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

艺术概论审美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概论审美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概论审美性

第1篇: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

【关键词】 艺术理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

一、高等院校设置艺术理论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艺术概论》课程逐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由于《艺术概论》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艺术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实际教学过程中,给艺术专业的本科学生授课情况较好,学生们对这门课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和较高的参与热情,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近些年,我国更加大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全面开展,针对高职院校也普遍开设了艺术理论课程。然而,高职高专的学生更注重技能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对艺术理论的学习缺乏认知,不够重视。

二、高职学生学习艺术理论的重要意义

通过“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有下面几方面的意义:

1、了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各门艺术共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了解艺术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艺术观是指对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的一般规律及相关原理的观点,它指导人们认识、分析和判断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艺术观是世界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了解我国优秀艺术传统和外国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熟悉中外艺术史上著名艺术家和经典艺术作品,学会赏析中外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3、掌握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理解认识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审美特征,培养对各种艺术的欣赏兴趣。在掌握艺术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和熟悉若干艺术的特殊规律。

4、通过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来了解艺术生产的全过程,把握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科学地认识艺术系统内部的构成规律和艺术活动的内在规律与特点。

艺术的功能展现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愉悦功能。之所以在各项功能前都加上“审美”二字,意在强调艺术的功能核心是审美。

第一,艺术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它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是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具体表现在通过对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物的内涵。学生通过这门课,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掌握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其次,艺术形象丰富借用夸张、神话传说和浪漫主义等手法得以塑造完成,当学生欣赏这些艺术形象时,因对其表现手法的探讨,从陌生不理解到完全把握艺术作品美之所在,从而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方法和途径,促使他们的感觉变得更为灵敏锐利。在对这些美好事物的亲身感受中,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

第二,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它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从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也同样重视着艺术的教育功能,认为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它起到了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首先,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它不同于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而是常常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大学生们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变得更为丰富、深刻和高尚,思想道德水平也在潜移默化得到提升。其次,审美意识提高了,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去追求美的事物,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艺术具有审美娱乐作用,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我高职院校《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教育与教学的发展与完善:现代教育的最基本理念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艺术概论》这门课的开设,恰恰是应和了这一思想,它关注的并非单纯的艺术知识及其技能,更重要的是极力追求一种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精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艺术学习氛围,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在此基础上,教师以优秀的艺术实例引导大学生去追求去体会独特的思路、丰富的情感,学生以各自不同方式表达出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独特理解,促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开发,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展现。另外,通过艺术欣赏,大学生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的同时,心灵上可以得到休息,精神上得到适当的放松,从而以新的精力投入学习中。

三、加强高职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修养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艺术理论课在各高职院校却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有的待遇。在课程设置也更多的安排技术实践性强的课程,艺术理论只是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开设,而且课时安排特别少,一周往往只限制在两个课时。正因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大,学生对这门课本身的性质和内容认识更是不足,很多文理科学生认为它应该属于艺术系的专业课,与其它专业无太大联系,因此没必要去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而艺术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视技法训练而忽视理论学习。其实,学生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重实用而轻学术的现象,这种心理还可以从一些艺术院校的教学和其他情况得到确证。首先是师资对比悬殊,一些院校的技法老师往往较多,而理论教师常常不足。前些年,有些院校的理论课甚至还是技法老师代上的。很难想象,专工画画、唱歌、跳舞的老师去讲艺术史或艺术概论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那么,对于高职的学生重技能培养的同时如果能够加强以理论学术支持,最终培养应用型人才会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众所周知,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大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显然,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实际,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面临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因此,具有较高的审美品味和审美追求是必备的修养。

四、结语

总之,世界离不开艺术,我们的生活同样离不开艺术。作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需要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味。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开设和普及艺术理论课程的发展和完善,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职业技能振兴发展战略研究 省略.

[2] 朱和平.艺术概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第2篇: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二十余万字的著述――《湘西民间艺术概论》,就是作者匠心独运的产物。在形形的多种《艺术概论》著述中,真让人有“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唐・杜甫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之感。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它原本是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生必修的一种基础理论课程,在我国,各个高校依自己的教学需要而采用不同的教材,故《艺术概论》的教材版本颇多,且大同小异,理论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署名为《民间艺术概论》的,应认为是《艺术概论》的一种专门分支学科,目前除出版有赵农编著的一本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尚未见有其它正式出版物。而冠地名于前的《湘西民间艺术概论》,是对特定地域――湖南的湘西地区民间艺术本源、活动、形式、样态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该地域民间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当地人们按照民间艺术的特殊规律和价值等进行民间艺术的创作、鉴赏、传承和利用,提升人们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认识、艺术修养和欣赏批评水平,充分发挥民间艺术的各种功能。因而是一本别开生面的艺术概论著述。

一般的艺术理论都认为,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创造的成果,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以一定的物质为媒介,以丰富的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审美形态。而广义的艺术活动,就是人们运用审美的方式对客体世界进行审美认知、理解和创造的过程。它包含人类从事的一切艺术行为和发生的艺术现象,由客体世界,艺术创作和制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艺术接受四个方面组成。由于《艺术概论》是研究艺术的基础理论,所以一般都从艺术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建构艺术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探讨艺术的普遍规律。外部的基本理论框架离不开艺术的本质论、分类论和发生发展论;内部的普遍规律脱不了艺术的创作论、作品论和鉴赏论等。由有着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各个章节组成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

《湘西民间艺术概论》共五章(湘西民间艺术源流,湘西民间艺术类型,湘西民间艺术价值与特点,湘西民间表演艺术,湘西民间造型艺术),从章、节定名和实际内容看,既有对一般《艺术概论》章节传统结构的依循,又有依本书内容、实际所需进行增删而蹊径独辟;既有对艺术本源、发展、特征、规律、价值等认识上的传统因循,又有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新颖理念的阐释。因而形成了有别于同类著述的鲜明个性。

