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财经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不健全。主要表现在资产的形成上,不按时入帐;对已变卖、损坏、丢失、报废的资产未按有关规定进行帐务处理;对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过程中,不按照有关规定计提折旧或计提不足造成贬值损失。如:南辛店某村会计在两委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本村小学私自抵押给本村村民,违反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影响。
2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1)村组干部政策法规水平低。使党的农村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打了折扣。
(2)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存在漏洞。一些村没有完整的会计制度和内部财务制度,有的村组虽然制定了有关制度,但在实际上却未执行,形同虚设。
(3)非生产性开支较多。目前,在农村集体生产项目少,公益性项目多,费用开支变形增大。如:新农村建设检查多,免不了出现接待事宜,执行零招待既不客观也不现实。
(4)很大一部分村报账员年龄偏大,待遇低。大多数每月仅领取130元左右,有的村经济条件差还不能及时发放,造成了报账员积极性不高,没有责任感。
(5)机制不顺,监管不力。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一套人马几块牌子,中心主任由经管站长兼任,既是管理者又是监督者,导致农村财务监督监管不能并举,成效不明显。
二、建议及对策
(1)理顺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面广量大,政策性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有权威的工作机构,确定农经执法主体地位。抓好“三个理顺”,首先理顺管理体制,实行“一条鞭”管理。对乡镇的农经人员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其次理顺机构,加大管理力度。在以经管站为主体的管理下,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新局面。其三理顺编制和经费,把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工资待遇,稳定农村财会人员队伍。
(2)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政策法规意识。加强对村干部、财务人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政策法规及财务管理知识培训,每年至少一次的常规培训,另外对业务不熟的农村干部进行强化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使村主要干部从思想上认识到违法违纪行为后果的严重性,促使其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使农村各项工作步入正轨。
宋顺生 王永重 彭宏业
村级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村民委员会委托乡镇村级会计核算服务中心代建账、记账、管账。推行村级会计制度,一要遵循依法有序原则,即要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会计法》、《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经村民代表讨论通过,并与会计核算服务中心签订会计业务委托协议后,方可实行;二要遵循“五个不变”原则,即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村级集体资金使用权不变,村级独立的基本核算单位不变,村级财务审批权不变,村级财务监督、民主理财机制不变。笔者认为,推行村级会计制度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看清形势,夯实基础性工作。县级会计管理局必须看清当前形势,把握前进方向,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深入调查研究。一要不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县乡村级“三提五统”的分配方式,规定了涉农收费项目标准,规范了农民负担范畴及额度,实行了一系列支农、扶农、农补、惠农政策。这些都关系到“三农”利益问题,要实现、维护和发展村级会计制度,就必须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反映及监督工作。二要改变村级财务管理秩序混乱的局面。以英山县为例,从全县财会人员队伍现状看,绝大多数村级财会人员都属于兼职人员,大多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且流动性大、业务水平低,客观上导致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从全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现状看,一方面,没有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乱审乱批、乱收乱支现象时有发生;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督不力,失去了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导致违法违纪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会计管理不规范,具体表现在科目设置不一,核算不全面,反映不准确,会计资料不齐全,档案保管不善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英山县成立了调研专班,深入了解财会人员素质、财务收支情况、账务处理等情况,并听取村组织、财会人员、村民代表对村级财务管理的建议。通过掌握实情,听取建议,撰写了《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调查报告》、《关于推行村级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若干制度》等调研报告,为全县推行村级财务会计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理顺思路,加强保障性工作。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如英山县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县委常委、副县长担任组长,县纪委、财政、发改局、农办、审计局等单位主要领导为其成员。同时,要求全县11个乡镇也相应成立财务规范化管理领导小组。原乡镇经管站并人乡镇财政所后,村级账务统一由财政所专设总监督会计记账会计和资金会计,专门负责村级财务核算监管工作,并将村级会计工作纳入乡镇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二要强化舆论保障。应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顺利实现村级财务移交接管。三要强化会计人员管理工作。坚持以政治可靠、品行端正、热情服务等为标准,选强配齐村级财务报账员、乡镇财政所记账会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上岗有资格,实践有本领”的原则,分层次全面开展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实践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三,强化职责,做好长效性工作。一是实地考评,整改纠偏。如英山县财政局组织全县乡镇财政所负责人和会计人员,通过“访、看、查”等方法,对全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考评,查找出如原始凭证要素、记账凭证填写要素、启用会计账本要素以及会计科目设置不齐全,原始凭证不合规、记账凭证装订不规范、会计科目使用不当以及会计账簿没有月计、累计项等方面的共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分别向各所发出整改意见通知书,限期整改。二是办点示范,推广经验。针对全县原村级财务实行“村账站管”,由经管站做账,核算方法不统一,会计科目设置不一致,总账、明细账不规范,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管理混乱以及经管站人员财务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英山县选派业务骨干在两个财政所办点示范。具体内容包括督办交接,理顺村所财务关系;建章立制,规范财务管理行为;调研分析村级财务业务往来和收支情况,探索规范财务管理的新思路。三是统一要求,科学管理。应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财务核算,统―会计用品,统一收款收据,统一报账时间。四是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可建立《村级报账员管理制度》、《村级民主理财管理制度》、《村级法人代表财务审批管理制度》、《财政所会计管理制度》、《财政所审查村级财务收支列表非准入管理制度》、《村所财务公开管理制度》、《村所财会人员队伍配备使用管理制度》等,使县村级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关键词:村级会计委托制;经管水平;稳定。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大集体时期,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的今天,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各单位各部门务必要从构筑"和谐安仁"的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其积极意义。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涉及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立足当地实际,在加强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实践证明,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利的基础上,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把村级财务委托乡镇(街道)统一核算和监督,是新形势下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有效方式,对于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与监督、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村级债务增加、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乡镇(街道)财经统计站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经管水平,促进村级财务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进一步维护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总体思路
