问题。同时,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收集器来提供供暖,舍弃电力降低能耗,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3.材料交织出品位
可实施方案中,客厅与起居室采用米黄色地砖,局部铺设舒适的织物地毯,以刚与柔的结合来表达人文关怀。书房和卧室使用的是樱桃木地板,原木的质感总是让人感觉亲切、自然、放松。墙面材料上主要以环保型墙面纸为主,并可循环再利用。
卫生间中马桶的水箱做成墙体内嵌式,日常生活中的废水可经过水循环系统汇集于次,进行再次利用。
入户处的弧行景观墙小景。墙体采用环保的玻璃马赛克。这种材质无污染,耐火耐高温。并且透光不透景,使位于后面的卫生间明朗起来。
在意向方案中,运用一系列的高科技、高智能化的产品。主要材质为氧化钛瓷砖,这种瓷砖具有独特的光触媒环保功能,能像森林一样,主动分解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氮氧化物与硫化物。据推算,1000平方米的氧化钛瓷砖的净化能力大体相当于70棵白杨树的空气净化效果。这种被称为“会呼吸的瓷砖”的运用,从本质上提高了瓷砖的性能,令瓷砖从此具有了主动防污、抗菌以及防臭的特性。而采用了独特切槽工艺的浴室专用地面砖,也能有效增加地面的摩擦,并迅速导水,消除浴室中因潮湿而引起滑倒以及细菌繁殖的安全隐患。
厨房采用可移动感应龙头独创可移动式的感应装置,可放置于任何地方,方便随时开启水流。进一步解放正在做饭的双手,降低清洁厨房的难度。这个移动式的水龙头开关可以挂在厨房的任何地方,比如可以将它挂杂橱柜的柜门上,当拿着东西或洗着东西无法拉开关时,可轻轻抬脚和膝盖碰触移动式的感应开关,台面上的水龙头便会自动出水,既方便又干净。
采用水力发电式感应龙头,它可以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是自动感应装置充电。以节能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水力发电,确保感应装置得到源源不断的电能。这种全新的水力发电式水龙头在出水的同时,可通过水龙头中的一个特殊装置采集流水产生的水能,并转化成电能储存在特别配置的锂电池中,并由这块锂电池提供维持感应装置正常运转的能量。也就是说,每一次使用水龙头都可以转化一部分电能储藏起来,虽然只能产生很少的电能,但如果有很多人愿意使用,积少成多,也将是一笔十分可观的环保财富。
智洁陶瓷用品的运用:它令污垢无法存留于陶瓷的表面,清洗更容易。主要运用于卫生间的陶瓷用品中,解除了卫生间的健康隐患。
智洁技术是一种运用于高科技陶瓷产品的技术,它可以避免污垢长年累月积存于陶瓷用品的表面。智洁技术就是使陶瓷表面产生一层离子隔离壁,当污垢与其接触时立即自动弹开,再配合超平滑表面的处理技术,只要水流一冲洗,即可彻底清洗干净。这样一来,经过智洁技术处理的陶瓷洁具就能持久保持清洁的状态,解除了卫生间的卫生问题。
4.灵活的柔性空间
轻质隔墙中空的框架设计可以满足任何电力、照明、通信及网络信息的布线要求,避免了因线路外露造成的损伤,可拆卸的面板,极大地方便了线路的维修及追加布线。
5.色彩融合出气氛
以非对称风格为主,通过天花板与地面线条的呼应,红、白、绿分明的色彩对比,以及恰到好处的灯光运用,来达到非对称中的平衡与和谐,带给人清新明朗的现代感。利用颜色的反差来演绎居住空间:以明净大方的白色为主,红绿色块为辅,造就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暗藏于天花板上的灯带与居室中大片易反光的白色融为一体,营造迷人的浪漫气息。
参考文献
[1]史坦利·埃布尔克隆比著,赵梦琳译.室内设计哲学.
[2]来增祥著.室内设计原理.