第一,科学地辨证了民间艺术、尤其是湘西民间艺术与普遍意义上艺术的不同特性。作者在书中以“主体的复杂性”、“时间的延续性”、“浓厚的地域性”、“形式的多样性”、“保护的交叉性”等五个方面特性的论述,指出了民间艺术作品由于具有主体的群体性特征,所以对民间艺术作品进行演绎、整理,也可能形成著作权。由于时间的延续性,决定了民间艺术作品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间蕴藏的世代相传的文化元素是逐渐稳定的、经久不衰的、流传久远的。

更由于浓厚的地域性和保护的交叉性,使得特定地域的民间艺术创造蕴含着独具个性的文化情结和民族底蕴。越是民族的,就越具世界性,也就越有鲜明的个性。各个国度,各个地方、各个民族、各种团体、各个人都可以在文化交流接触中观摩到它,因喜爱而效仿它、学习它,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造。因此,光靠某地区、某国度的著作权法很难保护好它,活态传承它,依法交流它,合法开发利用它。如何克服各地著作权法(或其它保护法)的局限,建立起民间艺术创作的交叉保护体系迫在眉睫。这些科学辨证,与当前民间艺术的传播态势和民间艺术进入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是紧密相关的,因而具有与时俱进性和前瞻性。

第二,对湘西民间艺术的发生、发展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考证、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首先,作者不盲从过往的种种艺术起源说。在书中,他虽然也不可避免地例举了种种艺术起源说,但他明确地表明了自己对湘西民间艺术的起源观点。他说“艺术起源于人的生命表现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并引用罗曼・罗兰的说法,“艺术是发扬生命的,死神所在的地方就没有艺术”。他阐释说,“人之所以要和自然界发生关系,是为了从自然界得到物质资料,以维持人的生命,这就是人类社会必须从事生产劳动的根据;而人之所以要通过各种手段表现自己,则是为了从客观世界中观照自己的生命,这就是艺术和艺术科学之所以发生的根据。”“然而,作为艺术起源的主要因素的人类生命的向力,还只是一种内在的、潜在的精神冲动。这种力量必然要转化为人的外在行为,转化为实践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万古常新的历史过程。”

其次,作者从湘西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的考证出发,进一步阐述了巫傩文化对湘西民间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并从湘西考古队对沅水中游的泸溪上堡、浦市等地发现5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聚居遗址与遗存――这些被专家定位为20万年前“水文化类群”的旧石器时代文化,证实湘西是巫傩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通过距今7400多年前的高庙遗址的陶器上有“太阳与鸾鸟”结合的人面獠牙纹和人面鸟爪、口长象牙的神农氏头像纹等湘西原始宗教艺术品,证明当时湘西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巫傩文化艺术。再从湘西傩事经书如土家族《摆手歌》、苗族《古老话》的有关内容,证明湘西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就出现了巫傩文化。傩文化的主神是傩公傩母。傩公傩母是漫天洪水后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始祖,是带领子孙种植水稻进行农耕的农神。这种巫风对湘西地区的民间艺术产生了深厚的影响,直接呈现便是湘西民间艺术的最早源头――傩堂戏。并藉经典文献记载和遗址遗存、遗物的相互佐证,说明原始宗教的造型与成像是湘西民间艺术的形式表达,巫术是民间艺术的外衣,民间艺术成了巫术的寄主和内涵,湘西原始民间艺术也就由此产生了。

第三,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理论,对湘西民间艺术的各种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民间艺术的价值理论体系,这是对艺术理论的一种有益的拓展。

第3篇: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

论文摘要:随世界新军革进行,军队院校对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发生了深刻变革。我院作为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型军队院校,重点是培养培养德、智、军、体全面发展,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初级指挥军官。因此全面增强学员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一环的艺术教育一度被军事院校忽视。为此,文章首先阐述在高等院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及高等军事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同时又针对军事院校的教育功能和课程设置条件,具体提出在军事院校需要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以及对具体要开设的美术理论课程实施主要做法进行了思考。 

 

一、在高等院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教育部1996年07月29日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 

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日趋多元化,无论任何形式,但都是表达人类共同情感与观念。都应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艺术的文化价值在创作、欣赏的过程中通过作品得以实现。如果我们握住艺术教育的关口,使我们的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文化命脉。虽然学生不会艺术创作,但他们可以学会欣赏、审美。如果我们忽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很快,单一的知识结构会使很多学生失去感叹、欢乐、神思的灵魂世界。站在艺术品前不能判定他的价值,失去人生中美好瞬间。审美能力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情感、意志、想象发挥中介作用的活动。如果说教育是创造一代新人的主要手段,而艺术教育则应该贯串于一切教育科目之中。 

 

二、高等军事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第15次全军院校会议做出了“建立完善以岗位任职教育为主体、岗位任职教育与生长干部学历 教育相对分离、军事特色鲜明的新型院校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任职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范畴,是按照部队任职需要,给予受教育者岗位任职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与学历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学历教育旨在打牢基础、提升发展潜力,注重学员素质的长效性、稳定性、基础性,是为学员的一生发展起奠基作用的教育。学历教育阶段培养目标是完成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同时进行军政基础理论教育和军事基础训练,为学员的任职培训特别是未来长远发展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科学文化基础、军事素质基础和身体心理基础。 

综上可见,无论哪种军事院校,不管哪种层次军事教育,尽管在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规格和标准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有差别。但作为军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分子,与其它各级各类的教育一样都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军事人才素质的培养。作为理工类院校同时应加强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一大趋势。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艺术教育的作用亦也不容忽视。在高校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院校也不例外。 

 

三、高等军事院校美术理论课程的实施 

 

原则上说,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能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的总体要求。在横向布局上,应能覆盖艺术范畴内的主要门类,如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在纵向结构上,应能兼顾理论传授、艺术赏析和艺术实践等多个层次,以满足广学生日益高涨的选修要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还应向高水平、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方向努力。在课程的内容选择上应主要应强调两部分:一是知识性的,介绍艺术是怎样的,艺术的规律有那些:二是文化性的,介绍为什么是这样,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背景以及由此可以推导出什么。将艺术教育从时间和观念上可分为传统与现代两部分。 