农村经济管理必须围绕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以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实施"转变、拓展、提升"①三大战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坚持与时俱进,创新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新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力争在农经工作"三大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三项指导"(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
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应承担的任务
(一)创新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新机制,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一是创新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考核办法及财务管理规定,进一步创新规范财务管理程序。我街办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并完善了一整套以财务公开为基础、财务审计为主体、民主理财为依托、"双代管、双监督"为保证的制度和措施,在从严控制备用金限额、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严格开支审批手续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审计监督。二是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为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财产安全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我们探索创新了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积极推行了农村会计聘任制,进行了电算化试点尝试,使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可行。三是狠抓农村财会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把财务人员的定期培训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四是实行重点清理。我们对财务管理混乱村实行了严格的"三清三查三改"。"三清"是:清理收支往来帐据,清理集体资金、存款、有价证券,清理集体财物;"三查"是:查非生产性开支,查村干部报酬和补贴,查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招投标;"三改"是:改变农村财务工作无人管理、无章可循、无人监督的状况。在清理工作中,我们把专业清理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听取群众意见,确保清理整顿工作落到了实处。对于那些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的上访村,必须深入清理,深挖根源。清理之后,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严格监管,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扎实搞好土地承包专项治理。要积极宣传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山东省农村土地承包实施办法》,并印成明白纸,以片为单位,逐村进行张贴、广播、宣传,进一步维护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度。以规范引导为重点,保护农户权益,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禁止反租倒包。要以换补发经营权证为契机,切实搞好土地承包专项治理工作。
1、建立土地台帐,实行微机化管理。2007年我街办全面实行农村土地承包规范化管理,规范和完善了家庭承包土地台帐、机动地承包土地台帐和其他承包土地台帐。土地台帐附有各户家庭成员情况、地名、土地四至、长宽、实际及折实亩数。通过建立台账,确保责任田的实际面积、地块、承包合同、经营权证书四者相符。土地台帐输入完毕后由市经管局统一打印,以乡镇(街办)为单位分发到各村,由各村文书负责核对后由村文书、支部书记、微机录入员共同签字后分发到各家各户。全面实现土地台帐微机化管理,开展土地仲裁工作,使农民因土地承包管理不善而引起的上访明显减少,也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换发补发做好了充分准备。
2、搞好土地规范流转。土地延包之后,随着农村新的土地承包政策的建立和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已成为当前土地承包管理的重要内容。各村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必须经过村委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流转时间不超过10年,必须报经管站备案,以确保各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
3、健全规范化档案,加强调查研究。土地延包后,乡镇(街办)、村两级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都建立了规范的土地延包档案。但当前土地流转、机动地承包建档工作还比较薄弱。财经统计部门要深入各村,帮助指导村流转土地户双方签订规范合同,处理好双方及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掌握当前土地承包及流转的动态,履行职责,为党工委、街道办提出建议和措施。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妥善调解处理土地承包及流转纠纷。
(三)健全落实规章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近年来,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但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1985年到2006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1.86:1扩大到了3.28:1。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成为检验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积极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要重点整治好诸如农民建房、农村义务教育、修建道路、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存在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现象。要全面落实四项制度,强化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即: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向群众公示的内容要全面、准确、合法,公示形式要贴近群众,切实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收费管理,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在严格核定学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标准的基础上,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村级报刊杂志的征定费每年不得超过当年村级管理费的10%;农民负担案件"追究制",要严肃查处涉及农民负担案件和违规违纪行为,建立预防和查处涉及农民负担案件的长效机制。要严把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关,保证粮食直补、柴油化肥补贴及市街办两级转移支付资金款能够及时足额拨付。要突出抓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管理办法,明确"一事一议"工作流程。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开展自己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的。