[3]王萧著.轻质隔墙构造与施工工艺.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设计;企业;设计战略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56-01
设计是连接人类生活与生产的纽带,可持续设计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工业和谐发展中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社会步入可持续设计时代。为应对当前环境问题,顺应全球发展趋势,跟上时代的大潮,企业需重新定位设计战略,构建循环经济模式,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目的,将可持续发展观念应用到设计领域中,并加以深化,才能更好的适应时展,保障企业经济地位,使企业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为保护全球自然环境、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做出重要的贡献。
1.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模式是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的一种经济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其本质是一种“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流动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模式是在自然资源、企业生产和经济增长之间,通过少污染、少生态破坏的技术工艺流程达到良性循环。循环经济模式既要求我们从自然界采取的物质在整个生产加工流程中高效、多次循环利用,尽量减少自然资源中的物质的消耗(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又要求在整个经济生产模式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或者排放的物质不超过自然可以承载的总量,理想状态为环境可将废弃物吸收并利用。中治恩菲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个采用循环经济模式而成功的典型例子,他们以倡导循环经济为手段,表现为物料闭路循环、能量综合利用两方面,并借此奠定了业内龙头的位置。
2 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设计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设计领域上的应用与深化。它是一种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策略设计活动,通过均衡考虑经济、环境、道德和社会问题,来设计以引导和满足消费需求,维持需求的持续满足。可持续设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精神,是可持续发展应用于产品设计的一种革命,它将生态环境和产品设计联结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体,使资源、能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并使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目前可持续设计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设计发展的方向,并且逐渐的在设计领域收到广泛推崇。可持续设计要求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设计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兼顾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需要的产品、服务和系统。主要涉及的设计表现在建立持久的消费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区域、开发持久性能源等技术工程。可持续设计的理念也迎合了国际市场的需求。设计部门在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企业产品生产的总源头和主导,合理的产品设计战略使企业将生产纳入到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中,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应该顺应产品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增强产品的竞争力,突破国际贸易限制,利用可持续设计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3 循环经济模式与可持续设计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设计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并且相互作用。
(1)循环经济是可持续设计的必要环境和推动力。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循环经济模式是企业实现可持续设计的必要条件。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企业必须实施循环经济模式,只有具备了循环经济模式这个企业经济大环境,可持续设计才能真正的实施应用到各个领域中。若没有循环经济模式这个必要环境和推动力,可持续设计只能是少数人支持的一些理念,无法大范围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也无法带动企业的经济繁荣,单一的倡导可持续设计却没有一个必要环境的推动力,传统的经济模式也不能够适应可持续设计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逐渐成为全球的共识,循环经济已经被纳入我国“十一五”规划,《循环经济促进法》也于2009年1月1日实施,它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设计提供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支持,使可持续设计能够在一个合理的条件下实施。
(2)可持续设计是循环经济的必要手段和基础。要想更好的实施循环经济,就必须做好每一步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当今社会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商品化的大市场,人们的需求大多数都要通过商品化的产品来满足,而就是因为制作产品的过程中的废弃与浪费对环境造成破坏,而最初的设计是影响和决定制作过程的重要因素。可持续设计在设计初期阶段就要考虑环境因素,并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设计因素,使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率降到最低。所以,要想使产品影响环境的程度最小,必须在设计初期就将产品的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可见,可持续设计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要手段和基础。
4 企业循环经济模式与可持续设计战略实施
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可持续设计战略的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企业实施可持续设计的条件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循环经济下的可持续设计可以使企业突破贸易壁垒,取得国际市场中的主动权,由此可见,企业对可持续设计有着迫切的需求。外部条件:政府是市场的监管者,采取了一些列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例如制定相关法律和投资公共科研。同时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高也使得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具备两个条件,才能够实现可持续设计。