但另一方面,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应考虑具体院校的职能,军事院校毕竟是培养军事人才为主,艺术综合素质只是一个方面,也不是专门培养艺术创作与科研人才的专业艺术高校。因此,可以结合本院校具体教学情况,灵活开设艺术类课程。至于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表演类艺术门类艺术实践教育,军事院校没有必要也没有条件进行课程教育,但为了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可以进行这些艺术门类的理论教育。至于美术门类,由于美术属于造型艺术,其创作造型基础也与本院的工程类课程息息相关,已经开设了艺术造型基础教学,例如色彩、素描等。但是,美术理论同样也需要开设,以便引导学员们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发展、美术史上的美术流派、美术现象、美术作品和美术风格等,从而达到提高审美眼光、增强艺术素养、陶冶审美情操的目的。 

综上分析,看见在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上,一方面为开阔学员艺术视野,达到学科门类综合,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可以设置一门构建跨越各具体艺术门类的基础理论教学课程,名曰《艺术概论》或《艺术学概论》。另外针对美术这门造型艺术,可以专门开设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其内容包括体现美术造型规律与基础的《美术概论》;还有再现美术历史发展的美术史课程,例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另外还可以针对艺术作品欣赏开设中外艺术赏析课程,如《艺术鉴赏》;另外可以专门开设中外美术理论的课程,如《西方美术理论》、《中国绘画理论》;当然也可以根据各个绘画门类开设门类课程,如《中国油画史》、《中国山水画史》、《中国花鸟画史》;如果再从时间上看,针对现代艺术,可以开设《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多媒体艺术》等现代艺术门类课程。当然这只是一个完美的设想,由于限于军事院校的特点与教育功能,不可能全部开设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开设所有这些课程,但其中的《艺术概论》、《美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和《艺术鉴赏》是必须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因为这些课程是艺术门类,更具体的说是美术造型艺术门类的基础课程。 

 

四、结语 

 

纵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艺术教育在高校(包括高等军事院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艺术的最大作用就是开发人的右脑,激发创造性。学习的方法、手段应该多样化,切忌教条,应努力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由于军事院校的功能与教育条件所限,不可能开设所有艺术门类的教育。因此作为各艺术门类一般规律的《艺术概论》,以及作为美术门类一般规律的《美术概论》,还有作为了解古今中外美术发展历史与规律的《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以及涉及对具体作品鉴赏的《艺术鉴赏》等美术理论课程就显得极为必要,也有条件可设这些课程。提高初级指挥军官的能力素质应多管齐下,综合课程的教学,尤其是美术理论课程教学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通过这一探索,可以使未来指挥军官素质更加全面,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可以实现未来指挥军官向素质型军事人才的全面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学员艺术素质具体而言是美术能力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授受美学》,陈宏在,安徽教育出版社。 

[2]《艺术家的美学》,翟墨,人民文学出版社。 

[3]《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3月 

第4篇: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

关键词:形象 艺术生命 形式 艺术表现 困惑 解惑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直到现在,在赣南,在我的家乡,每到过年的时候,总有舞龙灯的习俗:只要你家有大厅堂、有院子或有块晒谷坪……也就是说只要你家有一块较大的空间、一块够龙灯舞动的地方,那么在大年二十五至年三十的这段时间,一定会有人给你家送来帖子。帖子上注明了大年初×的晚上×时,某某龙灯会到你家来送上“龙的祝福”,收到帖子的人家一般都会准备准备,几挂鞭炮、一个红包是一定要备的。到了那天晚上,刚吃过晚饭全家人就有点翘首以待了,终于鞭炮响了,龙进屋了,首先是“龙的祝福”:“一祝是全家万事兴”,“是,不会错”。“二祝是全家身体健”,“是,不会错”……龙灯队头领每一声祝福刚落,我们马上“是,不会错”应答上了,十声祝福十声应答,代表了“龙的祝福”,也代表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锣鼓响了、喇叭吹了、龙灯舞了……年复一年。

就是这么熟悉的场景,这么清晰的记忆,当我拿起画笔想表现它时,却不知从何处下笔,无从下笔,这是我曾经很久的困惑。

现在回头来看无非就是要解决好形象与形式的关系,也就是常说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唯物主义说存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存在的反映。因此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再现生话是艺术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①列宁说:“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②艺术既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只能来源于实际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离开了社会生活,艺术就不存在了。

现在的问题是有了生活的素材,为什么还是常常无从下笔呢?

生活不等于艺术,绘画不是照抄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的另一作用是说明生活。”③也就是说艺术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还应该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评价和看法。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常常被誉为生活的镜子,是因为它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

从卵变为娇艳的蝴蝶经过幼虫和蛹。生活的素材在人的心灵里变为灿烂不朽的艺术品,又经过什么样的幼虫和蛹呢?这不仅是由于一个人的才能,我们相信学习、探索和勤奋。

卵变为蝴蝶,细胞生长的规律人们已能够掌握它,而“上帝”赋予蝴蝶的灵魂至今还是个谜。生活变为艺术,理论上讲起来颇简单,而它的演变不只是幼虫和蛹,也有自己的灵魂,它涉及人的思维的各个方面。从生活变为艺术有很多困素,包括:作者思想、艺术修养、生活基础、艺术技巧……仅就艺术技巧而讲,不论是具体抑或抽象,都离不开形象的表现。

一、形象――艺术作品的生命

艺术和社会科学同样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好像直接接触到实际生活一样,甚至会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而当他们阅读社会科学著作时,一般不能产生这样感觉。这是因为艺术反映社会生活有它不同于社会科学的特殊性,它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当艺术家开始酝酿、构思艺术形象的时候,或者说形象还只是停留在艺术家的头脑里,没有创造出来的时候,艺术并不存在。艺术家要把头脑中已经构思好的形象变成客观的东西,给人们欣赏,需要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段。例如音乐运用旋律和节奏作为基本表现手段塑造听觉形象;绘画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手段创造视觉形象;舞蹈则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手段;戏剧主要通过演员在舞台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来塑造舞台形象;电影运用蒙太奇(镜头组接)构成形象;而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是用语言(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作工具来塑造形象,如此等等。