三、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一)加强财经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经人员素质。我街办针对新形势下农村经营管理的特点,转变思维方式、管理方法和工作作风,结合目前街办村两级财经队伍现状,把对街道村两级财经人员的业务培训作为农经管理工作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农经管理工作的全过程。2007年在市经管局的精心安排下,我街办78个村及财经统计站6名干部全部进行了系统培训,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阳光村务"星期一集中办公制度"、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村级"一事一议"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与仲裁、农村会计学基础及会计电算化操作规程等。通过培训,参训人员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也都学会了熟练操作微机。财经统计站工作人员能够熟练运用电算化软件处理财务,村会计能够通过远程教育设施开展农业病虫害咨询、大棚菜价格查询等,为广大村民、蒜薹贮存户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提供了方便,为农业信息化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培训,提高了街办村两级经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了农经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了一支工作责任心强、勇于开拓进取的农经干部队伍,适应了新形势下农经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农经执法水平。为提高农经执法水平,应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山东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规定》等法律、法规,在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上下工夫,建立起四项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农经岗位责任制度。要制定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岗位和执法责任制,明确岗位执法责任。二是建立日常工作规章制度。制定一整套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管理的执法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三是建立准确及时的信息反馈制度。根据涉及农经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到事发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快速预测和发现问题苗头,及早向党工委、街道办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四是实施"阳光星期一"集中办公制度和村级事务契约化,提高政务透明度。我街办实行"阳光村务星期一"集中办公制度,每逢星期一,各村村两委成员、两个议事会成员都按时在村委办公室集中办公议事,把各村应该公开的事项如村务收支、土地承包、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等纳入议事日程,扩大了村级民主,深化了村务公开,提高了村干部的办事效率,能够及时化解有关农经不安定因素的各类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级制订并规范实施了村级所有重要事务必须实行民主决策的契约化制度:即所有招标项目和村级承包合同、土地调整和经营活动必须签订正式合同,并在合同签订后三日内报街道财经统计站备案存档。通过村级事务契约化,我街办把大量可能诱发干群矛盾和纠纷的村级事务,用契约化形式约定下来,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三)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引进发展龙头企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升标准化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依托区位交通、农业基础等优势,吸引了瑞士先正达、荷兰安莎、以色列泽文、北京欧阁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农业公司纷纷落户。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资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以蔬菜、种子、食用菌等农业一条龙型经济为重点,摸清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积极谋划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抓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联接龙头企业、市场的纽带,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载体,也是加快龙型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组织形式,今年要重点抓好我省确定的2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四)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针对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经管理要转变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作风,深入到群众中去,加强调查研究,特别是对涉及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的重大问题,要进行深层次、系统的调查研究,为党工委、街道办制定农村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三大战略"是2005年12月农业部部长杜青林代表农业部党组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提出。详见2006年第3期《求是》杂志《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即:
(1)"转变"战略,重点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基层财务管理 问题 解决措施
当前,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及各级政府城镇与道路建设的开展,一方面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了涉农惠农资金的投入,一方面涉及村级济组织的资金量不断在增加。作为村级经济组织如何确涉农资金的专款专用及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是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取决于涉农项目的实施主体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因而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纠正存在问题,堵塞漏洞,要从源头遏制腐败滋生。笔者结合近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1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从了解的情况看,大多数村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根本就没有建立真正意义财务制度,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村级财务公开不到位、不透明,使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村务公开留有后门,以“其它支出”科目来概括一些村干部无法公示的支出,“其它支出”的开支到底用于何项工作,该不该开支,村民不得而知。
1.2 村级支出票据不规范、不合法 由于部分农村村干部纳税意识薄弱,部分工程款在结算时不开税票,白条直接支付,自制的现金付款条直接列支出,有的凭项目工程的预付款借据直接列“在建工程”做支出,甚至个别村在农路建设过程中单凭施工合同在 “在建工程”列支100多万元。
1.3 村级工程建设监管不严、操作不规范 农村集体的工程项目建设透明度不高,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些工程项目无预算、超预算,像目前农村兴修水利、建路造桥、村庄整治等村级基础建设工程不断增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发包,几万、几十万的工程和专项资金工程的实施都没有经过村委会集体讨论、研究和村民表决。工程没有公开招标,且施工合同没有签订。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专职人员进行跟踪监督,施工结束后更没有组织人员进行工程验收,就结清工程款。
1.4 专项资金的使用留有余地 在服务“三农”发展过程中,部分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直接到村,有的村干部为了分得一杯羹,就想方设法巧立名目挤占专项资金,弄点“加班费”、“误工费”、“协调费”等。对发放到农户的救灾、优抚、散养户补助、特困补助、计生奖励等专项经费大部分由村干部代领,且未能及时发放到位,由此引发许多不稳定因素。
1.5 征地补偿资金使用不透明 随着城镇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涉及到农村建设、征地、拆迁补偿越来越多,而补偿款中有一些公用面积的补偿没有及时公布于众,且没有作村级收入甚至游离于账外,一些相关费用在里面直接做支出,形成新的坐收坐支的现象。个别村干部身上动就存放几十万、上百万的土地补偿款没有及时发放到应补偿的村民手中,由此引发个别村民的上访。
1.6 村级资产处置监控不力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村都先后建起了农村服务中心,个别村在乔迁新服务中心以后,对原有的村部房屋和资产进行处置时,只凭一份协议书就将原有的房屋、办公资产处置完毕,现金收据入账资产处置款87500元。资产处置既不公开又不透明,对处置的资产没有分项进行评估作价,进行公开招标,更谈不上公示、公开、公正的原则,处置手续及不完备。个别村的村营收入、闲置资产转让费不入账,账外循环,甚至有关补助款进行公款私存滋生的利息收入不入账。
1.7 账务处理不及时、欠规范 有的村几个月甚至半年才集中报账,由于收支凭证结报不及时,处理账务拖拉,跨年度核算较多,最后只好记载流水账,加之村账目设置不规范,科目设置单一,收支往来无明细,漏记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年终无法结转,形成“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账,为部分村和村干部违规操作、中饱私囊留下了制度上的漏洞。有的村现金账流于形式,不能正确反映财务收支的情况,更谈不上日清月结,月底村辅导员到农经部门记账人员抄一份现金日记账,导致个别村在改水工程中重复列支的3万元,被村会计辅导员长期占有。