(2)设计目标的确定:对产品的市场潜力、环境状况和技术可行性等进行整体上的评估,选择合适的产品作为可持续设计的对象。
(3)产品环境分析:针对现有的产品所处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状况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根据合理系统的分析,才能够找准设计的切入点。
(4)设计方案的形成:进行以上三方面的分析之后,结合可持续设计的原理和方法针对产品环境与产品自身进行设计,形成具体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中,必须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每个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采用合理的方法使设计原则与实际情况达到一个平衡一致的状态。
(5)设计方案的分析评价与完善:设计方案提出之后,要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境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对现有方案进行可行性的分析与评价,优化改善,得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报告。
(6)设计方案的实施:经过全面的分析评价与完善方案之后,就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了,企业可根据此方案具体实施。
5 结语
企业是循环经济模式的载体,也是可持续设计的执行主体。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发展可持续设计是企业自我调适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举措,可持续设计必须成为企业核心业务和战略决策的一部分。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可持续设计是企业跨越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选择,自觉实行可持续设计,塑造绿色企业形象,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跨越“绿色壁垒”并获得更好发展的当务之急。总而言之,企业若能够将可持续设计思想提高到战略管理的高度上来认识,并且切实可行的付诸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必将实现企业高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国余.设计管理[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 柳冠中.设计文化论[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如果说,会计学由单式记账法向复式记账法的发展,是会计学发展史上第一次飞跃的话。那么,会计学由单位会计学向社会会计学的发展,是会计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飞跃。”鲁广信称。
会计服务职能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催生社会会计。社会化的大生产,促进了经济组织集团化、规模化、一体化的发生,社会经济活动更加专业化、市场化,促进了跨国公司、跨地区公司、集团化公司的产生。社会经济活动不仅仅是具体单位具体的经济活动,而且具有整体的“社会性”。会计学仅仅为具体经济单位提供会计服务的职能,与社会化的大生产、集团化的经济活动、跨国家、跨地区的经济管理、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很不适应。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会计为社会整体提供会计服务,反映社会经济整体活动情况,为社会提供整体性经济活动信息。这种新经济形势的出现,必然要求会计扩大其服务职能,以社会整体作为会计主体,反映社会整体性经济活动情况,为社会整体提供整体性经济活动信息。
提供社会积累与分配信息
鲁广信从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社会会计和传统会计的区别。
会计主体、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不同。社会会计以社会整体作为会计主体,以社会再生循环过程作为会计对象,为社会整体提供会计服务。传统会计以企业单位作为会计主体,以企业单位发生的经济活动作为会计对象,为经营者或管理者提供会计服务。
理论依据不同。社会会计以价值运动簿记理论作为基本理论依据,传统会计以“平衡论”簿记理论作为基本理论依据。
账户结构原理、经济活动量变观、记账符号含义、会计记录含义、会计等式含义均有所不同。社会会计账户结构表现为所有账户左方均为增加,右方均为减少;经济活动中发生的数量变化,均为此增彼减,即一增一减,决无同增同减现象;借贷记账符号均为单一含义,决无“双重含义”之说;会计记录均为一增一减的记录,决无“双增加”现象;会计等式是具有经济性质的等式,不能等同于数学等式。传统会计账户结构表现为所有账户分为“资产类”和“权益类”两类不同性质账户,前者为左增右减,后者为左减右增;经济活动中发生的数量变化存在着“同增同减”现象;借贷记账符号为“双重含义”;会计记录存在“双增加”现象;会计等式同于数学等式。
记账规则不同。社会会计记账规则一律为有借有贷,有收有付,有增有减的双重记录;传统会计则为有借必有贷,同收同付,同增同减的双重记录。
会计报表的体系不同,侧重点也不一样。当今社会要求收入分配更加公正、公平、公开,客观地反映收入分配情况,公开部分人员的财产占有情况,努力消除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社会现实。社会会计报表体系主要由“社会资金平衡表”、“社会积累形成与分配表”和“人力资源收益价值实现与使用计算表”所组成,主要作用是为社会整体提供社会积累与分配情况的会计信息。传统会计报表主要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组成,主要作用是为经营者提供财务活动成果会计信息。
了解社会财富的转化和占有情况
鲁广信认为,社会会计从其核算的空间范围来说,包括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核算、财政预算收支过程核算和人力资源收益实现过程核算三部分。
财政预算收支过程核算是指关于国家财政预算资金收支、结余情况的核算。具体来说,是以整个社会作为核算空间范围,以国家财政机关作为会计主体,以国家财政预算资金的收支及其结余情况作为会计对象,反映国家财政预算资金在各职能部门发生的收支、结余变化情况,为社会整体提供财政预算资金活动情况的会计信息而进行的核算。就其核算内容来说,包括预算资金的收支及其结余的增减变化情况。就其核算单位来说,包括国家财政总预算核算,各级地方二级财政预算核算和三级财政预算核算。
“社会会计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下,为强化国家管理职能提出来的,社会会计必然可以运用自身特有的基本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管理职能。”鲁广信称。
摘要:将5R原则贯通在整个设计活动中,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和手法协调人、空间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安全、健康的理想家园。
关键词:室内环艺设计;可持续发展;5R原则
1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设计
1.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所谓“可持续”指的是能够将事物的某种状态或模式在时间中得以延续,是人类对认识发展深化的重要标志。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中,人们最先对可持续发展进行讨论。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在《世界保护策略》中再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并号召人们“必须研究自然的、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3年,联合国正式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在既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会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发展经济过程的同时,又不损害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海洋、大气、森林和土地,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安居乐业。