尽管各种艺术形式用以创造形象的表现手段不同,它们都必须具有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和概括性这两个共同的特点。

艺术家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总是要对生活有所取舍,有所提炼,有所加工。在艺术创作中不仅要努力去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最富有艺术表现力,最能激动人的生活场景和细节,而舍弃一切无助于表现创作意图的不必要的东西,而且要在这种选择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概括和创造,使形象比一般的普通生活更集中,更带有普遍意义。成功的艺术形象,既是具体可感的,又是概括的;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和概括性是统一的。

艺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但是艺术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并不是纯客观地摹写社会生活,而是主观意识的加工改造,渗透着艺术家自己的审美态度和思想感情。艺术家对待生活的审美态度和爱憎感情灌注在作品的形象中,赋予形象以一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量,才能使欣赏者得到某种美感享受,因此,形象总是包含着审美和情感两个主观方面的因素。形象离开审美和情感,就不能成为艺术的形象。

二、形式――艺术作品的表现

任何艺术作品的内容,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表现出来,才能成为可供欣赏的具体艺术作品。因此,用来表现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的总和,就是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和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形式的要素,两者的有机结合,使作品的内容形象化,构成具有一定体裁的艺术作品。体裁是艺术作品存在的具体形式。

结构是组织艺术作品的内容和艺术语言,构成艺术形象和意境,从而制作成艺术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没有适当的组织手段,就不能构成完美的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的内容,最终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语言,才能表现成为可供欣赏的艺术作品。美术的语言,基本上是诉诸视觉的造形语言(如写实、夸张、变形等),以线条、明暗色彩、体面为词汇,来塑造人物、景物、环境等和体现思想感情。

结构包括剪裁和布局(即造型艺术的构图)。

艺术语言就是表现手段,如写实、夸张、变形、曲折隐喻等等。

就绘画来说,绘画构成和建筑、雕塑、图案……的构成有很多共同之处。其中建筑、雕塑是立体,都是研究线条、色彩、块面、光线的组合。特别绘画主要是通过自然形象(包括人或物)来感染观者,因此画面上的人和物的形象,在画面的构成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画一幅人物画,作者往往先画一个人或几个人,再考虑构图,这样完全可以的。画面上出现具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即使构图十分普通也可以是动人的。在具象绘画中构图只能衬托和加强人物形象。

也就是说在艺术创作时,形象的塑造是第一位的,而恰当完美的形式表现又是必不可少的。两者是相辅相承、完美统一的关系。

了解明白了形象与形式的关系后,只要你有一定的生活素材,艺术创作中无从下笔的困惑将迎刃而解。

我的解惑过程:

注释:

①《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版,第8页。

②《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版,第8页。

③《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版,第72页。

参考文献:

第5篇: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

关键词:文教学 审美情感 培养

一、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意义

审美是人类了解世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审美是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形象的,情感的关系的一种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的。审美是感性的,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人感到身心的愉快,它是动人内心的,是从情感的深处去打动人的;审美情感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审美感受的能力,使人们的鉴赏世界鉴赏自然的水平得到提高,最终的结果是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生活中到处处都是美,只是少了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创造活动,只是少了去创造美的手。审美能力包括审美知识,审美趣味,艺术鉴赏,审美观点,美的创作等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教育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存在,老师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美的感受、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所以,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各种方法教育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存在,最终的结果是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为了单纯的普及美学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的人才,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美学教育以它特有的方式完成对人的个性的塑造,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人人不知不觉地去感受、体会、领悟美,让人们置身于美的氛围支柱,然后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生活美、自然美、社会美、人生美,这些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美,只是我们没有无发现。从古至今,语言,文字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所以,至今为止形成了很多名篇佳句。而这些名篇佳句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情感的表达。这些名篇佳句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美学教育的材料,他们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这些名篇佳句不仅凝聚了作者的审美理想,而且还表现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阅读这些名篇佳句就像自己真的徜徉在美的艺术世界之中。把美学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就会引起学生们强烈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还可以通过他们的热情,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们创造美,理解美的能力。

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情感的目标

(一)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在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名篇佳句。阅读这些文章就像自己真的徜徉在美的艺术世界之中,会令人感觉到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些文章就像诗歌的典雅,散文的优美动人,小说的跌宕起伏??这些都让读者陶醉其中,享受这样的感觉。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去认识其中的美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特别是初中生,他们的审美情感具有比较鲜明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接受能力特别的强,并且他们审美情感的主观色彩浓厚,他们很容易就被色彩鲜明、节奏明快的文章吸引,并陶醉于这些美的文章之中。因此,这样老师就可以通过他们的情感,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创造美,理解美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的能力

现在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学生接受新鲜的事物能力也特别的强。现在的年轻人,很容易就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他们还不懂如何辨别是非丑恶。老师可以说是他们在学习中的引路人,是他们人生的引路者。老师的思想对他们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他们引路人的身份,引导学生去认识美。特别是初中生,他们的审美情感具有比较鲜明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接受能力特别的强,并且他们审美情感的主观色彩浓厚,他们很容易就被色彩鲜明、节奏明快的文章吸引,并陶醉于这些美的文章之中。因此,这样老师就可以通过他们的情感,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创造美,理解美的能力。

(三)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和提高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创造美是审美的目的所在,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文学作品往往是作者借以表达强烈感情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这种感情,化为学生如何学习好文章动力,从而使他们获得美的感受,激发他们进一步创造美的热情。例如语文的仿写题中,所提供的例句,一般语言简洁明了,构思新颖,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学生在阅读品评之后进行仿写,会有很高的热情,进而积极地去创作好的文章及创造美。

结语: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内容,也是当今社会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重点就如何从浅层、深层两个层面实施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他们引路人的身份,引导学生去认识美,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 向永久;;听说能力的培养还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

[2] 《高校美育概论高校美育概论高校美育概论高校美育概论》于文杰,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5版。

第6篇: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

关键词:电视文艺;审美特征;丰富性;亲和性;大众性;科技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156-01