1.8 村会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 财务管理的工作性质要求会计辅导员要相对稳定。但是,目前部分村的会计辅导员实际上都是由村干部指定,用的都是自己的亲信。每逢村委会换届,会计辅导员也跟着换人。另一方面,村级会计辅导员素质较低,年龄老化,还普遍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
1.9 村级会计档案管理滞后 村级没有建立统一的档案资料室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会计档案没有实行专项管理,专人负责,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凭证、账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一两年就遗失了。有的村会计辅导员把会计资料存放在家里,任期结束,自然丢失,造成一任会计一本帐,导致个别村在居民集居点线路工程施工合同丢失,后补订合同又不准确,致使工程承包人多领工程款1.7万元。
2 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原因
村级财务违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①财务管理重视不够。目前一些乡镇干部认为村级自治,村级财务实行“村账镇管”了,因此放松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对群众反映财务方面的问题也没有认真去调查处理,及时纠正,结果导致村级财务管理问题不断,而且越积越多。②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目前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差,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严重,签字手续不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现象时常存在。报表不齐。有的报表数字是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和任务倒算出来的,采取“统计加估计”的方式上报的,结果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③财务管理监督不严。目前“村账镇管”的工作由镇农经站负责,镇农经管站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审核关口。但由于农经管站人员难以对其经济事项实施全程监督,对票据的真实性难以把握,只要手续完备,票据合法有效,就要给予报销,很难发现是否有用合法票据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的情况,镇财务管理职能严重弱化,不能起加强村级财务监督的作用。④村干部素质不高。个别村干部党性观点淡薄,缺乏为民服务意识,同时村干部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认识,对财务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有些村干部不学习、不去熟悉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则不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也不听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财务管理新老问题不断。加上民主监督措施不力,村民理财小组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使监督流于形式。
3 解决问题的建议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建设发展的需要。全面加强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措施,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财务审计、监督、民主理财制度在当前是刻不容缓。
①健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财经法规,制订一些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的细则,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制度,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等来进行完善细化,使财务制度在执行中具体化。②建立村级会计辅导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村级辅导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作出明确规定,不经镇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辅导员。对村辅导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统一管理。③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理财制度。村级财务收支决定权在全体村民,只有村民最了解村级经济情况,每个村应该充分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其职能,代表全体村民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同时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每月定期在村部的财务“公开栏”向村民公布当月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情况,公开的内容要全面、村务公开不能留有后门,要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接受村民监督。④建立村级财务定期监督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镇财政和农经及内审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评比、考核,点评、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力争把一些违规现象控制在萌芽状态,使村级财务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切实规范村账镇管。⑤建立村干离任审计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严肃财经法纪,规范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勤政建设,建立村干离任审计制度,工作调动必审,任届期满离任必审。对村干部任期内各项工作客观公证的进行评价。增加村干任期内工作的透明度,增强村干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⑥建立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工程项目的实施要做到公开透明。村级工程规模虽小,但事关村民切身利益,为确保村级工程项目招投标规范运作,各村要成立了招投标领导小组,由镇纪委和农经技术人员组成招标小组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监管,严把“标前”、“标中”、“标后”三道关,做到标前把关、标中规范、标后严管,把惠农工程做成群众放心的工程。⑦建立建全相关资产处置制度。为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防止村级集体资产流失,规范村级集体资产处置行为,村级集体资产处置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合法的原则。处置村级集体资产,要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必须办理公证、鉴证手续,严禁“口头协议”。并同时报农经站备案,村级集体资产处置结果,按村务公开的要求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对违反规定处置村级集体资产的责任人和对村级集体资产处置失监失管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追究责任。⑧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违纪违规现象的惩罚力度,做到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并举;严厉查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违纪违法问题。对因工作失职、把关不严,致使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出现严重问题的,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颜廷君,杨宁宁.浅议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2).
[2]郦琴.当前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的现状与改进[J].改革与开放,2011(22).
现印发给你请认真贯彻执行。区村(居)账乡(街道)管理方法》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农经发〔〕4号)财政部《关于开展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8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村财民理乡监管办法的通知》政办发〔〕3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行村(居)账乡(街道)。加强民主理财,严格开支审批,规范报账程序,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维护集体和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三条实行村(居)账乡(街道)。村级所有会计业务由乡(街道)经管站(财政所)进行的一种财务制度,即村级财务账目、资金委托乡(街道),实行备用金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不再设会计、出纳,只设一名报账员。