1.2绿色设计的含义
绿色设计也可称为环境设计、生态设计,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就在他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一书中指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它的商业价值,而是寻求到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元素。他强调设计师的社会及伦理价值,提出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着重考虑到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为保护地球的环境而服务。但他的“有限资源论”并未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直至70年代爆发了“能源危机”后,使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上更是出现了一股新的绿色设计思潮。绿色设计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及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反映的是人们对现代科技发展所引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问题的反思。重视再生资源的使用,尽量的减少无谓的资源消耗,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是绿色设计所强调的根本原则。绿色设计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是一种整体系统的设计观。
2绿色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室内环艺设计的结合
现今世界人口有接近一半都居住在城市,据统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很可能达到世界人口总数的80%,因此在设计中我们也必须重视可持续性发展,绿色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功能主义相结合的一种设计,它不能仅仅是一个提议和倡导,它应成为现今文明和未来发展的指导方向,有力的推进当代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将绿色设计的理念渗透到室内环境设计中,做到对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增值,永续利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利用,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安逸的生活空间,创建一个绿色的室内环境。将绿色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室内环艺设计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分配组合室内空间的使用能源,对自然材质和新型材料的合理应用和对自然光源的充分采集以及健康的色彩色调搭配等等。在绿色室内环境设计中,严格遵循室内设计的5R原则,建立综合合理的设计观。
3绿色设计中可持续室内环艺设计的5R原则
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的5R原则,主要是从对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的重新认识和实现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的具体途径来考虑的。具体可分为以下五种原则:
3.1再思考再认识原则(Revalue)
Revalue原则意为“再评价”、“再思考”、“再认识”。自工业革命后,人们受到其获取成果的影响,开始不惜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环境,牺牲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为代价,疯狂的进行各种不合理的资源浪费,甚至认为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长时间的滥砍滥伐,破坏自然,最终导致了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直至威胁到自身的生存安全,这时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种过分的行为,重新评价传统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在当今的室内环境设计界中,盲目跟风、堆砌材料、互相攀比等等不良的风气的助长,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甚至文化污染,而这对于新时代的室内设计师而言,只有更新观念,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设计进行“再认识”,“再思考”,才能重新找回准确的设计切入点,真正的认清设计的方向。
3.2更新改造原则(Renew)
Renew原则意为“更新”、“改造”,主要指的是对旧的事物的更新改造并加以重新利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建设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改变,一座座旧式建筑被拆毁,一栋栋高挺的建筑拔地而起,而在这种盲目的“拆旧建新”的过程里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淡薄。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五湖大酒店曾是当时名噪一时的四星级高档酒店,也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然而这座仅仅服役了13年,建筑结构依然良好的22层大型建筑在短短的8秒之内化为废墟,按照开发商的构建,这座建筑拆除后将建成一五星级酒店。一栋建筑质量依然完好的大型建筑被拆毁,这在城市规划科学严谨的西方发达国家是很罕见的。为什么相关部门不能在原有的基础建筑上加以改造,以旧换新呢?拆除旧建筑必定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耗费更多的能源,进而污染环境,这与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应当将更新改造的原则贯穿其中,对原有的旧建筑进行改造利用,这样不仅能保留住原有的历史痕迹,又能达到为当代生活服务的目的,这种一举两得的方法比起破坏、拆除、重建要来的更快也符合当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3.3重新利用原则(Reuse)
Reuse原则意为“重新使用”、“再利用”,是指在可持续的室内环艺设计中,重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旧设备、旧材料、旧家具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室内环境在其使用寿命周期范围内的反复装修,重新设计,这对于室内环境来说,意味着其使用寿命周期的缩短,材料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等等。而废物利用则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办法。在废弃的室内空间里,其实有很多材料是可以经过简单的处理后直接利用的,如地砖或地板经过简单的整理可以直接用于新的空间里;旧的门窗,家具也可以应用在新的环境中;一些旧构架、旧钢材同样也能用于新结构里,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就可以很快的发掘出这样的旧材料,充分的应用在新的室内环境中,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国外有许多重新利用的实例供我们参考研究,在国内室内设计中,也有“废物再利用”的成功案例,如位于深圳市梅林中康路的深圳环保科普馆,就是将“环保”,“再生”理念贯穿整个设计方案中,室内所有装饰材料,大到地板,小到桌椅,全部都是使用废弃材料进行装饰。坚持“废弃利用”作为环保的重要手段,尽管使用废弃品做材料,但是效果却一点不亚于其他材料,经过设计师的创意表现,使废弃物重获新生。