电视文艺是一种新兴的文艺形式,从美学的高度与视角来研究电视文艺的审美特征,既具有重要的理性思辨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实践参照作用。本文就此进行探索性研究,以作引玉之砖。

具体而言,电视文艺的审美特征,可以分解为以下四大理论层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丰富性

电视文艺的第一大审美特征,是它的丰富性。

这种丰富性,既表现在思想内容(题材、主题、形象、事件、情感等)方面,也表现在艺术形式(体裁、结构、语言、手法、风格等)方面。从电视文艺这一概念内涵上而言,它“主要是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各式各类文艺节目,其中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以及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如游戏类、益智类、乃至新近出现的真人秀节目)等等。同时,电视文艺还应当包括直播或播映的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曲艺杂技、电视戏曲、电视戏剧、电视电影,乃至于诸多艺术电视节目如艺术体操、冰上舞蹈、时装表演等等。

而且,每一类电视文艺节目又可以再细分为多种类别。例如电视剧,就分为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等。

由此可见,电视文艺的丰富性,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二、亲和性

电视文艺的第二大审美特征,是它的亲和性。

电视文艺的亲和性,表现在它使爱众亲近,感到亲切、直接。电视文艺是真正实现与广大受众亲情互动、面对面交流与对接的新的文艺形式。在观赏电视文艺节目时,受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想象性、参与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对节目的内容产生移情与共鸣。

许多电视文艺节目,都为广大受众打造出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成为真正的“百姓舞台”。例如央视的“星光大道”栏目,上海电视台的“中国达人秀”栏目等,都成为广受欢迎与关注的电视文艺栏目,其中推出的草根明星,不胜枚举。仅以“星光大道”为例,就有李玉刚、阿宝、玖月奇迹、凤凰传奇、刘大成等等。这也是有口皆碑的事实。

三、大众性

电视文艺的第三大审美特征,是它的大众性。

电视文艺作为大众传媒之一,大众性是其根本属性。它的快速性、便捷性、交互性、兼容性等优长,都成为它大众性的凭借与依托。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电视文艺的受众数,高居各类文艺节目受众量的榜首。迄今为止,电视文艺已经遍及我国城乡各地,成为广大群众最喜爱的一门艺术。全国已拥有各类电视台3000余个,每个电视台都有数十个频道,其中不乏文艺频道。电视文艺已成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首选节目。尤其是电视台,更是人人喜爱的电视文艺节目。从1995年全看看播放的7000部集,到2000年全年播放12000部集,再到2011年全年播放5000余部集,再递增之速,令人瞩目。

可以说,电视文艺节目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紧连你、我、他,成为大众心中的最爱。

四、科技性

电视文艺的第四大审美特征,是它的科技性。

电视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电视文艺作为科技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充分彰显出它科技性的优势。很显然,电视文艺已成为现代传媒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人类传媒的历史视角都是,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速度在不断加快:“从语言到文字,几万年;从文字到印刷,几千年;从印刷到电视和广播,400年;从第一次实验电视到从月球播回实况电视,50年。”尤其是电视与互联网结合,更为电视文艺插上了现代化高科技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更久。

参考文献:

第7篇: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

自昆剧于本世纪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相关研究书刊蜂拥入市,原本相对小众的昆剧大有成为“显学”之势。但纵观戏曲理论研究领域,对于舞台美术尤其是昆剧舞台美术的专门研究,仍是着眼者寡、着力者少。马长山先生以数十年戏曲舞台美术行、思、悟的积淀和融合,其新著《昆剧舞台美术概论》,广征博引,见微知著。以史为纲,图文并茂,将昆剧及其舞台美术的沿革之路娓娓道来,具有系统性、可信性、思辨性和可读性,足可弥补昆剧舞美、甚至戏曲舞美研究领域的匮乏,见功力,有教益,其学术价值和地位不言而喻。

一、缘道称“史”,体现了系统性一部昆剧发展史,也是一部昆剧舞美艺术的发展史。虽然昆剧舞美艺术相关记录和研究极为匮乏,但《昆剧舞台美术概论》一书着眼中国戏曲全局,兼顾编年与断代,沿昆剧发展脉络,着重阐述昆剧舞台美术对戏曲传统的传承因循,以及在此前提下的拓展、创造,转而衰落并最终华丽转身。缘道称“史”,体现了著作的系统性。中国戏曲舞台美术以承袭为主线形成自身的传统。从化妆上讲,唐代歌舞戏和参军戏中,涂面化妆已经形成正面人物洁面和反面人物花脸两种形式,至元杂剧出现了表现豪放不羁正面人物的勾脸化妆;从戏曲舞台的空间结构模式讲,元代勾栏瓦舍设有“靠背”或“神净”的画幔,用以区分前后台,画幔的两侧便是戏曲舞台沿用至今的“上、下场门”;从景物造型和砌末上讲,更是由摹拟自然形态经艺术提炼形成程式化沿革至今。昆曲是“南戏”的一个分支,昆剧的演剧过程,“有着亲缘关系的南戏,向昆剧舞美输送了丰富的滋养”。而且,“随着南北曲之间的交流、融合,元杂剧的成就也为昆剧舞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净丑末脚色化妆服装的一些特殊造型,结合表演,可以看出昆剧对宋杂剧科诨逗趣表演传统的保留。”[1]例证详实而准确,足见作者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大量相关学术著作和历史记载,其踏实的学风令人敬仰。 《昆剧舞台美术概论》以首次进入舞台的昆曲剧目《浣纱记》的历史寻踪入手,分析剧中戏曲服装,砌末运用、穿戴规则和化妆程式变革,最终得出“为美化人物和配合舞蹈表演,舞台美术的化妆、服装、砌末的装饰与可舞特性逐渐得到加强”这一结论。“无动不舞的昆剧表演,连同穿插于戏中的大段舞蹈场面,因袭传统唐代歌舞与宋杂剧场上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发展之路。[1]随着昆曲“水磨调”的起韵流殇,昆剧舞美走出了俚俗状态,昆剧完美蜕变为戏剧综合艺术。