第四条村级集体财务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的管理制度。监督村级资金的运行。
第五条乡(街道)经管站(财政所)负责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审计工作。
第六条本方法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第二章基本原则
第七条坚持“四权不变”原则。
第八条坚持“五统一”原则。
第九条坚持独立核算原则。一村一账,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清债权债务。
第十条坚持村级组织委托的原则。由村(居)委会出具委托书,委托乡(街道)经管站(财政所)记账和核算管理。
第三章基本内容
第十一条实行村(居)账乡(街道)。统一设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统一计账方法,统一会计科目,统一记账时间,实行财务报表和财务收支情况定期反馈制度,以便村级财务及时公开。
第十二条实行资金管理制度。纳入乡级会计核算,包括村级集体经营、发包和租金收入,村(居)民“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土地征用征收弥补款,有关部门拨款和转移支付资金,各级财政性资金和社会捐赠,以及其它属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收入。
第十三条实行村(居)账乡(街道)前的村级会计账本、凭证等会计资料档案仍由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自行保管。实行村(居)账乡(街道)后的会计档案资料在年度终了后15天内由办公室将统一会计档案分别移交给相关村(居)核算单位保管。会计档案保管年限依照《会计档案管理方法》执行。
第四章操作顺序
第十四条实行村(居)账乡(街道)制度。包括盘点现金、核实收款收据、清查收支、落实债权债务、清查集体财富物资等,并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财务清理后,必需做到账账、账表、账簿、账款、账物、账证相符,方能进行财务移交。
第十五条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挤占、平调、挪用的资金。
第十六条各村(居)年初要制订收支计划。报办公室备案。
第十七条资金支出应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凡在经营性场所的支出均需取得正规票据。
第十八条财务审批时。然后由村(居)委会主任审批。
第十九条各村(居)报账员和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要对原始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进行认真审核。凡未经民主理财小组签字盖章的支出票据不得入账;对手续不全的票据要退回重新补办手续;对违反财务制度的不予入账。
第二十条办公室须于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如实填写好各村(居)季度财务收支公开表》并于每年度终了后10日内如实填写好各村(居)年度财富、债权、债务、农民负担公开表》经村(居)委会主任、民主理财小组组长、乡(街道)经管站(财政所)主管会计、报账员审签后。
第二十一条实行备用金制度。由报账员料理借款手续,经村(居)委会主任审批后方可支出,并由报账员负责现金收支保管。
第二十二条报账员每月底应及时与办公室核对账户余额。
第二十三条严格执行专项资金使用制度。否则一律按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村级支出应严格执行有关财经纪律。专款专用,接受监督检查。
第五章审计与监督
第二十五条村级财务审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执行。审计内容主要包括财务预决算、财务收支、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发包管理、村级债务管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及财政奖补资金管理。
第二十六条村级财务审计要规范化、制度化。对发包收入、土地征用征收弥补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及财政奖补资金、集体资产处置、集体资产负债或收益、国家政策性补贴等。应主动听取群众和民主理财小组意见。审计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公布审计结果,落实处置意见。
第二十七条乡(街道)对村级财务、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经管站(财政所)具体负责,其他相关机构配合,并及时进行公开。
一、建立农村“三资”监管有效平台
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有序推进“乡财县管”,乡镇财力、年增加近千万元,“以钱养事”成效明显。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按照清产核资、完善制度、规范运作,设立专户、统一收益等三个步骤,先易后难、稳妥有序推进这项工作。英山县11个乡镇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服务中心监管平台,将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合同等统一交予中心管理,县级纪检监察部门和财政局对各乡镇“双”中心的操作运营实施有效远程监督,严格实行“六统一”的管理方式,处置废置资产、盘活闲置资产、管理好经营性资产、实现权益主体明确,产权关系清淅、资产分类管理,资源合理配置、资产处理规范、资产收益纳入专户的管理目标,取得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上突破,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增加财政收入。
二、规范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
要落实“三资”会计服务工作,必须建立好各项规章制度,英山县先后建立了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集体资金审批领用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加大农村资金、财务“三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程序,抽调专人全面清理村级债权、债务,建好三级往来明细账簿设置规范,科目核算准确,确保村级集体资金运作。加大村政务、财务公开力度,对内严格实行民主理财制度,重大事项集体议定制,完善内部岗位牵制制度,防范管理风险,对外简化办事手续,推行一站式办结制,首位负责制,公开办事程序,自觉接受监督。
三、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农村“三资”监管
第一,精细管理“三资”增新质效。2011年英山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县、乡镇对村支部书记、主任和财会人员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财经管理知识的培训和“三资”监管工作培训活动11次共计1390人次,培训出一批财务清理、招投标业务骨干和联村干部指导员、村级清理业务员。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增强法纪观念,同时把“三资”管理纳入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和廉政考核内容之一,从“三资”监管服务机制上抓完善,建立一套“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的有效管理模式。对违反制度的村干部要严肃处理,对管理民主、严格执行制度要给予奖励。
第二,对通过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后的资金、资产、资源要建立台账,明确界定产权。建立“三资”产权明晰动态管理档案,是保证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有效防止资产流失的首要前提。为此,县主管局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专门组织,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每年底对集体“三资”进行一次清理核资,去年核定全县309个村债权6千万元,债务1.4亿元,固定资产26.7万件,清出资源117.6万亩。对因资产出售、征地拆迁、中心村规划建设,资产资源数量增减的情况,及时记录归档,完善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村集体组识“三资”民主管理机制,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村级每年必须将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纳入公开范畴,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季度公开。
当前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是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有的村社根本就未建立与财务相关的管理制度;有的民主理财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的虽有制度,但执行不力,制度形同虚设。二是监督纠正乏力。不少乡镇缺乏专门监督机构对村社财务进行监督检查;有的乡镇虽有监督机构,但却未认真履行职能,更缺乏保证工作正常运行的相关制度,甚至对有的村社五六年未进行过审计检查。三是收支项目混乱。有的收支项目不按规定设置,或随意设项摊派集资,有的项目应收却未收足,有的项目又出现重复收费。四是会计帐目混乱。多数村社没有成型的帐簿,记帐方式五花八门,有的半年甚至隔年做帐,极为混乱;有的单据无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或以白条入帐;有的记帐单据散失,无据可查。五是财务人员素质低。绝大部份村社财会人员,未受过专业知识培训,不懂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有的村社无专人管理财务,村支书当家管钱管帐,既是财务审批人,又是会计、出纳,一人独揽,一个口袋装票子,一个口袋装条子。
如何解决好目前村社财务管理存在的热点问题?