3.4循环利用原则(Recycle)
Recycle原则意为“回收利用”、“循环利用”,是指将各种紧缺资源、稀有资源或不能自然降解的物质尽可能地加以回收利用,循环使用或通过某种方式加工提炼后进一步使用。循环利用有限的物质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同时也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废弃物本身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设计的理论,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室内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地方,如植物的浇灌、厕所的冲洗等等。不仅缓解了生活用水的紧张,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优质水的用量,保护了水资源。北京奥林匹克运动场馆外有很多移动式公厕,被称作新型生态环保公厕。该移动式公厕使用了“神舟”技术,这运用种新型技术不仅能使粪便变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连处理过的小便也可以用来洗手,而且采用泡沫代替厕所冲水,运用这种“循环利用”手段,不但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3.5减少降低原则(Reduce)
Reduce原则意为“减少”、“降低”。指的是在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中要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破坏和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在当今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人类越来越贪婪,对大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环境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有些甚至还威胁到人类的身心健康。因此这要求设计师在选择材料的同时也应注重能源的消耗,尽量的就地取材,坚持“少就是多”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坚持可持续性的室内环境设计。室内是人类一生中度过的最长的空间环境,因此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因而在设计上要尽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注重改善室内物理环境,提高室内的安全系数,合理的安排室内环境的使用功能,遵循人机工学的设计要求,为人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4总结
将5R原则运用在可持续的室内环艺空间设计中,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价值观,勇于审视过去的不良行径;吸取传统精髓,珍惜已有的有利资源;注重对现有一切材料的再利用;对有限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循环使用;减少对大自然和人类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由于人的感官系统各不相同,对室内空间环境的要求也相差甚远,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要依据使用者的要求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坚持室内环境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将5R原则贯穿其中,在设计的过程中真正做到高效健康、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浩明.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李泰铉,田桂花.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延边大学,2011.
[3] 陈易.生态设计中的5R原则[J].同济大学,2006.
[4] 赫耘.浅谈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J].中华民居,2012.
[5] 王慧颖.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6] 于苹,张将.可持续发展的服务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
[7] 张兴建.可持续发展观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新视觉艺术,2011.
关键词:生态学;绿色建筑室内环境;室内设计;节约能源
生态学(Ecology)初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于1869年提出的,Ecology-来自于希腊语“oikos”与“logos”。前者意为house或household,即为居住地的意思,后者为学科研究的意思。赫克尔指出:“我们可以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般学科,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条件。”
人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欲望,既是社会技术发展的动力,也是索取自然资源的根源,而这些资源消耗最终所产生的废气、废渣、废物肆虐着地球的环境,困扰着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无法调节到生态平衡状态,系统就会走向破坏和解体。至此,建筑师们不得不将人类自身的活动纳入到生态系统中,重新评价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根据生态有机关联性原理,虽然室内空间环境属于较低的系统层次,但室内对所有这些人工系统和其他非人工系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始终考虑室内环境设计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室内环境设计时,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尽可能地少用或不用含有害物质的材料,尽可能少地向自然排放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物质,以免对自然、对其他生物物种产生不利的影响等。
如今绿色建筑室内环境的理论成为室内设计中科学的生物观、普遍的伦理观和博大的共享观在建筑室内环境中的体现,也可以说是对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师的生态智慧的最直观展示。和以往讲究形式、风格的传统设计观念不同,绿色设计观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前提下,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时创造出更为舒适的居住生活与工作环境。这就要求设计师从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而不仅仅从美观、形象出发进行设计,绿色设计观是一种整体设计观,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相对于传统设计观来讲,绿色设计观直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两方面内容:一是强调发展,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与文化水平,包括人的生活水平;二是强调持续,做到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以及对可再生资源不断增殖、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观反映了未来设计领域发展趋势的观念变革,愈来愈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设计思维,对设计领域的重大变革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生态室内环境设计作为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所涉及的因素十分广泛,因此生态室内环境设计的原则和实际的手法也是十分宽泛的,但总结起来,可概括为以下原则。