在昆剧从曲坛迈向“红氍毹”舞台的进程中,对人物装扮与各种用具布设的提示,都是从自然摹仿走向艺术加工,从现实生活原形提升为虚拟的艺术形象,由生活的真实性提炼为艺术的真实性。《昆剧舞台美术概论》中,作者较为系统地对“戏台的形态”、“人物的穿戴”、“涂面”“勾脸”化妆、“绘画之服”戏服和“见形传神”砌末等各昆剧舞台要素的嬗变进化作了考察和阐释,对当代昆剧舞台美术进行了科学分类并详细撰写具体条目,从而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昆剧舞美艺术研究体系。

二、俯仰皆“实”,体现了可信性作为专业论著,真实性是其生命所在。600年烟波浩渺,重“演”轻“研”,多“本”(曲本)少“述”(著述)的传统仍在,加之昆剧舞美在规制化的同时也会因“手口相传”或所记不详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对昆剧舞美的热爱和数十载躬耕实践,在前人零散的关于舞美的记载、论述中搜罗探微,爬罗剔抉,较为细致地挖掘、梳理、整合,研究了昆曲剧本中所体现的人物行当、服饰脸谱及砌末道具的运用,同时也系统研究了相关笔记杂著和历史记载,如《闲情偶寄》《扬州画舫录》《审音鉴古录》《穿戴规则》及传统昆曲艺人口述整理的《昆剧穿戴》等,广搜博采,取精用弘,为此书的真实可信奠定了坚实基础。俯仰皆“实”,体现了著作的可信性。《昆剧舞台美术概论》的一大亮点便是丰富的历史性图例解析,而且大多为一手资料。作者为搜集到珍贵的剧照、原图,多次赴故宫、上海博物馆和江苏省昆剧院探幽发微,确考时地,作者已是古稀之年,如此亲力亲为实在令人感佩!文中诸多细节,也很好地体现了作者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如对《张协状元》中随戏而变的服装研究,以及剧中丑“吊身”扮桌形成的人与物的替代关系自由转换所进行的微观研究,对《蕉帕记》中旦角服饰色彩和服式的变化研究,对《浣纱记》中一缕溪纱一缕“良媒”的实证研究,无一不出处严谨、考量细致。文中第七章《当代昆剧舞台美术的分类》,对人物造型与景物造型两大部类中众多条目,如各类化妆、髯口、假发、盔头、戏衣、靴鞋、道具均作了纷繁细致的铺陈论述,读来令人叹为观止。

三、见力唯“识”,体现了思辨性有见地而不失于偏颇,是研究的精髓、灵魂所在,是构筑于史实之上的智慧塔尖。作者既善于于细节处见真功,又擅于深入解析、宏观架构、纵横比较,从昆剧的发展脉络丝分缕析其哲学和美学意义,见力唯“识”,体现了著作的思辨性。中国戏曲因为虚拟的表演而摆脱了“物”的累赘,不仅在时空表现、场景转换方面显得十分自由,而且使舞台呈现出空灵的面貌,演员在这种虚拟化的空灵舞台上,能够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2]昆剧表演亦是如此,其精湛的表演艺术体系是基于空灵的舞台而形成的,演员的表演是昆剧艺术观赏的审美核心。《昆剧舞台美术概论》认为,昆剧舞台美术在苟简的空舞台上孕育而成,其艺术特性主要表现在程式性、可舞性、装饰性和简约性四个方面,其美学特征则以“写意传神”为要,舞台上每一物件的造型都是“形得而神自来”,重视“形”与“神”的内在关系,“神出于形,形不开则神不现”,同时“万趣融其神思”,点明了昆剧从文本、表演至砌末、人物装扮在审美品味中都表现出对“趣”的追求。比较的研究方法在文中也被灵活运用,比如关于中西方戏剧理念之比较,作者认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镜框舞台和透视布景运用透视学原理,将观众同演员隔开,产生了惊人的幻觉效果。后追求表面效果逼真的自然主义主宰欧洲戏剧演出,戏剧舞台用生活的真实取代了艺术的真实,使得西方戏剧舞台生机顿失。而几乎是在同一时期,昆剧经由宋元戏曲的传承,至明初形成之后,其美学体系、戏剧理念和表现形态与西方戏剧截然不同。作者分析了桌椅组合的“一桌二椅”、“累桌挂彩”等多功能的运用;“以鞭代马”、“以桨代船”等象征性表演;“中性砌末”在情景交融的表演中被赋予的艺术生命;精致化的服饰旗帐如“凤冠霞帔”、“裙障”、“旗帐”及素面、净丑涂面的谱式所带来的尽善尽美、褒贬分明的艺术程式等,认为昆剧舞台美术遵循衣箱制的穿戴规则,依照程式化的道具表现舞台景物,反写实的倾向主导着昆剧舞美沿着写意性、虚拟性、程式性和装饰性等属性向前发展。除了中西方戏剧舞美理念之比较,同一时期出现的昆剧演剧方式也被反复揣摩和探讨。比如作者比较阐论了明清“家乐”、“民间职业戏班”、“宫廷演剧”三种演剧场所的舞美底蕴及不同影响。作者认为,隆庆、万历年间,大批文人热衷为昆剧编撰新戏或为旧作改调昆腔,昆剧演唱在剧坛一时蔚然成风。昆剧的演出体制至此初步形成了“家乐”、“民间职业戏班”、“宫廷演剧”三种不同的演出方式:“不同的演出方式,不同的舞台,有着不同的观众群体,其风格也迥然不同。在广场高台演出,民间职业昆班在火爆喧闹的演出气氛中,更多地突显出昆剧品味中俗与质朴的一面。在厅堂红氍毹上,演出氛围浅斟低唱,家乐搬演传奇,更多地表露出昆剧宛丽典雅的情趣。职业昆班、家班以及宫廷戏班不同的演出方式,直接影响并推动着昆曲舞台美术的拓展。”[1]作者以《浣纱记》《燕子笺》《牡丹亭》《蕉帕记》等著名昆剧作品为例,分别论述三种演剧方式在砌末运用、景物造型、服装化妆等方面的使用与改良及相互间的兼融借鉴,说明了不同的演出方式又都在不同方面形成了艺术创造的合力,推动着昆剧舞台美术的前进。在此基础上,作者还结合数百年来传统昆曲成熟、繁盛、衰落的状况,论证了衰落期昆曲的舞美元素对京剧所产生的影响,充分肯定其为戏曲舞美所作出的美学贡献。