我区平昌县采取建立村级财经组和乡镇财经办的管理体制,是一个对症下药的好办法。贵刊第2期作了概略报道。现将他们的具体作法,再作进一步论述。
一、建立新的管理机制一是工作机制。
乡镇财经办按“五统一”、“四不变”的原则运行。五统一,即:统一办公,统一调度使用人员,统一收取解缴税费,统一规划组织培植财源,统一按性质及用途使用资金。四不变,即:机构不变,职责不变,资金性质及用途不变,供给关系不变。乡镇财经办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工作,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指导。村财经组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工作,业务受乡镇财经办指导。在帐务体系设置上,乡镇财经办共设置总预算会计帐、税费征解会计帐、单位预算会计帐和集体经济会计帐,并在同一银行(信用社)开设存款帐户。村级财经组按代收税费与本级收支分别设帐的原则,设税费征解会计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帐,“两工”(义务工、积累工)使用帐。
二是岗位设置。
乡镇财经办设置11个岗位,主任1人,由乡镇长兼任,副主任2人,分别由乡镇财政所长、农经站长兼任,设总预算会计、征解会计、单位预算会计、集体经济会计、统计员、总出纳员各1人,税收征管员两人。除税收征管员由上级地税部门确定外,其余岗位人选,均由乡镇党委、政府征求上级财政、农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后确定,并根据财经办副主任德才素质和业务水平,确定其第一副主任,主持财经办日常工作。财经办的总预算会计、征解会计、单位预算会计,由财政人员担任,集体经济会计、统计员、总出纳员,由农经人员担任。乡镇财经办人员编制除主任外,一律按乡镇总人口确定,1.5万人以下的乡镇8人,1.5万人至2万人的乡镇9人,2万人以上的乡镇10人,其人员编制少于岗位设置的,实行兼职。乡镇财政所、农经站人员,按照“定岗定责、公平竞争”的原则择优上岗,其余富余人员,一律按有关规定合理分流。村财经组设组长1人,由村主任兼任,会计、统计及税收代征员1人,由村文书兼任,出纳员1人,由其他村干部兼任。村财经审查监督组设组长1人,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各农业社社长和村民代表为成员,其村民代表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村财经组和村财经审查监督组成员,由村党支部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批确认。村财经组成员一律兼职兼薪;村财经审查监督组成员,原则上不实行兼职兼薪,以利监督管理,但对其中的村民代表实行误工定额补助办法,列入村级财务预算支出。
三是监督机制。
乡镇财经办帐务,除接受各自主管部门内审外,还必须接受审计、统计部门的监督。村财经组,除接受乡镇财经办的审查监督外,还要接受村财经审查监督组的监督,并定期向群众公布帐务,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还相应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以规范和协调财经办和村财经组工作。特别是村级财经组建立后,村级财权有所扩大,为防止贪污、挪用国家、集体资金,相应建立了票据管理、税费解缴、村社干部财产抵押上岗制度,切实规范工作程序和工作行为。
四是激励机制。
以前村级只有事权,没有财权。财务管理改革后,统一了事权和财权,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对村干部实行基础、职务、绩效结构工资制,其绩效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同时实行兼职兼薪,多劳多得,以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对村干部还实行离职保障制度,任期满三年的,可享受离职保障金,以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
调整乡村利益格局要充分发挥乡镇和村级两个积极性,必须重点把握两点:(1)有利于乡镇财政增收。乡镇财经办统一收取税费后,分别按资金性质入库,统一调度资金,以杜绝税费漏征。(2)村上应得的利益必须归村,使其得到实惠。一是村上的集体经济收入,不允许乡镇平调或提成;二是当年新增生猪屠宰税和农业特产税,按70%返还给村;三是按比例计付税收代征手续费。农业税按0.5%,农业特产税、工商税和其他税收按1.5%计付;四是按比例提取代收乡镇统筹等手续费。乡镇统筹按3%提取,“两金”按1.5%提取,代收款、以资代劳款按6%提取;除此之外的其它手续费,均由乡镇财经办按照体制要求,统一提取拨付,村级一律不得自行提取。
提高了干部素质
要巩固村级财务改革成果,认真执行改革后的村级财经管理制度,使之健康运转,关键在于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一是认真实行乡镇及村级干部推选制,这是建立乡镇、村级财经制度的重要前提。要配好乡镇财经办、村级财经组和财经审查监督组的班子,必须按德才兼备的原则,搞好乡镇长和村干部的推选,把思想政治好、业务能力强、作风正派、群众真正信任的同志,选拨到乡镇长和村干部岗位上来,以确保农村财经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了健全较好的领导班子,才能彻底理清村与乡镇之间、村与社之间、村与农户之间的经济关系,摸清乡镇财政所、农经站和村委会的债权债务。至于村级财务改革前的债权债务,应明确责任,由财政所、农经站和村社,各自逐步消化,涉及经济问题的干部,必须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理。二是搞好业务培训。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以县财政局、地税局、农业局为主,首先对建立村级财经工作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然后分两批对乡镇财经办和村财经组成员、村财经组会计(文书)进行业务培训。今后对村财经组会计,还将进一步组织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并按
《会计法》和《四川省会计管理条例》的规定,纳入财政部门统一管理。
初见成效
建立村级财经组,实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是农村财经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对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转变乡镇工作方式,调动村级组织和村社干部积极性,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监督”,改善党群关系,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到1998年11月底,该县60个乡镇财经办,448个村财经组和村财经审查监督组,已相继全部建立,并正式运行。从目前情况看,工作开展和机制运行较为顺利,并初见成效。(一)理顺了财务关系,增强了财务透明度。
一是清理债权债务及其它财务关系。全县共清出往来款项1.8亿元,并具体制定了清结规划。二是建立了两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帐务体系,明确划分上交乡镇资金和村级的应得利益,相应制定了农户税费结算三联单(征收联、记帐联、农户对帐联),及时进行税费结算。三是收支业务,坚持“一个口子进,一个漏斗出,一支笔审批”,出纳与会计分设,钱帐分管,农民负担核算分开,村级财务公开,从而改变了以往“一人当家”的包包帐,颇受农民欢迎。
(二)方便了群众,减轻了农民负担。
农户可以随时到财经组办理结算业务,既不耽误农时,又不会出错乱,群众深感方便。村上有了一定的财力,可以抵御农村小范围的自然灾害,也可以帮助特困户、受灾户安排生活,发展生产。驷马镇龙台村对5户特困户的农业税全减,并用村级资金户平购买200斤碳氨发展生产。该县有30个村拿出73万元资金,兴办竹木器及农副产品加工等村办企业,以增加村级收入,逐步消化村社历史债务,减轻农民负担。
(三)防止了税费流失,增加了财政收入。
村社干部对税源增减变化情况心中有数,一有税源即可随时征收。特别是对全家外出务工,土地转移承包,由谁承担税费,何时回家,都能掌握情况,随到随收。对走乡串户搞个体经营的商贩,切实加强了纳税监督,堵住了税费流失。通过上述措施,防止了税收流失,相应增加了财政收入,该县元山、兰草两区去年税费任务完成较好,居全县一、二位,并清回历年尾欠达470余万元,其中收回全家外出务工农户历年欠税欠费12万元。
(四)调动了村社干部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过去村社干部工资由乡镇发给,对生产发展如何,收入完成多少,都无直接利害关系,致使村上无财力,实为一个空架子。建立村级财经组后,村级有了一定的财力,对村社干部的工资,采取绩效工资制,按照兼职兼新的原则,由村财务支付,每月少则100元,多的300元,比原乡镇发给的标准工资大大提高。同时,建立了离职保障金,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这样,村社干部如果不抓生产发展,必然影响经济指标的完成,使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因此,该县的村社干部,都积极狠抓农业生产,努力开辟财源,为财政增税,农民增收。既体现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又适应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客观形势。
(五)有利于完成税费任务。
建立村级财经组后,征管人员相对增加,征管力度随之加强,改按季度征收为常年征收,克服了财政所、农经站坐点扣收,面对千家万户核对帐务,催收尾欠,而出现人力不足和进度缓慢的弊端。