适应自然的原则:尊重自然、生态优先是生态设计最基本的内涵,对环境的关注是生态室内环境设计存在的根基。与环境谐调原则是一种与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室内环境的营建及运行与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发展,使建筑室内环境融合到地域的生态平衡系统之中,使人与自然能够自由、健康地谐调发展。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建筑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自己提供符合特定需求的生活环境。室内环境是人类生活中最为密切的场所,人类每天起居、生活、工作中最直接接触的场所,它要以满足人们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需求7而设计,以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为前提。当然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也不能只一味地追求人类的满足,设计的完成应该建立在符合大自然发展的规律之上。
适应时展原则:世间万物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周围的物理环境会随着一年中不同时期的气候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除此之外,室内环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环境内部及外部的各部分功能也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当然,处在这一环境中的人也会不断地变化和更替,这就要求室内环境设计应该具备较大的灵活性、发展性和可适应性,让它能够符合时代的变迁和生态的发展。
重新利用和改造的原则:在生态环境中,设计师要利用一切可重新利用的旧材料,以物尽其用为原则,同时将环境建筑中的各种资源,尤其是稀有资源或不能自然降解的物质尽可能地加以循环利用,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预先考虑其最终失效后的处置方式,优先选用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减少资源消耗与浪费,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环境工程中免不了要再建筑、再生产、再规划、再消耗,给自然能加新的环境和能源负担,如果能够利用现有的环境建筑加以改造、重新利用,既可以满足人类对新环境的需求,也可以降低和减少能量消耗,加强环境保护建设。
减少环境破坏的原则: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充分利用可再生资合理利用非再生自然材料和减少废弃物都有助于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环境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了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需求,不合理的盲目建造会导致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建筑与室内环境的设计、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应该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降低或减少建筑环境对人的伤害。
关键词:绿色技术;绿色环境;设计;应用
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绿色技术遵循3R的理念,即:Reduce(减少)、Reuse(回收)、Recycling(再生),它是构成绿色技术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的概念已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绿色技术在环境设计的很多方面已经取得了关键性的进步。绿色环境设计必须依赖绿色技术而生成,绿色技术策略应该切实实施相关的理念和技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环境保护的理念加上改造生态的知识与能力,以及相关的物质技术手段才形成完整的绿色技术效用。
1 绿色技术在绿色环境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1.1 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
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对眼下的环境问题要负约50%的责任,其中有相当的比例是因为室内外装饰中材料的生产、施工与维护造成的。现有的环境设计行业的装修周期一般为10年,重新装修时,以前的装修一般都要拆除,包括各类地板、瓷砖、墙纸、板材等等,这些废旧材料往往没有任何利用,直接丢弃,产生大量的垃圾,对环境也造成污染和破坏。因此在环境设计中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了。
现如今“绿色设计”、“绿色消费”等概念成为时代进步的追求。环境设计不能落后于时展的要求,而是应当大力提倡绿色设计与绿色环境消费,并在设计实践中努力实现绿色设计理念,同时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绿色环境消费观。绿色环境设计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以创造人类合理健康的生存方式、生存环境为设计追求,反对以牺牲社会资源来追求环境艺术设计的所谓“纯艺术化”。
1.2 环境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体现
设计师的任务就是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设计来引导社会往正确的方向前进。设计师通过设计实践,会对社会的自然观和审美标准产生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实现。另一方面,绿色设计本身就来源于设计师对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人是生活在自然中的,社会也是存在于自然中的社会。阿尔多・列奥波德在《大地伦理学》中指出:地球是有机的整体,人类是生物联合体中的平等成员,人类在自然中的作用不在于征服和统治,而在于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去促进人和自然的和睦相处,共同进化。在绿色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应把环境保护观念放在优先的位置,处理好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1.3 绿色环境设计的内涵及社会价值