四、文气近“诗”,体现了可读性专业论述,即便不为迎合读者虑,也需规避洋洋洒洒、味同嚼蜡,甚至艰涩生硬、面目可憎的言语之病。此所谓“诗”,不仅指诗歌、诗意,也指用词遣句的色彩、节奏和谐,《昆剧舞台美术概论》虽然领域专业、涉猎甚广,但也不是纯粹的学术腔,读来有深度而不生涩,文气近“诗”,引人入胜、可以击节。文中除处处摘引富有韵味的唱词、诗文外,近“诗”之文俯拾即是:“昔日的旧情旧景;在观众脑海中闪回,只有空灵的舞台,虚拟的表演才能描画出万顷太湖,一叶扁舟,‘何处恰才归’的迷离烟景”“丽娘自画春容和梦幻题诗的情节,引动着柳、杜这一对人鬼间蝶梦迷花般的幽媾”等,读来既对昆剧舞美艺术有了感性生动的认识,也对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和昆剧本身的魅力有了更为真切的体悟。由此,我们更能理解“戏曲将美术融于自身,体现出对审美的追求。化妆、服装造型的点、线、形、色、韵,无不蕴含着美的情感与价值”的理性价值,更能理解秦牧先生之“在红氍毹上,豪管哀弦之中,要演出的是许多热耳酸心、悲欢离合的故事”的个中真味。春华秋实,桃李下自成蹊。马长山先生之《昆剧舞台美术概论》,框架设置合理,结构层次分明,论述条理清晰,考证踏实严密,为我们指出的正是一条乐学、敏思、笃行的光明道路。这,既是回溯来路的,也是昭启前程的。(责任编辑:徐智本)

参考文献:

第8篇: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

关键词:《艺术概要》 形象思维 创意思维 创新能力

随着人才市场对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各地方院校中也相继开设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艺术概要》是一门人文学科,众所周知,本课程对于传统美术专业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文产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作用也不容忽视。它不仅仅是作为文产专业的一门艺术素养基础课,同时它更是一门文化创意能力的养成课、创意思维的训练课及创意资源的积累课,既重创意的思维路径技巧,又重创意的文化底蕴。然而文产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学习的知识层面多元化,既要学习文化项目创意与策划、创意理论与实践等应用性课程,同时又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使得《艺术概论》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地位较为尴尬,一方面要满足教学计划的需要,同时,部分艺术院校文化产业专业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况较为突出,使人担心该课程是否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进步,电脑软件的更新换代,“百度先生”的无所不知,使得学生对于理论课堂的依赖进一步的减弱,专业设计软件逐渐成为文化产业专业学生的主要创作手段。对理论滋养的忽视,对中外民族文化特质的逐渐疏离,是目前此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的普遍现状。

2.传统的《艺术概要》课程教学通常实行“学院式”教学法,即以教师的教授为主,配以大量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艺术作品涉及的图片内容十分丰富,信息量也极大,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将大量的内容和图片结合起来给学生讲解,相对来说互动较少,因而教师的讲解难免显得一厢情愿,学生被动的接受大量的知识信息。同时,教师偏重于名家名作的分析,并以此作为重点内容考察学生,但对于培养学生对艺术现象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用美术史知识去启发文化创意实践的能力关注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3.与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相比,文化产业专业学生艺术理论基础相对较弱,在班级中也呈现出艺术素养参差不齐的情况。《艺术概要》课程不同于中外文化史或中外美术鉴赏课程,它还包含了美学、史学、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求教师有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如果教学中教师只是以画论画,不能将艺术作品与史学、哲学、文学等学科相联系,也就难以揭示艺术的本质和源流。这样一来,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进一步的探究美术作品或现象背后的本质,课堂显得比枯燥无味。同时,由于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较为零散且缺乏系统框架,也就难以调动学生运用美术史知识去获取创意灵感的积极性。

《艺术概要》作为艺术类课程之一,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一系列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运用相关的艺术概论知识培养其文化创意思维并提高其创新能力。如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根据目前该课程教学实践的现状进行思考和改革。笔者就审美对象视觉化模式的建立、审美观察力的培养以及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真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达到良好的教W效果。

1.将传统艺术史论知识视觉化

把中外传统文化艺术进行现代化、创新化、东西文化融合地表达与传播,是《艺术概要》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而传统美术的创新和运用应该是这个教改趋势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一块。从大众文化传播的层面看,读图时代的文化是主要呈现出的是一种视觉文化、图像文化,因此,要想使文化得到更好的更广泛的继承和传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其视觉化、可视化。从人的认知过程来看,视觉化的作用是能够增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记忆和辨识度。在这个前提下,培养形象思维、特别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根,西方文化资源为参照体系的形象思维,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是《艺术概要》课程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艺术教育的认识功能与审美价值建立在形象思维的特质基础上,使得教育显示出活力性、情感性及高效性。”视觉化的空间主要包括二维空间(如绘画)和三维空间(如雕塑、工艺品)的观察与鉴赏。教师授课时应了解学生作为鉴赏人所具有的不同特质来进行讲解,决不能用“求同思维”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完全相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天性。同时,教师授课时应注意讲课程内容以视觉化的空间图式传达给学生,借助多媒体影像、高清图片以及实物展示等方式,多角度、多方位的让学生了解作品、鉴赏作品。