该县张公乡泥池村1998年税费任务24.8万元,历年尾欠8万元,至当年11月底,不仅提前完成全年任务,而且收回尾欠3.2万元。同时,该村还用自有财力新建了300平方米的财经组办公室。
(六)有利于树立政府形象,密切干群关系。
近年来,农村税费尾欠愈来愈大,导致部份乡镇某些必要支出不能保证,甚至举债度日,步履维艰。村级财务改革之前,为了完成任务,保障支出,只能由政府组织力量,集中抓回收工作,难免不出现一些强迫命令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形象。建立村财经组后,由于村社干部接触群众近,掌握情况准,由他们负责征收税费,可因人而异,见逢插针,改突击征收为常年征收,不仅使农户自觉交纳各种税费,而且化解了许多矛盾。这就改变了以往坐点扣收和强迫硬逼行为,使乡镇干部从“催种催收”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志地抓环境建设,培植收入大户,狠抓科技和流通,真正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
(七)有利于加强监管,培植重点财源。
乡镇财经办的工作重点,从过去一味抓收入转到抓财务监管和重点财源建设上来,着力对村级财经组进行业务指导和财务监管,清理整顿重点村和重点单位财务,积极组织资金供应,大抓项目发展。
该县青凤乡财经办用2万元购买3亩水面堰塘养鱼,投入5万元办起了养鸡场,并与外地厂家合作建立了薯类粉丝加工厂,预计1999年可创税利3万余元。
(八)有利于精简机构,加强基层建设。
1.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应承担的任务
1.1创新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新机制,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1.1.1实行重点清理。
我们对财务管理混乱村实行了严格的“三清三查三改”。“三清”是:清理收支往来帐据,清理集体资金、存款、有价证券,清理集体财物;"三查"是:查非生产性开支,查村干部报酬和补贴,查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招投标;“三改”是:改变农村财务工作无人管理、无章可循、无人监督的状况。在清理工作中,我们把专业清理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听取群众意见,确保清理整顿工作落到了实处。对于那些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的上访村,必须深入清理,深挖根源。清理之后,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严格监管,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1.1.2创新财务管理模式。
为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财产安全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我们探索创新了财务管理模式,积极推行了农村会计聘任制,进行了电算化试点尝试,使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可行。
1.1.3狠抓农村财会队伍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把财务人员的定期培训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1.1.4创新农村财务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考核办法及财务管理规定,进一步创新规范财务管理程序。我街办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并完善了一整套以财务公开为基础、财务审计为主体、民主理财为依托、"双代管、双监督"为保证的制度和措施,在从严控制备用金限额、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严格开支审批手续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审计监督。
1.2健全落实规章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要积极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要重点整治好诸如农民建房、农村义务教育、修建道路、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存在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现象。要全面落实四项制度,强化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即: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向群众公示的内容要全面、准确、合法,公示形式要贴近群众,切实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收费管理,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在严格核定学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标准的基础上,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村级报刊杂志的征定费每年不得超过当年村级管理费的10%;农民负担案件"追究制",要严肃查处涉及农民负担案件和违规违纪行为,建立预防和查处涉及农民负担案件的长效机制。要严把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关,保证粮食直补、柴油化肥补贴及市街办两级转移支付资金款能够及时足额拨付。
2.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2.1加强财经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经人员素质。
通过培训,参训人员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也都学会了熟练操作微机。财经统计站工作人员能够熟练运用电算化软件处理财务,村会计能够通过远程教育设施开展农业病虫害咨询、大棚菜价格查询等,为广大村民、蒜薹贮存户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提供了方便,为农业信息化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培训,提高了街办村两级经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了农经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了一支工作责任心强、勇于开拓进取的农经干部队伍,适应了新形势下农经管理工作的需要。
2.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2.2.1建立日常工作规章制度。
制定一整套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管理的执法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
2.2.2建立农经岗位责任制度。
要制定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岗位和执法责任制,明确岗位执法责任。
2.3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关键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农村村级财务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具有密切关系,是农民群众茶余饭后讨论最多的焦点与热点话题。农村村级财务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村级班子的团结与否,关乎到党群与干群关系的融洽与否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性。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的案件不断增多,约为百分之七十,而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所致。因此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规避财务管理问题,保证农村整体经济发展。
一、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制度执行不严。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村级财务制度中明确提出,账款要分离,但部分村干部集会计、出纳为一身,并错误的认为会计工作的核心就是记账,出纳的核心就是票据管理,会计、出纳成为了摆设。其次,部分村干部先开支,后记账,所有开支都未进行必要的审批,对于自行开支在年底通过票据冲账,还有的在卸任时,通过条据对账,加剧了村民的不满。最后,存在明显的白条支出现象,而且白条的种类呈现出了多样化特点。但村级财务制度明确提出,账款要分离。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账目不清、白条走账、财务不透明、与相关财经纪律背道而驰等问题,不仅会降低会计业务的真实可靠性,而且还给腐败行为提供了可能。
2.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督不强。(1)缺乏规范的报销审批;部分开支票据没有经手人和审批人的签字,会计人员记账过程中,对财务管理制度毫无重视,未进行审核、未执行民主理财程序入账。(2)村集体负责人或财务人员变动时会计账本和未上报的凭单未在第一时间移交,或交接时缺乏有效监督,导致票据丢失、账目不清、换一届账目乱一次等问题的发生。(3)没有有效执行收费单据定期申领、规范使用、缴销入账制度,未根据相关规定要求科学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项收款收据,尤其体现在支出凭单使用的不规范,没有有效的三联单,导致收款人无凭据,村无存根,造成重复支出入账,以及公款私用的行为的发生。(4)非生产性开支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开支。近年来我地突出表现在村庄道路、卫生清理支出方面,因为上级强调此项工作,因此就在支出中不予合理预算,无节制支出,造成财务支出与工作成效不成比例,弄虚作假、虚拟支出等现象发生。
3.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农村财务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由村干部指定,只要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会计、出纳通常也跟着换届,这就造成会计队伍无法稳定;此外,有的村干部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外还兼职财务工作,素质水平高低不等,专业的会计业务知识掌握不充分。管理体制不顺,工作落实不到位,一部分村庄出现由支部书记出纳、经管员报账的状况,因此经管员不关心账目对错,进一步导致账目的混乱。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农村经营管理的有序运行。
二、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纪检机关监督力度不强;村干部是党员的纪委还可以查处,对不是党员的纪检监察机关难以查处。其次,群众监督力度不够;有的村民未形成集体观念,也没有正确的民主管理意识,对集体事务不闻不问,导致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应有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同时对集体资产管理主体不清楚;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是广大的农民群众,管理者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在村级合作经济组织的各项职责任务中占据核心位置。然而现阶段,有的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了一种摆设,集体资产的管理者变成了村党干部,集体资产的使用者则是村委会。村民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难以行使监督管理权,导致集体资产的挪用、浪费、流失等情况时有发生。最后,内部监督力度不够;由于村级财务人员是村级书记或主任指定,因此对于领导的一切要求,村级财务人员都会毫无条件的满足,明知道领导存在经济违法行为但从不监督,发现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此一来,村级财务管理就做不到透明化,财务未全方位公开,农民群众难以获取具体的资金用途,影响了群众的民主监督。
2.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强。当前,虽然与村级财务管理配套的规章制度有不少,如财务公开制度、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但大多数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制度、财经纪律掌握了解不足,对相关法规政策执行不严,并且由于工作中乡镇主管部门未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导致财务制度有章不循,执行不严。与此同时,部分地方党委、政府未将财务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造成乡村干部忽视了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及时有效的处理农民群众提出的财务问题,进而引起财务管理混乱。
三、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增强认识,强化领导。一直以来,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广大农民群众孜孜不倦的热门话题,直接关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各级领导尤其是乡镇领导应尽快将村级财务管理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中,并及时获取农经站会计中心工作汇报情况,细致分析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严格要求村组干部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办事,充分发挥各项制度的优势作用。不断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提高村组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从而保证村组干部的整体业务素质。
2.理顺财务管理关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应保证村级财务的全面公开化,使农民群众能清楚的了解财务的具体来源和具体去向,拉近干群间的联系,保证农村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与农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性要求,还是当前时期下强化民主管理、加快基层法制建设、实现农村党风廉政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为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稳定发展,应切实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稳定会计队伍。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业务性。所以稳定会计队伍,提高财务人员素质非常重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首先,构建并落实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准确划分财会人员的职责权限;财会人员应由乡经管站考察后合理选配,一旦选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私自调换或聘任财会人员。其次,针对财会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保证其业务素质和水平。可采用分散和集中的培训方式,要求村财乡管财会人员和村级报帐员每年最少要开展一次业务活动,从而使财会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工作。此外,落实财务定期审查制度和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4.完善各项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要想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就必须时刻按国家财政部颁布实施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关于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方面的要求,从资产、收支往来票据,科目账户设置,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环节入手进行规范管理。全面贯彻落实“乡管村用”的财务管理制度、审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并且还要完善票据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健全财务管理整体框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状况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是干部群众不可忽略的热点问题。虽然近年来村级财务管理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完善,但村级财务管理有章不循,有据不依的现象仍旧时常发生,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及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碍,所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通过有效对策解决存在的问题,成为了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禹忠.关于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2年06期.
[2]章伟军.当前村级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许多.村级财务管理改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