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约翰・西蒙兹指出,环境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环境设计专业的研究内容是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之间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最终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其次,环境价值的体现就是一种环境设计价值的社会体现。绿色环境设计贯穿着设计对象的全过程,将方案的前期概念、方案确定、施工、建成后的使用直到停止使用后的回收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装修和装饰,这种包括了设计层和评价层的反复过程,它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内含有设计的社会价值。
2 绿色技术在绿色环境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2.1 设计师具有主体概念的积极作用
设计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设计出具有自然感的空间,往往是通过改造建筑使得内外空间相互融合,使得更多的空气、阳光和水分可以与内部空间保持畅通的同时,也使得外界的景色展现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很多的住宅和餐饮建筑都在追求一种自然风,希望以一种自然复古,顺应自然的氛围来赢得客户的青睐,这事实上给大众灌输了绿色生活的理念。在内部环境设计方面,广泛使用的室内造园方法,也就是在室内多摆设绿化植物,使得室内的绿色感增强。关于室内设计的颜色搭配和材料选择,设计师尽可能地让使用者感受自然的趣味,体会自然的味道,设计师关注的就是颜色与材料的组合,从而使绿色技术和绿色环境设计理念完美结合。
2.2 提高环境的健康性与和谐性
在绿色设计理念的实践过程当中,一是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艺术性融合,降低污染;二是注重处理人工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环境采光、温度、空气等系统可以高效运作。从内部环境空间来说,降低甲醛等空气污染,设计师在环境设计的阶段,就会对施工材料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筛选。另外,还会考虑到环境中的放射污染,氡是现代室内环境的主要放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材。所以,在环境设计的过程当中,常常在人们不常接触的区域范围内设置石材元素,并尽可能的使用天然无放射石材。除此之外,设计师还对采光、空气以及温度等空间系统的设计元素进行仔细的考究,使室内能够尽可能地接受自然光照射,使空气的流通能够自然、顺畅,并使温度可以始终保持在一个令人舒适的区间内。这样可减少能源消耗,并与自然环境能够融为一体,使人工因素与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2.3 尽可能利用绿色材料
当前,有许多的材料都以“绿色”为卖点,这为绿色设计理念的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绿色材料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节省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绿色材料在功能上也更为杰出,并能够在回收处理的问题上体现出传统材料无法达到的环保属性,最大限度满足了绿色设计理念的核心需求。通过对绿色材料的应用,有关人的健康的很多问题能得到解决,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设计中会尽可能的选用绿色材料,这是绿色环境设计实践应用的一个有效途径。
2.4 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
绿色环境设计活动已经在考虑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以最低的能源消耗,满足人对环境的功能需求。要降低能源消耗,主要可以从温度控制、光线采集、水资源利用以及隔音等方面来实现。例如,门窗对室内温度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在设计中会考虑到门窗的材质和空间位置因素,尽可能使环境空间在不消耗能源的情况下,保持最适宜的温度。再如,现在的环境设计师们都很注重节约水资源的设计,常常采用废水回收处理以及雨水收集,用以浇灌绿色植物等等。
3 绿色技术在绿色环境设计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3.1 绿色技术要始终围绕环保与健康的环境概念
绿色材料的应用是绿色技术的基础,绿色材料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无毒无害无污染;其二是“低碳”,要尽量用大自然中的原始材料,减少地球的排污和排热,尽量使用可降解材料,比如可再生的藤竹木、可分解的玻璃、可循环使用的钢材等等。绿色技术应当在人的需求满足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平衡思维下,以保护环境、友好自然的方式给人们(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的生活带来健康、方便、舒适的绿色空间环境。
3.2 智力资源应成为绿色环境设计发展的重要资源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智力的重要性,它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智力资本的发展不仅推动物力资本的不断创新,而且使劳动者本身的素质提高,使社会财富增加。设计是具有创新性的智力资源,环境设计尤其如此,一个好的绿色环境设计可以节约资源、节省空间,带给人们健康的生活。故在设计专业教育中,给未来的设计师灌输绿色环境设计概念也将是长期的重要任务和更重要的发展资源。
3.3 绿色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应符合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
知识经济崇尚知识、脑力,重复劳动不再占据主要地位,知识经济为环境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绿色环境设计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艺术含量,提高产品的审美附加值,从而往往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是绿色环境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设计师应自觉、主动把握经济社会的特点,在设计思想、设计观念、设计方法、设计手段等方面做出回应和体现,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
3.4 绿色技术必须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
绿色技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片面的,它必须不断吸取其他学科的最新成果,从而更好地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在当今,环境设计中智能化设计体系广泛运用,如智能化的节能减排系统在环境设计中正逐渐被大量运用,如何让环境设计空间更符合当代及未来人群的需要,绿色技术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设计也会随之进入智能化绿色设计的新阶段。
4 结语
绿色环境设计是今后设计界的主流设计方向,而绿色技术在绿色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就显得尤其重要。绿色环境设计充分体现了低碳、节能、减排的生态设计观,同时,绿色思维、绿色理念、绿色生活方式对绿环境艺术设计也至关重要。绿色技术在绿色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带给人类文明长远的利益。注重绿色技术、注重绿色环境设计,为营造“绿色、和谐、低碳”的环境空间而努力必将是环境设计从业者的责任和设计事务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大卫・伯格曼(美).可持续设计要点指南[M].徐馨莲,陈然,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黎德化.生态设计学[M].徐馨莲,陈然,译.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Jean Carroon .可持续设计要点指南[M].陈彦玉,等,译.
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陈华钢(1968―),男,广东广州人,硕士,教授,广东白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绿色建筑环境设计研究。
关键词:环境艺术;生态理念;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94-01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是依据环境而存在的艺术形式,它的本意是指在自然的基础上,通过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和改造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涵盖了环境、艺术、设计三方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既有各自的定位,又有紧密的结合。
在一定的环境中,设计者既要考虑自然的限制,又要合理考虑艺术的合理布局,例如建筑的风格、雕塑的类型、色彩的运用、环境的承载力等,这所有的因素杂糅起来,就是艺术与设计理念的综合。几乎所有的环境艺术设计都要求环境与美感的结合,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规划、色彩掌控、成本预算、理念运用上,能够做到运用自如,胸有成竹。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含义及特征
生态学是由德国科学家在1866年提出的,它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外界环境关系的自然科学,它强调社会的良性生态循环,提倡生态的价值观和生态美学观。生态理念运用到环境设计中来,强调的是人类与外部环境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和谐,强调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联,强调天、地、人的自然融洽。强调环境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也可以这样来概括:空间环境的改造,要在保证外界环境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来进行,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一定要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确保生态的良性循环。可以说,生态理念的引入,让环境设计变得更加人性化,这也要求环境设计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把人、物质的塑造和自然的运行看做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没有谁轻谁重,既不能唯“人”论,也不能唯“物”论。
环境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具有以下特征:高效、多样、科学。高效,是指杜绝粗放、浪费的发展模式,加大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力度。多样,是指环境设计产品的形式多样,消费者具有多样选择权。环境设计工作者可以利用多种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多样消费,当然,多样消费与无节制消费是有区别的。多样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单一消费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把消费方式向有利于环境和人类发展的方向转变。
科学,主要体现在环境设计的循环型和可持续性上。人口过多,工业发展,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加大原材料的循环利用力度,是最科学的资源利用方法。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一)树立科学的环境设计理念
社会发展证明,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推动社会变革、改变人们生活环境的关键因素。环境艺术设计要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依靠科技进步,加快高新科技的运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为人们创造出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环境。因此,对环境艺术设计者来说,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用科学的光芒照亮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道路。
(二)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合理运用废弃能源,加快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效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可靠方法。我们的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时,不但要注意能源的清洁和搜集,还要加大能源回收和利用的力度,要知道,变废为宝不但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美德。
(三)运用天然的材质
天然材质的运用与生态理念最为吻合,环境艺术设计师要对天然材质有充分的了解,并懂得如何加工、利用好这些材质。只有这样,才能物尽其用,让生态环保理念真实服务于消费者。
(四)注重环保设计的舒适度、高效性
社会文明化程度的加快,让生态理念和和谐理念的结合程度进一步提高,设计师们在追求低消耗、高效率的同时,也要重视人们对舒适环境的需求,不但要赋予环境浓重的文化气息和人文精神,也要考虑建材、技术、构造等要素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和舒适度,特别是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更要多加人文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要立足社会生态发展的高度,确立环境设计生态理念,广泛应用科学技术,不断促进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