第9篇:艺术概论审美性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 艺术概论 安徽元素

一、职业院校艺术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基础理论课教学是困扰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难题。一方面,艺术职业院校学生在知识性强、相对枯燥的内容学习方面,效率普遍较低。多数学生的兴趣点不易于调动,组织班级教学活动相对困难,往往难以有效地按教师的意愿开展。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偏理论化,缺少学生们易于感知的、熟悉的知识与兴奋点。以理论体系指导赏析的本科院校文艺理论课模式,以及据此理念编写的艺术概论教材,并不完全适用于艺术职业教育。这就迫使我们思考如何更为有效地传输学生所需的知识。在近年来的教学中,笔者试图充分利用安徽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的优势,创建具有地方艺术职业院校特色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

二、安徽文化艺术元素的系统渗入是解决困惑的有效途径

通过数年的艺术理论教学实践,笔者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融入鲜明的安徽文化元素,将安徽特色文化艺术的精华有机渗透到艺术理论教学中,尝试探索具有安徽艺术职业教育特色的艺术理论教学模式。这样做有其特殊意义:一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安徽文化,特别是安徽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影视、文学、建筑等重要艺术门类方面的名家、名作、流派。掌握安徽地方文化常识,是每一个安徽文化艺术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学生将来走上文化岗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渗入的安徽文化元素尽量选取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度高、学生了解和熟悉的艺术家、艺术作品为范例,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的成功期待,鼓励学生对成名成家的学长们“见贤思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专业兴趣。三是安徽文化底蕴是培养安徽文化特色人才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艺术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优秀人才有两大特征,一是实践技能过硬,二是特色文化内涵,只有两者兼具,才是真正能够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需求的人才。

三、“感知―感动―感悟”安徽文化元素渗入教学做法初探

渗入安徽文化元素,从而打造一门独具安徽职业院校特色的艺术概论课程,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将其画竹的创作过程总结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这是对“体验、构思、表达”艺术创作过程的形象概括。笔者受此启发,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中,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生动的形象更为感兴趣这一特点,因材施教,遵循从艺术感性到理性,从作品实践到理论的规律,对这个课题做了积极的探讨与尝试,遵循艺术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探索尝试“感知―感动―感悟”的层层渗入式教学模式。

首先从安徽艺术名家名作、安徽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的直观感知开始,重在让学生充分感知安徽最具魅力的艺术形象。在最合适的章节内容中穿插多媒体课件,声、光、电、网并用,介绍安徽名家力作,渲染“中华气象、安徽风情”。例如:传统新安画派与安徽文房四宝(宣纸、宣笔、徽墨、歙砚)文化;安徽当代画坛部分代表名家画作(包括笔者学院历任名师和历届校友佳作);安徽民乐作品欣赏(包括笔者学院教师吴安明等安徽新民乐代表人物);闻名全国的安徽黄梅戏代表人物(编剧、作曲、演员―特别是校友中的马兰、黄新德等“五朵金花”、十朵梅花)及其代表作选段;以“东方芭蕾”花鼓灯为代表的安徽民间舞蹈选段等等。丰富多彩、门类齐全的安徽艺术名家精品展示,使学生对安徽艺术家、艺术作品有了初步的认知。

在领略安徽艺术的独特风采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发掘艺术的情感内涵,使学生“感动”,也就是让学生因感知安徽艺术作品而“情动于中”,内心世界被作品蕴含着的深厚情感所打动。有些作品情感体现较外在,只需将作品投影播放给学生视、听,即可触发学生相应的情感反应,如:风景写生画、表现节日欢快氛围的部分安徽民乐和民间舞。而有些作品内涵更为深层,需有一定的文化阅历与生活经验方能产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如:安徽新创的舞剧《徽班》、黄梅戏《半个月亮》等,作品表现的内容复杂(剧情背景、人物身份及经历、恩怨情仇关系纠葛、内心情感冲突),形式上也高度综合,兼容舞蹈的表情性与戏剧的叙事性、徽域特色音乐的文化表现力之长。以职业院校在校生的人生体验与艺术经验尚不足以深入赏析和把握此类剧目的情感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课堂引领作用,对于作品的编创构思、剧情背景和人物关系、感情主题等做一些必要的交代与铺垫,引领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逐步理清剧情,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脉搏,进而引发同情与共鸣,如:《徽班》中徽班伶人对真情大义的守望,《半个月亮》中村姑对民族气节和家人挚爱的坚贞,都让我们看到了在民族危亡、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底层小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中华儿女的情感品质,这种品质通过文化血脉世代相传,在21世纪的今天同样可贵。学生把握了作品的情感主题,对作品的赏析层次自然加深,从单纯看形象看热闹,逐步深入到领悟作品的内涵与本质。

相对其他艺术学二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主要任务是对各艺术门类创作、设计、表演的纷繁现象作整体性的观照,总结和探讨其规律,将其共性归纳、构建为完整的体系。无可讳言,这一学科定位决定了艺术概论课在强调艺术实践的高职院校中只能作为基础理论课存在。然而艺术概论课在影响艺术实践方面并非无所作为,其在影响、启发学生艺术实践上同样具有非常能动的作用―感悟。如果说“感知”的核心是艺术形象,“感动”的实质是情感内涵,那么“感悟”的关键在于审美感悟。实践证明,学生坚持不懈地通过直观感知和情感体验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掌握一些艺术鉴赏常识和基本原理,是可以逐渐感悟到某些艺术创作动机、心得与感受的。艺术鉴赏活动的启发性效应,当随着学生对欣赏对象的熟悉、深入程度而放大增强。依据适当的知识点,结合学生易于感知、体认的安徽名家力作进行赏析,由于艺术家、作品表现的人物、情节、环境都是学生相对熟悉的,将更加有助于产生启发性效应,从中获得有益于实践的感悟。例如:在学生已感知、体验某个安徽文艺界新创作品的基础上,再有选择性地重点介绍编创团队成员情况,编创和表演人员的创作体会访谈,以及专家、社会各界对该作品的反响与评价等等。之后组织学生就此作品与教师、同学展开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触。对于不积极参与交流的学生,则以课后作业、考试安排影评赏析题等考核手段,鞭策其参与。这样的训练坚持下去,学生的作品评析与感悟能力也会潜移默化地增长,其创作动机越来越强,可供参照的实践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对其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与配合作用。

参考文献: